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精神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5:03

创造精神的内涵篇1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精神;泛化;比较;澄明

中图分类号G7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7)15-0052-04

一、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的混淆

当下,“工匠精神”成为最热的一个高频词。什么领域都讲“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被不当泛化,成为到处适用、随处可贴的标签。工匠精神的泛化,实质上是一种神化。好像工匠精神一下子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精神,祭出它,就能有点石成金之妙,就能收神奇管用之效。哲学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受到质、量、度的制约,都有自己的适用域和外延区间,超出这个适用范围就不靠谱了。

工匠精神泛化,实际上是一种戕害。当被人们推崇泛化到各个领域的工匠精神的不适用性一旦被人们广泛认识、甚或遭致批判,工匠精神就会失去光环和神晕,而这其实并非工匠精神本身的错,而是人们不当移植、过度炒作造成的。这样欲益反损的结果,恐怕是那些推波助澜的人始料不及的。这种试图让局部的工匠精神去替代整体的职业精神的做法,如同小鞋想要装下大脚,除了削足适履,别无良策,其对精神本身的戕害可见一斑。

工匠精神泛化,实际上是一种无思。从概念本身的辨析看,“工”不等于“匠”,但“匠”属于“工”。就是说,工可以包含匠,但匠不能涵盖工。比如制造业的工,可以是匠,但其他行业的工未必就可以称其为匠,显然,即便是同为“工”的领域,工匠精神也不具有全覆盖性。更何况还要泛化到全职业上,是多么的荒谬。

二、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比较

面对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混淆,我们有必要做一些比较分析,以厘清其关系和边界。

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的混同和纠结,一是因为工匠精神内涵的概括见仁见智,被不同程度地泛化。本来工匠精神应该是指工匠们所特有的和必须的精神,现在却把许多原本不属于工匠精神的而是属于职业精神的一些内容都包罗进去,从而为工匠精神的泛化开了绿灯。二是因为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实在是有太多的交集,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都需要“尚德”,需要敬业;都要求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都讲究做事要追求一流和卓越的职业使命感等,所以人们才会彼此混同,而又迷误不觉。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有一定的交集共性,但其差异也很鲜明,而且远远大于其共性。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予以揭示澄明。

从逻辑关系看,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一组彼此包含的相容的种属关系概念。职业精神是外延大的概念,叫属概念,也叫上位概念,工匠精神是外延小的概念,也叫种概念或下位概念。它们的关系是相互包含关系,即属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种概念,用公式表示,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就是f,职业精神包含工匠精神,因为工匠也是一种职业,而工匠精神不等于职业精神,因为职业外延更广,非工匠精神所能包容。

从哲学角度看,职业精神是一种共性的、普遍性的精神,这与职业的广泛性密切相关,它是人们立世生存、谋得生活资料所从事的工作。所谓三百六十行,其实完全不足以全面概括职业的丰富性。职业精神就是所有在职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各种精神品质的总和。工匠精神是从属于职业精神的个性化存在,是“工匠”这一行当公认的职业准则和所应遵循的精神规范。相对于职业精神,它是特殊的、具体的一种精神。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表现,职业精神寓于工匠精神或其他别的精神之中,如果工匠精神试图泛化和取代职业精神,职业精神的外延就会被大大窄化。

从适用对象看,逻辑学的外延论和哲学的区间论都规定了事物的适用范围和领域,进而也就确定了不同事物适用的对象。我们认为,制造业倡导工匠精神是靠谱的。工匠精神是“造物”的、出产品的。它的对象是物,是用来加工的对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主编赵伟教授认为:“提倡工匠精神,并不是要以此取代职业精神。职业精神涵括各行各业,工匠精神是特指物质资料或实体产品生产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精神。现在因为工匠精神被泛化,它应有的边界被模糊了”。我很赞成这样的观点。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不看对象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肆意泛化工匠精神,僭越概念的边界。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凡是与人打交道的行当、领域,恐怕都不能讲工匠精神。因为人与物不同,物是死的,人是活的。物是可以任意加工改造的对象,人却是必须根据活性的要求、心灵的尺度,予以尊重和服务的对象。比如服务业,你要不以人为本、见物不见人,能服务得好吗?再说教育,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它可以有职业精神,但不是工匠精神。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样的职业内涵重在对人的精神塑造、知识浸润和心灵开发,适用于物性加工改造那一套的工匠精神,显然不适合教育。再从方式上看,教育的方式是互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沟通和塑造,是星与星在同一高空的交辉,根与根在同一深土中的挽手。一如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指出的那样“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样的人才培养过程与工匠们的产品加工过程何啻霄壤。更何况,长期以来教育领域一贯把“教书匠”视为教学僵化、不求进取的代名词。教书育人倘若成“匠”,对学生而言,的确不是什么福音。

三、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的澄明

辨析完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的异同,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只有揭示出其本质内涵,才能避免混淆与歧误。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已有很多概括。余祖光研究员将工匠精神概括为:第一是精工细作、追求卓越。第二是态度严谨、极度认真。第三是大胆创新、敢于冒险。第四是敬业、专注和耐心。工匠精神是一种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品质上蕴含着敬业、严谨、踏实、专注、创新、拼搏等态度[1]。也有学者强调:匠心――工匠精神之基,匠术――工匠精神之本,匠德――工匠精神之魂[2]。我们对工匠精神的内涵作以下四点概括。

“尚巧”――创新精神。尚巧是工匠精神的应有之义,尚巧体现的是工匠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工匠们的产品或成果如果没有巧慧的成分融入其中,那是无足称道的。尤其是在当下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总理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说:“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优质制造绝不是机械重复劳动所能达成的,尚巧聚智、技术创新,乃至超越臻善,才是工匠精神内涵“尚巧”的真谛。

“求精”――工作态度。工匠精神就是工匠严谨敬业、专注耐心、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职业态度。人口约800万的瑞士,却是制造工艺领先全球的制造业强国。瑞士军刀的生产过程很好地诠释了工匠精神。只有巴掌大的瑞士军刀集纳了几十种极其实用的工具,从设计草图到生产完成都需要经过层层严格检测。一把普通瑞士军刀的制作工序就超过200道,质量上乘的则多达400道。军刀的制作过程几近苛刻。作为刀片材料的钢块,要经过电子仪器的仔细检查,以确保精准压制出刀片,然后是长时间淘洗、打磨工序,最后是组装,使用极小但非常精致的铆钉与弹簧将几十种工具准确固定,让他们各司其职,互不干扰,真正实现零误差。瑞士是“钟表之国”,是全球最大的钟表出口国。一只高质量的腕表不仅需要强劲的机芯,同时也需要漂亮的外壳。顶级钟表的每一个零部件和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工匠精心打磨、细心雕琢,一些零部件甚至细如毛发[3]。中国的工匠同样需要秉持“求精”的制造传统,追求产品的经典性、高端性、原创性,使之成为民族的品牌符号。

“崇德”――职业境界。工匠精神是“通于道、达于德”的,“崇德”是它的应有内涵。因为工匠精神是需要德性保证的,有工匠精神的人都是有职业道德的人。职业道德,一是敬业之德。要对自己工作的领域或工艺心怀敬畏,对自己认定的价值目标有着生命关切和献身热忱,视职业为天职,这是“匠道”层面的根本内涵,是工匠精神的灵魂。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深深迷恋自己的职业,全情投入自己的手艺,不管这手艺是写代码还是扫大街。不为任何人,自己就是最大的理由,不苟且,不应付,不含糊,把自己正在做的事做好。二是热爱之情。爱是情感的投射和倾注。心灵有爱,生命才有路,才有目标和精神支撑。生命是从热爱开始变得有意义的,爱并投入才能成就事i,成全工匠精神。时寒冰撰文《中国怎样才能培养出工匠精神》强调工匠精神“应该源于一个‘爱’字,它的核心应该是爱的传承。”爱是德性之本。三是信誉之根。真正的工匠都是视产品为生命、视信誉为根本的人。他们胸怀责任伦理,以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为价值取向,宁愿做出自我牺牲、赔本,也不愿做出可耻、毁誉和损害产品信誉和职业良心的事,为的就是保有品牌质量、信誉美德。

“执念”――坚持品格。有人问爱迪生发明秘诀,他说,别人老是想着做许多事,而我总是想着做一件事。这就是专一和执念。执念是指人的执着意念或执着信念。其外在表征即对事物的坚持不懈、坚忍不拔。比如在日本,制作东西的工匠、手工艺人等被称之为“职人”,而“匠”则比职人更进一步,是指技法与人品都很优秀的人。“匠”是一个充满褒奖意味的词汇。所以,在日本的职人文化中,“敬业恪职”是深深影响日本和职人的职业伦理观。他们有一个“自造词叫‘一筋’,类似于中国的‘一根筋’,即专注于一道、一艺,从一而终,绝无变心。”[4]这就是执念和坚持的品格。唯其如此,日本是全球拥有长寿企业最多的国家,有3000多家企业寿命超过了200年的历史,德国也有800多家类似企业。这些企业都是靠有着“专业、专注、极致”理念的工匠支撑的历史悠久而又声誉卓著的企业。

(二)职业精神的内涵

职业精神是与人的不同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在特定的职业实践中产生的某一职业特有的精神传统和应然的职业素质。职业精神是职业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有学者将其概括为“职业精神的内涵体现在职业活动中职业人的敬业、勤业、精业、创业、立业五个方面。”[5]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何凯英的五为之训“工必为之纯,品必为之精,业必为之勤,行必为之恭,信必为之诚。”亦可以与之相互印证。笔者以为,从应然的角度看,抛撇职业精神个别的、特殊的成分,凝练其一般的、共性的要素,其内涵可包括:敬业精神、精业精神、创新精神、立业精神。

敬业精神。敬业是任何职业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品质,是职业精神的首要内涵。敬业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敬畏和热爱,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敬”是一种宗教情怀、一种职业虔敬。有敬业精神的人,对职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们是一群具有事业至上价值观的人。有自己的职业坚守和定数,哪怕这种职业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实益、荣耀,也依然守持初心,自强不息,永不懈怠。有敬业精神的人是具有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精神的人。如那些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他们如春蚕、蜡炬,燃烛吐丝,尽其所知、所能、所有奉献给学生,他们爱这一事业胜过爱这些事给自己带来的收益。他们是一群品格崇高,精神洁净而明亮的人,是大爱无言,大德无痕,大责无疆,大智无价的人。而一个不敬业的人,对职业毫无敬畏之心,甚至当成负担、差事来糊弄应付,他们是毫无职业精神的人。

精业精神。精业即追求职业、事业的做到最好程度的努力和收效。精业精神就是一种追求完美,使其达臻精湛、精致境界的从业境界。比如对产品精雕细琢,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在看不到的地方也做精致,这就是一种精业精神。精业精神是一种职业境界,“高大上”“精优佳”的境界。

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题中之义。创新精神是指人勇于突破现状、惯习,而创生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品质。创新精神从宏观上看,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本质上看,创新是人的最高本性的弘扬,是人的自我实现的最高表现形式。所以国家层面的教育文件反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的就是要使这一可贵精神内化为人的职业素养,使中华民族永远葆有创新活力和竞争实力,而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每一位职业人来说,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超越、突破,就会陷于平庸。创新精神是职业精神的灵魂和精髓。

立业精神。立业是建立功业、成就事业之意。它是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所有的职业人都应该追求这种境界。有立业精神的人目标远大,品格坚毅。按照苏轼的话说:“古来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也。”这就是立业精神的应然内涵。阿里巴巴马云、华为总裁任正非都是立业精神的典型代表。马云的立业充满艰辛坎坷,他干过“倒爷”、推销,1995年东拼西凑了2万元开始了创业历程。2016年,马云以282亿美元排名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二,福布斯全球最有权力人物排行榜第22位。任正非也是如此,他1987年集资21000元在深圳创立公司,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50377项专利,2016年完成了全球布局,目前已超过苹果、三星,成为世界第一大手机品牌。倡导立业精神不是要大家都成为马云、任正非这样的人物,而是要有大目标、大志向、大奋斗,这样即使你的努力没有成功,你的努力过程和精神也同样会受人尊敬。

参考文献

[1]李进.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论坛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4):37-40.

[2]姜汉荣.势之所趋: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和内涵解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9-12.

[3]毛思远.瑞士的四张名片[n].北京铁道报,2017-03-11(8).

创造精神的内涵篇2

[关键词]艺术创作;精神内涵

全球性背景下的中国艺术家正面临着国际文化之间互相碰撞与融合,多元互补已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趋势。如何建立符合这一时代风貌的艺术价值观的特点——即通过自己的作品创造出现实背景下的典型特征,让绘画语言与当代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突出艺术创作的精神内涵。

全球性背景下的中国艺术家正面临着国际文化之间互相碰撞与融合,多元互补已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趋势。如何建立符合这一时代风貌的艺术价值观的特点——即通过自己的作品创造出现实背景下的典型特征,让绘画语言与当代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突出艺术创作的精神内涵。

全球性问题包括环境污染、人口问题、能源缺乏、核战争威胁、道德堕落等日益尖锐的问题。在绘画创作中要体现“全球性问题”,好的艺术家总是立足于时代,同时又超越时代、关注社会现象,发现其背后隐藏着人的心灵深处那尚未被人意识到的最本质的精神特质。表现当代社会最本质的社会精神,针对这一社会精神表达出一种超越民族的精神呼唤,这是艺术家应该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为我们今天的发展准备了很多的物质基础,精神产品的质量有待提高,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提高社会的精神品质是责任更是义务,具体就体现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要有社会责任和精神内涵。纵观世界艺术历程我们可以看出,被称之为经典之作的艺术作品,其独到之处是在继承了传统精神内涵又创造了新的时代风格,二者达到了和谐统一。作为一个有着非常深厚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绘画艺术只有扎根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才有可能在世界艺术领域占有自己重要的独特的地位。中国绘画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要重视摄取外来文化、学习各国绘画艺术之长。现代中国绘画是历史文化的延续、扬弃和创造、只有在灿烂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中国绘画才有更深的内涵。峋癖泶锍鲆恢殖矫褡宓木窈艋剑馐且帐跫矣Ω米非蟮哪勘辍8母锟盼颐墙裉斓姆⒄棺急噶撕芏嗟奈镏驶。癫返闹柿坑写岣撸魑幻帐豕ぷ髡撸岣呱缁岬木衿分适窃鹑胃且逦瘢咛寰吞逑衷谧约旱幕婊髌分幸猩缁嵩鹑魏途衲诤w莨凼澜缫帐趵涛颐强梢钥闯觯怀浦渲鞯囊帐踝髌罚涠赖街κ窃诩坛辛舜尘衲诤执丛炝诵碌氖贝绺瘢叽锏搅撕托惩骋弧w魑桓鲇凶欧浅i詈裎幕淼奈拿鞴殴婊帐踔挥性诒久褡逵判愦澄幕校庞锌赡茉谑澜缫帐趿煊蛘加凶约褐匾亩捞氐牡匚弧V泄婊诩坛忻褡逦幕车耐保惨厥由闳饫次幕⒀案鞴婊帐踔ぁo执泄婊抢肺幕难有⒀锲痛丛臁⒅挥性诓永玫睦肺幕幕∩希泄婊庞懈畹哪诤

“现实主义”在西方原意有两种,广义是指如实描绘、再现生活真实的创作方法;狭义是指19世纪中叶法国兴起的库尔贝、米勒等为代表的一个美术流派、强调表现当代生活,并以社会底层人物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具有批判的精神内涵。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每一种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开发性与交融性基础上的。相互吸收和借鉴是一切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基础手段和途径。但吸取和借鉴更要注重精神内涵的吸取,这样会更本质更深刻更有意义。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广阔无垠的外延。我国的民族艺术之所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也正是因为它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艺术家要在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只有这样艺术才会更“世界”;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现实主义”在西方原意有两种,广义是指如实描绘、再现生活真实的创作方法;狭义是指19世纪中叶法国兴起的库尔贝、米勒等为代表的一个美术流派、强调表现当代生活,并以社会底层人物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具有批判的精神内涵。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每一种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开发性与交融性基础上的。相互吸收和借鉴是一切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基础手段和途径。但吸取和借鉴更要注重精神内涵的吸取,这样会更本质更深刻更有意义。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广阔无垠的外延。我国的民族艺术之所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也正是因为它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艺术家要在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只有这样艺术才会更“世界”;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绘画大师塞尚说:“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找各种关系的和谐”。塞尚说的“各种关系的和谐”就是精神内涵在绘画中的运用,正好比写生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有意地建构自然的和谐关系。

绘画大师塞尚说:“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找各种关系的和谐”。塞尚说的“各种关系的和谐”就是精神内涵在绘画中的运用,正好比写生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有意地建构自然的和谐关系。

中国画对点、线的理解与应用,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绘画是一脉相承的绘画形式语言,在传统国画中导入中国情结的浪漫构思,形成点、线在作品空间与构成上的空灵与韵律,这就是精神内涵在传统绘画中的典型运用。吴冠中先生在1950年提出“形式美”,强调在作品中运用黑白,长短,高矮,大小等等的形式美感对比因素于作品中。如1979年油画作品《苗圃的鸡》,作品以整体暖灰色背景,树的线条颜色,弱化了油画中的光影色彩,而转化为中国画中的阴阳表现,作品用暖灰色直接勾勒线条,抛弃了色彩变化的勾勒,即使是处于受光状态的树枝,勾勒的线条也没有色彩倾向性,小枝条也用深浅不同的线条勾勒,穿插。以大面积的近乎平行的线条构成整个画面,加上鹅的色彩与面积处理都体现了设计理念的用途。这种设计运用使画面充满了宁静与稳定的形式美感,山体的曲线轮廓又增添了优美感。吴冠中先生用油画的材料,中国画的写意表现,使用点、线、面、构成作品的形式美感,把写生风景营造成一个优美的内心世界的传达。这是一个典型的设计理念在绘画中运用的案例。

中国画对点、线的理解与应用,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绘画是一脉相承的绘画形式语言,在传统国画中导入中国情结的浪漫构思,形成点、线在作品空间与构成上的空灵与韵律,这就是精神内涵在传统绘画中的典型运用。吴冠中先生在1950年提出“形式美”,强调在作品中运用黑白,长短,高矮,大小等等的形式美感对比因素于作品中。如1979年油画作品《苗圃的鸡》,作品以整体暖灰色背景,树的线条颜色,弱化了油画中的光影色彩,而转化为中国画中的阴阳表现,作品用暖灰色直接勾勒线条,抛弃了色彩变化的勾勒,即使是处于受光状态的树枝,勾勒的线条也没有色彩倾向性,小枝条也用深浅不同的线条勾勒,穿插。以大面积的近乎平行的线条构成整个画面,加上鹅的色彩与面积处理都体现了设计理念的用途。这种设计运用使画面充满了宁静与稳定的形式美感,山体的曲线轮廓又增添了优美感。吴冠中先生用油画的材料,中国画的写意表现,使用点、线、面、构成作品的形式美感,把写生风景营造成一个优美的内心世界的传达。这是一个典型的设计理念在绘画中运用的案例。

艺术家在绘画中表现人类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它高于人类的世俗生活和普通欲望之上。艺术作品之所以强调艺术的心灵化,正是因为各种形式的优秀艺术作品,可以滋养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智慧,升华人们的思想境界,也就向人们展现了一条通往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绘画作品可以使那些不朽的精神以一种永恒的形式保存下来,人们可以通过它和未来对话,可以告诉未来的人,曾经有人具有这样的情感并思考过。在绘画中精神世界的运用也是设计理念的体现,只有设计出精神世界的图像才能体现在画面上。马蒂斯说:“一切艺术家都带着我们时代的烙印,最伟大的艺术家则是那些印痕最深的艺术家”。最深刻的艺术作品很重要的成分就是设计理念。油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外来的艺术样式,但同时它也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语言,因此,艺术家能否更好地运用这种艺术语言来准确地表达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表达对生命的感知,就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永恒课题。“油画的民族化”是一代代艺术家的追求目标,其中一个课题就是在民族精神里找到“形式感”,用设计的眼光来思考艺术形式,寻找艺术语言。中国油画提倡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侧重于关注现实,注重过写实手法来揭示社会的本质,表达画家对现实的深刻认识。现实主义是代表中国油画的特色,关注现实,关注形式感,关注艺术语言,但必须用艺术的、精神的视线去关注现实。张晓刚作品《大家庭系列》,对老照片的创造性运用,这种创造性运用就是设计理念的体现,将历史性肖像转换到画布上,这种转换就必须有设计理念才能做到。张晓刚归纳出老照片脸谱化的中性特征,这种归纳也是突出精神内涵。他的作品更强化了本土形式感,又交代了一个逝去时代的集体缩影,这种形式感和时代感也是设计出来的精神内涵。

艺术家在绘画中表现人类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它高于人类的世俗生活和普通欲望之上。艺术作品之所以强调艺术的心灵化,正是因为各种形式的优秀艺术作品,可以滋养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智慧,升华人们的思想境界,也就向人们展现了一条通往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绘画作品可以使那些不朽的精神以一种永恒的形式保存下来,人们可以通过它和未来对话,可以告诉未来的人,曾经有人具有这样的情感并思考过。在绘画中精神世界的运用也是设计理念的体现,只有设计出精神世界的图像才能体现在画面上。马蒂斯说:“一切艺术家都带着我们时代的烙印,最伟大的艺术家则是那些印痕最深的艺术家”。最深刻的艺术作品很重要的成分就是设计理念。油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外来的艺术样式,但同时它也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语言,因此,艺术家能否更好地运用这种艺术语言来准确地表达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表达对生命的感知,就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永恒课题。“油画的民族化”是一代代艺术家的追求目标,其中一个课题就是在民族精神里找到“形式感”,用设计的眼光来思考艺术形式,寻找艺术语言。中国油画提倡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侧重于关注现实,注重过写实手法来揭示社会的本质,表达画家对现实的深刻认识。现实主义是代表中国油画的特色,关注现实,关注形式感,关注艺术语言,但必须用艺术的、精神的视线去关注现实。张晓刚作品《大家庭系列》,对老照片的创造性运用,这种创造性运用就是设计理念的体现,将历史性肖像转换到画布上,这种转换就必须有设计理念才能做到。张晓刚归纳出老照片脸谱化的中性特征,这种归纳也是突出精神内涵。他的作品更强化了本土形式感,又交代了一个逝去时代的集体缩影,这种形式感和时代感也是设计出来的精神内涵。

2004年带着走进农民工内心深处的想法我画了第一幅农民工题材的油画作品《都市兴奋》。构图上我突出画面的设计元素,应用山一样的形状去表现农民工的精神内涵——正像题目中说的都市让农民工“兴奋”了,农民工来到都市看到了都市里新鲜的、好奇的让他们兴奋了;都市在农民工的艰辛劳动下都市也“兴奋”了,即都市变得更美丽漂亮了。这幅画重点体现农民工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内涵。2004年《都市兴奋》成功入选十届美术作品展览,在黑龙江省十届美术作品展览中获银奖。

2004年带着走进农民工内心深处的想法我画了第一幅农民工题材的油画作品《都市兴奋》。构图上我突出画面的设计元素,应用山一样的形状去表现农民工的精神内涵——正像题目中说的都市让农民工“兴奋”了,农民工来到都市看到了都市里新鲜的、好奇的让他们兴奋了;都市在农民工的艰辛劳动下都市也“兴奋”了,即都市变得更美丽漂亮了。这幅画重点体现农民工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内涵。2004年《都市兴奋》成功入选十届美术作品展览,在黑龙江省十届美术作品展览中获银奖。

精神世界高于人类的世俗生活和普通欲望之上,我相信自己的绘画创作会永远朝着这个方向前行,这是我的艺术追求。

创造精神的内涵篇3

2008年,90后作为一个新的群体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新锐,他们自信,他们渴望拥有超越一切的能力和理想,自立为“非主流”的新兴一代。他们不愿拘泥于固有的模式,渴望打破所有的束缚而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然而,新兴的力量在创造一个时代之前,总会对过去固有的主流意识潮进行鄙视、摒弃乃至改造。其中也包括曾教育了几代人的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发源于新中国建设时期,最初由提出。雷锋因公殉职后,1963年3月5日,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雷锋运动,由此,雷锋精神广为传播,并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深厚的雷锋情结。

雷锋精神的产生,源自一个精神匮乏、渴望富强发展的民族土壤,它迎合了当时人们迫切改变自己改变社会的心态,最终成为中国人行动的巨大集体意识。但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忽视了雷锋精神的内涵,转而放大了其外在形式,把学习雷锋当成是一件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精神境界如何高尚的工具。自立为“非主流”的新兴一代的90后,在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创新。由此可以想到,雷锋精神在90后一代人的身上将会有新的内涵。

90后富于活力,拥有新的力量,他们会继续把雷锋精神融进90后的时代印记,这是一股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世界的新势力。

90后目标明确,坚定不移,他们会继续赋予雷锋精神以坚毅、自信、乐观的价值内涵,这是一股改变自我,改变观念,改变时代的新风尚。

90后自由清新,无拘无束,他们将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雷锋精神。

这种精神,是以雷锋名字命名的,以帮助他人、关注社会、奉献自我、成就价值为基本内涵的,以坚强、创新、自立、自信、奋斗为标志的新时代道德风尚。

创造精神的内涵篇4

关键词:焦裕禄精神;“三平”精神

中原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中原人民有着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加强对焦裕禄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能为振兴河南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源泉和精神支撑,为河南经济的发展增添腾飞的翅膀。

一、焦裕禄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渊源

中原传统文化孕育了焦裕禄精神,其核心是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在实践中求真务实、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在困境中愈挫愈勇的拼搏精神。在当今时代改革大潮之下,它依然激励、鼓舞着勤劳朴实的河南人。河南人民在中原文化长期熏陶中,逐渐形成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正是焦裕禄的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染、教育了千千万万河南人,这其中不仅有大批的干部更有无数的普通群众。47年来在焦裕禄同志无私奉献精神感染下,“三平”精神应时而生。

所谓“三平”精神,即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盛赞河南人是普普通通、踏踏实实、坚韧不拔、英勇无私的,河南人身上体现出了“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今天河南人身上反映的“三平”精神是与焦裕禄精神一脉相承的,二者内涵上具有一致性。

焦裕禄精神时代内涵与河南人的“三平”精神是河南人新时期的具体体现。在艰难困苦中不屈服却愈挫愈勇的拼搏精神,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正体现在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中。其思想渊源是一致的。

二、焦裕禄精神与“三平”精神的一致性

一定时期的人民精神追求是与该时期的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焦裕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已被赋予新的要素。

焦裕禄精神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三平”精神因子。深入探析焦裕禄精神的“三平”精神内涵,科学把握二者各自的特征和内在联系,是在实践中,以焦裕禄精神推动“三平”精神建设的理论前提。为此应解读焦裕禄精神中的“三平”精神。焦裕禄精神的“三平”精神内涵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体现着不懈追求。焦裕禄深切相信战胜自然灾害的方法就在人民群众之中,是平凡的劳动人民在战天斗地,他们最了解自然,他们掌握着控制灾害,发展生产的法宝。焦裕禄同志发挥群众智慧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鼓舞了河南亿万人民。使河南人民相信他们是创造社会的英雄,他们有责任,有能力改变现有的生活追求美好的梦想。这和“三平”精神之“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是一致的。平凡的人生,伟大的追求。

(二)体现着自强不息。这种精神和“三平”精神中的“平静之中满腔热血”是一致的。亿万河南人民在平静的工作和生活中满怀着创新热情。并将这种热情发挥在各行各业。河南是英雄辈出的沃土,他们是中华的骄傲,是平凡的伟人。时展呼唤英雄,也造就英雄。在河南经济崛起的关键时刻,以焦裕禄精神教育更多的平凡的英雄,体现了焦裕禄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反映了责任感。焦裕禄同志对工作极其负责,心中始终将群众放在第一位。“平静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在中原大地闪耀。新时代普通的矿工谢延信在这种影响下悉心照顾亡妻父母和呆傻弟弟30多年如一日演绎着感人故事。极强烈责任感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必将影响越来越多的河南人。

“三平”精神对河南人精神内涵进行了新的概括。从古代愚公移山神话传说,到当代的红旗渠、焦裕禄精神,河南人世代秉承着勤劳勇敢、诚实、热忱等优秀品质。从新时期河南人的代表洪战辉、李学生等身上,更彰显着一种自强不息、敢于担当的现代人特质,“三平”精神正是对这些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

焦裕禄精神给河南人精神赋予了新的意义。焦裕禄同志克服重重困难,在实践中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焦裕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素养,融入了河南人“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中,更有利于“三平”精神的发扬。将弘扬焦裕禄精神与发扬“三平”精神是统一起来,必将为河南经济发展增添腾飞的翅膀。

三、“三平”精的实践性意义

(一)树报国志向。目前中原的发展要求河南人民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发展。因此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把实现河南经济大发展的伟大设想和踏踏实实的努力奋斗结合起来。我们发展河南,最终目标是要提高河南的生产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而为国家的富裕强盛做更多贡献。任何岗位上的河南人民无不应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立足平凡岗位实现报效国家之志。

为此发扬“三平”精神,把“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地发展河南事业。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中原儿女汲取了新时代的思想观念――解放思想,开放包容,胸怀博大。焦裕禄来兰考治理自然灾害,面对重重困难,他没有退缩。坚信困难可以克服,胜利必将呈现。河南人民发展家乡的过程之中将会遇到很多困难,可有了“在困难面前呈英雄”的气概,河南人民必将知难而进,在重重困难面前斗志昂扬,众志成城,使河南经济这一伟大而又布满荆棘的事业得以成就。在河南发展的道路上,河南人民将一腔热血付诸于平凡的实践,以积跬步至千里,积垒土成丘陵的耐心和滴水穿石之毅力使河南的经济实现了腾飞,必将在发展河南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的威力!

(二)创辉煌业绩。河南现在所进行的经济建设,是全新的事业,河南人建设家乡必为的事业!在创业中必然会遇到无数以前未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河南人民要发挥智慧,群策群力才能解决。在建设的道路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会逐步突出,矛盾交织。河南人民凭借满腔的热血必将逐一化解矛盾,运用智慧举重若轻。

是焦裕禄沸腾的满腔热血温暖和鼓舞了兰考人民树立了战胜自然灾害,迎接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焦裕禄精神极大地激发了的河南人民的思想、智慧、勇气、毅力:凸显了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克难攻坚的精神境界。河南人民以“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在平常的工作中创造了奇迹!

创造精神的内涵篇5

自有大学以来,大学就是知识的圣殿、文明的使者和高尚的化身,大学之所以神圣和高尚,就是因为大学有精神,大学精神文化与大学同在。人,需要有灵魂有精神,大学同样需要有灵魂有精神,这种精神是文明的、高尚的、巨大的、隐形的、弥散的:它滋养着人的理想、品格和气质,孕育着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成为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精神家园。大学精神文化所设立的精神价值尺度,可从根本上引导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在每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面貌、办学水平、办学特色以及其所具有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之中。[2]具体表现在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情感品格之中,难以用文字、符号或程序化的方式显现于外。大学精神文化客观存在于一代又一代大学人的思维特点、行为准则、学术风范和行为方式之中,构成了不同大学不同的人格、气质特征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精神文化,越是历史悠久的大学,它所蕴藏的精神文化内涵越是丰富。一所大学所具有的精神文化底蕴越深厚,所反映的精神文化特征越明显,所发挥的精神文化影响越深远。大学精神文化的假性存在大学精神文化一般有两种形成方式:一种是自然生成,即文化自在和传承;另一种是自觉追求,即文化自觉和创造。从自在到自觉,体现了大学精神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如果说过去的大学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自在和传承,那么现在许多大学则更注重文化自觉和创新。

大学精神文化的自觉创新是积极和进步的,但目前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和虚假倾向。如作为大学精神文化外在表现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校训、校风、学风等,许多大学雷同甚至于相同,而各个大学真实的精神文化和办学特色得不到充分体现。在一部分大学中,人们“自觉创新”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校训、校风等大学精神文化的文字表述变成了虚设的花瓶,既与实际不符,又没有创新性。以校训为例,据国内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256所大学中,有192所大学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有8所大学的校训同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有27所大学的校训同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在256所大学的校训中,包含“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创新”5个词语之一的有147个。[3]大学师生对一些同质化、标语化、流于形式、过于华饰等假性存在的精神文化表述没有认同感,同质化精神文化建设形不成浓郁的精神文化氛围,更无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特质性辨析大学精神文化并不是一个文化巨筐,什么样的精神文化内容都可以装。我们必须正确区分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特质和非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特质关于大学精神文化,学术界的表述多种多样,我们较倾向于以下定义: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特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表征,是给大学行为提供指导,使大学采取这样而非那样行动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是人类文明和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虽然十分丰富,但其特质则只有两种精神:即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其核心是文明高尚、追求真理、正义善良、批判守望。

大学既是文明的产物,又是文明的标志,更是文明的使者。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人才的培养,还有对社会良知的守望和社会不良的批判。正如《大学》开篇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之道”,反映了中国古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精神文化特质,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使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自由教育”也是以发展理性、陶冶心灵、享受生活为目标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4]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基本上是由精神、观念、习俗三部分组成。其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核心。“科学精神追求真理,是求真”,“人文精神追求和谐幸福,是求善”,求真与求善的结合就是求美,也是对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追求和担当,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本质是真善美和社会责任。这也是建立大学价值、大学品格、大学风尚的基石。大学精神文化的非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一般情况下,大学精神文化内涵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品格、大学价值、大学风气、培养目标、发展战略和办学思想等等。大学精神文化内涵不等于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具有稳定性、非功利性,一切与人才培养,一切与终极关怀,一切与大学使命无关的性质都是假性特质。比如“追求卓越,建设一流”等是一些大学的奋斗目标,但并非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再比如,“勇于创新、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等是大学文化品格之一,但却不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特质。

大学精神文化的根本使命性辨析大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精神文化建设。大学需要教学,但教学不等于教育;大学需要学问,但学问也不等于精神,大学需要发展,但发展也不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使命。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使命是心性修养、精神守望、文化创新和社会批判。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使命培育心性德行。纽曼认为:大学是“教育场所”而不是“教学场所”,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使命是使学生养成“一种以自由、公平、冷静、克制和智慧为特征的心性习惯”,同样,洪堡等人也提出,大学的目的就是“修养”,即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心性的修炼,德行的养成,人生价值的实现。坚守高尚精神。大学文化对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的传承功能,决定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高尚特质。大学诚然不能脱离现实,但又必须和世风流俗保持一定的距离,远离尘嚣,保持纯洁、冷静与清醒,时刻关注、守望社会道德和良知。创造先进文化。大学的使命是站在时代的前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传承的基础上创造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理论、先进制度和先进的实践模式,特别要着力创新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和文化模式。要以时代的特征和实践的动力彰显大学创新文化的内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大学既要用传统批判现代,也要用现代批判传统。当我们拥有了更多辩证、开放和豁达的批判精神,社会才能更快发展、科学才能更快进步。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忧虑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学精神文化弱化,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专业主义、惟科学主义、惟技术主义、惟市场取向的价值观充斥于高等教育领域,大学已经不再是高尚精神的殿堂。世界各国都在谈论大学危机———大学经费危机、大学质量危机、大学道德危机、大学自治危机等等,然而,这些还只是浅层次的危机,而真正深层次的危机是大学精神危机。[5]因此,人们呼唤:大学精神,魂兮归来!但是,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上,也有令人忧虑的问题,主要是:认识不足。一些同志对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大学是搞教学科研的地方,教学科研是硬任务,精神文化建设是软性工作,看不见摸不着,做好做坏甚至于做不做都无碍学校的发展大局。重视不够。一些高校干部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还有人认为,精神文化建设是那些曾经有着辉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老牌大学的工作,一般高校没有资格谈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建设不力。一些高校比较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愿意把钱花在大学文化环境建设上,栽树种花塑雕像,也愿意进行大学制度建设,认为这些是实在和有效的,而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上则显得力不从心,无规划、无思路、无办法、无措施。目标不明。一些高校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目标不明,思路不清,不知道本校需要和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精神文化。有的高校简单地把校训、校风、学风建设等同于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层次不高。一些学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层次不高。把大学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甚至于大学生社团文化,把大学精神文化等同于政治文化、稳定文化,一讲精神文化,似乎只有政治理论入脑入心入课堂,而不能上升到人文和科学精神层面。#p#分页标题#e#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大学精神文化是不是可以创新进行过学术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文化只可以积淀和继承,而不能创造和创新,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文化包含大学文化传统,又区别于大学文化传统,大学文化传统需要积淀和继承,而大学精神文化中的大部分内涵都是可以设计、建设和创新的。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可创新性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是相辅助相成、相互依存的,传承是创新的条件,创新是传承的基础,没有创新就没有传承,没有传承也谈不上创新。大学精神文化既是传承的结果,也是创新的结果;大学精神文化内涵建设既是一个历史的筛选、积淀过程,也是一个承前启后、除旧布新的过程。就是说,大学精神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内核,是需要也是可以创新的。创新有两种,一种是偶然性创新,一种是设计性创新。大学精神文化既然具有创新性,就必然具有可设计性,也就是说,大学精神文化是可以设计的。不同的大学完全可以创新设计出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先进的大学精神文化模式与内涵。

大学精神文化中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品格、大学价值、大学风气、培养目标、发展战略和办学思想都可以创新设计,同时是应该认真建设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有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大学品格和大学风气。同时,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还决定着办学思想、发展战略、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要不要进行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能不能进行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和怎样设计,要依据各个高校自己特定的历史和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按照设计思路持续地进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务实性大学精神文化是可以设计和创造的,但又是不可以随意设计和创新的。大学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独特的精神风范、文化气质、价值取向和区别于其它大学精神文化的隐性文化。在大学精神文化设计时,既要考虑本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又不能拘泥于历史和传统;既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教育感召力,又不能脱离本校实际,随意做假大空的设想;既要学习借鉴外校的大学精神文化设计思路和成果,又不能抄袭外校的精神文化设计与表述。

大学物质文化、景观文化可以委托有关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而大学精神文化则不能由大学之外的单位和个人来进行设计,也不能由上级部门来定调定格,必须由本校的校长和全校师生共同设计、创造和选择。大学精神文化设计一旦形成就不能随意改变,而要持之以恒地一以贯之,要使大学精神文化设计深入人心,融入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变成真正的大学精神、现实的大学风气、优秀的大学品格和全校共有的价值取向。久而久之,当人们一走进这所大学,与这所大学的师生一接融就会有一种别样的精神风范和人格气质隐隐显现,这就是大学精神文化。大连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实践大连大学的大学精神文化设计基本可以用“一个核心,二项突破,三大建设”来概括。一个核心文化理念。一所大学,没有先进的大学文化,就不能成为优秀的大学。大连大学在长期存在的办学实践中感受到一种先进的文化理念对于大学发展和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感受到大学是最应该最需要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地方。大学中的以人为本,其本质与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为本。因此,我们在2000年前后提出了“让每个人都成功”的文化理念,后来,又修改成为“让每个人都成功,让每个人都快乐”。

创造精神的内涵篇6

关键词:生活品质;人文资本;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F03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249-04

“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既准确把握了杭州传统的人文特色,同时又体现了杭州创建“生活品质之城”的发展战略。随着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创建生活品质之城的需要,杭州城市人文精神建构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创建“生活品质之城”的人文资本――杭州人文精神

2007年2月,中共杭州市委召开的第十次代表大会的主题明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建设生活品之城而不懈奋斗”,这标志着杭州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特色城市方面的重要举措,是杭州“十一五”的发展战略。杭州市提高生活品质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精致和谐、大气开放”杭州人文精神为支撑,以“和谐创业”为根本途径,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互为支撑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生活品质表现了人们生活的品味和质量,以构建生活品质作为发展战略,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善治理念。生活品质是从人们给日常生活予以理解与意义的诠释,注入市民对城市发展的主观感受,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中“人”与“社会”互构、互纳和对城市发展社会建构性的理解,体现了城市发展的现实与终极意义。创建“生活品质之城”渗透的是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理念,它既是一种价值理想,也是一种战略发展目标,还是一个实践过程。而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与实践过程必须要有强大的人文资本为其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

新世纪的杭州不仅是现代化的大都市,还应是文明的大都市。整个城市要成为一个有序组合的有机体,一个多样统一的系统,就应该更突出精神的内涵、品位和凝聚力。而人文精神是一个城市的根、一个城市的魂,是城市文明的核心。“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体现了古老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充满生机活力的时代精神完美结合、塑造,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杭州生活品质的提高,成为杭州创建“生活品质之城”的人文资本。“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作为创建“生活品质之城”人文资本的要素主要表现为:

1.杭州人文精神是构成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个性特征

生活品质的追求,就是对高品位、高品质的追求,它既渗透着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理念,又体现了一种价值理想、价值追求。杭州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本身就已内嵌着“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它构成了杭州城市的独特个性。

2.人文精神是生活品质的灵魂

创建“生活品质之城”具体就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五个方面的生活品质。其中,文化生活品质是生活品质主导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是人文精神价值理念的具体表现,同时它是内嵌于其他生活品质之中的,是通过其他生活品质的提高与立足于人的生活观念、生活内涵、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中得到体现和凝练的。因此,从本质上说,提高生活品质本质上是提升人文精神内涵的表现,生活品质的内涵在于生活的有品位和高质量,这与提倡文化的人文精神需求是一致的。

3.注重主体际性的协商与对话形成的人文精神是生活品质的内在蕴涵

创建生活品质之城的主体是与杭州有相关的所有人与物,比如各级政府、部门和所有在杭各行各业的人士,以及来杭游客,远到关注杭州发展的国外人士、媒体、海外侨胞,甚至山水草木等都是建构生活品质之城的主体。人文精神中的“精致”不仅体现在城市的建设、对生活物品的要求上,而且它具有一种处世思维的深刻蕴涵;“和谐”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意。“大气”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和方法,更是一种新颖的生活方式,一种境界;而“开放”不仅是一种处世方式,而且是一种豁达的生活心态。由此可见,提高生活品质本身就体现着追求“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

4.杭州人文精神能给现实生活提供奋进的目标

杭州人文精神集中体现了杭州人的人文素养、价值理念和自觉信念,能给人们现实生活提供奋进目标。这个目标既与人们的美好生活紧密相连,又与人们赋予人文精神新内涵的探求息息相关。人文精神不仅给人们现实生活提供了高远的人生志向和幸福生存意境,还给人们未来发展提供了价值目标和价值探求。杭州人文精神内涵的充实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将进一步丰富人们的心灵世界,继而进行美的再创造,从而更加重视和珍惜杭州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努力改善生活条件,追求高品位、高质量的生活,赋予生活品质以新的内容。

二、人文精神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杭州弘扬和培育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意义深远,它对于杭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杭州创建“生活品质之城”的品牌战略起到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杭州人文精神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导向源,是推动杭州现代化进程的力量之一

新世纪的杭州在“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城市人文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和谐景象: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布局与自然景观和谐相处,在和谐中创业,以创业赢和谐等。

培育和弘扬杭州人文精神有利于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杭州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化城市的竞争力不仅包括城市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环境状况、教育投入等硬性指标,还包括一种整合力量的价值体系。而城市人文精神所体现的人的价值追求和人格理想,直接构成了价值体系的内核,并且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城市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现代化,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抓住了城市现代化的关键问题,而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注重人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现代化,可以推动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可以说,最终决定一个城市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就在于它的人文精神。因此,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自然就归之于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

2.弘扬杭州人文精神可以提升市民的素质和精神面貌

城市人文精神是一个城市的气质、风格和灵魂,是社会风尚和市民素质的综合反映,是根植于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之上的精神风貌,主要体现在市民占主导地位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生活方式、文化活动之中和有更高的规范要求。弘扬杭州人文精神,体现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贯穿始终,做到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文明和谐依靠每个人的素质提升来汇聚。伴随“生活品质之城”创建的推进,杭州人文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进入人们的思维,进而逐步外化为自觉行动和生活方式,提升市民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面貌,形成新的时代风尚,带动市民同步成长。提高人的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可以说,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城市的现代化。弘扬杭州人文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市民思想情操、性格气质的升华,就是提高市民素质的过程。

3.杭州人文精神对于杭州生活与创业完美融合的模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业模式,总是与当地的生活方式、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联系的,特别是与其人文精神紧密联系的。如温州模式是与温州特有的历史文化、人文性格与当地的资源禀赋是紧密联系一起的。温州的山地文化和重商文化培育了温州人的“四千”精神,形成了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竞争意识。而苏南模式与江苏人传统独特的“三创”精神是分不开的,这一精神既来自江苏千百年文化历史的传承和创新,带有江苏地域与历史的特点,又体现在江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存在于当代江苏人创业活动当中。因此,一个地方的历史传承、资源禀赋特别是人文精神对当地的创业模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杭州地处浙北平原,北邻苏南、南毗温州,处于吴越两大文化发源地之间。杭州“休闲・文化・创业”三位一体的和谐创业模式根植于杭州这片沃土之上。依托独特的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立足于自身文化积淀和城市特色,以独特的“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兼容了苏南、温州两大模式的优势,逐步形成了和谐创业模式。

4.杭州人文精神为杭州整个城市的文化整合提供意义系统

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一般需要三大系统的支撑:一是导向系统,二是动力系统,三是规范系统。没有导向系统发展就会迷失方向,没有动力系统发展就会停滞,没有规范系统发展就会畸形。

杭州人文精神从导向系统来看,其作用之一是提供精神价值导向。它要求杭州人要有意义生活的考量和目标的定位,它符合构建和谐杭州追求品质生活的目标;从动力系统来看,杭州人文精神如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分析的社会结构中的文化力,丹尼尔・贝的“人文冲动力”一样。杭州人文精神这种文化力或人文冲动力从主体角度看就是一种追求生活的目的和生命价值的动力,从客体的角度看是人文精神样式所具有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经济功能等整合功能;从规范系统看,杭州人文精神是一种不成文的规范,主要是杭州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行为意义等精神规范,不成文的规范由于是精神领域的,因而具有更根本的意义。“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实质上就是人文精神的规范。有了这些精神,杭州人才能在科学技术加速发展、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推进的条件下,使杭州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行为得到有效的匡正,以保证社会向着既定的方向前进,避免出现“滑坡”和“偏航”。创建“生活品质之城”需要建立起导向、动力、规范等三大意义系统以维持杭州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健康高效运转,更需要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城市精神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意义支撑。

三、杭州人文精神的建构

每个时代的人文精神都不是既成的或先定的而是被那个时代的实践所建构的,是在特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生成的。在新世纪,随着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创建生活品质之城战略的需要,城市人文精神建构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根据杭州文化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很有必要在以往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建构新的、适应新时展的与杭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相匹配的人文精神。

1.将继承传统文化与弘扬现时代精神相统一,赋予新时期杭州人文精神以新内涵

人文精神对创建“生活品质之城”所起的人文资本作用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因此,我们不能把人文精神看作是固定静态或者是预成的作用因素,而应看作是与建设生活品质之城互动中的一个“动态元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挖掘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内涵时,不仅要不断深挖杭州历史人文精神的积极元素与创建“生活品质之城”相适应,而且要有开放的、发展观的视界,在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寻求人文精神与生活品质的关系。

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人文特色,深埋于城市的历史发展之中,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尤其是杭州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这种历史传统文化,不仅推进了城市的发展,而且赋予了这座名城以鲜明的历史文化特征。杭州的历史文化,特别是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和南宋文化有着极为丰富的人文思想内容,这是杭州人重要的一份历史文化遗产,是建构杭州人文精神不能完全抛开的人文思想基石,它形成了杭州人的人文精神之基调。

在新世纪,杭州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在中西文化互相激荡,经济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飞速变化,城市现代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人文精神的建构必须反映杭州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实际,从现实社会实践中丰富人文精神内涵。因此,在对待传统人文精神上,不但要继承,更重要的是要创新,即要对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加以吸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杭州社会实际出发,把人文精神与现代创业理念、西湖文化、自然景观、以民为本思想、浙江精神、杭州城市形象塑造等问题结合起来,并且要注重研究并大力倡导杭州地方文化和杭州人文性格中与人类追求的目标、时代精神、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相吻合的积极要素,还要继续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和各地先进经验,保持发扬兼容并蓄的传统,以开放和发展心态吸纳百家优点,创造性地总结出人文精神的内容,从而建构出具有杭州特色的人文精神的科学体系。

2.将政府的文化行为与民间的文化行为相统一,共同铸造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实践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实现要通过人来开展。也就是说,这种人文精神的追求是通过个人的差异,个人的努力以不同的方式来实现的,甚至靠这些个体所形成的丰富性来推动的。一个城市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弘扬需要整个城市不同个体的努力,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政府文化行为的作用。政府文化行为始终处于社会文化的主流地位,政府文化行为的正确执行,能够加速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这就要求政府对城市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内在要求有深刻的认识,要求政府在具体的行政过程中,其行政精神、行政心理、行政道德和行政方式能体现人文精神的内在要求,从而为全社会提供一套能够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也需要民间不同主体的共同努力,如民间文化行为的良性运行,企业要形成良好的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和产品文化,企业产品中要突出人文精神的附加值,在城市的规划中要强调功能型向人文型的转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要倡导用人文精神规范自己的意识和行为等等。只有将政府行为与民间文化行为共同努力并相统一,才能形成精神共识和凝聚力,使人文精神真正成为全体市民的共同意志并且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将自然科学发展与社会科学的发展相统一,以科学的全面繁荣带动人文精神的培育

科学与人学是天然的统一,真正的人学必须是科学的,真正的科学必须是为人类服务并受制于人的。人文社会科学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自然科学要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统帅,二者互相渗透、互相作用是科学发展的规律。科学技术的成果给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物质载体,但如何运用这种条件不是自然科学和技术本身所能解决的,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支撑和导引,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似乎是无形的,但若没有它在这一过程中起支撑和导引作用,自然科学就转化不成现实的生产力。经济发展需要人才、特别需要懂科技的人才,需要高新科技的强大助推力量,但是,科技自身所带来的工具理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当科技对城市生活有更深层次的进入的时候,没有来自社会科学人文价值的必要的制衡,可能会使杭州建设适合人居住的城市的目标大打折扣。并且,如果单纯以科技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缺乏人文精神的技术人才,有可能成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障碍。社会问题一再显示,如果多数人缺乏人文素养就会出现难以想象的社会怪现象。因此,我们在大力提倡杭州发展自然科学的同时,必须同样重视社会科学的发展,以科学的全面繁荣来带动人文精神的培育。

4.将人文环境的营造与市民素质的培育统一起来,塑造更具现代人文精神的城市公民

人是环境的产物,社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状态。在社会转型时期,杭州要创建“生活品质之城”,尤其要注重营造有利于人文精神生长的人文社会环境。这就要求杭州城市在已有的城市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崇诚信创业,促进和谐创业等,而营造有利于人文精神生长的社会环境,必须着重建立和完善人文精神生长机制。这包括:提高社会文化内涵的各项建设机制、道德关怀机制、精神褒扬机制、社会沟通机制、行为合法机制等,从而推进城市文明的建设。而城市文明又体现为这个城市的内涵和素质,尤其表现为市民的素质和素养。杭州人文精神要内化为市民的人文素养,提升杭州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质。要提高市民素质,应使有杭州城市特色的人文精神成为市民认识和行为的主导精神,积极倡导和谐、宽容、大气、奋发向上的市民精神,在市民中形成讲文明、讲科学、讲艺术的氛围,使杭州市民良好的心态、风尚、品德、行为融入杭州城市的人文社会环境中。城市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和提升文化品位与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其目的是要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人文社会环境,为迈向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价值关怀和意义支持,使人的精神更加充实,心灵有所依归。杭州要建构人文精神,需要切切实实地贯彻落到实处,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营造全社会“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并使之真正地内化为市民的人文素养和终极关怀。

5.将潜移默化与强力推进结合起来,促进人文精神得到广泛认同和快速传播

潜移默化就是靠宣传教育,对于杭州来说,创建“生活品质之城”既是政府的期待,也是市民的共同愿望。因此,有必要在全市市民中开展一场以倡导杭州人文精神为主线的大讨论,把“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内化为全市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同时需要全市作家有组织有计划地创造一批以反映杭州人文精神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为主要内容的精品力作,在全市人民中广泛宣传,使对人文精神的关注、思考、研究从领导层、学术圈走向人民群众之中,从而激发全市人民中蕴涵的顽强的奋斗精神,而且要发挥大众传媒对人文精神弘扬的积极作用,加强对杭州人文精神和杭州人文化性格中优点的宣传,为这种人文精神的形成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还要加强人文教育,从基础和基层抓起,从少年儿童抓起,从每一个市民抓起,全面增强人们的现代素质。把日常生活领域萌生的人文因子在人文教化的机制和过程中集结起来,并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机制的变革中普及推广开来。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就业培训、老年教育、民工教育等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各种人群及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

强力推进就是有一系列重大的、连续性的、产生极大震撼力的、能够载入史册的标志性事件。在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中,标志性事件曾经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比如举办西湖博览会。全方位开放意识激发了社会各界主动参与西博会的积极性,树立了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新形象。还有调整行政区划,实施城市东扩,跨江发展;实施旅游西进,“12345”、“96666”电话和集中办事大厅、“满意不满意”评选,以及南线贯通和雷峰塔重建开放等。因此,要强力推进一系列持续发生的重要标志性事件,展现杭州的生机,释放杭州的活力,打造城市的品牌,弘扬杭州人的精神,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凝聚力,促进“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得到广泛认同与快速传播。

参考文献:

[1]曹增节.杭州:共建生活品质之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王国平.提高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品位[J].政策望,2007,(2).

[3]王国平.生活品之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叶明.人文杭州[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3.

[5]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创造精神的内涵篇7

一、劳动精神内涵与劳动情怀培育

在对劳动精神内涵及劳动情怀培育的探讨中,与会代表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见解:第一,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劳动与劳动精神。上海交通大学陈锡喜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性问题,要从这个源头来研究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东北大学田鹏颖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劳模精神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逻辑展开,是打开人类社会奥秘的一把锁钥。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孙力教授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它决定了马克思对旧世界批判以及建构新世界观的基本点,即把资本对人的统治转变为自由的劳动。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审视和批判是从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揭示开始的,他对未来社会的阐释也与劳动的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相联系,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第二,劳动精神是超出单纯为个人私利而劳动的一种精神状态。吉林大学吴宏政教授认为,劳动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与物质相对应的。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劳动预设为人的类本质,这种劳动过程伴随着精神性的审美活动。作为人的生活第一需要的劳动是在共同体精神的力量下超出单纯为个人私利而从事的劳动。第三,劳动情怀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价值追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刘向兵教授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根本途径,“劳动情怀”是建立在对劳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升华为价值观的、较为稳固的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品德、劳动习惯等内容的总称,具有内化于心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意义,强化大学生劳动情怀培育是一项重要任务。

二、劳模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其创造性提升

劳模精神不是一个凝固的范畴,它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升华。与会代表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劳模精神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第一,劳模精神培育的现实条件与历史任务。田鹏颖教授认为,劳动是劳模精神的基本依托,异化劳动状态下无法产生劳模精神,只有劳动者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时才能形成劳模精神,即在扬弃了私有制异化劳动的公有制条件下才会形成劳模精神。延安大学郝琦教授认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劳模故事,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劳模文化是新时期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任务。上海市委党校曾俊教授认为,培育劳模精神需要加强“使命感、责任感、进取意识、牺牲奉献精神、自律意识”等“人的软实力”教育。第二,新时期劳模精神需要创造性提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刘文教授认为,新时期劳模精神需要创造性提升。其一是劳模精神的哲学内涵提升。应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力理论出发,探究劳模精神向物质生产力转化的内在机制,丰富新时期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其二是劳模精神的价值提升。应从劳模精神的政治导向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以及道德实践价值三个层面拓展其在新时期的时代价值内涵。其三是劳模精神的实践提升。应从国家荣誉制度与治国理政的实践视角探索研究劳模精神的现实指向。第三,在当代中国弘扬劳模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孙力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对劳模精神的崇尚关联着人的解放,它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联系在一起,劳模精神在社会主义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首先,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矫正;其次,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职业精神和职业伦理的升华;再次,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工匠精神和创造性劳动的时代追求。郝琦教授认为,延安时期的劳模运动孕育了伟大的劳模精神,劳模运动和劳模精神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改造力和影响力,劳模运动祛除了劳动人民心中“劳动下贱”的封建腐朽思想,使“劳动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了劳动者的思想觉悟和劳动热情。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徐光寿教授认为,弘扬劳模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其一,劳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榜样,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其二,劳模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象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旗帜;其三,劳模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庆师范学院王彦玲教授认为,“铁人精神”是一种具体化的劳模精神,它具有超越时空的不朽价值,具有凝聚人心、激人奋进的永恒力量。

三、产业转型与工匠精神培育

创造精神的内涵篇8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创新型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主要基础力量,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和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和塑造其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都是大有裨益。高职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等特征,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精神、物质、制度和行为内涵。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校园文化;特征;内涵

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首要的战略任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大批高端技能创新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和造就依赖于合格的高等职业教育。

一、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特定的内涵

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逐渐形成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强化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再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职业教育模式。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所培养和造就的创新人才表现有下列基本特征:

(1)职业性。高职教育是一种“技术教育”,它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它既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培养的理论型、学科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单纯技能型人才。它是以提高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开发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学生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实施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

(2)高素质。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应该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培养和实践,要使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素质、社会交往与合作素质、身心素质等得到全面和有效提升。

(3)强技能。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在具备必要理论知识的同时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要求以能力为本位,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必须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突出办学特色,实施以行业为先导、能力为基础、学业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培训,才能圆满完成其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行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4)善创新。创新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几方面的素质。创新精神是指一种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精神,是一种不盲从权威、不畏惧世俗的精神,是一种在质疑与挑战中发展的心理习惯,主要包括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好奇心,求知欲,求实精神,探索精神、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创新思维是一种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通过突破惯常的思维模式,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还能揭示出新的、建设性的设想和意见;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人格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包括追求科学真理的热情、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意识。

(5)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应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适应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加强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强化实验、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文综合素质训练等途径来培养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育人环境中以师生为主体、以提高师生素质为目标,与社会和时代相关的,具有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环境。校园文化是校园之魂,宽松、和谐、开放、自由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使人的个性充分得到张扬,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的作用,并逐步内化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创新人才是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和培养的,良好的校园文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塑造作用,是树立创新理念、养成创新素质、确立创新价值、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发展与建设的过程,就是不断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不断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高职院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专门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并将职业特征、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所需的人文素养等“职业性”素质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和职业人格,这既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所在。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培养高职人才的道德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等等。高职院校应适应现实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设,把价值标准、道德准则、职业操守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是指高职院校为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校各部门协调配合,在校内外各种文化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风格,一种校园精神与环境及所创造的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1)精神文化内涵。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校本精神、校风教风学风等三个方面。所谓“人才培养目标”,就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指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振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以镇江高专为例,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既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需要(满足学生就业谋生或生存需要),又能适应未来职业变化需要的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适应性、应用型人才(满足人的发展和整个职业生涯的需要)。所谓“校本精神”,就是在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由全体师生员工原创的、带有浓厚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镇江高专重视挖掘和弘扬该校丹阳校区的创始人吕凤子先生的“正则”教育思想和“爱无涯、美无极”的道德观,“成人、完人”的人才观,“尊异成异”的教学观以及“和谐、和美”的育人环境观等,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学校聚八方智慧,举全校之力,在近百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长期孕育积淀、凝练提升而成的“团结一心,知难而进,奋力作为,追求卓越”的镇江高专精神,成为全校广大师生最为核心的、高度抽象的价值追求和品格特征。所谓“校风”,就是学校广大师生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趋向;所谓“教风”,就是指教师的教育观念、品德修养、教学风貌、治学态度、科研意识和教书育人表现,优良教风主要表现为教师坚持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关爱学生,严谨治学,潜心执教,为人师表,善于创造,精心育人之风;所谓“学风”,就是指学生集体及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镇江高专践行“正则格致”的校训,弘扬“务实创新”的校风“、严谨至爱”的教风和“勤学笃行”的学风,确立了现代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开放创新,质量至上,知行合一,和谐发展,它是该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可以直观和有效地反映出学校的主要精神状态、基本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中人才培养目标是统领,校本精神是灵魂,校风教风学风是基本保证,三者在内容与形式上和谐统一,相辅相成。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会把他律内化成主体的自律和自觉,激发出广大师生的求知欲望,并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塑造优良的创新人格。

(2)物质文化内涵。它是校园文化的基石,是学校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包括环境文化、设施文化和方式文化等。校园环境文化主要是指校容校貌,要“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要让学生视线所及之处,无不带有教育性,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愫,起到怡情励志的效果。设施文化主要是指行政装备、教学仪器设备设施。方式文化主要是各类认知文化的载体。高职院校校园物质文化要能反映出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宗旨、精神价值和审美意识,要能体现出职业文化氛围和技能特色,主动融入地域、区域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要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备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构建融理论教学、实践训练、技能考核、技术服务和生产为一体的教学做一体化专业教室,共享或自建校内外实践基地,聘请企事业单位一线技术骨干来校兼职授课和指导实验实训,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进入企事业单位参加挂职锻炼,切实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3)制度文化内涵。它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准则和保障,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思想和观念,以及在这种思想和观念指导下制定的具体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校纪校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各项规章制度的综合体,包括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等。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教学做一体化、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体制机制建设的力度和效度。

(4)行为文化内涵。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需形成多元的学校文化群体,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设计多彩的校园文化表现形式,打造倡导职业行为规范、体现职业特点的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对于引导师生行为,尤其是培养学生符合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如诚信、敬业、务实、合作、守纪等影响深远。积极倡导校园实践文化、实习文化、礼仪文化,着力打造校园活动文化品牌对师生行为影响深远。镇江高专自1992年三校合并组建以来,每年都要开展校园文化月技能月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0届,校园文化月技能月活动已经成为该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弘扬吕凤子先生的“爱与美”精神,营造特色鲜明、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示全校全面素质教育的成果,推进创新人才建设。

参考文献:

[1]蔡建国,王青.对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26).

[2]李友清.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杨国祥.论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0(02).

创造精神的内涵篇9

关键词:艺术设计;影视作品;民族文化符号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拥有丰富的艺术形式以及艺术情感表达。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自身的情感、心境、经历都会在艺术作品中或多或少的表达出来或者隐喻出来。创作者自身的背景与民族环境是脱离不开的,民族环境影响甚至是左右了个人的人格特征、心理特征等。因此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必不可少。

一、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的表现

文化是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因此文化融合了客观实在性和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具有差异性和地域性,不同地区、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不同民族所生存的客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具有差异性,因此决定了其文化反映特点,二是不同民族在精神层次上具有群体的差异性,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品质,因此文化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具有差异性。民族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具象化,具有一定的物质载体,能够鲜明的展现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化特色,具有民族的独一无二性质。在大体类型上划分,民族文化符号包括建筑、服装、饮食、动物、花卉、音乐、习俗、体育、文学、艺术、语言、国旗、宗教、货币等实际事物,同时也包括民族精神、民族品质以及民族价值观念等精神产物。例如,在各种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就具体表现为儒家学说、四大发明、书画、汉字、丝绸、中医、茶、京剧、皮影戏、中国民族乐器、旗袍、刺绣等。这些中华民族特色的符号如今在我国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已经被广泛应用,并不断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精神认可。例如,在我国知名影视剧作《霸王别姬》中,就充分展现了京剧这种中华文化符号,并以京剧为线索,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的特点

1.能够鲜明地表现作品特色

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能够鲜明的表现作品特色。不管什么形式的艺术作品类型,在观赏的时候都是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刺激来激起大脑的反映,从而促发我们自我主观意识的产生。在这过程中,越是具有刺激性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越容易产生持久的印象和情感的联想。民族文化符号往往是艺术作品中最具有刺激性的艺术表现内容。对于本民族的人来说,民族文化符号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而是一种精神的共鸣,一种情感的呼应,对于本民族的人而言,由于对文化符号具有熟悉性,因而能够产生更为深刻的主观联想。这种深刻作用是发生于人认知过程的。而非本民族的人在观赏民族文化特色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刺激感和震撼感,由于民族文化符号与其本身的文化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带有明显的民族气息,因此会给非本民族的人在感觉作用机制中带来强烈的感官上的刺激。很多时候,非本民族的人也许并不理解民族文化符号的象征精神、内涵以及产生背景、作用等。例如,在很多的中国影视作品中,都会出现许多的中华民族元素,例如《霸王别姬》中的京剧,《少林寺》中的少林文化等。对于我们而言,这些文化符号都具有熟悉性,能够激发我们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对于外国观赏者而言,这些中国文化符号则会拥有一种神秘感、美丽感,让人有更多的探究欲望。

2.民族文化符号具有包容性

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需要悠久的时间沉淀,因此民族文化符号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优秀的、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往往更能够成为一种民族象征,甚至是国家象征。但是民族文化在时间发展中,必然会遇到外来文化问题、糟粕文化问题以及自身发展问题。在现有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我们能够发现单独表现一种民族文化符号的艺术形式逐渐减少,更多的艺术形式在表达中都会融入多种民族文化符号,并且与西方的外来文化相互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表现逐渐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互联网发展下实现了互溶互通,因此在艺术表现中,纯粹而单一的民族文化符号没有办法满足当代人们多元化、综合化的审美需求和情感诉求。并且在艺术设计中,多种类的文化符号能够使得艺术作品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能够更加的吸引人。因此,在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影视剧作中,我们能够发现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符号共同出现,中华民族的特色建筑、服装、语言以及中华民族的团结、集团意识、节俭等价值观往往是共同出现,增强了影视剧作的中国特色感受。同时,在现代影视作品中,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交汇融合的现象不断增加。例如,在美术设计色彩运用中,我国的水墨画作品中,更多的是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深浅白描,是平淡、朴实的,在此之中透露着富有深意的哲学韵味,如果不结合题字、画家的生平经历,我们难以揣摩当时当景下画家的情感表达。而在西方的绘画中,运用了明亮、鲜艳、多样的色彩,呈现出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并通过丰富色彩的运用能够直接展现创作者的精神思想。例如,红色、黄色等暖色调的大量使用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积极和热爱;而蓝色、紫色等冷色调的运用突出一种忧郁、悲伤的心境。但是,在现如今的美术设计形式中,中国的水墨画与西方的水彩画、油画不断交融,中国的美术绘画也也不断利用西方的绘画形式和工具来进行民族文化符号的表达。

3.民族文化符号的精神性

经历过历史沉淀与人民选择的民族文化符号都是先进文化的代表,都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和启蒙意义,因此才能够一代代的延续下来。因此在各种艺术作品设计的过程中,优秀的作品必然是能够将民族文化符号的精神内涵传递出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而并非是简单的民族文化符号的排列与组合。艺术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直接的审美感受,通过对绘画、影视、舞蹈等艺术形式的观赏和实践,能够增强观赏者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但是更深层次的理解是,艺术活动本身是一种人生观,一种生活的方式,受到了社会环境、创造者本身的审美价值的影响。例如在中国画中,其画面的美感不在于水墨之间的色彩组合、图案组合,而在于绘画中所传达的精神感受,传达出一种和谐平和之美,能够调和心境、排除杂念。也正是因为这种和谐的精神感受,中国的传统美术画作仍旧在中国人心中占据着重要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

三、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的方式

1.民族文化符号的直接展示

在上文中提到,民族文化符号包括建筑、服装、饮食、动物等各种有形或者无形的事物。从其内涵上来看,我们能够发现,民族文化根植与某个民族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因此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设计到民族环境的展现内容,就必然需要民族文化符号的出现与展示。这种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是一种直接展示的背景化的应用。在我国的许多影视作品中,为了展现中国民族的环境特色,经常会出现诸如旗袍、刺绣、长城等文化象征,这些民族文化符号并没有被特意附上影视作品的情感内涵,而只是一种环境的强调。

2.民族文化符号的抽象表达

民族文化天然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象征,在各种艺术作品设计中,承担着必不可少的抽象内涵。例如,美国美术作品设计中经常出现的自由女神像,作为美国民族文化的典型象征,自由女神像表达了一种自由、乐观向上的个人主义精神,与美国的价值观相一致。在中国的许多艺术作品设计中,经常会使用旗袍来展现女性的身体美感,实际上旗袍作为一种中华文化的价值符号,象征着中国民族女性的魅力、温婉以及坚毅的精神力量。民族文化符号的抽象表达内涵隐藏在深层次之中,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观赏者只有充分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才能够理解各种民族文化符号的精神象征以及抽象含义。在影视剧作品中,与美术作品不同,其是一种的动态的、连续的表达,因此各种民族文化符号也同样承载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展示故事精神主题的作用,为叙事发展做出了铺垫。这种民族文化符号的抽线内涵表达也正是艺术作品设计追求的方向,在文化内涵中发掘创作的价值,满足受众的情感需要,因此来升华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主题思想。

四、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的问题

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运用能够更好的展现作品的精神面貌,带来更为明显的精神共鸣。但是在实际的设计创作中,仍旧会出现许多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的问题。

1.民族文化符号表象化的问题

民族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一种传统精神、品质、价值观的承载载体,因此在各种艺术作品中的民族文化符号必然也需要展示自身的丰富内涵。但是在现有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逐渐被表象化,只是单纯的承担着审美作用,成为了一种视觉上的符号表现,而不能够给观赏者带来心理满足和情感安慰。这与当今世界“快餐文化”肆意横行有很大的关系,当艺术创作在商业发展裹挟下逐渐成为获取金钱价值的方式,作品创作与设计的周期变短,创作的内容更多的根植于大众文化的潮流和走向,艺术作品也就失去了精神内涵。同时在艺术作品全球化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多民族、多地域的审美需求,其自身的深层次的难以理解的民族文化内涵逐渐被消磨,使得民族文化符号表象化。

2.民族文化符号的创新与发展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化,民族文化符号不免需要发展自身的形式和内涵,因此各种民族文化符号创新应运而生。因此在创新与发展之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形式和内涵可能够会受到改变,甚至是被外来文化、现代文化所吞噬,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价值。例如,在很多的艺术展示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在被赋予上新的现代精神需求和解释后,开始逐渐丧失了原有的精神内涵,其文化的意味开始消失。因此,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如何在保证民族文化符号特色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创新发展仍旧是一个重要的思考内容。

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的发展

尽管民族文化符号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但是其民族文化符号的运用前景是广阔的。在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多民族、多地域的融合思想更加的明显,文化的空间边界逐渐减小。但是与此同时,人们更加期望获得群体的价值和认同感,因此具有特定群体象征的民族文化就会得到发展与运用。在我国,目前也推出了许多的政策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来促进优秀的、先进的民族文化的复兴和传播。因此,根植于大众精神需求的艺术创作也必将融入更多的民族文化符号。除了传统民族文化的再次发展,新兴的民族文化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不断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个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但是在当代社会中仍旧会新的文化从社会实践中产生,并获得社会中人民群众的认可,成为一种大众文化,进而在价值创造中成为具有社会促进作用民族文化。在艺术作品设计中,创造者们要敢于使用正确的新民族文化符号来创作艺术作品,能够更加的契合当代环境下人们的审美喜好和精神需求。

创造精神的内涵篇10

关键词:舞蹈创作;人文精神;表现

0引言

舞蹈是人类艺术形式中重要的一个载体,人类自诞生以来直至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不可避免的穿插着舞蹈艺术。舞蹈通过富有个性的肢体语言,加之搭配合适的背景音乐,往往能够恰当的表现出舞蹈长做的精神内涵。通过对舞蹈创作和编排中的人文精神的剖析和研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对舞蹈创作表现人文精神的可行性做出研究,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1人文精神在舞蹈中的内涵

人文精神向来是注重人的精神内核和人文内涵的。在人文主义的主张中,核心的观点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在这些人文精神的主张下,关心人的本性和本真,体现人的思想及欲望等等都成为了人文主义探究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人文精神同时也是构成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特点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撑内核,并可以根据民族的不同展现出不同的文化体现和氛围。在舞蹈编排的过程中,人文精神往往能够明显的体现在舞蹈的表现中,体现出该舞蹈的隐喻作用及象征意义等。

2舞蹈创作中的人文精神元素

在舞蹈创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舞蹈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例如,在中国传统的民族舞蹈中,以一种十分柔美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也以多变的动作特征和巧妙的集体队形的安排和变换体现出了中国民族舞的柔软和和谐的精神内涵。以孔雀舞为例,体现了少数名族的柔美的自然和谐观念。舞者往往通过十分柔软的腰部动作及手部的灵活旋转、配合等等构成十分和谐的画面,仿若一直美丽的孔雀在观众面前阿诺多姿的轻盈起舞,同时也传达了少数民族的柔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

又如在印度舞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印度舞十分明显的体现出了自己民族的特色,在印度舞蹈的编排过程中,热烈、强烈的肌肉配合抖动及神秘感的配乐都成为了印度精神内涵的具体表现。印度舞的创造和演出都体现出了古老的印度神秘的、深邃而不能一眼观尽的魅力文化和热爱歌舞的人文精神内涵。

3舞蹈创作中的精神表现途径

舞蹈创作中能够表现出十分贴切的舞蹈内涵和人文精神内涵。有经验的舞者或教学者能够比较充分的将想要表现的精神内容恰当合适的穿插到整个舞蹈的编排中。而更多新旗帜秀则无法充分的把握和巧妙恰当的掌握好编排中人文精神的安插力度及内容。由此,我们可以探究更加详细的途径和方式以帮助我们在完成舞蹈创作的同时受到良好的表现效果。

1.1了解不同舞种的特色及内涵

舞蹈创作中要向恰当的表现出其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内涵,首当其冲的是对不同舞种的把握,尤其是关于不同的舞种的创作特色和创作规则方面,应当做出详尽的了解。例如在民族舞的创作中,需要知道最基本的表现元素是柔和的、和谐的且以团队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同时,由于民族舞大多表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与传统或精神内涵,如过年时喜庆的舞蹈,或独特的少数民族的舞蹈,都需要知道这其中蕴含的文化特色与文化符号内涵。在动作上通过不同的对象和框架进行及时的调整及有针对性的编排等等。如对孔雀舞的编排就要特别注意其首部的变化及其身体柔软度的练习,同时对于这类民族舞蹈的多变的寓意也要恰当的掌握到位。

1.2对隐喻精神的理解及运用

在舞蹈创作中,要先恰当的表现出该舞蹈的精神内涵及其舞姿特色,注重对隐喻精神的理解及运用。在舞蹈的编排过程中,应当学会对隐喻精神的适当穿插以及理解。如在民族舞的表现中,很多舞蹈的编排想要表现出的是中国女子的温柔和神秘以及温柔、细腻等等。在表现神情及动作的过程中,可以大胆的运用“半遮面”、“含蓄的低头”等等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动作表现出我们和谐内敛的民族人文精神向度。同时对于当下较为时兴的街舞及其他时尚类舞种,在编排的过程中,也应当抓住其隐喻精神的内核,表现出其或多变或活跃或相互衬托的精神内核。

1.3对人文学科的了解和穿插

要想在舞蹈的编排中突出其精神内核,倘若只知跳舞而不懂文化向度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在创作的过程中显得捉襟见肘。由此,我们在编排不同精神内核的舞蹈的过程中个,一定要争取对其文化进行详尽的较为深入的了解。以竹竿舞为例,在很多民族舞蹈元素中都不止一次的出现过,但不乏其中有单纯一味的模仿者。在自主创作和编排中,我们可以注意竹竿舞的特色,在活泼中带有俏皮,而这也充分符合了其少数民族的生活哲学,不仅乐观的面对生活,更能够在生活中生发出有趣的艺术形式及精神内核。出于对其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观的充分了解,我们不难对竹竿舞的动作及精神内核进行推敲和编排,获得良好的表现效果。

4结语

舞蹈是古老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舞蹈的恰当编排,能够良好的体现出一段舞蹈、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和人文向度。通过对舞蹈创作中精神价值层面的表现和探究,能够帮助我们在实际的编排过程中运用自如,恰当合适。同时也能够增强非专业人士的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越论.舞蹈作品的分析及舞蹈创作的探索[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