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的区别十篇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的区别十篇

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0:57

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的区别篇1

美术教育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德国。美术教育是一种以美术为教育媒介,充分挖掘美术的素质教育功能,追求普通教育意义的人格素质教育效果的教育行为或教育活动,也就是说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完善人格而协调地发展人的整体素质。所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是以美术为基点、以教育为载体、以人为本位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这是美术教育的本质含义。美术教育分为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和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着眼点,从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同时借助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传达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美术文化的整体发展。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的着眼点在教育,从教育的价值来看待美术教育,把美术作为一种媒介,建构以美术为学科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人的道德观、情感观、审美观、智力和创造力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以便促进人的全面素质发展[1]。因此,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可完整地被表述为: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达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性,获取一般教育学意义之功效。

2合理定位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所大学或学院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的归宿。有研究者从宏观角度指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一个体系,一般由3个层次组成,即国家层次、学校层次和专业层次。国家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宏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社会需求和本科教育的特点规定了本科教育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学校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中观性的培养目标。它依据国家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学校的科类性质、在整个高等学校系统中的地位、所在经济区域、办学传统和条件等,制定培养目标。不同科类、层次、区域学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科类和层次,由于所在区域不同,其培养目标也会有所差异。专业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微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既要依据国家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又要依据学校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及专业性质等做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可见,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应根据具体国情、区域特点、学校类型、学科特点制定合理的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3民族地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仍未能脱离专业美院美术教育培养模式,未把美术与教育真正结合起来,以技能型专业美术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仍占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培养目标过于技术化、专业化。当前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基本沿袭了其他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自己没有突出的特色。故此,笔者认为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应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

首先,突出师范性。不少师范院校的学生,谈专业多,论教育少,只想经过个人的奋斗成为艺术家,轻视美术教育。这种态度是缺乏师范意识的表现。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师范观念,院校就要明确培养目标。师范院校的培养对象是中小学美术教师,要专门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方法和规律,而美术学院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专门的美术人才,是一个个性很鲜明的专业。目前,由于高校扩招,师范类和美术类美术专业招生的考试形式几乎一样,都是以绘画为主,录取的文化分也是国家统一划定的,在这种招生制度下,学生的志愿容易混乱,考生往往以为美术学院和师范院校的美术专业差别不大。因此,考生在选择的时候含糊不清,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进入了认为美术专业就是画画的误区,导致了学习目标不明确。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能真正体现师范性,学生容易认为师范生就是多学点教育学和心理学,与美术类专业区别不大。这些都是缺乏师范意识的表现。抱着画家梦去完成师范学业,出发点就是错的,更别说有满腔的热情进行教学研究了。所以,师范生要实事求是地立足专业,认真研究师范美术教学,这样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重技巧轻理论或是重理论轻技巧都是不可取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明确师范是什么,美术师范生该干什么,这样才能清楚专业的学习方向,认识师范教育的意义,师范性教育才能得到进一步强化[2]。

其次,深化美术教育的文化内涵。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应是美术教育的文化化,使得美术教育从片面追求美术技术转向追求美术文化。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培养一种文化人,而不是“匠人”,这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美术教育的文化化要求我们在培养文化人的同时,也要在美术技术学习中加大文化的含量,对任何一幅作品的解读都不能脱离该作品的文化环境、文化演变和风格形式等特点。多元文化理念要求每个学生都与具体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相连,学生不仅是一个自然人,更是一个社会人、文化人,他需要的是课程对自身文化的接纳和认同,因为他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历史文化境域作为基础来理解他所面对的复杂的现实世界。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文化化提出,使人们对美术的学习从以往过多关注技能方面转向了关注美术的文化内涵方面,从而把美术与相关文化结合起来,以便达到美术教育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

再次,强调民族化。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本质特点就是民族化,这是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强大优势。民族化是多元文化社会对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过去尽管也强调民族特色,并以此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特色学科。况且民族特色与民族化也是不同的,民族化可以体现在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培养目标层面上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尤其是对民族美术的深厚情感,要热爱民族美术,关心民族地区,自尊自强。长期以来,失之偏颇的美术教育理念使得许多人对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文化有着错误的认知,好像只有现代的美术及其教育手段与理念才是先进的,一提到民族的艺术,似乎都是土气,甚至是落后的,是狭小的地域性的,不能融入现代美术。因此,在民族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不仅要加大民族民间美术的知识容量,使其系统化,更要加大对民族民间美术的情感培养力度。换句话说,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本土美术的教育工作不能只强调教育内容的知识性及其系统性,要同时重视教育内容的情感性与思想性,要将思想观念的教育寓于知识技能的教育之中,通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形成正确的情感与观念。

最后,与地方需求相结合。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院系培养目标的归宿是培养目标与地区密切联系。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院的培养目标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密切关联。多元文化社会所要求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也必然包含美术院系培养目标的地方性要求。高等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衡量一所大学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在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市场上,作为市场追随者的大学或学院,如何突破重围,树立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笔者认为,需扎根于本土特色,从本地区产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动力,走出一条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差异化的道路,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地方大学或学院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及专业领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从过去过分强调国家整体性向地方性转变,在培养目标上突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人才规格、专业设计和办学形式上有较强的为地方服务的针对性,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适时根据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和行业领域,在不断满足地方需要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作为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院系的培养目标,不仅要突出地方特色,而且要全方位实现地方化,避免盲目地向内地综合大学或专业学院行列迈进的误区,在创办地方特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打造区域教育品牌。

4培养能为民族地区服务的人才

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的区别篇2

   (一)课堂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社区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美术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实现课堂性与开放性的统一。社区教育由于针对群体年龄、程度不一,因此在课堂上传授美术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课堂学习也是社区教育管理的体现,统一制定的培训课程和固定的时间地点,便于社区居民自发地参与学习,自觉地遵守美术培训的制度要求。艺术源于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观念,强调教育离不开生活,美术教育更是和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社区居民有着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他们对审美的认知和美术修养更能激发其对美术的热爱和切实的感受。因此,社区美术教育还要走出课堂,到生活中、自然里去感受艺术文化。如带领社区居民外出学习、写生等活动有利于居民锻炼身心,以达到社区教育的本质目的。

   (二)适合社区居民美术认知程度参加社区美术培训班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其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设计培训课程时要遵守因人施教的原则,为社区居民设置适合其认知和接受程度的美术课程。一开始可以通过生动的美术作品、结合生活的美术历史和案例来启发社区居民对艺术的向往,以探视居民对中国现代美术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从而更多地了解居民心理需求。社区居民中,有些人对民俗文化很了解,甚至是民族美术文化一脉相传的继承人,可以请他们担任教师,既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另外,在教学内容上也要进行艺术种类和内容上的甄别。现在美术文化发展空前繁荣,一些前卫、鲜活的艺术文化充斥着人的眼睛。由于接受人群的限制,社区教育需在美术专类和表现内容中选取适合社区居民文化和经历的内容进行教学。比如,需要过强体力活动及刺激的内容不适合老年人学习,应尽量挑选表现美好自然、和谐生活的主题,有利于美化生活的美术活动,回避沉闷的色彩和忧郁的艺术题材。

   (三)寓教于乐寓教于乐的“乐”有愉悦身心的含义,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乐”,重视快乐的活动高于单纯教育意义。社区教育既要满足社区成员教育的要求,又要满足其“乐生”的需求。美术活动有利于锻炼身心,使人心旷神怡,很适合在社区教育中开展。在教学中应侧重兴趣培养,注重动手活动,让社区居民在美术培训中体会到美术本身的魅力和带给人精神上愉悦的享受。

   二、开展社区美术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美术吸引力社区美术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生活质量,陶冶情操。为此,应通过展会、美术馆以及网络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艺术文化,普及美术知识,努力营造社区美术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社区教育是涉及教育和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一项系统工程,尤其需要政府加强统筹领导和综合协调,把社区美术教育变成对外开放的平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以及发挥社区公民个人和社会团体自治积极性、有效地组织开展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要从经济、社会与人相互协调的角度出发,把发展社区美术教育作为优化社区环境的重要举措,形成各部门领导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局面。政府部门应采取切实措施,认真组织社区开展各种各样的美术活动,加强对社区美术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三)建立有效的社区美术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推动社区美术教育发展的必要前提。第一,明确社区美术教育管理制度。要制定社区美术教育各项管理规章和工作制度,将社区美术教育发展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运行的轨道,明确美术教育组织和居民个人在社区美术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其行为。第二,形成社区教育实体为主、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美术教育运行机制。社区要利用各种题材和形式的美术教育、文化资源,联合各种社会力量,举办社区美术培训机构,并发挥其组织、协调等作用。

   (四)整合社区美术教育资源促进学校与社区的双向开放和互相衔接,社区内的图书馆、美术馆、文化站等设施设备,要向社区居民有序开放,同时结合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些美术培训和艺术文化欣赏等学习基地。定期组织居民收集有关家乡的风光民俗图片、故事等,通过整理筛选制作多媒体投影或是短片,将家乡发展的标志性街道、建筑等的一些图片打印出来用于课堂教学,让他们在观看中意识到自己家乡的美丽以及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深化审美情感,激发爱国爱乡热情。

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的区别篇3

一、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理念的学理依据与政策依据

“桂中”是一个概述地域方位的名词,是广西中部地区的俗称。桂中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如有首批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艺术为高校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中来,推进学校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也有着一定学理依据和政策依据。

(一)学理依据

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教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内在关系,高校课程的设置、教学改革与高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职能的内在关联也有着深层的理论依据。在人类学家的视野中,学校“课程”是“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民族都创造发明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人们将其认为“精华”的部分编写成教材,放到学校中作为“课程”,以便能够进行代际“文化传承”。可见,课程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传承形式,它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民族交往、民族发展和民族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生存与发展受到了极大地威胁。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主要机构和场所,应当义不容辞的承担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圣职责和艰巨任务。课程作为高校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主要工具,总是体现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将一定社会的文化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与教师的日常交往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习得了这些文化。高校审美教育是高校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教师通过选择一些具有丰富审美意蕴的艺术文本和艺术样态作为教学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感受艺术美的生成、理解艺术美的内涵、把握艺术美的价值等各种审美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审美态度,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的一种特色鲜明的优质审美教育资源,既要传承发展,又要应对文化现代化的矛盾,因此,科学合理的设置既能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又能适合学生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的课程,处理好民族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的关系,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所面临重大问题。

(二)政策依据

2004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呼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并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中指出:“当前,面临着来自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保护状况堪忧:大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间文艺、技术、礼仪、节庆、游艺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流失境外;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民众的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工作资金短缺。”要求“各级文化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担负起责任,并积极主动地与民委、文联等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吸纳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文化系统、民委系统、文联系统、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各个方面的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开设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业,大力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研究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培养一批懂专业、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普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大力推进高校特色办学,强化高校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功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中也指出:要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建设。因此,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是有着一定的政策依据。

二、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现实可行性

柳州师专地处桂中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这里少数民族文化非常丰富,不仅拥有被首次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而且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这些鲜活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为学校的审美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学资源。然而,这些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独具民族特色和极具艺术特色的民族艺术,在现代“工具理性”的冲击下正逐步消失。柳州师专作为处于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地方高校,目前在其课程设置和教学科研中,都缺乏对这些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传承和研究,特别是对于以文学艺术为教学重点的中文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没有对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给予足够的关注,教师在上一些专业基础课如《文学概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美学》等课程时,更是缺乏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内容的介绍,这大大削弱柳州师专在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和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的功能,也制约了其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的建设。因此,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学校的审美教育中来,是丰富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强化其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和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的功能,进而打造其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建设的迫切需求。

三、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路径与策略

民族地区的高校教育是民族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少数民族人们久远历史记忆的积淀,是其灵魂与精神集体表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俗性、传承性和民族性。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地方高校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应依托、开发和利用地方少数民族文化教学资源,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审美教育,培育和突出高校的办学特色。这不仅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开发与高校审美教育和谐共生发展的需求,也是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命感的需求。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专家滕星教授指出,在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学校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学校的教育目标与任务:一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溶人现代化主流文化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与行为方式;二是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一不可。要在学制、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方面具体落实这一教育目标与任务,要做到将二者有机结合。少数民族学校应成为文化多样性的传播与培训中心”[2]。柳州师专是桂中地区唯一的一所师范类高等学府,学校享有“桂中基础教育师资摇篮”的美誉。作为一所民族地区的高等学府,柳州师专不仅要为桂中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师资保障,更要为桂中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在柳州师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中,将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无疑是拓展和创新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良好路径。对于如何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实践中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路径进行尝试。

(一)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挖掘和整理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它需要一个长期持续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现阶段,我们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收集和整理,主要可以采取网络收集和田野调查两种路径。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无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来源之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查阅和收集到一些关于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料,如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资料、桂中壮族歌谣和瑶族舞蹈的视频、桂中苗族服饰和侗族鼓楼的图片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我们可以了解目前有关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现状和一些基本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形态。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料的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极其有限,而且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因此,我们在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深入到少数民族族群的地进行实际的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中不断的收集、挖掘、整理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民族文化艺术,如来宾麒麟文化、忻城土司文化、金秀大瑶山文化,以及壮族的歌谣、瑶族的舞蹈、苗族的服饰、侗族的鼓楼等艺术形式,并整合互联网所收集的资料。同时,将所有资料分门别类建立数据库,为提炼桂中地区民族文化艺术表征提供必要的资源。

(二)凝炼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表征形态

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3]桂中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其文化艺术丰富而庞杂,因此,我们在对桂中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全面挖掘、收集、整理之后,必须还要对其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凝炼出最能代表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形态,使之成为柳州师专课程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比如,桂中地区忻城县所保存的土司建筑是全国保持最为完整的土司文化遗址,是桂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化形态之一,享有“壮乡故宫”的美誉。然而,土司文化是集“精华”与“糟粕”于一体的民族文化,从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来考察忻城土司文化,无疑它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品之一,而从土司制度的内涵而言,它确实存在着诸多“糟粕”之处。因此,我们挖掘、整理、提炼桂中土司文化艺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到深度挖掘,全面整理,另一方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桂中土司文化中的具有很强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民俗文化、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等作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正如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时所说:“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又如,桂中地区的苗族和侗族都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在课堂教学课程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对其进行面面俱到的讲解和分析,只能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华部分。因此,在全面挖掘、收集和整理桂中地区的苗族和侗族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要提炼出既能彰显它们各自身份又具有艺术美感特征的民族文化艺术形态。无疑桂中地区苗族绚丽多彩的服饰艺术和侗族独具特色的鼓楼建筑艺术和芦笙艺术成为了这两个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表征形态。

(三)多维度论证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

桂中地区拥有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柳州师专中文学科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丰富教学资源。而如何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融入到具体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来,并形成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加以实施和推广,则需要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严谨、充分的论证。诸如中文学科课程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内在关联、高校审美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相融合合理性、高校教学科研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之间必要性、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特殊性与柳州师专中文学科建设现实性的契合关系,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学理上做出深入明晰的阐释,才能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提供学理上的依据。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然而,理论的前瞻性与现实滞后性和特殊性之间有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从在学理的维度论证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高校审美教育可行性的同时,还必须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与规划纲要等方面进行论证。此外,我们还要对柳州师专所处的现实境遇、学校的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中文学科的课程设置与学科优势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从而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四)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实践

在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凝炼出能够表征桂中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样态,将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教学资源上的保障;而从学理、政策、校情等多维度论证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将为其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有利的支撑。就桂中少数民族文化如何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实践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1.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来。高校的课程教学是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主要路径之一。目前,在我国高校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高校都会开设“文学概论”、“美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传统课程,尽管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有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由于这些教材的编写者考虑到“全国通用”的视域,他们在教材内容的编排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却是大同小异,在这些传统的教材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往往处于一种“缺席”的地位。柳州师专作为桂中民族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有着得天得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和传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就目前学校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而言,缺乏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应有的关注。例如在“美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按照美学理论的既有的基本体系,着重对“美的本质”、“审美经验”、“形式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审美范畴”、“美感”、“审美教育”等一些基本理论概念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再结合教材中列举的一些典型的艺术形象对它们进行讲解,很少结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分析和解读。这种“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无疑会游离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之外,学生除了了解一些艰涩的美学概念和“古典”的艺术形象,很难从“美学”教学中获得切身审美艺术的“美感”,从而导致“美学”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无法真正实现审美教育与审美交流的目标。如果我们在“美学”课程教学中能够“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将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融入到“美学”教学中来,适当的选择一些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案例对一些基本的美学理论的内涵进行具体阐释,同时又能从理论上对一些具体鲜活的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学理分析,这样一方面使得一些晦涩的美学概念不会显得空洞无物,另一方面使得学生能够切身的体会到身边鲜活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作为一种美的存在,形成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度审美交流,使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认知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美学”教学的审美教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意识。

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的区别篇4

一、农村初中美术教师队伍“短板”问题十分突出

农村地区初中美术教师队伍是农村教师队伍的短板之一,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队伍不整”

调研表明,农村地区初中美术教师数量不足。以调查县为例,该县12个乡镇的12所初级中学只有专任教师10人,分布在其中的6所学校中。美术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1%左右,低于体育、音乐教师3.7%和2.7%的比例。被调查学校班级数量与美术教师数量的比例为19:1,显示出农村地区初中美术教师仍然十分缺乏,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同时,初中美术教师队伍依然是“兼职教师”为主,教师美术素养“良莠不齐”。教美术的教师大多不是美术专业出身,基本是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兼任,调查学校100%都存在“兼职”美术教师现象。兼职教师大多没有系统学习过素描、色彩、艺术创作、美术技法等美术专业知识。不仅如此,近70%的“兼职”美术教师在接受调查时坦言,现代教育技术、综合科学知识等也都有欠缺,现有美术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很难满足美术课教学的要求。另外,初中美术教师队伍“老少分明”“男多女少”。在现有的专任美术教师队伍中,50岁以上的5人,占50%,30岁以下4人,占40%,30岁以上、50岁以下美术教师只有1人,占10%,美术教师队伍有明显的断层现象。而且,男性美术教师(含兼职美术教师)占78%,占据绝大多数,女性美术教师明显偏少。

2.“军心不稳”

受近年来高中教育规模扩张的影响,中小学美术教师“层层拔高使用”的现象十分突出。农村小学、初中教师中的美术骨干力量被严重削弱。被调查的12个乡镇中,有7个乡镇都出现了美术教师的拔高现象。其中,5个乡镇的5名美术骨干教师被高中、职中“择优选拔”调走。同时,由于近年来农村地区农民子弟大量涌入城镇就读,造成了城镇教师急剧缺乏,许多县市每年还通过调考的方式将一些优秀农村教师调入城区学校,近三年中被选拔调走的农村美术教师,占到了现有美术教师队伍的三分之一左右。另外,还有美术教师“孔雀东南飞”,“不辞而别”。三年中,12个乡镇有4名美术教师选择辞职。调查表明,近70%的现有专任教师对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不满意或十分不满意,68%的教师对自己的工资待遇不满意或十分不满意,原因主要为音美学科不是考试学科,在课时补贴上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补贴往往仅为考试学科的50%~60%);课外辅导、美术宣传、校园活动多为无报酬劳动或补贴极少。近半数以上的教师“十分想到城市学校工作”。中学教师平均任课6~12节不等(在未开足课时的情况下)。音美教师面临授课年级多、学生多,操作困难的实际情况。此外,音美教师还要负责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的组织、辅导等繁杂工作。美术教师普遍感到压力大,责任大,待遇得不到保障,教师队伍军心不稳,队伍提升受到了很大影响。

3.教师资源浪费严重

调查发现,一方面,农村初中受过专业训练的美术教师并不多,教师数量不足;另一方面,美术专业毕业生中相当多的人完全脱离了美术教学工作,改行做其他工作。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美术属于小学科,非考试学科,教师工作与他人没有可比性,直接影响其评先评优和职称评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师选择离开美术教学,而改教其他学科,甚至甘心去做一些辅工作。

二、农村初中美术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1.初中美术教师队伍建设对农村教育改革意义重大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指出:“把普及和发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作为重点”。然而,当前,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师队伍薄弱直接引发美术课“质量不高”“形同虚设”等问题。至2010年,“农村学校开课率达到100%,处境不利地区的学校达到80%”的目标并没有落到实处,“大幅度地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大打折扣。初中美术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教师队伍不整则是一个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指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切实把艺术教育摆在学校教育应有的位置上。特别提出要采取激励措施,加强农村地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须把美术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升到不仅关系到艺术教育的质量,也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开展,关系到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的重大问题,予以重视。

2.初中美术教师队伍建设与其他学段、学科相比具有较大的特殊性

实事求是地讲,无论从农村初中的现实状况,还是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乃至于初中美术教师的专业要求,农村地区初中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其他学段、学科相比都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初中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关键环节。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初中教育在客观上仍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而且在效益和成果的评价机制中升学率仍处主导地位,在办学方向上重视升学,在培养目标上重视智育,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应考学科,美术学科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此同时,农村初中美术课也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境地。农村学校还没有确定的美术教学的评价标准和依据,美术课被普遍看做可有可无的“陪衬”,距离《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美术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教材”目标还相差甚远,信息化资源缺乏与美术课堂的有效融合,这些都构成了农村初中美术课堂的特殊之处。这些特殊性必然影响甚至造成了农村地区美术教师建设的特殊性。一方面,美术教育的特质要求美术教师“应该既是教育家,还要成为艺术家”,对美术教师的要求本身就“高人一筹”。另一方面,农村初中在依赖“兼职教师打天下”的背景下,所谓的“美术教师”队伍中包含了各种专业的教学人员,但他们大都不把自己当做美术教师看待,而仅是应付课时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初中很少有真正的美术教师。而相当数量的美术师范类学生毕业后不愿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也使得农村美术教育后继无人,形成了恶性循环。美术教师队伍建设遂成为既特殊又困难的工作。

三、创新农村初中美术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1.对初中美术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政策倾斜

实施政策倾斜,就要求各级特别是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充分落实上级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尽早、尽快地把农村初中美术教师需要解决的工作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列入政策制定的议程;同时要及时终止对美术教育、美术教师带有歧视色彩的“过时的”政策,着手制定和完善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教师积极性和整体素质的地方教师优惠政策体系。县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借助职能部门专门予以落实。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美术教师的整体水平,从而保证“义务教育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1]

2.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吸引美术专业师范生到农村任教

建议国家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有针对性地增加美术教师的培养数量。同时,各地要积极跟进,实施各地方的“特岗计划”。建议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代偿学费、免费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选拔更多的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到农村任教,补充初中美术教师队伍。

3.创新农村美术教师培训机制,提升农村初中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建议建立“各级教研机构统筹,充分利用地方高校专业资源”的农村地区美术教师培训体系。借助地方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优势,解决长期来美术教师缺乏专业培训的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实施初中美术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立足长远,选派更多的初中美术教师到高校进修学习,逐步形成美术教师骨干队伍,并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各地教研部门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化网络系统,建立和完善开放型教师培训网络,形成网上培训机制。建议以市县或乡镇为基础单位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的形式,举办美术学科教师的专项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创造条件,多形式、多渠道地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师学科教育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创新农村初中美术教师管理机制,强化美术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的美术教师的鼓励政策,在工资待遇、教学评定中充分考虑美术学科在农村地区的特殊性,进一步完善核定有利于美术教师队伍稳定的编制标准;实施学区内美术教师资源共享机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尝试优秀教师巡回授课制度;形成制度化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城乡的中小学教师在评定高级职务时,原则上要有一年在农村或者是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

总而言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采取各种举措,创新农村美术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的初中美术师资队伍是农村初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的区别篇5

笔者就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做了一番调查,试作分析并提出改革浅见。

一、师资严重缺乏

师资严重缺乏是影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滞后等重要因素,就本人所在教育辖区而言,全区有十所完小,四个教学点,学生人数约有7000多人。而全区仅有专业美术教师3人,已有2人在中心校(该校有2000多名学生)1人在下面小学,根据笔者所知,这3三位美术教师还不是专职,而还担任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任务。在美术教师如此匮乏的情况下,那美术教育又是如何进行的呢?没辙!美术教育只好像肉摊上的“零碎”分派到各位科任的身上。然而这些教师又没有受过很好的专业训练,专业知识很不全面、不精深。因此这些教师在上美术时,绝大部分人一般采用如下三种方式:一是在黑板上随便画一两幅简笔画,便让学生照着画,然后随便打个分数便得了;二是没有目的地让学生画,临摹、描绘,凭空想象也行,而后随便给个分就行;三是教师到教室一坐,只要把学生管住不吵、不闹、不走出教室就行,你爱干嘛便干嘛,甚至用来上别的课。一学期下来,甚至小学六年都没有上过一堂正经的美术课,大家试想这又如何能谈得上美育呢?

二、教学条件落后

学过绘画的人都知道,学习绘画那得具备许多物质条件。如画板、画纸、颜料、画笔之类的学习必须品。记得上学那会在这方面花的钱最多。然而农村的经济比较落后,此类的学习必须品好比凤毛麟角。笔者就次也做了一番调查得知。

学生个人绘画学习用品的情况:

画板画夹:全区没有一个学生拥有一块真正意义上的画板。

颜料、画笔:仅有的是市面上买的彩色画笔。所谓的水彩、油画、国画颜料听都没有听说过。

画纸:用白纸折叠成的或是学校发的16开的图画本。

画册:学校发的美术课本或各科课本中的插图。

学校美术方面的配置:

画室:全区没有一所学校设有画室。

画板:没有。

颜料:仅仅是为出墙报用的广告粉。

画册、图书:没有。

大家试想在如此教育教学环境下,怎能把美术教育开展的好呢?这又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又有怎样的影响?然而这种情况又将持续多久?

三、应当采取的对策

针对以上所述的现实问题,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和提高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教学水平。

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的区别篇6

通过深入学习《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理解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的和价值追求;比较高中新课程与原高中美术欣赏课、义务教育课程的区别,抓住普高美术课改的关键所在;把握美术新课程的定位、课程的性质、以及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设计、评价指标的特点和要求,以学生为本、以学校为本,有效开展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学工作,构建有特色的高中美术课程体系。

一、把握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与要求

课程的定位:普通高中课程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是义务教育的延续。高中美术课程既要体现基础教育的特征,又要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和专业院校的美术课程相区别。与义务教育的区别在于,它适度地向美术本体回归,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面要求更高,相对学习面可能更窄,不必像义务教育阶段那样面面俱到,然而又是蜻蜓点水般的学习;与专业院校的区别在于,它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要求方面必须与学生的兴趣、时间和条件相适应,学习的难度,尤其是技能学习的难度要相对低。

课程的性质:强调了课程的人文学科的特征,通过课程学习传承美术文化,形素养;调节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发展空间,有助于更好地规划人生。

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美术课程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特点,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通过美术课程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多元文化;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提高美术素养;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选择性是此次高中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学生有权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和发展需要选择课程内容,学校和教师可根据美术教学设施的条件、美术教师的特长等因素来选择开设的模块。

课程结构设计:首次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实行选修制和学分管理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可能性。

课程目标设计: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课程目标,教师实施课程更具可操作性。美术课程各内容系列的“成就标准”,各模块及每课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按照三个维度来设计。

二、设计有学校特色的美术课程开设模式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由9个学习模块构成,在9个模块中,选一个模块,修习18个学时可获得1个学分,每个高中学生在三年内必须修习3个学分。鉴于“美术鉴赏”对高中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美术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建议在3个学分中采取“1+2”的选择策略,即鼓励学生先选修“美术鉴赏”,以获得1个学分,再在其他内容系列中任意选修两个模块。

新课程实施以来较突出的问题是:不重视课堂常规教学、教学过程随意性较大,表现在教学设计文本粗略,忽略对课外作业情况的评价或分析,无课题板书,吝于图解、示范,不出示经典作品的题目、作者,无明确的作业练习要求,教学语言表述忽略美术术语的运用等。

因此,要注意深入研究教材,加强教学设计;要把握教学重点,不要随意选取,偏离教材的主要内容,如美术语言、美术基本知识、美术创作方法和美术发展规律等基础性内容。此外,对于配套的教参辅助材料缺乏的情况,建议区内教学资源共享,或因地制宜利用各种当地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或本人特色的美术课程。

三、研究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状态,更注重阅读理解和判断,而不是盲目听从;更注重主动学习和探究,而不是被动接受;更注重知识的组织和归纳,而不是知识的片断;故在高中美术教学的方法和过程中,要更注意学生的理解力和探究能力的发挥,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组织与归纳,注重技能训练,做到理解与练习相结合。特别提倡“搜集资料阅读欣赏讨论探索实践创造评价延伸”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注重以小组方式进行问题、主题、案例、情境的研究。同时提倡师生共同构建一个平等、开放、互动的教学氛围。

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的区别篇7

【关键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建设;教学体系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概念后,“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在我们国家迅速展开,在高等院校当中同样开启一股研究“非遗”的热潮。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就高等教育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事业中的使命与作用建言献策,呼吁大学教育在越来越多的优秀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濒临消失的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次会议开启了构建我国“非遗”教育体系的序幕。

自此之后,很多高等院校相继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和保护“非遗”,如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苏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非遗”研究中心。同时,一些高校在公共课和部分专业课的授课中尝试性地开展“非遗”课程教学,如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工艺美术专业开设热贡唐卡教学等。特别是2011年国家颁布施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更是为“非遗”在高校教学中常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作为广西的高师美术学专业教师,近年来一直尝试把本土的“非遗”美术元素纳入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当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如何在广西的高师院校开展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教学实践及其模式建设提一些设想,以期和广大同仁为我区“非遗”的发展与传承尽绵薄之力。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广西地处我国东南,是中国唯一的沿海、沿边、沿江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以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为主的12个世居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承载着广西各族人民的生命记忆,反映着他们的传统生活和生产方式,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自治区政府就已经开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抢修工作,出版一系列少数民族风俗、民间艺术等方面的著作。直到本世纪初,中国的“昆曲”进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上下出现了研究“非遗”的热潮,广西也开始了全面的“非遗”研究和保护工作。2003年,自治区政府启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1+10”工程,即以建设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为主,以南丹里湖白裤瑶、三江侗族、贺州客家等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为辐射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群,努力创建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模式。2005年,自治区政府颁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桂政发〔2005〕47号)中明确提出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区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并提出多种途径保护广西的“非遗”。此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与广西民族大学合作成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启动“薪火相传工程”,以及“全区公共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务培训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进修学习班”等各种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时至今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广西高等学校开展“非遗”美术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广西许多优秀的“非遗”艺术遗产正面临大面积的消亡,少数民族语言的语境丧失、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非遗”技艺的传承断裂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昨日的“非遗”有可能成为今日博物馆、美术馆中永远的记忆,“非遗”的保护迫在眉睫。

2008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针对“非遗”保护的紧迫性,普遍认为当前最缺少的是大量高素质的保护人才、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和全社会对“非遗”知识的认知与普及,而这三方面的实现,地方高师院校无疑具备最佳条件,也最适合成为大规模“非遗”研究、保护和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广西的高等院校,长期以来肩负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社会各行业专门人才的重任,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变革,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和人才格局数十年的发展和成长。开展“非遗”美术课程教学,可以加速“非遗”知识的普及和高素质“非遗”保护人才的培养。此外,传统“非遗”技艺依靠家庭相传和师徒相授的方式,一旦儿女或者年轻人不愿继承,“非遗”技艺的传承就会断裂,如果把“非遗”技艺纳入我区高校的美术专业课程教学,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优秀的“非遗”传承人数将会不断扩大,并广泛带动基层“非遗”美术课程教学和全社会对“非遗”的普遍关注,从而在根源上解决“非遗”传承人缺失的现状。

2011年颁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广西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西部人力资源强省(区)行列,建成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广西建设民族教育示范区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突出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突出民族地区办学特色;突出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的民族特色;突出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因此,根据区政府关于打造“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的目标规划,本区高校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有计划、针对性地开设“非遗”课程教学,加大“非遗”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的比重,让“非遗”美术课程真正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会对我区“非遗”的保护、传承,特别是对“非遗”的活性和完整性保护产生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地方高师院校凸显地域民族文化、打造教育品牌的必由之路。

目前广西已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共五批,375个项目,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47个项目。和美术学科相关的“非遗”涉及民间艺术、民俗活动、民间技艺、传统节庆等多个领域。

三、广西高师院校“非遗”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一)整体规划、统一布局

“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纳入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整体学科规划中。从学校层面而言,应该把“非遗”纳入公共课程教育体系,在公共必修课当中添加至少一门“非遗”通识课程,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等,让学生了解国内、区内“非遗”的分布,懂得“非遗”的内涵、特点、分类,以及“非遗”保护、研究和开发的相关知识,为“非遗”在各个专业学科教学的具体实践与深化奠定基础;从美术学科而言,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当中至少列入一门“非遗”美术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内、区内“非遗”中丰富多彩的美术元素,懂得“非遗”当中服饰、雕刻、绘画、蜡染、建筑、刺绣等多个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及承载在这些美术元素上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非遗”课程强化,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地方高校学生对身边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非遗”的兴趣。

(二)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公选课协同渗透

《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2001年推出实验稿,首次把美术教学上升到人文教育的层面,同时,教育部推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给地方学校美术课程建设赋予了更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此后高校美术专业特别是高师院校的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的比重逐年增加,除了各个具体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如美术学专业开设的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设计专业开设的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等课程外,中外建筑史、中国服装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课程也进入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同时,各个专业还开设了相应的人文类选修课和特色课程供学生选择,比如美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民间美术、少数民族文化概论等课程。我区高校可以精选一些代表性的“非遗”美术资源,化整为零,有计划、分头进入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通过不同理论课程的“非遗”美术教育渗透,从整体上建构起较完善的广西民族地区“非遗”美术课程教学的理论框架,为广西“非遗”美术教材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此外,按照《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规定,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必须完成一门艺术类课程的选修。因此,美术专业教师开设全校性的广西“非遗”美术公共选修课,向全体学生介绍和宣传我区的“非遗”美术资源,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所强调的“向公众、尤其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的精神一脉相承。

(三)专业技术课和特色“非遗”传习坊并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口授相传”这一形式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因此,传承人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和政府虽然都在尽力挖掘和保护“非遗”传承人,但传承人的濒危和现状的脆弱依然不容忽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形势更为严峻。比如文化部公布的四批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广西入选25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55岁,平均年龄71岁,一些独门绝技可能随时面临消亡。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利用人才培养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肩负起培养本区“非遗”传承人的责任。

从美术学科专业角度而言,应该从四个方面展开“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一是在美术学或设计专业下设置广西代表性的“非遗”技艺侧重方向。比如服装专业可以开设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瑶族服饰)侧重方向;环艺专业可以开设少数民族建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侧重方向;美术学专业可以开设陶艺制作(坭兴陶烧制与制作技艺)侧重方向,民族工艺(壮锦)侧重方向;等等。二是专业技术课授课中具体的“非遗”技艺学习。比如手工艺课程教学中学习毛南族花竹帽编织、侗族的刺绣、傩面具的绘制等。三是建立特色“非遗”项目传习坊。根据高校的地缘优势和美术专业学科优势,联合地方政府和“非遗”传承人,在高校成立“非遗”项目传习坊,以固定的场所,长期不间断地开展具体的“非遗”技艺的传授和学习,最终形成传授、学习、继承技艺、创作作品并反哺技艺、扩大影响形成规模等良性的传承过程。四是利用美术专业考察课和实习课,在“非遗”集中地建立教育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各美术专业学生赴基地开展“非遗”技艺教学实训,亲身感受和体验“非遗”产生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通过田野调查、访谈等方式整体上认识“非遗”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四、广西高校“非遗”美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

“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系统、科学、合理的规划,需要从培养计划、课程大纲、课时学时等方面精心修订,除了上面的课程构想外,还需要强调几个关键因素和环节:一是“非遗”美术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没有专业的“非遗”教师团队,“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成了空话,不但无法传播“非遗”知识和培养传承人,更会扰乱正常的美术专业学科体系,误导学生对“非遗”价值和内涵的认识;二是“非遗”传承人进课堂。“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一定要“非遗”传承人的参与,特别是“非遗”技艺的授课初期必须要“非遗”传承人的亲授,才能保证原汁原味的、鲜活的“非遗”技艺进入高校课堂;三是“非遗”美术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和特点,除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非遗”知识的普及,“非遗”管理人才和科研能力培养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四是产、学、研的结合。要把“非遗”的研究、传承与社会发展、时代需求紧密结合,要与当前的经济文化发展接轨,特别是非师范专业“非遗”美术课程教学中,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注重“非遗”项目研发、产品销售、技能推广等方面。

结语

总之,构建广西高校“非遗”美术课程体系,既是新形势下对我区“非遗”保护和传承方式的积极探索,又是普及和宣传“非遗”知识最深入、最持久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与我区打造“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的目标精神相一致,也是民族地区高校创建本土化美术教育体系、适应本区域社会文化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有效尝试。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需要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

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的区别篇8

近几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在美术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尤其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和城镇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我们在欣喜之余,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中小学校,艺术教育正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开展得还相当薄弱,离《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规划(*—2010年)}中提出的具体目标还相距甚远。可以说,没有占全国受教育人口80%的大多数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繁荣,我们就无法实现既定的艺术教育目标,提高整个国民艺术素质更无从谈起。因此,笔者对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以期引起大家都来关注农村美术教育,并把农村美术教育落到实处。

一、目前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历史、政治和地理等诸方面的原因,中西部广大农村,尤其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种严峻的现实状况导致了这些地区学校的美术教育面临着重重困境。

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美术教师的匮乏。就笔者所在地区的调查,目前近60%的农村中小学没有专职美术教师,很多学校让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使美术课流于形式。整体美术开课率尚达不到40%。同时,我们却又看到另一种现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几年从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和其他美术院校毕业的本专科大学生宁愿漂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里打工,也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从事美术教育工作,造成大量的人才闲置与浪费。这固然有大学生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原因。这些大学生几年专业学习下来,往往花费了近三四万元的家庭收入,他们希望尽早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家庭分忧,而目前,贫困地区学校的教师待遇还是不能吸引他们安心工作的。这种状况延续的时间越长,就会造成恶性循环,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师就会越匮乏。而且随着社会信息交流和开放程度的增加,农村中小学现有的师资也在流失,乡镇的老师向县城学校流动,县城的美术教师向经济发达的城市公立或私立学校流动。这无疑对农村的艺术教育是釜底抽薪。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学校和大城市学校的差距没那么大,现在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已不是个别现象。

现有师资水准较为落后是农村美术教育面临的又一困境。农村学校现有的美术教师一部分为非专业兼职教师,另一部分多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毕业的中师毕业生或专科毕业生。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村学校美术教育还是让学生长期去画石膏几何形体或者简笔画,忽视鲜活的现实生活和变化了的社会现实,更没有考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离,自然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当然,美术师资水准的落后与教育机构、学校对教学设备的投入、教师继续教育情况也有很大关系。目前,80%的农村中小学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或美术活动场所。

由于经济的落后而带来的师资匮乏、教学水准不高、教育观念落后、教学设施缺乏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暂时性的。但农村美术教育中还存在着另一种隐性的,也是更大的困境是由于长期城乡环境的差异而造成的城乡文化的差异性。

中西部农村在特定的历史、政治和地理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相对稳定和悠久的文化(包括美术民间文化),长期以来同他们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和悠久历史共存,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美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总是同一定的社会、民族、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相适应,作为具有人文素质的美术教育无疑应该体现和遵循美术的这一基本规律,使之能够适应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的需要。而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在政策、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处理好“城乡文化差异”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做到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在实际教学中,农村贫困地区学校所使用的美术教科书都渗透着都市人的审美情趣,充满了城市色彩和西方美术文化观念,既使涉及到一些民间美术的内容,也多是以都市人猎奇的眼光来欣赏和判断。教材内容缺乏农村学生鲜活的生活感受,远离他们的文化氛围。而老师囿于教材内容,也只能一知半解地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尽管在新课程体系中,国家实行了三级管理模式,给予地方、学校30%的自主课程。强调“教材应尽量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具有可操作性。应考虑不同地区学生的基础、地方资料和文化特色,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易教、好学的教材,应使教材具有多元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而我们实际提供给农村学生的美术教科书的知识内容多是远离他们经济基础的生活现实,与他们的文化情景不甚相关,自然也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因此脱离贫困地区实际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审美价值取向的结果只能是牺牲一代人的审美素质。

二、影响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

在当前很难快速把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水平的现实情况下,影响农村美术教育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在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的对艺术教育的认识问题。首先是我们的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其次是我们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虽然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进了教育方针,把艺术教育作为启迪人的智慧、滋养人的心灵、发展人的个性及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使青少年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学校管理者,往往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对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总认为美术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因而在制定政策措施、教学经费投入和教学设施配备、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能予以支持,就使本来就没有多少基础的美术教育举步维艰,这是造成农村中小学校开课率低的最重要原因。这些管理者和教师往往是上世纪“”后至20世纪80年代的毕业生,那时期对美育的忽视最终要到现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所以美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和作用往往是长期的。我们看到即使一些学校开设了美术教育课程,但往往教师负担过重,缺少必要的教学条件。笔者在一所中学调查时发现,一位美术教师每周要上23节课,每班学生在100多人,而又缺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上课非常无奈,而学生更是缺乏兴趣,苦不堪言,这样的美术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虽然个别地区或学校的领导者对艺术教育有了一定重视,但往往对艺术教育的理解却偏离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进行美术教育不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而是为少数学生服务,把美术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和扩大学校经济收入的手段,让美术教育走上应试教育的方向。现在很多中小学一窝风开设美术特长班,实质上是以牺牲普通学生的审美教育为代价,以艺术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这些错误认识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健康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陈旧的学校美术教育评价标准与模式,也是影响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我们的一些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艺术教育观念陈旧,往往盲目效仿经济发达的城市美术教育模式,并以此用来实施和作为衡量美术教育的标准,而不能立足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开掘本地的美术教育资源,所以他们感到美术课和美术活动因不具备条件而无法开展,进而形成等待思想,缺乏对美术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主动性。

三、加快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途径

针对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严重匮乏,艺术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推广音乐、美术主辅修教学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性研究的领导,确立艺术师资培训基地,培训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等都极大促进了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而我们更应该着眼于解决具体问题,重在落实的角度,来探索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更新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是推动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关键。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更新贫困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学校管理者的艺术教育观念,逐步消除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将对美术教育的有关决策、引导和评价起到关键的制约作用。这个方面往往容易停留在口号上而未能落到实处。因此对领导和管理者的培训是当务之急。

(二)通过继续教育,更新农村学校美术教师的艺术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美术教师是教学的具体组织实施者,原来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不能适应新的现实需要而显得过于陈旧。而现代社会需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学会终身学习,继续教育,才能应对新的挑战。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者通过离职学习、远程网络学习、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培训美术教师,并且制度化、规范化、周期化。使他们明确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具体目标,进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学探索,在美术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愉快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努力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让他们学会学习。

(三)建立有农村地方特色的美术教育方式是贫困地区美术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经济上的贫困并不意味着文化资源上的贫困,首先,这些地区往往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以河南农村为例,中原文化的厚重博大积累在各地的人文景观和民间美术资源上,剪纸、泥塑、面塑、编织、刺绣、民间玩具等门类繁多,而雄奇的北方山川,广袤的豫东黄土地,丰富的自然植被和富饶的物产为美术教育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又与学生的生活习性、文化传统相依相伴,与他们有着自然的亲和力。其次这些地区因远离大工业化的城市而较完整地保留着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如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重视亲情和团结互助的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等,这些正是高度工业化、物质化的现代社会正在失去和需要弥补的。因此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呈现出困境与机遇、劣势与优势并存的态势,如果使这种机遇和优势转化为现实,农村美术教育就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的区别篇9

关键词:高中美术现状

一、当前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1、国家教育政策层面。高中美术是按照国家教育大纲要求开设的必修课。高中阶段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高中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为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而不是简单的应试教育。在新的高中课程设计方案中,着重强调要加强高中生的综合艺术修养,而美术课正是提高学生审美情操的一门主要学科,也就是说,加强高中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学生层面。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喜欢上美术课。首先,美术课没有高考的压力,学起来轻松有趣,寓教于乐。美术欣赏课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置身课中,宛如走进了艺术殿堂,能在轻松、互动中掌握许多知识。另外美术学科的独特技法及相关知识,是别的学科中较少涉及的。高中美术课涉及面较广,包括美学鉴赏、绘画技法、工艺设计等等许多模块,虽然只安排了几十节课,但却是老师多年来修养的浓缩,不是从哪一本现成的书本中能够得到的。对于求知欲极强的高中生来说,充满诱惑和乐趣。可是,虽然学生从内心喜欢上美术课,但美术毕竟不是高考科目,多数学生认为美术课没有用,浪费时间。所以,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们只有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主”课上,甚至不惜占用美术课的课堂时间。

3、学校层面。目前,高中课程改革发展十分迅速,各“主”科目除了必修课以外,又分别开设了多种选修课,这本是一件十分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好事,但是,美术课原本就渺小的地位又一次受到了冲击,选修科目都纷纷来挤争本已有限的美术课堂。甚至,在有些学校的眼里,美术还比不上体育,因为高考要求体育要达标,还可以增强学生体质。

二、改革高中美术教育的策略

1、转变师生传统观念,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功能结合高中美术教育的目标,应把培养“人”作为美术教育的首要观念。学校应高度重视美术欣赏课教学。过去的美术课只有单纯的学习画画、临摹等。如今,学校应该增加相应的美术硬件设施,增添必备的教学资源,提供多媒体设备;同时建立对应的美术考试制度,将美术欣赏课放到与美术专业课同等重要的位置。美术教师的任务也要相应增大,需要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寻找大量美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搜集大量图片,制作出图文并茂的ppt课件,并在课件中穿插相关的视频文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享受美术课的美妙。

2、定期培训,提高美术师素质欲走出上述高中美术教育的一系列误区,提高美术教育者的素质是势在必行,因为学生学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教得如何。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对美术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尤其是处于边远山区或贫困地区的学生与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与发达地区相比已有很大的差距。政府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倾斜措施,帮助边远山区或贫困地区的学校推动其美术教育的发展。

3、加强教师的自我完善,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美术新课程改革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展,我们的美术教学内容也必须符合时代的需要,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如电脑美术,平面设计、雕塑等其他课业。美术教师是在美术的广泛范畴中引导学生运用艺术美、自然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操、发展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美术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美学知识,绘画、创作能力,自身有高水平的美术欣赏创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理有据,指导学生学好美术基础知识,为今后培养出美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必须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提高自己绘画能力,破除自我封闭性,开阔教学视野,加强横向联系,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与美术创作,将“学术型”与“教学型”结合,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4、转变教师角色,调整教学行为。美术师生角色要有新的定位,作为美术教师一定要改变过去传道授业解惑的陈旧模式,充分发挥教学的民主性,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只起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背景材料和参考书目,尽量先让学生去寻找、研究资料,在综合分析资料后阐述自己独立的见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平等、互动的原则下,进行双向交流和合作,努力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教学气氛,努力实现教学创新的飞跃。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对高中美术教育的探索

1、合理定位。高中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美术教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定位当下高中美术教育的目标。具体而言,高中美术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为宗旨,在传授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巧的同时,应促进学生全面思维能力及其创造力的发展,让艺术更加大众化、实用化、社会化。

2、在高中美术教育中融入当代艺术教育。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迅速,它因具有丰富多彩的视觉形式和求真的价值而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表达及审美能力,可以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开设当代艺术鉴赏课程,这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美育目标的实现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提升高中美术教师的素质。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美术教师可以说是国民素质的塑造者,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前锋,因此提高美术教师的素质就显得尤为必要。学校应该努力为高中美术教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不断提高并维持高中美术教师的艺术直觉和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目前高中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要搞好高中的美术教育,教师需要不断地充电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注重美术教育的过程,让美术教学走在学生个人发展的前面,从而进一步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徐建荣.美术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大出版,2001

[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的区别篇10

一、将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

幼儿的知识是在操作与探索中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我们在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中,创设让大班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民间艺术操作区,选择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实践活动及材料,利用操作区“活动性、游戏性"的有利条件,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的机会。

1.美术区

在美术区我们投放了橡皮泥、彩色纸、彩带、碎布头、玉米皮等大量的材料,让孩子进行简单的工艺操作。在美术区孩子们憋足了劲,认真地制作起来,通过画、剪、贴,任其所能,流露出对民间艺术的迷恋,尽情地享受民间艺术美的熏陶,同时积极大胆地表现自己,去创造美、表现美。

2.音乐区

在音乐区中,我们摆放了锣、鼓、脸谱等道具,引导他们大胆运用进行表演,还摆放了各族服饰、民间舞曲录音带等。孩子们在这里没有听到生硬的说教,幼儿在自娱自乐中,始终兴致高涨,自由表演……古老的东方文化焕发出迷人的色彩,让文化经典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培养幼儿对祖国、对民族文化的热爱需要长期时间,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已经在心中萌动。

3.图书区

有民间童话选、民间故事、民间童谣等画册。孩子们通过看、说、讲,培养了口语表达能力,锻炼了交流能力。

拼摆区内,让幼儿搜集了很多废旧的民间文学图案,让幼儿拼摆、创编故事。

另外,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要求,还随时设置了自然区、游戏区等以配合民间艺术教育。

4.游戏区

在民间游戏区,我们发动家长,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玩具,并根据我们的需要以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安全因素等进行了整理,选择了陀螺、沙袋、风车、杏核、降落伞、冰棒棍等适合游戏的材料。这些材料可塑性强,可以千变万化,来源于生活中,所以深受孩子的喜爱,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可以一物多玩,充分发挥了大班孩子的创造力。

二、创设环境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要使活动区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因此,我们注重探索多样化指导方式,为大班幼儿提供充分表现美、感受美的机会。

1.创设民间艺术氛围

幼儿在充满民间艺术氛围的环境中,通过与环境和材料的合作,从中他们受到了民间艺术美的熏陶,萌发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园开展的区域活动,不是单一地让幼儿去“做做、玩玩”,而由教师从中去协调各类活动之间的联系,将民间艺术教育与区域活动有机相连,将区域活动与幼儿的一日活动有机相连。如:在“快乐的螃蟹节”这一主题中心活动中,让幼儿画《可爱的螃蟹》,我们有意识地在自然区中放置几个鱼缸,鱼缸里有螃蟹。请幼儿在绘画活动画中观察其特征、形态,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由于受活动区的感染,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用螃蟹壳制作成不同的民间工艺品,将教室打扮得特别漂亮。

区域活动之所以受到幼儿的喜爱,它能为幼儿提供较宽松的自由发挥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活动区,自由地选择操作,区域活动没有一定局限性,幼儿可以大胆地想象。

2.积极引导,激发幼儿全面参与

活动区教学时,教师应以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幼儿引导为主,重视活动的欲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

三、区域活动中实施民间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1.区角活动是愉悦性和教育性的统一

目前我们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几乎没有幼儿的选择自由:从教学活动内容、材料、方法、时间、空间、合作伙伴等方面,供幼儿选择的余地十分有限,指定远远多于选择,选择的范围也是很小的,因为活动目标和内容单一,材料欠丰富,很少考虑个性差异。区角活动则不同,每次让幼儿开展区角活动,这时幼儿会兴高采烈地来选择自己所要活动的场所,他们无拘无束,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择材料进行拼贴、表演、绘画等等。对幼儿来说,区角活动的氛围宽松,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整个区角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自己决定怎么玩,并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无任何压力的环境中,自由设计玩法,积极活动,获取经验,得到满足,尝试成功,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因而,对幼儿来说,区域活动是愉悦性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教师有计划地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条件,通过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使幼儿能主动探索,积极实践,从而达到促使每个幼儿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的目的。由此可见,区角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形式,具有教育性。

2.区角活动是表现性和自主性的结合

开展区域活动,激发了大班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区域,让幼儿在活动区中轻松愉快地表现自我,萌发了幼儿的感受美、表现美、再选美地情趣。表演区中,一个个动人的民间故事,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如“西游记”、“小羊和大灰狼”、”彩霞姑娘“等。在小朋友的表演下更生动,幼儿戴上各种头饰,伴随各族音乐旋律翩翩起舞。美工区中的幼儿画的画,剪的剪,捏的捏。他们一双双灵巧的小手创作出一幅幅、一件件精美的民间艺术作品。区角活动是幼儿发挥自主性的最好场所,它使幼儿在与周围环境及材料相互作用中,保持活动热情和表现欲望,让幼儿从中积累经验,提高水平,它是幼儿自我表现的最佳场所。

3.区角活动有益于个别化和个性化的教育

区角活动大多数为小组和个别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大班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独立或结伴活动,老师与幼儿间的个别接触机会明显增多,强化了师生间的一对一的相互作用,获得了实施个别化教育的良好机会,使教师在面对全体幼儿的同时,能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幼儿成为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个体。在整个区角活动过程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他们不是被动地服从教师的要求,接受教师的指挥,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法进行活动,使其个性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