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十篇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十篇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3:21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安全;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利投入越来越大,水利建设越来越受重视,工程的运行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工程管理单位应充分认识运行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加强管理工作,切实做好运行安全的各项工作,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以下就作者多年从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经验,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1.1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做好工程的运行管理,保证工程安全运行,首先要提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和当前安全形势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是搞好生产的前提和重要标志,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安全生产工作深入人心。

1.2落实安全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负责的一种制度,也是企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管理单位应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使其主动做到遵章守纪、履职尽职。

1.3强化安全监管

安全管理工作重在监督管理到位,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安全生产委员会应做好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督促检查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定期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考核,即时掌握工程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及时纠正和查处违章,实现安全监管由事后监管向事前监管、过程监管的转变,实现单位、班组、个人三级安全目标。

二、强化管理人员的能力

2.1开展宣传教育

水利工程基本上地处偏僻,信息闭塞,职工获取新的知识、新的技能等主要靠宣传、教育这个渠道,加之水利工程的运行受季节的影响较大,汛期可能经常运行,非汛期可能基本不用等限制,职工操作水平可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故,管理单位要加强宣传教育活动,巩固和更新职工的操作水平、操作能力,同时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宣传教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知识竞赛、技能比赛、集中培训、观看录像、板报、条幅、标语等。

2.2加强能力建设

运行管理中的每一项工作,人都是第一要素,而且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注重职工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结合工程运行的实际需要,积极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运行观测人员、维修养护人员等各类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巩固老知识,学习新技术,激励职工钻研专业技术,增强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提高其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一个素质高、技术强、适应各种运行条件的管理队伍。

三、完善制度建设

3.1制定控制运用办法

地形、环境及水文条件等决定了水利工程的功能及形势,工程管理单位应根据工程的功能及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设计的相关资料,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运用办法并不断的修订完善,用以指导工程的运行。如: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局根据各工程特性,分别制定了《茨淮新河控制运用办法》、《上桥节制闸控制运用办法》、《上桥抽水站控制运用办法》等,工程的性质不同,运行条件也不同。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已制定的控制运用办法。

3,2完善各工种操作规程

一座大型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涉及技术面广、操作工种多,如上桥枢纽工程,涉及到电工、起重工、电焊工、机械工、闸门运行工、泵站运行工等。为了保证工程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必须制定各工种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3.3健全各项应急预案

水利工程受地理、气象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工程管理单位应根据工程运行的实际,健全各项应急预案,预案的制定应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如××枢纽工程管理局建立了反恐急预案、度汛应急预案、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冬季防范雪灾应急预案等,提高了处置相应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了枢纽工程安全运行,做到事前有防范,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处理。

3.4建立巡视、检查制度

3.4.1经常检查

日常的巡视、检查,是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基础。管理单位应对建筑物各部位、闸门及启闭系统、机电设备、通讯设备、水流形态和岸坡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观测,并做好et常检查纪录。

3.4.2定期检查

水利工程的运行受季节影响,坚持汛前、汛后及用水期前后进行定期检查,要重点检查机电设备、水工设施、工程状况等,做好检查、检验记录,填写检查责任卡,明确检查责任人。

3.4.3特别检查

当发生特大洪水、工程非常运用及发生重大事故等情况时,管理单位应及时组织力量对水利工程进行特别检查。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本人认为做好检查工作必须做到以下6点:①心到,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做到心中有数、对设备状况和性能及工作原理熟悉掌握;②脚到,该跑到的地方一定要跑到,不能靠想象、推理来代替检查,只有脚到才能查清、查实、查细;③手到,有些地方需要用手触模,去感受温度,去加油除尘,不要怕脏手,不要怕麻烦,并要对检查出的问题认真记录,及时处理;④眼到,一定要仔细观察,发现细微处变化;⑤耳到,一切机械设备运行时都有正常声音,要了解这些声音,并能从声音中听出异常,及时分析处理,防止事故发生;⑥鼻到,一切设备有异味情况时,往往能闻到。对于病险工程,还要做好病险工程的安全鉴定工作,针对工程的安全状况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合理的调度运用方案并严格执行,在工程未进行除险加固前,对病险部位做好防护措施,落实责任人,加强巡视检查,详细记录检查情况,保证工程运行安全。

四、加强维修养护

为保证水利工程的功能完好和运行安全,延长使用年限,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应加强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应遵循“经常养护、及时维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工作原则,根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细则要求,对各个维修养护项目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实施,消除隐患,做到工程维修养护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记录,对各项工程的完成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保重水利工程完好,运转正常。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安全施工是水利建设企业的永恒主题,只有不断探索水利建设的新思路和安全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才能使各类事故得以有效的控制,确保安全事故零目标的实现。

1安全管理的原则

1.1强制性原则和安全优先原则

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对安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安全投入、安全监督检查、应急救援、事故调查、抢险救灾等都有明确规定,必须强制执行,工程建设中要落实违章作业制止权、严重隐患停工权、经济处罚权、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做到抓生产必须抓安全。

当安全生产与工程进度、成本及其它目标发生矛盾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人身安全放到首位,绝不能冒险抢工期、赶进度,确保施工安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1.2全员管理原则和预防性原则

安全工作任务和责任目标应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层次和环节,形成安全工作有人管、责任有人负、任务有人抓的工作格局,安全职责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工程建设中,以“预防早、措施实、落实快、效果好”的原则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狠抓施工安全监管,通过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源头上消除人员、机械、环境等不安全因素,力求防患于未然。

2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水利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统一领导,监理单位现场监督、施工单位为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体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明确了项目法人、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等安全生产责任。

项目法人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负总责,承担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的组织、协调、监督。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建设单位应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同时办理安全监督手续。工程建设中,项目法人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制度,召开安全例会,分解安全目标。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落实在建工程防汛安全责任制和各项度汛措施,确保在建工程度汛安全。

施工单位是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者,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责。施工单位应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专职安全员、班组长组成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控制网络。按规定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度汛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对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监理单位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强化建设工程日常安全生产监督,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制止违规施工作业,对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下达工程暂停令,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监管责任,加强水利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工作;完善水利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准入制度,组织开展在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检查,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对工程项目参建方安全生产职责履行情况和安全保证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根据《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要求,参加工程阶段验收、竣工验收,提出建设安全监督报告,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进行整体评价。

3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建设工程中,建立了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包括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安全考核、安全奖惩、应急救援和事故责任追究等)安全规章制度体系,在实际工作中,要重点落实好以下制度:

3.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建设单位应明确项目法定代表人、安全分管领导、专职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制度。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与项目部、项目部与工区都要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双方责、权、利,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设单位定期对承包单位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考核和奖惩。

3.2安全经费投入保障制度

项目法人不得调减或挪用水利工程建设有关安全防护措施费用,签订施工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将一定比例的安全防护措施费先行拨付给施下单位。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下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施工单位不得挪用。落实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用于发生事故的抢险救灾、善后处理。

3.3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由项目法人负责,将易发生事故的施工环节作为排查的重点,建立安全隐患排查登记、整改、销号台帐,做到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和应急预案“五落实”。一般安全隐患由业主负责组织制定和落实整改方案,重大安全隐患及时填写《水利工程重大安全隐患登记表》,并向项目安全监管单位报告,限时整改销号。

3.4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工程建设中,切实加强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严肃查处施工过程中的违章操作、违规施工行为,对责任单位纳入不良行为记录,进行公告,并取消其参与水利工程的投标资格。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要求和“四不放过原则”,严肃追究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4.1抓好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安全是生命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据统计,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占全部事故的80%,主动违章、恶意违章占所有违章现象的80%,因此加强安全教育非常重要。抓好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新进场工人三级安全教育。变换工种教育,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安全教育、班前会安全教育、农民工的安全知识培训等,提高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增强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4.2强化安全技术交底

每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项目部技术人员应向施工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工程概况、特征、施工难度、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组织、关键部位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方案措施等。安全交底后,工长、安全员、班组长等要对安全交底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督促操作工人严格按交底要求施工,制止违章作业现象发生。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篇3

1.1运输管理存在问题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对预拌混凝土的需求量较大因此预拌混凝土的运输车辆的数量会较多。通常而言预拌混凝土的运输工作方式是轮班制即预拌混凝土的运输人员会工作一整天然后休息一整天。这种运输方式的采用会使运输人员容易产生疲劳从而使运输管理水平和运输安全性有所下降。除此之外许多水利工程预拌混凝土的运输司机并没有很好的专业技术并且存在着开快车、劳动纪律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预拌混凝土的运输管理带来很大问题。另外,防雨措施不完善也是预拌混凝土运输管理的重要问题当预拌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潮湿时则无法使用,因此运输过程中防雨措施不完善也给水利工程预拌混凝土施工但来很大阻碍。

1.2混凝土质量问题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对于水利工作的顺利施工起着重要作用。在进行水利工程的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时工作人员不能简单的根据混凝土的强度来直接进行预拌混凝土的使用而是应当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需求和混凝土的施工管理技术来对混凝土进行选择与应用从而使购置的混凝土质量符合应用要求并促使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1.3施工安全问题在预拌混凝土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应用中许多时候施工安全问题得不到施工企业的充分重视。众所周知施工安全得不到保障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较大影响。除此之外预.162.拌混凝土具有凝结时间较长、浇筑强度较大等特性,因此会对模板支架形成较大的压力。如果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如果没有根据预拌混凝土的特点做好支架受力安全的施工设计则无法对施工安全进行有效保证。

1.4裂缝管理问题预拌混凝土与其他混凝土一样裂缝的防治与预防是确保预拌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基础与前提。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预拌混凝土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干燥因素、温度、地形等因素。如果水利工程施工人员没有在预拌混凝土浇筑时保持适当的湿度则容易使混凝土裂缝产生。除此之外油于预拌混凝土具有散热较慢的特性因此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如果不注重进行适当温度管理则会使裂缝出现。另外许多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一味地追求追赶进度并对施工过程中地形因素的影响采取有意识的忽视从而使水利工程预拌混凝土的结构不够牢固并且导致混凝土裂缝现象的产生。

2水利工程应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预拌混凝土进行有效管理能够有利于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并实现专业化生产管理。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预拌混凝土管理水平的提升过程中应当从运输管理、施工准则、专业性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环节入手。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水利工程应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管理进行了分析。

2.1提升预拌混凝土施工运输管理水平预拌混凝土的合理运输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预拌混凝土应用施工单位在预拌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应当对运输制度进行有效革新并改变传统的让运输人员过于疲劳的运输方式,从而有效提升运输管理的合理性。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企业还应当对预拌混凝土的运输人员进行安全与专培训从而更好地做好水利工程预拌混凝土施工的运输管理工作。

2.2建立并贯彻预拌混凝土施工准则施工准则的有效建立和贯彻是提升水利工程预拌混凝土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注重预拌混凝土施工准则的建立并根据5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6中的相关规定对相关施工准则进行有效贯彻。在这一过程中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注重对施工准则的贯彻力度进行持续性的检查与监督并通过合理的内部控制促进预拌混凝土施工准则的有效贯彻和水利工程预拌混凝土施工管理水平的合理提升。

2.3提升预拌混凝土施工专业性提升预拌混凝土施工的专业性对于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管理水平都有着重要影响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提升施工的专业性这主要体现在施工经验的总结与施工人员专业性培训两个方面。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通过对施工经验进行总结可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专业性不足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有效提升预拌混凝土施工的专业性。除此之外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进行合理的专业性培训施工企业可以有效提升预拌混凝土施工的专业水平与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水利工程施工效率的不断提升。

2.4完善预拌混凝土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有效进行是促进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预拌混凝土成本管理时应当首先对预拌混凝土的价格进行认真咨询与对比并注重技术指标对于预拌混凝土价格的影响。因为预拌混凝土的价格除了受到强度影响外还受到耐久性、抗渗性、放裂缝性等指标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如果只根据强度因素来进行预拌混凝土的购买则会使得预拌混凝土成本管理出现价格不协调的现象。因此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合理确定预拌混凝土的成本并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从而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的健康运行。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篇4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水利工程;探究;临安市

为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并长久充分发挥效益,浙江省于2016年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通过明确管理内容、制定管理标准、落实管理主体、深化管理改革、强化监督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建立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和监督服务平台等措施,实行全过程、各环节标准化控制和网络化管理,切实提升工程管理效能。

1.临安水利基本概况

1.1水利工程现状

临安市地处钱塘江支流分水江和太湖水系东苕溪上游,是杭嘉湖重要优质水源供给地和浙西北主要生态屏障。市境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约50km,总面积3126.8km2,地势西高东低,从东部的海拔9米到西部的清凉峰海拔1787m,落差1778m。较大的地域面积和复杂的地形决定了水利工程在临安市防汛抗旱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全市己建成水库144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5座,库容100~1000万方的小(1)型水库15座,10~100万方的小(2)型水库123座,1~10万方山塘1064座,0.05~l万方山塘2657座;大小堰1898座;灌溉渠道2000余公里;泵站总装机3260kw;日供水20~1000m3的农村供水工程442处,受益人口22.7万人;全市有河道3730km,其中县级以下河道3309km。星罗棋布的水利工程为临安市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提供了基础保障。

1.2运行管理现状

临安市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实行分级负责,中型工程由市本级承担日常运行管理,小型水利工程一般由镇街、收益村或工程产权单位承担日常运行管理。为保障水利设施安全有效运行,临安市先后制定了《临安市河道管理暂行办法》《临安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养护办法》《临安市山塘水库巡查管理办法》和《山塘水库巡查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和考核办法,明确了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责任和职责。同时,全市小型水利工程在以村组集体管理为主导的模式下,还建立了农村用水者协会,按照受益承担运行管理义务。

1.3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临安市水利建设任务繁重,水利管理相对薄弱,重建轻管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管理事权划分不清晰,管理责任未有效落实;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清晰,流程不规范等,日常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受经费、人力等因素制约,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不及时,效率低下,存在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更新改造不及时等问题。

2.目标任务及实施内容

2.1目标任务

按照《临安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20162020年)》要求,临安市5年内需完成标准化管理创建工程如下:1)水库140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1)型水库14座,小(2)型水库123座;2)5万方以上的屋顶山塘或饮用水山塘79座;3)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及以上的1~4级的堤防工程,总长42.32km;4)单站装机流量大于等于10m3/s的泵站1座;5)国家基本水文测站2l座,其中水文站2座,雨量站19座;6)日供水规模200吨以上的农村供水工程71处;7)总装机容量在1000kw(含)~5万kw(含)之间的农村水电站29座。经测算,5年标准化管理总费用约8455万余元。

2.2买施内容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涵盖管理责任、安全评估、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监督检查、隐患治理、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制度建设、考核验收等各个环节。具体包括:工程管理责任(领导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岗位责任)具体化;工程防汛和安全运行管理目标化;工程管理单位(岗位)人员定岗(编)化;工程运行管理经费预算化;工程管理设施设备完整化;工程日常监测检查规范化;工程维修养护常态化;运行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化;工程管理范围界定化;工程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工程管理信息化。

3.具体工作措施

在临安市水利水电局的统筹协调下,临安市群策群力,多措并举,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得到稳定、有力推进。具体工作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强化组织保障,落实工作责任。临安市成立了水利局层面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标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标准办牵头抓总,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协助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保证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2)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推进氛围。联系新闻媒体,拍摄标准化管理工作新闻专题片;结合“千人万项”驻村蹲点活动,组织水利专家到工程所在镇街召开座谈会;召开镇街分管领导、水利员层面的标准化工作推进会,布置落实年度工作任务。多方面、多层次地宣传省、市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要求。

3)逐一调查摸底,制定任务清单。对临安市创标的小型水库、山塘、农饮水等工程的现状逐一进行调查摸底,根据调查情况,结合浙江省水利厅对工程标准化管理考核细则要求,查漏补缺,对需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制定每个工程的创标内容清单,并将各项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做到任务具体化、责任个人化。

4)实行“三统三分”,推进划界工作。工程划界是标准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为了及时完成该项工作,临安市实行“三统三分”方式,即统一招标、统一标准、统一报批、分片测量、分类审查、分块宣传。将所有小型工程的划界任务打包,由水利局统一组织招标;细化水利工程划界范围具体要求、镇村两级公示程序要求、划界成果技术标准和报批程序规范等,形成统一标准;划界成果由水利局统一报市政府批复。同时,根据工程分布情况,组成3支外业测量单位,分片开展测量工作;划界成果由各责任单位分头审查;组织镇街分块做好划界宣传工作。

5)推进政企合作,培育养护市场。目前,临安市水利工程养护市场还不是很成熟,临安市积极谋划,确定由临安市水利水电投资开发公司统一组建水利工程养护管理公司,将其承揽的养护工程范围,在《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中予以明确。

6)召开每周例会,推进工作进度。实行“一周一议”制度,由分管领导牵头,每周召集相关单位、镇街负责人,召开标准化工作推进例会。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梳理交办下一周的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4.取得的成绩

目前,临安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年度任务已完成。完成了五年实施方案编制并经政府批复,梳理明确了350余个水利工程管理名录并按要求均落实了管理责任主体,完成年度任务内的工程划界并经政府批复,搭建了临安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平台,出台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资金保障政策等。年度任务内的各项工作均通过了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验收。

通过上述措施,临安市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理顺了镇、村两级事权,落实了小型水利工程的管护主体和管理人员,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得到有力保障,水利工程管理范围进一步清晰,工程维修养护按照集约化、专业化、物业化的思路逐步开展,工程面貌提升明显。随着临安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平台的上线运行,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向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在临安已初见成效。

5.存在的问题

标准化管理作为一项全省水利创新工作,临安市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边摸索边总结,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短板。

1)镇街及部分水管单位对实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主体意识不强。部分镇街对工程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标准化管理工作还是停留在“要我做”的层面,主观能动性不强。

2)资金保障问题。鉴于临安市财政实际状况,市级财政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支持力度有限。同时,由于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众多,随着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全面铺开,今后对创建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的保障还存在一定压力。

3)部分基层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内容多、要求细,但目前临安很多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员都是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不高的附近村民,这直接导致一些工作要求落实困难。

6.建议及对策

1)努力筹措保障经费。要加强与市财政沟通,做精做细2017年的水利o钭式鹪に悖建立维修养护资金保障机制,通过完善《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办法》,利用资金、考核等杠杆,促进镇街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主体意识,从“要我做”转换成“我要做”的状态。

2)制定完善相关指导性意见。通过今年的创标摸索,结合临安实际,下一步要着重做好相关标准、规范、办法的制定与完善工作。要完善《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划界工作技术导则(初稿)》《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办法》,制定《临安市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准入制度》。同时,为了便于今后镇街自主创建,根据省厅的考核细则,结合今年形成的各类工程任务清单,制定《临安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现场达标创建规范》,使标准化创建更细化、更具体、更贴近基层水利工程管理需求,最终形成制度引导、镇街参与的局面。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篇5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措施;立法

1现状

农村饮水安全立法,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1-4]。我国已经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章制度。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的政策法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国家层面看,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2007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第二,从部门层面看,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联合或单独下发了一系列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近年主要出台有:《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作的意见》《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等;第三,从地方层面来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也相应地制定了一些政策和管理办法。以上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顺利开展。

2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急需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实践中,许多地方的水利部门与发展改革委之间因为协调问题而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开展。目前,农村供水站资质管理不统一:在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水务部门颁发;未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城建部门颁发;也有很多地方供水站未申请资质。由此产生了资质管理中的部门职责分工问题。在水质监测上,按照《水文条例》第20条的规定,水文机构可以对水量和水质进行监测;而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实际工作中,工程的水质监测次数较少,且主要由工程管理单位出钱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在许多地方水质监测甚至尚未开展。

(2)农村饮用水工程产权急待明晰。国家在农村饮水安全中的投入所形成的资产,除了小型及单村供水工程产权一般归村集体所有没有争议之外,大型的集中供水工程产权一般由水利部门代表国家行使。但这面临着缺乏法律政策依据的难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难以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的规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出资人代表,而由水利部门作为出资人代表又于法无据[5-6]。产权不确定,工程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就难以真正解决。

(3)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问题突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是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一些地方采取“先建成再说”的工作思路,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探索出一套良好的、适用的运行管理办法来确保工程可持续运行非常重要。此外,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急待加强。水源变化和水体污染是造成饮水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远未能满足农村饮用水安全要求,现有制度对水量保护关注不够;农村大多采用的是分散式水源,具有分散、点多、面广的特点,难以按照《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3对策

(1)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体制。首先,明确规定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由地方政府负总责,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其次,明确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能重点除了行业监管之外,还包括作为出资人代表,对大型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的国家投入所形成的资产进行监管,以及对农村供水企业进行资质管理。再次,明确财政、卫生、建设、国土资源、环保等其他有关部门职责,努力构建分工明确、沟通顺畅的管理体制。

(2)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准公益性。立法中应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有公益性,也有一定的经营性,属于准公益性工程。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公益性。首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使农民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避免因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而患各种水质性疾病,属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生存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并进而解放农村劳动力,使其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属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属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重要体现[7]。另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也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可以实现自收自支,实现良性经营;在无法完全实现自收自支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也应当参照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进行运营,在核算成本并千方百计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通过扩大供水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等增加收入。

(3)明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按照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原则,结合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实际需要,采取更为灵活的产权政策。明确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大的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国家或受益群众集体所有,由相关主管部门、受益乡村、用水户代表组成的工程管理委员会或者按规定组建的项目法人负责管理;以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小的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受益群众集体所有,可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单户或联户饮水安全工程,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归受益农户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企业、私人等社会投资者修建的饮水安全工程,所形成的资产归投资者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

(4)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认真核定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成本,并根据当地农民实际承受能力制定合理水价;通过水费返还、水费补贴、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适当减免等方式,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进行补贴;实行优惠的土地征用、用电、税收等政策;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拍卖、承包、租赁该做必要的调整和规范,尤其是应当通过建立相关制度,使拍卖、发包、出租后的钱切实用于工程的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并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管。

4参考文献

[1]王林,张锋.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J].陕西水利,2010(3):149-150.

[2]刘理政.郸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调,2010(4):23-24.

[3]李伯华,曾菊新.江汉平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环境保护,2010(7):53-55.

[4]朱春霞.菏泽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探讨[J].山东水利,2010(1):80-81,91.

[5]张文杰.沧州市农村区域饮水安全对策分析[J].2010,32(3):115-116.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篇6

0前言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水利水电施工管理对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因此必须加强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每一项工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也是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并针对其特点制定出管理制度。

 

一、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与管理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水利水电建筑施工就是指水利水电工程中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

 

随着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诸多工程施工的实践中体现出施工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有限等多项不足。现今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首要任务是加大其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及其管理水平。水利水电建筑施工技术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

 

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的作用和地位

 

水利水电是绿色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它的利用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产物。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实际工程实施中,技术是其根本。唯有以技术作保障才能在任务量大、技术性强的水利水电工程中顺利地完成工程建筑的施工。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将直接对水利水电的各个效益产生的影响。同时水利水电建筑的施工技术是构成整个水电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技术含量高与社会相紧密联系的技术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2.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的作用和地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一个投资额大、技术性强、工程量大和结构复杂的工程,仅仅是依靠施工技术是不能够顺利圆满地完成水电水利工程,所以必须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进行管理。若将建筑施工比作为电脑硬件,那么建筑施工管理就是电脑的软件,只有软件和硬件相互结合才能使得水利水电工程这个电脑正常和快速运转。因此只有将涉及到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各种设施及整个建筑工程的实施管理好了,才能将项目建设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以此使整个建筑工程达到质的另一个提升。

 

二、水利水电建筑施工管理的分析和研究

 

1.技术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一个投资额大、技术性强、工程量大和结构复杂的工程,同时存在工作环境艰苦、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等特点。技术管理是对水电厂生产中的一切技术活动进行严密的组织和科学的管理,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先进地生产力,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效益的保障是安全,安全的核心是管理,管理的结果是效益。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运行管理单位,实行企业管理组要是存在以下缺陷:1)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缺乏激励机制;2)传统就业制度过于包容,致使企业人员文化程度低、技术素质差,大部分职工末受正规培训,缺乏应有的知识。

 

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运行管理单位的经济效益,应做好以下几点:1)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2)加强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3)加强维护检修管理,加强技术监督。在“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挖潜,技术更新,技术改造工作。

 

2.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的内容主要可以几下几个方面进行。如:施工防护、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落实“十戒“制度和施行施工安全责任制度。

 

(1)施工防护。施工现场的周围要设置围栏,屏障等,并设置标志或悬挂标牌,夜间要设置红灯,防止有人误入,并执行一管(设专职安全员管安全)、二定(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三检查(定期检查安全措施执行情况;检查违章作业;检查冬,雨季施工安全生产设施)和四不放过(麻痹思想不放过;事故苗头不放过;违章作业不放过;安全漏洞不放过)。

 

(2)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隐患,以便提前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安全检查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制度、查隐患、查措施,查机械设备、查安全设施、查安全教育培训、查操作行为、查劳保用品使用、查伤亡事故处理等。从具体进行的方式上分有定期检查、专业检查、达标检查、季节检查、经常检查和验收检查。

 

(3)落实“十戒“制度。从各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各个安全事故的分析,可以得出其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人的安全素质低下。人的不安全行为实质上就是安全的一大隐患。具此,总结出建筑施工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十戒”,即一戒侥幸心理、二戒短期行为、三戒虎头蛇尾、四戒以次充好、五戒未训上岗、六戒违章作业、七戒弄虚作假、九戒走马观花、十戒欺上瞒下。

 

(4)施行施工安全责任制度。必须牢固树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安排与布置生产内容的时候,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安全施工管理,搞好安全生产,保护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1)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2)特殊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对于结构复杂、危险性大、特性较多、施工复杂的特殊工程,应编制专项的安全措施。3)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由于建筑产品生产过程受到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制约,所以在施工过程就要考虑不同季节的气候对施工生产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可能造成各种突发性事故,从防护上、技术上、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与管理的统一

 

由以上分析可得,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与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相等的地位和同等的意义。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与管理的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可以保证施工技术的顺利实施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加强运行管理可有效地完善管理制度,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和按时完成;3)提高管理水平也需要加强对工程施工的创新力度。

 

四、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和管理具有同等的地位和意义,两者各有不同,有相互促进,只有同时将建筑施工的硬件和建筑管理的软件抓好了,才能将水利水电工程这台电脑正常运行,为工程建筑的顺利完成保驾护航。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篇7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的加大,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户户通、农村饮水安全及村级管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农村饮水状况,完善了水源设施,提高了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到了饮用水标准。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各级政府对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不到位,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现有管理队伍体制不完善,缺少专业化的管理队伍等方面。现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并根据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措施

1.1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

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严把材料采购关、设备购置关,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施工,狠抓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组织骨干技术力量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搞好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期竣工。

树立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的思想,加强工程建后管理,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为确保农村饮水工程能够持续长久发挥效益,实行有偿供水,以水养水,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

1.2水源保护

为全面改善和提升水环境质量,确保饮用水环境安全,扎实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建议由环保局、水利局组织,对已建农村饮用水水源进行实地踏勘,编制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并经各级人民政府审批后实施。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饮用水水质的监测,建立完善饮用水源污染预警、水质安全应急和水厂应急“三位一体”的饮用水源应急保障体系,以应对突发水环境事件,保障饮用水源的安全。

1.3水质检测

为准确掌握农村饮水水质情况,规范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全面推行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实施,编制农村饮水水质监测实施方案,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对水厂以及取样监测点施定期监测;积极做好与卫生部门的衔接工作,与疾控中心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对水厂进行水质检测,建立双方检测数据相互参对、相互监督、相互享用的合作模式。为进一步确保供水安全,聘请有经验的化验人员进行水质化验,同时参加各级技术培训,确保化验人员操作能力满足水质监测技术标准,实现农村水厂出厂水pH值、浊度、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菌落、余氯的日常监测。形成由有资质的水质化验单位为主干,卫生疾控中心为监督,农村供水水质化验室为辅助的三级水质监测网络体系,使农牧民享用安全、放心、卫生的饮用水。

1.4完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积极培育农村供水服务市场,按照工程建、管、用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用水公约,实行有偿供水,以水养水,以实现对改水工程的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为满足工程的运行管理要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在墙上张贴公布,切实做好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

2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议

2.1建立权责明晰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

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明晰产权,落实产权和管理主体。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由县或乡镇授权的项目法人负责管理,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小的跨村或单村供水工程,形成的资产归受益群众集体所有,由村民委员会或工程受益范围内的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由社会投资者投资兴建的集中供水工程,由业主负责管理。分散供水工程由受益户负责管理。

2.2加强水源保护,严格水质检测

要抓好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严禁进行各项开发活动和排污行为,以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威胁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的污染源,应坚决搬迁或关闭,严禁新建、扩建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建设项目。加强对农村自来水水源和水质检测管理工作,定期对水源水质,制水水质、配水水质等进行必要的检测,保证生活饮水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2.3合理确定水价,实行计量收费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融资、企业经营、依法合理定价、计量收费、群众参与的运营管理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2.4加大农村饮水工程扶持、服务和监管

2.4.1乡镇政府尽快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2004年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出台《贵州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试行以来,对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同时,在试行中,也发现一些不足,有必要对前段工作进行总结,对照省试行办法,结合乡镇的特点,由乡镇完善该《办法》,并由乡镇实施,以规范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保障供水工程的长期效益。

3.4.2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贵州省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没有完全到位的,如电价,建议所有向农民供水的饮水工程,电价一律按农业生产电价执行。

3.4.3对困难小水厂给予适当扶持。建议在一段时期内,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农民承受能力有限的农村亏损小水厂,及时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包括对大修和折旧经费的补贴,或者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的农村供水工程基金,对工程进行大修或更新改造,并在更新改造中引导向规模化供水发展,使水厂走向良性循环。同时,也可以通过村民“一事一议”形式,解决管网维修和设备更新的资金。

3.4.4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供水工程量大面广,特别是相当多的单村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其专业化管理水平低,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向供水单位和用水户提供服务。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篇8

关键词:水利系统;会计财务运行;安全管理

作者简介:黄秋月(1961-),女,汉族,郑州市引黄灌溉工程管理处财务科长,经济师,研究方向:财政税收、财务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58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127-02

随着近几年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科技的投入逐渐提升,非营利水利系统在各类经费使用过程中呈现成倍上涨的情况,为水利系统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在水利系统各项改革过程中,可以提升各种项目经费的综合利用水平。为水利系统各类人员顺利工作提供保障,为水利系统更好的服务社会提供重要的会计财务管理支持。从当前的水利系统会计财务运行状况看,存在很多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水利系统改革过程中存在管理人员大幅度缩减的问题,会计财务人员与新形势下会计财务安全管理要求不适应,严重影响了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管理的实施,对水利系统全面协调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水利系统长期发展情况看,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水利系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对资金的使用和监督方面的问题,需要对其效益进行全面考核,从近几年水利系统会计财务运行状况看,各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加大了对水利系统经费的投入,同时对资金的监督力度存在不足。各个单位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会计财务资金方面的改革,通过加强经费管理,提升资金的会计财务安全管理水平[1]。水利系统发展过程中要根据会计财务运行状况进行经费和资金安全管理,与企业单位进行比较,水利系统在资产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财务咨询服务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会计财务从业人员在素质方面与水利系统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一)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基础工作不规范。水利系统在会计财务管理过程中会计制度执行比较单一,很多水利系统把本单位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纳入事业核算过程中,其包括下属的经济实体等。最终容易造成核算混乱和事企不分的状况。水利系统的会计处理方法经常变更,科目设置过程不科学、不规范。很多水利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乱用会计科目,有的水利系统对新老会计制度的理解存在误差,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水利系统在会计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只做流水账,有的单位存在账表不全的问题,造成账目不清的现象,对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水利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薄弱。水利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共享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系统设备费用存在私有化等方面的问题。大型设备采购存在重复购置等问题,设备资源利用率低,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设备采购过程中存在人员不熟悉业务等问题,设备采购过程中与主要人员缺乏相应的沟通,水利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与使用人员缺乏相应的沟通,造成专用设备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无法满足单位正常使用。固定资产建账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账物、账账不符的现象比较严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折旧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对于丧失固定资产价值的账不需要进行处理。水利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虚增固定资产的问题,固定资产管理薄弱等问题,导致随意处理固定资产问题严重,固定资产流失现象普遍[2]。

(三)水利系统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水利系统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流程不够清晰,很多事情因人而异,因此会计财务处理程序很难规范化、标准化,水利系统固定资产处理标准经常出现变动,凡事按照主管领导的标准进行处理,造成制度虚设现象比较严重,工作效率比较低。水利系统固定资产支出合法性不能得到合理的控制,系统支出挤占公款现象比较严重,挪用公款现象比较普遍,对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性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从水利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看,整体支出界限比较模糊。

(四)水利系统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与实际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水利系统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财政供给情况进行会计财务状况分析,当前水利系统的收入相对比较稳定,如果不能对业务状况进行规范化管理,存在会计财务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从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状况看,很多单位对会计财务收入状况不够重视,任务会计财务只是一种算账,没有从制度上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导致水利系统资金运行存在不安全的因素[3]。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不重视是影响会计财务安全的重要原因,水利系统会计财务人员大多数是一种调入,主要是从原职工中选拔产生,因此其在会计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漏洞,未经专业性训练。如果水利系统不能很好的加强业务学习,很难承担起会计财务管理的重任。

(五)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分析、咨询服务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分析过程中只是对一些会计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缺乏系统性的会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对水利系统会计财务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管理工作造成负面作用。从根本上限制了水利系统机构会计财务管理职能作用,造成会计财务指标体系不完善,会计财务分析和管理工作相对比较滞后,导致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实施,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得到保障。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过程中很难对会计财务整体状况进行全面把握,缺乏相应的会计财务指标管理体系,水利系统的经费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经费利用率不高,对水利系统提高管理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水利系统绩效管理效益不能得到提升,对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运行产生负面作用[4]。

二、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运行措施

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从资金和资产两个方面开展工作,水利系统的资金收入和支出主要包括四个类别,分别为基本建设费、事业费、业务费、科技开发、经营服务收入等。

(一)水利系统严格预算管理,从根本上确保资金安全。预算资金在保证水利系统公益性工作顺利开展同时,需要保证水利系统各项资金能够高效运转。水利系统在业务工作方面需要进行不断创新,会计财务安全管理是各项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保证和前提,会计财务安全工作也是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的重点和核心,对水利系统全面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作用[5]。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围绕本单位业务中心开展,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编报相关预算,按照量入为出、优先保证、突出重点,提升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水平。水利系统在落实会计财务预算之后,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工作,对会计财务运行状况进行定期考评,及时了解水利系统经费开支进度,针对水利系统会计财务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升水利系统会计财务预算执行水平。

(二)水利系统项目资金管理需要强化,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水利系统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需要强调监督意识和服务意识,掌握各种类别项目管理具体要求,指导和配合相关人员了解水利系统会计财务预算管理状况。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水利系统的基本要求,在项目立项、执行和验收过程中对各种环境进行强化会计财务服务管理,从而能够对会计财务的约束性尽心综合研究,确保会计财务经费能够发挥最大化的作用,提升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运行水平,为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运行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加强水利系统生产经营会计财务管理,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需要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水平,降低会计财务管理安全风险。水利系统通过服务社会获取一定的报酬,为建立独立核算或者非独立核算经营单位创造基础,严格按照水利系统会计财务成本核算,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其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组织单位创收的过程中,需要发挥经营实体经济的能力,逐步提升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管理水平。

(四)水利系统需要强化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从根本上保证基建资金顺利进行。基建资金在水利系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资金来源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好的提升水利系统基本建设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提升单位的创新能力,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和生活水平。水利系统建设基金建设过程中存在数量大、收支集中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不断加强基建资金的监管,确保水利系统各项会计财务管理工作顺利推进,提升水利系统会计财务资金综合管理水平,保证水利系统会计财务资金安全运行,从根本上解决水利系统会计财务漏洞的问题。水利系统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规范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水利系统在会计财务管理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清查资产,加强对设备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登记制度,确保登记、领用、报废、归还等管理制度,提升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综合水平,为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奠定重要的基础,为水利系统全面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艳萍.浅谈如何加强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J].成功(教育),2011,(02).

[2]白玲.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9,(01):78-79.

[3]张荣中.浅谈如何加强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2010,(03):56-57.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篇9

关键词:农村饮水建后管理解析研究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存在的基本问题

农村饮用水工程由于量多面广,所服务的对象是农民,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又复杂多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使得项目规模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这些因素给农村饮水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主要有:

1、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低。

除了县城市自来水水厂管网延伸农村项目,依靠城市自来水公司原有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健全的制度,建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能快速跟上、得到保障外,其它的农村饮用水安全中重建轻管现象非常严重。根据调查了解,相当一部分已建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灵活。很多农村饮水管理项目,特别是单村供水项目,缺乏必要的人员配备,即使配备了管理人员,也因缺乏基本的专业技术知识,无法熟练掌握工程设施性能的操作程序,不能适应日常工程维护和饮水安全管理的要求。同时,因管理水平比较低,饮水水源、蓄水设施附近生态环境、卫生条件较差,防毒防破坏装置不够完善,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而且老化的管网、损坏的设施没有及时更换,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供水得不到保证,陷入“年年修,年年破,年年没水喝”的恶性循环。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饮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2、管理资金缺乏,难以维持正常运行。

一是工程建成后,交于乡(镇)、村管理,乡村财力困难,无法筹措启动资金,管理人员的报酬及正常开支无保障,工作无法开展。二是很多项目建设资金除申请中央、地方财政补助外,还包括部分信贷,这也给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带来较大的还贷压力。三是管理人员的报酬仅仅依靠供水水价之间的差价来维持,在目前很多项目用水量偏低、水价不高、覆盖人口少很难维持工程的运行。

3、群众有偿用水意识淡薄,水费收取率低。

由于对实施长效管理的认识不足,饮水安全宣传不到位,很多群众甚至认为谁是天上掉下来的,没必要收费。因此,不少农户不愿花钱买自来水,导致自来水入户率低。同时,很多项目尚未完全与市场接轨,用水收费制度尚不健全,入户率甚至达不到设计供水规模的一半,水费收取率低,工程效益难以发挥,影响工程正常运行。

二、农村饮水建后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为保障农村饮用水工程安全、高效、持续、长效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认真吸取过去农村自来水站失修、失管甚至停供的教训,因地制宜,加强各类农村饮水工程的建后管理,防止和避免用“福利水”,走“水价低、水质差、服务劣”的老路。

1、明确服务宗旨,明晰工程产权。

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服务宗旨是:以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为农民提供安全饮用水为宗旨,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适应我县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村饮用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首先要明晰工程产权,落实责任主体。一般以组织投资建设单位为工程产权单位,相应地也确定为责任主体单位。我们武义县明确了各类项目的责任主体,分别是:城市管网延伸工程的责任主体是县城市自来水公司,包括管网的维护与经营;集中式供水工程的责任主体是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分散式供水工程的责任主体是村民委员会;水源工程以原有蓄水工程作为水源的,水源工程产权不变,由责任主体单位承包经营或按引供水量作价补偿产权单位,也可以一次性买断蓄水工程,新建水源工程由组织投资建设单位持有工程产权。

2、综合考虑供水成本,合理确定水价。

确定合理的水价,是保证农村饮用水工程良性运行的关键。根据国家政策确定,要综合考虑供水单位的成本补偿和合理的利润,同时也要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定价。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容量水价,超额加价,季节浮动等经济杠杆调节用水,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行有偿用水,供水水价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农村生活用水水价原则上不高于城镇生活用水水价。水价的确定依据农村供水总量、水费的收入和农民可承受程度确定,在确保使农户能够承受、用得起水的前提下,让经营者的水费收入扣除管理费用后,有一定的经营收入。

3、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管理模式。

责任主体单位要根据水利部颁发的《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确定管理人员人数,要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减少沉员,降低工程管理和运行成本。采取专业与用水户参与式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由责任主体单位确定产权拍卖、长期承包、成立协会等管理模式。具体操作中要根据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农民群众使用,有利于工程发挥效益,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确定管理模式。

4、加强和规范水质检验和监测工作。

各供水工程责任单位要建立以水法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取样、检测和化验制度,按照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和《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等有关标准和操作规程,定期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水质检验,并完善检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报表制度,如日供水量在1000m3以上的供水单位要建立水质化验室,按要求配备检验人员及仪器设备;日供水量在1000-200m3的供水单位要逐步具备检验能力;日供水量在200m3以下的供水单位要有专人负责水质检验工作等。

5、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宣传,提高社会饮水安全意思。

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篇10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水利工程是农村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对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的生活至关重要。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开发和利用,农业生产可以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有利于改变农产业的发展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农村水利工程主要由农村蓄水设施、农业引水设施、输水和配水设施等基础水利设施组成,其工程施工涉及机井、水库、站、闸、堤、渠、沟等的建设,它的建成对于推动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管理安全是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着诸多建设方面的问题和安全上的隐患,因此,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科学管理,保证水利工程事业健康发展。(问题和措施可参看表1)

农村水利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技术条件落后,工程质量较差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条件差基层管理者专业素质不高

解决农村水利工程安全隐患的措施加强技术培训和施工监管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管理加强基层管理者培训

表1农村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现存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当前农村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水利工程的技术条件相对落后,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许多施工方案都依照施工人员主观想法和判断来进行,而没有严格遵守工程初期的设计方案和建设标准来开展施工,施工过程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水利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在施工的技术条件方面,由于工人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在施工中监管制度和施工规范不完善,施工人员在建设中没有充分考虑方案设计的安全性,对工程建材的选择也不严谨,从而导致很多农村水利工程设施质量差,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

(二)农村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主要有国家建设扶贫项目拨款和乡镇集资两种来源。在建设中,经常会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为节省成本,农村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就放低了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加之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政府对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许多农村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使其建设施工难以正常开展和完成。

(三)农村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条件差,建设监管不够系统

由于我国现阶段许多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完成的,在当时的施工技术条件简陋,管理经验落后,修理和维护经费不足等问题的影响下,这些农村的水利工程设施老化失修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它的使用效果,其使用安全性能也得不到保障。

(四)基层管理者专业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

由于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乡政府安排调整,许多管理人员都不是水利工程管理专业,对当地的水利工程设施管理工作并不熟悉,因此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上手很慢,使水利工程建设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整治。与此同时,农村群众对政府依赖性过强,对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意识不够,没有对水利工程设施进行有效地保养和维护,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难度十分大。

二、提高农村水利工程安全的相关措施

(一)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监管

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是保障水利工程设施在日常运行中有效发挥对农业生产促进作用的决定性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必须加大监管力度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一方面,建设部门必须做好对建设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责任意识培养,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统一化的科学管理机制,对施工中的材料购买、人员分配、工作进度和施工方案等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划,让水利工程建设能在科学合理的统一指挥下开展,从而提高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

(二)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

要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不光要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上下功夫,还要加强建设中以及建设施工完成以后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第一,要加强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论证、监管等多个方面的监管力度,保证在施工中,水利工程建设能合理有序开展;第二,在建设完成后,可以采取拍卖经营权、个人承包或者专业管护等方式,将对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责任移交到其它个人或单位,减轻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压力,使其对水利工程的监管更全面化、专业化;第三,要完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设备、仪器的配置,加强对水利工程安全性能的监测工作,保证水利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正常的运行。

(三)加大对农村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

资金是建设的基础,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政府可以采取两种手段来筹集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一方面,充分利用政府的专门项目拨款,保证在水利工程建设上的资金投入量,确保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保养维修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进行引资,鼓励地方企业投入资金到水利工程建设中来。

(四)加强对水利工程基层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培养

针对当前存在的农村水利工程基层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问题,地方水利监管部门必须加大力度进行对基层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培养,提高其水利工程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组织管理人员开展实践学习。与此同时,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机构还要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来承担管理工作。

结束语

农村水利工程对农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水利工程在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中发回的效用越来越广泛,水利工程在农村的建设施工力度也越来越大。在大力发展农村水利建设的同时,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技术和安全管理也同样应得到重视。在建设施工中,要不断提高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专业技术和工程质量,重视科学化的安全管理,注重提高建设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质量,保证其正常正常、安全的运行,使农村水利工程事业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毛艳,周晓丽.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3)

[2]许崇文,曹冬梅.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