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9:56

课程改革的重点篇1

一、深化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任何改革都是有目的、有价值取向的。区域课程改革也不例外,应有自己的价值追求。深化阶段的区域课改是以已有的课改为基础、以适应重庆教育新形势、新要求为己任的课改,在价值取向上,应更加注重“五性”:

(一)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制。区域课程改革必须遵循国家课程政策、标准和重大原则要求,完成好“规定动作”。这就要求区域课改创造条件,主动适应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将国家课程要求分解、具体化到区域教育中去。比如,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我市部分区县英语课程、计算机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等“三课”开设不到位,师资匮乏,资金不足,设备不完善,需要尽快整改和落实。

(二)促进发展的均衡性。重庆当前仍然处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阶段,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深化区域课改,一方面要促进课改本身的均衡,切实解决过去课改中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挤不进”课改中心、被边缘化的问题,通过实施“领雁工程”“捆绑发展”等方式,让课改“抵达”每一个有教育的角落。另一方面要把区域课改作为重要手段,通过区域课改,加大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内涵发展的力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普通高中教育多元化发展。

(三)提升内涵的优质性。尽管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是解决课程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但根本目的还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如果说已有的课改为基础教育建立了一个基本的课程框架和范式,那么深化阶段的课改必须突出抓好课程的实施,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取得新的突破。区域课改也同样如此,如果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没有作为,再好的理念、模式、经验都是“空头支票”,一文不值。

(四)强化区域的特色性。课程改革总是在特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背景下进行的。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有不同区域的特点,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深化区域课改要善于把本地区的“差异”变成“特色”,结合自身实际,建构课程改革的思想、文化、内容和路径,凸显区域教育特色。值得强调的是,区域课改的特色不仅仅是开设几门地方课程,把当地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引入课堂就了事,而是要深入分析区域的经济、文化、社会和教育自身的结构,在课程机制、结构、实施路径等方面有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并“精耕细作”,走出一条区域课程建设的新路来。

(五)发挥课改的牵引性。课程、教学和评价是成功、有效教育的三大“核心支柱”,而课程则是处于核心地位,课程是达成教育目标的“基石”。课程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体现着教育价值的取向,制约着教育的活动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说,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在深化区域课改时,不能就课改而谈课改,要以课改为突破口,深入实施“卓越课堂”行动计划、减负提质“1+5”行动计划、青少年创新人才“雏鹰计划”等,推动区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推动现代学校制度的全面建设,推动学校教育的全面现代化。

二、深化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设计

改革需要科学设计。没有一个好的设计方案,改革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事与愿违,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把教育给搞乱了。深化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而审慎地设计课改方案。整体设计区域课改方案,尤其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提出区域课改理念和思想体系要“科学论证”。区域课改需要发挥思想理念的引领作用。但前提是所提出的思想理念要自成体系,科学可靠。从目前区域课改的情况来看,不少地区步入了“空洞化”“简单化”“口号化”的误区,诸如提出“幸福教育”“心动教育”等概念,却没有实质性的思想内容,有的甚至还不能做到逻辑自洽,经不起推敲,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提出区域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要遵循人的认知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准确把握时展脉络,正确研判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现代化、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统筹兼顾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领域,统筹兼顾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各个环节,统筹兼顾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知识传承与实践体验等各个方面,统筹兼顾教师的教学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学习,在此基础上设计自己的课改理念和思想体系。比如,某地区深化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新的学力观,建立以基础学力为基础,以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为内涵的、再生性强的教育体系,确立了既重视基本素质又重视个性健康发展的培养目标,形成了“以社会的需求、学科的体系、学生的发展为基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课程教材发展的理论体系,就做得比较好。

(二)完善区域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要“适切多元”。所谓“适切”,就是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教育自身的发展,及时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形势与新挑战,把握当地经济社会对人才结构、层次、素质方面的迫切要求,深入研究课程的结构、容量、难度、顺序与学生认知水平,认知特点,认知规律的关系,使课程结构内容与人的认知成长规律相符。所谓“多元”,就是不能把区域教育当作一所放大了的学校,设计统一的课程结构和模式,一刀切地推广实施,而是要着力建设课程资源库,提供菜单式的课程服务,加强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为学校选择课程、完善结构,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提供多种可能。这样的区域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才能够形成百花齐放、多彩教育的大格局,鼓励每一所学校把课程改革和特色发展结合起来,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所学校、每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三)改革课程教学方式与行为系统要“开放创造”。课改中最深刻也是难度最大的改变,就是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与学的方式是在不断探索中优化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任何教学范式都是有实施的具体条件和要求的。在设计区域课改深化方案时,既要针对前期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与矛盾,如“观念与认识问题”“应试与教育问题”“目标与条件问题”“考试与升学问题”“考试与分数问题”“形式与内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和策略,也要鼓励每一所学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分类别、不管条件如何都必须做到课程方案(包括总方案和分门别类的子方案)、课程改革与开发计划、教学设计(备课活动和教学案)、课程实施、管理与评价“五落实”,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解放教与学,把研究、自主、合作、思考还给学生,创造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课程教学和行为方式。

(四)制定区域课程改革政策要“整合力量”。政策是课改取得成功的坚强后盾,不管是深化区域课改新方案的制定、实施还是评价都要坚持以政策为导向,包括政策对教育资金的投入,政策对教育关注程度等,都要力求在政策最大支持范围内进行,这是区域方案能够实施和成功的重要保障。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区域课改政策时,一是要有利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减少改革的阻力;二是要整合各方力量,将行政手段、学术资源、校本资源和社会资源统整起来,为课改服务,为提质服务。

三、深化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

区域课改是基于某一地区范围内以及区域之间的明显差异而实施的课程改革。这样的改革具有区域性,重点不是寻求解决课改的共同性问题,而是探求区域内课改的内部职能差异的层次性,以及在区域系统中如何实施新课程。尽管重庆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探索,但区域之间发展十分不平衡,今后一个时期内,深化区域课改要在区域统筹、强基固本、突破薄弱、强化落实上下功夫。

(一)抓统筹,完善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一是要加强行政领导,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统筹各教育职能部门和学校的力量;二是要利用高等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专业队伍的力量,成立专家指导组,从课程改革的组织领导到具体的规划协调再到方案的设计论证、过程指导、效果评价,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支持系统;三是要搭建学校间的课程交流平台,按照“以校为本、区域协作、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校际网络资源共享、联校课改等的开展,创建区域联动互助合作的课改新格局;四是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推动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和教研部门把对基础教育学校领导和管理的重心及时转移到对课程改革领导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上来。

(二)抓培训,提升干部教师课改能力。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课改能否成功、取得多大成效,取决于干部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一是要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校长要增强课程改革意识,把握课程改革理念,走进课堂,贴近师生,站在课程改革的最前沿,在课程实施中对教师给予专业支持。要依靠教师智慧,在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作息时间安排、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大胆探索。二是要提高教师的课改执行力。在认真落实国培、市培计划的同时,开展课改专项培训,组织开发以教学实际问题为核心、以优秀教学案例为载体的培训课程,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推进校本研修制度,组织教师认真研究课程、课标、课堂,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提升教师的课改水平。三是要提高教研员的课改指导力。加强教研科研机构建设,发挥好教研员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研究、引领、指导、服务作用。广大教研员要和基层学校建立稳定的联系制度,深入学校、深入学科、深入问题情境,与校长、教师、学生一起探讨研究,为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

课程改革的重点篇2

关键词:农村重点中学高中化学改革探究

一、巧妙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先决条件

教师备好课是高效率教学的前提工作。首先教师应该全面的调查各个学校的化学教材资料,然后总结自己所需要的模式,这样就有一个明确的课程意识。从高中生的角度来看素质教育是最基本的课程,也是发展研究所需的最终目的。

在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用设置视图的方法,如可以总结归纳些周期性结构材料的理论元素,以学习化学作为一个起点,使用推理。提供一些实验证据和分析,这样的方法可以整合教育的内容,从而作为演绎的方法来学习。化学知识的学习概念就是总结物质的分类方法。因此,如果知识的内容相同的新老课本,他们的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却是截然不同的。这主要是对教育的需求的改变,它要求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和学习化学。高中化学??课程,一般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它在同一个物质层面的约束力与知识相结合,按照标准等级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精神。创新学习过程和教学设计,使学生学习到化学知识的精髓,更自由和充分的理解知识内容。要抛弃旧思想、旧习惯、旧的教育模式。用更广度和深度的教育模式,这样会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习效果最大化。

高中学生化学的基础起点各不相同。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学生化学知识基础的差异。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探明了这一点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因此教师想要提高学习效率,必须要建立在初中的知识基础上,还要注意处理初中和高中知识内容的连接,要把现有的知识作为之后教学的基础。设计教学方法时,注重以理解性的教学为主,使得学生在学习化学基本技能和知识上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学生要试图去理解新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对化学材料的研究要深入,如果不充分融合初高中化学知识,将容易导致学生知识负担的增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降低。所以教师也应该熟悉初中新课程的体系,从而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搜集丰富的教材,挖掘新课程、教材内的一些信息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基础和核心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就要严格的从材料上发掘和研究,并有效利用合理的教材,创造性地教育学生。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可以减轻学校里教师的压力。学生自主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价值体现。教师要把握好教育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新课程的改革要有严格的标准课程。实现丰富的学习之间的互动作用,利用有效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和设计。在课堂上要深化学生的创新思维,适应教育过程中的多样化。

实践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可能会以各种方式出现。所以说改善教育质量是解决教育问题的重要手段。教育和研究的形式可以通过合作研究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师和学生在信息交流的时候,要有一些灵感、想法的交流。教师要在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改善教育策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内容,为学生优化改善练习,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育。为了促进全方位发展教师应该教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为辅来提高整体的素质。学校应该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课堂,考虑到这点我们的教育应建立全面的教育系统。

二、高中化学需要科学的教学观

科学的教育观,就是要求我们这是必要的尊重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更有自信心和创造力,学生要能够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发掘学生的主动性,以实现全面素质教育。如果学生的学习压力太大,总是在被压迫的学习,会造成心理上的郁郁寡欢,这样反而会浪费时间,学习效率也会很低。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要在主观上积极的学习。如果课堂上的教学很枯燥无味,教师只关注课本上的规则定理,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的课程成效反而会不好。新课程是要求教学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这样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新课程还要求丰富学生的学习空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科学的教育观,可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可以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减少学习的心理负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积极的学习情绪,也就为学生创造了宽松舒适学习环境。在发展的前提下,共创和谐。当学生的主观进取的意识被唤醒,就能产生更高层次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化学的试验教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探究性学习和化学实验教学的学习。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最重要的是观察和思考。学生探索各种实验活动,以揭示化学科学的秘密。通过不同的实验探索,得出不同的结论。实验化学能更好地反映新课程的思想。新课程改革强调能探究性学习,带着问题学习。这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充分的自。即:学生以独立的方式、独立的想法进行独立的研究,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并自己总结规律定理。通过探索研究,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并能在实验中找出问题和矛盾。实验性化学教育在整个化学教程中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准确的、有效的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观察分析能力,最终综合性的解决问题,更好将知识的内在联系起来,深化知识的系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不同的需求和重点就要有不同类型的实验。

课程改革的重点篇3

abstract:Buildinganeffectivecurriculumevaluationsysteminvocationalcollegeisanimportantwaytoimprovethequalityofteaching,andplaysasignificantroleinstandardizingthemanagementqualityofteaching.thispaper,incompliancewiththerealityofvocationaleducation,suggestssometentativeproposalsinbuildingqualityevaluationsystemofcurriculumreforminvocationalcollege.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评价体系研究

Keywords:vocationalcollege;curriculumreform;researchofevaluation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001-02

0引言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而课程改革中涉及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课程评价。课程改革质量评价标准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同时还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方向。[2]所以说,哪个职业院校有效建立并实行了课程改革质量评价体系,哪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就有提高,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探讨如何建立和实行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质量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

1问题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大规模教育改革过程中开始了课程评估工作。1978年劳顿在《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阐述过课程评价的价值判断。斯特克、普罗沃斯、斯塔费尔比姆、古巴和林肯等人设计过课程评价的模型。中国高等教育的课程评价主要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秦福利等人在1999年建立了地方工科院校课程评价体系的运作模型,但影响很小。而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质量的评价虽有起步,但至今还未有实质性的进展。所以,在职业院校开展课程改革质量评价的研究仍有较大的空间。笔者结合本校课程改革质量评价的实践,重点探讨课程改革质量评价体系架构和课程改革质量评价体系运作模型。

2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质量评价体系

重视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与建设中的作用,将课程评价贯穿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改革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手段。要不断完善评价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不同类型课程改革质量的评价体系。课程评价要兼顾内在评价和效果评价。内在评价要对课程的观念原则、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师资、实训条件、教学制度等进行全面考察。效果评价要对照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测量课程实施前后学生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上发生的变化,对课程的有效性、适用性作出判断。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价不仅仅是以学校内对学生的评价(以学生测试成绩)来衡量的,而是以学生在劳动世界中被认可的程度来衡量的,社会评价、企业评价才是检验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质量的标准。

基于上述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质量评价的内容分析,我们认为课程改革质量的评价是一个涉及领域较宽、人员参与较多的过程控制过程,它既有面的评价,也有点的评价;既有纵向的评价,又有横向的评价。如既有对课程体系的整体性评价,也有对课程本身价值的评价。因此,课程改革质量评价应该点面结合,纵横交叉地进行,从系统理论的观点看,课程改革质量的评价是各种受评对象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制约的有机组合,并进而构成了一个评价体系。体系的架构如图1所示。

3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质量评价体系的运作模型

近年来,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本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省级示范校建设工作,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和质量评价的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此可以给出如图2所示的运作模型。

3.1明确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质量目标要明确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质量目标,前提是要搞清楚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如教高[2006]16号文件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3]简单地说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质量目标就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质量管理领域的表现。因此,质量目标要具有方向性、可行性和层次性。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4]质量目标应该是质量方针的具体化。

为此,我们认为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质量目标应该是如下的描述:以高职院校为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质量目标:课程理念先进,课程标准明确,课程设计科学,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条件优良,课程实施有效,课程质量较高,课程资源共享,国家、省和学校三级精品课程和教材体系基本形成,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3.2制定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质量评价活动得以进行的依据。按照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质量评价体系架构图,质量监控标准应包括:

3.2.1内在评价标准应包括观念原则评价标准、教学目标评价标准、教学计划评价标准、课程标准评价标准、教材建设评价标准、教学内容评价标准、教学过程评价标准、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师资评价标准、实训条件评价标准和教学制度评价标准等。

3.2.2效果评价标准应包括学校内部对学生的评价标准、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企业对学生的评价标准等。

3.3运行和实施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质量评价体系的保证措施

要使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质量评价体系得以科学、有效地运行,应采取如下保证措施:

3.3.1建立组织保证体系职业院校要成立课程改革质量评价委员会,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课程改革质量标准对课改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3.3.2构建信息反馈体系课程改革质量评价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所获教学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教学信息的搜集处理是课程改革质量评价运行的核心。要制定信息收集制度,形成稳定的信息源。通过对教学信息的传输与反馈,及时对影响课改质量的各种因素准确地加以控制和解决。

3.3.3完善课改评价方式课程改革质量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和企业评价结合起来。

3.3.4加强课改评价管理各职业院校要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逐步完善学分制的课程管理,要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现代管理手段。要制订相应的督导和检查制度,有计划、多形式地加强对课程改革实施情况的检查和监督,以保证课程改革的质量。

4结束语

进行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与相关组织结构是动力与主体,制订课程改革质量标准是关键和难点,课改信息的搜集处理是核心,规章制度是载体,各评价活动之间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从而形成科学严密的良性循环体系。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教高[2008]15号)[z].2008.

[2]薛伟,林彩芬,王春英.高职高专教育课程评价的探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4).

课程改革的重点篇4

abstract:thecurriculumreformisthecoretoimprovetheteachingquality,andistheemphasisanddifficultyofteachingreform.toensurethatthecurriculumreformachievesactualeffect,wehavetoreformeducationthoughtandeducationconceptastheguide,takesbuildingascientificandreasonablecurriculumsystemasthekeypoint,throughthefullimplementationofcurriculumreform,perfectthemechanismtoensurethehealthyandorderlydevelopmentofthecurriculumreform.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思考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curriculumreform;thinking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8-0305-03

0引言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和实施,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和实施课程改革,并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教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些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随之被引入到教学之中,如能力本位、学生主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作过程、行动导向、“教、学、做”一体等。但在具体的改革和实施过程中,各学校都不同程度的遇到了一些困难、疑惑、甚至阻力。因此,如何确保课程改革健康、稳步、扎实地推进,并取得良好效果,自然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建设与改革,必须以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要在教学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顺利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高专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并使之系统化,促进高职高专教育的建设与改革”,这是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被明确提出的。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升格而来,发展历史较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缺乏完善的体制机制和成熟的经验积累,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单就教育思想和观念而言,传统的学科本位思想在部分教师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片面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课堂教学仍以讲授为主,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师对教育所持的思想和观念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课程的价值取向,并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行为。因此,在课改过程中必须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在广泛开展职业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基础上,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培训、交流和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强化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全新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和教学观,不断提高教师的课改水平和教学能力,稳步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否则,课程改革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教学模式的转变、能力本位和提高教学质量也只能成为一句口号。

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经济增长、科技发展和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动,对职业岗位的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职业结构和劳动岗位内容的变动也日益频繁,这无疑对高职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核心、学生为主体,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的高职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更好地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2.1必须全面贯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课程观顾名思义就是关于课程方面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形成的过程需要依据一定的哲学观和教育观,并参考心理学、社会学和技术学等方面。课程观在课程的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是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核心思想,比如对课程目标的建立、课程模式的设计等等。明确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实现就业为目标的教育是更好地建立高职教育正确的课程观的关键。

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社会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其次必须深入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进行广泛调研,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出发,与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一起共同探讨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从过去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才能真正的培养出有实践能力的学生,从而完成高职院校的职责。

2.2必须坚持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能力所涉及的范围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一般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是学生胜任职业工作和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方法能力主要是指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独立制定计划的能力等,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社会能力则包括组织协调、团结协作、适应社会、口头与书面表达、心理承受等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既是学生基本的生存能力,又是基本的发展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截然分开,要充分体现课程的渗透性,要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对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做到加强课程的职业性,让每门课程的设立都是为职业服务的,让学生具备专业基础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及核心能力。其次,要做到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不但要让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经验,让每个学生都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充分的实践经验,更要有创新意识,突破过去的传统的教育模式,摒弃“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实现教学一体化,通过校企合作,让教学和职业更紧密结合;通过军训、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等途径,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

2.3必须贯彻多元整合的思想高职培养的是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能够在生产中及时的解决一些实际发生的问题。但是毕竟高职的学制有限,分在每门课程上的时数就更有限了,再加上各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叉。所以,必须贯彻多元整合的思想,形成高职教育特有的课程教育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要贯彻多元整合的思想,就不能片面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一定要打破原有的课程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不能被学科知识体系给捆绑住,要以就业为目标,以培养自身的能力为核心,让理论知识联系上实践经验,对课程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强调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必要的理论基础。尽量避免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做到课程门类清楚精简,重点突出综合实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新的课程类型,以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

2.4必须体现课程的开放性课程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的调节机制,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应随着培养目标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最终能够和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做到步伐一致,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在内容上吐故纳新、在结构上调整组合。只有体现课程的开放性,才能将最新的思想、最新动态和最新的技术融入课程之中,才能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成效。因此,在确保总的培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高职课程的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一定要很强。不然,刚性太强、柔性不足的课程结构一定满足不了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实行课程结构模块化是体现开放性原则的一种有效尝试,一个专业可设置几个模块,模块之间既有差异又有联系,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灵活变化与组合,既满足各种教学计划的需要,又实现了专业方向的调整,有利于专业结构的优化。同时,课程模块化有助于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未来需求自由选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增强学生对职业的适应性,使教学要求与社会发展变化基本保持同步,更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3落实课改方案,是实现课改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根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要求,在深入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依据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编制形成了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等,对课程目标、课堂组织、实施环境、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改革方案。但在接下来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真正落实课改方案或只落实了一部分,造成了为改而改的被动局面。究其原因,第一,少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转变仍处在形式层面上,还没有认识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缺乏忧患意识。第二,一些教师从主观上也想落实课改方案,但客观上教学条件的建设还没有跟上,不具备实施环境。第三,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化不到位,教师已习惯了演讲者和信息给予者的主体角色,不讲或少讲就有负罪感;学生也已习惯了扮演被动接受者,在最初的实施阶段,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觉性较差。第四,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不及时,仍然沿用了旧的评价体系,致使教师实施课改方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此,为了扎实、稳步地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确保实现“课程理念先进,课程标准明确,课程设计科学,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条件优良,课程实施有效,课程质量较高,课程资源共享”的改革与建设目标,就必须解决好以上制约课改实施的几个关键问题,充分发挥教学监控的作用,全方位督促落实课改方案。否则,只改不实施,无异于没有改。

4加强实训基地和双师团队建设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基础

4.1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因此,高职学院要把改善校内实训基地条件作为内涵建设的重点,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为课程改革实施提供必要条件和场地。

4.2打造双师教学团队,培养课程改革主体。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体是教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在教师。在课改过程中,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教学特色鲜明、专业技能水平高和教学效果突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积极选派骨干教师有针对性地参加教育部师资培训的相关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的能力。

5完善机制、健全制度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有力保障

5.1加强对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组织和领导。要把课程改革与建设作为学院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学院内涵建设的基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在学院和系部层面上成立课程改革和建设领导小组,院级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副组长,教务处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全院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规划和协调;系部级领导小组由系主任主持,教研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负责课程改革的具体事宜,确保课程改革与建设扎实、有效地稳步推进。

5.2创新评价机制,深化课程改革。各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与建设中的作用,将课程评价贯穿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全过程,确保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质量和效果。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与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手段。要不断完善评价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不同类型课程的评价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实施课程评价,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检查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和在教学活动中的导向功能。

与此同时,课程评价要兼顾内在评价和效果评价,内在评价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编排方式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有关的教学文件、教学资料以及师资、实训条件等进行全面考察。效果评价要对照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测量课程实施前后学生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上发生的变化,对课程的有效性、实用性作出判断;并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要制订相应的督导和检查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多形式地加强对课程实施情况的检查和监督,以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5.3完善规章制度,为课程改革和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根据国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目标和规模,从学院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一系列鼓励和保障课程改革和建设顺利进行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目标任务和激励措施,加大对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投入力度,设立课程改革与建设专项资金,对课程改革、精品课程建设、精品教材建设等进行专项资助,为教师开展课程改革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课程改革与创新意识,努力克服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不断完善课革方案、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教学质量管理指导手册[m].华夏教育出版社,2007-9.

课程改革的重点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课改目标

县政府和县教育局提出的具体目标:“1236工程”。

三、课改实验要点

(一)认真培训,贯彻精神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列工程。师资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了解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背景,学习新一轮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改革目标等,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作到心中有数。

(二)立足教学,抓好常规

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特别是一年级新编教材,教师更要从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去了解其新特点。只有把握了新特点,才能更好地领悟课改精神。其次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再次在练习的设计上,要摈弃以往数学教学中的题海做法,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出发,设计开放的、灵活多样的练习。

(三)改革评价,促进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总体上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针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实践、创新、成效综合起来,并重视教师个体差异、个性发展。

(四)注重积累,加强研究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的本身就是科研过程。全体数学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随笔、教后反思,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在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积极组织开展以“新课程”为专题的研讨活动,如“学习新课程的体会”、“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等,使课改逐渐深入。

四、本实验小组主要工作计划:

八-九月份:

1.成立嘉善四中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小组;

2.成立嘉善四中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备课小组,优选教材的1/3的典型课例进行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3.全员初中数学教师参与新课程培训,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认真学习由县教育局组织的7月29日通识培训、8月12日片级教材研讨会及8月23日的新教材培训会重要思想;

4.各自撰写学习新课程心得体会。

十月份:

1.开展七年级数学新教材研讨活动,以数学骨干教师为首,“上课——说课——评课”为流程,在实践、研讨中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领悟新课程理念;

2.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十一月份: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征文活动;

2.“嘉善四中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周”活动;

3.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十二月份:

1.派实验教师外出借班上课,与兄弟学校进行课改研讨;

2.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一月份:

课程改革的重点篇6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比较分析,总结美、日、英三国体育课程改革的标准、特点和共同趋势,客观地借鉴其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先进理念和实践,为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发展模式,有利于我们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并针对目前我国体育课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课程的新路子,使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017-0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场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运动席卷了世界许多发达国家,进入90年代以来已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劲的跨世纪的教育改革潮流。新型课程方案的设计要面向21世纪,立足于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已成为世界性的课程改革趋势[1]。其中,以美、日、英三国的体育课程改革为例,其体育课程改革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研究其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对树立“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及对我国的体育课程的改革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一、美日英体育课程的改革

(一)美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特点。由于美国教育是地方分权管理制度,各州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并有权决定教材的使用范围。一直以来,体育课程目标各不相同。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体育标准推出以来,有研究和迹象表明,全国标准提出的体育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正逐步被认可和接纳。1992年的研究课题“优秀体育计划的成果”中所界定的“接受过体育教育的人”。具体如下:已经学习了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必要的技能;身体上健康;经常参与体育活动;懂得参与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赋予体育活动以价值懂得体育活动对健康生活的贡献。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强调体育的学科性;重视健康体能的教育;强调发展运动特有价值的运动课程;重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强调具有终身体育价值的运动的教学;舞蹈、韵律体操和娱乐活动等受到重视[1]。

(二)日本体育课程改革的特点。日本体育课程一是重视终身体育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新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学习方法受到高度重视。本次修订强调通过学校整体的力量,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来实现提高学生体力的目标。另外,在新学习指导要领中,体育授课时数由于实施周5日工作制,从105学时减少到95学时。三是采用放松身体的运动;日本学习指导要领在这次修订中提出了这样的思想:“从身心一体的观点出发,重新关注自己的身体,调整自己的身体状况,重视与‘放松身体’有关的内容。”在新修学习指导要领中,把“放松身体的运动”作为新内容加进以前的“体操”领域。这是一项全新的内容领域。由此,“体操”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改为“增进体能的运动”,学习内容由“放松身体的运动”和“提高体力的运动”两部分构成。四是保健体育改革的特点;在教育课程审议会关于保健体育改革的精神指导下,日本保健体育进行了新一轮的改订,主要有:目标的改革;课程构成的改革;课程的构成和现行一样,由“体育”和“保健”(都是必修)两部分组成,但由于学校实施周五日教学制度,各学科课时都相应减少,高中“体育”学分由原来的9单位减至7~8单位,“保健”仍是2单位。学习内容的改革;学习评价的改革;新学习指导要领强调将诊断评价、形成评价和总结评价融为一体,把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切实发挥学习评价的激励功能[2]。

(三)英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一是延续性;在体育课程中重视游戏和竞技运动,是英国体育课程的一大特色,这种特色一直延续至今,这种延续性是英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二是相对独立性;在80年代英国批判体育课程不够规范,最后在1988年制定了体育课程的国家标准,这种课程标准在90年代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这些都与当时世界体育课程改革并不同步的,但最终形成了相对独立性的特征。三是综合性;英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力图把看来是分散或对立的内容,使之实现协调和统一。在课程标准、课程理论、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考试办法等各方面均努力实现内部平衡,使之发挥综合性的效应[1]。

二、发达国家体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一)课程改革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课程改革十分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调整,强调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以培养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公民[3]。

(二)课程改革重视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强调要精选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结构、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内容,改变以知识为本、学科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强调课程内容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未来;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取向是评价正在被过程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所超越,评价的方式进一步多样化,为学生提供致力于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每个学生充分的、多样化的发展成为评价的重要目标。

三、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

(一)更新观念。了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心需要,是更新观念的重要前提。加强体育课程理论研究;体育课程理论是指导课程实践的依据,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改革就会走弯路,甚至迷失方向。

(二)不断调整课程目标。第一,体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是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个性需要而制定。第二,学生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不仅指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和未来的需要。第三,体育课程目标对个体的意义将更加具体化、个性化,学生运动的目标将更加明确,主体性和主动性将更加突出。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的交流更加密切,其沟通形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这将极大地丰富体育课程的内涵和形式[3]。

参考文献

[1]钱娅艳,张君,张胜.中美德日四国体育教学思想的比较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3卷第4期.

课程改革的重点篇7

关键词:高职经济数学课程改革

一直以来,高职高专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立足点都是将该课程定位为经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不仅是后续课程的工具,同时也是构建学生科学思维结构不可或缺的基础。从以“理论够用,突出专业技能培养”为方向的教学改革思想逐步成为教改主流后,经济数学教学改革也逐步从小改小闹发展到大刀阔斧,一方面,大幅度减少课程的教学时数;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对数学理论的要求。随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数学与专业课程的相关程度越来越低,经济数学作为后续专业课程基础的作用也越来越弱化。然而,经济数学作为经济、管理、财务等现象分析的重要工具的作用却依然存在。因此,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立足点需要重新定位,才能为经济数学课程改革开辟一片新的空间。

一、当前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种模式分析

1.基于高等数学基础上的教学内容重组的改革模式

这种改革思路是以删减微积分部分知识点,适度降低教学要求,增加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内容,一些教材中还加入了如线性规划等内容。这一改革思路在专业课程全面改革前曾经成为经管类专业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标志。然而随着高校扩招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教学内容多、理论要求高、难度大与教学时数大幅度缩减以及学生数学素质下降的矛盾日趋凸显出来。

2.以增强数学服务于专业课程需要为主导的改革模式

这种改革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济数学与专业课程教学脱节的状况,在数学教学内容中加入了许多从专业应用中抽象出来的实例,以体现经济数学在专业应用中的作用、途径和方法。在总体教学内容没有根本改变前提下,给予数学教师更多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力,大大提高了经济数学教学的灵活性。但由于数学在经济管理、财务分析等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将专业应用实例直接用于经济数学教学难度较大,无法适应教学需求。因此这些实例通常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抽象,而抽象的过程通常都略去了,展现给学生的仍然是“数学味”十足的东西,离实际应用相去甚远。

3.摒弃高等数学的改革模式

随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经管类专业课程对高等数学的依存度不断降低,这也就给在经济数学中彻底删除高等数学内容的教学改革思路提供了依据,于是一种新的改革思想逐步形成:将微积分从经济数学课程体系中彻底删除,经济数学从线性代数起步,加上部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知识,构成新的经济数学的内容框架。对于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涉及到的微积分知识,或是采取设法回避,或是干脆把它交给任课教师自己想办法去处理。这种改革思路的最大益处仅仅在于有效地解决了教学时数不足的问题。

4.基于教学方法改革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模式

随着教学内容整合的日趋定型,经济数学教学改革逐步从单纯的内容重整向内容与教学方法同步调整的模式发展,各种教学方法不断被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这种模式较典型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在经济数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各种为经济数学教学服务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始在市场上出现;二是引入数学实验,将一些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入经济数学教学中,使得一些原本复杂的数学计算程序化和工具化。这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数学教学带来了一些新意,对激发学生学习经济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以上几种改革模式的共同点都是将经济数学定位于为后续经管类专业课程服务的工具性课程,尽管对数学知识和能力要求有所不同,但对数学课程的体系、结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并无本质的改变,仍然较完整地保持了数学的学科性体系的逻辑结构。然而,随着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专业课程中的定量分析逐步被定性分析取代,既便保留了少量定量分析内容,这些内容也被模块化,这就使得专业课程对经济数学的依存度不断降低,经济数学作为专业课程工具的地位受到挑战,这也成为部分学校经管类专业取消经济数学课程的主要依据。

二、经管类专业数学观念需求的必要性分析

定量分析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市场环境日趋规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基于经验分析的决策手段将逐步被基于数据定量分析的决策机制所取代,各种定量分析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经营、管理和决策重要的辅助工具,无论是基层业务和管理人员还是企业高层决策者,定量分析数据成为开展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在这些定量分析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应用,如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运筹学、规划方法、最优化理论、图论、对策、博弈等。这些数学观念和方法成为各种数据分析工具或决策系统构建的基础。

现行的经济数学知识结构中虽然包含了其中部分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是从数学自身内在知识特点和逻辑结构角度讲授其原理和方法,真正反映实际应用的内容几乎没有,这使得学生无法较直观地了解数学工具的实际用途。过去,这些用途还可以通过在专业课程中的相关应用来体现,但随着定量分析逐步淡出高职经管类专业理论课程,数学课程的存在性受到质疑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然而,对于高职经管类专业来说,保留数学课程至少有以下三个理由。

1.数学课程在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动力方面具有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

从宏观上讲,数学是一切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即使在经济管理类学科及其应用领域中,“实践证明,用数学方法对经济问题所作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严谨的、缜密的和可信的”。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思维逻辑结构和思维方法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所提供的思维方法保障远大于数学工具本身,同时对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储备。从对毕业生跟踪调查中发现,工作过程中持续保持学习动力的强度与持久度与在校期间数学成绩间呈中度正相关关系,在继续升学人群中呈高度正相关关系,数学课程发挥的潜在作用不言而喻。

2.具备较高的数学素质是高职区别于中职教育的重要标志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转变,实现这一转变恰恰是高等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主要任务,而这种转变集中地体现在从实体数学向抽象数学的转变过程中。因此,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完全必要的。相反,如果取消数学课程,将动摇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存在的基础。

3.数学分析思想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必备专业分析基础

从专业的角度思考,高职教育区别与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标志是高职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经验层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向学生传授基于策略层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后者恰恰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对于高职类经管专业,尽管在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数学的工具性特征不断被淡化,对于各种经济数据的分析也逐步工具化,然而,数学思想、原理和方法始终贯穿于分析过程的始终,只是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数学基础,这些思想、原理和方法被刻意地淡化或回避了。

由此可见,高职经管专业中,存在数学需求,尤其是数学思想应用的需求,这就决定了在经管专业教学改革中,数学教学的改革重点不是是否需要开设数学课程,而是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和怎样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简单地取消数学课程的做法无疑是一种急功近利和不负责任行为。

三、高职经管专业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事实上,目前在高职经管专业中沿用的数学课程存在众多的问题,必须进行改革,而且改革的步伐始终都在行进中,然而这些改革又始终没有跳出一个自我封闭圈子。可以说目前的改革已经步入了死胡同,必须从新的视角看待经济数学课程的改革。

1.对经济数学课程在经管专业中地位的思考

长期以来,经济数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和工具课的地位十分稳固,然而,随着专业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工具性特征逐渐淡化,导致经济数学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趋于边缘化。因此,重新定位经济数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是该课程继续存在重要保障。从经管类专业对经济数学需求分析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在经济现象的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中,数学分析方法都发挥了专业基础课程的作用。因此完全有理由将经济数学课程定位在专业基础课程之上。

2.对经济数学课程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思考

现行经济数学课程知识与能力结构基本上是采用“压缩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模式,以典型的学科逻辑作为教学主线,课程突出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这种知识与能力结构随着经管类专业课程改革的深化逐步失去存在的价值,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中需要进行数学计算的内容越来越少了,数学课程几乎成了独立于专业而存在的一个孤岛。由经管专业数学需求分析可知,经管类专业课程中对数学的主要需求是数学的分析方法,而不是数学工具本身。因此,是否可以考虑采取一种新的数学课程模式,即将专业应用与数学课程结合起来,在专业应用中开展数学教学。这种模式可以概括为“经济现象数量形式+对应的数学模型展示+模型构建原理的简单描述+借助工具进行计算+基于经济现象背景的数学分析”,在此过程中忽略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这种数学课程模式既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同时也可以提升经济数据分析的高度、精度和准确度,这是一种值得探讨的经济数学课程结构。

3.关于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数学教师观念转变的思考

长期以来,一支粉笔走遍天下,几乎成了数学教师形象的真实刻画,若采用上述课程模式开展数学教学,这样的教师能够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吗?数学课程自身的完备性常常成为数学教师自我封闭的外在诱因。随着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数学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经济数学应用功底,同时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掌握广泛的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尤其要求数学教师必须熟悉数学在经济管理专业学科的应用领域、途径、方法,从专业应用的角度体现数学思想和数学工具的应用,也就是说数学教学的改革必须以专业应用作为切入点。然而,目前所见到的数学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始终是从停留在数学的视角上,这就必然造成数学教学与专业需求的脱节,从而影响了数学在经管专业教学体系中作用的发挥。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数学教师的专业惰性使他们自我封闭在数学的小圈子里,大多数数学教师无法或不愿意或缺乏能力,从经济管理专业视角审视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立足点。要使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真正取得实效,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改变。

4.关于经济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传统数学课程教学历来强调知识“从何而来”,“到何处取”,“怎样去”,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构成严谨课堂教学逻辑结构。课改后,这种课堂教学逻辑结构是否还能适应新的经济数学课程体系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需要,比如,在采用“经济现象数量形式+对应的数学模型展示+模型构建原理的简单描述+借助工具进行计算+基于经济现象背景的数学分析”形式构建的课程体系中,传统的课堂教学逻辑就难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适应课程改革后经济数学教学?照搬专业课的教学模式能够解决问题吗?一个现实的问题必须解决,在专业课程中,从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到专业应用,知识和技能提升的层次相对较低,而数学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从基础到应用则需要提升很高的层次,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应用谈何容易。更何况数学在经管类专业中的应用,尤其是对经济现象的量化分析应用,常常需要将多种数学工具加以综合应用,才能发挥数学分析方法的优势。由此可见,简单照搬专业课程改革的模式是难以解决数学课程中基础与应用间存在巨大差距这一问题的。

综上所述,高职经管类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但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开设的经济数学课程无法适应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承认,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难度远远大于专业课程的改革,经济数学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课程观念、视角以及整个课程教学结构必须适应整个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变化,必须跳出数学课程自身的学科体系,从经管类专业课程改革的高度重新审视数学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应当建立在专业应用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数学自身的基础上。只有这样,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才能真正适应并满足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改革的重点篇8

1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

1.1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概况

(1)中小学教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基础教育。在我国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经过5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2006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2)基础教育实行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国家教育部负责制定有关基础教育的法规、方针、政策及总体发展规划和基本学制;设立用于补助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师范教育的专项基金;对地方教育部门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等。

1.2我国中小学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基础教育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依然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以及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村教育还很薄弱;实施素质教育有待突破,教育改革尚需深化,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自身和学校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收费、中小学择校、学生负担过重、农民工子女上学、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仍需提高。其中最主要的几个问题表现为教育资源不足与发展不均衡、教育理念有待更新、考试和评价体制不完善。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1)21世纪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2)知识经济与加入wto给中国带来的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要求中国的基础教育做出相应改革;(3)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2.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概述

2.2.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1)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一以贯之的教育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2)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2.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1)倡导全人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现代化;(4)倡导建构性学习;(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2.2.3课程改革的特点

(1)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相结合;(2)课程的继承与创新;(3)注重营造一种新的课程文化。

2.3各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

2.3.1基本特点

(1)提倡课程类型多元化;(2)在重视基础知识课的同时,更注重开发以培养学生能力与智力为目的的课程;(3)倡导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现代化与综合化;(4)未来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5)各国的课程改革正在朝灵活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方向发展;(6)重视教师与社会力量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作用,注重师资队伍。

2.3.2发展趋势

(1)课程目标上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全新的学生主动学习方式;(2)课程设置上注重多样性与弹性,课程内容上关注实用性与国际性,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综合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新信息技术知识的整合以及课程间的均衡性与衔接问题;(3)课程管理上注重灵活性与统一性相结合,力求国家集权与地方或学校分权的整体协调与优化;(4)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加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5)课程评价上注重建立有利于教育的过程性与动态性的评价模式和包括能力、情感、态度、思维方法与知识等多元化的评价。(下转第17页)(上接第7页)

3我们如何应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3.1我国建国以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史

(1)“传统”的初建。这是新中国对旧中国形成的课程理论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造,制定实施新课程的阶段。(2)“师俄”取向的正规化建设。这是全面照搬苏联课程模式的阶段,即在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全面学习的背景下,教育和课程也全面学习苏联,并将苏联的教育思想、课程理念、课程形式、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模式全部照搬。(3)被政治化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中小学课程时间几乎完全受政治革命运动所左右。一方面由于当时中苏关系恶化,另一方面又由于“学苏”在实践中引起了大量严重的问题,所以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从全盘“苏化”转化为依靠本国的力量,相应地在课程改革上也就出现了“本土化”的趋势。而1966-1976年间的“文化大革命”,使教育和课程处于完全无政府状态。这一时期的课程,片面强调突出政治与联系实际,几乎全盘否定了原先的课程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4)迷途之后的重建与深化。这一阶段课程进入全面恢复时期,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走向正常,开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2我国的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2.1启动背景

(1)世纪之交的时代背景和挑战;(2)全球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兴起;(3)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自身存在问题。

3.2.2主要内容

(1)制定全新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代替以往的教学大纲;(2)改革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与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4)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以增强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5)改革课程内容、改革课程实施

3.3我们如何应对

3.3.1呼唤理性的课程改革文化与实践

(1)课程改革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2)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3)在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上实现社会与个人的价值整合。

3.3.2用全新的理念迎接

(1)追求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2)追求学生主动地获得生动活动活泼的发展;(3)追求学生生命活力的展现;(4)沟通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3.3.3结合实际

(1)顺应发展的潮流,借鉴国际上的优秀成果,与自身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路;(2)针对薄弱环节,重点发展;(3)提高教育总水平,缩小城乡教育水平的差;(4)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改革。

参考文献

[1]许仲林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彭泽平.嬗变与超越—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史.华龄出版社,2006.

[3]钱源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课程改革的重点篇9

贵州财经大学在2012年以来确立了以着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主基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针对长期以来教学范式上的弊端,根据财经类大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深化高等教育变革的背景下,学校以从传统教学范式向建构型教学范式进行转变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范式改革,提升本科教学水平,着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1)改革理念。a.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目前,受传统教学范式和教学内容的影响,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不高,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教学范式改革。b.确立新型梯度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上转向“知识传递———融会贯通———拓展创造”三种共生且梯度渐进的目标。c.彰显三大教学范式观。第一,是教学学术观。教学是一种学术,教学范式改革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教学民主观。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教学;第三,教学协同观,通过教与学的协同与相互启发,促使学习更富效率。

2)改革目标。以教学范式改革作为本科教学改革的工作重心,坚持现代主流教学范式的核心理念,推动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实现观念转变,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形成既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又体现教学个性化的教学范式,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改革内容。改革内容包括深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拓展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建设完善课程网站、优化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方案、将课程实践多元化、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和培育优秀的教学团队等。同时实现几个转向:教学重心由教师向学生转向、教学目标由单一向多维转向、教学重点由知识向能力提升转向、教学方式由凝固向动态转向、评价方式由结果转向过程等。

4)改革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改革方案也是本科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改革后的课程,考核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注重教学过程考核,减少学生死记硬背现象,将教学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注重引导提升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考核由平时考核、能力考核和知识考核组成,且必须有口试这一环节,以强化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通过考核改革,使课程评价真正起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能力水平和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作用,并以此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变革。

5)保障措施。a.加强研究,以评促教。学校建立一套本科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试点课程评审标准及评审方案。包括课程要件、课堂教学、特色与成效三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其中课程要件要求授课教师提交“件”,包括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进度表、课程设计表、教学使用案例集、教材及参考书目录、考核方式改革方案。b.强化导向,完善体系。推进教学导向,积极探索适应教学范式改革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学院年终教学工作考核和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方式,进一步完善教学评教方法。c.加大投入,完善激励。学校利用中央财政资助政策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教学范式试点课程,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对于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教学效果突出的试点课程,学校给予相关教师在考核、评优、职称晋级以及岗位聘任优先。

二、关于教学范式改革推进中的思考

目前,虽然教学范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教学范式改革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暴露出新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

(一)影响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因素通过对教师的调查访谈得知,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教师参与教学范式改革的积极性。第一,认为学校制定的范式改革试点的实现目标要求过高且申报程序过于繁琐。学校制定的试点改革课程对试点课程的评审标准是高标准的,同时要求教师的申报准备材料比较多。每门试点改革课程都会接受三次审核,第一次审核主要是课程要件的审核;通过第一次审核的需进行全程录像;最后是专家组的审核和学生评教。这对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造成了一定影响。第二,是试点课程改革的激励机制。尽管学校对试点课程范式改革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即通过评审以后达到优秀的按正常课酬的3倍奖励,评审为合格的试点课程按照正常课酬的1.5倍奖励,但教师认为达到优秀的标准非常高,按照学校的标准能达到优秀的比例不高,因而这样的激励机制影响了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二)教学范式改革路径研究有待于加强首先,要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是教学范式改革的核心,在教学范式改革中应以教学方法创新为抓手来推进教学范式改革。其次,应该着力加强路径的实践研究,争取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多种范式供教师参考利用。最后,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固守一种教学范式,需要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课程改革的重点篇10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是学校教育之重要元素,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学校课程的改革,务求其能与时俱进,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迎接国际的竞争。1949年到至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八次重大改革。

1.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改。重点在实行对旧课程的改造,形成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此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这个时期,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课程内容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

2.1953―1957年的第二次课改。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1956年颁发了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但模仿前苏联的痕迹仍很深;课程变动过于频繁,教材跟不上需要;部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3.1957―1963年的第三次课改。随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开始重视学科与育人的作用;首次提出设置选修课,加强劳动教育;实行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首次下放教材制订、编写权,重视地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首次尝试从课程国家完全统一到课程局部多样化。后来课程多样化带来了质量不一、内容过多等问题。1963年颁布《全日制小学工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小学四十条》),随后统一了十二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第三套教学大纲),人教社编写了相应的第四套教材,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受到各方好评,并成为以后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4.1964―1976年的第四次课改。针对某些地区反映教材内容深、分量重、教材难等问题,1964年颁布《关于调整和精简中小学课程的通知》,取得了一些成果。1966年“”爆发,教育进入混乱状态,没有统一的教育方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有各地自编的生活式教材,生活、社会、革命构成了全部的课程。

5.1978―1980年的第五次课改。粉碎后,以1978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为起点,开始了教育领域内的拨乱反正,实行中小学5-3-2学制;颁布《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重建人教社,第五套中小学教材于1978年秋使用。该教材改正了时期教材中在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践等问题上的不适当之处,吸取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注意到基础知识的选择,智力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

6.1981―1985年的第六次课改。针对当时各国的竞争与国内的主要需求都集中在人才的变化,1981年根据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指示,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修订颁发了五年制小学和中学教学计划。人教社立即组织编写了第六套教材。1984年教育部颁发了六年制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学计划,在数学、外语、自然常识、劳动课程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同时于1986年颁发了新修订的小学、初中各科教学大纲。

7.1986―1996年的第七次课改。1985年中央颁发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通过《义务教育法》,拉开了第七次课改的序幕。1988年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试行教学计划》,1992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首次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将义务教育分为“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将全部课程分为学科类和活动类,给地方课程留出了空间,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课改方略。1996年颁发了同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稿)》。期间,由人教社编写的第七套教材也于1988?秋使用。本次课改在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开始大胆借鉴国际先进验,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开始受到重视。

8.1996年至今为第八次课程改革,称新课程改革。随资讯化与学习化社会时代的到来,原有的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要。在各发达国家掀起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影响下,我国以20世纪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为基础,2001年国务院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启动了这场广泛、全面、深入持久的新课程系统改革。

二、俄罗斯基础课程改革

1991年年底俄罗斯联邦成立。虽然俄罗斯联邦的教育事业承继旧制,但是,新政府于1992年通过《教育法》,奠定教育事业的法源基础。基于此,俄罗斯联邦教育部,于1993年七月公布第237号令《普通学校基础课程纲要》,作为新政府教育行政机关推行中小学教育的基础。1993年的课程纲要大抵沿袭苏联传统,中央列出全国中小学必修科目,为不可变动部分,作为全国统一之基础;但是,也留下选修科目时间给地方与学校,作为弹性运用,为可变动部分。

该课程纲要考虑国家、地方与学校的利益,统合多元地方于单一国家架构之中,但仍以国家统整为主要目的,也为地方与学校保留自行设计的空间;留给地方或学校每周约为5至8节的时数,但是在实际执行上,以6或7节居多,占所有教学时数的1/5左右。

2004年4月24日,俄罗斯中央教育主管机关──俄罗斯教育科学部《俄罗斯联邦普通教育之联邦基础课要及其课程纲要举隅》。全俄罗斯中小学依据此新课程纲要的法令基础,再次进行课程标转换工作。原则上,新课程纲要针对语言课程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课程纲要。如果从课程标准或纲要的发展情况来看,俄课程设计分为全国统一与地方或学校弹性两个区块的方针已经确立。由以上说明可知,历次课程改革的经验,为当前新课程标准的拟定奠定基,其中包括课程分成全国、地方与学校三个区块,留下弹性选择的空间结合罗斯各地方的不同;考虑语言课程,让不同母语的族群进行合适的语言教育。

俄罗斯联邦政府于2005年决议,进行第二代课程标准工作。在科学教育部及教育署的指导下,俄罗斯联邦政府共集合17个单位,由俄罗斯教育科学院、俄罗斯医学科学院与俄罗斯科学院共同完成第二代课程标准,其中又以俄罗斯教育科学院担负较重的责任。2007年开始,有关整体课程的成果陆续公布。首先出现课程标准架构,包括全国统一不可变动,各地方及学校可变动以及课后活动等三种课程。

三、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俄罗斯政府自2005年着手筹办第二代课程标准改革事宜,2010年开始实施。尽管已经实施四年多了,但社会各方意见仍不断出现,各种团体或个人表达不满的声音亦不时可见,但是从俄罗斯因应课程标准改革所设计的机制与运作,仍可以看见其用心,其组织设计与实际作法均可供参考。

(一)在组织设计上

俄罗斯在推动课程标准改革的进程中的组织设计有以下特点:

1.行政机关的横向关系处理:由于课程改革牵动不同部会,需要建立跨部会协调的机制,此次俄罗斯课程标准改革授权交由某个专责机构单负起统筹协调的任务,再则是交由俄罗斯教育科学院负责。

2.行政机关的纵向关系处理:课程改革虽由中央启动,但需要地方与学校配合与落实。俄罗斯教育改革由中央教育主管机关主导,从中央贯彻到地方,统整各级教育行政机构与学校,共同完成新课程的修订。

3.各专业机构与人士的整合:课程改革必须借重学科专家、教育专家、现场教育人员、教育行政官员等的协助。因此,建立教育专业的分工与合作的模式,整合数个教育专业单位,使其各司其职,实为必要,但俄罗斯课程改革仍以俄罗斯教育科学院为主导。组织健全,各项工作才能逐渐推展。一个良性、稳定的组织,可以累积经验,设计长久运作的组织机制,课程改革经验则可持续累积。从研究单位到实践场域,两者的结合方能整合理论与实践。如此一来,学者专家拟出的课程,不致于成为中小学教师与校长的梦魇。若行政主管机关强力支持与授权,而非干预或预设立场,则研究部门才能放手处理。俄罗斯课程改革过程中依赖最重的单位──俄罗斯教育科学院,为俄罗斯最重要的教育研究常设单位,其所累积的教育研究与课程改革经验,得以让课程标准改革顺利进行。

(二)在实际作法上

俄罗斯第二代课程标准研发,在实际作法上呈现下列两大重点:

1.理念的拟订率先出发:在课程改革之前,先确定现有课程标准的问题,以及俄罗斯社会与全球发展局势,然后据此拟订俄罗斯课程标准修订的目标及课程改革所需采用的教育理念。

2.各项实际工作逐步推展:根据上述的理念,各项分工列入进度表,交由相关单位负责,逐步展开,并相继进行相关的研究。同时,各单位也通过意见交流平台消息,举办各种研讨会、圆桌会议,透过杂志、因特网与报纸将相关意见与信息传布。新课程的实验范围亦逐步扩大,各地实验结果报告可以在网站上看得见。对于新课程所需的配套也一并考虑,例如教师在职进修以及进修,其所需的时数与教材内容都详尽规划。

从俄罗斯经验思考我国课程改革上关于意识型态、授课时间、课程内容等争议的化解之道,最重要的是在于健全课程改革的权责组织,然后在健全组织运作下进行严谨的研究,透过周延的讨论与沟通,再规划完整的配套,并确实进行实验后,方拟具新课程纲要。这样,让每个课程决策者都能尽心,每位老师都能尽力,每个步骤都能确实落实,那么课程改革的纷争就有可能消除。

【参考文献】

[1]郑东辉.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J].教育与职业,2005(7):13.

[2]李雅君,吕文华,于晓霞.俄罗斯基础教育信息化最新进展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92-95.

[3]朱亭亭.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现代化趋向[J].现代教育论丛,2008(08):58-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