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美术基础知识汇总十篇初中美术基础知识汇总十篇

初中美术基础知识汇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2:49

初中美术基础知识汇总篇1

[关键词]实际汇率贸易顺差商品结构贸易结构

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持续增加。迅速增加的贸易逆差使得美国对中国的汇率政策职责不断加剧,认为中国利用了不合理的汇率政策即人民币的低估向美国低价倾销,并将美国失业率上升尤其是产业工人的失业和中美贸易的逆差都归结为人民币汇率,从而不断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促使人民币升值。在中国美国商会网站上,奥巴马对中国汇率和知识产权问题提出批评,还指出中国对美国巨额贸易顺差是“操纵人民币汇率”的直接结果。很多文献大都是直接从贸易总量上进行分析,没有结合我国贸易的商品结构进行实证研究;而有的研究虽然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没有区分名义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因而常常得出不准确的结论这不利于我们从商品结构的角度认识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差额的相关性。本文尝试在更加细分的商品类别基础上,来从根本上揭示当前人民币升值情况下,中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

一、中美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中美贸易中进口额最大的两大类商品是杂项制品(StiC8)和机械及运输设备(StiC7),其进口金额绝对数值也远远超过其他商品,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总体来看,燃料除外的非食用原料(StiC2)、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StiC5)、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StiC6)、这三类商品的进口额一直位于第3~5位,都有稳步上升的趋势,而饮料及烟类(StiC1)进口额最小且趋于平稳,可能是由于国家垄断控制这类商品,使其进口不能随着市场需求而灵活变动。

中美贸易中出口额最高的三类商品依次是机械及运输设备(StiC7)、杂项制品(StiC8)和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StiC6),这三类商品呈明显上升趋势,它们都是工业制成品系列,这说明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日趋变强,且机械及运输设备涨幅迅速。初级产品出口额较低且趋于平稳。

二、实际汇率与各类商品进出口的实证检验

1.本文采用的计量模型为:

其中,LneSitCi与LniSitCi分别表示按照标准国际贸易分类法细分的第i类商品出口与进口的对数值,i=0-8,代表按照国际贸易分类方式统计的9大类商(关于SitC9未分类商品本文不予统计)。LnReeR表示各年度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LnUGDp表示各年度美国GDp指数序列的对数值。LnCGDp表示各年度我国GDp指数序列的对数值。表示我国贸易政策变量的对数值,用当年进出口额在工业附加值中的比率来模拟贸易政策变量,指数化后取其自然对数记为LnG。和代表误差项。

2.平稳性检验

为了节省篇幅,本文省略了平稳性检验结果,但结果表明各相关变量的对数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所以可以进行协整分析。

3.协整检验结果

(1)从各类商品出口协整分析结果表明:

①实际汇率弹性最大的是SitC1为1.309,而对我国出口到美国最多的SitC7、SitC8、SitC6这三类商品的汇率弹性依次为0.40011、0.1475、-0.1013影响系数较小,且第六类产品汇率弹性系数与我们理论预期相反,基于SitC1为饮料及烟类产品,带有国家垄断性质,国家应该放开管制,这样能有效缩小这类产品的对美贸易顺差。从总体来说,因为我国出口集中于SitC7、SitC8而汇率弹性不足,想要让人民币升值来达到降低总体对美贸易顺差的可行性不大。

②显著影响各类商品出口量的是美国的GDp,其次是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美国的高消费政策,增加了我国的对美贸易顺差。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有效促进了我国对美出口,特别是对SitC1和SitC3,这两类商品进出口基本上由国家垄断经营,其波动可能受政策性影响较大。

(2)从进口协整分析的结果来看:

①所有商品分类的进口与实际有效汇率和我国实际GDp及我国对外贸易政策都存在协整关系。我国经济增长对(除SitC1类)所有商品进口都产生了促进作用。我国的贸易政策对绝大多数商品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对SitC7、SitC8,这两大类商品贸易政策弹性系数比其他类商品小,国家应该有方向的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这两大类商品的进口,进而可以有效缩小我国对美贸易顺差。

②从汇率弹性来看,首先各类商品的汇率弹性系数的符号与理论预期相符,实际汇率变小,人民币升值,我国进口量变大,即Dlnisitc/Dlnreer

三、相关政策与建议

1.实施有差别的行业利率,优化贸易结构

在目前的贸易产品结构下,简单的汇率政策并不能有效地实现我国经济的外部均衡。汇率政策的制定应建立在贸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央行可根据我国不同时期的对美进出口商品构成特征进行权衡并最终对汇率政策实施相机抉择。尤其是全面加入wto后,汇率政策很难做到在同一时间对不同类商品区别对待,为了降低商品汇率弹性不同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我国可实施有差别的行业利率政策。对于利润较低的初级产品,如果其顺差继续加大,适当的高利率信贷政策可以限制其投资并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2.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快我国低端出口产品的转型升级

要通过形成内生性增长机制,带动出口结构的转型升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以自主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为主要支撑,充分利用全球性知识和技术创新资源,加快我国出口产品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2)限制已有较强出口竞争力和产能低端产品重复建设。(3)企业要通过引进、联合研发、品牌塑造等多种渠道,在我国现有的低成本优势、后发优势和大市场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新的技术优势和差异化优势,打破对我产品的技术壁垒,在微观基础上使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3.按贸易方式和产品分类统筹管理对美出口企业,促其协调发展

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按照贸易方式、行业和产品分类,分析现有对美国出口市场,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建立分贸易方式、行业、产品的出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对美国出口进行总量协调,及时采取自动出口限制措施,营造有序出口局面;另一方面,要分析哪种贸易方式、哪种产品易于遭受美国贸易救济措施,重点做好这些产品的预警措施,建立突发事件和快速处理制度安排,趋利避害。

参考文献:

[1]庄宗明著:《中美经贸关系及其影响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11

[2]赵大平著:《人民币汇率传递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3]张晓恫著:《计量经济学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4]朱真丽宁妮:中国贸易收支弹性分析.世界经济,2002年,第11期

初中美术基础知识汇总篇2

初到公司,我们接受的是一系列的培训,包括公司的基本营业状况,外汇市场运营情况,股票基金和黄金市场的基本状况。对市场的分析: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以及如何拓展市场等等。

第一周的培训课过后,我们就开始进行模拟实操。其实外汇和股票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异同之处。外汇买卖的是货币,两种货币汇率一天里会出现很大的波动,投资者赚取的是通常都是这些波动。而股票赚取的是发行公司股票的增值,每天的增幅不大。同时股票种类非常多,令人眼花缭乱,很难选取好股。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买卖的货币并不多,重要的货币更少。这些重要的货币每天都会波动一百个点上下,赚取资金的空间很大,当然风险也不小。但是,我以前也玩过股票,感觉很难把握。而外汇玩了不久就感觉上手了,玩得很顺。在实习的两个星期里,我利用一万美金的保证金赚取了差不多两千美金。按照现在人民币的汇率6.7768,那也即赚了一万多rmb了。如果这是真实账户,确是不错的收益,外汇也确实是不错的投资途径。?我操作的是模拟仓,听老员工说,模拟仓和真仓感觉完全不同,当炒真仓时,手都要抖起来了,所以现在我说的只是我模拟仓的一些想法。我炒模拟仓的目标是:冒最大的风险,赚最大的利润是我在本次比赛中采用的态度。但是?,真实账号绝不能这样做。我积累了几点战略上的交易策略,感觉还不错,提供给大家看看︰?a)?风险市场上买卖要有了足够的耐性待机会到来,忍者无敌,寂寞是金,机会是等来的。市场绝大多数的时间是给你看的?,不是叫你参与的。

b)?恪守铁的纪律是风险市场上获利取胜的法宝。?不要自以为是,自作聪明。

c)博而专,专而博。应了解每一种类的货币,但同时也要有一样自己比较熟悉的货币种类,不能朝三暮四。

d)犹豫不决的时候切记不要入市,入市或者交易一定要充分准备、自信、果断!

e)发现错误及时平仓。人不是神,难免会犯错。知错就改就行啦

f)不可轻信他人的意见,即便他是专家也不轻信,要相信自己!

初中美术基础知识汇总篇3

引言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1]。高校是创新人才的重要输出地之一,在高校展开教育改革责无旁贷。2011年风景园林专业成为全国110个一级学科中的一员,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需求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2]。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作为培养风景园林设计人才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整个风景园林学科教学体系及对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乃至整个职业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启蒙和领引作用。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训练设计的各项表达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然而在新形势下,传统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何适应社会对人才不断提高的要求是当前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探讨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1《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是继风景园林导论开课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个风景园林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前导作用。通过往年的教学发现,传统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培养目标单一

原课程培养目标单一,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绘图表现能力,包括学生阅读理解园林图纸的基本能力,掌握平面、立面、剖面以及局部透视和鸟瞰图的绘制方法。同时掌握一定色彩表现方法,如水彩或彩铅、马克笔彩色渲染。显然,此培养目标与培养独具本校办学特点且兼具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人格(Quality/personality)为目标的卓越风景园林师的差距相差甚远[3]。

1.2学时不足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该课程是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教学计划共48学时,包括理论学时8学时,实践学时为40学时,但不论理论学时还是实践学时,均不能够满足现代风景园林多元化的需求。

1.3教学内容重技巧轻人文

课程教学内容不够完善,课程主要包括制图模块和表现模块,过于强调表现技能。风景园林具有专业艺术与技术并重的双重属性,故仅仅注重科学与技术是不全面的,需要在哲学、美学、艺术和人文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操。

1.4教学方法单一古板

横向对比后发现,教学方法较国内外先进院校有较大差距。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缺乏创造性思维。惯性思维、知识和经验的匮乏、个体封闭式学习以及模仿与样式主义是阻碍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因素[4];教学方式多以模仿范式进行;教学结果呈现机械化,流水式作业。而国外院校通过开放式教育如鼓励、启发、引导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通过现场调研、速写、测绘、摄影等途径引导学生对景观环境的认知的理解;通过汇报、讨论、桌面辅导推进课程设计进度[6]。

2课程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改革

2014年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启动了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值此契机,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项专业技能。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培养目标多元化发展

2014年课程改革后,《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此轮教改内容突破了往年单纯注重制图基础和技法表达作为授课重点的局限,将培养目标逐渐拓展到综合素质的培养上。

通过课程学习,不仅要求学生综合掌握基本制图方法和设计表现技法,如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制图规范、钢笔徒手表达、电脑软件及摄影基本知识、人体工程学基本知识、色彩及景观材料等内容,使同学们能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创意模型设计、风景摄影比赛、实地测量等实际动手环节训练,启发创造性思维,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环境感知能力,设计语言以及图纸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为他们后续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职业生涯奠定较宽厚的基础。

2.2课程内容体系逐步完善

2014年教学培养计划调整了《风景园林设计初步》的授课学年与学时。授课时间由大一下学期提前到大一上学期,分为风景园林设计初步i和风景园林设计初步ii,授课时间分别在大一的两个学期进行授课,总学时由原来的48学时调整到72学时,为教学内容的充实提供保障。

从课程内容总体设置上看,新一轮的教学内容中突破了原有的专业基础(工具线条练习、仿宋字练习、景观小品平面、立面和剖面绘制、小型绿地透视图、鸟瞰图绘制、分析国内外景观设计师各一名及代表作品)与技能表达(钢笔徒手线条练习、中央大街建筑及环境钢笔徒手表现、“我眼中的东林校园”、小型绿地色彩表现如彩铅、水彩、马克笔表达)两个板块,拓展到环境认知(景观设施尺寸测绘、校园主要铺装材质调查、景观小品设施色彩运用调研)、实践创新设计(“景观印象”a4纸质模型制作、景观小品设计及模型制作、小型别墅庭院景观设计及模型制作)及专项研究(新农村建设调研分析、居住区环境调研分析、生态建设主题调研分析、家乡地域景观及文化调研分析等)的五个板块。将授课的内容由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拓展到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现场调研、创意动手实践等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

2.3科学与艺术并重

风景园林专业具有科学与艺术的双重属性,因此在专业入门之始应培养学生具备素质。该课程注重技术知识的训练,如制图基本知识,钢笔徒手表现,景观材料分类与运用,等。同时,也将艺术教育引入到该课程内容体系中,并加入景观色彩入门基本知识介绍、摄影技术、电脑及软件介绍,等内容,与美术类课程及形态构成等课程相辅相成,旨在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人文情操,培养学生的艺术奖赏能力和创造力。

2.4实践教学多样化

风景园林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结合理论知识,通过设置多样化且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设计以培养目标为导向,通过引导、鼓励、启发以及通过学生个人及团队协作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此外,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如抄绘、描绘、自绘、测绘、速写、查阅、调研、分析、摄影、设计、制作、汇报等方式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各项专业技能和素质。学生提交成果方式为图纸、照片、文字及图册、各类模型、ppt等形式,有助于学生对专业成果的内容及形式的了解,为其日后设计课奠定基础。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彰显。如“景观小品设计及模型制作”中,同学们对小尺度的风景园林要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设计作品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有的造型新颖奇特,有的凸显地域特色,有的彰显文化魅力,有的体现可持续利用,作品呈现出设计的创新性和多样性。又如在“小型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课程设计中,以两个学生为一组,为面积为750m2别墅庭院做景观设计,最后通过a1展板展现模型。作品展现出学生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图1~4)。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创意实践,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受到激发,团队协作精神得以发扬。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以往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枯燥,教学改革探索目标是更为行之有效且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兴趣引导的启发式教学、基于实践的互动式教学、现场体验式教学、个人与团队的分工与协作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3.1兴趣引导的启发式教学

通过比较得出,国外高校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起着引导者的作用。在该课程中,尝试积极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专业情操,尽量避免填鸭式被动的学习过程,如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第一堂课后布置的课程作业“景观认知――a4纸质模型制作”,要求学生仅利用一张a4大小的纸质模型设计并表达自己对景观的认识。通过教学成果显示,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彰显,作品体现了学生多元化的设计创意。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取得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3.2基于实践的互动式教学

在此课程中,通过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汇报、演讲等教学环节,加强课堂的互动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个人的a4纸质模型创意介绍、景观小品创意介绍以及寒假作业的专项研究的汇报,都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同时,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了学生整体对知识认识的拓展性,汇报的严谨性,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3.3现场体验式教学

由应试教育进入大学素质教育的大一新生,对于风景园林专业的入门感性化以及景观直观化是实施实践的有效途径[7]。现场的亲身实践对学生理解景观环境的景观构成要素、基本尺度、材质、空间限定以及意境的体会至关重要。该门课程通过设置环境认知模块(景观设施尺寸测绘、校园主要铺装材质调查、景观小品设施色彩运用调研),让学生们通过实测参与到现场实践中来,具体为现场调研、尺度把握、材料认识等来加强对空间的理解,通过绘制落实为专业技术图纸,提高了学生对空间理解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制图和表达等基本技能。

3.4个人与团队分工协作教学

针对不同的课程设计制定学生的合作方式。个人设计有利于彰显个性特征、独立的设计思维和风格,而团队协作有利于加强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在此课程中,景观设施尺寸测绘、小型空间模型设计及制作采取两人的合作模式,既保证了课程设计进展顺利,又能够保证每位学生的工作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结语

以上内容是《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试探性改革和实践的一点感想和总结,通过改革,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但这些探索在新形势下仅仅是一个开始,仍面临诸多挑战。在今后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4.1衔接好课程之间的教学

首先,要做好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如前导类课程的《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鉴于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的开设需具备绘图基础,因此该课程应安排在《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之后开设。美术类课程的《素描》《色彩》和构成类课程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的授课教师应沟通交流各自授课的重点,做到教学内容不重复叠加,针对课程培养目标有的放矢,保证教学质量。

4.2调整好课程节奏

其次,由于该门课程教学任务量大且时间紧凑,容易导致学生负担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控制好节奏,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进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紧而不急的节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

初中美术基础知识汇总篇4

     邹家元,1937年生,英语特级教师。曾作为访问学者公派赴美。长期担任复旦大学附中外语教研组长。主要论著有《实用英汉词典》副主编、《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训练》、《无师通家教系列——高中英语》、《新编高考指导——英语》、《英语365夜》等。     很多人普遍存在一种困惑:学了许多年英语,却始终没有学好。许多人七八年过去了英语还处于学步阶段。学而无得或无用,最后全部还给老师的大有人在。英语之难学,根源何在,恐怕不是人人都明白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因此,摸清规律,知难而进,便能早日掌握英语。     英语的过关     学习语言,包括英语,有一个过关的问题。笔者认为英语过关的必要条件有三:一为掌握基础语法,二为掌握基本词汇,三为掌握基本技能。英语语法知识对中国学生帮助很大,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国内英语教学历来重视语法讲授,学生到了初三或高一,基本上已初步掌握了英语语法体系,有了理解英语和使用英语造句的拐杖,这就够了。但是,不少人过分强调语法学习,而忽略了诸如词汇等重要方面的学习,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英语词汇浩瀚,但最常用的词汇相对有限。如果是打基础,学生宜掌握3000个左右基本英语词汇及1000个左右英语常用短语,并知道其中每个单词的最常用义英语一词常多义及搭配关系包括短语,对于这些词要会念、会拼、会用。但是,目前许多学生往往不愿按此要求去做,掌握3000个单词就觉得不胜负担。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必须尽快纠正。教师应告诉学生,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是学不好英语的。     除了掌握英语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外,对英语基本技能的掌握也必不可少。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和手段,从打基础阶段起,就必须培养听、说、读、写“四会”(或听、说、读、写、译“五会”)能力。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孩子从牙牙学语始,声音即为载体,后来才接触文字,学英语也应从听、说开始,然后才进入读、写。“哑巴英语”既有悖于语言规律,也会使学习变得很吃力。除英语语法外的另一根学习拐杖,是国际音标的知识和认读能力。初学时就应教学生掌握,这将有助于自查词典和认记生词。有人学英语的目的仅是为了阅读专业资料等,但如果不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说和写,阅读也会很不顺当,而且学到的英语也容易遗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世界加强了沟通,英语学习者面临国际交流的迫切需要,仅局限于阅读而置身于交际之外已不现实。英语过关的标志之一是达到用英语思维,哪怕是局部的英语思维。一般是要会说这种语言,才能用它进行思维。     英语的微技能     当英语学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甚至已初步过关后,有人仍感到英语似乎用不上,英文报纸看不懂,英语广播及原版电影听不懂,与英美人士交谈容易词穷思竭,不善于用英语作长篇发言,写英语作文或论文不连贯……凡此种种,是因为微技能subskill不过关。比如,英语原版电影听不懂,一方面固然跟词汇掌握太少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不适应快语速。电影对白说穿了只有很少文字,且多是通俗口语,写出来往往很简单,但由于其语流快,发音有连读、弱化、调子的变化等,令人应接不暇,茫然不知所云。要突破听力关,除了多听,自己也必须学会快速说英语。     为了英语的实用需要,掌握微技能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一些专门课程就应运而生。可以开设的课程有:英美报刊文章选读、各级英语口语、英语演讲、英美电影观赏、各级英文写作、英文诗歌赏析、英文小说阅读、科技英语、英语戏剧等。     目前的状况是,从小学到中学,一般只开设英语精读课。这对入门和打基础十分必要,但学生仅依靠为数有限的课文和少得可怜的文字的喂食,要想学好英文,是难以奏效的。在许多学校,通常不见开设英语泛读课,使学生没机会大量阅读。如果不广泛接触英语,就学不好英语。今后的英语教学,应大力提倡阅读和听、说、写技能的发展。微技能的培养可作为选修课程或课外活动开设。英语教师应既能教英语主科,又能教某些英语副科,要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     学习英语需要多长时间     英语学习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漫长无边。那么究竟要多久才能掌握英语呢﹖据国外语言专家论证,学会一门外语一般需要5年。英美人学习欧洲或其他地区国家语言,包括汉语,也大致如此。国外专家们认为,英美人要把外语真正学好,5年仅可过关,7年才能达到熟练。他们也承认,对于汉语,要达到熟练运用,估计需花十几年。     欧美语言中英语最难学。据专家分析,由于英语多辅音,且拼写和发音之间缺少规则等,造成英美本国孩子识字困难。在识字方面,欧洲大陆国家孩子用1年时间,英国孩子则要用两三年。因此,英美孩子患阅读障碍症dyslexia的人数多于欧洲大陆国家。     虽然英语有其难学的一面,但较之汉语,它还不算最难,高中生一门外语过关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笔者认为,学习英语的关键在于连贯,在课时设置和教材选用上要严密衔接,否则学习时间再长,成效也不显著。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对英语学习的要求、学习期限的设定等方面摇摆不定,再加上英语教材不断更迭,考试目标和要求经常改变,致使英语教学备受折腾。 词汇!词汇!词汇!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语法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英语难在词汇。它数量庞大,同、反义词一大堆;许多长词难念、难拼;最常用的普通词,虽然短小,但搭配和意义层出不穷!众多的成语,往往非字面能解释。凡此种种,使得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非常困难,啃下去要经历艰苦的过程。有的学习者在闯过语法关和掌握了最基础的词汇后,未能在词汇积累上继续下工夫,结果功败垂成。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语法。教师条分缕析地讲授语法,学生不厌其烦地做语法练习题。尤其是多项选择题泛滥,且大多是冷僻偏题。这种偏颇,严重影响了英语词汇教学。至今尚未见对英语词汇有严格的“三考”,其恶果是学生普遍懒于记生词,很少下苦功拼读和默写,一开口词汇忘却,一写句子别字连篇。针对英语教学中铺天盖地的“语法!语法!语法!”我们必须大声疾呼:“词汇!词汇!词汇!”     英语词汇的特点是:来源杂、数量大、且增加迅速。据估计,英语词汇目前已有100万左右,《牛津词典》收词量已达50万之众。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脑网络化的推波助澜,专家推测,每年英语普通词的增长速度为800个左右,专业词汇的增长更不可计数。     英语所生成的词,形态独立的居多。即使通过词干加前缀或后缀派生出来的词,也常常面目变化很大。英语词汇的拼写与读音经常不很一致,单词重音位置变化多端,造成了念、记的困难。相对而言,现代汉语构成新词的方法较简单,方便识记。它主要利用词素,也即称之为字的成分合成,属于“熟字生词”。以基本数量的汉字创造新词,一看就容易明白,因此人们不太意识到汉语新词的增长。例如,millennium——千年,hegemony——霸权,computer——计算机、电脑,hacker——黑客,等词语,英语均以独立的生词面目出现,而汉语均由熟字合成。可见汉语较英语容易识记。     据统计,英语国家的人,平时经常用到的词约3000~5000个,但需要认知的词汇量则很大。那些受过教育的成年人,不查词典能懂得的词,一般可达2.4万~3万个,有的甚至达到4万个以上。即使英语国家的一般儿童,也达到认识约6000个词的水平。不难想象,如果中国学生连英语的日常生活词汇都不知道,那么即使是翻开英美儿童读物也会有阅读障碍。     正因为如此,英语学习者必须立志,毕生致力于巩固、扩大和掌握词汇。在初学阶段,教师常强调记英语单词的规律,如发音和拼写的吻合、重音位置的有序,这对学生可说是一种安慰。这些道理在局部和小范围可能应验,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接触更广泛的英语词汇后,就会发现词的拼写以及词的发音和重音位置简直很少有规律可循。因此,对于英语词汇,基本上是靠死记,也即反复诵读及默记。对常见的同、反义词,需作比较和归纳。英语中通常一种意思有许多并存的词和短语,它们或可交替使用或有意义色彩差异。如表示“燃烧”的burn,combust,conflagrate,scorch,kindle,catchfire,setfire,beonfire,beinflames等,表示“解雇”的dismiss,discharge,remove,relieve,fire,sack,layoff,sendaway等。英语有极丰富的成语,常常非字面意思能解释,需花工夫去记忆,如takethefloor(发言),moreoftenthannot(多半、往往),onceinabluemoon(千载难逢)等均属常见,可惜学生学了多年英语尚不知。短语和成语的教学应着力抓。英语中有大批词汇是通过构词法生成的。掌握常用词根和前缀、后缀等知识,对扩大英语词汇非常有利。因此,老师应不失时宜地传授英语构词法。总之,学校的英语课应强化英语词汇教学。为了今后实现英语一纲多本(教材)的目标,对于中学生毕业时英语词汇应达到的要求必须有明确的规定。英语语法的纲目历年来明白无误,但有关英语词汇的规定却十分模糊。因此编写一份统一精细的达标词汇册,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这样能使选编教材有的放矢,纵然五花八门,仍将殊途同归,以保证学生通过各级考试和英语过关。     就中国学生个人英语词汇的进修而言,一般认为掌握3000~5000个常用词能满足表达和交流需要的90%,掌握5000~8000个词就可以有较高的运用英语的能力,阅读原作也无需经常查词典。目前托福考试toeFL的词汇量要求8000个以上,而GRe考试的词汇量则略超出此数。总之,起初应掌握的是常用词汇,然后增加上去的是次常用词汇,进一步扩大的则是仅需认知或偶尔用到的大批词汇,并且多多益善。     学以致用     学习英语犹如学习游泳,必须浸泡到水中去。在懂得漂浮的技巧后,宜投身到江河海洋中去经风浪,以锻炼出更好的水性。在学校里打好英语基础固然重要,但如果老是关在课堂里,抱住一本英语教科书,仅依赖老师的嚼喂,就永远迈不出学以致用的坚实一步。当前英语教学往往内容陈旧、知识狭隘,致使学生学到的东西不切实际。能走出国门,直接到英美等国去学,当然很理想;但即使不出国,也可利用原版刊物、国际互联网以及接触外籍友人,去学习地道的英语。事在人为,出国的人并非都能学好英语,而留在国内的人也有英语学得很好的,关键在于制定一个科学的目标,刻苦学习,大胆实践,真正驾驭英语这门语言。     英语教学改革大潮汹涌,我们对于英语大纲、教材、教法、考试,都需作重大调整:必须强调英语的交际功能向来对国内英语教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托福考试,由于过分强调英语考试的标准化,从而误导考生埋头于选择题,使学生的英语水平检测失实,也滋长了“哑巴英语”现象和高分低能者的出现。负责托福考试的机构受到北美学术界愈来愈强烈的抨击。大学教授们抱怨,许多非英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学生,进入北美大学后,仍不能适应真实的语境,不善于用英语进行课堂发言和写论文。现在考试负责机构已决心进行重大改革,2002年将出台突出英语说和写的托福考试新办法。凡听的内容,除了测试听力外,还要针对内容进行说和写;凡阅读的内容,除了测试读和理解外,还要围绕文章进行说和写;听力方面要求考生除了听英语广播电台的标准音外,还要听各种美国地方音及不同阶层人的说话。     其实,英语教学虽然不断改革,但其基本规律始终未变。作为交际工具,它需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全面能力,使之过关,继而提高,并最终熟练应用。只有广大师生共同努力,大批合格的英语人才才会涌现出来。           

初中美术基础知识汇总篇5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词汇策略

随着时间不断推移,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也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少学生表示英语学习相对困难,尤其英语单词十分拗口,很多学生对其毫无学习兴趣。再加上英语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课前领读或课后让学生背诵,毫无效果,因此改变词汇教学方式对提高词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词汇教学效率

相关教育学者明确指出,如果人们表达缺乏语法,那么能表达的事物少之又少,缺乏词汇,可以说基本上不能表达。英语词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不少学科都开始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词汇教师也毫无例外的可以借助多媒体图画等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讲解8aUnit6词汇时,就为学生呈现鸟儿歌唱和太阳微笑的画面,并播放howistheweather英文天气歌,学生在优美欢乐的节拍中很快融入英语学习情境中,打开了学生心扉。教学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因此活动范围要紧紧围绕英语教学,但前提必须和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师在讲解howistheweather后,看就直接将句型转换为“what’stheweatherlike?”话题讨论天气方面,之后出示提前准备好的温度计问学生:“what’sthetemperaturetoday?”并借助生动的flahs动画为学生展示温度变化。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除了系统地认识天气词汇,也理解了risedrop含义并能读准温度,充分发挥创造才能。

二、创设词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词汇认知,所谓认知即一个人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都在小学阶段接触过英语,但也以趣味性玩乐为主,很少涉及语法或词汇知识讲解,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词汇认知,才能更好地展开教学。情景教学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规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提升词汇教学效率。实施情境教学可从气氛、对话、生活等不同角度引入,三者还能形成连锁效应,促使学生更快掌握词汇。教师在讲解camera词汇时,该英语词汇中文含义为相机,当前很多学生家中都有这个数码产品,学生对其也不陌生,那么教师就拿着一张照片在课堂上问学生:“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学生回答:“照片”。教师:“是的,那么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照片是从何而来呢?”学生回答:“照相机”。教师:“没错,那老师再考考大家,相机这个词用英语怎么说呢?那通常大家拿到新的相机时有没有仔细的翻阅包装盒上的单词的?”,多数学生都表示没有。教师随即解答:“相机的拼写为c-a-m-e-r-a,camera,大家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观察相机包装盒上的单词拼写哦。那老师再问大家,如何用英语表达照片和拍照两个词汇呢?回去之后可以多多观察周边事物。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就讲解了“camera、photo”单词,由于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所学知识印象。

三、运用故事文化教学强化学生词汇记忆

故事教学也是初一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因为学生的思维还处于直观形象阶段,教师就可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调动学生情绪。在讲解Unit4iwanttobeanactor时就讲解了这样一段故事:“Lookatthepicture…wearehavingagoodtime”,讲故事的同时也在大屏幕上呈现相关职业,学生经视觉听觉双重刺激能加深词汇记忆。此外还可从文化讲解方面提高词汇教学效率。用于教师应重视讲解词汇感彩,主要因为汉语词汇中有很有情感色彩,而英语词汇也同样有不同色彩,往往这种情感色彩有相应的民族文化背景作为支撑。例如霍克斯将贾宝玉怡红公子翻译为“greenboy(怡绿公子)”并将怡红院翻译成怡绿院,将贾宝玉这一人物特征的红色给抹去,造成文化误读。对此教师在开展词汇教学中可注重渗透情感色彩,以“red”这一单词为例,教师应明确指出英语中的“red”表示使人生气或危险状态,如“redflag”指引人生气的事。此外还应重视传授不同国家英语词汇含义,英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各国在使用英语中不断对其改进和发展,因此就可让学生多搜集和文化差异有关的事情,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四、结语

总之,词汇是初中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语教师必须给予重视,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要从多方面完善词汇教学,提高学生英语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情况和词汇教学特点制定科学合理教学方案,并善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运用故事文化教学,从而更好地强化学生词汇记忆,提高词汇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⒖嘉南祝

[1]冯月容.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学时代,2013(4):18-19.

初中美术基础知识汇总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汇总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汉语知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学习系统性学习汉语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关键途径,在新形势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进行基础的汉语语言知识讲授,还应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汇总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和价值,利用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汉语语言水平,从而改善整体语文课程教学效果。

一、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在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有大量的经典名家作品,由于语言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这些优秀作品中通常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或者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是汇总传统文化渗透的主要素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和认真研读教材内容,着重挖掘课文中蕴涵的传统文化元素,并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情况加以运用,合理的进行传统文化渗透,使他同步掌握汉语语言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在《中国石拱桥》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先研读课文内容,发现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中国传统的石拱桥文化,文章以独拱石桥的代表赵州桥和联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为例,这两座石拱桥都世界闻名,具有显著代表性和典型性令人信服。为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的石拱桥文化,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渠道搜集关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图片、视频等材料,通过多媒体教学身边直观形象的呈现在他们面前。在图文并茂中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新课知识,使他们集中注意力研究我国的石拱桥文化。这样,能够促使学生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以及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二、积极转变学习方式,深刻解读传统文化

自从新课程改革颁布和实施以来,大力倡导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他们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方式得以广泛应用,使其自觉主动性大为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发现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以及知识结构的积极构建者。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汇总传统文化渗透,教师需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吸引他们踊跃学习语文知识,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深刻解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乐趣。

在这里,仍然以《中国石拱桥》教学为例,教师可使用合作学习、自由讨论的课堂学习方式,在课前设置好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相关资料,为讨论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内部交流和讨论中国石拱桥的建筑特色,探究文中蕴藏的传统文化信息,促使他们自主感知到石拱桥的深厚文化底蕴。学生在相互讨沟通过程中,可以总结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并通过对文章语言的揣摩体会到说明文语言周密和准确的特点,他们可以感受到石拱桥的艺术美,在互动中深度解读中国传统的石拱桥文化,从而深化理解。

三、不断创新学习活动,增强学生文化体验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理解文化精髓内涵的关键前提,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仅可向他们传授丰富的汉语语言知识,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新颖个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中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获得良好的思想陶冶和精神享受,并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借此实现汇总传统文化的深入渗透。

比如,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举办“诗词原创大赛”活动,鼓励他们按照古诗词的平仄押韵进行自主或合作创作。像在进行《钱塘湖春行》教学时,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在课前为比赛做好准备工作,在朗读与背诵过程中了解和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悟。在课堂上对古人写景抒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产生进一步认识,初步知道如何借景抒情,启发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接着,教师可让学生以诵读为基础描写景物和抒发心情,进行诗词创作比赛,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渗透,丰富他们的文化视野和强化体验。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汇总传统文化渗透,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与理念,还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教师需认真研读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渗透,并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和创新学习活动,让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传统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邓攀.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初中美术基础知识汇总篇7

一.我国基础外语教育阶段的词汇要求

根据1996年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提出的教学目标与要求,高中英语教学第二级目标的词汇要求为掌握1200个(含第一级目标词汇1100个)左右的常用词、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并要求能在口笔语中运用。此外,还要学习740个(含第一级目标词汇500个)左右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只要求在语段或语篇中理解其意义。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科用)》(1986)规定,四级(基础要求);领会式掌握40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2300个);六级(较高要求);领会式掌握53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2800个)

以上词汇量要求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甚远。根据Hatch和Brown(1994)统计,西班牙的大学新生入学时英语词汇量为6000个。日本的大学新生入学时英语词汇量为5900个,大学毕业时的词汇量达到13000个。我国于1948年制订的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初中毕业生词汇量应达到2000个,高中毕业生应达到6000个,与西班牙、日本等国大致相同。另据有关资料显示,60年代以来,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词汇量要求呈下降趋势:60年代3500~4000个,80年代2700~3000个,如今降到了最低点,只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1940个单词。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如此低的词汇量要求,不仅浪费了学生英语学习的黄金时间,而且直接影响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同时也给大学英语教学造成了很大困难。根据国外权威机构的测定,一个人的英语词汇量低于6000个时,他用英语进行读写交际会遇到严重困难。大学教师们认为,要把词汇量不足2000个的大学新生培养成掌握6000个以上英语词汇,并且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都有一定能力的外语人才,这一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二.从当代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看词汇学习的作用

词汇维系着语音和语法,是语言的建筑基石。在我们这样一个缺少外语环境的国度学习外语,很难自然习得目标语的口语,必须要从语言基础知识学起。离开了高效率的词汇学习,语言知识的掌握便无从谈起,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外语教学也就无效益可言。allen&Valette(1972)曾指出:无论是哪种目标语,词汇在所有语言教学中都是重要因素。语言学家博林格也曾说过:任何一个掌握了一门外语的人都清楚地知道,主要时间都是花在掌握这门语言的词汇上面的。他认为词汇中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了语言中其它任何部分的信息量。自然教学法的倡导人特蕾西认为:词汇学习对于理解语言和言语输出都至关重要。有了足够的词汇量,即使对结构的了解几乎等于零,也可以理解和说出大量的第二语言。魏尔金斯(1972)更是精辟地指出: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同样认为:大量的再认词汇是培养语言技能的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词汇量远比结构准确性重要。研究听力教学的学者们都知道,作为英语知识基础的词汇在听力培养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词汇量的大小从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词汇量是制约外语学习效率的最重要因素。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1996)提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科用)》(1986)也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刚刚通过审定,预计将于1999年秋问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高等学校本科用)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它将语言能力培养由三个层次改为两个层次,而较高的阅读能力仍被列为第一层次。毫无疑问,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基础外语教育阶段的重要目标。那么,词汇学习与阅读能力培养之间有何联系呢?根据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外语部对博士生的问卷调查,在假定的影响阅读效率的十个因素中,“词汇量”被认为是最有影响的因素,其次是精神状态、阅读技巧、背景知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因素。另据《国外第二语言阅读研究的当展》一文介绍,研究者们大致归纳了六种流利阅读的技能,第一种技能是自动识别技能,即自动性研究的主要焦点是字母、词汇等级,以及对流利读者起重要作用的词汇识别的描述;第二种技能是词汇和句法知识技能。研究表明,当读者在试图阅读一份外文报纸时,其背景知识和预测能力受到了词汇和句法知识的极大限制。研究者们认为,词汇识别和词汇知识是流利读者阅读能力中的必要技能。

三.流利阅读与词汇量

一个外语学习者究竟掌握多大的词汇量才能顺利进行阅读呢?Laufer(1989)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外语学习者如拥有5000个词汇量,阅读正确率可达56%;若词汇量为6400个,阅读正确率可达63%;若词汇量为9000个,阅读正确率可达70%。美国语言学家Diller(1978)根据词汇统计特征提出:如果我们认得25个最常见的英文单词,那么平均每页纸上的字我们就会认得33%;如果认得135个常用词,则为50%;如果认得2500个,则为78%;如果认得5000个,则为86%;一旦认得10000个,则可达92%。他认为,外语学习者如果想比较顺利地阅读中等难度的文章,10000个词汇量是最基本的要求。研究者们估计;在第一语言的阅读中,流利读者的可辨词汇范围为1万到10万个词汇量。而在第二语言的阅读中,只要求总数很低的词汇量,通常为2000-7000个词(nation,1990)。第二语言学习者如要以优秀的第一语言读者的方式进行流利阅读,则需要掌握与第一语言读者一样多的词汇知识。尽管核心词汇的内容对基础阅读教学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科书中80%的词汇是最常用的2000个词汇,但是这些词汇对于以学术为方向并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他们需要掌握许多不常用的词汇。因而,第二语言的研究者们认为,词汇的开发是阅读理解的关键要素。

四.结论

纵观国内外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词汇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已不言而喻,可以说,词汇量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外语学习者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志。如果我们反思一下长期困扰我国外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状况,不难看出,词汇量要求过低是制约外语教学高效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事实上,六年的中学英语教学只要求学习和掌握1940个单词,这不仅违背了外语教学的规律,而且还极大地浪费了青少年外语学习的黄金时间。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文化和信息载体的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作为语言中最为敏感和活跃的词汇,其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新词新义层出不穷。各大权威辞书都在不断地增补和更新词汇。面对这一切,我们面向21世纪的英语教学大纲是否应该对词汇量提出一个能够顺应时展需要的教学要求呢?

Gairns和Redman(1986)认为:在外语教学的基础阶段,每课时最佳复用式词汇输入量为8个;而在较高阶段,每课时最少的复用式词汇输入量为12个。我们现在义务教育初中三年制规定400个课时,英语词汇量要求为1000个左右,平均每课时仅学2.5个左右单词;四年制536个课时,词汇量1200个左右,平均每课时仅学2.2个左右单词。高中阶段按正在两省一市进行试验的新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的规定,外语课时进一步削减,高一每周4节,高二每周3节,高三每周2至4节,三年总课时约为350个,词汇量要求也是将近1000个(在原初中基础上),平均每课时也只学习单词2.85个左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中学阶段要求的总词汇1940个中,达到掌握程度(相当于复用式)要求的仅为1200个。若按六年750个课时计算,平均每课时的输入量仅达1.6个。而按Gairns和Redman上述公式的较低要求(暂且不计领会式与复用式的区别)和现行初高中课时规定,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数据:8×(400+350)=6000。

综上所述,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外语词汇量的要求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是提高外语教学效益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统筹规划,这一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科用)》(1986)

刘道义,魏国栋学习《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的体会

李瑛“文化因素对词汇理解的干扰”《国外外语教学》1998.4

汪庆华“关于我国大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初步探讨”《外语界》1998.2

苏宁“国外第二语言阅读研究的当展”《国外外语教学》1998.4

连先“速读教学:调查与分析”《外语界》1998.2

初中美术基础知识汇总篇8

关键词 出口贸易 总体战略 战略地位 商品结构 市场选择

1 对外贸易的总体战略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按商品和劳务流向不同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不同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国内外的客观环境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手段,特别是对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或鼓励或抑制的不同政策,都制订有各自的战略规划,以作为本国对外贸易总的指导思想,即称对外贸易的总体战略。

西方经济学家和一些国际组织,把近几十年来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对外贸易总体战略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进口替代型战略。最早实施这种战略的是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该战略主要是高筑贸易壁垒,限制进口,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替代工业制品的进口,减少对国外经济的依赖,保护和扶植民族的幼稚工业。为了解决本国工业发展进口机械设备所需外汇,也出口一定数量的资源型产品和初级产品。

二是出口导向型战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实施的是这种战略。该战略与进口替代型正好相反,主张大力发展外向型的加工业,扩大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这些国家把国际市场作为本国经济的活动中心,把制成品出口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其主要措施是鼓励出口贸易的同时,也大量引进外资、技术、进口原料,以弥补内资金和原材料的严重不足。

三是混合型战略。该战略是上述两种战略的结合,把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既不过分限制进口,也不过分鼓励出口。印度在20世纪70年代一度采取过这种战略。

以上三种战略的共同地方是都包含有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进口替代型把保护、限制进口作为战略重点,出口导向型把鼓励出口作为战略核心,混合型二者兼顾,视为同等重要。

我国过去几十年实行的究竟是何种对外贸易战略,从来没有过统一的认识和非常明确的定位。改革开放前谈不上贸易战略这个概念,当时按实际做法是在过分强调自力更生思想的指导下,基本上采取了闭关锁国及几乎封闭式的进口替代型。至于市场的选择,更是反复多变、忽而是“东方”,忽而是“西方”,忽而又四面撒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际间的经贸联系日益加强,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但外贸战略仍然摇摆不定。大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前基本上实行的是类似进口替代型与出口导向型相结合的混合战略;1994年以后,由外经贸部提出了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资金、劳务合作与交流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协调发展的“大经贸”战略。这实际是一种内容复杂、实施困难、含糊不清的战略。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但究竟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总体战略。最后在争论无果的情况下,又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选择可持续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比较自由的,配以适当保护的综合战略”和有管理的可调节的自由贸易政策。这更是一种没有具体战略的战略。

2 外贸总体战略中出口贸易的战略地位

尽管我国的对外贸易,在过去甚至今后的战略选择问题,总是没有形成过完全统一的认识,但有一点是大家都无可争辩的,这就是出口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中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关键所在,更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的前途问题。实践证明,正是这些年我国坚持了以出口贸易为先导,才以此带动了进口贸易,推动了对外开放,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

(1)从外贸依存度方面,出口依存度始终高于进口依存度。从1990~2005年的16年间,出口贸易依存度有15个年份高于进口依存度,16年中出口依存度平均为20%以上,最高年超过30%,也就是说我国每年gdp的20%以上来自出口贸易。

(2)从外贸贡献度方面,出口贸易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的增长,必然会带动国民收入的增长。根据林毅夫等学者的测算,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外贸出口每增10.0%,基本上能拉动gdp增长1.0%。而进口贸易,由于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国内市场一直处于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对经济增长不仅没有贡献,而且体现为漏损,二者呈负相关,进口每增长10.0%gdp增长为负0.56%。由此可知,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出口贸易的大幅增长功不可没。出口贸易已成为与投资,消费一起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尤其在目前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出口这驾马车显得更有活力。出口的增长还会刺激消费增加和投资扩大,对后两驾马车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3)出口贸易是我国换取外汇的重要来源。从1978~2005年我国年出口贸易额由97.5亿美元增长到7 620亿美元,增长了78倍;1991~2005年的15年间,除1993年贸易呈逆差外,有14年都是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其中2005年顺差超千亿美元。多年的贸易顺差为我国换取了大量的外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出口的迅速增长,同时也带动了进口的增长。进口额由1978年的108.8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6 601.2亿美元,增长了约61倍。

出口贸易能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重点,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如此重要的作用,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首先,出口贸易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实行对外开放,就要大力发展外经贸事业,就要大规模地引进技术设备、利用外资、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以及多边、双边经济合作等,所有这一些都需要出口贸易换取的外汇提供资金保证。其次是我国产业结构,乃至整个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一方面因为发展出口贸易必须积极发展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这对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出口贸易也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所需资金创造条件。第三,我国具有发展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如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成本优势,稀有金属、煤炭等的矿产资源优势,机电等制成品的工业基础、生产规模和成熟的国际市场优势,新开发生产的高科技产品优势等都比较明显。

3 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的战略选择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的物质商品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发生了两个明显的转变:一是由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出口商品是以食品、土特产品、矿物燃料产品等为主,工业制成品不占主要地位。到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5年初级产品的出口仅占全部出口产品的7.9%,工业制成品已占到92.1%。二是工业制成品中由粗加工型为主向精加工型为主的转变。过去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多属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近年来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品逐渐增多。目前我国出口的几大类产品中,高科技产品仅次于机电、轻纺排在第三位,而且还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但是目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总体上讲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轻纺产品中的绝大部分和机电产品中的相当一部分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不仅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上不去,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我国国内原材料价格、劳动工资的上升,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也正在减弱。二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贴牌产品虽然市场看好,但我国付出的成本代价太高。

鉴于目前的现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笔者认为应根据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向,坚持走以轻纺类产品为基础,以机电类产品为重点,以高新科技产品为发展目标的出口战略,其内容如下:

3.1 以轻纺产品为基础

轻纺产品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轻纺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是我国发展出口贸易的根本所在,特别是纺织服装、儿童玩具,国内有庞大的生产能力,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出口大国的地位不易被撼动,是我国出口战略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轻纺产品一般档次较低、质量较差、名牌较少,竞争力不强,轻纺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国多为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日趋升温,对从我国进口的纺织品等歧视性限制逐渐增加,再加上国内成本优势正在减弱,因此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今后要坚守轻纺产品出口这一根基不被动摇,就必须采取以质取胜、提高质量、提高档次、创立品牌。

3.2 以机电产品为重点

把机电产品作为我国出口贸易战略的重点,不仅这是我国目前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出口额占全部出口的45%以上,还在于:一是机电产品中的一些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可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状况,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二是机电产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生产规模较大,与国民经济其他许多部门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加机电产业的发展,也可为其他部门提供更多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三是发达国家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国内机电产业出现萎缩,所需机电产品多为进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对机电产品,尤其是对成套设备的需求也明显增加。因此,机电产品的世界市场容量很大,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50%,出口贸易的空间较大。

3.3 以高新科技产品为发展目标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而出现的计算机等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新的产业,代表着世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方向。这些新的高科技产业不仅本身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同时还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普遍提高其他产业的技术含量,增加其附加值,从而增强同类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因此下大力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产品的出口,不仅是我国出口贸易追求的战略目标和新的增长点,更可极大改变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接近30%。虽然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但今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良好。因此大力发展新技术产品出口,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的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作为我国出口贸易的战略目标,是符合我国情况和千变万化的国际市场需求,是保持我国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驱动力。

4 出口贸易的市场选择 

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选择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曾明确提出实行“多元化的市场战略”,其内容包括:继续开拓欧(盟)、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稳定巩固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亚洲市场,加快发展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市场,积极开发非洲、拉丁美洲市场。但不同时期,多元化市场战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今后这一战略如何实施,笔者认为,鉴于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经贸环境的新变化及国内“十一五”规划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应当在坚持创汇增收、出口与进口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出口产品适销对路、发展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等原则下,把纷繁复杂的国际市场分为三大不同类型,区别对待。三大类型是: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市场,以促进进口、服务于进口贸易为主要目标的市场,以销售中低档次产品和发展国家友好关系为主要目标的市场。

(1)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包括我国港、澳在内的东亚、东南亚市场,当属于以创汇为主要目标的市场。这些国家和地区市场容量大、消费水平高、需求稳定,我国产品在这里享有一定信誉。因此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年出口额一般要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5%左右,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外汇收入的摇钱树,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主要来源地。对于这些地区要在坚决巩固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向纵深发展。

(2)以促进进口,服务进口为主要目标的出口市场。这类市场包括俄罗斯、中亚的哈萨克斯坦、西亚的沙特、科威特、卡塔尔、北非的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西非的尼日利亚、拉美的委内瑞拉、巴西等国家和地区。

我国不仅是出口大国,同样也是进口大国,不仅要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还要进口我国储备有限但需求量很大的资源性产品,如被称为我国发展瓶颈的石油、天然气,以及铁矿石、化肥、铜矿等,上述地区正是这些资源储量、生产、出口的重要地,同时又不受发达国家所控制,因而是我国的重要进口基地,巩固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关系对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是十分必要的。维持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关系,一是要尽量保持贸易平衡,用扩大出口解决进口所需外汇;二是为建立可靠稳定的进口基地,应以提供设备技术、直接投资、劳务输出等方式与对方建立多种经济合作关系。总之,把这些地区作为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选择,不应以换取外汇为目标,而是满足进口需要。

(3)亚、非、拉其他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工业制成品比较短缺,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购买力不高,我国出口的中低档为主的轻纺类产品,价格低廉,非常适合这些国家的消费需求;我国的机械设备、操作技术要求不高,价格合理,与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相配套。因此这些地区理所当然的应是我国,特别是众多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市场。此外,这些国家长期以来与我国保持着友好关系,在许多国际活动中是我国的忠实朋友与合作伙伴,加强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关系,进一步开拓出口市场既可落实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又可以巩固国家间的友好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应坚持以出口为主导的战略方向,在出口贸易中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创汇增收,同时通过技术设备引进及自我发展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在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实施上,根据不同的目的,市场的选择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我国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荣林.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转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初中美术基础知识汇总篇9

[关键词]关键共性技术;二次螺旋分析;共词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6.31.273

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在整个技术创新链条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跨产业部门的关键技术,能够为多项其他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众多用户所使用,规模效用明显。[1]

1关键共性技术辨识系统的构建

由关键共性技术的内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展开的逻辑顺序,可以把关键共性技术系统过程概括为3个阶段。

1.1数据准备确定数据源

Derwentinnovationsindex(Dii)是美国科学情报所(iSi)最新推出的基于因特网环境的数据库产品,该数据库将Derwentworldpatentsindex(Dwpi,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与patentsCitationindex(pCi,专利引文索引)加以整合,它收录来自40多个专利机构授权的1000多万基本发明、3000多万个专利,数据每周更新并已回溯至1963年,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世界范围内的化学、电子与电气以及工程技术领域内综合全面的发明信息,是最为全面的国际专利信息数据库。符合数据源筛选原则,因此确定数据源为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

1.2数据获取

1.2.1特征词的识别

抽取文本特征集的目的是通过将文本特征项(关键词、标引词等)的量化,将它们从一个无结构的原始文本转化为结构化的计算机可以识别处理的信息。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抽取的文本特征项类型经历了从单纯选用标引词扩展到全文中的自由词汇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选择标引词作为文本特征集时,词汇的使用很规范,也较能反映文献的主题,一直是共现分析操作过程中首选的分析单元。选择自由词作为文本特征集时,需要选择自由词的抽取位置,从标题和摘要中抽取词汇作为文本特征集时能够直接从作者对文章的认识角度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对文本内容把握的准确性。从全文中抽词的最大优点是能够保留出现频率不高但非常重要的词汇,同时避免了更新词表、标引文献等不小的工作量。但由于涉及文本切分词等处理,实现的复杂度较高。

总结起来,抽取文本特征集时必须做出两重选择,从何处抽取(可以选择标题、关键词、摘要、全文)和抽取哪种类型的词。本研究对特征词的识别包括标引词汇和自由词汇。

1.2.2特征词的抽取

从关键词、标题、摘要、全文中抽取,抽取词汇的质量依次增高,操作的复杂程度也逐个增强。抽取标引词时,用词规范、词汇间概念关系清晰,但存在可能出现标引偏差和丢失新兴词汇的缺陷。抽取自由词汇时则与上述情况正好相反,该抽取方法能够科学地反映文本内容、跟踪新兴词汇的出现,但词汇的“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现象导致数据预处理困难,自由词汇间复杂的语义关系影响分析结果的可解释性。所以应该根据分析目标的不同做出合理选择。可见,词汇抽取结果的有效性和实现的便捷性始终是相互矛盾的,它们互相制约,实际操作中必须找到两者的平衡点,以便利用最简便的方法取得最科学的结果。

综上分析,本文特征词的识别是根据具体的科技跟踪需要,从下载的文本集合中利用我们开发的分词软件自动抽取“标引词”和“自由词”作为反映文献内容的特征值,具体包括“标题”“关键词”“标引词”“作者信息”“引文”等。

1.2.3特征词的选择

词是文献中承载学术概念的最小单位。词频的波动与社会现象、情报现象之间具有内在的关系,一定的社会现象和情报现象必然引起相应的词频波动现象。[2]因此,通过统计关键词、主题词、篇名词等核心词汇在某一类学术文献中所出现的频次,可以判别该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结构和发展趋势。

本研究特征词的选择,就是对数据库中的文件进行词频统计分析,形成词频统计文件。借助分词软件将论文标题中使用的单词按照出现的频次由高到低进行降序排列,然后将一些不完整的单词及没有特殊意义的单词从词频列表中删除,同时删除掉那些在科学研究中被普遍应用的、没有代表性的单词,如研究(study)、分析(analysis)等。[3]

当选择确定的特征词后,利用我们开发的数据分类软件,根据特征词将下载数据中包含特征词的数据段落归类,归类后的数据段落作为一个完整的数据集合,可供Citespace软件进行共词聚类分析。

2共词分析

从“技术方法”上看,国内外本阶段共词分析研究注重方法的系统化,将研究对象纳入时空坐标,提高了其应用结果同实际情况的拟合度和置信度,为拓展共词分析的应用范围奠定了基础。同时,运用该阶段方法体系所揭示的信息和对象之间的关联已向深层扩展,初步解决了某些利用相关文献挖掘内隐知识的问题。

从“应用领域”上看,基于共词分析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揭示特定科技领域内的研究主题、主题的层级及其关系以及由研究主题所映射的具体研究方向之间的关系,区分科学子领域,确定学科结构;揭示研究主题接近所属领域热点问题的程度;考察特定领域内科学研究主题的变迁和可视化结果;从内联和外联的角度揭示特定领域内研究主题之间以及研究主题同其他主题之间的关系;通过科技环境分析,揭示科技主体的机会和威胁;揭示不同子领域的演化模式及其相互关系,勾画出研究主题的生命周期。[5]

建议聚类分析采用软件为由美国德雷赛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开发的Citespace。采用一种“突发词检测”算法来确定研究前沿中的概念,利用3个网络(“研究前沿术语的共现”“知识基础文章的同被引”和“研究前沿术语引用知识基础文章”)随着时间演变的情况来寻找研究热点及趋势,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

3结论

本研究依据德温特数据库的分类,并开发了分词系统及数据分类系统,结合陈超美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二次螺旋分析:利用分词软件进行特征词的识别及抽取,特征词的选择,利用数据分类系统,以特征词为依据进行数据的文本分类,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分类后的文本进行共词聚类分析,对得到的共词进行二次文本分析及共词聚类分析。经验证,该研究方法的分析速度及准确度均较理想,可用于研究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领域。

参考文献:

[1]郭晓林.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及共享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8:28.

[2]邓珞华.词频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46.

[3]郭卫东.技术预见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7(6):64.

初中美术基础知识汇总篇10

关键词:高三艺术生英语总复习问题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艺考已经成为通向大学殿堂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经过校外培训、初试、复试,能拿到专业课过关证的艺考生不在少数,但能否被录取,最终还要取决于他们文化课的分数。而英语成绩又是文化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对高三艺术生进行英语总复习,如何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便成了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话题。艺术生的英语成绩不理想,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为艺术生当初选择艺术专业时,英语成绩多为中下水平,另外,高三期间,他们有近半年的时间在校外学习专业课,在英语复习上时间得不到保证。主观因素为有些教师在对高三艺术生进行英语总复习的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对头,令学生的复习效果大打折扣,致使他们的英语成绩严重滞后。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高考中,很多艺术生因英语成绩不理想而痛失了上大学的机会,令人惋惜。除客观因素外,我们是否有必要从教师、教学角度去思考一下如何对高三艺术生进行英语总复习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很有必要。

二、艺术生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基础薄弱,对学好英语有畏难情绪

对于艺术生来说,高一、高二时候的英语成绩普遍为中等或中下水平,他们的词汇量、语法知识、写作能力等都比不上普通考生。转上高三后,他们一般在第一学期10月份左右就开始外出培训专业课,等到专业课考试完毕,已是次年的2月份,在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的英语学习基本处于停顿状态。等他们回校后,却发现他们的成绩下降了很多,想学又不知道从何学起。所以,艺术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为薄弱,畏难情绪油然而生。

2.复习时间短,学习内容多,学生对提升他们的英语成绩缺乏信心

因为艺术生外出培训专业课、考试等因素,高三阶段他们英语复习的时间一般只有5个月左右。在英语科备考过程中,艺术生通常要进行三个阶段的复习。第一阶段为单词、短语、语法知识等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第二阶段(艺术生外出阶段)为巩固复习,以学生自主复习为主;第三阶段为听力、阅读、写作等专题训练,以提高艺术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面对较短的复习时间和纷繁复杂的复习过程,很多艺术生一筹莫展,对提升他们的英语成绩缺乏信心。

3.内心焦急,学生背上莫名的压力

因为艺术生自身英语基础薄弱、复习时间短等因素,在复习过程中,他们既着急又有很大的压力。专业课考试后,很多艺术生已取得了专业课的过关证,假如英语成绩不理想,他们的文化课就可能不能上线,学生的前途将大受影响。另外,艺术生在专业课考试完毕后,家长普遍已为孩子支付了一大笔的培训、考试费用,家长对孩子们的期望值普遍较高,这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背上较大的压力。

4.盲目学习,缺乏科学的复习方法

因为时间紧迫,很多艺术生在专业课考试完毕后,不去认真钻研英语考试大纲,不去潜心梳理英语最基本的基础知识,不去查找自己的薄弱环节,而是一头扎进题海里,整天做高考模拟题,或投机取巧,猜题,押题,结果浪费时间,收效甚微。其实英语这门学科,复习就意味着记忆单词、短语,掌握基础句法,巩固语法知识和加强听力、阅读、写作等专题训练。没有科学的方法,艺术生就无法更有效地利用最后的冲刺阶段去提升他们的英语成绩。

三、教师对高三艺术生进行英语总复习的策略

鉴于高三艺术生复习过程要外出培训专业课的特殊性,他们的英语总复习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钻研考纲,夯实基础,克服畏难情绪

(时间:第一学期的8、9月份,即艺术生外出培训专业课前的两个月。)

1.钻研考试大纲

英语考试大纲是指导师生复习备考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考试的范围与内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和题型、试题难易比例,是英语试题命题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应第一时间与学生一起认真研究考试大纲,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至关重要。教师要认真阅读和学习“前言”部分,弄懂考查的侧重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语言知识,并对知识加以运用,不是单纯的记忆。通过对大纲信息的了解,使学生知道英语科“考什么”“怎样考”,让他们明确方向,复习过程做到有的放矢。

2.夯实英语基础

考虑到艺术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教师在该阶段复习时要学会取舍,应先复习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克服他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畏难情绪。

(1)词汇复习

教师在词汇复习过程中应结合艺术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我把《考试大纲》中的词汇分成“简单词汇”“高级词汇”“常用短语”和“非常用短语”四部分,全部单词、短语均按词类分组,然后把它们编排好并印发给学生,先复习“简单”“常用”部分,再复习“高级”“非常用”部分。在实践中,我总结了三种复习方法:第一,按照高考词类重要性的顺序,先突破动词,再解决形容词、副词,然后攻克连词,最后“消灭”名词。第二,短语部分又另有复习顺序,先复习以动词为中心的词组,再到以名词为中心的词组,最后为以介词为中心的词组,词组与词组之间会出现单词的交叉重复,可使学生强化词汇的记忆。第三,加强词性区别的教学,尤其要注意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副词之间的相互转变,这对写作非常重要。

(2)语法复习

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律,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在词类方面,应重点对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代词、介词和连词进行复习,尤其是动词,是重点中的重点。在简单句方面,最重要的是句子成分的复习,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去弄清句子成分,这在书面表达别重要。除此以外,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以下5种基本句型:①主语+谓语+宾语,如:weloveswimming.②主语+谓语,如:itrainedjustnow.③主语+系表结构,如:thestoryisbelievable.④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如:Hisbossaskedhimnottomakemistakesagain.⑤主语+谓语+双宾语,如:theygavetheorphanssomebookslastweek.

在复合句方面,复习内容虽有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但定语从句应是复习的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着重掌握如下引导词的用法及汉语意思,即that,who,whom,whose,which,when,where,why,共8个。

(二)第二阶段:情感沟通,维持感觉,艺术、英语两不误

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1985)认为: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因此,在艺术生外出培训、考试期间,教师与他们的情感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情感沟通的方法:

教师亲自到艺术生所在的培训点去探访他们,会令学生感到欢欣鼓舞。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克服各种困难,认真学好、考好专业课,过了专业课这道“坎”后,艺术生对英语的学习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另外教师每月给学生用英语写一封信,内容为“询问、鼓励、期盼”方面的一些话题,并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回信。对学生的回信,教师都要作认真、细致的批改,并把“作业”返还给学生,旨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此举又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第三阶段:减轻压力,科学复习,提升成绩

(时间:第二学期的3、4、5月份,即艺术生考完专业试后的三个月。)

1.减轻压力,树立信心

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功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艺术生在取得专业课的过关证后,有喜的一面,也有忧的一面,他们总是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回校复习,并把提高英语成绩的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关键时刻,我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帮助学生舒缓压力,提升信心。第一,召开由学生、家长共同参加的座谈会,征求学生、家长对后阶段复习的建议并要求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给予更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让学生“轻装上阵”,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

2.科学复习,提升成绩

高考主要考的是运用。因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第三阶段复习的重点。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做到“三少”“三多”,即少讲模拟题,多讲高考题;少讲语法理论,多做题型训练;少讲难题,多讲技巧。

(1)少讲模拟题,多讲高考题

模拟试题种类繁多,鱼龙混杂,试题质量参差不齐,很可能会对老师、学生的复习产生误导。而高考题是命题专家命制的,能准确地体现考试大纲所要求的难度和区分度,是高考准确信息的唯一可靠来源。所以教师应多讲、多做高考题,然后把握试题的特点,并从历年高考试题的整体研究中找共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2)少讲语法理论,多做题型训练

高考主要是考查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而不是语法理论。因此,教师应明确方向,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题型训练上,主要侧重于听、读、写的训练。

①练听

听力是高考试题的第一部分,如果考生“开局”良好,这将会有利于他们在后面所有题型的发挥。因此,教师在训练过程要做好如下工作:第一,要求学生熟记听力考试中常见的场景词汇和常用语,这对学生解题很有帮助。第二,精选听力素材,利用放听力录音和听英语新闻节目等方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和氛围,坚持让学生每天听20分钟。第三,教会学生听的技巧,如听前预测、记录关键词、善于猜测和凭第一印象补充答案等。

②练读

阅读是从文章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提高艺术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训练中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是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2篇文章的阅读量,选材时要中外结合,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并做到文章内容类别的多样化,如科普类、故事类、新闻类、广告类等。第二是不断增加和巩固学生的词汇量,并对学生进行限时阅读,以提升他们的阅读速度。第三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如跳读、扫读、猜词义、带着问题找线索等,以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得分率。

③练写

在高考中,很多艺术生因词汇贫乏和考前缺乏训练,白白丢失了在写作中得分的机会。其实作文得分比其他题型更容易些,是艺术生在英语考试中的得分点。要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应帮助学生过“四关”。第一是词汇关。除日常词汇外,我要求学生对范文中的常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进行集中记录,然后通过抄写或听写等方式帮助他们熟记这些“写作词汇”。第二是过背诵关。教师应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范文抄写本,先让学生对范文进行熟读,然后背诵,旨在提高学生模仿写作的能力,以杜绝“汉语式英语”的出现。第三是过句子关。教师应向学生提出“不求美丽,但求无错”的写作要求,主要训练学生写好简单句,少用复合句;多用常用词,少用高级词汇,并坚持让学生每天写5个句子。第四是过纠错关。每个学生都应建立自己的“错句档案”,把错句和正确的句子放在一起,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错误原因,从而变“错”为宝。

(3)少讲难题,多讲技巧

高考时基础题约占总题目的2/3,只要熟练掌握了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艺术生就可以拿到基本分数。因此,教师在最后阶段应少讲难题,多讲解题技巧,以减少学生在英语考试中的失分。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①考前使学生劳逸结合,确保他们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以便他们在高考中能思维敏捷,正常发挥。

②平时要注意训练学生对高考各题型的时间分配,让他们找到自己最佳的解题顺序并养成习惯,在高考中加以运用。

四、结束语

总之,对高三艺术生进行英语总复习的过程是一个精细而又复杂的过程。对于高三的艺术生,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特殊性,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积极探索有效的复习方法。只要我们在指导学生的复习过程中能做到脚踏实地、科学复习、讲求方法,艺术生的英语成绩就一定能得到普遍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程晓堂,郑敏.英语复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