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6:52

创新思维基本特征篇1

【正文】

创新主要指在已有事物基础上的一种拓展性与创造性活动。这一活动,既与已有事物有一定联系,又是对已有事物的发展与重构。毛泽东作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其数十年革命生涯中,所以能成功地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有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这既来源于他不竭的创新动力,又与他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透过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鲜明的思维特征。

一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出发点

创新既非妄想,亦非空想,而是有目的的客观活动。因此,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是创新的必然要求。纵观毛泽东的创新思维,其出发点基本上都是紧紧围绕中国实际,并由此延伸、展开的。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毛泽东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所谓“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作了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通俗地讲,实事求是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发生的事情中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毛泽东所以能不断创新,同他一贯提倡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相关。

毛泽东无论做事还是思考问题,最大的特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譬如,同样对中国民主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问题的思考,早期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者,就只知道围绕马克思主义书本找答案。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当“万宝全书”。总以为经典作家的书本里什么都有,而很少去考虑中国的实际。结果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对此,毛泽东曾指出:“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许多人凡事引经据典,“言必称希腊”,“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是神。马克思、列宁既不可能对他们在世的时候,世界上发生的所有问题都做出回答,更不可能对他们去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世界上出现的问题给出答案。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只是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指导原理,而不是包治一切疾病的“圣丹妙药”。有些问题,各个国家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去解决。

比之教条主义者,毛泽东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尤其从中国实际出发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结果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许多方面,都是如此。如关于统一战线问题,马列主义都提到过“一个联盟”,既工农联盟的思想。毛泽东根据中国实际,根据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创造性提出“两个联盟”的思想。由此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

其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所以十分强调凡事要实事求是,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从本质上讲虽是相同的,但实际上,由于各国的国情不一致,具体情况并非完全相同。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所以能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就在于他能够正确理解与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懂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理,明白理论指导必须要以实际为出发点,从而把问题的思考建立在实际上,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效结合起来。正因为毛泽东踏在了中国社会实际之上说话办事,所以才会创造出那些带有“中国气派”的新事物。如同邓小平所说:“列宁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并不是在马克思、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途径。马克思能预料到落后的俄国会实现十月革命吗?列宁能预料到中国会用农村包围城市夺取胜利吗?”由此可见,专从书本里讨生活的人,是创不了新的。只有像毛泽东说的:“马克思主义‘本本’是要学的,但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样,才会有所创新。毛泽东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所以具有更大的创造力,即在于此。不难想象,如果毛泽东也类同于教条主义者,只会抱着书本,背诵书本,从书本里讨生活,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将与他无缘。所以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创新精神的基石,是毛泽东创新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 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从客观上讲,创新有一困难,就是已有事物的权威性。有些人往往受此困扰和束缚,而不敢去创新。尤其是面对伟人的思想,索性关闭自己的思考机器,更不用说去创新,结果只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走。其实,这些人没有真正领悟伟人思想的真谛。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自己说过,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可是,我们有些人,偏偏不相信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说的,以形而上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硬是把马克思主义神化和教条化,人为地板结与僵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对此则有自己的看法。他曾经说过,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真谛的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发展。毫无疑问,超过马克思,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创新。

毛泽东在创新过程中,同样遇到伟大思想和权威模式的影响。但他的方法是,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对权威思想和模式,既不迷信,也不弃之,而坚持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再拿民主革命道路为例来讲,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模式,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模式。然而,它在中国却遇到了挫折。面对这样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权威的成功模式,而且在不少人仍坚持认为它是中国革命唯一道路的情况下,怎么办?是继续按原路走下去,还是另辟蹊径。走下去,无疑仍将面临失败。另辟蹊径,就要面对创新风险。然而,毛泽东以他的胆略与睿智,选择了后者。他用自己的大脑,面对中国土地,进行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既不简单否定城市道路模式,(事实上,十月革命道路模式本身的合理性是不用怀疑的)也不迷信“本本”。而是,一方面看到城市道路模式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看到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从两者比较与结合中,意识到特殊国情需要特殊道路,从而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符合中国特点的新道路,正因为毛泽东有这么一种既坚持独立思考,又善于辩证思维;既尊重别人的经验,又不盲从的思维方式,所以他能够讲出“我们固然应该特别尊重苏联的战争经验”,“但是我们还应该尊重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这样一种充满辩证思维、让人耳目一新的话,能够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实,创新的最大困难,并不在于已有理论的权威性,而恰恰在于能否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客观事实进行独立思考与辩证思维。做不到这一点,即使不是权威理论,也不会有创新之举。毛泽东的这一创新思维特征,正从这方面为我们做了实证与演绎。事实上,毛泽东亦非天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他也有过与他人相似的、简单地把领袖的话当真理的经历。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中,曾讲起党对农村问题、主要是对地主的政策,在他未到长沙时,无由反对。但是,在湖南住了三十多天后,有了不同看法,并向中央作了报告。然而,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素以为领袖同志的意见是对的,所以结果我未十分坚持我的意见。”后来的事实表明,“领袖同志”的话未必句句正确。当然,这不是说,“领袖同志”的话都不必去相信。而关键是对“领袖同志”的话,也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准绳。无端怀疑与因相信而成迷信,都不可能孕出创新。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既能正视错误,又能改正错误。正如他自己说的,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的聪明起来。正因为,毛泽东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辩证关系,才使他及时走出“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势,在实践中打造成善于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方式,为创新铺下基石。

以上可见,善于独立思考,坚持辩证思维,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式。有思考,才会有思想,善于思考,才会出新思想。毛泽东正是在对待任何问题上,既不为某种思维定势或他人思想所束缚,也不拘泥于已有理论和模式,坚持用自己的头脑思想,才有所创新。

三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不仅强调从实际出发,而且十分重视对问题的思考与下结论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把调查研究看作是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他说:“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象和估计办事,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以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实践基础,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他的许多创新思想均源于此。

把调查研究作为创新的基础,实际上是创新的必然要求。因为,创新不是空想、而是客观活动。所以,要创新就必须了解与接触实际。只有了解了实际,才能踏着实际说话。而了解与接触实际的最佳途径,就是深入实际研究。毛泽东一向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他有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他还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为此,他一生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这不仅为他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实践环境,而且为他的创新思想提供了大量实际资料。比如,毛泽东在农民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上提出的一系列独创性思想,就同他做了大量实地调查直接相关,不少创新思想直接来自于此。1926年,毛泽东在为《农民问题丛刊》所作的序中,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思想,[10]这一思想就是调查研究的产物。当时,我们党内许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工人运动上,很少关注农民问题。而毛泽东正是在率农讲所学生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上述具有独创性的见解。《湖南农****动考察报告》,也是毛泽东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写就的。在这篇调查报告里,毛泽东同样提出了一个新思想,即把农民称作“革命先锋”。这实际上是他后来提出“农民是革命主力军”思想的雏形。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不仅看到,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而且指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11]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后来独创性提出与形成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与立论基础。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用心最多的时候。当时党内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上存在两种不同思路,一种只是唯上唯书,一种提倡唯实。毛泽东坚持唯实思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先后在闽赣两省做了十多次实地考察。如江西的寻乌、东塘等处调查,福建的才溪乡调查等,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当时农村从群众生活、政治组织、地方部队、土地状况到农村各阶级的面貌,作了详尽介绍。正是以这些实地调查为现实基础,我们党才正确制定了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路线,并独创性提出了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关系的一系列思想。

在长期革命中,尤其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凡需决策之前,或亲自,或要求中央和地方其他同志先做调查研究,使决策能与实际相符,收到实效。1930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以后他又说:“去做调查,就是要使自己心里有底,没有底是不能行动的。”[12]建国初期,毛泽东看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为了避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重犯苏联的错误,以苏为鉴戒,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写成《论十大关系》一文,提出了许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思想。正确的政策,只能产生于实践,来源于调查研究。正如毛泽东在《〈兴国调查〉前言》一文中所说:“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想像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很危险的。过去红色区域弄出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原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须。”[13]

调查研究为毛泽东的创新思维铺实了基础,也避免了认识上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正因为有了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认识,所以毛泽东能够精辟地提出许多独创性的思想理论。可以这么说,离开调查研究,毛泽东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也未必会有创造性见解。30年代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的教条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不做调查研究,就很难说真正了解客观实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只能“唯书,唯上”,跟着别人亦步亦趋。当然就不会有高人一筹的独到见解。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实践基础,也是他作为一个脚踏实地的革命领导者的工作风范。

【参考文献】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795-79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172.109-110.16.

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45.

创新思维基本特征篇2

关键词:发散思维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多感官性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它具有四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多感官性。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作为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而发散思维正好反映了创造性思维“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其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如果教师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发散思维的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现从发散思维的特征出发,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特点谈谈发散思维的培养。

一、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

任何课堂,没有良好的氛围是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的,数学课堂尤其如此。“数学乃思维的体操”,一套没有节奏感、没有艺术性、没有气氛的体操,谁都不会有激情做,只会懒洋洋的昏昏欲睡——这样的数学课,学生连想问题的兴趣都没有,更不用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了。

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一是它的流畅性。流畅性就是观点的自由发挥。是指能产生大量念头的能力特征。

这就需要教师营造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不要搞一言堂。要允许学生发表意见、允许学生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要在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时给以支持和鼓励,在学生发表错误意见时不要打击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在别人发表意见时认真聆听、不要嘲笑讽刺他人的错误。同时,教师必须摒弃“满堂灌”、“面面俱到”、“细致入微”等教学习惯,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分析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想、敢于想、有时间想;才能使学生愿意发表意见、敢于发表意见、有时间发表意见,从而调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思路活跃,思维敏捷,尽可能地提出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或建议,提出一些新颖的甚至别出心裁的、完全出于意料的新鲜见解,使问题奇迹般地得到解决。只有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二是它的变通性。变通性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固有的僵化的思维模式,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是指改变思维方向的能力特征。

变通性需要借助类比、转化、迁移,使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因此,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改变习惯了的思维定势,学会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帮助他们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开阔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初中数学教学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数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和训练,以达到此目的。

比如“一题多变”,对某题目中的条件、问题等作各种变化,可以使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中,多角度考察、认识所要探讨的题目、提出不同的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习惯;比如“一题多解”,在条件、问题都不变的情况下,教师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多个侧面进行分析和思考,力求不同的解题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又诸如空间图形中的“从不同角度看”,代数中的“变式训练”,还有“逆向思维”等都是能够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多向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的有效途径。这些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特有的得天独厚的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利条件。

三、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独创欲望

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三是它的独特性。独特性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是指能够产生不同寻常的新念头的能力特征。

要培养学生“能够产生不同寻常的新念头”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是“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要求。“不同寻常的新念头”的产生依赖于问题“意识”,依赖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独特性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深入研究课题,认真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比如:教科书中的有些问题适合城里的学生但不适合农村的学生,就需要教师取舍,不能都照本宣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思维内驱力,解决好学生“产生新念头”的动机。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营造一个融洽、宽松、平等、合作的民主平台,积极评价学生的独特思维和创新活动,巩固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愿望。其三,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质疑精神,在质疑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长期坚持和不懈地努力才能实现的,切不可急于求成,半途而废。

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使学生“全方位”专注课堂

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四是它的多感官性。其不仅运用视觉和听觉,也充分利用其它感官接收并加工信息。另外,发散思维还与情感有密切关系。如果教师的课堂艺术造诣高,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赋予信息以感彩,使学生产生激情,把信息情绪化,则会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与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根据发散思维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引导学生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殷智新主编.初中教学研究[m].2005年3月版

[2]黎大致主编.现代教育技术[m].南京大学出版社

创新思维基本特征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创新/维度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46(2003)04-0053-03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他从民族、国家、政党紧密联系的3个方面精辟地阐明了创新的价值目标和重要作用。当前,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按照同志要求,就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因此,创新观念、创新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必将涉猎、渗透、凝结在诸如经济、政治、文化及其理论、体制、科技等领域或层面。其中,理论创新则是其他一切创新的思想基础。对此,本文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几个维度及其关系问题谈点浅见,以达共勉。

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思维发展“轨迹”的“链条结”、逻辑纽结维度来看创新和“扬弃”超越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其孕育、创立之日起,其理论思维发展的“轨迹”并非是一条直线,而是随着时代的特征、历史的条件、实践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等情况而与时俱进,并紧紧和上述情况以及形成创新思想的“源”和“流”凝结在一起,呈现为理论思维发展“轨迹”不同性质和同一性质的“链条结”、逻辑纽结。而凝聚在其“链条结”、逻辑纽结的思想营养、思想精华则是创新,从而内在必然地形成创新和“扬弃”超越的关系。马克思理论的创立本身是一种创新,而且是根本性质不同的革命变革。它“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扬弃”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预测的有价值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革命的改造;同时又溶入了新的发现,从而进行理论创新,以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创立了以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全部理论基础的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无论从其根本性质、历史地位、价值目标、伟大作用诸方面,都远远超越了黑格尔、费尔巴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及其理论。这种超越是不同性质理论思维发展“轨迹”的“质”的飞跃,是“突变”。从科学理论思维发展的逻辑连续性分析,除上述不同性质的质变、“突变”外,仍然存在着同一性质理论在不同条件下的“量”的扩展、超越。这种理论创新的“量”的扩展、超越,是在坚持整体理论体系的前提下,对某些局部或个别的结论,因实践条件的变化而作出的某些调整、修改或改变,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的体现。譬如:处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恩格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出发,拟从资本主义很高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冲破其狭隘的生产关系,从而使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尖锐化,导致社会主义革命的逻辑推理而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那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因此,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1页,第2版)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取得胜利的理论,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列宁发现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并由此得出了社会主义将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于1915年在《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写道:“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选集》第2卷第554页,第3版)上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国胜利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取得胜利的理论在新形势下的理论创新,是符合逻辑思维发展规律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一性质理论思维发展“轨迹”上的“量”的扩展、超越、丰富和发展的范例。

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根基点、生长点维度来看创新和求实求真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其理论来源于实践,经过实践反复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实践是孕育、产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肥沃土壤”,因而其理论创新一刻也不能离开实践。这就决定创新和求实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成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中轴线”。其中,求实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求实的必然和结果。没有求实的创新,不是科学唯物论的创新,不是真正的创新;没有创新的求实,是死板的机械唯物论的求实,是没有生命力,没有发展前途的。这里所说的“求实”是求实的“静态”和“动态”的辩证统一观,它包括3层含义:一是指坚持一切从现存的事物的实际出发;二是指坚持一切从事物变化了的实际出发;三是指坚持一切从不同时空、不同条件下事物的实际出发。这是创新的前提,是求实和创新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求是”。求是是指探求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它也包括3层含义:一是指事物某一层面的规律性;二是指不同层面的规律性;三是指较深层次、更深层次的规律性。这是求实和创新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第三阶段是“求真”。求真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或正确反映),即指在人们的头脑里包含着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客观内容,是客观真理,而且是已被实践反复检验的客观真理。这是求实和创新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到人们获得认识的成果即获得客观真理阶段。人们获得客观真理,只能说是处在“客体主体化”形成人们的正确思想阶段。那么,要实现人们的正确思想,以其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变革客观事物,以实现人们的价值要求、价值目标时,就是求实和创新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第四阶段,即“主体客体化”阶段,它也是求实和创新辩证统一关系在其运动、辩证发展的一个周期的最后阶段,即落脚点。从求实和创新这一辩证逻辑思维运动分析,“求实”、“求是”、“求真”以及实现其价值目标各个阶段,都是紧紧和创新联系在一起。由此可知,求实思想和创新思想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思考的两个侧面,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一对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纽结。

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提特征的科学性、真理性维度来看创新和继承坚持的关系

科学性、真理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根本特征之一。正因为如此,160多年来,它以强大的生命力、巨大的感召力、无法估量的震撼力影响着全世界,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提供着科学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生产观点”、“群众观点”、“矛盾观点”、“辩证唯物观点”、“实事求是观点”等一系列基本观点永远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根本的科学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交织在一起,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这一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必将灭亡的特殊规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和雇佣劳动剥削的本质,揭示了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的“症结”。“二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某些新的变化,诸如:通过发展合作制、股份制、基金投资等手段,使部分财产权在社会层面得到扩散;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有效地运用计划经济的调控等手段,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通过跨国公司,以科技领先地位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得到相对稳定的发展。但这一切变化,并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也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因而说,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整体上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并不因其某些条件的变化而“过时”,也不因其某些局部性或个别结论的改变。而失去其科学理论耀目的真理光芒。正因为如此,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必须要在继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及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只有这样的理论创新,才是可靠的、坚定的、坚持正确方向的科学创新。

四、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形势下、新条件下,指导实践的社会功能维度来看创新和“结合”发展的关系

创新思维基本特征篇4

论文摘要:以超前思维的四大基本特征为依据,对学术期刊主编思维的超前性评价提出了四项要求,即超常的洞察力、高度的应变力、科学的预测力和创新的胆识力。主编思维超前与否,对期刊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超前思维所具有的超常洞察力和科学预测力是期刊学术创新的重要保证,高度的应变力是期刊理念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的胆识力则是期刊答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超前思维是一种科学的、具创造性的苹命思维、在一切以“创新”为主题的知识经济时代,超前思维在知识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知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创新,也已成了期刊出版界的重要研究课题,鉴于编辑在期刊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作用侧,也决定了主编(或专职副主编)在期刊创新中的龙头作用。所以,主编的办刊理念及其思维是否超前,自接影响着期刊的创新力度。主编的思维越超前,他就越具有创新的勇气和能力,他所编的期刊也就越具有创新特色。相反,一个现代学术期刊的主编,如果缺乏这种超前思维能力,那么,他的知识再渊博,下作再敬业,他所办的杂志也很难达到一个很高的学术水平,就小能很好地推动和促进知识创新的传播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到底超前思维理论对主编思维有哪此基本的要求?主编思维的超前性对期刊创新又有何重要影响?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一、超前思维理论对主编思维超前性的基本要求

超前思维具有否定性、独立性、变苹性和超越性四大基木特征、关于这此特征的基木内容已有人从小同角度进行过论述。而以超前思维的四大特征为依据,对主编思维的超前性要求提出一此基木看法、

一)超前思维的否定性和独立性特征要求主编思维具备超常的洞察力

否定性是一种否定对象的逆向思考,是从反而或对立面来思考一此事情,把事物或观念中落后的、过时的、没有价伯的东酉排除,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酉,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新的观念。独立性是指任何一种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观念的产生都不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的,而是先有人通过独立地观察和思考肖先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越超前,对未来预见的成份越多,越不容易被人们和社会所理解、所承认、所接受。

否定性要求主编首先对作者超前思维的否定性作出判断:作者提出的观点或得出的结论与经典的理论有什么不一样?其创新之处到底在哪?其潜在的价值有多大?要用这种怀疑的方式来一个个地解决上述问题,象剥蒜皮一样,层层深入、否定性还要求主编敢于对专家的意见提出质疑或否定。当自己有把握断定专家的审稿意见有欠公正时,应大胆地给以否定;当自己还存有疑问时,可协同其他专家共同商讨、超钱思维的独立性要求主编的这种评判力完全产生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不能过分依赖其他专家的意见或被作者的思想所左右、主编的这种独立见解往往先在否定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而否定的依据往往需要独立的个性才能获得,一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只有把超前思维的独立性和否定性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形成主编思维超常的洞察力,才能去发现作者那超常规的新思想、新观点;才能去伪存真,识破那此挪用别人思想来装饰自己论文的假冒伪劣之作,维护学术阵地的纯洁性。因此,超常的洞察力应是评价主编思维超前的一个肖要条件。

二)超前思维的革命性要求主编思维具有高度的应变力

超前思维的变革性代表着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一种时代的潮流、超前思维是在事物变革之前产生的一种变革性思维,它反映了一此先进人物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不断地发现社会中不合理的东酉,并且力图改变它们的一种社会心态、超前思维的变苹性代表着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一种时代的潮流。现在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改革和创新成了时展的主题。我们的期刊事业也而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已成了我们奋斗的ii写。昨人的经验,早已成为过去,今人的办刊模式,也许明人不再适用。所以,作为期刊主编,应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开放自己的办刊理念,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刊模式,不断创新自己的营销思路,以应对市场的变幻莫测,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需要,争做期刊改革的推动者和领路人、若缺乏这种高度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的改革就会停滞不前,我们的创新就会流于形式。

所以,高度的应变力是主编思维超前性的基础和前提。

三)超前思维的超越性要求主编思维具有科学的预测力

超前思维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对表象现实的超越,即从现实的发展过程出发,指明前进的方向,预见未来。对时间的超越,体现了思维的深度;对空间的超越,体现了思维的高度;对事物的超越,体现了思维的广度。主编应站在期刊所处的一此主要学科的发展前沿,对学科的现状和发展动向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能根据自己已往的经验和本学科的发展规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或可能出现的新理论、新技术作出前瞻性的预测,使自己的刊物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甚至成为某学科发展的一面旗帜,指明学科发展的方向。否则,我们就无法超越自己的陈见和现实的局限,无法对未来作出科学的预测,我们的期刊创新话动就会缺乏远见,期刊的学术质量就会落于平庸。所以,科学的预测力应是主编思维超前的重要特征

四)超前思维的否定性和革命性还要求主编思维具有创新的胆识力

对旧的事物进行否定,为的就是要创造新的事物;对不合潮流的制度和观念进行改革,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新生事物的诞生和发展、否定和改革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创新。但这种创新绝不会一帆风顺,它会碰到旧的势力的阻绕,还会受到旧的观念的抵触,有时使你寸步难行,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创新不但需要智慧.而且更需要大无量的精神和勇气。主编在进行期刊改苹和创新的时候,难免会碰到各种困难和扑折,甚至要面临失败。没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气,创新话动就无从开展,超前思维就难以产生。所以,创新的胆识力应是评价主编思维超前的必备条件。

二、期刊创新的内容简介

有关期刊创新的定义及基本内涵作者已有专文论述,本文仪从期刊创新内容的表现形式来简要论述其基本内涵。

一)期刊的学术创新。主要指期刊出版之后所展现的学术风采和思想创新水平。期刊的学术创新,不但是作者创造的精华,更是编辑创新的核心。它通过如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1)特色的栏目设置;;(2)新颖的论文题日;3)先进的实验手段;(4)可信的实验结果;(5)创新的学术思想、

二)期刊的形式创新。主要指期刊在编排风格、装帧设计及传播载体等方面所显示的特色和创新、期刊的形式创新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开拓市场,赢得读者方面,其作用确实非同小可。它包括如下三个主要方而的内容:(l)独具匠心的封而设计;(2)赏心悦目的编排格式;(3)与时俱进的传播载体。

三)期刊的理念创新。是指期刊编辑(主编)超前的办刊思想和理念。随着学术期刊的逐渐面向市场,作为期刊的编辑,必须转变过去封闭的办刊观念,构建现代全新的开放理念,树立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读者意识和人才意识,实现编辑角色的全方位转变。这种理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明确的办刊宗旨;(2)开放的办刊思想:3)准确的期刊定位:4)超前的市场意识。

四)期刊的管理创新:管理能出水平,管理可出效益,这已成了人人皆知的道理。期刊创新要想顺利实现,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体制相配合、也就是说,期刊编辑部必须在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和营销策略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这种创新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全新管理体制;(2)与现代管理相配套的高效运作模式;(3)紧跟市场需要的独特营销策略

三、主编超前思维在期刊创新中的意义

一)主编超前思维所具有的超常洞察力和科学的预测力是期刊学术创新的重要保证

主编在期刊创新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主编的双重角色,他既是期刊的主要策划者和编辑者,同时又是期刊论文的学术把关者门。一方面,主编要运用超常的洞察力对来稿的真实性进行照察,对审稿专家的意见进行识别,以免伪劣之作滥竿充数;另一方面,主编还要运用科学的预测力对论文的潜在创新性进行识别,对期刊专业的发展方向作出准确预测,以免优秀的作品明珠暗投,以免编辑的选题策划缺乏新意。所以,离开了主编的超常洞察力和科学预测力,期刊的学术创新就会无法把握,打造精品期刊的愿望就会落空、

二)主编超前思维所具有的高度应变力是期刊理念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超前的办刊思想和理念绝不会凭空来到大脑,它是因为受到主编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的驱使,应期刊改苹和创新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没有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主编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市场意识等现代意识就难以产生,编辑的角色就难以实现全方位的改变、这种内在的推动力实际就是主编超前思维所具有的高度应变力的前身,一以它与改革的愿望相结合,就会形成一种主动与社会相适应的倾向,即主编超前思维的高度应变力。如缺乏这种高度的社会应变能力,主编的思想观念就会保守落后,期刊的理念创新就无从谈起,其他的一切创新话动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三)主编超前思维所具有的创新胆识力是期刊答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要对旧的答理体制进行改革,必然会影响一此人的既得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要对传统的下作模式进行创新,必然会而临新的失败,引起一此人的嘲笑;要推行新的营销策略,必然会招来新的风险,导致一此人的非议。总之,只要进行改革和创新话动,就会遇到各种阻力和风险,甚至会面临失败,因此,主编没有超常的胆识力和惊人的风险承受力,期刊的管理创新就会无法启动,其他创新也难以持久下去。

参考文献:

[1]贾世传,潘喜媛.新世纪编辑思维力式论[J].辽宁师范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54-56

[2]李占锁.试论超前思维及其价值[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14

[3]杨蕾.论我国科技期刊的创新「J].广西师范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88-92.

[4]邓祝仁.论礼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创新问题[J]社会科学报2000(4):70-73.

[5]黄河胜.谈谈科技期刊的创新.出版发行研究2000(11):56-57

[6]孙洪敏.超前思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7]刘吉元,许雪梅.超前思维的基本特征及刘主编思维超前性的评价[J].编辑学报,2002,(5);315-316

[8]赵桂树.而向知识经济的科技期刊的创新「Jl]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3):111-12

创新思维基本特征篇5

关键词:隐喻,产品设计,创意思维

一、产品设计中隐喻再现

(一)表达产品的物理属性

由于科技的进步,有些产品的功能和操作方式在悄然发生改变,使用者常常无法辨别它们的种类、功能、操作方式以及操作后带来什么样的结果,面对这些产品人们手足无措,不知如何使用,这似乎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运用恰当的隐喻,通过运用消费者更为熟悉的形态来传达产品的功能、类别以及操作方式,让产品有一种“不言自明”的语义表达功能,使产品功能得到非常简洁的表达和暗示。[4]隐喻不仅能通过自身的形态诠释自己的复杂功能、正确操作方法和操作目的,增加产品自我表达的机会,而且能将产品的正确操作程序传达给用户,进一步帮助用户了解其功用和操作特点。例如,手工锯的握把或美工刀的进退按钮为手握或手指设计的负形,收音机上的调频键旋钮设计成凹凸纹槽的多少和粗细暗示是微调还是粗调,都是非常的典型的功能隐喻。美国设计师丽萨•克诺(LisaKrohn)和图克尔•维美斯特(tucherVi-emeister)1987年设计的电话应答器(见图1)。这是一个听筒和应答器合二为一的产品,摈弃了常见的电话机的形态,被设计成一本打开的书的样子,隐喻着它像书一样会成为人们“友好的使用者”。消费者使用起来就得心应手,保留了传统电话机的一些常用功能,也增添了新的录音、复印信件的功能。但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翻页切换不同的模式和功能,简练、新颖、动感,且层次丰富,这里隐喻的运用使复杂的使用功能和操作方式变得清晰简单,给人亲切熟悉的感觉。

(二)增添产品的情感享受

消费者长期频繁的使用产品,“基于共同经验和大众记忆的物品联想,会对产品产生情感性的认知结果,这经常是设计师的无意识运用”[5]。“它是暗示的,如诗一般的领域,你我的感受不尽相同,但也有共通之处”[6]。设计师通过隐喻的方式,在一定的使用情境里传达产品的内在情感,唤起与消费者的共同回忆或相似情感体验,以达到更深层次的沟通交流,从而引起消费者在使用方式和情感上的共鸣。图2中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电灯开关的设计[7],设计师采用隐喻的方式提取了中学物理课上所学的“电路图”的元素,将电路图和开关结合起来应用到产品设计中。这样不仅向使用者传达了产品的功能信息———电灯开关,操作方式即“接通电路”指示电灯亮了,“断开电路”指示电灯关了。而且设计师确信用这种形式会唤醒人们共同的中学时期美好回忆,消费者会倍感熟悉和亲切,自然会有购买的欲望。这个案例是在记忆中的情感体验的意象与现实的产品之间建立起的关联,能吸引人们在反复印证后的恍然大悟和会心一笑,能深深打动人心,丰富人们的生活,给消费者带来美好的情感享受。

(三)传达产品的历史文化“有些产品试图通过特定的文化符号及特定组织,唤醒我们记忆中久远的地方文化记忆和思想认同”[8]。设计师常常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不同时期背景下先入为主地提取该地域和该时期的文化特征符号,并且运用于产品计之中,通过这种隐喻的手法,消费者对设计作品的体验达到对设计背后的自我阐述,获得深层次的文化体验。例如,鸟巢所展现的多种文化意象就让观者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正如乔治•尼尔森(Geoorgenelson)所说,“器物是文化遗留在它专属时空中的痕迹”,产品的隐喻符号可以传承和更新文化的意义。德国设计师nicolasthomkins设计的DelonYinYang椅子(见图3)就很好的诠释了这点,除此之外,还达到中西文化的交融,消费者很容易地体会到阴阳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

二、隐喻创意思维

(一)浅层———图像相似性创意思维

产品设计师通过隐喻编码途径来引发人类联想和想象,“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分别对应不同的事物,通过熟悉的事物对陌生的事物进行解读,产生新认知”[9]。因此,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有类似的共同特征,通过“形象相似”的符号关系来映射,借用原已具有某种意义的事物来表达设计师所想要表达的特定意义,这种创意思维最为简单,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建立映射关系:①具象的形象再现(见图4);②抽象的形象模拟(见图5),从而形成事物之间的隐喻关系构成新产品创意。图4安娜启瓶器是一件创造性的设计作品,安娜启瓶器用一种优雅的舞蹈动态演示代替了复杂的开瓶操作动作,让原本复杂无趣的事情变得简单且富有趣味。呈现出的本体和喻体的映射关系如下:手柄和头部,杠杆和手臂,连接杆和连衣裙,中轴和腿部,杠杆抬升动作和舞者的舞蹈动态。图5是加拿大umbra品牌挂钩,利用了城市缩影与挂钩建立映射关系,浅显易懂且易用。总之,图像相似喻作为一种设计思维方式所设计创新的产品。首先形象特点鲜明,表现力也很强,带来的效果反应也最直接,且不易产生误解,提高用户认知度;其次意向化的细节处理,可以带给人们意外的“惊喜”,留给人们很大的想象空间。

(二)中层———指示关联性创意思维

产品的指示关联性指的是通过产品造型特征部分和操作部分的符号设计,使产品表现出本身应该具有的外显的功能使用价值。设计师往往通过隐喻的方式“利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符号,设计出符合使用者行为规范、使用经验惯性的产品形态和细节,帮助人们理解使用功能”[8],有助于使用者方便和阅读新产品里存在的指示关联性信息。指示关联性创意思维是建立在隐喻的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基础之上,产品造型依附于传统形式的造型符号来引导消费者认知新产品的机能。因此,指示关联性创意思维应该形象化地给人以感官上的导向,消费者通常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产品形态中的指示符号的指示意思和部件的功能信息,并且作出一系列“what这是什么产品、功能是什么”“how如何使用,性能如何”“where在哪使用”等逻辑判断。图1电话应答器借用了日常生活中的记事本,通过生活中传统的物品创造一种可视的使用指示:它是什么产品、有什么功能、如何操作使用、正处于什么状况等,指示关联性创意思维的应用使得产品“不易使人产生认知及操作上的错误,同时也使使用者产生了习惯性的使用记忆”[8],令人感到亲切。

(三)深层———象征多变性创意思维

以上两种创意思维是建立在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和关联性的基础之上,有着能指和所指的必然联系。而象征多变性创意思维是建立在人为的、约定俗成的基础之上,它象征的意义是由多个人在长时间内的感受所产生的联想集合而成。在设计中通常是从形体表达的意义出发,进行发散式的联想,然后找到合适的符号形象间接表达特定的意义。设计师首先深入分析和理解设计主题,提炼、寻找和借用相应的形象符号表达意义,此种创意思维方法往往能打动人心灵的无声效果。此种创意思维有两种形式:①传统的、约定俗成的象征符号,本身就隐含象征的意义,如爱情用玫瑰表达,鸽子代表和平。②综合性的象征符号,通过多种符号之间的整合表达另一种新的象征意义和特征。在产品设计中,有时一种符号不能满足设计师的需求,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往往采用多种符号去传达新的意义,这种创意思维比较艺术化,不仅形式美,而且更易打动人。不过,符号的象征意义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大,不管是单种形式还是多种形式的象征符号都会受外界的影响,反映的是一种观念,会受设计师和消费者的文化背景、消费观念、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是多变的,不是永恒不变的。三种创意思维是一种递进的关系,由浅入深,把原本独立的能指和所指联系起来,使符号的组合更加多样化,信息含量更加广泛。设计师应在依循符号所承载意义的基础上,发散思维,结合具体项目大胆进行设计。[10]在通常情况下,三种创意思维是同时并存而不可替代的,在不同的层次表达不同的含义和意义。

三、结语

文章从隐喻的角度,利用产品语意学的符号理论分析现有产品设计中隐喻再现的表现方式,隐喻不仅能帮助消费者更好理解的产品物理属性,还能给消费者带来情感体验和传达特有的历史文化。隐喻作为一种创意思维方法,在设计界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文章从产品设计的范围探索隐喻创意思维方式,即图像相似性、指示关联性、象征多变喻创意思维,利用这三种方式可以将不同的设计符号构成设计的新形式,能够让人们在两个不同的领域中觉察出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认识角度和新的意义,得到新的特征,为产品展现新认同和新体验提供保障[11]。此外,隐喻创意思维作为思维方式,可以选择多种形式符号的关联性去组合新的形式产品,为设计师提供了设计符号的源泉,使符号组合更趋多样化,创造更多具有艺术化和意义的产品。

作者:林单位:台州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美)莱考夫,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4.

[2]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47.

[3]孙利,.产品复合隐喻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3(22):97.

[4]程旭锋,钱桦.由倒角形态看产品隐含语义及其符号化[J].机械设计,2013(2):99.

[5]胡丹丹.基于产品语义学的苹果配件产品设计实践与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2.

[6]林铭煌.产品语意学———后工业设计师:科技的诠释者[m].台湾:春天出版社,2002

[7]路杰.隐喻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1.

[8]张凌浩.产品的语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0.

[9]余从刚,赵江洪.一种基于隐喻思维的产品设计创意方法[J].包装工程,2013(12):68.

创新思维基本特征篇6

【关键词】问题假设观察实验探究综合创新思维

发现提出问题,培养创新思维的自觉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要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刚开始提问题时,可能漫无边际没有针对性,没有研究价值,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大多会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这样,久尔久之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大大提高,逐渐形成由自觉提问题到提恰当问题的过程。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假设,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综合归纳概括出自然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1鼓励大胆假设,培养创新思维的新异性

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得益于超常规的大胆假设。鼓励儿童突破思维定势,改变常规思维程序,敢于假设,朝着与原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探索,思考问题,往往会得出新奇、美妙的结论。学生从提出假设到产生富有新意的结论都离不开思维的创新。

2观察实验操作,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动性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课的显著特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科学教学要重视引导和训练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实验,有顺序地观察实验,并从中发现不同,逐渐形成科学学习的自觉性,这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如教学有关认识各种动物的内容,单凭老师的介绍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获得的知识多半会被遗忘。我们要充分利用实物、挂图、标本、录像资料等大量的素材,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它们的外形特征、活动情况、生活习性及怎样繁殖等,再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才理解深刻、记得牢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培养,自觉能动性才能得到提高。有些教学内容则要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培养能动性思维。如教学《水的浮力》一课时,一定要让学生“玩水”,让每一个学生都要亲自用手按一按放入水中易浮物体,再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感觉,观察当手放开时,被按入水中的物体会出现什么现象?让学生在“玩水”中观察体验,很容易发现按入水的物体又浮起来,通过思维也会判断出“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一种向上的力”。学生在解决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时,如果只是老师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只能是半信半疑。而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利用水中的物体比空中的物体轻,来推断“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这样,在观察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就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激发大胆探究,培养创新思维的深入性

儿童天生就有受事物外部特征吸引而产生的好奇心,这种纯真的好奇心使得自己很希望是一个发现者,更愿意成为研究者、探索者,一旦在研究、探究过程中,有了新的发现,他们就会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更要积极采取策略,或营造氛围,或评价鼓励,或启发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究,深入的培养创新思维。力求实现在发现中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寻得新的发现,不断地在发现和探究中,逐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这显然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无疑能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深刻性。如教学《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时,我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食盐在水中怎样才能使它更快地溶解?你们怎样来证明这种方法溶解得快?当学生说出一种方法时,如“搅拌”,我就引导他们继续思考怎样用实验验证这种方法。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小组内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证明搅拌能加快溶解。而后再引导学生继续寻找其他能加快溶解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搅拌、加热、把要溶解的物体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除了这三种方法外,是否还有其他能加快溶解的方法?同学们就会联想到,把要溶解的物体放到锅里煮(不断加温),锅的容量大,可以多放水(增加溶剂),就更快溶解了。最后我给每组一块质量相等的冰糖,开展一次比赛,看哪一组的冰糖块溶解得快(这个比赛事先要讲清要领,再留些时间给小组讨论)。当宣布比赛开始后,同学们热情很高,在巡视中,我发现同学们几乎都掌握了加快溶解的方法:把冰糖研成粉末+热水+搅拌。有些组还把热水加得很满。这一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通过动眼、动手、动脑,学生在不断探究中产生新的“问题情境”,使探究的问题步步深入,直到获得新知,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

4学会综合归纳概括,认识创新思维的本质性

创新思维基本特征篇7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首先深刻地反映在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方面,从根本上说,尤其是对基本观念的影响。划时代的新科学观念的诞生,将通过人的思维方式而影响全球社会一切组织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其内核就是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

由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耗散结构论、协同论、超循环论、突变论,特别是混沌理论等系统科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综合发展,已形成关于复杂系统思维方式。或称之为现代系统思维方式,这是l9世纪形成的辩证思维方式的继承、综合和创新的发展。这种思维方式已开始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学科领域。

现代系统思维方式也即现代科学思维方式,是辩证系统思维方式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结合的新形式。与机械思维方式相比,现代科学思维方式表现了大系统思维、大开放思维、大目标思维、大科学思维等重要特征。

一、大系统思维

大系统思维是指突破简单性的复杂系统整体思维。大系统思维是现代系统思维方式最基本的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日益走向一体化,自动控制理论和管理科学等许多学科部引入了大系统观念,认为大系统是因素众多、结构庞大、层次复杂、目标多样的对象系统,也是一类自组织化程度极高的复杂系统。所谓系统自组织,从组织控制角度来说,是指一类复杂系统,在没有任何外部信息输入、输出的内外交换前提下,系统自身通过内部机制的相互作用,也能实现系统自反馈、自协调、自修复、自繁殖、自创新的运行。

大系统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关联思维。当系统发生关联综合整体效应,出现新质、新结构功能、新规律性时,也就体现了创新性。现在各国的发展战略重点均在考虑如何提高综合国力。一个大型企业可持续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为此,从国家到企业,如何改善体制结构,制定关联综合的发展战略极为重要。而提高国民素质和企业每个成员的素质,叉成为国家企业发展中关联思维的基础性环节。

代表计算机领域第三次浪潮的互联网络,是技术发展上关联思维的典型。当代计算机的发展经历着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计算机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中.为了进行快速复杂计算.处理信息是关键。但许多终端共同使用大型主机的数据及运算,其前提是必须会说这种系统的电子语言,规模有限,十分昂贵,且由大型机集中分析处理信息在商用上更是诸多不便:

小型的桌上个人计算机的发明,提供了及时获得计算机分析结果的方便,推动了计算机发展的第二次浪潮。第三次浪潮则是把所有计算机都连接在一起而获得信息共享的互联网络的出现,最初是1969年产生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研制了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络。1988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五大超级计算机中心共享巨型机资源,进而投入了全国组网工程,全美上百万台计算机及几百万个用户开始进入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随后各国的计算机网络也纷纷加入这个互联网络,成为全球范围的公共网。1994年,计算机最重要的创新是“环球网”的形成。现在,进入互联网络的任何计算机,都能够实现交换电子邮件及其他文件,从图书检索到电子报刊、电子游戏等,互联网络将运送所有“多媒体”信息随时供用,互联网络成为全球最大的图书馆和信息数据库。

互联网络技术原理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关联思维方式。

计算机互联网络与人的神经网络有相似之处。本世纪下半叶来,脑科学的进展,从脑神经解剖中发现,人的大脑神经网状结构的特点是,每个脑神经都同许多其它的神经发生关联,一批神经对某一神经作输入时,该神经又通过输出同另一批神经关联,大脑约有140亿个神经元,其关联网络比现在计算机全球互联网络不知复杂多少倍,而且大脑细胞即使损伤了还能自修复、自生长、互相连接,输出和输入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如能进一步揭开大脑智力功能的关联发生之谜,使计算机的信息传递、计算、加工、储存都像大脑一样在原子、分子量级上进行,则计算机科学又将发生新的重大飞跃。

大系统思维注重从整体的综合论、透视论、自组织性角度去研究系统的动态变化,侧重研究复杂系统的性质和关联关系,这种思维方式体现着现代科学技术思维的新变化,即从简单性转向复杂性,从线性转向非线性,从严格决定论转向非严格决定论,如统计性、模糊性、随意性、可行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可逆性,以及转向微观分析与长程关联的结合等问题,这些已愈来愈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而混沌研究更是重点,展现着广阔的前景。

二、大开放思维

我们强调大开放思维,就是强调不仅限于物理系统和生命系统,同样要贯彻到社会系统的思维过程中去,突破因循守旧的旧传统思维方式。

各国在纠正负面效应的过程中,也逐渐省悟到更重要的是全面观念更新,包括全球观、发展观、战争观、科技观、国际合作观、伦理道德观、法制观、未来教育观等观念及思维方式的根本更替多么重要,否则仍然难免死灰复燃。大开放思维正是提出这样一种角度,即面对社会与环境错综复杂的问题,着力于去把握一些基本关联。

在社会发展与生存环境关联上,开放思维方式的重新定向主要是:第一,着眼现在,反思过去,总结经验,立足未来。第二,在分清主次、全局与局部、正面与负面、慢变参量与快变参量的区别前提下,应当看到对立面的转化,即在一定条件下,对立面还会向相反方向转变。局部破坏到整体质变,局部好转到全局好转,变废为宝更是常有的事。人类从机械时代以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存在许多盲目性、近视、无知,追求局部利益,陶醉于短期效应。

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纪,新知识的开发比什么都重要,要创造新产品,就要有新的设计原理或新设计方案,要敢于突破已有的设计模式,要有真正的思维开放性来导向,关键是激发人的创造潜力。未来世纪的开发型人才比重将远远超过第一线生产人员,因而关于人的创造力的管理将是未来管理的尖端问题。大开放思维特征标志着要勇于突破传统的主观思维结构的局限性,特别是科学观念方面,要突破物理系统和生物系统昙次,而扩大到从学科之间、不同领域之间的交互作用,从社会、全球以至宇宙系统层次去考察。强调大开放思维,正是与传统式的封闭思维的蜊界,这是探索复杂系统问题所要求的。

三、大目标思维

把目的性、目的论等目的或目标思维引入思维系统,是现代复杂系统思维方式区别于以往哲学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长期以来,目的论概念通常与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相联系,以至“科学思维不得不拒绝关于目的的那些信条和目的论的那些概念,而赞成一种严格机械决定论的自然观。”

大目标思维即把维护全球人类社会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认识转化为全人类的思维方式,通过社会教育,在人类心灵深处扎根,才能在开启心智时,自觉地、主动地遵循社会大航标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协调统一。

关于科学技术目标与社会的关联,这是大目标思维的突出问题孤立、静止、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往往忽略这种联系,而实际上谁也不能回避这种联系:

当代技术目标的追求包含着深刻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和知识经济的新角度选择。高科技时代的大目标思维,既强调弄清目标演化的时代性和目标选择的理性支持,又强调理顺复杂系统多目标的层次性和关联性,以及演化过程的协调与统一,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避免停留在孤立、静止、近视的形而上学思维怪圈中打转转,从而脚踏实地地、自强自为地去实现宏伟的目标。

四、大科学思维

二十世纪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显示出对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位的作用,人们在实践中对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转化过程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因而学科设置、社会建制和产业结构等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调整和创新,并逐步填补了转化中介序列的空白,搭起了由此及彼的桥梁。

大科学思维,这只是一种象征性表达,其意义在于按照科学的整体联系和大统一方式思维,以改变传统狭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实践中克服实现科学大统一的各种政策、体制、法规的障碍;在学科设置中,致力于调整学科关系和层次,促进基础科学成果更高效地转化为产业开发:以及推动适应大科学态势的社会科学学科的改革和重建;以至调整社会结构和管理,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使社会发展、人天关系趋于和谐。

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邓小平认为只讲科学是生产力还不够,因而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这是对时展的实质性概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这一论断更是大科学思维的主题。邓小平认为要实现科技向生产力转化,要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我们的科教兴国,全球技术创新的浪潮,都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科学思维。90年代以来,知识创新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而信息产业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成为超过工业、农业的第一大产业,核心则是知识创新。但知识形态本身不是经济,而要通过一系列的转化环节,才能变为直接生产力以至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大科学思维正是在。转化”上进行大系统的关联思维,包括近程的关联转化到长程的关联和达到知识形态完成向经济效益的根本转化。

国家、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企韭、金融经销部门等的互动关联,形成一个复杂的“知识经济”社会大体系,这种大关联思维,就是广义的大科学思维,体现了一种高科技时代科技、经济、社会协调运作、持续发展的新思维。

创新思维基本特征篇8

论文关键词:创造力;创造力测量;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类自身潜能的发挥,而潜能中最重要的就是创造潜能,即创造力。自吉尔福特于1950年在美国心理学会提出呼吁以来,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即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时至今日已有一些辉煌的成果,并且为教育和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创新已成为教育立足于21世纪的一项基本要求,成为衡量教育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因此,创造力的研究成为了各个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创造力的内涵

英文中,创造力即“creativity”一词,依韦氏大字典的解释,有“赋予存在”的意思,具“无中生有”或“首创”的性质。但是,不同学者、文献因对创造力的观察与说明的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差异,综合各家,大致可归纳分为下列四种:

(一)强调智力结构和心理测量的学者,把创造力作为一种发散式思考的能力,包括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和精密性等基本能力,可以透过量表测量出创造力的量化分数,以显示创造力的高低。

(二)以系统生态观点而言,创造力涉及创造者、创造过程及创造物,是个人依据原有欲求,运用原有记忆数据库的知识与技能,转换制作出新颖、独特、具有价值的装置或系统。

(三)创造力的表现是经专家评定为有创意的作品、反应或工作,创造产品的诞生至少有三个基本成份:领域有关的技能、创造力有关的技能和工作动机。在创造的变异与选择中,这三个成份将不断地交互对话与沟通。

(四)以信息处理理论方式研究创造力,认为创造力是心智信息处理的连续辩证,是将所接受外来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过程,重视注意、意识和自我调整后的认知作用。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我们可看出,所谓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当今研究认为,创造力一般包含三个核心的成份,即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环境。只有综合考查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才能更好地研究创造力,探讨创造力的思维机制,认识创造力的人格特征,创设合适的环境以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个综合的特征,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构成的,所以,我们要克服以前那种智力就等于创造力、创造力就是创造性成果、创造力培养就是思维的培养的错误观点,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去看待创造力的内涵。

二、创造力的心理测量

吉尔福特提议通过纸笔测验,使用日常事物和心理测量的方法来突破创造力的研究。其中一种就是非常用途测验,即要求被测试者说出某种事物的尽可能多的用途。这种“发散思维”任务很快就成为了测量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根据,也是在一个标准量表中比较人们创造力水平的简便途径。

1.基于发散思维的测量

在众多创造力的测量方法中,以发散思维为指标而编制的测验是最常见的一种。发散思维的概念,最初是由武德沃斯于1918年提出来的,后来被吉尔福特纳入智力三维结构之中。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不同方向、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其重点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其所表现的潜能就是创造力。他提出了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即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并以这三种特性为指标,编制了发散产品测试(简称Dpt)和非常用途测试(简称UUt)。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散思维测验是创造力测量的主导工具,大部分创造力研究使用的都是发散思维测验,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他参照吉尔福特的创造力测验,在一项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和促进儿童创造力的长期研究计划中,发展了创造性思维测验,他以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细性为基本指标,编制了著名的“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ttCt)。这个测验不同于以答案的正确与否记分的智力测验,而是以上述四种特性为标准,根据反应观念的数量、类别数及比率给分,以判断其创造力的高低。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创造力测验,适用于各年龄阶段的人。除此以外,采用发散思维思想编制的创造力测验还有很多,比如:葛德温和墨兰(Godwin,L.J&moran,JD1986)编制的多维流畅性测验;布莱恩南(Brennanm.a.,1991)编制的舞蹈创造力测验。这些测验都遵循了吉尔福特的思想,采用发散思维的方式来测量创造力。

2.基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统一的测量

聚合性思维又称收敛思维、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或集中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侧重的是准确地思考出某一问题的惟一正确答案的能力。随着研究的进展,不断有人提出以发散思维为基础测量创造力存在不足和局限。研究发现:在创造力的产生中,虽然发散思维起到主要的作用,但是聚合思维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一个人创造力的高低不仅仅体现在发散思维上,也体现在聚合思维上。因此,后来的研究者主张将聚合思维纳入创造力的测量范畴,把二者结合起来测查创造力。

在Heller领导的针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慕尼黑天才研究项目中,Facaoaru编制了一种发散—聚合测试,期望它在能力和综合性问题解决方面,能够比传统的智力测验或发散思维测验提供更好的预测信息。研究认为,只有在丰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聚合和发散思维才能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并且,在提出假设时,更多地使用发散思维;在检验和确认假设的阶段,则要求更多地使用聚合思维。关于发散和聚合思维的代表测验有Dow和mayer的顿悟问题(insightproblems)测验和mednick的遥远联想测验(Rat)。mednick认为,创造力就是把头脑中的观念按照不寻常的、新颖独特并且是有用的方式加以组合,形成一种新的联结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在考察被试的概括能力,即从具体特征中寻找它们的共同特征。一个人的创造力可以通过训练其对同样刺激产生不同联结来提高,创造性过程是将互相关联的元素进行组合,使之成为一个用于指定需求的新联结。遥远联想测验与吉尔福特的发散思维不同,其最大特点就是测量被试建立词之间新联结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在考察被试的概括能力。因此,这一测验与发散思维角度的测验具有互补性。

3.以创造性个性为指标的评价工具

(1)发现才能团体问卷

该问卷是S.Rimm和G.Davis分别于1976年和1980年研究出来的一种测试方法。其使用和研究范围很广,涉及各种族、各国度的各种中小学生。它包括三个年级型,初级型用于一、二年级,基本型用于三、四年级,高级型用于五、六年级。问卷分别由32、34和33道是非题组成。该测验主要测量中小学生的独立性、坚持性、变通性、好奇心、兴趣广度、过去的创造活动及爱好等。

(2)你属于哪一类人

托兰斯在1965年编制了一个简便、易行、相对有效的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你属于哪一类人》。该量表包括66个从50项有关研究中收集来的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其中的项目均是自选形式,即二择一式,其目的是让受测者本人提供其创造性人格特征的报告,以了解他们的创造性水平。

(3)探究兴趣问卷

该问卷有两个版本,分别适用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该问卷包括60道自陈题目,分别测量创造性、独立性、冒险性、坚持性、好奇心、内省性、幽默感、艺术兴趣等特点以及创造性活动的个人背景、兴趣和爱好等。测验项目以五点量表的形式出现,其等级分别为:“否”、“有点”、“一般”、“较”、“是”。该问卷的信度、效度较为理想。

三、创造力的培养

1.结合实际条件和情况,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同时也不忽视聚合思维的培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人们对创造力的研究,源于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在学校教育中,大部分教师所关心的是训练学生寻找一个正确答案的聚合性思维,学生的发散思维受到很大束缚,因此,学生的创造力没有得到很好地培养。这说明,忽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会强烈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而把发散性思维当作创造性思维也是矫枉过正。发散性思维是求异思维,仅仅靠发散思维也难以产生创造性的产品。实际上,创造性活动是真正的、具有创新意义地去解决复杂的问题、产生有意义的产品的活动,这需要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的高度协调,才能构成相辅相成的高水平创造性思维,才能保证创造性活动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度地追求发散思维效应,同时也不要忽视聚合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最好能够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2.重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创造性动机、创造性个性、创造性情感等人格特征对创造性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高创造力者常具有如下一些人格特征:求知欲强烈,控制能力强,严谨,有责任感等;兴趣广泛,语言流畅,具有幽默感,反应敏捷,思辨严密,善于记忆,工作效率高,从众行为少,好独立行事,自信心强;喜欢研究抽象问题,生活范围较大,社交能力强,抱负水平高,态度直率、坦白,感情开放,不拘小节,给人以浪漫的印象。另外,聂衍刚等的研究表明,9~19岁中小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5岁以前是第一个稳定期;15~18岁是突变期,16、17岁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水平显著降低;18岁以后又进入第二个稳定期,其水平与第一阶段相当。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征。

3.创造宽松的环境来培养创造力

研究发现,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创造力的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环境,一个是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家长的培养意识十分重要。作为家长,应该做到:(1)不要轻易地批评孩子的意见。(2)对孩子富有建设性的想法,要加以鼓励,并给予正确引导。(3)不要斥责孩子的错误和失败,要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认识到如何总结教训,避免失误。(4)不要限制孩子太多的自由,要让他们有充分的想像天地。(5)不要因为怀疑孩子的能力而事事代劳。只有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创造有利的条件,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使孩子从小就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同时,良好的亲子互动能够使孩子进一步摆脱幼稚的心理状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除了家庭外,学生生活的最重要场所就是学校。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氛围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要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搭设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学校应该不断引进新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增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另外,学校要注重教师在课堂中的内容的更新与创新。一些创新教育的成功经验表明,创设供学生自由探索和思维自由表达的环境,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或者引导学生在探索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以开放的、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创造活动和创造产品,有助于培养学生以自由的心态探索环境,发展其创造的自信心和对挑战性问题的兴趣。由此可见,学校应该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创新。

创新思维基本特征篇9

关键词:数字媒体;语境;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3-0136-02

在数字时代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媒体行业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人们越来越重视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在媒体中的作用。当前社会,人们对数字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进行视觉艺术上的创新,才能使媒体行业获得长效的发展。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正在朝着虚拟化、交互化、网络化等方向多元发展。因此,探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十分有必要。

一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理念

媒介是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和媒体从产生之日起,两者就有着紧密且不可分割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媒介就是将新媒体的艺术联想具体运用到新媒体的艺术实践中的载体。再通过对新媒体的反思和批判,将成果集中体现出来就成为了新媒体艺术。在艺术领域中应用数字技术,能够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创作平台,创新艺术形态,使其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可以将设计师的理性思维与艺术的感性思维有机融合在一起,利用数字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媒体技术,开展新的艺术形式。既可以将其定义为通过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技术全面参与或者部分参与的创作活动,也可以将其定义为具有数字技术特征的艺术作品本身的创作活动。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在创作过程中、承载过程中、传播过程中、鉴赏过程以及批评过程中,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当作技术支撑,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艺术形态。在艺术审美的感受方面、体验方面以及思维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设计师通过计算机等数字设备,对自身的创作理念进行描绘和创作,最终实现带有数字技术特征的艺术作品的产生。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就是通过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数字技术作为传播媒介,向观众展示作品,为观众提供参与平台和互动平台。

二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特征

(一)交互性和超文本

互联网使视觉艺术实现了“超文本”的构想,观众能够使用一种和传统观看方式完全不同的方式,只需要利用电子搜寻功能就能够快速正确地找到任一文本。利用“超文本”的特征。观众可以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进行艺术观看,而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线性观看方式。不需要观众一页一行甚至是一本地去观看,而是通过直觉、想象的方法将这些信息联结起来。交互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关于虚拟空间,可以通过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计算机用户进行互动。第二,关于现实空间,利用根据传感器设备、激发器设备以及计算机组成的系统,对人体的位置、人体的触摸、人体的声音进行检测和反应。第三,关于信息扩散和传播。计算机网络上的终端具有信息接收功能以及信息发送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可以实现人机的双向互动,达到信息扩散和传播的目的。数字媒体技术使信息的扩算速度和传播速度更加快速,在信息量的规模上也比以往更大。不仅如此,数字媒体技术还为人机互动提供了交流和体验空间。因此,交互性是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最突出的体征之一。

(二)现实虚拟以及沉浸体验

现实虚拟即通过计算机对现实世界进行模拟,创建出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世界,为观众提供视觉方面、听觉方面以及触觉方面的感官模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世界,能够及时地、无限制地对三维空间里的各项元素进行有效观察。虚拟的现实和真实的现实,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第一,虚拟的现实世界是真实现实世界的特殊部分。第二,虚拟的现实世界与真实的现实世界相互平行。第三,虚拟的现实世界和真实的现实世界相互套叠。沉浸是指当事人把自身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某一境界或者某一思想活动中的特殊精神形态。这种精神形态通常表示人们对这一境界高度向往,这种思想活动往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把这种“沉浸”体验当作创作的最高追求。沉浸体验是在陈金技术支撑下所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三方面的表现,第一,全感官体验。第二,参与性。第三,戏剧性。

三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

(一)将科学信息技术和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进行完美结合

当前社会,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都在飞速地发展和创新,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在引进相关的科学信息技术,并且效果非常显著。推动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发展和进步,不仅能为科学信息技术增加更多新的活力和元素,还能够促进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拥有更多的创作平台、展示平台等。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蓬勃向上发展的同时,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风格和优势特色被彰显和强调,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将科学信息技术和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进行完美结合,是当前信息化时代最基本的要求和最根本的标志。只有这样,才能为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发展提供最根本的动力。

(二)对虚拟艺术进行创新

虚拟艺术就是将传统的艺术形态进行打破和创新,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艺术的模仿和复制,对艺术的应用方式高度重视。传统的艺术往往是通过平面二维的方式进行作品的展示。而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则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数字技术对作品进行三维空间立体的展现。首先,设计者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利用数字技术,对虚拟的事物进行适当地发挥和联想,展现出事物的三维立体形态。其次,利用虚拟技术改变艺术在时间上的进度,让观众能够在同一时间里对大量的事物进行观察和体验,实现艺术从图像世界到视觉艺术世界的创新发展。

(三)利用高科技作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载体

视觉艺术从诞生之初到今天,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改革浪潮。视觉艺术从诞生以来,就在各个发展时期对人类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新鲜的元素,也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特别是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更为显著。在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基础上,注入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并且把这些高新技术当作艺术创造的后盾支撑。利用高科技作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载体,在现代视觉艺术创作中十分普遍。例如,电影行业、网络行业、电视行业都利用了高科技作为艺术载体,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场场恢弘的视觉盛宴,让观众在体验画面真实感的同时,还深切感受到了设计师创作的艺术理念。利用高科技,可以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带来新的创作元素和新的创作活力,使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元素和新活力,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视觉信息的跨界组合,实现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多维创新

对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进行创新,就是对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因此,在具体的创新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对艺术形式创新,艺术风格创新,还需要对艺术语言创新,艺术手法创新。在这些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师的思维模式。设计师的思维模式就是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最根本的动力,通过设计师运用自身的大脑对当前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模式进行改变。只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才能够取得高速地发展和进步。利用视觉艺术实现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多维创新,就需要设计师在不同的领域对各种艺术手法进行不同的尝试和创新,并且将人脑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从而实现视觉艺术形式上的多维创新,让这些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艺术语言等从多维度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引入新的活力和新的生机。

(五)对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观念进行创新

虽然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在实际创作中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尽管如此,对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观念进行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技术研究人员要具有先进的相关艺术观念,只有这样,技术研究人才才能够研发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视觉艺术的创作提供物质条件。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设计师们先进的艺术创作理念。其次,观众也要具有先进的艺术观念。传统的视觉艺术体验方式在观众的心中已经基础深厚,不易动摇了,观众习惯于传统的视觉艺术体验方式,特别是老年人极其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传统的行为模式使观众的思想得不到解放,造成创作过程中的时间浪费、劳动力浪费以及资金浪费。因此,对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进行创新,就要重视技术人员和观众的观念更新,从而为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引导人们对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具有交互性特征、超文本特征、虚拟性特征以及沉浸性特征。因此,对该视觉艺术的创新需要从这些特征着手,融合技术和艺术,创新虚拟艺术,利用高科技作为艺术创作的载体,整合视觉信息,转变艺术观念。

参考文献

[1]谢晓彤.城市数字媒体语境下如何看待视觉艺术的创新[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1:123-124.

[2]季晓奕.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J].艺术科技,2015,03:189.

创新思维基本特征篇10

关键词:形象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使用情景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298-03

0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教育规模、教育素质、教育层次等有了显著提高。这表现在本科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入学比例已达到较高水平,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从数量上也已占了很大比重。但是,从质量上来看,与国际先进教育相比,我国的教育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这表现在我国大学毕业生乃至毕业的研究生走向工作后,在工作中创新能力较低。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属于创新型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芬兰等,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在70%以上,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等。我国的创新能力仍然较低,国家早已提出在2020年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为此,创新教育早已列入我国高等教育乃至全面教育的重点。本文从创新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入手,结合形象思维的特点,面向图学教育实践和理工科大学创新能力教育实践,着重分析了创新能力的源泉――“形象思维”在创新教育中的培养、训练和触发,为今后学好专业课,并在实践中形成创新意识和原动力打下基础。

1形象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前提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能力是指做事的本领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技能。能力是在个人遗传与成熟的基础上,经由环境中的训练或实践教育而获得的技能。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一切已知条件和信息,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符合社会意义的具有独创性或革新性的新设想、新方法(方案)、新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创新思维、创新智力和创新人格的有机整合体。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思维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关键。创新思维是由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这四个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是实现创新的思维结构组合体。其中,形象思维的作用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和源头。形象思维的独特性决定了形象思维的构成要素是创新形成的源泉,是出发地。研究表明形象思维源有助于形成幻想和对比,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发现不了问题,提不出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

科学发展史表明:基础研究的创新程度主要取决于综合形象思维源这个阶段,即由观察的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提出科学假设的过程;技术应用研究的创新阶段,主要在于利用科学原理、方法等对工程实践对象构思技术模型上,同样也是体现在综合形象思维源。由此可以看出,形象思维的认识,形象思维库的建立和积累,是形成创新的源泉和推动力。

2形象思维认识

2.1形象思维及其作用形象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①形象思维;②逻辑思维;③直觉思维三种基本形式。其中,形象思维是由思维对象起主要作用的思维,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去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认识过程。形象思维的基本思维材料是表象,其内涵是借助具体事物,又脱离了具体事物,而形成的一种认识。如1+1=2这个简单的认识,若考虑1个苹果再加上一个苹果其结果为2个苹果,这个思维就是具体思维,具体指的就是苹果;若撇开苹果这个具体,在头脑中提炼出一个事物再加上一个事物就成为二个事物,这样就发展成了形象思维。由此看来,形象思维是人们思维的初级形式和开端,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源头和立足点,是不可跨越的重要阶段。

形象思维在创新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创新思维的出发地是形象思维,这是由形象思维独特的特征决定的。形象思维是由客体引起的认识结果,其思维结果是多方面的。因为客体的形象是多方面的,它包含一切物体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态,这个具体形态不仅包括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质量,还包括物体的声响、气味、温度、硬度等。形象思维的实质就是用头脑中的客观事物的表象和意象进行思维,从而达到对事物的创新认识。这里表象就是指储存在大脑中的客观事物的映像(如形状、大小、颜色等);意象就是指对头脑中的表象有目的进行处理加工的结果。

资料表明,形象思维以右脑为主要活动区域,形象记忆和认知的结果具有高的效率和长久性。通常情况下,图像和语言相比,图像具有整体性(宏观、并行、大容量)和多属性(形状、色彩、维度、关联)等特点,容易对大脑形成更深的刺激,提高记忆的速度和深度。心理学研究资料显示,学习者感知教学形象的时间差如下:用语言介绍物品,识别时间为2.8秒;用线条图表介绍,识别时间为1.5秒;用黑白和彩色照片介绍,识别时间分别为1.2秒和0.9秒;展示实物,识别时间为0.4秒。形象思维是有效的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手段。目前的高等教育,过多地注重逻辑思维,而对创造性思维具有主要作用的右半脑的形象思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忽略。作为感性脑子的右半球,在形象思维、直观思维和宏观形象辨识等方面比较出色。感性脑子(右半脑)储存的大量形象源信息,由于受到触发,会出现突然和理性脑子(左半脑)储存的理性认识信息相沟通的状态,这种突然沟通往往会形成灵感的火花,产生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等。

形象思维的例子很多。工程师设计一个零件或一台机器时,在头脑中浮现出零件或机器的形状、大小等外部特征,同时在头脑中根据功能或原理对想象出的零件或部件进行分解、组装设计等思维活动,就属于形象思维活动。如同在文学和艺术创造活动中一样,在工程技术应用中,形象思维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活动。要想创新,设计制造出新颖、有用的丰富产品,进而推动工程实践向前发展,那么对众多的工程实践的形象认识的大量积累是不可缺少的。

2.2形象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出发点和源泉形象思维是由想象思维、联想思维和组合思维基本构成的。形象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最本质的内涵,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创新的源泉。离开了形象思维这个源头,创新能力就显得枯燥、乏力。其中,想象思维是指人脑中对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思维的基本元素是记忆表象(人脑对客体事物通过形象储存下来的信息,包括活动的、静止的画面,平面的、立体的画面,有声的、无声的画面等),通过对记忆表象的整合形成新形象;联想是感知或回忆某一事物时,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是打开沉睡在头脑深处记忆的最简便和最适宜的钥匙,是联系记忆和想象的纽带。联想思维的特点是,在联想过程中,头脑里要始终不断地出现形象,一旦失去形象,联想就停止了。资料显示,画法几何产生时的联想是:侧面和正面形象能够反映出一个人轮廓特征多面形象能够反映一个物体轮廓特征;若人带有面纱,可揭开面纱进行观察,进而想象对物体内部特征可以用剖开的方法进行反映,这样就形成了画法几何的开篇。组合思维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及其要素,通过想象、联想进行有机地结合或重排,从而获得具有整体统一功能或用处的新设想、新产品、新方案的一种思维方法。组合的结果是复杂的,组合的可能性是无穷的。组合和工程实践及其功能性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形成创新的有效武器。

研究表明,创造力(指适应性)是生物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它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并随之进化,因而创造力是先天的、隐性的、人人都具有的潜在能力,是不需要学习或训练就具有的一种自然属性。而基于形象思维的创新能力则不是人类大脑的自然属性,而是一种经过后天的学习或训练(开发)而显露出来的改造能力。因而,创新能力是一种社会属性,是可以变化和塑造的。鲁迅先生曾说过:“即使天才,在生下来时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物理学家劳厄曾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经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触发,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是人们认识的基础和起点,是人们表现创造力和强化创造能力的源泉。

3图学教育中形象思维作用的独特性

工程图学是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所必修的重要的入门基础课,是人们有效地运用知识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初级教育。人们在工程实践中,往往要借助想象和联想等进行众多的创造性应用,而要表现我们的想象和思考,也就是说,当我们从观念的内心世界走向工程实践应用,就必须将从观念的世界产生出的形状和机构表现出来,这些表达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图示或绘图。图形将人们的思维探索和生产实践联系起来,方便地、有效地开拓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人们具备了创造和创新的能力,是人们最重要的武器之一。众所周知,设计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一种生产实践活动,其本质就是创新,是从构思到实践的过程。而工程图学是设计的语言和工具,图学中的图示和图解能力是设计的基础,是从观念的世界向现实的形状和机构转化的开端。在创新设计过程中,一般利用图学知识和手段,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传达有关技术、工艺等信息。图学的特性决定图学教育是理工科大学生学习的基础,形象思维教育和认识同样也是理工科大学生将来学好专业课,在工作中创新,做出卓越科技贡献的基础。在图学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制图能力,往往会随着日后的应用和训练得到提高,而图学中应有的形象思维能力却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启发,进而影响后续专业课应用乃至创新能力的触发。制图学不好,最关键的因素是对有关客体及其本质规律的形象认识不够,或不到位。对后续的许多专业课学不好,也是同样问题,其源头没解决,基于工程实践的形象认识不深刻,甚至根本没有。

图学中,制图的教育通常是在概念形态下研究物体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往往会通过对现实形态(能看到或触到的现实存在)的物体的把握,形成人类特有的概念形态(视觉和触觉均不能直接感知),这些概念形态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之中,并用文字、符号等记载下来。人们熟悉较易认知的是现实形态,陌生而且不易把握的往往是概念形态。观察得出结论,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而想象得出结论,想象速度比观察速度要慢。在想象过程中,在大脑中由概念形态向现实形态转化,由于情景的变化,增加了想象难度。在图学多组图形表达中由于维数和观察层面的变化,无形中增加了使用形象思维的活力。可以看出,通过形象思维的作用,将认知的科学(如几何学等)与感知的科学(如图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在概念形态分析中,形成图形认识的特定感觉。由于,感觉就是习惯与潜意识的反映,较易激活,有较强的生命力和保存力,因而形象思维是独特的、重要的。

创新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形象思维在图学教育中起着独特而关键的作用,创新思维能力应当从图学教育开始。工程图学的特征是用图示的方法表达空间形体,建立平面图形与空间形体的一一对应关系,工程图学的内容直接体现了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为将来学好用图示的方法表达的专业和实践课,进而成为用图示的方法进行创造性工程应用的优秀人才打下基础。图学教学实践表明,在制图学习过程中,形象思维起着引导和牵线的作用。图学学不好,多数是对相应知识点缺乏形象思维锻炼,没有建立相应的形象思维库。如多数同学对画法几何中体与体的相贯线和面与体的截交线感到难把握和想象,这主要是对相贯线和截交线形象及形位特征没有透彻记忆理解。针对此问题,首先,应用形象思维加以引导,让同学们熟悉基本立体如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等单个形体的基本形体特征和投影特征,然后认识由基本立体相互之间形成的截交线、相贯线等客体的形位特征和投影特征。然后,从形象上进行分析,相贯线位于立体表面,即分别位于相贯两立体的表面上。那么,在其投影(正投影)中,若两相贯的立体中有一个立体表面出现积聚特征,则相贯线就在该立体的表面积聚线上,而不会出现偏向问题。把握了这一点,同学们就不会盲目去画相贯线的偏向问题,更不会出错。组合体视图训练,一补三,二补三,则属于形象思维中发散性问题,经过发散,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不能拘泥于一种答案;补缺线,切割式线面分析,则注重于联想对应组合能力。零件图,装配图,除用视图表达结构外,主要难在制造信息和装配信息的不理解上,这主要是缺乏相应的工程实践认识。针对此问题,通过形象例子说明零件的作用,与相关零件配合使用,相互位置关系、装配关系等状况,促使同学们联想制造、安装使用方面的工程认识的好奇心,激起了金工实习的渴望度。再通过金工实习的有效启发和讲解,使同学们建立了制造过程、安装使用过程的形象思维认识,然后再对应零件图、装配图上此类信息的联想,使同学们形成了入门的初步认识。

三维立体绘图,则作为表达手段优化的方式之一,不能完全取代二维绘图。二维绘图除绘图精确外,联想、组合等形象思维能力会随着其应用和触发训练而提高。

因此,图学教育,尤其是在高校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教育,决不能把制图课仅仅停留在二维和三维工程图及相关标准的认识上,还应在平时注意面向未来、面向应用、面向创新方向的教育,避免在入门处就凸显教条化,僵化的思维。若仅仅是当作识图工具看待,而忽略了创新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的认识、触发和应用训练,那么就在初级阶段扼杀了其创造性的花蕾

基于上述认识,针对应用性本科的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分组观察实验。对同一层次的学生,选出的实验组,除了正常上课外,还给他们进行了必要的形象思维认知和应用的小组研讨会。结果显示,进行了形象思维强化训练和触发的小组,读图和作图能力显著提高,并且善于利用图示图解进行表达,其沟通和表达效率也比较高。在专业课和科技节等活动中,往往会有一些奇特的想法,显露出创新活动能力倾向。

4形象思维能力教学实践与分析

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有关创造力开发的素质因素常常被忽略,尤其是被传统的教育所忽略,大多采用走形式、完任务的老路,而缺乏凸显性和创新性。基于形象思维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就是从最基本、最浅显的方式入手,以形象思维为主线,进行知识教育和传播,使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具备必要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今后掌握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在工作中进行创新和发明打下基础。

形象思维训练和运用,不能因其小、简单而忽略。心理学家分析发现,孩子的心理往往具有创造性和跳跃性。因为,孩子天性就喜欢观察形象、理解形象、联想形象,善于从形象源中去寻找答案。著名画家达・芬奇从画蛋开始练习,优秀的木匠从做最简单的小凳子做起。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掌握基本功,建立属于自己的感觉认识,形成自己的体会和把握,进而为提高、创新打下基础。

理工科各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图形和图示使用很多。或介绍一定的原理,或说明相应的结构和组合,或启发并阐述思想认识等。这些功能原理、结构组合等的精确理解需要丰富的工程实践和应用经验。实践和应用技能是不可轻易通过用语言来得到的,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往往缺乏的。若授课方式和形式对知识及其相关的工程实践认识缺乏形象联系,课程就会缺乏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入门理解性,常表现为生硬性、突然性、抽象性、茫然性。成语的使用,一定结合相应的“语境”,也就是有了形象源,方能深刻理解到位。功能原理也存在形象分析,建立相应的形象源。对功能、原理“使用情景”有了形象认识,建立了形象源,传递信息,理解用意就会快而准。人们常说,换个角度思考,其实也是拓展形象思维,增加形象思维的积累。“使用情景”的转移和升华,为思维认识提供了多重源头,其结果必定深刻,必定能提炼出抽象思维并长久记住。而事实上许多创新大都以形象思维的提炼和拓展作为开端的。

君子(修为)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一步一步建立形象思维源,培养学生以形象思维为本,结合教学实践和工程认知、动手实践,锻炼由不同形态推及不同的形态的能力,首推用形象解说来阐述问题。通过分组试验,发现在初始图学教育中,除了训练读图和识图能力外,若形象思维能力充盈和饱满,后续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其相关的课程设计,学生往往会提出自己的构想和见解,还会提出些看似奇怪却很有创意的问题。在最后做综合训练的毕业设计时,同学们发现问题能力特别强,同学们用自己的说明和图示图解能力来对题目进行展开讨论,形成自己的方案,大多排除了盲目抄袭、不求甚解的恶习。这说明若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如想象能力、联想能力等意识均很高,学习者不仅能前后贯通学好专业课,也必将为将来应用时进行创新打下潜意识基础。

在应用实践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触发和锻炼形象思维能力。浙江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每年举办一次,通过参加大赛,可以检验和锻炼学生运用所有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和表达的能力。在指导大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时,结合学生初学专业课和相关拓展课的特点,采用以用形象思维作为主线,开设创新设计技术课程及其配套的创新实验、实践课,将模型制作,专业基础知识,图形图学知识,相关科学效应等知识有机地联系到一起。整个制作过程,指导老师重点用形象思维方式进行串联和启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形象源,敞开想象,大胆组合,构思不同的方案;对于功能原理的实现,发挥其想象能力,利用各种科学效应,构建实施方案的途径。整个流程综合起来看,用丰富的形象,结合现有的条件,作出简洁、优化方案。课题组的不少学生一经提示,能马上顿悟,想出多种方案(利用不同的科学效应),设计出的作品经过优化组合,具有新颖性和创新性,由于结构简单,且完成任务顺利,具有较好的创新点,分别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实践表明:基于形象思维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试验、试点,效果显著,拟选定几个专业推广下去。

5结论

当代大学生教学实践和创新设计大赛实践等表明,基于形象思维的创新能力的训练、触发和培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科学效应及其应用的理解和阐述能力,联想和组合创新制作能力。形象思维过程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初级和开端,是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源头。人的创新能力是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应用结果。形象思维是基础和源头,抽象思维是升华和结晶。在形象思维中,许多思维具体得以发挥,必然为将来创新技法提供基础。而在总结的创新技法中,也往往与形象思维源相呼应。许多发明创造乃至重大发现往往也是原创力潜意识结合认识实践的爆发。借助形象思维形成合理的图感、数感、形感。一旦意识和信息被唤醒和激发,必将带来巨大的潜能和源动力,并提出新颖的奇思妙想。

社会发展实践表明,任何一门成功思维,必然是将“形”和“神”紧密结合起来。其中,“形”是客体,是对认知对象的形状及特征、特点的全面性认识;“神”是主体,是对认知对象的深刻领悟和领会。未知规律的探索很难用已有知识和逻辑思维进行推导,而没有想象力就无法突破逻辑思维和现有知识的约束。形象思维越丰富,越接近于实践认识,此时人脑的形象记忆、认识的库源充盈,后续逻辑思维的升华和结晶将会涌动和爆发。庖丁解牛,轮扁做轮,强调的是反复实践,通过手上的巧劲将自然与心灵相结合,形成“形”和“意”之间的领会和转换。通过对自然界具体客体存在的敏感把握,从实践领悟中形成自己职业上的运用与创新。

所以,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则这种需求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古人语: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古人求学,倡导: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其意乃知本也。实践表明,针对基础教育为主的大学教育,尤其是应用性的理工科学生,应知所先后,致知格物,求其本。始终以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作为基础教育的主线,形象思维库这个源充盈了,创新思维这个泉就会不断地涌动爆发。

我国社会发展也表明,中国治学,近几千年,社会进步,科学进展,一直遥遥领先,只是在近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落后了。近代以来,重在形象推理的形式逻辑弱化了,而教条僵化的形式主义却日趋严重。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教育和创新,势在必行。多来些形象启示、形式逻辑,少来些形式主义,不切实际的抽象教条,革去思维束缚,开启创新之门。多为国家培养出创新性的高端应用型人才,一定会早日实现把我国建设成新世纪的创新型国家。

参考文献:

[1]童秉枢.图学思维的研究与训练[J].工程图学学报,2010,(1):1-5.

[2]毛昕,黄英,那履弘,等.工程图学思维浅析[J].工程图学学报,2010,(2):153-159.

[3]许映秋,黄志勇.大学生形象思维培养教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87-89.

[4]毛昕,黄英.工程图学教育中的若干哲学思想问题[J].工程图学学报,2005,(5):126-132.

[5]霍忠义,王晨曦.“图感”的思维过程及教学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08,(5):130-135.

[6]张宇东.形象思维・右脑・现代信息技术[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6):23-26.

[7]段齐骏.设计图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

[8]吕仲文.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9]杨家军.机械系统创新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7.

[10]尹登海.创新能力考试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