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7:59

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篇1

实验室的业务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核心,本文就如何加强业务管理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进行研究和思考,从合同评审、抽样、检测、数据处理等业务管理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不断对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提高实验室的竞争能力和产品检测的准确性,满足顾客的要求,在竞争激烈的检测市场生存并发展下来。

关键词:

业务管理;合同评审;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

引言

实验室中的业务管理过程是以顾客提出的要求为输入,通过业务受理和合同评审,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明确不同顾客、不同业务类型的特殊要求,对检测业务诸过程用过程方法加以管理。在服务顾客的过程中寻求反馈意见,包括正面的或反面的反馈并对其加以分析,以持续改进业务管理的过程,将提供给顾客的检测数据和结果报告作为输出,即顾客的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服务。实验室的业务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核心,加强业务管理可以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1业务管理过程的流程及要求分析

一般从检测业务受理、标书和合同的评审输入开始,通过编制检测工作计划、抽样(必要时)、样品管理、检测、数据处理,到结果报告编制、审核与批准,直到报告事后管理,包括向顾客签发(输出)、查询、修改或更改报告和报告归档以及服务顾客等8个主要过程。主要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服务顾客,业务管理部分过程的控制要点分析如下:

1.1业务受理、标书和合同评审

业务管理过程的源头是“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评审的目的是保证实验室正确理解顾客对业务管理过程的有关要求,确保实验室有能力实现这些要求并选择适当的方法满足顾客需求。为达到客户的要求,实验室要与客户充分沟通,真正了解客户需求,并对自身的技术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进行必要评审。委托书、标书或合同是明确客户与实验室双方责任和义务的文件,一经签订就具有法律效力。实验室要充分分析客户的“要求”、“标书”中的需求、“合同”中的规定,并且与客户进行充分而有效的沟通,真正理解和获知客户的真实需要,以使为其提供的检测服务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对委托书、标书或合同有不同意见,一定要在开始工作前得到解决,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实验室应编写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相关程序文件,并加以有效实施和保持,记录必要的评审过程或结果。合同评审的检测项目,应在资质认定的检测能力范围之内。对于常规的、一般性的或非常明确的客户需求,可简化评审过程,经有关人员加以确认即可;对于偏离标准的或检测法律后果需要论证的,以及需要落实工作量工期能否满足客户要求的,实验室应按照有关程序的规定,实施评审。

1.2编制检测工作计划或指令

编制计划或指令的部门在编制前须同其执行的相关部门或个人沟通,识别和明确检测任务要求,使计划或指令更具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并对涉及的关键过程、控制要点和顾客特殊要求加以说明,以明确业务管理过程中的相关要求。编制计划或指令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对实施有难度或有特殊要求的,要强调计划或指令的权威性,即必须按其执行,如某些检测或检验费工、费时,且限定时间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按其要求完成。计划部门、监督人员、质量保证部门按计划或指令要求履行职责,将计划或指令实施过程的结果与其要求对照,识别偏离或差异,并能随时随地对各过程的实施进行监视与测量,任何发生的偏离或差异,均能及时解决;及时与合同或计划来源部门或个人联系,适时采取措施以满足顾客的要求。

1.3抽样

抽样过程是实验室实施检测业务管理的关键过程之一,也是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价中考虑的重要因素,抽样的代表性和正确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实验室需要确保抽样系统(包括抽样方案、计划和程序)的正确性。当顾客对文件规定的抽样计划或程序有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时,不应违反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详细记录要求和抽样资料,并计入包含检测结果的所有相关文件中,同时通知相关人员,关注不同顾客对抽样的不同要求。

1.4样品管理

实验室通过样品管理(包括接收、标识、流转、贮存和处理等),确保其有效性和完整性,对相关记录所包含的信息做出文件化规定。样品接收需记录样品的异常情况和偏离,以及检测方法中在正常(或规定)条件情况下和在接收中的有关情况,如送达抽封的样品时样品封条的完整性记录。当准备检测时,如对样品是否适合检测有疑问,或当样品不符合所提供的描述,或对所要求的检测规定得不够详细时,实验室要在检测开始前询问顾客,得到进一步说明,并记录讨论内容。样品自接收至退还送样/抽样方的全过程均应有标识,确保样品不会在被测样品上、涉及的记录和其他文件中混淆。流转过程的记录,能追溯样品流转过程的状况和贮存场所的环境。

1.5检测

通过检测准备(包括样品识别、熟悉标准、方法、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及与检测有关的过程准备)和操作(包括测试、试验和记录),以及过程中要点的控制(包括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标准、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现行有效,原始记录的控制以及与检测相关的环境控制等),从而保证了检测及其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检测方法是实验室实施检测工作的依据,是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所必需的资源,也是组成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所必需的作业指导书。实验室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作为检测的依据,这也是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考核时确定检测项目的依据。一般来说,除委托性检测或具有试验性质的测试项目可以使用非标准方法或委托方提供的方法外,法定检测、评定性检测和仲裁检测等需要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测均应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当客户提出的方法不合适或已经过期时,实验室应明确通知客户。检测过程中应对试验进行监控并做好试验原始记录。记录是管理体系运行结果和记载检测数据、结果的证实性文件,实验室应当对记录的编制、填写、更改、识别、收集、索引、存档、维护和清理等进行控制和管理,以证实管理体系运行的状况和检测工作的所有结果。

1.6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即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采集、记录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转移、校核、判定等。实验室对这一业务过程控制的要点是对采集的原始数据应当根据标准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适当的修约。原始记录中观察、采集、记录的数据若记录错误时,只能由操作、记录人员按规定进行修改、更正。

1.7结果报告

结果报告是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最终产品,也是实验室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结果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客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实验室的形象和信誉。实验室应及时出具检测数据和结果。一是依据的正确性,即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和规定的程序;二是报告的及时性,按规定时限向客户提交结果报告;三是报告的准确性,即对报告的质量要求,应当准确、清晰、客观、真实,易于理解;四是对使用计量单位的要求,应当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报告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应当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不允许使用其他非法定计量单位,这是资质认定的又一特殊要求。检测报告不得少于规定的共同信息。当客户与实验室有书面协议时,或委托方是实验室的长期固定客户,报告可以简化。但在客户需要时实验室应方便快捷地向客户提供报告的其他有关信息。

1.8报告事后处理

该过程包括检测后样品的留存和处理,对报告、原始记录及整个检验过程的记录存档,以及报告查询和对顾客投诉处理等。实验室在发出报告时明确说明留样的期限,留样期限设定要考虑不同顾客的特殊要求以及提出复检时限的规定。对有保鲜和有效期的样品,留样期限应在此期限内。留样期内的样品保存符合相关产品说明的要求,对有特殊要求的样品保管条件符合其约定。留样期后,样品处置应按合同或原先的约定进行。对有毒有害样品处置应符合环保和安全的相关规定。实验室对报告查询、修改或更改、全新报告、资料存档的保存期限、查询等做出规定。其中包括:在对报告及资料进行查询时,应保证顾客机密和所有权的前提下进行。此外,存档的资料的完整性和其标识、记录的可追溯性,使存档资料中所包含的信息能为检测的再现性所利用。

2结语

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实验室;基础设施;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8-0018-02

SenseofimportanceofLaboratoryinfrastructureandmanage-mentmeasure//HUanGXia

abstractUniversitylaboratoryexperimentisanimportantplaceofteachingistodevelopstudents’practicalandinnovativeabilityofanimportantbase.therefore,thelaboratoryinfrastructurespecifications,standardizemanagement,andplaceofserviceisveryimportant.

Keywordslaboratory;infrastructure;management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否规范合理,管理措施是否得当,管理人员是否尽职,都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笔者在基础实验室工作多年,来谈一谈这方面的感受。

1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必须要安全、规范、合理

实验室里的基础设施无外乎水和电以及实验台、通风设备等,尤其水、电,几乎所有的实验必须是在有水、电的保障下才能进行。特别是一些综合制备实验,没有水、电就根本无法完成。试想,在实验教学或实验过程中,一断电或停水,实验都无法正常进行,还何谈所谓的实验教学质量?所以,为了有一个正常的实验教学环境,水、电的通畅以及安装的位置,是否是安全用电,还有通风设备、实验台的设计是否合理等,都显得特别重要。

水、电安装要规范合理

1)水龙头安装的位置必须符合方便使用的原则;每一间实验室都必须安装总水阀和分水阀;进水管和排污管的质量必须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要保证进水和排水都要通畅;地面必须要有地漏装置;水池必须有渗水装置;排污设施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2)插座安装的位置要符合使用方便、安全的原则,必须带漏电保护装置(这点很重要,因在实验中往往用到大量的水,所以环境比较潮湿,容易发生导电的情况)。电线的负荷及质量、保险闸等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供电的标准。

3)修建蓄水池。为了实验教学计划能顺利正常进行,最好能在实验教学楼建一个装有循环装置的蓄水池,以应对因突发状况造成的停水而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计划。

通风设备的安装实验室的环境建设很重要,它关乎着师生的安全和健康。在实验中会常常用到一些有毒有害的试剂,为了营造一个安全的实验室教学环境,实验室必须安装通风设备。而且,通风设备的开关最好能分别、分级设置,这样既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又可以节电。可实际上实验室的通风设备在安装的时候往往只设置一个开关,没有充分考虑到它的合理性,不能够满足按需要使用,既费电,也影响到通风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实验室里必须要设一个专用通风橱来摆放有刺激气味的药品。

学生实验台、公用实验台的设置

1)学生实验台是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地方,它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验操作。基础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多为玻璃制品,因此,实验台的设计应以方便保管、取用为前提。再根据各实验室仪器的特点来设计实验台。比如有机化学实验室实验用的玻璃仪器形状各异,种类多、规格多、数量多且易损。根据这一特点,有机化学实验室学生实验台应为多层设计的柜式实验台,每一层不仅可以随意推拉,还可以按仪器的形状、体积大小来设置一些隔断,这样便于仪器的放置、管理及取用。可实际上只是按常规来设计,没有考虑到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只有隔层,没有隔断。由于没有隔断,许多仪器只能混着堆放,学生稍不注意仪器就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耗。

2)公用实验台,主要是用来摆放药品、公用仪器的。因此,它的摆放位置以方便取用和操作为原则。

3)实验室里在安装水管的时候,为了美观,通常会将水管掩藏在实验台的背面。为了将来便于检修水管,实验台的背板最好设计成活动的。可在安装的时候,没有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背板都是固定的,如要检修水管,只能把背板敲掉,这样做很不划算。因此,在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沟通和监督,使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加完善、适用、合理。

2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

良好的硬件环境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实验教学正常进行的根本保障。为了使实验室的管理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比如实验室工作人员守则、实验室教师守则、实验室学生管理条例等,使实验室的各个环节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实验仪器的管理主要采取集中管理和学生自己管理的形式,常用仪器以学生自己保管为主。为了方便学生,按照实验开设的内容给每个实验台都配备了一套仪器,并按实验台的编号给仪器编好号,依照清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保管,实验结束后再清点交还实验室。实验过程中如损坏仪器,视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赔偿。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仪器的损耗。以前,有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仪器到处乱放,有的甚至不清洗,仪器损坏也不报损补充,直接影响到下一组学生的实验,学生之间也容易产生矛盾。管理措施的出台,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来管理仪器,不仅降低了仪器的损耗,也降低了实验教学成本的支出,学生的素养也得到了提升。而对于不常用的仪器,如分水器、分馏头等,则由实验室集中保管,需用时再发放。

实验药品的管理实验中严格控制学生实验所需药品的量。一些学生做实验只片面地追求产品的量,不按实验要求,总是超量取用药品;而有的学生却不按操作步骤,实验失败了,不找原因,不报告实验教师,而是把反应物随便倒掉,又重来。这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增加了实验教学的成本。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药品的监督和管理,做好巡回指导。要培养学生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来正确对待每一次实验和实验的结果。对具有强腐蚀性的药品比如硫酸等采用滴瓶分装,以方便学生取用;对有强刺激气味的药品,提醒学生在通风橱里取用,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实验药品的回收再利用在实验中,常常有一些制备实验的产品是可以回收后再利用的。如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中“乙酰苯胺的制备”的乙酰苯胺、“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的苯甲酸等,回收后都可以用做重结晶实验的原料。一些萃取剂如乙醚、乙醇等,回收后,经过干燥、蒸馏等手段处理,可再次用于实验。在化学教学法实验“氢气的制备”中,锌粒和硫酸也可以回收后再用于同一个实验。对于不能回收的,要让学生倒在指定的地方统一处理,告诫学生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这既节约了实验教学成本,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公德。

3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搞好实验教学服务

实验室工作是融服务、技术为一体的工作,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过硬的实验技能。作为实验室的管理者,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新的实验教学改革体系。要想搞好实验室的工作,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服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研读实验教材只有认真仔细地研读实验教材,才能熟悉和掌握每一次实验的内容,根据实验的内容、要求,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药品。

做好预备实验通过预备实验,了解实验过程中哪些地方还需要注意和改进,即使做过的,也要认真对待,把每一次预实验都当成是第一次来做,并做好记录。这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保持与任课教师的沟通通过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其对该实验的想法和要达到的实验目的,及时调整实验准备方案。

对一些实验进行微量或半微量改进在不影响实验效果和实验目的的前提下,把药品的原始用量减少到一半及一半以上,比如正溴丁烷的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等。通过对实验药品用量的改进,既降低实验成本,又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仪器设备要充分了解实验室里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特点,并且要会熟练操作,对出现的小问题能应对解决。加强对各种常用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如电热干燥箱、电热套等,发现问题及时报修,让常用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保持恒定。

设置小药箱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被玻璃划伤是常有的事。因此,常备一些外伤用药比如创可贴、消毒液等,是很有必要的。

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

一、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在实践性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转化成实践的主要载体,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旅游管理实验室不仅仅是验证旅游理论的主要场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平台。

1、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是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的要求

旅游管理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实践性课程的主要内容。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它的行业指向性是非常强的,主要是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专业管理人才。旅游业的综合性和高度关联性等产业特点,要求旅游管理人才不仅具备旅游管理经营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能力与素质。因此,作为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务必考虑本行业对管理层面人才的特殊性需求,强调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的素质教育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大方向,要想达到目标就很有必要加强专业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环节。。

2、建设旅游管理实验室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需要。

新建本科院校近些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主要发展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职能是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加强应用型专业的调整和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在产学研合作上,强调科研技术服务的应用性,为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提供直接的科技文化服务。实验室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场所之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旅游管理实验室的特点

高校旅游管理实验室是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针对专业和课程设置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最优化教学的实验基地。基于此,高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数字化的特点

旅游管理实验室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应用技术数字化,一方面体现在信息的获取上。在网络日新月异的今天,运用互联网获取信息是旅游管理实验室的重要手段。数字化特点的另一方面,体现在旅游管理实验室的设备具有高度的数字化特性。旅游管理实验室中都采用了大量先进的数字设备。这样的装备贴近时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本实验课程更深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数字化特点,还体现在思维方式的培养上。旅游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的产物,具有综合性特征。社会科学,传统上习惯于思辨能力的培养,注重形象思维;自然科学更注重逻辑思维的锻炼。随着时代的变迁,旅游管理实验室中广泛的应用数字化设备或利用数字化技术获得需要的资料、信息,无形中提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加了学生对其他门类学科的兴趣。对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2、具有综合性特点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特征,是一个既包括自然科学又包括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对于人的培养也是涉及到社会观、价值观和是非观的综合培养;从服务对象来讲,旅游管理实验室不仅可以为本专业服务,还可以为其他专业甚至社会人员服务,具有大众化的特征;在管理方面,要对人财物进行有效的综合管理。

(1)以人的内在素质、综合性人才为培养为目的。旅游管理实验室重在培养人的内在素质培养人正确的社会观、是非观、价值观。旅游管理实验室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教育提升新一代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由于人类缺乏相应的社会观而导致的社会问题。举个例子,旅游规划设计实验室可提供学生测量河流的流速、水资源情况,在此过程,学生对水污染有了直观感受从而会更加珍惜资源。

(2)以对象大众化为服务目标。相对于其他实验室来说,旅游管理实验室更具有大众化的特征,导游模拟实验室、双语实验室、客房操作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等不仅可以对本专业的学生开放,还可以对其他专业的学生甚至社会有关人士开放,服务对象具有普及化特征。

(3)管理手段具有综合性特点。旅游管理实验室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硬性管理包括物的管理、环境的管理、制度的管理以及资料的管理。另一方面是软性管理,主要指人的管理。其中,硬性管理必须落实到人,实行人员负责制。对于人的管理,管理无定法,根据具体情况实行有效的综合管理。

三、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现状和问题

随着新建本科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旅游管理实验室应运而生,由于旅游管理实验室尚处在初期摸索阶段,并无统一模式,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功能单一、使用率低、管理混乱等问题。

1、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从无到有,但整体水平不高。近些年以来,新建本科院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部分由专科升成的本科院校在建设初期需要通过各方面的投入使自己尽快适应本科院校的要求,实验室作为其硬件建设的主要任务,得到了高速发展。通过对广西区内新建的本科院校的调查,90%以上的院校有旅游管理实验室,旅游管理实验室正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是总体上来说对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对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重视不够就是对旅游管理学科的重视不够。人们通常认为实验室是理工类的专有名词,实验室就是理工科的实验室,学校往往对理工科的实验室非常重视,但对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却容易忽视。所以,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建设还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充其量建一些餐饮、客房实训室就相当于是旅游管理的实验室了。旅游管理实验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处于一种自发分散的初始状况,整体水平不高。

2、按课程设置实验室,实验室规模较小,功能单一。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设置大多,受到重视和普及,旅游管理实验室具有文理综合特征,它的发展和规范将为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沿袭专科阶段的设置方式,依靠专业和教研室,按课程设置实验室,一个实验室为某门课程或某个专业服务。这种“小而全”的设置模式,造成实验室服务范围较小,实验项目较少,达不到实验室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更不能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进行集体攻关等重任。

3、开放时间短,使用效率低。不管是基础实验室还是专业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的使用率都很低,不足20%。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拥有计算机等基础实验室,根据笔者的观察和调查,发现只有10%左右的学生用于查阅资料等,大部分都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某校承担着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机房,开放率不到40%,而且在开放过程中,只有近四分之一的机器能正常使用,实验室的功能不能充分体现。专业实验室也是类似的情况。某校的餐饮实训室和客房模拟实验室每次只能安排3到5人进行实训,规模小,效率低。

4、各部门相互牵制,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新建院校实验室管理中,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和实验人员分别由国有资产管理处(总务处、设备处)、教务处和教学院系管理,涉及的管理部门过多,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或者工作环节过多,办事程序繁琐。如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大多数先由各实验室(中心)根据自己的实验教学需要申报购置计划,教务处从全校的角度,结合仪器设备经费情况,对购置计划进行审核,将审核结果送国有资产管理处(总务处、设备处)购买。各实验室人员由于不经常和设备仪器厂家交往,对新的仪器设备的性能、价格和厂家的信誉掌握不全,难免出现申报的型号、性能不能完全符合实验要求,或者申报的价格不合理,从而影响仪器设备的采购。另外,采购部门由于不懂得实验教学,只能按照实验室提出的实验设备的厂家和型号购买,而不能在采购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厂家和型号中选择性价比高的其他仪器设备。

四、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思路

1、结合院校和地方实际,对旅游管理实验室准确定位。从目前情况看,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对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定位成为实验室建设成败的关键。大部分人认为旅游管理实验室极易简单地将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研究和教学手段当成实验室的主要功能,自然而然地将实验室建设成为计算机房。其实,要真正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在建设初期要正确定位。比如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的贺州学院,所建设的旅游管理实验室除了能进行实验室的基本操作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地方经济和文化的特色,以此来增加实验室的附加值。

2、适度超前,实验室建设要具有前瞻性。当今时代变化,信息更新迅速,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与时代特别贴近的专业,所反映的都是时代前缘的信息,因此,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建设要适度超前,否则,刚建好就被淘汰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旅游管理实验中心的导游实验室,现在已经是第六代产品了充当主角了,第五代试验器材早就落伍了。

3、引进和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高校实践性教学需要既通晓理论又强于实践的教师,即“双师型”教师,但当前高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由于职称、科研及学历等多方面的切实压力,大批年轻教师无心致力于费时费力的实践性教学工作。“双师型”教师的缺失制约高校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和推进。对于“双师型”教师,学校要从职称、福利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建立一套“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4、理顺实验室体制,规范实验教学行为。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完善主管实验室工作的行政机构;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按《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要求,聘任专业实验室主任;通过定岗定编,业务考核,择优聘用一批精干、高效的实验室管理人员,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全面实行校室两级管理体制,实验室(中心)直接接受教研室直接专业管理,与系部的隶属关系剥离,杜绝三级管理。

五、结语

旅游管理实验室尚处于建设摸索阶段,并无统一模式,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过程中,结合院校实际,突出自身优势与特色,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成为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廖开顺,俞裕喜.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文科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4,(2):81.

[2]陈实,潘铁京.应重视文科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5):102.

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利用率;服务职能;实验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126-02

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实验室在培养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服务职能。激发实验室的活力,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服务功能,提高高校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加强实验室管理转变实验室服务职能

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保证高校教学和科研,加快科学发展,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在某种程度上是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体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是管好、用好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

高校实验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及在校学生,对于实验室管理人员来说,师生既是管理对象,同时也是服务对象。参与实验实训的主体是师生,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师生之间表现为一种开放的公共关系与服务关系,而不仅仅是管理关系。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成果的出现以及学生实训动手能力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加强,就是这种公共关系规范性的价值追求与实现。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对于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提高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高校实验室的特征首先表现为鲜明的技术性,能否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主要依托的是技术的使用,要让实验室通过技术手段更人性化地为公众服务。

其次,高校实验室管理具有明显的定量性、规范性特征。在保证设备最佳完好率的前提下,通过定量化与规范化管理、延长开放时间、提高管理效率等措施,改进和强化实验室服务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规范性与技术性、定量性是分不开的,无论是技术性还是定量性,都需要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操作来实现。规范性特征是实验室管理的最主要特征,只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无差别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高校实验室的利用质量与规范运行。

再次,高校实验室的公共性决定了其管理活动不能是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而是参与主体间互动式的民主管理。管理人员不能仅仅把实验室管理理解为单向度的垂直式管理,因为所管理的对象不仅仅是实验设备及设施,还包括师生及其互动实验。因而,实验室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参与实验的师生之间的合作、协商、互动、认同等方式来共同实现对实验室的综合性管理。

在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应当是基于实验设备使用效率最大化及操作规范化前提下建立的、在对参与实验的师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的公开化和协作式管理,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管理者和管理者、被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主要是协作、互助、协调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服务职能,并最大限度地提升实验设备的内在潜力。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师生为本,由单一的管理模式向管理、服务型模式转变

高校师生是设备运行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变原来的僵化式管理为以师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过去的管理模式是重管理、轻服务,只要设备完好,实验不出事故就万事大吉。这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校师生教学实验的新需求。

高校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综合型的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对实验室及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变单纯管理为管理、服务双管齐下,既重设备、实验环节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也强调对师生的多层次、细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满足他们教学科研及实训的需要,为他们的实验实训教学做好指导与参谋工作,为正常的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充当助手、提供帮助。要在充分挖掘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服务师生,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教学研究及实训需要,尽量满足教师的科研需求,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改变学生对待实验教学的态度并养成良好的利用实验室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也能提高了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

(二)建设开放式实验室,为强化服务职能开辟有效途径

理想的高校实验室应在时间、内容及方法上实行开放式管理,真正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能,达到综合性、技能化的人才培养目的。实行开放式实验室管理,让师生在选择实训时间、实训课题等方面有较大的空间和自由度,这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来讲,可以增加他们使用仪器设备的机会,也使实验室管理工作趋向科学化和价值最大化,同时使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得到加强。

在开放式管理前提下,师生在使用实验设备的同时,也在形成管理者角色和主人翁意识,逐渐成为设备的真正“主人”。

在开放实验环境下,学生可以把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带到实验室中,通过自我思索,自主创新,相互观摩,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而结出硕果。

(三)重视和加强实验室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让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教师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验室发展的关键。

对于高校实验室而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最为重要,目前全国高校中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师资相对较弱,体现在人数偏少、职称和学历偏低等方面。在高校中,实验室管理属于教辅人员,优秀的教师不愿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因此,要加大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力度,合理调整现有人员的岗位,引进关键和紧缺岗位人才,建立一支综合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实验教师队伍,保证实验室各种潜能得以充分发挥,顺利完成各项实验教学任务。

第一,加强对现有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鉴于目前高校中部分实验室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的情况,可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人员培训奖励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技术讲座,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和胜任本职工作,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与实训工作。

第二,积极鼓励引导一部分教师参与到实验室管理工作上来。通过制定奖励政策、制度,引导一部分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充实到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队伍中来,不断提高他们参与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积极性,加强高校实验室的服务职能,提高管理水平,为保障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及学生实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提高高校实验室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在高校实验室服务职能得到强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也是当前高校实验室改革的重要任务。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拟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减少实验室管理层次

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是高校整个管理体制的一部分,它与高校自身的目标定位和管理体制紧密相关。过去,我国高校的实验室管理多采用校、职能处室(院或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比较适合于以前规模较小、高度集权的教学型高校,但随着高校职能转变,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管理重心下移,原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弊端显现出来,如实验室建设缺少总体规划,追求“小而全”、管理分散、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不高等,严重制约着高校实验室的发展及科研教学水平的提高。

若想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建构新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变三级管理为两级管理。公共基础教学实验室由学校直接管理,专业实验室则由学院管理。实验室应按照整体优化的原则实行重组与合并,把同一专业的多个实验室或相近专业的多个实验室合并组成实验中心,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员合理分工,从而可以集中人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建设,用有限的资金购置最好的设备,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实验室的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高校行政部门应重新构建学校与学院之间的权利关系,学校行政机关要善于分权,努力为基层服务,实现管理重心下移,让二级学院有更多的对于实验室管理的决定权,充分调动学院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和反馈监督体系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实验课时增多,以及新的应用性实验课的开设,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严格、有序的实验室管理是保证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生实训课程正常、顺利进行的基础,而要搞好实验室管理工作,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是关键。把竞争机制引进实验室管理中去,在调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全面考核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从实验教学工作量、实验室管理工作量、实验室建设工作量几个方面制定一个合理的工作量计算办法。工作量计算方法的制定,除主要突出实验教学工作完成情况外,也适当体现了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与教师工作量的不同。学校应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提高他们的地位,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激励政策。

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对认真负责、仪器设备管理效益好、利用率高、维护维修及时、使用合理高效、规章制度健全等有突出成绩和贡献的管理人员进行奖励,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设备通过考核,明确设备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设备使用状况、服务态度,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三)完善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程序,提高仪器设备完好率

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投资效益。为此,应加强仪器设备的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做到购置有计划,验收严肃认真,保管使用有责任制度,购进、发出、报废等手续要完备,使仪器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充分发挥效益。

应将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网络化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建立实时、动态的管理程序,使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应用范围、运行状态、使用预约、数据统计等信息在网上传递,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搭建起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推动资源开放与共享。

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门科学,高校实验室管理者应积极开展仪器设备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工作,敢于创新,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一套适合于实验中心的科学管理体系。

高校实验室对于大学教学科研以及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至关重要。在素质教育日益迫切的今天,高校实验室需要更好地发挥作用,而有效的管理体制与作用的更好发挥密不可分。在实验室的服务职能得到不断提升和强化的同时,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必须走出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观念,要通过调整管理模式、引进现代管理方法等手段,建立开放的、高效率的管理机制,促进高校实验室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裴战存,鄂晓宇.项目化管理在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2005,(3).

[2]王海燕.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出路[J].科技创新导报,2010,(13).

[3]王芝英.高校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创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杨国良,高瑞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4,(4).

[5]杨国良.谈工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几个方面[J].实验室科学,2006,(4).

[6]邹道生,张贤蓉,申洪,谢应茂.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3).

[7]付江辉.对高校实验室管理现代化的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0,(7).

[8]高智深.高校实验室能本管理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3).

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理论准备科学管理投资效益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225-0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本科院校已经发展成为学科众多、专业全面、师资力量雄厚的综合性大学。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必然要求有相应的实验设施进行支持。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一个普遍问题便是实验室建设的投资效益不高。要提高实验室建设的收益必须要有完整的实验室建设管理,做好从准备到考核的全面掌控。

1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初期的理论准备

相对于专业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建设,本科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具有实验室学科数量较多、资金投入相对较少等特点。现阶段是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的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加上建设管理经验的相对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本科实验室建设时一定要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进行全面的考量。

1.1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的现状

1.1.1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特殊性

多样性是本科实验室建设的一个特点。很多本科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建设的实验室,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以比较专业的设备,而一般高校由于条件的限制可能在实验室的专业性方面有所不足。虽然各个高校中本科专业大多相同或是相似,但是基于各个高校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特性,实验室建设也拥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进行简单地模仿和复制。

本科实验室建设一般是由学校进行主导,经营方式也大都是非营利性的。加之学科众多,对实验室数量上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多,这种情况是资金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高校实验室的特点导致整个建设的资金核算更加复杂,更加难以估计。实验室建设既要满足教学的需求,又要保证专业科研的进行,既要保证其功能的实现又要权衡建设效益,一句话,本科实验室建设具有复杂性特点。

学生和教职人员是本科实验室的主要使用者,虽然还有很多各个科研领域的专业人员会参与到实验室的使用之中,但是对于实验室设备的保养、实验材料的存放以及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而言并没有专业的人员参与其中,因此,非专业性也是本科实验室建设的特点之一。

1.1.2高校实验室建设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科实验室建设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实验室建设的复杂性。为了保证高校实验室建设能够达到最好的投资效益,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现存的问题,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避免错误。

由于缺乏总体的规划,各院系单方面追求内部系统的完善,往往会造成高校实验室建设多而不精、资源重复、专业性不高等问题。各院校重视自身建设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一定要考量全局,明确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最重要的目标是满足教学的需要。实验室建设的效益对实验室的建设也很重要,一定要用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思路来进行指导,避免重复投入。

非营利性决定了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资金管理的环节。资金投入的混乱是本科实验室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每年投入实验室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一定要把握住重点才能达到最大收益。实验室设施、实验仪器、甚至实验管理都需要相关的资金投入进行维持,新实验室的建设、旧实验室的维护,哪一项都不能置之不理。面对多种多样的问题,高校实验室建设的职能部门一定不能够随便应付。为了减轻矛盾,很多高校习惯采用权衡的办法,将资金分散开,使每项申请都得到部分资金支持,但是这种做法只会造成一种表面平衡的假象,只会最终导致实验室建设问题的深化。

1.2实验室建设的规划

在众多实验室建设需求当中,建设规划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科学的决断把握最需要建设的项目。实验室建设的具体规划是一种科学考量的产物,是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实验室建设的工作依据。科学的实验室建设规划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现存的资源浪费、投资方向混乱等问题,在以后的后续建设中也可以起到打好基础的作用。

实验室建设的理论准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便是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它是确保实验室建设中实现保证重点、资源共享的目标,并最终获得最大收效的工作指导方针。建设规划的制定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发展状况以及教学特点,做到全面平衡学科建设,保证教学质量,促进科研发展。同时,在进行规划中的某一个项目时,也应该对具体的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控制,首先制定建设计划,保证建设工作有据可依。其次,如果需要引进大型科研设备,一定要经过专家的慎重考虑,在教学和收效两方面进行论证,并要把设备供应商的技术实力、诚信度以及售后保障纳入考量的范畴之中。

实验室建设规划具有统筹性、独立性以及严肃性的特点。所谓统筹性,是指建设规划必须兼顾到学校各院系教研的需求,让有限的资金得到最科学、最合理的运用,有效缓解资金短缺问题。独立性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学校自身的特点,这样做不仅能够保证实验室的建设更加顺利,还可以使实验室在未来教研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作用。一味追求建设的先进和满足于实验室现状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严肃性是实验室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首先,严肃性在规划过程中表现为实事求是,认真进行建设规划。其次,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也要保持严肃的态度,准确细致,避免工作中任何疏忽大意。综上所述,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制定,能够帮助建设者认清现实,把握重点;能够避免资源浪费,明确建设方向;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便于统筹管理。

2高效本科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监管

2.1对项目实施的监管

一个建设项目的开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项目管理展开项目建设工作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好的项目管理包括资源、目标、组织以及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应用到实验室建设中来,就是指资金投入、学校组织、建设目标等方面的管理。项目管理已经被应用到很多建设工程之中,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虽然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具有很多特殊性,但是项目管理办法同样适用。

项目管理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发挥在其对于建设的整体把握,系统性、全局性的特点使其在控制资金、保证工作进度以及工程质量上有很大的优势。在具体的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要通过项目管理进行权责划分,对建设任务进行细化,例如建设开销、施工进度、管理人员职责都要有具体的、明确的划分,保证工作中权责分明,避免问题。

2.2对设备的管理

在整个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有严格的合作制度。对于施工单位,一定要在合作之前进行全面的考核,这是实验室质量的重要保证。实验室设备的采买关系到实验室作用能否发挥,设备的质量关系到实验室安全以及效益评估,所以对实验设备一定要采用严格的监管办法。任何仪器设备的购置都应签订正式点的采买合同做为交易的依据,合同中应该对于交货双方以及设备具体的数量名称有明确的交代,同时对于售后条款也要明确权责,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未雨绸缪是实现投资效益的必要准备。

首先,验收建设项目实施是否按照建设规划顺利完成。建设经费不足,建设进度难以控制,工程质量难以把握一直是实验室建设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在建设规划的指导下顺利解决是检验建设成果的首要条件。如果,建设成果达到建设规划的要求,那么证明建设规划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其次,对实验室的设备进行验收。实验室的设备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所有的设备都应该经过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和验收,保证每一台设备安全有效。经过初步检验之后,应该继续在使用过程之中对设备进行检验,只有在正常运行较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可以做出验收结论。

3高校本科实验室使用中的管理

3.1制度管理

专业的实验室应该具有专业的管理制度,对于高校的实验室管理有专门的管理制度,一般要求按照学校和院系的二级管理组织形式组成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具体管理形式有三种:一是采用校方建设,院系代为管理的办法;二是学校、院系共同管理和建设;三是放权给院系进行相应的管理和建设。一些学校有比较专业的实验室,其中有贵重实验设备,这就要求发挥学校和院系二级管理的优势,在实验室建设、实验设备分配以及实验设备管理方面发挥作用。

3.2设备管理

对仪器设备的保存和使用情况采用进行动态管理的办法。保证进行定期的实验设备检查,及时更换设备状态卡片,保证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在设备的使用方面,一是要有相关的程序,对设备使用率和使用效果进行调控,与此同时,应该建立起设备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把设备的情况以及使用情况到网络上,便于教职人员和学生及时掌握咨询,合理安排使用时间。

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实验设备的添置和维护。实验设备属于耐用消费品,出现问题和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更好的进行实验室建设需要学校设立专项资金进行维护。一些大型实验设备特别是贵重实验设备如果进行及时的维护,能够避免由小问题发展成为较大问题的风险,这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资金的浪费。在资金的使用方面可以以设备使用率为主要依据,进行资金分配方面的优化管理。

对较大型实验设备进行专项考核和评估。有效的评估机制是保证投资效益的有效手段。对于投入较大的大型实验设备要结合设备自身的具体情况,如设备自身的类型,使用特点,以及服务方向等特征,同时应该参照我国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在两者的基础之上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考评管理机制,方便用来进行投入效益的评估。

3.3教学管理

高校本科的教学管理工作正在发生着改变,相应的教学实践工作也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顺应学科的发展以及现代技术的前进方向,实验室教学改革成为了高效教学改革的重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理论课的讲授,实验课程一般在理论课讲授之后,处于一个辅助的地位。实验室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能够发动学生的兴趣以及进一步钻研的欲望。因此,新的实验室教学应该把实验课独立出来,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实验室教学应该拥有自己独立的考核办法,使实验室教学真正独立起来。

3.4安全管理

高校本科实验室会涉及到一些设备以及化学试剂的使用,更容易存在一些安全的隐患,这就要求我们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基础,良好的管理规则的制定能够使安全工作有法可依。其次,实验室安全工作职责的落实工作。安排好实验室安全责任人,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实验室安全人人关注,人人负责的工作氛围。

4高效本科实验室建设成果的评估

4.1对实验室效能的评估

实验室建设效能的重要指标便是实验室是否达到预期的教研效果。对于实验室设备的评估一般包括实验室的使用率、实验仪器的使用频率、设备保存的完好度以及较大型(或贵重型)仪器的使用频率。以具体的实验室教学来说,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实验室被使用的时间(包括教学实践以及用品准备工作的时间)、实验室的使用面积等因素。对于实验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完好程度可以采用积分考评制度,通过具体的分数对实验室情况进行考量。对于较大型和贵重型的设备可以采用单独的评估方式,例如,计算设备的使用率应该考量到的设备实际工作时间,需要的测试时间以及使用后的处理时间。

对实验室进行开放管理是提高实验室效能的有效途径。实验室的开放不仅能够为本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除了课堂上的实验时间,学生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进行报名,达到预定人员之后,就可以为学生开放实验室,为有兴趣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对于一些社会上的实验室使用需求,实验室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开放,不仅满足社会实验的需要也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资源,通过相互的交流和学习还能够促进科研上的发展。实验室的对外开放措施是实现实验室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

4.2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评估

重视实验设备的准备而不重视相应的配套管理建设是实验室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配套管理跟不上必然会影响实验室效能的发挥,会导致实验室投资效益的损失。所谓的配套管理主要是包括人员管理、资金支持、管理政策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技术人员的管理。

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化,实验室建设的不断开展,实验室项目的技术含量也是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相应的技术人员也要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对技术人员的考核能够保证实验室技术团队的整体水平。实验室的目的是进行教研活动,较高的技术水平是对实验室人员的基本要求,有良好的技术水平作为基础能够对实验设备进行更好的使用和维护,更容易达到实验室的教研目标。定期进行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训是实验室人员提高技术能力和思想觉悟的有效途径,一旦引进新型的实验设备应该对所有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全面的技术测试来提升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培训期间,技术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也有利于技术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同样重要的是,对于技术人员取得的成绩,应该给予奖励。激励措施对于实验室技术人员来说是对辛勤付出的肯定,能够促使技术人员更多的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优秀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实验室建设中的损失,最大限度的保证实验室建设投资效益的达成。

5结语

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建设项目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在时间上有延续性,在空间上有延展性的复杂工程。只有做到整体建设有规划性、项目建设有全面性,才能保证实验室建设投资效益的实现。我相信,坚持科学的实验室建设管理,好的实验室投资效益的实现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朱玮彬,杨起帆.层次分析法的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与效益评价[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157-159.

[2]罗联社.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机构的地位和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27(8):18-20.

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现状

生物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在这一方面加强管理对生物教学发展比较有利。在素质教学的实施背景下,对学生加强素质教学就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生物教学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在实验室的管理方面比较重要。对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加强研究,对解决实际管理问题比较重要。

1初中生物实验室的管理现状分析

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生物实验的正常操作,对学生学习效率水平的提高比较有利。从实际的实验室管理现状来看,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由于生物实验室当中有一些感染性的物质,所以在安全工作方面就要充分重视[1]。生物实验室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实验人员不注重安全意识的加强,这就使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出现诸多问题。再者,初中的生物实验管理工作实施中,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应的管理监督也没有加强。当前一些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实施中,虽然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也规范了具体的操作程序,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没有有效落实。在制度规定当中只有原则性的规定,但在落实上缺少明确性指示,缺少安全以及管理的措施实施。另外,在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对相关的实验室设施以及设备没有进行有效完善。这些方面对实际的生物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实施存在着诸多影响。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在经费上没有充分的投入,这就使实验设施的配备得不到完善,阻碍了生物实验教学[2]。对这些层面的问题要能充分重视,只有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对生物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保障作用。

2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方法探究

要想保障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就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笔者结合实际对初中生物实验室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深究,在这些措施的科学实施下,就能保障实验室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提高。第一,加强对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人员生物安全知识的专业培训工作。实验室人员在专业知识上的提高,对其具体实施管理工作比较有利,能够通过专业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低。在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注重理论政策的科学实施,在思想认识层面能进一步强化,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3]。对实验人员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行有效加强,只有从这些方面得到加强,才能真正有利于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第二,注重对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完善提高。要想对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质量水平加以提高,就要能充分注重制度的完善制定和落实,在制度的规制下,才能使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制定这些规章制度时,要和实际相结合,维护实验室的日常秩序,使生物实验的顺利进行得到保障。在制度的制定上,在生物实验人员的岗位制度以及开放管理制度的制定层面,都要和实际相结合,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要强,对实验室的操作安全性要有效保障。只有这些管理制度得到了完善和规范,才能保障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三,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实施中,在开放管理层面要能充分重视。生物实验室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着紧密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场所[4]。在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上要科学规定,加强专业指导老师的管理,对学生的实验理论知识和器材的管理要加强。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教师可利用活动时间提前培养好实验小组长,再由这些骨干学生去辅导带动其他同学做好实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挂图和实物这两种直观教具,带领学生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逐一对各结构进行辨认和识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对实验过程及方法步骤做到心中有数,为下节实验课作好准备。让学生在平常的时间中,能够充分利用好实验室。第四,生物实验室的具体管理工作实施中,要能够注重原则的遵循。例如在对生物实验室中仪器摆放的管理中,对仪器的摆放就要符合自身的特征。在相应仪器的存放过程中,就要将全部开关置到零位上,要能符合美观的原则。对生物实验仪器的存放要保持整齐和美观大方等,存放和取用要和方便。遵循这些相应的原则,才能使实验的器材得到良好的管理。再比如在对生物实验室中药品的管理过程中,就要能够做到分类存放,易燃易爆以及有毒的危险品要单独存放,在药包上贴上标签等。第五,对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要注重核心工作的管理。在专人管理层面要能有效加强,管理人员要在相应的资料管理工作上进行完善和强化。在实验室的表册管理工作上要有效强化,并及时进行汇总。在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实施中,要充分注重对学生定位的要准确性[5]。为了将生物实验室的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就在每堂课的开展前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详细了解,然后在实验小组的搭配方面充分重视。在分组后每组的学生要选出一个组长,对小组人员的实验进行规范化,起到管理员的作用。这样就能优化管理工作。第六,初中生物实验室的管理中,要对学校的网络加以充分利用,构建网络生物实验室。这一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网络管理系统的有效形成,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要能简单化以及实用化地呈现。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上课时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再由带教老师强调实验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然后学生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边看边做。实验结束后,老师点评、小结。网络装备的实验预约、登记,课上学生的分组登记和演示记录,及时有效要便于各项检查,验收。在这一方面得到了加强,就能有助于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

3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初中生物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就要注重对实际问题的及时解决。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没有成熟,老师在学生的生物实验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该文从多方面对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希望能解决实际的实验室管理问题。

作者:陈彩平单位:江苏省扬中新坝中学

参考文献:

[1]刘舒,汪秋宽,刘琦,等.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15-16.

[2]刘康,赵云霞,王婉,等.高校实验室管理[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3):178-179.

[3]于航.关于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几点探讨[J].时代教育,2015(3):90.

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开放性实验室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定量分析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7.04.016

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laboratory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sanimportantmaterialbasisforthedevelopmentofteachingandscientificresearch.theleveloflaboratoryconstructionandtheactualeffectoftheeffectwillaffectthelevelofteachingandscientificresearchtoacertainextent.therefore,itisnecessarytosetupascientificandreasonableperformanceevaluationsystemtoevaluatethelaboratoryconstruction.intheprocessofresearch,designasetofreasonableindexsystemfortrackingandmonitoringoflaboratoryconstruction,thiscanworkinlaboratorysupervisionmoreeffective,andtheevaluationindexdatawillalsoprovideapowerfulreferencefortheschoollaboratorymanagementdecision,soastocontinuouslyimprovethelevelof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oflaboratory.

Keywordsopenlaboratory;laboratoryconstruction;performanceevaluation;quantitativeanalysis;evaluationsystem

1绩效考评体系建立的原则

绩效评价,是对一项工作各个环节,不同的指标进行的对照评价。一般参照基础标准,通过设计合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量化方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工作项目各个环节做出符合实际的,能够进行对比衡量的客观评价。通过合适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行过程中,各种环节的工作进行量化的评比,能够有效提升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营水平。建立考评体系需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1简明科学性

选取或者设定的指标必须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各项内容。并且指标可以度量和参照,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既要充分反映实际,又不能太过细小,不能实际测定。

1.2系统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的不同指标之间要具湟欢ǖ穆呒性,能够相互印证和相互补充。不同的指标反映实验室建设不同方面的功能特征。众多不同维度的指标,才能形成全面的衡量和考核标准。

1.3可比性

遵循可比性,是为了实验室的各项评价指标能够进行统计,在不同的学校实验室之间进行横向对比参照。绩效考评体系的对比,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水平。相关指标在比较时,要能够运用定量比较的方法,提高比较的准确性。

2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建设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实验室建设内容庞大,涉及到的人员、事务以及仪器设备较多,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要注意突出重点。本文研究中对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梳理,认为一套合理的,能够基本反映实验室建设水平和管理质量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包含如下几个部分:例如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质量、实验室科研水平和对外合作与交流、科技创新能力等。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和支持,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产出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验室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设定的标准高一些,包含的考核评价维度要更集中一些。具体来说,本文提出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实验教学能力、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结构指标变量,以此作为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主干内容。

2.1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

实验室建设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于高校科研,因此,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是实验室绩效考评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科技创新是衡量实验室研究能力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因素。在实际考评过程中,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细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二级考核指标。如实验室的创新成果、研究的高水成果、实验成果产品转化率等。

2.2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由于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对人才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实验室专业管理人才,是非常缺乏的。国内不少高校实验室的一些特殊工作岗位,由于国内专业人才不足,而是聘请了国外科研人员。因此,在对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工作时,要将人才队伍的建设纳入到考评指标体系中去。这方面的人才包括:高级科研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特长顾问,青年科技创业人才等。

2.3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建设内容就包括了管理,建设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学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单独地将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分开。但是,从实际经验来看,一般实验室的承建单位在实验室管理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管理优势。因此,实验室建设要与管理进行深入融合,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高校在建设实验室时,尽量寻找那些建设管理资质全,经验丰富的单位。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利用建设单位丰富的管理经验,加大对实验室的管理力度,提高实验室日常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保障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具体来说,相关的二级考评指标可以从仪器设备、实验设施及环境、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完好率、制度管理及安全卫生等几个方面设计。

2.4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支持和服务高校的教学实践。我们知道,高校很多专业都有实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绩效考评体系中,要将实验室教学进行考核。实验室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结合方式,通过实验室的教学任务,将科技创新成果和科研过程融入到学生的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并且在实验室进行锻炼实践,还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精神。

2.5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应当立足高校自身发展,服务当地科学研究,在实验室资源方面,要做到开放和共享。一所高校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技术咨询、对外开放参观、实验室仪器对外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衡量。现代国家提倡高校实验室建设要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加大同当地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同时,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尤其是在科研领域,要发挥高校实验室科研的技术、人才优势,更好的服务社会。

3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3.1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绩效考评指标设计好之后,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上述指标设定合理的考核权重。即每一项以及指标所占的比重。指标权重的设置,需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基本情况,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各专业教师、学生们的反馈,进行合理设置。需要注意权重系数不宜特别复杂,因为一级指标维度相对较少,要考虑绩效考核的简洁性。

3.2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本文采用指标值与标准值(或理想值)进行对比的监测方法。相当于树立一个标杆,所有指标跟标杆对比,达到或超越了就算100分。上述指标体系的标准值主要参考世界发达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以及经验数据确定,总的思路是按照较高、较先进的标准确定。

3.3综合评估定量化

通过对指标体系各个指标进行加权求和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公式为=(=1,2,3……),其中为第个指标的无量纲转换值,为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具体计算时,先用实现程度和权重计算每一个指标的得分,然后加总可以得出每一类指标分值,最后加总得出总体的分值。分析时既可以进行总体情况的分析,也可以按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有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一级指标。为了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细化,在实际考评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一级指标设置5个左右的二级指标,这样能够提高以及指标的丰富性,也使得考核指标的代表性更广泛。

3.4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正不合理的权重指标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虽然能够在整体上反映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但是,随着实验课题、实验理论以及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一些指标和权重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以保持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相应的权重分配,不是固定不变,需要结合实验室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更加真实的反映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

3.5对评价指标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

对高校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的目的在于找到实验室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优化和改正。通过上面的指标评价能够看到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但是,就某一所高校来说,其实验室在同类高校中处于什么层次,还需要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通过横向的对比分析,才能发现高校实验室建设同比较对象之间的优势、差距和不足等问题。而高校实验室每年的绩效考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能够从直观层面分析实验室建设管理情况的年度变化。通过横向、纵向的指标对比分析,高校实验室建设情况能够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反映,从而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决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4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体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设计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并且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为考评指标设置合理的权重,并且在运用绩效考评体系时,还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变化,这样才能更加符合不同的考评需求。

1绩效考评体系建立的原则

绩效评价,是对一项工作各个环节,不同的指标进行的对照评价。一般参照基础标准,通过设计合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量化方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工作项目各个环节做出符合实际的,能够进行对比衡量的客观评价。通过合适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行过程中,各种环节的工作进行量化的评比,能够有效提升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营水平。建立考评体系需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1简明科学性

选取或者设定的指标必须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各项内容。并且指标可以度量和参照,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既要充分反映实际,又不能太过细小,不能实际测定。

1.2系统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的不同指标之间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能够相互印证和相互补充。不同的指朔从呈笛槭医ㄉ璨煌方面的功能特征。众多不同维度的指标,才能形成全面的衡量和考核标准。

1.3可比性

遵循可比性,是为了实验室的各项评价指标能够进行统计,在不同的学校实验室之间进行横向对比参照。绩效考评体系的对比,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水平。相关指标在比较时,要能够运用定量比较的方法,提高比较的准确性。

2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建设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实验室建设内容庞大,涉及到的人员、事务以及仪器设备较多,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要注意突出重点。本文研究中对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梳理,认为一套合理的,能够基本反映实验室建设水平和管理质量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包含如下几个部分:例如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质量、实验室科研水平和对外合作与交流、科技创新能力等。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和支持,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产出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验室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设定的标准高一些,包含的考核评价维度要更集中一些。具体来说,本文提出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实验教学能力、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结构指标变量,以此作为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主干内容。

2.1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

实验室建设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于高校科研,因此,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是实验室绩效考评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科技创新是衡量实验室研究能力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因素。在实际考评过程中,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细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二级考核指标。如实验室的创新成果、研究的高水成果、实验成果产品转化率等。

2.2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由于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对人才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实验室专业管理人才,是非常缺乏的。国内不少高校实验室的一些特殊工作岗位,由于国内专业人才不足,而是聘请了国外科研人员。因此,在对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工作时,要将人才队伍的建设纳入到考评指标体系中去。这方面的人才包括:高级科研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特长顾问,青年科技创业人才等。

2.3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建设内容就包括了管理,建设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学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单独地将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分开。但是,从实际经验来看,一般实验室的承建单位在实验室管理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管理优势。因此,实验室建设要与管理进行深入融合,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高校在建设实验室时,尽量寻找那些建设管理资质全,经验丰富的单位。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利用建设单位丰富的管理经验,加大对实验室的管理力度,提高实验室日常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保障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具体来说,相关的二级考评指标可以从仪器设备、实验设施及环境、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完好率、制度管理及安全卫生等几个方面设计。

2.4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支持和服务高校的教学实践。我们知道,高校很多专业都有实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绩效考评体系中,要将实验室教学进行考核。实验室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结合方式,通过实验室的教学任务,将科技创新成果和科研过程融入到学生的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并且在实验室进行锻炼实践,还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精神。

2.5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应当立足高校自身发展,服务当地科学研究,在实验室资源方面,要做到开放和共享。一所高校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技术咨询、对外开放参观、实验室仪器对外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衡量。现代国家提倡高校实验室建设要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加大同当地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同时,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尤其是在科研领域,要发挥高校实验室科研的技术、人才优势,更好的服务社会。

3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3.1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绩效考评指标设计好之后,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上述指标设定合理的考核权重。即每一项以及指标所占的比重。指标权重的设置,需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基本情况,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各专业教师、学生们的反馈,进行合理设置。需要注意权重系数不宜特别复杂,因为一级指标维度相对较少,要考虑绩效考核的简洁性。

3.2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本文采用指标值与标准值(或理想值)进行对比的监测方法。相当于树立一个标杆,所有指标跟标杆对比,达到或超越了就算100分。上述指标体系的标准值主要参考世界发达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以及经验数据确定,总的思路是按照较高、较先进的标准确定。

3.3综合评估定量化

通过对指标体系各个指标进行加权求和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公式=(=1,2,3……),其中为第个指标的无量纲转换值,为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具体计算时,先用实现程度和权重计算每一个指标的得分,然后加总可以得出每一类指标分值,最后加总得出总体的分值。分析时既可以进行总体情况的分析,也可以按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有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一级指标。为了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细化,在实际考评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一级指标设置5个左右的二级指标,这样能够提高以及指标的丰富性,也使得考核指标的代表性更广泛。

3.4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正不合理的权重指标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虽然能够在整体上反映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但是,随着实验课题、实验理论以及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一些指标和权重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以保持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相应的权重分配,不是固定不变,需要结合实验室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更加真实的反映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

3.5对评价指标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

对高校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的目的在于找到实验室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优化和改正。通过上面的指标评价能够看到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但是,就某一所高校来说,其实验室在同类高校中处于什么层次,还需要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通过横向的对比分析,才能发现高校实验室建设同比较对象之间的优势、差距和不足等问题。而高校实验室每年的绩效考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能够从直观层面分析实验室建设管理情况的年度变化。通过横向、纵向的指标对比分析,高校实验室建设情况能够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反映,从而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决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4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体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设计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并且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为考评指标设置合理的权重,并且在运用绩效考评体系时,还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变化,这样才能更加符合不同的考评需求。

1绩效考评体系建立的原则

绩效评价,是对一项工作各个环节,不同的指标进行的对照评价。一般参照基础标准,通过设计合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量化方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工作项目各个环节做出符合实际的,能够进行对比衡量的客观评价。通过合适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行过程中,各种环节的工作进行量化的评比,能够有效提升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营水平。建立考评体系需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1简明科学性

选取或者设定的指标必须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各项内容。并且指标可以度量和参照,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既要充分反映实际,又不能太过细小,不能实际测定。

1.2系统性

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的不同指标之间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能够相互印证和相互补充。不同的指标反映实验室建设不同方面的功能特征。众多不同维度的指标,才能形成全面的衡量和考核标准。

1.3可比性

遵循可比性,是为了实验室的各项评价指标能够进行统计,在不同的学校实验室之间进行横向对比参照。绩效考评体系的对比,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水平。相关指标在比较时,要能够运用定量比较的方法,提高比较的准确性。

2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建设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实验室建设内容庞大,涉及到的人员、事务以及仪器设备较多,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要注意突出重点。本文研究中对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梳理,认为一套合理的,能够基本反映实验室建设水平和管理质量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包含如下几个部分:例如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质量、实验室科研水平和对外合作与交流、科技创新能力等。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和支持,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产出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验室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该设定的标准高一些,包含的考核评价维度要更集中一些。具体来说,本文提出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实验教学能力、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结构指标变量,以此作为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主干内容。

2.1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

实验室建设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于高校科研,因此,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是实验室绩效考评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科技创新是衡量实验室研究能力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因素。在实际考评过程中,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细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二级考核指标。如实验室的创新成果、研究的高水成果、实验成果产品转化率等。

2.2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由于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对人才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实验室专业管理人才,是非常缺乏的。国内不少高校实验室的一些特殊工作岗位,由于国内专业人才不足,而是聘请了国外科研人员。因此,在对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工作时,要将人才队伍的建设纳入到考评指标体系中去。这方面的人才包括:高级科研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特长顾问,青年科技创业人才等。

2.3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建设内容就包括了管理,建设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学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单独地将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分开。但是,从实际经验来看,一般实验室的承建单位在实验室管理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管理优势。因此,实验室建设要与管理进行深入融合,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高校在建设实验室时,尽量寻找那些建设管理资质全,经验丰富的单位。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利用建设单位丰富的管理经验,加大对实验室的管理力度,提高实验室日常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保障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具体来说,相关的二级考评指标可以从仪器设备、实验设施及环境、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完好率、制度管理及安全卫生等几方面设计。

2.4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支持和服务高校的教学实践。我们知道,高校很多专业都有实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绩效考评体系中,要将实验室教学进行考核。实验室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结合方式,通过实验室的教学任务,将科技创新成果和科研过程融入到学生的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并且在实验室进行锻炼实践,还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精神。

2.5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应当立足高校自身发展,服务当地科学研究,在实验室资源方面,要做到开放和共享。一所高校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技术咨询、对外开放参观、实验室仪器对外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衡量。现代国家提倡高校实验室建设要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加大同当地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同时,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尤其是在科研领域,要发挥高校实验室科研的技术、人才优势,更好的服务社会。

2.3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建设内容就包括了管理,建设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学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单独地将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分开。但是,从实际经验来看,一般实验室的承建单位在实验室管理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管理优势。因此,实验室建设要与管理进行深入融合,不断提升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高校在建设实验室时,尽量寻找那些建设管理资质全,经验丰富的单位。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利用建设单位丰富的管理经验,加大对实验室的管理力度,提高实验室日常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保障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具体来说,相关的二级考评指标可以从仪器设备、实验设施及环境、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完好率、制度管理及安全卫生等几个方面设计。

2.4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支持和服务高校的教学实践。我们知道,高校很多专业都有实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绩效考评体系中,要将实验室教学进行考核。实验室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结合方式,通过实验室的教学任务,将科技创新成果和科研过程融入到学生的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并且在实验室进行锻炼实践,还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精神。

2.5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应当立足高校自身发展,服务当地科学研究,在实验室资源方面,要做到开放和共享。一所高校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技术咨询、对外开放参观、实验室仪器对外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衡量。现代国家提倡高校实验室建设要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加大同当地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同时,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尤其是在科研领域,要发挥高校实验室科研的技术、人才优势,更好的服务社会。

3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3.1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绩效考评指标设计好之后,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上述指标设定合理的考核权重。即每一项以及指标所占的比重。指标嘀氐纳柚茫需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基本情况,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各专业教师、学生们的反馈,进行合理设置。需要注意权重系数不宜特别复杂,因为一级指标维度相对较少,要考虑绩效考核的简洁性。

3.2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本文采用指标值与标准值(或理想值)进行对比的监测方法。相当于树立一个标杆,所有指标跟标杆对比,达到或超越了就算100分。上述指标体系的标准值主要参考世界发达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以及经验数据确定,总的思路是按照较高、较先进的标准确定。

3.3综合评估定量化

通过对指标体系各个指标进行加权求和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公式为=(=1,2,3……),其中为第个指标的无量纲转换值,为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具体计算时,先用实现程度和权重计算每一个指标的得分,然后加总可以得出每一类指标分值,最后加总得出总体的分值。分析时既可以进行总体情况的分析,也可以按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有科技研究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5个一级指标。为了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细化,在实际考评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一级指标设置5个左右的二级指标,这样能够提高以及指标的丰富性,也使得考核指标的代表性更广泛。

3.4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正不合理的权重指标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虽然能够在整体上反映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但是,随着实验课题、实验理论以及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一些指标和权重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以保持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相应的权重分配,不是固定不变,需要结合实验室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更加真实的反映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

3.5对评价指标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

对高校实验室建设进行绩效考评的目的在于找到实验室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优化和改正。通过上面的指标评价能够看到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但是,就某一所高校来说,其实验室在同类高校中处于什么层次,还需要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通过横向的对比分析,才能发现高校实验室建设同比较对象之间的优势、差距和不足等问题。而高校实验室每年的绩效考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能够从直观层面分析实验室建设管理情况的年度变化。通过横向、纵向的指标对比分析,高校实验室建设情况能够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反映,从而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决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4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建设绩效考评体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设计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并且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为考评指标设置合理的权重,并且在运用绩效考评体系时,还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变化,这样才能更加符合不同的考评需求。参考文献

[1]陈烨,周莉萍,姜文彪,徐弼军,王登科.建立实验室绩效考评与保障体系提高实验室建设成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08-15.

[2]周恒瑞,金德飞,马从国.浅析高校自动化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4(31).

[3]聂奎营,王传坤,张星.开放型实验室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5(3).

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管理效率;改进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084-02

1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紧迫性与现状

1.1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紧迫性

根据近年来高校发展的趋势,结合高校近年来的实际情况,很多专家以大量事实说明,必要的实验环境和条件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且已经成为经管类专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正如教育部专家指出的,“文科不需要实验室”的传统观念已经被证明是不符合新世纪教育实际的,面对新形势和工作的现代化,经济管理类专业已面临着非改不可的局面。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家长,都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教学思想、内容、手段方面的滞后提出了改革要求。

建设好经管类专业实验室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有效手段,是提高学生素质、满足信息时代人才需求的必需,也是提高高等学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措施。

总之,实验条件和实验室的建设,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和非常迫切的,在一定意义山已经直接制约着这个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1.2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开展素质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已经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得到了各级领导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各地区、各学校已经涌现出一批致力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工作的积极分子,并且取得了一批初步的成果。

然而,大量的事实表明,从总体上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还是处于自发的、分散的起步阶段。与理工科专业的实验室相比,资金短缺、条件落后,缺乏规范。人员流失的情况十分严重,在思想认识、管理机制、成果认定、条件待遇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各方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大力的支持。必需充分认识到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2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要求

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适应现代化经济与管理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因此,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提出的要求和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2.1先进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无论在整体布局上,还是在计算机配置上以及在网络结构上,都应该是最优化配置,要达到高校先进水平。

2.2实用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要体现实效,要以满足实验教学和科研为出发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在规模设计上能反映出自己的特色,在布局安排上,既要考虑正常实验教学的需要,又要兼顾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把它真正建设成具有实效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

2.3扩充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要有长远打算,能够在原有设施基础上不断优化和升级,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2.4特殊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实验室,它是一个虚拟的场所。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依据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动态分析方法,对现实经济管理活动进行模拟仿真,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社会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所以在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它的特殊性。

2.5结合性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项目的建设,应紧密结合学校的教学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规划,以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逐步向开放,综合,创新方面转化。

2.6共享性

要按照学科特点优化、组合实验室,有利于学科的交叉渗透,实现信息网络资源共享。

3改进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管理效率的理念和工作思路

通过积极的探索和笔者的经验,提出的实验教学改革理念和工作思路如下:

3.1理念:目标、定位、转变

围绕一个目标:在实验教学中,坚持培养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培养应用技能型、具有能较快地融入社会的专门人才。

明确实验教学定位:明确提出要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实验教学,把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定位于:第一,支持经济管理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二,消除经济管理类学生综合实践动手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不足的瓶颈。

转变教学观念:教与学关系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教学内容从理论与实践脱节转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教学手段从单一转向多样。

3.2工作思路

以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手段为支撑,不断完善实验室的计算机综合模拟仿真平台,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程验证性计算机模拟实验、专业综合性计算机模拟实验、专业设计性实验,校内模拟实习与校外实地实习等五个层面的模拟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导向作用相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与相关知识学习相结合、理论升华与理论应用相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开拓出一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成功之路。

为了确保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有效实施,需建立起了一个专业实验室的教学平台,软件、硬件、相关教学条件互相匹配,课内与课外相互补充,融入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具有一定特色的经管类实验教学平台。

4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效率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4.1改变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传统的管理观念

实验和实践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实验室工作是学校办学的基础性工作,是体现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展示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可见实验室工作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直接决定着实验室工作的成败和效率。因此,学校领导应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加强经济管理类实验中心的管理,提高实验中心的地位。

另外,要加强实验室的组织建设,安排专门的分管领导负责实验室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同时可视情况设一名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教学工作由相关学院和实验中心共同负责,协商安排,制定和完善实验室管理条例和有关规章制度。实验中心具有一定的人、财、物权,从而能够保障实验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4.2根据学校教学、专业和学科方向的需要整合实验教学资源

(1)可以尝试组建经济管理实验中心,集中统一管理,提高了仪器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以前实验室实行的管理体制是一种独立的管理模式,每个实验室为了完成自己的功能,都力争做到小而全,因此各个实验室都要购买许多相同的设备。这样,一方面造成了设备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同时也导致了购买新设备经费的短缺,导致实验室设备档次不高;另一方面实验室的管理混乱,造成了实验室人员和资源的浪费。如果组建成立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后,实验室的房屋和设备(特别新购置的仪器设备)等教育资源集中在一处地方,主要供学生所有实验课共用。目前,有些学校已经初步建立起经济管理实验室平台,按照学科相近的原则设立了eRp、企业综合模拟、会计模拟、金融模拟等专业实验室,负责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以及学生毕业论文、开放性实验、创新实验的实验,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建立了设备使用登记制度,由实验技术人员分类管理和维护。实验技术人员由实验中心根据实验课的需要统一安排,大大减少房屋和设备低水平的重复购置,相对增加仪器设备的套数,压缩人员编制,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确保学生实践教学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仪器设备、房屋和实验材料等教育资源。同时学校可以更加重视便于对实验教学基地的管理,如实验教学和实验环境、条件建设。同时注重实验技术人员的技能和水平,使他们逐步成为实验技术队伍的骨干力量,同时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2)根据专业建设、科学研究方向发展的需要,对实验教学资源进行重组

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用房可以进行大幅度的合并与调整,相近学科的实验室可以相对集中,如财务与会计模拟等实验室,金融与保险等实验室,在此基础上,把师资队伍建设与实验室建设紧密结合,围绕学科方向建立起学位、职称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人员梯队。经过实验室的合并与调整,扩大实验室的规模,降低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房屋和仪器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4.3建立以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负责制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管理模式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宗旨是服务于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是实验性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近年来,各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努力使实验室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确保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让有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能够脱颖而出,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搞好实验室调整和规划,房屋、仪器设备合并与调整的同时,大胆选拔事业心强、品行好、具有合作精神、管理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学术带头人或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学科、实验室负责人,建立起了专家教授负责制的新型实验室管理体制。在专家教授的带领下,依靠科学研究和专业建设,推动实验室建设健康快速的发展,另外,对留住人才和发挥专家教授在实验室和学科建设的积极性起到了良好作用。

4.4提高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研究水平和社会效益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大舞台,也是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大舞台。但传统的管理模式除了上实验课以外,学生使用实验室的机会比较少。实验室由于互相不通气,也不同程度的造成了资源浪费和限制了研究水平和社会效益的提高。针对这些问题,应注重把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减少实验室的管理环节,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专家教授的积极性。从而为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使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保证学科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涂廷亚.创新能力培养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点[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224.

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对策

前言

实验室是高校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其对于我国科研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如何实现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以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学研究机会,在为学生学术水平提高提供条件的同时,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高校实验室所寻求的重要发展途径。从高校实验室的社会功能性角度分析,开放管理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主要方向,但基于当前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来看,仍有很多问题需要予以解决。

一、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积极作用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当中用于科研实验的机构,我国很多科研项目都是由高校实验室来完成的。在传统高校实验室运营模式下,其只向国家审批通过的科研项目的科研团队开放,这种开放模式使得实验室在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封闭状态,很多高校的大学生都无法进入到实验室当中进行学习。随着素质教育目标的开展,开放实验室已经成为了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高校实验室本身所具备的特殊性,因此如何实现开放以及开放后如何管理,成为了高校实验室的难题。我认为从当前的高校教育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角度分析,实现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积极作用:

1.能够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在全面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改革成为了高校发展的首要难题,实验室作为高校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开放并建立起开放实验教学内容,能够帮助高校实现教学改革。“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缺乏实验支持的高校教育是不具备说服力的,开放式实验教学能够将知识传授与培养能力有效融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持,来让学生真正的认识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为了能够发挥出实验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要为开放式实验教学设定科学的教育计划与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实验室设备、耗材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功能,在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支持的同时,为高校实验室教学功能的发挥打下基础。

2.促进素质教育目标实现

开放是基于学生素质培养而对实验室职能进行的转变。在实验室环境下学习,教学模式会从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向“学生做,教师帮”来转变。在实验室学习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所获得的知识都是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而得来的,这种学习行为能够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自己在知识学习中所获得的“反馈”,从学生学习动力角度分析,这种反馈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给与肯定,并建立起良好的实验、探究自信心。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所想要达到的目标,高校实验室的开放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3.帮助学生提升科研能力

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是高校培养出的高材生,理论知识非常好,实践操作能力非常差,这是我国教育的一大问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其必须要保证所培养出的人才能够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实验室作为高校当中唯一能够系统性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机构,实现对其开放能够大大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效果。实验室的开放能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有所提升,学生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方法的运用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来得出自己想要获得的实验结果。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意识,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4.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

实验室开放在丰富高校教育模式的同时,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实验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投入大量的实践与精力来开发实验项目、调试实验设备、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等,而这些也是促进教师素质提升的一种模式,所以说高校实验室的开放是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效果的。其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自主学习空间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教师知识更新与储备,使教师在不断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实现自我素质的提高。尤其是高校实验所涉及的学科较多,这为教师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验室的开放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

5.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发挥

从资源应用效率角度分析,实验室的有效开放能够实现对资源效益的最大发挥。在传统实验室工作模式下,包括实验材料、设备、场地等很多资源在不进行科研项目是都处于无用状态,这会造成实验室资源的极大浪费。但对实验室进行开放后,实验室的资源在统一管理下,能够实现优化配置,在实验室经费、设备、材料等多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掘出实验室资源的潜力,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实验室作用性的发挥创造条件。

二、制约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因素

经过前文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实验室的开放对于提升高校教学效果,发挥高校实验室社会功能性具有重要意义。但从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以及实验室工作模式来看,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高校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如果不对这些因素有效处理,那么高校实验室的开放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1.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作为实验室开放后的收益主体,他们的学习态度会直接影响和制约高校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效果。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及理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已经适应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学习模式,对于通过实验来说很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兴趣。另外,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快餐式教学,使得很多学生养成了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错误学习习惯,这也会为实验室开放管理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另外,实验室虽然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形式变得灵活、自由,但其也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学生都倾向于选择直接从教材中获取知识而放弃实验。这种错误的学习态度是我国当前高校教育所切实存在的,如果不将其予以有效解决,那么实验室开放管理效果很难得以实现。

2.实验的指导问题

实验室开放教学后,学生的实验知识学习模式从传统的知识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转变,这会大大提升实验项目的难度与数量。学生在实验时,也会因为经验不足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时教师必须要发挥出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指导者作用,来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规范的完成实验,并能够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在这种要求下,教师必须要保证自己的知识面与实践操作能力,不足之处还必须要予以学习,这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当前高校教师的工作量已经非常之大,一旦予以要求必然会分散他们的精力,进而影响到其他教学环节效果。

3.实验成本与经费

为了满足高校不同学科的实验要求,在实验室开放后,其必然要在实验项目数量上有所增加,实验室指导教师数量会有所增多,实验设备、材料的种类会增加,同时实验设备、材料的消耗也会增加,所以说高校实验室的开放在为学生提供更好学习条件的同时,也增加了运营成本与经费需求。目前,我国高校的绝大部分经费都是由政府负责,在将经费分摊到高校各项成本后,可用于实验室的经费十分有限,因此如何解决实验室开放后的成本与经费问题,也是制约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重要因素。

4.实验室管理问题

在实验室开放后,其每天所要接待的师生数量会成倍增长,这会为实验室管理难度带来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实验室开放后其实验项目种类以及实验设备、材料的增加,也会大大提升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量与工作难度。另外,在开展实验室教学后,如何控制实验室开放时间,实验室经费如何配套,实验室设备损坏如何赔偿,如何计算学生的实验学分,取得科研成果如何奖励等多种管理问题都会出现,这会大大提升实验室管理难度。所以说,如何解决实验室管理问题,也是影响实验室开放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实现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对策

从我国高校素质教育角度出发,实现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保证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有效性,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至关重要:

1.实现观念转变,促进实验室全面开放

对实验室进行开放管理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其在迎合我国素质教育目标的同时,也能够为高校探究性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所以说对于高校而言,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是具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为此,高校管理者必须要从思想上予以解放,通过思想观念的转变来促进实验室全面开放的落实,并在高校日常运营与管理中,加大对实验室的资金投入与管理重视程度,给予实验室开放个多的支持,使开放的实验室能够快速融入到高校教学环境中,同时让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进入到高校管理体系中,为实验室开放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为高校教学水平的提升与教学效果的进步提供支持。

2.强化开放管理,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开放以后,其所为高校带来的最大难点就来自于管理工作方面。实验室的开放并非只是单纯的开放实验室而已,其会对高校的整个运营和管理模式带来重大影响。不仅高校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要发生改变,实验室的开放时间、管理内容也会发生改变。面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实验室开放,高校如何实现对师资、物资、技术、经费等多方面的合理调控,以保证高校能够在正常运营基础上,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是考验高校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高校实验室开放后的有效管理,高校应该在开放实验室之前,通过科学、全面、严谨、系统的分析后,制定出具有指导和约束意义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内容,通过对实验室开放条件、原则、职责的确定,来保证实验室开放后的正常运行,为高校的合理发展创造条件。

3.采取激励措施,提升教师参与积极性

教师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与引路人,他们对实验教学的热情以及自身的专业实验素质与技能,会对实验室开放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为此,高校必须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来激发教师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从知识与技术上,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帮助他们快速的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以保证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够满足实验教学需求。与此同时,还应适当提高教师的待遇,通过引进和重组实验教师团队,来构建起一支职责明确、岗位分明、专业素质高且责任心强的实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为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效果的提升打下基础。

4加强教学引导,调动学生实验主动性

学生是高校服务的主体,高校实验室的开放管理也是为了能够提升对学生教学服务质量而开展的。为了保证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有效性,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教学引导,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使实验教学能够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体系当中,让学生能够接受实验教学。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对实验项目的设计性、研究性予以调整,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实验教学中学有所获。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配合学分制政策的基础上,设立实验教学学分制度,使开放式实验室能够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为实验室开放管理效果提供最为基础的动力支持。

总结

综上所述,对与高校实验室来说,开放管理是实现其社会功能性发挥的重要途径。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室作为高校当中的一个特殊性机构,其所实现的开放会涉及到实验室内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配套设施、管理制度以及实验人员等多个方面,因此实验室的开放并非只是基本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开放,而是一种开放性管理模式的开放。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基于实验室发展角度考虑,通过不断的积极探索实验室开放及其管理措施,来帮助实验室向更为全面、系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林岳,马瑞,徐应涛,周水红.高校实验室智能开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197-200.

[2]钱小明.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1:40-42+49.

[3]张艳芬,刘中成,耿强,刘慧君,孙学军.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3:180-183.

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对策

我们知道,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他在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业历来受到高校的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加科学和规范的对实验室进行管理,提高其管理的水平成为我们必须要积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为良好的实验室管理是进行试验教学和试验操作的重要保证,对此,高校需要从当前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出发,同时学习和借鉴一些先进实验室管理的经验,进而实现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更好的服务于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1.形成良好的实验室管理理念

进行高校实验室的管理,首先一点就是要确立现代化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在这方面要根据学校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这是进行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随着当前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大力开展,在资金的投入和设备的引进都取得来较大的发展,那么在接下来的管理过程中就要有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来确保其正常化的运行。

1.1形成完善的仪器设备和人员管理理念。通常来说,高校的实验室管理是一个系统和庞大的工作,一般的实验室通常具有上百台的实验室和试验设备,这就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此就需要形成良好的实验室管理理念,进而制定和落实相应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而在具体规章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要对实验室的配置和人员管理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进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制定可操作性的方案,其中包括实验室设备管理、安全环保管理以及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等,这些都需要形成完善的管理系统,从而确保管理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

1.2加强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管理。科学技术处于时刻的发展和变化当中,所以在进行实验室硬件管理和建设的过程中就要有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实验室的硬件建设要立足于高校不同院系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而做好定位,对于一些落后的设备要及时的更新,同时在设备的选择上要紧跟时代的前沿,购置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其在科研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避免引进设备的落伍。

2.实验室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分析

实验室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实验教学和实验工作所服务,而实验教学和实验的过程中必然的需要调用大量的设备和物品等,如何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有良好的实验过程管理制度,对于不同专业和不同课程教学实验的需要,要积极做好实验器材的配备和支持,进而更好的服务于实验教学工作。而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就要不断的创新管理方式和方法,形成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在当前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加强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通过信息系统来进行控制,这样一来也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了人员操作和管理的工作,提高了实验室管理的效率。具体来说,要形成良好的实验室管理和调控流程,在实验室运行的过程中有规定的流程和路线予以支持,在设备的选用上,在实验室的调控上都有明确的管理系统进行统筹,从而以快速、高效的实验室运行管理与控制。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技术管理队伍

实验室需要有专业化的技术人员来进行管理,因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以及物资的操作都需要专业性的人员来进行维护,科学的实验室管理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和实验技术人员,只有这样实验室的管理才会更加规范化,从而避免一些不正当的管理给实验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针对这一问题,要积极的做好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面对新技术和新设备,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要对其性能和运行要求有充分的了解,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其中出现的一些状况要及时的做出维护,对于突发性的事件也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予以处理。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管理,在实验室运行的过程中如何让更好的协调实验人员开展实验,保证实验过程中的安全等都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总结,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

4.建立和完善相应配套制度,实现严格管理

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是实验室运行管理的重要依据,针对实验室管理的特点,我们需要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环保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以及仪器设备维修赔损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是为了更好的促使实验室实现良性运的,一般来说,高校通常会根据学校专业划分以及课程的安排进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对于这些不同的实验室就要形成不同的管理和操作细则。对于实验教学者和实验操作人员,要在进行实验之前全面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细则要求,同时熟悉实验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要点,避免盲目的进行实验或者是不当的实验。作为教学工作者,要制定科学化的实验教学课程,结合实验室的现状设计规范化的教学大纲和实验操作大纲,从而更好的配合实验室来共同维护实验室的健康运行。

5.结束语

总之,随着当前教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加强高校的各项建设也相应的开展起来。对于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来说,它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科学人员的重要平台,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的实验室管理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此过程中要形成先进的实验室运行管理理念,立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各项管理共组。而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充分的吸收和学习先进高效实验室管理的经验,不断的完善实验室管理和控制系统,以规范化的流程和制度引导实验人员,进而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倪文忠,古丽娜.高校进行实验室管理的探索[J].高校实验室管理研究,2004,(1):45—76.

[2]王世建,刘琨.加强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55—61.

[3]列光华,赵鹏飞.高等院校物理实验室管理现代化的设想[J].广西物理,2009,(4):6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