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知识点梳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9:27

初中美术知识点梳理篇1

一、语法知识梳理应遵循逻辑性、合理性原则

若要获得良好的语法教学效果,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法知识的梳理工作,而不能把眼光仅仅停留在疏而不漏这一点上。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教师如同一名管理者,以取得效果最大化为主要目的,因此如何管理并“调度”所要梳理的语法知识对语法教学来说极其重要。在梳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逻辑性与合理性的原则。所谓逻辑性,就是指教师在梳理语法点的过程中要重视语法知识的客观规律性,要能借助推理、判断等形式,在给学生讲解时能揭示语法的本质属性。所谓合理性,就是指教师在梳理语法点的过程中要注意所选内容应能突出重点、难点,能实现教学大纲的意图。逻辑性与合理性的结合可以使得梳理的语法知识以清晰而又科学的方式传递给广大学生。比如“ittakessomebodysometimetodosomething(某人做某事通常花费多少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语法点,诸如这样的语法点在梳理时应给予高度重视,讲解时应突出讲解it(形式主语),somebody(宾格),todosomething(不定式)等核心内容。

二、语法知识讲解应遵循生动性、具体性原则

现代教学模式已明显不同于以往填鸭式的做法,它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概念,兼顾了主导与主体两个方面。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为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试图解决而又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具体到《牛津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仔细研究已经梳理的语法知识,设计出最佳的、合理的讲解路径,帮助广大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获取语法知识。为此,教师在讲解语法知识时要遵循生动性、具体性的原则。所谓生动性,就是要求教师对语法知识点的讲解要抛弃枯燥乏味的传统方式,代之以活泼的、轻松的、幽默的,甚至是诙谐或者调侃的方式进行,不能过于死板和教条。所谓具体性,指教师在讲解语法知识时要摈弃抽象而空洞的教学方法,以具体例子对每一个语法现象加以说明,使语法现象变得具体起来、生动起来,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比如讲解“thisisanapple/egg(这是一个苹果/鸡蛋).thisisabanana(这是一个香蕉).”这样的句型时,教师不但要讲解清楚何时用an,何时用a(apple/egg的第一个音标是元音,前面的冠词用an;banana的第一个音标是辅音,前面的冠词用a),还可以带一个苹果/鸡蛋/香蕉进教室,用实物演示并做比对。

三、语法知识传授应遵循因材施教、讲练结合原则

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其1943年的论文《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Hierarchyofneeds),每个生命个体存在五种需求,按照从低到高的层次,依次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上和归属上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有两种需要,即求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依据马斯洛,这两种需要介于尊重的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之间。考虑到马斯洛理论被广为接受的现实,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每个学生在接受教师所传递知识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五种需求及两种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语法知识点时,要高度重视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了解所授不同学生的需求及需要,比如对家境贫寒和家境殷实的学生、对家庭幸福和家庭遭遇变故的学生、对性格平和与特立独行的学生等应区别对待。具体到语法教学上,尤其要注意学生情感上、归属上及尊重的需求。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只有当学生的上述需求得到实现后,他们才可能真正地对语法教学感兴趣,继而对授课教师表现出足够的尊重,最终实现师生之间深层次的互动,满足学生求知和审美的需要,特别是求知的需要。当然,在重视因材施教的同时,还应重视讲练结合的原则。光讲不练,学生无法得到锻炼的机会,因而无法巩固所学语法知识。当然,练习的选取要有所侧重,避免题海战术,关键是通过讲练方式透彻讲解每一个语法点,因此,所选练习要体现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等特点。比如“tomlikespracticingplayingthepiano(汤姆喜欢练习弹钢琴).”该例句既很好地诠释了likedoingsomething(喜欢做某事),practicedoingsomething(练习做某事),又体现了play+乐器(演奏乐器)等用法。

四、语法知识巩固应坚持前后贯通、内外结合原则

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H.ebbinghaus)通过研究发现了遗忘曲线,即艾滨浩斯遗忘曲线,该曲线直观描述了人脑对新事物遗忘的渐进过程。艾滨浩斯还指出,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把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高自我的记忆能力。该学说对学界及研究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英语学习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就英语语法教学而言,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高效地掌握语法知识点,教师有必要坚持前后贯通、内外结合的原则。前后贯通的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法知识的教学时要做到前后照应、新旧衔接,把知识点串联起来,达到巩固的目的。内外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能把课本内的语法点与课本外(如英语报刊及其他英语读物)的知识点相结合,通过适当讲解课本外的知识点,促进学生对课本内语法点的深刻理解。通常情况下,学生对课本外的知识有着不小的兴趣,内外结合的原则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牛津初中英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把初中不同阶段的如下类似句型汇总串联:ittakes/willtake/tooksomebodysometimetodosomething(某人做某事通常花费/将要花费/已经花费多少时间).Somebodypayssomemoneyforsomething(某人为某物付了多少钱).Somethingcostssomebodysomemoney(某物花费某人多少钱).Somebodyspendssometime/money(in)doingsomething/onsomething(某人花费多少时间做某事,某人花费多少钱购买某物).等等。学生可能在课外读物中读到这样的句子:thebride(新娘)likesbighousesandthebridegroom(新郎)decidestobuyone.教师既可以讲解decidetodosomething(决定做某事),还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告诉学生,新郎需要向新娘提供房子,所以bridegroom是新郎,bride是新娘,这又加深了学生对该词的记忆。

参考文献

初中美术知识点梳理篇2

【关键词】整体感知感知内容梳理脉络

阅读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下语文老师的共识。张志公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教学要遵从“整体——部分——整体”的规律,引领学生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因为,人们认识一样事物总是先对事物有一个整体的观照,获得一种初步的感知,而后深入其理,研究本质,这是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阅读教学亦是如此。

但是在通常的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不够重视,常常是一开头就从课文某一自然段入手,一下子沉入对字、词、句的分析之中。由于学生缺乏对课文的整体综合印象的把握,其思维通道没能顺畅地接通,所以对老师的讲解茫然不知所措,头脑中所留下的印象支离破碎,知识如一盘散沙。这样就很难在更深的层次上去体味课文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蕴,更达不到“教师、学生、作者”三位一体的境界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让它成为阅读教学重要的一个部分,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紧抓课题,初知课文大意。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题入手,紧扣课题的特点进行研读,充分挖掘课题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全文。

1、质疑课题,答案连缀

用课题质疑展开教学,学生会饶有兴趣地从文中搜寻答案,再将答案连缀,就能够快速的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如教《草船借箭》时,一入课,便让学生看课题质疑,学生纷纷提出“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结果借到了没有?”等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让学生迅速感知文本,将上述这些问题答案连缀。此时学生会惊讶地发现,他们已经清晰地感知文本内容。

2、补充课题,添加定语

许多文章,题目本身就表明了要着重说明或描写的对象,但说明对象的特征,描写对象的特点单纯从题目上却看不出来。如果采用快速浏览课文,抓住事物特点,在说明或描写对象前添加定语的方法,就能达到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

例如《赵州桥》一课,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初读课文后,我随即让学生补充课题,用上“_________的赵州桥”的句式,说说对赵州桥的初步印象。“雄伟的”、“美观的”、“牢固的”、“设计巧妙的”、“历史悠久的”……各种各样的答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赵州桥有了整体的印象,并为精读课文,深入学习文本做好了铺垫。

二、梳理关系,了解内容梗概。

有的课文篇幅较长,人物关系较复杂,如果不理清人物关系,往往使学生对课文的人物、事件,云里雾里、张冠李戴。这样不但破坏了课堂气氛,还会冲淡课文的美感,如果能在感知全文时梳理人物关系,学生对文章的梗概也就心中有数。

笔者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时,发现这篇课文虽然不长,但是里面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根据这一特点,在初读课文时,我让他们说说课文出现了哪几个天神?主人公是谁?他和其他天神之间有什么关系?随着学生交流反馈,黑板上就出现了这样的板书:

阿波罗

劝告拿取惩罚

火神普罗米修斯宙斯

不听生气

解救

赫拉克勒斯

根据这一板书内容提示,再让学生用适当的语言连起来说一说,本文故事梗概便水到渠成——“普罗米修斯为了造福人类,从阿波罗那拿取火种,宙斯知道了非常生气,让火神给他最严厉的惩罚。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劝他交出火种,但是普罗米修斯不听,所以不得不惩罚。当赫拉克勒斯路过悬崖的时候,看见普罗米修斯正锁在悬崖上,他忿忿不平,于是解救了普罗米修斯。”

再如《给予是快乐的》一课,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快到了,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一辆新车。在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并邀请他一起坐车,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对弟弟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他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在理清文中人物的关系之后,让学生说说人物之间发生的事件,最后再连起来叙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便一目了然。

以上案例通过理清人物关系的方法,再追本溯源,谈谈发生在这些人物上的事件,就使文章内部繁杂的人物关系梳理得非常清楚,无需老师一个接一个问题的提问,学生一看板书的人物关系就一清二楚。这种梳理人物关系,了解故事梗概的方法,对于理清课文篇幅较长,人物关系较复杂的课文,的确有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三、巧用图表,理清文章脉胳。

整体感知,不仅只局限于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是文章的结构、脉络,作者的情感、观点等等。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只有理清作者的思路,读者才能正确理解作者对事物的真切认识,体验作者所表达的真诚情感,领会作者写文章的真正意图。

1、在阅读教学中,图表以其直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特别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不能一下子看透文章的写作脉络、结构形式、表现手法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份直观性强的表格,借此帮助学生来解决问题。例如:《北京的春节》一课,我就设计了如下表格:

时间点风俗习惯

学生一边浏览课文,一边找出课文中的每一个时间点以及其对应的风俗习惯,填写表格。这个过程,学生通过表格自主学习不但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初步体会了北京的春节的特点,而且还掌握了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表格的作用,可见一斑。

2、除了常用的表格整体感知文本外,还可以根据文本特点,设计成各种图表,巧妙引领学生梳理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感受课文大意。例如有我在教学《学会看病》一课时,结合文本特点,采用了“心电图”巧妙的梳理整篇课文的脉络,同时深刻感受到母亲的感情变化。

师:同学们,母亲愿意让我一个人去看病吗?

生:不愿意。

师: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这一点,拿起笔在书上做上记号。

生:我从“咬着牙”可以看出妈妈其实很不情愿让儿子去,她是狠下心来才让儿子去的。

生:“我的心立刻软了”也能看出妈妈不愿意让儿子去,因为她觉得儿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生:我从“从他一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这句话感受到母亲很不愿意,

初中美术知识点梳理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小结;科学准确;目的明确;提炼精确;启发谨确

张奠宙说:数学核心素养包括“真、善、美”三个维度。

通俗地说,数学的核心素养有“真、善、美”三个维度:

(1)理解理性数学文明的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真理的严谨性、精确性;

(2)具备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3)能够欣赏数学智慧之美,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在这个理念的驱使下,我们怎样去设计课堂结尾才能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究:

一、目标要求的“深思”

1.科w准确

结合数学核心素养,笔者认为课堂小结最起码的要求是保证科学性、思想性。小结教学要富有思想性和感染力,使学生在准确掌握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和情感上的陶冶。

[案例一]

这位教师在课的开头部分用了一只蝴蝶引入,在课的结尾部分仍请出了这只蝴蝶。

师:这只蝴蝶看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它给我们送来了一件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生:(齐)想!

师:(出示一个黑体的“美”字)蝴蝶送给大家的是什么礼物呀?

生:“美”。

师:对!可是蝴蝶为什么要把这件礼物送给大家呢?

生:因为这个“美”字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你说得真好!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生: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师:好的。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蝴蝶是在夸我们刚才创作的轴对称图形很美。

师:对!轴对称图形看起来很舒服、很匀称。

生:蝴蝶是在表扬我们的心灵很美。

生:蝴蝶是想提醒我们要仔细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师:大家说得多好呀!那我们就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自己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去创造美!

大部分教师在新课教学的导入、引探环节非常注重巧妙设疑,但在课堂总结部分往往缺乏这一意识。其实,如果在课堂总结部分巧设疑问,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奇效,学生会兴趣大增,进而思维活跃。如“案例一”中,教师适时设疑:蝴蝶为什么要把一个“美”字送给大家?紧密联系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同时,由于问题的答案并不唯一,学生可自由检索已有的认识和经验进行思考,为全面进行本节课的学结留下了空间。

2.目的明确

我们往往只注意到数学的思想方法中严格推理的一面,它属于“演绎”的范畴,其实,数学修养中也有对偶的一面――“归纳”,称之为“合情推理”或“常识推理”,它要求我们培养和运用灵活、猜想和活跃的思维习惯。课堂小结要体现这一思想精髓。

3.提炼精确

课堂总结要有浓缩的“提炼”艺术,在设计过程中,应抓住本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简明扼要。

[案例二]

《一元二次方程》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整式方程家族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学生会回答出来的,这样的话我们就梳理所有学过的整式方程,和整式方程对应的还有什么方程――分式方程(学生已学过),这样对学生整个方程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提升,把初中三年所学方程自然而然地就全部带出来了;同时还可巩固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认识,可以设计一下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及各项系数是怎么定义的等问题,这样的话就很轻松地把一节课的知识点梳理了一遍,给学生一个清晰的知识轮廓。

4.启发谨确

小结要给学生以启发,以激起学生努力探索的积极性,做到“点而不透、含而不露、意味无穷”。

[案例三]

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一节时,在课的结尾,我们可以说:“上完这节课以后,我有一点感想想说说,希望可以与大家一起共勉:(1)时间是一个常量,但对一个勤奋者来说,却是一个“变量”,我们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伟大的事业;(2)你的收获与平时的付出是成正比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自己,只要付出,你一定会有收获。”这两句话既与本课内容相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激励其以更大的热忱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是事半而功倍。

5.延伸妥确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往往前一个结论是后一个规律的基础。只有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前后的知识相联系,学生才能学得活,学得好,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内容。因此,课堂小结时教师应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疑设悬,让学生课下自愿地去探索、探究,起到课断而思不断,言尽而意不尽。

二、方式方法的“熟虑”

1.留足时间让学生“理”――注重对疑难内容的审视梳理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小结把书本“读薄”,先对自己的学习困惑进行审视梳理,而后在全班面前对大家共有的疑惑进行再一次的回顾梳理,提炼出“精华”,使全体学生都“结”有所得,“结”有所获。这样的课堂小结是教学过程的第二次“飞跃”,通过巧设疑问、营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

首先是对本节新知识的梳理,对定义、定理、法则、性质等知识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案例四]

如在复习相似三角形时,笔者让学生自己整理并形成思维导图,如下:

其次是对本节课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及方法进行总结梳理,这是深化学生思维的重要内容。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对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认识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得到升华。

再次是对本节课进行纵横的综合联系,抒发学习感受。

[案例五]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教师:请谈谈你的收获与体会。

学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用反比例函数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2:各个问题的形式虽然不一样,我们可以归于函数模型解决,今天就是利用反比例函数模型解题的。

教师: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这位同学有一种建立数学模型解题的意识。

学生3: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这更坚定了我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归纳:

2.打开思绪让学生“思”――注重对思想方法的深入反思

众所周知,学数学的价值不仅仅是记住几个数学结论,或解答几个数学题目,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解题策略。这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其中便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对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认识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得到升华。

[案例六]

如“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学生一看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且临近下课了,容易产生松懈情绪。若教师仍用总结归纳式结尾的方法,单纯强调性质,则不易被学生接受。此时,教师需要将内容巧妙地化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进行小结。如设置以下系列的问题串:

(1)已知将不等式mx>m的两边都除以m,得x

(2)下面的不等式变形错在哪里?将不等式2x>4x的两边都除以x,得2>4。

(3)你能把不等式-1>x变形为x

学生在思考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对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再回顾、再思考、再比较、再应用。不仅自然而然地系统总结了不等式的性质,而且对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则更能深入,远比让学生归纳总结这节课“你有何收获”等述说性的小结更有实效。

3.放开手脚让学生“渗”――注重后续学习的渗透铺垫

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总结,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有效的课堂小结应充满真实气息,学习成为一种重建需要通过归纳总结,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案例七]

笔者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案例:《锐角三角函数》(拟人自述式)

教师:哪些同学能以正弦函数的名义做一个自我介绍呢?

学生1:我的中文名叫正弦函数,数学家根据我的英文名简写成:sina。

学生2:初中阶段,我的“生活”环境是: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就是我,即:

sina=∠a的对边/斜边=a/c。

学生3:在求我的值时,请把我放到直角三角形中,过程中有时还要请勾股定理“老大哥”来帮忙。

学生4:我的“高矮”范围是:0

4.大胆鼓励让学生“伸”――注重对课堂知识的拓展延伸

(1)设疑。即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个问题常常是下节课要探讨的,让学生带着疑问结束一节课的学习,从而激起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和急于知晓的心理。我们知道,说评书的人常讲到关键处、精彩处,说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留下一个悬念让你急于知道下一步结果是什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可设计类似教学悬念。

(2)伏笔。即在讲授某一知识时,有意留下一个“尾巴”,使学生感到言而未尽,以引起他们探讨“未尽”的好奇心,为今后的教学打下伏笔。

(3)延伸。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要想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更多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就只有在课前或课后联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学好学科的知识,以便为将来探求本学科领域中的奥秘打好基础,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

[案例八]

《二次函数》课堂小结教学片段:

学生小结后,教师小结:如果从数学知识结构的内部关系来看,形如y=ax2+bx+c(a≠0)的二次函数,假如只看函数的右边,就是以前学习的二次整式;但是假设y=0,则ax2+bx+c=0(a≠0)就是我们熟悉的一元二次方程;假设把“=”变成不等号,即是将在高中学习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相信同学们能关注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学得轻松、有效。

通过这样的课堂小结,能让学生链接旧知,展望未来学习的相关内容,为学生建构与二次函数有关的数学知识系统提供了“机会和可能”,让其带着对“已知”的收获和喜悦、对“未知”的好奇与疑问离开课堂,使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之感。

课堂教学小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必然归宿,是教学设计“一连串巧妙地导向结局的匠心组合”,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体现。

参考文献:

1.郑常艳.品尝数学课堂的快乐.

2.吴翠婵.大道从简,温故知新.

3.李雷.课堂小结――提升课堂效率的催化剂.

初中美术知识点梳理篇4

下面我就初中二年级语文《桥之美》一文的教学,谈谈这个方面的问题。初二教学重点是训练学生的说明文阅读能力。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说明文的分类,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文的方法。老师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多次训练,应该掌握得不错,但学生如何去运用知识,去思考一些不典型的说明文呢?

我们首先要复习典范的说明文,巩固掌握说明文的知识。比如区分事物说明文有《中国石拱桥》和事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其次掌握说明文的特点顺序和方法。最后引导以掌握说明文的知识,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阅读。思考时注意结合课文具体内容,深入地判断分析。

我在上《桥之美》这篇文章时,就遇到了学生对文章的不同理解和争论。有些争论的问题,甚至在教学参考书上,也没有圆满的解答。其他任课老师们教学中也遇到同样问题,大家讨论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争论焦点归纳以下两点:1.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2.该文是事理说明文还是事物说明文?

有很多学生认为文章说明的对象是“桥”。因为文章中列举了不同地方、不同形式的桥。有的学生认为是“桥之美”,文章虽然写了不少桥,但是没有写到桥的特点,写各个地方的桥是为了说明“桥之美”。但是这里又产生一个问题,如果说特点是“桥之美’,那么它应该属于事理说明文,而文章中没有说明桥美的原因,以及怎样美的内容。于是老师、学生都茫然了。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对《桥之美》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温习说明文分类知识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课文认真思考,从文中寻找依据,证明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如果是“事理说明文”,它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顺序是什么?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如果是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说明的对象的特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可以查找教学参考书《初二语文全解》,看看别人是如何判断的。

学生通过自己寻找依据,还是不能统一看法,并且各持己见。有的同学找来资料,证明是事理说明文;有的同学用别的参考书阐释是事物说明文。而《语文教师参考用书》认为是文艺性生动的说明文。

面对此情况,我跟学生一起采用梳理文章段落的办法,帮助学生证明自己的观点。

《桥之美》全文共七个自然段。第一段引出主体桥;第二段介绍美术工作者眼中的桥之美;第三段比较石拱桥的结构美和桥之美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第四段举例乌镇、江南乡间、颐和园和广西等不同环境的桥,说明产生多种多样形式作用的不同的桥之美;第五段举《清明上河图》艺术作品,如何处理好桥的形式美和画卷里的环境,以及画家们处理好表现不同桥之美的形式,而桥在小河、高山峡谷环境中的相互作用;第六段举例并比较,南京大桥钱塘江大桥直线桥和在成昆路上的直线桥与不同环境构成的不同形式的美――第七段总结桥之美指: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通过梳理段意,归纳段意,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思路。文章为了说明“桥之美”,归纳了桥之美的特点:桥之美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为了说明此特点,采用了举例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作者的思路是:生活中桥之美是因为它在不同环境中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到艺术领域里,摄影者和画家表现的桥之美的不同形式,也必须与桥所在的环境结合起来。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自然得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桥之美”,而不是桥。文章归属事物说明的类型;因为本文重在说明“桥之美”的特点。并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初中美术知识点梳理篇5

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及日常调研,本文认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初中学生对课程期待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家庭经济可支配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因此,电脑已经基本普及。农村的一些家庭为了孩子的学习需要也完全可以配备。因此,学生在接触信息技术课程之前就已经对电脑有了接触。相反,我们的课程设置上尤其是教学模式上还处于传统阶段。这就导致了教师教的内容学生兴趣不高,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上又无法得到满足,故而两者间的矛盾就越发凸显。其次,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涉及计算机方面的内容,而计算机恰恰是一门发展变化较快的学科,其在知识体系上的变化相对于其他应用课程具有快速性特点。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水平上要具有相当高的水准。本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要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其进行优化以适应教学对象的变化。另一个方面,加快课程设置上的改革,丰富内容,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加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二、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性提升策略

对于这一点,许多学者和教师都非常关心,就当下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也进行了积极的践行活动。那么,到底提升的途径与策略有哪些呢。对于这个问题,本文笔者也在不断地关注和思考之中。通过多年的调研观察和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认为提高初中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的工作:

1.教师存有进取之心。为什么将这一观点放置在第一位呢?这是因为这是教育有效性提升的根本。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更有效地为学习者服务,而服务的实施者就是我们的教师。我们自己在教学上没有上进之心,没有进取之为,那又如何谈有效的服务呢。调研中,发现许多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任课老师在备课上随便敷衍,采取拿来主义。可想而知,这样的老师其上课的质量又何谈有效呢。因此,教师必须要有一颗进取之心。一名教师的高度,取决于其灵魂的高度,正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当下做教师要赢得学生的敬重,自己必须要有进取之心,要以丰厚的知识营养,高超的教育艺术,深厚的情感体验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

2.教师要能经常思考。哲人笛卡尔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而恩格斯也曾经说过:“思考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教师工作是一份动脑筋的工作,一味地做而不去思考,想必这种教师的发展不会很快,教学也不会丰富多彩。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知识更新速度在初中所有课程中相对较快,因此,对于任课教师而言更需要经常地思考。那么,我们都要思考什么,又如何思考呢?笔者认为应该包括“思考备课”“思考教学”和“思考成长”。我们知道备课是一名教师最为基础的基本功,虽然我们天天都在不停地备课,但是能真正地静下心来加以思考毕竟只有少数教师能做到。在备课时,我们应该思考自己的教学对象的具体学情,如学习的习惯是什么,经过教学能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教材的教学内容有哪些是重点,哪些又是应该了解与掌握的,哪些内容是难点。

3.教师要能学会合作。美国加州有一种堪称世界上最高的树———红杉,其最高的能达到相当于30层楼房高。正常情况下,我们知道树长得越高,其根应该扎得越深,可问题是,美国的红杉树根很浅。根浅,对于高树来讲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因为极其容易被狂风撼动、连根拔起。后来学者发现红杉树根虽然很浅,但之间却是互相连接、缠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根的整体。虽然在狂风的袭击下,却依然能稳稳地生活下来。因此,学者得出了一个启示:合作的力量是如此巨大!那么,再看看我们的教育,我们同样需要一支高度团结的师资队伍。因此,我们教师要改变“单兵作战”的工作模式,要学会合作。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已经打破了面对面式的传统交流模式。如今,网络使人们交流更加便捷,更加直接,这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好契机。以往合作一般局限于本单位的同组教师,如今通过网络可以是外校的老师、大学的教授等。总之,无论采取何种合作形式,关键的问题是要关注合作的内容、合作的效果。

初中美术知识点梳理篇6

骆仪是位阳光开朗的佛山女孩,在赴英国留学之前,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她,曾在南方一家报社当过三年记者和一年编辑。四年的新闻工作让这个激情80后颇感重复和单调,喜欢新鲜的她想打破这种生活状态,于是决定到欧洲继续学习。但不愿再选修传播学这类理论型专业,她觉得实践型的纪录片专业更具挑战性。

2009年9月,骆仪赴伦敦大学金匠学院修习纪录片创作。刚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骆仪感到一切都是这么新鲜和美好。然而课程开始后,难题却接踵而至。开学不久,老师就问她是否考虑好了毕业短片的拍摄。这让骆仪颇为惊讶。后来她才知道,按照规定,学期修满之际学生们需提交一部片长15~25分钟的个人纪录片作品――占学习成绩的50%,这是毕业的必经之路。

环顾周边,她发现很多同学来自电影学院,基础扎实,上学之前就拍了几部影片,他们早在开学前就想好了自己的毕业短片题材。骆仪却对纪录片制作一无所知,甚至连摄像机都没摸过。她决定发扬“笨鸟先飞”的精神,加班加点学习。经过一番琢磨,骆仪认为“自梳女”这个题材值得一试。

“自梳”现象曾广泛存在于清末民初的广东地区,当时一些未婚年轻女子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后地位卑微,受婆家虐待,以及有钱男人可以名正言顺娶三妻四妾等,由于不甘心受此屈辱和束缚,她们发誓终生不嫁,于是产生了挽起发髻成为“自梳女”的特殊习俗。这个群体能够存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时珠三角地区经济繁荣,尤其蚕丝业较为发达,需要大量女工,外出务工的机会多且收入较高,不少有技能的女子相当于今天的白领,生活相当宽裕。所以,她们在经济上有能力对男权社会提出挑战。但发髻一经梳起就要终生冰清玉洁,不得反悔,父母也不能强迫她们出嫁。因这颇有些“圣女”的味道,社会对之也很宽容,以至她们成为当时的“时尚群体”。

然而到了上世纪30年代,由于珠三角地区蚕丝业衰落,这一带的年轻女性听说到南洋打工收入丰厚,遂结伴前往,许多女子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生活多年,但绝大多数没有谈婚论嫁。直到近年来年岁已大,因不愿漂泊海外才回到故乡,而她们就是中国最后一批“自梳女”。

当骆仪向导师说起这个题材时,那位英国教授颇感惊讶。更令他感兴趣的是,这些“自梳女”如今都已八九十岁,而且在整个珠三角地区目前健在的不足百人,堪称中国最后的“圣女部落”!

用镜头走进“自梳女”生活

“自梳女”们单身生活一辈子,个性甚为独立,骆仪的导师和同学们称她们“BRaVe(勇敢)”,于是,选题敲定。此外,骆仪还颇有些私心,“现在社会上老说剩女,对大龄单身女青年有歧视”,仍身为“圣斗士”的她,试图为剩女们正名。2010年3月,在取得英国nGo组织1000英镑的赞助后,骆仪回国开始拍摄《自梳》。

其实骆仪在国内做记者时,就对这个群体有所了解。2008年,她所在的报纸开辟了“讣闻”版面,骆仪必须去采写一些百岁老人。有一天,她来到公记隆颐老院采访,认识了一个叫“联姑”的自梳女。老人家80高龄,衣着朴素、干净,还能自己煮饭。交谈中骆仪意外地发现,眼前这位“骨灰级剩女”不是因为没有选择才“剩下”,其间甚至有高官追求过她,只不过她坚持选择单身。骆仪记住了这位有个性的老人,后来只要在那一带路过,她就会去看望联姑。

凭着和联姑的熟悉,骆仪决定把采访重点放在她所在的颐老院,那里还住着另外一些“自梳女”。但要取得她们的信任并不容易,更何况骆仪连记者证都没有。让人庆幸的是,几位老人出于善良,都答应配合她的采访和拍摄,只是因均有特殊的生活经历,最初还是本能地对骆仪有一种戒心。

很多人以为当年“自梳女”去南洋后孤独郁闷,生活很悲掺,其实并不是这样。老人告诉骆仪,她们多数在新加坡当佣人。每天做饭、搞清洁、带小孩或送主人家的孩子上学。这些豆蔻年华的女孩由于聪敏勤快,奉行独身,很快获得青睐,成为家政行业的品牌,也只有商贾豪门才请得起她们当佣人。在上世纪30年代南洋各大城市,每到下班或假日,身穿黑纱衣、脚踏木屐的她们就会成群结队,穿街过巷,飞扬的青春活力和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息,让她们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一些自梳女在主人家没有房间,她们便结伴租房。虽远离家乡,举目无亲,但收入颇丰,女孩们对生活并无怨气。最初她们每月给家里寄钱养弟妹、父母,后来甚至出钱为侄子盖新房娶媳妇。在二三十年前珠三角乡下出现的不少漂亮小楼,多是“自梳女”们的功劳。

骆仪还在一些资料中发现,当时一些新加坡行政官员家庭也聘请“自梳女”。因为她们能以广东话注音说出相当准确的英语,还能做出像样的西餐。今年94岁的欧阳焕燕,前后在李光耀家工作了40年,小姐李玮玲是她一手带大的,大公子李显龙从牙牙学语到出国留学这段时期,她一直都在李家。老人还藏有大量与李家有关的相片。几年前,深圳一位学者希望探访欧阳焕燕做研究访谈,怕贸然上门被拒绝,还趁着见到李显龙之际,请求其亲笔写了引荐信。

现在回到国内的一些老人,在餐饮上仍然保留着在新加坡时的习惯。“我吃咖喱、面包,喝咖啡。还让熟人隔一段时间寄一次咖啡,新加坡的白咖啡很好喝。”更让骆仪叹服的是,“自梳女”们做的马拉酱和蛋挞、酥饼等西式点心也十分地道。因为长期生活在多语环境中,老人们的英语口语相当棒,有的还能讲一口流利的马来语。

骆仪拍摄的这部纪录短片,讲述了联姑、芬姑、宜姑三个自梳女的故事,探讨“选择”“婚姻”和“死亡”等永恒的主题。伦敦的纪录片界有一条黄金法则:眼泪是金,你要想办法让你的主角在镜头面前哭,让他们痛苦,让他们激动、愤怒、争吵。

但骆仪的纪录片里没有眼泪。2010年的清明节是个雨雾纷纷的日子,骆仪正在联姑房间里,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喊起来,急呼医生,联姑出去查看情形后,平静地告诉骆仪:“养老院中的自梳女龙婆去世了。”看惯生死,联姑已经处变不惊。次日,姑婆们在楼下折金元宝,天上雨雾纷纷,地上落红点点,三角梅花瓣染红了潮湿的地面,从拍摄角度说,这个画面非常美,但骆仪一看芬姑的神色,就打消了拿出摄像机的念头。

不久后的一天,骆仪在联姑的房间门口拍摄走廊,突然听到耳机里传来“哎呀、哎呀”的声音,是联姑。骆仪扭头一看,只见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端着一盘饭菜的联姑踉踉跄跄几近摔倒。她赶紧跑过去扶,摄像机还在工作,拍下了这一幕。

骆仪说,在西方,不少记者的守则是“不跟采访对象做朋友”,保持距离,才能保持冷静和立场,纪录片的“直接电影”流派也主张拍摄者做“墙上的苍蝇”,不介入拍摄对象的生活。而她因为跟自梳女们越走越近,就不愿意看到她们受伤、不愿意冒犯她们、不愿意问尖锐的问题,比如说她们是不是同性恋、有没有偷偷交过男朋友、还是不是处女等等。

“这也许是《自梳》的诸多不足之一,但我想说的是,我没有这样做,不代表我就只能拍出一部琐碎平淡、令人昏昏欲睡的片子。”骆仪坚定地说道。一天,骆仪在联姑房里坐着,联姑抽着烟,突然对她说:“有件事我从来没对你说过……”骆仪听到了一个月以来最打动自己的故事。如果一直想刨根问底打探这些私密问题的话,肯定会错过它。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动人故事?骆仪拒绝“泄密”,卖了一个关子:“她谈到自己对死亡的看法。”

27分钟短片引起世界关注

在采访中,另一位主人公芬姑也给骆仪留下了深刻印象。芬姑88岁高龄,但皮肤白嫩、少皱纹,发间不乏青丝。骆仪问这位举止优雅的“圣女”有何养生秘诀,她回答:单身、少牵挂。同这些“自梳女”相处一段时间后,骆仪感觉她们比人们想象的更为独立,不会为了嫁人而委屈自己,有的面对做巨商阔太甚至市长夫人的诱惑,竟毫不动心。反倒是现在的年轻女孩,很多都抱有这样的想法――“嫁个有钱人,然后不用出来工作。”

有趣的是,这些“圣女”虽因信守“发髻一旦梳起便不可反悔”的承诺终身未嫁,但她们听说美丽可爱的骆仪还是单身时,竟热心地为她介绍起了男朋友。骆仪戏称,这是骨灰级剩女对新一代剩女的关怀!

拍摄几近结束时,发生了一件“超级倒霉”的事――骆仪发现由于技术问题,自己精心拍摄的很多画面竟无法使用,需要重拍。考虑到老人们的身体状况,骆仪最终很无奈地放弃了重拍的念头,以现有素材剪出了自己的纪录片《自梳》。

由于这类题材的纪录片在英国主流社会较为少见,仅27分钟长的《自梳》在伦敦一放映就引起震动,并在名气很大的“曝光”电影节上获最佳纪录片奖提名和“英国皇家电视学会大奖”。同时该片又入围了11个电影节,在加拿大、韩国、约旦、爱沙尼亚、印度、土耳其等许多国家放映,亿万观众无不为之震动,并对时下很流行的单身问题陷入思索。大部分“自梳女”识字有限,不知道什么是女性主义,但她们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非常强。而她们对誓言的坚守,到底是独立还是传统?是固执还是看透?这种选择是对是错?在生命接近终点时如何看待年轻时做出的选择?骆仪在片子里问了许多问题,但她们的回答远比人们想象得简单。“我想不同的人看这部影片都有不同的感受。”骆仪如此评价自己的纪录片。骆仪的两个外国朋友看过《自梳》后,一个说:“独身真有些孤独、可怕,我想赶紧找个帅哥把自己嫁出去。”另一个则说:“单身其实挺好,惬意又有点修女的浪漫色彩!”

当名震全球的BBC,得知《自梳》的导演和拍摄者竟是一位华人姑娘,而且这件毕业作品还是她的处女作时颇感惊讶,特意在曼彻斯特为骆仪做了一个20分钟的专访。其间主持人问道,纪录片创作是否创意最重要?骆仪道,最重要的是努力、坚持。这正像联姑她们,一生都在为自己所选择的孤独而坚持。

2011年9月4日,《自梳》首次在北京“一元公社”放映,观众多是艺术圈人士,很多人表示“很震撼!”尽管纪录片小型沙龙在欧美国家十分流行,但在国内,这种艺术形式还非常“小众”。骆仪说,中国纪录片商业化程度很低,导演拍片只能自己掏腰包,影片拍摄出来不能在电影院公映,即使公映了也很少有人看。在英国,纪录片拍摄前导演有很多融资渠道,英国电影院经常上映纪录片,一部20分钟的纪录片和2个小时的电影售价相同,都是10镑,观影的人非常多。不过她非常看好纪录片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因为这个市场实在太大了!

如今,除了忙于参加世界各地的影展外,骆仪还准备将“自梳女”这一重大题材拍成电视剧,日前正与投资方展开洽谈。毕竟她们已入暮年,最小的80岁最大的已到百岁,中国最后的“圣女部落”,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会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骆仪在焦急中,又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初中美术知识点梳理篇7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等函数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theBeautyofUsingmindmapstoLearnmathematics

FanYue

(HuaLuogengmiddleSchool,Huizhou,Guangdong516000)

abstractinthe21stcentury,learninghowtousetheinformationeffectivelyhasbecomelearningandthinkingskills.again,thisisalsoaccompaniedbytheskillsstudentslearnintheclassroom.theuseofmindmappingapproachtoeffectivelyusethestudent'sbrainlearnstobecome"effectiveclassroom"alearningstrategy.

Keywordsmindmapping;elementaryfunctions;mathematics

1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在近些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学习和接受,如何使复杂的思维变简单?让思维充分地发散、有效地收敛,特别是数学领域中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灵活应用。

一般的思维导图,我们要求色彩,以便加深印象,也可以让整幅思维导图看起来很美观,更好记忆。但是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大多会注重色彩和美观,而对内容的理解记忆不重视,所以我在应用时,只是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了引导,也没有提及“思维导图”,只是用这种框架方式让学生理清脉络,更快地回忆已学内容。

2思维导图在课堂上的应用实例

图1初等函数复习(1)

笔者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给高一年级两个不同的班各上了一节初等函数的复习课。当然,课前必须要求学生准备一些a3或a4大的白纸,1支笔。一开始上课,就在电脑展台上将最大的主题=写打在最中间1。然后用大括弧在左边列出两个分支;“定义”和“性质”。

边讲解,边将函数定义的关键词“一一对应”,写在连接线条的上方。而函数的性质可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请学生协作回答,将所有性质列出,如图1。

到这里,学生对这些的理解还是很抽像,接下来,要求学生在思维图的右边补上各种初等函数,如图2。

图2初等函数复习(2)

图3初等函数复习分支

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对其中一个初等函数进行复习。

指数函数,将左边的六个性质列出,要求学生模仿这种框架结构,在纸上,把这些具体的性质回忆列举出来,如图3。

实际上学生在做图的过程中,对指数这章节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整理。下面为一学生补充内容图例(图4)。

通过这十几分钟简单的教学,教会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自己思路,对所学的所有初等函数进行联想总结!之后就让学生自由发挥,分了几个小组,把剩下的几个初等函数性质列出。学生的模仿力是非常强的,在前面的引导后,之后的初等函数,学生们花的时间并不多,但是有大部分学生需要翻课本参考。我希望通过这种简化的思维导图方式,使学生对此内容更有记忆、参考、提示和启发价值。

图4指数函数复习

3利用思维导图方式梳理数学知识的结果

实际上,这节课是一堂让学生学会利用思维导图方式将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梳理的课。其主要目标是让他们平时能画出复习框架结构,可以随时用简化的思维导图进行复习,达到记忆的效果。

学会这种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思维导图方式之后,还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风格,按自己对单元内容的理解,用思维导图(框架简图)列不同内容的大纲。并且特别说明:可以有个人的风格,画得快,自己懂就行。

笔者希望学生们“成倍提高学习速度和效率,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让学生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并使学生能快速地记笔记,顺利通过考试,轻松地表达沟通等等!”

经过一个月后,我发现有的学生在概念理解上有明显提高,但学生解题能力提高不明显。我有点失望,难道这种方式不见效吗?但是提问学生时,对课本内容已非常熟悉。也就是说通过导图把课本内容都记住了,但做题的时候还是不会。

原来解题能力没有提高。思维导图只是一种把握知识结构辅助的手段,大量的实践、练习、做题也要跟上,以熟练把握知识,维持知识热度。

接下来,还是坚持在课后让学生对单元内容的复习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并且附加上相关内容的几道习题。在三个月后的期末测试中,发现总体解题能力提高,基本上消灭了学生对数学的厌学情绪。

4利用思维导图应注意的问题

笔者总结这段时间的效果,认为思维导图方式在高中数学应用中,应该注意一些问题:(1)对于高中学生,思维导图的应用不要把时间放在画图上,那是非常浪费时间的,(当然有这样的兴趣,喜欢用色彩来加强思维记忆的效果,老师是要鼓励的)。而且绝对不要画得复杂,而是越简单越好,思维导图的目的是要跟大脑运作一致,它绝不是拿来好看的,越简单越好,自己懂就行。(2)思维导图虽然有用,但是会画导图了,不一定能出成绩,后续动作更重要。数学必经历“学习理解―做题巩固―总结归纳”三个阶段。导图在“学习理解”“总结归纳”比较容易操作。这二个阶段导图最大的作用是帮助梳理记忆脉络。而解题能力提高,必须还要学会对题型进行总结,前题是在做过大量题目后。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作为老师,可以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做一些有关题型的思维导图引导学习。(3)画思维导图反复复习比一次复习花很多时间要好。老师要在适当的时间提醒学生对前面内容再用思维导图梳理,再进行一次知识点框架式记忆。

5结束语

思维导图是个大脑学习的工具。导图其实只要知道基本原理,有个好的工具,基本可以自由运用了。深入的应用,要靠自己领悟,实践。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色彩对比强烈的思维导图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自己喜欢怎样就怎样――发散式的思维是思维导图的核心。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巴利・博赞.《思维导图》系列五册.中信出版社,2009.

[2]tony,Buzan.,&Barry,Buzan.titleofbook:themindmapBook.St:CitiCpublishingGaroup.

初中美术知识点梳理篇8

摄影自正式出世以来,很长时间没有形成学科。早期的摄影只是罗列现象,关于它的议论只是零星,而且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媒介的使用技术技巧上。在1950年代,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moma的图书管理员博蒙特・纽霍尔(Beaumontnewhall)在1937年他参与操办的“摄影1839-1937”展览上撰写长篇文章,详细叙述了摄影近一百年的历史,后来梳理成书《世界摄影史,1839年至今》。不过,这部书直到第三版才彻底将技术与艺术理论彻底区分讨论,至此,摄影作为一个有理论的学科才算正式建立起来。在这之后,有关摄影的架构性学术文论渐渐增多,摄影的理论建构与其技术发展与社会实践的扩大分不开,实践与理论一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1970年代以来,欧美的摄影理论发展随着后现论的发展愈发深入,涉及更为宽广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中国人真正接触摄影术已经是其诞生之后半个多世纪。19世纪末,少数中国人开始利用摄影谋生,大多都集中在照相馆业。这一时期,摄影对中国人来说只是一个谋生的工具,根本谈不上对其有形而上的思考。直到1920年代初,蔡元培在一次讲座中谈到“摄影可以称为是美术(艺术)”。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将摄影上升到艺术文化层面来看。蔡元培这个带有时代性的说法,迄今已经过去近一个世纪。漫长的时间里,中国从一个农业文明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期间的磨砺痛苦惨烈。摄影作为现代属性的媒介,既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也是历史的承载者。蔡元培和其后许多有着相同文化学术地位的“知识分子”们,基本沿着这个视角来谈论摄影,几乎定义了其很长时间在中国的文化历史身份。但是,蔡元培所谓的对摄影是“美术”的定义,也避免不了历史的诘问:摄影是简单的艺术吗?抑或是比艺术更有力?它与历史中的个人是什么关系?与波澜壮阔的历史运动是什么关系?与受政治经济左右的文化是什么关系?谁来回答这些问题,依据什么来回答?

历史从来都是混沌且呼啸而过,许多重要的“桥段”也会因为人们惯常性的忽略而飘散如烟、了无痕迹。于是,构建、整理和修补历史记忆就显得无比重要。这是一项专业的工作,只能由知晓历史和文化知识丰富的学者来负责。编著《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的龙祖先生完成的就是这个工作。

1962年,龙祖在中国摄影学会理论研究室任研究员,在该室主任吴群先生的指派下,前往储藏民国历史文献的中国书店北京国子监书库和上海南京路书库索检、收购有关的中国摄影史资料,直到1966年的前夕中断。《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一书的基础工作就来自于这期间龙祖先生的积累。现在看来,在那个年代,吴群先生和龙祖先生所做的决定和工作是多么具有勇气和担当,也说明中国摄影界的前辈们的意识视野有多么宽广和深厚。更为可贵的,是龙祖先生后来在编著这本书中的学识和学术意识。结束后,龙祖先生担任中国第一个高等摄影教育平台――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的授课任务,他将前的研究成果汇集转换成教材讲义,直至最后形成一本于中国摄影思想文化史很重要的《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一书。

这本书是龙祖先生依照人物首次撰稿时间编年排序的。这样的编年方式可以让我们清晰地捋出中国摄影思想史的转变,看到中国摄影人们对其历史性认识。全书呈现的时间跨度是从1921年到1949年,前后28年时间,撷英70位对摄影有过评论、议论的人的相关话语文本。龙先生对这些人的言论进行精选,不忘将一些人的言论做了个人编年体的编排,让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他们的思想心路。

龙先生对文本作者的选择是学术性的,囊括各种不同身份,从五四以来具有旗手和大家身份的鲁迅、胡适、刘半农等到左翼革命者沙飞、石少华、吴印咸等,以及文化人与艺术家俞平伯、顾颉刚、丰子恺、周瘦鹃等。当然,更多的是摄影家与摄影爱好者们有代表性的言论。这种包容性的采编,为研究摄影思想史的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历史呈现。

尤其精彩的是,龙祖先生以自己对这些历史文本研究的论文当作本书的代序。这篇长达一万五千余字的论文《弥足珍贵的摄影美学理论瑰宝――谈中国摄影艺术先驱者们的理论贡献及美学范畴》,其本身就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学术理论之作。龙祖先生对摄影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人对其理念作了美学性的梳理,并根据当时摄影理论缺少结构性的现实,努力进行构建范畴的尝试。龙先生也着力归纳其中一些典型的、带有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概念,比如“阴柔与阳刚”,“清与糊”,凸显中国摄影人对摄影媒介的认识特点。龙先生的这篇论文不但是该书最好的导读,其本身也可跻身于这条不断延长的思想长廊。

《中国近代摄影美学文选》从1988年出版,迄今已27年。这本书对包括我在内许多对摄影文化史感兴趣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重要的精神食粮。我对摄影现象的许多思考和判断批评,都源自这本书所给予的历史语境关联。从这个角度上说,龙祖先生在27年前的工作意义非凡。世上丰富多样的文化,皆有悠远的根系,中国今日的影像文化亦是。

与龙熹祖对话

像素:这本书对一代摄影人影响很大,鲍昆、顾铮等摄影评论家都向我们推荐它。那个时代您做学问非常细,现在一些研究摄影理论的人都做不到。

龙熹祖(以下简称龙):现在关心摄影理论的人不多了。现在一些文章,讲到中国摄影历史的一些情况,看起来很多都是从这本书里得到的。尽管没有注明出处,估计他们很难读到原作。严肃的学者治学一定是原原本本写出资料的来源。

像素:这是中国目前做学问的问题。本来是翻译,不知怎么改成了“著”。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只能叫“编著”,不能叫“著”。

龙:一些摄影书里历史照片不注明出处,翻译就把原书的参考文献删除掉了。我当初编这本书的时候就想,要交待得一清二楚,哪年哪月什么刊物第几页,这是起码的学术规范。一句话、一个字都不能没有出处,严格地按照学术规范注明出处。书末存留名家手迹也是让大家一睹先知先觉者的风采。不计名利,我们就是要底朝天,都奉献给大家。所以搞学术要出于公心,按照学术规范来做。他们那么做不完全是缺少专业训练,更可怕的是这种私心,知识垄断,奇货可居。

像素:书里收录了康有为、胡适等很多前辈关于摄影的文字,把中国摄影史上许多理论做了梳理。请您谈一谈当时的起因。

龙:刚研究摄影那阵相机还比较稀罕,觉得摄影师是无冕之王。但是在实际生活里,我倍受刺激,到农村采访小孩们就喊“照相的来了”,这不是跟耍猴的捏糖人一样的角色?我父亲是湖北法科大学的校长,从小受父亲的熏陶,我养成一种爱钻研思考的习惯,我就想研究,摄影是个什么行当?看书的结果大受刺激,所有的美学、哲学、文艺理论都把这个行当看做和铸模、翻砂、机械复制差不多。这对我刺激很大,我一辈子就是要为摄影正名,为这新生媒体开路,要从哲学上来探求它的根本意义。

像素:当时没有互联网,更没有Google这些方便的检索工具,查找线索应该非常困难。后记写道,您从1962年开始搜集资料,当时您去了很多图书馆、旧书店,谈谈当时的情况吧。

龙:首先要感激吴群同志,他是我的老上级,亦师亦友。我当时在摄影协会的理论研究部,吴群同志任秘书长兼理论研究部主任。他重视理论、历史,还筹办摄影历史资料陈列室。研究人员有我和狄渊沧,他管国外,我管国内。当时上海中华书局要重新修订《辞海》,摄影的词目就落实到理论研究部,曹必慧管技术部分,我管艺术部分。后来中华书局在上海开编审会,我去参加,吴群就让我趁机到南京路的各个旧书店去搜寻资料。在那里,我找到了最早的《世界画报》《半农谈影》等。回到北京以后,我又到国子监中国书店的旧书库去选购,就这么一点一点地搜集。1960年代我就为这本书打下了基础,一些基本的资料都完备了。不过,这本书还不完善,我至今还在做收集、整理、反思的工作。

像素:包括到现在您也都没有停止过这些史料的收集?

龙:在国子监和南京路的书局看到那么多资料,我如获至

宝。附录里收录了很多名人手迹,蔡元培、张大千、胡适、徐悲

鸿、林风眠……也是想让摄影界的人看看,有那么多名人,给我们壮胆、提气,摄影不是二等公民,不是小丑。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我们来做一些原创研究。

像素:您为这本书写了长篇序言,把这些摄影先驱的理论做了整合,提出了“十一对范畴”。

龙:从大海里搜罗的资料,需要梳理,所以基于当时的认识水平,提出“十一对范畴”。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我的第一个判断是1920至1940年代,是中国摄影的第一个繁荣期;1980年代改革开放思想解放,但有些极左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当时还不敢讨论民国时期的艺术状况;另外,建国以来中国摄影界一直批判拍“风花雪月”、“为艺术而艺术”,我就在序言里提出“为艺术而艺术”不一定渺小,为人生、为现实、为政治而艺术也不一定高大,二者都有积极作用,都有贡献,而且会随时代而变化、转移。当民族危机深重、斗争尖锐的时候,“为艺术而艺术”的人也会转到为现实。我在梳理之中对1920至1930年代的摄影状况做出判断,指出两种艺术观、美学观、艺术倾向在历史上的不同作用,在不同的时代精神和社会背景下,它们的互相转换。

书里还收录了被称为“大汉奸”的褚民谊的文章,这在1980年代还是很忌讳的。1928年,南京成立了摄影艺术组织“美社”,褚民谊是发起者之一,国民政府的不少人都参加了。把他放进去,是尊重历史。我在后记里写道:“本书在选编过程中,坚持不因人废言,也不因言废人。”

初中美术知识点梳理篇9

谭传华,一位出身农村失去右手的残障人士,做过民办教师,也曾梦想成为诗人画家,从开花店到转行做梳子,谢顶后自嘲用不着梳子,如今做成了梳子大王。在公司上市一周后,谭传华在京接受媒体专访,讲述梳子背后的故事。

文艺青年流浪寻梦

谭传华的创业史,要从他18岁初中毕业那年意外失去右手说起。他曾在自传里描述,当时帮大哥到河里捉鱼,因不满足双手捉鱼的效率,他改用自制雷管炸鱼,不小心把右手炸没了。

这让重庆万州农村出生的谭传华丧失农活劳动力,成为村人眼中的无用之人。谭传华说,失去右手后,母亲说“不怕,眼睛还在,就能活”。

他开始练习左手写字和画画,很快就赶上了右手的水平。随后,他经过努力成为了当地一名民办教师。

他在自传中说,凭借优异的教学成绩,他很快成为全县有名的教师尖子。但这并没有赢得校长和同事们的尊重,也未换回相恋女友父母的青睐。1980年的春天,23岁的他告别父母兄弟,要去实现自己诗人和画家的梦想,开始了一段长达两年的“盲流”生活。

流浪生活并未让谭传华圆梦,窘迫的他一度靠卖画为生,他曾想在峨眉山选个好地方自尽,是大雪封山阻止了他轻生的脚步。

在几近饿死街头、一场大病之后,文艺青年谭传华结束颠沛流离的寻梦之旅,回到老家娶妻生子,并于1984年开始下海经商。

据其接受某杂志采访时的说法,他曾尝试过开水泥板厂、卖红薯、当贩子卖魔芋块儿、卖中药材等各路活计,自传里记录的第一桶金是在县城开花店赚的数万元钱,并在城里置下了房产。

花匠改行做梳子

当县城同类花店逐渐增多,利润日渐微薄之时,谭传华开始考虑转行去做祖传木匠的活计――木雕。不过这次转行亏掉了他的全部积蓄――6万元钱。

1992年,带着凝聚全部身家和工人心血的木雕去深圳参展时,谭传华深受同行精湛水平和低廉价格打击。

他后来在自传里回忆说,闭门造车做生意是可怕的。不过,擅于分析思考的谭传华,在深圳逛锦绣中华的时候,从商场售货员处打听到几千种产品中唯独木头梳子最畅销时,大吃一惊开始琢磨梳子这个“巨大的缝隙市场”。

“实实在在说,当时我看到第一把梳子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东西可能有市场,而且是每个人都可能会用,所以就开始下决心做梳子。”谭传华说,当时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也坚定了其信心。

谭传华说,他当时并不知道梳子如何生产,在请教老一辈梳子匠后得知得用锯子锯,用饱子铯,相当于传统手工,他决定通过研发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几个月后,他的机器生产出第一批梳子,第一把梳子卖了2元钱。这让他看到了希望,他把这2元钱装进信封珍藏起来,他认为这是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创业两遇“贵人”

曾有记者问谭木匠的成功是否有秘诀,谭传华的回答简单利落:“没有什么秘诀”,不过他也没否认“有幸运的因素”。谭木匠的幸运,就是在几个关键的坎儿都遇到了“贵人”。

资金,永远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紧箍咒,谭木匠在草创伊始也未能幸免。

“当时应该是1993年、1994年,我很感恩的事情是,我们当时有一个家乡的农行营业所主任,他借了我29万,而且我是凭一张白条贷的款,这个事儿(现在)肯定是违规的,我真的是凭一张白条用一个密码箱装了29万现金过来创业,就这样用了两年时间。”

谭传华自传里说,这位主任是他开花店时期“一人一瓶老白干”结识的好朋友,不仅没有在他经营最为困难的时候抽回资金,反而再度放款雪中送炭,才使得企业渡过难关。

第二位“贵人”是《重庆商报》。1997年,“谭木匠”正式走向全国市场后的第二年。当时在市场上小有名气的谭木匠,却因没有固定资产做抵押,遭遇银行贷款瓶颈。

“招聘银行这件事情是逼出来的,不是策划出来的。我这个人喜欢挑战,这个事情越是不好,我越想去挑战它。”谭传华回忆道,当时跟信用社吵架了,因为信用社的想法就是梳子做不大,如果给你贷款100万的话,款子不好收回来。

谭传华决定直接登报纸招一家银行,“我信用很好,收入也很好,你不给我贷款,我直接登报纸招一家银行!”结果第二天就登出广告的,是《重庆商报》。

1997年8月19日的一纸招聘银行广告,成为一件轰动国内外的稀奇事,吸引了日本《读卖新闻》、美国《财富》等媒体的目光,同时也真的吸引到银行前来洽谈贷款事宜,让谭木匠渡过又一个难关。

对于此次在香港上市,有人认为谭传华二哥、三峡燃气集团(香港上市公司)董事长谭传荣起了很大作用。谭木匠投资关系经理苏建平说,是有些关系,但并不主要,由于规模较小,上中小板比较难,当时就没准备在a股上市。同时谭木匠国际化的新定位,也更加钟情香港资本市场。

改名“谭木匠”

很多消费者都曾表示,第一次听到“谭木匠”,还以为是百年老店。其实,“谭木匠”1995年才正式注册成商标。也很少有人知道,“谭木匠”之前,谭传华最初给他的梳子起的名字是“先生”牌和“小姐”牌。

谭传华说,“先生”牌和“小姐”牌由于识别力不强,“牌子打出去后,没有人记得住。打了很多广告,但是没有什么收效。我的竞争对手还说,谭老板那边打广告,而我在这边坐收渔利。这话对我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就是因为这句话,我才决定改名字,改叫‘谭木匠’”。

木匠世家出身的谭传华称,“谭木匠”灵感来自于赵丽蓉1995年春晚小品《如此包装》,典型的中国乡土特色,会有更好的辨识度。

回忆这十五年的历程,谭传华说母亲那句“不怕,眼睛还在,就能活”一直激励着他永不放弃,他认为“诚实、劳动、快乐”的价值理念就是企业的眼睛。

谭传华自称,虽然常常会有人给他很好的商业建议,但“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松下幸之助。松下的那本书对我很有影响,他当时讲诚实才会走得更远。”

与松下幸之助相似的是,谭传华也信仰宗教。

“其实信仰是人生的归宿,每个人最后总有一天都要面对。其实无论你是从商还是做任何事情,你最终要面对人生归宿的问题,也就是到底我们往哪里去的问题。”谭传华曾经撰文写道。

“多元化”失败

当过民办教师,曾有艺术梦想的谭传华,常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诗文甚至画作。不过此次来京接受采访前两天,他把写了多年的博客关闭了。

谭传华对此解释称,觉得自己以前的博文写得不够成熟,不够冷静。他觉得,就做商业而言,可能安静一点比浮躁还要做得好,如此可能会长久一点,好一些。

公司账上经常有几千万现金放在那里不动,当谭传华看到国内股市红火的时候,也曾有过心动。要不要拿一点钱去炒股呢?

“我跟我们的财务商量,我们拿两千万三千万做一下,赚几千万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赚回来怎么办?那一年的财务会很好看,但是以后怎么办?你以后就会不断地炒股票,当你发现炒股票比做梳子赚钱赚得更多的时候,你是不是就越做越大?”谭传华对此心里没底。

初中美术知识点梳理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话题式;教学;研究

一、营造愉悦的英语环境,恰当引入话题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坚持每天不超过三分钟的Freetalk训练。让学生以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真正融入听说课的情景之中。针对某单元所涉及的中心话题,联系学生以往所学的有关内容,创设适当的语境开展教学。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复习与话题有关的单词、短语、句式和时态等语法知识,也可以创设情境开展头脑风暴活动,联想与话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旧带新,拓展知识,为学好新课做好知识储备。

二、讨论前的知识梳理与听力练习

现行教材中有许多生词,为了降低难度,提高讨论效果,教师需在讨论前设计一些语言情境,让学生初步了解熟悉生词和短语。因此,词汇的梳理对于讨论式教学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与此同时,讨论前,教师需要利用形象的英语语言、导读引导学生。但是这种引导需要是积极、发散的,会与学生思维产生碰撞的理性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

三、创设情境,展开活动,巩固目标语言

竞争是进步的动力,学习小组间的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上进心的有效途径。竞赛是挑战他人的过程,更是突破自我的过程。竞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调动了其学习兴趣。

讨论内容设计应层层递进,注重启发式教学,采用多维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实现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在课件设计上,应注意制作理念新颖、内容丰富、容量大、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课件,使课件更加直观有效,以供学生充分练习。

四、合理的结课方式

结课环节是指课堂学习结束前3~5分钟,既要做到画龙点睛,又要达到“课已尽而意未完”的效果,笔者在此总结几种结课方式。

1.讨论式

在下课前,组织学生讨论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获得完整的学习体系与概念。运用讨论式教学要兼顾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思考能力,才能真正发挥讨论的实际作用。

2.启发式

外语课的精髓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很好地应用英语,课堂的口语学习是对实际生活的模拟。英语最重要的是交流,即在生活中的应用英语。

3.悬念式

课堂留白与制造悬念是教师的教学艺术,这种艺术为学生预留了更多的学习思维空间、思考空间和拓展发散空间。

4.赏析式

课堂是美的课堂,课堂教学之路是向美之路,师生携手,可把教育实践与结果拼成一幅充满感情的图画。

在初中英语新课改中,中学英语教师更应在新理念下开拓学习的广度与深度,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与理念,将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活动为途径,以参与为体验”,而初中的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协作的模式,实现教学目标。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情感的表达与教学策略的调整,给学生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信地学习,敢于表达。与此同时,英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学识素养,领会教学本质,指导学生,关爱学生,使他们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