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护理的心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6:05

母婴护理的心得篇1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健康教育母婴保健

随着我国现代医学的发展,母婴保健已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对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产科社区母婴保健优质护理服务,由产科护理人员走出病房,进入家庭,深入社区,进行母婴保健护理,延续了病房整体护理,深化了社区温馨服务,深得社区病家满意,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资料与方法

服务对象:产科出院1个月内的母婴人群。

服务方法:纳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实行分区分组,责任包干制,每一责任小组由3名不同职称、不同年资的护士组成,每组承包所辖区域出院母婴的保健护理服务。

组织管理:产科社区母婴保健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管理。制定社区优质护理服务考评细则:结合邵武市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考评标准制定产科社区优质护理服务考评细则,内容包括承包母婴服务的数量,母婴月子管理,母婴服务工作质量,母婴健康知识宣教,社区服务满意度等。

产科社区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管理:结合母婴具体情况,评估月子母婴健康状况,列出护理问题,实施动态评价管理,针对性地进行母乳喂养技巧指导、婴儿抚触、婴儿游泳、科学育儿、产后指导等产科社区母婴保健。

注重反馈,持续改进产科社区母婴保健护理服务:针对社区母婴保健工作,每个月召集社区母婴保健服务小组成员意见工作会,进行阶段性工作总结,评价护理服务效果,找出社区母婴护理服务缺陷,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评估,调整实施计划,落实优质护理,为社区产科母婴提供更切实、有效、便民的服务。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对200户社区母婴护理服务情况评估调查:产妇护理技能评估,见表1。

婴儿照顾技能评估,见表2。

产科社区母婴护理服务质量比较,见表3。

调查资料显示,以人为本,开展产科社区优质护理服务直接为母婴提供科学、系统、全程、专业、全面的产科照顾、母婴帮助、健康教育、护理服务。产妇及家属获得健康知识、产妇护理技能,婴儿照顾技能得到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高,母婴不良事件发生数减少,产妇及家属社区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讨论

探索了一条产科社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在产科社区母婴保健工作中纳入整体护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是当代护理学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整体化护理,代表了妇产科护理发展趋势。社区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评价,将产科护理工作发展与社区母婴保健需求相结合,积极为社区母婴提供整体化、个性化、连续性的产科科学专业的保健护理服务。

深化了产科护理实践,丰富了产科护理工作内涵:产科社区母婴保健护理服务,注重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社区母婴保健的家庭指导,并能根据个体差异为社区母婴人群提供人性化健康教育、专业性整体护理服务,有效提高了社区民众的母婴保健意识和保健技能。

增进了护患友谊,提高了社区护理服务满意度:产科社区母婴保健优质护理服务中,通过护士为母婴提供主动、温馨、满意、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了母婴安全,这种主动寻找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的优质护理服务,使社区人们真切感受到产科护士的爱心、关心和责任心,进一步和谐护患关系,增进了护患友谊,社区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更新了产科专业知识,提升了护士业务水平:随着人们对社区母婴保健需求的提高,不断加强母婴保健人员的师资培训,专业技能的提高,才能较好地为人们提供更科学、更专业、更人性化的社区母婴保健护理服务。产科社区母婴保健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当护理面向社会,走向社区,贴近母婴,帮助人们更好地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之时,自身素质也有了质的提高和飞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卫生保健意识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已经从“有病就医”的传统观点迈向了预防保健的全新理念,即打破常规、开拓创新、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产科社区母婴保健工作纳入优质护理服务之后,更注重“以人为本”,以“母婴为中心”的整体服务质量,极大提高了社区母婴保健护理质量,很好满足了社区家庭的需求,保障了母婴安全,促进了母婴健康,实践证明,优质护理服务推进产科社区母婴保健工作。

参考文献

1蒋莉.产科助产士阶段式培养的方法及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07,4(5):206-207.

母婴护理的心得篇2

【关键词】母婴同室;母婴床旁护理

我院是地处乡镇的一所二级乙等综合医院,辖区内有人口约16万。2008年1—12月,产科接生人数986人,由于文化、习性、风俗的影响,母婴保健知识的获得参差不齐。因此,在产后住院期间,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可最大限度实现以家庭为中心式护理,实施母乳喂养支持,尊重产妇及其整个家庭的参与知情对围产保健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医院和科室服务满意度,促进良好融洽的医患关系,建立以现代产科高质量护理新模式。

1母婴床旁护理

概念指在围产期实施母婴同室保健,持续地促进妇女儿童健康、保健教育及实施。

1.1母婴床旁护理益处由于分娩后产妇及家庭将承担婴儿护理的各项任务,为了减少初为父母的不安和焦虑,更勇敢地承担养育后代的责任,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可降低因“母-婴”分离,“婴-婴”同室护理引发的交叉感染,降低产科出错率,从而减轻医生、护士的精神压力,更好地提供人性化产科护理服务创造有力条件。

1.2母婴床旁护理实施工具我院从紧张的财政中抽出资金购置婴儿车、母婴床旁护理车,将围产期护理项目转移到产妇床旁进行,提供母亲、婴儿及整个家庭的参与和个性化临床支持与服务,并要求母婴无特殊不可分离式围产期监护。

2床旁新生儿护理

内容包括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注射、新生儿抚触,并将其注意事项告知产妇及家属,使其离院后也能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为母婴提供高质量、持续、安全、有效地服务。

3母婴同室护理健康宣教

3.1产后第1天为产妇及家属讲解母婴同室的好处,早接触早吸吮及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母亲正确的喂奶体位及婴儿含接姿势,纯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及如何保证充足的乳汁。

母婴护理的心得篇3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模式;母婴同室护理;效果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29-02

母婴同室是指母亲与婴儿24h同处一个病室。由于其能够促进母婴感情交流,为后续哺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因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人性化护理是指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得到最大的舒适度的护理方式。我院自从对产后母亲与婴儿实施母婴同室人性化护理措施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的产妇100例,设为对照组,年龄20-33岁,平均26.3±2.4岁,自然分娩39例,剖宫产61例,新生儿男51例,女49例,体重>2300g,apgar评分>7分,均为单胎足月分娩,符合母婴同室条件。选择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的产妇100例,设为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观察组实施全过程人性化护理,措施如下:①入院人性化护理,孕妇入院时,应给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为其办理住院手续、准备待产时,对其进行人性化帮助,如在休息区准备杂志、茶水等。孕妇入院后,管床医生与责任护士应积极向孕妇宣传母婴喂养知识及疾病知识,使其感受到放心与舒适;②产前及产后指导,产前,应对患者进行产前准备、产程知识及产后护理知识的介绍,放松产妇紧张心理。对剖宫产术后72h、自然分娩24h以内的产妇给予全方位生活护理,对其更衣、饮食等给予指导。恢复期产妇应鼓励其生活自理,适当活动。产科病房应设置水疗中心,教会产妇为婴儿游泳、洗澡及抚触的方法,并指导产妇在哺乳过程中与婴儿进行交流;③心理护理,加强与产妇的交流与沟通,安慰安抚的不良情绪,听取产妇的倾诉,鼓励产妇与新生儿进行接触,使其尽快进入角色;④出院护理,虽然产妇即将出院,但人性化护理却尚未结束,护理人员应继续在清洁卫生、日常饮食、休息锻炼、产后复查、用药指导等方面给予合理指导,并在新生儿护理、预防接种等方面给予帮助,协助产妇办好出院手续,与产妇及其家属道别。

1.2.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3评价方法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时间、泌乳量、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及母乳喂养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组间差异以p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泌乳起始时间更短、泌乳量更高、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更低、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母婴同室喂养具有诸多优点:①提高护理质量,自己护理新生儿,能使产妇更加熟悉自己的孩子,医护人员每天进行的喂水、换尿布等宣教能够同时进行,产妇可以边看边学习,及时发现新生儿存在的异常情况,提高护理质量。②提高母乳喂养率,由于能够亲自护理孩子,产妇会有一种内心深处的喜悦,听到新生儿的哭声和举动,能够刺激乳汁分泌。③促进新生儿身体与智力的发育,新生儿躺在母亲身边,听到母亲的声音,闻到母亲的气味,会得到一种特殊的抚慰,产生安全感。同时,母亲的动作、表情与言语还会锻炼新生儿的视觉与听觉,促进智力增长与体格发育。

人性化护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它将护理目标定于与患者在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需求,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环境。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贯穿到护理工作中,能够在细微之处体现医护人员对产妇及婴儿的关爱,提高护理水平与护理效果,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言传身教,发挥主导性,通过实际操作引导产妇尽快进入角色,使产妇掌握科学的哺育知识,加深母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使产妇在短时间内将身心康复调整到最佳状态。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的泌乳起始时间更短、泌乳量更高、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更低、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且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张化英,田继敏.加强健康教育,促进母婴同室,提高母乳喂养[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02):168-168,123.

[2]邓文娟,肖艳兰,黄河清,陈小荷.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03):22-23.

母婴护理的心得篇4

方法:从2013年6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中选取130例,在获得产妇同意后,将其分为两组,各65例。实验组运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则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护理一段时间后,了解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调查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产妇能比较熟练地开展新生儿护理工作,而对照组产妇对相关技能掌握得不够熟练。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都很高,和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性(p

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帮助产妇及其家属熟练掌握相关育儿知识,有效保证了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产科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护理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83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29-02

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对新生儿实施的护理均在产妇的床旁完成。这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充分体现出人性化服务的理念。不仅能让产妇全程监督护理工作,也能让护理人员更好地开展健康宣教,让产妇掌握相关的母婴常识[1]。本次探讨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具体效果,将2013年6月至12月在本产科分娩的1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护理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3年6月至12月期间在本产科分娩的产妇中选取130对母婴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范围在21-38岁,平均年龄约为25.7岁。然后,从中随机选取65对作为实验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其余65对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孕周、住院天数等并无较大差异,p>0.05,因此,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①属于足月初产妇;②母婴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或心、脑、肾等脏器性疾病;③产妇意识清醒,能与人良好的沟通;④产妇及其家属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常规母婴护理措施。每天都要开展新生儿沐浴、抚触、脐带消毒等工作[2]。上述工作由护理人员在婴儿沐浴室内完成。另外,还应在治疗室为新生儿预防接种。每天定时开展健康教育,利用视频、示范等方式向产妇介绍常用的母婴护理知识。

1.3.2实验组。本组使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即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工作在产妇床旁完成。主要的护理工作有:新生儿沐浴、臀部护理、换尿布、脐部护理。护士采用一对一的护理方式,并通过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让产妇及其家属掌握相关知识[3]。同时,还要向产妇介绍护理、产后营养、母乳喂养、产褥期常见症状等知识。床旁护理每天一次,每次持续30-40分钟。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来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她们对母婴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观察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从表1中可见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表1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例(%)]

2.2观察两组健康宣教的效果。实验组产妇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好,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对比两组产妇对母婴知识和婴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例(%)]

3讨论

作为在产科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它不仅能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也符合新生儿的护理特点。新生儿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应用这种护理方式能为产妇及其家属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这将缩短医务人员和产妇间的距离,并获得产妇及其家属的信任[4]。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认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以下效果:

3.1提高了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过去,不少产妇与家属都对我们护理人员有一定的不信任感。她们害怕护士会抱错孩子或者给孩子打错针、吃错药。一些产妇或家属还会一直跟着护理人员到处置室门口。她们在门外焦急地等待,或者直接推开门看一看。这说明她们对我们护理工作极不放心。采用床旁护理后,一切护理工作都在产妇床旁,产妇能从旁监督,从而打消了她们的疑虑和担心。这也能减少由于误会而造成的医患矛盾[5]。

3.2提高了产妇满意度,使护患关系得到极大的改善。传统的母婴护理模式都是将母婴分开护理。因此,极易在护患间形成交流屏障,产生护患矛盾。同时,由于护理连续性中断,没有体现出人性化服务的理念。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后,母亲能一直陪在孩子身边,消除了产妇的担心。同时,在开展护理工作时,还能边示范,边引导,让产妇及时掌握相关的新生儿护理知识。产妇及其家属能看到护理人员细致的服务、精湛的技术,从而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并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

3.3减少护理风险。通过这种护理模式,能极大增强护理人员的自律性。她们会严格按照护理要求,运用规范的动作开展护理工作。在产妇的监督下,她们工作的责任心与自觉性将有明显的提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人为差错,降低了护理风险。

总之,通过本次研究,实验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产妇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也掌握得更加熟练。这和采用传统母婴护理的对照组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黄泽云.母婴床旁护理对产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2):39

[2]黄群丰.产科病房中母婴床旁护理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943-945

[3]操楠.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5):395-396

母婴护理的心得篇5

1.1妇女就业的增加,家庭模式的改变,以及年轻的父母们不知道母乳喂养的诸多好处,甚至孕妇担心哺乳将影响身材等等。

1.2产妇没有很快进入母亲的角色及对初乳缺乏认识。

1.3传统喂养方法的影响:母婴分室、延迟开奶、定时喂养、加喂糖水等等。

1.4产妇的护理需要得不到及时满足。护理婴儿技术不熟,知识缺乏,不成功的哺乳得不到及时纠正指导,以及家庭对母乳喂养支持不够均可使产妇对母乳喂养失去信心。

1.5喂养技巧不当:(1)由于没有喂奶经验,产妇抱婴儿的姿势强硬,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往往只托婴儿头部,使婴儿身体未处于一条直线,头颈屈曲,产妇越抱紧婴儿往上贴,婴儿越反抗不吸吮或哭闹,使产妇和婴儿均很无耐。(2)喂养姿势不正确:不是托起底部,而是用食、中两指夹住乳晕处妨碍婴儿贴近,使婴儿不能含接大部分乳晕,造成仅吸住,至皲裂疼痛,产妇不愿哺乳。(3)错觉产生:由于少数新生儿出生后阿氏评分低或转新生儿科治疗等其它原因,使用奶瓶故影响早吸吮及吸吮时间减少。

1.6怕疼痛的心理因素: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增高,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率也不断增高,伤口疼痛不同程度限制了喂奶时的姿势。

1.7因素:凹陷、扁平、影响婴儿吸吮,给婴儿含接造成困难。

2.护理方法

2.1宣教与指导:产前检查、咨询门诊和孕妇学校等多种形式使孕妇及家属接受母乳喂养知识教育,使每位孕妇有对母乳喂养表达怀疑和渴望的机会,从而取得纠正错误信息的依据,使之对母乳喂养产生更大兴趣和信心,做好思想和等准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2.2产后一定早吸吮、早接触、按需哺乳,早吸吮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不论顺产还是难产,护士要亲自协助或指导家属,告诉产妇含接要点,同时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喂哺姿势方法及次数。2.3消除其它一切影响喂哺的因素:(1)对早产儿及合并严重疾病或体重太低住院治疗的,母婴分离,护士协助或指导产妇挤奶,每3小时挤奶一次,一侧挤压3-5分钟,不分昼夜都要挤,保持泌乳,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2)少数婴儿习惯橡胶,省力、乳量多,而吸母乳,费力、乳量少、不肯吸吮,首先让母亲树立喂养信心,不急于让婴儿吸吮,先将乳汁挤入婴儿口中,在由婴儿吸吮及大部分乳晕,逐渐增加吸吮次数,撤去橡胶,让婴儿吃到足够母乳。(3)对条件较差的产妇(凹陷):树立喂养信心,洗净双手,用母指、食指、中指反复牵拉或使用吸奶器将吸出固定,让婴儿吸吮。

母婴护理的心得篇6

关键词:母乳喂养母乳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08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87-01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最佳的喂养方式,母乳喂养能给孩子提供近乎完美的营养,是任何营养都无法取代的。我对2013年6月―2013年12月常德市某医院收治的180例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6月―2013年12月对常德市某医院收治的180例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剖宫产52例,干预后喂养成功47例;异常19例,干预后喂养成功16例;母婴分离25例,干预后喂养成功22例;婴儿方面因素14例,干预成功10例;哺乳方法不正确35例,干预后喂养成功34例,其他社会支持系统、生活与饮食影响35例,干预成功33例。

2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

2.1社会支持因素。近年来政府通过媒体宣传、教育,让人们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得到了提高,母乳喂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自1990年起卫生部决定将每年的5月20日作为母乳喂养宣传日,近2年来许多城市也开展了宣传活动,但是效果不佳,追其根本,是产妇及家庭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

2.1.1部分产妇受长辈陈旧观念影响,妨碍了母乳喂养。

2.1.2由于代乳品通过媒体过度、夸大的宣传及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影响,大多数产妇对母乳喂养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代乳品认识存在误区。

2.1.3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产妇也面临同样的竞争压力,为了赶上工作进度,很多正处于哺乳期的产妇忙于事业,因精神高度紧张及没有时间进行母乳喂养,从而影响到母乳分泌,影响到母乳喂养。

2.1.4有些条件好的家庭,怕大人受累,买国外的好奶粉喂养,误认为比母乳好从而放弃母乳喂养。

2.2产妇心理因素。

2.2.1在当今这个注重外在形象的社会里,许多产妇都会紧张、焦虑进行母乳喂养会引起下垂、身体肥胖,因而拒绝进行母乳喂养。

2.2.2产妇对进行纯母乳喂养信心不够,总是持有怀疑的态度,担心婴儿没吃饱。

2.2.3产妇在月子期间,因与外界接触少,容易引起产后抑郁,情绪不高,影响母乳的分泌。

2.3因素。平坦、凹陷、短小、过大导致早期喂养障碍:产妇缺乏孕期保健常识在青春期及妊娠期使用过紧的胸罩,使被紧紧的束缚,造成平坦或凹陷,又未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异常的没得到及时纠正,异常的产妇难以做到婴儿有效的吸允。

2.4母婴同室因素。目前虽然很多医院创建了母婴同室病房,但是很多因为母亲及婴儿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母婴分离,从而导致未能及时开奶。

2.4.1产妇因素:产后大出血,产后因疾病进入重症监护室。

2.4.2婴儿因素:婴儿口腔疾病、口腔畸形、舌系带过短或过长,影响婴儿吸吮能力;婴儿因早产、黄疸、产伤及缺血缺氧性脑病需要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错过开奶和早接触的时期。

2.5生活与饮食:产妇在生产后因身体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挑食、食欲下降、拒食等情况。此外,产妇及家人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在食物选择上有所顾忌,早期饮食比较单一,饮食方面不合理会导致产妇营养不良,从而直接影响产妇乳汁的分泌,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出现乳汁不足。

3护理干预措施

3.1社会支持系统。对产妇及家属讲解母乳喂养对婴儿和母亲的益处:母乳营养丰富,比例合适,有助于消化吸收;母乳能增强婴儿免疫力;母乳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母乳喂养时,能促进情感交流;母乳喂养经济、便利;母乳喂养能促进母亲产后恢复及减少癌和卵巢癌的发生。从而让产妇及家属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减少社会对母乳喂养的干扰,提高母乳喂养率。

3.2心理护理。了解产妇忧虑的原因,进行疏导工作,要求家属与产妇多进行沟通,为产妇分担忧愁,减轻心理压力,多鼓励产妇,让产妇对母乳喂养树立信心,保持一个良好心态,利于乳汁分泌。

3.3因素。扁平或凹陷者:哺乳前湿、热敷,同时按摩以增加的血液循环,促进乳汁分泌,继而捻转引起奶阵。进行伸展练习,将两拇指平行放在两侧,慢慢地将向外方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向外突出,此外还可以用牵拉器、戴专用胸罩等方法来辅助喂养母乳。过大者:过大,婴儿衔接失败,产妇首先取舒适卧位,选择最舒适哺乳姿势,用刺激婴儿上唇,使其张大嘴,将塞入婴儿口中,用空着的手轻轻按摩,用大拇指从根部轻轻推到乳晕处,把奶水挤出来到宝宝的嘴里,反复坚持吸吮;过小者:加强练习,用吸奶器吸引,每次吸住约半分钟,连续5-10次,每天至少两回。

3.4母婴同室因素:母婴分离的产妇由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吸吮,乳腺管阻塞不通,导致分泌减少,肿胀。另外,母婴分离还会导致产妇产生紧张情绪,担心婴儿健康。首先,消除产妇负面情绪,多传递婴儿信息。其次,辅助做好护理,定时用吸奶器吸取乳汁,吸取前可进行热敷和按摩,将挤出的乳汁送往新生儿病房进行喂养,提高婴儿免疫力,对后期母乳喂养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3.5生活与饮食。对产妇及家属解释合理、均衡饮食的重要性,根据产妇特点,制定不同的科学的饮食计划,争取每顿食物做到色香味俱全,增加产妇食欲,使产妇摄取营养丰富、均衡并能促进乳汁分泌的饮食。

4体会

母乳应该是孩子的第一食物,也是最佳食物。但是如果理解有误或方法不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有很多,通过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只有做到正确喂养,才能达到真正最佳。

参考文献

[1]王彩萍.王俊英.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及效果[J].全科护理,2009,11:2946-2947

[2]孙明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1:3112-3113

[3]魏卫红.巢蕙怡.影响产妇早期母乳喂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政策[J].家庭护士,2008,9:2296-2298

母婴护理的心得篇7

中国家庭结构从“2-n”到“4-2-1”的转变催生了如火如荼的母婴行业。一边是“奶粉有毒”、“玩具铅超标”、“药用胶囊皮鞋造”在全方位击垮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一边是“心肝宝贝”、“掌上明珠”间接激发的海量需求,母婴行业在舆论中奔跑,在谩骂中前行。异常低的行业准入门槛和行业集中度、纷繁复杂的产品和良莠不齐的服务、没有品牌领袖、没有业内龙头,谁才能在母婴行业的乱战中胜出?

母婴行业面面观

如火如荼的朝阳行业。目前,我国0~6岁的婴幼儿数量已超过1亿,每年又有约2000万的宝宝来到这个世界,庞大的婴儿数量让母婴用品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4-2-1”家庭模式成为主流,家长们用在孩子身上的开销也是“不惜千金”,然而,母婴行业火热表象的背后也存在很多引人关注的问题:产品林林总总,鱼龙混杂;高端市场多被进口品牌占据,低端市场则被国内无数的杂牌瓜分;资源零零散散,未能有效整合。因此,高质量的产品和专业性的服务需求在母婴行业一触即发。

与时俱进的业态变迁。在国内母婴行业的起步阶段,一辆推车、一个奶瓶在当时都显得那么稀奇。2000年后到现在,母婴行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渠道和业态的演变也在同时进行。

1990年—2000年:初见端倪,渠道单一。这十年是母婴行业的起步阶段,主要依靠批发市场、超市、商场等常规性渠道进行销售。期间,母婴专卖店开始出现,但大体上都是单个店铺,面积和规模较小。

2000年—2007年:群雄逐鹿,良莠不齐。母婴行业进入成长期,发展迅猛。便利店、大卖场开始出现,渠道终端快速扩张,连锁经营受到重视。同时,目录营销、网络营销等新模式大规模涌现,母婴渠道不断丰富。

2007年—2009年:渠道变革,推陈出新。母婴行业迎来了产业结构变革,市场重组和细分、渠道演变、产业并购、模式创新不断出现,整个行业转型趋势明显。同时,电子商务竞争日趋白热化,零售终端的服务营销也日益兴起。

2009年至今:精耕细作,厚积薄发。虽然近年来行业渠道类型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消费多元化与个性化推动着母婴终端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完善、提高。母婴渠道终端变得更加专业、细致,进入了精耕细作的后渠道时代。

母婴消费演变的三重门。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消费观念和教育程度的变化,母婴行业的消费群体结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也在随之演变。

从家庭日常的一项支出到占日常支出的最大比例,从母婴消费是一种天生天养到望子成龙的消费心理,从一般性的购买行为到专家式的购买行为,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母婴行业终端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是否与快速的消费演变相适应?

“八仙过海”

——母婴产品销售渠道纵览

母婴市场旺盛的消费需求使得各种销售服务渠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专业店、连锁店、网店纷纷崛起。(见表1)

可以看出,第一,大卖场、超市等渠道是母婴基础产品供给的“主力军”,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会在此购买日常所需的基础母婴用品。然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种类过于单一是母婴基础用品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服务更是无从谈起。第二,相较于网店等非实体店,实体店的最大优势在于购物的体验性,可是像百货公司、个人单店等渠道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一点来实现服务营销。第三,处于高端定位的专业连锁店和专业母婴百货,尽管购物体验性强、服务内容较为丰富,但这种服务只是为了搭配产品销售,没有真正将母婴行业的服务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不再为了销售产品而提供服务,而是为了提供服务而销售产品。

总之,服务的滞后与缺乏是母婴渠道零售终端的通病,重产品而轻服务成了渠道的最大问题。同时,各渠道内产品单一、终端实体店产品搭配和物理结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母婴行业的资源零零散散,未能被有效整合。

母婴终端产品与服务的整合体系

如同马斯洛需求理论一样,不同消费者对母婴服务的要求也大不相同,因此,我们把母婴零售终端提供的服务类型分为以下四个层级(如图1所示)。

基本产品质量、安全。市场上的母婴产品丰富多样,消费者在购买时却有些无从着手,归根结底还是消费者对母婴产品和服务的知识了解相对甚少,加之“毒奶粉”、“铅超标玩具”、“毒胶囊”等报道充斥于耳,让消费者对母婴产品的选择更是谨慎之极。所以,绝大多数父母都希望母婴企业在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之前,首先能把好产品质量和安全这一关。

母婴产品/礼品专业指导。母婴实体店可以利用自身服务优势进一步丰富、优化服务种类。比如,在产品售前为目标客户提供信息咨询;售中加强导购人员的培训考核,推行育婴师导购制度;售后则可对车、床等大件产品提供免费上门安装服务,做好售后跟踪回访,给予顾客关爱。除了直接被家庭消费,母婴产品还充当着“礼品”的角色。然而现在的市场上将母婴产品包装成“礼品”的店铺凤毛麟角,更别说专业的母婴礼品店了,显然,很多母婴企业把“礼品”和“产品”等同看待了。

母婴护理体系。随着新一代父母对孕妇、婴儿健康的要求逐渐趋于高品质和专业化,母婴护理也变成了朝阳产业。其中,母婴医疗及养护咨询、月嫂服务、产后健康恢复(坐月子)是母婴护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具体来说,首先,母婴医疗及养护咨询行业的业务正在向多元化发展,除了基本的医疗咨询和导医,该行业也扩展到了个性化的服务领域,比如营养膳食搭配、传统药膳调理、私人心理顾问、专业康复性理疗等。其次,随着人们对产妇护理、宝宝护理的重视,月嫂越来越受到青睐,母婴企业可以作为一个强大的中介机构,联合一些权威、优质的专业月嫂服务机构向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此项服务。最后,全方位的产后恢复调理已成为产后妈妈的必选服务,母婴企业若能将实体店与产后恢复中心进行整合,不失为提升服务质量的绝佳选择。

早教体系。目前,学前教育已作为一个独立章节被列入国家教改规划,“重视0~3岁早期婴幼儿教育”也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可见,行业需求加上政策支持使儿童早教领域的发展潜力空前强大,利润空间尤为可观。所以,从国外引进先进课程体系规范教学行为、开发个性化课程和家庭教育产品、注重婴幼儿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培养等,都是母婴企业可以重点开拓的领域。

母婴行业终端之路漫漫

一边是新一轮的“婴儿潮”即将到来,一边是消费者对母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级化和精细化,服务需求越来越全面化和个性化。对大多数希望有所作为的母婴企业来说,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无疑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产品链——服务链双重整合。如今,在产品质量相差无几且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母婴企业仅仅依靠进销差价赢取微薄的利润,显然无法获得竞争优势。而且随着消费者需求变得日益多样化与个性化,新一代父母对高质量的产品、细心周到的产品导购、专业的母婴护理、科学的母婴知识等渴求更甚。然而,传统的母婴实体店目前还只是停留在为消费者提供低层次的必需品阶段,供需不对称的矛盾迫使母婴终端服务的优化势在必行:只有在完善产品链的基础上辅以优质的服务品类,二者相互渗透补充,母婴企业才能争取更大的赢利、发展空间。

医院——店铺——家庭三方对接。合适、贴心的服务意味着母婴店铺与医院、家庭的联系更加紧密。一方面,店铺销售需要变被动为主动,了解并满足母婴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医院可以“取长补短”,通过母婴终端的资源整合,利用医院的医疗护理、心理咨询等专长弥补母婴店铺专业知识的不足,实现互利互惠。可见,母婴零售终端能够充当起医院和家庭护理之间的桥梁,有效整合医院、店铺、家庭三方资源。

同质化——差异化——个性化。母婴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趋势正在威胁母婴企业的生存发展,迫使其不得不通过差异化策略来提升竞争优势,但无论是捆绑商品打折销售、增加育婴手册销售、营养商品组合销售等产品差异化策略,还是热线咨询、网上订购、免费送货、赠送礼品等服务差异化策略都还只是停留在一个共性消费的观念上,没有带来实质性突破。

母婴护理的心得篇8

关键词:母婴同室模式;新生儿护理;探讨

近年来,在母婴同室的建立之下,新生儿的护理方式已经开始由传统封闭式的母婴分离管理模式转化为母婴同室的护理模式,由于很多产妇多初为人母,没有相关的护理知识与经验,加强对婴儿的关爱,大多数产妇均会表现出焦虑,紧张的心态。因此,缓解产妇的不良心理,帮助他们快速的掌握新生儿的护理方式已经成为母婴同室模式的护理要点[1]。近年来,我科采用综合性的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开展护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妇产科于2013年1月~7月收治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1~38岁,平均年龄为(29.2±1.4)岁,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均在母婴同室模式下管理,均未发生产后并发症。将200例产妇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产妇从年龄、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式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于对照组100例产妇,按照常规母婴护理模式开展护理服务,由护理人员完成全程的护理工作,整个过程未邀请产妇与家属参与;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100例产妇,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邀请产妇与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中,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在产妇入院后,加强与产妇及其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发放宣传手册,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帮助产妇及其家属了解分娩的知识与注意事项,要注意到,产妇大多伴随一定的焦虑与情绪,这不仅不利于分娩,也会严重分娩后的泌乳与恢复,因此,在产妇入院时,护理人员需要进行主动热情的接待,在沟通时,护理人员使用温和的语言与态度疏导产妇的负面情绪,根据其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产妇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生命。

在分娩后30min清洗新生儿,将其放置产妇胸前,同时尽早让婴儿吮吸母乳,指导产妇拥抱、腹膜、轻吻新生儿,指导产妇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此外,根据产妇的个人情况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其快速的掌握护理方法,同时,定期查房,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补救[2]。

1.3评价标准产妇出院前,使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类,统计产妇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能够回答出4个及以上者为掌握,回答出2~3个为基本掌握,1个即1个以下为未掌握。

1.4统计学方法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期间比较以χ2检验并以p

2结果

观察组100例产妇81例满意,17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8.0%,对照组中54例满意,28例基本满意,18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2.0%,在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方面,观察组中97例产妇能够掌握基本护理知识,对照组中仅有72例可以掌握基本护理知识,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胎儿在脱离母体之后外部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新生儿适应能力较差,因此,产后环境对于新生儿的发育与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推进之下,母婴同室的制度已经在各个医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母婴同室管理模式即新生儿与母亲全天在一起进行同室休养的一种模式,该种模式的应用能够帮助产妇早开奶,也能够提升产妇的哺乳和护理能力。鼓励产妇与家属共同参与到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能够将产妇从的服从者转化为共同的参与者,可以提升产妇的护理能力,也能够促进产妇的快速恢复。本组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在实施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后,产妇与家属满意度与产妇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普遍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总而言之,在母婴同室模式下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产妇的角度适应性与护理能力,也可以提升产妇与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4]。

参考文献:

[1]詹园园.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05(10):97-98.

[2]张俊茹.母婴同室探视人员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22(11):112-113.

母婴护理的心得篇9

【摘要】:创建爱婴医院,提倡母乳喂养,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也是妇产科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本文结合笔者长期从事妇产科护理的实践经验,就剖宫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关键词】:剖宫产妇母乳喂养护理

为响应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发出的庄重承诺,有效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积极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起的创建爱婴医院活动,更好地贯彻实践《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提出的“婴儿母乳喂养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达到85%”的指标,我院于1997年5月创建了爱婴医院。结合笔者近30年从事妇产科护理实践经验,本文就剖宫产妇母乳喂养的特点及护理要点进行探讨。

1、耐心进行健康宣传教育。首先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泌乳原理和母乳喂养的优点,是一个很精致的供需器官,越吸得勤,乳汁分泌越多。母乳不仅被公认为是婴儿最适宜、最安全的食品,母乳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初乳中含脂肪少而球蛋白较多,微量元素、白细胞SiGa等免疫物质及生长因子,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抗感染十分重要。母乳营养成分和营养元素比较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有利于婴儿增强免疫力和提高智力,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哺乳期间产妇月经不复潮,闭经使卵巢得到休息,延长了生育间隔,是自然的避孕方法。同时母乳喂养还可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伴随婴儿吮吸而产生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能减少产后出血,促使子宫复旧。通过耐心细致地讲解,使产妇和家属懂得早哺乳、多哺乳、按需哺乳的科学道理,使产妇打消思想顾虑,增强哺乳信心。医院妇产科要因地制宜,积极营造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氛围,利用橱窗、宣传栏、走廊、病房等地方张贴母乳喂养相关照片,增强对产妇进行生动形象教育的效果。

2、消除术后产妇的紧张消极情绪。因手术刺激产妇会出现精神紧张,害怕疼痛等心态,可能导致不愿或不认真哺乳的现象,需要启迪产妇对婴儿的责任心。有的产妇担心因手术麻醉母乳对婴儿的影响,护士要耐心解释,剖宫产术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量很少,从乳汁排出的量更少,对婴儿没有影响,消除产妇思想顾虑,使产妇自觉用母乳喂养婴儿,做到早吸吮。

3、给予手术产妇更多的关爱。护士要指导术后产妇合理饮食和适当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及肠蠕动的恢复,预防粘连,安排适宜的作息时间,减少产妇体力消耗,减少伤口疼痛,护士应具体指导帮助哺乳,避免哺乳时婴儿压迫母亲腹部伤口,可采用侧卧式或怀抱式哺乳,每次喂哺时先清洁,将触及婴儿口唇诱发觅食反射,当婴儿张口舌向下的瞬间把放入婴儿口中,并使其将乳晕大部份吸入,婴儿在吸吮时能充分挤压乳晕下的乳窦,使乳汁排出,又能有效地刺激上的感觉神经末稍,促进泌乳和排乳反射,每次哺乳应两侧交替进行,并挤空剩余乳汁,预防乳管阻塞及保持两侧大小相等。哺乳期间产妇应戴上合适的棉制胸罩,以起支托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1]。对婴儿必须做到精心护理,让护士真正成为支持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有力后盾。

4、做好出院指导和随访工作。医院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医患双方沟通交流的平台。医护人员要让产妇及其家属掌握各种咨询方式,及时咨询有关问题。产妇乳汁分泌量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在分娩后2周或更长时间能产生足够的乳汁。出院后会出现一系列喂养问题,需要得到受过母乳喂养知识教育的亲人朋友的支持和帮助,更需要医务人员的进一步指导和鼓劢。

我科2009年和2010年,有294名剖宫产术者98%实现了母乳喂养,积极探索总结剖宫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经验,为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创建爱婴医院,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必将给社会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母婴护理的心得篇10

【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89-01

产后访视保健服务重点围绕“四看四问四听四查四指导”进行。四看:一看孕期、产时的第一手资料,有无高危情况,现为产后多少天;二看休养环境如何,产妇和婴儿的被褥是否合适;三看婴儿一般情况,精神状态,吸吮能力等;四看产妇的一般情况,精神面貌、情绪状态是否良好,有无贫血面容。四问:一问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大小便及一般情况,二问产妇及婴儿有关内容,三问上次访视后、本次访视前有无异常情况;四问近期疾病发生情况等。四听:一听产妇的有关情况;二听婴儿有关情况;三听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并给予解答。四听增进母婴沟通和亲情交流情况。四查:一查婴儿体温、体重测量,面容是否红润、黄疸有无消褪、有无湿疹、脐带有无出血、有无分泌物渗出、有无红臀,大小便是否正常;二查母乳喂养的、含接姿势是否正确等;三查有无红肿、硬结、有无裂伤、乳汁量的多少;四查身体恢复情况。四指导:一是指导产妇及家属开展婴儿抚触。二是指导产褥期卫生保健知识;三是指导母乳喂养知识和合理膳食知识;四是指导避孕知识,心理调节知识,形体康复知识。

产后访视是做好母婴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卫生保健意识的进一步加强,独生子女的优生政策,使得人们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营养都无比重视。

我院为延伸产后服务领域,加强母婴保健,根据产妇在分娩一月内并发症多和新生儿婴儿死亡率高等特点,制订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访视制度,并组织专业人员实施。现将访视方法及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访视对象为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共计147人次,新生儿150人次(包括有4对双胞胎,新生儿监护室出院的高危儿,除一名新生系出生时月龄28周、体重900克、合并重度窒息、家属放弃后死亡者外)。

1.2服务内容

1.2.1了解产妇健康状况,包括测血压、体温,体查和,检查子宫恢复情况,手术伤口及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观察恶露及其性状,提供科学的产后护理指导,指导避孕的方法,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及指导使产妇掌握母乳喂养技能,解决产妇在喂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皲裂、奶胀、乳汁不够等。

1.2.2婴儿方面了解婴儿喂养及睡眠情况、大小便次数及性状,查看新生儿面色、皮肤黏膜、黄疸消长情况,颈、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有无发红及糜烂,检查脐部是否有出血、红肿及渗液,查看臀部是否有尿布疹,口腔是否有鹅口疮等。

1.2.3继续健康宣教,灌输科学育儿理论,摒弃不良习俗,如洗口腔,捆护脐部以及婴儿手足,打蜡烛包,喂四磨汤、开口连、黄连水等。

1.3服务目标:①清除产后并发症对产妇健康的危害。②提高母乳喂养率。③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及死亡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

1.4方法

1.4.1访视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产科及儿科临床工作经验,扎实的护理理论水平;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临床工作10年以上年龄35~45岁,独立工作能力强,处理问题果断,具备母乳喂养教育执照和主管护师职称,能正确评估产妇和婴儿身体和心理状况。

1.4.2无论母婴,均自出院起每周访视一次,平均3~4次,访视形式采取免费上门访视或电话随访,其中电话随访率100%,上门访视率56%。如有母婴异常者,增多访视次数,凡在访视过程中发现母婴异常而无法在家中处理的,积极动员母婴回我院治疗;能在家中处理的当即行医学处理,消除隐患。

2结果

出院后147名产妇无1例发生产褥期感染;发现产后出血2例及时动员回院治愈;发现奶胀、皲裂26例都及时指导,均能成功母乳喂喂养率达90%以上;新生儿均未发生脐炎,无核黄疸发生;数例极低体重新生儿均顺利过度到家庭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