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乡镇基层工作的岗位职责十篇乡镇基层工作的岗位职责十篇

乡镇基层工作的岗位职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0:44

乡镇基层工作的岗位职责篇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意见》(浙委办〔20*〕56号)和《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乡(镇)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温委办〔20*〕83号)精神,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整合事业机构,精简人员编制,强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巩固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主要内容

(一)转变职能

改进管理方式,强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使乡(镇)切实承担起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做好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稳定,推动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加快建设服务型、法治型乡镇政府。乡(镇)主要职能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负责拟订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村镇建设规划,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公益事业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指导农村经济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负责抓好义务教育、人口和计划生育、民政事务、救灾救助、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等工作,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理顺关系

1、明晰事权。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市场监管、村镇规划与建设、公共卫生、食品安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劳动和社会保障、水政水务、土地管理等事项上,除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外,市级有关职能部门要通过委托管理的方式,赋予乡(镇)政府相应的办事权限。市法制办要牵头协调和督促落实有关职能部门对管理的职能进行梳理,并根据管辖区域内人口、经济发展规模、辖区面积和工作任务等尽可能实行全面委托或部分委托。对不可委托的管理职能要制定必要的工作程序,明确权责关系。市级职能部门要将委托或不可委托的管理职能等事项报送市法制办审核,经市分管领导协调后,委托事项由市有关职能部门与乡(镇)以签订委托协议的方式予以落实。在下放委托管理权限的同时,所需的财力必须随同下放、费随事转。对不属于乡(镇)管理的具体违规违法行为,乡(镇)要积极配合市级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工作,掌握实情,及时向市级职能部门做好信息通报。市级有关职能部门接到乡(镇)报告后不作为的,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若乡(镇)不及时发现和掌握情况,不及时上报情况或不配合,不支持协助市级有关职能部门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乡(镇)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赋予人事权。对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在编制员额内选调公务员和补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乡(镇)根据岗位要求,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提出方案,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在核定职数限额内,乡(镇)中层正职的任免,由乡(镇)党委提出调整、任免方案,报组织部门审核后,由乡(镇)党委发文;中层副职由乡(镇)党委发文,报组织部门备案。派驻到乡(镇)站所等机构(除公安派出所机构外)实行党组织属地管理,接受乡(镇)党委领导,党组织负责人任免应在该机构领导职数限额内由所在地党委任命,派驻单位负责人参加乡(镇)党委组织的政治学习,列席参加乡(镇)有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商讨。市有关部门对派驻机构负责人的调动、任免,应当事先书面征求片区工委和所在地乡(镇)党委的意见并在服务区域进行任前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3、完善考核机制。一是建立市乡(镇)相互考评制度。对委托管理权限给乡(镇)政府的管理职能,市级职能部门要对委托承担的工作进行考核,乡(镇)政府也要对市级职能部门委托到位情况进行考核。二是完善派驻机构年终考评机制。对派驻乡(镇)站所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年终考核工作主要由市级有关职能部门负责;评议工作要与乡(镇)党委共同组织,评议结果作为人员调动、任免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改进乡(镇)年终目标考核办法。要建立与乡(镇)职能相适应的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把市级政府的垂直考评与群众的评议结合起来,规范市级职能部门对乡(镇)的“目标考核制”,对不属于乡(镇)职能范围的事项或不应由乡(镇)承担的责任,不应列入考核范围;严格控制对乡(镇)领导的“一票否决”事项,清理取消或严格控制市级职能部门各种脱离实际的达标评比与考核活动。

(三)乡镇机关机构改革

1、机构设置和主要职责。乡(镇)机关设立党委、人大、政府。纪律检查委员会、人民武装部、共青团委员会、妇女联合会、工会组织的设置及职能按有关规定执行。

内设机构按照精简、效能和主要职能进行设置。内设机构数量按乡(镇)的分类标准核定(见附件1)。一般设置4个,经济发达的乡(镇)可增设1-2个,特大镇可适当放宽;规模较小,经济欠发达的乡(镇)适当减少综合性办公室的设置。内设机构的名称相对规范,一般称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村镇建设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等。确因工作需要,超核定个数设置的内设机构可与其核定的内设机构合署办公,对外挂牌。

内设机构主要职责:见附件2。

2、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根据省、*市重新核定人员编制的有关规定,我市乡(镇)行政编制总数按2%的比例精简后为934名。依据乡(镇)的分类标准,结合人口、财政收入、管辖面积、行政村数、有否设置派出机构、管理难易程度等因素,按照“重镇强乡”战略,在原核定人员编制基数上重新进行核定(见附件3)。重新核定的乡(镇)行政编制由省实行总量管理,5年内不得突破。

编制使用范围为: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纪检、群众团体等机关的工作人员。

乡(镇)党政领导职数一般为7至9人,人口较多、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可增加1至2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可交叉兼职。具体按照*市委组织部审核确定的*市乡(镇)领导职数执行。内设机构负责人数,一般可核定1-2名。对人口较多、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可适当增加1名;对规模较小,经济欠发达的乡(镇)不核定职数,只设若干岗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领导层次,其负责人可由乡(镇)分管领导兼职(见附件4)。

公安、法院、司法等基层机构设置不变。

(四)乡镇事业机构改革

乡镇事业机构按照“撤销、归并、脱钩、保留、发展”的要求进行分类改革。积极探索有效形式,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为“三农”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和经济实体,变“花钱养人”为“花钱买服务”,着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1、机构设置。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设置各类事业机构。事业机构设置要同乡(镇)党政机构设置统筹考虑,综合设置,防止和避免交叉重复。撤销乡(镇)所有实体事业机构及各类人员,组建乡(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为虚拟机构,现有事业机构及各类人员,改革时竞争上岗后关系转入其中,工作岗位落实在乡(镇)内设机构)。

原设置的事业机构,确因工作需要的,可在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对外挂牌,职责予以虚化(见附件1)。

2、人员编制。此次乡(镇)机构改革之前,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已按瑞编〔20*〕1号文件精神进行了改革,其人员编制作了调整,此次改革不再重新进行核定。

各乡(镇)事业机构人员编制按其行政编制总数一般不高于1:1.2比例进行核定。同时结合乡(镇)现有职责任务、人员结构,坚持合理、效益的原则,着眼于总量控制、综合平衡、适度增减。全市核定乡(镇)事业编制947名(见附件3)。重新核定的乡(镇)事业人员编制由省实行总量管理,5年内不得突破。

乡(镇)事业人员编制核定后,安全生产监察、人口与计划生育、综治(维稳)管理、统计、财政等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关业务素质,保持工作队伍相对稳定。如需进行岗位轮换的,应事先征求市级职能部门意见。除门卫、食堂岗位外,其它岗位聘用临时人员的,要按缺编进行聘用。

3、派驻事业机构设置。整合现有部门派驻乡(镇)事业机构,做到名称规范,减少中间管理环节。对一时不能调整的教育、卫生、水利等部门设置的区域性管理机构,原则上编制只减不增,人员只出不进。原部门派驻乡(镇)事业机构名称不再称“XX局”或“XX处”等,统一称中心、所、站。

继续保留国土资源局基层管理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基层所、环保局基层管理所、规划建设局基层管理所、房产管理局基层管理所、广播电视台乡(镇)广播电视站。乡(镇)动物防疫监督和检疫仍按瑞编〔20*〕1号文件精神实行派驻制度。

各类公立学校、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医疗机构,根据改革有关规定,保留不变或作适当调整。

个别片区未设置上述机构的,要尽快建立。同时有条件的区域,尽可能建立便民服务窗口,实行“一条龙”服务,方便群众办事。

上述事业机构人员编制也要坚持合理、效益的原则,按照职责任务和改革要求,由市编办商市级有关职能部门核编到各事业机构。

4、管理体制。新组建的乡(镇)事业机构实行条块结合、以块管理为主。部门派驻乡(镇)或片区的事业机构仍实行条块结合,以条管理为主。派驻到乡(镇)工作的人员纳入乡(镇)日常统一管理,年度考核以乡(镇)签署意见为主,市级职能部门负责对应岗位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指导工作;部门派驻乡(镇)所承办的各项业务工作应进入所在乡(镇)服务窗口集中办理。

5、经费渠道。新组建的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和市级职能部门派驻片区或乡(镇)的事业机构人员经费仍按原经费渠道拨款。

(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1、乡(镇)机关要根据核定的编制限额,合理设置职位(见附件5)。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有关考试录用、交流、培训和考核、晋升等制度。除市委管理干部外,其它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竞争上岗。具体由市委组织部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围绕实施科教兴市战略,适应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实行岗位管理和推行聘用制为重点,全面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乡(镇)事业机构人员编制核定之后,要因事设岗,因岗择人,注重力量整合和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可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实行相互兼职。乡(镇)事业机构在编制限额内补充工作人员的,必须面向社会公开招考。

3、乡(镇)事业机构工作人员,根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求,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全面推行竞争上岗,优化工作人员结构。通过考试、考核等办法,把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工作骨干选拨到工作岗位上来。具体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办法,乡(镇)组织实施。同时,积极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跨区域流动,具体由片区或乡(镇)提出方案,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六)人员分流

对适度精简的乡(镇)机关工作人员和重新核编后富余的事业机构工作人员,采取多种途径,妥善分流。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提前退休条件的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本人申请,经批准可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事业机构中离岗退养、原在编在岗竞岗落聘的工作人员,按《浙江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试行细则》和《浙江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若干工资待遇的处理意见》(浙人薪〔20*〕289号)等规定执行。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实行编制实名制,清理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严格按照瑞委办〔*〕80号和瑞人〔20*〕38号文件精神,清理清退临聘人员。对未经市编办批准的临聘岗位,聘用的人员按照“谁聘用、谁负责”的原则、予以清退。乡(镇)工勤岗位现有管理模式不变,按缺编岗位公开聘用,占编不入编。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镇机构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各乡镇要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切实增强乡镇机构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服从大局,根据本方案,及时研究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集中精力抓好机构改革的各项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于4月15日前上报市编委办公室,由其按程序审批。

乡镇基层工作的岗位职责篇2

今年以来,**在全市乡镇党委和村“两委”中开展“三定三评三挂钩”活动,通过完善目标管理、加强绩效考核、提高待遇保障等措施,着力破解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不清、落实不力、动力不足等难题,有效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三定”明确岗位职责,着力破解“责任不清、目标不明”的难题。通过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帮助乡镇党委和村“两委”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一是定岗位职责。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乡镇党委和村“两委”的工作职责,重点明确乡镇党委书记六大类16项岗位职责和村党组织书记五大类8项岗位职责。二是定任期目标。结合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和党组织换届中提出的奋斗目标,制定包括基层党建发展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等在内的任期目标。三是定年度计划。根据任期目标,逐年逐项分解落实任务,提出年度工作计划,并进行公示。目前,全市***个乡镇和****个村党组织全部向上级党组织递交了目标承诺书,并向党员群众作出公开承诺。

“三评”优化考评机制,着力破解“考核不严、落实不力”的难题。进一步创新考核机制,改进考核方式,切实将基层党建工作考全考准考实。一是基层组织自评。乡镇党委和村“两委”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对照年度计划进行自查,定期向党员群众公布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年底,结合岗位职责和分工,逐项进行自评打分。二是党员群众测评。采取集中评议、满意度测评等形式,由乡镇党委书记代表乡镇党委、村党组织书记代表村“两委”班子,向党员群众代表进行述职述廉活动,然后由党员群众代表进行量化打分并提出评议意见。三是上级组织考评。成立专门的考评小组,通过走访座谈、查看资料、现场验收等方式,对乡镇党委和村“两委”进行考评。按照上级党委考评结果和党员群众测评结果各占50%的比例,形成最终考核结果和排名,并在乡、村两级进行公示。活动开展以来,全市乡镇党委和村级“两委”干部共兑现承诺****项,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个,群众测评满意度达97%。

乡镇基层工作的岗位职责篇3

中央、省、市、县相继出台的《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规定,要加大选拔使用乡镇干部力度,注重从具有乡镇工作经历的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县级机关提拔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应优先考虑具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选拔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应优先考虑具有乡镇党政正职经历的干部。

选拔任用乡镇干部,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源头活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才能渠清,人正才能风清,严格的干部的选拨任用,从源头上减少了信念缺失、安于享乐、能力平庸、思想僵化的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此举不仅仅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突破口,更是对党的组织制度中一些地方和单位党内生活存在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的倾向的有力遏制。启用一批信念强、做派正,能力大、思想活的基层干部,才能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才能事半功倍的沿着既定党建制度改革路线一路向前。

选拔任用乡镇干部,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从用人导向层面来看,让干部经过基层艰苦条件和复杂环境的锤炼,逐步锻炼处理复杂局面和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多一些“实干派”,少一些“空谈家”,这无疑是科学使用干部的需要。显然,《意见》强调的“培养在基层、选拔重基层”的要求和做法,不仅展示了选人用人眼光向下的良好姿态,更蕴含着打造重实干、接地气、敢担当的执政队伍的现实考量和期盼。

选拔任用乡镇干部,是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经络血脉”。“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优秀的乡镇干部或者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往往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最敏感,对惠民政策体会最急切,把他们充实到镇一级的治理团队,不仅仅是优化队伍结构问题,而且能切实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履职尽责能力。

党委组织部门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协调有关部门,形成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合力。

拓渠道、改善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坚持按编制员额及时补充人员,县级机关不得变相占用乡镇编制。改进乡镇公务员考录工作,对招人难、留人难的艰苦边远和民族聚居乡镇,可设立户籍和民族限制,适当放宽学历和年龄。扩大乡镇领导干部选拔视野,注重从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中择优调任乡镇领导干部。①抓住源头招考、组织培训、交流锻炼等环节,努力提升基层一线干部整体素质。除少数对专业有特殊要求岗位外,坚持把乡镇街、村(社区)等基层一线岗位作为新进人员主要开考岗位。②对任现职5年以上和在同一岗位任职10年以上、经历单一的基层干部,采取轮岗交流、交叉任职等办法,丰富工作阅历。③优先安排基层干部参加各类培训,接受上挂、下派、外派等方式的实践锻炼,让基层干部在关键时刻、重要岗位经受考验,提升素质。④选派机关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炼,让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艰苦环境和重要工作任务中经受磨炼,提高能力,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意识,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锦屏发挥作用。

强培养,提高乡镇干部能力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引导乡镇干部继承和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扎实做好服务群众各项工作。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注重实践锻炼,选派乡镇干部到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习锻炼,组织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互派乡镇干部挂职锻炼,不断提高乡镇干部的能力素质。

严管理,促进乡镇干部履职尽责。坚持从严管理,严格执行工作、考勤、病事假等相关制度,切实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坚决制止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对乡镇干部履行职责的监督约束。完善科学考核机制,严格控制对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票否决”事项,增强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保持乡镇干部队伍相对稳定,乡镇党政正职一般应任满一届,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任期内一般不得调动或调整。新录用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上级机关一般不得借调(抽调、跟班学习)乡镇干部,因工作特殊需要短期借调的,应征得借调单位同级党委组织人社部门同意并明确借调时间。

强激励,激发乡镇干部队伍活力。一是加大选拔力度。注重从具有乡镇工作经历的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县级机关提拔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应优先考虑具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选拔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应优先考虑具有乡镇党政正职经历的干部。二是提高工资待遇。要适当提高乡镇干部待遇,统筹研究完善工资待遇政策向乡镇倾斜的具体办法,重点向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干部倾斜。三是改善生活条件。要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乡镇机关基本生活设施,关注乡镇干部心理和身体健康,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对生活有困难的家庭给予适当补助。

从源头上着眼,进一步夯实基础。一是解决编制问题,打开进人的“门”。按照行政级别,把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分开管理,区别对待,超编的控,缺编的补,要适当增加基层编制,减少上级机构和编制,改变“倒金字塔”现象。二是解决招录问题,限制进人的“门”。在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时,扩大基层招考比例,上一级部门招录人员必须有下级工作经历,用政策鼓励人员面向基层。提高新招考公务员到基层工作的比例。除特殊岗位需要外,新招考录用的公务员应该有80%以上分配到县级以下工作。三是解决村官问题,拓宽进人的“门”。在

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招录公务员的数量,进一步激发到村(社区)工作的大学生和村(社区)干部的积极性,吸引外出务工的优秀青年回乡服务,逐步形成一支根植基层、心在基层、情系基层、长期稳定的高素质农村(社区)基层干部队伍。从培养上着手,进一步健全机制。要总结推广各地创造的战略谋划法、一线工作法、多岗位锻炼法和全程跟踪法等经验做法,形成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培养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丰富年轻干部下派挂职的多种形式,可允许基层党政领导班子增设一至两个领导职位,供挂职干部任职,不占职数,不参加换届;党政部门可以设置若干助理职位,供挂职干部任职,不占编制。同时,应从用人导向、政策保障等方面采取措施,鼓励上级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任职,逐步扩大下派干部任职的比例,让他们真正融入基层一线,安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并在“赛马”中分出优劣,使他们下得去、上得来、用得好。

乡镇基层工作的岗位职责篇4

为了认真落实党的**届**全会和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激发机关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形成重视基层、服务基层、关心基层的良好工作格局,为推动农村"五个一"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加快我县经济建设步伐提供组织保证。按照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中办发[2003]26号)的通知精神和省委、市委、县委《实施意见》的要求,决定在县涉农部门和乡镇站所中全面开展争创"基层满意部门"和"群众满意站所"活动(以下简称"双创"活动),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大、**届**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提高党员素质,改进干部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赢得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探索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工作机制。通过深入开展争创"五个好"党员示范岗活动,推动"基层满意部门"和"群众满意站所"的创建,以此调动和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干部工作热情,推进工作作风转变和服务质量提高,塑造勤政廉洁、务实高效、文明向上、为民服务的机关工作新形象,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目标要求

"双创"活动在县涉农部门和乡镇站所中全面铺开,具体活动由各创建部门、单位及其党组织负责组织实施。要通过抓"五个好"党员示范岗的创建,激发党员先进性,规范完善机关党组织活动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基层满意部门"和"群众满意站所"的争创,使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部门和乡镇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机关干部服务基层、服务一线、服务群众的能力明显增强,整体工作水平和基层、群众的满意程度大幅度提升。"双创"活动实行整体创建、逐个验收的方式,今年基层满意的涉农部门和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要达到50%,到**年到达70%以上,力争用3-5年时间,使全县所有涉农部门、乡镇站所达到创建要求。

三、创建范围

(一)涉农部门、单位(25个):

农工部、计划局、科技局、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国土局、交通局、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文化局、卫生局、计生局、粮食局、老区办、农机办、乡企局、畜牧局、工商局、电力局、农行、信用联社

(二)乡镇基层站所(10个)

计生服务站、司法所、财政所、民政办、文化站、派出所、工商所、土地所、粮站、信用社

四、目标任务

(一)"五个好"党员示范岗标准:

1、积极进取,政治思想好。

⑴党员要自觉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做到思想健康、办事公道。

⑵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在大局和关键问题上,是非分明,立场坚定,自觉和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做到勤政务实,乐于奉献,不参与非法组织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不随众闹事,自觉维护安定团结。

⑶严格履行党员义务,认真执行党组织的决议、决定,按时参加组织活动,按时缴纳党费。

2、勤奋好学,业务技能好。

⑷带头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岗位技能锻炼,争当业务上的行家里手和技术标兵,争做本单位、本系统的业务骨干。

⑸自觉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锻炼,加强市场经济管理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力求掌握1-2项专业技术技能,把自己培养成为复合型的人才。

3、开拓创新,爱岗敬业好。

⑹树立岗位奉献精神,做到热爱本职,爱岗敬业。

⑺认真履行岗位工作职责,模范执行单位的各项制度、规定,带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⑻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带头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自觉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4、乐于奉献,为民服务好。

⑼能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不计较个人得失,服从集体和群众需要,切实转变作风,带头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⑽发扬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⑾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干部联系贫困户制度,认真填写《米脂县基层干部进村住户送温暖、心连心和村情民意登记卡》,真心诚意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解决1-2个难题。

5、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好。

⑿党员要带头执行党内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做到自醒、自警、自励,积极同一切腐败现象作斗争,不断增强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基层满意的涉农部门标准:

1、领导班子好

⑴领导班子政治上强,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顾全大局,自觉参与全县"三级联创"活动。

⑵领导班子服务意识强,自觉转变职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⑶与乡镇党委、政府关系协调,配合默契,市直单位接受"双重"领导意识强。

⑷团结一致,廉政勤政。

⑸高度重视党组织建设,真正形成部门、单位一把手直接抓,党组织书记具体抓的局面。有党组织建设3-5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党组织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责任制,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不断得到改进和加强。

2、党员干部队伍好

⑹干部教育培训经常化、制度化。每周组织政治理论、政策业务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天,干部素质不断提高。

⑺加强党员阵地建设。党员电教具备"两机一室",即有电视机、VCD和党员活动室,制度健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活动。

⑻党员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干部能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⑼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人员法制观念和政策观念强,依法办事,实行"阳光收费",没有"三乱"现象。

⑽干部职工严于律已,无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⑾组织干部定期进村住户送温暖,认真填写《米脂县基层干部进村住户送温暖、心连心和村情民意登记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3、工作机制好

⑿创建规划切实可行,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得力,便于考核和落实。

⒀把本部门和基层站所的创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干部职工岗位责任制,严格考核奖惩。

⒁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大力提高机关效能。干部职工80%以上的参加过岗位技能培训,业务工作规范有序。

⒂服务"三农"承诺制度明确,干部实行首问责任制,工作实行限时办理。

⒃包村办实事服务到位,主要负责人全年深入包建村调查研究、办实事6次以上。

⒄民主集中制完善,重大经济活动和涉及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每半年征求一次本单位职工、服务对象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并及时整改。无因涉农问题和干部自身作风问题引发的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上访事件。

⒅政务公开制度落实,重大事项,对涉及人财物等重大事项要及时进行公开,全年公开6次以上。

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在历次审计中未发生问题。

⒇部门重点建设项目向党建综合示范村、示范乡镇倾斜。

(21)年度考核和调整基层站所负责人主动征求乡镇党委意见。

4、完成任务好

(22)年度工作计划切合实际,明确具体,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3)年度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年终考核位居全县部门、单位前10名或受到上级业务部门表彰。

(24)在参与全县"三级联创"活动中,工作任务有安排、有指导、有检查、有考核,年度评比在创建部门间居于前6名。

(25)工作特色明显。有1-2项创新工作,在同级业务部门和上一级同行业中有较大影响。

5、农民群众反映好

(26)年度领导班子考核评定为好班子。

(27)在服务对象范围内的民主测评或无记名问卷调查中基层满意率达到90%以上。

(28)50%的基层站所被乡镇党委评为群众满意站所。

(三)群众满意乡镇站所标准要求:

1、领导班子好

⑴自觉服从县级业务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主动请示汇报工作,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⑵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意识,围绕地方中心工作,发挥职能作用。

⑶团结一致,廉洁勤政。

2、党员干部队伍好

⑷干部教育培训经常化、制度化。每周组织政治理论、政策业务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天,干部素质不断提高。

⑸党员干部业务过硬,依法办事、热情服务,方便群众。

⑹党员干部积极参加乡镇党委统一安排的活动。

⑺干部职工无违纪违法现象。

3、工作机制好

⑻实行政务公开。明确政策依据、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办理时限等。

⑼岗位目标责任制落实,每月检查一次,半年和年终全面考核。

⑽服务"三农"承诺制度明确,干部实行首问责任制、包片包村责任制,工作实行限时办理。

⑾定期征求意见,及时整改。每半年征求乡镇党委、政府和服务对象意见一次,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上级业务部门和乡镇党委。无因涉农问题和干部自身作风问题引发的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上访事件。

4、完成任务好

⑿在参与全县"三级联创"活动中,工作任务有安排、有指导、有检查、有考核,在乡镇组织的考核评议中,位居乡镇站所前列。

⒀年度业务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年终考核位居系统前列。

⒁工作特色明显。有1-2项创新工作,受到上级业务部门肯定和表彰。

5、群众反映好

⒂在服务对象范围内的民主测评或无记名问卷调查中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五、工作措施

1、抓好组织发动。开展"双创"活动,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推动干部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的重要途径。县涉农部门及基层站所要制定周密、便于操作的活动《实施方案》,组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要通过深入动员和广泛宣传,让干部、群众了解"双创"活动的目的、意义,不断扩大活动影响,营造浓厚的创建活动氛围。

2、抓好学习提高。抓学习是保证活动效果的前提,要将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专题讨论与重点辅导相结合、撰写体会文章与记读书笔记相结合等方法,深入学习党的**大、**届**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以及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政策文件,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的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党的基本知识,学习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技能。为检验学习的实效性,适当时候进行统一考核测评。

3、抓好意见征询。各创建单位要以基层的呼声和群众的需要来确定服务重点和创建方向。因此首先要广泛征求党员、干部以及基层群众对本部门领导班子、干部作风、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梳理汇总的基础上,制定整改方案,抓好整改提高。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领导班子和干部思想认识上、工作方法上、工作作风上的突出问题,要提出明确的整改时限和措施,要结合工作实际推行便民服务制度、首问负责制度,坚决杜绝和防止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衙门作风,靠服务增进班子团结,推动工作落实,提高本单位在基层和群众心目中的满意程度。

4、抓好目标规划。要在调查摸底、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以工作职责为基本依据,按照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要求,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基层满意部门"和"群众满意站所"创建目标。创建目标要明确年度重点工作和突破工作,要有推进重点工作的措施和办法;要制定转变作风、方便基层和群众办事的制度和机制,推行服务时限、服务质量、服务标准、服务措施公开承诺制度。要弘扬联系群众、为民办实事的工作作风,列出办实事计划,抓好落实。县涉农部门创建目标于6月底前报县委组织部,乡镇站所报乡镇党委。

5、抓好组织实施。开展"双创"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改进作风、塑造形象、推动工作,让基层和群众实实在在的得到实惠。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统筹兼顾好活动的开展和单位工作的整体推进,把"双创"活动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决不能就活动抓活动、搞两张皮,要靠活动推进工作,靠工作实效检验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基层满意部门"和"群众满意站所"的创建要围绕实施"六个一"来提升争创效果,即:"制定一套能够调动干部内在动力的好工作机制,出台一个实际、实用的服务方案,开展一次"争做基层(群众)满意单位"的大讨论,举行一次系统内部的业务技能大比武,开展一次下乡送科技活动,为基层和群众解决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力争以丰富的形式、有力的措施、完善的服务来推动创建工作落实。

6、好典型示范。各乡镇党委和县涉农部门要采取重点突破、典型引路的方法推动和提高创建整体质量,在全面安排工作的基础上,选择2-3个工作基础较好,党组织活动正常,业务工作突出的单位,抓好示范带动,靠点上的工作经验推动面上的整体工作。

六、考核评比

1、实行"分级考核、分层命名"表彰制度。党员示范岗由乡镇和部门进行命名表彰,特别优秀的报县委参加联评,由县委表彰,授予"党员示范岗"荣誉称号;基层满意的涉农部门由县委进行考核,报市委复核,成绩优异的由市委命名表彰;群众满意的乡镇站所由乡镇党委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县委组织部复核后参加联评,创建工作达标的由县委命名表彰。

2、命名表彰每两年进行一次。命名表彰实行公示监督制度,充分考虑各单位原有的工作基础,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广泛听取农民群众和各方面的意见。基层满意的涉农部门在全县所有涉农部门和乡镇中公示,群众满意的乡镇站所在乡镇及所有村中进行公示。实行考核命名党风廉政、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命名不搞终身制,已命名表彰的单位要参加新一轮考核评选,不合格的予以摘牌。各乡镇每年评选1-2个工作相对后进涉农站所,全县每年评选1-2个工作相对后进的涉农部门。

3、县委把"双创"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考核部门、站所负责人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和使用依据,每季度对创建情况进行督查,实行创建情况通报制,确保"双创"活动不走过场。在创建活动中受到省、市表彰的基层满意涉农部门、群众满意的乡镇站所将给予一定奖励,被评为工作相对后进的涉农部门和乡镇站所的,给予其主要负责人相应的组织处理和经济处罚。

七、切实加强对"双创"活动组织领导

乡镇基层工作的岗位职责篇5

关键词:乡镇;农电;绩效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1

一、实施背景

(一)组织架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乡镇供电所作为电网公司管理的最末端,按照上级公司要求必须实行标准的班组设置,采取统一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确保职责界面更加清晰,岗位职责更加明确,因此,在现有农电员工数量和素质的基础上,为适应经营模式的变革,出台配套的薪酬激励机制,建立起与岗位职责、素质能力和绩效考核等紧密挂钩的统一薪酬制度,以绩效促管理,覆盖关键环节和重点业务,促进县供电公司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二)智能电网建设推进的必然结果

智能电表作为一种新型电费计量装置,具有电能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其本地及远程通信接口与用电信息采集后台连接,可即时获悉客户用电信息。我公司自2013年开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随着系统的建成及使用,从抄表、核算到电费发行将实现全过程封闭式管理,农电员工不再需要安排专人每月进行现场抄表,原来的抄核工作模式将得到彻底改变,这就必然需要我们重新调整农电人员的工作职责,将有限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分配,投入到新的业务当中,建立与岗位职责相配套的绩效考核制度成为了新形势下农电员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电员工指标式绩效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明确农电员工岗位设置及职责划分

农电员工岗位设置包括两个维度,一是专业类别,二是岗位等级。专业类别包括内勤和外勤,内勤职责包括:低压用户用电受理、电费回收及优质服务、档案资料管理等内容;外勤职责包括运维检修和工程建设,其中,运维检修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线路运行、维护、抢修、技术线损等管理,公变台区及线路的巡视、台区线损、用电检查等;工程建设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根据公司工程项目计划负责具体施工任务,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及材料管理等工作。

(二)设立农电员工指标式绩效管理体系

农电员工指标式绩效管理体系围绕乡镇供电所日常经营管理、工程管理及安全管理等工作建立,主要设置常规项、加分项和减分项三大类,实行月度考核,次月兑现考核结果。

(三)农电员工指标式绩效管理体系应用

首先,在执行层层面,召集阳光公司负责人和农电队伍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宣贯,并邀请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和运维检修部管理人员参加,将指标式绩效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及总体思路进行介绍,同时,也将不同专业类别员工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再次宣贯,重点强调了考核体系紧紧围绕日常工作设定,以确保今后的考核能够贯彻落实。

其次,在考核对象层面,以班组长为牵头人,组织班组员工进行座谈,既是宣贯,也充分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具体考核指标及权重。

最后,在操作层层面,召集主业人资部、集体企业人资专责、各供电所操作人进行宣贯,重点介绍绩效考核体系的特点,核对具体人员名单,确保考核到人,考核真实有效。

三、农电员工指标式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

(一)界限清晰、职责明确,乡镇供电所管理秩序井然

从实施效果看,从管理层次和专业类别为出发点设立的农电员工队伍界面清晰、职责明确,既能确保工作相互分离,又能做到相互牵制,而且,专业化队伍的建立也能切实发挥员工专长,更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进而为新模式下的乡镇供电所提高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管理维度更加全面

新的专业化管理体现了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理念,即不仅由各乡镇供电所负责综合管理,也促使县公司专业部门落实垂直管理,既确保各专业工作任务得到贯彻落实,也能在乡镇供电所范围内实现不同专业间的相互协调,覆盖到涉及乡镇供电所经营服务的方方面面,从而保证乡镇供电所的管理维度更加全面,基础工作得以夯实。

乡镇基层工作的岗位职责篇6

关键词:乡镇档案;管理;现状;对策

abstract:accordingtotheyearsofworkexperience,abriefanalysisofthearchivesworksoftownshipandCountermeasuresofstrengtheningarchivalinstitutionswork,forreference.

Keywords:townshiparchives;management;current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71

引言: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国家设在最基层的一级政府,肩负着具体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法规的重要职责,而乡镇档案工作是乡镇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真实地记录着乡镇的发展历程,是乡镇各方面建设的历史见证,在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异常重要。文章就乡镇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

一、乡镇档案机构工作现状

1.乡镇领导对乡镇档案工作认识模糊,致乡镇档案机构先天不足,由于受机构编制限制,绝大多数乡镇没有设立独立的档案管理机构,机关档案室一般挂靠在党政办公室,加之党政办公室乡镇党委、政府领导都分管,这就容易形成乡镇党政机构之间职责不明、责任不清等问题,往往就会形成档案工作有分管领导,但分而不管或管而不紧的工作状况。而且相当一部分的乡镇领导对档案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档案与档案工作的认识不全面,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乡镇档案机构工作人员少、无编制、兼职多、变动频,履行职责难,乡镇档案机构组成人员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人少,绝大多数乡镇设置1人且无专职岗位编制,一般都是党政办工作人员兼任;二是身兼多职,有些档案员还身兼重任,如人大秘书、团委书记等要职;三是人员变动频繁,乡镇档案人员以从事档案工作2~3年者居多,有些乡镇一年变动二三次,有部分乡镇在考虑岗位人选时选择一些“特殊人”在岗(身体多病、待退休、待生小孩人员),将档案岗位作为“过渡岗”;四是档案业务水平普遍不高,由于兼职和岗位的频繁变动,有的档案人员未经过岗前培训就上岗,有的经业务培训后很快被调整了工作岗位,不能按计划接受业务培训现象较为突出。

3.乡镇档案机构制度管理严重弱化,规范化管理难以落实,乡镇机关档案室根据乡镇工作自身特点,建立健全了各项档案管理制度,从档案保管、保密、借阅、鉴定与销毁等制度到各门类档案的归档制度,基本齐全而规范,但是档案工作各项制度的执行范围不出机关档案室,机关全体干部大多不知晓或知之甚少。乡镇档案机构如此制度建设,造成了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难。

4.乡镇档案机构服务功能开发不足,限制了其社会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大多数档案人员对乡镇档案机构的定位是重保管,轻利用,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下功夫不深或者根本不愿下大气力去开发档案资源。乡镇档案机构不仅应当对全乡镇档案工作实行规划、协调、监督和指导,而且还应当是乡镇的综合信息利用中心,同时还应是彰显档案服务机关、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场所,而我们的一些档案机构放弃了档案信息的开发,也就是放弃了档案与档案工作的正面宣传机会,也间接导致了乡镇档案机构工作地位的下降。

二、加强乡镇档案机构工作的对策

1.建立独立的档案管理机构

档案管理科作为乡镇档案管理机构,在领导和管理体制上,是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能部门,业务上受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负责本乡镇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并对本乡镇辖区内的各单位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在规格上,属科级机构,与其他职能科室同级,享受同等待遇。设置一名科长,配备上2名专职档案工作人员,从乡镇机关或事业单位人员中选配,做到专职专责。

2.营造良好的乡镇档案工作环境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档案人员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观念、广博的知识层面、精深的业务素质,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对档案管理的要求。要保障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保持档案工作人员岗位的相对稳定,并通过提高待遇、正常晋升等方式增强档案管理岗位的吸引力。同时各乡镇档案员要定期接受档案业务培训,而且各乡镇要按工作规范、岗位职责对档案人员加以督查和考核。要让档案人员干起来有盼头、有劲头,从而进一步扩大档案机构的工作影响和提高档案机构的地位。

3.将档案工作列入乡镇发展规划

《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规定:“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应切实加强领导,把档案工作列入乡镇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纳入分管领导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解决档案库房、设备和工作人员等实际问题。”同时适当加大对档案事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将档案经费开支列入乡镇财政预算,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档案事业建设纳入乡镇社会发展目标来进行评价考核,为乡镇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4.加强乡镇档案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和完善档案工作制度是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措施。乡镇档案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为了保证乡镇档案工作的正常规范开展,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机构设置、管理体制、管理范围、收集归档、整理、鉴定、保管、借阅、利用等各项工作做出明确规定,以使档案管理的全过程达到规范化、制度化,为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5.做好档案宣传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只有通过广泛宣传活动,才能形成档案工作的社会共识和合力,才能从根本上体现乡镇档案的价值。开展各种形式的档案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使档案工作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促使群众形成良好的档案意识,为农村各项工作政策的贯彻执行打好扎实的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为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稳定农村经济秩序等积极开展档案活动,以促进乡镇档案的长效管理,增强群众对档案的重要历史凭证和法律依据作用的认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利用,为社会经济服务。加强档案利用,强化服务民生,注重档案编研的科学化乡镇档案管理作为民政工作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随着乡镇业务工作的发展而不断延伸服务领域,做到乡镇业务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要紧紧围绕乡镇工作发展的需要,积极为民政中心工作服务,规范乡镇业务工作中形成文件的归档范围和集中保管等各种行为,为当前及今后在领导决策、科学研究和大众服务方面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文琴.浅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J].黑龙江档案,2009,(6):65.

[2]李长江.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晋中学院学报,2007,24(4):36-38.

[3]杜玉兰.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1(3):104-106.

乡镇基层工作的岗位职责篇7

一、基本情况

**县共辖5镇1乡1个街道办事处,70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20.4万人。全县共有基层党(工)委16个,其中乡镇党委6个、机关党委6个、工委3个、企业党委1个,有党总支15个,党支部312个。共有党员8278名,其中:农村党员4230人,社区党员136人。

全县7个乡镇(街道)党(工)委的76个村党支部均开展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覆盖面达100%,共设岗位四大类10个。全县4366名农村(社区)无职党员中上岗党员1010名(**288人,望洪124人,杨和66人,胜利142人,望远235人,闽宁70人,街道85人),其中思想政治类岗212人,财务监督类岗198人,公共事务类岗280人,经济发展类岗320人。自我设岗的有102名,占上岗无职党员的10%;一人多岗的有126名,占上岗无职党员的12.5%。

二、主要做法

1、强化“三个到位”,确保设岗定责工作顺利开展。一是组织到位。为使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做实、做好,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都成立了设岗定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县领导小组由分管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副组长,抽调精兵强将处理日常工作。各乡镇(街道)、村(社区)都成立了以党组织负责人为组长的设岗定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指定了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并将工作分解到人,责任到人。与此同时,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县、乡镇成立了工作督导组,经常下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督查指导。二是措施到位。为了使设岗定责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进一步强化了措施。首先,明确了任务,各级党组织都把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列入了今年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摆在了重要议事日程。其次,强化了督导,县委督导组经常深入村(社区)指导检查设岗定责工作,建立了定期汇报制度,每季向上级组织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都列出了专项活动经费,制作了无职党员工作手册,还制作了76块无职党员上岗公示展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已累计投入活动经费80000多元。三是宣传到位。县委专门召开农村党建工作会议,对设岗定责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对无职党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并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的进行了动员。在宣传渠道上,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标语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着力营造“党员光荣,上岗党员更光荣”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农村、社区无职党员上岗的积极性。

2、把好“三个环节”,防止设岗定责工作流于形式。一是把好岗位设置关。在开展设岗定责工作前,以村、社区为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一是调查了解各村(社区)干部、村民组长、村组后备干部、妇女党员和各项工作带头人的基本情况,摸清了各村党员的年龄、文化、能力素质以及家庭情况并进行登记造册;二是调查了解目前村级经济发展和社会风气等方面的状况;三是收集整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到了需要党员发挥作用的支点,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合理设置党员岗位提供依据。在岗位设置上,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因人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以村(社区)党支部为单位,原则上设了4大类10个岗,具体岗位数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多少、工作量大小来确定,各村(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党员岗位和职数,可以一人多岗,也一岗多人。二是把好党员上岗关。根据严格标准、保证质量、提高数量的原则,首先做好了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在上岗前,对全体党员进行了民主评议,不合格的党员坚决不能上岗;其次做好岗位申报、调剂工作,将各党支部的岗位名称、职数、职责及时公布,各无职党员自愿申报适合自己的岗位,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则,择优选配,做好调剂,确保了每类岗位申报人数不少于设岗数。最后做好党员上岗工作,各支部召开了党员大会,向党员公布和介绍每个党员的基本情况、主要表现、专长等情况,采取党员自荐、互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选出党员公认的上岗党员对象,有的地方还进行了竞争上岗。三是把好党员考核关。对于上岗党员,如何加强管理、考核,促使他们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这是关系到设岗定责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为此,我们严把考核关,首先,提高上岗党员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以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为单位对上岗党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新《》以及实用科学技术,增强他们为群众的服务意识和本领。其次,签订责任状,所有上岗党员都与党支部签订责任奖,责任状明确了上岗党员的职责及要求,并要求上岗党员每半年要向党员和群众代表述职,汇报自己上岗履职情况,村(社区)党支部适时跟踪了解他们的上岗表现情况,并记录在册,作为年终考核评分依据。第三,加强监督,建立了跟踪考察制度,对每名上岗党员,一方面对照具体岗位职责查找差距,另一方面深入群众调查了解他们的履职情况,一经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上岗党员本人,制定整改措施,责令限期整改,对不进行整改的及时调整下岗。第四,进行考核评比,年底,对上岗党员根据制定的上岗党员职责考评标准进行评比,对表现优秀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不称职的调整下岗,并且把他们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作为党员评先和民主评议党员评定格次的重要内容。**镇为调动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将“设岗定责”改为“设岗争星”,明确了考核格次,具体分为五星(优秀)、四星(优良)、三星(合格)、二星(一般)、一星(不合格),镇党委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年底对农村无职党员进行了考核,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3、搞好“三个结合”,增强设岗定责工作实效。一是与“三培两带”活动相结合。我们结合上岗党员(包括入党积极分子)自身实际,开展好“三培两带”活动,对思想品德好、作风正派、没有技术专长的无职党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农业技术,鼓励他们带头致富,然后选择合适的岗位上岗让他带领群众致富;对年轻、有文化、思想上要求进步的致富能手,将他们推荐到经济发展类岗,采取与党员跟班的方式上岗带领群众致富,并作为入党员积极分子进行跟踪考察;对双带能力强的党员,把他们放在重要岗位上进行锻炼,条件成熟提拔为村组干部。二是与发展党员、改善党员结构和民主评议党员相结合。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是新时期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保持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和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好方法。在开展无职党员上岗工作前,我们对全体党员进行了民主评议,不合格的党员坚决不准上岗,并责令限期整改。这样,上岗党员有了优越感,感到无比光荣,形成了一种荣誉激励机制,激发了他们的上岗热情,巩固和扩大了民主评议党员成果。在上岗过程中,我们注重党员发展工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的要求,大力实行“四个倾斜”(向回乡知识青年、复退军人倾斜;向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和致富能人倾斜;向35岁以下优秀团员、优秀青年倾斜;向农村青年妇女、少数民族倾斜),并将他们推荐到合适的岗位上跟班锻炼,条件成熟发展为党员,较好地改善了农村党员结构,为党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三是与解决当前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相结合。在设置岗位前,各村(社区)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调查摸底,设置了具体的岗位,安排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党员上岗履职。党员上岗后,积极组织上岗党员就反映出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共同找出解决办法。针对目前党群关系,政策宣传岗的上岗党员还积极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对群众不能理解的问题逐一做好解释工作,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的稳定。

三、主要成效

1、通过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村无职党员的责任感、光荣感和工作热情。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没有及时跟上,广大农村无职党员受到冷落,出现农村无职党员“不作为”、“无作为”的现象。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的开展,找到了新时期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广大农村党员尤其是上岗党员“想作为”、“争作为”、“有作为”,想事、议事、管事、办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胜利乡许旺村无职党员崔素云(原村妇女主任),自从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发现该村宣传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不到位,去管过几次,可村里有人风言风语,说当干部的不管,你一个“退休”老婆子多管什么闲事,她一直顾虑重重,产生了不想管的念头。在这次无职党员上岗工作中,她被推荐上了计划生育监督岗,不仅积极协助妇女主任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大力宣传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带头移风易俗,而且还组织本村妇女成立了“许旺村秧歌队”,每逢节日组织秧歌队队员为群众表演。

2、通过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架起了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农村(社区)党员设岗定责后,广大上岗党员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群众,充分发挥岗位职能维护群众利益,为农民群众作出了榜样,架起了党组织与群众之间友谊的桥梁。胜利乡胜利村无职党员刘辛,自被推荐和安排到水事服务岗后,积极配合村委会开展用水协会工作,他坚持原则,任劳任怨,为解决本村淌水难问题付出了艰辛劳动,为此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无职党员岗位的设置,在加强上岗党员对党组织和村委会监督的同时,还极大地激发了村级组织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内动力,望洪镇西和村小组财务管理混乱,群众意见很大,在这次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中,村委会组织5名财务监督岗的上岗党员对村小组的财务进行了清理,公开了财务,清理了不合理开支,及时调整了村小组干部,赢得了村民的好评,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3、通过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当前,农村发展进入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阶段。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的农民虽然有强烈的致富愿望,但由于缺技术、无资金、怕担风险,使他们难以迈开步子,迫切需要有人把他们组织起来,提供示范服务、真心实意带领他们致富。设岗定责工作开展后,我们把种植、养殖、销售、外出务工上有一技之长的党员组织到经济发展类岗,通过岗位示范,广大上岗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各自的岗位上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在全县兴起了一批产业、带动了一批群众发家致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胜利乡许旺村无职党员孙**利,自己富了不忘乡亲,自从被村上安排到能人带动岗后,积极带领周围群众外出务工,**年本村就有20多人跟随其带各地搞建筑,平均每人年收入都在6000元左右。

4、通过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设岗定责中,我们让无职党员上了社会治安维护岗、边际纠纷排查协调岗、安全生产监督岗等岗位,发挥他们在调解民事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他们天天与群众在一起,熟悉了解民情、村情的优势,及时发现,处理问题,把信息及时向乡村反馈,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筑起党员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杨和镇与毗邻的胜利乡交界处,由于人口稀疏,有治安隐患(曾发生刑事案件),为此,镇党委在3个村设置了社会治安维护岗,12名无职党员上了这个岗,这批上岗党员发挥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他们的努力下,一年来,两乡镇交界地没有发生治安刑事事故。

在这次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中,公共事务类岗上的党员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水利设施、管理环境卫生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履行着自己的岗位职责,在改变村容村貌、改善农业设施、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做出了较大地贡献,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社会事业的进步。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开展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目前农民党员年龄结构趋于老化、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以致部分上岗党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致富能力较差,不能起到很好地示范带头和上岗履责作用;

2、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少数村党支部书记和部分农民党员认为村里的工作有村干部管理就可以,不需要无职党员上岗来参与,积极性、参与性不高,以致有的党员上岗后,不去履行岗位职责,在群众中反而起了反作用;

3、工作开展不够平衡,部分乡镇开展得比较好,各别乡镇还存在差距;

4、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抓准了,但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五、经验启示及下一步工作

经验启示:

一是要把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素质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农村无职党员上岗履责的能力。设岗定责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无职党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党员履行职责的情况。

二是要把完善激励措施作为重要手段,充分激发无职党员上岗履责的活力。设岗定责工作要取得实效,仅仅依靠党员的政治觉悟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是要根据农村党员的特点,在提倡无私奉献的同时,支持、鼓励上岗党员运用市场机制创办经济实体,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要把群众参与贯穿于设岗定责的全过程,真正让群众满意。设岗定责工作抓得怎样,最终要看农民群众是否欢迎,是否满意,是否得到了实惠,因此,要坚持把群众参与贯穿于设岗定责工作的全过程。

下一步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扩大设岗定责工作在广大党员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使设岗定责工作常抓常新。

乡镇基层工作的岗位职责篇8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推进基层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重要意义

随着渔农业发展阶段和形势的不断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基层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渔农村工作的新要求。当前,我县基层渔农技队伍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素质不高、年龄偏大、待遇不落实等问题日趋突出,难以满足渔农民群众对渔农业科技的迫切需求,影响了我县渔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导致渔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不好、渔农业科学技术新成果转化少、对渔农业重特大事件处置不力等一系列问题。省政府《通知》和市政府《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市为大力普及推广渔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进新渔农村建设,促进渔农技推广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改革和加强基层渔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意义,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确保基层渔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四到位”,即:基层渔农技推广公益机构设置到位,优秀专业技术骨干选拔到位,人员经费、工作经费、科技推广经费落实到位,分流人员妥善安置到位.

二、把握重点,扎实稳妥推进基层渔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坚持精简高效、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原则,扎实稳妥地推进基层渔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在理顺关系、明确职能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公益性渔农技推广队伍。

(一)机构设置。以乡镇为单位建立综合性的渔农技推广机构,渔农村经营管理列入乡镇政府职能。

(二)职能定位。改革后的基层综合渔农技推广机构,重点强化8项主要职能:一是渔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二是渔农业病虫害、有害生物及疫情、灾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三是渔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的监管与配套服务;四是渔农业资源管理、生态环境和渔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机安全监理和渔业生产、水利设施安全;五是森林火警火灾预报和森林防火、防台防汛防旱;六是渔农业公共信息服务;七是渔农民公共培训教育;八是休闲渔农业管理、服务和指导。

(三)人员配置。根据我县实际,各乡镇按农业、林业、农机、农经等4个专业各配置农技人员1名,高亭镇和衢山镇2个乡镇增配农经员、林技员各1名,长涂镇增配林技员1名;各乡镇配置渔机员、渔经员、养技员各1名,按渔船数量每200只配备渔技员1名,考虑渔业生产规模,衢山镇增配渔经员2名、渔机员1名,高亭镇增配渔经员1名;各乡镇水利员队伍保持现在的状况不变。(各乡镇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并通过考试、考核、竞争上岗等程序,从现有乡镇在编在职的渔农技人员中优先招聘符合条件的人员。

凡是从现有乡镇渔农技推广机构在编在职的渔农技人员中招聘的,应具备下列条件:1、热爱渔农技推广工作,思想品德端正,综合素质较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熟悉并掌握渔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聘用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优先聘用具备较强的专业业务工作能力和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3、取得相关技术职称资格证书或专业证书;4、身体健康,肯吃苦耐劳,能适应渔农技推广工作基本要求。

(四)管理和考核。乡镇渔农技推广人员行政上受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受业务主管部门指导。各乡镇和业务主管部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聘用、职称聘任、考核评价制度,切实加强对基层渔农技人员的制度化管理。乡镇政府在商经县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招聘、录用渔农技推广人员。渔农技推广人员定岗聘用后,其工作岗位一般不得轻易变动,确需变动的,乡镇政府须和业务主管部门商定。要规范人员聘用制度,建立竞争流动机制。对已配备的渔农技推广人员实行岗位聘用制,聘用人员一般实行两年一聘,未聘用的人员,不得履行乡镇渔农技推广人员工作职责,也不得享受乡镇渔农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建立年度业绩考核机制。乡镇渔农技推广人员年度考核实行乡镇日常工作考核与业务主管部门业务工作考核相结合的办法,乡镇须将业务部门的业务考核作为对渔农技推广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将每年度的总体考评结果书面反馈给业务主观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制定基层渔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的岗位职责及业务考核办法,将考核指标量化、细化,同时把渔农民群众对渔农技人员的评价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工作业绩进行考核。业务工作考核连续两年不合格的不得继续聘用。

(五)提高素质。要加强对渔农技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要实行优胜劣汰,促进人员结构优化和知识更新,提高渔农技推广服务水平。

(六)落实经费。基层渔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员经费、工作经费、科研技术推广事业经费统一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随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同时切实落实在编人员的社会保险待遇。

(七)大力扶持和推进社会化渔农技服务组织。社会化渔农技服务组织是新型渔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渔农业龙头企业、渔农产品行业协会、渔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渔农业生产、养殖大户、专业户发挥各自的优势兴办渔农技服务产业,开展各类渔农技推广服务活动。要加强扶持、指导和培训,形成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的渔农技推广格局,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调动他们从事公益性渔农技推广服务的积极性。

乡镇基层工作的岗位职责篇9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群众路线为统领,以“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为目标,以加强规范化管理和强化制度建设为重点,深入贯彻落实“企业一套表”制度,努力打造一支作风扎实、业务过硬的基层统计队伍,使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切实为全县统计的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总体目标

从9月份开始到12月底,通过4个月的时间,使全县基层统计工作达到统计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管理规范、信息畅通、数据真实、工作高效,实现“六有六化”目标,即在硬件建设方面要达到有机构、有人员、有资格、有台帐、有场地、有设备,在软件建设方面要实现统计人员专职化、统计工作规范化、报表台账标准化、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调查法制化、统计手段现代化,力争年内各乡镇全面通过验收达标。

三、主要内容

(一)完善统计工作网络。乡镇要明确分管统计工作的领导,设置统计工作岗位,落实办公场所,配备统计人员。乡镇应配备1—2名专职统计人员。各村(居)委会至少要配备一名专(兼)职统计人员,负责统计工作,完成上级安排的各类统计调查任务。

(二)加强统计人员管理。要选调热爱统计工作,事业心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乡镇统计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的,应征求县统计部门的意见后方可调整。要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实现乡镇统计人员持证上岗。

(三)强化统计制度建设。各乡(镇)统计办要建立《统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统计报表报送和审核制度》、《统计原始记录台帐制度》、《统计资料使用与提供制度》、《统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并进行公开公示。

(四)加强统计台帐、原始记录基础建设工作。建立健全乡镇、村委会、“四上”企业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原始纪录要完整齐全,切实做到“数出有源、有据可查”。有条件的可以建立电子版台账,实现统计台帐的信息化、标准化。

(五)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统计部门布置的各项统计调查,依法组织开展统计调查。

(六)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确保乡镇和“四上”企业每个统计人员有一台能满足工作需要的专用电脑,并完成与县统计部门统计信息网的连接。

(七)加强统计资料管理。乡镇对外提供的统计资料,需经分管领导审核把关签字,由乡镇统计办负责统一对外提供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确保数出一门。乡镇和“四上”企业统计资料要装订成册,要有资料专柜,立卷归档。档案资料登记齐全,建立索引目录,以便于查阅。进度统计资料保管期限至少为3年,年度统计资料永久保存。建立和完善统计档案交接和管理制度,如遇人员调整,对所保管的统计资料要办理交接手续,确保统计档案资料连续完整。

四、实施办法与步骤

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考评验收,按照未达标、达标、良好、优秀四个档次评定,每年底由乡镇自行申报,并实行“规范一个,考评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由县统计局进行考评验收。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要根据每个年度的工作重点,分阶段组织实施。

1.自查整改。各乡镇和“四上”企业于9月14日前查漏补缺,纠正存在的问题,部署安排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各项工作。重点查看统计岗位是否明确健全;统计网络是否健全完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是否齐全,能否保证工作需要;统计记录、台帐是否建立;统计资料管理是否规范。

2.检查验收。9月15日—25日在全县各乡镇、“四上”企业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工作,县统计部门根据各乡镇和“四上”企业申报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工作。抽查6个乡(镇)和4个“四上”企业(原则上按:工业1个、商贸1个、服务1个、建筑业和房地产1个)。

3.总结表彰。年底全面总结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并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要进一步提高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作为全力推进统计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此项专项整治工作牵头领导:胡省春;责任股室:统计执法大队、工交股、农业股;完成时限:2014年9月底。

乡镇基层工作的岗位职责篇10

(2006年7月10日)

同志们:

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动员会,是在全县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农村牧区多项改革同步推进的新形势下,按照省、市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总体安排部署,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贯彻落实好省、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要求,扎扎实实抓好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对于强力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县具有重要的意义。刚才,传达了《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人员分流实施意见》和《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对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如何做好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乡镇机构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乡镇机构改革是我们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市委都作了重点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搞好这次改革的关键,就是各乡镇党委、政府特别是党政负责人,要把思想统一到区、市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工作,确保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要充分认识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抓好乡镇机构改革,是落实中央机构改革总体部署,确保政令畅通的必然要求。在去年6月初召开的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中央对推进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的乡镇机构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是乡镇机构改革。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按照省、市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乡镇机关直接面对农村牧区和农牧民,在整个党组织结构和行政管理系统中处于基础位置。乡镇是否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通过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将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超编严重、机构庞杂、效率低下等现象,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乡镇干部队伍,提高乡镇机关为民服务的本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抓好乡镇机构改革,还是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保证乡镇工作正常运行的现实选择。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在全县全部免征农业税,单此一项,就减少财政收入万元。收入减少了,如果机构人员得不到相应的精简,财政支出得不到减少,那么乡镇还要想方设法向农民伸手要钱,农民的负担还会出现反掸。因此,我们一定要适应农业税费取消后乡镇面临的新形势,抓好乡镇机构改革,进行乡镇管理体制创新,保证乡镇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乡镇基层党的领导坚强有力。

(二)要充分认识我县乡镇机构改革面临的任务。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从月份确定改革方案到组织实施,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并且改革内容多、难度大。对我县来说,改革的任务主要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撤并乡镇。按照省的要求,本次乡镇机构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撤并乡镇,进行区划调整。我县由过去的个乡镇(含胜利农场)减少到个镇,撤并比例为%。二是精简规范乡镇机构,特别是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按照这次改革要求,乡镇党政机构只设置三个综合性办公室,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事业单位只设置三个中心,即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电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01年,我们进行乡镇机构改革时,虽然也按照省、市的要求进行了改革,但改的并不彻底,在三个中心外,还有其他事业单位,这次我们都要进行精简撤并。三是乡镇人员定岗和分流安置工作。目前,我县共有乡镇行政事业机构个,涉及行政事业人员人。从现编制看,全县乡镇的行政编制超编人,事业单位编制超编人,每个乡镇都不同程度超编。按照这次改革要求,对超编人员要进行分流。四是清退非正式人员。全县苏木乡镇聘用、临时雇用人员,在这次改革中,都要一律清退。五是减少领导职数,我县乡镇原有领导职数为个,实际配备人,按规定减少到个,需要分流安置的领导大约人。从上述的五项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县的乡镇机构改革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二、严格按照市委、政府的要求,扎实推进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

月初,市委召开了专门会议,对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要严格按照省、市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

(一)要切实转变苏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也是关键所在。要按照这次改革要求,把转变乡镇机构职能摆在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位置,使乡镇党委、政府适应农业税费改革取消后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手段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稳定、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上来,通过职能的调整与重新定位,使乡镇政府从催粮催收等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加注重研究制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落实好中央对农村牧区的扶持政策,着力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在做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逐步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法律型、效率型政府的转变,高效率地为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二)要切实规范乡镇机构编制。精简机构和人员,是解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职能转变的重要条件。要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根据职能需要,对我县乡镇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进行调整、精简和规范,减少财政供养人员。乡镇党政机构设置,要坚持原定三个机构数额不变;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坚持原核定的数额不变。乡镇党政领导职数总的要减少,原则上按每个乡镇名配备。

(三)要分类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涉及范围广、人员多,是这次改革的一个难点。要按照这次改革的要求,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逐步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实现由“养人”为主向“养事”为主转变。要合理区分乡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管理性、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管理性职能要收归政府,公益性职能要进行强化,经营性职能要坚决推向市场。

(四)要认真做好人员定岗和分流安置工作。精兵简政、分流人员是机构改革的难点。各乡镇要坚持“先竞岗、后分流”的原则,切实做好人员定岗和分流工作。所有乡镇无论是否存在超编,都要通过竞争上岗,对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重新定编定岗,做到“定编到人、定岗到人、分流到人”。对此,各乡镇必须严格执行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构编制方案,在核定的机构、编制、人员和领导职数限额内进行人员定岗,严禁超编制、超职数配备人员。要千方百计拓宽分流渠道,不断探索、创新分流方式,把乡镇分流人员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相结合,把精兵强将派到农村经济建设第一线,鼓励分流人员自主创业,切实做到减事、减人、减财政支出。要吃透政策,最大限度地用好政策,切实做好分流人员的思想工作,帮助分流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做到“无情分流,有情安置”,维护大局稳定。

(五)要大力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乡镇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要以这次机构改革为契机,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为重点,进一步配强配优领导班子,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队伍。在乡镇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调整中,要坚持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竞争上岗、实行聘任制等做法,逐步建立一个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同时,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彻底解决部分机关人浮于事、、形式主义严重,法律观念淡薄、作风浮躁、办事拖拉等问题,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切实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精神,确保我县乡镇机构改革任务按时完成

乡镇机构改革事关全局,工作难度大,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程序性和纪律性都很强的工作,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站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估计改革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定不移、有序推进,积极稳妥、确保稳定”的总要求,严守“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确保社会稳定”这两道“底线”,妥善化解和处理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改革平稳进行。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按照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负总责,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挂帅,将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落实。乡镇党委书记是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各乡镇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改革的指导、督促、检查和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要认真搞好组织实施。改革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尤其要做好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及人员定岗分流等工作。县乡镇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明确规定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建立责任制;要制定工作台账,加强工作调度,密切掌握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协调好工作环节的衔接;要加强工作督查,抽调一批懂政策、精业务的人员,组成督导小组,对改革工作进行督导,切实抓好工作任务的落实,妥善处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推进有序,确保全县乡镇机构改革月底前完成。

(三)要处理好改革与工作的关系。目前正值年初时节,各项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时间紧、头绪多。而在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乡镇工作人员都面临着竞争上岗,所有临时聘用人员将要被清退,乡镇干部思想不稳、包袱沉重、压力巨大,势必对当前我们的各项工作造成很大影响。要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们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做到机构改革和各项日常工作两不误,真正达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停、发展不慢”的目标。要通过改革减轻农民负担,铲除各种体制,理顺各种关系,引入新的竞争机制,激活乡镇活力,调动起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全年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