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5:18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1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茶道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对于当前的素质教育来说,茶道精神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修养、意志品质,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体育人文教育中,茶道精神的引入也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茶道精神本身的内涵,对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对相关的体育人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

茶道精神;体育人文教育;作用

作为我国传统精神文化中的重要一类,茶道精神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茶道精神的价值被不断挖掘,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并成为利用传统文化提升体育人文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体育人文教育,对于学生自身品质、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当前现状来看,通过茶道精神推动体育人文教育的发展,并提升体育人文教育的效果,仍然是一条非常可行的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析,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1茶道精神简析

何为茶道,最为简单、纯粹的理解就是品味茶、欣赏茶的美感之道。我国种植茶叶、饮用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道精神的内涵从最初的饮茶方式到饮茶艺术,再到成为传统礼仪文化,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其内涵被不断丰富、不断扩充。到今天为止,茶道精神的内在实质已经非常丰富,并自成体系,茶道精神不仅仅代表了饮茶、品茶的礼仪精神,也包含了从茶叶中品味出的生活感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代表着清静、悠然、与世无争、修生养性的生活方式。茶道精神从诞生到发展再到成熟,深刻地受到了中国传统本土文化思想的影响,可以说,茶道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本质的载体,带有深刻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思想理念的烙印。从茶文化体系层面来说,茶道精神即是茶文化的核心精神。茶道精神中包含了儒家文化,茶道精神崇尚的和谐、仁义、礼仪都是儒家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茶道精神中包含了道家思想,茶道精神中超脱世俗、安静从容、悠然自得的精神追求,就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体现。茶道精神中也包含了佛家文化,茶道精神倡导的清心寡欲、静坐修身、俭朴求真的理念,就是佛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茶道精神的灵魂,与其说是茶叶文化的灵魂,倒不如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可见茶道精神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以及茶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联系之紧密。茶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精神内涵一同影响着中国人,一同引导着中华民族在思想层面上的前进方向。爱茶人士将茶道精神归结为“理、敬、清、融”四个字。具体来说,理指的是理智、事理,引导人们通过饮茶明理,做事要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在理智的支撑下,在事理的主导下,行为才能不失方向、不失准确,做人才能正直;敬指的是敬意、礼貌,引导人们通过品茶明礼,要重视各种行为活动中的礼仪、礼节,通过礼貌增进人和人之间的情谊,通过礼仪实现人和人之间良好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清指的是清廉、清心,品一杯清茶,让心中的杂念沉淀下来,让心绪回归内心的本真,回归心灵的纯粹,以此涵养人的节操,升华人的品格,引导人做一个心灵纯洁、精神超脱、清廉正直的人;融指的是融洽、和谐,品茶的气氛是融洽的气氛,茶道的精神是包容的精神,在品茶的过程中,实现人和人之间的包容、和谐,茶禅一体,世间万物尽在包容本心。

2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可行性分析

体育人文的精神,是包容的精神,是团结的精神,是和谐的精神,是公平正义的精神,客观地看,体育人文精神和茶道精神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可以说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联互通的。基于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共同之处,将茶道精神的内在本质提炼出来,促进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对于提升体育人文教育的效果来说,是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和实践价值的。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对于二者来说都可以受益。在融合过程中,茶道精神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这对于茶道精神在当代的继续发展、传承来说,非常有帮助,通过现代体育人文教育的良好开展,茶道精神的影响力必然会继续扩大,茶道精神的价值理念和核心内涵也必然被更多的人所知悉、所接受。而茶道精神对于体育人文教育的促进作用则更加突出,基于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契合度,茶道精神的融入,可以迅速升华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实现体育人文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接轨,对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来说,这样的方式显然更加能够增加中国人对于体育人文精神、体育人文教育的认同感,进而促进体育人文教育质量、教育效果的提升。

3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实践表明,在茶道精神的辅助和推动下,体育人文教育的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正是基于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在此,将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突出作用分析如下:

3.1升华了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

现代体育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达体育人文精神内涵,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人文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人文教育往往由于内涵单一且过于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在体育人文课程中产生逆反情绪,严重阻碍了体育人文教育的开展。而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有所不同,茶道精神的内涵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茶道精神广泛的社会受众基础,也更加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将茶道精神融入到体育人文教育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改变体育人文精神内涵单调、乏味的客观现状,升华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良好融合,从更大层面上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升华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而且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拓宽学生的体育人文视野,可谓一举多得。在现代体育人文教育中,茶道精神的融入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其基础就在于丰富和升华了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使体育人文教育可以从更宽广的精神领域向学生传达理念,这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来说,益处良多。

3.2突出了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

体育人文教育是以提升人的体育人文素养、涵养人的体育人文精神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体育人文教育的特征表现为教育的人文性、持续性和多样性。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由平等、个性解放、公平正义、崇尚健康(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皆有之)、和谐包容的价值观和精神品质,塑造学生成为真正具有现代体育精神、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体育人文教育重点的分析,可以发现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内容和茶道精神的核心表现不谋而合,这为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体育人文精神和茶道精神的比较、融合过程中,二者的相同点被数倍放大,而这些相同点正是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通过茶道精神的良好推动和有效支撑,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领域、重点内容凸显出来,学生可以更加鲜明、一目了然地掌握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内涵,而教师也可以更加一针见血、事半功倍地将体育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教授给学生,大大提升了体育人文教育的效率、质量,实现了体育人文教育效果的实质性提升。

3.3以人文素养净化体育竞技领域

现代体育竞技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从体育和人文的角度来看,这是体育竞技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重要表现。然而在真实的体育竞技项目中,仍然有很多不和谐的行为、不正当的做法、不科学的理念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污染了现代体育竞技领域,甚至将现代体育领域的价值观引向偏颇。在这样的情况下,茶道精神的引入,犹如一股清泉,以其中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底蕴,有效净化了体育竞技领域。茶道精神崇尚和谐、融洽、包容,茶道精神追求明理、明礼、正直,这都是茶道精神中人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以茶道精神的影响为推动力,将茶道精神中的人文素养展现出来、传达出来,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文素养之于现代体育竞技是多么的重要。真正的现代体育竞技,是人文和体育的结合,是道德与竞技的融合,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竞技价值观,从体育竞技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以茶道精神中的人文素养净化体育竞技领域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

3.4促进学生内在人文素养和外在体育素养的全面提升

时展到今天,无论何种层次的教育,都越来越重视人的内在、外在素质的全面提升,以此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培养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将茶道精神融入现代体育人文教育当中,就是促进学生内在人文素养和外在体育素养全面提升的一个非常积极的做法。从内在人文素养来说,茶道精神可以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形成完善的价值判断能力,让学生充分掌握何为人文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的重要价值。从外在体育素养来说,在全面健身的理念下,茶道精神倡导的和谐、融入、交流互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体育参与习惯,产生体育参与需求,并帮助学生掌握以人文素养为支撑的正确的体育竞技价值观、判断力,使学生在参与体育竞技活动的过程中,既完全融入,又张弛有度、行动有节,以一个健康、向上、公平、正直的体育参与者的姿态,促进现代体育竞技领域的发展进步。

4结语

体育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健康发展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基于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的高度契合度,将茶道精神融入到体育人文教育中,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并且实践也已经充分证明,茶道精神对体育人文教育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在未来,应当继续挖掘茶道精神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精髓,探索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方式,更好地将茶道精神植入、融合到体育人文教育当中,丰富现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拓宽学生体育人文视野,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人文内涵并塑造科学的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同时,间接促进体育竞技领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有效推动体育竞技领域的继续发展。

作者:胡泯单位:攀枝花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纪岩.茶理论与实践在大学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5(6):177-178.

[2]陈光.谈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J].福建茶叶,2016(1):201-202.

[3]张彦斌,郭娇.“茶道”融入体育精神———以足球运动为例[J].福建茶叶,2016(2):191-192.

[4]杨利芳.中国茶道精神与世界奥运精神的异同[J].福建茶叶,2016(5):250-251.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2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内涵特征

   文/管仕廷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成熟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红色文化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与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一般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实物;精神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如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政治信仰、政治作风、政治道德、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汲取人类先进文化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支撑。

   红色文化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形态和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追求。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红色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文化;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一提到红色文化,人们就会联想到革命、战争、流血、牺牲、解放等概念,认为红色文化就是与这些概念相联系的文化,它首先是一种革命文化,革命是红色文化的主题与主要内容,这是红色文化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与初步认知,也是人们对红色文化最直观的理解。其实,红色文化以“红色”为主题、为核心,在内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区分。在狭义上,红色文化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形成,在中国革命的红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也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反映党领导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建设国家、创造美好生活、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文化思想与价值体系,它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可以说,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主流、源泉。而在更广义的范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传承、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有些特定的内容如关于理想、信仰、道德追求、奋斗目标、奉献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等都属于红色文化的范畴。

   (一)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及表现

   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指红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即必须要有一定的载体,它是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精神遗产的物质载体。红色文化在形式上是具有一定物质形态(或载体)的文化,这种形态具有一定的外在表现,如表现革命内容、革命思想、革命过程的文化作品,包括小说、文章、诗歌、戏剧、标语、歌曲、出版物和革命文献;也包括革命遗迹、纪念地、标志性物件等,如战场纪念地,革命会议遗址、领袖的故居、旧居等纪念馆,革命前辈用过的物品或穿过的遗物等(也包括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重要遗址、纪念地、物品等)。这些物质载体承载着红色文化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人们一接触到这些东西就会联想到红色的、革命的主题、历史、事件及革命思想、意识与观念。

   (二)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及内涵

   红色文化的内容即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指的是红色文化的内在构成要素,包括理想、信仰、思想、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体系和科学文化知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红色文化的精神在早期等同于革命精神,其后内涵在不断丰富拓展。红色精神大致分三个历史时期:在1949年之前是名副其实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等;1949年之后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红色文化精神的内涵已超越了革命主题,出现了“建设精神”或“创业精神”,如“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1978年之后进入改革开放,又出现了改革创新精神、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红色文化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追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形势下加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人民群众理想信念教育的优秀资源。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中,“红色文化”愈发凸显其作为主流价值的突出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强大的持续精神动力和软实力,并承担着引领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也有人将“红色文化”概括为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其中的“人”是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着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则体现为革命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红色精神的内涵愈益丰富,如体现红色文化内涵的“红歌”在今天已不仅仅局限于革命历史题材的歌曲,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弘扬真善美的、体现我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歌曲都是“红歌”,这表明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已有了新的诠释。

   二、红色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

   红色文化是革命的文化,是反帝反封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体系,是在汲取中华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的新文化体系,因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是红色文化的天然成分、养料和重要构成。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文化,民族性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学性即它是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坚持了唯物史观与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守客观真理的科学品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正确地揭示和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内在本质及其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红色文化又是一种科学的文化。红色文化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红色文化不是为少数人垄断的精神产品,而是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由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创造的思想文化,是一种大众性的文化。它着眼培育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道德追求的时代新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红色文化既是主流文化,也是大众文化。红色文化始终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意志和愿望,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服务于人民大众,满足着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发挥着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的作用与功能。

   (二)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

   “红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先进思想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指引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民大众提供了新的世界观、新的理想、新的道德和新的精神。红色文化极大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精神,为全社会提供着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红色文化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就是因为它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红色文化始终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而这个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则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主旨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与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源泉和优秀资源,为后者输送土壤、空气与精神养分,决定并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新的革命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性革命文化运动的产物,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引领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前进的意识形态,是共产党人根本宗旨和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表达,红色文化因此而成为中国社会进步、变革创新、文明发展的内在灵魂、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政治意识形态特性的论述。红色文化服务于无产阶级的政治路线和政治斗争,服务于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内涵并体现着我们党的意识形态。红色文化属于无产阶级的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并为之享用的文化,体现着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与宗旨,是我们党在革命与建设的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文化表达,是共产党人世界观的文化宣示。红色文化又是红色政治,是我们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红色文化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哲学、历史意识、政治追求和道德取向,彰显并表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与价值体系。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可以凝聚时代人心、彰显时代精神、锤炼民族性格、锻造民族风骨、提升民族品格,红色文化具有塑造新人、涵养人心、促进民族自新的价值与功能。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3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内涵特征

文/管仕廷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成熟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红色文化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与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一般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实物;精神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如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政治信仰、政治作风、政治道德、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汲取人类先进文化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支撑。

红色文化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形态和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追求。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红色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文化;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一提到红色文化,人们就会联想到革命、战争、流血、牺牲、解放等概念,认为红色文化就是与这些概念相联系的文化,它首先是一种革命文化,革命是红色文化的主题与主要内容,这是红色文化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与初步认知,也是人们对红色文化最直观的理解。其实,红色文化以“红色”为主题、为核心,在内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区分。在狭义上,红色文化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形成,在中国革命的红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也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反映党领导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建设国家、创造美好生活、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文化思想与价值体系,它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可以说,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主流、源泉。而在更广义的范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传承、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有些特定的内容如关于理想、信仰、道德追求、奋斗目标、奉献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等都属于红色文化的范畴。

(一)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及表现

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指红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即必须要有一定的载体,它是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精神遗产的物质载体。红色文化在形式上是具有一定物质形态(或载体)的文化,这种形态具有一定的外在表现,如表现革命内容、革命思想、革命过程的文化作品,包括小说、文章、诗歌、戏剧、标语、歌曲、出版物和革命文献;也包括革命遗迹、纪念地、标志性物件等,如战场纪念地,革命会议遗址、领袖的故居、旧居等纪念馆,革命前辈用过的物品或穿过的遗物等(也包括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重要遗址、纪念地、物品等)。这些物质载体承载着红色文化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人们一接触到这些东西就会联想到红色的、革命的主题、历史、事件及革命思想、意识与观念。

(二)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及内涵

红色文化的内容即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指的是红色文化的内在构成要素,包括理想、信仰、思想、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体系和科学文化知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红色文化的精神在早期等同于革命精神,其后内涵在不断丰富拓展。红色精神大致分三个历史时期:在1949年之前是名副其实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等;1949年之后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红色文化精神的内涵已超越了革命主题,出现了“建设精神”或“创业精神”,如“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1978年之后进入改革开放,又出现了改革创新精神、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红色文化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追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形势下加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人民群众理想信念教育的优秀资源。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中,“红色文化”愈发凸显其作为主流价值的突出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强大的持续精神动力和软实力,并承担着引领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也有人将“红色文化”概括为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其中的“人”是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着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则体现为革命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红色精神的内涵愈益丰富,如体现红色文化内涵的“红歌”在今天已不仅仅局限于革命历史题材的歌曲,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弘扬真善美的、体现我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歌曲都是“红歌”,这表明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已有了新的诠释。

二、红色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

红色文化是革命的文化,是反帝反封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体系,是在汲取中华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的新文化体系,因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是红色文化的天然成分、养料和重要构成。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文化,民族性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学性即它是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坚持了唯物史观与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守客观真理的科学品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正确地揭示和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内在本质及其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红色文化又是一种科学的文化。红色文化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红色文化不是为少数人垄断的精神产品,而是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由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创造的思想文化,是一种大众性的文化。它着眼培育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道德追求的时代新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红色文化既是主流文化,也是大众文化。红色文化始终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意志和愿望,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服务于人民大众,满足着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发挥着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的作用与功能。

(二)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

“红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先进思想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指引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民大众提供了新的世界观、新的理想、新的道德和新的精神。红色文化极大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精神,为全社会提供着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红色文化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就是因为它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红色文化始终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而这个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则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主旨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与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源泉和优秀资源,为后者输送土壤、空气与精神养分,决定并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新的革命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性革命文化运动的产物,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引领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前进的意识形态,是共产党人根本宗旨和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表达,红色文化因此而成为中国社会进步、变革创新、文明发展的内在灵魂、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这是同志对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政治意识形态特性的论述。红色文化服务于无产阶级的政治路线和政治斗争,服务于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内涵并体现着我们党的意识形态。红色文化属于无产阶级的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并为之享用的文化,体现着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与宗旨,是我们党在革命与建设的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文化表达,是共产党人世界观的文化宣示。红色文化又是红色政治,是我们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红色文化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哲学、历史意识、政治追求和道德取向,彰显并表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与价值体系。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可以凝聚时代人心、彰显时代精神、锤炼民族性格、锻造民族风骨、提升民族品格,红色文化具有塑造新人、涵养人心、促进民族自新的价值与功能。

(四)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文化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文内涵拓展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并从灵魂、主题、精髓、基础等四个方面对其实质进行了阐述,它是以我国国情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情况而提出的,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是党的理论思想与时俱进的又一伟大体现。

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复杂多元化,因此整个人类社会也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尽管价值体系有所不同,但任何国家、民族都必须有主导的价值体系作为支撑,从而有效地保证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开拓创新的缩影―对于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必须一如既往的坚持和发扬,对于新时期党和国家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以历史经验为依托,不断创新进取,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健发展的新篇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代表的社会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它涉及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更是全民族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①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党始终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积极地引导公民主人翁意识的养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巩固和发展人民内部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移风易俗,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蔚然成风。”之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社会新形势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新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则是实现这一主题的根本保证。

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成为公民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当“中国梦”成为国人奋进的强心剂之后,从核心价值体系中所提炼出来的核心价值观便成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思想保证。党的十用24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努力的方向,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稳定的有力保证,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准则。上述三个层面也体现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内涵。从社会学角度来讲,国家由集体构成,集体又是个体的集合,所以个体是国家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是个体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文化的快速传播,对社会价值体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给个体带来许多新的思想和观念,价值观念多元化无法避免。因此,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引领民众价值观的形成,并采取多种途径和举措,努力提升其人文内涵,关注公民个人生存环境,才能促使个体社会价值体系的形成,才能使其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准则。也只有以个体为依托,展开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实现与时代主题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的里程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内涵具体表现在于它的灵魂、主题、精髓、基础等四个方面都以个体为中心,始终坚持了对价值主体―个人的关爱与保护。它不仅强调了个体认知的主旋律,还强调了改善个体生活状况、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②对人文内涵的探究,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深入的把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人文内涵的具体体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人民幸福的保证。从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之前,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之中,形成了适合中国革命并改变中国人命运的思想。凭借着思想这一强大的理论武器,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中国人民结束了持续一个多世纪的列强压迫,中华民族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20世纪末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时展主题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至此,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从此中国经济从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国社会体制从半封建向全面开放转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温饱转向了基本小康。

进入21世纪,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党、我国所面临的新形势而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不仅明确地指出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一如既往地将人民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发展的先进生产力以及不断前进的先进文化,使得我国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随后,“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的伟大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国情联系得更加紧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归根到底是将改善人民生活状况,提高人民生存尊严作为根本出发点。

所以说,正是因为我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不断结合中国国情的变化,中国革命才得以成功,改革开放才得以顺利开展,生产力才得以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才得以不断改善,中华民族才得以昂首挺胸傲立于世界的东方。如果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将毁于一旦,人民生活也将受到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人民幸福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主义为主旋律。党的十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炼,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新形势下的具体体现。

从理想的形成机制来看,共同理想归根到底是社会个体的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本身可以是一种社会理想、群体共同理想,也可以是一种个人理想,而社会由群体构成,群体再由个体组成,个体是社会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最终归结为个体理想的共同体现。个体理想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群体共同理想的形成有赖于构成社会的个体,只有能够代表大多数个体理想倾向才能成为群体的共同理想;社会共同理想的形成则是各群体理想博弈的结果,各个群体理想相互交流碰撞,最终形成代表大多数的社会共同理想。从理想的主客关系及其本质来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归根到底是由个体的属性决定的。理想反映的是客体(存在)与主体(个人)的需要两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存在是理想的客体,个人是理想的主体。理想既不是理想客体所具有的属性,也不是理想主体所具有的属性,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理想是以主体个人的需要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如果个人不能在自己的对象性活动中将自己转化为自己的对象,他就不可能成为自觉的认识主体。所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要从个体出发,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交流、采纳最终都要通过作为理想主体的个人来完成。

通过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机制与主客关系的本质我们不难看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地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努力奋进、开拓进取的动力源泉。共同理想是全体中国人奋斗的目标,它不仅是国家强大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国人争取自身幸福的有效手段,国富才能民强。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人民幸福的精神食粮。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更是人之为人的重要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得以解决,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将人的精神追求放在首位,《论语》中孔子“去兵去食不可去信”之说,反映了人对诚信的追求;晋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最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了人对气节、自然的追求;宋代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反映人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关注社会个体在物质充足之余,是否具有相应的精神生活,社会个体的精神诉求是否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同时,为社会个体提供个人不断努力前进的精神动力、提供应对人生突发事件的精神支持、提供人生意义最终得到升华的精神追求,并且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以人性的充分展现为最终价值评判标准的社会价值导向。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是所有精神文明的根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个体精神文明的最高体现,它是我们最需汲取的精神食粮。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最根本的人文内涵是对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的关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民幸福的道德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在漫长的华夏历史中,无论历经怎样的沧海桑田,我们中华民族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从未改变过。在国家危亡的战争时代,我们追求不惧生死、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在人民生命财产遇到危难时刻,我们追求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我们追求爱岗敬业、勤奋进取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民族时刻坚持着反映时代主题与精神的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统一、日益强大的思想纽带和精神动力,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必须以此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才能保证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发展的新方向,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没有强大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没有良好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动准则,和谐社会将无法实现。

人文内涵的新拓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内涵反映了国家对人民的关爱与呵护,也是我党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新时期,受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我们必须不断加大人文内涵的拓展,以人文精神来引导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主体,以人文内涵对大学教育进行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不仅是人文内涵拓展的新方向,更是时代所赋予的新使命。③

一方面,学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发展、实践的主阵地,大学教育环境、教育体制的完善与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践行的关键因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家弗吉里奥就曾提出,大学教育对人的培养应当使其参与到公共道德规范、意识形态问题的讨论之中,应当竭尽所能地去引导他们发掘自身的内在潜力与外在的创造力,使他们在追求自身幸福的过程中逐渐变得热情、理智、崇高,而不仅仅只是关注知识本身。教育家维多利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精神、身体、道德的全面发展;康帕内拉对理想大学教育的构想是人文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双翼齐飞。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内涵,就其终极目标而言,仍旧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所以高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努力发展自由、平等、友善的教育环境,形成努力探索、健康繁荣的学术风气;必须以思想道德教育为载体,将思想道德课程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必须以个体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思想道德规范为准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不同意识形态的讨论氛围中去。

另一方面,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培养是能否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因素。国外大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全球公民,如美国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公民参与个人思考和群体性讨论的积极性,使学生了解本国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能理性地权衡本土的、国家的及国际的问题,认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存关系等。美国大学生学习的内容由低层次到高层次依次为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品性,公民品行的主要内容包括传统道德品质的继承与个人道德品质的塑造。蔡元培先生为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1916年,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就曾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以此来革新北大教育体制,培养自由之人才,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此形成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大家。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全球化的经济、文化体制的形成,在给大学生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价值观的冲突。另外,由于金钱的诱惑力、现实的残酷性、社会各种不健康价值观念的影响,也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极负面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会在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犹豫,在个体主义价值观与集体主义价值观之间摇摆。因此,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正确引导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同时建立创新、完善的引领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变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接纳的道德标准,才能保证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才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注释】

①潘玉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选择”,《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②张娜:“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意蕴”,《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③张新:“冲突与引领:大学生多元化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庆大学学报》,2014年第20期。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5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精神文化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2-0160-02

大学精神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和特色的重要标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医药院校肩负着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薪火接班人的重任,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因之具有与中医文化相关的特质。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精神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以下试就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1]。它包括价值观念、校园精神、行为准则,以及蕴含在学校规章制度和学校环境之中的文化特色[2]。校园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人才培养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人才培养环境的建设,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素质提高、人格塑造、道德熏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校园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而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渗透于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外化为校风、学风及师生心理状态及群体精神风貌,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及价值核心。大学之大,不在于建筑,而在于精神。儒家重要教育论著《大学》开篇即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论述。爱因斯坦也曾这样描述大学的使命:“一个年轻人在离开大学的时候,应该是有自我辨别力和自我学习力的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一只受过专业训练的狗。”这些都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的确,大学的魅力就在于其特有的传统和精神。这种精神长期以来沉淀为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熏陶,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在而深远的。因此,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2中医药院校精神文化建设重在弘扬中医文化,培养中医人文精神[Bt)]

任何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其文化特质。中医药院校最与众不同之处是“中医药”三个字所赋予的厚重的历史积淀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医文化是中医学的根基和灵魂,它浓缩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来说,中医药文化丰富的内涵使其不仅成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而且更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是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与核心。因此,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弘扬中医文化,尤其是在精神文化建设上,要彰显中医文化特质,散发独特的中医药的精神与气质,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

此外,中医药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中医药是文化型的科技,又是科技型的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而优秀的人文修养健全完善的人格是人全面发展的底蕴,更是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基础。而中医学具有的以“科技―人文”双重内涵为核心的完备的理论形态作为其整个学科支撑点的特点也使得弘扬中医人文精神一直以来成为中医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把人的身体、心理、行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在重视人的生物性与自然因素的同时,也重视从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去研究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其规律,并运用它们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与此同时,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也使得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巧合的是,中医人文文化对医学模式的认识是“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这种人与自然的统一,形(身)与神(心)的统一,可以说具有现代医学模式的雏形[3]。

总而言之,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重在弘扬中医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更应以此为核心。

3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内涵

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当前“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前提下,中医药院校除了培养学生具备现代文明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还应结合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从弘扬中医文化及中医人文精神出发,注重挖掘丰富的中医文化内涵资源,作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依据,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以此创设一种继承和创新结合的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真正达到培养中医药薪火传承人的目的。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与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紧密相关,具体来说是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的集中反映。

3.1“和”的精神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整体和谐观。这种理念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变化的复杂联系。人从生到死的自然过程中,生存的条件就是和谐。因此,在考察人的生理、病理、病机及其防治疾病时不能脱离天、地、人相互关系的大环境。这种整体思维的方式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也正因为如此,中医文化历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倡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人体自身的关系上提倡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在治疗方法上提倡调和致中的治疗观,而在医患关系上则提倡医患信合、同道谦和的伦理观。“和”作为中医文化的根本原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正好相契合,是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内涵和时代特征。

3.2“仁”的精神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是中医文化最突出的人文特质,而“仁”则是对中医医德最贴切的概括。每一部中医典籍无不是对“医乃仁术”的解读[4]。如孙思邈《备急千金方・大医精诚》提出了医德标准与具体内容:慈悲为怀,急病人之所急;思想纯正,不贪图钱财;严肃认真,不随意调笑;谦虚为上,不炫耀功名;以己度人,形儒家忠恕之道[5]。中医名师大家也将医学定位为“仁术”,赋予医学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医之为道,若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由此可见,医学的宗旨与本质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仁”和“术”。“仁”是“术”的前提,“术”是“仁”的体现。中医经典中蕴藏的仁爱之情及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正是中医文化的特质,也是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一大内涵。把“仁”的思想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不仅能使中医药院校的学生立足于“医乃仁术”的医德根本,而且可以引导学生热心投入为家人、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的践行中,努力在立德、立言、立功上做出成就,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做一名“仁医”的意义了。

3.3“精”的精神前文谈到,中医学本身是一门“科技―人文”双重性质的学科,这就决定了科学精神也是中医文化不可忽略的价值核心。仁慈之心固然重要,但高超精湛的医术也是治病救人的关键。具体来说,它要求习医者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孙思邈指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6]。”学医者必须不断学习,精益求精。对于中医药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而言,这不仅指专业上的精,它实际上是做人为医的一种态度,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贯彻“精”的精神,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而有价值的影响。

3.4“诚”的精神“诚”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至高境界,要求医者要诚心救人,即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只有怀着感同身受的心,才能引发“大慈恻隐之心”[7],能抛开贵贱、美丑,心中时刻关切病人的疾苦,这就是为医者的最高修德。在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诚”一直作为一种大修为和大精神,成为不可忽视的精神文化内涵,且它对学生素质提高,人格塑造和道德熏陶方面的意义也远超其初衷了。

4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途径

4.1以制度文化为导向和保障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制度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重要保障,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经验证明,要使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仅靠道德引导和约束是不够的,只有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解决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因之,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必须以制度文化为导向和保障。要确立科学与人文相契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此外,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优化,在强化专业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

4.2以物质文化为基础和依托中医药院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在校园总体规划、校园景观、建筑风格上,要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把中医药文化渗透于校园环境建设中,凸显中医文化内涵及人文精神,为师生营造良好的中医文化氛围。正所谓一砖一瓦彰显大学气质,一草一木尽表师生情怀。让学生在古朴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传统中医文化的精神内涵有更深的感受和体会。要进一步做好校训、校歌的征集凝练和宣传教育工作,使之最终成为体现学校历史和特色,弘扬中医文化并集中体现师生思想情感及价值体认的群体文化,丰富中医文化的现代内涵。此外,在传播手段和媒介上,加强互联网络建设,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手段传承优秀的中医文化,开展深层次的中医药文化交流,充分发挥校园社团、报纸、杂志、板报、橱窗等文化载体在传播中医药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4.3以行为文化为成果表现《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一书中曾提到:“大学本科教育是否成功与校园生活的质量有关系,它与学生在校园内度过的光阴和参加的活动质量有直接关系[8]。”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成果如何,直接表现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的主要阵地和重要途径。学校应秉承中医人文精神,大力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质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人,通过中医药学术精品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系列人文讲座,传统文化节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引领健康的学术和学习风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使学生的“仁、和、精、诚”的修养得以展现并得到检验。

5小结

党的十指出,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就高等中医院校而言,文化是精髓是灵魂,是激发中医院校活力的重要源泉。“大学精神”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中医药院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建设具有浓郁的中医药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使中医药院校成为中医药文化的自然博物馆,培养出具备仁、和、精、诚等大学精神品质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使命及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隽.高等中医药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医教育,2011,3:30.

[2]徐超伍.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12:43.

[3]李顺民.加强中医文化建设,弘扬中医人文精神[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

[4]张玲丽.论挖掘中医文化内涵,构建中医院校人文精神的要素[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6):160.

[5]黄海波.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

[6][7]吴少祯.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备急千金要方[J].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8.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6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教学大学生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01-02

现当代文学是一门集知识传授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学科。其作品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奇葩。现当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表达现代思想情感及其心理的文学形式,极富学术魅力,诞生于“五四”前后。中国的现当代文学蕴含丰富的政治、历史、宗教、哲学等人文知识,为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价值。现当代文学教学关注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知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力求在思想上、精神上以及审美情趣上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性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1人文精神的涵义分析及意义阐释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主要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切;珍视、热爱人类在文明发展历程中遗留下来的优秀的精神文化资源;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文精神”一词起源于西方,起初译为“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新思潮: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个性,追求自由平等和现世生活中的幸福。广义是指一种文化传统,是在古希腊哲学系统中逐步培育出的一种精神,其内涵主要包括人性、理性和超越性。人性强调的是人道主义精神,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尊重与关怀。理性强调的是科学精神,指人类在思考中孜孜不倦地探寻真理。超越性在宗教层面上指出生命不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拷问不止。[1]

人文精神集中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时代精神的全貌。在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与时俱进,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现代人文精神注重人的价值和精神,这就决定了它所追求的内容不仅限于外在的物质,而更多的是追求内在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人文精神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支持,对人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同时,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意义深远。

2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大学教育提倡对人的价值追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二者的完美兼容,是重在体现人的全面价值的一种人文教育。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灵魂与核心,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得大学生能够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弘扬生命意识,彰显出个性与价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大学教育中渗透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备时代主体精神的优秀人才。[2]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商品经济盛行,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严重冲击着人们内在精神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向世俗化与功利化转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明显下降。人文精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濒临消解。一些人面对诱惑不知该何去何从,道德意识薄弱,出现了狂热的拜金主义倾向。在生活中,精神极度空虚,缺乏崇高理想的支持,导致自身信仰的丧失。马加爵与药家鑫事件的出现,严重拷问着人们的灵魂,为一些人文意识淡薄,人文精神匮乏的人敲响了警钟,同时人文精神面临的危机也可见一斑。

大学生是国之栋梁,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肩负着国家振兴的伟大使命。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缺失的现象,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一旦大学生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迷失了自我,将会造成价值失范以及信仰危机,最终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下面,我们就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

首先是外界大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市场经济下,中外交流日益广泛,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物质性、实用性”与“功利性”的价值理念充斥在社会的角角落落,严重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就业形势所带来的就业压力难免会让大学生们感到力不从心,功利心的驱使一时让大学生们难以抉择。过于功利化的价值衡量标准形成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的现象,有些人甚至认为文学只是用来供茶余饭后消遣的,使文学一度从“实用之学”的巅峰沦落至“无用之学”的深渊。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催生了世俗化与功利化的人群,使得人文学科得不到重视,导致了人文精神被冷落遗弃的现象。

其次是高校的教学理念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的生存是由生源维持的,为了获得充足的生源,而学生选择学校看重的就是学校的就业率,因此,学校势必会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搭建好平台,以此吸引学生就读。以此为前提,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多倾向于应用型专业的开设,人文学科是作为辅助专业而开设的,学校对人文学科没有足够重视,学生也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人文学科的地位,造成很多学生对学习人文学科的兴趣不足,热情不高,之所以学只是为了多拿些学分。很大一部分学生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到一份稳定的好工作,而学校投其所好倾向于安排实用性较强的热门专业与课程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出现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这种浅近功利的做法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再次是教学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受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处于机械化的记忆、被动化的接受,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人文内涵缺乏。人文学科的教学形式单一,政治说教的性质过重,缺少人文内涵的挖掘与延伸。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自我体验与感悟力的忽略。人文学科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极具艺术美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珍贵的文化资源。人文学科的魅力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切身体验才能体会的,教师对学生自我体验与感悟力的忽视,是关闭了学生发现美的一扇窗口。在教学中,缺失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做到深入地理解知识,而把学生当成“靶子”进行单项的知识传输,其结果只能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使文学的教育功能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3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人们具备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内在修养。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使得人们责任感缺失,道德水平滑坡;心理脆弱,承受能力不足;生命意识淡薄,人文素质降低。种种现象都显示出人文精神的缺失,面对这种现状,国民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就显得极为迫切。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重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一些文人,如张炜、韩少功等人曾与1994年前后,就人文精神展开了讨论,猛烈抨击了“价值失范、道德滑坡”的现象,并致力于人文精神的重塑。

现当代文学课程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应承担起人文精神建构的责任。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奠基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之上,并吸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精髓,从而幻化出现当代文学的核心内涵,即“人的文学”。它体现的是对人的价值的追求,极富人道情怀。例如,周作人的作品,宣扬人道主义思想,抨击“非人的文学”。鲁迅先生鞭挞国民的劣根性,提出“立人”思想主张。梁实秋的作品展示的是光辉的“人性”,和梁实秋反映同一主题的还有沈从文先生在“希腊小庙”中供奉的“人性的真善美”。孙犁的作品推崇人性的自然与美好。莫言、余华的精彩作品,展示的是对生命与人性的哲思与拷问。他们的作品各有千秋,又同为人文精神的典范。现当代文学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主题上看,都可称得上是人文精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3.1现当代文学教学应立足课堂,多角度挖掘人文精神的内涵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现实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人文精神就是通过文学作品体现的,因此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多角度地对人文精神进行挖掘与渗透。

在教学理念上,转变旧的教学理念,将文化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进行迁移,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首先从作家生平与时代背景中汲取养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家创作的特殊环境。比如鲁迅小说中的“立人”思想,要结合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进行讲授,有助于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其次要结合现当代文学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的内容涵盖广、跨度大,折射了20世纪人们思想观念、价值情感以及生活状况的全貌。在对作品进行讲解时,势必会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从而拓展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3]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挖掘作家身上以及作品中彰显出的人文精神。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尊重并热爱生命,树立崇高的生命意识,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命。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家及作品都是人文精神的典范和经典。

例如史铁生,身残志坚,面对突然的变故所带来的生命的残缺以及伴随着的虚无状态,他的态度不是躲避,而是用手中的笔与残缺和困境坚强搏斗,最终获得胜利,证明了人的意义以及存在的价值。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坚强的斗志以及普世的悲悯情怀。他根据切身经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生命的叩问,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极其有益的。他的《命若琴弦》,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为一些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的人树立了榜样。

在教学方法上,应以教师为主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代表了作家独特的审美体验以及情感态度,对作品进行阅读就是在进行一场与作者及其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的心灵交会,以他们的喜怒哀乐为喜怒哀乐,进而品味作品的深刻内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设备,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容与形式。播放录音,可以让学生借助想象的力量去弥补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播放视频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观赏到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的境遇。通过播放录音、视频等方式,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同时,教师又要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欣赏由现当代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如《骆驼祥子》《家》《芙蓉镇》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写出心得感受。

3.2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注重文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高校要想肩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与使命,就必须赋予高校教育以“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传播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理性精神,净化学生心灵,健全学生人格。[4]

首先,学习经典,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现代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一个个光辉形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现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用作品中的经典重塑出当代的经典。教师要善于捕捉作品中表现出的爱国精神,民族情感以此唤起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抓住作品中的对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弘扬,让学生懂得真善美,能够恰当地进行待人接物,从而培养起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其次,延伸经典,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一个人的内心是美好的,反映在行动上也是积极的,一个人一旦具备了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就会不由自主地以真善美的标准要求自己,提升自己。大学生具有一定审美体验,也都形成了一定的审美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审美观都是积极的,例如,有些人的审美就只注重外在而忽视内在。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的形成要求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多接触现当代文学的经典,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延伸现当代文学的经典,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再次,运用经典,铸造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人们都以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但是现实中大学生却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对工作力不从心,对生活迷茫困惑。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学经典,给了他们精神上的安慰。作品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启迪着大学生自立自强,正视压力与挫折,为大学生走出困境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经典,努力铸造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向困难低头,坚定信念不迷失,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进取心。

总之,现当代文学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承担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深入挖掘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养料,重塑人文精神,是培养适合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2):156-158.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7

自有大学以来,大学就是知识的圣殿、文明的使者和高尚的化身,大学之所以神圣和高尚,就是因为大学有精神,大学精神文化与大学同在。人,需要有灵魂有精神,大学同样需要有灵魂有精神,这种精神是文明的、高尚的、巨大的、隐形的、弥散的:它滋养着人的理想、品格和气质,孕育着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成为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精神家园。大学精神文化所设立的精神价值尺度,可从根本上引导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在每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面貌、办学水平、办学特色以及其所具有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之中。[2]具体表现在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情感品格之中,难以用文字、符号或程序化的方式显现于外。大学精神文化客观存在于一代又一代大学人的思维特点、行为准则、学术风范和行为方式之中,构成了不同大学不同的人格、气质特征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精神文化,越是历史悠久的大学,它所蕴藏的精神文化内涵越是丰富。一所大学所具有的精神文化底蕴越深厚,所反映的精神文化特征越明显,所发挥的精神文化影响越深远。大学精神文化的假性存在大学精神文化一般有两种形成方式:一种是自然生成,即文化自在和传承;另一种是自觉追求,即文化自觉和创造。从自在到自觉,体现了大学精神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如果说过去的大学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自在和传承,那么现在许多大学则更注重文化自觉和创新。

大学精神文化的自觉创新是积极和进步的,但目前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和虚假倾向。如作为大学精神文化外在表现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校训、校风、学风等,许多大学雷同甚至于相同,而各个大学真实的精神文化和办学特色得不到充分体现。在一部分大学中,人们“自觉创新”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校训、校风等大学精神文化的文字表述变成了虚设的花瓶,既与实际不符,又没有创新性。以校训为例,据国内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256所大学中,有192所大学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有8所大学的校训同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有27所大学的校训同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在256所大学的校训中,包含“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创新”5个词语之一的有147个。[3]大学师生对一些同质化、标语化、流于形式、过于华饰等假性存在的精神文化表述没有认同感,同质化精神文化建设形不成浓郁的精神文化氛围,更无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特质性辨析大学精神文化并不是一个文化巨筐,什么样的精神文化内容都可以装。我们必须正确区分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特质和非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特质关于大学精神文化,学术界的表述多种多样,我们较倾向于以下定义: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特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表征,是给大学行为提供指导,使大学采取这样而非那样行动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是人类文明和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虽然十分丰富,但其特质则只有两种精神:即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其核心是文明高尚、追求真理、正义善良、批判守望。

大学既是文明的产物,又是文明的标志,更是文明的使者。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人才的培养,还有对社会良知的守望和社会不良的批判。正如《大学》开篇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之道”,反映了中国古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精神文化特质,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使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自由教育”也是以发展理性、陶冶心灵、享受生活为目标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4]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基本上是由精神、观念、习俗三部分组成。其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核心。“科学精神追求真理,是求真”,“人文精神追求和谐幸福,是求善”,求真与求善的结合就是求美,也是对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追求和担当,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本质是真善美和社会责任。这也是建立大学价值、大学品格、大学风尚的基石。大学精神文化的非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一般情况下,大学精神文化内涵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品格、大学价值、大学风气、培养目标、发展战略和办学思想等等。大学精神文化内涵不等于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具有稳定性、非功利性,一切与人才培养,一切与终极关怀,一切与大学使命无关的性质都是假性特质。比如“追求卓越,建设一流”等是一些大学的奋斗目标,但并非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再比如,“勇于创新、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等是大学文化品格之一,但却不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特质。

大学精神文化的根本使命性辨析大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精神文化建设。大学需要教学,但教学不等于教育;大学需要学问,但学问也不等于精神,大学需要发展,但发展也不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使命。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使命是心性修养、精神守望、文化创新和社会批判。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使命培育心性德行。纽曼认为:大学是“教育场所”而不是“教学场所”,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使命是使学生养成“一种以自由、公平、冷静、克制和智慧为特征的心性习惯”,同样,洪堡等人也提出,大学的目的就是“修养”,即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心性的修炼,德行的养成,人生价值的实现。坚守高尚精神。大学文化对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的传承功能,决定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高尚特质。大学诚然不能脱离现实,但又必须和世风流俗保持一定的距离,远离尘嚣,保持纯洁、冷静与清醒,时刻关注、守望社会道德和良知。创造先进文化。大学的使命是站在时代的前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传承的基础上创造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理论、先进制度和先进的实践模式,特别要着力创新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和文化模式。要以时代的特征和实践的动力彰显大学创新文化的内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大学既要用传统批判现代,也要用现代批判传统。当我们拥有了更多辩证、开放和豁达的批判精神,社会才能更快发展、科学才能更快进步。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忧虑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学精神文化弱化,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专业主义、惟科学主义、惟技术主义、惟市场取向的价值观充斥于高等教育领域,大学已经不再是高尚精神的殿堂。世界各国都在谈论大学危机———大学经费危机、大学质量危机、大学道德危机、大学自治危机等等,然而,这些还只是浅层次的危机,而真正深层次的危机是大学精神危机。[5]因此,人们呼唤:大学精神,魂兮归来!但是,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上,也有令人忧虑的问题,主要是:认识不足。一些同志对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大学是搞教学科研的地方,教学科研是硬任务,精神文化建设是软性工作,看不见摸不着,做好做坏甚至于做不做都无碍学校的发展大局。重视不够。一些高校干部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还有人认为,精神文化建设是那些曾经有着辉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老牌大学的工作,一般高校没有资格谈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建设不力。一些高校比较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愿意把钱花在大学文化环境建设上,栽树种花塑雕像,也愿意进行大学制度建设,认为这些是实在和有效的,而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上则显得力不从心,无规划、无思路、无办法、无措施。目标不明。一些高校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目标不明,思路不清,不知道本校需要和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精神文化。有的高校简单地把校训、校风、学风建设等同于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层次不高。一些学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层次不高。把大学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甚至于大学生社团文化,把大学精神文化等同于政治文化、稳定文化,一讲精神文化,似乎只有政治理论入脑入心入课堂,而不能上升到人文和科学精神层面。#p#分页标题#e#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大学精神文化是不是可以创新进行过学术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文化只可以积淀和继承,而不能创造和创新,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文化包含大学文化传统,又区别于大学文化传统,大学文化传统需要积淀和继承,而大学精神文化中的大部分内涵都是可以设计、建设和创新的。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可创新性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是相辅助相成、相互依存的,传承是创新的条件,创新是传承的基础,没有创新就没有传承,没有传承也谈不上创新。大学精神文化既是传承的结果,也是创新的结果;大学精神文化内涵建设既是一个历史的筛选、积淀过程,也是一个承前启后、除旧布新的过程。就是说,大学精神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内核,是需要也是可以创新的。创新有两种,一种是偶然性创新,一种是设计性创新。大学精神文化既然具有创新性,就必然具有可设计性,也就是说,大学精神文化是可以设计的。不同的大学完全可以创新设计出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先进的大学精神文化模式与内涵。

大学精神文化中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品格、大学价值、大学风气、培养目标、发展战略和办学思想都可以创新设计,同时是应该认真建设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有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大学品格和大学风气。同时,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还决定着办学思想、发展战略、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要不要进行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能不能进行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和怎样设计,要依据各个高校自己特定的历史和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按照设计思路持续地进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务实性大学精神文化是可以设计和创造的,但又是不可以随意设计和创新的。大学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独特的精神风范、文化气质、价值取向和区别于其它大学精神文化的隐性文化。在大学精神文化设计时,既要考虑本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又不能拘泥于历史和传统;既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教育感召力,又不能脱离本校实际,随意做假大空的设想;既要学习借鉴外校的大学精神文化设计思路和成果,又不能抄袭外校的精神文化设计与表述。

大学物质文化、景观文化可以委托有关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而大学精神文化则不能由大学之外的单位和个人来进行设计,也不能由上级部门来定调定格,必须由本校的校长和全校师生共同设计、创造和选择。大学精神文化设计一旦形成就不能随意改变,而要持之以恒地一以贯之,要使大学精神文化设计深入人心,融入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变成真正的大学精神、现实的大学风气、优秀的大学品格和全校共有的价值取向。久而久之,当人们一走进这所大学,与这所大学的师生一接融就会有一种别样的精神风范和人格气质隐隐显现,这就是大学精神文化。大连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实践大连大学的大学精神文化设计基本可以用“一个核心,二项突破,三大建设”来概括。一个核心文化理念。一所大学,没有先进的大学文化,就不能成为优秀的大学。大连大学在长期存在的办学实践中感受到一种先进的文化理念对于大学发展和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感受到大学是最应该最需要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地方。大学中的以人为本,其本质与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为本。因此,我们在2000年前后提出了“让每个人都成功”的文化理念,后来,又修改成为“让每个人都成功,让每个人都快乐”。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8

一、中国画教学以师道精神涵养师范生品性

中国画重视师承的特性成就了中国画系统而稳定的发展历史。现代师范院校的中国画教学如何超越技术层面获得对传统中国画教育的理解并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有效传达?我们从中国古代绘画教学方式中探索并思考师范院校中国画教学内涵。

我国古代画艺传习方式主要有四种:1、家族化的门风派别;2、民间的师徒传承;3、宫廷绘画机构的培训;4、观摩自学。[1]前两种传习主要涉及技艺的保密以获得更好的价值或声誉,多为艺匠。而后两种多为有固定供俸的宫廷画师,或是以博雅为目的的绘画传习,但是他们都非常重视师承。中国古代画论、画史所记录画家中能溯其源者必叙其师承(如《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北宋徽宗朝所撰《宣和画谱》、清代《石渠宝笈》等皆可参证)。在后两种传习方式中,又有直接师承与间接师承之别。如《历代名画记》对南朝宋陆探微的两位学生顾宝光和袁倩分别叙述为“全法陆家,事事宗禀”与“北面陆氏,最为高足”[2],这可谓是直接师承的例子。而《宣和画谱》中记载宋王士元“人物师周昉、山水师关仝、屋木师郭忠恕,”则是指间接师承了。[3]前三种传承方式对绘画技术本身的要求比较高,而第四种传承方式——观摩自学在宋元以降的文人画学习中则更为重要,因为文人画主要创作者是士大夫,他们的绘画不以完成实物的描绘为目的,而更多是以文化理解抒情言志,这些士人画家常有意标榜自己绘画师承的源头。如《明画录》载明初赵元“所画山水,初师董源、巨然及王右丞”[4]。记载沈周“而独于董北苑、巨然、李营丘尤得心印,唯仿倪元镇不似”。[5]这些看似间接的师承,更多地表达了作画者的价值取向。由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倪瓒在古代士人心目中具有极高的精神象征意味﹔沈周的画风虽不同于董源、巨然、王维,而与他们的审美精神相契合﹔王维在中国古代文人画中更多地承担了文人画鼻祖的象征地位。这句评价包含了沈周风格的历史延续性以及对其人含蓄而综合的评定。在绘画技艺之外,或许正如谢柏柯(JeromeSilbergeld)谈论士人获得绘画赞助的问题时认为的:士人绘画“是建立在一致的阶级背景基础上的……并共同分享绘画作品上所具有的政治价值。”[6]从以上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美术教育中的师承至少应当包含这两层意思:一、获得绘画技艺;二、分享共同的社会价值观。教学除了获得绘画技艺,画家们更多地是要获得一种社会价值,而这个价值则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教育思想的显现,即在教学中强调对教育道德标准的执守——师道。所谓师道,韩愈《师说》中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画家领悟了“道”的理想就是成功创作兼具格调与人文精神的作品,而对画家及其作品格调所承载“道”的分析则比拟为人格分析。作为未来的教师——师范生更高的目标是对社会终极价值“道”的关照。师范院校中国画教学不同于对中国画宗派脉系及其术业成就的传承,而是将中国画文化思想、精神境界作为传递的核心,以师道精神涵养师范生品性。

同时,中国画教学还以中国画文化意涵陶冶师范生品性。通过教学中师生对作品相关联的画论选读、专题知识讲座、交流观摩博物馆藏画展、画家访谈、画家传记及课稿研究等活动,师范生品味中国画作品中对人品格塑造的关照,感悟作品和技术所承载的文化和道义精神,修炼从容的心态以感受精神的自由解放,从而获得陶然于功利物外的艺术共鸣,培养一种适用于个体学习成长所需的探求艺术和生活本质的求“道”精神。同时,这种从传统中国画教学传承而来的“师道”精神为师范生理想人格的塑造明确了方向,引导师范生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追求艺术与自我、自然、社会的和谐。师范院校的中国画学习不仅是师范生国画技能的习得,还提供了一种以艺术学习体验感悟艺术和生活之道,并以符合社会终极价值“道”的标准对个体行为予以反思和调整,获得专业技能和人格成长的方式。

二、以发挥国民教育价值的教学应用涵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品性

美术学科知识和教师教育知识的融合应用,是师范生在教育实践中对专业理解和应用能力的特定表现,也是师范生走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中国画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的课时较少且学习的持续性较弱,而中国画象征中国文化精神的特殊意义使之超越一般的美术内容学习而具有塑造国民品性的意义。为了将蕴含大量信息的经典艺术融入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师范院校的中国画教学需协助师范生实现由学习者成长为教学者的心理和能力转化,培养师范生传承并创新中国画文化的教育意识,涵养师范生的美术教师职业品性。

教学应引导师范生理解并尊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建构对中小学中国画教学内容及其教育价值的整体认识,在研究中开展各学段的中国画教学实践。师范生教学实践中应进行中小学校中国画教学情况考察、教材中的中国画课例分析、中小学生各阶段的中国画学习状况和教学引导要点分析、教学专题视频观摩及评析、微型课交流展示、教学基地实习等,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应用的优化途径。与此同时,师生通过对2011年版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解读,明确中小学中国画教学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适应素质教育需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适合中小学生各阶段发展的中国画知识和技能,以直观生动的教学阐述中国画的艺术哲学观内涵。让中小学生亲近中国画,体验学习的愉快与成功,培养对自然和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培养发现美及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参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教学发挥中国画的国民教育价值,培养全体学生具备中国画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

为实现中国画教学的国民素养培养目标,师范院校师生需共同探索义务教育阶段中国画的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教学要点。临摹教学需理解作品中传统程式化笔墨语言构成的造型韵味和内涵,培养学生笔墨感觉,作品的情趣和艺术感染力是引导学生精神体验的重点。写生教学时需从实物观察与作品对比分析中对中国画中点、线、面形式美的法则和规律予以欣赏与变通。创作教学应尊重学生个性感受,结合中国画审美、当代审美观念,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对中国画意象造型的理解。教师应实例分析中小学校实际情况,鼓励师范生因地制宜实施教学。如山水的写生可依据教学条件进行校园场景、图像的写生,依据学生现有水平适当降低山水画技能技巧的学习难度。依据学习内容的技术难度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如将操作程序较为繁复、课时量难以在学期内完成的工笔重彩创作以欣赏评述学习为主。对中国画笔墨既需传承又鼓励创新,如在水墨画学习中,依据画面表现需要鼓励学生自创点皴技法,表现内容也改传统题材为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造型不受传统模式约束。师范生教学时应增强中国画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选用中国画主题的扇面、灯谜展示、服饰设计展示、招贴等艺术形式应用于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区活动、家庭成员互动、环境美化等,培养中小学生对中国画学习和生活运用的亲切感,让中国画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实现中国画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

结语

师范院校中国画教学以中国画文化思想、精神境界作为传递的核心,师范生的习得因而兼具文化形态和人文关怀的综合内涵。师范生通过中国画学习体悟艺术和生活之道,以符合社会终极价值“道”的标准塑造自我理想人格,传承师道精神,涵养人格品性。

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师范生技以载道的中国画教学意识,积极探索符合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习认知和品性养成的中国画教学。师范生这种传承的自觉得益于师范院校对中国画教学内涵的清晰把握。探寻中国画教学与人心灵成长、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共鸣,这是个体自我修养的完善与教育的经世致用紧密融合的必然要求,而具有文化使命的教学也显现了普适的人文关怀。

*本文为2011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YBB119】,也为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La102042】。

注释:

[1]黄东富:《中国美术教育史》,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26页。

[2]【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收自《俞剑华注释历代名画记》,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164页。

[3]【宋】俞剑华注释:《宣和画谱》,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61页。

[4]【清】徐泌:《明画录》,周俊福编《明代传记丛刊》,台湾明文书局1991年版,第181页。

[5]同[4],第361页。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思想文化的根基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本思想和民族精神方面的传承与创新。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性

自党的十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精髓,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并用24个字分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历史关联性和传承性,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贯通性和历史延续性,对全面深刻地把控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源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思想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思想文化精华的积淀,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的思想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与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的思想文化底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奠定了雄厚的思想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比如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大肆宣扬人生而不平等,人命天定的价值观;封建社会时期以“三纲五常”作为其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社会以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其核心价值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时代的不同其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比如在建国之初我们提出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八十年代逐渐发展为“五讲四美三热爱”,2001年提出了20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2006年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中无不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

1.国家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的导向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思想内涵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些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其思想根源,在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历来以国富民强作为一个国家兴衰的衡量标准之一。《荀子•富国》中提出“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姓”,在中国古代倡导“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贵和”思想,提出了将“天道”与“人道”相结合的治国理念和道德准则,其思想发展也经历了殷周时代“天者,颠也”[1]的天命论思想,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后的“天人相通”思想,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如儒家学派中荀子的“天人相交”观点,道家学派庄子在《庄子•山木》中阐述的“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的观点。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易传•系辞下》中指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简言之,从国家层面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的基础。

2.社会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根基

从社会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思想内涵是“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根可循。《礼记•礼运》中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公天下”思想;墨子在《尚贤上》中提出“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的平等思想;道教的《太平经》中阐释了“人命最重”的人人平等思想;《管子•明法解》中阐述了“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的法治思想。韩非子是我国古代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倡导依法治国的“王道”思想,开创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先河。同时,古代还将“礼”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以礼为纲“的教化目的,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提出了不同的行为规范,并有相应的教材予以施教。如针对儿童教育的书籍有《三字经》《弟子规》《礼记•少仪》,对整个社会提出了“三纲五常”的礼仪标准,帮助人们获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思想内涵的发展提供了目标导向和价值根基。

3.个人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判断准则

从个人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内涵。古人的爱国情怀在许多诗词中都有体现: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日知录》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墨子“爱无差等”的“兼爱”思想;《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到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及《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出的“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友爱思想;孔子在《论语•子路》中的“言必信,行必果”“民无信不立”及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的诚信思想,等等,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的灵魂,在今天社会中这些品质依旧是衡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标准。正是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判断准则才更符合广大人民的实际需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映射,其思想内容会受到历史时代的影响而具有局限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其优秀思想文化精髓的同时,会依据时代的要求创造性地扩充和丰富其思想文化内涵。

1.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民本”就是注重百姓福祉的思想。早在尧舜禹时期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商周时期周公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与动荡,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民稳邦固的重要性,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民思想,荀子将百姓与社稷的关系概括为“载舟覆舟”理论,汉代《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并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到清朝晚期,民本思想逐渐向民主思想过度,梁启超提出“民主是主,天下之公理”的民主概念。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对“民本”思想的发展和升华。同志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党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着眼点。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国家发展的标准之一。同志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执政指导方针,明确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此表明人民的重要性。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观点。同志在《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那个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倡导广大民众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指出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学国学,举办了“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的全国巡回演讲,帮助领导干部增强传统文化修养,提升文化底蕴,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2.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思想文化的洗礼,形成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即自强不息精神、崇尚道德精神、民为邦本精神、尚中贵和精神。对于民族精神的阐释古已有之,《周易•乾•象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子路》中“刚毅木讷近仁”都是对古代对于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个人品质的阐释。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古代非常重视道德精神的养成,认为一个人具备“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品质才可以称之为是“君子”。古人已具备朴素的整体性思维,将万事万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道德经》中提出了“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人合一”思想,同时讲究中庸之道,《中庸》中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华古代的民族精神是当时历史环境的真实写照,反应了古代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热爱国家、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特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许多与该时期紧密相关的民族精神,比如在抗战年代,我们涌现出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新中国建国之初,为了摆脱“贫油”的帽子,我们产生了“大庆精神”,即不怕苦、不怕累,爱国奉献。20世纪60年代兴起了“学雷锋”精神,“我愿永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成为那个时代的口号和价值判断准则。创业年代,我们涌现出了“64字”创业精神,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我们涌现出了“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涵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和升华,其思想内涵中具有对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

三、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其传承与发展需要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弘扬,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其思想内涵。

1.理论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产物,是在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融合的产物。从理论层面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长久发展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支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如李存山教授出版了《新三字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融合,既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又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

2.现实意义

从现实意义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常道”文化,即“崇尚道德,以民为本,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今社会中的经济、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即“知常知变、知古知今”。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今天,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调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与人民社会生活的关系,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应用中解决各种问题,如市场经济中的义利关系,教育体制中的明体达用关系,民主制度中的民本自由关系,思维方式中的经学哲学关系和政治中的观天下与民族国家关系,从而反映中华民族的民情民意,适应中国时展的要求。

作者:苗雪单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10

2016年3月8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山联村党总支副书记朱虹参加完江苏代表团代表小组会议后,接受了专访。她说:“文化是发展的灵魂。我们准备争创全国文明村镇,挖掘村里的优秀文化,重点打造孝文化、好人文化,做成文化墙.老百姓天天看,就会耳濡目染地受影响,要通过文化涵养人。让人想留下来。”

留住传统文化,让孝老敬亲、睦邻友善、自强不息、崇德向上等传统美德,得到时代继承,增加乡村的内涵美。一个人的美丽,有光鲜的外表,还要有光彩的道德养成。人是这样,乡村的发展亦然。我们通过外出打工、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改善了乡村的经济面貌,更要通过家风教育、乡规民约、家训祖训、家族宗祠教育,通过“好媳妇”、“好婆婆”、“好丈夫”、“道德模范”、“孝顺标兵”等活动,让传统道德精华得到继承。只要能让人心更为安妥,让村民更为幽静,这些古老的道德精华,就仍是厚重的道德财富。传统道德精华是立身处世的原则和规范,“群众道德美,村才真正美”,积累厚德。让自我发展和谐顺畅,让乡村释放出古色古香的内涵美。

创新发展乡贤文化,栽培优雅、清新、善美的乡风,增加乡村的风气美。乡贤就是从乡村走出的精英,他们或致仕,或求学,或经商,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我们将他们的奋斗精神、家国情怀、嘉言懿行、高尚善举等,进行广泛传播。这些身边的榜样,更有感召力、牵引力和教化功效。每一次宣讲和交流,都是一次灵魂和道德净化、精神美化。久而久之,乡贤文化中的道德精华、精神精华,就能滋润人心,让乡村得到真正的风气进化和精神升华。所以,部长刘奇葆说。要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多一些知书达理、严谨自律、品位高雅,增加乡村的气质美。美丽乡村需要物质奔小康,更需要文明、文化、精神奔小康,让“人的现代化”的目标早日落实。首先,基层政府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重视图书馆、阅览室、体育场馆的建设,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村民们有地方读书看报,有地方看戏听戏。其次,还要经常组织流动演出车、流动图书馆、电影下乡、家乡戏下乡、培养扎根本土的文化队伍等等,让基层群众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热闹起来.富有情趣和格调,自然就会远离低俗媚俗文化和打牌。改善和提高村民的文明文化素养,让乡村气质越来越靓丽。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