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研究生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0:38:51

项目管理研究生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实践研究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抓手。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工作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是遵循大学生教育规律和成人成才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学生公寓文化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校园文化教育工作实效的有意义探索。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1.1项目管理的内涵

项目通常是指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服务或结构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项目侧重于过程。一个项目通常包括三个因素:确定的目标、明确的开始与结束时间、既定的预算。

项目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科学,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科学管理方式。它以系统论为指导,以现代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通过特有的组织形式,实现项目全过程的总和动态管理,从而有效完成项目任务。[1]项目管理对项目进行组织管理,可以更好地解决项目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或困难,最大程度地优化所需资源配置,做到项目在特定的范围、有限的时间、预定的成本及质量之间的相对平衡。

1.2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内涵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是指以学生公寓为主要载体,形成、体现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伴随大学生思想、认知、性格、追求的不断碰撞、磨合直至互相融合,最终形成极富凝聚力的文化氛围。[2]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是依托学生公寓这一载体免费论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的一次性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起止时间明确、参与对象明确、活动预算简单等特点。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是指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各项具体活动视为一个个项目,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对具体活动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以具体的项目带动物力、人力方面的资源整合,通过建立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控制、收尾、考核评估的管理体系,增强校园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工作运行模式。具体而言,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学生工作处作为学生公寓主管部门,在制定学生公寓文化教育工作计划时进行项目统筹规划,提出总体要求,实施目标化管理,建立文化活动时间安排表,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采取招投标制度进行立项操作,通过公平竞争、公开评审,采取项目负责人制度,做到目标到位、责任到人。

1.3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意义

将项目管理引入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管理,有利于优化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管理,充分调动大学生组织和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校园文化真正地走到大学生生活中去,增强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

近几年来,莆田学院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中也尝试实施项目化管理模式,如每年一届学生公寓文化节就是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工作中运用项目化管理的成功案例。通过组织“好学风”优秀宿舍评选大赛、“宿舍文化风尚大赛”、“寝室舍标设计大赛”、“安全知识知多少”之社区安全教育主题海报设计大赛、“迎奥运、树新风”之社区文明标语征集大赛、“节约我先行”之社区节能宿舍评选大赛等活动,运用项目管理的目标导向、过程控制、团队激励、绩效评估等专业理论,充分利用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做到责任到人、专款专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流程

2.1酝酿准备阶段

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开展作为在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学生工作处负责牵头组织实施,专家组经过调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出总体构想,明确教育总体目标,确立正确导向。其次免费论文,进行目标任务分解。对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任务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选择适合项目化管理的任务,确定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制定并公布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的申报指南,面向全校师生公开征集公寓文化活动方案,营造“人人可以申报,人人可以参与”的氛围。。

2.2项目申报与审批

在立项通知公布之后,申报活动的学生团体必须在了解学校的情况以及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各项具体规定的基础上,深入调查学生的活动意向和需求、活动场地情况,并对活动的开展时间、地点、规模、主题、内容、形式作出详细的计划或实施方案,在充分论证之后向学生工作处投递活动计划书,参与项目申报。活动计划书须体现时代特色,能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对广大学生具有吸引力,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一定的校园影响力。

在审批环节中,由学生工作处统一组织活动立项评审,对所有活动项目计划书的可行性、影响力、内容、活动形式、安全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保证审批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立项。

2.3项目实施与监控

项目实施与监控是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主体部分。通过审核的立项活动项目,由学生工作处与活动主要负责人签订《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立项协议书》,以协议书的方式确保活动任务的正常开展和配套经费的及时落实。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立项的计划书不得擅自改变,在活动的实施阶段,学生工作处组织立项活动督查小组对活动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及督导,检查活动项目主要负责人及活动组织者是否按照计划开展活动,活动进度是否符合计划的要求,活动经费是否合理使用。学生工作处对活动项目进行中期评测,如发现活动项目负责人未按计划开展活动,或是活动方案执行难度大,或是活动经费不合理使用,则可以中指活动项目的实施,停止拨款、撤销立项的处理,做到尽量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2.4项目验收与评价

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与传统活动管理方式的最重要区别之处就在于活动项目的验收与评价环节。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运行结束之后,活动项目负责人应做好活动项目的工作总结,全面总结出活动的成功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向学生工作处提交文本材、图片、DV等多种形式的资料,积极配合学生工作处进行活动项目的审核与验收工作。学生工作处组织验收专家组对活动项目进行全面的、最终的评审和反馈,根据活动项目的开展情况、成效、影响力等,评选出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精品项目、优秀项目、合格项目以及不合格项目;同时对活动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次该负责人或团体申报立项的参考指标。

项目验收结束后,学生工作处要做出公正的评价免费论文,及时兑现奖励和处罚,及时表扬和奖励开展得好的活动项目;批评不合格项目的负责人及申报团队。活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宣传,可在校内媒体中开辟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专栏,广泛交流活动项目开展的经验,也可对成功的活动项目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推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应把握的原则

3.1坚持资源整合原则

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常常出现部门之间、院系之间各自规划,各行其事,未能形成有效的“齐抓共管”的局面,资源整合也无法得到实现。在有限的资源得不到统一规划的情况下,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重复现象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项目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组织内外的各种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化解项目矛盾与冲突,提高项目资源利用效率。[3]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深入调研,精心规划,围绕大学生的成人成才需要科学设置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总目标,完善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具体项目的申报指南,严把活动立项审批关,对申报的同类相似的活动项目,采取合并立项的方法,倡导竞争与合作,避免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重复开展的情况出现,有效地整合资源,以最低的成本去达到最好的效果。

3.2坚持强化负责人责任原则

立项项目的实施与管理过程中能否按计划开展,人力物力是否到位、经费是否合理使用,这些都与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是紧密相连的。活动项目通过立项之后,倘若项目管理部门放开初期管理,项目负责人责任心不够,待到活动中后期才开始管理,则会延误了活动项目实施的最佳时机,活动效果可想而知。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如何提高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如何变活动项目负责人的被动管理为积极管理?总的来说,只有坚持强化负责人责任原则,加强负责人的项目管理技能和经验培训,结合往届优秀项目案例,培养负责人项目管理所需要的策划、组织、公关等方面的能力,强调负责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宣传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管理的规则和实施办法免费论文,以及项目成果的鉴定办法和具体标准。通过强化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促使项目负责人在通过立项审批时,能够明确其工作职责,能按照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及时着手开展工作,如进行活动人员安排、进行活动的前期宣传、协调解决活动场地的使用问题、合理安排经费预算等等。在项目的实施与监控环节,通过立项活动督查小组的不定期抽查与督导,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全局意识、进度意识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加强,有利于项目负责人有效地、保质保量地开展活动。

3.3坚持过程监督原则

在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监督是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实施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应坚持过程监督原则。学生公寓文化立项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给予重视和监督,任何一个环节的完成情况都可能影响到其他环节的完成,进而导致整个活动项目无法按时保质完成。项目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有立项活动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抽查和督导,与活动项目团队进行有效沟通,直观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意见,协助解决问题。

项目管理应用到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管理中,实现了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对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的具体实践,搭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平台,激发大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卫兵,王务均.大学生廉洁教育项目化管理的基本内涵及运行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

[2]刘建荣.探索公寓文化建设途径,强化公寓文化功能[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郝丽丽,宋岩,蔡慧慧.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管理[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项目管理研究生论文篇2

1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1研究目标

研究的目标是,研究开发出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审模型,并通过与另一应用软件开发课题配合,实现论文评审的电子化操作,努力使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与国际接轨。

1•2主要研究内容与流程

(1)研究《标准》,建立评审指标体系。通过调查研究,结合《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建立学位论文评审指标体系。(2)借鉴国际先进评审模型,构建学位论文评审模型雏形。借鉴、引进、消化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评审模型,结合我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考核特点,构建我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审模型雏形。(3)依据科学原理,构建模型。依据系统工程理论以及系统模型的构建原理,运用聚类分析、层次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开发出满足我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考核要求的评审模型。(4)研究量化的评审方法。(5)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设置,采用加权法等综合评审方法,系统设计定量评审方法。(6)设计科学公正的评审流程。(7)试运行,验证。(8)为实用软件的设计预留对接接口。本研究成果具有开放性和多适应性,也可以运用于解决类似的评估、评审问题。

2课题研究的开展

2•1主要技术路线

(1)明确目标、确定范围。(2)调查研究,收集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3)找出主要因素,确定主要变量。(4)识别和分析各种关系(内含的科学定律,管理关系、规则等)。(5)形成系统模型雏形。(6)进行“验证、符合试验”,检查模型是否反映所研究的问题。(7)简化和规范模型的表达形式。

2•2研究工作重点

(1)重在调查研究。设计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和重点调查我国现有在岗的与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相关的专家、教授,已经通过论文答辩的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企业界的项目管理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在读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以尽量掌握足量的、必要的、有代表性的信息。(2)精心构建模型。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用现代项目评估的相关原理和方法;②借助社会上项目管理评估方面专家的智力;③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的相关评估模型,结合实际,改造创新,构建本模型。

3模型的构建

3•1模型构建的原则

在具体操作时充分考虑以下7个方面:(1)真实性。反映系统的本质。(2)简明性。反映系统的主要特征,简单明了,容易操作、求解。(3)完整性。系统模型全面、完整,应包括目标与约束两个方面。(4)规范化。尽量采用教指委现有的《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和《论文评审参考标准》的相关内容,模型与现有标准互动和对应,在创新和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尽量使之适用并有利于下一步的操作软件开发。(5)创新性。通过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克服原有标准的某些弊端,在模型体系结构、指标设置、综合评审等方面注意范围明确,尽量量化,以克服参与评审的教师、专家的随意性,专业关注的局限性;引导与规范教师、专家在发挥其专业水平的同时,注重全面、客观、公平、公正地按模型标准范围进行评审。(6)开放性。使模型系统化、模块化,参数可选择,可更改,有利于改进和拓展。(7)可操作性。为开发实用、可操作性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奠定基础。本课题组和国内的软件开发公司做了沟通和交流,可以开发出简单可操作性的软件。

3•2评审模型结构设计特点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审模型系统结构采用模块式,包括四个子系统模块:(1)评审目标设置。(2)评审指标(标准)与权重体系设计。(3)子准则和评审量表设计。(4)评审程序与制度设计。同时,给出可以选用的空间,以备选择应用。

3•3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审模型

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分为类、指标、子准则3个层次,如图1所示。指标层用于综合评分的累计,子准则层用于量化计分,采用100分制。通过对子准则评分得到其分数,再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累计加和(采用加法规则),即可以得出被评审项目的评审分数。图1中的子准则只是通过一个例子进行了示意,评审流程如图2所示,详细的量化评分表如表1所示。

3•4模型特点及用到的方法

从上文可知,这一模型具有如图3所示的特点,并分别用到了以下方法:①充分运用了信息搜集的方法;②运用聚类分析法对评审标准(指标)进行了分类;③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指标分层;④充分应用对比分析法筛选量化评审指标;⑤在整体指标的确定上采用逻辑框架法考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逻辑框架关系;⑥在各指标的关系处理时采用了指标综合的方法。

项目管理研究生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选题方向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项目管理研究生论文篇4

关键词:教学研究;项目管理;模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教学研究项目管理是为了保证教学研究项目的有效开展、提高研究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管理部门协调好与教学研究项目相关的各种活动,利于项目高效运行并最大限度发挥人、财、物等资源,促进教学研究项目的预期研究目标得以实现。因此,继续教育机构做好教学研究项目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其管理科学与否、高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研究工作的整体质量,影响到继续教育机构教育培训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力推动。

二、现代项目管理理论

项目管理是在全球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竞争日益激烈、大型及特大型项目数量逐渐增多的背景下诞生的。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也经历了从实践到理论及从理论到实践反复认证的过程,经多次实践检验,逐渐成熟。所谓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得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作为一种以项目为对象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方式,项目管理能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在一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和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通过特殊形式的临时组织运行机制,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全过程的综合、动态管理,有效地完成项目总目标,并使得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

三、教学研究项目管理模型设计

本文在分析目前继续教育机构教学研究项目管理的实况基础上,引入先进的现代项目管理模式,根据项目生命周期理论,将教学研究项目管理按实施进程不同分为需求建议、申报立项、实施控制、结题验收、成果应用五个管理阶段,建立了教学研究项目管理的整体模型和各个阶段的具体管理模型(如图1)。

(一)项目需求建议阶段

项目需求建议阶段是教学研究项目管理中的最初阶段,其管理模型如图2所示。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强调在项目的申请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客户的需求、问题和决策过程。而一份标书最终能否赢得客户的青睐取决于该申报者能让客户确信有能力在期限内完成项目,并为其提供最大的价值。因此,首先教学研究人员应根据各自教学部门或工作需要开展可行性初步研究,深入了解所在继续教育机构的事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收集整理项目需求的相关资料、调查结果、统计数据和国内外技术文献资料等,结合自身的事业发展需要、研究能力和条件,对完成项目所需具备的人才、技术和资源等要求开展论证和分析预测,尽量形成创造性和前瞻性的想法。其次,开展对项目所涉及的行业具体业务、学术领域的调查研究,进一步分析项目研究需求的紧迫性和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实现项目所需的环境、资源和成果转化应用前景等。在调研过程中,可采用会议、座谈、走访和问卷采集等方式,让教学研究人员比较系统地了解拟申报的项目所处的发展状态、前沿信息等,为后续的项目选题、立项和发展方向等做出正确判断、评价和优化调整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通过组织专家评议等方法,评估项目建议书。

(二)项目申报立项阶段

申请立项阶段是教学研究项目是否能够开展的关键阶段,其管理模型如图3所示。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认为几乎所有的不良计划都是由于没有很好地理解项目目标的约束条件造成的。项目负责人应高度重视项目研发的前期策划和时间、费用控制。在需求建议阶段的需求建议书、需求评估报告的基础上,项目负责人应组织项目组成员继续查阅和收集项目有关的文献资料、统计数据进行分类研究,对项目的技术研究路线可行性和项目所需师资、资源、环境作进一步深入调研,明确项目的研究目标、研究范围、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和研究方法,以及项目的预期目标、最终成果形式和验收考核指标,同时确定研究团队的构成、不同成员的分工,项目进度安排和前期策划、项目费用预算编制,最终将这些研究编制成项目申报书。经项目评估人员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评估、教学管理部门审核后上报本机构。

若经本机构批准同意立项,项目申请部门则根据项目申报书和立项意见,形成项目任务书,这是立项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既是项目建议书、申报书评审和项目可行性论证结果的总结,又是为项目实施执行过程管理和验收管理提供依据。项目任务书应签订项目涉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要说明,项目摘要、主要解决的教育培训问题;主要研究任务、培训需求调研、关键技术及研究和试验方法;项目预期目标、最终成果形式和验收考核指标;年、季度、月进度安排;项目参加部门及分工、研究小组成员;经费预算说明、分年度拨款计划等等。

(三)项目实施控制阶段

实施控制阶段是指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后组织实施直至教学研究成果收这一阶段,该阶段是项目控制的核心,其管理模型如图4所示。教学研究项目实施控制阶段管理是以实施过程为基础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可把质量控制从事后监测转变为事前预防;进行成本管理,节省项目费用;缩短项目周期。教学研究项目实施控制阶段管理主要包括编制项目计划、项目跟踪管理、项目中期评估等三个方面。

项目立项后,项目负责人应依据项目合同书的实施初步计划,对项目任务进行深入分解和细化,主要包括项目目标、资源、进度、成本及风险等五大方面的计划分解和落实,编制项目计划,确立各分解计划实施指标和控制标准。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认为项目计划只是根据预测而对未来做出的安排。由于编制计划时事先难以预见的问题很多,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偏差,这就要求项目经理及其它管理人员对计划做出调整,使预定目标按时实现。因此,教学研究项目管理更强调一种动态管理,强调柔性管理和适度控制。在项目实施执行过程中,教学主管部门和专家小组要定期检查,建立相适应的年检、中期检查等制度,通过项目小组的定期总结汇报和全方位的沟通,及时掌握项目最新情况和进展,分析出现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迅速准确提出改进意见,及时整改,规避研究风险的产生和扩大,确保项目研发目标全面实现。

(四)项目结题验收阶段

结题验收阶段主要是依据项目任务书的内容做最终的结题检查,它是对整个教学研究工作的一次全面考核,其管理模型如图5所示。教学研究项目的成果产出是项目征集方、项目承担者、项目管理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项目结题验收阶段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衡量项目的产出和绩效分配是验收管理的重点。项目结题验收阶段主要是做好项目相关的全方面的总结、整理及验收评估、绩效评估等工作,项目组成员整理项目资料、撰写项目验收书、成果总结报告及归档等提交项目评估人员进行验收评估和绩效评估,最后由教学管理部门出具验收意见提交项目征集方。其中,验收评估主要是检查项目任务考核指标达标情况,评估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确认和评价项目的研究成果。绩效评估主要是对通过验收评估,达到结题条件的项目的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创新性、人才培养、应用效益、获奖情况以及投入产出率等内容进行逐项考核和综合评定。

(五)项目成果应用阶段

成果应用阶段主要是将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进行成果中试和追踪评估,制定推广方案,完成成果的转化应用。其管理模型如图6所示。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强调,项目的完成并不代表项目生命周期的完结,也就是说教学研究项目在完成结题后并不代表着整个项目的结束,而是另一个崭新的开始,即怎样促进教学研究成果的进一步转化,从而真正体现教学研究项目的真正价值。为做好教学研究成果管理工作,教学管理部门还应进行成果中试考察,成果鉴定和成果推广应用培训等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1]R臻.论现代项目管理在科技项目中的应用[J].科技与管理,2015(27).

[2]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升级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项目管理研究生论文篇5

关键词:管理类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97-01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时代赋予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教育者的使命与责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因此探讨如何构建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现状

从1978年我国招收了第一届研究生以来,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起来,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振兴、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进一步促进了高校的自身建设。然而,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科结构与学科管理方法问题、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等。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对研究生教育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这大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也带来了科技的大踏步前进。在美国,研究生教育逐渐地在高等教育中起着支配地位的作用,它们强调研究生课程的先进性,及时反映当代科技的新成果,强调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鼓励学生大量参加创新工作,以适应当代跨学科、多学科科研的新形势。这样做既培养了研究生从事创造性工作的素质,又可以促进其实践能力的增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立项课题,作为提升研究生综合培养质量的一种方式。

在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组织的前一期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由西凤茹教授主持的项目研究了提高管理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机制,其中的一个工作思路就是研究生授课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进行创新以培养学生撰写与的能力。项目通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效果,并且进一步申报成功了辽宁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项目。

2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保障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主要体现是在四个方面: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学术交流和著作教材。这四个方面中,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占了一个很大的比重。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正常答辩的2010级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率为100%。尽管辽宁科技大学管理类的学术型研究生在数量上取得一定成绩,但在论文质量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研究生实际参与科研项目以及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也需要加强培养。

在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点的支撑下实施这一课题,具有较强的学科基础。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四个二级硕士点,包括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和会计学,现共有硕士生指导教师31名,师资力量厚实,导师研究领域广泛,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成果,对硕士研究生的责任心强,这些都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在现有的科研管理制度促进下,仅今年,管理类研究生及其指导教师已经发表SCi、ei检索的高水平论文十余篇;此外,工商管理学院与mBa教育中心培养资源共享,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硕士生导师组在硕士生培养方面心得颇多,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成员之间协作性强。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可以获取有益的成果,并以此促进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并且在过去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升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可行途径。

3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途径

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研究生撰写高质量论文的能力,包括在高级别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能力以及撰写高质量硕士论文的能力,以提升研究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创新科研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3.1授课创新

在研究生授课过程中,相关的授课教师及时把最前沿的理论知识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讲授,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使教学促进科研,并且注重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根据不同的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比如计量经济学课程中计量模型的讲授,通过在授课过程中结合高档次期刊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讲解计量模型的应用,不仅拓宽了研究生视野,同时也使其掌握了实证分析类论文的撰写技巧。对于前沿的会议信息也要在课堂或者课后及时提供给研究生,将最新会议知识和议题糅合进课程的讲授中。

3.2指导方式创新

导师或导师组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级、分层指导研究生。工商管理学院的有9个学科方向,同一个方向的导师或者副导师协同指导研究生,有效避免单一导师指导视野不够开阔的问题。学院除了本专业硕士生导师以外,还要大量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和理论背景的资深人士担任相关专业方向的硕士生导师,同时聘请了校内其他专业的导师作为相关专业方向的硕士生导师,便于在交叉学科方向上产生高质量的成果。为了便于导师指导与管理研究生,学院为学术型研究生建立了统一的研究室,同时可以分享mBa的案例成果,与mBa学员进行互动交流,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合。

3.3创新激励

创新激励包括对研究生的创新激励和导师的创新激励。鼓励研究生参加较高层次的本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开拓学术视野;鼓励研究生向高层次学术会议以及高质量的国内外期刊进行投稿,对于本学科有较高支撑的高质量的研究生科研成果建立专门的激励基金,并按层次进行奖励。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到导师的项目中去,通过纵向科研项目可以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理论水平与创新能力,通过横向科研项目可以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4结语

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要从根本上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除了在培养制度方面加大力度,更要注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以及研究生授课教师的课程创新的培养。学校,学院,指导教师以及研究生个人四方共同努力,相信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会获得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谭德荣,高松.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论文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

[2]宋志航.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8(6).

项目管理研究生论文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管理

随着近年来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招生规模、办学规模均不断扩大,学校对教师在科研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对科研方面也越来越重视,申报科研项目的数量和档次也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大多由原来的多所中专合并而来,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差,科研水平较低,但为了晋升职称又不得不硬着头皮申报科研项目,造成许多科研项目虽然立项,但研究水平并不高,成果平平甚至难以结题等现象。以上种种,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高职院校某科研项目为例,探索基于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的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方法。

科研项目是一次性工作,从产生创意到立项、实施、结题整个完整的过程,以下将结合某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基于分岗位模块教学法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阐述其全过程管理方式,并着重论述该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进度和成本三要素的管理与控制。

一、申请立项阶段的管理

申请立项阶段是项目管理的关键,主要是项目启动和项目计划两项工作内容,包含填写项目申报表、组织评审、签订项目合同等。

科研项目的申报表相当于工程项目的需求建议书,论证评审时主要的评价标准包括方案、经验、成本、进度计划几方面。《基于分岗位模块教学法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组在申报前期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建设工作,因此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课程资源,在课程设计、考核模式、调研方式、特别是教学方法的总体思路上有一定的创新性,应该说建设方案是不错的,项目负责人也有多次做省市级课题主持人的经验,但申报表上没有明确列示项目开展所需要的成本,进度计划也不够详细,仅有笼统、含糊的建设步骤。

作为学校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科研处在审核项目申报表时应该站在项目管理的角度,根据上述四个方面的评价标准严格把关,指出以上两个方面的不足,责成负责人修改后再上报,而不是简单地整理汇总后上报,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项目的立项通过率。

从项目负责人的角度来说,可以根据全成本管理理论、工作分解结构理论、制作甘特图等方法,完善项目申报表的内容,编制合理的项目计划。

根据申报表中对于该课题建设步骤的笼统表述,可将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厘清为:协商和讨论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步骤;进行前期调研;收集调研数据;撰写论文阶段并发表;撰写研究工作底稿并结题。但以上建设内容阶段性进度不明,不利于今后的管理,因此,应根据以上内容,编制出更为细化的项目计划:

(1)2012.11-2012.12:讨论协商阶段

召开课程项目建设会议,广泛调研,征求项目组成员、合作企业实训基地和学生的建设意见。

(2)2013.1-2013.3:前期调研阶段

课题组将按方案确定的分工、时间,以问卷调查、访问座谈、资料分析等不同的方式,围绕“个人理财课程建设规划”课题研究的内容,深入学校和社会展开前期调研。

(3)2013.4-2013.6信息数据搜集阶段

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并结合课题的具体需求和现实条件,积累下内容丰富、完整、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第一手资料。

(4)2013.3-2013.8实证研究阶段

在进行以上2、3项工作的同时,推荐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带领学生参与教师的实证性课题研究。

(5)2013.6-2013.10编写校本教材阶段

在积累素材和前期调研、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编写适合“分岗位模块教学”的校本教材。

(6)2013.11,撰写论文和征求意见阶段

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并形成文字,在期刊上发表。撰写课程项目研究总报告初稿,对课程项目建设情况征求领导和专家的意见。

(7)2013.12结题验收阶段

根据专家意见对研究报告进行修改,制作现场答辩的ppt,参加验收评审会。

根据项目计划的具体内容,可编制wBS工作分解结构图,以明确为达到项目目标所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囿于篇幅所限,以下以编教材为重点进行工作分解:

二、研发实施阶段的管理

研发实施阶段是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重点和核心,是指从通知立项开始到结题验收之前这一阶段,该阶段包括项目的执行与控制两项内容。

科研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确保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达到最优状态,并尽可能减少项目执行的风险。以下从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这三个目标考核和过程控制的关键点及科研团队管理方面来分别论述。

(一)质量管理的改进措施

科研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工程项目,它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非程序化的,其质量目标很难用完全量化的方法来控制,因此对科研项目进行质量管理不能照搬项目管理的一般方法,而是要结合科研项目的特点,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

根据影响该科研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科研处和项目负责人可以通过绘制因果分析图(鱼骨图)来进行质量控制。

其中,图的上半部分为影响课程建设质量的内因,包括选题是否先进、科学,预期成果对学生是否适用、其成果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否显著。在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相对薄弱的现实情况下,这一点应该是值得肯定的。图的下半部分为外因,其中研究基础条件一项中,由于团队缺乏凝聚力和通力合作,科研经费管理松懈,“团队构成”和“研究经费”两项因素成为该科研项目建设中的风险因素,是关键控制点。而“网络技术”方面,因为有校网络中心的鼎力支持,是课题质量的重要保障。由于经济类科研课题的特殊性,开发过程中一般对实验设施等方面的物资保障要求不高,所以也不会对项目质量有很大影响。

(二)进度管理的改进措施

科研项目的进度管理是指在科研项目的进展过程中,为了确保项目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的目标,对项目的活动进度和日程安排所进行的管理过程。对《基于分岗位模块教学法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进行进度管理,就需要首先制定出合理的经济的、进度计划,然后在该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检查实际进度是否与计划进度相一致,如果出现偏差,就应该及时找出原因,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调整原来的进度计划,从而确保该项目目标的顺利完成。不同的项目,其进度管理内容所适用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制定项目进度计划的主要方法有甘特图法、关键路径法、peRt分析法、GeRt分析法等。由于目前的科研项目管理通常较为宏观,一般都通过合同进行管理,又由于科研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受许多客观原因的影响,有可能会造成项目不能按时完成而导致延期、撤项的情况,对相关部门和项目团队都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控制项目的进度。考虑到校级课题项目相对于大型工程项目来说,还是比较单纯和小型的,一般不需要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计算,所以可以运用甘特图来进行进度控制。根据前面编制的总体项目进度计划,可制定如下甘特图:

由于甘特图的直观性,可以使项目负责人或科研管理部门能及时发现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之间产生的偏差,采取一定措施及时弥补,确保如期完成项目目标。因此,利用甘特图对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的进度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值得在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推广。

(三)经费管理的改进措施

科研经费管理的改进措施包括事前的成本计划(预算)、事中的成本控制、事后的结余经费管理等三项内容,其中前两项是重点。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缺乏对成本的正确预算,成本控制方法不科学,经费管理混乱,此种局面亟待改善。

根据校级课题的特点,本文认为,重点应该在经费管理流程上做改进。在经费管理流程上,该校一直是由科研处和财务处直接管理,分院虽然实行二级管理办法,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仅限于院长签字一项常规手续,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因此在经费使用和报销方面存在漏洞。应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采用项目经费分级管理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四)科研团队管理的改进措施

鉴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科研项目团队缺乏凝聚力的现状,本文认为除了校科研处和项目负责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所缺陷之外,主要原因还在于科研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合理,因此,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的科研管理组织结构。

以下是矩阵式科研管理的组织结构图,本文认为也同样适用于《基于分岗位模块教学法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首先,校级课题建设项目的上级职能部门主要有科研处、计财处,这两个部门必须加强项目的信息交流、共享,注重日常信息的沟通。同时还要兼顾和听取上级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建议。其次,该项目团队作为矩阵式科研管理组织结构的基本单元,其团队成员同时接受来自分院与项目组两个方面的领导。如团队成员有的来自工商管理分院,有的来自投资理财研究所,有的来自远程教育分院,有的来自企业,有的来自会计师事务所。他们一方面接受各院系及所在单位的领导,另一方面又要从事项目负责人分配的工作。这样的矩阵式科研组织结构最主要的优点是扁平式、分权式的组织管理,便于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同时让科研人员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不同部门之间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做到了资源的共享,并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

三、结题验收阶段的管理

项目结题验收即由主管部门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是科研项目管理的最后一环。作为项目负责人,应该认真对待,撰写好验收报告,根据校级课题的验收要求,还应该制作精美直观的ppt形式的汇报材料,在主管部门组织的科研项目验收评审会上做详细的汇报。

对科研管理部门来说,应事先编制项目结项程序,首先由科研管理部门初审,再由校级或上级评审专家组终审,主要检查评审的内容包括:项目是否完成、指标是否达到、经费使用是否合理合规、成果有无推广转化、成果转化效益高低以及汇报资料是否清晰明确等。

参考文献:

[1]王海,李建.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探讨[J].价值工程,2010,(7):161-162.

项目管理研究生论文篇7

[关键词]科研项目管理 知识管理 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体系 综合集成管理

[分类号]F204

1.引言

随着我国国家科研创新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由国家财政拨款资助的科研项目数量日益增多,作为科研项目活动证据、记忆和知识的科研项目文件的“失存”、“失信”和“失用”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如何提高基于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的科研信息资源和知识资产的控制力、证据力和服务力已成为我国国家科研创新体系建设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

就管理主体而言,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涉及科研主管部门包括科研项目经费来源部门、科研项目依托和承担单位、科研项目负责人和研究人员。科研档案管理部门及文件管理专业人员等多个权益相关方,具有多元化和多层次复杂性的特点;就其管理过程而言,涉及国家科研创新体系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项目文件管理和科研项目知识管理等多个管理活动领域,科研活动流、文件活动流和知识活动流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就其管理客体对象而言,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成套性和长期可用性直接影响国家科研项目信息资源的积累、共享与交流,影响国家科研项目知识资产的生值、保值与增值。

文献调查揭示:长期以来我国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存在管理主体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管理的机制,管理活动自成体系相互分隔、缺乏统一管理的规范,管理客体相互矛盾、叠加重复、缺乏统一管理的法规等问题。

如何构建面向知识管理的国家科研文件管理体系是完善国家科研创新体系、解决我国国家科研项目文件“无统一的管理机构”、“无统一的管理法规”和“无统一的管理规范”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2.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体系:模式选择

2.1科研项目文件管理现状研究

本文采用包括档案的大文件概念,对国内外科研项目文件管理的规范及其最佳实践经验进行了案例分析。文件指“组织或个人在履行法定义务或进行事务活动过程中或为实现其目的而形成、接收和保管的作为证据或(和)资产的信息,不论其载体、形式或格式如何”。文件管理指:“对文件的形成、接收、维护、利用及处置进行高效和系统控制的管理活动,包括捕获并保存业务活动及事务处理的证据和信息的过程”。

2.1.1国内科研文件管理规范调查与现状分析 国内科研文件管理规范按其制定主体分,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科研项目主管部门(包括科研经费来源部门),如《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文档材料管理办法》、《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档案管理办法》。

・第二类:科研项目依托或承担单位(包括大学和研究机构),如《北京大学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南京大学科研档案管理办法》、《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文件材料接收归档的管理办法》、《清华大学科研项目(课题)档案管理办法》;《中国科学院科研课题档案建档规范》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研项目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第三类:国家档案管理主管部门,如《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和《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

分析管理规范对科研项目文件管理活动过程和对象的要求,得出我国科研项目文件管理规范具有以下特点:科研文件被看成是科研信息资源和国家科技储备手段,强调科研档案管理与科研项目启动计划管理同步、与科研项目中期检查同步、与科研项目结题与成果验收同步,重视科研文件的归档保存、保密和利用限制。

我国科研项目文件管理规范存在以下不足:①采用科研项目文件生命周期阶段管理模式,多为被动和静态管理;②对电子文件管理实施纸质与电子双套制与双轨制,缺电子科研文件形成、保管与利用的管理体系与保障机制,管理过程中产生大量重复劳动,但科研文件可靠性和可用性缺少质量管理;③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与科研文件管理过程相分离,缺少连贯和一致的管理规范,电子科研文件大量生成,但管理手段仍然以手工操作为主或以手工方式管理,缺信息化管理手段和自动化的管理规范;④科研文件跨部门和跨领域共享与再用困难重重,管理活动低效率、低效果和低效能。

2.1.2国外科研文件管理规范调查与现状分析 国外科研文件管理规范按其制定主体分,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科研项目主管部门(包括科研经费来源部门),如美国科学促进会制定的《文件规划:如何做指南》、英国国民健康服务基金委员会制定的《科研项目文件的文件管理》、英国信息系统联合委员会制定的《科研机构原始科研数据和文件的管理》、《科研文件管理指南》。

・第二类:科研项目依托或承担单位(包括大学和研究机构),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制定的《科研数据和文件管理的方针》、美国加洲大学制定的《数据管理:科研文件》;美国能源研究与发展部制定的《文件保管期限表》、英国Boycethompson植物研究所制定的《Bti科研文件保管指南》。

・第三类:国家档案管理主管部门,如美国文件档案管理署针对科研文件制定的《战略方向:鉴定方针》。

分析管理规范对科研项目文件管理活动过程和对象的要求,国外科研项目文件管理规范具有以下经验:①国家科研项目文件被看成是国家公共资产;②多采用业务连续体管理模式,将科研文件看成科研活动过程的有机组成,强调基于证据的科研项目治理,遵从并符合学术规范与档案管理要求,管理规范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③强调科研活动过程中所有利益相关方有义务管理好科研文件,对科研文件形成、鉴定、移交、保管与销毁,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数据共享与利用,科研文件质量保证,科研文件信息化管理与电子文件管理负有共同责任,多为主动动态管理;④各部门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并得到法律授权,档案管理部门对科研文件的处置与销毁、永久保管与利用负有法律授权的重任,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部门对文件的质量保证及其管理有合法合规的义务。

2.2科研项目文件管理模式Swot比较

综合分析国内外科研项目文件管理的最佳实践经验及研究成果,从科研文件管理的主体来看,科研项目文件管理存在四种管理模式:

・第一种:面向档案管理部门的文件生命期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关注文件客体及其微观管理对象质量控制,重视文件的保存与知识的保值,对提升文件的控制力有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是一种末端的静态被

动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在无统一管理法规依据的条件下,很难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存问题。

・第二种:面向科研项目负责人和研究人员的业务连续体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关注文件管理活动及其中观管理活动过程控制,重视文件的形成与知识的生值,对提升文件的证据力有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动态应对的科研项目治理模式,在无统一管理规范的条件下,很难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信问题。

・第三种:面向科研主管部门或基金来源部门的知识生态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关注文件管理系统及其宏观管理服务控制,重视文件的再利用与知识的增值,对提升文件的服务力有积极的作用。是一种主动适应的知识资产管理模式,但在无统一管理机构的条件下,很难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用问题。

・第四种:面向国家科研创新管理体系的综合集成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关注文件管理体系及其复杂系统综合集成管理,重视文件多种多样价值的实现。是一种动态适应的信息资源与知识资产集成管理模式,但在无统一管理机制的条件下,很难实现科研项目文件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管理。

四种模式的Swot分析及典型案例如表1所示:

2.3综合集成管理模式分析与选择

对上述四种科研文件管理模式分析比较,综合集成管理模式是涉及管理主体最多元、管理客体最多层次、管理过程最复杂,管理价值最大化实现的最佳实践模式。该模式以国家科研创新管理体系为服务目标,以科研业务连续体管理理论、文件全生命期管理理论和知识生态管理理论为指导,融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文件管理和科研知识管理的目标与受益为一体,以满足共同的期望和要求为基本方针和原则,集成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的管理活动内容和要素,科研治理、文件质量管理和知识资产风险管理优势互补,有利于发挥不同管理部门和各种学科领域的优势,建立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复杂管理体系。Swot分析如图1所示:

3.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体系:模型构建

3.1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概念模型与分析模型

从完善国家科研创新管理体系的宗旨出发,采用综合集成管理最佳实践模式,以科研业务连续体理论、文件生命期理论和知识生态理论为指导思想,提出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体系是指导和控制一个科研项目与文件相关的活动的管理体系。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

分析模型如图3所示:

3.2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规划模型

图4是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体系的规划模型,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管理三个层次搭建了三类管理活动联动的工作网络。微观层整合管理对象,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存问题和科研项目知识的保值问题,提升基于文件的国家科研项目知识资产的控制能力;中观层优化管理活动过程,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信问题和科研项目知识的生值问题,提升基于文件的国家科研项目信息资源的证据能力;宏观层创新管理体系,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用问题和科研项目知识的增值问题,提升基于文件的国家科研项目信息资源和知识资产的服务能力。

3.3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实施模型

国内外最佳实践经验研究揭示,科研项目文件管理最佳实践均遵循以下8项管理方针和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合规性:科研文件产生、保存和提供利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学术规范、研究者职业道德规范等科研业务要求。

・第二,规范化:采用国际标准和遵循国际最佳实践惯例,以系统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管理手段管理作为科研信息资源以及科研项目活动证据,记忆和知识的科研文件。

・第三,全员参与:科研文件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成套性和可用性保证是所有科研活动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集中统一管理:国家科研项目文件作为国家知识资产,其处置与归档,永久保存与利用应合法合规,集成统一管理是法定的义务和责任。

・第五,全程管理:从开题到结题的科研活动全过程和从文件产生到销毁或永久保存及再利用的全生命过程中,每一份国家科研项目文件都应该得到适宜和有效的处置。

・第六,集成管理:面向利益相关方共同的目标和受益,将科研流、文件流和知识流集成,融管理主体控制、管理过程控制和管理客体控制为一体,实现服务满意、过程高效、结果质量保证。

・第七,知识产权保护:严格执行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定,保护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

・第八,安全与保密:严格执行信息安全法和国家秘密法等法律和科学技术保密相关规定,确保国家科研秘密和本单位的科研秘密等不受损害,科研文件在动态变化的技术环境中可以持续再用。

图5提出了实现上述管理原则的国家科研文件管理体系实施模型,从管理的责任分工与合作、管理的思想与方法、管理的任务与目的、管理的内容与要素构成实施框架,建立了管理主体问合作联盟的工作机制。

3.4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评估模型

图6提出了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体系评估模型,为管理目标和受益的实现,管理方针和原则的实施提供了连贯一致的评估目标、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

4.结论和建议

按管理主体、管理活动过程和管理客体的关系来分,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相关活动中存在科研项目文件生命期管理模式、科研业务连续体管理模式、科研知识生态管理模式和综合集成管理模式四种管理模式。Swot分析揭示,综合集成管理模式最适合我国目前“三无”管理的现状,最适宜解决“三失”问题,对提升国家科研项目的“三力”影响力最大。

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本文提出了面向知识管理的国家科研文件管理体系规划、实施、评估的构建模型。规划了所需建立的目标、过程及预期的结果,明确了其实施的管理方针、基本原则和工作机制,提出了根据目标实现、方针和原则实施过程进行的监测和测量,针对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了持续改进的综合集成管理解决方案。对完善国家科研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以下三点对策建议:

・第一,建立统一管理的联合法规,提升基于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的科研信息资源和知识资产的控制能力:实施合规性要求、知识产权保护、集中统一管理方针;建立具有连贯性的国家法律法规、科研学术规范和档案质量要求;将科研项目文件管理嵌入科研创新管理体系。

项目管理研究生论文篇8

一、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廉洁履行职责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干部,我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学院领导班子的团结。一年来,我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培训班学习等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促进xx深化改革与转型发展”、“谱写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解读”、“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促进xx深化改革与转型发展”;继续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参加了“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结合我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际,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自查自纠和反思。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我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切实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善于学习,把自己的认识和行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科学有效地工作,提高履职能力,适应新形势,迎接新任务。

在工作中坚决服从党委的领导,协助院长完成分管工作任务。平时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倾听和接受我院教职工的意见,遇到职责范围内的问题设法及时解决。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与院党政班子成员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积极维护院领导班子团结。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能够认真履行《廉政准则》,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做到廉洁履行职责、三严三实。

2016年度我完成了科研管理和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现将2016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希望对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2016年度工作情况

1.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

按照学校研究生院的任务要求,组织完成了春季和秋季两学期研究生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工作。组织完成了2016年研究生招生动员工作,赴晋中、吕梁、运城等地组织发动生源;组织完成了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命题及考生诚信考试动员工作;组织完成了2016级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面试管理工作(硕士生春季全日制5人、冬季非全日制7人;博士生春季8人),招收硕士生12人、博士生8人;组织完成了2015级博士、硕士秋季读书报告、开题报告等管理工作;组织完成了春季、冬季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答辩工作,毕业硕士生43人、博士生3人。按照学校招生办公室要求,组织完成了2013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推荐和选拔工作5人、优秀硕士生硕博连读的推荐与遴选工作1人。按照研究生院的安排,组织完成2016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工作(博士1人,硕士1人)。进一步完善了研究生二级管理规章制度。按照学校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组织完成了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织申报省级研究生创新项目8项。

2.科研管理工作

(1)组织教师积极申报部级、省级等各类科研项目。组织教师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9项,申报省基金项目16项、省科技攻关项目5项;“三区”科技人才选派计划项目17项。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专项“特色杂粮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课题的申报工作,并成功获批和主持“杂粮作物机械收获力学特性研究”、“自走式荞麦联合收获机研发”两个课题,项目经费达500多万元。

2016年度,全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ei收录论文10篇,1B级论文6篇,二级论文20篇。申请和获批专利5项,参加学术会议23人次,科技服务培训1600度人次,举办学术报告会5场。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项目管理研究生论文篇9

【关键词】高教研究;经济学;知识产权;管理

1高教研究中经济学研究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1.1极易发生知识产权“撞车”事件

经济学不同于部分科技型学科,在科研人员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市场需求和创新性的想法,能够不断地研发出新的产品或研究结论。科技型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相比传统的经济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更易在一片新的领域研究出新的成果。而经济学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对已经生成的理论进行分析,并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当前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并据此预测国内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存在的问题,各个领域或行业的发展前景等。有限的思想和有限的领域,让科研人员在对经济学进行研究时易与其他科研成员产生雷同的思想,进而造成研究成果涉及知识产权问题,使得研究成果无法公开发表,最终影响相应的科研成绩。

1.2对经济学知识产权管理不重视

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更多的是一种理论思想。这种理论思想在科研人员将其与现有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等相融合后,所得出的理论结果在成果转化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经济的发展既关系到体制机制的建设,也关系到各个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等,在具体执行上,既抽象,又难以全面化,从而使得理论成果与实际成果存在一定的出入。缺乏成果转化,而将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上的经济学研究,无法给高教研究所带来实质性的收入,对此,高教研究所便会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用于科技型,或实用性较强,或成果转化较易的科研领域中,从而使得经济学科研成果的知识产品难以得到重视。

1.3科研人员对产权保护意识不足

经济学研究成果易雷同的特性,使得经济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在产生相应的创新思路,并着手研究时,需要提前了解当前各个研究机构的相关科研人员着手研究该课题的情况,并以跟时间赛跑的心态,抢先在其他科研人员公布成果之前,注韵嘤Φ闹识产权,并申请产权保护。对此,一方面高教研究所对经济学领域的知识产权管理缺乏重视,进而未设置一套完整的产权管理流程,使得部分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未形成强烈的保护意识;一方面高教研究所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以和被引用的次数等指标为主,使得科研人员在考核指标的引导下,也忽视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2对高教研究中经济学研究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分析

2.1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实用型经济研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教研究所的科研成果目的是为了推动国家经济、社会、体制、民生等的进步,而非储存于研究所的档案管理室内的陈列品。因此,对于位于文科领域的经济学研究,应该向应用型理工类学科看齐,将高深的专业知识和人类的智慧结晶与实际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将经济学的晦涩难懂的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模式与企业生产管理相结合,与金融领域的投资行为相结合,与国家各个行业的发展形势相结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以专业知识来指导各行各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从而既为高教研究机构带来一定的转化收入,又推动了国家经济、社会、民生等的进步与发展。

2.2建立完善的科研项目产权管理体系

对经济学科研人员着手研究的科研项目,制定严格的知识产权管理流程。首先,制定项目研究前的产权管理制度。在项目立项前,安排知识产权管理小组对当前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再确定是否对该项目的创新点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以确保研究结果不会对已有的成果造成侵权行为。其次,制定立项后的产权管理制度。要求相对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小组实时对科研人员的研究情况进行跟踪,对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成果或技术等,进行及时的登记和产权申报,以第一时间对知识成果进行保护。同时,定期对研究人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及制定相应的侵权应急预案。最后,制定研究结束后的产权管理制度。要求知识产权管理小组在研究人员完成科研项目后,及时明确各个项目的产权人,保障每位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抓住时机对专利进行立项研发,巩固高教研究机构在该领域的科研地位,并将专利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2.3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高教科研机构以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论文被引用次数为主要的考核指标,这种考核指标会将科研人员无形地引导向,只注重论文撰写,不注重成果转化的方向。我国科研实力并不亚于许多发达国家,但是真正用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的科研成果却并不多。因此,高教科研机构应该转变绩效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一方面要用考核指标引导科研人员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另一方面要用考核指标引导科研人员注重进行应用型成果研究,以及注重成果的转化。同时,还应将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所产生的相关利益与科研人员的利益相挂钩,以公平公正的考核指标和权重,来激励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各行各业的侵权成本越来越低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形成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仅以道德的谴责还远远不够,在利益的唆使下,以侵害他人知识权益来满足个人的物欲行为,在现实中数不胜数。学术领域的抄袭行为在被央视多次曝光后,各个科研人员也形成了意识的觉醒,既开始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也避免与他人产生侵权纠纷。但是知识产权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高教科研机构通过制度的制定,流程的设计,人员工作量的合理设定,产权归属的清晰化,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等,才能既从意识上引导科研人员注重个人的知识产权,又能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曹亚林,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5月。

[2]齐琳琳,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16(10):169.

[3]武毅英,叶爱珍,高教研究的社会责任与高教研究主体的使命[J].阅江学刊,2010(06):46.

[4]顾文君,张圣海,李济宇等,基于全流程的医院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6(07):71.

项目管理研究生论文篇10

 

在国防科技工业体制转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国家政策开始进行调整,军工科研单位受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和用户行为的作用,在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科研生产主要是按上级指令开展,而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确立,国家需求和市场需求成为科研生产的主要指导原则。研究院的研究任务是承担共同研制任务和批量生产整编,并由过去完成国家计划指令向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转变,在多年型号研制模式下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科研生产计划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多型号研制以及批量生产需求并举的新形势,难以推动项目背景下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无法实现科学管理和协调运作。

 

本文以科研生产的项目计划进度管理作为研究对象,以航天系统工程管理为基础建立新的项目管理体系,以制度创新为出发点探索符合发展需求的全新生产计划管理体系。

 

项目进度计划指的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项目协议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项目实施进度日程表,对项目竣工交付时间做出严格的规范,确保项目执行过程顺利完成,并按照既定时间节点交付使用。制定项目进度计划首先要给出工作定义,工作定义指的是将项目各个环节的具体任务罗列出来并详细记录到工作清单上,确定不同工作内容的优先级和不同工作之间的约束性关系,并对每一项工作的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确定实施步骤,估算项目总体时间。制定进度计划要特别强调里程碑的作用,因为这是划分项目阶段的主要标志,根据召开工期方法确定项目竣工时间。

 

项目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从项目开始之后就体现出动态特征,项目实际进度就是执行计划的动态过程。按照计划实施项目是确保计划与实际情况吻合的重要条件,而当二者出现偏差时,要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技术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加以调整,以使二者重新达成一致,继续按照计划的内容实施项目,组织管理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其自身职能,而确保实际工作进度情况与计划相吻合。但是受到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影响,偏差会贯穿于管理全过程,因此项目进度控制循环往复是固有特征。

 

同时,项目计划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必须达到协调一致。通常而言,项目进度与项目投资是这项关系,要加快进度就要提高项目投资,而进度加快有会对项目收益有促进作用。提高质量控制标准会阻碍项目的实施进度,并增加投资,但质量控制标准的提高又可以降低项目应因质量问题出现返工的问题,使得项目的进度得到保障,同时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可见计划目标、成本目标和质量目标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只突出其中一个目标管理的重要性,而是要统筹考虑三方面的要求达到协调一致,只有达到三个目标的平衡点才能实现项目总体目标。而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包括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和实施项目进度控制两方面。

 

许多项目在建立初期就有了周密的计划,因此在每年年初重新制订详细的生产计划会导致资源浪费,而年初制定的计划由于项目周期所限往往草率行事,难以保证计划的准确度,为后续项目管理工作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人力物力的投入不能得到与之相应的回报。如果采用前细后粗的编制方法,不仅可以缩短计划的制定时间,同时还可以减轻计划制定人员的工作压力。

 

现行的年度计划方式有可能会导致全年任务出现不平衡。因为目前年度计划是在二月份到三月份之间进行编制,就会使从每年年末到第二年初的两个月时间内的管理工作受到影响,出现工作量不饱和以及管理力度下降的问题。而在年中工作中会出现工作过于集中的问题。在采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后,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为全年任务的均衡提供保障。只有在完成范围管理计划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型号项目管理顺利实施,进而项目全部流程的顺畅以完成既定目标,范围管理计划是的前提条件,离开范围管理计划是无法开的其他管理工作的。

 

跟踪检查项目进度和调整项目进度是生产质量计划管理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也是控制进度和质量的主要方式,因为调整项目进度所需要的项目进度全过程分析以找出其中的问题,而在项目经过调整后也要及时跟踪以确保调整达到预期效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生产质量计划管理是对实际进度进行控制的有效措施之一。应定期将实际进度与项目计划进行比较,一旦发现二者之间出现的偏差,要及时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并对项目进行重整,确保实际进度能够按照计划进行。在调整实施之后有对项目进度作跟踪调查以确保调整收到实际效果,如再次出现问题则要进行二次调整,循环往复直到项目完成。下图所示是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和调整的具体流程。

 

项目管理作为现代管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效率也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项目信息化管理指的是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工程项目中管理信息资源,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在生产质量计划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迅速的推广,从制定项目计划、收集项目有关信息、记录和分析信息等各个环节中都有所涉及,此外在项目进度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阶段也应信息技术,通过信息系统进行项目调整并及时发放给相关人,员以确保项目经理能够从总体上掌握项目进度并实施有关控制手段。

 

因为项目管理过程具备较轻的复杂性,所以研究项目进度计划的过程也必然是复杂的,本文的研究是在项目管理理论指导下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展开的,通过研究得出结论,项目管理理论对于项目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如果能充分发挥想项目管理理论的指导作用,能够的项目实践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反之如果运用不当则会造成一定的阻碍。

 

从本文的研究中还能够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一个项目中使用的工具并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一般而言,只选择几种符合项目实际情况的理论和工具即可,因为选择的管理工具太多会使得项目相关人员难以掌握,进而降低工作效率。第二,选择项目管理工具必须要以项目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因为无论何种项目管理工具的运用都是实现项目的既定目标。第三,任何管理工具的都要依靠人来发挥作用,因此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提高对人的重视程度,工具的应用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