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竞赛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7:02

体育竞赛制度篇1

第一条为加强对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的领导和管理,提高学生体育竞赛的水平和效益,使竞赛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全国学生体育竞赛是指全国范围的综合性或单项体育竞赛。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由国家教委和有关部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或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以及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授权的单项分会主办。

第三条举办全国学生体育竞赛要以育人为宗旨,突出教育特色,讲求综合效益,体现“团结、奋进、文明、育人”的精神。通过竞赛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检验和提高学校课余训练水平,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第四条全国大学生、中学生运动会由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联合主办,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或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协办。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三年举办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可提前或顺延举行。

第五条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以及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授权的各单项分会,每年可主办一至二次全国性大学生单项体育竞赛。

第六条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可根据情况每年举办二至三个项目的单项比赛。

第七条在举办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当年,凡已列入运动会比赛的项目,不再安排该项目的单项比赛。

第二章竞赛项目和竞赛的申办

第八条全国大、中学生运动会所设项目应按基础性强、普及面广并具有一定传统的原则选择确定,每届运动会所设项目不宜过多。

根据现阶段实际情况,全国大学生综合运动会可设置6—8个项目,其中必设项目有: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另外,可选设1—2项易于普及的群众体育项目,如武术、健美操、羽毛球、网球等。

全国中学生综合运动会一般可设5—7个项目,其中必设项目有: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另外,可选设1一2项易于普及的群众体育项目,如乒乓球、武术等。

第九条凡承办全国大、中学生综合性运动会的单位和地区,应当提出运动会设项方案,报主办单位审定后正式列入该项比赛的竞赛规程。

第十条具备以下条件的盛自治区、直辖市均可申请承办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或全国中学生运动会:1、承办地是经济、文化、教育水平较为发达的大、中型城市;2、运动会承办城市及学校,必须有较好的体育场馆及设施,符合比赛项目的技术要求和其它条件;3、除国家财政拨款外,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以保证运动会顺利进行;4、承办单位必须遵循主办单位制定的各项规定,保证完成运动会筹备、召开、总结等各阶段的工作。

第十一条申请承办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应当在上一届运动会举办前,向主办单位递交申请承办报告,并需附下列文件:1、当地人民政府批复意见书;2、承办工作实施意向书;3、经费预算及经费保证。

第十二条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授权的各单项分会主办年度单项比赛,应当上报年度竞赛计划,并向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提供以下材料:1、承办单位名称;2、比赛名称;3、比赛日期、地点;4、参赛队数;5、竞赛规程;6、经费条件。

第十三条凡有条件承办全国大学生单项体育竞赛的大专院校,在征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均可向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单项分会提出书面申请。经大学生体育协会单项分会审核后,在比赛前一年的11月底以前,以书面形式上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审批,经批准后方可举行。

申请承办全国中学生单项比赛,应经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批准。

第三章竞赛组织

第十四条承办单位应在主办单位的指导下,成立筹备委员会或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项筹备工作,并制定竞赛规程,报主办单位审定。

第十五条竞赛规程应包括下列内容:竞赛名称、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参赛单位、竞赛日期和地点、运动队及运动员的参赛条件、竞赛办法、录取名次、奖励办法、资格审查、体育道德风尚奖评比、裁判员、经费条件等。

第十六条承办单位应在比赛开始前向主办单位报送组织委员会成立方案,经主办单位批准,正式成立组织委员会。

组委会全面负责比赛期间的领导及善后工作,处理重大或紧急事项,保证比赛公正、有序地顺利进行。在全部比赛结束后一个月内,向主办单位递交书面总结。

第十七条竞赛筹备委员会、组织委员会下设各机构工作职责如下:1、办公室:根据比赛安排,排定活动日程表,拟定、印刷有关文件和材料,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协助有关机构组织各种会议,组织实施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队、运动员、裁判员的评选工作。

2、竞赛机构:执行竞赛规程,确保比赛符合各该项目的竞赛规则并按竞赛规程的规定进行。负责比赛轮次和日程的编排;接受参赛队报名,按照竞赛规则的要求,保证比赛场地、器材、设施的正常使用;安排赛前的训练,组织安排裁判员学习和实习,以及赛前的技术会议;编辑竞赛秩序册,定时发送竞赛公报。

3、接待机构:负责参赛队、裁判员以及参加赛会工作人员的迎送、食宿、市内交通等生活安排;负责返程交通票的订购。

4、纪律与资格审查机构:依照竞赛规程有关规定,负责审查参赛运动队、运动员的资格;听取受理意见和材料,并作出处理决定;负责处理赛会和比赛期间的一切违纪事件。

5、财务机构:根据竞赛规模制订经费预算及开支原则;提出经费筹集方案,负责经费筹集和资金管理;合理支付各种费用;在比赛结束后一个月内,向主办单位提交结算报告。

6、宣传机构: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报道,扩大影响;负责与新闻单位的联系,组织必要的新闻会;编印宣传手册;配合集资部门做好广告宣传和广告设置。7、安全机构:负责赛会期间的食宿、交通、赛场安全保卫工作,负责维持赛场观众秩序。组织委员会机构除下设以上机构外,要加设体育道德风尚评选等与竞赛活动有关的其他机构。

第十八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可设主席团。

第四章竞赛管理

第十九条参加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的运动员必须是取得学籍的在校大学生、中学生、并符合参赛项目竞赛规程中有关“运动员条件”的各项规定。

如有违反上述规定者,除取消运动员参赛资格或比赛成绩外,主办单位有权进一步追究派出单位或直接有关人员的责任,视其情节给予相应处理。

第二十条对学生运动员应建立统一的档案登记,并实行统一的计算机储存管理。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试点校每年对招收的运动员要进行统计,并向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申报。凡比赛前一年度未申报的运动员一律不得参加本年度比赛。凡当年招收的学生不得参加当年举办的各种竞赛活动。

第二十一条比赛报名办法必须按所参加比赛的竞赛规程中有关报名规定进行。

第二十二条全国学生体育竞赛原则上不收取报名费,如确需收取报名费的,必须报请比赛主办单位批准。

第二十三条参赛队应按竞赛规程所规定的人数和日期报到,同时交验学生身份证或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

第二十四条比赛场地、器材、设施要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和标准,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大型比赛应有必要的摄录像设备。

比赛一般应安排在学校的场地或体育馆进行。

第二十五条运动队应安排在条件较好的学校食宿。宿舍、餐厅及周围环境应清洁、卫生,能提供保证运动员赛后的热淋浴条件。必须有食品卫生检验制度,保证运动员营养的需要,杜绝食物中毒现象的发生。

裁判员、运动员应分离住宿和就餐。

第二十六条赛会期间任何人员不允许将家属、亲友及无关人员带住赛会。情节严重者,将取消其参赛或工作资格。

第二十七条运动队成员、裁判员、大会工作人员都必须遵守大会制定的制度和纪律规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十八条承办单位应确保比赛驻地、赛场的安全。参加比赛的各队必须按要求办理全队人员比赛期间阶段性人身保险,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第二十九条比赛尝馆内一律禁止吸烟。

第五章裁判员的选派和管理

第三十条在比赛中担任副裁判长以上的裁判员由主办单位选聘。其他裁判员按竞赛规程中有关规定选聘。

第三十一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所有裁判员均由主办单位选聘。

第三十二条凡由主办单位选派的裁判员差旅费由赛区负担。裁判员在比赛期间所有的食宿费、裁判员酬金均由赛区负担。

第三十三条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各单项分会主办的大学生单项体育比赛,裁判员的选聘方案及主要裁判人员名单,要在比赛前一个月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审批备案。

第三十四条裁判员在执行裁判工作时要认真执行裁判员守则,不得以任何形式介入裁判工作以外的事情。对违反此规定者将视其情节给予警告、停止工作等相应处理。

第三十五条如无特殊安排,裁判员到赛区参加工作,应自备裁判服装和裁判工作用品,裁判员临场工作时必须佩带级别标志。

第三十六条每次竞赛活动结束后24小时内,裁判长负责组织全体裁判员进行总结,并写出书面材料连同填好的裁判员工作报告表送交主办单位。

第六章资格审查、竞赛纪律及申诉

第三十七条为端正赛风,对比赛中出现的运动队、裁判员、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及其他违纪行为,比赛组委会的纪律与资格审查机构,应及时调查核实,并依据竞赛规程、竞赛规则、资格审查办法的规定,分别情况作出警告、停赛、通报或取消运动队、运动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资格的处理决定。比赛组委会的纪律与资格审查机构的处理决定为最终决定。

第三十八条参赛各队均有举报和申诉权。举报和申诉时要注重证据,要出据经团(队)领导核准签字后的书面材料及一定数额的举报、申诉费,否则不予受理。

第三十九条对参赛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的检测和处理,应当严格按照国家体委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竞赛财务管理及经费支配

第四十条举办学生体育竞赛应贯彻勤俭办赛的方针。比赛预算要符合比赛基本需要,并有可靠的资金或财源保证。

第四十一条凡与比赛有关的一切经费来源要独立设帐,由专人管理,并健全财务收支制度和监督、审计制度。要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二条比赛主办单位有权决定对其所主办的比赛进行财务监督、检查和审计。

第四十三条以赞助单位产品名称、标志命名的比赛,必须征得主办单位的同意,否则不得冠名。

第四十四条凡承办大、中学生运动会的单位、地区以及承办规模较大的全国大、中学生体育单项比赛的单位,以运动会或比赛的名义所征集的赞助款,广告、售销体育的费用等行政拨款以外的收入,应按总收入5%的比例上缴大、中学生体育协会。

体育竞赛制度篇2

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当这一特殊群体成员在比赛中受到伤害时,如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又从何种途径来要求获得赔偿呢?关于体育竞赛中的伤害赔偿问题,笔者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体育竞赛伤害的原因有两种:自身造成的伤害和他人造成的伤害。自身所造成的伤害因为运动员是代表单位参加比赛,应该属于工伤的范畴,当然因由单位赔偿其医疗费用等损失,所以本文不作详细分析。在此,本文将着重论述由于他人的原因造成的伤害的赔偿问题,仅供大家参考。

一、设立体育竞赛伤害赔偿制度的意义

设立体育竞赛伤害赔偿制度,即在激烈的体育竞赛中,如果运动员受到伤害,则需要赔偿,作这样的规定又有何重要意义呢?笔者认为,作如此规范将至少有以下三种好处:

1、有利于保护受伤害运动员。给受伤运动员予以经济上的赔偿,补偿其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可以使受伤的运动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保证他能够接受必需的治疗,使其生活上也有保障。不论是其所在单位赔偿还是致害方及其所在单位赔偿,受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总能得到保障;同时也保障了受害者所在单位或企业的权益,当运动员受到的伤害责任在致害一方时,其单位不必对受到伤害的运动员负全部责任,给单位减轻了经济上的压力,若其也遭受了直接经济损失,甚至也可以要求获得赔偿。

2、有利于保障比赛的文明性,同时也不失其激烈性。规定一些行为造成的伤害不能免责,可以使运动员们在激烈的比赛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用自己的真实本领来赢得比赛,而不是做出那种违反比赛规则或让体育迷们所不齿的不文明的行为。同时,规定一些行为造成的伤害是可以免责的,使比赛仍然保持其激烈性,不至于让运动员们在比赛场上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既让比赛文明程度更高,体育迷们(特别是球迷们)再也不用看到他们所喜爱的运动员的不文明的一面了,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更为激烈的比赛。

3、有利于惩罚和教育实施不能免责的伤害行为的致害一方及其所在单位。给致害方和其所在单位一定的经济上的制裁,远远优于那种所谓的由于严重犯规而遭“禁赛”等处罚,经济学者认为经济制裁通常比行政制裁要好;同时也教育了他们应当严格按照比赛的规则来比赛,否则若致使他人受伤就要承担经济赔偿的责任,让他们做到三思而后行。

二、体育竞赛他人的伤害的分类

为了更好的分析侵害人行为的属性,确定赔偿主体,在体育竞赛中他人的伤害通常可以分为这样两类,一种是可以免责的伤害;另一种是不能免责的伤害。

1、可以免责的伤害行为,指的是在各项比赛中,在竞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实施了合理的冲撞等行为。比如,在篮球比赛中,若是用自己的肩部或者臀部去排挤对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卡位”,这种行为是合理的,也是比赛规则所允许的。如果是由于这种合理行为的实施,而使对方受到伤害,这种伤害行为就是可以免责的,也即不用给予赔偿,对方所受到的伤害应该由其所在单位和其个人来负责,而不应该追究直接行为人的责任。例如在九运会男子篮球广东队与北京队的比赛中,北京队的巴特尔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多次用身体去排挤对方球员,致使广东队的单涛四次被撞翻在地,他的这种行为就是一种免责的行为,他不必为单涛的伤害负责。

2、不能免责的伤害行为,指的是在比赛中,比赛规程不允许的情况下,却实施了伤害他人的行为。另如,在冲撞尤为激烈的足球比赛中,如果不按照比赛规则,为了抢到球或者为了进球而故意用腿踢开对方球员或者用手扯开对方球员甚至从背后铲球等行为的实施而使对方球员受到严重伤害的,应当追究致害方的责任,同时应该对受害方给予经济上的赔偿,赔偿行为通常应当由致害方所在单位或企业以及本人来实施。

三、不能免责的伤害行为定性

体育竞赛中的可以免责的伤害行为是一种合理的行为,所以笔者在此不讨论其行为性质。

体育竞赛中的不能免责的伤害对方的行为,笔者认为应当归属于一种民事侵权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发生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客观要件则是:侵权行为的存在;损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加害行为的违法性。而主观要件有:行为人须有行为能力,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1]

在体育竞赛中伤害他人,即有侵权行为的出现,同时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损害结果,运动员所受的伤害是由侵害人早造成的,其违法性我们作了一个扩大了的解释,在这里法包括法律法规、比赛规则和社会道德;而且其主观上必有损害他人的故意,即明知其行为有可能造成他人受到严重伤害的恶果却故意而为之,当事人也是具有行为能力之人。比如,在足球比赛中明知背后铲球会造成他人受到严重伤害,却故意背后铲球,结果造成严重伤害后果,这就是一种侵权行为。

作为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就一定会有其归责原则。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法的核心,确定一切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都离不开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的指导。并且根据这些归责原则来对受害者进行赔偿。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有三种:无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2]

笔者认为在体育竞赛中的不能免责的侵权行为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侵权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作为归责根据的归责原则,也就是说,没有过错就没有侵权责任,有一定过错就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这种原则将过错作为归责的构成要件和归责的最终要件。[3]

笔者还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适用过错相抵,过错相抵是指“关于损害之发生或扩大,被害人有过失者,得减轻或免除赔偿金额”。也即因侵权行为发生损害赔偿,但是双方均有过错,即侵权人和受害人均有过错,则适用过错相抵,按照相抵后的过错来承担责任,相抵后谁的责任多,则由谁赔偿相抵后的部分损失。[4]

根据这两个基本原则,我们就可以确定双方在体育竞赛伤害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我们还可以确定在竞赛中受伤的运动员的赔偿范围。赔偿的范围通常有全部赔偿和部分赔偿两种。全部赔偿是指侵权行为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大小,应当以行为人所造成的实际财产损失范围为依据,赔偿全部损失。我们所说的全部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可预期获得的经济利益)。部分赔偿则是对其损失的某些部分进行赔偿;或者按照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赔偿部分损失。在侵权行为中应当是以全面赔偿为原则,部分赔偿为例外。[5]

四、赔偿的对象

赔偿的对象即在体育竞赛中受到伤害,所应该接受赔付的人。如果在竞赛中受到的伤害,行为人是可以免责的,则赔偿对象就是受害者,赔偿人则为其所在单位或企业。如果行为人不能免责,则赔付的对象有两者:一是受害者本人,他是当然要赔给的;另一个则是受害者所在单位或企业。而赔偿人责为致害方和其所在单位或企业。

对受害者的赔偿既是必须的,但是为什么当行为人不能免责时,对其所在单位或企业也要进行赔偿呢?举个例子,在全国足球联赛中,一两个重要的球员由于对方的故意伤害,而使其必须得接受治疗,不能参加下几轮比赛甚至再也不能参加比赛了,对其所在俱乐部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本来可以拿到联赛冠军的球队由于某一两个主力队员的不能参赛,而使冠军成了可望而不可及。拿不到联赛冠军会使俱乐部的商誉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企业的商誉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其骨干人员的声誉,主力运动员受伤,其声誉肯定会大打折扣,从而使其经济效益急速下滑,商誉的建立往往是非常缓慢的,而商誉的丧失是非常迅速的。这些损失应该要由致害者和其所在单位或企业共同承担,致害者和其所在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对单位因此而遭受的严重经济损失,要求给以赔偿的要求也是完全合法和合理的。

五、赔偿的内容

因赔偿主体的不同,赔偿的内容也不同。

1、可以免责的伤害。因为是由受害者单位赔偿,则赔偿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费、挂号费、住院费、药费、就医路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伤残补助费和必须由其抚养或赡养者的生活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如果死亡的还应赔偿丧葬费等。

2、不能免责的伤害。赔偿内容应当包括:医疗费(包括已用和须继续治疗的费用)、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交通费、必须由其抚养或赡养者的生活费,如果死亡的还应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补偿费,由于治疗而是亲属遭受的损失(包括交通费、住宿费等)。

3、精神赔偿。由于他人不能免责的行为所造成的伤害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1年2月26日2001年由最高人民法院颁布,2001年3月10日正式实行。其中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对人格权中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受到损害时,可以要求赔偿,人民法院也应当受理。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受到伤害,其身体权和健康权无疑受到了极大的损伤,所以因此要求赔偿是合法的。又因为运动员是一特殊球群体,他们的经济收入和声誉主要来自他们在体育竞赛场上的表现,所以他们提出精神赔偿是合情合理的。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如果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对于伤害比较轻微的,可以不支持其精神伤害赔偿的请求。

六、体育竞赛伤害赔偿方式

国务院和国家体育总局应当制定专门的行政法规让受伤运动员的损失得到赔偿,还他们一个公道。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对受伤运动员赔偿,以下拙见仅供参考。[6]

(1)规定伤害的两种类别:自身伤害和他人伤害。同时规定他人伤害的两种形式:可以免责的伤害和不能免责的伤害。

(2)对于可以免责的伤害,运动员所受到伤害所造成的损失,应该由其所在单位赔偿。运动员因比赛受伤,应当享受单位的赔偿。如果受到的伤害不是太严重,运动员治疗所需的医疗费、药费、就医的路费、伙食费、护理费应该全额赔偿;在运动员受伤治疗期间,运动员的工资仍需全额照发,同时所在单位应该尽力保证运动员所受到的伤害能够得到彻底的治疗;住宿费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计算,凭据支付。如果运动员伤残的,还应该赔偿其伤残补助费,还有因残疾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器具所需的费用,以及由其扶养和赡养者的生活费,被扶养人和被赡养人的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的、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为限,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计算。如果运动员因受伤极其严重医治无效而死亡的,除了赔偿由其扶养和赡养者的生活费之外,还要赔偿其家庭的丧葬费,按当地的丧葬费标准赔偿,以及死亡补偿费,死亡补偿费按当地的平均生活费补偿十年。

(3)不能免责行为所造成的伤害,应当由致害方和其所在单位赔偿其所有损失。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受伤运动员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全额赔偿。在赔偿后仍需治疗的,按照治疗所必需的费用给付;误工费按照其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赔偿;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当地平均生活水平所需费用赔偿;护理费按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治疗过程中的交通费凭据赔偿;住宿费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计算,凭据支付。如果残疾,残疾者的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当地平均生活费计算,其抚养和赡养的人的生活费,按照(2)的规定支付;因残疾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器具的,凭医院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如果死亡的,还需赔偿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其扶养和赡养的人的生活费,均按照(2)的规定支付。

(4)由于对方的不能免责的行为造成的伤害,可以要求精神损失赔偿。

(5)因为行为人的不能免责的伤害,而使受害者所在单位也遭受重大损失。对单位的赔偿应当适用民事损害赔偿的有关规定,对其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赔偿。

(6)双方在比赛中都有责任,则按照过错相抵原则。如果只有一方受到伤害,则应按照各方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大小,对受害一方所受到的损失按比例赔偿。如果双方均受到伤害,在责任相抵后,有责任多伤害少的一方赔偿责任少伤害多的一方相抵后的部分损失。

体育竞赛制度篇3

关键词:运动竞赛制度;中国;竞赛设置;竞赛约束;竞赛安排

中图分类号:G80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1-0113-03

DiscussionaboutChineseinstitutionalarrangementofevent

tanGJianjun,XieHuisong

(BeijingSport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Chineseinstitutionalarrangementofeventiseasytocarryout.Bytheconcretewaysofsettingup,controlling,andarrangingtheevents,thedevelopmentofsportswascontrolledandencouraged.theprobabilityofunsurenessdecreasedintheprocessofthesportsdevelopment.thus,oureliteplayerscouldhaveexcellentachievementininternationalevents.

Keywords:China;theinstitutionalarrangementofevent

从制度理论的角度,对竞赛制度安排给出比较系统的理论解释,可以开阔对竞赛制度安排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在竞赛制度制定和实施上的自觉性。

1对运动竞赛制度的认识

1.1概念界定和进一步的认识在运动竞赛学的意义上,运动竞赛是指在裁判员的主持下,依据统一的规则而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1]这个定义是运动竞赛学意义上的。王蒲(2000)认为这个定义的实际是指一场比赛的过程。

从主客体关系看,广义的运动竞赛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竞赛活动的主体――竞赛活动的参与人群;竞赛活动的客体――竞赛活动的物质条件;竞赛活动的方式――竞赛活动的基本制度。

在制度分析理论上来认识运动竞赛活动,它强调了运动竞赛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竞赛制度安排是竞赛组织者通过竞赛设置、竞赛约束、竞赛安排的方式来对竞技行为产生影响。

在制度分析理论的意义上,运动竞赛是指在竞赛制度安排下,对运动成绩权利进行争夺,以及对运动成绩权利进行确定的过程。

运动竞赛活动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对竞技参与双方,通过一场比赛来确定参与者一方或胜或负。另一种是由竞技参与的多方,通过多场比赛来确定竞赛参与者最终的比赛结果。因此,运动竞赛制度也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运动竞赛制度在狭义上指的是在一场比赛中,裁判员根据竞赛规则对运动员(队)的运动成绩权利归属进行确定的一种制度。运动竞赛制度在广义上指的是在整个运动竞赛结束后,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对运动员(队)最终的运动成绩权利归属进行确定的一种制度。1.2理论研究成果和进一步的认识在我国,对运动竞赛制度进行专题性的理论研究不多。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是:

杨志康(1986)在讨论体育制度中,涉及了对体育竞技制度划分问题,但没有对体育制度的实施方式进行讨论。

韩建国(2001)就运动竞赛的制度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动竞赛从竞赛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换入手,对运动竞赛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改革,不断认识和掌握符合中国国情的运动竞赛发展规律,开展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2]

冯树勇(2001)认为在运动竞赛与运动训练关系方面,比赛是整个训练工作的核心和精髓,它为运动员表现自己的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

在运动竞赛学中,认为运动竞赛本身也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非常重要的有效方法。它可以确立训练目标,检验和评价训练效果,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确定全年训练周期的安排,选拔高一级的体育人才。[3]

陈融(1990)在竞技体育制度的运行方式的意义上,就运动竞赛机制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为了了解运动竞赛内在的工作方式,提出了运动竞赛的运作机制的概念。认为运动竞赛机制是一个具有动力、传动、调节、效应的综合机能系统。[4]

没有竞赛制度就意味着没有竞技体育,具体讲就是没有竞技运动技术的发展。没有竞赛制度,运动成绩权利无法在公平的原则下通过运动技术使用进行合法的争夺,运动成绩权利无法得到合法确定,运动员技术等级和教练员专业技术等级的评定就失去了基本的客观依据,当然,竞技项目运动技术失去了衡量的标准和发展的动力。[5]简言之,竞技体育制度安排中其它制度内容的实施,都是基于竞赛制度安排来实现的。

在运动竞赛制度的理论研究中,从竞赛的内在机制上描述运动竞赛过程,提高了对运动竞赛的理解,把运动竞赛活动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在理论上扩展了人们对运动竞赛活动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事实上是对运动竞赛活动在制度性表现上的描述。运动竞赛制度为运动竞赛活动中的运动成绩权利的获得,提供可以进行公平比较的场所和条件。规则和规程的明确性和公开性,对运动技术发展起到一种激励和保护作用。在这一基本共识上,我们认为对于我国国内开展的运动竞赛而言,运动竞赛制度安排的根本作用是:通过竞赛设置、竞赛约束以及不同比赛性质和比赛次数的安排,来减少了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过程中在比赛方面的种种的不确定性。促进运动技术向运动成绩转化,并在国际重大比赛中为国争光。

2我国运动竞赛制度安排的目的

竞技活动、竞技项目的存在和以使用什么样的技术来获得运动成绩权利,都是由竞赛制度规定的。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竞赛制度作为促进竞技项目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一种制度性手段被系统而比较有效地运用,运动竞赛制度作为竞技体育制度中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它本质上体现着国家利益的需要,以及由这种需要所导致的在制度安排上的倾向性。“国内练兵,一致对外”是我国运动竞赛制度安排的核心原则。

运动竞赛制度是竞技体育制度安排中一个核心性的制度安排。它具有激发人们从事竞技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引导人们从事竞技体育活动的方向,在承认和激励各单位(人)追求自身相对利益的合理性的前提下,规范其利益实现的方式,使其行为以有利于全局利益为根本目标,构成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调节器,并将两者协调和统一起来。运动竞赛制度调节着各种体育资源的配置、项目的布局与比例关系。它是取得竞技体育最大宏观效益的必要条件。[1]我国运动竞赛作为一种具体的制度安排,它的意义主要目的是在于减少运动技术发展过程中,在比赛方面存在的种种不确定性。

3我国运动竞赛制度安排的内容及其作用

运动竞赛制度安排的方式是由三个具体内容组成:1)竞赛设置;2)竞赛约束;3)竞赛安排。

3.1竞赛设置及其作用竞赛设置是我国运动竞赛制度安排的一个基本的内容。所谓竞赛设置就是根据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为促进运动技术发展而设置的一个包括不同性质比赛的,合理、有层次的竞赛框架。运动竞赛设置包括两个基本内容:设置什么竞赛和怎么设置竞赛。设置什么竞赛指得是如何确定有助于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竞赛形式。如设置综合性的运动会、单项锦标赛以及分区赛等。怎样设置竞赛是指如何把这些确定的运动竞赛形式,根据运动技术水平划分,分级别和有层次地系统地作出安排。竞赛设置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来影响和规定着运动技术提高和发展的方向。

运动竞赛设置对运动技术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运动竞赛设置的结构。即在运动竞赛的设置上,要形成了一个有助于促进和激励运动技术提高和发展的,具有不同水平和规模、合理时间间隔的比赛结构系统,并且这个比赛结构系统是一个基本稳定的结构。运动技术的提高和发展,是一个从初级水平到高级水平逐步发展的过程。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具有纵向性的,由初级到高级的运动竞赛设置,运动技术的发展就失去了合理地进行比较的平台,运动技术也就不能合理地被检验和被激励。运动竞赛设置的结构对于促进运动技术发展而言,反映在比赛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上。2)运动竞赛设置的总量。即由不同行政级别机构对不同水平、规模和时间间隔的比赛进行的数量上的安排。运动竞赛设置的数量对运动技术发展的影响,反映在给运动技术发展提供必须的不同层次竞技比较的机会上。3)运动竞赛设置的结构和赛事安排总量在竞技项目上的均衡性程度。

3.2竞赛约束及其作用竞赛约束是竞赛活动的一组合约――运动竞赛制度安排所确定的规程和各项规则。它决定了竞技体育活动参与者利益实现方式的选择。竞赛约束的基本功能是,让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加大,获得现实收益变小。在明确的和规范化的运动技术前提下,鼓励运动技术对抗性的充分发挥。竞赛约束包括:1)比赛资格约束;2)比赛中的技术约束;3)运动成绩权利确定方法。

运动竞赛活动始终是一种有着非常明确约束性的技术对抗性活动。竞赛约束是保证运动技术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它不仅规范了竞赛活动中的运动技术运用方式,同时也规范了技术训练的方式。在竞赛约束中,运动成绩权利的确定方法和奖励是核心问题。比赛资格约束和技术约束的存在就是为了一个目的:即使运动成绩权利的确定及其奖励建立在一个比较公平和合理的基础上,为减少运动技术发展过程中在比赛方面的不确定性提供制度保障。

3.2.1比赛资格约束比赛资格约束是赛前约束。比赛资格约束是指对运动员参加某一性质比赛的限制。它主要包括运动员年龄限制、运动员注册身份的限制、运动员非训练性因素的限制、参加项目和参加级别的限制。比赛资格约束的目的就是把比赛中可能出现的不公平性现象,在比赛前进行控制。如:在运动员的年龄限制方面;在运动员注册身份的限制方面。

3.2.2比赛中的技术约束比赛中技术约束的基本作用。为了使比赛有秩序地进行,必须对比赛活动进行约束。比赛约束主要通过比赛规则来实施的。比赛规则的约束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运动技术使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的边界进行界定。主要有对技术活动的范围、时间、空间等;使用器材的规格等;违规技术动作使用及判罚等进行规定。规则规定的基本原则不会鼓励使用某一运动技术。它的功能是对不公平的和不合理的运动技术进行约束。通过保证在公平的意义上使用运动技术,并使运动技术使用得以规范化。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规则对运动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更准确地说是规则在规定运动技术向着它所希望的方向进行发展。上述讨论的是从规则的角度,来确认运动技术发展基本上是在规则规定的方向上进行的。

比赛中技术约束的第一个问题是规则的一致性,即国内采用的约束标准是不是和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的标准是一致的。这个问题在我国引进竞技体育项目过程中基本上就解决了,即是按照国际规则的惯例来组织运动竞赛活动。

第二是比赛中技术约束的掌握和和执行问题。即由什么人来执行规则。或者说规则是由什么水平的人来掌握和执行规则。裁判员是规则的执行者,他们的技术等级反映着他们业务水平的高低,和能够在什么级别性质的比赛上来执行规则。总之,他们的业务能力对规则的执行产生着重要影响。

最后,是比赛中技术约束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方面的策略性运用问题。即如何运用好比赛规则。事实上,比赛规则还可以成为竞赛制度安排促进运动技术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从我国竞赛制度的安排上,及时采用和正确理解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制订的比赛规则,并在国内的比赛和训练中提前使用和充分利用,是保证和促进我国运动技术发展的一条成功的经验。

3.2.3运动成绩权利的确定方法比赛资格的约束和比赛中技术约束的最终结果,就是要落实到对运动成绩权利的确定上。当比赛参与者符合比赛参与的资格和在比赛过程中没有因为违犯比赛中的技术约束条件而被退出中的约束条件情况下,他通过每一分、每一局、每一场和多场的胜利,这些成绩被竞赛组织者确定,使运动员成为某一竞技项目运动成绩权利的最终拥有者,此时一次运动竞赛活动也就结束。运动成绩的确定过程,就是一个“选优”的过程,“选优”的前提就是在运动竞赛中进行“比较”。运动竞赛方法中的各种赛制是竞赛制度中比较稳定的和被普遍认同的进行公平“比较”的制度,尽管它们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在循环赛制上机会不均等现象、可能存在“放水”现象。在单淘汰赛制上存在的以部分比赛取代全部比赛的竞赛方式,所产生的比赛过程的机遇性强,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大[6]。作为一种运动竞赛的具体制度安排,重要的是要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事前通过竞赛规程作出明确的说明。只要竞赛方法在尽可能完善的情况下是稳定的,机会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3.3赛事安排及其作用赛事是指由体育行政部门正式举办的某一类型的比赛。赛事安排是对人们参与运动竞赛活动的条件和情况的事先规定。即主要包括比赛项目、比赛性质、比赛次数的安排。赛事安排是运动竞赛设置的具体内容。比赛项目、比赛性质、比赛次数是赛事安排的具体化指标,也就是说赛事安排是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竞赛设置和竞赛约束,在不同时期对运动竞赛活动的具体安排。运动竞赛制度安排在减少运动技术向运动成绩转化过程中的比赛方面的不确定性时,由于存在着非奥运会项目和奥运项目,使得赛事安排在不同竞技项目上表现出了制度安排的倾向性。

赛事安排概念的核心作用是:把运动竞赛制度安排,通过赛事安排的方法使其转变成一系列可以实施或进行操作的事件。它是减少运动技术发展过程中比赛方面不确定性的最为具体的制度措施。由于不同的竞技项目在赛事安排上的不同,使得它们在运动技术发展上得到的发展的机会和获得成绩的机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在竞技项目运动技术发展的表现形式――运动成绩和运动技术等级中表现出来。

3.3.1比赛项目安排比赛项目安排是指在竞赛活动中设置、变更或取消比赛项目的行为。从竞技体育角度讲,竞技项目发展状况取决于它们是否是国家规定的比赛项目,以及是否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稳定地存在。所以可以讲比赛项目决定着运动技术的发展基本状况,即只有竞赛中的比赛项目,才能对该项运动技术在比较中产生的结果作出评价。竞赛的级别越高对运动技术在比较中产生的结果作出的评价就越重要。从我国运动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可以看到,比赛项目的变化影响着运动技术发展的领域和范围。

3.3.2比赛性质的安排比赛性质安排就是指一个竞技项目的比赛级别进行的安排。由于运动技术水平本身存在差异,在一个项目中比赛的级别类型就有所不同。比赛性质是区别竞赛水平的质量标准,比赛性质对于运动技术发展的影响在于:比赛性质为运动技术在竞赛中安排了不同程度的对抗,比赛性质安排结构合理、高水平比赛中的对抗性,对于运动技术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我国对竞赛采取按水平分级比赛、分级管理的政策,是建立在对比赛性质的区分基础上的。如把一个运动项目的国内比赛和青少年比赛与国际重大(奥运会)比赛统一安排起来。3.3.3比赛次数的安排比赛次数安排是依附在比赛性质安排基础上的,比赛次数是比赛性质在数量上的展开。如果赛事安排上有比赛性质的安排而没有对比赛性质做比赛次数的规定,即如果没有一次比赛的话,那么,比赛性质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在规定的比赛性质中,比赛次数对于运动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对于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体育组织而言,比赛次数安排是通过增加运动技术在某一比赛环境(比赛性质)中的对抗频率,检验和完善运动技术,减少运动技术发展过程中比赛方面的不确定性,为运动员运动技术的提高、发展和获得运动成绩提供更多的机会。比赛次数的不同安排,对运动技术发展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即在系统的和高质量的比赛中,当比赛次数增加时,它可以提高运动技术的对抗次数;可以对运动技术的规范性产生新的认识;可以促进运动技术的成熟和避免偶然性,以减低运动技术的不确定性。并实现其对运动技术发展的扩展和激励的功能。

4结语

我国运动竞赛制度安排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制度安排。它通过竞赛设置、竞赛约束、竞赛安排具体方法,来约束和激励运动技术的发展。减少运动技术发展过程,在比赛方面存在的种种不确定性。保证着我国运动员在世界重大比赛尤其是奥运会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运动竞赛学编写组.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1.

[2]韩建国.我国运动竞赛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1(1):13-15.

[3]运动竞赛学编写组.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67-73.

[4]陈融.论运动竞赛机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0(1):9-11.

体育竞赛制度篇4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管理体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形式过于集中、政府集权式管理模式、现行大运会竞赛制度发展不完善、项目设置不合理、制度、法规不健全是大运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构建良好的体育竞赛平台、完善竞赛规章制度、转换政府职能,进一步促进大运会的社会化、产业化、建立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仲裁机构、实行全国大学生运动竞赛分级制度等6各方面提出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运动会;管理体制;对策

1前言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是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举办的,是全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一次大检阅,它的成功举办,必将极大地激发广大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热情,有效地促进我国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从1982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到2007年7月在广州大学城举办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其比赛的规模越来越大,规格也越来越高。大运会的举办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20多年来的大运会发展实践表明,大运会发展虽逐年有所改观,但仍存在着不足。目前,有必要对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管理体制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研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管理体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收集、整理我国有关大运会管理体制的文献和国内有关赛事管理的多篇专著和文献,并对相关文献资料做重点阅读和学习,并做分析归纳和提炼。

2.2.2专家访谈法

采用面谈及电话形式就大运会竞赛组织管理体制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

3研究过程

3.1大运会组织体制模式

图1我国大学生运动会的组织管理体系

通过图1看到,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组织管理体制仍然是政府领下的一种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特征是以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司、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以及相应的有关分管我国学校运动训练的行政管理机构是我国大学生运动会的组织管理体系中的管理为主,发挥地方政府、体育协会、行业协会和社会体育组织的辅助管理作用,实行分级管理的综合型管理。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竞赛管理是靠上下级隶属关系,通过纵向的信息指令和行政手段来控制大运会竞赛的运行和走向。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司的管理权限是通过大学生运动会竞赛制度、运动员申报年龄的限制、项目设置、奖牌分配比例和各单项的得分多少等形式的控制,迫使各省市地区等下属单位做出大致符合上级体育部门要求的决策。[1]

3.2大运会竞赛项目的设置

根据《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管理规定》[2]中的第二章第八条中,每届运动会所设项目不宜过多现阶段实际情况,全国大学生综合运动会可设置6-8个项目,其中必设项目有:田径、游泳、篮球、足球、乒乓球。另外,可选设1-2项易于普及的群众体育项目,如武术、健美操、羽毛球、网球等。鉴于此,我国大运会基本上按照《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管理规定》安排项目。根据当时我国大运会开展的竟技运动项目,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重点项目,有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游泳、共6个项目。第二类为一般项目,有足球共1个项目。第三类是非奥运项目,武术、健美操、定向越野、桥牌共4个项目。

纵观大运会的项目设置和我国奥运会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项目,不难看出大运会的项目设置不能与之相比。就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目前所要承担的主要比赛任务而言,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显然要比奥运会更紧迫一些,所以我国大运会在项目设置上应优先考虑世界大运会比赛项目。对我国高校尚未设置项目应尽快选择进行内部调整,达到最佳效益,建立结构合理、优化组合、多维支撑的项目布局体系。通过逐步完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布局,同时也为将来备战世界级的比赛奠定基础。通过对全国大学生运动会项目设置的调整,尽可能的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奥运会项目设置接轨,引导有条件的高校开展这些项目,扩大群众基础,提高竞技水平[3]。

3.3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组织形式过于集中

现在的大运会赛制一般都集中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同一层次的对象中进行,使得大运会只有某一个承办城市的直接受益,很难扩展到全国绝大部分非主办城市,他们只能在电视中观赏大运会的比赛和感受大运会的文化熏陶。大运会参加的对象基本上是属于高校大学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运会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消弱了大运会这一全国最重要、最大规模的高校竞技体育比赛在社会的影响程度。所以说过于集中的组织形式削弱了大运会的总效益。

3.3.2政府集权式管理模式

我国现有的竞技体制和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经济体育运动的发展,从管理体制上讲,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既不隶属于各级政府,又不从属于各单项运动协会。领导机构的成员组成由参与学校选举产生,在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双重指导下开展工作。但实际上,政府的业务主管部门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组织管理和运动竞赛计划的实施进行了过多的行政的干预,这就不利于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竞赛活动的良性发展。

3.3.3项目设置不合理

大运会的目标是实现“奥运争光计划”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目标服务。但现行的大运会竞赛项目设置不合理,对“奥运争光计划”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双重服务目标的作用与效果不大。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设13项,从数量上大运会项目要比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少,从而说明我国大学生竞技体育项目设置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相差较大。如果与我国2008年奥运项目相比较,大运会项目要少16项,远远不能满足参加世界级运动会的项目所需。可见我国大运会项目的布局不能满足大学生运动员参加世界级运动会,这样就限制了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要提高大学竞技体育的整体发展,就应增加大运会项目设置,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支持这种目标实现的项目情况,所以在考虑项目时应把握整体,面向全局。既要突出项目优势、地域优势、也要兼顾全局,不能为了发展优势项目而使得一些潜优势或劣势项目逐渐萎缩。既要突出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型运动会的项目,又要注重开展在大学生中基础性较好、观赏价值高、易普及和推广、有市场的项目。

3.3.4法律、法规不健全

通过访谈有76.19%专家都认为大运会的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度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是影响我国高校运会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首要问题。在我国高校竞技体育领域,当前可供利用的法律、法规较少。通过访谈所得,造成体制不健全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代表资格制度,大运会比赛共设甲、乙2个组别,甲组为高水平组,乙组为普通大学生组。大运会实施这一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保证有实力的运动员都有参赛机会,同时促进体育比赛的交流,求得共同发展。但这些制度从实施以来就伴随着一系列的弊端。就出现了违背体育比赛公平、公正原则的场面继续发生。

3.4大运会管理体制改革策略

3.4.1构建良好的体育竞赛平台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竞赛周期时间较长,导致大型高水平体育竞赛缺少,制约了大学生运动员的积极性,不利于大学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因此要缩短赛事周期,扩大竞赛面。构建良好体育竞赛平台,完善大学高水平体育竞赛制度,有利于促进大学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保障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是大学生体育竞赛的最高级别,是各大学运动训练水平检验的最主要手段。

3.4.2完善竞赛规章制度

大运会的竞赛项目的设置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使大学体育竞赛的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大大削弱大运会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作用。通过访谈有80%的专家认为体育竞赛内容应体现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传统性、时尚性相结合的特点,有的专家认为应减少体育竞赛规则的竞技性,多体现群体性;有85%的专家认为民族体育竞赛模式应向开放式、多形态、综合化的竞赛模式转变;75%专家认为体育竞赛项目设置应增加集体项目。同时大运会普通组体育竞赛项目设置应增加集体项目,有利于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改变大部分学生因无参与体育竞赛的机会,而不能养成体育参与意识的状况,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4.3转换政府职能,进一步促进大运会的社会化、产业化

在大运会体制改革进程中,其产业价值日益突显,管理部门开始尝试以市场为取向的“渐进式”改革,对部分运动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运动竞赛实行招投标制度等。目前,我国大运会从管理体制上讲,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既不隶属于各级政府,又不从属于各单项运动协会。领导机构的成员组成由参与学校选举产生,在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双重指导下开展工作。但实际上,政府的业务主管部门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组织管理和运动竞赛计划的实施进行了过多的行政的干预,这就不利于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竞赛活动的良性发展。市场机制难以有效配置体育资源,阻碍了大运会的社会化、产业化的进程。要建立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必须重新界定政府的体育管理职能,引导社会资源进入体育领域,政府与社会力量在各自领域内生产、提供体育产品与服务,促进大运会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3.4.4建立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仲裁机构

当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应根据仲裁法的规定组建自己的仲裁机构,建立符合体育社会化和法制化方向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能够纳入国家统一仲裁法律体系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仲裁制度。我国大学生运动会也可以借鉴美国仲裁协会的方法,在大型体育竞赛期间可设立临时派出机构,培训一批解决“即时”争议的仲裁员,专设大运会特别仲裁庭,专门处理在大运会举办期间发生的各类体育争议。

3.4.5实行全国大学生运动竞赛分级制度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对单位会员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办队情况、学校规模、体育场馆建设、学校体育运动普及情况等将单位会员分为甲级、乙级、丙级。按照不同级别进行比赛,并规定各级开展运动项目的最低数量、限定每个运动项目每年最低参赛场次等,以促进更多的比赛交流和公平竞争。

4结论与建议

4.1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举办八届以来,规模越来越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项目设置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4.3大运会管理体制存在以下问题:组织形式过于集中、政府集权式管理模式、现行大运会竞赛制度发展不完善、项目设置不合理、制度、法规不健全。

4.4大运会管理体制的应对策略包括:构建良好的体育竞赛平台、完善竞赛规章制度、转换政府职能,进一步促进大运会的社会化、产业化、建立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仲裁机构、实行全国大学生运动竞赛分级制度。

参考文献:

[1]杨宝.高校体育竞赛管理研究综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

[2]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管理规定[n/ol].人民日报..

[3]颜中杰.关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设置的思考.安徽体育科技2006,27(1).

[4]许永刚,孙民治.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42-43.

[5]孙康林.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

[6]孙麒麟.我国学生体育竞赛制度的改革与实施方法研究,教育部规划课题flb030629.

体育竞赛制度篇5

作者阐述了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的定义及类型,分别讲述了纠纷预防与解决机制的现状,进而提出建立预防与多元化解决机制的设想。从而进一步分析提出,选择纠纷预防、调解、仲裁、行政复议、司法诉讼五种机制来构建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决机制,并对以上五种机制作了协调定位,最后,对建立该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决机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机制解决机制多元化

目前,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呈现扩大化、复杂化趋势,而很多纠纷未能得到客观、公正、有效的解决,这极大地冲击了竞赛秩序的稳定,威胁到了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的健康发展。为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与解决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1.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的定义及类型

1.1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定义的界定。体育纠纷,是指在体育活动中以及解决与体育相关的各种事件中,体育活动各主体之间发生的、以体育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因此作者认为,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是指在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中以及解决与学校体育竞赛相关的各种事件中,学校体育竞赛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纠纷。其中,学校特指中学和大学;学校体育竞赛是指全国大学生(中学生)运动会及单项竞赛、各省市大学生(中学生)体育运动会及单项竞赛、大学(中学)之间不定期邀请赛及对抗赛、校园内田径运动会及各类单项比赛。

1.2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的类型。具体各类学校体育竞赛纠纷可归类如下:体育法性质的学校体育竞赛纠纷,这类纠纷有:

(1)因学生运动员资格问题引起的纠纷;

(2)因学生运动队注册资格、参赛资格而引起的纠纷;

(3)因教练员、裁判员资格的确定或等级的认定而引起的纠纷等等。刑法性质的学校体育竞赛纠纷,该类纠纷有:1)在体育球类比赛中因球迷暴力事件而引起的刑事纠纷;2)因赛场上学生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之间斗殴事件而引起的刑事纠纷等等。行政法性质的学校体育竞赛纠纷,该类纠纷包括:(1)因体育行政许可合同而引起的纠纷;(2)因体育行政机构侵犯学生体协、学校或其他社会组织权利引起的纠纷等等。民商法性质的学校体育竞赛纠纷,该类纠纷包括:1)因赛场上学生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之间斗殴事件而引起的民商事纠纷。2)运动员之间由于比赛直接原因而造成人身伤害所引起的民商事纠纷;3)因侵犯体育知识产权而引起的民商事纠纷等等。

2.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与解决机制现状

广东省现有的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与解决机制不健全,效果不明显,其中预防机制主要是纪律处罚机制,解决机制主要有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调解和诉讼。纪律处罚机制方面,其机构良好的自治模式尚未形成、规则疏漏、缺乏程序保障和外部救济缺失,导致产生大量纠纷。仲裁机制方面,竞赛委员会的仲裁机构其实并不是体育法层面上的体育仲裁机构,体育法上规定的体育仲裁机构目前还没有设立。竞赛委员会的仲裁机构只负责解决体育赛场上的具体技术纠纷,而现实中其处理的纠纷远不止具体技术纠纷。该机制在处理非技术纠纷时,因固有的弊端,往往无法很好地解决纠纷。行政复议机制,在实践中,该机制的应用很少。行政调解机制,在解决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调解机制并未成为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的正式、常规的纠纷解决机制,尚未在大量解决学校体育竞赛纠纷中发挥其应有的巨大作用。司法诉讼机制,实践中,也有几起关于学校体育竞赛纠纷诉讼的案件。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学校体育系统对司法还是强烈排斥的。司法诉讼途径受堵,往往会导致学校体育组织,随意剥夺纠纷主体的合法权益。广东省现有的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与解决机制还存在着上述种种弊端,各解决机制之间也缺乏科学的协调、定位。根据现状,下面作者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与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初步设想。

3.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与多元化解决机制战略取向及协调定位

3.1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概念界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指一个社会中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以其特定的功能相互协调、共同存在,所构成的一种满足社会主体多种需求的程序体系和动态调整系统。

3.2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与多元化解决机制战略取向当前,国内纠纷解决机制有:谈判、和解、调解、仲裁、行政裁决、司法诉讼及复合型纠纷解决机制。通过对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与解决机制现状及各机制本身所固有特点的分析,作者选择纠纷预防、调解、仲裁、行政复议、司法诉讼五种机制来构建统一的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与多元化解决机制。选择纠纷预防机制,其原因是:通过纪律处罚等各种预防机制,可以避免纠纷的发生,减轻双方当事人及纠纷处理机构的负担,减少各方所造成的损失。选择调解和仲裁机制,原因有以下两点:

1)有立法依据。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发生争议,由体育仲裁机构负责调解、仲裁。学校体育竞赛属于竞技体育,因此,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也可由调解、仲裁机构负责处理。

2)体育仲裁和调解的特性适合解决学校体育竞赛纠纷。学校体育纠纷的解决有强烈的时间性要求以及专业性、技术性的特点;体育仲裁具有与普通仲裁共有的专业性、保密性、快捷性、费用低廉等特征;体育调解具有程序的便捷性、处理过程的灵活性、群众性、民主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从体育仲裁和调解的特性看,两者十分适合解决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选择行政复议机制,原因有以下两点:

1)从目前广东省尚不能摆脱行政治体、行政力量运行操作大型学校体育竞赛的现状看,组委会的仲裁、纪律与资格审查机构,竞赛监督委员会等,实属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的组织,是行政主体。因此,行政复议在化解学校体育纠纷,特别是因纪律处罚而引起的纠纷上,有其独特的优势效果。

2)行政复议具有方便、经济、快捷和权威的特点,相比其他纠纷解决机制,有其自身优势。选择司法介入机制,原因有以下两点:1)借鉴国外学校体育竞赛纠纷解决机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体育竞赛纠纷是可诉的,司法介入是学校体育竞赛纠纷解决方式之一。

3)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许多纠纷的最终解决途径,司法的力量实质上就是国家强制力,这是其他任何纠纷解决手段无法比拟的。

3.3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与多元化解决机制协调定位预防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高合理性就在于其内部各机制之间的协调和平衡,而要实现和保障这种协调和平衡,则需要对各个机制进行理性的协调定位。根据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的现状分析,再通过把握以上五种机制的权力配置格局,最后经过专家访谈和充分分析论证,作者把以上选择的五种机制定位为:纠纷预防是基础,调解和仲裁是重点,行政复议和司法诉讼是最后保障。下面,作者根据学校体育竞赛特殊体育纠纷、学校体育竞赛刑事体育纠纷、学校体育竞赛行政体育纠纷和学校体育竞赛民商事体育纠纷四类纠纷各自的特点,在选择纠纷预防与解决机制时,对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机制、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调解-仲裁机制、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行政复议机制和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司法诉讼机制作如下具体定位。

3.3.1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特殊体育纠纷各机制协调定位通过学校体育预防机制,预防该类纠纷的发生。若有了纠纷,必须先通过学校体育内部调解-仲裁机制来解决。若纠纷还未得到解决,纠纷当事人可选择学校体育外部调解-仲裁机制或学校体育行政调解-复议机制来解决,但纠纷当事人不可提讼。若选择了学校体育外部调解-仲裁机制且仲裁裁决已生效,该裁决为终局裁决,纠纷当事人无权再提起行政调解-复议或提讼。若选择了学校体育行政调解-复议机制且复议裁决已生效,纠纷当事人还可进一步选择学校体育司法诉讼机制。学校体育竞赛特殊体育纠纷机制刚发生的该类纠纷必须先通过学校体育内部调解-仲裁机制来解决,如此定位的原因是:该类纠纷是学校体育竞赛所特有的,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先交由学校体育竞赛组织内部的调解-仲裁来处理,既能充分发挥行业自治的功能,又能减轻上级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的负担。若纠纷尚未解决,当事人可以选择学校体育外部调解-仲裁机制或学校体育行政调解-复议机制,但是不能提讼,如此定位的原因是:对该类纠纷,法官因缺乏体育竞赛领域中专业性知识,极有可能作出不当的裁决;另外,此时司法介入,会打破学校体育竞赛行规的统一性,对学校体育竞赛运动的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若选择了学校体育外部调解-仲裁机制,且仲裁裁决已生效,该裁决是终局裁决,纠纷当事人就无权提起学校体育行政调解-复议或诉讼,其原因是:实行或裁或审制,一旦选择仲裁,就不允许当事人提起学校体育行政调解-复议或司法诉讼;另外,学校体育外部调解-仲裁裁决是客观公正的,且能充分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如此定位的原因是:学校体育行政调解-复议机制是学校体育竞赛组织行业系统内部的纠纷解决机制,行业组织为了内部利益,会损害纠纷当事人的权利,为了给纠纷当事人提供公正的申诉机会,允许其司法诉讼是必要的。另外,既然有了独立客观公正的学校体育外部调解-仲裁机制,为什么还要另外设立学校体育行政调解-复议机制和司法诉讼机制这条申诉路径呢?其原因是:一是为了充分利用行政资源,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二是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司法尽可能地维护社会正义与和谐。

3.3.2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民商事体育纠纷各机制协调定位若该类纠纷当事人都是学校体育竞赛机构或组织行业内部人员,则各机制协调定位同上,原因也相同。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民商事体育纠纷机制若该类纠纷当事人有一方不是行业内部人员,则可选择一般仲裁机制、学校体育外部调解-仲裁机制和学校体育司法诉讼机制三条申诉途径,但不可选择学校体育内部调解-仲裁机制。纠纷当事人不能选择学校体育内部调解-仲裁机制,其原因是:学校体育内部调解-仲裁机制中解决纠纷的机构或个人,因其行业内部利益或主观情感,很可能会偏袒行业内部一方,从而使得处理结果不公正。纠纷当事人可选择一般仲裁机制、学校体育外部调解-仲裁机制和学校体育司法诉讼机制三条申诉途径,理由是:第一,这三种纠纷解决机制,裁决或审判会保持相对公平公正;第二,广东省法律允许采用这三种纠纷解决机制来处理该类纠纷。

3.3.3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行政体育纠纷各机制协调定位通过学校体育预防机制,尽可能预防该类纠纷的发生。若一旦发生学校体育竞赛体育行政纠纷,纠纷当事人必须选择学校体育行政调解-复议机制。若该纠纷未得到解决,根据需要,纠纷当事人还可选择学校体育司法诉讼机制。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体育行政纠纷机制一旦发生学校体育竞赛体育行政纠纷,采用行政复议前置制度。学校体育行政调解-复议机制是学校体育竞赛组织行业系统内部的纠纷解决机制,为了尽可能维护行业机构的权威性和自治性,并促进学校体育竞赛和谐、持续和健康发展,选择复议前置是必要的。若纠纷尚未解决,纠纷当事人则可选择学校体育司法诉讼机制,其原因是: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司法诉讼,能尽可能维护社会正义与和谐。

3.3.4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刑事体育纠纷各机制协调定位通过学校体育预防机制,尽可能预防该类纠纷的发生。若发生该类纠纷,因其涉及刑事犯罪,应直接启动学校体育司法诉讼机制,具体讲,就是司法部门直接介入并视情况提起公诉或纠纷当事人一方提起自诉。

4.建立统一的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与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建议

4.1建立健全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预防机制建立思想、制度、调查及纪律处罚四位一体的纠纷预防机制,全面预防纠纷的产生。加强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的精神文明建设,从思想源头上杜绝纠纷的产生。可由学校体育竞赛管理机构牵头组织,对体育竞赛各方开展以和谐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倡导宽容和理性妥协的和为贵观念。进一步完善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的各项管理制度,从制度源头上杜绝纠纷的产生。组织好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必然需要各项配套的竞赛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纠纷调查机制和完善纪律处罚机制,从具体事件源头上杜绝纠纷的产生。建立有效的纠纷调查机制。由学生体协负责、竞赛组委会协助成立纠纷调查机构。该调查机构负责主动寻找和接受违纪违规案件,通过信息收集、信息研判及排查等环节,调查案件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纪律处罚机制。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纪律处罚的具体范围,建议仅包括学校体育竞赛特殊体育纠纷和纠纷当事人双方都是行业内部机构或人员的学校体育竞赛民商事体育纠纷。纪律处罚程序上,建议:1)建立合理有效的调查-纪律处罚协调机制;2)建立处罚简易程序;3)完善处罚听证制度;4)设立处罚程序中其他正当程序,如裁决应尽快作出、违规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所作出的决定都由投票决定等;(5)取消其终局裁决权的规定。

4.2完善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调解机制考虑到调解的特点、成本的节省以及国际体育调解制度设计现状,作者建议把调解机构全部内设在其他纠纷解决机构中,建立广东省学校体育内部调解-仲裁机制、广东省学校体育外部调解-仲裁机制、广东省学校体育行政调解-复议机制、广东省学校体育司法诉讼中的调解机制,使得调解与仲裁、行政复议和司法诉讼机制有机结合,从而充分发挥调解的功能。

4.3建立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仲裁机制根据上文对仲裁的定位,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仲裁机制是两元化仲裁机制: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内部仲裁机制和外部仲裁机制。两者的关系,建议设定为:内部仲裁裁决非终局,外部仲裁裁决终局;学校体育竞赛特殊体育纠纷必须经过内部仲裁,才可进入外部仲裁程序。在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组织内部建立的内部仲裁,其性质建议定位为相对独立,内部仲裁范围,仅包括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特殊体育纠纷和纠纷双方当事人都是行业内部机构或人员的学校体育竞赛民商事体育纠纷。外部仲裁机制,根据体育法的规定及成本的考量,并鉴于学校体育竞赛也属于竞技体育的范畴,建议将其统一到广东省体育法所规定的体育仲裁机制中。

4.4建立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行政复议机制根据行政法及行政复议法的相关规定,可提起行政复议的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是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行政体育纠纷。目前,该类纠纷,特别是因体育行政机构侵犯学生体协、学校或其他社会组织权利引起的纠纷,其纠纷当事人提起行政复议时,行政复议主体往往以纪律处罚裁决的终局性和维持行业自治等原因而不受理该类纠纷。究其原因,大多数是因为相关行政复议主体不想找这样的麻烦,以免使得自身处于被告地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国家体育总局或国务院、教育厅或省级政府行使其行政监督职责,督促相关行政复议主体履行其行政复议职责,开启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行政复议机制。

4.5建立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司法诉讼机制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现实中,具有体育特性的学校体育竞赛特殊体育纠纷,其当事人提讼,法院往往以被告主体不适格而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作者建议,司法机关应该受理该类纠纷,并对学校体育竞赛组织的内部裁决进行司法审查。另外,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司法诉讼范围,还应包括学校体育竞赛民商事体育纠纷、学校体育竞赛行政体育纠纷和学校体育竞赛刑事体育纠纷,前三类纠纷以纠纷当事人自诉形式提讼,第四类刑事体育纠纷以公诉形式提讼。司法介入中,建议司法部门遵循一定的限制原则,这些限制原则包括技术事项例外原则、用尽内部救济原则和尊重事实认定的原则。

5.小结

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的产生是必然的,纠纷的复杂化、扩大化趋势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提前预防及解决好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的各类纠纷,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及各解决机制的现状分析、战略取向及协调定位,理论上建立了统一的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与多元化解决机制,并在建立和完善广东省学校体育竞赛纠纷预防及各解决机制上提出了很多具体建议。通过理论研究,以期为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徐昕.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18.

[2]董小龙,郭春玲.体育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3]何正兵.论广东省体育仲裁的适用范围[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4).

[4]韩勇.体育纪律处罚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28-141.

[5]韩勇.体育与法律-体育纠纷案例评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94-296,363-364.

[6]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体育竞赛制度篇6

关键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2-0069-03

abstract:Competitivesportsisthemostimportantcompetitionofacountry,andtalentedreserves’isbasisofcompetitivesports.now,talentedreserves’trainingsystemhasmanyquestionsinChina,asfollow:thelevelofstudyisverylow;lackingofscientifictraining;thefactionofcompetitivesystemisalittle.inthiscase,weshouldbettercompetitivesportstalentedreserves’trainingsystem;foundamechanismthatcultureiscombinationwithtraining;establishscientifictrainingsystem;perfectathleticsocialsecurity;bettercompetitivesystem.

Keywords:CompetitiveSports;talentedReserves;trainingSystem;CurrentSituation;Countermeasure

1前言

竞技体育是一国体育的核心竞争力,而竞技体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可以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建国以来,我国按计划经济模式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如何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竞技体育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体育工作者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2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采取的是国家集中管理的体制,从业余体校到省、市体工队,再到国家队的“一条龙”的训练和管理体制。在这种机制下,运动员从进入业余体校开始就成为国家的正式职工,退役后的工作也由政府统一安排。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也开始发生了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也相应的采取了应对措施。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目标培养体制采用的主要是“四级训练”体制,它是一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在塔的最尖端是国家队;其次为省、市、自治区专业队;再次为各类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体育中专;最底端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俱乐部、普通业余体校等。

在这个目标培养体制中,最底端和第二层主要是以各类学校的培养为主,其主要目标是培养为学校争取荣誉的高水平运动队,毕业后一部分学生流向高校,一部分输送到省、市体工队以及国家队。

3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现行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是“四级训练”体制,这种体制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竞技体育改革的产物。它的指导思想是:即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竞技体育新体制[1]。它的目标是将原来由国家“包办”的形式逐步部分地“分解”到学校、企业、社会团体,使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逐步学校化、社会化。

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仍然带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绝大部分还依赖国家,没有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

3.1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国家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和各省、市、自治区全运战略的实施,为确保金牌,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时间越来越长,可用于文化学习的时间、精力与同龄人相比严重不足。普通学生全身心的学习尚不能保证优异的成绩,更别说花了三分之二时间在训练上的专业运动员,再加上一部分运动员主观缺乏对文化学习的兴趣,以及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教学方法、手段没有针对性等,造成绝大多数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低下,再升学或就业的渠道狭窄。

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已成为21世纪我国竞技体育是否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运动员的文化提高了,智力才能得到开发,才能使竞技体育更好的与科学有机的结合,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2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

3.2.1选材方面

运动员选材是指根据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以科学测试和预测方法,从众多运动员后备力量中准确地选拔出那些在先天和后天条件方面均较优秀的运动人才,这一过程在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训练成绩的取得[2]。我国目前大多数教练员为退役运动员,对选材的科学性把握不够,特别是基层的运动员选拔很少根据运动员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的选材,出现“有苗就收,有苗就养”的现象。选材的这种目的性不强,使得一些有潜力的苗子不能入选,而一些没有潜力的运动员又出不了成绩,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给国家、社会、家长和运动员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3.2.2训练出现“时间战”、“消耗战”的情况

我国竞技体校、运动学校的队员一般都是每天早操训练加下午半天训练,专业运动员甚至是全天候的训练,这种训练体制是造成“时间战”、“消耗战”很重要的原因。相比之下,美国全国高校体育协会就明文规定,其大学生运动员每周训练不得超过六天,周训练时间不得超过20小时[2]。“铁榔头”平曾回忆道“我26岁那年就退役了,主要是因为我的膝伤再也承受不了那样的训练了,一跳膝关节就积水、肿得老高。现在国外选手每天只训练2-3小时,但她们到36岁也还照样能跳。我们练10年的运动量可能是人家练20年的运动量,但我们10年就耗尽了”。这种情形不仅让运动员感到身心疲惫,而且也让教练员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总结自己。有人曾提及到,国内教练员在训练场上的时间多于法国教练员,法国教练员在训练场外用于专业的精力和时间多于国内教练员,他们必须查资料、看录像、观看其他队的比赛、分析数据,以数据来指导训练[3]。“时间战”、“消耗战”所引起的运动员运动生涯“早逝”和不暇顾及其它的现象,极大的阻碍了人们加入竞技体育的热情,造成后备人才的严重不足。

3.3竞赛杠杆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国现行的竞赛管理体制是以国家体育总局管理为主,发挥体育总会、单项体协、行业体协等社会体育组织的辅助管理作用,实行分级比赛,分级管理的结合型管理体制[4]。它是以奥运战略、全运会战略为主要目标的多元化竞赛体制。这种体制有利于调动政府、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易于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拓宽竞赛资金的来源渠道,将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转变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拨款、社会投资的多渠道运作方式。其中,与我国后备人才有关的竞赛有两大系列:一是由教育部门及其领导下的中学生体协、大学生体协主办的各类竞赛或教育部门与体育局等政府部门联合主办的各类竞赛;二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及下设的各项目管理中心、地方体育部门主办的各类竞赛。

这种运作方式对我国的体育后备人才来说,为他们提供了较多的竞赛机会,增强了他们的比赛经验。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却出现以下的弊端:一是全国综合性的运动会的体制有缺陷,面对各类的运动会,一部分运动员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断改变身份参加各种比赛,造成不管什么类型比赛,经常参加比赛的就是那些人。这种现象,对那些还在基础训练阶段的选手来说,频繁的参加各种比赛,容易造成早期训练专项化,不利于竞技能力的长远发展。二是对于不同的项目观众的态度冷热不均。很多项目的竞赛资金来源单一,竞赛质量与社会效益不高,竞赛招标还没有很好的与市场接轨,造成经费严重不足,竞赛市场规模狭小,不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发展对策

4.1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推进体制的创新

在培养体制的完善中,应该推进体制的创新,把过去的单轨制改为多轨制,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调动全社会都来发展竞技体育,扩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改变过去业余体校的单一培养模式,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运行机制;实行良好的人才开放、人才交流政策,各级部门要有整体的观念,不要因为局部地区利益而贻误人才,努力创造团结、和谐的训练大环境。

4.2建立文化素质学习与技术训练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促使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首先,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树立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的观念。不仅注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还应注重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其次,要加强管理及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运动员克服困难,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搞好基础训练体系的建设。争取每个市都有有一所体育中学和体育小学,最好争取政府的支持,让体育部门办教育,掌握基础训练的主动权。

4.3建立科学化的训练模式

由于教练员多来自于运动员,属“经验型人才”,因此,在提高他们思想政治素质之外,还应引导他们自觉加强科学理论的学习。定期组织集中培训、外出进修与交流等继续教育活动;改革和完善训练激励机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加强教练员队伍的人才流动等。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提高教练员的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竞赛、科学管理的水平。

4.4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运动员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和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与此相符的社会保障体系。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竞技体育的行列。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以及福利与优抚[5]。我们应在每个方面都充分考虑,不断完善。从而充分调动优秀运动员训练和竞赛的积极性,得到运动员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为竞技体育贮备更多、更有潜力的后备人才,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4.5完善竞赛体制,充分发挥竞赛杠杆的调节作用

现行的竞赛体制调动了政府、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宽了竞赛资金的来源渠道,将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转变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拨款、社会投资的多渠道运作方式。同时,也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供了较多的竞赛机会,增强了他们的比赛经验。但所暴露出来的弊端让我们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首先,应完善运动员的注册制度和比赛身份的核实制度,组织专家研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注册制度和核实制度;其次,加强现行竞赛体制的宏观管理,各项竞赛计划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同类竞赛体系内的衔接,又要考虑到不同竞赛体系间的连接,使各项竞赛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金玉等.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6,(9).

[2]钟秉枢.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

[3]祝娅,唐吉平.湖南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2005,(4).

体育竞赛制度篇7

【关键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引言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竞技体育的竞争日益趋向国际化和激烈化,许多国家认识到,若想从根本上发展竞技体育,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是进行后备人才的培养。而对于我国来说,影响和制约竞技体育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训练观念和训练体制;(2)竞技体育管理体制;(3)竞赛体制等等。因此,从根本来说,对于经济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分析,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文章结合相关文献的总结和分析,并根据自身调查情况,从宏观上提出通过改革训练体制、完善竞赛体制、发挥竞赛作用等方式,从而促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促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

我国运动训练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1.训练体制现状

从总体来说,现行的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多强对抗的多元化训练体制,其划分具有以下的特点:

(1)根据训练层次,在总竞技体育训练体制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四级”训练网络:国家队省、市专业队,职业俱乐部以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各级别体校和业余体校(重点体校、一般体校等)项目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和青少年体育项目俱乐部。

(2)从运动训练队的性质上,有专业训练队,职业运动俱乐部和各种业余训练队等等。

(3)而根据训练队的管理系统,则相关运动队由以下部门组成:体育行政部门(国家体育总局,各个省市体育局)直辖的各个项目专业和业余训练队以及体校;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高校运动队;体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关心的业余体校、各级中小学体育项目试点等;体育产业部门管理的运动队和体育俱乐部;社会自发组织的各类体育团体、经济体校等。

2.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现在,全国各级体校、青少年俱乐部等已经成为重要的竞技体育培养基地,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根据笔者的研究,我们发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两种模式:

(1)集中型培养模式。集中型培养模式是培养主题集中安排运动员进行日常训练和培养。具体来说,运动员集中在学校和俱乐部当中进行集中学习和训练,在职教师或教练员对其训练、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而运用集中型培养模式的主要有各级体校、各个试点学校以及体育俱乐部等等,而教育系统管理下的各个试点小学、中学和高校(如清华大学的跳水队)等也采用这种培养模式。

(2)结合型培养模式。结合型培养模式是一种文化课和体育训练的综合培养模式,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文化教育模式和各级体校、俱乐部等体育训练模式结合在一起,运动员在进行学校文化教育的同时,在各个体校、俱乐部等体育训练机构进行训练;或运动员在学校学习、训练,聘请专业体育教练对学校运动员进行训练指导。

3.竞技体育现行训练体制

现有的我国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多强对抗的多元化训练体制是我国体育改革的结果,其改革的实质,便是将竞技体育的国家包办模式转变为由各级体校、社会团体等机构分散培养的模式,促使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这一体制的实行,必须以一定的指导思想为前提,与现代体育事业发展轨迹相适应,形成国家与社会相结合的训练机制,但是新的训练机制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变革当中逐渐进行,这种训练体制的形成,首先丰富了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并拓宽了人才培养的渠道,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现行竞赛体制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1.现行竞赛体制与竞赛种类分析

现行的竞赛体制,是以奥运和全运为主要竞赛目标的多元化竞赛体制,而随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量优秀的运动队和运动团体在许多城市和地区开始展现,为提高其竞技水平,大量比赛开始产生,促进多种竞赛出现,因此,总体来说,我国现行设置的各种体育竞赛,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以下几种:

(1)根据比赛项目特征划分:有各类单项联赛或锦标赛、综合性运动会;(2)根据竞赛参加者的身体划分:有各类中学生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等;(3)根据行业背景划分:如电力系统运动会、农民运动会等等。

2.现行竞技体育人才竞赛情况分析

现在,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所参加的体育竞赛一般有两种,首先是由各级教育部门及其学校所举办的各种竞赛,如大学生运动会、单项锦标赛等;其次是国家体育总局及其下属的项目管理中心和地方体育机构举办的各类竞赛,如城市运动会、青少年各单项锦标赛等等,根据各项竞赛举办的不同目标,对运动员的参赛条件有自身的要求,比如说,在大学生中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对于参赛队员的身份一直有着严格的要求,其中就包括要保证球员必须是在校大学生,并且不能是在篮协进行注册的专业篮球运动员。

3.现行竞赛体制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分析

(1)现行竞赛体制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正面影响

现行的竞赛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有着巨大的正面影响,首先,它充分调动政府和社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拓宽了资金的来源,将大量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到竞技体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提高了社会的关注程度,与此同时,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竞赛机会丰富了运动员的竞赛经验,检验了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帮助体育工作者在竞赛过程中了解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绩和问题,从而在竞赛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各种竞赛又定了各项竞赛章程,从而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现行竞赛体制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

①随着多元化竞赛体制的发展,各个项目赛事纷繁庞杂,虽然对运动员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但难免出现相抵触的方面。

②在宏观方面,各种竞赛在衔接方面出现一定问题,尤其是青年队和成年队的衔接,根据统计,我们发现,青年队的总数量大大低于成年队,这种现象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③在参赛资格和参赛条件上,许多竞赛未能摆脱传统竞赛体制的影响,尤其是有着双重注册身份的学生运动员或运动员学生的参赛资格问题,需要在未来的竞赛体制当中得到充分的考虑和体现。

④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体制存在一定问题,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运动员为了多参加比赛,不得不通过不断改变身份来实现其目标,这完全不符合竞技体育的人才培养规律。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现状

现行体育管理体制是一种由政府统管型体制向政府—社会结合型体制过渡的转型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的管理下,我国的体育管理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而政府管理,又是由政府专门体育管理系统和政府非专门体育管理系统组成。政府专门体育管理系统,一般是政府领导下的各级体委或体育局,而政府非专门体育管理系统由国务院所属的一些部委设立的体育管理部门组成,如教育部的体育卫生艺术司等。

在现有的管理系统中,我们发现,这种体制对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体育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这种体制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现有的管理机制未能完全摆脱过去计划经济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自主性较差,体育事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而在运行机制上,政府的行政职能依然处于支配地位。

(2)随着竞技体育社会化趋势的发展,多元化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开始逐步形成,使各个运动队、俱乐部在竞赛目标等问题上不尽相同,但现行的以体委系统管理为主、教育系统和社会团体协同管理的体制存在着权责不清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脚步。

(3)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现行机构设置存在着机构过于冗杂等情况,在具体的管理过程当中,较多行政手段的运用,制约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4)在奥运战略目标下,专业运动队仍然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而其他学校、体育机构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发展。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1.树立科学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

从培养过程来说,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属于一种体育和体育感化的过程,因此,对于运动员的培养,不仅仅集中在训练方面,对其思想和文化素质的培养也应该给予相当的重视,这要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主体摒弃以往只注重训练成果和比赛成绩的观点,树立全方位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从而促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

2.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需要更加多元化、学校化、社会化

现有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多强对抗的多元化训练体制对于拓宽人才培养资源、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训练体制改革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需要进行以下改进:

(1)合理利用和整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资源

对已经运用的各种后备人才培养主体的运作条件进行相应考证,并做到“优胜劣汰”,从而提升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效益。

(2)坚持竞技体育训练与教育相结合模式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现有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趋向于将体育训练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如“清华模式”的推广,便是一条成功的竞技人才培养道路,因此,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坚持竞技体育训练与教育相结合模式,从而进行实质性的体教结合模式。

(3)通过合作办学等方式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在人力、物力和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对各级运动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提高其自身的办学层次,通过与高校合作办学等方式,促进体校的升级和发展,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

3.发挥我国竞赛体制的杠杆调节作用

在多元化竞赛体制下,各级体育管理机构需要对其进行宏观管理和控制,强化各单项竞赛的作用,逐渐淡化综合性运动会,并完善运动员注册制度,提高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红艳,黄善球.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01).

体育竞赛制度篇8

关键词:教育改革;学校武术;竞赛内容;竞赛方法;竞赛规则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3-0100-06

abstract:inordertofurtherpromotethedevelopmentofwushueducationinschools,theministryofeducationhaschosenwushuasoneofthesevenschoolsportsprogramswhicharethekeydevelopments,andhasdeterminedthereformimplementationpathofwushueducation.asanimportantpartofwushueducation,theschoolwushucompetitionmustre-selectthecompetitioncontent,re-innovatethecompetitionorganizationpattern,re-unifythecompetitionmethods,andrevisethecompetitionrulestomeettheneedsofschoolmartialartseducationreform.traditionalwushuwithmanynationalculturalcharacteristicsandwushufightingwhichrepresentstheessenceofwushushouldbeintroducedintothecompetitionsystem,andthe"eliminationSystem"shouldbechosenasthecommoncompetitionmethodbetweenwushuRoutineCompetitionandSchoolwushuCompetition,andthenew"Combinedintoone"Competitionorganizationpatterncanmakeschoolwushuroutinecompetitionandschoolwushufightingcompetitionrealizeatruemergerandintegration.throughthetransformationofcompetitionrules,theschoolmartialartscompetitionwillpaymoreattentiontoshowtheparticipants’comprehensiveperformancelevelsofmartialartsroutinesandtheirabilitiesofspace-timeoffenseanddefenseinmartialartsfighting,andtherequirementsfordifficultmovementsinmartialartsroutinesandcombatingpowerinmartialartsfightingwillbediluted,anditssecuritywillbeimproved,inthisway,thehealthydevelopmentofschoolmartialartscompetitioncanbeguaranteed.

Keywords:educationalreform;schoolmartialarts;competitioncontent;competitionmethod;competitionrules

前言

前,在“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背景下[1-2],深受民族文化洗礼的武术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重视,成为教育部重点发展的7个学校运动项目之一,并成立了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为化解目前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困境,教育部确立以学校武术联盟提出的“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为武术教改的操作路径[3],将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武术与学生喜爱的武术格斗内容引入学校武术体系,采用“术道融合”的原则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使习武学生成为“德艺兼修”的武术人[4]。而学校武术竞赛是武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开展,将是培养青少年“尚武精神”的重要平台、完善青少年健康人格的重要方法、弘扬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路径,在整个武术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多年来,关于学校武术竞赛的研究非常匮乏,其竞赛内容,竞赛组织方式、竞赛方法及竞赛规则全为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翻版[5],学生喜爱的武术格斗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武术一直被排除在外,严重弱化了学校武术竞赛的作用与价值。现在,教育部虽然确定将传统武术与武术格斗引入学校武术教学体系,并根据“术道融合”的原则,培养“德艺兼修”的习武学生,但目前采用竞技武术套路比赛模式的学校武术竞赛根本无法适应武术教育发展的需求,亟需针对学校武术竞赛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充分厘清今后的学校武术竞赛到底应该“比什么、怎么比”等问题,才能保障学校武术竞赛的健康发展,体现与发挥学校武术竞赛的特殊价值和功能。

1教改背景下的学校武术竞赛路径选择

学校武术教育与学校武术竞赛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教改的推进,必然导致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学校武术竞赛的内容选择需要通过其教学内容而设置与选取。现在,武术将执行“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的教改理念,明确了学校不仅要开展竞技武术,也要开展传统武术;不仅要开展武术套路,更要推动武术格斗的发展。这些教学内容的变化,特别是将武术格斗引入学校之后,其竞赛内容如何设置,竞赛方式如何组织,竞赛方法与竞赛规则如何规划,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1学校武术竞赛内容的路径选择

缘于学校武术教学的“唯套路化”,加之竞技武术对学校武术的影响,其竞赛的内容一直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但近年来,专家学者充分认识到学校武术必须回归武术的技击属性,需要充分发挥武术的防身自卫价值,将来的学校武术竞赛,其武术的格斗内容不可缺席。同时,武术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传统武术最能体现其地域文化特色,在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武术教学与竞赛,传统武术套路也必须得到充分体现。基于此,教改后的学校武术竞赛内容该包含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两大部分,其中武术套路的竞赛,不仅仅含有竞技武术,也必须包含传统武术内容。

1.1.1学校武术竞赛引入武术格斗内容探讨

1.1.1.1“打练并进”的武术教改思路为学校武术竞赛引入格斗内容奠定了基础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6-7],学校武术教学,必须突出技击,强调武术格斗的重要性,回归武术的本真[4]。在2013年9月,由教育部牵头的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成立,提出了“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的教改路径[3],2015年1月,教育部正式下文确立此改革思路为我国今后学校武术教育的操作路径。其“打练并进”的改革理念为学校武术格斗的推广指明了方向,强调在今后的学校武术发展中,不仅重视武术套路的发展,也必须加强武术格斗内容的推广,使学习武术的学生“能演会打”,具备防身自卫的能力。此教改理念,为学校武术竞赛引入武术格斗内容奠定了基础。

1.1.1.2学生喜爱武术格斗有利于学校武术格斗竞赛的举办

套路是武术的重要内容,但是缺少了武术格斗的学校竞赛总显得不够完整,而且也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学者对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进行了调查,排在第一位的是防身自卫[8]。国内专家学者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针对学校武术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考。在2006年,邱丕相先生提出了“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9]。2007年,邱丕相先生又针对学校武术套路教学改革提出新见解,指出“套路内容改革应立足于“提高学生防身自卫”的能力[8]。蔡仲林教授也针对“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含义进行了诠释[10],专家学者充分阐述了武术攻防的重要性,教学中突出武术攻防的紧迫性。在2009年,《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组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也得出学生喜爱格斗项目的结论。课题组调查了314名学生,有214名学生选择了散打,占到总数的68.2%[11],这些充分说明了学生对武术格斗项目的喜爱。同时,在中国,武术与武侠、英雄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只有让学生学习到真正实用的武术内容,才符合学生的需求,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这些现实情况与环境,将有利于学校武术格斗教学与竞赛的健康开展。

1.1.2学校武术竞赛引入传统武术内容探讨

1.1.2.1“一校一拳”的武术教改思路为学校武术竞赛引入传统武术内容奠定了基础

“一校一拳”指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需要及培养能力,选择自己的教学、训练内容,特别是地方特色拳种比较丰富的省市,学校可以邀请传统武术名家进校教学、训练,突出学校武术套路的地域文化性。有了学校传统武术的教学、训练,其竞赛设置传统武术内容便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且,学校武术竞赛引入地方特色拳种之后,不仅可以增加学校武术竞赛的民族文化性,更是继承与发扬传统武术行之有效的途径。

1.1.2.2传统武术内容引入学校武术竞赛体系分析

新中国建立后,比赛的流程与规范已经相对成熟,只是比赛的内容主要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使许多具有典型代表的传统武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现在,教育部确定以“一校一拳”为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的思路之一,全国的学校武术套路教学不再实行标准化,根据地方特点及学校的资源,学校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武术拳种,既可以是竞技武术套路,也可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武术拳种,这样可以较好的解决武术拳种的继承问题,使具有地方特色的武术拳种得到较好的继承与发展,也能更好的传承与弘扬华夏民族的地域文化,体现武术的文化特色。

中国的地缘广阔,各地的风土人情各不相同[12],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武术拳种,使中国武术拳种各具特色,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如,河南太极拳、福建南拳、山东螳螂拳、河北八极拳等,代表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是民族文化的符号。而竞技武术套路是竞技体育的产物,其发展源于传统武术,离开了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套路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缺少了传统武术的学校武术套路竞赛就如同缺少了武术的“源”与“根”。武术本是丰富多彩,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应该让标准化、模式化的现代体育竞赛理念吞没,消磨了武术原有的特色,所以,学校武术竞赛应该引入传统武术为竞赛内容之一。

1.2学校武术竞赛组织方式的路径选择

目前的学校武术竞赛主要以竞技武术套路为竞赛内容,其组织方式也选用了竞技武术套路的比赛模式。而当学校武术竞赛内容引入传统武术、武术格斗之后,学校武术竞赛的内容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当武术格斗引入竞赛体系后,学校武术竞赛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组织方式是亟需探讨研究的问题。因为,多年来,竞技武术比赛一直采用分腿走路的方法进行竞赛组织,既定期举办传统武术比赛、竞技武术套路比赛、武术散打比赛。如果学校武术竞赛也选用相同的组织方式,将给学校武术竞赛各个方面增加巨大的难度,很难保障学校武术竞赛能够健康、顺利的开展。基于此,学校武术竞赛需要改变原有的竞技武术比赛思路,重新规划其组织方式。

1.2.1选择“合二为一”的学校武术竞赛组织方式

武术是一个技术内容丰富的技术体系,一个运动项目中,包含很多个子项目。当传统武术、武术格斗引入学校武术竞赛体系后,不适合选择目前竞技武术竞赛的模式――设置学校传统武术竞赛、学校竞技武术套路竞赛与学校武术格斗竞赛。应该对其组织方式进行改革,不能照搬竞技武术比赛“分腿走路”的形式,“本是同根生”,不必要分开发展,而是应该采用“合二为一”的学校武术竞赛新模式。每次举行学校武术竞赛,其项目设置应该包括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武术套路竞赛项目中包含徒手与器械、传统与竞技,而武术格斗竞赛主要包括拳法、踢法与摔法。同时,根据竞赛性质设置个人赛与集体赛,在个人赛与集体赛中分别设置单个项目竞赛与武术全能竞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校武术竞赛中的武术全能竞赛指的是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的全能,与现在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全能不同,如图1所示。

1.2.2采用“合二为一”的组织方式有利于学校武术竞赛的健康发展

在学校武术竞赛中,将武术套路竞赛(包括传统武术)、武术格斗竞赛合并为同一次比赛,实现“打与练”的融合,符合“打练并进”的教改思路,向观注学校武术竞赛的社会人士展现武术的全貌,改变人们对武术认识的偏颇。格斗是武术之“打”,套路是武术之“练”,“打练并进”是武术之基本要求,只有将武术格斗竞赛、武术套路(包括传统武术)竞赛进行合理的整合,才能真正的体现武术“打练融合”的特征。所以,学校武术竞赛需要将武术套路竞赛与武术格斗竞赛进行合理的规划,合并成一次比赛,展示武术的全貌,在每次学校武术竞赛中,既包括艺术美的武术套路,又包含阳刚之气的武术格斗内容,让外界更清楚武术的技术体系,充分的认识武术、了解武术,促进学校武术的推广与宣传,增加学校武术竞赛的影响力与吸引力。

“合二为一”的组织方式也有利于培养“能练会打”的习武学生。将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比赛合并为同一次比赛之后,提倡与鼓励学生既要参加武术套路比赛,也可以参加武术格斗竞赛,通过设置武术全能奖项及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动力,有利于实现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打练并进”的思想,培养“能演会打”的武学生。同时,“合二为一”的组织方式相当于将武术套路比赛与武术格斗比赛合并为一次竞赛,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校武术参赛者与组织者的时间与精力,也减少了竞赛成本,有利于学校武术竞赛的健康发展.

1.3学校武术竞赛方法的路径选择

根据竞赛学的统一性原则[13],举行学校武术竞赛时,应该选择同一种竞赛方法,既学校武术套路竞赛与格斗竞赛应该采取相同的竞赛方法。而目前学校武术套路竞赛的方法主要选择“轮竞制”类竞赛方法中的“轮次赛”[14],这是选用了我国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方法。这套竞赛方法是专门针对竞技武术套路比赛而设定,其实针对普通学生参加的武术套路竞赛,此方法存在模糊批判、感觉给分等很多问题[15-16]。至于学校举行武术格斗竞赛,将是增加学校武术竞赛吸引力与凝聚力的一次全新尝试。通过探析格斗类项目的竞赛方法可以知道,“淘汰制”是其常用的竞赛方法,可以给学校举行武术格斗竞赛提供借鉴。但是多年来,学校武术套路竞赛一直选用“轮竞制”竞赛方法,如果将学校武术套路竞赛与学校武术格斗竞赛合并为同一次竞赛将出现竞赛方法不能统一的困境。基于此,学校武术竞赛的竞赛方法需要重新选择,选择一种既适合学校武术套路比赛,同时也适合学校武术格斗竞赛的竞赛方法。

1.3.1学校武术竞赛统一选用“淘汰制”竞赛方法

淘汰制是极为古老的一种竞赛方法。所谓淘汰制,既参赛各方按照排定的竞赛次序,两两之间竞赛;比赛的负者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胜利者进入下一轮比赛,比赛逐轮进行,直到最后一场,最后一场比赛胜利者为整个竞赛的冠军[17]。这里所阐述的“淘汰制”既通常所说的“单淘汰制”,淘汰制是对抗性竞赛中最为常用、极为重要的一种竞赛方法[18]。其中淘汰制优点为:组织形式容易被人理解;适合于大量参赛者的比赛;比赛场次少;比赛场地少;虽然“淘汰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位置、名次不完整的问题,机遇性强等问题,但可以通过设置“轮空”或“抢号”的方法解决位置问题,利用设置“种子”方法弥补机遇性强的缺陷,利用“附加赛”处理名次不全的问题[18]。

当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同时作为学校武术的竞赛内容时。首先,“淘汰制”是对抗性项目的常用竞赛方法,许多学生参与的对抗性项目(跆拳道、空手道)也都选择了“淘汰制”竞赛方法,其非常适合于学校武术格斗竞赛;其次,根据“淘汰制”竞赛方法的特点,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学校武术套路竞赛。假设由8人参加的武术套路竞赛,根据淘汰制的竞赛方法进行比赛。如图2所示,1号与2号为上半区的其中一组,1号先进行套路展示,完毕后退出场地,立于场边,2号选手入场进行参赛套路展示,等2号演练完成退出场地后,裁判员根据两个选手的综合演练水平进行胜负判定,胜者进入下一轮比赛,负者进入附加赛环节。假如参数者不是8人,可以通过“轮空”或“抢号”进行调整对阵的结构,由此可见,“淘汰制”方法同样适用于武术套路竞赛。其实学校武术竞赛选用“淘汰制”不仅可以提高竞赛的公平、公正性,也可以有效化解目前学校武术竞赛的困惑,促进学校武术的健康发展。

1.3.2学校武术竞赛选择“淘汰制”竞赛方法的优势分析

学校武术竞赛选择“淘汰制”竞赛方法不仅可以将学校武术套路与格斗的竞赛方法统一,还可以化解目前学校武术套路竞赛的“估分”困境,降低学校武术套路竞赛的判罚难度,有利于学校武术竞赛的健康发展。

假如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采用不同的竞赛方法,很难组织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同时、同地进行竞赛,只能致使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竞赛处于分家的状态。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都是武术的重要内容,但现在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竞赛竟成为无法共融的不同竞赛项目,而选用了同样的竞赛方法,可以使“统一组织、统一竞赛”的构想变为可能。同时,通过前期针对学校武术竞赛的研究成果可以知道,由于参与学校武术竞赛的许多运动员是普通学生,不是专业武术运动员,致使目前学校武术竞赛所采用的竞赛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如判罚难度大,公平、公正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而淘汰赛是两两较技的竞赛方法,两个选手可以同时上场,同场竞技,也可以先后上场,根据两个人的技术水平进行判罚胜负。这样一来,只需要裁判员判别两位参赛者的技术水平来确定谁是该场的胜利者,此种的判罚比起现有的竞技套路竞赛方法判定容易很多,降低了判罚的难度,使竞赛的公平、公正性得到有效提高,还可以有效化解因难度动作无法完成而出现的“估分”困境。其实不管是学校武术套路比赛的哪个组别,参赛学生的难度动作如何或是否设置难度动作要求等问题,采用淘汰制竞赛方法时,裁判员只需要根据两位参赛者的综合演练水平判定胜负,与学生有没有完成高质量的难度动作没有太大关联,可以有效化解目前普通学生组因为无法完成难度动作而出现的“估分”困局。

1.4学校武术竞赛规则的路径选择

为了武术走进更高的竞赛殿堂,国家针对武术技术体系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进而出现了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区分,同时致使我国武术的发展呈现竞技武术一枝独秀的状况。而学校武术按照正常的发展逻辑,其应该跟随竞技武术的步伐,既能培养广大的武术爱好者,也可以通过学校武术的发展挖掘武术人才,但是多年来竞技武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而竞技武术在学校的推动一直滞后,致使目前的学生越来越无法达到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要求,也不适合习练以“击倒、重创”为目标的散打技能,这些的技术要求提高了学生习练武术与参加竞赛的门槛,成为阻碍学校武术发展的桎梏。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武术竞赛的发展,只有通过合理的竞赛规则设置,弱化其竞技性,降低学校武术竞赛的难度动作要求,改变以击倒、重创为目标的武术格斗规则,才能提高学校武术竞赛的吸引力,有利于武术在校园的推广与普及。

1.4.1w校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修订思路

目前学校武术竞赛选用竞技武术套路的竞赛规则。自选项目判罚主要根据3个方面决定参赛学生的比赛成绩:1)动作质量评分;2)演练水平评分;3)难度的评分[8]。在规定套路、对练与集体项目等方面,判定比赛优劣主要从动作质量评分和演练水平评分两个方面进行判罚[19]68-82。其实不管是从三个方面还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判罚,操作起来都非常的复杂,当针对非专业的普通中、小学生进行比赛判罚时,特别是省市一级的武术套路竞赛,操作难度相当大,引起的争议多。将淘汰制引入学校武术竞赛体制,采用参赛学生进行两两较技的判罚,可以有效的化解操作难度,但在判罚学生技术水平的理念方面仍需要改变。

武术根植于华夏大地,在中国整体观的哲学思想影响下产生与发展。其武术套路展现的应该是习武者的精、气、神,展现武术套路的韵味、节奏与劲力。在学校武术竞赛中,应该根据学生套路演练的熟练程度、动作规格、精神风貌、节奏韵味等方面判定技术水平的优劣,这些才是武术套路应该展现的本质内涵。而武术套路中的难度动作是竞技武术比赛的产物,是为了体现武术套路的高、难、新的特征,是为了培养精英武术竞技套路运动员,这样的规则导向并不适合于普通学生参与的学校武术竞赛。学校武术竞赛参与主体是学生,是为了强健学生体魄,培养学生习武的兴趣,进而推动学校武术的普及与发展,并不是为了培养武术运动员。难度动作要求的存在增加了习练武术套路的难度,提高了习武参赛的门槛,阻碍了学校武术竞赛的开展,因此,根据目前学校武术的普及状况与普通学生的武术技术水平考量,难度动作的考评不应该做为目前学校武术竞赛学生技术水平优劣的主要判罚依据。因为目前普通组学生参加武术竞赛,往往难度动作成为了练习的难点,而裁判也常常因为学生难度动作完成不了而无法进行判罚。通过弱化套路竞赛的难度动作要求,引导学生注重比赛的综合演练水平,可以有效化解这一困境。

1.4.2学校武术格斗竞赛规则的修订思路

目前武术格斗发展最为成熟的项目是竞技散打,其竞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规则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先后出现了1988版、1990版、1996版、1998版、2004版、2011版7个版本的散打竞赛规则[20],规则的不断完善,使散打比赛更加激烈、精彩,已经发展为非常成熟的竞赛项目。但散打采用以“重击或击倒对手”为上技的规则导向,如在比赛中重击对手而导致对方强制读秒可以得2分,利用合理的方法直接击倒对手可直接获得比赛胜利,这样的规则导向因为安全性问题,不合适在学校武术格斗竞赛中推广。

开展学生武术格斗竞赛,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提高自身的防身自卫能力,增加其骨气与底气,同时感受武术格斗的乐趣与魅力,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一技必杀”的能力。其实进行学校武术格斗教学、训练与竞赛的许多目标,在规避重击的规则引导下同样可以实现。研究者认为学校武术格斗竞赛可以禁止重击,提倡轻击,采用“击而寸止、触而控制、摔而保护”的理念弱化学校武术格斗竞赛的危险性,提高其安全性,这样可以更好保障学校武术格斗竞赛的顺利开展。其中“击而寸止”的内涵是:在合适的距离、合适的时机下,全力、全速地击打对手的有效得分部位,当快接触对手得分部位时,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不击打到对手的击打方法。主要用于在未成年组的头部击打限制,较好地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头部。而“触而控制”指击打时候可以接触对手的有效得分部位,其他方面要求与“击而寸止”相同。主要用于成年组(高中生、大学生)的头部击打限制。在高中组和大学组,学生在全力、全速击打对手头部时,可以轻微接触对手头部,但必须进行有效控制,进行轻击,防止重击对手,重击视为犯规行为。其重击的判罚标准是:使对手头部位移、脸部出血、脸部出现红肿等情况都视为重击行为。同时武术强调“远踢、近打、贴身摔,摔法是武术格斗的特色,应该保留。但由于摔法练习的难度及竞赛中使用的安全性问题,在学校武术竞赛中,针对摔法使用也必须进行一定的限制,保障摔法技术的安全性,建议采用“摔而保护”的方法。在规则中明确规定,哪些摔法可以用,哪些不可以使用,禁止使用过肩摔等危险摔法,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摔技作为学校武术格斗竞赛使用的摔法技能,以此保障学校武术格斗竞赛中摔法使用的安全性。

2结语

武术成为教育部未来重点发展的7个学校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并确定了其教改操作路径,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重视。而学校武术竞赛是武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青少年尚武精神的重要平台、培育青少年健康人格的重要方法、传承中华文化与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路径,其健康发展将是推动学校武术教育普及的重要动力之一。但目前学校武术竞赛内容、竞赛组织方式、竞赛方法与竞赛规则全是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翻版,无法满足武术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更无法发挥学校武术竞赛独特的价值与功能。应该在教改思路的指导下,通过重新选择竞赛内容、统一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的竞赛方法、创新竞赛组织方式、修订学校武术竞赛规则等措施,增加学校武术竞赛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化解目前学校武术竞赛的困境,推动武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宇文利.民族精神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研究[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2):19-23.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2012-12-19.

[3]赵光圣,戴国斌.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现实困境与改革路窖瘛―写在“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成立之际[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1):84-88.

[4]张峰,赵光圣,吉洪林.回归武术之本真――从技击取向再论我国中小学武术课程设计[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28(3):41-45.

[5]吉洪林,赵光圣,张峰.文化强国背景下学校武术竞赛的理念定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0(1):137-140.

[6]郎勇春,张文涛,李伟艳.当代学校武术教育的失范与矫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3):48-51.

[7]张峰,赵光圣.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1):77-80.

[8]邱丕相,杨建营.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体育学刊,2007,14(7):66-68.

[9]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路[J].体育学刊,2006,13(2):76-78.

[10]蔡仲林,施鲜丽.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62-64.

[11]《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组.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3):82-89.

[12]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13]王守衡,叶庆晖.体育赛事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4]赵光圣,郭玉成.武术套路竞赛方法改革的新思路[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1):29-32.

[15]陈秋月,黄秀.对福建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6,25(4):32-35.

[16]林凯明.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武术竞赛模式研究[J].广州体院学院学报,2012,32(2):87-89.

[17]王蒲.体育运动竞赛方法的建构暨对抗性竞赛方法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26-127.

[18]刘建和.运动竞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236-240.

体育竞赛制度篇9

【关键词】体育展示 竞赛 传播 共赢

体育传播在大众媒介时代被认知为以电视转播、新闻报道为主流渠道的传播形态,而竞赛展示为体育传播赋予了一个新的注解:“体育即传播”。通过竞赛展示这个“跨界”载体,使体育这一全球性语言实现着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二位一体的深刻变革。竞赛展示主要指在体育竞赛现场通过播报、音乐、视频、表演、互动、灯光等综合传播方式,利用声光电技术营造赛场氛围,将体育竞赛内容、赛事文化、市场效益以整合的平台呈现给现场观众和离场受众,被称作体育赛事的脸面和形象。从传播学的角度界定,竞赛展示是在体育现场内外所有与竞赛和赛场氛围相关的信息、观点、情感的符号传播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整合系统。由此,竞赛展示是一个从体育竞技到体育文化跃升的综合传播体系。

竞赛展示的传播特征

对一个事物特征的判断,遵循注意-兴趣-了解-记忆的认知原理,首先获得体验的是该事物的外在表现,即形式特征,进而深入内部固化印象,提炼事物的内在模式。形式特征是指人们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人体机能直接感知或者运用工具性力量测量的事物的外在性状,它一般包括速度、高度、范围和持久度等衡量指标。

1.传播速度

从速度来看,竞赛展示可以被看作最迅疾的传播形式,它本身就是一种体育现场传播,电视直播也被嵌入成为竞赛展示中最长的视频展示环节。体育竞赛中对于竞赛展示的需求瞬息万变,对于时间充满不确定的赛事而言,或许一分钟前急迫地需要竞赛展示的插入,一分钟后竞赛展示则变得画蛇添足,因为竞赛展示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往是以秒为计量单位的。当然竞赛展示也可以是十分冗长的传播手段,因一些竞赛项目比赛时间的不确定性或一些突发的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的出现,赛后竞赛展示就有可能被无限期拖延。简言之,竞赛展示的信息传播是准时、及时、适时三要素精当组合的灵活变通。

2.传播高度

从高度来看,竞赛展示传播定位于高深与通俗之间的中间路线。竞赛展示中的信息传播,体现对体育竞赛知识及专业术语的简单介绍,但不涉及高水平运动员才能领悟的技战术意图或组委会内部掌握的竞赛组织方案的解释和说明。通过竞赛展示传播塑造的观众情绪和氛围根据体育现场的类别不同可分为热烈、期待、温情等不同基调,但竞赛展示从根本上代表体育赛事的组织行为,与纯粹的民间群体现场助威行为在展示语言、态势、倾向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3.传播广度

从延展度来看,竞赛展示无所不在地体现出传播的时空同在、信息共享和情感共鸣。竞赛展示的触发点不完全是体育官方组织有意识的预先安排,有时可能是竞赛过程中竞赛展示团队有备而来而又顺其自然的临场发挥,甚至可能是对体育比赛现场观众气氛的主动顺应和积极回应。也就是说,竞赛展示的传播范围天然包括观众群体在内,它模糊了竞赛展示专业传播者和现场观赛群体传播主体的界限,竞赛展示甚至成为融合赛场内外观众实现情感共享的主要工具。

4.传播深度

从持久度来看,竞赛展示在体育现场的传播控制中作为花絮镶嵌在体育竞赛这条主线的间歇中,但它在现场传播中留下的形象印痕和情感记忆将延绵在观众心间许久。新闻传播有一个客观规律,传播时效与功效成反比。在竞赛展示传播中,往往经典的竞赛展示声画和场景将在人们内心长存,例如庄严神圣的颁奖仪式全程。而形成这种延续性的推动力并不是强制传播手段在发挥作用,而是对激烈的呼唤、对崇高的膜拜、对仪式的向往等软性情感因素的触动和隐现。

竞赛展示传播的发展趋势

创新扩散过程中,增量式发展比存量式改革较少受到传统的束缚和现实的挑战。竞赛展示在赛场是一种增量式传播,是在现有体育竞赛的基础上新派生的传播子系统,竞赛展示在尽可能不侵扰体育赛事其他子系统利益的基础上增量改革是最为平和的前进方向。

体育竞赛制度篇10

1中、美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管理体制比较

1.1美国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管理体制美国学校体育运动竞赛完全由民间组织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管理,其协会历程长,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至今发展已有近l00多年历史,发展得相对成熟和完善。美国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有23个项目,面较广。美国各类学校学生校际体育竞赛活动相当频繁,校内体育运动竞赛开展也十分普及。美国的全美高中协会联盟(nFHS)和大学生体育联合会(nCaa)是管理学生体育运动竞赛的直接机构,两者均是自发性、自行管理、非营利、非官方性质的社会群众团体。主要职能是:组织、发起全国校际体育运动竞赛计划,推广体育运动的发展;制定协会联盟章程、体育竞赛规则;监督赛事的举行;通过章程、细则,对大家普通关心的问题协商解决,并立法,保证体教结合不分离(图2)。

1.2比较中美学校体育运动竞赛管理体制美国宪法规定:“社会组织的自由经营和自我管理具有无上权威”。美国学校体育竞赛的管理体制是独立于政府的社团型管理体制。由此可见,美国的学生体育协会作为社会组织,完全自治,在外部接受国家奥委会的领导,但并不受美国政府的管理,国家奥委会也是社会组织,不是政府。美国奥委会依据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业余体育法》对nCaa、nFHS进行依法管理,并不对其内部事务进行行政干预,nCaa、nFHS有高度的自治权。就其内部而言,nCaa、nFHS是美国大、中学校体育竞赛系统的最高管理机构,完全对赛事进行具体组织实施,完全不用政府部门参与。它制定完善和详细的章程,使学校体育竞赛系统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nCaa、nFHS有健全的竞赛组织、管理、监督等机构,各个机构层次分明,分工合理,任务明确,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组成了严密的管理系统。中国学校体育竞赛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通过指令性计划共同领导,教育系统注重于各级学生运动会,体育系统更注重奥运会,全运会。由于体制的原因,中国学校体育竞赛更多为上级竞赛服务,上级计划举行什么比赛,下面各学校就跟着组建什么运动队,中小学也就只注重相应竞赛项目的选材与组织课余竞赛与训练。学校和教练员也把运动成绩当作自己的政绩与业绩,而不是为着:全民健身、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来开展工作。自从体育特长纳入高考加分政策后,针对加分项目组织运动竞赛,学校根据加分项目组建运动队的现象尤其明显。那些没有纳入高考加分的项目各省市相关部门或者不组织该项目的比赛,或者几年组织一次,组织了该项目的比赛,结果参加者寥寥无几。

2改革促进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管理的路径

2.1借鉴美国学校体育竞赛管理体制,实权化我国学生体育协会从中美学校体育竞赛管理体制比较来看,中国学生体育协会上面压着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二座行政机构大山,省市学生体育协会,同样受制于省市一级的教育厅、局与体育局,活动的计划、组织、具体实施过程,都要受制于上级教育与体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从中国的实情来看,相对人的官本主义还是比较严重,所以一些官本主义也会带到体育赛事的计划、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过程中。而美国的学生体育协会则处于最高决策层,只要对理事会与校长专门委员会负责即可,协会有实权计划、组织、实施每一年的体育赛事,并且具体操作都由体育协会根据学生兴趣,市场需求来组织管理。美国的学生体育竞赛更多的趋向于市场化,自主化,全民化。借鉴美国成功的学校体育竞赛管理模式,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管理首要的是必须对学生体育协会进行实体化,给与各级学生体育协会实权,让其自治,政府只是给以宏观指导,不对其内部事务进行行政干预,具体计划与落实完全让学生体协和基层学校体育部来组织管理学校的各级各类体育竞赛。

2.2体教结合,改革学校体育竞赛模式我国目前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赛制不论上层比赛,还是基层比赛,大部分都秉承正规比赛竞赛规则,导致参与主体学生大部分是体育尖子生,学校通过选拔,把体育尖子生统一起来进行训练,然后组队参加比赛。因此,正规比赛的赛制剥夺了普通学生参与的权利,通过选拔组成体育尖子队进行统一训练,又违背了体教结合的大原则,与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背道而驰,学校体育竞赛成为了少数人的活动。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当初把体育特长纳入到高考加分,初衷是为了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但最终很多加分者变成了拼爹赛事,给体育加分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雾霾。体育特长生加分没有错,错在加分认定制度漏洞。因此,首先要把体育加分的体育竞赛进行改革,由原来的一次竞赛,改变为多次评定,比如现在的英语高考一样,进行多次考评。考评从学校平常教学中进行,班级同学之间互相监督,使体教不分离,体教与竞赛、评定相结合。其次是开展多层次不同类型的体育竞赛,竞赛规则不一定要完全遵循国际竞赛规则,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比如田径比赛中,可以将栏距、栏架缩短、降低;接力比赛可以是10人,甚至20人接力;投掷标枪、铁饼可以更换为投掷手机模型。排球比赛中,不一定规定三次触球必须过网,增加至4-5次,场地可以缩小等等。

2.3加强立法,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管理由人治走向法治体育高考加分的乱象,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国体育法的不健全,对体育竞赛管理没有一个完全的法律制度。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体育竞赛管理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中,特别要加大对体育组织者、体育竞赛参与学生与家长违规的处罚力度,建立诚信机制与档案,对于违法的组织者从严处理的同时,对违法的学生不仅仅取消其加分资格,甚至取消其高考资格,家长负有监督责任参与其中,同样要受到法律制裁。对于违法事情,要及时向社会公示,接受民众的监督,杜绝上级领导打招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结果,给我国学校体育竞赛一个人治走向法治的净土。

2.4高考加分政策由“堵”变“疏”目前,新的高考加分政策主要是大量缩减加分项目,缩减加分分值;对认定加分比赛的运动竞赛由每年一次,减少为3至4年一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要求提高,甚至要求达到二本最低线。从新政中我们解读出来的意思更多是堵体育加分的路子来平民愤。但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堵”只会是治标不治本,会造成新的不公平,比如从2016年开始实施新政,那么很多从小学、初中开始已经在从事体育特长学习的学生来说,突然一刀切了,他们付出了多年的汗水,又如何平复政策突然改变带来的不公平呢?从更为有效的方法来考虑,本研究认为由“堵”变“疏”会更有利于公平。“疏”的方法就是首先从漏洞开始补漏,严查资格审定。其次具体组织比赛由教育厅与体育局,以及社会力量三方共同承担,互相监督。然后加强裁判水平培训,不仅从业务水平上加强培训,同时加强道德修养培训。从而有效的防止作假,引导体育比赛走向阳光、透明、公平、公正。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