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文化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4:20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篇1

关键词:城市文化;大学文化;互动关系

一、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概念

城市文化与大学文化,作为文化分层意义上的中观文化和微观文化形态,无时无刻不发生着相互作用,具有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相融相生、共存共荣的互动关系。

(一)大学文化

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还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主要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的整体。

(二)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相对于村落文化而言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一种更高级的文化形态。城市文化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人在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

城市文化与大学文化,作为文化分层意义上的中观文化和微观文化形态,无时无刻不发生着相互作用,具有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相融相生、共存共荣的互动关系。

(一)城市文化沉淀和培育大学文化的形成

第一,城市文化赋予大学文化独具个性的地域特征。每个城市所处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经济形态和文化传统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城市发展建设的历程中逐渐形成风格各异的具有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城市文化,成为城市的文化表征。而这些文化表征,自然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使得其域内大学从大学校园环境设计的基本风格、文化脉络以及审美情趣,到大学精神的传承与继承,再到大学制度的模仿与设计都天然地被打上城市文化的烙印,突显出当地城市精神文化的内涵与特色。

第二,城市文化成为大学文化枝繁叶茂的根植土壤。大学校园处于城市中,城市布局、建筑、道路、通讯设施、公共住宅、水源及给排水设施和市场上流通的各色商品,以及行道树、草地、花卉等人工自然环境,这些物质文化环境都能为大学人的科研、教育教学、社会服务和生活提供便利。同时,大学校园又处在整个城市文化的浸染中,城市文化的中心作用既体现为对大学文化的辐射作用和推动作用,也体现为对大学文化的吸收作用和消纳作用,不断推动着大学文化在城市的进一步聚焦和发展,为大学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大学文化反哺和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

第一,大学文化为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精神示范。大学是社会、城市的思想库,是社会和城市主导精神的发源地。大学人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团体意识和气质特征,这种意识和特征经过长期的积淀就形成了大学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文化的社会参与性空前加强,并为社会主流文化提供人本的、超前的新文化要素,引领城市文化的发展。

第二,大学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城市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城市文化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代表和展现城市形象的概念要素,内化为人们对这一城市的理性理解和感性认知。大学文化以代际相传的耕哺模式,使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学术交流、产学研结合等方面与生俱来的优势得以充分展示,在提高城市物质文明的同时,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引导各类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人才流源源不断地汇聚到城市之中,增强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当前城市文化与大学文化互动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城市文化与大学文化实现良性互动,融合共生才是互动发展的关键。

第一,城市文化建设滞后,使得对大学文化滋养不足。一座城市的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旗帜,精神源泉和精神动力,它体现了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城市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些城市由于土地资源紧张和投资成本巨大的限制,符合现代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大型文化基础设施仍然缺乏,人才和资金的欠缺更是成为制约发展的软肋。

第二,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存在隔阂,缺乏有效沟通交流。大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它有自身独特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活环境,这决定了大学必然与校外社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容易导致与城市之间的沟通障碍。相互沟通不足,造成双方心理隔阂,阻碍了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互渲染。

第三,大学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大学在提升城市形象、凝聚城市精神和塑造城市灵魂方面的作用还有待提升。大学作为城市中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吸纳的各种知识、信息、人才是城市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四、基于城市文化与大学文化互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是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就一座城市而言,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城市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及其他各项文化建设的基础,良性的城市文化建设为大学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资源,滋养着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的繁荣生长是城市文化建设不断进步发展的具体表现。进行城市文化建设,要结合地理、环境、资源各种优势展开,力求提高城市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

二是构建开放性的大学文化建设模式,增强城市文化整体实力。受传统自我封闭体制束缚,大学往往惯于把校园文化活动局限于校园之内,无形中筑立起了校园和社会之间的藩篱。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大学还可以面向城市,化解城市发展难题,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城市发展动态,加深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增加沟通交流渠道,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播媒体宣传大学文化。

三是加快大学文化建设,增强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发展先进文化,支持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御腐朽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师生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尤其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形势下,大学更应以其先进的文化引领城市文化的发展,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推助器,最大程度地形成和体现大学共同文化价值观念,形成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以大学锐意进取的精神焕发城市勃勃生机。大学文化建设要在本身已有基础的上,传承优良传统、借鉴其他城市和大学文化建设经验,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凝练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代校园文化。(作者单位:大连大学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尹建华.杭州大学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研究――以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为例[eB/oL].http:///portal/n1203c93.shtml,2010-04-29.

[2]金顶兵,闵维方.论大学组织中文化的整合功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3]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篇2

【关键词】建筑城市文化

在城市中,建筑是城市中重要的地域性风景线之一。建筑也是构成城市,展示城市风采的重要部分。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城市不仅是容纳当地文化活动的载体,也是传递和展示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追求的媒介。

一、现代城市与城市建筑

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愈来愈有自己的凝聚力,关于城市的自我认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愈来愈趋向同一,在城市自由和个性化的基础上,城市也具备了外在的表征。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中,社会上处处存在着竞争,城市之间的竞争也在逐渐地加剧。在一个城市的发展中,城市需要通过自我包装,自我文化的推荐才能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在城市的自我营销和包装中,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内容,还包括文化领域方面。城市需要在文化方面进行竞争,通过文化的传播和提高,来体现一个城市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城市提高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重要助力。

二、城市建筑和城市文化的关系分析

城市建筑和城市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建筑在反映城市文化的同时,也影响着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城市建筑是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文化中,城市建筑的发展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变化,城市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发展史是城市发展史不能或缺的一部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对自然长期选择和适应的结果。城市是人类存在的最经济和最方便的聚居形式,城市随着人类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并且随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的变化而呈现出崭新的形式。建筑是特定的城市空间上的形态,反映城市特有的文化特征。在建筑反映城市文化特征的过程中,建筑本身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特色,城市文化的地域性特色主要是通过城市的建筑来反映出彼此城市之间的区别。

(二)城市建筑具有城市地域性的表现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形成、发展都是与自身所处的位置和城市周边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代城市中,城市由于所处的位置和所在的环境文化存在差异,都导致不同的城市之间,具有不同的地域的特征。地域文化不同的特征,不仅显示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城市中,也显示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城市中。这种地域上的不同,也会导致城市文化的不同。不同的国家地域文化的区别更广泛,不同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不同的饮食环境与居住形式,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影响了不同的地域人们的个性。“地域性”和“文化性”是当代建筑理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但是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有着统一的性质,在分析建筑的时候,文化性和地域性一般是放在一起的,而不需要将两者强行分开来分析。

(三)建筑风格受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

所谓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价值观念的制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在城市文化的范围中,城市居民具有特定的生活方式,这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的范围中,建筑的设计和创造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建筑的使用者是作为城市文化创造者的居民。他们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和文化审美特征,形成了特定的城市生活方式。而且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中,他们的追求和喜好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空间与形式的设计。这主要体现在现代建筑的居住建筑和商业建筑中,此类的建筑设计中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以获得必要的商业价值。

(四)城市建筑随着城市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在城市中,各种城市的文化发生变化,会导致城市建筑也随着这种变化而展现出一种新的风格和新的形式。在中国古代建筑地域化特征差异明显,北方建筑多恢弘壮美,而南方建筑多飘逸秀美的建筑风格,在近代快速的生活方式和欧美文化的影响下,致使建筑出现了国际化,多元化的简约风格,地域性差异越来越小。这些风格的变化,也展现了现代城市的发展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全社会对经济的信仰在近几年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商业化的发展和商业化的价值认同都影响到建筑的发展。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建筑的行为直接受到自身文化和文明信仰的影响。在中国古代,闲适的生活使得人们更倾向于相对较为闲适的建筑风格。而现代商业化的发展,使城市的建筑在风格上趋向一致。

三、当前我国城市地标建筑的误区

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名片,是城市整体建筑形象的代表。标志性建筑除了外形具有创新性,在功能上更有超前性和包容性。标志性建筑不仅要体现地理区域优势,建筑本身还应出类拔萃、独树一帜。在近几年我国城市建筑中,追求城市地标的建筑愈来愈多。标志性建筑现已经成为了当今城市建筑的盲目跟随的热门,在城市的建设中,做标志性建筑仿佛已经成为了建筑的追求和城市展示的重要目的。许多城市为了提高影响力,有些标志性建筑显得非常的庞大和突兀,过分强调视觉效果,忽略其使用的经济性、便利性,难免走入误区。这种标志性建筑确实也为所在城市赢得了一定的新闻效应和印象深刻的效果,但是不能有机地融入城市的文化,不能真正展现城市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也更不能影响甚至决定城市文化的发展,标新立异的地标建筑往往也破坏了城市传统肌理。随着国际化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使得欧式建筑,美式建筑等“拿来主义”随处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的应对西方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我们尚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及时制定出合理的应对方案,对西方建筑文化的接受一直处于盲目的状态。同时如何做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如何在高速发展的城市进程中保持创新的活力和多样性,也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

四、结束语

商业时代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的竞争范围和竞争能力也在逐渐地加强,城市文化竞争已经成为城市竞争最重要的一部分。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所特有的关系都使城市建筑在构成城市文化、展示城市形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在现代城市建筑中,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都应该考虑城市的文化和特色,使建筑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避免一些为了成为“标志性建筑“而使建筑成为城市形象的破坏者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阻碍者。为了所谓国际化而失去自身特性的城市,都不能摆脱缺乏生气和文化底蕴的发展困境。

参考文献:

[1]王后军.建筑创作中的城市意识[J].华中建筑,2008,(1):66-69.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篇3

关键词:景观照明;文化;节能

中图分类号:tU113.6+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235-2

0前言

现在很多景观照明为了凸显文化,做得过于花哨,却忽视了节能环保。国家对景观照明这样的浪费现象也予以了重视,并出台了相关文件要限制城市景观照明。如何做到技术与艺术、景观与文化的完美结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学习的过程。

当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同处一区时,照明设计必须从传统风格向现代风格渐变。倘若突然在传统的建筑上空呈现现代的照明设计,那会非常突兀。倘若在传统的建筑上空加入一点现代的因素,再不断地过渡,最终呈现现代的风格,那人们就能舒心地接受。所以,城市景观的设计在美化城市夜景的同时,也可以做到节能。

1目前我国城市景观无序费电状态综述

时下城市景观照明过度过滥现象日益严重,白白浪费了大量能源,加剧了电力紧张局面,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相违背,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电力供应的缺口不时显现。努力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是一个非常迫切的现实问题。有水当思无水之苦,有电当思无电之难。当前,我们不仅面临着电力资源短缺的困扰,而且存在着电力资源的严重浪费现象。人为的浪费电力,成为电力供应不足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城市安装的大量景观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整体形象,但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过多的光源形成了严重的光污染。在片面的制造“人工白昼”口号之下,各种亮化工程风起云涌,即使一些小县城、小乡镇也大上夜间景观项目。这些景观灯耗电量大,开放时间长,造成了新的环境污染,加剧了能源消耗,令人痛心。

许多城市的景观灯不仅毫无设置必要,更无通宵开放的必要。这些景观灯的作用只不过是锦上添花,不开也不会给公众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但无数的景观灯所浪费的巨大社会资源,却被很多人所忽视。专家认为,不少地方在片面强调亮化的同时忽略了光污染这一问题。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在适应日夜交替自然规律中生息的,违背自然规律,一味搞“不夜城”,必然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后果。因此,在保证基本照明、不影响群众正常夜生活的前提下,关闭或撤除中看不中用的景观灯,不仅是为了节约,而且是为了倡导健康生活的理念。在能源紧张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扎扎实实的节能行动。党的十七大把节约资源上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低碳目标已经纳入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中。我们理应认真实践,从头做起。

节能减排,重在实践。最大限度地减少无谓的能源浪费,一方面要靠公众自觉,同时还需要政策的、行政的干预调节。比方说可以对过多过滥、造成光污染的景观灯征收高额电费,促使有关部门合理安排照明时间,杜绝用电浪费。对那些毫无实际意义,只能吸引眼球的景观灯,应果断撤除或关闭。要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发电,加大清洁能源利用力度,力求以最低廉的代价美化亮化人居环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与品位。

2目前我国城市景观的文化现状

2.1文化景观的构成

2.1.1自然景观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就是自然景观。自然景观很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者未受到人类的影响。

2.1.2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可以看见的文化事物和现象都可以作为文化景观。如街头流动的艺术表演属于文化现象,由于它没有固定在地表上,就不属于文化景观。

2.1.3文化扩散文化扩散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没有文化扩散,就没有社会的发展。

首先,文化使世界文化在不断的趋同和趋异中发展。趋同指的是各文化区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区的优势。趋异指的是将其他文化区的优势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赋予了地方文化新的生命意义。其次,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参与文化扩散的过程。

3文化景观的功能和作用

城市景观的功用性既涉及个体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更涉及到社会群体的诸多需要,从本质上来说,城市景观的这种功用性是社会群体的功用性。因此,城市景观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城市景观环境的设置必须考虑到满足包括人们交往方式在内的社会需要,否则就会产生问题。1954年,美国圣路易斯中心的普鲁伊特-艾格尔住宅区,本来是为低收入者所建,设计者的出发点是为他们创造出更好的物质环境,事实上这方面的努力也成功了。但出乎设计者意料的是,几年之后,这里却被破坏得一塌糊涂,而且治安也变得出奇的差。在一次又一次的改建失败后,当局不得不炸毁了住宅区的大部分,而这一举动却赢得了居民们的一片欢呼。这次事件发人深思,研究表明,空间设置与社会文化因素严重脱节,是导致住宅区建设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低收入者聚居的邻里单位中,社会网络起着关键的作用。美国下层居民尤其喜欢非正规的空间,在住宅的户外街道、低层住宅的门前、狭窄巷道的交叉口以及杂货店的空地上,进行无拘无束的聚集与交往。新住宅区尽管齐整、秩序性强和设施卫生条件较好,但却没有产生社会网络的空间基础,失败就在所难免。

城市中许多文化设施,其物质载体是可以看成建筑的,作为建筑它融进整座城市的硬质景观,但是它的精神层面却是在打造这座城市最为重要的文化灵魂。除了宗教外,如承载这座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珍品的博物馆、艺术馆,还有传承人类文化知识的各类学校在体现城市的文化品位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法国巴黎的罗浮宫,这座昔日的皇宫今日的艺术馆,以其陈列、保管着人类最有价值的艺术珍品而享誉世界。巴黎的辉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座建筑。

作为城市软质景观的文化对于城市来说,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更为重要。有些城市实体性景观实在是平平,但它有着极具特色的软质景观,如中国云南的一座小镇,要建筑没有像样的建筑,但据说是某英国旅游家所想象的美丽的天国“香格里拉”的所在地而声名鹊起。同类的例子极多,湖南湘西有一个名叫王村的小镇,就是因为在这里拍了一部有名的电影《芙蓉镇》从而改名为芙蓉镇,游客络绎不绝。

对于城市来说,文化是它的灵魂,城市文化既体现在它建筑上,也体现在市民的素质与生活方式上。城市虽然都是人建的,但它的形成却有客观的不为个人所左右的历史。一座城市成为什么样的城市,受到它的地理、功能、历史人文、生活习俗、宗教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漫长的成长历史过程中,城市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与文化个性。

4城市景观照明、文化、节能并重

在城市景观照明发展过程中,很多城市一味注重亮化工程,凸显了光与色的绚烂,浪费了电能源,造成了严重的光污染。苏州市部分景观照明就过于亮丽和花哨,道路照明也不符合标准。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台了相关的照明标准,但是仅规定了照明的最低限度,却没有规定最高限值,这并不能成为指导城市照明建设的规范标准。

景观照明绚烂斑斓,也可给人舒适安宁、柔和静谧的感觉,带给大家夜晚的神秘和美好。因此,并非一味亮丽的照明才是最好的照明,该亮的就亮,该暗的就暗。近年来,随着电荒的频发,光污染的问题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照明标准的问题亟需解决,电费的承担问题也待政府早日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

5结语

综上所述,照明设计所关心的议题,在现今不能仅止于设计,必须要有更宏观的角度来与环境共生,如照明设计对环境的负担,从设计所处大环境,关心议题必须小到细部,大到整个地球的影响,检讨可能有以及已经有的正、负面冲击。在我们寻找能源替代方案的同时,改变我们的思考模式将会是最快速的方法。如澳洲在2007年响应环保,熄灯一个晚上的效果卓越,替地球所节省的能源数量可观,但并非消极地教我们不要去使用能源,而是更正确地、适量地使用地球资源。若以照明设计来评估文化、社会、历史与地方文化、过去等的关联,就可以发现,中国五千年老祖先的智慧,中国老祖宗之五行理念便是与地球共生共习的最佳典范。在能源枯竭的现今,地球暖化正侵袭着我们,节能与美感之间的取舍,将考验所有设计师的智慧。

参考文献

[1]陈望衡.城市景观的文化性[n].西安晚报.

[2]陈宇,周武忠,周威.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初探――以南京市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篇4

关键词:大学文化;城市文化;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G1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15-02

一、引言

“互动”一词,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相互作用,互为动力。“大学”自产生起,就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不可割裂的联系,而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即大学与城市二者在文化交流合作层面的相互作用,恰恰是伴随着大学与城市之间关系的历史发展而进行的,这是一段充满冲突与整合的历史,与这一历史过程相伴随的,是历代学者们对两类文化的关系由浅入深的探讨。笔者将以欧洲和美国为例,探讨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以期对我国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关系发展作出展望,为实现“文化强国”助力。

二、联结与冲突——13至19世纪

世界上最早的大学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在中世纪欧洲肥沃的文化土壤上,大学得到兴起和发展,已经形成的城市文化为大学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文化奠定了思想根基,为大学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大学的诞生,谱写了城市文明的辉煌篇章,大学学术与思想的自由,呼唤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于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一统天下的局面面临被打破。因此,柯勒说:“大学的出现是十二三世纪心智活动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

大学与城市一样,都是欧洲中世纪的产物,都在一出生起就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对此,布罗克里斯认为两者有“天然的联结”,他说:“从大学在城市中兴起之初,大学与城市之间就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彼此互相联系在一起。”但他也指出“这并不意味着一方从属于另一方”。比如,巴黎大学的师生就不认为自己归属于巴黎,他们这样定义大学与巴黎城的关系:“它不是作为巴黎的大学而存在,而是作为学者的大学存在于巴黎”。虽然大学与城市二者具有天然的联结,但文化差异、年龄、语言、风俗等方面的巨大差别使大学师生与普通市民仿佛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中世纪发展史上著名的“城镇与学袍”之争,证实了当时二者之间浓烈的敌视情绪,更是意味着两种文化的各自独立与隔离。

三、融合与共生——19世纪至今

19世纪,思想的变革最早出现在美国,坐落于麦迪逊市的威斯康星大学率先进行了深刻的改革,把教学、科研同直接为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校长万·亥斯“服务社会应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的理念引领下,大学教师们纷纷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对城区建设、古建筑保留、贫困、流民、失业和就业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并通过亲身调查实验,提供了众多有效的解决方案,布罗克里斯曾形容说:“对于每一位锁定在自己研究领域象牙塔中的教授而言,把他们的知识运用于社区是一种焦渴的智力冲动。”而与这一智力冲动相伴而生的,是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迅速兴起,以及诸如马克斯·韦伯、迪尔凯姆、齐美尔等等著名学者的涌现。1951年,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教授创建了斯坦福工业园即“硅谷”,与城市的社会发展、经济繁荣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交相辉映,后来,许多城市的管理甚至为大学的教授们所控制,教授们运用大学特有的文化价值,发挥了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自此,城市赢得了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欧洲和美国,大学与城市的文化融合,为大学的知识创新和学科发展带来契机,也让大学自此从社会的边缘进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大学开始进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发展服务三大社会功能的实现阶段,大学已经不再是一个封闭于城市中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而是开始逐渐形成独立的发展空间,而且形成了独立的知识聚集及扩散创造体系。大学因为其巨大的知识与技术服务功能而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并为城市源源不断地提供丰富的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的资源。

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由联结、冲突到融合、促进,已走过了漫长的九个世纪,在21世纪,二者更因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和渐趋一致的相同利益而达成妥协,逐渐形成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格局——大学作为城市的品牌,代表着城市的文化形象与品味,城市则是大学文化得以生息的土壤、营养供给的母体;作为价值观最主要的培育者,大学为社会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创新科技的最主要基地;作为容纳各种价值观积淀的土壤,城市承担了现代社会文化孕育和发展的主要责任。

四、和而不同——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关系

文化的培育与建设离不开两大阵地:大学与城市。大学,承担了人类精神成果的传承、扩散和创造;城市,是人类文明集聚和进化的场所与见证。大学,是承担学术任务的研究机构,也是实施普遍人性和个性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人才培养是其根本职能;城市,则在区域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等活动中承担任务和发挥作用——虽承担不同的社会职能,但二者以文化作为桥梁形成了和谐互动。在欧洲和美国,大学关注社会需要、真正实现了面对社会办学;而社会作为母体也在为大学源源不断提供营养。中国各地大学城的建设,使得文化教育资源相对集聚,从而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地域文化。良好地引导和运用这种文化资源,有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反之,和谐的城市环境,便利的交通、良好的通讯条件、完善的市政设施等配套条件与相关政策等,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与企业为大学文化建设服务,对大学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也十分重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时代进步,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渐渐水融。

五、结束语

当前中国要实现“文化强国”目标,则须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文化桥梁联结了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城市与大学。大学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活力,影响城市的文化品格,创造城市的文化财富,彰显城市的个性魅力;城市为反哺大学提供平台,并以特有的城市文化造就了大学文化的风格和气质。如何学习和借鉴欧洲和美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文化发展道路中的经验,使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合力,达成文化融合模式,创造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和双赢,须从畅通联系渠道、充分利用资源、梳理具体项目等方面着手,实现城市职能部门与大学全方位的战略现实合作,通过以大学文化建设助力城市文化发展、用城市文化发展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最终达至二者和谐共荣,为中国早日实现“文化强国”这一伟大目标助力。

参考文献:

[1]thomasBender.theUniversityandtheCity:frommedievaloriginstothepresent.oxfordUniversitypress,1988.

[2]KermitC.parsons.UniversitiesandCities:thetermsoftrucebetweenthem.JournalofHighereducation.Vol.34,no.4,1963.

[3]曹玉杰.探寻大学、城市之源与缘——西欧中世纪大学与城市关系探究[a].硕士论文,2009,(5).

[4]郄海霞.美国大学与城市互动的案例分析——以芝加哥大学与芝加哥市的互动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5).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篇5

关键词:FDi;城市化;经济增长

一、文献综述

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由来已久。20世纪二战结束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跨国公司为追求利润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佳生产区位与获取廉价资源,大量进行跨国投资。西方学者对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理论上看,主要有Vernon(1965)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说,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两缺口”模型,Dunning(1977)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以及小岛清(1982)的边际产业扩张学说等等。之后,大量学者从实证角度研究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VolkBornshier、ChirstopherChase和RichardRubinso(1978)年对76个发展中国家利用FDi的情况研究后发现,FDi促进了经济的长期增长,但在短期内作并不明显,mello(1999)利用面板数据研究FDi的综合效应,认为FDi通过资本积累、技术溢出促进了经济增长。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赵晋平(2001)通过建立FDi与经济增长模型,从定量与定性的角度分析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毛定祥(2005)实证研究发现FDi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资本积累,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郭熙保、罗知(2009)通过比较FDi与国内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后,发现FDi资本中的技术因素使得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国内资本;庞柏林、张帆(2012)认为FDi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并且应当提高利用FDi层次与质量;陈春根、胡琴(2012)通过对金砖国家对比后发现,FDi对中国经济增长有长期积极作用,但在短期内有负作用。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国外的研究已有较长时间,Berry(1965)用主成份分析法对95个国家的截面数据分析后揭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相关性关系;north(1975)提出了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经验关系方程式。在国内相关的研究也非常丰富,周一星(1982)揭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对数曲线关系;刘耀彬(2006)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是互为推进的,并呈现阶段性;闫晓红(2011)利用面板数据,考查了省际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整体上我国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增长,但部分省份城市化对经济的作用并不明显,甚至为负作用;杨智恒、杨雪儿(2012)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

以上的研究成果尽管结论未得到完全统一,从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有部分学者对FDi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产生质疑,但大多数研究结论肯定了FDi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从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虽然有部分学者认为城市化并没有很好地带动经济增长,但更多的研究结论显示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必经之路,城市化会有效地带动经济增长。从已有文献成果来看,大部分文献都集在孤立地研究FDi与经济增长、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FDi与城市化是同步进行的,两者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如何?以及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动态关系?很少有文献作过相关的深入研究。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国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继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推进城市化的可持续性增长,实现利用外资与城市化协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FDi与城市化同时纳入到分析框架中,分析FDi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基于VaR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以及因果关系检验对三者的均衡关系进行检验与分析。

二、模型、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将采用VaR模型来分析我国FDi、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Sims(1980)提出VaR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动态联立方程模型,克服了传统联立方程受制于经济理论的局限,并且可以进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本文在VaR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依次进行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分析与脉冲响应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研究FDi、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各变量系统内相互影响的综合动态效应,本文建立由FDi、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变量组成的多变量VaR模型,并将其它影响因素排除在外,具体的形式为:

Yt=c+ajYt-j+εt

其中,Yt为时间序列构成的向量,即FDi、城市化与经济增长。p为自回归滞后阶数,εt为白噪声序列向量,c为常数项。

本文涉及的三个变量为FDi、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FDi变量使用历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来表示,由于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单位为美元,本文将美元依据当年的汇率转化为人民币计价,并用Cpi指数进行平减。城市化水平(URBa)的内涵很丰富,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定义也不同,衡量标准也不统一,城市化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标有:城市人口占比、城市用地占比、城市财政支出、工业行业人口占比等指标。本文认为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大表征是人口从农村集聚到城市,借鉴刘耀彬(2006)等人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经济增长(GDp)的度量指标相对也较多,有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与众多文献一样,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经济增长,并经价格平减,调整为1978年的价格水平。

本文的研究区间为1978年~2011年,数据来源均为各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以及《新中国60年统计年鉴汇编》。为消除异方差,保持分析的科学性,对FDi、经济增长数据均作取对数处理。本文的所有检验都是在eviews6.0软件下进行的。

三、计量分析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大多数宏观经济数据都是非平稳的,而采用非平稳数据进行分析会带来虚假回归的问题,因此建立VaR模型之前需要对各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以保证回归结果的无偏性与有效性。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判断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

从检验结果来看,本文的三个变量LnGDp、LnFDi、LnURBa时间序列都是不平稳的,而经过一阶差分之后,它们都是平稳的,所以它们是一阶单整序列,可以用于协整分析。

2.协整分析:Johanson检验。为了进一步分析FDi、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需要对诸变量进行协整分析。通过上面可知各个变量LnGDp、LnFDi、LnURBa满足协整分析的前提,因此可以采用Johanson方法对三个变量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

通过Johanson检验发现,迹统计量为20.41610大于在5%的显著水平的临界值15.49471,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拒绝了原假设至多存在一个协整方程,表明存在2个协整方程。因此,FDi、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3.VaR建模。为了说明FDi、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研究这一动态过程。本文综合考虑aiC、SC与HQ取值最小的准则,经过多次试验将变量滞后区间确定为1到4阶,将变量的滞后1-4阶的值作为内生变量,如表3,并采用oLS方法来估计模型,如表4。

4.脉冲响应函数。在向量自回归的基础上,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对已建立起来的VaR模型进行解释。脉冲响应分析用于考察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值与未来值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变量的脉冲响应,可以分辨不同变量所受冲击大小,进而知道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78-2011年间FDi、城市化通过怎么样的路径影响对经济增长,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影响。

5.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通过协整关系检验得到FDi、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存在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对于三者因果关系方向还有待进一步验证。1969年Granger提出的一种检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是否受到其它变量的滞后影响,如果影响成立,则称它们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表5为检验结果。

从表5检验结果来看,FDi对经济增长的检验拒绝了原假设,表明FDi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这与协整分析结果是一致的。而经济增长并不是FDi的原因,似乎与理论相悖,从理论上讲经济增长会带来教育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等会为FDi进入提供良好的支持。但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一直以劳动力密集为主导,是一种粗放式增长,外资的大量流入的动因更多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低,产品更多地供应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需求并不是太强烈。因此,本国经济增长的本地市场效应不是FDi进入的原因。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来看,城市化也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说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质量还比较低,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很有限,而经济增长却是城市化的格兰杰原因,进一步证明了经济增长带来劳动报酬与生产效率的提高会促进人员、资本向城市转移,进而提升城市化水平,加快城市化的发展。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在1978年~2011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样本,选定经济增长、FDi与城市化为指标,建立了FDi、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方程,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探求三者之间的动态作用机制。本文研究表明,FDi、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存在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FDi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资金、技术支持,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增长。城市化初期并未促进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本文有如下政策建议:(1)合理利用FDi,引导FDi的利用方向与规模。FDi通过技术溢出、示范与竞争效应,带来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换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要积极引导FDi流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资源配置,从而推动经济增长。(2)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的质量。研究结论显示城市化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效应不明显,原因在于城市化初期资源的利用还属于粗放式,人口的大量集聚反而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与水平,增加城市教育投入,加快城市化的知识型产业的集聚,进一步推进城市的国际化,从而增加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庞柏林,张帆.FDi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2,(2):106-110.

2.陈春根,胡琴.FDi对金砖国家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2,(11):79-83.

3.闫晓红.城市化水平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经纬,2011,(3):25-28.

4.杨智恒,杨雪儿.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实证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2,(4):1-5.

5.刘耀彬.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商业研究,2006,(24):23-27.

6.VolkBornshierandChirstopherChaseandRichardRubinso.Cross-nationalevidenceoftheeffectsofForeigninvestmentandaidoneconomicGrowthandinequality:aSurveyofFindingsandaReanalyis.theamericanJorunalofSociology,1978,84(3):651-68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1BGJ036)。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篇6

关键词:城市价值房地产价值城市经济城市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我们进入一个充满竞争的新纪元.新世纪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然而,城市竞争力一个内在的决定因素就是这个城市固有的价值.城市是房地产活动的场所与载体.不同城市的价值与城市房地产的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认清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划统筹,合理地开发和指导房地产活动的进行,从而达到顺应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增强城市房地产开发的活力和进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目标.

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把城市价值和房地产价值两者分而述之.对城市价值的探讨往往以城市竞争力为题来进行多因素的分析,而房地产价值分析则往往从传统的价值规律进行论述.也有学者对城市价值对房价的显性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但仅仅从量上论证不足以揭示城市价值与房地产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城市固有的内在价值与不同城市的房地产价值,两者具有独立性,但同时也有不可割裂的关系.城市价值本身就是城市所具有的资源和影响力的综合评估,为微观主体的房地产开发活动提供了隐性的竞争力,理所当然是主体和载体的关系.

一、城市价值和房地产价值概念界定

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多元的,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多方面的目标反之,城市的价值同样也是由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城市价值可以描述为:根据一个城市的环境和区位优势,聚集利用和优化配置更多的资源,为所在地区和人们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等的能力.

同样,我们也可以把房地产价值描述为:房地产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外在的市场力量,通过对人的消费和生活品质追求的导向获取利润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房地产包括房产和地产两个部分.所以,房地产价值也由这两个部分的价值构成.具体的房地产价值我们可以分解为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

二、城市价值与房地产价值的关系

(一)城市价值是房地产价值的外生影响因素.当今的城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开放的系统,而房地产正是城市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城市内部,房地产行业与城市的关系是个体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因主体而存,主体因环境而变.城市价值是房地产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促进房地产价值提高的根本保障.房地产价值的确立和提高依赖于城市价值的各构成因素的大力支持,没有这些因素的促进,房地产价值就难以实现和提高.所以,城市价值是房地产价值的外生影响因素.

1、城市经济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城市经济是城市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城市作为一个系统运作和发展的基础.一个城市的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了该城市的购买力水平、资源配置和利用水平、配套设施情况等.经济全球化来临,商业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时代主题,我们可以从现实中的例子可以看出,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商业化越是发达和成熟.经济基础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保障.一方面城市的工业化使人们日益富裕,从而使人们的购买力不断提高,同时在生活品质的追求上也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使得城市自身在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上也在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作为商品,房地产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已经被赋予了更大的价值.首先,经济发达城市中的地产价值和生产房地产过程中消耗的可变成本皆提高,这两种价值正是房地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城市的资源是房地产运作的基础,原材料的供应情况、技术资源供应情况、人力资源供应情况与基础设施情况都影响房地产的开发和运作效率,所以经济基础直接决定房地产价值的产生和循环最后,我们知道市场化的程度和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发达的城市就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市场化的程度和对外交流的能力对房地产市场意识和市场能力起到间接催化作用,使得房地产业不断在市场竞争中提升品质,传递价值.所以,城市的经济状况不但是一个城市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同样也是城市房地产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2、城市文化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毫无疑问,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城市文化作为一种价值概念,是城市具有的城市特点和文化模式,是物质与精神的结晶,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城市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写照,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哲学观点等等.城市文化是个复杂的、多层次的体系,包含着自然环境、历史积淀、人文景观、风俗习惯、、方言等文化特色.当今社会的城市竞争已从单纯的经济竞争转向包括城市文化在内的复合竞争,人们更多地从文化、景观、生态等角度认识城市、评判城市.城市要提高其竞争力,关键在于形成自己的文化特征与文化个性,唯有发挥文化的独特影响力,才能树立鲜明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城市文化是怎样提升城市价值的呢?首先,文化为城市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城市文化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起着统率和导向的作用其次,城市文化成为城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促进、融合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个新特点、新趋势.城市文化不仅是种精神活动,它本身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财富,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三,文化能够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是城市面貌与内在精神的有机统一,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的统一第四,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城市文化对房地产有着比较深刻的影响.首先,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追求本质上是对城市文化的追求,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最基本就是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要素的提高,优秀的城市文化在积攒城市人气、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提升了房地产等基本生活要素潜在的价值其次,城市文化影响着房地产产品存在的特点,城市文化作为一个物质和精神有机统一体,房地产本身就是城市文化的表现和组成部分,城市文化中包含的价值成分其中一部分就已经在精神气质层面向房地产产品实现了价值转移最后,人们对城市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的追求,比如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历史积淀等的追求,间接地带动了房地产的发展.

3、城市的其他要素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城市的其他要素是指除城市的经济、文化以外包括政治、地理、科学技术等一些其他基本要素.这些要素也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血液和灵魂,是城市实力的重要内容,对城市价值与房地产价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氛围对其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中国经历了很多不同制度的更替,通过历史和市场的检验,从结果上我们可以看出,先进的政治制度是包容的、开放的、具有活力的.这种积极政治氛围下的结果是,科技发展,经济文化繁荣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城市越来越具有吸引力,房地产价值也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提升.地理要素也影响和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一个城市的地理优势通常可以表现在是具有战略地位或者交通便捷,那么这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通常都比较发达,房地产价值也相应的较高.中国沿海、沿江等地区和城市的房地产业往往比内陆的一些地区和城市的房地产业具有更高价值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各要素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影响城市的发展和体现城市的价值.综合起来:房地产作为一种商品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从根本上讲,城市价值是房地产价值的外生影响因素,城市的价值决定着房地产价值.(图

二)房地产价值是城市价值的内生影响因素.城市与房地产是整体与个体、载体与主体的关系,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我们不能把两者分开来讨论.城市价值决定着房地产价值,房地产价值同样也影响着城市价值.在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房地产的发展处于基础性的位置.房地产是大众生活和生存最基本的保障,房地产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影响着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之一,作为一种商品,其生产出来后就具有一定的价值,是城市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其自然属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房地产的社会属性对城市价值的影响或许远远高于其自然属性.首先,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问题是城市问题的重中之重,而城市的和谐稳定关键是要保证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要求,住房的要求和住房的品质无疑就是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其次,房地产本身就包含很多独有的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文化中蕴含的建筑之美、科学技术、自然和文化景观、风俗习惯等,无不是映射出城市文化的特点,同时也体现出城市的价值.最后,房地产是一个城市的通俗名片,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进入了城市,而人们在对城市的选择过程中,最初的选择也是基于生活品质提高的要求,最直观的评判就是从城市房地产的评价开始的.(图

三、建议与启示

本文论证表明:城市价值决定房地产价值.政府应该明确地进行城市定位,在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提升经济实力,大力发展城市社会和文化建设,改善城市的环境,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以增大城市的内在价值,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形象进行塑造和推广.另外,政府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规划统筹,合理地开发和指导房地产活动的进行,使城市价值和房地产价值相统一,顺应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从而打造出城市和房地产的综合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房地产价值反作用于城市价值,房地产价值是城市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房地产开发也应该用可持续的眼光,合理指导,优化配置资源,使房地产产品在使用功能和文化内涵上与城市相统一并有所提高,最终达到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价值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篇7

关键词:城市化;熵值法;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4-0058-06

引言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口、空间、经济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诸多领域综合变化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加快要素的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增长高度协同。

城市化进程的过快推进,带来了众多问题:许多城市出现了城市规模不足、城市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下的现象;交通拥挤;城镇居民住房紧张;城市就业难度增大、失业人数增多,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现象都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但也是“城市病”。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外界的普遍关注。中央将城市化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因此,对城市化各子系统内部互动关系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如何合理利用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解决“城市病”现象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目前,学者们对城市化的研究成果颇丰,对城市化子系统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受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的影响,学者们最早的研究是人口城市化问题。周一星[1]对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病”,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学者们开始对城市化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库茨涅兹、赫茨勒[2~3]等人认为,“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加”。著名学者叶裕民[4]认为,城市化是非农产业在城市积聚的过程。路易斯・沃斯[5]指出,城市化的过程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过程。这种仅从单方面对城市化进行定义的观点,显然不能真正反映城市化的本质。国内学者对传统城市化定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补充。刘英群[6]从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化、文化的城市化等方面对城市化进行定义。刘洁泓[7]认为,城市化的内涵应该包括“城市化的数量”和“城市化的质量”两个方面。

基于对城市化内涵的再认识,学者们增加了探讨城市化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的研究。李萍、谭静[8]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经济与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测算四川省地级城市经济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姚震宇[9]认为,江苏省“在人口城市化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期伊始的城市化机制无益于解决一大批跨区域流动人口的异地城市化;在空间城市化方面,目前的城市化机制造成了‘假性城市化’和‘南城北乡’空间格局”。孙平军等[10]构建了城市化综合测度指标,“并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年以来湖北省12个地级市的城市化层级结构演变过程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城市化总量时序演变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存在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综合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的变化趋势”的重要结论。孙平军、丁四保等[11]基于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概念与内涵构建评价指标,综合测度1990―2008年间北京市各系统的城市化水平,运用了耦合容量系数模型和改进的耦合协调度函数,评价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并得出了“各系统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彼此之间的耦合协调性整体水平都较高”的结论。徐小钦、袁凯华[12]运用熵值法对1986―2011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利用VaR模型对我国城市化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的人口与经济城市化之间存在互为格兰杰因果的关联作用,但与空间城市化之间却呈现出单向的关联作用。孙焱林等[13]利用协调发展模型,建立了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分析了1996―2011年我国30个省市的城市化协调发展程度,认为经济城市化领先于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而人口城市化发展滞后则成为城市化发展协调度低的主要原因。

通过文献梳理可发现,目前关于城市化子系统的文献大多集中于:侧重于城市化的一个或两个方面,缺乏系统性观点;严重依赖于平均赋权的耦合协调度函数;缺乏对城市化各子系统之间的动态关系的分析。虽然徐小钦、袁凯华对城市化各子系统的互动关系有研究,但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是不一样的,导致各子系统之间的动态关系可能不同。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地区研究各子系统的动态关系,为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战略提供参考性资料。

二、模型设立、指标选取说明

(一)模型设定

向量自回归(VaR)双变量模型既可以检验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又能用于时间序列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现有理论文献没有明确表述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选择VaR模型,既能克服上述问题,又能了解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根据VaR模型的基本思想,本文构建的模型如下:

Yi=β0+βjYi-1+εi(1)

其中,Yi为包含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的3×1维的内生变量,β0为3×1维的截距向量,q为最佳滞后阶数,βj为对应的滞后系数矩阵,εi为随机扰动项,i表示年份。

(二)指标选取及其计算说明

基于现有文献,为避免单一指标对城市化测量的误差,本文参考陈明星、陆大道等[14]的做法,遵循指标定义的科学性、数据来源的客观性、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及可操作性原则,将城市化水平体系进行了综合测度构造,具体指标(见表1)。

数据过大会影响计算的精确性,因此对原始数据除了比重指标外,其他指标的数据均进行对数化处理。为避免指标赋权的主观因素影响,本文采用熵值法确定各子系统各指标的权重。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由于各指标的量纲、数量级不同,故首先应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x'

ij=(2)

式中xij是第i年份第j项指标的原始数值,xjmin、xjmax分布代表数据使用年限期间第j项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x'

ij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但标准化的结果会出现“0”值。为了使数据处理后对数取值有意义,文中将标准化后数据整体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即将每个数值加1。

2.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

p

ij=(3)

ej=-p

ijlnpij(4)

式(1)中pij为第j个指标的特征比重,ej为信息熵。

3.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

设m为指标个数,则:

wj=(5)

4.计算第i年各子系统的得分

Si=wjx'

ij(6)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样本数据均来源于历年《湖南统计年鉴》。在数据选取过程中,考虑到指标的综合性,因此本文数据的选取在兼顾指标全面性和样本容量足够大的情况下,最终选取了1986―2013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数据,以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

三、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由于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通常是不平稳的,因此采用aDF检验方法对所选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具体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即使在10%的显著水平下,变量pUR、eUR和SUR的aDF统计量都不显著,这说明上述序列都存在单位根。对这些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再进行aDF检验时,各一阶差分序列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所以,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符合协整检验的条件。

(二)协整检验

对变量进行协整关系检验时,通常采用e-G两步法或Johansen检验法。由于Johansen协整检验具有功效更稳定、检验结果更可靠的优势。因此,本文采用了Johansen检验。

为保证协整关系在统计上的可信度,应先确定最佳滞后阶数,再进行协整分析。在时间序列模型中,常用aiC、SC、LR、Fpe和HQ准则来确定最佳滞后阶数。表3给出了滞后阶数从0-4阶所对应的VaR(p)的LR、aiC、SC、Fpe和HQ准则的检测值,并用“*”标记出根据相应准则确定的滞后阶数,最终确定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为4阶。

根据最佳滞后阶数为4,变量pUR、eUR和SUR都服从i(1)过程,满足协整检验的条件,对各组变量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检验中的迹检验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r≤0和r≤1的零假设假设,而接受r≤2的假设,表明三者之间存在两个协整向量,这就说明三者之间有长期协整关系。实际中一般只关注同时含有三者的协整关系,因此将这种关系表示如下式(7)、式(8)和式(9)。中括号内的数字为各式子中被解释变量系数的t统计量。

pUR=0.6096eUR+0.5333SUR-0.2596(7)

[2.89634][2.38487]

eUR=0.4122pUR+0.5655SUR+0.0732(8)

[2.896340][3.337115]

SUR=0.3475pUR+0.5450eUR+0.1558(9)

查表可知,式(7)和式(9)的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式(8)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从式(7)中可以看出,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对人口城市化都有正向的影响,当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分别每提高1%时,人口城市化至少会分别提高5%以上。式(8)表示人口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对经济城市化有正的影响,且当经济城市化分别收到前两者的影响时,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样,从式(9)中可看出,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对空间城市化有促进作用,当人口城市化每提高1%时,空间城市化会提高3.48%;而当经济城市化提高1%时,经济城市化会提高5.45%。

(三)误差修正模型

基于协整检验,根据Granjer定理,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用以反映变量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将它们的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联系起来。根据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设定误差修正模型(VeCm),结果(见表5)。

检验结果显示:在长期,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但是就短期而言,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可能是相互促进,也可能会有负面效应。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只能表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关系能否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验证。基于VaR(4)模型,对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6)。

从下页表6中可看出,pUR与SUR存在着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eUR是pUR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是;eUR与SUR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这说明,湖南省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城市化是人口城市化的Granger原因,但是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之间并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五)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准确刻画pUR、eUR和SUR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eviews6.0,借助脉冲响应分析法,画出pUR、eUR和SUR分别受到分别受到其他两个变量一个单位标准差冲击后的脉冲响应函数图(见下页图1、图2和图3)。

从图1可知,对于来自经济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的一个单位标准差冲击,人口城市化的响应是正向的,但是这种响应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稳定。从图2可知,经济城市化对来自人口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的冲击,其响应也是正向的,虽然前期响应程度有波动,但逐渐趋于稳定。而从图3可知,空间城市化对于来自其他两个变量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其响应是波动不定,但整体效应是正向的。

结论及政策建议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篇8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城市特色城市形象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广阔的土地上,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著名城市。这些城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光荣传统,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自1982年起,国务院将其中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101座城市公布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是阿我国保护历史遗产、促进城市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而如何使这些名城焕发文化活力和实现持续发展在,则是我们面临的检举的历史任务。长期以来,人们在界定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时,大都重于关注古建筑、遗迹等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相应地,在讨论历史文化名城的命运时,主要关心和重视的是其现代化和快速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保护、开发历史文化遗产。仿佛历史文化名城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内涵、要求和特点与其他城市追求持续发展的惟一区别就是保护和开发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遗产。事实上,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资源是无形的,或者说是借助于各种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传表现出来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历史文化名城的持续发展就具有特殊内涵:第一,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层面的持续发展。第二,城市的个性及其持续延展。第三,充分认识历史文化资源本身对历史文化名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一、历史文化资源是名城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所面临的最丰富的资源

对于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而言,追求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和技术力量都比较贫乏,但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挖掘、发展和弘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遗产,形成地方特色文化或名城文化,是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标志。

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资源包含着城市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系统。它是满足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物质需要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系统。物质文化系统体现着城市一定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了人和城市及其环境的关系,一般体现为显而易见的物质形态。城市行为文化系统,是人们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关系的产物,体现为人们的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如个体和群体的生活习惯、人际之间的交往和关系。城市制度文化系统是人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社会规范体系,体现为规范化了的社会制度,如婚姻家庭制度、礼仪制度、地方习惯规约等。城市精神文化系统,是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是城市人们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体现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些文化系统之间既可以通过实物形态的景观,也可以通过非物质形态的景观,甚至于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文化景观交融于一体而表现出来。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历史文化名城这几种文化系统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系统,即有形的文化景观系统和无形的景观系统(又被称为文化基质),这些共同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遗产系统,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历史特色。

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是附着于城市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活动的各种历史形态,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综合体,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历史特征,它包括名城空间格局、建筑风貌、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这些景观一般能为人们的肉眼所感觉得到,物质形态较为具体,也容易形成物质形态上的区分,如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历史名城,显露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风情;古城北京宏伟壮观的空间形态、布局严整的城市规划以及古朴典雅、气势磅礴的建筑,体现着历史的厚重;无形的文化景观即文化基质是不被人们直接感知的、无形的文化因素,是有形的文化景观所表达的创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表现为名城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民风民俗、、思想道德、人们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文化基质还表现为一种文化“氛围”,“它离不开现实环境却又是捕捉不到的抽象,它离开了具体却又让人能够立即感受得到、体验得到,并得以形成印象与记忆……它让人们一步入这个城市,就有一种‘城市文化’的感觉和享受,它有感染性,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气候’。”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基质――深层内涵和本质特征可以透过文化景观的物质外貌得到体现。

城市特色与社会生活和历史风貌密切相关,它蕴含着人与社会的内在素质,反映了人类城市历史的文化积淀。

二、历史文化资本禀赋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与一般城市或新兴城市相比,文化资源对历史文化名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有的地方,对历史文化名城注重其文化底蕴,忽略其经济源泉,这不利于它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特有作用。

经济学已经充分地证明了文化资本对一个国家和城市长期经济增长的解释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血脉和根系,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窗口,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文化是由知识、信息、各种艺术组成的。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人们掌握知识越多,劳动能力就越强。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事物的动态表现,人们收集、整理和传播信息,有效地把握事物的动态,就为高效率地进行生产和经营、处理各项事务创造了有利条件;艺术的根本功能是增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因为劳动能力与身心健康也是互为条件的。一般说来,身心健康的人劳动能力较强,而健康状况较差的人劳动能力也较差。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文化是指人们所选择与遵从的特定价值观体系,它构成了人们的主观模型。获取特定的价值观体系为每个人将来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它减少了人们在每件事上都需要做出分析判断所消耗的精力和资源。从这一意义出发,人们所习得的能够为其未来带来收益的特定价值观体系就被称为文化资本,因为它是未来收入的资本化。

文化资本通过潜在地制约和影响制度安排、技术进步及物质利用来制约或促进经济发展:首先,文化资本投资能够促进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表现在人们对特定操作技能的掌握,体现在人们获得“怎么办”的知识;而文化资本则体现在人们获得“为什么”的知识。林毅夫曾提出“意识形态是人力资本,它帮助个人对他和其他人在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现行制度结构中的作用做出道德评判”。因此,意识形态是能产生极大外部效果的人力资本。为此,任何政府都通过向意识形态教育投资来对个人意识形态资本积累进行补贴。其次,企业文化乃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是国家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同样在国家与城市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人类历史上经济革命的前提是文化资本的积累与扩展,同样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停滞则反映在文化资本的缺乏甚至减少。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或许是文化资本的偶尔积累带来了利润,利润吸引更多的人来迅速地学习或复制特定的文化资本,要想阻拦这种观念的传播几乎不可能。当更多的人习得了特定文化资本后,该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资本似乎被“锁定”在一个独特的路径上并沿着这一方向持续扩展下去。而导致经济增长的特定文化资本会进一步同各种相近的思想观念混合在一起,自我组合,互相传递。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文化资本的自我强化行为推动着那些有机会进人增长轨道的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均收人持续地增长而且这一增长速度似乎并不会下降。报酬递增的特性使得文化资本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当一个群体中更多的人拥有相同的文化资本时,群体的规则就更容易遵循。如在一个市场中,人人都很讲信用,则市场的整体信用程度就会提高。但是,这也隐含着这样一个推论,在一个不讲道德、欺骗成风的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一定是低下的。不仅如此,文化资本形成的长期性也导致了其改变的缓慢性。历史研究表明,当外来文化与原有文化接触时,外来文化要符合原有文化价值,或至少不与之冲突时,才可能比较容易地得到广泛的接受。当众人直接看到带人新价值的改革可以有益于增进既成价值时,便比新的价值单独出现容易被一般人接受。

对于一个特定的城市而言,“文化资本”具有特殊的资本意义:作为一个人格化的城市,城市人的行为文化,城市市民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风范也具有“文化资本”属性,城市群体的教育程度越高,个人文化资本越充分,市民的文明行为举止就越有文化资本意义,因而使城市更具有文化魅力和文化凝聚力,进而能从高层面上创造经济与社会价值。同时,良好城市市民社会行为风尚,本身就是“城市文化资本”意义上的投资环境,亦如有的城市提出的口号:每一个人都是投资环境。当然,城市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与有机社会环境体,城市视觉系统的“文化资本”意义上直接的,通过城市视觉环境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生态价值的创造所创造出的“最佳人居城市”,可直接转化城市文化与社会资本价值,一个城市所具有的良好视觉系统,可以直接使市民得到生活享受,并必然成为投资者投资热土和创业地,这是“城市文化资本”意义上不言而喻的。

具体到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本这一要素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在于,它是通过制约其他生产要素而起作用的。如它制约着对物质资本的选择,表现在大量的禁忌阻止发展中国家去利用自己丰富的资源;文化资本要求技术引进同样必须考虑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它还影响着人力资本的发挥,被管理学归属于“X效率”中;同样,它对于制度选择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历史文化资本变迁决定了制度变迁。总之,无论在什么社会中,与生产活动和财富积累有关的价值观念都将是决定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方向的重要因素。

文化资本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称为文化力。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优势必然也必须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发展动力,即具有强大的文化力。总而言之,文化作用于人,不管有形还是无形,都影响着居民的文化素质,从而影响着经济的发展。铸造产品特色,扩大产品文化内涵。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它们的文化都是有特色的文化。出产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各种产品――货物与服务,或多或少都带有那个城市的文化气息。例如,四川省自贡市的井盐,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府家酒等,都包藏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一个产品,首先是实物构成,由众多有形物质转化而来;其次是科学技术含量、生产者的经营理念、消费者的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的集合。这两个部分,有的是实物成分多一些,有的是文化成分多一些,具体产品具体分析。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知识经济日趋繁华,产品的文化成分必然日益增加。在这个意义上,新世纪中产品的文化内涵是否丰富,对其市场地位具有决定作用。产品的品牌形成过程是从知名度经信誉度到美誉度。从中看到,产品的文化内涵也是基本的和重要的因素。孔府家酒行销全国及世界,酒的品质只是其一,重要的是人们看重孔夫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如果历史文化名城的产品都能够把自己的历史文化精华倾注其中,不仅会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及其知名度、美誉度,而且还会反过来为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拓展企业文化,增进经济效益。历史文化名城给企业提供的经济与文化环境优于非历史文化名城,因而企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正是这样,企业无论对外开拓或引进技术和外资,都拥有更加便利的条件。企业是人们进行商品生产与经营的社会组织机构,人是企业活动的根本,人的活动是以文化为指导的,所以文化是企业的基础。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厚文化底蕴,是企业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果历史文化名城都哺育出若干与自己齐名的、享誉海内外的大型企业,不但名城经济突飞猛进,全国经济也会得到巨大利益。

三、历史文化资源的资本化是历史文化名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把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就是要以文化建设为基本途径,实现历史文化的资本化,进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把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开发与产业体系的培育和发展相结合,以文化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形成地方特色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共性可见,形成初期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推动着文化的发展。随着文化的发展,文化又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把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经济资源的根本途径。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篇9

关键词:城市价值;房地产价值;城市经济;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我们进入一个充满竞争的新纪元。新世纪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然而,城市竞争力一个内在的决定因素就是这个城市固有的价值。城市是房地产活动的场所与载体。不同城市的价值与城市房地产的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认清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划统筹,合理地开发和指导房地产活动的进行,从而达到顺应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增强城市房地产开发的活力和进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目标。

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把城市价值和房地产价值两者分而述之。对城市价值的探讨往往以城市竞争力为题来进行多因素的分析,而房地产价值分析则往往从传统的价值规律进行论述。也有学者对城市价值对房价的显性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但仅仅从量上论证不足以揭示城市价值与房地产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城市固有的内在价值与不同城市的房地产价值,两者具有独立性,但同时也有不可割裂的关系。城市价值本身就是城市所具有的资源和影响力的综合评估,为微观主体的房地产开发活动提供了隐性的竞争力,理所当然是主体和载体的关系。

一、城市价值和房地产价值概念界定

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多元的,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多方面的目标;反之,城市的价值同样也是由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城市价值可以描述为:根据一个城市的环境和区位优势,聚集利用和优化配置更多的资源,为所在地区和人们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等的能力。

同样,我们也可以把房地产价值描述为:房地产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外在的市场力量,通过对人的消费和生活品质追求的导向获取利润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房地产包括房产和地产两个部分。所以,房地产价值也由这两个部分的价值构成。具体的房地产价值我们可以分解为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

二、城市价值与房地产价值的关系

(一)城市价值是房地产价值的外生影响因素。当今的城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开放的系统,而房地产正是城市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城市内部,房地产行业与城市的关系是个体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因主体而存,主体因环境而变。城市价值是房地产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促进房地产价值提高的根本保障。房地产价值的确立和提高依赖于城市价值的各构成因素的大力支持,没有这些因素的促进,房地产价值就难以实现和提高。所以,城市价值是房地产价值的外生影响因素。

1、城市经济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城市经济是城市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城市作为一个系统运作和发展的基础。一个城市的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了该城市的购买力水平、资源配置和利用水平、配套设施情况等。经济全球化来临,商业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时代主题,我们可以从现实中的例子可以看出,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商业化越是发达和成熟。经济基础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保障。一方面城市的工业化使人们日益富裕,从而使人们的购买力不断提高,同时在生活品质的追求上也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使得城市自身在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上也在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作为商品,房地产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已经被赋予了更大的价值。首先,经济发达城市中的地产价值和生产房地产过程中消耗的可变成本皆提高,这两种价值正是房地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城市的资源是房地产运作的基础,原材料的供应情况、技术资源供应情况、人力资源供应情况与基础设施情况都影响房地产的开发和运作效率,所以经济基础直接决定房地产价值的产生和循环;最后,我们知道市场化的程度和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下的

(二)房地产价值是城市价值的内生影响因素。城市与房地产是整体与个体、载体与主体的关系,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我们不能把两者分开来讨论。城市价值决定着房地产价值,房地产价值同样也影响着城市价值。在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房地产的发展处于基础性的位置。房地产是大众生活和生存最基本的保障,房地产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影响着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之一,作为一种商品,其生产出来后就具有一定的价值,是城市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其自然属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房地产的社会属性对城市价值的影响或许远远高于其自然属性。首先,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问题是城市问题的重中之重,而城市的和谐稳定关键是要保证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要求,住房的要求和住房的品质无疑就是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其次,房地产本身就包含很多独有的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文化中蕴含的建筑之美、科学技术、自然和文化景观、风俗习惯等,无不是映射出城市文化的特点,同时也体现出城市的价值。最后,房地产是一个城市的通俗名片,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进入了城市,而人们在对城市的选择过程中,最初的选择也是基于生活品质提高的要求,最直观的评判就是从城市房地产的评价开始的。(图2)

三、建议与启示

本文论证表明:城市价值决定房地产价值。政府应该明确地进行城市定位,在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提升经济实力,大力发展城市社会和文化建设,改善城市的环境,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以增大城市的内在价值,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形象进行塑造和推广。另外,政府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规划统筹,合理地开发和指导房地产活动的进行,使城市价值和房地产价值相统一,顺应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从而打造出城市和房地产的综合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房地产价值反作用于城市价值,房地产价值是城市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房地产开发也应该用可持续的眼光,合理指导,优化配置资源,使房地产产品在使用功能和文化内涵上与城市相统一并有所提高,最终达到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价值的目的。

整理

主要参考文献: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篇10

城市作为复杂多变、包罗万象的现象集合和社会存在,其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定义。总体来说,城市的定义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第一,环境(生态)要素:这主要包括满足城市生产发展的人口、资源和自然等客观环境要素。第二,经济要素:城市是经济集聚和经济功能性的载体,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物流、空间、资本等要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第三,社会要素:主要是指城市生产方式、价值观的独特呈现和表达方式,城市社会特征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城市并非是简单的人口、生产资料、商品交换的聚集地,它“不只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城市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存在方式,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人格价值诉求。正如斯宾格勒断言:世界历史就是城市和市民的历史。可以说,城市的发展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城市文化的发展历史。人类把城市作为地域性乃至世界性的发展中心,留下城市独特的建筑、习俗、风格等文化遗产,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成塑造为城市的灵魂。为了更好地理解城市文化,本文借用任平教授关于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内涵定义:所谓文化就是与自然相对立的人类“内隐的或外显的行为方式”,文化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而城市文化就是以物质的和精神的空间显现的人的文化,城市、人、历史、文化及其相互关联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文化层即城市的建筑文化,管理秩序层即生活与行为制度层次,精神秩序层即心理观念文化等人文价值层次。这其中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中介,生活秩序文化是表现,人文价值文化是灵魂,整个城市文化不过是由精神秩序、人文价值核心外化构成的文化价值体系。城市文化是城市与文化的统一体,是城市精神外化及人格化的表现,是都市人之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城市文化属性首先表现为城市文化的开放性。开放性在早期商业城市的海外贸易和经济交往中得以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城市作为空间节点开拓世界市场建立普遍联系时,城市体系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借以经济、文化的开放迅速扩大。对不同文化的接纳是城市社会交流的必要前提,源于经济的发达开放形成的对不同地域、文化价值观的异质主体的开放包容,最终打破传统乡村文化保守性而形成城市文化的开放性,成为城市文化的根本特征之一。城市文化属性其次是自治性。城市文化自治性是指内化为城市价值、文化结构、行为模式的平等观念、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平等是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是对市场经济主体的承认和尊重,资本主义对交换价值的追逐,将平等观念与实现人的独立性一同“植入”了城市文化的精髓。在平等观念基础上进而产生广泛的城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政治参与秩序。现代城市社会的复杂分工与社会交换呼唤确定性、统一性、稳定性的规则,于是正规、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开始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法律本身还内涵着对平等、自由、民主的价值追求。现实来看,平等、民主、法治基础上产生的市民社会真正成为“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城市正是市民社会的诞生地和发达健全的标志,是世界市场的支配力量。城市文化属性核心归于自由性。卢梭认为,人人生而自由。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资本主义以对私有财产的自由支配与处置、以自由竞争为内在规律的资本增值实现对经济秩序的无形维护,自由文化表现为经济行为和社会功能上对提供选择的可能性、实现目标的手段的多样性以及获取劳动成果的公平性的满足,对自由的追求是人的本质复归的过程,是完整的人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过程,是从本质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彰显的过程。

二、城市文化的西方视阈演化逻辑

考察城市形成、发展史,可以发现城市、城市文化是生产力水平和专业劳动分工的必然产物。当公元前五千年左右人类发展所需的农作物开始积累时,一部分劳动人口得以解放从事非农业劳动的工作,早期城镇就已经雏形显现。人类长期的远古狩猎活动、谷物栽培、规模化生活以及文字记载等各种手段的实践和社会变革中,全部发展使得村庄文化逐步向城市文明退让。“人类能力的发展,人类自我的扩大……这种发展文化在城市结构上有许多表现,所有这些都是这种独特过渡的具体表现形式,亦即文明的兴起”。然而由于其与现代城市的突出差别,使得这样的前现代性城市(城邑、城镇)的发展数量、规模和质量都十分有限。随着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的号角吹响,现代性主导的城市化浪潮在世界各地以爆炸性的姿态快速推进,其与前现代城市在功能、规模、性质等各方面呈现出本质差异,正如吉登斯所描述:“现代的城市中心,是根据几乎完全不同与旧有的将前现代的城市从早期的乡村中分离出来的原则确立的”。然而,现代城市化的目的也仅仅在于实现工业化,进而满足资本日益膨胀的本性。科学技术无所不能的假象膨胀了工具理性,在造成理性与自然和人性的断裂的同时,造就了启蒙成为新的神学的退化。现代城市化造就了高效的生产机制、发达的工业社会,但两百年间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将人类在工具理性催生下的贪婪堕落极致展现,现代文明在现代性、资本全球化泛滥中造就了城市的发展困境和城市文化的无序迷茫。工具理性的失败呼唤人文理性的回归,人类和城市曾经追求的工业文明城市结构正在坍塌,当前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在通过信息重置人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之间的关系,并深刻地变革城市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同时,城市表面繁荣下的冲突与浮躁深入城市文化肌理。面对城市和城市文化问题,西方学者从不同维度展开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索。以列斐伏尔、大卫·哈维、爱德华·苏贾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者,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路径,将空间纳入资本扩张、生产方式的逻辑并视其为资本主义进入新阶段的表现。列斐伏尔通过“社会性、历史性、空间性”三元辩证法的改造,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正不断超越地理空间,通过社会生产关系由空间中物的生产转变为空间的生产即生产空间本身。大卫·哈维通过对“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理论升级,坚持认为城市生活中表现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时空压缩”体验,资本同一性扩张过程也是不平衡地理学的形成过程。爱德华·苏贾也认为空间具有本体论的性质,城市空间不再是生产的容器存在,而是被纳入了商品生产、利润增长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城市空间具有自身再生产的能力和文化属性。海德格尔、胡塞尔、刘易斯·芒福德等后现代人本主义思潮,崇尚对日常生活的回归及去中心化、差异化的文化,后现念与当代城市文化的变革融为一体。人本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以情感、意义为本体,从人的认识、情感与本质的重读和发掘,用积极的日常生活经验来包容、协商和认同全部的差异、多元,倡导人道主义和日常生活实践的城市文化理念。海德格尔将城市定义为商品化、技术化、市场交换的场所和产物,通过对现象学文化意义的回归,揭示人类存在的根源及生命意义。胡塞尔否定实证主义的科学原则和量化的工具理性,以回到生活世界重拾丢掉的文化、价值实现对意义理性的重建。刘易斯·芒福德超越城市原始的防卫与商业等实用功能,在更高层次上阐释了城市力求差异化的文化交融和文化城市作为城市文明与社会的本质存在。

三、城市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

在城市文化的现代与后现代争辩、多元性与一元性激烈交锋的背景下,“只有通过某种主导型文化逻辑或者支配性价值规范的观念,我们才能够对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真正差异做出评估”,这也为马克思主义对城市文化的审视批判提供了出场的可能。马克思将资本主义作为城市文化分析的现实语境,揭示资本作用下丰富、多样、复杂的社会历史性,明确扬弃资本逻辑作为实现社会发展统一的样态,是马克思主义城市文化理论的基本批判理路。

1.人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城市文化论述的本质解读。

在关于人的发展的规定性上,马克思将人的发展过程分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三个阶段,并分析认为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人的存在发展方式,人类最终将实现“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关于人的发展的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起点是人对自然的改造,“自然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来说才是存在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统一”。当然,有生命的个人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第一个历史事实则是有生命的个人的物质需要,这样的物质需要表现为衣食住行,由个人组成的交往关系就构成了社会的全部内容。城市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和文化追求,个人和社会具有内在同一性,社会的生产发展也产生于个人的社会实践和创造并最终服务于人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人的现代化作为城市文化的本质要求的唯物史观依据。正是基于此,罗伯特·雷德菲尔德认为城市的作用在于改造人,亚里士多德说“人天生是城市的市民”,刘易斯·芒福德表示城市从一开始便具有人类性格的许多特征。

2.文化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来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劳动生产是实践的最主要形态,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只表现为价值增值过程的一种手段”。一个阶级通过对物质劳动和资本的占有,占据社会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以劳动和交换为基础的私有制、基于私有制存在的文化对立贯穿了文明的全部历史。其次,马克思通过劳动、实践走向唯物史观。马克思强调感性的活劳动即实践的主体地位,社会物质(商品、货币、资本)是物化劳动的产物,人口是实践主体,物质生产方式是主体用实践的劳动工具组成的生产关系作用于实践对象,社会存在本质上就是社会实践结构,这样就构建了从实践观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通道。最后,实践活动是一切认识的起点和认知的根本手段。一切社会存在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实践是把握、理解社会关系的根本方式,马克思主义就是以实践把握现实世界的系统化世界观理论。

3.对资本统治逻辑的揭示和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城市文化论述的核心。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的崛起是由以工业文明浪潮为基础的现代化运动直接造就的,工业文明在资本统治逻辑的推动下表现得无处不在。资本的本性首先是逐利性,对利润而不是道义的追求是资本与生俱来的本性。“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其次,资本运动和扩张具有贪欲性和无限性。资本只有不停地运动才能保持资本的本性,一旦停止运动就转化为一般的货币和财物而不是资本本身而存在。资本的第三个属性是物意性。资本的本性必然要把所有的生产要素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把一切都变成资本的逻辑。资本主义就是把一切劳动物质化,把一切物质商品化,把一切商品资本化,使人类社会进入物意性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样态。资本的第四个属性是依附性。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资本形态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到借贷资本的变化,正是资本与其创新特性相联系寄生性加强的体现,资本的创新是服务于资本增值需要的内在动力。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的深入剖析,形成了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的资本批判逻辑。

4.批判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城市文化论述的语境。

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最大化对自然的耗费和对主体的普遍物化,批判了作为资本主义罪恶的生动体现的工业城市,批判资本主义城市文化的基本样态:城乡对立、阶级对立。马克思坚持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并批判指出,资本的发展必然遭遇自然与历史界限,只有全面化和过程化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才是对资本逻辑在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的无尽索求和对人的无限物化的彻底扬弃。而且,马克思的革命性、批判性是与建设性、发展性同为一体的,对资产阶级的无情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的执著追求是互为一致的。在资本主义社会物对人的统治关系下,人对人的依赖关系是由资本对人的统治、资本家对资本的掌握,导致的人对资本家的依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消失和国家政权的消亡,人类才开始成为社会和人自身的主人即自由的人,实现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马克思将资本批判与社会建设结合,用新世界观、新历史观分析当代资本社会和城市问题,向世人宣告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最终实现空想社会主义向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向。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