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0:08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1

关键词:岩土优化方案设计勘察技术工程特点

勘察方案设计是工程勘察的核心技术工作,是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质量保证的基础。

通常意义的勘察方案是针对具体的场地和建筑工程条件,按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的条件,分为勘探点设置和勘察技术手段,优化设计的意义未得到充分的体现。随着建设项目的日趋复合化和复杂化,同一建设项目可能同时包括各类建筑基础、基坑工程等设计或施工必须的岩土工程科学分析评价内容。还可能涉及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相关技术要求,致使同期勘察任务中涵盖了不同层次的勘察目的。如果是简单地按单一的岩土特点划分勘探项目,实施分地段或分划的岩土工程勘察,则可能出现部分勘探工作布置重复、勘察技术工作布置针对性差等现象.甚至引发部分勘探点技术工作不能满足规范或技术要求.其自身后果是显现勘察经济效益欠佳,同时会影响勘察工作质量,造成不良后果。

勘察方案优化设计的目的就是在实际技术工作中进一步追求科学性,最大可能地实现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工作布置和采取充分的代表性样本,以较小的经济投入满足设计施工技术参数的获取和相应的进一步针对性的岩土工程特性分析、评价工作。

优化设计的意义不仅是简单地进行勘察工作成本的控制.还在于使勘察技术工作能够趋于完全地符合拟建工程所涉及的各项岩土工程特性要求,同时为勘探样品的采取、原化测试、观测、监测等现场的技术工作满足应用技术要求和工作质量要求提供得以实现的管理性保证措施。

勘察方案优化设计的意图就是在实际勘察技术工作中进一步追求技术工作布置的科学性,促使勘察工作布置的针对性最大可能地实现全面地逼近符合性,在获取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技术参数的同时控制相应的经济投入,并应为顺利完成相应的进一步针对性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工作提供可靠的保证。

勘探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勘探点位的布设、勘探点功用的划分、勘探深度的设计、勘探类型的确定及技术工作手段的选择和采样点布置等。在日常的岩土勘察实践工作积累中.我们结合实际勘察技术管理工作对勘察方案优化设计进行探索,并初步确定出实现勘察方案优化设汁的八项管理主控要素.具体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1.岩土工程特性分析

岩土工程特性分析的目的就是明确勘察目的,以指导勘察技术工作方向。全面细致和科学的进行岩土工程特性分析可使勘察工作计划对实现勘察目的具有针对性和勘探、测试工作与工程实际条件的切实性。

岩土工程特性是场地条件和建筑工程条件相结合而产生的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各项直接或间接的突出岩土工程问题集合岩土工程特性分析通常是建立在充分收集场地和工程的技术条件各要求的基础上确定的。

充分理解拟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特性,可正确指导包括收集相关基础资料、编制勘察工作纲要和制定勘探测试技术工作措施的各项勘察技术工作。其中占有充分可借鉴的区域地质资料及认真分析本场地或相邻场地的工程信息和岩土工程条件是制定具体的针对性和切实性勘察方案的必要条件。当无可借鉴的前期勘察资料或前期勘察资料不全时,应建议业主补充勘察工作,如果缺少初步勘察资料,则应按一次性勘察技术要求布置勘察技术工作,以满足相应岩土工程特性分析确定的各项勘察工作意图。

2.确定勘察工作依据

勘察工作必须服从工程所在地的法律、法规约束及符合行业和业主的各项技术要求。勘察技术工作的依据是在岩土工程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建设工程设计或施工要求来收集确定的.包括主要的工作标准和技术工作指导规范、规程等。

通常情况下勘察工作应遵循的法规和标准是系列性的和复合性的,鉴于不同标准间界定的差异,勘察上作依据的一系列标准在某一方面的界定往往是一定范围内的控制值,实际勘察工作执行时必须通过分析研究归纳为某一确定的界定标准,并使之完全符合系列标准限定的范围,或克服所收集的系列规范中相互矛盾的界定值。

3.布置勘探点位

根据勘察场地范围和建设工程特点,依据研究确定的界定标准初步布置勘探点。初步布置的勘探点位一定要体现其代表性,确实代表拟建设工程的岩土工程条件,同时还须明确相关点位的布置示意图。

勘探点位布置应确切保证能够控制勘察研究的地域范围,其中的针对性分析的勘探点,必须严格布置在勘探点位上,对于一般性勘探点则可结合针对的建筑工程特性适当调整勘探点位.以便形成复合功用勘探点位。勘探点位的调整应结合场地条件进行而不失其代表性,决不可超出标准要求进行随意的简化。

另外.追求布置工作平面的简洁,便于进一步分析工作的进行,也是优化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4.勘探点功用划分及点位调整

勘探点功用即是勘探点布置的目的或意图的集合.勘探点功用的划分是勘探工作布置优化设计的重要环节。

调整合并同一勘探点附近不同针对性的勘探点位,以确定复合功用的勘探点位,同时注意复合功用的勘探点位应保持符合已经研究归纳的各项勘察技术工作设计的界定标准值。

复合功用勘探点位的形成.可适当减少勘探点数量,但应注意保证勘探获取一手资料或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同时须进一步强调勘探点布置的工作同的。

5.确定勘探类型及勘察技术手段

勘探点类型应结合勘探点功用和场地岩土层条什及地层鉴别精度和样品采取、原位测试要求的数量和技术等级综合确定。

通常钻探是普遍适用的勘探方法,因此,钻孔是常见的勘探类型。若勘探深度不大.且地下水位埋深较大时,应首选探井法:对于须划分岩土分区界线的勘探点位,探槽法是应考虑选择的方法。

确定勘探类型的同时尚应结合勘探点功用确定基本设计参数.如钻孔口径等。对于复合功用勘探点位,应按适合全部划分功用的参数(如最大直径)设计勘探点基本参数。

勘察技术手段须结合勘探点共用,按全面满足勘察设计要求,且同时具有可靠性保证的条件设计和布置。复合功用勘探点应结合勘探点布置目的设置相应的勘察技术手段,实际工作中的复合功用勘探点往往同时布置多项勘察技术手段。

6.勘探深度设计

勘探深度应结合勘探点功用及相关标准界定值进行设计。勘探深度设计时,岩土工程师应依据勘察意图进行科学分析,结合场地岩土层条件,分别按勘探点功能设计计算勘探深度。设计勘探深度时应避免盲目地“依托”某类规范,而忽视前期协调分析确定的个体技术意图或要求。

具有复合功用的勘探点位的勘探深度应按满足已归纳确定的界定标准.通常按最深要求的勘探点功用设计勘探深度。必要时同一勘探点的代表性范围内应布置多处不同勘探功用或类型的勘探井(孔).以取得本勘探点的各项勘察目的性的功用要求。

7.布置技术工作点,标示技术工作要求说明

结合勘探点功用。辨明相应的重点探测部位(深度范围),按勘探、测认侧重等级(如主要受力层位)针对性地布置勘测技术点位。

单一的技术工作点布置技术要求或简单的技术说明,一般尚不能保证在实际工作执行时完全掌握技术质量控制的实质性要求,因此必须标示每个勘探点位的技术要求和说明,包括勘探深度的控制要求等,以确保勘探布置优化设计得以实现。

8.实施信息化勘察

勘探工地现场工程师应随时收集和分析已取得的勘探资料。并判断原有初步工作布置的符合性,如若出现偏差,则应尽快予以修正或及时调整勘察方案,使勘察技术工作意图与建筑工程特性和场地、地基条件最大限度地趋于符合,为最佳设计施工程方案的设立提供科学、可靠和规范要求的勘察成果条件。

信息化勘察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建立持续改进和及时补充的勘察场地综合地质柱状

图和相关工程特性参数,及时制定和修正勘探工作现场描述样板及其他针对性要求及增强勘探鉴别等级等。

勘察方案设计是勘察技术工作的策划过程,而勘察方案优化设计是进一步理解勘察目的及勘察工作目标,了解场地工程条件及前期相关工作内容及深度,预测各种岩土工程问题,并使之符合相关要求的多次循环性的过程。

诚然,勘察方案的优化设计尚难以归纳成某一特定的模型或函数以进行完全量化型的分析计算.但可按组合类的优化问题实施设计,且勘察工作布置的优化设计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勘察方案的优化设计工作应要求钻探、原位测试、检测技术人员共同介入工作。使优化设计的结果真正成为能够在现场条件下的易于实现的优化方案,同时应注意增强勘探布置工作方案的应变性,以确保勘察成果的技术工作质量。

优化设计不能以牺牲基本要求为条件,不是降低勘察工程价格就是优化,本文提倡的优化设计,是满足勘探技术要求的复合性勘探点位和结合工程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联合性优化设计。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2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查方案;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体制还是在勘察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勘察报告编制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还在在不断优化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关系。由于地基土是因地而异的,在接受一项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时,必须明确该工程的主要技术矛盾是什么,需要解决哪些主要技术间题。

一、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勘察能否取得高质量的成果,勘察方案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方案设计简单或考虑不够周全,可能出现部分勘探工作布置重复、勘察技术工作针对性差等现象,甚至引发部分勘探点技术工作不能满足规范或技术要求,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勘察经济效益欠佳,影响勘察工作质量。

勘察方案设计合理不仅能控制勘察工作的成本,还能使勘察技术工作符合拟建工程所涉及的各项岩土工程特性要求,同时为勘探样品的采取、原位测试、观测、监测等现场的技术工作满足相应技术要求和工作质量要求提供保证。勘察方案的优化设计工作是勘察技术质量工作的持续性改进过程,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勘察市场中,勘察工作方案的优化设计愈加显得重要。

二、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

三、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

3.1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这一方法的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3.2勘探与取样

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但是,物探成果判释往往具多解性,方法的使用又受地形条件等的限制,其成果需用勘探工程来验证。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坑探工程的类型较多,应根据勘察要求选用。勘探工程一般都需要动用机械和动力设备,耗费人力、物力较多,有些勘探工程施工周期又较长,而且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使用这种方法时应具有经济观点,布置勘探工程需要以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成果为依据,切避盲目性和随意性。

3.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一般都藉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原位测试的优点是试样不脱离原来的环境,基本上在原位应力条件下进行试验所测定的岩土体尺寸大,能反映宏观结构对岩土性质的影响,代表性好。试验周期较短,效率高尤其对难以采样的岩土层仍能通过试验评定其工程性质。缺点是试验时的应力路径难以控制、边界条件也较复杂有些试验耗费人力、物力较多,不可能大量进行。室内试验的优点是试验条件比较容易控制边界条件明确,应力应变条件可以控制等入可以大量取样。

3.4现场检验与监侧

现场检验与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现场检验的涵义,包括施工阶段对先前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以及岩土工程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现场监测主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中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井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

四、岩土工程勘察常见的问题

4.1勘察质量不高

大部分勘察单位目前已实现了企业化,即从原有的行政拨款转变成盈亏自负,同时从上级下达勘察任务转变成单位自找。鉴于此,一部分勘察单位被眼前利益驱使,放松了不再严格要求勘察质量,从而降低了勘察成果的质量。以下是其具体体现:一是因为不多的勘察工作量,为获取更多的任务而将预算价放低,同时为获取利益,而刻意使工作量减少;二是取样、测试及钻探不达标,进行现场勘察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速度,未按要求钻探取样,2~3m时才提钻,这样的方式无法准确地确定分层位置,或小裂隙和薄的软弱透镜体等部分特殊地质现象被遗漏。取样过程中,一些原状土样可直接从岩芯管内提取,而不需要取样器。甚至某些单位在原位测试过程中,只有几个是现场做的,其他的都是照此编造的。

4.2勘察纲要编制不完整

部分单位勘察纲要内容不完整,甚至在施工前未对点平面布置图进行勘探和审核;更有甚者某些单位拿不出勘察纲要;填写的仪器编号和责任人签名不完整。如野外施工及静探试验的记录和室内土工试验的试验日期和责任人签名缺乏,不具备可追溯性,有的漏签、有的自动记录的静探数据缺少责任人签名。很多单位未真正落实勘察原始资料的校审,一部分单位欠缺原始的资料,且原始资料的归档制度有待完善。

五、强化岩土工程勘察的措施

5.1建设程序要根据要求贯彻落实,规范市场行为

推行全程化监理科学的建设程序需秉承几个原则,即“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一是要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根据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全面监督管理项目招投标及其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二是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全程化,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防止发生不合理的行为,最大限度地确保勘察质量及获取投资利润。

5.2强化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完善质量管理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勘察设计企业需通过有效质量管理体系的办法及要求,运用pDCa循环进行实施岩土工程勘察及管理。勘察设计的能力也要相应地提升,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5.3岩土工程的勘测需通过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和克里格法,以避免任意布设勘探点

分析评定岩土工程时,可采用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及高密度点法,以提升勘探的精确度。岩土工程的勘测过程中,可通过回归分析法来获取准确额的基承载力特征值,需利用计算机整理岩土工程勘测的资料,以确保成果正确无误。

结束语

勘察方案设计是勘察技术工作的策划过程,进一步理解勘察目的和勘察工作目标,了解场地工程条件和前期相关工作内容及深度,预测各种岩土工程问题,并使之符合相关要求的多次循环性的过程。勘察方案的设计工作应要求钻探、原位测试、检测技术人员共同介入和配合,使优化设计的结果真正成为能够在现场条件下的易于实现的优化方案,同时应注意增强勘探布置工作方案的应变性,以确保勘察成果的技术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明.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方案的优化设计[J].岩土工程界.2007.(04).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3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方案;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5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对工程地质的断层、地形、地貌以及地下水位等资料的调查搜集。就目前实践状况来看,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是对地质情形的静态表达,难以实现对地质参数的动态和多维反映,不能满足岩土工程空间分析对信息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加快使得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快速发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发展迅速,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数字化得到了推广。但在实际实践过程中,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尚未完善,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勘察资料过于地质化、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综合能力差、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缺失、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脱节。

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方案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是在结合计算机网络和现代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岩土工程信息进行勘察的有效手段。就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的方案制定来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

数字化就是将一些分散而多种多样的要素或单元合并组合成一个更加完整或协调的整体。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是指应用当代测绘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CaD技术,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把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有机地集成起来,建立综合的计算机辅助信息流程,使勘察设计的技术手段从手工方式向现代化CaD技术转变,作到数据采集信息化、勘察资料处理数字化、硬件系统网络化、图文处理自动化,逐步形成和建立适应多专业、多工种生产的高效益、高柔性、智能化的工程勘察设计体系。

(二)岩土工程数字化系统的组成

岩土工程数字化系统的组成。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涉及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地质学、地质统计学、地质建模、autoCaD和word自动化等一系列技术,他们以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规范作为相互联系的基础组成一个系统工程

三、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模块技术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的应用能够实现岩土工程勘察中场地方域的数字化、场地物性指标的数字化、场地地层的数字化以及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的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岩土工程勘探中由于数据内容的复杂性和形式的多样性造成的处理困难。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的实现将地质统计学的相关基础理论与现代技术进行融合,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本文就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数字化模块技术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GiS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虽然GiS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有区别,然而二者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二者皆涵盖和空间坐标相关的信息,GiS注重空间信息的采集与分析,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注重空间信息的分析与决策。一般来说,和以往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技术相比,GiS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形式与内容上复杂多样性、较强的可视化操作功能及空间分析能力等优势。

(二)岩土工程建模

一般来说,多样化的场地地层构造皆能够抽象为点、线、面及体4种要素的集成。场地地层在空间上都需要一定的地点与范围,空间关系、属性及空间等特征是场地地层的重要基本特征。场地地层的数字模型包括准备、简化假设及建模等阶段,具有确定性、可视化及可修改性等特点,其中场地地层建模过程为:现场勘察资料的采集、地质与变量描述、空间分析。在场地地层建模中一般常用的方法是表面模型法,此外还有数字模型法与图示模型法。

(三)数据库建设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涉及到信息的共享,因此,构建高效经济的数据库显得尤为重要。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常常具有空间性与多源性的特征,一般数据库技术是很难实现对这些数据的处理。随着GiS、计算机图形学及空间科学的发展,这为复杂的空间数据采集、存储及分析建模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的出现为岩土工程领域复杂的数据管理,空间数据分析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手段,目前,以GiS技术支持的数据库技术已经应用到地质学的众多领域。

四、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是现代工程设计的重要工具,能够为岩土工程勘探提供动态、多维、有效的地质数据信息。目前,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建设已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广泛推广,但相关技术的不成熟和系统功能的不完善,使得空间分析能力的不足、勘察信息数字化程度不够成为了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必须深化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流程的数字化,从而解决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问题,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一体化,以推动我国工程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银孙.数字察图、数字制图与勘察设计一体化[J].科学技术通讯,1997,(3).

[2]唐业清,李启民,崔江余.基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

[3]包惠明.桂柳高速岩土永福石城坪滑坡抗滑桩变形的原因及加固措施[C].全国第四届山区地基基础学术会议论文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

[4]沈芳,黄润秋,等.地理信息系统与地质环境评价[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27(2).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4

【关键词】优化;岩土勘察工程;地基设计;策略

前言

目前,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建筑的基础就是地基,地基设计的好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的作用,而进行地基施工主要依赖于岩土勘察结果。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在建筑工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两者都会对建筑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虽然我国的岩土勘察工程以及地基设计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改善与优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这对工程的质量具有保障作用。

1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的概述

岩土勘察工程要将建筑项目的要求作为依据,分析、研究、评价对建筑工程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如环境特征、地质和岩土等,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岩土勘察工程进行编制。现场检验、室内试验、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工程地质测绘等是岩土勘察工程的主要工作。根据勘察结果,在满足勘察工程各阶段所需的报告成果文件的情况下,全面地分析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基础传送的上层结构荷载是由地基来支撑的。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要确保地基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正常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其在建筑物整体荷载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质的破坏。一般情况下,地基的土质在受到压缩、膨胀收缩、湿陷、冻胀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都会发生变形,但是这种变形允许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外,对地基进行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地基基础底面单位面积压力应比地基的承载力小。

2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2.1准备工作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会影响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工作的开展。很多工程在实际施工中普遍存在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整个工程项目出现延期的现象。资料收集不全面、未能精确分析勘察数据、未能全面地掌握岩土勘探工程的深度与范围等都是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的表现。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勘察手段就是岩土勘察工作,因此,需要严格按照填写标准与规范,认真详实地对勘察报告中的内容进行填写。如果不按照规范执行,会使勘察报告缺乏实质性和价值性,只是简单地对勘察数据进行总结与分析,会导致地基设计工作中如果遇到困难,将无法得到解决,从而延误工程。

2.2勘察报告内容不规范

勘察单位仍受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框架的影响,在岩土勘察报告中多以描述为主,勘察结论与建议较为笼统且不具针对性,多为理论研究,未能对建议给予重视。参数不仅不完整,而且存在矛盾,报告内容也存在不规范表达的情况。这使地基设计和施工人员无法将其采用,导致了勘察和设计工作不能顺利展开。

2.3岩土勘察与地基设计规范性不强

只有规范地进行施工操作,才能保障工程的质量。虽然在岩土勘察与地基设计工作中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很多工作人员未能按照规范标准来进行。这就是规范性不强的表现,极易在后期的地基工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严重时甚至要返工返修,使企业的经济利益遭到严重损失。经调查发现,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规范性不强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主要表现在由于受到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岩土勘察工作无法落实与展开;或者勘察人员并未进行全面勘察,只是勘察了重点地段,导致勘察结果的片面性,对地基设计的相关参数产生直接影响,为后期的建筑工程埋下安全隐患,甚至会拖延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等。

2.4欠缺对环境条件的考虑

地基是整个建筑的基础,要建造一座质量可靠的建筑就必须具有安全可靠的地基。但是在现实的地基设计中,往往会缺乏对周围环境的考虑,地基周边的环境同样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如气候、山体滑坡、地震多发带等。所在,在对地基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以防止其对建筑工程带来影响,延误工期。

3优化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的策略

3.1加强对前期准备工作的检查

为防止发生准备工作不足而使工程延期的现象,应落实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的准备工作,并严格对其进行审查。对于勘察目的、技术,以及岩土工程的特性,准备工作中的相关人员必须对其具有全面的了解,对施工场地、相邻场地的岩土信息和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在收集、了解、整理了各类信息、资料后,制定出合理的岩土勘察方案,使勘察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这就需要确保地基设计数据的准确性。

3.2提高勘察报告的规范性

需对勘察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组织其参加各类相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使其勘察知识更为丰富,从而有效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只有勘察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其编写的勘察报告才会更具针对性,同时还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令报告内容更为规范,提高定量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3.3加强对勘察现场的监督

为避免发生不规范取样、试验、钻探等现象,应对勘察现场的监督进行加强。另外,还要加强审查勘察报告,对报告中的勘察质量、工作量以及各个数据结论等一一进行审查。勘察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充分发挥自身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的作用,对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进行加强,使勘察市场能够健康发展。

3.4综合应用勘察方法

对岩土进行勘察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因此,在实际勘察工作中,为确保勘察结果的可靠性,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各种勘察方法。例如,需要进行划分勘探点位的岩土分区界,应首先运用挖槽法;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同时勘探深度不大时,可使用挖井法;对地层土层的承载力或者其他指标进行查明时可选择方便快捷的触探方法。

3.5制定区域性勘察与设计规程

我国地质环境的特点较为复杂,同一名称的地基土,可能会由于成因环境的不同而在物理力学性质与力学性质上存在差异。从地基土的承载力来看,有些地区会低一点,而有些地区又会高一点,制定规范时主要是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去考虑,其建议的指标对大部分地区是可行的,但对个别地区来说却过于保守。所以,要对地区性的研究进行加强,以制定出具有区域性的勘察与设计规程。

4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工作人员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努力创新,从而使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的发展得到促进。

参考文献:

[1]熊朋.浅谈岩土勘察与地基设计工程中的问题和优化[J].大科技,2015(08).

[2]李刚.论述优化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3).

[3]钱程.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探讨[J].环球人文地理,2015(08).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5

【关键词】地基设计;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种建筑工程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促进了建筑工程的进步,建筑工程的安全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问题。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实际当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设计与勘察的脱离等,影响了地基设计与岩土勘察工作的效果,给建筑工程的安全埋下隐患。

1地基设计与岩土勘察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1.1准备工作不到位

在开始地基设计与岩土勘察工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才能确保地基设计与岩土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当中,准备工作不到位现象十分普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相关资料收集不充分,无论是地基设计还是岩土勘察,都需要在详细了解目标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水文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某些资料收集不完全,就可能给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工作埋下隐患。

其次,勘察工作缺乏严格规划。岩土工程的勘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只有根据全面、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划的不严格,是岩土勘察受阻的主要原因[1]。

1.2工作过程不规范

地基设计与岩土勘察的规范使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际当中,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不规范现象十分严重,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的难度,这种不规范包括以下两方面:

首先,在地基设计中,由于岩土勘察的范围十分有限,地基设计的依据并不完整,其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合理性自然也得不到保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发生与实际不相符的问题,影响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合理性。

其次,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只勘察了建筑工程的重点区域,忽视了其他非重点区域的勘察,得到的勘察结果并不全面,加上勘察报告各项力学指标取值过于保守,勘察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也会给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造成影响。

1.3勘察方法不合理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由于地质结构、地层性质的差异,需要使用的勘察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在实际勘察工作中,由于勘察单位资质、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勘察费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运用的勘察方法过于简单、单一,有很多地质问题并无法准确勘察出来,严重降低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结果的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同时,在勘察报告中,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只注重了定性分析,忽视了定量分析的重要性,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片面的,影响了勘察报告的准确性,进而给地基设计和建筑工程施工造成不良影响。

1.4部门间缺乏交流

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是由不同的工作部门分别完成的,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只有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才能确保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当中,部门之间的交流效率十分低,大多依靠纸质媒介作为资料传递的方式,经常容易出现重要信息遗漏、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给彼此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降低了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1.5设计与勘察脱节

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地基设计为岩土工程勘察提供相应的工作目标,指导勘察的取样方法、手段和设备等内容,岩土工程勘察数据是地基设计的重要依据。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地基设计与勘察工作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地基设计人员无法全面了解岩土工程勘察的情况,只是依靠以往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设计,而勘察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勘察的数据较为混乱,没有系统性[2]。

1.6设计过于理想化

地基设计并不是作为一个个体单独存在的,地基性质与周边的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但是,在地基设计中,尤其是复杂环境中的地基设计时,许多设计人员为了简便,通常会忽略建筑工程的环境因素,没有深入、全面分析周边环境对地基设计可能造成的影响,设计方案过于理想化,缺乏足够的实用性,给建筑工程施工造成妨碍,甚至会引起安全事故。

2解决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过程常见问题的对策

2.1加强对相应准备工作的重视和检查

准备工作是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开展的重要基础,设计和勘察单位应该加强对准备工作的重视,在正式工作开展之前,派遣专门的人员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建筑工程项目的计划书、相关文件以及合同,项目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水文、地下管线以及周边建筑等各种信息,根据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来确定周边环境因素对地基设计可能形成的影响、岩土工程勘察应使用的方法、勘察的范围、勘察的深度等内容,为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编写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纲要

纲要的编写对于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进行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纲要当中,首先要制定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的每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保证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其次要对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确保所有工作采用统一的标准,工作所得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准确性,尽量避免结果不真实等问题,以防给建筑工程造成负面效果。

2.3做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部门之间信息的良好交流和共享,对于设计和勘察工作效率、效果的提升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两个部门之间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及时、高效传递,以便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方向偏离等问题并作出纠正,有效避免设计与勘察工作的成本浪费,提高设计、勘察工作的水平,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3]。

2.4加强对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培训

设计和勘察人员素质水平对于地基设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加强对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开展相应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勘察方法,提升人员的专业素养,为工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其次,加强对人员实践经验的培训,设计和勘察部门应安排相应人员参与到工作的第一线,展开各种形式的实践,提高相应人员的实践经验,使其加强对设计、勘察工作的深入理解,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把握设计、勘察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从而有效提升设计与勘察工作的水平。

2.5加强对施工区域性差异的重视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特点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区域内,地形地貌有着十分大的差异,适用的地基设计方法和岩土工程勘察手段有着极大的不同。因此,低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施工区域性的差异,加强对地形特点、地理环境的了解,选择与之适应的勘察和设计方法,保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合理性,确保地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地基设计和岩土勘察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对地基设计和岩土勘察过程相关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探索相应的处理对策,是相关建设部门和企业的重要工作,对于建筑工程的良好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6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与施工;地基设计

岩土工程勘察目的是查明场地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基础类型建议,提供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桩基等岩土参数,为设计、施工等提供详实、科学、准确的地质资料。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是建筑场地的岩土体,是自然界长期形成的产物,受区域地质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其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1、岩土工程勘察

1.1野外踏勘与资料搜集

野外踏勘与资料搜集这两项工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场地地形、地貌、地层急2施工条件,一方面减少勘探工作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使勘察成本合理,增强勘探单位相对竞争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拟建建筑基础形式、结构形式;

(2)场地地层工程地质条件;

(3)勘探方式的合理确定。不同的地区、地层勘探方法差别很大。

1.2原始资料的采取

岩土工程勘察一般时间短、任务重,取准、取全原始资料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最基本的工作,任何误判和假象均会直接影响工程勘察的质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野外地层的划分应尽量详细。按颜色、状态、湿度甚至钻进难易程度、岩芯采取等不同指标详细划分,为室内资料整理提供最详实的编录地质资料;对多钻机共同作业情况,应首先集中技术人员钻探一二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避免各行其是,尽而造成野外资料分层、定性、描述等难以统一,给资料整理带来困难。

(2)原位测试应严格按规范进行。静力触探试验时为减少零漂应定深调零,尤其在气温与低温相差较大的冬天、夏天,触探指标相差较大;标准贯入试验按规定进行杆长和孔深校正,一方面可以保证在缩颈和孔底有残留时测试位置控制在应测试段,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极软弱地层标贯自陷、自沉现象,,从而确保标贯数据的真实性。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按规定需连续贯入。由于碎石类土采样难、岩芯采取率低,对碎石类土的相对软弱夹层较难发现,碎石土的承载力一般较好,,但其均匀性对地基变形影响很大,现实中不乏因碎石土的局部有软弱夹层导致建筑不均匀变形过大的实例,连续贯入是发现碎石土有无相对软弱夹层、判定碎石土均匀性和密室程度的必然要求。但也有人认为连续贯入效率较低且起杆困难,在勘探时不能做到连续贯入。

(3)地下水位的观测。一方面充分考虑周围地下水开采因素,另一方面观测应在最后一个钻孔施工24h后进行,再者水位观测宜与钻孔标高相结合。我们知道,由水位换算地下水的正确流向允许±2的误差。水位量测直接参照孔口是根本无法满足该要求的。

1.3室内试验

室内试验可以测定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但这是建立在原状的土样和正确的试验方法基础上的,若脱离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均会使试验指标可信任大大降低。这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原状土样的采取、保管。首先,不同的土应采用相匹配的取土器采取土样,如软土宜采用薄壁取土器,坚硬的土可采用单动或双动二重管取土器,有些勘探单位为图省事经常采用钻进岩芯切取土样;起床,土样要妥善保管,夏天要防晒、冬天要防冻、送样要及时、存放要合理。

(2)土的定性划分。要对各种土的基本工程地质性质加深理解,掌握各种类型土的区域分布情况。如膨胀土的特征是液陷急塑性指数高、具裂隙、而且在50及100kpa压力固结试验时会出现百分表测出的变形量小于同级荷载作用下的仪器变形量的情况,若不注意这些特点,很容易把膨胀土定名为常规的粘土性土。此外,对粉土定名时不能只重视塑性指数≤10的指数,还要注意粒径>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的指标,若仅按塑性指数划分必然会造成一些误判,另外对粉土进行承载力深宽修正液和液化判别时均须根据其粘粒含量数值来进行计算,故粉土的粘粒含量是必做的项目。在有些地方,由于建筑不需要进行液化判别粉土非持力层不必进行深宽修正,而常常省略了粘粒含量试验。

(3)剪切方法的选择,直剪试验剪切破坏面与实际土体剪切破坏面不一致,剪切时排水条件不易控制,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规定,快剪试验只适用于渗透系数

2.地基基础设计

地基基础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情况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2.1粉土及粉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宽修正问题

如果对粉土仅按粘粒含量是否小于10%选取深、宽修正系数??b、?d。另外,对粉砂取?b=2、?d=3,但对很湿~饱和、松散~稍密的粉砂宜按?b=0.5/、?d=2进行修正。

2.2地基均匀性评价问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虽要求进行地基均匀性评价,但没有给出相应评价方法,有些地方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92002)评价高层建筑地基均匀性的方法来评价一般建筑地基是不恰当的。而按有些地区的经验:符号《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3.0.2条规定,不必进行地基变形计算的建筑地基均匀地基,否则就是不均匀地基,该方法是一种评价途径,也得到了较多的岩土工作者的认可,可以结合当地情况运用。

2.3地震效应问题

(1)波速测试数据直接影响场地类别的准确判定急建筑工程的抗震造价,规范规定对抗震重要性为甲及乙类的建筑必须进行波速测试。而有的单位往往一句话就估算场地等效剪切波速是多少、根据区域经验覆盖层厚度有多少,进一步依此数据确定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这是对规范认识的不足。

(2)地基处理后其剪切波速值也发生变化,场地地基土类型急场地类别也会随着发生变化,但这在地基设计中有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2.4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范规定,复合地基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地基承载力的基础宽度修正系数应取o,地基承载力的基础埋深修正系数应取1.但当在某些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不太大的土层进行CFC桩复合地基处理时,发现复合地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还没有该天然土层进行深宽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这种问题应该是新旧规范衔接不当造成的。

2.5基础形式的选择问题

(1)基础形式的选择应依据场地地层情况及区域经验综合进行,忽视任何一方面均可能造成错误。

(2)基础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情况与施工条件等因素,而不应与习惯或不正当利益挂钩;基础设计即不能不考虑地层情况、当地建筑材料及施工条件,只采用设计者熟悉的基础形式,也不能以利益的驱动违心改变合理的基础形式。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7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与策略

在各种各样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直接影响着勘察质量的优劣,是勘察过程的重要一环,是为建设工程设计参数提供有效依据的可靠保证[1],在各种各样的工程建设之前,岩土工程勘察都必须是要按照基本建设规定程序严格进行的。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在岩土工程勘察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在实际岩土工程勘察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对了解到的相关问题和策略做一个研究总结。

一、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岩土工程勘察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岩土工程勘察前的准备不够充分。岩土工程勘察前的准备工作往往做的不好,尤其是相关资料不够详细,没有详细万全的岩土工程勘察前的前期准备工作,那么岩土工程勘察何谈有效进行,何谈高效高质量,只有承担勘察任务的公司充分做好岩土工程勘察的准备工作,认真对待,在实地勘察时再能得心应手,才能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2]。目前来看,为了最大程度节约勘察成本,很多勘察公司没有对岩土工程勘察做合理的安排,尤其是前期准备工作,导致岩土工程勘察时问题多发,效率下降,妨碍了勘察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影响了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殊不知这不仅浪费了公司的时间,也浪费了金钱,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二)野外情况下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不高。在野外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往往缺乏合理的安排,导致工作很难顺利进行,勘察质量不高。在野外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升高,经常遇到临时改变预先制定的方案,加上设备数量增多,这就造成设备监管问题容易出现漏洞,管理不到位问题时有发生,这也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计划性和可控性降低。在野外环境下,勘察资料记录人员的自身素质受到了考验,由于环境恶劣,加之工期紧迫,监管人员放松了对勘察记录人员的监督,若记录人员素质达不到,就会导致记录质量下降,最终导致记录的内容不能客观的反映所勘察的实际情况,这成为影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又一个不确定因素[3]。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岩土工程勘察需要采集足够多的式样进行测试才能更真实有效地反映当地的情况,属于是以点带面的研究方法,若采集式样数量不足,则会降低勘察结果的可靠性,而采集式样测试是需要付出成本和时间的,很多勘察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和时间,往往会投机取巧,减少采集试样的数量,这是影响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可见,野外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会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

(三)室内检验的规范性不强。岩土工程勘察的采样工作完成之后就要进行实验室的检验工作,首先检验人员的检验技能、专业素质和技术手段将会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若检验人员素质欠缺,操作不规范或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就很可能导致检验结果与实际出现偏差,而这样一个有偏差的实验结果又会带到下一步的数据处理当中去,一致一错到底,而对于数据整理人员,若统计知识不够深厚全面,处理的数据也可能出现误差,这是式样检验的又一不确定因素,比如,在对层状土进行检验时,由于土性差异较大,因此要多次进行对比,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进行验证,才能确保检验的结果更接近于实际[4]。

二、应对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的策略

(一)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前的准备工作。针对一些公司岩土工程勘察前准备不够充分的问题,相关公司应严肃认真对待,在岩土工程勘察前尽可能收集到详细的勘察资料,积极展开刚要和安全的交底。首先要提高勘察人员的自身素质,建立以个高素质的岩土工程勘察团队,保证勘查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其次,因地制宜,针对实际场地情况,选用不同的先进多样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可以提高勘察效率和勘察质量。

(二)同时做好勘察和设计工作。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与勘察设计工作相分离,是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要同时做好勘察和设计工作,也就是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而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实现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计算机化,这就要求掌握大量而又先进的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地质统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岩土工程建模技术等等,来保证计算机化的实现。

(三)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对于目前市场上仍然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不光是要从岩土工程勘察公司自身解决问题,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措施,对岩土工程勘察企业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建立一套有效防范问题的体制机制,从而长远有效解决企业操作不规范问题,这包括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来保障。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高效进行需要一批专业素养高的技术人员来保证,无论是勘察前的设计人员,勘察时的勘察技术人员,还是采样后的实验人员,都要求其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保证最终结果的出现,因此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在职人员的培训,适时提高培训标准,以带动整个勘察行业的发展。

(五)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科技含量。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已不能完全胜任现在的勘察需求,因此,相关公司应及时引进科技含量更高功能更强大的设备,以满足现代勘察的需求。

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为建筑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勘察和设计工作、规范市场行为等策略,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贾少华.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2:210-211.

[2]陈志芳.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1,12:56-57.

[3]王东利.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探讨研究[J].城市地质,2013,04:15-20.

[4]韩飞.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家,2013,05:43-44.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8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地基设计;优化

1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的含义

岩土勘察是指对工程建设场地的环境地质、岩土特征等进行查明分析,编制勘察文件。勘察主要包括勘探及采土试样、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现场检验和检测等内容,通过这些方法对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编制各阶段所需要的成果报告。这些阶段可以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等。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的用于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不会被破坏,从而能够保证其上的建筑物的稳定安全。构成地基的土体或岩体应当具备在膨胀收缩情况下形变较小的特点。地基设计就是对基础地面的单位实际压力、建筑物沉降值和地基滑动方面考察,要保证设计在地基可承受的范围内。

2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岩土勘察与地基设计缺乏规范性

质量安全是建筑工程中首屈一指的问题,只有规范的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岩土勘察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仍存在不能严格执行技术规范标准的行为。岩土勘察如果缺乏规范性,会给地基设计带来很大的影响,引发工程质量问题,甚至导致返工的不良后果,不但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损害了声誉。就目前来看,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缺乏规范性的主要表现有在受到地形、地质条件限制下不能顺利开展岩土勘察与地基设计工作、只选择性的对重点地段进行勘察,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安全隐患。

2.2对环境条件的考虑不充分

在进行地基设计时,需要考虑周围环境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尤其在地震带或山体附近的建筑物,更要考虑多变的气象环境条件。因此,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如果没有将环境因素纳入到设计的考虑范围内,会给工程的进展和质量带来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施工进度。

2.3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不畅

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作为一个工程整体性的勘察设计工作,需要多部门之间的共同交流沟通。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多数部门都是以报告的形式来实现信息共享,这种信息的传递方式效率低下且容易造成解读差异,所以各部门质之间的沟通交流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造成资源共享的不畅。同时,由于设计的最终结果可能与岩土勘察并不完全符合,所以更需要勘察和设计两个部门的交流沟通来实现数据的准确性。

2.4勘察报告的严谨性不足,缺乏准备性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能够影响到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工作。而在实际的施工中,许多工程的工期延误都是因为前期的准备工作不足造成的,一般看来,准备性工作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能全面的进行资料收集、勘察所得数据的后期分析不准确、没有充分掌握勘察的深度及范围。由于岩土勘察工作在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所以如果在勘察报告中无法详细具体地展示勘察内容,不能严格根据规范标准执行勘察活动,会造成勘察报告的严谨性不足,缺乏实用性和价值性,为之后的地基设计带来不便,甚至会造成工期延误。

3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的优化

3.1重视工程与环境的共同作用

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尤其是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可能带来不良岩土问题,所以在施工前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论证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同时,环境也能对工程施工带来影响,所以在进行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时,也要充分做好准备。

3.2加强工程勘察前期准备工作

岩土勘查和地基设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其有效落实能够避免工程延期、停滞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务必强化对岩土勘察与地基设计前准备工作的检查,通过充分理解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特性,明确勘察的目的和相关技术技能,制定能够为勘查工作提供指导的岩土勘察方案,确保为地基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3灵活运用多种勘察方法

目前国内的岩土勘察方法较多,应当结合实际的勘察目的和工程状况,综合御用各种勘察方法。例如当勘察深度不大且地下水位较深时,可以考虑探井的方法;而当需要划分的勘探点位可以考虑挖槽法;对于需要对地层承载力等指标进行快速勘察的可以采用触探方法等等。

3.4提高报告与纲要编制的规范性

报告和纲要的准确性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提升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规范性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建筑勘察设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岩土勘察工程制度,量化审核标准,提高在实际工程操作中的技术性和规范性,确保得到的岩土勘察分析结构的科学合理性。另外还应当对勘察报告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勘察报告的实用性和价值性,督促岩土勘察人员根据规范严格执行勘查工作,对岩土勘察工作的质量进行把关,以为之后的地基设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5提高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是施工人员,因此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升工程人员的整体素质。所以在进行岩土勘察与地基设计时,需要提前做好培训工作,对工程中的重难点进行强化指导,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平。可以通过建立考核奖惩制度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精神、经济甚至是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奖励,以不断提高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4结束语

本文对建筑施工中的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的问题及优化措施进行了论述,作为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必须不断提高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水平,以保证建筑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鹏,周述军,包振宇.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14).

[2]莫汝仁.岩土工程勘察的存在问题及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08(18).

[3]李云.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3)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9

关键词:岩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勘察技术

前言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重点工作,其勘察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对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具有直接影响作用。随着今年里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不断发展,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得到创新发展,而如何科学应用勘察技术组织开展勘察活动,为工程建设施工提供准确指导,成为相关部门研究的重点课题。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运用进行了如下分析,以期推动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行业的优化发展。

1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是基于岩土工程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依据工程建设需求,应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对工程项目施工所在场地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层结果、岩土性质、土质特征等等)以及环境特征进行勘探、分析与评价的工作[1]。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有效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设计与施工的决定依据,对保证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与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是提升工程整体品质不可或缺的存在。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较强,设计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广,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随着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地层钻探)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实现综合勘察技术在不同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科学应用已成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发展的必然需求,针对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实现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结合应用,如大地电磁场岩性检测技术、工程地质测绘技术、多瞬面波技术、原位测试技术等等,可实现对岩土工程现场地质情况的全方位勘察,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勘测结果,提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工程项目建设的优化发展。因此,研究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综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工程地质测绘技术、勘探与取样技术、原地测试以及室内试验技术、高密度电阻率技术、横波反射技术、大地电磁场岩性检测技术、多瞬面波技术等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得到广泛应用[2]。基于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综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2.1工程概述

本文工程项目为3栋8层高的居民住在楼建筑,采用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基础设计为条形。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相关要求,地基基底负荷量需高于160kpa,根据相关条例,判定本该工程重要性在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为保证建筑质量与安全,根据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在工程施工设计与建设前,应用综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对其施工所在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对其岩土工程进行评价,用以为工程地基建设提供施工指导。

2.2综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运用

根据工程施工场地情况以及工程建设需求,本文主要采用工程地质测绘技术、勘探技术、原地测试以及室内试验技术以及新型多瞬面波技术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1)工程地质测绘技术的运用。工程地质测绘技术是较为常见,也是应用作为广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该技术主要侧重于对工程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测量,并通过数据分析研制岩土层存在的年限。与此同时,工程地质测绘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人员根据地面情况的分析,为后续勘察技术的选用奠定基础。具有经济、准确、高效的优势。(2)勘探技术的应用。勘探技术是对钻探物等勘探方法的总称,侧重于地工程地下地质情况的勘察,并通过应用与之相关的勘探取样技术,实现取样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更为准确的数据,用以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与此同时,不同工程环境选用的勘探方法也不同,因此在应用勘探技术时,需注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保证工程经济性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物探、钻探或坑探[3]。(3)原地测试以及室内试验技术的应用。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国,为明确探知岩土工程的各物理指标与参数(包括地质强度指标、地下岩层结构指标、岩层固结变化参数以及地质渗透性参数等等)。基于现场环境下的原位测试技术,其工作周期相对较短,代表性较强,可实现对复杂岩土工程的高效勘察。但由于原位测试技术运用的投入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等)较大,不适用与大面积的推广。因此,针对应力路径管控难,边界条件相对复杂的岩土工程勘察,则需选择室内试验法进行实践操作。(4)多瞬面波技术的应用。多瞬面波技术(图1)是基于现代技术应用而形成的新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可在短时间内进行信息的高效收集与处理。其工作原理是借助不同介质中面波传播存在规律与变化,借助专业设备与仪器向地面发射面波,并通过感应器进行信号感应、收集、分析与处理,形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用以体现地下岩土介质结构特征与地质条件,从而完成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目标,为工程项目建设设计与施工提供准确依据。

3结论

总而言之,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对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当今高度重视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的背景下,岩土工程勘察单位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明确认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以及勘察技术科学应用的重要性,为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真实与全面,需依据技术应用特点,实现综合勘察技术的有效运用,从而提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整体质量,促进岩土工程勘察行业、工程建筑行业的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岐山.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浅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5):162~163.

[2]龚伟.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基础[J].建材与装饰,2016(49):182~183.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10

关键词:地质勘察、岩土工程技术、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岩土工程勘察体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现阶段,岩土勘察技术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出来。岩土勘察是岩土工程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岩土工程的造价、质量和安全使用周期,通过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用,岩土勘察技术将更能满足超高层建筑和基础建设项目工程的要求。

二、工程地质勘察与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

1.工程地质勘察的发展现状

(1)岩土参数难于确定

大多数岩土体受力状态复杂,是非均质、各向异性的,难以直接观察和检查,岩土设计参数就难于确定。如对粉土的划分,粉土试验复杂,经常会出现塑性指数的误判现象;粗颗粒土、残积土和风化岩等这些岩土层,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进行室内室外试验,其参数确定亦比较困难。

(2)工程地质测绘不到位

工程测绘是岩土勘察的基础工作,主要是观察、分析和推断地质性质,为后续勘测工作提供依据。由于测绘工作的技术性措施不够,会存在对岩土体和岩石风化层厚度分析不够,对软弱结构面和地质构造、地质形态的界定不准确等情况,这样会导致地形地貌、断层、地层界面、风化程度等资料离散,不能充分显示地质特点。

(3)监察机制不完善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规定:“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性质、基础形式、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但因为缺乏系统的、完善的监理监察机制,使得不规范岩土勘察现象存在,勘察时不参照设计要求不依据建筑物实际荷载等,导致勘察报告深度、广度和精确度难以满足要求。

(4)勘测的数字化水平低

如果技术条件欠成熟欠规范,那么数字化的某些设计系统环节就会有失连贯和精准。岩土勘察提供的勘察信息资料一般以表格、文字、图片等形式呈现,描述偏向于定性内容,数字化程度低,就会造成勘察资料理解、处理、运用上的难题。

2.岩土工程技术的现状

岩土工程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欧美国家,它是在土木工程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体制。岩土工程研究解决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

就勘察现状的情况来看,“只认识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只提出问题而不去动手解决问题”。只局限于“地质资料”,虽然也对“勘查报告”提出一些很抽象宏观的观点,但对于设计是否合理,施工后效果怎样,却少有人认真探讨过,而只对基础工程的效果和工程质量的好坏、成败负一定责任。这可以看出许多地质勘察人员在提高岩土工程技术水平上没有责任感、紧迫感。结果是勘察资料的水平、深度和质量一直都在原有的基础上重复,却无突破。

从设计方面来看,就岩土工程体制的做法,岩土工程师发挥很大的作用,不但要提供基础设计基准,而且要决策工程方案,结构工程师通常都要采纳听取岩土工程师的意见。但目前国内的做法却是:结构工程师是基础方案的制定者和决策者,他不直接对岩土进行勘查测试,有些对复杂场区无直接认知者,仅仅根据“勘察报告”的资料进行基础工程设计,就很难提出既合理安全又经济的方案来。然而,为了保险起见,设计师就采取加大安全系数的方法,这样既不经济,还会导致不安全因素。

从施工角度来看,由于把勘察,设计,施工三个方面分开来,因此勘察人员对开挖基坑检验的工作没有明确责任,如果有补充试验工作也不会主动去做。所以基础工程施工和建筑物竣工后的表现性状监测,勘察人员也不再负任何责任.在这种脱节的情况下,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就很难进行下去。

我国岩土工程技术发展如此缓慢,原因有二:第一是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缺陷,造成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奇缺。另一条是体制上的弊端,把一个完整的工程体制比如勘察、设计和施工分开来。近些年,在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人们也意识到把勘察、设计和施工人员统一在一条战线上,更有积极的岩土勘察人员仅仅在公司名称上下功夫,把“工程地质勘察公司”更名为“岩土工程公司”的现象。但由于知识面不够,只懂勘察不懂设计,岩土公司最后还是停留在勘察和施工方面。

三、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与岩土工程技术发展的展望

1.岩土勘察秩序将会更加规范

因为岩土勘察的工作比较复杂,它可能会同时涉及很多方面的测量工作,所以如果每一项测量工作都由单一的部门进行就会使得勘察的效果比较低,同时如果不加规范还可能使得勘察的工作进行的比较混乱。随着岩土技术的发展需求,岩土勘察的工作在未来必定会对勘察过程进行规范,主要是对勘查中的各个工序进行规范,确保在多个工序同时进行时的勘察不会混乱的同时保证勘察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勘察效率得到提高使得勘察工作更加科学化。

2.岩土工程勘察将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的发展已经使得现代化的设备取代落后的生产设备,新设备的运用在生产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勘察在未来肯定也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勘察需要对很多东西进行测量,与此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传统的陈旧工具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所以在现代的岩土勘察中已经出现了用红外线进行勘察的技术,这些先进设备在岩土勘察中的应用使得勘察结果更加精确,同时提高了勘察工作的效率,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勘察必定会加大投入研究的力度,可以想象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数字化的设备满足勘察的需求。

3.岩土勘察监理机制将会更齐全

不健全的岩土勘察监理机制会影响施工计划。因此,为提高岩土勘察的效率和质量,岩土工程部门需要全程监理岩土勘察的全过程,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需要严格监控岩土勘察工作的每个工作阶段,进一步健全岩土工程勘察机制,同时随着监理机制的齐全,对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力度的加强,岩土勘察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将会被制止,这样不仅岩土勘察的工程质量和效率会被显著提高,而且又促进了岩土工程中各个环节的实施,保障了岩土工程的施工进度。

4.岩土工程勘察员素质将会越来越高

岩土勘察工作的专业性很强,所以勘察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勘察工作的质量,为了满足岩土工程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岩土勘察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从而提高人员素质,同时勘察人员在进入实际勘察工作之前要经过长时间的实习期,才能正式进行勘测工作。另外,有关岩土勘察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必须加紧健全,从而为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只有通过这两方面的改善,勘察人员才能更好的在工作岗位上工作,同时统一的规范使得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统一,从而使得勘察结果也更加统一。勘察人员的素质提高了,也会改善勘察工作中的不足现象,提高了岩土工程的经济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是国家各项建筑工程的前提,对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岩土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岩土勘察,并且根据建设程序基本的要求,各项工程建设在施工设计前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以保证工程整体质量,更好地为国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军:《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中的分析及解决措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08期

[2]徐伟军:《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城市建设·下旬刊》,2011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