首页范文大全初中生物课教学的反思十篇初中生物课教学的反思十篇

初中生物课教学的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6:48

初中生物课教学的反思篇1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生物教学问题反思

引言

生物学以实验为主,强调学科的实践性和严谨性。我国实行课程改革以来,生物教学课堂不再以灌输知识为中心,而更加注重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观能动性。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只有转变教学理念、引进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才能符合课改后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每位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分析出现的问题,并不断回馈、调节,充分发挥出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并不断在生物领域取得进步和发展。本文主要围绕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实施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应如何进行反思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以此促进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程改革是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需要和能力。这个理念可以反映出新课程改革具有普及性和发展性,它面向的是学生整体,而不是个别学生。在这点上而言,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个学生,关爱每个学生的发展,力图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

(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教学更加侧重学生将来应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并在解决过程中不断培养起良好的科学素养。传统的生物教学比较注重生物学科的发展,侧重理论灌输,而不是学科的实际用处。

(三)提倡探究性学习

传统的生物教学理念忽视学生的参与,更多的是老师讲述,学生被动做笔记这样的一个形式。而课改后提倡的是探究性学习,引用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并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进行深入探究,并不断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合作精神。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很多学校积极主动进行教学改革,但是在实际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师角色转变不到位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有一定的变化,一般是由教材的灌输者向教材的创造者、学生的合作组织者转变。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生物教师还是忠实于教材的阐述,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没有很好的转变到学生组织者和教材的创造者这一角色。

(二)过分强调结果性知识,忽略过程性知识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定位是起到知识引导作用,并强调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而很多教师在学生讨论遇到困难时,直接给予问题的答案,认为学生有了答案,进行背诵理解即可,强调结果性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直接忽略了过程性知识,殊不知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如果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学生就会努力分析问题,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缺乏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学展开探究性学习,很多教师也相应的进行探究性学习。但在实际操作过程。由于过多担心学生能力不够,单纯认为展开探究性学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最终的考试成绩。而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参与和讨论,这其中需要很多的时间。有些教师为了讲解知识点或认为探讨过程不容易驾驭而直接忽略探讨环节。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造成的。

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反思及改进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理念作为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科学的教育理论,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提高知识技能,从而提升自身素质。此外,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必须做好角色转变的工作,从过去传统的传授者转变到学生的引导者,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出课程改革要求的理念。

(二)反思教学全过程

教师在进行反思时,应该反思自身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对教学方式的反思和课后反思。只有全方位的进行反思,才能做到面面俱到,真正落实新课改的各样要求。首先,教师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教学设计作为教学过程的关键部分,要求教师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问题、开展探究方式等。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应该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所具备的各种教具,不断反思教学设计是否贴近实际。第二,对教学方法的反思。生物科学趣味性较强,并且注重实验。生物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必须考虑全体学生是否能参与其中,并且反思所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第三,对教学方式的反思。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综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更多的生物知识,使教学更加具体直观,趣味性更强。第四,课后反思。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环节的反思,但课后进行反思有利于总结教学的得与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思路。生物教师可以从引言、知识点、课堂环节等方面进行课后反思,并及时作出合理评价,从而提高教学实际效果。

(三)深入理解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提倡教师采用探究性学习,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中,必须深入理解探究性学习。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互动性,并在谈讨论中得出结论。教师在这一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发现生物问题。在有必要的情况下,生物教师可以给出一定的答案,但是要把握好一个度,既要能激发学生继续探讨,也让学生在探讨中继续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

初中生物课教学的反思篇2

关键词: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教学研究;启发;联想

【分类号】G633.91

一、引言

就目前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分析来看,中学教育想要有所改革,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阻碍与困扰。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将成为中学教育体系改革的排头兵,因此,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未来发展,需要融入启发与联想方式,而这也成为了大众国民热切关注的话题。“生物课堂教学是生物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这对每一位生物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显然,如何把握整体的质量与效益,需从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的结构入手。”

二、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一)、现状

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生物修养的重要渠道,在这个倡导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生物教育的存在于发展,对中学学生人生发展而言,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内的中学教育仍然没有完全意识到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的关键所在。根据国内目前的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的发展现状来看,大致分为了两种状态。

1、学校教学以文化课为主,不重视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

中国目前的中学教育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因此,这让很多学校产生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大部分的中学认为,现代的教育胜负都取决于卷面成绩的优劣。学生的卷面成绩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了学校的教学口碑。学校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竞争力,就陷入了一种盲目追求卷面成绩的畸形发展趋势。部分中学对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并没有起到重视,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学课程。

“生物课挪作它用,名存实亡,基本质量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出现这类问题,似乎让人不敢相信,但它确实是存在的。尤其在没有专职生物教师的学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局限

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的形式非常有限,因为课程分配的时间有限,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可以教授的生物知识非常有限,在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的形式更加没有发挥的空间。中学教育将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的地位相对摆放的比较低,大部分学校都将文化课程教育看的比较重要,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体系,在决定教学成果成败的比赛上,主要是以学生的考试卷面成绩为主要的关注目标。这就造成了学校对各类教学课程,呈现不公平的看待态度。

并且,初中生物反思性教w的内容也非常局限。每个学校分配的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课程的时间相较于其他的文化课程来说,是比较少的,因此中学生物教师在有限时间里,如何来为学生教授更多的生物知识,这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考验。而枯燥的生物知识,对于较少接触生物的文化学生来说,是相对比较乏味的。

三、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的对策

1、做好课前准备与课后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独立思考并且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就要看教师能否把教学意图转变成学生的行动。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多收集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还有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感觉生物知识能学以致用,每堂生物课都能让他们耳目一新,丰富自己的见闻,充实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就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在学的方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学校要关注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

想要改变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的现状,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改变学校对于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的态度。首先,学校要重视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的存在,分配均等的课程时间于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中,以此满足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的教授要求。

其次,在对待文化课程与生物课程的态度上,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没有哪一项学科是有先后区分的,每一门学科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当然不例外。

最后,学校对生物教师有所重视,并且应该拨出一笔预算,专设为生物教师的生物深造费用。这样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生物知识,而且还能为学校留住非常可贵的生物教授资源。

3、生物老师与时俱进,拓宽视野

除了学校对生物课程的重视度要提高以外,生物老师对于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的态度也应该更加严谨。因为国内的生物教育发展的停滞,让很多生物教师对其生物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了质疑。再加上学校对其生物教师的不公平对待,让很多生物教师消极对待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工作,在初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的态度上,非常的松弛。

如北京第五附中的生物教师,会定期进行自我深造。并且适时学习生物潮流前沿的生物知识,力图与时代接轨,充实最新的生物知识。例如,在教授生物课程的时候,就以创新式的接音游戏,来让学生以休闲的方式,来进行音节发音练习。

四、总结

中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学校对文化生物的观念起到重要作用,不应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程发展而忽视了生物课的影响。生物老师应当引导中学生改变自身对生物的观念,运用自己的知识层次直接影响学生在教材上对生物的兴趣、理解和学习,这些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传播更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让更多的中学生可以感受并且接受到更好的生物教育。

参考文献

[1]米娜.初中生物教学中递进式生命教育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马文净.初中生物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3.

初中生物课教学的反思篇3

关键词:生物;实践;课改;观念;创新

如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体现在教育方面就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创新,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为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就初中生物教学来看,虽然教师队伍学习并实践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定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一些问题,这需要教师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未将新教学观念应用于实践中

教师虽然对新课改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与交流,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深厚,加上教师本身形成的教学习惯很难改变,教师有新观念,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不能恰当地应用其中。因此,表现出了教师一边宣讲新的教学观念一边受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这一问题在初中生物教师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

2.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大部分生物课堂

目前,中考依然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标尺,教师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由于初中生物知识点烦琐,在课堂上教师多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教师则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严重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

3.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生物课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目前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师除了对知识点的讲授以外,就是带领学生做相应的生物实验。整个课堂表现出来一种按部就班的状态,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学习,教师则安于现状。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为中考积累知识,成为应付考试的工具。

二、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针对以上问题,初中生物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上,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根据对新课改的实践和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1.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初中生物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禁锢,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除了采用教师单纯的讲述外,还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生物课堂中,利用多媒体音频、视频的优势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可设计教学课件,先通过图片展示一些关于花朵和树木的优美图片让学生欣赏,然后播放一段花朵开花的视频,让学生领略到植物的魅力,这样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整个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情境、合作、讨论等模式

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因此,传统的“一言堂”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坚持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的原则,发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作用,创新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到“生物的变异”内容时,教师可分组让学生讨论,他们在这节课中对哪些关于生物变异的知识比较感兴趣,然后发表见解,教师再针对学生的言论给予一定的引导和规范,然后开始对本节课程的学习。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仍要充分利用学生讨论发言的模式,鼓励学生思考、探究和质疑,最终让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充满期待。

3.实践新课标,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标要求对学生的培养不仅包括知识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并有针对性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植物标本的采集”过程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同时,讲述植物的科学研究价值,并呼吁大家爱护花草树木等。这样,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品行和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新课改要求生物学科教学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综合能力,要求教师从知识、能力、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刘建伟.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反思.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7).

初中生物课教学的反思篇4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对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初中物理教学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在我国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学习物理比较吃力,从而导致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了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反馈练习的必要性

目前,对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在教学中加强反馈练习显得很有必要,第一,反馈练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处在信息化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不断缩短,新生事物不断出现。我们的成长不能仅仅依靠在校阶段的书本知识学习,更要求初中不断通过反馈练习不断充实自己;第二,反馈练习是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发展的必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物理知识在人们实际生活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对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实用性,反馈练习的意义不言而喻;第三,反馈练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现阶段的初中物理考察重点不像过去那么单一。这就要求初中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在初中物理学习上的问题与不足,从而能够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反馈练习。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课堂反馈练习的策略

1、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的反馈练习

初中物理是物理教学的启蒙阶段,因而重视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有效的反馈练习,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精心设计物理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恰当设置适合学生基础疑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最后根据学生反馈来的问题,物理教师进行一一解答。实验是促进初中学生反馈练习的必要手段,但是,学会实验操作、探究是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和一定基础的,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最初几次课堂中多做些有趣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在初次接触到物理时就产生极强的兴趣热情和求知欲,通过实验操作让初中学生反馈自己的实验练习结果。例如,在初中物理中有一节是讲解串联和并联电路时,这是做课堂演示实验的代表,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对电路进行连接,接下来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即为什么串联和并联时,开关对小灯泡的控制作用不尽相同?小灯泡的亮度也不一样?最后教师在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解释,这样就能很好地加强学生的反馈练习,会比较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

2、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对学生的反馈练习

对物理这种实验性要求很强的学科,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由于适当的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因而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多样化课堂教学时需要巧妙地创设情境,合理地设置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反馈练习。例如,在讲解初中物理中影响物体摩擦力的因素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影响木块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将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在进行木块摩擦力大小测试实验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他们的看法,最后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这样就容易让学生明白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几个了,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了解摩擦力的性质。通过创立情境,可以有效地结合情境来加强对学生的反馈练习,从而逐渐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

3、鼓励初中学生积极质疑

初中生物课教学的反思篇5

一、制定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直以来,大多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往往是根据经验或者直接照抄参考书,造成教学目标过于笼统,也成了一种弊病。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明确指出了“学什么”、“做什么”的意义,体现“学为主体”的理念。因此,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师生共同的目标,而不是只由教师操纵。我们在制定科学课堂教学目标时不仅要兼顾全班学生,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各种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能够充分的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该表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科学学习的环境。课堂上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实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观点持合理的怀疑态度,为学生提供多种表达自己想法和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学为主体。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课堂教学

参与是指学习者积极主动、持续地参与学习的程度。参与程度可以通过教师激起学生外显的和内在的活动程度来表征。高度的参与表现为没有无关的行为,注意力集中于当前的任务,热情地投入集体讨论以及长时间的学习。科学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参与和探究的好奇心和欲望,鼓励学生之间的协作与竞争,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

面对同一个班级中的不同学生、不同班级的学生或不同届的学生,教师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其有效性往往也有差异。即使同一个教师,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或策略,有时对这个班级是很有效果的,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内容掌握较好。而对另一个班级来说,这一教学方法或策略却可能失灵。这从教师在科学课堂上观察到的学生情况以及通过考试反馈回来成绩的分析就可知。

三、树立以人为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初中学生正值身心快速发育的时期,思想比较活跃,但同时也比较脆弱、敏感,对于教师的评价非常看重。有时候一次积极的鼓励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而一次反面的批评则可能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道路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藿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方式进行学生课堂的管理。尤其针对初中“科学”科目中,包括生物、物理、化学课程,对于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要求非常高,很多学生不擅长动手操作,再加之这些科目的知识比之小学阶段基本上又没什么联系,所以很多学生对初中“科学”课程的学习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为此成绩也是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时此时教师要注意不能一味的批评此类学生,因为批评只能使情况变的更糟,而且会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甚至对这门课乃至这位教师产生反感。所以,教师应对于学生的错误采取合理的分解,适时的提出,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带有的那种为人师表的真诚,以此打动学生。

四、加强课后反思,完善教学过程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是反思型的教师,通过课后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肯定成功之处,修正和完善不足之处,并且不断的完善教学过程,才能更好的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反思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对特定的教学环境反思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学环境的具体内容进行反思,通过回顾教学案例,思考案例中的问题,并进行常识性重构。二是对过程进行反思,教师在此过程中反观教学情境,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和组织行为。

五、充分开展兴趣教学,激发学习积极性

初中“科学”课程所包含的外延知识及教材内的知识,很多都可以做为培养学生兴趣的素材。如生物课里面,学习绿色植物部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自然界千姿百态的绿色植物,包括不同气候环境中的植物,不同海拔高度的植物等引起学生兴趣;也可以举例袁隆平于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地培育杂稻,解决了亿万人民的吃饭问题,被誉为“杂稻之父”等等。通过学生对伟人的崇拜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学习化学中水污染问题时,可以学生们课下搜集资料,课上分小组展开讨论,集思广益,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充分锻炼正值青春年华活跃的思维,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学习物理中参照系部分时,可以让同学们坐车亲自感受外面树的“运动”与汽车的“运动”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参照系的理解。

总之,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以前教学太注重当下发展,实际上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学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结构,应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进行教育,能创造性地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突发问题,能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胡玉汉.初中科学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

初中生物课教学的反思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班级讨论教学;情境教学

一、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困境

1.学习兴趣缺失化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体系中分析,对于初中生而言,物理是一门新的科目,其教学内容乏善可陈,学生学习半知半解。虽然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设计等多方面都有着一定程度的革新与优化,然而其教学目标中的基础知识、理解分析以及解题运用等方面不曾改变,反而变得更加由浅入深。笔者曾做过一份简略“初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呈现两极化的现象:其中60%的参调学生表示有学习兴趣(仅有25%的学生由心喜欢初中物理);剩余40%的参调学生表示不感兴趣(有10%的学生选择放弃物理学习)。笔者认为,其成因有以下几点:(1)师生、生生之间情感交流不够,造成无法营造物理学习的氛围;(2)教师对于部分新课改理念理解与实践有所偏失,导致教学重形而失质。

2.教学语言不够生活化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开展,其中一点便是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生活化与实际化,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转变思维模式,从而更方便于学习与理解。然而,根据实践表明,大部分的教师为了彰显其教学水平、知识以及技能等方面,大量地使用一些精简的教学语言。笔者认为,精简的教学语言是对于一些已学科目的效率化教学,并不适应在初学物理的教学阶段。因此,要提升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应当在授课过程中,把教学知识转变为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让初中生更容易地学习与理解。

二、初中物理“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的几种教学方式

笔者认为,初中物理“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于教师的教学引导,以求初中生能融入并参与其课堂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发挥个性、学识以及兴趣等方面,在整个“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开展过程中,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辅助教学,从而提升其教学效率。

1.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趋于多元化,其教学方式也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科学化的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联电路电流连接等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应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观看物理实验视频以及现场实验操作。首先,在观看物理实验视频后,教师应让小组学生进行学习、交流以及讨论,指出实验中的一些关键操作、安全事项等;其次,在现场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的情境想象力,使初中生进行独立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运用,从而进行教学关联。教师指导每组学生把实验操作、数据、技术参数等进行记录,之后进行组间的汇报,并把每组学生之间实验记录的不同点进行探讨,以激发其探究性学习的欲望,使其教学更具扩展性。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物理实验的相关教学,不仅仅设计了每个学生的独立“留白”思考,更是让小组学生之间合作与探究性学习开展,把实验转变为教学知识以及生活实际,从而提升初中生的物理综合素养。

2.班级讨论教学

笔者认为,摒弃物理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复杂难题的解析,物理其实是一门趣味的科学学科。笔者认为,作为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师,转变教学职能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乐趣,打造知识化与生动化的教学课堂。现阶段,信息化多媒体教学已然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辅助工具,使得其课堂教学更具效率化。例如,在《光现象——光的反射》教学,当涉及一些现象以及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用精简的语言短句来形容下‘光的反射’,大家评判下谁的更具生动与形象?”基于现代青少年的思想行为特征,其智力往往不能全部发展于学习过程中,比如,花大量时间上网、发帖、留言等,然而,教师便发展学生的这种个性,使其转变为物理学习的驱动力。根据实践教学所得,问题的提出以及回答过程中,例如,生:法线通过入射点;生:入角增大反角增……学生往往会争论彼此精心想出的短句,互相进行辩论,谁的更生动与形象。作为教师,在此过程中不应该充当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教学的评价人,用知识化以及幽默化的教学语言来阐述学生的辩论,不难发现,班级内学生的学习与讨论十分热烈。除此,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个人魅力,教师应直接把学生的回答加上自身的学识把短句改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诀,来浓缩学生的学习记忆:“法线通过入射点,虚线垂直反射面。反射入射居两边,反角入角总相等。入法夹角为入角,入角增大反角增。所有物体都反射,镜面反射漫反面。”其作用不仅仅是简化记忆难度与增强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更能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地主导教学过程,营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

3.物理情境教学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从一定的程度上对于传统教学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冲击力与改变力。教师逐渐转变其教学职能,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方式,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把教材内的知识与生活化(物理应用)情境联系在一起。例如,在串并联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教室内的灯作为切入点,通过让学生们进行关开(开关数量),让其简单地分辨其串并联,为了更加延展其知识运用,让学生们进行分组合作,推选一位小组代表进行回答,简述:生活中哪些是串联、哪些是并联?哪些是串并联?显而易见,这种生活情境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串并联的基础知识与运用,教师可用通俗的例子来叙述:“一个开关四盏灯全部亮起,其中1盏灯坏了,当全部熄灭为串联,当3盏灯亮为并联,当1或2盏灯亮为串并联共同作用。”当然,笔者认为,生活情境教学,其引入的一些生活(物理应用)情境,应与一些其他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联系在一起,例如,设计、环境保护等,如此,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目标的多元化,从而全面地提升个人综合知识。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应加快其教学职能转变,以形成专业化、职业化教师队伍为己任,而学生应展开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力求“学而思、思而学”的学习理念,把新课改的人性化渗入其中,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鹏,张云亭.人本主义在初中物理课程教与学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9(04).

[2]代卫建.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验探究技能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0(09).

初中生物课教学的反思篇7

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答案是要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还具有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本人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初中生物课教学的反思篇8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模式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187-02

前言

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新要求。将启发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中,有利于学生物理学习思维的激发,促进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启发式教学中,老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出发,结合教学任务,让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客观规律进行掌握,提高物理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笔者选择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一、利用设疑,启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过程快乐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就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使学生找到自主学习的动力。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对于陌生的事物有着较大的好奇心。老师可以利用设疑来对学生的求知欲进行激发,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老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组织学习参与到初中物理学习活动中来,设疑就是一个十分常见的方法。在进行新课的讲授时,老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设计出有效的问题,并列于黑板之上,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对初中物理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问题的提出,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引导学生更加全神贯注地进行自主学习。老师在提问时,要合理选择提问的内容与对象,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到物理学习的成就感。

对于不同的学生,老师要利用不同层次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比如在讲解《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的时候,对于那些物理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老师可以利用“对于你来讲,生活中的哪些声音是噪音呢?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呢?”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噪音的概念有所了解。而对于那些物理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老师可以利用“对于噪音的利用,你有什么样的建议呢?”这样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开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提高。

二、利用讨论,启发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

课堂讨论对于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来讲,应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师引导学生就物理问题进行讨论,可以使学生表达自己的物理学习想法,进行思想的碰撞,得出更多具有创新意义的物理学习成果。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针对所提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其讨论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观察,适当给学生指明方向,提供帮助。老师不能急于让学生得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学生的思维运动。老师需要为学生选择一个具有讨论与探究意义的话题,使学生深入到初中物理学习当中。

比如在讲解《光的反射》的时候,老师可以以“光的反射规律与条件”为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讨论。老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一个小组都得出自己的学习结果。在讨论中,学生会从光的现象入手,对其反射的条件进行分析,针对不同条件下的光的反射现象进行其反射规律的归纳。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启发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建立与发展。

三、利用作业,启发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作业是对学生学习知识进行巩固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学生物理知识体系的建立。老师利用作业的设计也可以对教学进行有效的反馈。要将启发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还要注意作业设计的启发性。许多初中学生受到作业的压迫,感觉到学习负担过大。当代初中物理老师需要建立起正确的作业观,将素质教育进行落实。老师要将启发式教学与作业设计进行结合。

初中物理是一门具有科学性质的学科,老师可以为学生安排更多的实践性作业,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头脑,还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究能力得到提高。老师要减少书面作业量,为学生适当安排小实验。比如在讲解《生活中的透镜》的时候,老师可以为学生安排少量的书面作业,另外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透镜进行寻找,并自主进行实验的设计,对生活中透镜的类型进行分析。这样的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物理思维与学习能力的形成,更有利于学生初中物理学习负担的减少,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利用,有利于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笔者从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出发,对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初中物理老师认可启发式教学模式,将其利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当代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章优生.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和策略[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04:56-58.

[2]任丽君.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02:86-88.

[3]崔新军.略谈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中的妙用[J].学周刊,2012,24:129.

初中生物课教学的反思篇9

物理作为一门实用性和理论运用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实验,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举一反三,不断思考,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其中初中物理实验主要由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组成,占比例较大的就是分组实验同时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环节。通过分组实验提高学生自我动手能力,并且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理解相关原理和概念,从更加具体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中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物理是一门兼具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综合性学科,也正是由于物理的这一特性使得在物理教学中需要采用贴近其物理性质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实现较高的教学效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分组实验教学恰恰体现了物理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通过实验分组教学,不仅可以抬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激发其学习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对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下面将简要探究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度分组实验重视不足

现阶段,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物理课堂教学仍然是以老师教学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同时,由于课堂教学目标与课时之间的压力和实验教学需要消耗较多的课时,导致大多数物理教师都为了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而不愿意进行试验教学,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使得老师对分组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师在课下没有认真的进行相关试分组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如有迫不得已必须使用分组实验教学也只是老师在上面演示学生在下面看或者是在实验室学生被动的接受试验步骤,照葫芦画瓢。

(二)分组实验教学课堂秩序混乱,教学效率不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很少拥有自己动手,自己分配课堂时间和自己管理课堂纪律的情况。但是在分组实验教学中,课堂的时间大多数由学生自己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会不断的讲话,嬉戏打闹等,使得整个的分组实验教学的课堂一直都处于一种教务混乱和嘈杂的环境,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纪律远远比不上传统的教学课堂纪律。这就使得分组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物力分组实验教学在初中物力教学中的开展。

(三)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重视度不高

初中生尚且还只是处于心智不够成熟的阶段,对新鲜事物总是很好奇但是能够坚持的时间又不够长,同时,初中也是学生的叛逆期,这就使得很多的学生都没有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导致很多的学生在物力分组实验教学课堂上心思散漫,听课的心都被实验桌上的设备仪器吸引走了,在物理课堂上不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任务,处于好奇的仅仅只是将实验器材,设备不断把玩,到了交实验报告的时候就敷衍了事。这样不断影响自己的试验而且影响整个的学习进度和课堂纪律。[1]

二、解决策略

(一)提高教师对物理分组实验的重视程度

老师对物理分组实验重不重视主要体现在老师在上课之前是否认真准备上课所需器材,课下是否对上课的进度和教学质量进行反思。因此,提高教师对分组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就需要教师做到:1上课前认真备课初中物理实验大多是为了说明某一物理现象或者是某一规律,或者是验证某一定律。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充分准备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尽最大程度的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认真准备器材分组实验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教学器材,同时,实验器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试验能否成功,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因此,在上实验课之前,老师需要认真检查实验器材,及时发现并更换有问题的器材。3课下认真反思反思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老师在实验课后认真反思课堂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较高效率的实验教学等问题,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二)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课堂行为

学生课堂上表现散漫,随便嬉戏打闹不仅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还会使课堂秩序混乱,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因此,在物理分组实验教师有必要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保证课堂秩序。对于违反相关规章制度的学生加以适当的惩罚,对遵守课堂规章制度的学生予以表扬。同时,还可以适当的改变课堂结构,增设老师提问环节,通过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秩序的课堂环境。

(三)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课堂的重视程度

初中生在心智上还不够成熟,很多的事情都需要别人的引导。因此,要让学生明白物理实验课的重要性,老师就要不断引导学生使其明白实验对学好物理的重要性。具体措施可以表现为:1提问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让学生动手操作,从实验现象中得出问题的答案。2潜移默化的引导老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不自觉中向学生讲解一些由于不断实验最终取得巨大成绩的事例。从现实事例中让其明白实验的重要性。3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老师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实验课有新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不断重视实验课4老师的引导作用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因此,学生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相关知识的增长明白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课教学的反思篇10

关键词:物理;初中;导行

由于初中物理知识较为抽象,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大部分初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从而导致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知”和“行”脱节的现象。然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采取合理的导行活动,能够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水平。下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努力反思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不仅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让学生置身于合理的课堂情境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思考。因此,在当前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能够融于情境中去发现问题。课堂问题除了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来,也可以是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但是,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问题明确。这样学生在理解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较为直观地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教材的知识点。二是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虽然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该与教材内容直接联系起来,但是其问题也必须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作用。三是设置引导问题时需结合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明确提出教学目标,自主解决疑难问题

通过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据可循,教师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教学积极性。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新课程的标准并结合教材内容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但是在设置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通过努力便能够顺利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思考,从而真正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水平。

例如,在学习“质量”时,老师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前明确提出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初步掌握质量的概念,并且能够正确进行质量单位换算、理解质量的基本属性是不会因为物体形状和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且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三、合理展开小组互动,有效落实课程教学目标

在初中物理课堂导行活动中,学生发现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因此,为了初中物理课堂导行活动更好地进行,便需要教师合理展开小组互动,有效落实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在进行小组互动课堂活动的通常情况下,教师主要是以“问题”教学为核心,让学生紧紧围绕教学问题进行自主讨论学习。其中,为了初中物理课堂中小组互动模式真正发挥效果,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让各个小组成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对问题提出质疑,从而共同解决问题;二是在分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优差互补组合或者同质组合的原则,从而促进初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三是引导小组成员采取多种探究方式,从多角度探讨物理问题,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真正得到锻炼;四是需要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努力扮演好导行者的身份。其中教师在扮演导行者身份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学生通过讨论依然无法得出正确答案时进行适当纠正和调整。

例如,在“串联和并联”这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一串小彩灯,将其接通电源,让学生观察小彩灯的发光情况;其次教师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各个小组的学生分别完成下列任务:(1)一个灯和一个电源连接,让灯泡发光;(2)两个灯和一个电源连接,让两个灯泡同时发光。在各个小组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小组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引导,让各个小组成员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串联和并联”这节内容的兴趣,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这节知识点。

四、总结归纳课堂教学情况,反思课堂导行效果

在初中物理课堂导行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总结和归纳课堂教学情况,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印象。其中,在总结归纳课堂教学内容的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学目标,紧紧围绕课堂教学重难点知识,对自我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收获。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导行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总结归纳课堂情况,反思课堂导行效果有利于在根本上实现学生知情行的统一。

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主要扮演的是导行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因此,在当前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力将课堂教学交于学生,充分发挥导行者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