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4:06

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篇1

【关键词】测绘;空间地理信息;应用

现代工程建设中测绘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特别近几年来,建设中引入了大量的新型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设计形式,现代工程的高精度和高功能要求促进了测绘工作的模块化、自动化、数字化发展。在效率和精度方面传统测绘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程的要求,特别是大型高精度地标建筑和野外施工对于测绘放线工作的要求更高,新兴测绘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3S技术的重要组成本分之一是地理信息系统,用户、地理数据、计算机系统是其主要构成部分,利用对地理空间数据的表达、检索、管理、存储、采集实现对海量地理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在城市测绘工作中已经广泛的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它已经成为现代测绘的重要标志。

一、测绘的概念

作为具备较强综合性的技术性学科,测绘的基础包括地质科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则是测绘技术的核心。本文分析和讨论的主要内容则是空间地理信息技术。通过测绘地面的界线和特征点能够获取地面的地理位置信息,为测绘工程提供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测绘学也叫做测量学,重力场、地面点的地球形状和集合位置怎样推算和测定是其主要的研究内容,研究时要结合对地球表面形状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情况的测量结果,并综合考虑自然信息和社会的地理分布状况。制图和测量是测绘的主要内容,军事、地理检测、道路规划、城市建设等领域都广泛的应用了测绘技术。此外,测绘学近年来的发展愈发深入,相关分支学科逐步形成,工程测量学就是分支之一,它进一步延伸和强化了测绘学[1]。

二、空间地理信息

空间地理信息是将一个客观的世界转换为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而被使用的信息加工过程的传播方式。

(一)空间认识论

作为认知科学界研究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理论,空间认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即人类的信息处理过程和人类的空间感知。从现阶段的情况可以看出,人们还没有对认识论形成深刻的认识,仍处于初级的认识阶段,这与它的复杂性不无关系。我们学习要通过描述空间现象的本质、对象的规律、对象的本质来实现,进而对世界形成更好的认知,直观可见的符号和具有一定规律的符号是空间信息赖以传播的基础,通过这些符号,人类大脑的研究、分析、识别就变得更加容易。由此可见,空间信息和认知科学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进行建立,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和认知科学之间的重要关联性能够被突出显现出来。此外,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设计中也需要认知科学的运用,并对应用和设计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二)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认知功能

了解了该系统的认知功能后,客观世界能够被很好地反应和认识,图形认识和空间认知是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空间格局、时空变化、空间定位是空间认识的核心内容。人类对相关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图形感知能力是图形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效的提高图形思维的质量和效率是其主要的功能,并最终能够直观的认识区域差异和分布规律。对认知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需要结合两种认知。

(三)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认知模式

以主体为分类标准,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认知模式被划分为两类,包括设计者的认知模式和使用者的认知模式。使用者的认知模式以使用者的知识为基础,本质在于认知和理解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全部信息,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带有明显的个人倾向,这种认识是选择性的。它的特征包括:首先,能够同时帮助我们实现辨别信息、感受信息、阐述信息、解释信息。其次,使用者的生活阅历会对认知结果产生影响。使用者在认知时的生活阅历、认知客观世界的程度、知识结构等相关因素,都会对使用者的理解、认知效果、认知深度产生直接影响[2]。

设计者的认知模式更加关注认知陈述的信息,具体包括陈述信息的形式、陈述信息的方法。系统、直接地接受信息、进行信息储存,整理接受的无序组织,并将其转化为有序信息,对信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是设计者认知模式的认知过程。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对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考虑是设计者认知模式认知的主要目的,此外,要对使用者正确认知其中包含的信息进行引导。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

(一)数据采集

矢量形式和栅格形式的连续对象实体在数据存储中的获得,需要在测绘初期抽象和离散自然界监测对象。利用点线面三要素来表示检测对象对应了矢量的存储方式,地面单位网格宽度决定栅格数据集地分辨率,此外其他方式也可存储非空间数据。通过扫描或者数字化人工测量数据获得数字数据是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将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检测出的相应坐标输入到GiS系统中进行处理是现阶段比较先进的方法,同时遥感技术也能够完成这一过程。

(二)数据处理

地理数据包括三个特征,分别是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属性特征。客观属性和主观属性是属性特征的两个方面,城市道路和建筑是测绘中测量的主要设施。道路交叉口和城市道路的交通量是主观属性的主要体现,道路交叉口形状和城市道路名称是客观属性的主要体现。Fat表和其他相关表是地理特征专题属性得到的信息的存储位置,其他表中的数据形成联系就要需借助对象标志码。

(三)数据管理

点在城市测绘中代表桥梁、交叉口、城市道路站,线则代表通讯线的走向、城市道路中的边线和中线,面则达标学校、医院、商场、企事业单位等城市建筑物。科学组织、集中以上数据,则构成了一个地理数据库。城市测绘要素集由数据库中的道路线、道路交叉口等构成,管线要素集则由电力设备、通讯线路构成[3]。

(四)数据显示

通常而言,地图特征包括相应字段属性数量表达表示、单一的符号、单一值地图等。密度值分级、颜色分级、符号分级是相应字段属性数量表达的主要内容。相应对象分布的密集程度能够通过地图上第一符号的展示显示出来。若城市居民的居住情况用点表示,相应区域居民分布情况就能够直观地在地图上获得。同理,相应区域的道路网密集程度能够涌现进行直观地表达。

结语:

具备强大的输出和信息处理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点,凭借在信息处理和输出上的优势,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本文对空间地理信息和测绘进行了研究分析,探索了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有效应用。但本文还存在一定局限,希望相关行业人员能够加强重视,不断完善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牛汝辰.中国测绘期刊观察[J].测绘科学,2012,(01):25-28+77.

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篇2

关键词:无意识行为寻路环境导示

中图分类号:tU9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072-02

1环境导示系统设计的研究意义

当代城市环境和建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就是空间的复合化、立体化,以及空间功能的交叉与综合这在大空间建筑综合体的环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环境变化给人们生活带去更多优点的同时,由于其本身功能和空间组合的复杂性,也增加了人们寻路的困难。在陌生环境里人容易失去方向感,而不够完善和系统化的环境导示也会增加迷路的可能性。随着生活方式的提高,人们对导示功能和空间信息的承载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环境导示系统是由空间中环境信息要素如空间特征、建筑物、导向设施、人群等所组成的综合体系。环境导示系统的核心是呈现空间信息来帮助人认知环境、寻找方向及使用空间,包含原生信息和附加信息两个核心部分。环境导示系统必须将空间信息有选择、有组织地传达给寻路的人。导示信息的选取与组织要符合空间环境的认知方式,满足人们寻路时的潜在需求。科学合理的导示系统能够提供有序化的信息,使人们理解空间的环境构造,增强空间的辨识性,帮助人们理解信息与采取行动的能力;合理利用空间差异节点来帮助寻路,构筑地域性的导向标识,同时提高环境的整体质量。

“无意识设计”由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提出,他提出“将无意识的行为转化为可见之物”的观点,就是将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行为作为设计的参考依据,在设计中体现出来,减轻人们的认知负担。但是,现有的关于在复杂环境中无意识行为对寻路效果影响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将无意识行为应用到环境导示系统设计中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拓展。

2无意识行为与寻路

2.1解读无意识行为

行为是反映人需求和情感的直接体现,无意识行为是人普遍存在的一种意识行为,是人最本能的需求体现,受生活经验和所处环境影响,是通过有意识的感知所进行的。博恩・崔西指出,无意识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其力量是显意识的三万倍以上,因此无意识对人的影响更持久。在生活中当人们与周围环境接触时会自然的做出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通常是人们没有注意到的,它们长期以来融于生活中,形成习惯,影响着人的行为和生活。比如思考时转笔、托下巴的习惯;使用一次性纸杯时,会揉捏空杯子或是留下咬过的痕迹等无意识行为习性。

2.2寻路理论

人是环境的产物,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会根据环境变化提前预设好自己的行为模式,以便更快更好地做出反应。心理学家吉布森的“人与环境的互补性”也指出,人之所以会发出某种行为是因为环境中有让他做出这种行为的信息。因此,无意识行为的产生是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决定的,人在空间里有导向的需求,环境导示信息对人的行为起着引导认知的作用。例如,在环境导示中,常用带有箭头的符号指示方向,达到方便用户明确方向、快速顺利地到达目的地的功能。无意识行为发生于有意识行为之前,固有的习惯会在人认识环境、感受环境、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自觉被激发出来,例如一套优秀的商业空间导示系统,应该要能引导用户的积极情绪,使用户的潜意识情绪与环境导示交互时产生正面影响,从而促进消费。

在陌生环境里,寻路行为是人最本能的行为,是指在空间环境中,应用自己接收到的导示信息寻找目的地的决策过程,属于环境心理学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空间认知、定位及认知地图。广义的寻路过程可分为制定决策、执行决策、信息处理三个阶段,受空间结构、环境照度、导向信息等外部因素影响,同时个体方向感、空间认知程度等因素也会对寻路造成差异性。一个完整的寻路过程首先要对环境空间有一定的认知,接着与周围环境共同生成认知地图,最后根据前两个阶段所获取的信息产生决策(如图1)。成功的寻路过程包括知道你在哪儿,知道你的目的地所在,清楚并可以按照最佳路径抵达目的地能够在到达之前认出目的地,并找到回程的路。

3环境导示信息类型

环境导示信息总的来说就是在空间环境中,给人们提供环境认知、空间定位及寻找的综合信息。导示研究学者陈格理认为,广义的寻路信息包括了环境中所有可能影响寻路行为的因素或消息。狭义的则包括了地标、地景、环境特征、图绘和标识系统等。寻路行为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影响,作为影响环境导示效果的外部因素,又分为原生导示信息和附加导示信息两种。

3.1原生导示信息

原生导示信息是指建成环境在设计时规划好的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包建筑内部功能分区)以及道路枢纽等环境特征所传达的信息。因此,原生导示信息涉及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空间结构和平面布局。研究表明,在地下空间环境中,垂直化的布局方式对人们的寻路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3.2附加导示信息

附加导示信息是指人为地安置在环境中的信息设备,用来帮助人们辨别方向或选择路径的信息载体,其中导示标识、户外广告、城市装饰物等,其中标识对于寻路的影响最为直接、准确。附加信息可归纳为总导识信息、方向指示信息、识别信息、说明信息和警示信思这五种类型,以上各种类型的导向信息需要自成体系才能完成有效的导识作用。在公共空间中的游客通过总体导识信息初步产生“环境意象”,接着依巡方向指示信息辨别方位,再通过识别信息确认目地,同时利用说明信息、警示信息进行空间活动。

4无意识行为在环境导示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4.1基于建成环境的导示设计

人们在建造城市的同时,就已经开始关注原生信息中环境特征对于人所起的导识作用。凯文林奇的“认知地图”研究指出,具备较好构建环境印象能力的人,越容易完成寻路行为。环境心理学认为,人与环境在行为及感知方面的互动会形成“场域”,“场域”促使人产生认知与路径选择的决策,接近或回避,前行或改道(图2)。这种空间特征差异有利于人们认知环境和寻找目的地,空间特征比图形信息导示作用明显,而空间特征中建筑特征比店铺特征作用明显。因此在进行环境导示系统设计时首先要考虑运用建筑空间特征,来形成空间认知帮助人们记忆环境信息,从而构建出有助于寻路的导示信息差异,最终快速抵达目的地。因此要充分利用建筑特征、场域这些原生信息,合理有效地规划导示系统。

导示系统的规划不仅仅是标识的设计,布局混乱的空间环境,即使是精心设计的标识工程也无法顺利完成指路的任务。建筑物平面布局基本方式包括线形流线系统、中心型流型系统、复合型流线系统和网络形流线系统四种几何形式的、规律性的空间规划能更有效率地完成寻路行为。例如丹麦的德罗宁根度假村采用了有规律的空间规划方式。其空间路网规划由主要道路贯穿与连接长片状的度假村,再利用串联的形式由个条支路连接各栋建筑与主路,各条道路均没有交错与复杂的走向,站在道路上就能看到整个路网走向,方便游客进出(图3)。因此要合理规划建成环境,指引人群的分布和流动,营造出和谐的城市空间环境和清晰的城市尺度。

4.2基于立体空间视觉分析理论的导示设计

人们在寻路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方向距离的掌握是由视觉感知行为决定。人们视觉感知行为受人的高度、步行的幅度、视野上下左右的角度,视线所及的界限等综合因素所影响。空间视域范围包括可见空间视域和最佳空间视域,一般情况下人的最佳垂直视角为26°~30°,即人眼黄斑附近形成的30°视锥。如图4所示。人在空间中的视觉能力包括三个水平:察觉、辨别和识别,各视觉能力对应的观察距离称为视距(图5)。视距属主观概念,与人的视力有关。人对空间的识别范围是有限的,在水平角度、竖直角度和视距都有界定范围,在设计和规划标识时必须以人的视觉机理为依据。

研究表明,人在寻路过程中,移动了一定距离后,会潜意识地确认当前位置并进行方向定位,这个距离和人们出行习惯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步行标识在安排摆放时,间隔距离通常设定是150米至300米。根据人在移动时的眼睛最舒适观看高度对标识信息最佳摆放高度进行度量,一般采用141厘米的眼高作为视觉中心高度的标准。除了视距影响导示信息识别效果外,观看者的经验和注意力以及导示信息特征如尺寸大小、颜色、质地、镜面度和反射率等也都影响着信息识别的效率。

4.3基于移动习性的导示设计

在陌生环境中,当游客未发现所需导示信息时,则会根据个人移动偏好来进行方向选择。所以在规划导示信息时,要以人的移动习性为指导进行设计。例如人具有左转弯、走捷径、识图形,以及遇到非常状态本能地躲避、向光、追随等潜意识行为习性。在寻路过程中,人们潜意识倾向于沿着视域宽广照明良好,视线通畅的道路行进,导示的位置应尽量安排在空旷鲜艳显眼的地方,有助于人们更好迅速找到导示信息,避免交通堵塞。例如,在进行商场环境规划时,考虑到人们的左转弯习性,通常会将购物流线安排在左侧,同时还要适量的拓宽左侧通道,这样能够起到快速分散人流,避免局部阻塞的作用,有效地规避了商业弱角或死角。因此在进行环境导示系统设计时,应遵循人的移动习性,理解人与环境的互动规律,把设计体现在人的无意识的行为当中,营造一种自然、熟悉的信息导示,增加导示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篇3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教学研究;经管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7-0053-02

1前言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集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边缘性的新兴交叉学科。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于80年代引入我国。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原来只是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社会需要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有鉴于此,从1998年起教育部确定“管理信息系统”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类学科的核心课程。我校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我校商学院工业工程、产品质量工程、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都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欠缺成为学习这门课程的障碍。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与自身的专业知识距离太远,难以理解、接受相关的学习内容。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特点,分别从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2合理明确教学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既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课,也是部分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由于两类受众对象的知识结构、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在教学上也应有不同的侧重。经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他们应该是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张义刚[1]认为应该使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以后在管理工作的岗位上,能够更好地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改进,促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是:(1)使学生掌握miS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具备较强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能力;(2)使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战略性作用,培养其在信息化环境下管理和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参与意识,使其了解miS开发步骤和方法,能够配合miS的开发工作。系统开发中的3个步骤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系统实施涉及到软件工程、程序设计等知识,这些是经管类学生的弱项,对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不应要求能够进行系统实施,而只要能够完成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就可以了。另外,从专业分工的角度来看,系统实施应属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范畴。

3科学规划教学内容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就可以科学地规划教学内容。一般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在概念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认识组织中的信息系统,特别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信息系统。第二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介绍信息系统基本的组成部分及其发展趋势,即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管理和通信网络。第三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介绍信息系统在组织变革中的作用以及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第四部分是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介绍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项目管理,以及投入使用后的维护和评价。第五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应用,如eRp、CRm、电子商务等。

在以上教学内容中,如何针对经管类学生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淡化末节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张义刚[1]认为,为了使管理类专业学生以后在管理工作的岗位上,能够更好地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改进,应该把数据流程的分析和如何利用数据来解决更多的管理问题作为管理类专业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顾继光[2]认为,教学内容往往受到所选用教材的制约,教材出版时出于通用性的考虑肯定会使其缺乏对特定对象的针对性,所以在授课时应“基于教材并高于教材”,注意把一些教材上没有深入和没有出现的内容引入课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课程教学中不侧重于讲解信息技术本身,而是重点讲清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管理的革新与信息技术改造的关系、管理的需求与信息系统实现的关系。重庆工商大学在本课程教学中强化了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中需求分析的讲解和分析,淡化了其他具体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内容,从而突出了管理类专业的特色。

我校经管类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是参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或使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首先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化观念,认识信息化大潮的背景及其对社会、企业的影响,通过分析讲解一些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作用的认识;其次,强调数据和数据管理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如何运用管理模型解决管理问题;第三,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系统的思维考虑管理问题,如怎样分析企业的业务流程,如何进行业务流程改进和再造,如何画数据流程图等;第四,在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需求分析能力,相对淡化其他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的具体内容;最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并了解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评价工作。

4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内容涉及企业管理的很多方面。对于从未走出校门,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的大学生而言,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如果只重视理论教学,学生往往会感到难以理解教学内容,影响学习积极性。因此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加强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方法[3-6],如引入案例教学法、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等。下面分别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讨论如何改善教学方法。

4.1理论教学

理论讲授是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形式,通过课堂理论讲授,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本课程相应的理论知识。在课堂理论讲授中,应特别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学生的思考、提问等交流,使得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逐步了解和认识。

案例教学较好地弥补了学生企业管理经验的欠缺,通过实际的案例,学生可以观察到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通过对各种业务流程的分析,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管理的内涵,进而对管理信息系统产生感性的认识。

案例教学不仅仅是讲解案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去,促使学生将以前所学的内容应用于案例分析中,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可以把课堂上要用的案例提前给学生,并把案例的思考题一起给学生,这样能够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案例中,避免了将“案例学习”变成“听故事”,锻炼了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案例教学以外,还可以通过课堂演示某个开发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讲解其内部原理和功能,加强学生对现代应用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另外,还可以通过到企业实地调研,使学生切身感受信息化对组织变革和管理效率提升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4.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实验等帮助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是在过去的教学中,认为该课程实验只是局限在课程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系统,一些院校在课程设计之外还安排了实验教学。如重庆工商大学将实验教学从低到高、从易到难分为4个层次:认知性实验帮助学生感性认知“miS是什么”,案例分析实验让学生了解miS是如何开发的,模拟性实验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解决系统开发中的难点与关键,最后设计性实验(即课程设计)让学生学习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前3个实验帮助学生逐步地加深对miS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的课程设计锻炼学生达到能够自己开发的程度。这样的实验安排对我们很有启发。

对于我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认知实验可以采用课堂演示一个系统,也可以安排学生上机操作了解eRp系统中的财务子系统、采购子系统、销售子系统、生产子系统等功能模块,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企业相应的业务流程,企业的管理功能如何利用信息系统加以实现等内容。案例分析实验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完成该实验。模拟性实验围绕系统开发中的难点及关键点,例如针对系统分析阶段中的“需求分析”,任课教师提供若干中小企事业组织的信息化需求背景,包括“超市销售系统需求”、“学校教务管理系统需求”、“中小贸易公司进销存系统需求”等,由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分析,形成需求分析报告,帮助学生领悟所学的相关知识。课程设计对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难度偏大,可以不进行系统实施这个步骤,只完成系统分析和设计工作。另外,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考虑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合作完成课程设计。在小组分工时由经管类专业学生承担系统分析的任务,根据用户需求提出系统逻辑模型;系统设计可由双方合作完成,共同设计系统的物理模型;系统实施的工作主要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承担。在开发过程中,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外,如何进行沟通合作,协调彼此的工作,同时控制好项目进度,这些也是很大的挑战。这种合作与今后实际工作中的项目开发非常类似,将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项目合作能力和开发能力。

5合理设置考核机制

课程的考核方法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起着督促和引导的作用。李竹宁[3]认为,一般的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只能检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很难考核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应该尝试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我院的miS课程分别开设了理论课和课程设计,按两门课程进行考核。理论课的考核方法目前以期末笔试成绩为主,以后可以通过安排1~2次案例分析的讨论,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给出平时成绩,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参与讨论。

课程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工作,最后每组提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并派代表用ppt汇报演示自己小组的设计成果,在汇报中教师进行提问,根据陈述和答辩的情况给予答辩成绩,教师还将根据报告质量给出报告成绩。另外为了防止“搭车”情况,每位同学都需写课程设计总结,说明自己负责的课程设计内容以及工作情况,教师据此给予平时成绩。最终每位同学的成绩由以上3部分成绩构成,这样既考虑到了小组的整体合作情况和成果,又兼顾了每个同学的工作表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6结语

本文研究了上海电机学院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改进问题,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一些院校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本文的研究对一般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有借鉴意义,希望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企业提供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义刚.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6):122-124.

[2]顾继光.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11):96-97.

[3]李竹宁.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刍议[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2,vol.2:23-26.

[4]刘智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119-121.

[5]李锐,郝庆升.面向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9):123.

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篇4

论文关键词地税系统教育培训信息化管理模式

近年来,湖南省地税系统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得到了切实加强,制订了科学的发展规划,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在湖南省地税系统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进程中,仍然存在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教育培训信息数量与实际需求量有差距,教育培训信息质量与实际要求符合度不高,各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不到位等问题,为此,应该从创新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湖南省地税系统创新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

一、创新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理念

(一)强化信息化管理意识

目前湖南省地税系统教育培训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化管理意识不强。对此,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培训信息化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工作人员树立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培训中所起到的作用,认识到对税务工作的重要价值,不断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亲身感受到信息化管理模式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要使他们意识到,信息化不是单纯的计算机硬件和技术,而是人与计算机之间的良好结合,形成人机之间的默契与和谐,在这其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强化教育培训信息化管理意识是推进湖南省地税系统创新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的思想前提。

(二)树立“两个观念”

在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湖南省地税系统领导干部必须适应时代需求,树立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两个观念”。一是人才资本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告诉我们,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比物更重要的资源了,当今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要求我们重视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时代,对于湖南省地税系统也是如此。地税系统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把对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当成一种长远的高效益的投资,教育培训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应该理所当然的受到重视和支持,争取为地税系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二是素质教育观念。新世界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这一工具,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对他们进行包括理论知识、方式方法、技能素养等在内的各方面的教育培训,促进他们的整体性转变。

二、创新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制度

(一)完善专项经费管理制度

地税系统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专项经费使用管理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实际执行与预算不相符合的现象。对于地税系统而言,信息化专项经费的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信息化建设提供财力支持。首先,要加大对信息化专项经费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让工作人员对该制度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和培训,便于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落实这项制度,同时要构建信息化管理和专项经费管理部门的交流平台,促进双方的沟通与了解,为共同推进信息化专项经费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奠定基础。其次,要完善信息化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例如修订经费支出标准和涵盖的领域,明确费用支出和核算之间的相互关系,严格财务审计和验收的各项要求,并逐渐建立起对信息化专项经费的管理和考核,出台相关的管理规章,将信息化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各自的职责明确区分开来,使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在工作中又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湖南省地税系统教育培训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二)规范管理流程制度

管理流程是指管理活动中一系列相互关联行为的序列结构,它反映了在某种活动目标的导向下,这些活动的先后顺序、承转关系,制约、推进和输入输出的客观规律。在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的新形势新背景下,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规范湖南省地税系统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流程制度。我们要遵循流程最优化的原则,根据湖南省地税系统教育培训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特点和现状以及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分析信息化管理的含义和内容,用信息化建设各个主体的合理要求,来规范信息化管理流程制度。第一,坚持湖南省地税系统教育培训信息化管理办公室对整体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增强推进信息化管理流程制度的合力。第二,完善信息化管理流程,促进其简单清晰明了,让工作人员一看就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善于抓住工作中的关键问题,重点解决。将任务分解,然后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身上,使他们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信息化管理工作。第三,对那些已经出炉并在实施当中的制度,要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细化其中的一些规定,明确界定之前不清楚的地方,以此来指导信息化管理工作。第四,地税系统教育培训信息化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应对措施,建立合理的权力和责任分配框架,明确权责主体和岗位,做到定岗定人定责,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促进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创新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机制

(一)创新组织管理机制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税系统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也成为税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税系统的政策也逐渐向该方面倾斜。地税系统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基础,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它为教育培训信息化的工作提供组织上的基础和保障。组建这一组织管理机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化组织结构;另一个是信息化组织管理者。要设计好信息化发展的组织管理结构,选择好管理者和需要的工作人员,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岗位的权责和人员。还可建立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从地税系统发展的全局出发,指导信息化管理工作,广泛吸纳社会上相关专家、学者,对信息化建设方案和执行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设计。地税系统也可以考虑成立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小组,具体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例如网络的运行和维护等等,优化信息化建设的环境等。

(二)创新评价与激励机制

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效果如何,需要通过评价才能知道。在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一套科学合理、客观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设立评价的内容和考核的指标体系,对教育培训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对于及时发现工作当中的问题,找出其中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是非常有帮助的。地税系统教育培训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信息的传输与应用,信息的基础理论与实际操作等,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一方面要对信息化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程度、信息化管理的效果、信息化管理的环境建设以及教育培训的师资力量等进行评价,对较好的人员予以奖励;另一方面,对尽心尽力工作,努力维护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和软硬件设备的人进行奖励,肯定他们的工作价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创新安全保障机制

目前,湖南省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网络存在网络病毒、黑客等安全隐患,这不利于网络平台的搭建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损坏了信息化建设的内外部环境。要想加强湖南省地税系统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安全保障机制建设,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建立起信息化安全保障框架,这一框架必须是完整的,结构是科学合理的,有助于将不良的信息挡在外面,它的内容应包括机房、服务器、数据库、网站等方面的安全防御。另一方面,健全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这一管理制度可以为税务工作人员提供行为指导和规范,防止他们因为自身的无知而导致犯错,损害了部门、自己以及他人的利益。它的内容应该涉及到信息审查、网络操作、电子公告、部门网站、电子监控等方面。

四、创新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方法

(一)依托网络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在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方法方面,我们可依托网络技术构建教育培训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考虑采用架构技术,将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业务、工作流程、数据情况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整理,并利用相关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搭建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应用平台,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要有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教育培训工作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保障网络基本设施的齐全和高效,购置高水平的软件处理系统,更新和充实系统数据库,对教育培训的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利用网络,将教育培训部门和地税系统的局域网相连接,扩大信息共享的范围和规模,增加各部门之间交流的内容和次数,尝试使用远程数据传送与互动。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分析,利用该分析结果,完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推动该系统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方便用户的使用和管理,同时,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为管理系统和平台提供技术支撑。

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篇5

一、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理论依据

当前,我们可以根据系统的要素、功能、结构、相互联系方式、历史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把教学管理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通过对这些子系统的综合考察、分析和研究,推导出教学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其规律。既然我们可以把教学管理工作用系统的理论加以抽象化,那么,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理论,对系统内的信息加以科学化处理。

一般来说,在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中,必然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与信息流。这些信息的出现、传递、交换、流动与反馈,必然会全面地反映出教学管理整个系统的活动特点及其规律。如果我们能科学地获取这些信息,整理、分析和利用这些信息,就有可能科学地认识到教学活动中的规律,从而为控制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提供保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依托控制理论对教学管理系统进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另外,教学管理是一个可以构成闭环的控制系统,要想认识这种闭环的控制系统,我们就应该从“过程论”的理论出发,基于系统化理论,将教学管理系统视为一个可被分解、可被划分和可以控制的多维空间。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有许多有序的节点,这些节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与教学管理的各类环节,而环节与环节之间,即节点与节点之间,可以用某些链连接成为一个主体的空间网络。总之,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基础就是:依托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充分运用过程理论和网络方法,将我们平时所遇到的杂乱无章的日常工作,进行有序的科学化整理、分类、调度与处理。

二、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

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是: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以教学管理基本原则为指导,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方法,建立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过程控制系统,进而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动态的有效管理。

(一)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核心。整个教学管理系统的运行是依靠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来指挥的。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教学管理决策是指参与教学领导工作的管理者,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选择目标和行动方案的活动。由于教学管理所依据的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传递、交流、加工和制造的过程,因而教学信息的管理又成为教学管理决策系统的基础。此外,在有一个科学的教学管理决策系统作指导、畅通的教学管理信息为基础之后,还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教学管理控制系统作为保障,才能使整个教学管理系统合理运行。

(二)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前提。正确的决策依赖于可靠的信息,而可靠的信息必须经过畅通的信息网络来获取并进行加工和合理流动。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要及时得到灵敏、准确和有利的信息,从而使教学管理决策指挥部门在拥有足够信息量的前提下,保证系统的顺利运行。而信息反馈系统的科学化管理则更加重要,主要体现在教学信息的搜捕术、浓缩术、筛选术、提取反馈术四个方面。

(三)教学过程控制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关键。教学过程控制系统是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各类教学检查为手段,以教学过程中各类教学环节为重点而形成的。教学过程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学风评估制度、教学检查制度、作业抽查制度、试卷抽查制度等。通过将这些制度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不仅使我们有效地控制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关键点,而且使人才培养全过程得到优化,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形成过程及作用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人们对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过程应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往返过程,但这种往返并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复过程,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们首先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才可能上升为理性思维。然而,当理性思维形成以后,我们又会发现原来初始实践中的某些缺陷,这就形成了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从而使我们的实际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过程,也符合这种认识规律。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一个有效的决策系统,通过一定的理论总结与分析,充分认识教学管理决策系统建立的意义与作用。但是在理论分析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要建立一个闭环的有效决策系统,还必须对相应的环节进行完善。这就促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必须对某些内容进行重新认识、分析和归纳,并把这些认识成果补充到原来的理性认识之中,使教学管理科学化体系逐渐得以完善。这种在科学化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在以下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轨道。教学管理科学化体系主要由前面所述三大系统构成。因此,高校应该围绕这三大系统,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科学制定教学规章制度,加强各项教学工作规范化建设,使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

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篇6

一、全息信息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物理学中,1948年英国伦敦大学的丹尼斯·伽柏(D.Gabor)发现:一张底片打碎后的任一小块都能呈现出整体的全部信息,这叫全息照相。1更有甚者高压辐射场照相(基里安摄影)术:将一片叶子切去一小块,而辐射场的光晕却沿着被切去前的叶子的轮廓分布着。这说明组成物体的一部分物质或分子、原子团具有存贮该物体整体的全部信息的特征,并且随着外界能量级的不同表现出不同层次的全息特征。即物质本身具有对信息存贮的全息特征并是分层次的。

在生物学中,1984年我国山东大学的张颖清院士创立的全息生物学指出:生物体的某些形态学结构和功能不完全相同的部分,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生物整体的缩影。有三层含义:(1)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包含着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2)每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与生物整体一一相对。(3)胚胎发育也是一个全息过程。2该理论正成为1997年兴起的"克隆"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系统论以数学模型给一般系统特性进行定量描述,并作为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基本理论体系出现了。其研究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走向综合,使非物理学科走向精确化,并导致科学与教育的综合化。影响到我国中学理科课程的综合化和大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发展、高校的合并。其中自组织理论以系统的观点将微观与宏观、无机与有机、自然与生命所表现出的规律沟通起来。3

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使科技知识信息的传播变得高速且普及,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一台可上网的电脑,都可以得到来自各行各业的信息。即任何地点的人或团体拥有的信息都可能具备全社会整体信息的全部或部分特征,但不同的层次与不同的需求又表现出不同的全息层次。这也表现出社会信息的发展呈现出全息性并且是分层次的。

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个体经济、区域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个体经济、区域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缩影,呈现全球经济所必需的要素和特点,表现出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全息性。也带动了政治、文化等的全息性发展。

正如李政道所说:"20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我认为,21世纪微观和宏观应结合成一体。就如造计算机,是不是越小的集成电路就越好呢?我们可以把集成电路越造越小,小到氢原子,可是我们对氢原子完全懂,这里不可能再有什么信息。"4可见呈现全息性特征的信息物质并不是最小的物质,而是一个最小的信息系统。

由上可见,无论是自然科学的物理、生物,还是社会科学的文化、教育、经济、军事、政治等都呈现出其局部信息与整体信息的全息性关系,并使当今社会的微观信息和宏观信息以全息性的特征结合成一体,即:微观信息系统作为宏观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具有宏观的全部或部分特征信息。在自然界中信息系统的全息特征具有普适性。现代社会就要树立全息信息观。而全息信息观与全息教育观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关系。这表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要适应人类对自然界信息存在的全息性的认识,和人类社会信息技术趋向全息性的发展要求,教育观念也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全息观念--全息教育观。

二、全息教育观的理论模型

全息教育观的理论指出:学习者和学习者群体作为全息教育系统的研究对象,学习者个体获得的信息的不完全相同的部分,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学习者群体的整体缩影,即学习者包含着学习者群体的整体信息的规律。有以下3个特征:

1、学习者个体系统的信息结构包含着学习者群体系统的信息结构,并以一个子系统的形式存在。

曾经有人将黑猩猩与人的幼儿一起喂养,在3岁前黑猩猩的幼子明显表现其行动和智力高于人的幼儿,但是到了5岁后黑猩猩的幼子智力几乎停止发育,而人的幼儿的智力却在继续发育。这一典型事例说明:人的发育信息来自于人的物理全息性,人的生物全息性(如大多数基因的遗传性)。但存在于学习者个体身上的整体的全息信息,一开始并不是明显表露出来,即具有内隐性;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被激活,明显的分层次地呈现出来,即又具有分层外显性。即学习者个体的知识结构是以内隐性方式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以外显性的方式逐渐达到学习者群体的整体知识结构。因此,任何一个学习者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其学习者群体中的天才或伟人。对于教育者来说就是要找到这样一个条件。正如人们常说的: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懂教育的老师。如赏识教育的发明人周弘的成功就是符合这一原理的,即首先要坚信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好的,但是要找到一个适合他的条件和环境。尤其是对于他的女儿,一个后天双耳全聋者来说。

2、学习者个体的信息系统的不同部分与学习者群体的整体信息系统的不同部分一一对应,并以系统分层扩大的方式扩大。

学习者群体的扩大,将驱动学习者群体信息的扩大,对应地拉动学习者个体信息系统的跨跃式扩大。因此,在我国从小学开始普及外语、互联网络,将会使学习者群体扩大到全世界,每一个中国人将得到全世界的信息系统,进入到世界先进行列,但是这一过程也是分层进行扩大的。

同时,学习者个体的隐性信息转化为显性信息及创新时,通过媒体的宣传、教育和应用将对应地扩大学习者群体的创新活动。因此,要大力加强高新科技知识的宣传、普及、推广、应用。

如赏识教育在于不断地鼓励孩子们扩大群体交流,防止产生孤僻的性格,尤其是有生理缺陷者,要多说、多讲、多交流,以多种方式传递信息。

而"狼孩"现象的出现也正可以从反面说明学习者个体与学习者群体的一一对应关系,对"狼孩"的拯救、教育工作的困难显示出其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断层,认知过程出现了停滞。

3、学习者个体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全息过程。个体的认知过程表现出群体的认知过程。即个体每一次的认知过程将再现群体的认知过程,并以信息能量的方式存在。

人类的知识体系是一个从感性知识和经验知识,到科学知识,再到哲学,这样3个层次的知识体系构成的。5因此,个体的认知也应经过上述3个层次的认知过程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分层完成由信息到知识,再到智慧的过程。缺少感性知识和经验知识的认知体系是没有根基的,是不能进行原始创新的。没有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知识体系是不能进行横向和纵向驾驭的,是缺少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是看不准发展方向的。只有科学知识也将是其下无根,其上无发展方向的。要完成由信息到知识,再由知识到智慧的认识过程,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点。

因此,我国高校正进行着大规模的人文与科技融合的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出现了研究型课程教学试点,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信息的全息发展特征的。

如赏识教育在于不断地鼓励孩子们提高认识,不但要赏识孩子们的成功,更要赏识孩子们的失败,使她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形成上升到哲学高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自觉地指导今后的娱乐、生活、学习、工作。

三、全息教育观的理论意义

首先,肯定了人人都具备成才的素质。即内隐着物理、生物等的全息信息,是生物进化的遗传信息,并以一个子信息系统的形式存在。能否成才决定于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包括学习者个体的特化和学习者群体对其的抑制或作用。

其次,肯定了群体及其环境是激发自己的条件。即人人要成才,必须要不断地与环境交流,获取信息激发自己的隐性全息点。群体及其环境也包括自己在内,自己也作为环境中的一部分同样激发着环境。个体与整体在不断地进行着全息的交流。

再次,指出了不论是个体或是群体的发展都必须遵守同样的过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其认知过程是一个从原始的感性认识开始的直到上升到哲学境界的自我建构过程,是不可以由他人来代替的。

最后,明确指出自然与人类将走向全息信息观,达到"天人合一"的认知境界。并以子系统与父系统的关系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父系统之上应有更大的系统。而对于该点的认识在我国古代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经》中的阴阳、八卦学说,《尚书》中的五行学说,中医中的辨证施治理论、"耳针图",气功的人身小宇宙观等多有论述,而现代科学中的系统科学、物理和生物全息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平衡与综合治理等都已显现出其端倪。

四、全息教育观的实践意义

1、以全息教育观为指导进行教育教学法的研究和探索,使之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更好地指导优化教学。如对当代新兴的极为成功的教育现象,如赏识教育、李阳"疯狂英语"等的理论研究,就具有全息教育学的三大特征。

2、外语和互联网络等国际信息技术的普及是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必须优先发展。

3、人才的发展本身是一个趋向于全息的发展过程,以全息的观点进行教育的改革,才能培养出全息型的人才,教育才是超前的教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理科的综合、文理科的大综合、高校的合并都是其发展趋势。定期举办综合性跨学科的学术报告会,组建科技博览会和展览馆。除了国际、国家、省级的各类学术报告会之外,在校内组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会也是很有必要的。

4、加强从原始创新开始的直至形成稳定的哲学观的自我建构过程的教育,无疑是实现教育、科研、产业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在学科教学中增加由科学知识到哲学知识的系统科学、艺术科学等软科学知识的渗透性学习,提高知识的综合能力、管理能力、升级能力。

5、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文与科学的综合,应以哲学为其指导。以实验研究、科学调查为基础。加强系统科学、美学等软科学的研究性学习,使应用技术、技术科学顺利上升到哲学高度。

6、科学技术与综合环境的发展是相互对应的。因此,科技的进步与环境的综合治理应同时进行。否则,会产生相互制约。

五、全息信息观和全息教育观的研究方法

由于全息信息观和全息教育观表现出系统科学的特点,因此对其的研究可以借鉴系统科学的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医院信息化建设;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R197.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9(c)-0140-03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不断扩展,医院管理系统的应用不断深入,建设高效的信息系统成为以后医院工作发展的一个趋势。医院信息化建设不仅能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而且能够提升医疗质量和管理效能。但是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无论是前期的调研和考察,上线的培训和沟通,还是后期的运行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各个环节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环环相扣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摸索前进的过程,避免不了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很多医院领导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内涵、目标及实施策略存在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和把握不住的情况;其次,医院信息人员编配比例不合理,并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兼备管理科学、医学和信息学的复合型人才;再者,医院的医疗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应用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样的投入又不能产生直接的效益,医疗机构缺乏内在的投入资金的动力,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制约着信息化的建设[1]。我们不能完全模仿别人的经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医院信息系统。本院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以及医护人员的操作习惯等有针对性地分析解决问题,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方案。

1本院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本院现有的计算机业务管理系统初建于2000年9月,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多业务管理系统模块缺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业务需求。为了提高本院医护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结合本院的实际业务需求,本院部署上线了Hi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重症监护与手麻系统、临床路径系统、合理用药等十几个系统并购置相关硬件设备,医院的硬件配置整体得到了提高,对医院的人、财、物以及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打造出了医院数字化管理的平台。

2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三级医院已经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积极进行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本院也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医院的共性问题,同时也出现了本院一些特有的问题。从各方面考虑,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制约信息化建设。

2.1少数医院领导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重视

医院信息化将大大降低全院成本,全面提升医院各部门的生产效率,但是医院信息化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要处理的关系很复杂,要协调的工作很繁琐。只有医院各级领导将医院信息化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给予大力支持,各部门通力配合,才能有效打通全医院各部门的信息神经末梢。如果信息化建设得不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势必将延缓信息化建设进程,甚至可能会造成一些信息孤岛,极大提高后期维护生产运行的成本,偏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初衷。

2.2缺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信息人员是推动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因素之一,因此其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信息化的进程和结果,制约着医院信息化的高效快速发展。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医疗队伍的壮大,软件和硬件随时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还需要亲自去一线指导解决,充足的信息人员配备是完成工作的基本保障;同时医院信息化人员不同于一般的信息人员,他是专门为医疗卫生行业服务的,需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一定的医学知识,又要知晓一定的管理学知识,还要精通信息技术,因此拥有一批具有管医疗、管理、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2]。

2.3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根据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的调查,投资不足是阻碍医院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3]。一些医院管理者片面地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购买软件来辅助医院管理和医生工作,没有认识到这是适应全球信息化大趋势、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效率的探索和实践,以至于只进行最基础的信息化建设来应对上级部门的要求和检查。甚至认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的长期工程,需要长期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是不明显的,甚至需要在系统上线稳定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有所成效,没能从长远角度认识信息化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愿意把资金投入到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中,例如病房楼的扩建、病床的增加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医院信息化的资金投入,阻碍了信息化的进程。

2.4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

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是信息科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某几个部门的事,它应该是全院所有人员相互协作的事。相关科室工作上不配合,相互推诿,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每个科室的工作都与信息科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如果凡是与信息有关的工作都由信息科来完成是不科学且不实际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耽误了工作的进度,而且还有可能降低工作的质量。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对医院的信息化作全面的完善改造和升级,新上线的信息系统对于全院医护人员都是全新的事物,需要对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及基本操作做好加强训练,可是医护人员对于上线前的集中指导和培训相关的事情态度不端正,认识不到位,纪律性不强。甚至有的老专家已经习惯了手工书写病历和医嘱,不愿意改变现有的工作方式,再加上对基本的电脑操作知识不熟练,造成上线之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2.5医护人员与开发人员的沟通不畅

医院领导在信息化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开发人员需要第一时间与医院相关领导进行沟通了解当前的工作进度,从而确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没有及时地沟通将会延缓工作进程。医院信息化系统一般是在开发商的系统原型上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例如操作习惯、患者医护人员的数量及结构情况等进行修改。这就需要开发商能及时与相关科室人员沟通并了解他们的需求,征求他们的意见。但是,大多数医护人员不具备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在表达需求时就会出现偏差,开发人员理解不到位,最终导致完成的系统功能不能满足需求,需要系统反复地重新开发设计,造成大量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延缓工作进程等诸多问题。

3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3.1制定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和制度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有效地进行资源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确保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成功实施,应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4],例如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系统权限分级管理规定等,并成立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作出清晰明确的规定,同时对责任追究与考核奖惩办法进行公布;为确保医院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制订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相关的各项重要工作政策均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给各个部门,加强对其的约束力。

3.2引进并着力培养具备医学、管理、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保证医院信息化人才的质量,医院要从源头抓起,在录用新员工时,凭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知识技能测试、无领导小组测试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进行人才的选拔[5]。同时,新聘人员需要在各科室轮转,掌握各科室最基本的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将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能力,方便以后更快地适应工作。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根据每个人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多层次、分类别、多形式的培训制度,例如岗位培训、学术会议、互联网学习等。同时制订定期考核制度,要求能够熟练应对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对新知识的运用,成绩合格者颁发相应的合格证书,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3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医疗卫生行业作为保障全体人民身体健康的关键,中央以及地方财政部门应加大对卫生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资金管理办法,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医保,新农合等的财政补助政策,并规定医院业务收入按一定的比例投入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去。同时可以通过社会捐赠、银行低息贷款、重大项目合作等多重形式筹集资金,加大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3.4强化全院医护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强化责任意识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根本[6-7]。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就失去了工作的根本动力,就不会有过硬的工作质量标准,工作就不能很好地得到落实。不管医护人员处于哪个级别,都要做到对上负责、对下负责、对己负责。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只靠单纯的制度约束是不够的,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让所有的医院工作人员从根本上认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从心理上接受信息化建设的好处。①医院的各级领导要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对信息化建设在医疗卫生事业长远发展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不段增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②加强对广大医护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的宣传动员工作,让所有的医护人员认识到信息系统给以后工作带来的便利,能大大减轻工作负担,这将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5加强医护人员与开发人员的沟通

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8],相关科室与开发商可直接通过当面交谈的方式向领导汇报工作和反映情况。相关科室可通过纸质形式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核同意再交给信息科与开发商确认修改。信息科相关人员会定期下临床科室收集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形成一个电子版的问题汇集放在一个服务器地址上,分情况的轻重缓急逐步解决,最后将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汇总起来分发给各科室,以免工作的重复执行。

终上所述,医院信息化建设避免不了出现问题,只要全院人员上下一心及时地解决问题,就能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最终实现全院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中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Z].2008.

[2]李春林,刘建辉,周根鸿,等.浅析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医学信息,2010,23(7):2032-2033.

[3]温晟.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2):78-79.

[4]王双彪.新一轮医改背景下加快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5):563-566.

[5]陈敏,陈旭武琼,等.卫生信息化人才在职培训思考与建议[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2013,10(2):135-139.

[6]罗书练,郑萍,侯世方,等.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3):239-240.

[7]陈祖林.医院信息化建设应把握的几个环节[J].武警医学,2011,22(5):454-455.

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篇8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地方高校;本科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3-1429-02

ResearchonUndergraduateCoursesSystemofSpecialtyofinformationmanagementandinformationSystemforCommonRegionalUniversity

taowan

(ComputerScience&engineeringDepartment,anhuiUniversityoftechnologyandScience,wuhu241000,China)

abstract:ordinaryregion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accountfor70%inallcollegesanduniversities,whichhavespecialtyofinformationmanagementandinformationsystem.Sosomequestionsinprofessionalteachingareanalyzedattheunderstandingofspecialtyorientation.andcombinedwithmany-yearsteachingexperiences,aundergraduatecoursesteachingsystemisputforward.

Keywords:specialtyofinformationmanagementandinformationsystem;regionaluniversity;undergraduatecoursessystem

1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在进行专业调整时由科技信息、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五个专业合并而成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个跨专业、面向技术和管理多个层面,注重将工程化的方法和人的主观分析方法进行结合的交叉边缘性学科,虽然已经历了10年的发展,但在专业定位时仍存在各高校对该专业的认识不统一、定位不明确,使得专业培养的目标不清晰,导致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认识不清,为专业推广、专业人才的质量评定以及就业带来困难,尤其对普通地方性院校的专业毕业生而言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

我校从2002年起开设此专业,2004年起全面实施学分制管理,现已有3届毕业生,在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也取得一定的经验。本文分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讨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方案,结合我校2008级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一个普通地方院校本科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案。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和培养方向

在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课题组(CiSC2005)的信息系统教育的社会需求报告[1]中,可以知道现在市场上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还是很多的,尤其是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达到了76%。对于需要的企业来说最迫切的是要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去做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的工作,也有些企业需要毕业生去做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在调查企业中,几乎有一半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计算机专业,这显然有违“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的初衷,这一方面说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需要更明确地定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企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要。此外有23%的企业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应该在企业中发挥一定的开拓作用。

2001年国家出台的《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将企业信息管理师(Chiefinformationofficer,Cio)定义为“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并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复合型人员”。这反映了社会对信息系统人才的要求,因此承担培养大量人才任务的本科阶段教育应符合这样的要求。分析Cio的标准发现其包括6大职业功能模块: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网络构建、信息系统维护、信息系统运作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6个模块说明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3个基本方向:1)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2)企业信息化管理;3)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以本科教学可以定位于这些方向,并根据自己院校的特点选取重点。

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应反映专业的本质特征,符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指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干课程为: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是一个面面俱到、保留原五个专业各自痕迹的大拼盘,课程门数多,可操作性差,也不能反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质特征。之后教育部又起草了《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初步意见》,提出了一个较灵活的6+X方案。其中6门必修课程是: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或叫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X为各校系科自定课程。这一意见方便了各院系根据学校性质、专业特点确定自己的课程体系。

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的历程的多样性,使得各院校在本专业的教学上有各自的特点,但地方性院校通常都具有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任务。笔者所在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即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领域的相关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体来说,本专业培养的信息管理人才,能在一般管理与信息处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能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和方案,提出系统需求和目标,学生应具备操作、管理、实施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提出以下课程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

分析以上课程,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侧重于信息管理方面知识的介绍;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则说明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的规划与设计过程,是信息分析与管理相融合的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和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技术类的课程。侧重于培养有关信息系统的实施与操作能力。

4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

教育部的主干课程目录,为院校设置课程提供了指导,但对于软硬件均还在不断发展中的地方性院校来说,还应抓住自身的特点进行课程建设。笔者所在学校是以工科特色为主的普通院校,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在计算机系,以“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及“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培养目标,结合设置的主干课程,提出的课程具体实施方案是:

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分为6个模块,即:1)公共基础课模块;2)专业基础课模块;3)专业课模块;4)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5)专业任意选修课模块;6)公共选修课模块;7)实践教学模块,课程体系结构表见表1。

具体内容如下:

1)公共基础课模块,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

2)专业基础课模块,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线性代数、概率论、Java程序设计、运筹学、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信息科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微机原理及应用等。

3)专业课模块,包括:信息专业导论、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等。

4)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开设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为:信息管理系统方向(开设课程为:操作系统、web编程与网站设计、管理软件开发工具及应用、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系统工程);电子商务方向(开设课程为:网络安全、web程序设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

5)专业任意选修课模块,可选课程包括:企业战略管理、多媒体技术、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实训、知识管理、UniX网络管理与编程、XmL语言及实践、UmL及应用、信息工程项目管理等。

6)公共选修课模块为全校选修课,主要侧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如:文化素质教学、音乐艺术欣赏、美学原理等。

7)实践教学模块,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

5意见和体会

上述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包含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体现了专业的内涵和基本思想,但由于本科阶段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内容属于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范畴,从实际的教学来看,往往会产生拼盘式教学,学生在掌握时往往是什么都会一点但又什么都不能实际应用。这就对专业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突出实践环节,以此融合各领域的知识,如清华的光华管理学院采用了学院与一些大型企业联合,由企业提供管理实习的机会,以企业的管理经验促进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使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质量有很大的提升。由于地域和院校实力的限制,同时由于信息专业还未被社会与企业完全认识,现阶段大多数普通地方性院校与企业合作还是比较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探索一条适合普通院校进行专业教学的道路;另一方面师资力量要有保证,不能仅仅让专业的管理学、经济学或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教师来上课就行了,如果长期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达不到专业的培养要求,因此必须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

表1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表

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突出专业的特色,如:1)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等课程均配置了学时数较多的实验或课程设计,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概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要过分关注于技术的细节,而是要树立“大实验”概念(由调研、分析设计、上机实验和实验检验组成的综合整体,而不仅仅是实验里的实验)和全局分析的意识;2)根据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现状,开设《管理软件开发工具及应用》课程,选择比较适合信息系统开发、较流行且易于初步掌握的语言作为范例语言,这样使学生可以马上运用以实践自己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思想。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熟悉语言的开发作用,在教学的一开始即以一个比较完整的信息系统(如一个已经投入使用的人事管理系统)为例,使学生从头即树立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概念。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到:1)上机实验和实践不断线,突出工科院校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的特色;2)外语教学(含公共外语教学和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不断线,以适应国际化的需求;3)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如我校在暑期结合学生科研立项,开展学生科研活动),以检查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改进课程教学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4)教学计划中高年级的专业方向选修课和专业任意选修课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信息专业发展快的情况。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黄润龙.高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一界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77-680.

[3]苟娟琼,关忠良.信息系统专业及其建设的再认识[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一界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70-673.

[4]张基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教育,2005,8:48-52.

[5]姜灵敏.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8(2):98-100.

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篇9

[关键词]竞争情报系统 竞争战略 情报 信息系统

[分类号]G350.7

1 竞争情报系统概述

竞争情报的概念影响竞争情报系统(CompetitiveintelligenceSystem,CiS)的目标和建设内容。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ociety0fCompetitiveintelligenceprofes―sionals,SCip)在使用“竞争者情报”(Competitorintelli―genee)术语几年后,决定改称为“竞争情报”。如今SCip认为竞争情报是在理解竞争环境的基础上,为了决策而进行必要的、合乎伦理的业务方法。此概念更加倾向于Ci的决策支持特性,但前提是理解竞争环境。CiS的功能在于理解竞争环境,辅助决策。Ci的业务和工作模式,包括C1人员的工作流程以及企业Ci涉及到的企业相关人员的工作模式和流程都对CiS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在CiS的组织机构表现、管理手段还是技术引进上。

对于CiS概念,相关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种侧重点:①突出竞争情报流程系统化,如约翰・e・普赖斯科特认为竞争情报系统是“一个持续演化中的正规化和非正规化的操作流程相结合的企业管理子系统”;②突出计算机信息系统为核心,如刘玉照认为竞争情报系统是“计算机应用系统”,陈峰和沈固朝分别认为竞争情报系统是“信息系统”;③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包昌火认为竞争情报系统是“竞争战略决策支持系统”,曾忠禄认为竞争情报系统是“为用户的需要创造情报产品的体系”,谢新洲等认为竞争情报系统是“企业领导集团在经营战略和竞争决策过程中的‘中央情报局’”。在这里有必要提到对竞争情报软件的概念和看法,将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软件化并集成到一个软件体系中,产生了竞争情报软件,它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但是竞争情报软件不是一个完整的竞争情报系统。

在定义CiS时,对于究竟是处理信息,还是情报,或是智力,没有严格说明;对信息与情报的关系也没有严格说明。与CiS类同的概念有:竞争信息系统、竞争支持系统、竞争战略决策支持系统。和CiS相近的概念有竞争情报软件、竞争情报体系、竞争情报技术与工具。CiS应该基于“系统”的观点,可以从管理、技术等不同角度来定义,这些都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至于CiS处理的是数据、信息,还是知识、情报、智力,本文认为它们应该是分阶段和共同存在的;而ClS是否要处理其它情报,如科研情报、管理情报、市场营销情报或其它情报种类,这在理论和实践中是不能也无需严加区分的,更无需根据CiS的字面意义来强行圈定其处理内容和类型。

CiS的研究需要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有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信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企业内部则是向专业化和建立核心能力方向发展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的持续变化。CiS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问题,在理论上也受到竞争战略、情报理论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影响。CiS的研究背景如图1所示:

2 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

当今的企业所处的环境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知识经济的崛起。

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都在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世界经济趋向某种程度的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显著提高,未来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全球环境下的运作能力。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价值,给企业带来了很多机会,也带来了威胁。竞争的对手不再只限于国内同一产业的厂商,而是全球的厂商。经营企业已需要一种全球性的眼光和考虑。员工间通过全球性的e-mail网络,彼此联系无碍。全球化造成了许多新的商机,但也使得协调工作更为复杂。

信息/知识经济的崛起:在基于知识、基于信息的服务型经济中,知识和信息成为财富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在知识和信息经济中,许多新产品/服务都是以知识和信息作为基础,它们的生产需要大量知识和大量学习。也出现了完全基于知识和信息的组织,专门从事信息的生产、处理和。即使是传统产品的生产,其生产过程中的知识运用也在不断加强。在基于知识和信息的经济中,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起着很大的作用,成为关键的战略资源。一方面组织必须借助于信息系统,更好地利用组织内的信息和知识,帮助管理人员最大化地发挥知识资源的价值;另一方面,生产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管理决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变得越来越至关重要。

3 竞争情报系统的实践背景

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的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国内同一产业的企业,而是全球同一产业的企业。企业在竞争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合作以应付更大的竞争局面,合作竞争模式之一就是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另外,企业利用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经过分析后用于决策,竞争情报的运用成为企业日常活动的一部分。于是供应链管理相关信息系统和CiS应运而生。企业必须借助于信息系统才能更好利用组织内的信息和知识,帮助管理人员最大化地发挥知识资源的价值。关于Ci及CiS的使用现状和进展情况,以下是一些看法和论断:

竞争情报以及竞争情报系统得到广泛运用。如,Johne.prescott认为“竞争情报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商界”还有,“竞争情报在好多企业已开展得非常好。据统计,全球500强企业中,95%以上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国际市场上,CiS产业相对成熟,中国市场方兴未艾,预计国内企业CiS的市场规模不小于eRp(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市场容量。

但是,在许多组织里,竞争情报是一个相对小的部门,得到比较少的资金,在不同程度上由其他部门来支持开展工作。竞争对手分析和Swot(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是经常使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电子邮件是常用的竞争情报的方式。竞争情报工作中比较重要的问题是访问、集成和共享信息、更好的教育以及提高管理层的竞争情报意识。大多数竞争情报部门支持多种类型的业务活动,使用不同种类的竞争情报工具和技术。

在我国,更多的企业开始实施竞争情报工作,但竞争情报工作需要引起企业高层决策者高度重视,尤其是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竞争情报还存在着某些问题,如企业缺乏竞争情报专业人才,有的企业没有专门的竞争情报经费,竞争情报工作体系需要健全。

在CiS的建设中有这样的困惑:是否严格按照竞争情报的定义和基于竞争情报的活动来设计和运行CiS?与竞争情报相关,但概念有所不同的科研情报、管理情报、市场营销情报或其它种类的情报,是否要在CiS中收集?有没有因为要建立ClS,而还要建立管理情报系统、市场营销情报系统或科研情报系统?杰里・p・米勒在分析竞争情报的前景时,认为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不是让“竞争情报为何变得如此受欢迎”的根本原因,真正动力是竞争情报“为决策者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它提供了某种决策者一直需要却一直缺少的东西:洞察力”。那么CiS,或者说竞争情报软件能否帮助竞争情报人员为企业发现、提供“洞察力”呢?

4 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的理论维度及其影响

从业务的角度讲,CiS处理的是情报,这就涉及到与情报相关的术语,即数据、信息、知识、甚至智能等,还有相关研究领域:竞争情报和情报学。目前我国竞争情报的研究和推动大多数来自情报学界和咨询机构。这个研究的角度简称情报维。从系统的角度看,CiS有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功能,输入的是信息,输出的是情报,这个研究的角度简称系统维。从企业竞争战略的角度看,它支持组织战略管理问题的解决,以帮助企业应付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挑战,为企业的决策服务,简称竞争维。因此,CiS研究的理论维度主要是竞争战略、情报理论、信息系统三个方面。

4.1 竞争战略

竞争分为自然竞争和战略竞争,自然竞争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战略竞争以自然竞争为基础,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全面规划的行为。所以,竞争环境是动态的,战略也是动态的,企业所发动的竞争行为会引起其他参与竞争的企业一系列回应行为。传统企业出于对制造资源的占有要求和对生产过程直接控制的需要,常采用的策略是扩大自身规模,或参股到供应商企业,与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企业是一种所有关系,但这会导致一些问题,如增加企业的投资负担、增加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等。因此,现代企业应该具有开放、沟通、信任、合作的意识,产生了合作竞争模式,合作竞争的模式主要有战略联盟和供应链管理。

合作并没有掩没竞争,企业之间为争夺资源或客户仍存在竞争,只不过与单纯的对抗性竞争相比是一种更高层次和更有效率的竞争,是消费者能够得到更多满足的竞争,而不仅仅是价格上的好处。这种形式的竞争更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21世纪的竞争不仅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整个供应链的综合能力产生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

4.2 情报理论

情报学研究情报运动的4个基本环节――情报的产生、情报的组织、情报的传递以及情报的吸收与利用的特点和规律。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情报学的社会重要性日益增加,其作用和研究成果被认为是信息化社会的强大支柱之一。情报学可使人们有效地传播已积累的知识;不断地使人们及时吸收并应用新知识;通过情报的贮存与检索,唤起人们对知识的记忆;通过对情报知识的有效利用,强有力地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信息产业在经济中的突出位置将促使对情报经济问题研究的深化,竞争情报从情报学界的产生和发展与在企业界的崛起,正是验证了情报学界早期对情报学发展的期望。竞争情报成果丰富,无论是竞争情报的循环过程(规划与定向、信息收集、信息加工、情报分析、情报传播,或其它流程模式),还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基本框架(三大网络、三个系统、一个中心、六大功能)等理论,无疑是CiS的情报维度中的重要内容。由于有关CiS的文献的情报理论较多,这里不再赘述。

4.3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影响,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技术上的改变(20世纪50年代)、企业管理控制的改变(20世纪60-70年代)、企业核心行为的改变(20世纪80-90年代)、企业范围的改变,包括供应商和客户的变化(从21世纪初到现在)。而且这种趋势仍在发展变化。企业中的信息系统有很多,比如:电子数据处理、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专家系统、战略信息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使用者自建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全球化、企业再造、跨组织系统、互联网、电子商务、信息外包、虚拟企业、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等。网络化是随着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要求实现信息有机集成的结果,也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发展的结果。近年来,管理信息系统依托互联网正从企业内部向外部发展,随之出现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虚拟企业、网上交易、谈判支持系统等许多新的概念。信息系统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呈现新的情况:

・组织的经营战略、规划和运作程序与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库和通讯技术之间的依赖关系不断增强,任何一方的改变通常都需要另一方做出相应的变化。

・信息系统项目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导致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关系的变化。现在创建和管理信息系统已经超越单个企业部分,因为许多公司正在迈向数字化公司,所以信息系统扩展到了买主、卖主,甚至是竞争对手。肯尼思・C・劳东(Kenneth・c・laudon)提出了集成企业功能和业务流程的“企业应用系统(enterpriseapplicatlons)”,即跨越公司的不同职能、不同层次以及不同业务单位,对活动、决策和知识进行协调的系统,包括企业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及知识管理系统,企业应用系统自动处理能跨越多业务范围和组织层次,并能够扩展到企业外边。

CiS的竞争维方面,迈克尔・波特在竞争对手分析中提到了“情报系统”,即“对深入分析竞争对手所需的资料进行编辑需要的不仅是努力工作。为了切实有效,需要有一种组织机制――某种了解对手的情报系统――以保证工作过程的效率”。另外,克雷格・弗莱舍和芭贝特・本苏桑的著作《战略和竞争分析:商业竞争分析的方法与技巧》以及柯克・w・m・泰森的《竞争情报完全指南》、杰里・p・米勒和企业情报智囊团成员的《新千年情报:数字时解与实施竞争情报》等一些有关Ci的著作正在被管理界专家翻译,或由管理界专家编著,说明企业ci理论逐渐被管理理论界认同。CiS的信息系统方面,有人比较强调Ci工具和技术,或者ci软件。ci软件属于filS的范围,是CiS的重要内容之一。CiS最终要体现为一种计算机信息系统,而且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与联接的关系。CiS作为一种信息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存在着类似关系。CiS需要进一步被信息系统理论界认同。目前图书情报学界在CiS的研究中形成了核心竞争力,也是在企业管理领域研究的拓展。但核心竞争力是动态的,CiS需要加强和竞争(战略)以及(信息)系统的关系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篇10

abstract:Systemthinkingisanewthinkingmodeandascientificmethodforustosolvethecomplicatedsystemproblems.Currently,thearmyequipment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isasystemengineeringinequipmentmanagementrealmthatwearemakinggreateffortstocarryon.Undertheguideofthesystemthinkingtheory,itissignificativetounderstandandguidethearmyequipment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effectively.Beginningwithintroducingthesystemthinkingtheory,thepaperanalyzestheimportantfunctionsofsystemthinkingusedinthearmyequipment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andaccordingtosystemthinkingtheory,itgivesadvicestopromotetheconstruction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forscientificconstruction.

关键词:系统思考;装备管理;信息化

Keywords:systemthinking;equipment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

中图分类号:e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3-0179-02

0引言

装备管理是装备建设永恒的主题,是部队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基础工程,是关系到军队建设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1]。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对部队装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大力加强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装备管理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是信息化条件下提高部队装备管理效益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趋势。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军、师(旅)、团各个层次以及军械装甲、车辆工化、通信气象等各类专业,包括人员、装备、弹药、器材、库室场所等各种要素,涉及管、供、修、训、战等各项业务,贯穿计划、管理、控制、评价等各个环节,具有很强的系统协调性和整体联动性,需要强化认识,把握规律,整体规划,统筹建设。系统思考作为一种认识和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科学方法论,为我们研究和指导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对于科学推动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系统思考概述

系统思考源自系统动力学,是一种分析、综合系统内外反馈信息、非线性特点和时间延迟影响的整体动态思考方法[2],是一种用图示化工具分析研究和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系统方法架构。系统思考理论认为系统具有动态复杂性,行为具有反直观性,系统的行为模式和特性取决于其内部的动态结构与反馈机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时滞环节造成了“因”与“果”在时空上的分离,使人们往往做出错误的决策。系统思考的核心是唯物系统辩证观,它强调系统、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考察系统内外部之间的动态关联,注重从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反馈去解释系统的行为和表现。其基本内涵就是整体性思考、动态性思考和本质性思考,看长期处理近期,看全局掌握局部,看动态把握静态。系统思考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原理、原则、而且拥有一套支撑进行考察、分析、处理问题和组织学习的共性结构和系统基模,成为帮助人们认清整个系统变化形态的有效工具。

系统思考的方法是借助图示化工具-系统结构模型来描绘系统的本质。系统结构模型把系统复杂的内部关联予以呈现、化简,把难以言表的起因、变化形态、相互关联用图示清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而揭示复杂现象背后的单纯本质。系统结构模型主要由三个基本元件组成:正反馈、负反馈和时间延迟[3]。利用这三个元件构建不同的系统基础结构模型(简称系统基模)。针对具体的系统问题,通过巧妙组合用为数不多的系统基模可构建出反映各种复杂现象的系统结构模型。

系统思考向人们提供了一种把艰深的动态复杂问题简化成人人能懂易学的工具,描述了这些复杂系统的互动关系及其变化形态,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见隐含在复杂事件背后运作的简单结构,给人们引出了新的认识真实世界的坦途。

2系统思考在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功用

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涉及因素多,涵盖范围广,面临矛盾多,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把系统思考原理引入到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对于科学推动整体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1利用系统思考理论可以转变人们的思维模式,提高对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有助于树立整体观念,在动态和发展中全面充分的把握建设全局。

2.2通过运用系统模型可以方便、有效的揭示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本质,掌握系统整体动态结构和可能的主要行为模式,帮助决策者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方针、政策,以便把握住建设动向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建设实践的健康、持续进行,提高建设效益。

3系统思考指导下推动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系统思考为我们进行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根据系统思考理论,推动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创新思维,科学认识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科学的认识是科学行动的前提,而科学的认识离不开科学的思维。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涉及多要素、多环节、多层面的复杂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长期动态过程,而且系统内部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动态联系。因此,要搞好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思维,以科学的视角全面认识建设活动。对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系统思考,就是要从整体的角度考察建设全局,以动态和发展的角度分析建设的长远和未来,以“内生”的角度认识建设系统的内在规律,通过全方位、深层次地分析思考,充分认识其内涵、特点和规律,才能推动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人。

3.2立足基模,深入探索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部本质

系统思考理论认为:系统的行为模式与特性主要地取决于其内部的动态结构与反馈机制,系统在内外动力和制约因素的作用下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演化。因此,要抓住系统的本质就必须洞悉其内部结构和反馈,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工具就是系统基模。基模简明、清晰地描述了复杂系统的主要行为模式,反映了系统行为的内在本质。在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巧妙利用基模,构建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模型,可以有效探索其内部构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深刻理解内部结构和建设效果的因果关联,科学把握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本质和规律,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3把握规律,努力谋求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效益的最大化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可以被人认知的。系统思考就是通过把握系统内部的本质规律,达到驾驭系统的目的,使系统向着我们要求的方向前进。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对其进行系统思考,就是把握其中的规律,寻找制约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杠杆解,正确处理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以统筹建设全局,优化建设要素,抓住其中关键,进行资源整合,促进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4结束语

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我军部队装备管理建设的战略性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思考作为认识和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工具,为我们认识和推进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我们认清问题实质,准确把握建设规律,科学指导建设实践,从而积极稳妥地推动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黄世海.部队装备管理概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