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技巧知识点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5:58

美术技巧知识点总结篇1

关键词:涂色技巧;小学美术;途径

一、涂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涂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涂色技巧是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课堂作业方面就需要注重涂色,否则课堂作业的质量会受到影响。教师一开始不着重培养学生涂色技巧的话,在课堂上学生完成的任务会显得五花八门,没有完整性可言,影响美术教学的质量。其次是在课堂上不注重涂色技巧的培养会导致学生无法感知美术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降低,久而久之,变得不喜欢作画,甚至对美术课堂产生抵触心理。

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重视涂色能力的培养,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美术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让美术作业的质量得到提高,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动手能力,让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培养小学美术涂色技巧的途径

小学的美术课堂中,涂色不是单纯地教学生如何用彩色笔填充,这样的涂色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本文针对学生涂色技巧的培养提出以下几点途径:

1.x取生活化的涂色题材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美术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课堂素材的选取,正确地选取素材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反之教学素材的选取不合适会导致学生无法领悟教学的知识点。在涂色教学中教师选取涂色的素材也是重中之重,教师需要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素材来进行涂色教学,这样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已知事物和美术的涂色能够相互结合,更好地掌握涂色的技巧和更高质量地完成涂色任务。例如,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完成学校花园的涂色任务,学生对花园在日常中都有所观察,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活动,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了解了绿色的是草、灰色的是树干、红色的是花朵……这样学生会充满兴趣地去完成涂色,并掌握美术的色彩搭配知识。

2.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布置涂色的任务时,很多学生会特别抵触,主要是涂色的工作量较大,并且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的原因,存在好动、耐性较低的特性,所以不愿意花较长的时间去完成涂色任务。所以在涂色教学中教师需要由浅入深、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美术的色彩魅力,更好地完成涂色任务。例如,教学涂色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苹果、黑板等简单的单个事物进行涂色,然后逐步加强涂色之间的组合,教师进行组合色彩搭配的引导,让学生在渐进中具备涂色的能力和技巧。

3.提倡创新,开阔思维

首先在美术的涂色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讲授方面做到创新,比如,教师分组设置比赛项目,让学生通过涂色小游戏的相互比拼来实现涂色的锻炼。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下提高学生的涂色兴趣和涂色技巧。其次教师需要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涂色中得到思维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例如,在教学树木的涂色时,大多数学生按照课本教材的插画将树叶涂为绿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是不是树叶变黄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将树叶涂成黄色呢。这样引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的孩子并且会涂成黄绿相间的颜色,解释为季节的交替期,这样就达到了开拓学生思维的效果。

4.增加互动,加强评价

(1)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对每一门学科都有着重要的帮助,美术教学科目也不例外。在美术涂色教学中,让该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和有困难的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互动,一起来完成涂色任务,这种良性的交流能够让整个班级的涂色教学任务的质量得到提升。年龄相差不大的小学生相互之间存在着交流的方式,教师不要去干涉并估计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他们理解和接受知识的能力。(2)教师需要加强班级涂色任务完成后的相互评价工作,涂色教学中正确的评价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涂色能力。

总之,对小学生美术学习中涂色能力培养的要求虽然较低,但是涂色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能力,对以后的美术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美术涂色能力加以关注,在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美术技巧知识点总结篇2

(一)“欣赏·评述”课

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美术课上适当运用背景音乐烘托气氛、设置情境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情境陶冶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快而扎实地掌握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这种模式能够拓展和深化教学的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欣赏·评述”课的基本结构程序是:创设情境──引导感受──审美导引──综合评述。欣赏课包括美术欣赏、美术常识等。通过对美术作品、美术常识的介绍与欣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认识美,了解“美”的文化知识,是一种以审美为主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此类课,一般是应以教师讲述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欣赏、议论、引发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审美导向的教学。同时,在欣赏活动中应重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能力确切地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欣赏课上不能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教师应当在不断的学习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敢于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能从多角度学习欣赏一件作品,使自己和学生们更灵活、更富有创造性。

(二)“设计·应用”课

工艺设计课,内容繁多,形式多样,操作性很强。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工艺美术有关门类的基本原理、法则、基本构成方式和制作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懂得基本造型和制作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授课时,教师应运用精练的语言,结合欣赏来讲述概念、原理、法则,直观演示方法,引导设计思维,指导操作。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

示范模仿式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参与性的练习而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示范模仿是形成行为技能最直接、最形象的方法。其基本程序是:定向──参与性训练──自主练习──迁移。示范模仿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内化所学的知识。这种方式的教学,学生手脑并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注意观察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相互帮助、遵守纪律、加强自主性等品质和观念。实现学生的兴趣向其他教学活动迁移,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三)“造型·表现”课(技法知识综合课、练习课)

技能训练课,包括创作、写生、临摹、手工制作等。主要是在教师讲完新教材后,为巩固知识、技能、技巧所安排的用整节课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强化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应用。此类课,一般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作业练习来获得技能、技巧。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造型艺术的形式特点和基本表现方法。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研究和表现客观物象的形态、结构、比例、明暗、色彩、立体、空间等。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发展智力、培养多种能力的过程。既有基础知识的传授,又有技能、技巧的训练,一节课中需完成多种任务。此类课,教师一般应通过欣赏、启发、讲解来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运用引导分析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认识和表现物象的能力。示范讲解方法,指导训练技能、技巧,实践性、操作性强。其基本结构程序是:观察欣赏激趣──发现探索研究──讲解示范点拨──自方练习辅导——评讲小结拓展。创作课,是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去反映自己的感受或间接感受到的东西,通过某种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进行艺术创造的体验。是培养学生记忆、想象、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检测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式。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鼓舞学生的信心,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创造。

(四)“综合·探索”课

在美术课堂“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应用教学模式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加强跨学科教学的研究。第二,注重引导学生主动研讨和探索。由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目标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研讨和探索为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美术或与美术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围绕自己选定的课题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进行活动策划,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适用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探新求知、概括归纳的能力为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获得新知,学会学习,积极开发学生思维活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等思维过程,并掌握一定的认知策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灵活地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其他学科中有益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如计算机、网络、音乐、语文诗词等,加强学习的综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因素之一是课堂教学结构。本人把这一堂美术创作课设计成“观察欣赏激趣;发现探索研究;讲解示范点拨;自主练习辅导;评讲小结拓展”五步进行,自认为在本课中是比较理想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步观察欣赏激趣。上课开始用2--3分钟引导学生审美技巧,唤起创造美的欲望。教师先出示范画来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从整幅中找感觉,找出画了些什么,表达什么意思等。于是再进一步观察学生从范画中逐步发现了构图的方法、绘画的技巧等,逐步体会到这大一点、小一点;上一点、下一点;这繁一点、简一点;长一点,短一点的体现,无一不凝聚着作画者的思想、阅历的精华。通过这一步步地观察,学生们接受了美的熏陶,体会到画的笔墨情趣,也从中找到了一些作画的步骤、构图的方法、笔墨的技巧等。就会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创造美的欲望。

第二步发现探索研究。找到创造美的途径。教师不妨用1--8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掌握正确的创造美的方法和技巧,教材中的重点部分教师一定要精讲。让学生初步发现了一些创造美的方法,找到了一些绘画技巧。

第三步讲解示范点拨。1--4分钟时间,教师根据学生观察的情况,再进行一步步的示范讲解。示范和讲解可同时进行。例如在本课的风景画示范讲解时,教者从构图开始,逐步示范讲解,让学生看得明白,学得真实,能较快地掌握技法。同时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持久,能有充分的信心完成创造美的活动。与此同时,请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讲讲自己的发现,或让学生讲讲自已的构思,让他们充分显示一下自己的创造才能。

美术技巧知识点总结篇3

【关键词】教学艺术创新教学“化”

教学风格是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学艺术是在更完美地体现教学规律、更完美地实现教学任务上表现出来的创造行为。

艺术是创造,是在客观现实理解的前提下,在表达客观现实的技巧上更具有思想的感召力。这正如一幅画的艺术,在于用更敏锐的角度捕捉更能反映真知的客观存在来穿透思想、情感,从而以它强烈的思想感染、情感感染来体现出艺术性。众所周知,艺术不是世界中的自然存在,不是人的自然存在,而是在人与自然的结合中通过人所体现出来的。

因此,艺术来源于真实,来源于客观,违背真实、违背客观就不能称之为艺术。所以,教学艺术的第一原则在于体现规律和实践规律。

创新教学的规律原则如下:

1、再现知识形式发展的过程。

2、再现思维切入、展开、总结的学习研究过程。

3、再现知识、知能转换过程。

4、在再现中体现联系与发展。

5、有利于学习内容目标的实现。

6、有利于学习行为目标的实现。

也就是说,教学艺术必须在教与学、学会与会学上表现出它的客观规律性。

这些基本规律的表现是教学艺术的基础,任何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在于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更真、表现更真,所以更美。因此,教学艺术第一表现为如何把规律表现得更淋漓更尽致。

当教学已成为艺术时,其艺术价值更大,更重要的在于表现的技巧(艺术先解决表现什么再解决如何表现)。

那么,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就是教学艺术的体现。

在这点上如何来做呢?有哪些规律?

创新教学的定位如下:

1、学习行为主体。

2、开发思维主导。

这样,教学方法就应该重在学的方法艺术上而不是教的艺术上,重在导的方法艺术上而不是讲的方法艺术上。

从这些分析上,读者仍感到迷惘:我们要揭示本质,似乎应该给一个角度思路来帮助分析。那么,请往下看:

一个美术作品,一个舞蹈作品,一个音乐作品在具体技巧上是各异的,但共在哪里呢?它们真正感动你的地方在哪里呢?答案是:思想的共性体验共鸣,情绪的共性体验共鸣。

读者因为从艺术作品中看到了“我”而感动――艺术的技巧共性就在于表达无差别的人性。人在任何事件、事物中都有共性认识,也必然有共性的体验、共性的情感。这个人的“我性”是技巧表达的核心,一切技巧都在表达“我”、追求“我”、体现“我”。

从这个角度、这个思路出发,我们就发现教学艺术的方法原则为:

1、有利于学生豁然开朗的顿悟。

2、有利于展现切入学习、明确学习、展开学习、总结学习的共性基础。

思维和学习展开深入的点直接对应于学生实际,这两个“有利于”的把握就是原则,这两个“有利于”的展现就是方法。

要在把握中推敲:什么方法更能让它展现呢?这是一个化“我教师”为“我学生”的思考,也是一个化“很专业”为“很浅显”的思考。

这种“化”至为关键,一个洋洋大著《易》或《道德经》是喻的技巧。孔子言教的最高境界为:“君之子教,喻也。”

因此,类比的处理就是教学的艺术魅力所在。

类比的精髓在于:

1、化抽象为形象。

2、化抽象为浅显。

对于常用的讲授、讲述、谈话、演示、实验、参观、实习作业、读书指导等九种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归纳为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知识:

1、通过教师。

2、通过实践。

我们不能认为它是错误的,但是我们发现了它是围绕知与学知展开的。所以,创新教学论的方法只有两点:

1、开发思维,激发天性,从根本上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2、让知识和知识学习更为直观形象。

教学艺术就在于探索知识的直观形象再现、知识学习行为再认的更直观再现。教学是化难为易、化学为思、化抽象为形象、化理性为感性的升华过程。这“化”字的把握就是教学艺术的体现。

比如:关于战争的教学通过直观的图片、录像,通过暴力打架类比都可以完成。这种处理就是艺术的再现。你可能会说:“噢,我注意到你用了‘艺术的再现’。”把学习行为艺术再现在于:⑴知识艺术再现,即知识学生切合。⑵知识学习思维艺术再现,即知识思维共性思维切合。

3、知识学习行为艺术再现。

“艺术的真谛在于艺术的理解,艺术的技巧是外在的,要明白艺术的永恒魅力在于思想,艺术的内质永远大于技巧!”这句话是西方艺术论中一名美术评论家说过的。这正是教出你的特色应遵循的规律,不要刻意追求技巧,但教学的内质更真于学生,更利于学生,那技巧就迎刃而生了。

我只举一个例子说明:当你把历史学理解为社会学,角度是历史,那么历史教学就是艺术;如果你把历史学仅当历史学――社会学就是社会学,那么没有学生会去注意学“城南旧事”的,你再怎么教改都是皮毛,因为它本身不是艺术。

最后,为了让广大教师从本质上掌握创新教学,我类比一个思路:好的厨师在“清真鲤鱼”中更注意它的味、香、色的表现,更注意表达他对这道菜的人生理解和表达。

美术技巧知识点总结篇4

【关键词】声乐表演;情感表达;技巧运用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67-02

从音乐发展史来看,声乐是人们为抒感而创造的,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时代烙印。从声乐的功能上看,声乐艺术源于人类主观认知与情感表达的需要,是音乐与诗歌的结合,有着强烈的情感表现力。声乐的作用与功能和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密切联系,对声乐情感表达的认识能使我们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更好地驾驭声乐演唱。

一、声乐演唱中感觉和认知思维的重要性

声乐美感意识一直指引着声乐演唱,并且寓身于声乐演唱艺术之中。声乐艺术总富有极大的感染力,使得欣赏者能够身临其境,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独特的艺术美感使得声乐艺术别具一格。由于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审美意识,所以演唱者对演唱曲目意境美的解读也有所不同。因此演唱者要想拥有一定深度及广度的演唱表现,就需要依赖于美感意识的培养,以及对声音表现的选择,透过心灵与声乐进行交流碰撞,从而向欣赏者传递出歌曲的内容情感。

感觉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外在特征的认识,比如物体的颜色、气味、声音、软硬等,还有对自己身体状态的认知。感觉的形成主要有三部分:感受器、中枢神经和人脑。感受器是接受外来刺激的部分,之后就依靠神经中枢将刺激传递给连接大脑的通道,进行传递信号最终在中枢神经大脑皮层形成感觉并作用于感觉器官。感觉无时无刻存在,同样在声乐演唱中也有感觉。在声乐演唱中感觉通常是来描述演唱者歌唱的状态和对歌曲的把握、调控。歌唱的感觉包括先天的因素即生理因素和后天因素也就是文化体验。认知是一种将直觉、视觉、思维等信息综合到一起的过程,通过研究分析来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只有演唱者正确地理解歌曲才能将作曲者的感情表达出来,所以感觉和认知是诠释歌曲的重中之重。

二、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的关系

(一)情感表达是演唱技巧的宗旨

音乐是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产生的。人们在繁杂的集体劳动中的呼声,在时间的推进中就产生了最初的原始音乐,从音乐的发展史来看,声乐就是人们为了抒发感情而创造的,和人们的实际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某一方面来说,声乐演唱其实就是情感的艺术,其通过节奏的速度和音色、旋律等就能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内涵,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声音往往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内心,唤起人们的思想情感。

(二)演唱技巧是情感表达的方式

歌声能传达出演唱者的内心情感,使听众产生情感的共鸣,而歌唱技巧是影响声乐演唱审美效果的重要因素,其清晰的咬字吐字是情感表达的基本途径,只有两者兼具的演唱才能使作品更加的生动。在声乐演唱的练习中,发音的技巧决定着作品的思想感情能否正确地表达。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演唱技巧和情感的表达是相互联系的,只有正确处理情感和技巧间的关系,才能演唱好音乐作品。正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所描写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情在唱前却收于唱后,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是统一的整体,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声乐演唱中去,才能做到声情并茂。

三、声乐技巧增强情感的表达

优秀的声乐作品普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让观众对音乐作品和表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演唱者在表演声乐艺术时,应该将音乐作品自身包含的情感融入到表演中并让观众理解。但是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情感表达的准确性,因为作品不同,蕴含的思想感情也不尽相同,需要使用不同的声乐技巧来表达。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声乐作品,让观众印象深刻的部分往往是声乐技巧和作品情感良好融合在一起的部分。技巧和情感的恰当结合,实际上就是将作品的骨架和灵魂融合在一起,让作品变得有血有肉。如果没有对声乐作品准确表达情感,观众就体会不到作品内涵和思想情感的精髓部分。

对于不同的音乐流派,它们有着不同的受众群体和追随者,除了观众普遍认为高质量的优秀作品之外,吸引他们更多的是不同派别鲜明的艺术风格。要区分这些艺术风格,就是要区分艺术形成的核心,实际上不同的艺术风格有着共同的目的,就是表现声乐艺术的情感,为声乐艺术情感表达创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而风格特色就是用不同的声音技巧来营造表达不同情感所需要的氛围,因此区别音乐艺术流派风格时,可以通过区分音乐的情感实现。例如摇滚乐和通俗乐,摇滚乐是令人亢奋的,而风俗乐则是朗朗上口的,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摇滚乐的本意,也就是“表达我”的祈愿。

四、声乐表演艺术中审美体现所发挥的作用

(一)丰满表演意蕴。

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审美体现能够使声乐表演本身的表演意蕴更为丰满,这种作用的发挥主要是由于审美体现能够给予歌者的表演指导所致。一般来说,声乐表演艺术在表演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歌者的表演水平与观众审美水平不对等的现象发生,这一现象一旦发生就很容易影响声乐作品“美”的表达,这时歌者自身的审美体现,就可以为其提供表演支持,保证其能够较好地进行声乐表演意蕴的表达,这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表演效果有着不俗的推动作用。

(二)使表演特色更鲜明。

歌者的审美体现也能够使声乐表演艺术的表演特色更加鲜明,主要是由于歌者自身审美对声乐表演艺术进行的二次创作更具特征与特点所致。在艺术作品快速发展的今天,质朴与传统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已经开始失去了自身的地位,这主要与观众的审美变化有关,而歌者的独特审美体现却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其能够提高声乐表演艺术表演特色的原因与目的所在。

(三)突出表演效果。

随着各类娱乐形式的不断增多,观众对传统声乐表演艺术的认同感也在不断降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而歌者审美体现就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一审美体现的应用能够使歌者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更好地向观众清晰、容易地传达表演内容,这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表演效果突出有着极为不俗的作用。

总之,歌唱是人们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只有声情并茂的演唱才能俘获听众的心。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技巧与情感是最重要的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既不能因过分追求技巧而忽略情感的表现使作品显得苍白,又不能在技巧没有成熟之际胡乱表现情感。恰如其分的情感表达赋予了歌曲灵魂,也让歌者能够通过演唱而发挥魅力、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美术技巧知识点总结篇5

[关键词]中学美术;绘画教学;技能技巧;教学实践

在中学,美术学科被当作“技能科”看待。有些人简单地认为中学美术教学就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实践,以至于有的美术教师在课堂上绞尽脑汁地教会学生画好什么,但一堂课下来,教学效果却不佳。久而久之,学生知难而退,失去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教师无可奈何。又有一种现象:有些美术辅导教师急功近利,对少年儿童采取单一的技能技巧的机械训练,比如在短时间内让他们死背一幅画或多幅画的表现形式,用来应付各级各类的有关比赛,以期得奖。但这类少年儿童长大以后,往往在绘画这方面并没有什么创造性可言。以上两种现象反映了有些人对中学美术绘画课教学的认识有偏颇,未真正了解美术教学的本质和教学目的。

一、中学美术学科的本质和教学目的

首先,美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因而美术教学不应只是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

众所周知,每个学科的知识都是文化的历史积淀,美术之所以称作“造型艺术”或者“视觉艺术”,是因为其实质在于它是对现实生活体验的直接或间接造型(就是抽象艺术作品也同样有形象可由视觉感知),同文学作品一样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在专门美术院校中,美术的基础教学,如素描、绘画和雕塑的学习,其目的被看作是为了学习某种再现可视世界的技能。然而,技能并不是作者反映现实生活的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而已。再说美术作品的主要功能也不是向人们显耀作者的“雕虫小技”,这些技巧只对于那些专业美术人才的学习或者借鉴有助,而对于一般观赏者则只需要满足直观视觉上的审美要求就可以了。另一方面,在整个的文化历史中,各种造型具有不同的艺术功能。它们有时是宗教祭祀功能的造型,有时是直观图示功能的造型,有时则是纯交际功能的造型。这三种功能的造型都可以从绘画和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等载体中体现其文化价值。因此在中学美术教学中,不但要训练学生的技巧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应该把人类在艺术活动中所留传下来的美术作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分析,使学生在学习有关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得到美的教育。

况且,每周节数甚少的中学美术课,限于大多数学生的美术基础以及其他功课的压力,要让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美术学科的诸多技巧技能,也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那么,注重审美教育是否会使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失去信心呢?我以为不会。同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放弃了对技能技巧的传授。教师平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于个别艺术资质很好且有意于从事相关行业的学生,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从技巧技能方面进行科学的训练,为将来升上高一级专门院校打基础。至于大多数的学生,则以普及美术知识的教育为宗旨,只要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给予必要的启发和引导,不要扼杀了他们的个性就可以了。

其次,美术教学要拓宽视觉信息,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所使用的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知觉获得的。特别对少年儿童,造型信息更为重要,在他们纯真的世界中,视力是主要的“劳动工具”。“人的眼睛显然用不同于粗野的非人的眼睛所用的方式来满足自己。”马克思的这句话把人的视力评定为文化现象,而不止是简单的生物生理学过程,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恰当地评价人类造型活动的视力“文化化”在历史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图画课和美工课。学生是在绘画的过程中,认识世界,理解世界与自己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奇妙的世界。同时,儿童在这种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意识,自由自在地享受“创造世界”的愉悦。记得上大学时,有个五岁的女孩子在我们宿舍前面的水泥地上自得其乐地用色彩笔涂涂画画,一边哼着不着调的小曲子。她画的是一幅新奇的图:怪怪的树,怪怪的房子,还有几十只不知是小鸟还是小鸡的小动物。总之,其想象毫无拘束,构图离奇、造型别致,既新鲜又好看,有种说不出来的意味。这说明少年儿童具有相当丰富的想象力,有着自己认识世界和体现世界的视觉经验,同时在创造中,获得愉悦。

再次,美术作品蕴含着历史文化的认知价值。

艺术的起源,众说纷纭。有摹仿学说、有游戏学说和巫术学说等等,马克思则认为起源于劳动。不管何种学说,从文化历史的角度而言,造型活动总是人类文明史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可以通过赏析达到对人类造型活动的认识。比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从商业、交通、漕运、建筑等角度,集中地再现了十二世纪我国都市社会的生活面貌,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习尚,是一幅活的历史图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美术作品的历史价值。

二、如何把这三方面的内容,融入具体的教学中

1.讲构图,不拘泥于形式的完美

构图包含很多美术因素,如和谐、对比、主次、虚实、气势等等。这些常识应该向学生讲解,并拿出好的范图给予示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构图的美学基本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但在让学生临绘范图时,我不要求学生非按范图一模一样依样画葫芦不可,而是让他们首先分析范图,帮助他们理解构图的特点,然后结合学到的关于构图因素的美学常识画出自己的体会。因为学生面对一幅范图有各自不同的感知和联想世界。这样,有的同学虽然不能如范图一样完成图,但在练习过程中有了自己独到的体会和实践。

2.讲究造型,不一定要求准确

形象造型,有其严格的要求,如比例、结构、透视、动态、重心等等。但在这方面如果对学生要求太苛严,会使他们失去兴趣,知难而退。所以在造型练习上,让学生先体会形象造型的生动性和概括性。学生在认识和表现形象上有先入为主、抓住视觉上直观的因素、忽略内在构成的特点,敢于把形象简单化、特征化。所以我要求学生绘画时,要如实地表现出自己的真实体会,而不必死描硬绘形象的造型。我要求他们把范图的形象或写生对象当成一种“活”的参照对象加以认识,鼓励他们大胆地夸张、变形甚至改动。这样,学生画出来的画虽然不似范图,但不会千人一面,而更显得生动活泼、意味无穷。

3.讲究色彩,鼓励学生主观表现

在美术课教学中,色彩课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课程。色彩在学生的世界中有其特殊的感知方式和表现方式,所以在运用色彩上更应让学生发挥其追求鲜艳、明快、对比强烈的特点。要鼓励他们大胆夸张,主观表现,尽可能地让他们的色彩世界在愉快的练习过程中表现出来。

4.注重审美,赏析美术作品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美术技巧知识点总结篇6

关键词:声音技巧;情感表现;艺术处理

声乐表演是一门在舞台上展示个人歌唱技术,技艺的表演艺术形式,其目的是借助熟练的发声技巧,生动的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以优美的歌声去感染群众。这就要求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风格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综合把握,并结合声乐表演的特点将其很好的再现,而要表现出这些不同风格,时代,个性的作品之间的区别,单靠歌唱技能和技巧是远远不够的。一名合格的歌唱者在演唱中能把作品中喜、怒、哀、乐之“情”充分的表现出来,达到“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悚然六月寒”这说明演唱者必须基于对生活,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较深的艺术造诣和完善的歌唱技巧,才能将自己对作品深刻的理解与心灵的感受用具有丰富色彩和特有风格的美妙声音,去拨动听众的心弦,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歌唱情感表现的重要性

在众多声乐学习者学习声乐的初期都存在缺乏内在感情,表情平淡生硬,很难打动听众的心。有的学生演唱曲目时全身呆板像木头,只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照谱面上的音符唱词却不知作品表达什么内容和情感。也有的学生只注意了声音技巧,而没有内容的传达,故而缺乏激情,口中所唱之词与心中所想似乎毫无关系,这样缺乏内容的声音必然是空洞乏味的,于是在舞台上的表演,也一定会表情僵硬不自然,给观众带来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这主要缘于演唱者没有深刻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没有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和缺乏自身歌唱修养的培养。

再优秀的作品它的词曲终究只是书写在谱面上没有生命力的音符和标记,只有通过歌唱者创造性的劳动,才能赋予生命力的。一个好的歌手能立足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上,对歌曲进行细致的分析,体会歌曲内容与深厚的情感然后进行加工处理,用深切的感情,充满激情的咬字,吐字,共鸣,气息以及装饰等声音技巧,才能将歌曲内容形象深刻的表达出来。《乐记》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情动于中,故行与声。”所谓“情”从人“心”来,即我们应该将眼中所见的人,事,物,景转为化为心中所想,再转化口中所唱,进一步讲就是歌唱者一定要将自己的灵魂,全身心的投入到歌唱之中去,他(她)的歌声才能打动听众的心。歌唱者的演唱,是心灵的直接语言,有时听众虽不一定理解歌曲的情感性质,却能从歌唱者优美的声音色彩,动人的旋律,丰富的节奏,变化的速度获得一种审美,例如当听到愉快情绪的歌曲,听众自己的心情也不由自主的舒畅乐观起来;当听到悲伤的歌曲时,听众也情不自禁的会流下悲伤的眼泪。这种悲和喜的情感,正是由于歌唱者把情感传达给听众,使听众直接接受到了歌唱者情绪的感染,而产生相同情感的反应。

要想唱好一首歌,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意图,反复吟唱曲调和朗诵歌词,理解其中表现的情感和形象特点;想象歌曲中的意境;分析乐曲的结构旋律及节奏的风格;分析歌词的特点语言韵律以及分析全曲的重点和高潮……在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然后再决定用什么情绪,什么演唱气势,什么声音色彩,力度,速度和什么咬字吐字方法来唱,设计好强,弱,连断,尽可能用具有塑造能力的技巧表现,这样的演唱才能有层次,有高潮,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的风格或者说是音乐的风格的掌握直接会影响到演唱的效果。每首歌曲都有自己的情感基调,或深情赞颂,或庄严雄伟,或明朗欢快,或哀婉伤感……演唱者要在深入挖掘词义的同时,准确把握情感表现基调,才能更加有助于歌曲的内容表达和主题发挥。所以,歌唱者应在歌唱前对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个人风格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了解,然后再借助于自己的歌唱技巧来表现作品的风格。好的演唱者不仅能准确的领会和传达歌曲的艺术境界,同时还能通过自己的再创作,挖掘歌曲里某些潜在的甚至作曲家没有料到的东西。

2“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含义

声乐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求我们歌唱时要“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但极大多数学生对“以情带声”和“声情并茂”的理解比较笼统简单,流于表面。基于这样的现状,笔者想先讨论一下“以情带声”和“声情并茂”的含义。

2.1“以情带声”

“以情带声”其含义包含两个层次。首先,声音是歌唱的基础,无论声音美妙与否,声音总是歌唱的先决条件;而“情”只有建立在声音基础表达之上,才可能出歌曲的内容。因此说情感以歌唱声音为基础,借助优美的声音表现丰富的情感。歌唱中情感到位了对声音的修饰将会起到很重要的影响,比如演唱者将自己带入歌唱的情绪里,即使他的歌唱技巧不尽人意,但却因为他传神入戏的表现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技能的缺陷,此乃“以情带声”,而歌唱如果有情无声,或者是有情少声,就会失去了人声作为载体,拿什么表达情感呢?又通过怎样的方式来与听众交流呢?其次,我们应该把这个“情”理解为情感表达的要求和声乐审美意识对声音质量的指令性要求。当我们在演唱某歌曲时,歌曲的思想内容,情感深度的幅度要用相符合的声音来体现,这种声音的要求同时又必须符合声乐审美的标准,这个审美标准就是演唱者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比如我们不能用明亮华丽的声音来演唱悲歌;不能用沉重的声音来演唱颂歌。要表现高兴欢乐的情绪,声音就必须有光彩,流畅生动,具体来说,就是声音位置要高,气息量要适度,(因为过多的气息会影响声音的灵敏度和色彩);表现愤怒,仇恨,严厉的情绪时,声音可以调节的相对强烈而坚硬,爆发性强些等等。这个意义上的“情”就不是单纯指歌曲的内容,而是更广义的对“美”的情感的表现要求,这就说明歌唱技巧必须服务于作品的核心内容与精神内涵。因此,只有声音而没有真实情感的表现是机械的,缺乏生命力的歌唱实践,是没有艺术感染力的,违背了声乐艺术的本意。反之,即使有很深很丰富的情感,没有优美的声音作为依托,也根本就谈不上是声乐艺术,在我们的声乐学习中尤其要注意这两个方面的平衡与兼顾。

2.2“声情并茂”

“声情并茂”,体现了“尽善尽美”的儒家音乐审美观。“在中国美学史上,是孔子首先区分了内容美和形式美,并提出了两者的统一。”“声茂”对应是艺术形式标准“尽美”,对应内容标准“尽善”。“声茂”是一种表层的感官美,“情茂”是一种深层的内涵美。声音的首要任务是悦耳,不能引起人的心理愉悦,就失去了声乐这作为一门艺术存在的意义。只要使人从这些异彩纷呈的“声”的美感中获得某种审美愉悦,才能进入到深层次的审美意境中去,体会感情美以及由此而领悟的思想美,精神美等等,此谓“声茂”。而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在“情茂”中,同时含有反应客观对象的标准,深刻程度与社会生活的历史和伦理评价的合理程度,因此,“声情并茂”体现了真,善,美的完美统一,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

所谓“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仅仅是一审美理想,并非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声”可以表现感情,也可以表现感情之外的其他内容,例如国外有些无词的声乐作品,大都没有什么确定的情感内涵,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就是声乐自身的各种技巧同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中国传统声乐强调“以情传声”,即字,声,腔美化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感情的表达。所谓“声为情役”,反过来,在声音美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情感的介入就不可能有感人的生命魅力。正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也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说明在中国声乐艺术中,情感被认为是声的灵魂。“情之所动,音之所生”,有情之声才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声乐同时要是也立足在语言基础上。各名族的语言本身存在差异,对声音美的认识,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民族文化的特征,各历史时期作品风格,作曲家的思想个性等,都以文字的形式在声音表演的过程中清晰的显现出来。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语言部分的差异,而使声乐艺术风格表现更加复杂。“字正腔圆”与“声情并茂”既可作为一种声乐技术命题也可作为一种美学命题提出。把不同时代的声乐实践都作为研究对象,将不断引起人们的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提高对声乐艺术本质的认识,不断引起人们的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提高对声乐艺术本质的认识,不断追求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的进步,才能更好的用声音表达我们的情感。

一位声乐界的前辈说的好:“声音的技巧,实际上就是基本功的体现,而表现力及艺术感染力则是声乐技巧的升华与继续。”技巧由此可见声乐的技巧与情感表现是缺一不可的。打个通俗的比喻,声乐技巧是骨架,而表现力就是充实这个骨架的血和肉。1980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建院30周年纪念日上,喻宜萱老师曾明确的指出精湛的声音技巧可以促使艺术之花开的更加艳丽动人,而加强艺术修养则能充分发挥技巧的作用于力量。“技”是重要的,没有“技”,也就无所谓“艺”,没有纯熟的技巧,也就不可能有完美的艺术表现。技术的功力直接影响到艺术水平的高低。长期以来,特别是有一时期,片面强调生活体验的重要性,把“以情带声”变成了“以情代声”,似乎只要有了生活体验和经历,只要有了感情,艺术上一切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其实,对于一个声乐表演工作者来说,生活与技巧这两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完美的艺术技巧,达到完美的艺术表现的目的。

3如何在具体的声乐学习中实践“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3.1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所谓内涵,主要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即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的基础。拿到一首歌曲,先不要急于唱谱,而应该将歌词反复朗诵几遍,以便从中了解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定环境和思想感情。一首歌曲无论长短,都凝聚着作曲家的强烈感情,作曲家的深情厚意蕴藏在每个音符之中,歌唱者需要认真的去发掘和领会。对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则越纯真,越完美。一个演员或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浅,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内涵理解的程度(深度)。不少学习声乐的人,往往单纯从声乐技巧来谈歌唱表现,因此平时的接触面比较窄,不看小说不看画,不读诗文不听音乐,甚至连报纸也不常看,视野不开阔,知识不丰富,这样的学唱是唱不出感情来的。众所周知,演唱者对作品有无深刻的理解,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歌唱效果,因为只有在深刻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原作精神内核最真实的表达和传递。

3.2对作品意境的想象

意境的想象,就是要尽量去启发音乐的想象力,演唱者应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化为一幅幅活动画面,把自己化为作家,诗人,也变成作品的主人公。换句话说,就是要像戏剧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身临其境。如果你把一首歌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时,那么你在表达时就会很容易,很快进入情境,表现真实和生动。想象和你确立正确音乐形象或者说歌曲的主人公形象来。歌曲的主人公形象完整,统一了,歌曲的主题思想也就明确了,这样就会达到情真意切。从心理活动来说,自我就是曲中人,曲中事物。比如当演唱《拉骆驼的黑小伙》时,演唱通过视唱旋律和歌词,首先,面前晃动着“拉骆驼的黑小伙的形象,”“眼睛隔着篱笆直瞧我”,乡亲们“都夸那黑小伙,都说他真不错,给山村驮来了花布和百货。”一个栩栩如生的“黑小伙”人物形象在演唱者面前出现了,姑娘对小伙持什么样的态度呢?正如词中所唱:“你的骆驼驮走了我的心一颗”,如果演唱者没有“黑小伙”健康勤劳,朴实纯真甘为村民服务的形象,很难长出赞扬黑小伙,爱恋黑小伙的情感来。演唱者必须想象自己就是歌中的“我”假设你仍然确认自己是大城市的高傲的姑娘,那肯定不会爱上“拉骆驼的黑小伙”了,即使唱出很响很亮的声音,观众一听就是假的。当然歌唱者解释音乐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是一种生活积累,记忆的积累,情感的积累,这种积累越多,越丰富,灵感也越活跃,越丰富。因此作为歌者。应随时用眼睛和耳朵去搜集和倾听各种生活的画面和声音,去感受生活,从而增强我们对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作品。

3.3声音技巧的运用

我们在演唱一首作品是,运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符合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这是值得研究和设计的问题。作为歌者有了美妙的声音外,能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尤为重要,比如进行曲需要选用雄壮豪放的声音,圆舞曲需要明亮,华丽,轻巧的声音,而摇篮曲则需要用柔和甜美的声音等等。这里对声也要有一个想象的过程,如拿到一首抒情轻柔的曲子时,可以把声音设想为“轻柔的纱巾在微风中飘洒”“树叶轻轻落在地上”这样的柔和的声音控制上;总之,我们要擅于调动人声的声音“库”中最合适的声音,就能唱出歌曲内容所需要的听觉效果,贴切的表现作品。

3.4对作品风格的掌握

演唱者对作品的风格或者说,音乐的风格掌握的好与坏,其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我们常常听一些独唱音乐会的演出,有的人声音相当漂亮,发声技巧也很高超,整台音乐会从中国民歌到欧洲的古典艺术歌曲,声音,力度,韵味各方面都很好,但总是一个样,一个味,让人听了过耳既忘,缺少心灵的共鸣和艺术的回味。更有甚者因为缺少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而把各种风格的歌曲混淆在一起,使得演唱出来的感觉南腔北调,与原作差距甚远,令人深感迷惑,不知所云,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歌唱者没有很好的在歌唱前对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区风格,个人风格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了解,没有能恰如其分的用自己的歌唱技巧来表达作品的风格。因此歌唱者要准确的表现作品的内涵还必须事先研究作品的风格也就是演唱风格。

3.5韵味的体现

演唱者为了表现歌曲的风格,为了表达情感的内蕴,往往对歌曲进行了一些韵味的处理,为一些重要的字渲染上一定的韵味色彩,从而使演唱的情感更深入细致,歌词更加具有美感,音乐更具有魅力。歌曲的韵味艺术处理主要是运用波音、装饰音、滑音、重音、顿音、变化音来装饰字的。一首作品,作曲家是无法提供韵味的,它必须由演唱者自己去体会和创造。因此歌唱者要重视歌曲的韵味处理,当学唱一首歌时,要细致入微的反复润肺,精雕细刻,使歌曲的延长成为有声有色,有韵有味,有血有肉的歌唱表演。

3.6艺术处理

有了对歌曲理解的真情实感后,演唱者就应该对歌曲处理有一个全面的总体设想,包括全曲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等问题。当然这些设想不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歌曲的结构、旋律的起伏发展,直到节奏、和声等都会带给演唱者艺术表现的总启示,它们可以指引歌者内在情绪的走向,找到全曲的高潮和歌曲的层次。在演唱别要把握好艺术的对比性,比如一首歌的叙述性和歌唱性的区别,一首歌曲中强弱、轻重的变化,以及全曲最关键的高点(高潮处)和低点在哪里。一般来说要突出高点,就一定要把低点放低,是一个铺垫的过程,否则一位的强或一味的弱是达不到艺术效果的。处理歌曲时,画龙点睛的部分往往是一些重点句、字。重点的词句要在咬字吐字上、感情上予以强调,要一句一字地,甚至在一个经过音上深下功夫,反复练唱,认真寻味,找到最适宜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说演唱者必须按照自己的总体设计反复演唱攻克难关,直到自己的处理化为真情的体现。

3.7忘情歌唱

唱歌要感动听众,首先要使自己处于兴奋而又激动的歌唱状态。“真真假假”是艺术表现的特定手法。“假”是为了表现“艺术的真”,“假”是表现“真”的艺术技巧。真入假出而不失为真,才能发挥艺术感染的强大作用。因此我们在演唱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恰到好处的来表现艺术。我们往往会看到很多演唱者在演唱时精神高度紧张,前怕狼后怕虎,脑子私心杂念,这样的歌唱状态是绝对唱不好歌的,更不用说感动观众了。因此我们讲的“忘我的歌唱”就是要演唱者丢掉一切来自思想上的或者声音上的包袱,消除一切紧张因素,以既轻松自如又充满激情的状态进入演唱。只有情感得到了解放,才能自然而舒畅的声音效果,才能有更完美的情感表达。

另外,还应该擅于体验各种情感,要能体会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学习音乐专业知识之外,应该阅读一些描写各种人物细腻情感的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也可以从电视电影里去体会,并注意观察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体会各种人间,要善于理解和接受别人,多学会一些感动,将心比心,爱憎分明。还要具有开朗积极的品味心态,善解人意的心胸,能体会和品味到喜悦、悲伤、离别、思念、兴奋、悠闲、豪放等情感和情绪,并能真正的感动。一个麻木的人是决定学好艺术的,一个对“美”无动于衷的人或者说不容易激动的人,怎么能唱好歌呢?因为声乐艺术的本质就是夸张的表现人的情感,(她)们比平常人更为感性和多愁善感。

美术技巧知识点总结篇7

关键词:器乐教学表演手段

当前,如何能快速提高器乐学生的演奏技巧及表演能力,是器乐表演教学中的焦点问题。一个缺乏表情的演奏,不会产生感染力,更不会给人美的感受。因此,我们的器乐教师要调整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表情训练开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使器乐表演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达到当代音乐教育对学生的要求。

一、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

培养器乐学生应尊重作曲家的意图、尊重那些在音乐作品中所固有的客观因素和不变的部分。但是,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自己所谓的“正确’表演,常常忘记了表演应因他们所教的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性和形象性而决定。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理解和解释艺术的本质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非常重要,墨守陈规地追求所谓的“正确”表演很容易走向教条,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创新精神。认为自己对某些艺术问题的结论是唯一正确的,甚至认为完全理解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或柴科夫斯基作品的创作意图的老师,是不能担任艺术的指导者和音乐的教育者的。如果这样的教师真的无所不能,他的学生会认为无需再作探求,掌握老师所知道的就足够了,不可能再去追求创新。实际上,学生需要的不是那些自以为是“什么都懂”的教师,而是能传授探索创造方法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常常会引导学生思考,发挥他们自身的想象力。

用广博的知识来武装器乐学生和让他们掌握音乐语言逻辑是非常必要的,要让学生去思考探索问题,必须让学生掌握历史和现代的文化知识。学生的创作个性都是从知识、文化和生活的学习中吸取营养的。这常常被教师所忽略,他们主要去影响学生的感情(这当然是很重要的),并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直觉上,但这是一种失败的艺术教学。

教师必须要教学生怎样去创造并认识创造被解释的形象的规律,但不要忘记,教条式的“改正”和“精确”在艺术中跟无政府状态的专断是同样危险的。世界上伟大的艺术家们从来就不是规律的奴隶,但都清楚地知道约束他的艺术的那些规律。

一位古代哲学家曾经这样说到:“学生不是待装知识的船只,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这话很有哲理性。学生的火把要靠教师点燃,燃料就是知识和文化,就是教师调动学生创造能力的艺术。所有明智的教师在教授技能的同时,要使学生的各方面知识都能够得到补充。这才是当代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转贴于

二、正确的引导与示范是提高表演能力的关键

掌握基本的技术、技巧对演奏乐器来说很重要,但表演音乐的根本基础是耳音训练,你能一开始就演奏器乐吗?因为手必须服从耳朵和脑子,因此,首先要提高聆听能力,能理解音乐要素,如:旋律、和声、多声部进行等。

在音乐表演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发挥个性、发展他们的“表情手段”和他们的领会能力,训练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独立性和共同创造的能力。如:能够系统地了解和分析一个作品,领会它的各个方面和彼此联系,并能予以概括;我们可以教学生从新的角度来考虑这个作品,必要的话,可以重新安排表达手段。

教学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如何处理好这个作品,而是引导学生如何才能使一个作品趋于完善,从而发展学生创新的能力。当然训练和练习在音乐表演教育中也是必须的,但训练和练习必须包括新颖的因素,如:提供社会艺术实践的舞台,给学生一个创造自我和展示艺术的机会,这对开发学生的表演能力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无休止的重复和无创新的训练方法会使思想停滞,是非常有害的。

在表演教学中,教师要多示范演奏,把学生带入音乐的情感当中,展示演奏技巧及乐曲情感的魅力,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人说教师示范会造成学生不加思考地模仿,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我认为模仿用得恰当是促进耳音和节奏感觉及灵敏度的有效手段,可以激活创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器乐表演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帮助学生独立地运用知识和技术。总之,器乐教学应将个性教育和音乐技巧指导密切地结合起来。

三、注重培养音乐学生的赏析和理性认识音乐的能力

人们对音乐的认识,是在欣赏与分析的过程中进行的。音乐艺术作为人类高级文明的产物,既以独特、客观的感性形式存在,又常常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因此,音乐仅仅被大概、模糊地感知是不够的,重赏轻析或只是满足于模糊的感性认识的教学,会使学生时常陷入“听不懂”的境地。所以加强对理性因素的注意和把握,才能真正认识音乐,这对提高和培养器乐演奏人员技术、技能有着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音乐又是一个流动的过程,音乐本身所固有的特点需要器乐演奏者做更多更深的了解。如:音高、节奏、音色、力度的基本音响特性,旋律、音阶等基本结构形态,在音响效果方面如纵横起伏的旋律,音响在引导、过渡、交接等细节上的具体特点等等。只有让学生对这些进行理性的学习,才能具备良好的感知音乐作品的能力。

理性的学习是为了帮助感性认识的提高,认识音乐的能力和效率,了解和分析音乐艺术使用的特定材料,遵循艺术规律及其审美追求,能使器乐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认识更加清晰和条理化,进而更能领会音乐作品的结构、思想以及手段的内涵。

美术技巧知识点总结篇8

(一)整合口语交际课程内容

1.模块一:普通话训练(10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运用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语调相关知识进行方音辨正,规范发音。(2)知识要求: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韵母的发音要点,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知识,语流音变的一般规律;学习并灵活运用停连、轻重音、句调、语速等语调相关知识。(3)能力、素质要求:认识普通话在日常及职场交际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运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的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2.模块二:口语表达基础能力训练(4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克服口语表达过程中心理障碍的技巧,灵活运用口语表达中的各种思维方式;掌握倾听技巧,正确应用演讲与职场交往中的态势语言。(2)知识要求:掌握态势语的动作标准及使用规则;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能够听懂内容、要点层次、言外之意并对错误内容进行辨正;能够在口语表达当中综合运用叙述、复述、描述、解说、评述、抒情等口语表达方式及发散思维、聚敛思维、延伸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3)能力、素质要求:提升口语交际中的思维能力及心理素质;提升态势语言运用能力及倾听技巧;提高口语表达基础能力。3.模块三:口语表达专项能力训练(10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即兴演讲快速思维技巧;掌握辩论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能够在求职面试中得体地进行自我介绍并回答相关问题。(2)知识要求:了解演讲的含义与作用、特点及类型,掌握即兴演讲技巧,能够针对某一话题进行得体的即兴演讲;了解归纳法、演绎法、类比论证法等常用论证方法,能够灵活运用适当的辩论谋略表述自己的观点,强化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了解求职与口才的关系,掌握求职面试口才技巧及注意事项。(3)能力、素质要求:提升日常生活及职场中针对不同场合快速组织构思语言,用适当方法谋略陈述解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论辩,得体自我介绍的能力与素质。4.模块四:常用交际口才训练(4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拜访与接待、赞美与批评、劝慰与道歉、说服与拒绝的语言技巧。(2)知识要求:了解拜访与接待的一般程序,掌握拜访与接待的注意事项;了解赞美与批评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赞美与批评的技巧;了解劝慰与道歉的要求及基本原则,掌握劝慰与道歉的语言技巧;交接说服与拒绝的基本原则、应对方法,掌握说服与拒绝的语言技巧。(3)能力、素质要求:提高日常生活及职场中拜访与接待、赞美与批评、劝慰与道歉、说服与拒绝等常用交际能力,提升职业素养。5.模块五:服务行业口才训练(2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各服务行业口才的特征及技巧。(2)知识要求:了解服务行业口才的性质作用、基本特点、表达的基本要求及服务岗位员工应追求的语言素质和基本用语;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服务行业口才的特征及技巧。(3)能力、素质要求:提高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服务行业口语交际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二)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

叶圣陶先生认为,说话训练应该有引逗学生发表之欲的总枢纽。总枢纽就是一种情境,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情境。1.在课间活动中锻炼学生口语能力。高职学院不仅培养高技能的人才,更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在丰富的课间活动中,鼓励学生们多多参与,例如主持人大赛,演讲比赛,充分锻炼学生们的能力。2.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话题。教师在与学生们共同讨论话题时,应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话题,例如“,微信红包”“、暴力事件”“、尼泊尔地震”“、就业与择业”,关注当今的热点与焦点,学生们当今对热点事件或新闻了解得十分迅速。那么教师与学生们讨论感兴趣的话题时,学生会感到十分放松,并乐于参与。

(三)创设职业化的场景,强化听说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应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进行不同的职业化的工作场景训练,例如,商科类专业就加强商业活动中工作术语的规范化训练,航空服务专业则加强旅客服务用语及专业术语的训练。此外,还要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布置职业场景后,学生可通过视频、微小品的方式进行拍摄,共同上传到公共平台,学生们利用网络可互相评价并打分,既学习了他人的长处,又能避免自己出现问题。教师也可以在课堂进行展示,并请学生互相点评,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错误,养成正确的习惯。加强听话、说话能力,加强普通话训练,注重语音、语调、停顿、重音、断句、儿化、语气等,通过语气语调领会说话者的深层、浅层意思。强化态势语练习,增强服务用语训练强度。

(四)评价形式多样化

摒弃一张考卷定结果的方式,采取多样的评价方式,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互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利用教材课后可量化的评分表进行自测与他测。

(五)及时调研学习状况

美术技巧知识点总结篇9

关键词:范画意义价值学生作品艺术性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教师要使示范教学更具规范性、创造性和有效性,就要发挥示范教学的优势,让美术课中的示范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发展需要,这样才能使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灵活有效。那么,如何巧用范画,让课堂“活”起来?范画在教学中的价值如何真正体现呢?

一、巧用示范步骤,表现绘画趣味

美术课堂上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下笔作画。教师如果任其发挥就会造成学生乱涂乱画的现象。美术教师不能光靠一支粉笔进行简单指导,更重要的是如果想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将每个学生轮流教下来,那么时间肯定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巧妙地运用范画步骤。笔者尝试课前准备好“预制品”,边讲解边展示,既直观又简练。例如:在二年级《各民族朋友》一课教学中,笔者将教学范画中的人物绘画过程通过投影放大,与学生共同讨论绘画的方法。直观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对示意图的理解能力,同时对绘画步骤一目了然。在讲解各民族服饰装饰特点时,笔者直接出示已经画好的各类装饰细节图供学生欣赏,化解了课堂的重难点,大部分学生的课堂作业都很优秀。

教师范画要做到恰到好处、适可而止,没必要毫无保留地把操作步骤全盘展示出来,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我发展的潜力,要给他们留下思考的空间,尝试让学生去想,自然而然每个学生的绘画构思就会与众不同。范画是用来参考的、受启发的,而不是没有任何思想的单纯的临摹。在美术教学中,传递视觉信息的第一使者就是教师。巧用步骤示范,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地感悟和掌握绘画作品真谛、境界和技法。

二、巧用欣赏元素,体验作品美感

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是美术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美术课本中提供给学生的优秀作品大部分被缩印,导致很多细节无法明显显示,孩子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其中的美。因此笔者尝试在教学中搜集一些像素较为清晰的作品或直接把课本上印刷效果较好的图例放在投影仪上,让学生欣赏幕布上的作品,这样获得的欣赏元素既清晰又直观,较成功地集中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共鸣,学生心领神会了,审美品位也就慢慢提高了。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感知能力是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的目标之一。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通过视觉通道获取感知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感知能力是对美术作品理解、欣赏、审美的基础。要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感知能力,就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美术概念与技能,可以通过范画加以体现。我们在培养学生美术感知能力时,选择科学有效的操作途径,来建立学生对美术感知的通道,如通过对较为形象化的艺术形式的欣赏,丰富学生表象,激发想象力,使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进入美术与想象的情景交融的意境之中,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特点与内涵的理解,提高艺术的感知能力。

三、巧用对比观照,凸显作品魅力

二年级《各种族朋友》一课中,在分析各种各样的种族朋友时,不要只是一味地讲述黑种人皮肤如何,白种人特点怎样等,如果尝试将几幅范画并列对照,如皮肤的颜色不同,不同种族的五官、服饰等各不相同,很快就一目了然,让学生在比较中能够明确地鉴别不同种族的朋友,他们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成为学生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催化剂。

美术教学中一旦遇到构图知识,仅展示几种正确的构图范画并不能让所有孩子真正了解,教师尝试引导学生分析构图感觉不合理的“范画”,主体过大,画面显得拥挤;主体过小,画面又显得空洞;主体画得太高、太低或太偏,又显得不均衡;学生通过对比、评价,对主体构图知识有了正确认知和深入了解,尝试将其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对教师今后的欣赏教学也起到了铺垫作用。

四、巧抓范画启示,拓宽视野

例如二年级《会变得花、树、叶》这一课,笔者先出示的范画是一片树叶,然后提问:“想什么呢?”有的孩子说小船,有的说汽车,等等,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奇思妙想,思维达到高潮。

不少教师认为“范画”是用来让学生“临摹”的,其实不然,它巧妙地在老师的引导下,开拓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即使学生创作水平跟知识、技法没有飞速上升,但只要作品中体现出孩子们自由自在的奇思妙想,就是成功的。

不少学生却是相反的,他们的技法越来越高,对“创作”的欲望随着年岁增大反而越来越消极,这就是在教学中没有调度好“导”与“创”的关系所致。如果教师在每次创作引导中,充分认识到“导”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用各种不同的构思,多向思维,同时,用范例恰到好处地启示学生如何“学用结合”,定会展现与众不同的结果。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好的范画就是一盏指引孩子的明灯,教师巧妙的示范设计及恰到好处的示范过程对孩子们来说多么珍贵,它不仅突破了学生操作的重点,还解决了美术学习的难点,对实现学生作品的多样化、作业质量的提高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课堂示范”的理念应该更为先进。优秀的课堂离不开范画的巧妙运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手段,都没有抛弃范画的运用,而是恰恰相反,都是在巧妙运用范画展开多形式的课堂活动。或选其中部分“穿插突破”,或作为欣赏“深入剖析”,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朝气蓬勃,课堂结构异常紧密。无法用言语表述的重难点,通过范画让孩子们轻松地做到了“过目不忘”,留给孩子们的是大把时间自由创作。巧妙地抓住范画启示,用于学生,相信没有一个学生不会喜欢美术,没有一个学生不会画画。

教师的范画应该成为引发学生习作欲望的“调味品”,集审美、直观、趣味、创造、实践性多项原则于一身,孕育出富有童趣的妙语华章。

美术技巧知识点总结篇10

关键词:书法教学;书法技巧;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6-0117-04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开设书法课的高校日渐增多。书法课(本文指选修课,下同)的开设,对提高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自觉性,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能力,丰富他们的营养,从而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健全的人格,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高校书法教学浪潮似乎来的有点突兀和仓促,以至许多院校出现了师资匮乏,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往往有较大的随意性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的困扰着高校书法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解决这个困扰是高校书法教学的当务之急。应结合各高校的特点,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推动书法教学的完善和发展。

一、明确培养目标,合理为书法教学定位

教学本身既是一个完整的技术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既成的成品,作为成品,教学意味着通过学生学习教师所授予的知识、思想和技术,学习的阶段结束了,某一课程掌握了,教学也就有了自己的成品。一般的教学活动是以完成全部教学任务为其目的,作为过程,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步骤,一种活动,某一过程结束了,新的更高一层就又展开了,循序渐进,永不终缀。而教学效果,则是在任何时候都应该重视。可以说:任何高超的教学技巧和完美的步骤安排,都必须依赖于“效果”来体现。

教师都有自己的预定教学目标。为了这个目标,采取一系列的步骤和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但观点并不等于成功,并不等于能达到目的。因此,必须把教学看作一个活动过程,看作一个任务,它的目的在于成功。它的成功的表现在于变成了自己的“成品”。书法教学的目的,即在于要培养出一个(或一批)艺术家,每个艺术家就是教师的“成品”。

“成品”的观点是什么意思呢?了解教学除了过程的特征之外还有作为目的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呢?明确了这一点之后,那么随之而来的,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一成品,每个教师必须着力去研究自己的方法、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找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从教学角度看,教起着主导作用,但从教学的最终目的看,则学又是最最重要的重点,学直接成为“教”的检验标准。

这样的定论或许过于死板。事实上,在每个班级的学生中,总有优劣之分,差生是难免的。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教师所有交出的都是成品,这是不客观的。然而,在理论上明确了这点是极为有益的,它帮助我们理解到在教学过程中那种千变万化的复杂情况,除了教师方面一厢情愿的方法研究之外,还应有学生方面的诸多因素。正是这样,一种公认为好的教学方法并不一定是放之四海的方法。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权威杜威的观点:“生长导致更多的生长”以及他据此而下的著名定义:“教育是经验的不断改造的过程”对我们具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教师根据教材实施自己的教学计划,这是正常的程序。书法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对他们,我们的书法教学要求达到什么目标?只有明确了这个目标,我们才能实事求是的为书法教学准确定位。这个目标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我们不是培养学生成为“书法家”,虽然他们之中有人将来可能成为书法家。这是因为真正的书法家从来就不是“培养出来”或“教出来”的,古往今来,书法家都是自己在书法领域中勤奋学习,敢于创造,并经过长期创作实践产生的,所以他们往往毕其一生之力才获得了成功。把“培养书法家”定为书法教学的目标,显然是不切实际,也是违背书法艺术规律的。

高校书法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通过书法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书法,帮助他们掌握书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提高他们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应该说这个目标并不高,仅是书法教学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要求,但要达到这个要求也非易事。确定这一目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首先,学生书法基础薄弱,高校中崇尚书法的大环境尚未形成。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尽管学生掌握了熟练的书写技术,有的写的也不错。但这种书写仅是一种书面记录技术,不是艺术层面上的“书法”,是一种“自然之物”而非“自在之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受过较为系统的书法训练。长期以来,中、小学校没有专门的习字教育,也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只是随着近年来书法热的升温,书法才开始得到社会的重视。“书法盲”在今天,仍是大学校园中的普遍现象。历史留下来的缺口太大,以至时下大学生中部分人对书法仍然没有概念,不了解书写与书法创作区别何在,更不明白学习书法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重大意义,对提高自己文化素质和培育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书法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实际上只是书法的启蒙教育。

其次,书法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粹,它不仅是这种文化的载体,更不只是某种纪录符号,中国书法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身”。因此,它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人文精神、审美观念和这个民族的价值观与哲学思想。历史告诉我们,先贤们总是用学习书法和书法创作来表现它们的追求、愿望、情操和个性,所以才有“书,心画也”的箴言。书法家如此,习书者更如此。同时,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书法,早已脱出技巧、技能这个技术功能的圈囿与范畴,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塑造民族精神和国民人格的途径与手段。惟明乎此,我们就能比较切合实际地为书法教学,较为准确定位在培养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与技巧,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生活品味,从而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人文精神,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格健全的人,这个育才和育人的高度上。

再次,传授书法基本知识和技巧,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具体措施,也是书法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有通过这种学习和实践。才可能从感性到理性地认识和理解书法对提高自身修养和文化素质的重要意义,从而调动他们学习书法的积极性,把学习书法,欣赏书法艺术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二、从高起点进行教学

教育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工作,从教师的角度上看,应该明确的第一个问题是:教育是什么?书法教学又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含糊不清将直接导致对一切教育活动的混乱态度。

美国教育学家R・S・彼得斯对于教育的回答是:“不能把教育理解为特殊的过程,它包含着自身过程必须满足的三个标准”。其一,应该使学生获得某些有价值的东西,也即是教育内容必须是有价值的;其二,引导学生进入认识的阶段,我们不能把博学多识的人称为受过教育的人,他还必须是在某种事物上知其所以然;其三,避免强制灌输所学的东西,要强调

学生的自愿性和机智性。

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中要选择高起点教学。所谓“高起点”,是指在技巧教学上,选择一种书体作切入点展开技能教学。在书法理论方面,通过书法史的教学把篆、隶、楷、行、草等书体和代表性书法家介绍给学生,从而使技巧教学与理论教学能合为一体。在这两者间,技巧教学的份量略大于理论教学。为此,我们选择行书作为技巧教学的切入点。

为什么选行书?

首先是因为学生平时写字多属“行书”一类。尽管就严格意义上说,他们的行书还不是书法层面上的行书,但两者之间有相通和共同之处,这就为学生学习行书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基础,不但上手快,而且提高也快。艾萨克・L・康德尔称:“学非建立在学生的能力、兴趣和目的的基础上,否则是不会成功的,但是学生们的这些兴趣和目的必须经过教师的熟练技巧加以改造。因为教师是精通科目的逻辑体系,又了解教育发展过程的人。”

其次,这是由行书自身因素所决定。我们知道,行书有篆书的笔意,隶书的情致,草书的气势。学行书可以取得对其他书体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效。同时行书实用性强,正如孙过庭所说:“趋变适时,行书为要”。它既富于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这一切对选修书法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从最基本的线条点划学起,然后逐一讲授各种书体的计划,但开始不受学生欢迎,从行书人手可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三、抓住“三个结合”。深化书法教学

书法在我校属于选修课,每周仅有1节课的教学时间。显然,仅靠这样有限的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三个结合”,深化书法教学。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必须及早、果断解决,这就是学生轻理论,重技能,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影响了教学的深化。对此,教师必须坚持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相结合,按适量比例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理论教学以书法史为教材。通过讲授历代书法家的传世名作,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历史,其间结合他们用笔用墨,布白结构诸方面特点,藉此阐明这些字体与行书之间的渊源和发展关系。指导学生书写练习。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体会到有理论指导的练习,比盲目的技巧练习效果更好,进步更快,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效果。

书法是一种以线条为表现形式赋予汉字的抒情艺术,尽管其外形不一,但作为书法的线条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力度,也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所谓“笔力”,或者叫做“骨力”,是毋庸置疑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线条,才有这种美的艺术感受呢?按照传统的审美标准来说,那便是要有“圆”相。“圆”是相对“扁”而言的属于立体的概念。所谓“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就是“中锋用笔”。

中锋用笔,历来为书家所贵,甚至有主张必须“笔笔”如此者,比如沈尹默在他的《书法论》中就这样说过,“历代书家的法书,结构短长疏密,笔画肥瘦方圆,因人而异,而不变的就是笔笔中锋”,话虽说得偏颇一点,但把中锋用笔每一点画的共同审美基础来理解,是不无见地的。如何保持笔笔中锋呢,下面拟浅一二。

先说“竖锋”。所谓竖锋,就是把笔锋上提而竖立起来,这是解决中锋用笔的一个首要因素。

其次是“铺毫”。竖锋是“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以保证中锋用笔的一个重要手段。“竖锋”还有另一目的,就是因势利导地使笔豪或翻折或圆折而重新展开。对于这点,有以下阐述:“凡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乃四面圆足。”从书写的实践来说,笔锋一经着纸,要想“四面圆足”,就必须立即把它平铺展开,否则就不可能充分发挥每一根毫毛的作用,达到“万毫齐力”,所以包氏非常重视下笔后的这一份艺术效果。

最后,便是个“换向”的问题。由于笔毫在书写过程中是不可能始终让笔锋在点画的中心线运行,一不留意,便很容易使原来居中的笔锋倒向一边,导致线条的由“圆”变“扁”,因此要保持“圆”势,关键在于用笔的提、按两法。

(二)“字内”与“字外”相结合。书法是传统艺术,它的形成与发展,始终和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传统文化,书法就失去了土壤,空气,营养,也就失去了生命力。这个道理早就有中国书法发展史的证实。有鉴于此,在书法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字外”的传统文化相关知识,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1、引导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特别是王羲之,欧阳修,坡,黄庭坚等既是文学家又是书法家的大师们作品,同时也广泛阅读唐诗宋词,增加学生们的文化积累,认识书法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

2、指导学生读帖,不仅学习先辈书法的真谛,也了解书法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如碑体端方大气且规矩严格,而宜勒石颂功,行书舒展挺秀,活泼生动而宜于应用,以提高学生对书法创作如何力求形式与内容统一的认识。

3、介绍与书法相关的文化知识。诸如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印章款识,装裱收藏等等。同时也择要的讲解书法的鉴赏。

(三)课内与课外结合。有组织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参加课余书法活动,不仅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学习书法的艺术视野,增加他们的交流机会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组织学生“书法协会”,把业余书法活动纳入社团活动的规范中去,使学校业余书法创作活动有序开展,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开展学校和校际书法展览活动。这种活动一学期或一学年组织一次,既推动了书法学习和创作,又进行了阶段性的成果检阅。有利于书法教学的改进,更有利于创造大学校园清新健康的文化氛围。

书法教学要力求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理解能力。书法艺术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信息,情感倾向以及审美意识经验左右着审美主体的情感方向。在此过程中,渗透也好,潜移默化也好,它无疑带着被动的接受特征。书法形式规范的教育带有训练书法的技巧的积极意义,但学生艺术个性的真正形成必须依赖于审美心理结构的建设。审美心理结构的建设,包括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力、透彻的审美理解力、丰富的审美想象力,其中最具作用的应是审美情感的形成,因为审美教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中的技巧教育,它应包括对象在内的情感教育,由此而唤醒被教育者自我深层意中的情感火花。

四、结束语

从宏观理论走势看,中国书法在下个世纪的前景是美好的;它作为最纯粹的国粹,在东方文化走向国际化的浪潮中势必是最大的受惠者。

李约瑟说:未来世界之高度发达,人与人、国与国之竞争更趋激烈,而求和谐之心理欲求也更为迫切,中国文化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宽容博爱的精神因此便会来拯救世界。

汤因比也曾说:下个世纪的文化将东移,国际文化的主角将在东亚产生;而最佳的候选者很大的可能是有着悠久传统的中国。而传统价值意义的书法文化转换并找到了切入现代人状况的“书法图式”面临两个相关的问题:一是扎根当代人的生存状况如何把传统书法转变成为现代性的文化生命内涵;二是这个根源于当代的书法图式又如何接继上当代国际浪潮?于是在书法教学上研究出一套适应时代的适应学生的方案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