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监测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9:12

海洋环境监测方案篇1

关键词:物联网;海洋监测系统;可行性;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302(2016)04-00-01

0引言

随着我国蓝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水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沿海养殖场及育苗场发展迅速。最近几年我国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严重,各大海水养殖场遭遇“冷水团”,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海洋监测范围大,不易监测,针对此现状,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以便更有效的监测海洋环境,节省人工监测成本。此项目利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及相关信息发送给上位机软件接收系统,以便对海水中各项实时参数进行监测,反馈信息预测海洋各项指标发展动态。

1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蓝海经济以及环渤海经济圈国家战略的快速推进,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海水养殖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近海网箱养殖海产品更接近原生态,该养殖方式逐渐成为海水养殖的首选。但对海水养殖中为促进养殖生物的生长所使用的大量饵料和化学品若不加以监管,将加剧邻近海域的水质污染,并引发赤潮等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从而造成“失海”现象。

由于海水养殖面积大、分散度高等特点,人工监测成本高,监管难度较大。如何将空间分布的养殖区域进行统一化监管,缩短空间距离,这是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难题。近年来,物联网相关技术快速发展,使得解决这些难题有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随着芯片成本的降低,低功耗芯片的发展越来越成熟。近海的手机信号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给海上数据传输提供了通信保障。远距离供电方案可采用太阳能供电或移动电源供电方式,移动电源可为单片机供电数月至半年左右,能够满足供电需求。

2方案设计与研究

根据项目实际需求,所设计的系统原始架构图如图1所示。

2.1感知层

根据实用及成本考虑,感知层可采用Stm32单片机,设计两路电压输入和两路电流输入,一路RS485及一路Can接口。单片机的选用主要考虑到Stm32的低功耗和低成本特性。由于海洋环境监测的特殊性,只需对每天的特定时段进行采集,所以单片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处于休眠状态,Stm32可以满足休眠功能的需要。采集接口的设计原则为够用即可,适当扩展。设计主要采集海水中的温度,根据特殊需要可以增加pH值、含氧量等传感数据的采集。

2.2网络层

网络层采用GpRS、ZigBee与北斗导航相结合的无线网络通信方式。

考虑到海上手机信号的覆盖和信息传输量小等特点,远程数据传输以GpRS为主,北斗导航通信为辅的设计方案。对于局域密集型采集采用ZigBee局域网通信,由汇集节点通过远程数据传输方式,将数据发送至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将通过有线及无线的方式将相关数据展示在平台或手机上。

2.3应用层

应用层中主要的功能有数据汇总,数据分析及展示,手机端数据查询。

使用C#开发数据接收端程序,使用Socket编程实现服务器端程序开发,将接收数据存储在相应数据库中。使用B/S模式开发web服务程序,将所需数据通过web界面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在电脑和手机等相关设备中实现跨平台展示。

3结语

此方案是为海上恶劣条件下,数据远程采集及处理而设计。通过多种模式采集,将有线与无线等布网方式相结合,将局域无线网与广域无线网相结合,使用了跨平台等应用开发技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海洋环境监测中,优势明显,相关技术很成熟。此系统在提供了海洋环境相关数据的同时,能够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发出海洋环境相关预警。

参考文献

[1]钱志鸿,王义君.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J].电子学报,2012,40(5):1023-1029.

[2]孙康,周武,王耕.辽宁省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1):91-95.

海洋环境监测方案篇2

1.1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质量意识质量意识是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对质量管理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各级领导对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对整个监测机构质量意识的形成与加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质量宣传教育应从领导抓起,使各级领导都充分认识到加强质量管理对于海洋环境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并自上而下推动本单位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宣传教育可通过入职教育、上岗培训、资质认证等形式开展。各级海洋管理部门和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把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性、必要性作为新进人员入职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初期质量意识教育;从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业务工作的人员通过考试取得上岗证,考试内容应包含海洋监测质量控制相关试题,进行强化教育;同时通过实验室计量认证考核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教育。

1.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责任落实到人监测质量管理应贯穿于海洋环境监测业务工作全过程,实验室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分级管理,使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有相应的质量控制责任人。

2建立健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制机制

2.1落实质量管理分级责任制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分级责任制,设置四级管理体系,分别由海区级、省级、市级、县级管理层级组成。海区级成立海区监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海区海洋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海区质量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海区监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制定和实施,其他层级指定部门或人员配合海区完成相关质量管理工作。

2.2健全质量管理工作机制海区各级监测机构应不断完善本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建立与监测任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运行机制和工作机制,包括:人员及经费保障机制、质量体系运行机制和质量管理评价机制。

2.3实施持证上岗制度承担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任务的监测人员应持证上岗,未取得证书者,只能在持证人员指导下开展工作,监测质量由持证人员负责。

2.4优化监测机构质量管理模式海区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建立海区监测机构质量档案和海区质量监督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举办实验室资质认定内审员培训等质量管理培训,监督各级海洋监测机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岗前技术培训。各级监测机构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或质量管理人员,任命与监测任务数量匹配的质量监督员,并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履职考核,建立监测人员个人质量档案。

3强化监测业务全过程质量控制

3.1质量保证工作方案与监测方案同时设计和实施各监测机构按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任务制订监测方案和质量保证方案,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任务、分工、职责和进度安排等,确定各项监测任务全过程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控制指标。

3.2加强数据源头质量控制针对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外业采样环节,开展现场监督和检查,确保现场取样操作规范,杜绝样品沾污,从数据源头上加强质量控制。

3.3强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各监测机构应在计量认证授权范围内开展监测工作,具备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业务所需的人员、仪器设备和实验环境等条件;按照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实验室样品分析,实验室应采取空白样品、加标回收、平行样、内控样和实验室内部比对、留样复测等方式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同时应逐步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样品管理、分析测试、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等环节和质量控制手段的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与监测数据编报系统有效对接。

3.4规范数据审核与资料汇交海区质量管理部门协调海区计量、监测和信息三大业务中心,按照各自业务职能,分别开展规范数据审核与资料汇交相关工作。海区标准计量中心负责对监测数据质控报表进行审核,确保质控手段、监测方法等质控措施满足《海洋监测规范》的要求。海区监测中心负责对监测数据资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海区信息中心对数据报表的格式进行审核。

4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和通报

4.1加大全过程监督检查力度海区质量管理部门每年编制海区生态监测质量监督检查实施方案,组织海区质控专家每年抽取一定比例的海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监督检查,2~4年内实现对海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检查的全覆盖,检查内容涉及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样品、方法、环境和检测等全部环节和全部要素。

4.2深入开展外控样考核测试活动通过差异化外控样考核,客观、科学地评价实验室监测分析能力,帮助存在问题的技术机构进行原因分析,并督促改进,提高实验室综合检测能力。

4.3建立质量通报制度建立并推行质量通报制度,对海区海洋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通报,针对质量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及对策建议,对各级监测机构质量改进情况进行跟踪。

4.4建立监测质量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海区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协调各单位建立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和管理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各监测机构制定单位内部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5结论

海洋环境监测方案篇3

【关键词】海洋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

1前言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对海洋经济的投入和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不难看到我国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同时也可以看出海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管任务也相应的增多了。尽管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在进一步发展,但有不少的开发者和经营者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的环保人才,政府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由此带来了海洋工程建设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存在不少的漏洞,造成了建设项目中所谓的“哑铃”现象。直接带来了海洋工程施工阶段极其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换现象,并且近年来这样的现象经常发生,有的影响采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可以进行有效地遏制和补救,但有的影响超出了现有的补救水平。为了使监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据可依,应在监理过程中开展必要的环境监测。

2工程环境监理的内涵和监理工作的相关目标

所谓的工程环境监理,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监理进行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与整个施工组织管理紧密结合。涵盖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工程监理的主体施工要顺应环保的时代要求,譬如污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和噪音污染要达标;其次,各环境保护单项工程管理之下的保护运营期和施工期的环境质量也需要进行监理,称为“环保工程监理”。总而言之,环境工程监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公开公平性和科学性。

环境监理工作目标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工程环保的设计方案和相关的监理文件提到的工作要得到落实,环保要求要切实地执行。这是环境监理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各项环保政策法规的基本要求;第二,要进一步宣传环保的理念,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这就需要相关业主的参与管理;第三,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活动进行科学的监管,确保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同时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维护相关单位的合法权益。

3海洋工程环境监理中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海洋建设项、目的施工期承担的工作主要有:海地拆迁、清理、水域面积的扩大或缩减、建立施工驻地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和施工过程两项重要的活动,因此,海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测主要有几方面的内容:

3.1对水位环境的监理监测

在施工期间需要对废水进行处理,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海洋工程施工期的水文环境监测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让工业生产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达到专业化标准,并且保证其对海洋水域面积的影响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同时对周围敏感水体的水环境质量有所保证,从这两方面进行实时监测。

3.2对大气环境进行监理监测

海洋工程施工期的大气环境监理监测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要保证海洋工程施工过程中排放的废气量进行达标检测;第二,要确保海洋施工周围的大气敏感指标诸如居民社区、学校、医院等的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其中部分的数据可以参照相关的定点监测指标。

4海洋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原因

4.1环保管理水平的提高、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用项目责任制和法人制的方式

海洋环境建设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加大了水利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量,仅仅依靠项目监护者很难做好。但从法律的层面来看,将海洋工程环境监管单位和项目法人进行更好的结合共同完成海洋环境保护的策划和管理,必然会带来双赢的后果,这于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相当重要的。

4.2当前海洋工程环境管理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的海洋环境管理方式也很好,但因为海洋环境类建设涉及的范围不同,项目一旦投入到建设中带来的影响比较小,重要的工程量是在正式施工时期,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施工项目来说。作为生态类建设项目,海洋工程对环境影响比较严重。当然当前的管理方式比较合理,但长远来看会造成海洋工程施工期的管理漏洞,如果施工阶段不进行有效地控制会导致日后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难以控制。产生的诸如海底采砂、海洋清废工程、人工岛屿工程等环境影响的残尾一发不可收拾。

4.3施工期环境保护方案的调整需要环境监理

海洋工程的施工期会考虑诸如场地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需要在正式施工时对相关的辅助设备进行整顿。海洋工程施工时期的环保方案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善,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环境监理产生的影响宝报告书可以有效地控制环保的深度。同时可以看到,有不少的海洋环境保护问题必须在专业化的指引和监管下才能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因方法不当而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5海洋工程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的重要方式

5.1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在海洋施工期间进行环境监理会产生一定量的数据,数据的处理仅仅依靠人工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各种数据的比较和推理必须需要计算机技术的介入,大型计算机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数据,这样才能保证得出的数据真实、科学与实时。

5.2遥感技术的运用

海洋工程开展施工期普及的范围之大、广度之深,大量的海洋面积所受环境的影响,要在短期内搜集到这么多的信息,仅仅依靠计算机技术是不够的,遥感技术由于它的快速性、不受空间限制性,可以对海洋环境的变化、水域面积的变化以及扩散情况进行非常精确的监测,并且可以获取各种类型的信息为海洋工程的施工带来非常重要的作用。

6结语

环境监理需要准确的环境测试数据,监理监测在环境监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海洋环境监理对海洋施工产生影响,也给海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有效的环境监理对于实现海洋监管的多元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凌.浅谈工程环境监理的发展[J].福建轻纺,2006,09:48-49.

[2]张道军.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环境监理制的探讨[J].人民长江,1998,2,29.

海洋环境监测方案篇4

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完成《XX市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20__-20__)》工作目标,根据青政字[20__]66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局的工作职责,制定20__-20__年生态省建设市长责任书工作方案如下:

一、大力推进海洋法制建设。

为了健全海洋法制,推动海洋保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进程,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计划20__年底前编制、出台《XX市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将在对全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对XX市沿岸平均大潮高潮线至领海基线之间海域的功能区进行明确的划定,内容包括海域勘界、功能分区及环境标准等诸多方面。新的区划是对《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中不适应我市新形势发展的内容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区划编制将对合理配置海洋资源,促进海域整体功能,推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市海洋经济蓬勃发展,为了减小经济发展对海洋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有的放矢开展海洋环境保护,计划编制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容量、污染物总量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XX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将对近岸海域污染的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大规模围海造地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累计效应、突发性海洋污损隐患等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规划的编制将致力实现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实现其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作用。

二、加强、完善海域使用管理。

进一步完善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全面搞好海域使用登记制度,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审批程序和海域使用证年审制度,严格按照《XX市海洋功能区划》和《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把海域使用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提升到一个新水平,20__年全市海域使用项目登记率达到100%,海域使用办证率达到100%以上,海域使用证年度审验审证率达到100%。

三、全面开展对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

1、继续开展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根据我市特点和需要,制定监测计划,开展全市近岸海域环境趋势性监测、重点海域环境监测、海水浴场暑期海洋环境监测和重点养殖区环境监测,详细掌握我市的海洋环境状况,保证我市沿海海洋环境监测调查的连续性,准确地为社会提供合法的海洋信息,为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加强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重视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我市海域的污染损害,严把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的审核、审批关,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环评报高审核参与率;规范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加强对工程建设期的跟踪监测和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加强海洋污染事故的查处。继续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胶州湾和前海一线用海域污染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污染海洋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4、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积极筹集资金,制订实施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和建设计划,开展保护区的基础建设、管理工作,推进我市生态示范区的建设。

5、通过建立和完善XX市海洋赤潮监视网及海洋赤潮应急行动体系、开展重点海域的赤潮监测和预报试验、加强赤潮发生期内对渔业水域的监控管理等措施,避免或减少赤潮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四、积极推进生态渔业建设。

按照《胶州湾及临近海域功能区划》和渔业生产水域环境质量状况,对不符合功能区划和渔业水质标准的水域进行封闭管理,禁止从事渔业生产活动;严格实施养殖许可证制度、捕捞许可证制度和伏季休渔制度;科学调整养殖结构和布局,合理控制内湾及近海的养殖密度,扩大藻类养殖面积,提倡外海养殖,大力提倡鱼、虾、蟹混养、贝藻间养套养等生态养殖,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和养殖新技术;强化渔业生产管理,改进饵料质量及投饵技术,严格控制废水排放,20__年力争使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养殖面积达到养殖总面积的40%。

四、加大海洋环保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

海洋环境监测方案篇5

一、总体目标

通过此次专项执法行动,全面掌控全市海洋环境保护动态,在海洋环境保护违法案件查处上实现新的突破;全面落实岸段负责制,完善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监管机制,逐步健全对海洋造成污染的污染源监控体系;探索建立海洋环境保护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海洋执法监察监督员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加大海洋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队伍海洋环境保护执法能力、监管手段,实现海洋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进一步推动海洋执法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次专项执法行动的有效开展,市局成立“碧海2009”专项执法行动领导小组,李爱学副局长任组长,副组长由市海监支队、市局海洋管理与环境保护科、海洋环境监测站有关领导组成,无棣沾化两县海洋与渔业局分管海监工作的局长任成员(名单见附件),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专项执法行动的开展,研究执法政策,督办重大案件查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工作由市支队承担。

无棣、沾化海监大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制订辖区执法行动实施方案。

三、行动原则及组织形式

(一)统一领导与分级负责相结合。市支队统一领导此次执法行动,全市各级海监机构根据我市岸段负责制的要求,分级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二)执法与审批相结合。按照审批权限,开展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登记建档与执法检查工作。市支队负责对市级审批的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登记建档与执法检查,县予以配合;各县海监机构负责对同级人民政府审批的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登记建档与执法检查。

(三)严格执法与服务海洋相结合。行动中,各级海监机构要贯彻《国家海洋局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精神,强化监督服务、力求通过开展监督检查实现事前介入、送法上门,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服务和指导海上作业活动者自觉遵守海洋环境管理规定,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

(四)对上级审批的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实行指定监管的原则,由有上级海监机构指定项目所在地的海监机构实施监管,上级海监机构实施监督。

四、行动内容

“碧海2009”专项执法行动定位为海洋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重点对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开展执法,同时对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生态监控区、重点排污口等领域加强监控,查处违法行为。

(一)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执法

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洋行政处罚规程》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组织实施执法行动。重点任务:

1、在现有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普查登记所获得的本底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实海洋工程项目本底资料,按照规定要求完成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登记建档工作。

2、实施新建、改建、扩建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动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管,重点对已审批开工项目逐一进行检查,主要检查项目遵守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情况、遵守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情况、围填海工程使用的填充材料符合有关环保标准情况、海沙开采工程污染防治情况、有效防治侵蚀和淤积海岸措施落实情况、污染物排放与处置情况、污染物事故预防和处理措施落实情况等。

3、依法查处各类海洋工程环境违法行为。按照有关海洋环境法律法规明确的职责,重点查处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未经核准擅自开工建设、环保设施未申请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即投入运行、违法向海洋排放或弃置污染物、违反规定造成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行为。

(二)海洋生态保护执法

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实施执法行动。

由省总队联合*市支队、无棣县大队对*贝壳堤岛及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联合执法。

(三)重点排污口监视

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实施执法检查。重点加强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污口和深海离岸排放排污口监视。

五、政策要求

1、专项行动重点查处海洋环境违法大案、要案,以下两类违法案件列入“碧海案件”:对个人处以5000元以上,对单位处以5万元以上罚款的案件;严重损害海洋生态环境、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

2、根据省总队下达的“碧海案件”查处任务,结合我市执法实际,要求市级海监队伍查处不少于2个“碧海案件”,县级海监队伍查处不少于1个“碧海案件”。

3、各级海监机构应积极争取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环保职能部门的支持与指导,加强与海洋环境监测等部门的技术支持与协作,强化行政审批与执法工作效果。

4、行动中,各县海监大队应于每月2日前将“碧海2009”阶段性工作,上报市支队,由市支队上报省总队。

六、行动方式及行动安排

(一)执法巡查和普查登记阶段:4月20日-6月15日

县级海监机构根据本《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辖区内环保执法领域开展执法巡查,同时对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登记建档,海洋工程项目登记建档工作应于2009年上半年全部完成,有关登记项目及拟作为“碧海案件”的情况,于六月初前报市支队。(《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检查登记表》由国家总队统一制作,待下发后使用)

(二)实施处罚阶段:6月15日-10月15日

在执法巡查过程中发现的海洋违法行为立案查处。立案情况及查处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要及时上报市支队,市支队予以指导协助,同时对案件的查处过程市支队将予以督察。

(三)行动总结:10月15日-11月15日

1、行动总结。各单位要对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并于11月10前书面报市支队。

海洋环境监测方案篇6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与倾倒区选划、使用、监测、管理有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指的倾倒区包括海洋倾倒区和临时性海洋倾倒区。

海洋倾倒区是指由国务院批准的、供某一区域在海上倾倒日常生产建设活动产生的废弃物而划定的长期使用的倾倒区。

临时性海洋倾倒区是指为满足海岸和海洋工程等建设项目的需要而划定的限期、限量倾倒废弃物的倾倒区。

第四条国家海洋局及其海区分局是实施本规定的主管部门。

第五条选划倾倒区应当符合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和全国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第六条国家海洋局根据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全国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及沿海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倾倒区规划。

第七条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由国家海洋局负责审批。

国家海洋局受理和组织选划下列临时性海洋倾倒区:

(一)疏浚物或惰性无机地质废料总倾倒量在500万立方米(含500万立方米)以上的临时性海洋倾倒区;

(二)倾倒除疏浚物、惰性无机地质废料和人体骨灰以外的其它废弃物的临时性海洋倾倒区;

(三)倾倒作业活动涉及两个海区的临时性海洋倾倒区;

(四)军事工程、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工程使用的临时性海洋倾倒区;

(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废弃物在内地管理海域倾倒的临时性海洋倾倒区;

(六)国家海洋局认为对海洋环境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其它临时性海洋倾倒区。

国家海洋局海区分局受理和组织选划前款规定以外的临时性海洋倾倒区。

第八条海洋倾倒区由国家海洋局根据倾倒区规划提出并组织选划,也可由需要倾倒废弃物的单位提出选划申请,经国家海洋局同意后开展选划工作。

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由需要倾倒废弃物的单位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向具有受理权限的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开展选划工作。

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申请理由、拟倾倒废弃物的名称、数量、作业时限、废弃物特性以及其它有关材料。

第九条主管部门在接到需要倾倒废弃物的单位书面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同意选划倾倒区的答复。

第十条倾倒区选划程序如下:

(一)由申请单位委托主管部门认可的选划技术单位编制倾倒区选划大纲。

(二)主管部门自收到申请单位提交的倾倒区选划大纲送审稿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组织评审。

(三)主管部门自收到申请单位提交的倾倒区选划大纲报批稿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回复申请单位。

(四)申请单位根据主管部门对选划大纲的审查意见开展倾倒区选划工作并编制倾倒区选划报告。

(五)主管部门自收到申请单位提交的倾倒区选划报告送审稿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组织评审。

(六)申请单位将倾倒区选划报告报批稿报送主管部门,并抄送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海域的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由国家海洋局组织选划的,申请单位应将倾倒区选划报告报批稿同时报送国家海洋局海区分局。

(七)国家海洋局海区分局应在收到倾倒区选划报告报批稿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家海洋局。

(八)国家海洋局自收到海洋倾倒区选划报告报批稿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送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在1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回复国家海洋局,逾期未回复审核意见则视为同意。国家海洋局在收到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海洋倾倒区选划报告报国务院审批。

国家海洋局自收到临时性海洋倾倒区选划报告报批稿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批。

第十一条国家海洋局组织倾倒区选划大纲和选划报告评审时,征求国家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国家海洋局海区分局组?愕骨蟾俸脱ǜ嫫郎笫保髑笏诤G液J隆⒂嬉敌姓鞴懿棵胖笔艋沟囊饧?

国家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直属机构应在倾倒区选划大纲和选划报告评审后10个工作日内向国家海洋局或海区分局提交书面意见,逾期则视为同意。

主管部门在组织选划倾倒区时应征求所在海域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第十二条在编制倾倒区选划报告时,应对废弃物的特性、成分、倾倒的方式、数量、强度、频率、倾倒物质的扩散方式、倾倒物质对海洋生态环境、通航安全、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结论,同时要提出防止倾倒污染的管理措施、对策和建议。

第十三条在已有倾倒区的附近海域,原则上不再设立新的倾倒区。但是已有的倾倒区由于其容量、环境因素以及经济和社会条件等原因不宜使用或不能满足倾倒作业需要时,可选划新的倾倒区。

第十四条两项以上工程同时使用一个临时性海洋倾倒区时,可按照总倾倒量将选划论证工作予以合并,提交一份选划报告。

一项工程使用另一项工程已选划或正在使用的临时性海洋倾倒区时,应在原选划工作的基础上对倾倒增量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提交论证报告,报国家海洋局批准。

第十五条疏浚物倾倒总量在50万立方米以下的工程项目需要使用临时性海洋倾倒区时,可由选划技术单位在收集倾倒区及其附近海域现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专题论证,直接编制选划报告。倾倒申请单位将选划报告报送国家海洋局海区分局,海区分局在组织专家审查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家海洋局审批。

疏浚物倾倒总量在5万立方米以下且对海洋环境影响很小的工程项目需要使用临时性海洋倾倒区时,由国家海洋局海区分局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确定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的位置和范围,报国家海洋局审批。

人体骨灰所需的倾倒区由国家海洋局海区分局根据需要指定倾倒区域。

第十六条国家海洋局负责海洋倾倒区公告。公告内容包括海洋倾倒区的位置、倾倒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使用期限等。

国家海洋局海区分局负责临时性海洋倾倒区公告。公告内容包括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的位置、倾倒单位、工程名称、倾倒数量、作业时间和倾倒区使用期限等。

第十七条当海洋倾倒区不宜使用或暂时不宜使用时,由国家海洋局予以封闭或暂停使用,并公告。

当临时性海洋倾倒区不宜使用或暂时不宜使用时,由国家海洋局海区分局予以封闭或暂停使用,并公告。

对使用期限已满或倾倒活动已结束的临时性海洋倾倒区,国家海洋局海区分局应在期满或倾倒作业结束后立即予以封闭,并于封闭后20个工作日内报国家海洋局备案。

废弃物倾倒单位应自倾倒区暂停使用或封闭之日起终止在该倾倒区的倾倒作业。

第十八条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3年。在临时性海洋倾倒区3年期满时,倾倒作业尚未完成的,废弃物倾倒单位必须向主管部门提出延期申请,并提交环境监测报告。

主管部门根据倾倒作业状况和环境监测结论做出是否延期的决定,并将延期使用情况通告国家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直属机构。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年。

第十九条废弃物倾倒单位在实施倾倒作业过程中应当接受中国海监机构的监督检查,并为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提供方便。

第二十条在产业活动密集区域或倾倒作业活动与其他产业活动容易发生冲突的?蚧ǖ那愕骨凳┣愕棺饕凳保掀锴愕沟ノ挥Φ狈⒉记愕棺饕倒妗?

第二十一条国家海洋局海区分局应当根据倾倒区使用的状况适时组织环境监测工作,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封闭或暂停使用倾倒区,调整倾倒的方式、数量、强度、使用年限等。

废弃物倾倒单位应当委托主管部门认可的机构承担倾倒区进行监测与评价工作,监测评价方案应当报国家海洋局海区分局核准。

第二十二条国家海洋局海区分局应将海洋倾倒区的监测结果定期报送国家海洋局备案。

在临时性海洋倾倒区倾倒作业结束后90日内,废弃物倾倒单位应向国家海洋局海区分局提交环境监测评价报告。主管部门可根据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的使用状况和倾倒作业强度,要求废弃物倾倒单位提交阶段性监测结果。

第二十三条倾倒区的选划和监测工作应当符合倾倒区选划和监测技术规范。

第二十四条承担倾倒区选划和环境监测的单位对选划结论和监测结论负责,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倾倒区选划费用和海洋环境监测费用。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规定,未开展倾倒区选划工作擅自实施倾倒作业的,主管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七十三条之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规定,向已封闭的倾倒区倾倒废弃物的,主管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八十六条之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七条废弃物倾倒单位违反本规定,在倾倒区选划工作中弄虚作假的,由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主管部门可责令其停止倾倒作业,吊销倾倒许可证。

第二十八条从事倾倒区选划和监测的单位,在倾倒区选划和监测工作中弄虚作假的,由主管部门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在5年之内不得从事倾倒区选划和监测工作。

第二十九条废弃物倾倒单位不按规定向主管部门提供倾倒情况记录、拒绝接受中国海监机构的现场检查、或者在检查中弄虚作假的,主管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七十四条第三项、第七十五条之规定予以处罚。

海洋环境监测方案篇7

一、大力推进海洋法制建设。

为了健全海洋法制,推动海洋保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进程,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计划20*年底前编制、出台《*市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将在对全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对*市沿岸平均大潮高潮线至领海基线之间海域的功能区进行明确的划定,内容包括海域勘界、功能分区及环境标准等诸多方面。新的区划是对《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中不适应我市新形势发展的内容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区划编制将对合理配置海洋资源,促进海域整体功能,推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市海洋经济蓬勃发展,为了减小经济发展对海洋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有的放矢开展海洋环境保护,计划编制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容量、污染物总量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将对近岸海域污染的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大规模围海造地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累计效应、突发性海洋污损隐患等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规划的编制将致力实现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实现其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作用。

二、加强、完善海域使用管理。

进一步完善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全面搞好海域使用登记制度,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审批程序和海域使用证年审制度,严格按照《*市海洋功能区划》和《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把海域使用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提升到一个新水平,20*年全市海域使用项目登记率达到100%,海域使用办证率达到100%以上,海域使用证年度审验审证率达到100%。

三、全面开展对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

1、继续开展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根据我市特点和需要,制定监测计划,开展全市近岸海域环境趋势性监测、重点海域环境监测、海水浴场暑期海洋环境监测和重点养殖区环境监测,详细掌握我市的海洋环境状况,保证我市沿海海洋环境监测调查的连续性,准确地为社会提供合法的海洋信息,为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加强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重视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我市海域的污染损害,严把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的审核、审批关,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环评报高审核参与率;规范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加强对工程建设期的跟踪监测和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加强海洋污染事故的查处。继续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胶州湾和前海一线用海域污染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污染海洋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4、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积极筹集资金,制订实施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和建设计划,开展保护区的基础建设、管理工作,推进我市生态示范区的建设。

5、通过建立和完善*市海洋赤潮监视网及海洋赤潮应急行动体系、开展重点海域的赤潮监测和预报试验、加强赤潮发生期内对渔业水域的监控管理等措施,避免或减少赤潮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四、积极推进生态渔业建设。

按照《胶州湾及临近海域功能区划》和渔业生产水域环境质量状况,对不符合功能区划和渔业水质标准的水域进行封闭管理,禁止从事渔业生产活动;严格实施养殖许可证制度、捕捞许可证制度和伏季休渔制度;科学调整养殖结构和布局,合理控制内湾及近海的养殖密度,扩大藻类养殖面积,提倡外海养殖,大力提倡鱼、虾、蟹混养、贝藻间养套养等生态养殖,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和养殖新技术;强化渔业生产管理,改进饵料质量及投饵技术,严格控制废水排放,20*年力争使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养殖面积达到养殖总面积的40%。

四、加大海洋环保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

海洋环境监测方案篇8

文中阐述了在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中,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必要性,主要介绍了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常见的质量控制技术以及对监测数据审核的合理性分析方法,为环境管理和科研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质控方法

abstract:thispaperexpoundsthemarineenvironmentmonitoringwork,strengtheningthemarineenvironmentmonitoringqualitycontrolinthewholeprocessofthenecessity,mainlyintroducedthemarineenvironmentmonitoringworkcommonqualitycontroltechnology,andthemonitoringdataoftherationalanalysisoftheauditmethodsforenvironmentalmanagementandscientificresearchtoprovidepowerfulguarantee.

Keywords:environmentalmonitoring;Qualitycontrol;Controlmethod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海洋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采用合适的、必要的质量控制方法是保证数据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质量控制主要是为了达到监测质量要求所采取的技术和活动,是监/检测全过程的控制方法,是质量保证工作的一部分。从合同评审、站位布设、方案制定、现场环境监测、样品的采集、样品前处理、样品检测分析、数据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检测报告的编制各环节,质量控制工作都要贯穿其中。依据iSo/ieCl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等的要求,积极开展海洋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工作,全面提高监/检测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水平,强化现场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及实验室分析检测和数据处理、审核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监/检测结果真实、准确、可靠。因此,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要从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开始,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工作,加强质控工作力度等方面入手,才能确保监/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监/检测工作的质量保证,依托于科学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以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的形式,对各个监/检测环节、各个检测部门,对实验的条件和环境,对管理者和每个检测人员的职责和行为进行规范。监/检测的质量管理,说到底就是监/检测质量体系的建立、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因此,环境监/检测机构可以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建立适合本单位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包括监测方案制定、样品采集、原始记录、分析测试、数据处理、报告编写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体系文件规定要求开展工作,并进行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结合实际工作和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质量体系文件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健全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3监/检测过程质量控制

环境监/检测的全过程涉及到监测机构的每个工作岗位,从供应品采购到管理,从合同评审到现场采样工作,从实验室分析到数据质量的综合评价,使每位员工认识到所在岗位的工作质量要求,做到实时、实事质量控制。我们在海洋环境监测过程中通常所采用的质控方法包括:

3.1现场空白样

现场空白是指在采样现场以人工海水作为样品,按照监测项目的采样方法和要求,与样品相同条件下装瓶、保存、运输,直至实验室分析。通过将现场空白与实验室空白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掌握采样过程和环境条件对样品质量影响的状况。

3.2平行样

采样时由监测人员在质控站位采集平行样带回实验室,除做平行样分析外,由质控人员抽取部分平行样进行密码编号,分布在样品中。检测完毕后解密,平行样测试结果符合《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2007)中相应的容许限即为合格。若合格率较低,则需要进行复查甚至重新取样。通过平行样的测试可以对该批样品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进行质量控制。

3.3现场空白加标样

现场空白加标样是将实验室配制的一定浓度的被测物质的标准溶液,加入到已知体积的人工海水中。然后按样品要求进行处理,送实验室分析。将测定结果与现场空白样对比,掌握环境条件对标准溶液的影响状况。

3.4现场加标样

现场加标样是取一组现场平行样,将实验室配制的一定浓度的被测物质的标准溶液,加入到其中一份已知体积的水样中,另一份不加标。然后按样品要求进行处理,送实验室分析。将测定结果与实验室加标样对比,掌握测定对象在采样、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变化状况。

3.5实验室空白样

以人工海水做为样品,按照监测项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掌握实验室分析过程对样品质量影响的状况。

3.6实验室加标样

取一组实验室平行样,将配制一定浓度的被测物质的标准溶液,加入到其中一份已知体积的水样中,另一份不加标,进行实验室分析。掌握测定对象在分析过程中的变化状况。

4监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在对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对监测项目、方法、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进行审核,还要对质控数据和监测数据计算正确性进行审核,重点要对数据的合理性进行审核。

4.1与执行标准相比较

海洋环境监测项目均有明确的环境质量标准,监测所得的数据一般也在标准范围内,当监测数据超过执行标准数倍甚至更多时,应列为可疑数值,查找原因。如某养殖区水质要求为二类水质要求,当监测数据表明该养殖区水质达到四类或劣四类,这时,我们一定要查找原因看是否有别的污染源或实验过程是否有失误造成等。

4.2与历史数据相比较

对监测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首先要了解采样站点往年的监测结果范围,特别是常规监测工作,一般是定期连续的,已积累了几年或多年的数据。我们进行合理性分析时,针对同水期、同一站位的数据,如个别项目测值变化较大,如原为一类水质变为四类,则需将该值列为可疑数值,对其进行合理性分析,查找原因。

4.3同断面间相比较

一般情况下,同一监测断面相邻站位的监测结果相差不大,同一测点连续几天的监测结果也应相近,当变化较大时,如左为一类水、中为三类水是不正常的,应查找原因,找出异常值。首先要了解是否有新的污染源介入,其次是采样全过程有无异常,包括采样是否规范、采样的容器是否达到要求,样品固定是否出差错。再次是了解实验室分析是否出问题,如是否及时分析,显示剂保存时间是否过期等。

4.4监测项目间的相关性比较

环境要素是相互影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监测项目的监测数据往往存在一种固定关系。如无机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

5结语

由于海洋环境监测有其特殊性,尤其是采样、分样、样品贮存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随机因素,实施海洋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存在多方面的困难。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海洋环境监测质量,加强质量控制技术的学习,强化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制定和完善质量监督与管理机制,加强日常工作的质量监督与管理,不断提高海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数据审核的质量,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更好地为环境管理和环境科学研究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群英。浅谈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17~120

2陈东,任松.浅谈海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化学分析计量,2006,15(1):47~49

3曹宇峰,吴昊.浅议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内部质量控制.海洋技术,2006,25(2),121~

4国家海洋局《海洋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委员会.海洋监测质量保证手册[z].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

5GB17378.2-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二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海洋环境监测方案篇9

最近一个时期,国家、省高度重视海洋综合管理工作,相继召开会议对海洋综合管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3月15日,省政府在东营市召开了全省海洋综合管理工作会议,4月26日国家海洋局在福建召开了全国海洋管理工作现场会议。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市海洋综合管理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海洋管理工作现场会议、全省海洋综合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市海洋综合管理工作的经验,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目标和措施,推进全市海洋综合管理工作向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为我市由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和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于永吉副市长将给我们作重要指示,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贯彻,抓好落实。下面,我结合全国、全省海洋管理会议精神,就我市海洋综合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打算汇报如下:

一、关于我市海洋综合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管委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海洋综合管理工作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点到面,管理队伍不断健全、管理手段不断强化、管理领域不断拓展、管理机制不断创新,海洋综合管理的各项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和有效落实,初步形成了依法用海、依法管海的较为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框架,促进了全市海洋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0*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550亿元,实现增加值246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4.4%。其中海洋渔业持续攀升,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临海工业迅速崛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海上大通道建设成就显著,海上运输能力和港口吞吐能力不断提高;滨海旅游快速发展,成为沿海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经济已初步形成了门类较齐全、结构较合理、经济技术水平较高、特色较鲜明的三次产业体系。我市被确定为全国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回顾近年来的海洋管理工作,主要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海洋开发管理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社会氛围日益浓厚。鉴于海洋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海洋工作。1991年,提出实施建设“海上*”战略,市十一届党代会将现代海洋产业确立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我市又相继提出并实施了“由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海洋经济现代化建设”、“海洋与渔业二次创业”等战略部署,市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持帅的海洋工作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海洋与渔业“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为海洋开发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措施保障。各市区也都将海洋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确立了各自的海洋工作战略,从组织领导、政策措施等各方面向海洋工作倾斜,为海洋经济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内外部环境,促进了海洋开发管理的有序进行。系统上下围绕提高全社会的海洋国土意识,开展了深入持久的海洋宣传活动。利用国际海洋年、世界海洋日等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中统一宣传,开展了“保护蓝色国土”、“海盾海洋专项执法行动”等宣传执法活动,公开查处曝光违法用海案件,普及海洋法律法规。目前,一个领导重视支持海洋开发管理、社会关注认可海洋开发管理、群众积极参与海洋开发管理的社会氛围已基本形成。

二是海域使用管理工作全面铺开,各项基本管理制度得到全面落实。《海域使用管理法》、《*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确立了海洋功能区划、海域权属管理和海域有偿使用三项基本制度。在海洋管理工作中,我们根据这些法律法规,积极搞好配套办法和实施细则的建设,并狠抓三个到位,全面落实这些基本管理制度,推进海洋管理工作全面展开。一是海洋区划、规划到位。依托中国海洋大学,认真组织开展了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工作,前不久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各市区也都编制了本级的海洋功能区划,目前已进入审批程序。在全国首批制定出台了《*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了*湾、孙家疃湾、俚岛湾、石岛湾等重点海湾的海域使用规划。区划、规划体系的建立,为海域使用审批、调整海洋产业布局、规范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海域使用论证审批到位。全面推行海域使用许可,建立了重大用海项目审批委员会,在海域申请审批过程中,严格履行法定的条件和程序,严格执行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使用海项目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符合海洋利用最优化原则,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新上用海项目的科学合理。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审批确权用海项目近2000个,发放海域使用证2000多本,海域登记确权总面积达120万亩,确权率达到94%以上,覆盖面从渔业用海拓展到盐业用海及港口码头、堤坝围堰、围海造地等重大围填海项目。海域使用基本上从无序、无度走上了有序、有度的轨道。三是海域使用金征收到位。海域使用金主要用于海洋的保护、整治和管理,既维护了国家的海洋经济权益,又促进了海洋的可持续利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紧密配合,制定了《关于〈*省海域使用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坚持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入手,加强海域使用金征收,新上用海项目海域使用金的征缴率达到了100%。积极探索海域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抵押和流转,开展海域使用权价值评估,促进国有海域资源性资产的保值增值。文登市对10万亩海域进行了公开拍卖,这是目前国内向社会公开拍卖海域面积最大的一次,共拍出海域16000多亩,一次性收取海域使用金1000多万元,增值10多倍。

三是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监测保护手段得到明显强化。全市将海洋环境保护作为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和保证,从海洋环境监测、保护区建设和公益服务入手,推进海洋环保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强化海洋环境监测。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共建了海洋环境监测站,完善了全市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强化了监测技术手段。在全市近岸海域设立22个水质、沉积物监测站位,5个生物质量监测站位,进行了海水、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质量的环境现状和趋势性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水文、气象、沉积物、生物质量等40多项。对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水浴场、沿岸重点排污口、重点海水增养殖区进行了重点监测。自2001年以来,已连续四年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依法查处海洋污染事故,共处理海洋与渔业污染事故4起,目前已审结3起,为企业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二是强化防灾减灾工作。核定了全市防风暴潮警戒水位,将*湾、荣成湾、桑沟湾划为首批赤潮监控区,进行赤潮监测及预警报信息。定期直接、便捷、及时向各市区、涉海部门及全社会海洋预警报信息。三是强化海洋环境综合整治。一方面,积极调整养殖布局,对近海养殖进行搬迁和疏密,减少近海养殖业自身对海洋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城市毗邻海域进行综合整治,逐步压缩养殖用海面积,调整现有养殖模式,最终达到养殖与旅游、养殖与交通运输协调发展。重点开展了对*湾的清理整治,目前工作已基本完成,*湾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另一方面,大力治理陆源污染,对一些污染严重的鱼粉加工厂和化工厂进行了关停并转,并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减少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四是强化保护区建设。成立了成山头省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填补了我市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空白,提高了海洋环境生态保护工作水平。五是强化海洋、海岸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加强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审核和核准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海项目对海洋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四是海洋监察执法力度日趋加大,海洋开发秩序得到明显好转。海洋监察执法是海洋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正常的海洋开发利用秩序的重要保障。全市从组建队伍、完善机制入手,不断强化海洋监察执法能力建设,依法查处各类违法用海案件,推进海洋管理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一是海洋监察执法队伍不断健全。市县两级都成立了海洋监察机构,组建了海洋监察队伍,并相继配备了执法船舶、车辆,提高了执法手段,为海洋监察执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海洋监察执法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制定了海洋监察员手册,明确了海监工作职责和办案程序,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将海监法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促进了公开、公正、公平执法。市海洋监察支队被评为全国海洋监察执法示范支队。三是海洋监察执法活动不断深入。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深入开展了“保护蓝色国土”、“海盾”专项海洋执法行动,从我市实际出发,开展了“保护千里海岸”专项执法活动,对全市近千公里的海岸线进行了拉网式的检查,对违法案件进行公开曝光和处理。全市共监督检查海洋开发利用项目50个,检查次数200次,查处违规、违法用海项目39个,打击了非法围海、填海行为,有力地维护了海洋开发利用秩序。

我市的海洋综合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海洋国土意识亟待强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群众在对海洋的认识上存在偏差,没有将海洋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提高到与陆地等同的高度来认识。有的认为海在自己家门口,就是自己的,可以自己说了算;有的认为海洋资源是无限的,可能任意开发使用,不加节制;有的认为海洋空间广、腹地大,向海里投点、排点无所谓。二是海洋开发秩序亟待规范。一方面表现在海洋开发的无序,有的地方没有很好地与海洋功能区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任意实施海洋项目,无证用海、乱圈乱占、乱用海域。另一方面表现在海洋开发的无度。主要是填海造地申请数量和填海规模持续攀升,填海项目过热、过快、过多,有些海湾的面积急剧缩小,岸线资源遭到破坏,有的严重改变了海域的自然属性。三是海洋环境保护亟待加强。陆源污染仍是海洋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海洋开发活动造成的污染呈上升势头,局部海域海洋环境继续恶化,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受到严重危害。近几年,我市近海海域中度先后发生了双岛湾死蛤、杨家湾死鱼等大的污染事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海洋环境监测、防灾减灾手段落后,远不能适应海洋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四是海洋监察执法亟待完善。由于海洋监察执法队伍组建时间较短,监察执法网络不够健全,尤其是镇一级的监察执法基本是个空白,与县、市的衔接出现了断层。海监队伍还没有纳入公务员管理,执法监察经费不足,装备不足,监察执法手段还较落后。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解决。

二、今后一个时期的设想和打算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世纪,我市的海洋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一是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的海洋经济给海洋综合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二是国家和省高度重视海洋工作给海洋综合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作为。三是沿海省市蓬勃开展的海洋管理工作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一轮的竞争和压力。面对新形势,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海洋综合管理工作总的想法是:以全国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强化管理手段,完善管理队伍,创新管理机制,扩大管理领域,全面推进海洋综合管理上档升级,使之与陆地开发管理相衔接,与海洋开发管理相适应,为我市由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近期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基础工作,为海洋综合管理打牢根基。

一是进一步加大海洋开发管理的宣传力度。各级海洋部门要将宣传工作作为海洋开发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列到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扎实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海洋国土意识,营造海洋开发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宣传的对象上,积极向领导宣传、大力向社会宣传、深入向基层宣传,使领导重视海洋工作,使社会关注海洋工作,使基层群众参与海洋工作,提高社会各个层面对海洋的认识、关注和重视程度。在宣传的内容上,要积极宣传海洋开发管理的重要意义,宣传海洋事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全社会的海洋国土意识。积极宣传海洋法律法规,宣传海洋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提高群众依法用海、依法管海的意识,从而自觉地用法律法规规范海洋开发利用行为。积极宣传海洋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宣传海洋资源的有限性、海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提高全社会的海洋环保意识,关心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环境。在宣传的方式上,要建立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既要有长远工作规划,又要有阶段性的工作安排。各市区在做好日常宣传工作的基础上,每年都要开展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的重点宣传活动,使宣传工作真正见到成效。

二是建立健全海洋综合管理配套制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订海洋管理相关的办法和实施细则,规范各类海洋开发活动,提高依法配套海洋资源的水平。组织制订海域使用公示、论证办法,环境影响评价和海域使用权价值评估管理办法,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办法等,使海洋综合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制度化。严格规范海洋行政审批行为,加强审批监督,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增加审批的透明度和社会监督。

三是加快海洋规划体系建设。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制定好各种涉海规划、计划。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搞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和“十一五”计划的编制。

四是加快海域勘界步伐。我市与烟台市的市际间海域界线已完成了签字,目前主要是抓好县际间海域勘界工作。我市已有县际间的海域界线较清楚,矛盾和纠纷相对较少。要在现有界线的基础上,本着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的原则,公开、公开地处理好有关矛盾和纠纷,科学确定县际间的海域界线,确保今年完成勘界任务。

(二)抓制度落实,全面推行海洋管理的基本制度。

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海洋权属管理制度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是海域使用管理的三项基本制度。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明确了海洋功能区划的法律地位,规定所有用海项目,只有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才能审批。海域权属管理制度规定,海域为国家所有,凡使用海域,都要按规定提出申请,按批准权限批准使用。海域有偿使用制度规定,有偿使用海域是国家对海域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具体体现。凡使用海域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依法缴纳海域使用金。抓好海洋综合管理,关键是要全面落实这三项基本制度。

一是全面落实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各市区要做好本级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使之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衔接,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争取今年全部完成。在此基础上,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功能区划要求审核和引导海域使用,并以区划为基础,积极主动地协调好各海洋产业之间、沿海各市区之间在海洋开发利用上的关系,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发挥资源的最佳效益。要依法维护海洋功能区划的严肃性,因重大项目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变更海洋功能区划的要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好论证,严格进行报批,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二是全面落实海域使用权属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都必须向各级政府和海洋行政部门提出申请,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把海域审批关,加强宣传和引导,坚决制止非法买卖、租用、抢占海域的现象。要严格实行涉海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和纠正越权审批、化整为零、分散审批等违法行为。严格控制围填海工程和开采海砂等影响海域自然属性的开发行为。严格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依法建立重大项目用海预审制度。以规范养殖用海的确权为重点,抓好国家海域使用百县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依法将养殖用海全部纳入管理,深入推进海域使用管理各项基本制度在养殖用海管理中的贯彻实施。配合全国人大搞好海域使用管理执法大检查,从海域使用权证书查处等环节入手,纠正违法审批海域行为。

三是全面落实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海域使用金作为国家出让海域使用权应当获得的收益,是资源性国有资产收入,必须做到应收尽收。要进一步完善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征收标准和征收、减免程序。实施重点突破,开展围填海海域使用权价值评估,规范围填海项目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海域使用金征收力度。加强对海域使用金征收工作的监管,建立统一、有效的稽查监督机制,组织开展海域使用金检查活动,严格查处违规征收、坐收坐支、不按规定比例结转海域使用金等违法违纪行为,确保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健康发展。

(三)抓治理保护,改善和提高海洋环境及防灾减灾水平。

海洋环境是海洋生物生存繁衍的基础,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海洋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我省在推进生态省建设中,把海洋生态整治保护作为实施的工程之一,列入了《省委、省政府关于突出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意见》中,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切实抓出成效。

一是强化海洋生态修复治理和海洋环境监测。实施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减少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加强对海洋倾废物的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湾、孙家疃湾、桑沟湾等重要海域的海洋环境综合治理,改善近岸海洋生态环境。加强全市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各市区都要健全监测机构,落实人员,配备相应的仪器设施,提高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要积极争取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共建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在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促进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上档升级。加强对重点入海排污口、滨海旅游度假区、城市毗邻海域、典型海洋生态敏感区的环境监测,定期评价和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二是严格实施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对海洋开发活动的监督,特别要切实做好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工作,严格贯彻执行环境评价在先、环境评价一票否决制和终身问责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重点看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外业调查是否实施,环保措施是否到位来实施否决权。切实做到当代人开发利用海洋环境资源的同时,对后代人的开发利用和生存不造成威胁。

三是做好海洋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切实加强对赤潮、风暴潮、台风等海洋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制定海洋灾害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联合有关部门,首先建立赤潮灾害应急反应机制,确保赤潮信息后24小时内对相关海域采取管制与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轻赤潮灾害对渔业和旅游业等造成的损害。强化对海产品原产地赤潮毒素的监测、海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安全。重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建设,保护好典型生态系统和重要的珍稀、濒危海洋物种。

(四)抓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海洋管理队伍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提高依法管理和依法行政意识。加强海洋综合管理,首先要强化管理意识。在对海洋综合管理的认识上,我们还有许多观念与工作实践不相适应,亟需更新和转变。如在管理工作中,有的地方重生产、轻管理,抓生产开发相对较强,抓执法管理相对较弱;有的地方过多地考虑地方利益,没有坚决地贯彻全省、全市的管理部署;有的地方不愿碰硬,工作不够较真,一些案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有的执法意识不强,执法程序不够规范,等等。这些观念必须尽快加以转变。要增强管理工作的责任感,海洋综合管理是上级赋予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管不好就是失职。要增强管理工作的紧迫感,正视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强化依法管理意识,严格按照法律程度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二是进一步健全基层海洋管理网络。这次全国海洋管理工作现场会议推广的福建省漳州市加强海管工作网络建设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针对海域管理机构设置只到县一级,镇级海域管理出现断层,影响海管工作顺利开展的实际,漳州市在沿海乡镇设立海域管理工作站,从水产技术推广站等人员中选配3-5名工作人员,从事海域管理工作;各沿海重点行政村配备海域协管员,协助海域管理工作,实现了“有机构、有专职人员、有办公场所、有工作经费”四个有的要求。这样做,一是既有效弥补了县级海管人员不足,又较好解决了基层海管工作“断腿”,基层海管工作到位难、落实难的问题。二是实现了海域管理服务的前移,不仅极大方便了基层海域使用手续的办理,还有利于让镇村干部和群众通过了解和参与海管工作,提高依法用海、管海的积极性。三是为化解养殖用海矛盾和及时妥善解决养殖用海纠纷,维护海上生产秩序和沿海地区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市大部分沿海镇都设有水产办公室或渔业技术推广站,借鉴福建省的经验,我们可以将海洋管理职能赋予沿海镇的水产办公室或渔技推广站,在不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的情况下,建立完善镇级海洋管理工作机构,健全市县镇三级海洋管理网络,真正使海洋管理工作纵到底、横到边。

三是加强海洋管理队伍正规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和完善系统内部工作制度,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搞好廉政建设,规范管理工作,监督执法行为。搞好海洋行政管理人员、海监执法队伍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和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坚持“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制度,对等各种违法乱纪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争取对海上执法人员依照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强化海洋管理执法手段建设,把海域使用金主要用于海域管理和执法能力建设上来,以不断适应海洋管理新形势的要求。

四是进一步加大海洋监察管理力度。上下联动,继续搞好“保护蓝色国土”、“海盾2005”海洋专项执法行动。强化对管辖海域的巡回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倾废和倾废不到位、盗采海砂资源、乱填乱占海域等违规、违法行为,维护好海洋开发利用秩序。

海洋环境监测方案篇10

1.1编制目的

为了建立统一、快速、协调、高效的绿潮(浒苔)灾害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防控绿潮(浒苔)灾害对海上重大活动、滨海景观、海洋环境等的影响,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

《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市近海发生的海洋绿潮(浒苔)灾害,影响或未来可能影响我市近海海洋与渔业经济、海上重大活动、滨海景观、海洋环境等的应急预警、响应与处置。

1.4工作原则

(1)尽早预警,全程监控。建立海洋绿潮(浒苔)灾害分级监视监测和分级处置制度。能够及时进行预警、预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做好人员、技术、物资、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做到早准备、早处理,防患于初期;预警信息发出后,要实行全程监控。

(2)统一调度,分工协作。海洋绿潮(浒苔)灾害发生后,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应急处置工作预案要求和市应急处置指挥部指令,迅速反应,分工协作,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

(3)科学应对,有效处置。海洋绿潮(浒苔)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要依靠科学,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加强分析研究,采用科学、环保的应急处置技术和手段进行有效处置。

(4)全面动员,广泛参与。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有序组织沿海各镇、驻乳部队、企业、机关干部、志愿者等参与灾害处置工作。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市绿潮(浒苔)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

(1)人员组成

总指挥:市政府市长

副总指挥:市政府分管海洋与渔业副市长

成员: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应急办主任、银滩旅游度假区及大风景区管委会主任、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驻乳部队首长、市公安局局长、市城乡建设局局长、市交通局局长、市环保局局长、市财政局局长、市旅游局局长、市文广新局局长、市气象局局长、市民政局局长、市农业局局长、市畜牧兽医局局长、市卫生局局长、市城管执法局局长、沿海各镇镇长。

(2)主要职责

根据绿潮(浒苔)灾害事态发展情况,决定启动、终止应急响应;全面负责指挥、协调、调度、监督我市近海绿潮(浒苔)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1)人员组成

主任:市政府分管海洋与渔业副市长

副主任: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应急办主任、银滩旅游度假区及大风景区管委会主任、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沿海各镇镇长。

成员:市财政局局长、市城乡建设局局长、市交通局局长、市旅游局局长、市科技局局长、市气象局局长、市公安局局长、市卫生局局长、市城管执法局局长等。

(2)主要职责

协调应急指挥部各工作组之间工作;加强应急指挥部决定事项的督促检查;为应急指挥部、各工作组、船队、车队、部队等协调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向市政府、市应急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报告、通报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海洋与渔业局,作为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

2.3应急处置工作组组成及职责

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态发展,由应急指挥部组成相关工作组。各工作组按照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立即启动应急处置工作,并将处理情况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部。

2.3.1监视监测组

(1)人员组成

组长: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成员单位: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气象局、市科技局、沿海各镇。

(2)主要职责

负责对绿潮(浒苔)进行监视、监测,分析绿潮(浒苔)的规模、发展趋势,及时发出绿潮(浒苔)灾害预警;负责对绿潮(浒苔)发生海域水质进行监控;负责对海洋气象、海洋环境进行监测预报,提供海上、陆上作业的指导意见;及时协调上级有关主管部门,通报、沟通相关信息。

2.3.2海域打捞组

(1)人员组成

组长: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成员单位:市海洋与渔业局、银滩旅游度假区及大风景区管委会、沿海各镇政府、市气象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城乡建设局。

(2)主要职责

负责组织海上打捞船只、工具,负责绿潮(浒苔)灾害海域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负责我市近海海域的保洁;根据绿潮(浒苔)灾害的具体情况,研究改进打捞清理措施;负责海洋气象信息服务;负责维持海上秩序,保证海上作业正常进行,确保海上作业安全。

2.3.3陆域工作组

(1)人员组成

组长:市城乡建设局局长

成员单位:银滩旅游度假区及大风景区管委会、市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气象局、市农业局、市旅游局、市城管执法局、沿海各镇、驻乳部队等。

(2)主要职责

负责绿潮(浒苔)灾害陆域、浅海、滩涂、海水浴场及其他滨海景区处置工作的组织指挥;负责组织运力,调度交通;按照藻类处置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处置地点,做好交通管控,加快岸上清运速度,做好集中处置点的次生灾害防范和环境保护工作,维护清运环境秩序。

2.3.4新闻宣传组

(1)人员组成

组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成员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室、市文广新局、市广播电视台、市报社等。

(2)主要工作职责

负责制定绿潮(浒苔)灾害处置工作新闻报道和新闻工作方案,及时与中央和省及市媒体沟通协调,统一对外宣传口径,加强对绿潮(浒苔)灾害处置新闻宣传工作的监控,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组织各媒体对我市绿潮(浒苔)灾害处置工作进行报道,定期组织召开有关新闻会,通报处置工作情况。

2.3.5科研组

(1)人员组成

组长:市科技局局长

成员单位:市科技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局等。

(2)主要工作职责

负责与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沟通联系,定期召集专家研究评估绿潮(浒苔)灾害产生的机理、发展趋势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研究打捞、处理、消杀方法,提出对策建议,为全市绿潮(浒苔)灾害处置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2.3.6军地协调指挥中心

(1)人员组成

组长:市政府应急办主任

成员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海洋与渔业局、市交通局、市城乡建设局、驻乳部队等。

(2)主要工作职责

负责地方与部队之间协调;受理地方向部队提出的有关清理藻类的兵力和装备申请;受理部队对地方提出的有关要求;及时将应急指挥部领导的有关批示、指示传达至部队,或将有关涉及部队所确定的事项传达至有关工作组。

3.绿潮(浒苔)灾害监测及预警

3.1跟踪监控

3.1.1日常信息采集

各单位船舶在进入有关海域执行任务、开展监测工作时,应注意绿潮(浒苔)情况;注意收集来自渔船、货轮、商船、卫星等关于绿潮(浒苔)的信息,并将信息及时通报市政府;自绿潮(浒苔)灾害可能发生的高危时间(一般为6月份下旬)起,由市海洋与渔业局、公安局和沿海各镇组织船舶、人员加强监控,并将有关信息及时通报监测组成员单位。

3.1.2跟踪监视监测

银滩旅游度假区及大风景区管委会、市海洋与渔业局、沿海各镇应及时出动指挥船(艇)对我市沿海海域进行巡查。

3.1.3动态监视监控

在绿潮(浒苔)灾害处置期间,我市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实行全程监控,建立监控系统观测日志,严密监视监测重大活动区域及周边海域异常情况,详细记录绿潮(浒苔)分布、面积大小及打捞处置等情况,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3.2绿潮(浒苔)灾害预警

3.2.1启动标准

绿潮(浒苔)灾害预警级别分为Ⅰ、Ⅱ、Ⅲ、Ⅳ四级警报,分别表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一般,颜色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

(1)绿潮(浒苔)灾害Ⅰ级警报(红色)

近岸海域绿潮(浒苔)分布面积达到700平方公里以上或实际覆盖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以上,预计24小时内进入市责任海域,绿潮(浒苔)灾害Ⅰ级警报(红色)。

(2)绿潮(浒苔)灾害Ⅱ级警报(橙色)

近岸海域绿潮分布面积达到350平方公里以上或实际覆盖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以上,预计未来5天内将进入市责任海域,绿潮(浒苔)灾害Ⅱ级警报(橙色)。

(3)绿潮(浒苔)Ⅲ级灾害警报(黄色)

近岸海域绿潮(浒苔)分布面积达到180平方公里以上或实际覆盖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以上,预计未来7天内将进入市责任海域,绿潮(浒苔)灾害Ⅲ级警报(黄色)。

(4)绿潮(浒苔)Ⅳ级灾害警报(蓝色)

近岸海域出现绿潮聚集现象,绿潮分布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以上或实际覆盖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以上,预计未来10天内将进入市责任海域,绿潮(浒苔)灾害Ⅳ级警报(蓝色)。

3.2.2绿潮(浒苔)灾害预警报

绿潮(浒苔)灾害预警报根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省海洋与渔业厅及市海洋与渔业局通报确定,由市应急指挥部批准,绿潮(浒苔)灾害Ⅰ级警报(红色)、Ⅱ级警报(橙色)、Ⅲ级警报(黄色)、Ⅳ级警报(蓝色)时,由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或其授权人签发。在1小时内以传真形式和其他通信方式通报沿海各镇政府及沿海各管委。

4.绿潮(浒苔)灾害的等级划分及应急响应的启动

4.1绿潮(浒苔)灾害的等级划分

绿潮(浒苔)预警报发出后,按照灾害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1)绿潮(浒苔)灾害Ⅰ级(特别重大)

警报级别达到Ⅰ级(红色),我市近岸海域出现大面积绿潮(浒苔),实际分布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海藻大量聚集,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或可能产生严重影响,超出我市能力控制范围的。

(2)绿潮(浒苔)灾害Ⅱ级(重大)

警报级别达到Ⅰ级(红色),我市近岸海域出现较大面积的绿潮(浒苔),实际分布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海藻出现聚集现象,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或可能产生严重影响,超出我市能力控制范围的。

(3)绿潮(浒苔)灾害Ⅲ级(较大)

警报级别达到Ⅱ级(橙色)以上,我市近岸海域出现绿潮(浒苔),实际分布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通过及时打捞清理,能够在短期内达到组织重大活动要求的。

(4)绿潮(浒苔)灾害Ⅳ级(一般)

警报级别达到Ⅲ级(黄色)或Ⅳ级(蓝色)。

4.2绿潮(浒苔)灾害的应急响应

绿潮(浒苔)灾害发生后,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论证,确定灾害等级。

特别重大(Ⅰ级):由市应急指挥部按程序报上级应急指挥部启动上级应急预案,同时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请市政府批准后启动我市应急预案。由市政府统一指挥,组织协调市有关部门和沿海镇政府(管委)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市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等主要领导应赶赴现场或到市应急指挥中心进行指挥,有关部门和属地镇政府(管委)组成相应的工作组,负责具体指挥和处置。

重大(Ⅱ级):由市应急指挥部按程序报上级应急指挥部启动上级应急预案,同时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请市政府批准后启动我市应急预案。市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等主要领导应赶赴现场或到市应急指挥中心进行指挥,有关部门和属地镇政府(管委)组成相应的工作组,负责具体指挥和处置。

较大(Ⅲ级):由市应急指挥部按程序报上级应急指挥部启动上级应急预案,同时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请市政府批准后启动我市应急预案。市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等主要领导应赶赴现场或到市应急指挥中心进行指挥,有关部门和属地镇政府(管委)组成相应的工作组,负责具体指挥和处置。

一般(Ⅳ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请市政府批准后启动我市应急预案。由海域打捞组联合相关部门和属地镇政府(管委),负责具体指挥和处置,必要时副总指挥到场,协调有关部门配合开展工作。

4.3绿潮(浒苔)灾害的基本响应程序

4.3.1特别重大绿(浒苔)潮灾害的应急响应(Ⅰ级)

接到特别重大绿潮(浒苔)灾害报告后,市应急指挥部根据评估确认的结果,按规定向上级政府报告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落实上级绿潮(浒苔)灾害处置应急指挥部各项应急措施;指导、部署各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1)监视监测组

对绿潮(浒苔)进行及时的跟踪监视、监测,对其漂移动向进行模拟预测,及时提供绿潮(浒苔)的分布及预报图;对灾害发生海域的水质进行跟踪监测;对灾害处置期间的天气、海洋环境要素进行准确预报;为绿潮(浒苔)处置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2)海域打捞组

根据监视监测组、科研组提供的有关情况,拟定具有针对性的绿潮(浒苔)打捞工作方案。根据灾害处置工作的需要,保证每天出动最大规模清理船只参与海域大型藻类打捞工作,出动大型作业船等对绿潮覆盖率较大的区域进行打捞清理,减小重大活动区域的压力。同时,沿海各镇(管委)组织船只对本辖区内聚集的绿藻进行及时的打捞清除。

(3)陆域工作组

确定绿潮(浒苔)的陆上堆积、处置地点,研究确定打捞后的应急处置和综合利用方案,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根据处置工作的需要,组织尽可能多的自卸车、铲车等大型机械,对进入潮间带、岸边的绿潮(浒苔)进行清运;组织发动全市机关、学校、志愿者及驻乳部队官兵对无法实施大型机械作业的场所进行人工清理;对已破坏的岸线景观要及时修复。

(4)科研组

组织海洋、工程、环境等方面的专家开展科学应对的相关研究,分析评估海洋绿潮(浒苔)的规模,提供相应的处置技术和方法,提出绿潮(浒苔)处置的建议、对策,分析评估处置工作需要调用的船舶、车辆规模,为指挥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5)新闻宣传组

制定新闻宣传工作方案,定时召开新闻会,及时对外有关信息。

(6)重大活动工作组

做好重大活动参与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并按时向重大活动参与单位通报有关情况。

4.3.2重大绿潮(浒苔)灾害的应急响应(Ⅱ级)

接到重大绿潮(浒苔)灾害报告后,市应急指挥部根据评估确认的结果,按规定向上级政府报告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落实上级绿潮(浒苔)灾害处置应急指挥部各项应急措施;指导、部署各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1)监视监测组

对绿潮(浒苔)进行及时的跟踪监视、监测,对其漂移动向进行模拟预测,及时提供绿潮(浒苔)的分布及预报图;对灾害发生海域的水质进行跟踪监测;对灾害处置期间的天气、海洋环境要素进行准确预报;为绿潮(浒苔)处置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2)海域打捞组

根据监视监测组、科研组提供的有关情况,拟定具有针对性的绿潮(浒苔)打捞工作方案。根据灾害处置工作的需要,保证每天出动一定规模的清理船只参与海域打捞工作,并出动大型作业船等对绿潮覆盖率较大的区域进行打捞清理,减小对重大活动区域的压力。同时,沿海各镇(管委)组织船只对本辖区内聚集的大型藻类进行及时的打捞清除。

(3)陆域工作组

确定绿潮(浒苔)的陆上堆积、处置地点,研究确定打捞后的应急处置和综合利用方案,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根据处置工作的需要,组织一定量的自卸车、铲车等大型机械,对进入潮间带、岸边的绿潮(浒苔)进行清运;组织发动全市机关、学校、志愿者及驻乳部队官兵对无法实施大型机械作业的场所进行人工清理;对已破坏的岸线景观要及时修复。

(4)科研组

及时组织海洋、工程、环境等方面的专家开展科学应对的相关研究,分析评估海洋大型藻类的规模,提供相应的处置技术和方法,提出海洋大型藻类处置的建议、对策;分析评估处置工作需要调用的船舶、车辆规模,为指挥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5)新闻宣传组

制定新闻宣传的工作方案,定时召开新闻会,及时对外有关信息。

(6)重大活动工作组

做好重大活动参与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并按时向重大活动参与单位通报有关情况。

4.3.3较大绿潮(浒苔)灾害的应急响应(Ⅲ级)

接到较大绿潮(浒苔)灾害报告后,市应急指挥部根据评估确认的结果,按规定向上级政府报告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落实上级绿潮(浒苔)灾害处置应急指挥部各项应急措施;在市应急指挥部负责海域打捞的副总指挥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海域打捞组负责海上打捞处置工作,陆域工作组负责陆上清运工作,其他工作组全力配合处置。

市海洋与渔业局会同灾害发生镇(管委)组织一定量的海上清理船只对海上大型藻类进行打捞清理;灾害发生镇(管委)组织对岸边及打捞上的绿潮进行清运,研究确定打捞后的应急处置和综合利用方案,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3.4一般绿潮(浒苔)灾害的应急响应(Ⅳ级)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请市政府批准后启动我市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市海洋与渔业局会同有关镇(管委)组织船只征调工作,做好绿潮(浒苔)打捞清理的各项准备。

4.4绿潮(浒苔)灾害应急响应的终止

4.4.1终止条件

经专家评估,绿潮(浒苔)灾害隐患已消除,对海上重大活动不会产生不利影响,滨海景观和海洋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4.4.2终止程序

特别重大绿潮(浒苔)灾害由上级应急指挥部决定。

重大绿潮(浒苔)灾害由上级应急指挥部决定。

较大绿潮(浒苔)灾害由上级应急指挥部决定。

一般绿潮(浒苔)灾害由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评估,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市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批准。

5.善后处理

5.1后期评估总结

在绿潮(浒苔)灾害处置完毕后,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会同科研组应及时对绿潮(浒苔)灾害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总结,评估内容包括:绿潮(浒苔)灾害的性质和级别、影响程度、应急响应过程、处置步骤和方法、措施以及有关经验和教训等。评估总结应报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有关部门。

5.2资料收集整理

参与应急处置的指挥部工作组、有关部门、单位应将绿潮(浒苔)灾害处置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交指挥部办公室整理归档。

5.3信息

市政府新闻办负责组织向社会绿潮(浒苔)灾害的处置及进程,涉及保密内容的应遵守有关规定。

6.保障措施

6.1技术保障

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绿潮(浒苔)灾害应急机制;不断改善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及手段;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建设,提高现场处置能力。及时组织开展绿潮(浒苔)灾害应急处置演练。

6.2物资保障

建立绿潮(浒苔)灾害应急处置的各类物资储备,包括通讯设备、清理装备等。发生绿潮(浒苔)灾害时,应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调用应急储备物资,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应得到及时补充,以确保应急供应。

6.3经费保障

统筹安排资金,保障绿潮(浒苔)灾害监测预警、物资储备、海域打捞、陆域清运等应急处置正常工作开展。

6.4水产养殖保护

建立与基层养殖户的联系网络,使绿潮(浒苔)灾害信息及时传达至水产养殖的基层群众,为可能受到灾害影响的水产养殖单位和群众提供“预警”和应急的减灾措施建议。

6.5交通运输保障

保证应急情况下交通运输工具、藻类处置地点、船只卸载港口、人力资源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处置“绿色通道”,保证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6.6海上作业保障

6.6.1船只征调

市海洋与渔业局、沿海各镇政府(管委)要提前做好船只的征调、筛选工作,确保绿潮(浒苔)灾害发生时有足够的海上保洁船只进行打捞清理;按照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的原则,由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建立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

6.6.2安全监督检查

市海洋与渔业局要加强对所有保洁船只的安全工作监督检查。保证保洁船只救生衣、救生筏等设备配备齐全,有效证件齐全(包括船舶登记证书、船舶检验证书),性能良好,并且无不良记录;保证渔民有效证件齐全(包括职务船员适任证书、普通船员基础训练合格证、身份证、船民证),并且无不良记录。船号、船主、船员均应登记造册,建立档案。

6.6.3进港避风

市气象局要及时提供天气预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确定并通知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船只,避免大风、热带风暴(台风)发生期间出海作业;出海作业期间接到大风警报,市海洋与渔业局、沿海各镇政府(管委)应及时组织清理船只进港避风。

大风警报解除后,根据重大活动区域内外绿潮(浒苔)状况,海域打捞组重新进行工作部署,调动船只进行打捞清理。

7.监督管理

7.1预案演练

指挥部办公室应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预案演练。预案的演练要有针对性,重点检验信息渠道是否通畅、应急准备是否充分、反应机制是否灵敏、指挥系统是否有效等,以提高应急处置技术水平和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原则上,每三年对预案进行一次修订。

7.2有关培训

各有关单位应认真落实应急处置有关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本预案的学习培训工作,提高涉及单位、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7.3责任与奖惩

绿潮(浒苔)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在绿潮(浒苔)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绿潮(浒苔)灾害重要情况,或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依纪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附则

8.1市政府有关部门、沿海各镇政府(管委)参照本预案,制定相应的分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