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总结十篇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总结十篇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6:30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总结篇1

20__年我县的农村养老保险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在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农村养老保险有关政策和省政府浙政发〔20__〕27号、〔20__〕26号文件精神及省五部门指导意见的要求,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扎实开展农村养老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20__年,全县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万元(利息),支出万元,当年结余万元,历年结余万元。到月底,全县共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人,其中享受农村养老保险待遇人。

2、为深化完善我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完善被片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__〕33号)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温政发〔20__〕63号)文件精神,在国土、社保、罗阳、雅阳等单位调查研究基础上,于20__年10月出台了《泰顺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政策的通知》,并于20__年12月开始申报实施,进一步推进了我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20__年,我县共有被征地项目17个,涉及11个乡镇14个行政村,应当落实即征即保对象225人。到20__年12月底,共落实应保对象155人.

二、存在的问题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一直是县领导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但由于试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因此,我县20__年之前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主要原因在于:

1、被征地农民参保意识不强

由于被征地村人均被征耕地省,土地安置费基本已被农民领去,个人部分无法缴纳,而且大部分被征地农民认为参不参保无所谓。

2、资金难以筹措

根据前些年我县耕地征用补偿情况分析,个人安置费部分无法抵足个人缴费部分,资金缺口较大。而集体承担部分的资金,因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返回金为全体村民所共有,主要用于补足村集体土地补偿费。用集体所有的资金为部分村民缴纳保险费,大多数村民在思想上不能认同,集体出资部分筹集也会遇到较大的难度。除此之外,县政府需要承担的资金也较大,一步很难到位。

3、参保对象难以界定。根据泰顺的实际情况,由于二轮土地承包不到位,即使被征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之后,也还存在着“征地而不失地”的现象。有的村还在征地之后,把征地费平均分给了村民,同时对被征的土地进行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导致参保对象一时难以确定。

4、历史遗留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新58省道改建工程征地项目中,因工程资金紧张,有相当大一部分被征地属于我县内部政策处理,没有严格按征地标准报批,故该项目的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均未落实。三是珊溪水库工程牵涉到当时移民对象19__人,共被征用土地6928亩。库区移民只享受移民安置补助待遇,并未真正享受失地待遇,由此,可能存在较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20__年工作思路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总结篇2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障;河北省

论文摘要:河北省自1992年1月正式启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以来,成绩与问题并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于2009年在全国10%的县展开,以后逐步扩大,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即将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下,从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及其成绩入手,揭示了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形势下完善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策略。

    2009年8月is日,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温总理指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老年基本生活保障,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是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近的一个重大步骤。建立起这项制度,将会使农民“养老不犯愁”,逐步解决后顾之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历史背景下,建立与新政策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河北省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建立适应新政策的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制度成绩总结

    河北省简称冀,地处华北,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北京周边,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拥有面积广阔的张北高原和河北平原,人口6000万多。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粮棉产区,现有耕地619.9万hm2。 2008年河北省全省生产总值实现16188.6亿元,位居全国第六位。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显示,河北省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目前已达470万,占总人口的7.04% ,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一个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该地区总人口的7%以上这个地区便进人老龄化社会,并且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呈现如下特征: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老龄人口数量地区差异显著,张家口市、唐山市、秦皇岛市的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均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而邯郸市、邢台市的老年人口比例明显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河北省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6%;河北省人口老龄化超前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据中国网的资料,发达国家在进人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上在5000-10000美元,而据河北经济年鉴2003的统计资料计算得出河北省2000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7802.95元,约为942.73美元。可见,当河北省进人老龄化社会时还没有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作保障。

    自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于1987年3月开展以来,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历了1999年的两次大调整,不断发展,河北省政府第四十五次常务会议于2009年审议通过《省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意见》,决定自2009年下半年起,在河北省10%的县(市、区)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河北省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较多的关注了政策构建,在制度构建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1.1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依托政策建设,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

自2003年起,河北省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2008年,以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了《2008年全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要点》;2009年,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河北省省政府第四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省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意见》。

1.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置依托各项政策日趋完善

    1995年前,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直根据1992年原民政部制定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来开展工作,没有下发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的法规文件。1995年11月,河北省下发《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省内各地稳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但对养老金发放、基金管理、政府补贴等问题没有依据河北省具体情况做出明确规定;2003年,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以推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养老金发放,农保机构发展与建设,基金管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几大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更多的关注了养老金发放、基金管理、制度设置等重点细节内容;2008年,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了《2008年全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要点》,不仅在基金管理、信息管理方面对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而且对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更多的关注了党和河北省的方针政策。2009年,河北省继续深化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通过了《省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意见》,对如何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做出具体要求,《意见》内容涉及缴费年龄、缴费金额、补助方式及标准、养老金待遇这些细节。

1.3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及政策设置方面对农村弱势群体给予了较多的关注

    河北省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农村,据《河北经济年鉴2008》的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河北省农村人口4933万人占河北省总人口的73.91 % ; 2005年河北省农村人口4269万人占河北省总人口的62.31 % ; 2007年河北省农村人口4148万人,占河北省总人口的59.74%。近几年,河北省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6.9%上升到了2007年的8.86%,而这些老年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农村老年人口的增长导致养老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为此,2007年,河北省建立了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养老保险制度,实行政府补助、个人分担等多种方法,为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办理养老保险。2007年,河北省为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办理各类养老保险,投人金额1100多万元;2008年,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了《2008年全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要点》,指出要探索建立农村高龄人口的养老保险办法,对农村高龄人口和没有社会养老保障待遇的老人,探索建立养老金制度,以便使更多的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近几年随着征用农业用地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据《河北经济年鉴2008的统计资料显示,河北省耕地总资源由2000年年初的6868.80千hm2下降到了2007年年初的6315.34千hm2。因此,河北省在《2008年全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要点》中特别提出要全面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对如何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如何落实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和被征地农民养老基金管理这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2009年,河北省省政府第四十五次常务会议通过《省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意见》,决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参保缴费按照最低缴费档次每人每年代缴80元养老保险费。

2、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分析

2.1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直缺乏正规的立法规范

    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展以来没有设立明确的法律条例,先是靠原民政部制定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来推动工作,后来下发了《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任008年全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要点》等一系列相关政府文件,但是只是以通知形式印发到各地,没有出台相关立法。

2.2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规定的养老金待遇偏低,且对年满60周岁老年人养老保险待遇标准未作明确规定

    2009年河北省通过的《省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意见》规定,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其中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蓄余额除以139。个人账户储蓄的主要来源即为参保人个人缴费,《意见》规定个人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如果按最高500元计算,参保人从16岁开始缴费,60岁时,他的个人账户总额为22000元,所以目前个人能领取的养老金最多为213元。河北省农民个人全年至多能领取2556元养老金。与表1进行对比可得,2556元低于2006年的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而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河北省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2006年的1.047倍;2008年河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2007年的1.062倍。可见,河北省2009年制定的养老金待遇标准不能很好的保障农村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

2.3制度设置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009年,河北省最新通过的(省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意见》没有对村集体如何对参保农民给与补贴做出明确规定,也没有对乡村企业如何对其务工农民参保缴费给予补贴做出详细说明。此外,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特别是对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监管没有做出规定。

2.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置仅对社会保障部门提出要求,没有考虑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性,没有法规制度对农保相关部门提出要求

    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人社部提交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在这次试点工作中,中央财政将首次出资补贴农村养老保险。然而,直到2009年,河北省政府下发的各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文件都没有对如何根据当地财政收人情况给予参保农民一定补贴做出明确规定。

    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用财政支出能力分析如下:

    据河北经济年鉴2008的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河北省地方财政总收入789.12亿元,地方财政总支出1506.65亿元,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地方财政总支出为220.13亿元。2007年年末,全省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246.27万人(含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2007年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人4293.43元。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的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人173.64元,其中,财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支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则财政对农村参保居民转移性支出至多为173.64元x246.27万人=4.276亿元。回归分析如下:

   设消费函数为c=c。十c id,c。是自主消费,c为边际消费倾向,id为农民可支配收人。据国务院规定,农民负担不应超过本地区上年农民人均纯收人i的5%,假设5%i为农村居民上缴的各种费用,将农民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设为px,设t为养老保险费用占农民储蓄的比例。则px=tx(i-c-s%i) , t的取值范围为0至1。

    根据农民人均纯收人,农村居民能够缴纳的保险费率为px/i=tx(i-c-s%i)/i=tx(0.95i-c)/i=tx(0.95-0.95c-co )/i

    据表2对c=c。十c id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消费函数。c=727.6952+0.529539id , rspuare :0.992737 , f: 820.1049

    根据回归的消费函数,当t=1时,2007年农村能够缴纳的保险费率为27.74%。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用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支出占到政府财政支出的20%-30%。郭海文、杜书伟指出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专家测算,如果政府连续2025年每年从财政支出中拿出5%的资金用于养老保险补助,就能基本解决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补偿问题。假设财政支出5%补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河北省农村应参保人数为2719万人。则财政应当支付4293.43元x27.74% x5% x0.2719 =16.19亿元;当t=0.5时,2007年农村能够缴纳的保险费率为13.87%,则财政应当支付4293.43元x 13.87%x5%x0.2719=8.10亿元。

    据本文在进行回归分析前计算得出的数据,2007年河北省用于农村参保农民的转移性支出至多为4.276亿元。可见,要建立一个较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的目的。财政支付存在较大缺口。

3、新政策视角下完善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2009年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经展开,为了更好的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河北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3.1加快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步伐

    要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就要有完善的法规制度作保障,特别是在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新形势下。温家宝在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中指出:“地方财政对所有参保农民给予缴费补贴,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保险费,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农民给予适当鼓励。中央财政对东部地区补助50%。”并且温总理还要求,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相结合的基础养老金必须到位,地方政府对农民个人缴费的补助必须到位,在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宁可少上点项目、压缩其他方面的开支,也要挤出钱来把这件大事办好。因此,河北省应尽快出台完备的基金监管法律制度,确保各个地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以及基础养老金得到更有效的监管。

3.2河北省应与农保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并针对相关部门的作设置法规,全面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仅仅涉及到社会保障部门,而且还涉及到地方财政、村集体、乡镇企业等相关部门,没有这些部门的密切配合农保工作很难顺利进行。因此,河北省及省内各地应尽快出台相关法规、文件,对财政部门、村集体、乡镇企业如何对农民缴费给与补助做出明确规定。

3.3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从养老金待遇这一最关键问题入手

    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目的是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由于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存在许多弊端,提高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主要依靠养老金。依靠传统的家庭子女养老具有很多不稳定因素,老年人身体虚弱,子女没有足够时间去照顾,给老年人健康埋下隐患;老年人独自在家产生孤独感,影响老年人心理;对子女来说,家庭养老给他们带来更大生活压力。机构养老也有很多弊端,传统养儿防老观念使老年人觉得自己遭子女遗弃,对老年人心理上造成影响,同时子女也可能会被指责不孝,对子女名誉产生负面影响;中国的养老机构制度设置不是十分完善,有些养老院中老人的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因此,要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就要从提高农民养老金待遇人手,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

3.4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置应在党政方针的指导下,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适当给与地方制度设置的权利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新农保;陕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引言:

随着陕西省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为了切实做好农民的养老保障工作,陕西省委、省政府经过全面考察和科学分析,在宝鸡市率先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何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过程中总结问题,不断改进,对于促进陕西省农村经济发展、保障老年农民基本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都具重要意义。

一、陕西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背景

(一)陕西的农村老龄化问题形势严峻

据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陕西省常住人口与2012年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了18.26万人,65岁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由2010年的8.53%提高至2013年的9.43%。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尤其严重,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不断加快,陕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二)陕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成效不大

1992年,陕西省民政部制订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开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尝试。在开展初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利率下调等因素影响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举步维艰,虽然此后略有复苏,但总体来讲,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三)陕西新型农保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2007年陕西省在宝鸡展开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试点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也被劳动保障部列为全国第一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城市。目前,陕西省己在总结宝鸡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扩大了试点范围。

二、陕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

(一)家庭养老为主导

时至今日,大部分的农村还在实行家庭小型经济,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主要的养老保障形式。有关资料显示,60.6%的农村老人依靠子女补贴生活,仅有2.1%的老人有养老金维持生活。

(二)社会养老保险逐渐建立

随着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逐渐展开。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农保机构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农保人员的队伍也逐渐壮大。

(三)农村老年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是补充

近几年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较好地保证了五保老人的合法权益。农村优抚保障的对象是为革命事业或国家安全做出牺牲贡献的特殊社会群体,实质是对他们所做贡献的补偿和褒扬。保障资金主要由各级财政和农民群众统筹负担。一个时期以来,农村抚恤补助经费的增长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被动性,优抚保障经费的增长远远落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陕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行性分析

(一)农民参保能力分析

收入水平是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物质基础,收入越高,则农民参保能力就越高。陕西省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在逐年增加,其中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03元,较上一年名义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4%。说明我省农民大部分已经具有了参保能力。

(二)政府府支持能力分析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的政策不断向“三农”倾斜,其中的重点就是农村社会保障问题。陕西省2013年财政支出3666亿元,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陕西省政府财政能力的增强也为新型农保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四、完善陕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措施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结合我省的探索实践,我省必须重视农保资金的筹措,一方面要保证个人、集体、政府三方面资金筹集到位,另一方面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实现筹资多元化。

(二)完善农保基金投资管理方式

针对投资管理方式存在的不足,建议将县级农保经办机构职能明确为保费的收缴、个人账户的管理和养老金的给付,除留足当年给付备用金外,不再管理和运营基金,同时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由县级统筹转变为省级统筹,以便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合并投资运营。但需要注意的是,合并投资运营必须是建立在能够分清楚投资收益的基础之上,以免损害了其中一方的利益。同时成立农保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农保管理机构应该对委员会按月提供本辖区农保基金投资管理情况的书面报告,由委员会对其管理进行监督并定期对外公布农保基金的基本运营情况。

(三)加强农保工作法制保障

通过立法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行规范,并将农民享受社会养老的合法权利以法制的形式予以确定。加快拟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将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参保农民的权利和义务、养老保险工作的管理与监督等方面以法律的方式明确规定下来,各省级政府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本省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顺利推进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

(四)加大政府投入以健全农保信息系统

为了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满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复杂多样的需求,我们在新型农保开展地区应该加大政府投入资金,为当地农保管理中心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和电脑等信息化设备,开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并在其下设立不同的子系统来对农保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在此基础上推进全国联网,延伸信息网络到各个地区农保经办窗口,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信息化。

五、结论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寻找不足,并吸取经验,在此基础上寻求创新,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完善基金投资管理方式、加强法制保障、健全农保信息系统,这不光是政府的问题,更需要个人、企业等多方支持和努力,共同发展和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铁卫,曾凡涛.当前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难点问题与对策[J].学术探究,2005,03-0005-05.

[2]方永恒,瞿伟,宋琪.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建议.学术研究,2007,18-18-05569-02

[3]《2013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史维良.中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J].信息统计,2006,06-0082-03

[5]陕西省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6]卢海元.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问题研究,理论研究,2010,06-0001-08.

[7]邱长溶,张立光,郭妍.中国可持续社会养老保险的综合评价体系和实证分析[J].2学术探究,004,03-0027-05

[8]王国军.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思路.[J].学术研究.

[9]丁润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支撑条件分析[J].理论探索,2005,4.

[10]韩汉博.建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J].社会科学家,228,10.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总结篇4

论文摘要: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家庭养老保障是基础,农村社区养老保险是过渡,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是方向“的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最后论述了农村社区养老保险向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演化的动力机制。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农村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与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农村也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趋势,农民日益要求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型。但是,像我国这样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在转型时期农村应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世界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现的模式可以套用。我国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分,不够深人。因此,如何选择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就成为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2转型期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

    (2)养老保险模式的演变是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纵观世界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己经历了2个历史阶段并相应的形成了两种养老保险模式。一个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家庭养老保险发展到社会养老保险,从城市社会养老保险覆盖到农村,都是处在该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高阶段。在这一阶段上,农业社会被工业社会所取代,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大量迁移,农业人口相对一国的人口总数所占比例极低,传统的家庭结构解体,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首先在工业先行国家瓦解,而代之以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日本在20世纪的1941年,就提出了面向城市企业劳动者的厚生年金保险,而直到1971年才推出了面向农业从业者的年金保险制度,这时日本的城市化水平己达到70%以上,农业从业人口还不到20%。为了推进城乡实质平等的“国民皆保险”,国家财政给予农业从业者社会保险以更大的支持。目前我国正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的中期,城市化水平1998年是18.23% , 2002年才达到36.09%;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显然,我国农村向城市化转轨还有很大距离,目前若全面推行农村养老保险的社会化是不现实的。所以,在选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时,必须适应国家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民群众心理上、物质上的承受能力。

    (2)社会保障水平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社会保险模式选择的核心因素。这是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必须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也是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一个理论依据。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历程看,社会养老保障基金来源主要有:国家、集体和个人,但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国民收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而国民收人的状况又往往制约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时,国家财务充裕,企业和国民支付能力强,社会养老保险筹资的社会化、保险对象的社会化和保险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就比较高;反之,养老保险的社会化只能是低度发展。但是由于我国过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很落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仍然很强烈,各种发展事业和项目都需要经济或财力的支持,这又树俯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重要的约束。国家财政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解决8亿多农民养老问题,而我国农村总体上生产力又不发达,农民可支配收人低,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所以,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全国建立城乡统一的高度社会化的养老保险模式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只能选择社会化水平较低的养老保险模式。

      (3)社区化养老保险是社会化养老保险的过渡社会保障的科学机理是“大数法则”,即大多数人群分摊少数人的风险。覆盖面越大,每个保障对象遭遇风险的概率越小,补偿越稳定。有着“福利国家之父”之称的贝弗里奇,早在1942年就提出了社会保障的“全面普遍性原则”,要求社会保障的对象是覆盖全体国民。但贝弗里奇同时出提出了“区别对待原则”,要求根据不同的社会成员采用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制定不同的社会保障标准。我国农村广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层次性极为明显。历史因素的积累和现实条件的局限,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不可能采取一个模式,更不能一步到位建立起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而应“区别对待”,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养老模式。根据社会保障的理论和借鉴国外养老保险的经验,把农村社区养老保险,作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起步与发展阶段中特殊过渡形式,谋求农村社区养老保险相对独立地发展,待条件成熟后与城市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并轨,是比较现实的战略选择。

3转型期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险模式

    我国农村转型期的养老保险模式是:家庭养老是基础,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是过渡,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是方向。它的走向是:家庭养老—社区化—社会化。

    (1)以构建新型农村养老模式为基础的家庭养老模式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为老年成员提供物质帮助、服务保障和亲情关照,是我国养老保险的传统模式,也是当前农村养老特别是纯农业居民养老的主要方式。①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家庭养老实际上是以个人终身劳动为基础,在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是农村老人对子女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绝大多数农民在中青年时期将自己的全部收人和积蓄用于养育子女和置办家业,不预留自己的养老费用,而是将来依靠子女养老。这种家庭内的财富代际转移过程,实质上是父母对子女抚养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过程。这种异期双向的过程,任何一方输出残缺就会使过程中断,造成对家庭和社会的不经济。②从法学角度上讲,家庭养老保险是农村老人拥有家庭的经济资源控制权和享有被赡养权利的体现。土地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具有特殊的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房屋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也同样具有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老人通过拥有土地经营权和房屋所有权可以对家庭资源进行控制,为自己的养老提供保障。③从社会伦理学方面看,子女为父母提供养老保障是我国传统的社会基本伦理之一。家庭养老保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根源,让老人安度生活、享受天伦、慰藉精神是每个家庭的职责,更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养老的“孝亲”文化基础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这些具有东方色彩的社会伦理,是千百年来我国家庭养老的强大支撑力。

   (2)以村、镇社区为依托单位的“大家庭、小社会”的养老模式按照“政府扶持、块块管理”的原则和“收人保障、服务保障”的保障职能,该养老保险模式的组成:①农村社区养老保险的组织体系。省级设立农村社区养老保险管理中心,负责全省农村社区养老保险基金统筹、管理、运营及业务指导;市级设立农村社区养老保险管理处,负责全市农村社区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协调各级组织的运作;县区设立农村社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负责辖区内农村社区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和给付;乡镇设立农村社区养老保险管理所,具体经办农村社区养老保险业务。②农村社区养老基金筹集体系。资金主要来源:农村劳动者个人缴纳,集体公共基金补助,国家初期管理费和政策扶持。劳动者人人交纳保费是主体;集体补助是社区的集体组织负担与本社区经济收入相适应的一定比例的保险金;国家扶持则主要体现在对乡镇企业、集体补助部分给予税前列支,提供开展社区养老保险初期的管理费用。③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投资主体社会化和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住养的老年公寓、托老所、医疗健康卫生院、精神慰藉的休闲场所等,使农村老年人能够在社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向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演化的动力机制

    从总的历史发展规律看,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会不断增长,城乡的差距会不断缩小直至弥合,社会保障制度就会城乡一体化,覆盖面就会达到全体社会成员,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也将全民化。英、法、瑞等国家基本上实现了loo%的覆盖率,美国也己达到90%的高覆盖率。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必然要向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演化。

    (1)农业工业化的推动力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近代西方工业化的产物。我国乡镇现在己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和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壮大,加快了农业工业化进程,导致了农村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城乡布局发生变化,正在冲破传统体制造成的工业与农业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随着二无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性演变的实现,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安全网”、“减压阀”的社会保障制度(含现代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然要从工业延伸到农业、从城市延伸到农村。

    (2)农村社区城市化的外扩力农业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农村土地人口的大分化和大流动,土地资源快速递减、劳动力大量富余并向二、三产业转移分流,形成了许多小城镇。自1949--199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才由5.1%增加到18.23%;但从1998—2002年就从18.23%上升到36.09%,农村社区城市化过程大大提速。农村社区城市化的这种外扩力量,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反差,支撑着农村社区养老保险向城乡统一的社会化养老保险扩进。

    (3)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内驱力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与发展,提高了农村社区的经济水平,尤其是增加了社区公共基金,为农村建立社区养老保险提供了资金保障,使农村社区养老保险有更强的内部调剂和互补功能。一些富裕农村社区还可以仿照城市的做法,为社区老年农民建立退休制度。农村社区经济发展,也驱动着农村社区养老保险与城市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

    (4)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力根据国际经验,在社会经济发燕尾服的初期,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但是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美元时,农业将开始减少为工业提供资本积累的程度;当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 000美元时,就会发生工业的经济利益向农业的回流。发达国家实现这种根本转变后,把转移的经济利益一方面转向直接的收入支付,另一方面是加强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到2002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己达到89 404亿元,人均占有超过800美元。用不了多少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可达到1 000美元以上,就能实现经济利益的根本转变,就会拉动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并轨。当然,经济发展水平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又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历史和现实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分析,预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就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总结篇5

【论文关键词】农村;农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由国家、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劳动者按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成立养老基金,在农民劳动者年老时按照个人缴费及基金增值情况领取养老金,以保障基本生活从而实现其平等的社会养老保险权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政治背景之下,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更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非同小可。

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本文综合学者观点,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称为“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后也就是目前倡导建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称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和探索之际,全面评估与深刻反思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我国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回顾与社会评价

(一)发展阶段

传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经历了探索试点、稳步推进、衰退、制度回归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年~1992牟,为试点阶段。1986年,民政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在江苏沙州县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会议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至1989年6月,全国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19个、县(市、区、旗)有190个,有800多个乡、8000多个村建立了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参加保险人数近90万人,共筹集资金4095.9万元,有21.6万人享受了养老金。

第二阶段:1992年-1998年,为推广阶段。民政部于1992年1月3日正式公布实施《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民办发[1992]2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各地推广开来。

第三阶段:1998年-2002年,为衰退阶段。具体表现,一是参保人数下降;二是官方态度发生动摇。1999年7月,全国金融秩序整顿期间,国务院提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决定对已有的业务进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至此,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陷入困境,发展方向不明。

第四阶段:2002年-2005年,为制度回归阶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又重新回到1998年前的轨道。

(二)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性缺陷

1.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未能充分体现社会保险的本质特征。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完全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模式,参保农民个人缴费为自己养老,目的是个人的跨时收入再分配,不具备代际和代内收入再分配功能,严重脱离基本保障制度的本质目的。

2.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保障水平过低、覆盖面窄与农民实际保障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在保障水平方面,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标准为2元~20元,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大多数农民要么不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么“被迫”选择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如果农民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可以领取4.7元,l5年后每月可以领取9.9元,这点钱对农民养老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即使农民每月投保20元,10年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为几十元,l5年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也不过百余元,仍然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从表l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非常窄,而且参保人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均养老金的发放额度更是少的不能维持农民基本的生活开支。

3.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未来偿付能力不足与降低待遇标准之间的艰难选择。由于规定了较高的预期增值标准,在没有相关投资运营渠道的前提下,这种硬性规定必然会使政策实施者在未来面i临偿付能力不足与降低待遇标准之间的艰难选择。约翰逊指出,由于中国1993年一1997年的投资收益率为负,对于从1993年~199年每年投入了同等数量保金的个人来说,他们积累的基金实际价值低于他们支付出的保费。

4.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未对转移与接续做出具体安排。一是由于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在模式上不同,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难以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关系顺利转移与接续,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二是地区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体方案与发展程度不同,限制了参保农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转移与接续;三是退发迁移或转移参保农民个人账户全部本息的政策规定,抛弃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向参保农民提供基本养老保障的目的。

5.从立法来看,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在宪法中有根本性保障的规定,另外,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对农民养老保险问题也有直接或间接的规定。怛是,这些散见于各法律部门的规范无法为该问题的调整提供统一的尺度,而为了推行该制度出台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则滞后于现实的需求,立法层次较低。由于立法的分散性,各省市均规定了在本区域适用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更有甚者,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规定,这不仅使得公众面对此问题时无所适从,还使得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难以建立,最终无法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应有功能。

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种种缺陷,在实际工作中收效甚微,未能发挥养老保险应有的保障作用,已经严重不符合现实的需求,而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养老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经济对农村传统经济的冲击、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迫在眉睫。如何建立一套完整又切实可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已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与学者的思考。妥善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启示

(一)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背景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1号)提出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并把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了重要位置,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大以及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再次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国务院转发发改委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十一五”规划》都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这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明确了基本方向和指导原则。

2.经济快速发展,财政大幅增收,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党的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1992年,我国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为21.79%,城镇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7.46%;2007年,城镇人口占人口总数的44.94%,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下降到l1.26%(见表2),已经达到或超过日本20世纪5o年代末建立以农民为对象的国民年金时的社会经济水平,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和经济起飞的新阶段,已经具备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经济基础。

3.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困难,存在制度缺陷。上文对传统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和表1中的数据都能显示传统农村养老保险收效甚微,没有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同时面对着严峻的农村养老形势,促使我们不得不快速探索、建立新型的、有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4.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快速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显著高于城镇地区,老年人口65%以上都集中在农村地区。人口学家按中生育方案预测,全国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10年为9952万人,2020年为1l351万人,2030年为11895万人,2040年为10832万人。伴随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加重,家庭小型化、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以及土地保障功能日益下降,农村庞大老年人口的贫困化渐渐凸显出来,社会保障制度化安排已成为当务之急。

5.我国人口、经济结构与城市化条件已经达到甚至超过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建立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制度时的水平。从部分国家建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时的人口与城市化情况看(见表3),农村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希腊为56.2%(1961年),最低的德国为24%(1957年),2007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5.06%。

从人均GDp水平看,按购买力平价换算为国际美元,欧盟扩大前1998年13国平均值为5226国际美元,最低的葡萄牙为人均1445国际美元,我国为6127国际美元(2oo6年)。按美元计算,日本人均GDp为653美元(1959年),我国为2456美元(2007年)。从农业占GDp的比重看,欧盟13国平均值为17.2%,最高为42%,我国为11.26%(2007年)。我国目前已基本达到l3个欧盟国家以及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最初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的平均经济社会水平。而且,丹麦、瑞典、葡萄牙、西班牙及希腊等五个欧盟国家和日本在类似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或更低的经济发展阶段时便已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13万亿元,我国正进入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最佳时机,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已具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条件。

(二)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1.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甚至是全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广大农村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使其老有所养,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为确保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障顺利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必须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农村实际情况相适应,同农民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人群的农村养老方式,不同区域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现状,来进行分类设计和分步实施,建立与地区经济增长非均衡战略相适应的农村养老非均衡保障制度。同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要与其他养老保障措施相配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然不能完全脱离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其他保障措施的实际情况,要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达到保障老年生活的目的。

2.做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有法可依,优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制环境。为了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建议在修订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同时,拟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以法律形式明确诸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遵守的原则、主要内容、管理体制、资金来源、支付标准、基金运营情况、监督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等。同时,各地方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的基础上,再制定具体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

3.加强基金管理,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发展。首先,各地要加强领导,关心和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管理、经办机构建设,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其次,果断处置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遗留问题,对遗留问题,按照“哪一级批准,哪一级负责”的原则制定偿还计划,对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费的收缴和管理,专帐专管,专款专用,确保基金安全;最后,规范和完善投保、领保、转保、退保所涉及的业务操作规程,设计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系统管理软件,降低业务运行成本和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总结篇6

    【论文摘要】江苏经济社会比较发达,传统的单一的农民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要根据农民群体的分层及养老需求情况,细分目标人群,充分整合和优化现有的养老组织制度资源,巩固家庭养老的墓础、突出社会养老的功能、拓展商业养老保险的空间。

    江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体而言,城乡社会保障还存在巨大的差异,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十分薄弱。尤其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的加快,失地农民、乡镇企业职工、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障间题凸显,传统的养老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能够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江苏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目标人群分析:农民群体的分层及其养老需求的变化

    (一)职业角色的分层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江苏农村社会单一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非农化程度较高。据统计,农业兼业户和非农兼业户比重分别为24.25%和20.19%,纯农业户所占比重为55.56% ,远远低于全国73.29%的平均水平。(资料来源2001年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江苏乡镇企业发达,在乡镇企业从业的农民职工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113以上,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二是流动农民工多,江苏是流动人口流人数量较大的省份。截至2005年6月,全省已登记暂住人口1 030万人。其中苏南地区暂住人口759万,占总人口的73.7%。三是失地农民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园区、开发区的建设,建设用地的需求迅速增长,失地农民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多。2002年全省农村居民中无地或未经营农地的家庭约占7%,而1998年还不到1%。

    农民职业角色的多元化带来了养老保障需求的多样性和不同职业之间的差异性。据我们对被征地农民、乡镇企业职工、流动的农民工、农村自谋职业者和留地农民调查,被征地农民由于失去了土地的依靠,对社会养老的保障需求最为强烈,其次是有稳定工作的乡镇企业职工,而流动的农民工及农村自谋职业者的养老需求程度要小于留地农民。

    (二)收入水平的分层化

    近十年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根据江苏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数据,2004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人分别为6 544元、4 765元和3 906元。苏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人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是苏中、苏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人的1.37和1.68倍。2004年农民收人墩高的江阴市7 673元,最低的灌南县3 079元,两者相差4 594元。按照人均纯收人五等份分组,2004年20%收人最高组家庭人均纯收人10 292元,户均纯收人达到32 523元,分别是20%收人最低组的5.9倍和4.5倍,去掉高收人户的份额,全省还有一半以上农户的收人水平达不到平均数。

    农民收人分化对养老保障的含义是十分显著的。收人低的农民群体对社会养老保障的需求可能会明显不足。由于强制性或自愿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费可能会明显超出这些低收人群体的承受能力,尤其是那些收人水平过低的贫困人口面临的问题就更加复杂了。养老的年龄结构问题也加剧了上述问题的复杂性。

    (三)年龄结构的分层化

    年龄结构的分层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以及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据调查,江苏省现有60岁以上老人845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1.9%.在全国已率先进人了人口老龄化时期。其中城镇老人为182万,农村老人有663万,占农村人口的12.5%,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已超过了城镇。从地区老龄化差异来看,苏南高于苏中,苏中又高于苏北。

    江苏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分层化与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使农村养老问题变得十分突出。据预测,未来50年内,江苏老年人口规模将以年均1.9%的速度递增,到2050年,全省老年人口将达到1 702万人,老年人口比重将超过四分之一。所以,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的设计就必需考虑到这一未来或预期的养老保障问题与现实的养老保障问题的统筹规划与发展。

    二、江苏农村养老保障可供选择的组织制度模式及其评价

    (一)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农村最主要的养老形式,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养老方式正在出现弱化的趋势。这些因素包括:一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户家庭中子女的数量减少,家庭日益小型化。据调查,1995年江苏省家庭平均人口为3.41人,比1990年减少0.45人。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进一步贯彻实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家庭人口将会形成“四、二、一”结构.即一对夫妇在抚养一个孩子的同时要赔养四位老人;二是人口迁移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市更加严重。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农村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7.5%.而城市只有6.4%.人口向城市迁移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再加上家庭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难于与子女一起生活,到时农村“空巢”家庭将比城市更为突出;三是农村生产的社会化使得家庭的部分生产功能外部化,家庭的养老能力随之降低;四是土.地的养老功能正在削弱。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农民的土地正在不断减少,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对目前主要依靠土地养老的农民,由于受土地制度、土地数量及土地收人的限制,不能对土地的养老保障作用估计过高。土地的所有权并不属于农户所有,也没有自由转让权。土地数量少,农产品价格低,单靠土地是难以维持生计的。

    (二)社会养老模式

    长期以来,农村社会养老的对象局限于“五保”老人,这部分老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很小一部分比例,因此,五保养老的模式不具有普遍性。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我国在部分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了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但是由于制度的缺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自1998年后就基本上处于停顿的状态。至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形成一个较好的方案,目前还处于各地制度探索时期。

    近几年来,以苏州为代表的建立在集体经济基础之上的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模式形成了自身特色.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截至2004年7月,累计参加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139.37万人,参保覆盖面达76.05%,按月享受社会养老待遇人数52.25万人,覆盖率71.46%。据统计,江苏全省13个省辖市、100个县(市、区),1 276个乡镇的830万农民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保基金总额达66亿元,其中有71万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虽然江苏省的农保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从目前制度的运行情况来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普遍存在夜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参保率不高、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不强、统筹层次太低(以县级为单位的统筹)等问题。

    (三)商业养老保险模式

    从很多西方国家建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的经验来看,商业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障体系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商业保险业通过经办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计划生育特殊对象的养老保险等,探索出一些成功经验,在农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正在不断增强。受农民收人水平和养老观念的影响,以及商业养老保险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诸如以营利为目的,遵循的是自愿的原则,国家对商业人寿保险的政策优惠不够,因而,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强,目前还不具备推广的条件,只在小范围内发挥着作用。

    总之,无论是养老的经济来源还是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家庭养老(包括个人养老、土地养老)在农村养老中占据绝对的地位。社会养老保险仅在苏南少数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制度试点,商业养老保险基本处于空白。

   三、加快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思路与政策逮议

    江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社会养老,不断拓展商业养老保险的空间。可采取的发展思路为: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分地区(先苏南发达地区,再苏中、苏北地区),分项目(先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再发展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分重点(先保障农村中的弱势群体,再兼业农民,最后留地农民),分阶段(先试点,再推广)进行。

    (一)强化家庭养老的保障机制,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

    家庭养老的实质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养老资源在家庭范围内的互助和代际交换。家庭不仅是养老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重要依靠。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家庭养老都将是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基础。针对目前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的间题,要加强宣传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养老文化,以确保养老文化基础不受削弱和动摇;另一方面要加强家庭养老的法律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村老人依法养老的权益。基层组织要利用农村原有的邻里互助的良好传统,开展“手拉手”、“结对子”等社会互助活动.创造一个尊老,爱老,互助合作的乡风民俗。

    (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苏南地区要全面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苏中地区要健全制度,创造条件,实现“应保尽保”;苏北地区要低标准起步,重点保障特困户,逐步扩大覆盖面,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制度中要建立由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财政以县为主负担,省财政设立省级农村低保专项调剂金,对财政较为困难的经济薄弱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合理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保障金由银行统一发放,并重视各项配套措施建设。

    (三)积极实施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制度,拓宽农村养老机构的功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

    江苏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率在苏南、苏中、苏北之间差距较大,苏南地区集中供养率普遍较高,而在其它地区集中供养率还比较低。与浙江省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浙江省2001年末,全省共有4.97万孤寡老人实现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81.88%。据调查,苏州农村“五保”老人中人住养老机构的有69%,人住农村养老机构的人员中,有6%的老人为自愿选择养老机构的非“五保”对象,虽然这部分老人占的比例还较小,但已反映了传统的“子女养老”、“居家养老”的观念正在发生变革。今后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公共养老机构的建设,满足农村“五保”和贫困老人集中供养的需要;另一方面,政府要制订优惠政策和措施,大力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和经营养老机构,形成多元化竞争的格局,更好地满足各类层次的老人养老需要,加快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

    (四)依据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有差别分层次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结合西方工业化国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和目前江苏省农民的实际情况,农村养老保险应该依据社会群体分层情况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建立,逐步推进。具体的说,对被征地农民.把征地费、补偿费转化为养老保险资金,以土地换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乡镇企业职工,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建立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保证其缴费的可持续性和养老金的可转移性,技术要求较为复杂,因此,要首先解决这些前提条件,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才能顺利推行。最后是解决自谋职业者(经商人员)和留地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自谋职业者的养老保险费由其本人全部缴纳,留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建立取决于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和政府财政实力。换言之,如果纯粹以种地为生的农民成为农村人口的很小一部分,如20%或是30%左右,那么,留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间题就是一个小间题了。

    (五)发挥商业养老保险对农村养老保障的辅助和补充性作用

    目前,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商业养老保险在整个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还非常弱,远未发挥出其在整个养老保障体系中应有的作用。今后,政府要在利率、行业准入等方面提供相应政策优惠,支持和鼓励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对商业保险公司来说,要加强宣传,不断开拓多种形式的人寿保险业务,充分利用商业保险具有的保障方式较为灵活的优势,满足各种层次的养老保险需求,不断扩大服务的对象,提高夜盖面。使商业养老保险成为养老保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其真正成为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要补充。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总结篇7

【论文摘要】江苏经济社会比较发达,传统的单一的农民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要根据农民群体的分层及养老需求情况,细分目标人群,充分整合和优化现有的养老组织制度资源,巩固家庭养老的墓础、突出社会养老的功能、拓展商业养老保险的空间。

江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体而言,城乡社会保障还存在巨大的差异,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十分薄弱。尤其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的加快,失地农民、乡镇企业职工、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障间题凸显,传统的养老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能够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江苏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目标人群分析:农民群体的分层及其养老需求的变化

(一)职业角色的分层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江苏农村社会单一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非农化程度较高。据统计,农业兼业户和非农兼业户比重分别为24.25%和20.19%,纯农业户所占比重为55.56%,远远低于全国73.29%的平均水平。(资料来源2001年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江苏乡镇企业发达,在乡镇企业从业的农民职工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113以上,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二是流动农民工多,江苏是流动人口流人数量较大的省份。截至2005年6月,全省已登记暂住人口1030万人。其中苏南地区暂住人口759万,占总人口的73.7%。三是失地农民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园区、开发区的建设,建设用地的需求迅速增长,失地农民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多。2002年全省农村居民中无地或未经营农地的家庭约占7%,而1998年还不到1%。

农民职业角色的多元化带来了养老保障需求的多样性和不同职业之间的差异性。据我们对被征地农民、乡镇企业职工、流动的农民工、农村自谋职业者和留地农民调查,被征地农民由于失去了土地的依靠,对社会养老的保障需求最为强烈,其次是有稳定工作的乡镇企业职工,而流动的农民工及农村自谋职业者的养老需求程度要小于留地农民。

(二)收入水平的分层化

近十年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根据江苏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数据,2004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人分别为6544元、4765元和3906元。苏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人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是苏中、苏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人的1.37和1.68倍。2004年农民收人墩高的江阴市7673元,最低的灌南县3079元,两者相差4594元。按照人均纯收人五等份分组,2004年20%收人最高组家庭人均纯收人10292元,户均纯收人达到32523元,分别是20%收人最低组的5.9倍和4.5倍,去掉高收人户的份额,全省还有一半以上农户的收人水平达不到平均数。

农民收人分化对养老保障的含义是十分显著的。收人低的农民群体对社会养老保障的需求可能会明显不足。由于强制性或自愿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费可能会明显超出这些低收人群体的承受能力,尤其是那些收人水平过低的贫困人口面临的问题就更加复杂了。养老的年龄结构问题也加剧了上述问题的复杂性。

(三)年龄结构的分层化

年龄结构的分层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以及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据调查,江苏省现有60岁以上老人845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1.9%.在全国已率先进人了人口老龄化时期。其中城镇老人为182万,农村老人有663万,占农村人口的12.5%,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已超过了城镇。从地区老龄化差异来看,苏南高于苏中,苏中又高于苏北。

江苏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分层化与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使农村养老问题变得十分突出。据预测,未来50年内,江苏老年人口规模将以年均1.9%的速度递增,到2050年,全省老年人口将达到1702万人,老年人口比重将超过四分之一。所以,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的设计就必需考虑到这一未来或预期的养老保障问题与现实的养老保障问题的统筹规划与发展。

二、江苏农村养老保障可供选择的组织制度模式及其评价

(一)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农村最主要的养老形式,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养老方式正在出现弱化的趋势。这些因素包括:一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户家庭中子女的数量减少,家庭日益小型化。据调查,1995年江苏省家庭平均人口为3.41人,比1990年减少0.45人。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进一步贯彻实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家庭人口将会形成“四、二、一”结构.即一对夫妇在抚养一个孩子的同时要赔养四位老人;二是人口迁移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市更加严重。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农村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7.5%.而城市只有6.4%.人口向城市迁移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再加上家庭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难于与子女一起生活,到时农村“空巢”家庭将比城市更为突出;三是农村生产的社会化使得家庭的部分生产功能外部化,家庭的养老能力随之降低;四是土.地的养老功能正在削弱。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农民的土地正在不断减少,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对目前主要依靠土地养老的农民,由于受土地制度、土地数量及土地收人的限制,不能对土地的养老保障作用估计过高。土地的所有权并不属于农户所有,也没有自由转让权。土地数量少,农产品价格低,单靠土地是难以维持生计的。

(二)社会养老模式

长期以来,农村社会养老的对象局限于“五保”老人,这部分老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很小一部分比例,因此,五保养老的模式不具有普遍性。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我国在部分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了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但是由于制度的缺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自1998年后就基本上处于停顿的状态。至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形成一个较好的方案,目前还处于各地制度探索时期。

近几年来,以苏州为代表的建立在集体经济基础之上的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模式形成了自身特色.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截至2004年7月,累计参加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139.37万人,参保覆盖面达76.05%,按月享受社会养老待遇人数52.25万人,覆盖率71.46%。据统计,江苏全省13个省辖市、100个县(市、区),1276个乡镇的830万农民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保基金总额达66亿元,其中有71万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虽然江苏省的农保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从目前制度的运行情况来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普遍存在夜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参保率不高、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不强、统筹层次太低(以县级为单位的统筹)等问题。

(三)商业养老保险模式

从很多西方国家建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的经验来看,商业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障体系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商业保险业通过经办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计划生育特殊对象的养老保险等,探索出一些成功经验,在农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正在不断增强。受农民收人水平和养老观念的影响,以及商业养老保险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诸如以营利为目的,遵循的是自愿的原则,国家对商业人寿保险的政策优惠不够,因而,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强,目前还不具备推广的条件,只在小范围内发挥着作用。

总之,无论是养老的经济来源还是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家庭养老(包括个人养老、土地养老)在农村养老中占据绝对的地位。社会养老保险仅在苏南少数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制度试点,商业养老保险基本处于空白。

三、加快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思路与政策逮议

江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社会养老,不断拓展商业养老保险的空间。可采取的发展思路为: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分地区(先苏南发达地区,再苏中、苏北地区),分项目(先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再发展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分重点(先保障农村中的弱势群体,再兼业农民,最后留地农民),分阶段(先试点,再推广)进行。

(一)强化家庭养老的保障机制,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

家庭养老的实质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养老资源在家庭范围内的互助和代际交换。家庭不仅是养老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重要依靠。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家庭养老都将是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基础。针对目前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的间题,要加强宣传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养老文化,以确保养老文化基础不受削弱和动摇;另一方面要加强家庭养老的法律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村老人依法养老的权益。基层组织要利用农村原有的邻里互助的良好传统,开展“手拉手”、“结对子”等社会互助活动.创造一个尊老,爱老,互助合作的乡风民俗。

(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苏南地区要全面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苏中地区要健全制度,创造条件,实现“应保尽保”;苏北地区要低标准起步,重点保障特困户,逐步扩大覆盖面,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制度中要建立由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财政以县为主负担,省财政设立省级农村低保专项调剂金,对财政较为困难的经济薄弱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合理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保障金由银行统一发放,并重视各项配套措施建设。

(三)积极实施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制度,拓宽农村养老机构的功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

江苏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率在苏南、苏中、苏北之间差距较大,苏南地区集中供养率普遍较高,而在其它地区集中供养率还比较低。与浙江省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浙江省2001年末,全省共有4.97万孤寡老人实现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81.88%。据调查,苏州农村“五保”老人中人住养老机构的有69%,人住农村养老机构的人员中,有6%的老人为自愿选择养老机构的非“五保”对象,虽然这部分老人占的比例还较小,但已反映了传统的“子女养老”、“居家养老”的观念正在发生变革。今后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公共养老机构的建设,满足农村“五保”和贫困老人集中供养的需要;另一方面,政府要制订优惠政策和措施,大力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和经营养老机构,形成多元化竞争的格局,更好地满足各类层次的老人养老需要,加快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

(四)依据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有差别分层次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结合西方工业化国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和目前江苏省农民的实际情况,农村养老保险应该依据社会群体分层情况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建立,逐步推进。具体的说,对被征地农民.把征地费、补偿费转化为养老保险资金,以土地换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乡镇企业职工,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建立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保证其缴费的可持续性和养老金的可转移性,技术要求较为复杂,因此,要首先解决这些前提条件,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才能顺利推行。最后是解决自谋职业者(经商人员)和留地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自谋职业者的养老保险费由其本人全部缴纳,留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建立取决于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和政府财政实力。换言之,如果纯粹以种地为生的农民成为农村人口的很小一部分,如20%或是30%左右,那么,留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间题就是一个小间题了。

(五)发挥商业养老保险对农村养老保障的辅助和补充性作用

目前,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商业养老保险在整个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还非常弱,远未发挥出其在整个养老保障体系中应有的作用。今后,政府要在利率、行业准入等方面提供相应政策优惠,支持和鼓励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对商业保险公司来说,要加强宣传,不断开拓多种形式的人寿保险业务,充分利用商业保险具有的保障方式较为灵活的优势,满足各种层次的养老保险需求,不断扩大服务的对象,提高夜盖面。使商业养老保险成为养老保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其真正成为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要补充。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耕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其中城镇老年人口3180万,占城镇总人口的6.30%,农村老年人口为5631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为7.35%,农村老年人口的绝对数是城镇人口的1.7倍,老年人口中有64%居住在农村。因此,当前中国养老问题的真正重点和难点不在城市而在农村。目前,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家庭养老是最主要和最普遍的方式。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个人劳动收入,丧失劳动能力时才依靠儿女供养,生活保障主要依靠土地等生产资料。其中以耕地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民数量最多,且只拥有土地使用权,占有的社会资源很少。同时由于不断扩大的城乡差别及社会分配关系的不公平,使得以耕地为主的农民生活日益窘迫。本文以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为切入点,拟按照低水平、广覆盖和可持续的方针,对适合耕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思路进行探讨。

一、耕地农民及其养老保险现状

(一)耕地农民的界定。耕地农民主要是指从事农林牧渔业等农业生产,拥有农村户籍且长期居住在农村,以农业为生的农村劳动力。耕地农民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户籍在农村;拥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如土地、河流、草原等天然资源;从事以农业为主的经营活动。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对耕地农民做精确的统计比较困难。因为统计面上的农业从业人口常常包含那些长期或短期在外打工的流动人口。根据相关学者的估计,1999年乡镇企业职工约为1.4亿人,流动人口约为1亿人,两者相加为2.4亿,如再加上其无劳动能力的直系亲属,这一数据将达到3亿。从总计8.07亿农村人口扣除,则耕地农民数目约为5.07亿人,约占农村人口总规模的62.5%。2001年全国农业普查中“农业从业人员”项目下的普查数据表明,2000年全国农村实际从事农业经营的人口约为5.19亿人。在全国各省区中,农业从业人员超过l000万的省份有20个;农业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的省份有11个;而农业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的省份则只有6个,即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四川,其中山东、河南与四川三省的农业从业人口甚至超出了4000万。

(二)耕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现状。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农村还未真正建立起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的农村养老保险于1986年开始探索。1991年根据《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开展了建立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1997年7月国务院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向商业保险过渡。1998年,农村养老保险由民政部转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农村养老保险开始进入清理整顿阶段,清理整顿一直持续到2002年。这一时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下降,出现了倒退的现象。在这一阶段,耕地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状况和效果更加不理想。具体表现在:

1.参保的耕地农民少。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这种以个人储蓄为主的完全积累模式近乎于商业性养老保险,偏离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时的本质要求。其最大弊端是能参保的多是有收入保障的农村户籍人口,他们即使不参加养老保险,今后的养老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而最需要养老保险的低收入和贫困农民往往被排除在养老保险之外,不能从养老保险中受惠,使得该制度既无法体现社会保障性质,更无法体现济弱扶困的社会公平原则。另一方面,农村社会养老是以自愿原则为基础,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政策的态度、对当地政府的信任度及其年龄、文化程度、子女数、所在地的经济实力等,均会影响其是否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参保农民的工作业态细分,以村干部、民办教师、农业大户等收入稳定、收入水平较高或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参保居多,而以耕地为主的农民参保较少。

2.耕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低。对大多数的耕地农民来说,由于目前农业生产的非现代化和农业收入的水平较低,这部分人大部分属于低收入和贫困阶层,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年老体弱者,除维护家庭的日常开支和必要的教育、医疗外,其用于养老的积蓄极其有限。现行保险费征缴实行的是低标准、多档次,从2元到20元分为十个档次,由农民自由选择。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和政府推行中的问题,加之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考虑,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最低档次。同时,由于中国农村的经济水平低下,农民可支配的收入更少,所以针对各地现行的大多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投保大多选择缴费基数低、缴费额度小的档次,这直接导致农民年老时所领取的保险金少,根本无法满足农民老年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障碍

以耕地为主的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同度低,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高,以致良好意愿难以实现,农村养老保险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养老观念影响深远,耕地农民参保意识不强。社会保险的使用价值是分担的,作为公共品,不存在排他性和可让渡性,每个人都有使用机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农民被排斥在社会保险体系外。当时的原因是认为农民拥有了国家给予土地的使用权,从而获得了土地保障。因此,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目前中国的养老制度也呈现出二元化的特征:在城市,以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在农村,则以家庭养老为主,自养为辅,社会养老次之。有关资料显示,从农村年轻人对自己将来养老问题的打算来看,94%的农村青年人希望将来在家中养老,72.2%的青年人希望将来依靠子女养老。可见,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将在相当长的时期起主要作用。

(二)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耕地农民参保能力不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1979年全国农民年均纯收入不到602元的水平相比,2007年全国农民的平均收入已达到4140元,提高了近6倍。但与城市居民的收入相比,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缓慢,且绝对水平也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明显拉大。一些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生产经营支出和子女教育费用支出之和甚至大于其总收入,这就使得农民存在收不抵支的现象,根本无力缴纳保费。另外,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由于农业收入较低及城市生活的影响,年轻和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农民更加具有非农转化的趋势,外出打工的人以年轻人为主,外出流动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3.4岁,并且外出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较高,初中学历以上者的占比为59.5%,比全部调查对象的比例高出16%。因此,留在农村务农的往往是一些文化水平低、年纪较大的农民,这一群体的老龄化程度较高,对养老保险有迫切的需求。因此,从经济收入的角度,耕地农民属于农村人口中的“弱势群体”,参保能力明显不足。

(三)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水平低,转移支付能力弱。无论是国际的经验,还是中国的实践都表明政府的财政补贴和支持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城镇,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规定保险费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而在农村1991年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坚持资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为筹集原则。这严重违背了社会保险的社会公平性原则,实际上是农民个人的养老保险或理解为农村居民的个人储蓄型的养老保障,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对以耕地为主的农民而言,更加难以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以湖北省农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规定为例:投保对象应平等享受集体补助;乡镇企业对职工及其他人员的集体补助,应在缴纳所得税前按允许扣除的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最高不超过17%)提取并税前列支,意在调动农民加入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但以耕地为主的农民很少在乡镇企业工作,并且集体经济不断萎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村级三项提留,大部分村依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转,加之债务包袱沉重,无力对农民养老保险进行补贴。从湖北省农村养老保险调研的情况看,得到集体补助的主要是村干部、民办教师,而普通的耕地农民很少得到补助。’

(四)农村保险制度存在缺陷,经营管理状况不佳。农村养老保险属于社会保障范畴,需要政策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显然对此考虑不足。政策层面,尽管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出台了各种指导意见和暂行办法,但至今10多年没有明确的调整和完善,在保险费缴费方式、管理机构经费保障、保险基金运营管理、养老金的计发办法等方面,都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国家支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政策相比,形成巨大反差。由于缺乏财政支持,农村养老保险机构依靠按保费一定比例提取的管理费难以维持运转,养老金依靠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难以实现保值增值,加之参保农民少,收缴保费少,提取管理费少,养老金收益少,陷入机构难运转、业务难开展、兑付难保障的恶性循环和尴尬境地。

三、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构建要考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特殊性。按照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1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如果能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增长就是相当不易的成绩,而城镇居民收入的年均增速很难低于9%,城乡差距将继续扩大。因此,制度构建时要综合考虑耕地农民与企业职工参保的不同特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地方财政支持的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耕地农民数量大、收入不稳定,因此,耕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应从制度构建上比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更优惠,要体现国家财政的作用,要将游离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之外的全部农村居民纳入新的养老保险体系,调动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二)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要考虑保费标准的合理性。设计的保费标准要与耕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匹配,避免形成农民参保动机上的瓶颈。按照社会平均工资核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养老金计发标准是国际通行做法,既是考察现阶段参保人员缴费能力的标准,也是今后参保人员养老生活保障水平的参考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考察农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民的缴费能力和生活保障水平。耕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组成方式可由个人账户资金和财政补贴的统筹账户组成。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的缴纳,原则上按照预期领取的养老金不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高于本地区上一年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规定农村社会养老金的缴费率,确定缴费金额,并根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该地区上一年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的变化做相应调整。在个人养老金的计发上采用结构式的计发办法,强调个人养老金的激励因素和自身劳动贡献差别。

(三)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要考虑缴纳保费的灵活性。保险费的缴纳要体现灵活性,可按月缴纳,也可按年缴。财政补贴账户设计类似城镇居民的统筹账户,财政部门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不同的补贴标准,并记入耕地农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账户。政府应承担耕地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费用。中国城镇养老保险管理费用是由国家财政列支,同样,耕地农民养老保险管理费由国家财政列支才更能体现社会保险的公平性,同时也有利于将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设立农村养老金待遇调整储备金。各地区劳动保障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生活消费指数、物价指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因素,制定本地区待遇调整方案,合理安排专项资金,作为调整储备金,用于对参保的耕地农民年老后领取的养老金进行调整。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总结篇9

〔论文摘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降制度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支律条件都已基本具备,但仍存在主、客观两方面的制约。

国际经验表明,只要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每个国家和地区均可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针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我们要构建的合理有效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按照“水平适度、覆盖广泛、层次多样、逐步推进”的原则,首先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本目标体系,因为它面向的是最广泛的和最弱势的群体,以保障这部分人的基本生活为宗旨,体现了追求社会公平和公正的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努力发展商业人寿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障方式,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养老福利事业。目前,中国农村已基本步人总体小康,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经济社会条件虽说不很充分,但显然已经趋于成熟。

一、构建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基本支撑条件已基本其备

大量的研究显示,构建一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需具备的基本支撑条件主要有:农业gdp的比重、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人均gdp等经济条件,农业人口比重等社会条件。

1.农业gdp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的比重。1957年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联邦德国,糊寸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仅为5.7%,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为13.7%,而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54.5%,工业劳动力结构份额为47.3%。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已是十分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农业的发展完全依赖工业剩余的支援;日本1971年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农业占gdp的比重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25.6%下降到8%,农业劳动力人数由50.9%下降到14.7%;北欧古老的农业国丹麦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1891年),相对于英、德、法等国,其工业化要晚得多。20世纪印年代前后,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丹麦的农业份额也加速下滑,农业占gdp的比重由20世纪60年代的14%下降到1976年的6.9%。波兰20世纪70年代中期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时,农业份额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要高些,但也仅有14.5%。13个欧盟国家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农业gdp的比重在3.1%一41%之间不等,平均数为16.2%。我们不能不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各国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时,面临的共性问题都是农业份额的锐减,农业在各部门中的地位已经显著下降,农村社会问题日益严重。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工业化程度和国民经济得以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类似发达国家的情况,即“三农”问题进一步加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成重大威胁。“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成为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农业占gdp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28.1%下降到2003年的14.6%;农业劳动力人数也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0年的50%和2003年的49.1%。这说明,中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农业条件已经具备。事实上,中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算太早,因为像丹麦、瑞典、葡萄牙、西班牙、希腊等五个欧盟国家在类似中国上世纪90年代初或更低的经济发展阶段时便已开始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2.人均gdp。从各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看,只要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就意味着一国完全走上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即农业为工业提供剩余使命的结束。此时,为了使缓慢发展的农业与快速发展的工业和谐进步,就巫需用工业剩余来反哺农业。换言之,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应该是工业反哺农业历史阶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些典型国家和地区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时,除斯里兰卡(1987年)人均gdp仅368.9美元、波兰(19’77年)是1822美元外,其他国家人均gdp都在2000美元以上,有的甚至更高,如加拿大(1990年)、美国(1990年)均在20000美元以上,芬兰(1977年)、中国台湾地区(1994年)超过了10000美元,德国(1957年)、日本(1971年)均在7000美元以上。

按美元汇价计算,中国在2002年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即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条件。1986年中国开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探索时,即已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建立该项制度的最低起点。这说明,加世纪即年代中期的探索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都是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内在规律的。

发展中国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国并非特例。土耳其1983年建立了农民和农业工人的社会保险计划,1999年将所有社会保障计划整合,分别建立了公务员、雇员、自雇人(包括农场主和农业工人)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农民按照核定收人的20%进行缴费,缴费方式灵活,缴费年限为15年,养老金出现赤字由财政提供补贴;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甚至稍微落后的印度,有20%至3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作为扶贫政策,政府向低收人和没有供养人的65岁以上老人(包括老年农民)每月提供5美元的生活补贴;实行“米保障”的越南(越南农民在退休前每年缴纳4担大米,退休后每年领取6担大米),则以特殊的食物方式建立起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东帝坟也采取“养老粮”的农民食物养老金制度;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并不发达的日本也曾以类似“米保障”的方式建立过阶段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3.农业人口比重。农业人口状况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是否适宜构建农村养老保险的社会支撑条件。各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都很低,如日本为24.1%,丹麦为20%,芬兰为40%,波兰为42%。农业人口的比重虽低于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但仍面临着因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而导致的农业人口绝对量的增加、农业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各国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之时,往往正是老年人口压力较大并处于上升的时期。中国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82.08%下降到入幻3年的59.47%。如果中国的gdp每年按照7.2%的速度增长,总人口按照0.8%的年均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1)年,农业人口比重将下降至40%。这说明,中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社会条件正趋于成熟。

这里需着重强调的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构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极为复杂的情况,即中国人口众多、未富先老、进人高老龄化程度(65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比例由7%上升到14%)时间短、城镇养老保险渡盖面还不高。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和影响,构建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何谈轻松。但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训都表明,养老保障渡盖面不足或保障力度不够,经济发展水平似乎并不是主要障碍,而往往是由于政府管理不到位和制度的非规范化,例如保障制度过于政治化、制度设计缺乏科学性或待遇计算公式不合理等所致。从这个角度讲,除了经济发展水平这个硬性支撑条件外,支撑中国构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非经济条件还在于其本身的制度设计、政府的政策、筹资方法、资金的监管、保险资金的社会化管理能力以及法制建设进程等。中国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过低、养老保险待遇结构上的极不平衡、“两个确保”的存在以及“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转、逃费等等问题就是非经济条件影响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挥应有功能的最突出的表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应力求注意避免这类问题的产生。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墓本支撑条件也已墓本具备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国际上被称为社会救助制度。作为正式的社会救助制度被确定并实施是16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国家济贫制度,它由国家通过立法,直接出面接管或兴办慈善事业,救济贫民。当时,工业革命引发的激烈的社会变迁,使原本由教会或私人兴办的慈善事业无法解决层出不穷的贫困问题,国家不得不接替救济贫民的使命。世界上普遍建立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无不把贫困农民也列为社会救助对象。

关于社会救助制度的作用,除了扶贫济困之外,还对经济发展有拉动和缓冲的弹性作用。首先,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刚刚起步的时期,社会救助制度是一个较为“经济实惠”的制度。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社会救助制度的创立都要早于社会保险制度,后崛起的亚洲和澳洲国家在经济起飞时大多依仗社会救助制度;其次,在经济发展遭遇波折的时候,社会救助制度的作用更为明显。近年来发达国家为应付高失业率纷纷对社会救助制度委以重任。

社会救助属于纯公共产品,它不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为了防止和减少“搭便车”现象,其保障水平低于社会保险。西方国家支撑社会救助制度的资金,是通过“不论其个人特征如何,给一切穷人有保证的最低的收人”的现金转移支付制度即“负所得税制”实现的。在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约占整个财政收人的30%左右,主要用于社会保障的公共支出,大约也占到财政支出的20%一30%。发达国家用于社会救助方面的开支是相当大的。1995年6月瑞典国际社会保障研讨会提供的11个发达国家的资料显示,受助者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为2%一25%,平均数为9.44%;救助经费占gdp的比重为0.5%一13%,平均数为3.2%;救助经费占社会保障开支的比例在5%一100%之间,平均数为29.12%。

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9年仅在城镇得以正式建立,2002年6月以后开始实现了“应保尽保”。这主要得益于中央财政的鼎力支持。1999年前,低保资金全部由地方财政开支,中央财政基本不出钱。1999年开始,中央拨出了4亿多元,约占当年低保总支出巧亿元的27%。2001年,低保支出达到42亿元,中央财政负担了55%即23亿元资金。

按照人均年收人627元的贫困线标准,2002年全国共有2820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接受社会救济的为2288.6万人,占到81.08%。在接受社会救济的人中,按传统方式救济的有1880.8万人,占82%,而按农村低保标准救济的仅为404.8万人,占到18%。这样,农村社会救济受助者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1.76%,如果按照低保救助者计算,受助者仅占总人口的0.3%,比城镇低1.2个百分点。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2年和2003年,国家用于社会救济福利费总支出分别为141.63亿元、217.69亿元,其中农村救济费分别为44.38亿元、79.80亿元,仅占全国总支出的31.33%,36.66%。2002年和2003年,全国城镇低保金支出约占gdp的0.99%和1.33%,农村就更低,大约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数低约2个百分点。这表明,国家向农村投放低保资金仍有较大空间。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帮助农村居民减轻他们在移民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和困难。因此,今后应考虑使城市和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接轨乃至合为一体。

三、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制约因素仍然存在

主观制约因素:认识上的分歧。在对农村是否需要构建养老保障体系上,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大都表示认同。认识上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对现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定性定位和如何构建上。

1.农村养老保险定性定位之争。主要有四种观点:①中国目前不具备普遍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条件,应实行由国家倡导、农民自愿参加、以个人缴费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实行集体补助)、按照商业化原则运营的农民养老计划。政府不直接参与组织实施和基金运营,不承担经营风险。②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村养老保险,属于基本养老保险范畴。政府在其中充当制度建设的倡导者和管理者角色,应在不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的条件下,由国家引导和管理农民实现养老保险自我保障。③现行制度具有商业养老保险性质,应由商业保险公司而非政府部门作为经营主体来接管和运营。④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具有社会保险的性质,应继续完善和推进。

2.现阶段是否具备推行农村养老保险的经济条件。一种观点认为,很多农村地区已具备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条件,应积极着手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多数农村地区尚不具备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经济条件,应该继续坚持家庭养老方式为主。还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应在有条件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先行建立,中西部地区采取自愿方式、逐步过渡,重点仍应放在发展经济上。

3.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形式和经办机构之争。一种观点认为,农民养老金应由商业性金融机构经办,按商业化原则运营。另一种观点认为,仍依靠原有机构管理,但要提高经办人员素质,改变养老金以县级为主运营的体制,逐步将基金集中到省和中央两级管理。将业务经办与基金运营分开,政府不直接运作基金,逐步将基金引入市场,委托金融机构运营,实行专家理财、比例控制。

4.农村养老保险风险之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制度设计存在问题,基金潜伏着支付风险;另一种观点与之相反,认为运作和管理上的漏洞是工作问题,而非制度本身的问题,可通过加强和改善管理逐步予以解决。

5.农村养老保险去留之争。有三种观点:如果保留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如何对之进行改革;如果停办,如何保证已投保的农民的利益;如果维持现有制度,将出现养老金支付风险,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果把当前业务合并到商业保险公司,必将牵涉到三方利益的协调和现有资源的重新配置,难度较大。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总结篇10

一、引言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和谐社会视野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包括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得到完善,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却在困惑中徘徊,与此形成面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农村进入老龄社会的步伐日渐加快,中国农民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8811万老龄人口中,农村为5938万,占老龄总人口的67.4%。[1]在这种严峻的现实面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徘徊显得极其不协调。

对农民养老问题的严峻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优越性,人们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异议。显而易见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集体保障"已不复存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土地保障"变得越来越脆弱;4-2-1式的家庭增多使"家庭保障"日益面临挑战;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使"社会救助"有如九牛一毛;农民微薄的收入也使"商业养老保险"成为空中楼阁。毫无疑问,能不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不能切实解决日益严峻的农民养老问题,事关中国农村的社会稳定,事关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从国际间的经验来说,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一般滞后于城镇,除最早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丹麦(1891年)外,大多数国家的农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般滞后于城镇30-50年。如果以1951年中国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为标志,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比城镇滞后了50年,真正到了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的时候了。

这种局面也促使党和政府对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进行反思,198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概念,并把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制度统一纳入到社会保障制度中[2]。从1986年开始,由民政部负责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改革探索,重点是建立现代意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遗憾的是,这种努力因为种种困难和问题而止步。

在多年来的实践中,学界和政界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退和模式选择等问题都有很大的分歧,也有过激烈的争论。可以这么说,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建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险制度都有着太多的困惑。有鉴于此,笔者拟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中暴露出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若干选择进行反思。

二、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实践与困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1992)试点阶段。1986年,民政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江苏省沙洲县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座谈会",确定以一些发达地区为试点,并在这些地方启动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工作。

第二阶段:(1992--1998)推广阶段。1991年6月,原民政部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方案》,1992年1月方案开始实施,后来在各地全面推广。

第三阶段:(1998--2002)整顿阶段。1998年,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由民政部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这一时期,农民参保人数下降,农保基金运行难度加大,官方认为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1997年7月,国务院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收新业务,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向商业保险过渡。

第四阶段:(2003以后)恢复阶段。十六大以后,中央逐步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2004-2005年,更是在事隔十八年后连续两年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农村问题的第六、第七个一号文件。在这种大背景下,东部地区一些地方渐渐恢复了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努力。至2004年底,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378万人,全年共有205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年末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85亿元。[3]

十几年来各地的探索实践证明,合理的制度未必就是立即可行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并不那么简单,不是高呼一下重视"三农"问题、"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就行得通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暴露出了许多问题,面临着诸多困惑,这些问题和困惑不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很难顺利地推向前进的。

问题之一、法律依据与保障的困惑。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虽然有了十几年的实践,但一直存在法律保障缺失的问题。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行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三,一是准法律依据:主要有1992年1月颁布实施的《县级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和1995年10月19日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意见的通知》;此外还有一些相关法律中关于应该重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性条款;二是相关文件内容:如200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要积极探索适合小城镇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十六大报告中的要"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三是有关领导关于重视三农问题和农保问题的讲话。

由于没有关于建立农村社会养老险制度的专门法规,各地农保实践中存在许多困惑,地方立法难找依据。笔者曾到烟台、青岛、苏州、无锡、厦门、福州、海口等地农保部门进行过广泛考察,各地农保部门的同志普遍反映,1992年颁布实施的《县级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许多地方显得有点过时,实践中难以行得通,而各种文件和领导讲话的内容过于笼统和原则,他们在制定本地农村社会养老险办法时找不到比较有力的立法依据,只好各自为政,把办法确定为暂行办法,大大降低了地方立法的规范性和长期性、稳定性。

问题之二、财政补贴与兜底的困惑。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要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是要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二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农保工作根本无法开展。从各地的农保实践来看,要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能否有财政补贴和兜底是关键,没有财政补贴和兜底,农民缺乏积极性,而要确保财政补贴和兜底,许多地方政府则没有积极性。《县级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提出了"坚持资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原则,出发点以政策扶持为激励,但不增加财政负担,政府不做补贴和兜底的承诺。从表面上说,这是最理想的:政府没有出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又建立起来了。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是根本行不通的,社会养老保险不同于商业养老保险,财政兜底是必须的,因为在养老金支出高峰期出现支付困难时,不管地方政府有没有承诺,都必须以财政兜底保证养老金的发放,否则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1992年以来,在财政不补贴不兜底的情况下,农保工作虽有所推动,但这种推动是半强制性的,时间越长农民越没有了积极性,时至今日,除了烟台市在苦苦支撑着这种过时的做法以外,其他地方都抛弃了《县级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中的原则,纷纷采取了政策扶持加财政补贴和兜底做法。

但财政补贴和兜底做法必须具备一个前提,就是地方政府要有雄厚的财力,否则是做不到的。以2004为例,全国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4258亿元,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1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522亿元,地方财政92亿元。[4]如此巨大的财政补贴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种财政负担,而且是为确保社会稳定不得不承受的一种负担。可想而知,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大举进入的时候,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将会越来越大,甚至是难以承受的。

问题之三、动行与管理中困惑。其一是管理体制不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存在条块分割的现实:民政部门管一块(社会救助),卫生部门管一块(农村合作医疗),社保部门管一块(养老保险),这种条块分割的现实造成了政策协调、资源共享等诸方面的人为矛盾,不利于农保工作的推动和开展。不仅如此,全国各地农村养老保险部门的归属也是五花八门,有成立农保公司的,有归属社保部门的,有归属劳动部门的,这种状况也加剧了各地的各自为政。其二是养老险基金管理和增值问题多多。按规定:农保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保值增值主要是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不直接用于投资。基金使用,必须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同时要建立监督保障机制。"[5]但各地对农保基金的管理和运作过程中,暴露了不少问题,一是基金安全问题。在农保基金的管理中,各地存在挪用、公款私存或委托不当等问题,直接威胁到基金的安全,据统计,至2001年底,全国216.07亿元农保基金总额中,存入银行、购买国债和交财政管理的占87%,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购买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委托贷款、购买股票、直接投资和拆借挪用等占13%。2000年,可正常收回本息的占基金总额的92.93%;收回本息有困难的占基金总额的6.39%;已确定不能收回的基金占基金总额的0.68%。[6]又如,2004年德隆崩盘殃及的恒信证券案,在委托理财合同名单中,青岛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公室赫然在列,直接威胁到3000万元农保基金的安全,教训极为深刻。二是基金增值的问题。许多地方农保基金的增值非常大,或是因为财政不兜底,要靠基金自身的增值来充抵十年保证期过后的支付问题;或是因为依靠基金自身的增值来支付农保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中期,由于存款的利息较高,各地农保部门的日子比较好过,从九十年代末期至今,由于存款利息低,许多地方的农保部门开始有些紧张,值得警惕的是,极少数地方的农保部门开始用农保本金来支付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并由此引发过农民集体上访,这一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地影响社会稳定。其三是农保部门编制和人员问题。各地农保部门的编制和人员安排不一样,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政府给编制和定人定岗,工作人员由地方财政解决;另一种是农保部门自收自支,自己定人定岗,工作人员工资自行解决。对此,地方政府和农保部门的立场不一样,政府希望减轻负担,而农保部门则希望解决人员编制以舒缓压力。

三、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进退和模式选择

由于存在种种问题和困惑,人们对建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就一直存在争议,而争议的焦点自然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进退和模式选择等问题。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进退选择

中国推行农保的时间不长,但随着农保实践的大起大落关于进退的争论却未停止过。1992年《县级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开始实施后,农保工作便有一哄而上的态势,至1997短短5年中,全国便有7452万农民参保(如表一)。

表一[7]

年份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

农民参

保人数3500万缺3484.7万

5142.8万6594万7452万

积累基金缺14.79亿元27亿元59.5亿元99.5亿元139.2亿元

而至1997年7月,由于官方认为"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国务院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收新业务,于是又有点一哄而下的味道,参保人数逐年萎缩(如表二),至此,进退的争论已经告一段落。

表二[8]

年份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农民参保人数8025万8000万6172万5995.1万5462万5428万5378万

积累基金166.2亿元缺195.5亿元216.1亿元缺259.3亿元285亿元

然而,自党的十六大后,随着关注三农问题的声音越来越大,进退争论似乎又开始了。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9]以两个重要文件强调的"有条件的地方"为据。有人提出了中国农保以国外经验为依据的进退"三条件":"(1)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在15%以下,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在20%以下;(2)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率降至50%以下,且处于老龄人口高峰期;(3)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10]。也有人以此为据得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就全国而言,应当有进有退:发达地区应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应暂缓推行。"[11]的结论。当然,有人反对这种主张,说:"中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仅不能停顿,而且应该从现在做起,切实推进并逐步完善,以便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城市化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12]

进退的问题再次提到我们的面前,这是一个痛苦的选择。笔者认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宜"进"不宜"退",宜早不宜迟,我们进行清理整顿决不是为了"退",而是为了更好更顺利地"进"。当然,我们的"进"应该正视现实,在具备一定的条件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而不是不顾客观情况一哄而上。至于中国农保的进入不是一定要以国外经验的"三条件"作为依据,这个问题值得探讨。笔者认为,"三条件"可以作为中国全面推行农保的参考依据,但不能作为各地农保进退的依据,更不应该以具体的数字为中国农保的进入设限,理由是:

之一、中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比任何西方国家都更为迫切。一是因为中国农村老龄人口高峰期的来临所造成的养老压力比西方国家大得多。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推行较早,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普遍实行了计划生育的政策。以20岁作为生育年龄测算,农村最初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人群目前的年龄大致在40-50岁之间,再过十年,这一批人将成为老龄人口。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尽早将这批人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的视野,提前做好农保的制度设计和准备工作,否则,农保工作启动越晚,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压力也会越大。其二,中国农村的土地保障功能比西方国家脆弱得多。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土地保障为依托的养老模式将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的劳均耕地差不多是美国劳均耕地的八百分之一,2004年中国的人均耕地减少到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农业人口较少,土地可以成为农民养老的有力屏障,其农民养老问题的并不是一个十分迫切的社会问题。中国却不然,中国的土地保障功能非常脆弱,不足以成为农民养老的屏障。虽然,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2004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41.8%),中国农业人口在逐步减少。然而,由于中国城市化的畸形发展,耕地消失的速度比农业人口消失的速度更快,在各地轰轰烈烈的"圈地"热潮中,仅最近7年全国耕地就减少了1亿亩,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目前,许多地方的被征地农民陷入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的尴尬境地。这一类人群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早不解决,既影响农村稳定,也会影响城市的社会稳定,滋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之二,国别之间、地方之间农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成本相差甚远,农村社会养老险的进入前提和养老金的标准不可同日而语。西方国家和中国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同一地区农民之间,其收入状况和生活成本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理应成为设定缴费基数和养老金标准的依据,却不应该成为养老保险"进"与"退"的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说,养老保险应该是一种体现社会公平的机制,如果这一体系只纳入富人,而抛弃穷人,只纳入少数,而抛弃大多数,那就失去了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工具的真正意义。西方国家的农业享有高额的财政补贴,农民负担不重,甚至不同程度的享有财政的反哺,对西方国家而言,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只是一种社会制度的完善,农民有能力适应略高的进入门槛。此外,较高的生活成本也决定其较高的养老金标准。中国的国情不同,中国的农民一直通过较重的赋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土地出让等途径为财政做贡献,农民的负担较重,生存状态较差,自我保障能力脆弱。显然,中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进入门槛和养老金的标准也不宜过高。这种差异性同样适用于中国内部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之三、对欠发达地区应该做实事求是的评估,不应该不加分析地全面退却。欠发达地区在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中,的确出现过一些问题。如,农民收入较低无力参保的问题;观念不到位、地方财政无力补贴、保障水平较低,等等,都影响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但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应该成为欠发达地区要"退"的依据,对欠发达地区,我们应当做客观分析,事实上,欠发达地区是个相对的概念,欠发达地区也有一些具备了条件的较发达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任务更加艰巨,在其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必然会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被征地农民,对这些具备了条件的地方,对这些必须纳入社保的被征地农民,我们决不能因欠发达地区的大前提就一"退"了事。

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进退选择问题,应该本着"积极探索、重点突破、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整体战略,各地都应该摸清底数并做好制度准备,并本着"两个先行"的原则推进农保工作:其一是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先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如同其就业安置问题一样重要,事关地方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的大局,在这件大事上,各地决不能含糊,决不能以退了事,必须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其二具备了条件的地方先行。只要是地方政府具备了财政补贴和兜底的能力,只要是当地农民具备了缴费能力,就应该探索和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逐步积累经验,由点到面稳步推进。

(二)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模式选择

1992年《县级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实施后,至上世纪末,各地基本上都是按照《基本方案》的统一模式运作的。但近些年来,除了极个别地方外,大多数地方在实践中纷纷抛弃了原有的模式,探索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和模式。笔者拟就烟台、青岛、苏州三种典型模式做一比较分析,以图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模式选择做一展望。

1、烟台模式[13]:烟台模式是1992年《县级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实施后国家试点探索的传统模式,是一种以政府倡导和扶持为特征的准商业保险模式。这种模式坚持"政府倡导、个人自愿、因地制宜、稳妥推进"的原则、在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上以收定支,类似商业保险。农民参保政府不补贴(只对被征地农民视情况给予适当补贴,农民失地时以城镇低保标准为依据,目前按领取220元测算。一次性征地过半,人均不足一分地的,由政府全额交;人均不足三分地的,由政府交30%,个人交70%;政府所交金额从土地补偿款和土地经营收入中列支。),农民参保缴费不设上下限,多交多回报,少交少回报。烟台模式中农保部门为自收自支机构,政府不拨款。这种模式有别于商业保险的是:政府倡导并推动工作的开展,可节省高额的营销费用;农民领取养老金免交个人收入调节税,参保的回报较商业保险高。烟台模式缺陷是,政府不补贴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农保机构自收自支,基金增值压力大;农民参保不设基数,缴费少的不能真正发挥养老功能,缴费多的则无条件享受更多的政策优惠,形成了有利于富裕阶层的不公平社会机制。

2、青岛模式[14]:青岛模式是一种以政府扶持和有限补助为特征的行政支持模式。这种模式坚持"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实行财政补助和兜底。在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上以支定收,各县(市、区)根据自己本地实际情况确定缴费基数(以上年度农民人均收入为基准),个人交6%,村集体、乡镇、县(市、区)补助12%。个人交费设上下限,最低不低于6%,最高不高30%。这种模式采取行政信誉支持的方式,财政补助资金可先行"挂帐"(或称"空挂"),视情况分期支付到位,但必须兜底。青岛模式中农保机构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这种模式由于有了政府的扶持、补贴和兜底,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较高,但此模式的财政补助没有真正到位,对后期财政兜底的压力较大,对政府的信誉和政策的连续性是个考量,如果"挂帐"成了真正的"空挂",则会给社会稳定埋下祸根。

3、苏州模式[15]:苏州模式是一种以政府高补贴为特征的福利社保模式。苏州模式实行"一个体系,两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分别实行两种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农村各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必须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即纯农户)纳入农村养老保险。并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养老保险相互衔接的机制。农村养老保险坚持"个人负担、财政补助、集体补贴"的原则,在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上以支定收,缴费基数按当地上年农民纯收入或参照上年城市企业职工平均缴费工资基数的50%左右确定。在此基础上,个人负担50%,集体和财政负担50%,财政补助的资金必须全部到位。苏州模式建立了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相结合的养老补贴制度,对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之前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农民无条件给予补贴。对被征地农民进行身份置换,在充分补偿的前提下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养老、医疗保险,并提供免费就业培训。苏州模式中农保机构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人员、设备和基金征缴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解决。苏州模式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前提下形成的,代表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趋势,由于政府的高补贴,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由于解决了农保和城市保的衔接,较好地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但这一模式的财政压力较大,对经济欠发展地区来说,它显然是不适宜的。

从以上三种模式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不同的经济基础支撑着不同的制度模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必须的,三种模式中,对被征地农民入保的做法大同小异,这一点也应该尽快在全国各地推广。

在笔者的眼中,烟台模式是应该淘汰的,这种模式的产生只是出于对尽快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良好愿望,它既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也难以反映制度的公平度。这种模式的产生如果没有当时政府的半强制推行,如果没有当时各种农业税费的代扣,根本就难以推开。更重要的是,由于农保机构实行自收自支,基金增值的压力较大,如果选择有相对稳定回报的领域进行投资,则可能由于回报率低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如果选择回报率较高的风险投资,则有可能出现象德隆崩盘导致的农保基金的安全问题。

那么,在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模式选择上,苏州模式与青岛模式应该怎么定位,能否全面推广呢?笔者认为,这两种模式可以作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两个阶段的不同模式,青岛模式应该是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入的初级阶段的主要模式,苏州模式应该是建立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高级阶段的主要模式。在模式的选择上,各地应该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具备条件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可以承受的模式,切忌头脑发热和照搬照套。

在模式的选择上,当然也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值得各地参考:

其一是在参保对象上,以覆盖年满18周岁的全体农业人口为总目标,稳步扩大覆盖面。具体步骤上,第一步从被征地农民和城乡企业农民工的参保工作抓起,进而延伸到农村专业种养户、义务兵、独生子女父母、村组干部、民办教师等各类人员,最终覆盖全体农业人口。

其二是在保障水平上,既要体现真正发挥保障作用,又要根据各地的人均财力和农民人均年收入的实际水平,缴费基数和基本养老金的确定可本着低水平进入的原则,并随着人均财力和农民人均年收入的增长水涨船高。

在制度的设计上,实行"一个体系、两种制度。"根据农村劳动力不同就业渠道,分别实行两种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办法。农村各类企业从业人员和进入本地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纯农人员纳入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以土地换保障。并做好城保与农保的衔接,逐步实现两者的并轨。

其三是在资金的筹集上,养老保险资金应根据"以支定收"的原则筹集。缴费比例按照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或参照上年城镇企业职工平均缴费工资基数的50%确定,并设定个人缴费上限,每年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和公布。建立财政补助和集体补贴制度,采取"个人负担、财政补贴和集体补助"相结合的办法筹集农保资金。财政补助原则上要到位,当年财政确有困难的,可借鉴青岛市的经验,采取财政先行挂帐的办法,分期支付到位。

其四在管理体制上。首先,要理顺关系。全国各地五花八门的农保机构应统一名称,归并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乡镇应设农保代办员。农保机构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各级人事、编制部门应增加其编制,农保部门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解决。其次,要强化制度建设。农保部门的管理首要的任务是确保基金安全,在此基础上寻求基金的增值。为此,要建立健全业务、财务、基金和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规范管理。再次,要保持信息通畅。建立市、区、乡镇、村4级农保网络,健全农保对象基本信息库,保持四级农保网络信息的通畅。

四、结语

建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应该坚持"低水平、广覆盖"的进入原则,本着"先易后难,急事先办、逐步推进,重点突破"方针。有计划分步骤抓好这项工作。

(一)、加紧立法和制度准备工作。目前,我们的理论研究和法制准备工作明显落后于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许多地方的农保部门在开展这项工作时,一方面觉得任务迫切,另一方面最感头痛的就是没有有力的法律依据,心中没底。针对这种现状,国家应该在总结十多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出台一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基本法律,使这项工作真正步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各地也应该在总结经验教训,学习先进地区甚至是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前做好制度方面的准备工作。

(二)、理顺农保管理体制。针对中国存在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方面条块分割的现实,应该切实加快体制改革,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升格为各地的一级部门,并把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管理一并纳入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实现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