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4:10

动物防疫的概念篇1

【关键词】免疫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实践教学

一、基本知识点的组织

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及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通过体液传送(血液和淋巴循环)到全身并由全身不同部位的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连接成网络系统。

1、免疫器官。包括淋巴器官,课程标准主要要求的是骨髓和胸腺的免疫功能的了解;骨髓,是哺乳动物的造血和免疫器官,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是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群的起始细胞,骨髓也是人类和哺乳动物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是t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通过切除新生小鼠的胸腺实验,其成年后外周和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显著减少,不能排斥异体移植皮肤,对抗体生成反应也有很严重的影响;若小鼠出生1周后摘除胸腺,则不易发生免疫功能明显受损的表现,这是因为出生前后大量成熟的t淋巴细胞从胸腺迁移到外周免疫器官,建立了一定的细胞免疫功能;周围免疫器官,主要包括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和淋巴管,以及皮肤和内脏器官粘膜等,这些都具有着一定的免疫功能。

2、免疫细胞。免疫细胞种类很多,高中课程标准主要了解抗原呈递细胞和淋巴细胞。

其中抗原细胞主要有:外周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分布在皮肤和其他器官中的树突细胞,这些细胞能捕获和处理抗原,并把抗原呈递给t细胞,所以成为抗原递呈细胞。淋巴细胞主要有:t细胞、B细胞、nK细胞。t细胞和B细胞是最主要的淋巴细胞,均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顾名思义,其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免疫应答反应,就可以作用于靶细胞。

3、免疫分子。主要包括抗体、补体和各种细胞因子。其中抗体是机体免疫应答反应的重要产物,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效应B淋巴细胞,同时产生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其通过体液传送存在于体液之中,主要存在于血清中,通常将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称为体液免疫。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活高等动物血清中的一组与免疫相关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能协助和补充特异性抗体介导的免疫溶菌、溶血作用,细胞因子是构成免疫系统的主要介质,主要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和其他细胞分泌,具有高活性和多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

4、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意义。近代免疫概念是指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的功能,是机体具有保护自己免受其他物质损害的一种生理反应。免疫功能主要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高中生物课标则主要学习关于免疫防御的内容,也就是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侵袭和防止感染疾病,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二、明确表述教学目标

“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的学习目标,“概述”要求学习者能够在学习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属于理解水平。“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主要是“事实性知识”,“维持稳态的作用”则属于“原理性知识”,“事实性知识”需要记忆,“原理性知识”需要学习者在理解基础上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因此,“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的作用”的学习目标可以细化为: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三个层次上举例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说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来源、成熟部位以及参与的主要免疫过程;举例说出免疫系统的防御、监视、清除功能;概述免疫系统实现免疫防御的三道防线;说出抗原的特点和抗体的来源、本质和作用等;概述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大体过程,两种免疫应答的相互关系;举例说出人体的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发病原因和预防。

三、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组织

“人体免疫调节”可用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内容是免疫概念和免疫系统组成,重点是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分化及免疫功能;第二课时是免疫防御功能,重点是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第三课时是免疫异常及艾滋病的预防。

1、“免疫系统的组成”的教学,从学生已经知道的简单的免疫学知识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如从人体对疾病防御入手,引导学生剖析“免疫”概念的内涵,让学生领悟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是研究免疫系统的防御、监视、清除等功能,以此激励学习者探求免疫学奥秘的兴趣。

可以从免疫器官的认知着手,在认识各种免疫器官的同时,研究个器官间的关联,并要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学生错误的难免的,而在学习中纠正学习错误,才能最终达到科学学习的目标)。教学中,可以从骨髓和胸腺是中枢免疫器官开始,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淋巴干细胞,淋巴干细胞发育为各种淋巴细胞的前体细胞,一部分直接在骨髓中成熟,就是B淋巴细胞,另一部分随血流进入胸腺,并发育成熟为t细胞。当然,免疫细胞种类繁多,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熟悉,从免疫细胞的主要类型开始,逐渐掌握全部类型的免疫细胞并掌握整个免疫调节过程,体现学习中循序渐进的特点。

动物防疫的概念篇2

【关键词】高职高专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理论教学

医学免疫学发展迅速,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较强。其理论及实验技术已经渗透到生命科学的诸多领域和方面,从而使免疫学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例如:免疫生物学、免疫病理学、临床免疫学、移植免疫学、诊断免疫学等,使人们从新的视角来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相信21世纪,医学免疫学仍将继续成为基础医学研究的热点。免疫学的进展必将为人类消灭传染病,防治免疫性疾病,解决移植排斥,征服肿瘤等方面做出新贡献。

1医学免疫学内容比较复杂抽象,看不见,摸不着,不直观[1]

比如说免疫分子这一章节,凡参与免疫应答的体液因子都称为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和细胞因子三大类。这三大类分子都很抽象,知识点很零碎,往往让教师感到很难讲,无法用形象的、具体的语言直观的讲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觉得这些内容很难、很枯燥、不好记忆,对这门课程产生厌学情绪。这时就需要教师有效地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克服医学免疫学知识比较复杂抽象这一情况。教师可将学生难以想象和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采用动画、图片、声音等形式展现出来,将抽象转化为具体,深奥转化为浅显,枯燥乏味转为生动形象,从而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师应该突出重点难点,切忌面面俱到。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精心设置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沿着合乎逻辑的思路进行思考,这种方法比将知识直接告诉学生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对所获取的知识理解更深,记忆更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了智力。

2各章节内容独立但又联系密切,知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教师在讲授部分内容时,必然会涉及到后面章节将要详细介绍的很多概念,比如我们在第一章讲述抗原时,必然会涉及到抗体、致敏淋巴细胞等专业名词,但教师不可能在这一时间详细的给学生讲述所涉及到的后面章节的内容,这往往使教师觉得很难教。而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讲都是陌生的,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只讲本节概念,而对于后面章节内容不过多展开讲授,这就使得学生感到概念多,头绪不清,压力较大,从而在课程的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对本学科失去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每次课前都拟定好本次课的目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突出重难点的方法,特别是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用学生们能听懂的语言或者实例来表达和阐述。比如当给学生介绍抗原的概念时,我们往往会提到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免疫应答,并能在体内或体外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2]。很显然这里面提到的免疫应答和抗体都在后面的章节讲到,这时我们就可以把免疫应答比喻成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的入侵者就是抗原,防御者就是免疫系统。用这些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学生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明白,同时在提到某些暂时不能展开讲授的知识点时,应该向学生说明这些知识点,现在可能不易接受,但随着课程的进展,知识的增加,就会逐渐理解这些知识点。在学习该门课程前,应该让学生全面浏览教材内容,了解本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获取更多相关的知识信息,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能更好的掌握基本知识,克服畏难情绪。

3医学免疫学与其它基础学科有着联系的密切

教师在讲授医学免疫学时,因讲授的内容和这些学科的知识紧密相联,但解剖生理、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这些课程有时被安排在同一学期学习,这往往使教师觉得难教。因为学生没有全面的相关背景知识,每讲一个知识点就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内容,这时就会让学生觉得难以消化,总是似懂非懂。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全面掌握相关学科的相关知识,经常了解与免疫学相关学科的交叉内容的进展,若讲课过程中涉及到医学后期课程内容,尽量简明扼要讲解,并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务必注意各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性,不能孤立地学习某一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或者通过网络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学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把似懂非懂的问题弄清楚,这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医学免疫学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也是难教难学的原因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免疫学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比如对抗原概念的认识,免疫耐受、棉衣记忆等诸多免疫现象的重新解释,以及许多新的生物学技术在免疫学中的研究和应用,都有质的飞跃。但这些新的知识和观点与我们的传统教材观点可能存在不一致,就处于一种没有确切的定论。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一方面要求以讲解公认的成熟的观点为主,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讲座、专题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免疫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热点,及时追踪分析发展前沿。由此,激发学生探索未来世界的求知欲,不断充实现代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防止知识与视野彼此脱节的弊病。要引导学生抱有怀疑态度,不能认为教材上的知识一定完全是正确的,应该系统地、全面地、辨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防止知识简单、片面、僵化。医学免疫学是一门新兴而且非常实用的学科,在生命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3]。教师教好医学免疫学和学生学好医学免疫学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医学免疫学课程,不论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自身的特点和难点,但只要任课教师扎实掌握好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层面,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巧妙的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学生也应充分了解该学科特点,克服畏难情绪,把握重点难点内容,提高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将之有效整合,一定能把公认的较难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好学好。

参考文献:

[1]唐小云.浅谈医学免疫学理论课教学的体会[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5):92.

[2]曹雅明,吕昌龙.把握免疫学知识特点,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0,16(11):628629.

动物防疫的概念篇3

关键词:农村禽流感防疫;问题;措施

1禽流感概述

禽流感,指的是由a型流感病毒所导致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禽类传染病。禽流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同时还带有一定的"毁灭性",一旦爆发将会给养禽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严重阻碍养禽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危及公共卫生安全[1]。所以,针对禽流感建立一个长效机制,重视且做好基础免疫工作,积极防止禽流感的发生和蔓延,已经成为热点研究之一。

2农村禽流感防疫工作中的问题

2.1防疫禽流感宣传力度不够在农村禽流感防疫工作中,宣传工作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部分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相关主管部门未能做好防疫禽流感的宣传工作,没有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以及网络等现代宣传媒介,甚至没有印发宣传资料,以致于养殖户对此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不利于农村禽流感防疫工作的高效开展[2]。

2.2养殖方式和观念落后农村养禽业存在诸多问题,如养殖规模不大、管理不精细以及防疫条件不理想等。养殖者不重视甚至不支持免疫工作的开展,从而导致免疫密度无法获得显著提升。另外,受经济因素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养殖者未能充分认识到禽流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随意丢弃甚至食用病死家禽的问题比较突出,给农村禽流感整体防控工作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3基层防疫队伍存在的问题部分农村禽流感防疫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无论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实际操作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一些村级防疫员,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弱,再加上上级主管部门未能有效落实相关培训工作,导致一些最前沿的禽流感防疫技术没有得到理想的推广以及应用。一些农村基层兽医机构有待完善,主要问题有工资偏低、工作责任不具体以及基础设施落后等,这给农村地区禽流感防疫工作的高效开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2.4动物防疫的组织管理薄弱动物防疫工作不仅是政府行为,同时也是社会行为,还是公共卫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其组织管理工作应由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目前,动物防疫的组织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下述问题:①动物疫病防疫未能真正纳入政府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使得一些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存在认识上的偏颇,认为该项工作是畜牧兽医部门的工作,因而在相关的组织管理工作中暴露出不重视甚至不参与的问题;②动物防疫法律体系有待健全,受此影响,一些防疫政策和技术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和推广;③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有待落实,未能实现对阻挠免疫行为的有效打击。

3解决措施

3.1扩大宣传,强化农民的疫病防控意识在禽流感防疫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当地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和做好宣传工作,一方面要责任到人,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以及网络等现代宣传媒介以加深养殖户对禽流感防疫工作的认识。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宣传的重要性,并积极落实到行动中去,如贴防疫标语,将防疫宣传资料准确发放到每一位养殖户的手中,并予以必要讲解,从而使养殖户充分认识到禽流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到该项工作中来[3]。

3.2推广技术,注重疫情预防知识的普及建议重视和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预防知识以及技术的普及工作。各个基层站应设立一个专门的禽业科技知识宣传专栏,结合当地条件和需要推广适宜的养殖技术,实时动态公布当前最新的禽类疫病预防知识,强化养殖户预防为主的养殖理念,使他们懂科技且能够做到合理运用,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禽流感防疫工作的可持续开展[4]。

3.3强化培训,提高基层防疫队伍专业水平重视并做好基层防疫队伍的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培训班以及讲座等形式深化防疫人员的基础知识以及法律知识,强化其基本操作技能。对业务不精的防疫人员应加强教育,同时严格落实优胜劣汰以及按劳取酬制度,充分激发防疫人员的工作热情。建议适当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薪资及福利待遇,通过奖惩机制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针对年龄偏大的基层防疫员,建立健全退休制度,根据工作年限发放相应数额的退休工资奖励[5]。如此一来,能够显著提升年轻一代基层防疫人员的工作信心,又达成了新老防疫人员自然更替的目的,同时还推动了基层防疫队伍的不断完善,为农村禽流感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3.4加大投入,建立动物防疫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动物防疫网络,如设立村级动物防疫室,要求其充分做好如下工作:①每年春秋两次普免以及新补栏禽类的补免工作;②防疫档案建立和完善;③动物标识的佩戴;④圈舍消毒;⑤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⑥疫情观察等[6]。

3.5应重视和推动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在建立与健全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应突出其可操作性以及强制性,尤其要细化和明确相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使其在农村禽流感防疫工作中有法可依。与此同时,应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将防疫目标通过层层落实的办法具体到个人,避免"重布置、轻检查"的问题,逐渐建立一个科学的动物免疫监督机制,从而保障基础免疫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采用多层次目标责任制;②采用兽医责任制;③制定科学严谨的检查标准等[7]。

4总结

在当前形势下,深入研究农村禽流感防疫工作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是推动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将会对农村整体发展产生直接且重要的影响。所以,面对现阶段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明确工作思路,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保障农村禽流感防疫工作的高效开展,推动农村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凤桥.农村禽流感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养殖与饲料,2010,10(12):81-82.

[2]陶雪江.浅谈高致病性禽流感防疫技术[J].畜禽业,2010,10(15):4-5.

[3]金云武.农村禽流感免疫效果调查分析及对策[J].福建畜牧兽医,2010,6(17):18-19.

[4]金云武.浅谈农村禽流感免疫效果分析及对策[J].福建农业,2010,11(22):29.

[5]汪炜.流行病应急响应的国际合作--联合国领导下的禽流感防疫机制透析[J].战略决策研究,2014,4(32):87-95.

动物防疫的概念篇4

病源微生物与医学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学科之一,以其广度的多交叉性和深度的多层次性,成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无可替代的桥梁学科。当代免疫学的发展现状是其广泛地渗透到医学、生物学领域的方方面面,正是由于其惊人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分子水平的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开拓和深入,使得人们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诸多环节正在形成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因此,如何围绕免疫学知识体系的特点有效地提高其教学质量,充实和完善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知识积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自然成为免疫学教学的关键。下面,将就免疫学的教学体会,略谈一二。

1把握要点和难点

免疫学理论具有相对独立性,名词概念新颖繁多,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觉得初次接触免疫学知识,学习较为困难。因此,如何在学时少课程内容多的情况下,既能使学生弄懂免疫学知识,又能使学生提高对免疫学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除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非常重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免疫学中的要点和难点,特别要把免疫学的名词概念讲述清楚,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全面阅读教材内容。例如,“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一章中的要点是mHC和mHC分子等基本概念、HLa基因复合体的定位、结构及其编码产物、HLa-i、ii类分子的结构、分布和主要功能、HLa的医学意义;作为难点是mHC分子的两重性。在异体内mHC分子作为表达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能够诱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在自体内mHC分子在免疫应答中所必需:正是mHC分子以复合物的形式参与了抗原肽的递呈,以此供t细胞识别;调控各种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不同的免疫效应机制。同时,各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有别于apC递呈外源性抗原,靶细胞活化t细胞的第二信号产生均是应当讲清的难点内容。由此,有利于学生弄懂所学的内容,便于记忆,提高课堂吸收率;有利于学生掌握最基本知识,获取更多的有关知识信息;有利于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余地,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2注重知识的整体性

免疫学理论浓重的特色之一是人体中不论免疫系统还是免疫效应分子(如细胞因子等)都是以网络形式存在的。各章节知识之间密切相关、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学生了解、掌握基本概念、观点、理论、原理等抽象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针对性地与学生采取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围绕主线,展开横向、纵向知识的关联性,分析各部分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使知识结构整体呈现。例如:关于“肿瘤免疫”一章,与学生共同从肿瘤抗原的种类和特点,免疫应答效应机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发生和部位,某些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的作用以及参与对肿瘤细胞有杀伤功能的免疫细胞及其作用机制等不同层次和水平加以分析和认识,由此,才能真正使学生对一个免疫现象,一种免疫机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完整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可以进一步掌握重点、理解难点,强化对基本理论的系统、全面认识,又有益于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习方法,同时,通过营造一种良好活跃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发展锻炼,培养分析综合的逻辑性、多维性、独创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对免疫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和复杂性还要有正确认识,避免片面的不加分析的去理解以防止误导学生陷入教条思维境地。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在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动态变化,一些免疫效应分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十分复杂。例如,细胞因子在正常机体内有生理平衡调控作用,并可增强机体抗肿瘤、抗感染的免疫力,但是如果大剂量长时间外源性投入,就会对机体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运用免疫学知识的能力,应体现在免疫学教学过程的始终。

3着眼新发展信息

动物防疫的概念篇5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生物概念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这就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核心概念”的教学,追求对“核心概念”的深层次理解。

在课堂教学目标中,概念性知识目标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高三的复习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检测学生已有的生物学概念习得状况,并采用多种有效地策略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物学概念,进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出合理的概念体系,并能利用这个体系解决实际问题。显然,在高三的复习课中,在确定知识目标时,要以生物学核心概念为教学重点。

可是教师面对的教学现状却是:概念教学的课堂很多时候并不是高效的,有时甚至是低效或无效的,部分教师的概念复习还停留在要求学生反复背诵、听写或是题海战术里。在目前高三阶段选修学科课时被严重挤占的情况下,矛盾就越发地突出。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呢?教师首先要清楚影响高三学生概念建构的主要因素,才能确定合理的概念教学突破策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一些体悟。

1、概念自身特征对概念建构的影响

1.1概念的无关特征的干扰

有些生物学概念强调的是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它决定着事物的分类。如“t淋巴细胞”的关键特征是: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产生,在胸腺分化发育成熟,能通过产生淋巴因子或攻击靶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功能的一类免疫细胞;而“B淋巴细胞”的关键特征则是: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产生,在骨髓分化发育成熟,能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功能的一类免疫细胞。至于细胞的大小、形态、具体的种类等都是无关特征,这些无关特征越多越明显,对学生的迷惑性和干扰性就越大。

1.2概念的抽象性的干扰

还有一类概念本身比较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基础,又不能用直观的模型或实验演示来帮助学生完成认知过程。新授课的教学内容就是教学中的难点,这些概念的没有顺利建构或者建构过程形成了一定的偏差,对高三的概念复习就会形成干扰甚至是抑制作用。如“光合作用”,如果在新授课上,学生只是简单地识记概念,而不是通过相关科学史的学习及实验体验真正把握光合作用的内涵和外延,就会对复习形成干扰。

1.3涉及概念过多的干扰

某些生理过程涉及的概念多且杂,常常需要用一个新的概念对一个概念进行定义或阐释,如果教师对教材处理不当,也可能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困扰。如书上有关体液免疫过程的描述:“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教材中提到的“摄取”、“处理”、“传递”,这些本不是核心概念,但这些名词的出现却容易牵制学生的注意,干扰对核心概念的学习。

1.4概念表达上的相似性的干扰

概念表达上的相似性也是干扰学生学习的因素之一。生物学中有些概念,表达文字十分相近,含义却相差很远。如“载体”和“运载体”,前者是指细胞膜上携带物质跨膜运输的蛋白质,而后者是指在基因工程中运载目的基因的核酸。再如“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常被学生误以为是相同含义的两个概念,其实,“人工授精”是将用人工方法注入雌性动物子宫颈或宫腔内,以协助受孕的方法;“体外受精”是指哺乳动物的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的技术,受精作用发生的场所分别在体内和体外,含义相差甚远。高中生物教材中,这样的概念还很多,如“细胞液”和“细胞内液”、“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等。

2、错误概念对概念复习的抑制作用

2.1错误的前概念的抑制作用

前概念是前科学概念的简称,是指学习者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学习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片面或错误的前概念会影响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同化和顺应,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阻碍生物学科学概念的建构。例如,笔者在高三复习免疫内容之前出了以下一道检测题,用以检测学生对相关概念的掌握情况。

例:医务人员常采用注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针剂”的办法为被猫、狗咬伤的人预防破伤风,作用是()

a.清除侵入人体内的破伤风杆菌

B.刺激t细胞分化成效应t细胞

C.清除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毒素

D.刺激B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

对任教的59名学生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答对本题的占8.50%。其中选a为18人,选B为16人,错选D为20人。对错选的进行了访谈,发现错选B或D的主要原因是把“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当成了抗原,注射后会刺激机体发生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当笔者要求学生还原答题时的思路时,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认识时,学生基本上都回答:因为小时候经常要注射疫苗,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凡是注射到体内,预防某种疾病发生的,就应该是疫苗,当然属于抗原,因此根本没有仔细审查题目中出现的“免疫球蛋白”这几个字。当然,也有少数学生提出,自己根本不清楚“免疫球蛋白”就是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

再如,在“有氧呼吸”这个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常犯的经典错误是:人体进行有氧呼吸呼出的Co2中的0来自吸收的o2,理由是“我们自己都是吸进o2,呼出Co2”。生物学跟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生活经验形成的前概念是学生学习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做好梳理工作,并给予有效引导,使学习者能将正确的生物学概念与错误的前概念进行正确辨析和链接,从而习得正确的概念。

2.2新授期间习得错误概念的抑制作用

还有一种错误概念的形成是学生在新授期间学习生物学概念时就没能正确掌握导致的。未能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建构起准确的科学概念,是制约学生概念复习教学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完整的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具有该本质属性的应用范围条件。如对“基因重组”的概念进行分析,非等位基因的组合是它的内涵,它的外延则是:发生于有性生殖过程,而不是无性生殖;发生于配子的形成过程,而不是配子的结合过程;讨论至少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组合关系,而不是一对等位基因;转基因和肺炎球菌的转化也是基因重组。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基因重组的概念,避免诸如“基因重组发生于受精作用过程”,“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个患白化病的儿子是由于基因重组”这样的常见错误。

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局限也是形成错误概念的原因之一。如学习“可遗传变异”,不少教师会这样导人:基因型+环境条件=表现型,在这个表达式中,由基因型改变而引起的表现型的改变称为“可遗传变异”,而环境条件引起的表现型的改变则称为“不可遗传变异”。笔者在高三的教学检测中发现,学生在此埋下了错误的隐患,认为凡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都是不可遗传变异,而没有正确地理解,只有那些仅由环境条件改变所引起,并没有引发遗传物质改变而产生的变异才是可遗传变异。

简单根据字面解读概念也会造成错误概念的形成。如笔者在课堂提问: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依据的原理是什么?你认为这种变异是可遗传变异吗?为什么?出乎意料的是,竟然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这种变异是不可遗传变异,理由是:三倍体无子西瓜不可育,当然就谈不上将变异性状遗传给后代了。笔者只能告诉学生,这就是典型的“望文生义”了,并请学生回顾可遗传变异的关键特征是“遗传物质改变”而不是“是否遗传给后代”。

动物防疫的概念篇6

医学免疫学教学包括基础和临床免疫两部分,其中基础免疫教学主要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分子及免疫应答等内容,在医学免疫学教学占据主干,具有较强的理论及严谨的逻辑性。但是由于免疫学知识抽象、深奥,内容繁杂,学生理解起来较困?y、枯燥,学习兴趣不能提起,致使免疫学的学习提升难度。因此,如何能提高其教学质量,使内容由深入浅、由繁化简,是每位免疫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针对延安大学医学院对临床学专业的改革以及临床学学生的特点,我们免疫学教研室在原有基础上查阅了相关文献、视频资料,还包括一些在临床方面的应用,同时将科研汇入到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也得到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对免疫学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一旦人们对一些事物激起了浓厚的兴趣,自然会主动去学习、去摸索、去实践,同时在此过程中产生美好的情绪、体验,因此,从第一堂课绪论开始就应引入故事,医学免疫学从发现到证实的每个知识点,都有一段感人的科学故事,比如将预防天花的“痘苗”的发现作为铺垫,将抽象的“免疫”具体化为学生们碰触过的事件,使学生们对“免疫的感念”有个初步的认知,在故事的背景下再阐明免疫的概念及免疫的功能等抽象的知识就顺理成章了。免疫学其他的概念同样有相关的故事,比如德国科学家贝林用白喉抗血清拯救白喉患儿故事,从而得出了抗体这章知识的学习。因而,在同学们学习的每一新章里,老师们都必须用心设计,耐心引导,同学们对相关章节的知识产生浓密的学习乐趣,以带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2]

二、提高学生对免疫学教学的重视

吸引学生对免疫学学习的重视,才能使学生有学好免疫学的决心,所以,将以下几点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1、纳入诺贝尔奖的教学

向学生们介绍关于医学免疫学在诺贝尔奖中所取得的主要业绩,提高学生们了解免疫学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例如,早在1908年,俄国科学家伊拉?伊里奇?梅契尼科夫与德国科学家保罗?埃尔利希发现的细胞吞噬作用,从而取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随后,奥地利的KarlLandsteiner在1900年发现了a、B、o血型以及1913年法国的CharlesRobertRichet对超敏反应的研究,分别获取了的生理学医学奖。到2000年以后,仍然有关于医学免疫学的研究而获奖。其中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Lucmontagnier和FrancoiseBarreSinoussi两位科学家因此在2008年获得诺贝尔奖。此类科学家们的故事讲解可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讲课格外生动,引起学生对免疫学的重视性。

2、结合实验课教学

在讲授理论教学的同时,实验课的教学可验证其基础知识,能协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升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4]常见的免疫学试验分如凝集反应、eLiSa、吞噬实验及单核细胞的分离及过敏原检测等。即可以提高学生科研操作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理论教学结合实验操作及其发生原理的讲解,引起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的重视。

3、结合临床病例进行教学

动物防疫的概念篇7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综合治理;措施

一、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在林业建设上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增加较快,取得很好的成果,而且在涵养水源、改善环境、保持水土、促进工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生态保护作用。但由于对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手段落后,预防与治理能力偏弱,也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经过综合分析,我国在森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着如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扩大造成防治难度大。

近些年来我国人工造林面积增加,特别是单一品种的森林造成了病虫害的增加。主要原因是第一由于近些年来的干旱和暖冬的天气原因,森林病虫害向多样化以及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使成灾害虫的种类增多,给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比较高的难度。第二,林地与耕地交叉,使农作物害虫朝着林地发展,带来比较大的治理难度。第三,害虫出现变异,造成常有发生顽固难治暴发现象,造成研制防治害虫农药上更加困难。最后,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害虫的天敌大量消失,发生造成生态治理的缺失。

2、防治理念和手段落后,多为事后补救

我国部分林区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只从部门的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上升到生态安全、物种安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去考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同时对森林病虫害的严重性以及防范治理的难度认识都停留在20世纪80年底的水平,都认为通过阶段的努力就可以防治病虫害,而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到造林的全过程。在治理理念上,还多为“重造林轻保护”、“重防治轻预防”的思想,没有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和保护的重要性。在治理的手段和技术上,多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技术手段落后,不能有效和彻底的杀死病虫,造成了经常复发。

3、在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工作推进难度大

第一,监测预报工作薄弱,我国大部分林区还不能够有效利用技术手段准确及时的掌握病情的发作的规律并进行了预报和防治的指导;第二,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缺少协调,各个环节之间连接不顺,在我国管理部门有农业、林业、防疫等部门,大家都有自己职责,造成管理不顺畅,在加上造林、育苗、引种这些部门很少沟通和协调,造成预防和过程治理工作效率低下;第三,检疫检验工作不规范,一部分地区的检疫工作跟不上,没有建立检验检疫检测与检查站,造成了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与治理效果差。第四,经费短缺,具体表现早基层的技术与基础设施不足,缺少检疫设备与仪器和必要的通讯工作,造成了整体的预防与治理能力较差;最后基层工作推进不力,由于缺少人员和经费,在加上基层对这方面的工作的奖励与惩罚机制不完善,造成基层工作素质较差的同时,我国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工作责任制,急需补充外来有害生物的管理等相关防治技术和行业标准以提高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二、综合治理概念及原则

1、综合治理概念

森林的病虫害防治综合治理是指病虫害的防治机构要建立科学预防意识,分工合作,综合运用技术、管理的手段在病虫害发生的各个阶段进行预防和治理,以达到好的治理效果。在理解概念上要注意三点:第一,要有好的管理理念,要有预防的思想,不能够只在发生病虫害的时候进行治理,要把病虫在消灭在爆发之前;第二,要把病虫害的工作贯穿到整个育林环节,从培养树苗开始就要选择那些抗病虫害强的品种;第三,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不能只重视技术的工作而忽视了如宣传、教育的工作。

2、综合治理的原则

在综合治理过程中,我们要树立如下的工作原则,第一,能预防绝不治理,就是病虫害能够在发生前期就可以预防到,就要投入力量进行预防,而不是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治理。第二,能使用生态的方法而不适用农药的方法。使用生态的方法,可以保护环境,可以保持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使用农药肯定会杀死病虫害的天敌,所以一定要重视对生态防治方法的研究。

三、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措施

在分析我国现存的森林病虫防治存在的一些问题之后,基于综合治理的理念和工作原则,为保护森林资源以及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有效的控灾、减灾措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森林资源和造林绿化成果安全:

1、首先意识上,要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把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贯穿于森林培育的整个过程中,其次要建立能预防不治理的意识,把预防放到更高的地位。

2、在管理上,第一,要健全管理体制,理顺不同机构的管理职能,使日常的工作中各司其职的同时能够及时合作,信息交流。同时对基层病虫害防治机构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激励和惩罚机制。第二,在预防的治理上,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监测病虫的各种动态,正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的趋势;第三,做好宣传工作,使基层林业职工和林农做到对危险性病虫害可以及时发现和干预,也要加强多林区周围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使人人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第四,做好森林方法工作,健全的森林系统对病虫害的防御系统;第五,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和工作责任制,提高外来有害生物的管理等相关防治技术和行业标准以的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第六,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应急响应机制,一旦放生了森林病虫害疫情,可以及时调动全体机构,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在预防技术上,第一,提高检疫技术水平,杜绝危险性病虫害的人为传播,对一些重大危险性病虫害要有相应的准确快速检疫手段。第二,用量少、低毒、高效、选择性强且对环境无副作用的新型药剂和施用技术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起辅助控制病虫害的作用。第三,采取科学的措施,保护害虫天敌,抑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实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第四,避免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利用生物防治,采用引诱剂、培养天敌等方式实现无污染的长效治理方式。

参考文献:

动物防疫的概念篇8

虽然如此,公众的疑虑并没有完全化解。

“疫苗”到底怎么了?什么是偶合症?我们对“疫苗”的了解又有多少?预防接种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获取这些关于“疫苗”的科学常识,或许将为我们对当下的“疫苗恐慌”作出更加理性与正确的判断。

给新生儿打疫苗针,是进行传染病预防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按照中国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新生儿应该在1岁前完成5种疫苗的接种,其中就包括“乙肝疫苗”。从2008年起,国家计划内免疫疫苗已经有15种,全部免费接种,而美国规定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接种的疫苗也有11种,类别稍有不同。预防接种并不是一件毫无风险的事情,尤其对婴儿来说。疫苗对人体产生异常反应的可能性虽然很小,但并不能排除。

偶合症是常见的异常反应之一。在上述事件里,新生儿致死的原因,若果真如康泰公司所言与疫苗本身的质量无关,那么,对于什么是偶合症,我们更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了。

易被忽略的“偶合症”

简要地说,偶合症是指受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其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在这种情况下,预防接种可能是基础疾病的刺激因素,但疫苗本身不是基础疾病发作的根本原因。偶合症可分为偶合、诱发和加重原有疾病3种情况。

偶合是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它与预防接种无因果关系,纯属巧合,即不论接种与否,这种疾病都必将发生。

诱发是指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在接种前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

加重是指受种者原患有慢性疾病,在预防接种后立即引起加重或急性复发,经调查证实与预防接种有一定关系。

形象地描述偶合症就是,一个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如果原本体内就携带乙肝病毒,那么接种后就很可能产生异常反应,引起疾病急性发作。

在预防接种时各种各样的偶合症都可能碰到,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偶合急性传染病:在大规模预防接种时,该地区正流行某种急性传染病,例如2009年12月,中国H1n1甲流疫苗接种后部分人群出现偶合症状。

偶合内科疾病:患儿有内科慢性疾病,但症状不明显,或有明显禁忌症,因体检草率未能发现,或因问诊不够而疏忽,经预防接种后不久急性发作。

偶合神经疾病:如癫痫和癔症。

预防偶合症的关键在于加强体格检查,正确掌握禁忌症,仔细地询问既往病史,全面了解当地疫情,避免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进行某些疫苗接种。一旦发生偶合症,应充分调查原有疾病的具体情况(病史、体检、检验及原有诊断),并与预防接种后病情改变进行比较,以免误诊,贻误时机或加重病情。

“疫苗”并不可怕

偶合症是有一定概率的,疫苗接种率越高、品种越多,发生的偶合率越大。但是不是就应该减少疫苗接种,或者干脆不打疫苗呢?显然这种理解是偏激的。出现这种偏激的见解,根源在于对疫苗的不了解,因为未知的东西总是让人产生恐惧与排斥心理。疫苗――这种似乎只有专业领域才能解释清楚的药物,到底是什么成分?究竟是怎么工作的?这些问题其实并不那么难懂。

疫苗的概念

从药物种属来说,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所谓生物制品,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制剂。预防接种用到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其中,由细菌制成的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制成的为疫苗,有时也统称为疫苗。

疫苗的原理

既然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制成的,那岂不是给人注射的就是病毒了?显然医生们不会跟病人开这种“玩笑”。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并不是活的病毒本身。那么疫苗究竟是怎样使人产生对特定病毒的免疫力的呢?首先我们必须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有所认识。

免疫系统是人体自身具备的防卫病原体入侵的机能,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使身体环境保持平衡。所以每当病原体进入人体时,都会对免疫系统产生刺激。

疫苗就是基于这个原理:经过灭活、减毒的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物质、特殊抗体等;当人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疫苗的种类

从疫苗的概念里,不难看出疫苗的种类繁多。但主要分为三大类。

a人工主动免疫制剂

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类毒素。

灭活疫苗,俗称“死疫苗”,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体杀灭制成。比如甲肝灭活疫苗就是死疫苗。死疫苗在人体内不能繁殖,刺激时间短,要获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复接种。

减毒活疫苗,是人为使病原体发生变异,毒性减弱,但保留其免疫原性。常用活疫苗有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活疫苗在体内有繁殖能力,免疫持续时间较长,效果优于死疫苗。

类毒素,是将细胞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常用的类毒素有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类毒素在体内吸收慢,但能长时间刺激机体产生更多抗体,增强免疫效果。

B人工被动免疫制剂

包括抗毒素、人免疫球蛋白制剂、细胞因子制剂、单克隆抗体制剂等。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均能使机体增加抗病能力,但后者的持续时间短,主要用治疗和紧急预防。

C新型疫苗

新型疫苗大多是采用区别于传统灭活、减毒的新技术制成的疫苗,包括亚单位疫苗、结合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疫苗异常反应

和药物一样,疫苗也会产生一定比例的不良反应。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疫苗反应其实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就像感冒发热一样是机体在抵御细菌或病毒。

疫苗产生的不良反应症状不一、程度不一,不代表一定致残甚至致死。一般来说,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的比例非常低,且大部分不良反应如发热、局部疼痛、肿痛等,都是人体可以耐受的。当然,不良反应还包括过敏反应,而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死亡。

就拿人们当下关注的乙肝疫苗来说,中国疾控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王华庆透露,从2000年到2013年12月,我国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病例已上报188例,最终确定为疫苗异常反应的18例。

疫苗接种确实存在不良反应,这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以美国为例,据美国国家疫苗信息中心(nationalVaccineinformationCenter)网站显示,1991年~2013年,美国有1259人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其中3岁以内的婴幼儿有769人(年均30人),另外还有4万多人接种后不久有就医记录。尽管美国的医疗卫生和预防免疫水平是比较先进的,但也不能避免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因为针对最大人群的普遍方案,很难完全兼顾所有的个体差异。

中国是一个乙肝大国。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2000万乙肝慢性感染患者。根据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自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全国累计9200万人免受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肝癌导致的死亡人数减少430万人,儿童感染率从9.67%下降到0.96%,降幅达90%。

常见幼儿注射疫苗

幼儿是最重要的疫苗受种者。小孩出生不久后就要接种不同种类的疫苗,但同时他们又是最脆弱的生命体,因此了解常见的几种幼儿注射疫苗和接种说明,对于呵护孩子的安全、降低异常反应的风险,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以下就是国家法定免疫程序里规定的5种幼儿注射疫苗。

乙肝疫苗

一般在小孩出生两天内进行第一次注射。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

禁忌:

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中耳炎、心肝肾肺等疾病;

2.体制弱,有过敏史;

3.近期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卡介苗

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卡介苗在一般婴儿出生后即可接种。

如果幼儿患有这些疾病,就不能接种卡介苗,具体为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免疫缺陷症、湿疹或其他皮肤病患。

小儿麻痹糖丸

口服小儿麻痹糖丸可预防“婴儿瘫”,即“脊髓灰质炎”。

禁忌: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特别是有鸡蛋过敏史者不得接种)。

百白破混合制剂

注射百白破混合制剂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可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与生命。接种一般是在婴儿出生满3个月时开始进行。

禁忌:

1.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者禁用;

2.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

麻疹疫苗

注射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第一次接种应在婴儿满8个月。

禁忌:

1.对新霉素和鸡蛋有过敏者;

2.有呼吸道疾病、活动性结核、血液病等;

3.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个人或家庭有惊厥史和脑外伤史。

疫苗质量拷问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常用手段,对控制疾病爆发、流行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疫苗本身又是高风险的生物制品,如何确保其科学疗效,又降低其负面作用?疫苗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直备受很多国家和政府的重视。

疫苗的质量离不开生产、检验、运输、监测等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目前我国疫苗的生产工艺主要有3种:减活、灭活、基因工程。其中乙肝疫苗采用的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疫苗株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对较高。然而,依然存在部分国产疫苗质量不达标的情况,监管部门缺少对这些疫苗大规模上市后的系统评价。那么国外在这些方面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呢?

疫苗的审批、生产是疫苗安全链条的第一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英国严格控制疫苗生厂商资质。在英国药品行业协会登记的64家成员中,仅7家获得了英国卫生部的疫苗生厂商资质。

疫苗生产出来之后,就进入了储存运输环节。为保证疫苗的安全,德国动用了类似于运输“生化武器”的装备――“疫苗冷链”。德国的疫苗专用运输车除驾驶室外,全部采用避光、密封性能好的特殊材料制成,每辆车都有防热、防静电、防辐射等功能。

动物防疫的概念篇9

[关键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基金

有关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立法最早见于1980年卫生部颁布的《预防接种后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处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但是当时着重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处理。为充分发挥生物制品在防病灭病工作中的作用,1982年卫生部颁布的《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也再次提及了关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与处理问题。论文百事通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纷纷出台了地方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但是上述规定,特别是关于预防接种后异常反应的赔偿办法已经明显与目前社会的实际情况不相匹配了。因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但是因为相关的法律问题缺少理论层面的探讨,也缺少明确法律依据,导致司法实践中量裁不一。

一、预防接种的法律关系

预防接种的法律关系比较特殊,因为医疗法律关系一般都是平等民事主体间发生的,符合民法所规定法权模型要求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但预防接种的法律关系,视其是否出于自愿,是否为有偿接种而有所不同。根据《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第五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均应接受预防接种。居住在我国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可根据本人申请,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意,进行预防接种。所以我国绝大多数情况下,预防接种是国家基于医疗的特殊性和对国民生命和身体健康的维护,在法律上赋予疾病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以强制接种权力和公众强制接种义务的特殊法律关系。此为公权力(power)的行使,疾病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仅为国家的使用人、人。医疗法律关系是存在于国家和公众之间的,这种法律关系可称之为强制医疗关系。

当然,如果公众基于自愿要求接种非强制性疫苗,例如乙型肝炎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等,则此时的法律关系又是民法伴随医疗行为调整医患双方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结果,是医患双方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与民事法律形式相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受民法强制保护的民事关系。

二、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概念

预防接种使用的疫苗,对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接种后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及免疫反应,在这些反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称为预防接种反应。《试行办法》将预防接种反应分为:

(一)一般反应和加重反应:由于疫苗本身的特性引起的反应,其性质和强度随制品而异。最常见的是发热反应、局部的红肿反应或种痘后的发痘反应等。加重反应只是一般反应的加重或发生的比例略多一些,均属正常反应

(二)异常反应:指同一批疫苗同时接种很多人,只在极个别人中发生的一类反应。其特点为:与疫苗种类有一定联系,但只发生于个别人(与个人体质有关);反应性质、临床表现与一般反应不同;反应程度比较严重,必须及时就医诊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属于广义药品的范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概念的提出,无疑是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概念的影响。参照199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颁布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笔者认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生物制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接种于人体后,人体在产生有益预防保护反应的同时或之后,发生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应当包括上述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加重反应和异常反应,因为他们都是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接种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应注意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预防接种事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预防接种事故是指接种人在预防接种中,违反预防接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操作规范、常规,过失造成被接种人人身伤害的事故。

三、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赔偿救济机制

(一)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赔偿主体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所导致的责任,其所造成的损失应由被接种人、生产企业、医疗机构还是由国家等谁来承担,值得探讨。笔者认为,疫苗本身存在不可避免的毒副作用,公众买疫苗、接受接种是一种遵从医嘱、个人对疫苗质量又无法鉴别的被动消费者,被接种人本身不存在着过错且其又无分散损失的能力,因此损失不应由被接种人来承担。

如前所述,既然是强制诊疗关系,国家是否应承担侵权责任呢?我国的国家赔偿法主要针对的是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律而应向受害人承担的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的规定,国家赔偿是指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通过法定赔偿义务机关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所给予的赔偿。而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合格疫苗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接种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因此不存在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如果疫苗发展危险的责任全部由国家来承担,将使得国家行政管理更加趋向于保守,如可能导致新药的研制批准过于严格,不能促进新药的发展,影响医学事业的发展以及消费者的利益。

如果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归于产品缺陷而引起的产品责任,必然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势必导致药品生产企业承担责任,可能导致生产企业负担过重(如美国1支百白破“Dpt”在市场售价为11.5美元,其中保险费就占了8美元),影响其新药的创新积极性。为了既鼓励医药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又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笔者认为,不应使生产企业承担无过错的产品损害赔偿责任较为合理。因此,在我国亟待建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补偿救济机制,以降低因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给各方当事人带来的经济损失或风险。

(二)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补偿救济机制主要内容

世界各国关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补偿救济的方式各不相同。日本《药品受害救济、研究开发、产品评审组织法》确立有药品研究开发和药害事件救济基金制度,先向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征收捐款以成立基金会,除可对用药人补偿,也可以减轻生产企业的负担,办理不良反应救济的同时,也推广新产品的研发;美国1986年订立的《国家儿童疫苗伤害法》确立了疫苗安全及被接种人基金补偿形式;瑞典的集团保险制度形式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救济基金补偿形式。结合我国国情,可以借鉴日本、台湾地区的做法,建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研发和救济基金”,设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研发和救济基金会”。使这一制度既能促进新产品的研发,又能保护消费者权益。

1.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给付条件

救济给付必须是针对疫苗的严重不良反应,根据严重不良反应的含义以及参考各国救济制度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救济给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疫苗必须经行政处管部门审批并合法登记;(2)疫苗使用方式正确,无接种

过失或明显缺陷;(3)疫苗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疾病控制机构或医疗服务机构、医师都无法律责任或责任不明确;(4)损害严重性达一定程度(可比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定级标准)。

如有以下情况是不能申请救济给付的:(1)有事实足以认定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是由于接种人、被接种人、疫苗生产企业或进口商、医师或它人的责任造成;(2)因接受预防接种而受到损害,但是通过诉讼途径已经获得救济;(3)同一法律事实已获赔偿或补偿(但不含人身保险给付在内);(4)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未达死亡、障碍或严重疾病的程度;(5)因使用试验用疫苗而受害;(6)常见且可预期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同时要注意救济给付不以过失为要件,不须证明疫苗生产企业存在过失,以避免被接种人举证负担过重,放宽救济给付条件,受害人可以另行以司法诉讼求偿。但应注意同一法律事实不能重复受偿。

2.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补偿范围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救济制度重在迅速补偿损害,降低各方无过错当事人的经济损失和风险。在德国,救济制度适用于死亡或健康受到损害时,赔偿范围仅限于财产上损害,精神慰抚不能请求赔偿,并设有赔偿上限。在日本,给付范围分为医疗费用、交通费、住宿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儿童养育费、死者子女抚养费、一次性补助费、丧葬费等共7项,但不包含精神补偿费用。在美国,赔偿金额如果是死亡事故最高可达25万美元,另外,精神补偿金可达25万美元。身体残废或功能障碍者可另外请求医疗费用、工资损失。在瑞典,有关救济给付范围比美国大,一般病人可以获得补偿包含收入损失、医药费用、精神损害,给付金额按照个人状况、药品、年度,定有上限,保险公司所给付的费用,如果已经由其它救济制度获得给付的,必须予以扣除。

笔者认为,我国在设定救济补偿范围时应考虑与民事赔偿制度的联系与区别,同时要符合我国的经济现状。考虑以下几点:(1)补偿范围重在补偿因重大生命、身体及健康导致财产上的损害而不是赔偿损害,因此其范围应包括医药费、残障生活补助、抚养金、丧葬费等,对于非财产上的精神损害赔偿应由司法诉讼救济,不应属于该救济范围。(2)各项救济给付额,应该按照残障程度等级分别给付,以便利于计算及支付。(3)救济给付额度,国家可以规定起付标准,具体数额各省可以根据当地经济状况来确定。

3.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研发和救济基金的资金来源

笔者认为,在设计资金来源时既要考虑到疫苗生产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又要防止其因基金损失分散功能,而降低对药品质量的注意。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补偿基金的来源可以是3个方面:(1)疫苗生产商或进口商的药品保险费。经过核准登记的疫苗生产企业或进口商,按实际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计算,逐年支付,对于前一年已发生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第二年应增加支付额,以防止其因基金损失分散功能而降低注意。(2)政府补助。因基金运作具有社会公益目的,因此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补助。(3)社会捐助。

4.管理与审核

日本、瑞典等国都设有“不良反应伤害委员会”以及“给付委员会”。比较各国不良反应救济组织,我国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研发和救济基金可以由政府与企业共同管理。同时,还应在目前医学会中设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技术鉴定专家组。该专家组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研发和救济基金应是委托服务关系。

5.申请救济给付的程序

动物防疫的概念篇10

关键词:课堂;凝聚力;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100-02

高等教育中,专业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开眼界,长见识,扩充知识面,为其日后发展拓宽空间,因而深受一些对某领域有兴趣且有潜质的学生的欢迎。但在部分学生心目中其地位和分量毕竟不如必修的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课,其原因在于选修课学时少、学分少、刚性要求少。如果课堂教学缺乏凝聚力,即使教师备课认真,讲课卖力,效果也不尽人意。这样不但不会提振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会使少数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选而不修”,甚至出现逃课挂科现象。以免疫学选修课为例,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其分支学科众多、交叉渗透复杂、知识体系庞大;内容抽象,名词术语概念缩写新颖繁多。如何使这种貌似枯燥乏味的选修课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产生凝聚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笔者的主要做法是:

1.用人格魅力增强教师的感染力。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更要有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对于刚刚走进免疫学选修课堂的学生来说,思绪还处于忐忑纷乱之中,对教师也不太知根知底,自己能否适应老师的教学思路和风格学好这门课,心里还完全没底。针对这种傍徨心理,笔者首先从人格形象和心理情感上贴近学生。比如首次开讲时,仪容整洁大方,衣着时尚得体,精神饱满抖擞,声调洪亮、微笑可亲、字正腔圆,给人感觉赏心悦目,符合多数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容易引起共鸣。又比如在“开场白“中,除了简短介绍本课程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要求外,通常首先把现实生活中的“我”介绍给学生:当初为什么要选择生命科学专业,又为什么对免疫学或生物技术感兴趣,在这个领域自己做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有哪些经历和经验教训,目前正在做什么等等,并欢迎同学们随时参观自己的实验室等,同时还轻松聊些诸如个人经历、考研读博、留学花絮、业余爱好等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另外,主动提供手机号、QQ号和电邮地址,请同学群添加自己为微信好友等。这些似乎常情常理的做法既能给人亲切、平等、坦诚的感觉,又能使人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从而为师生融合打下基础。

2.用课外功夫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没有交流就没有理解,没有投入就没有收获。课堂凝聚力的培育仅仅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本身是不够的,课外功夫往往也是促进课堂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精心备课、吃透教材、用心批改学生作业,用心对待课外互动,用心线上解难答疑等,毫无疑问是课外功夫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比如每新一轮选修课开讲,笔者尽量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用心熟记班上每个同学的名字,不久即使突然路遇也可叫出某某同学的名字,一个普通同学能被任课不久的老师叫出名字来,那是非常感动的;又比如班上有同学生病,笔者主动问候并看望安抚,无论何时何地遇到班上学生,主动打招呼,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贴近,使学生感觉到你课堂上是老师,课外是朋友。还比如用课外时间不断丰富自己的电子工具包(U盘)。一是借助电子表格加强课堂的视觉效果。比如把生物技术中的一些经典的克隆方法和基因手段、免疫系统的三个部分、三大功能、三道防线、三个层面等概念等制成电子图表,使人一目了然;二是制作课件加强课堂的情境效果。比如将抗原与抗体、过敏与过敏源、免疫与免疫细胞、自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t细胞与B细胞、球蛋白与免疫球蛋白等抽象名词以及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超敏反应与脱敏反应等初学者难以理解的概念制成示意图,直观易懂;再就是通过网络终端用心留意搜集下载有关影像教学资源加强课堂的人气效果。比如下载以相关内容的知识点、交叉点、疑难概念为背景制作的动画、漫画等进行播放演示。总之,课外投入越多、功夫越深,就越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对选修课的注意力。

3.用有效切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如何使貌似枯燥乏味的免疫学等选修课变得对学生有吸引力,用心寻求切入点,制造兴奋点,将教材讲活、将课堂盘活、将学生激活至关重要。笔者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铺垫引路,增强学生自信心。选修免疫学的学生虽然已有一定的生命科学专业基础,但仍有不少学生感觉它神秘复杂,无从下手。为了从心理上打消和淡化学生的畏难情绪,尽量不要让学生感觉它的精深离自己很高很远,利用“开场白”做些自问自答的铺垫,使学生觉得免疫学现象身边随处可见、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轻松上阵。比如讲,为什么穿着化纤内衣感觉不适、食物单一营养不良、接触新鲜家具头昏脑胀、雾霾天气和春暖花开季节出行感觉皮肤瘙痒、或者身体某处淋巴结肿大等等,本质上都是一种免疫反应或是免疫应答反应;有的人感冒、哮喘、腹泻、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常见病之所以反复发作,根本原因就是人体免疫力下降,使抗原性的病原体或物质暂时占了上风等;还比如,长期熬夜、偏食、不运动、精神忧伤等容易生病,其实质是免疫细胞减少了,接种疫苗就是利用抗原“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注射球蛋白就是补充体内抗体队伍,输入干细胞就是恢复造血系统,重建免疫功能等等;再比如讲,癌症患者实际上就是免疫系统的预防和监控功能出现了问题,出现了“自己人不认识自己人”或者是不能识别和清除自身的突变细胞等;另外,还联系人的“生老病死”现象,让学生认识到免疫系统对生命的重要性。比如讲,人体好比是一个国家,婴儿的出生相当于国家的建立,免疫系统(国家机器)还有待完善,对病原体(敌对势力)的抵抗力不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免疫系统不断健全,这就是为什么青壮年时期的人很少生病的道理;一旦进入老年时期,人的免疫系统开始弱化,对环境的适应力大为下降,因病或衰老死亡实质上就是免疫系统的全面崩溃,如果用数学模型表示,人生的免疫系统形成的免疫力就像一条抛物线,研究免疫学就是怎样让这条抛物线得到合理调节与延伸等。实践证明,这些看似与深奥的课程关系不大的常识性铺垫其实能增添学生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热情,为顺利进入免疫学殿堂注入了动力。二是激励共勉,增强学生求知欲。免疫学的巨大成就和广阔的诱人前景一直受到生命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所以笔者在讲授有关章节时,总是特别有激情地介绍免疫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很多有待于破解的迷,使学生有热血沸腾、津津乐道的感觉。比如讲,20世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免疫学的褒奖已达20多次[2],首届诺贝尔奖就授予免疫学成就;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免疫学每10年就有三次获奖,今后还必然会有新的免疫学诺贝尔奖得主问世;又比如讲,免疫学根深叶茂,目前分支学科就达20多个,仅向医学各领域的渗透衍生出的交叉学科就达30多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更多的分支与派生学科的出现;还比如讲,现在每天问世的免疫学论文就有数十篇之多,专利则更多,更令人鼓舞的是,疫苗成果日新月异,仅我国自主研究的疫苗就已覆盖了60多种传染病中的36%,目前人类利用免疫学手段已经有效控制了天花、霍乱、鼠疫和麻疹这些恶性或致命性的传染病等等。针对选修免疫学的学生中不乏有人是为将来的深造、就业或创业打基础的,笔者还特别注重介绍免疫学中还有哪些奥秘和未知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与攻关。比如讲,人类的恶性肿瘤、艾滋病、一些新的传染病和免疫性疾病等还没有得到有效防治和遏制,器官移植、生殖控制、衰老延缓等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所有这些,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免疫学的突破等;又比如讲,如何利用少量的血液、体液、唾液和细胞因子等进行免疫学检测,让分子免疫学手段的快速发展为疾病的快速检测开辟新的天地,实现疾病的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免疫学工作者去发明发现等,从而使学生倍感自己任重道远。同时又以赞美、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比如说,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只要勇于开始,就一定能找到成功的路,只要专心致志,在座的同学们中将来一定有人成为免疫学领域的专家、企业家、科学家甚至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成为一个对人类有特别贡献的专门人才。三是引喻联想,增强学生想象力。免疫学知识体系庞大,交叉渗透复杂、尤其与生物化学、医学联系紧密。如何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兴趣、遐想和悬念,笔者通常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借助比喻法[2],深入浅出,化繁为简,诱发联想。比如为使学生能深刻理解抗原抗体的反应具有特异性,将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比喻为钥匙和锁的对应关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种抗原只能与其相应的抗体结合;讲免疫应答时,将抗原(细菌、病毒等)又比喻为免疫系统的触发剂,体内一旦有抗原进入即可导致一场战斗;讲补体激活时,将其过程比喻为高速公路“汽车追尾”效应,只要第一辆汽车陡然停下,后续汽车就会依次倒下;讲免疫球蛋白时,将其5种类型[3]称为5兄弟,它们都是浆细胞的儿子、B细胞的孙子,构型各异,在体液免疫中各有分工,有的是常规兵,有的是边防兵,有的是特种兵,还有的是信号兵,都是人体的“保护天使”,它们巡视在人体的各个角落,发现敌情立即作出反应等等。通俗化的比喻,将抽象的概念、过程、事件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似性进行类比。这种方法简单明了,按号入座,容易理解,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杨秀英.课堂凝聚力刍议[J].青岛化工学院高教研究,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