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科学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3:18

创新性科学研究篇1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基本上是由学校的竞赛团队或兴趣小组组成,小组中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完成课题的解决过程和评价过程。评价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相互评价,学生能够发现自我,学会欣赏他人,懂得自我改进和提高。研究性评价应体现两个精神:全面性和激励性。1.全面性。研究性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小组成员,也可以是兴趣小组整体;评价的形式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为辅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是个人对小组、对集体的评价相结合等;评价的内容就可以多样化了,个人自评可以谈谈活动的收获和感受,对研究项目实践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反思,找出自身的不足;小组评价可以选派组长对活动经过、研究细节、研究结果给予陈述;教师评价可针对学生学生研究中的态度、方式、过程等加以评述,促进学生在研习过程中的提高。2.激励性。研究性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发现自我,实现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活动中鼓励学生勇敢想象,大胆发挥,提出新的论题和看法,认真对待学生的研究成果,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和创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激起奋发学习的斗志,又能了解自己的优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心,欣赏学生的智慧、特长和个性,激发学生勇于进取、不断探索创新的研究性学习气氛。

二、历史研究性学习,在竞赛过程中引入新型学习模式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种脱离教材束缚,解放学生自我意识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模式,它从根本上摆脱了书本知识为纲,教师为中心,全程以传授和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赛推陈的是全新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立体的、活动的、研究性的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围绕所选课题进行探讨求知、实践交流和研究合作的学习过程,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开放性。科技创新大赛的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全面开放的实践过程。从参赛的选题上,到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都远远的离开单一学科的限制;从课题的选择上可以就某一个科技项目的单一因素展开研究,也可以对一个事物的一系列变化进行探究;从竞赛的形式上,研究性学习走出课堂的45分钟教学模式,让学生转向生活,利用图书馆、网络、实验和实践,最大限度地获取一手资料,收集相关科学知识;同样在课题的解析上,竞赛的结论不是唯一的,它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研究办法去得出自己的结果,不去追求答案的标准统一。这种开放性的研究模式,有助于学生通过参加创新大赛,建立自己科学的思维品质。2.主体性。科技创新大赛自始至终都体现着学生研究课题的主体地位。从课题的选择、计划的制定、资料的搜集、过程的实施等,学生都全程参与,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整个竞赛过程中学生都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的内在动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不能代替学生去研究,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3.探究性。科技创新大赛关注的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即研究学习活动中学生思维的拓展、方法的实施、资料的归纳和经验的总结等。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学会获取资料,提炼观点,形成结论。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三、结语

创新性科学研究篇2

关键词:科技创新时代要求素质教育

一、学生成才的需要

在现今社会中所需要的人才要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这样的人才才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因此,大学生要想成为社会建设的有用之才,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成才的需要。

二、时展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新性人才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在这样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看重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人才是时展的要求。

三、素质教育的目标

要完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任务,就必须切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提升。素质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的不足,它打破了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以受教育者为主体,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创造性,培养受教育者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

四、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人们普遍把学校看成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体现在教育过程中表现为: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应用;重知识的容量,忽视创造性的能力;重知识的多少,忽视知识的创新。由此养成了一些大学生只习惯于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而不习惯思考和论证的学习方式,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发挥。

1.在培养目标上

有些高校由于过窄的专业教育导致学生视野和思想不够开阔,使创新思维的培养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再加上人们普遍习惯于用较多精力去培养“学究”式的“尖子”和“优秀学生”,使得这些学生往往只是按常规走路,按书本行事、照搬照套,缺乏非逻辑思维、联想和想象,因此很难产生创新性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2.在课程设置上

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授,实践和实习环节太少,学生与社会接触比较少,动手能力比较差,导致学生的本本主义,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3.在教学方式上

有些高校教学方式单一,盛行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的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是知识的“存储器”。另外,加上教学手段陈旧,很多教师仍困守在“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育状态,现代化教学手段还没有真正走进课堂,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相互讨论的机会不多,发言的机会更少,致使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

五、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要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探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学要求的,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

1.尊重学生个性,激发自主精神

学校教育应该创造一种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氛围,发现和挖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潜能。我们应采用多种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精神。教师在承认个性的存在及其差异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实施因材施教,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性学习或从事创造性活动,切实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和方向,并激发他们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内在动力。注意要体现学生主体能够决定和支配自己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时间,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学和研究时间。

2.活化教学过程,强化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的一切条件、环境和手段都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直接有关。所以,我们应使整个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因势利导,富有启发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积极思考、大胆设想、推陈出新、继续探索的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并自行想象解决,给其锻炼思维的机会。

3.克服思维定势,塑造批判精神

教师要引导学生冲破“书本定势”、“学术权威性”等传统的束缚,鼓励学生对所讲内容及认识提出质疑,让学生带着批判意识去听课,逐渐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在授课中不能只满足于对已有知识、理论及研究成果的介绍,建立新观念的有效方法;要改变旧的思维习惯,传授思维技巧,如逆向思维法等。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培养其独立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敢想敢说,善思多想,鼓励积极探索,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要像江总书记要求的那样,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六、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

1.全面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讲座

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层次的讲座。对于一、二年级学生,对其进行专业基础教育,让其了解自己的专业方向,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对于三、四年级学生,对其进行学科前沿情况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世界前沿领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2.针对学生群体成立不同能力促进小组

对于大一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大学生活,一些学生对大学的学习生活还不适应,表现在对外语、高数等一些基础学科学起来非常吃力,针对这一问题,在大一成立学习促进小组,让一些学习好的同学带动学习差的同学,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质量,让一些优秀学生早一些接触科研课题,进入实验室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另外,不同年级要有自己特色的年级文化并且都相应建立了自己年级的网站,这样提高了网站制作者和维护者的计算机水平,并提高了年级的信息交流和科技普及力度。

3.大力兴建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社团

创新性科学研究篇3

摘要: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可以达到有效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目的。本文在分析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内涵、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团队建设方面的问题,并结合武汉理工大学智能制造与控制研究所的创新平台,以实证研究的形式,提出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大学生创新团队管理、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社会开放等一系列举措,旨在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 

创新性科学研究篇4

关键词:弹性力学;创新能力;主动学习

作者简介:孔艳平(1977-),女,河北献县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力学系,副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4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21-02

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他们还具备丰富的思维创造能力,因此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教师的引导,他们可以进行一些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从事科学研究,不仅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还可以与实践联系起来,使得学生的学习目的更为明确,为以后的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弹性力学是工科院校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尤其对力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弹性力学还是一门基础课程,但是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很难,概念抽象,概括性很强。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专业设置的要求,合理设置和安排教学内容,正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适当的内容知识点的地方拓展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大胆尝试接受初步的科研训练,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学以致用,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念,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试用弹性力学教材及其内容的简单说明

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内容是弹性物体由于外力作用或者是温度改变以及支座的沉陷等外部原因而产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1]从而解决在结构或机械设计过程所遇到的强度和刚度问题。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采用的教材《弹性力学简明教程》,主要讲授弹性力学基本假设、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和两种方法(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的基本解答及空间问题的基本解答,这些内容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后续课程建立了必要的力学基础,为以后的技术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理论基础。对于工程力学专业的学生采用的教材是徐芝纶的《弹性理论》上册,[2]讲授内容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有差分法、复变函数法、有限元法的基本介绍和薄板弯曲等问题。这些内容为力学专业学生的再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力学基础。

二、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创新无处不在,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将弹性力学的知识脉络搞清楚,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并合理选择教学知识点,就能从专业角度让学生开展一些初步的科研训练。这样既能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效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和渗透,又能为以后的科研工作做准备。以下面教学内容为例,在本科生教学阶段,一般情况下只要求学生掌握静力学的内容,但是循序渐进可以把内容进一步深化。弹性力学中平面问题的静力平衡方程为:[2],。可以写成矩阵形式:,其中,

,。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写出空间问题的静力平衡方程:,此时

,,。

如果弹性体的密度为ρ,弹性体中任意一点的位移分量为u、v、w,则该点的加速度分量可以表示为,,。

根据理论力学中讲过的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该点所施加的惯性力为,,,由平衡微分方程可以导出运动微分方程:。其中,。上述所得出的方程是弹性介质的运动方程,如果把材料拓展到一种新型的智能压电材料,其方程如何导出,又有哪些新的应用,下面是具体的引导过程。首先给学生引入压电材料的性能,让学生对这类材料产生兴趣。压电材料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实现机械能和电能之间相互转换,即施加外力时内部产生电荷,这种现象成为正压电效应。反之压电材料在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这种现象为逆压电效应。[3]接下来引入压电材料的方程,为了使问题简化,仅讨论反平面问题,假设各个量与z轴的坐标无关,压电介质中的位移u和电势φ可以表示为:

本构关系为:

(1)

上式中x1、x2、x3坐标分别对应前面提到的x、y和z坐标,下标中逗号表示求导,C44是横观各向同性压电介质中的弹性常数,e15是压电常数,是介电常数,将本构关系(1)代入运动微分方程:

(2)

改用位移表示:

(3)

其中,为二维拉普拉斯算子。把(3)式中后一式代入前一式,整理得:

(4)

式中,。其解可表示成如下形式:

(5)

式中和为待定函数。

将式(5)代入控制方程(4),得:

(6)

式中,为压电材料体剪切波速。

根据波存在的条件,通过求解方程(6),可得到和的解,再代入方程(5)可得:

(7)

其中,a、B、C和D是未知的系数,把式(7)代入本构关系(1)中可以得到压电介质中的应力场和电位移场,未知的系数可以通过弹性力学中讲过的边界条件来求解。压电材料中的边界条件包含力学边界条件和电学边界条件。电学边界条件有电学开路和电学短路,电学开路是指边界上电位移为零,电学短路是指边界的电势为零。根据工程中的实际需要可以求解压电层状结构或压电半空间结构中的波动问题,也可以分析单个压电板或多层板的振动问题,研究材料参数、几何特征以及边界条件对位移场和电场的影响,为压电元器件的应用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同时,该问题的解决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较好地提升了学生参与课题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创新等。知识创新和应用对教师在课堂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弹性力学课程是在学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基础上开设的,此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力学基础,如果教师借助一定的知识背景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去广泛查阅文献,体会和理解课本知识和文献资料或实际应用之间的密切联系,接触和解决国内外前沿的课题,这样很快就会使课本上的知识得到升华和运用。方法创新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力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例如,手机中有很多的压电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如何分析这些器件的力学性能?首先给学生介绍压电材料与课本上所学到的弹性材料的区别,即增加了力电耦合性能,因此在接下来重点阐述几何方程、本构关系以及运动微分方程的区别,再把手机中的压电元器件进行力学建模,通过分析不均匀板的扭曲振动或层状半空间结构中波的传播特性,就可以回答上述问题。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对弹性力学这门课产生极大的兴趣,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弹性力学的许多经典问题中,一般情况下教师只是介绍前人的成果,学生被动接受。例如在将讲解齐尔西解答(孔边应力集中问题)和密切尔解答(楔形体受力问题)时,分析应力场的分布情况,让学生亲自动手应用matlab软件画出其应力分布图。程序编写过程其实是对书本内容的消化与理解。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致使应力图画不出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最终可以很完美地解决该问题,并熟练掌握该内容。经过两年多的教学改革,学生反馈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他们主动创新的能力,有一部分学生的科研能力的确得到了加强,有的在研究生阶段还一直跟着教师做这方面的研究。

四、总结

本文讨论了对弹性力学这门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尝试,选择合适的教学知识点,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并从专业角度上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科研训练。既能增强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又能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教学实践证明,弹性力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了很大的教学成果,学生通过接触国际前沿的研究课题,增强了解决实际力学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芝纶.弹性力学简明教程[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创新性科学研究篇5

关键词:应用性;创新型;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51-02

创新发展是国家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元素,《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作为应用性创新型本科高职院校力求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覆盖面上寻找突破,通过第二课堂的打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一、应用性创新型本科高职院校的内涵

应用性本科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侧重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人才,它的培养目标是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2]创新型本科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属性,侧重培养高素质的开放型、创造型人才,是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思维能力较强的人才,它的本质是教育创新,其培养目标是挖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应用性创新型本科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国家的经济形势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扩大内需,这就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出应用性创新型的人才,创新能力体现于应用水平,它培养的目标特点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且具有实际使用能力的高素质实用性人才,这种人才能掌握特定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拥有技能应用中不可或缺的非技术知识能力。

二、应用性创新型本科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1.学生创新能力是实现应用性创新型本科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应用性创新型本科高职院校的发展是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必然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3]可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学生创新能力是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举措。当今世界,人才是左右国家发展的基石,众多专家学者得出一个结论:富国的雄厚国力的积累来自国民丰富的创新创造能力。由此看到,缩小贫富国家之间的差距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加速开发落后国家的国民创新创造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迫切需要提升人才的质量及技能水平。因此,加快发展高职教育,注重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是满足现代化人才要求的最有效途径。

3.学生创新能力是促进和扩大社会就业的发展战略。当下,大学生作为就业市场的主力军,存在着知识水平、综合能力以及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条件和要求呈现新的趋势,更多地倚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经验,所以,高校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有效解决就业矛盾的关键。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种可持续的就业支持决策,对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再分配和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应用性创新型本科高职院校学生依托第二课堂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1.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组织体系。应建立由分管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处室)落实,有关专家(教师)及相关部门人员参与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小组,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作,负责活动项目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定期与不定期地组织研讨交流活动,部署与调整阶段性的工作内容,确保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要任务的完成。[4]

2.实行科学奖励机制。根据学生获得的竞赛成绩和科研成果出台多层次多范围的奖励补助政策和创新学分管理制度,按照一定标准开通免修相关专业课程的通道,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在校园内形成人人参与创新活动的浓厚环境氛围,同时配套相应的指导教师奖励办法,将教师的指导工作量直接与职称晋升、考核评价等方面挂钩,采取综合评价方式表彰优秀指导教师,通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品质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宜学、乐学的外部环境。

3.搭建创新能力平台。(1)以社会实践为重点,培育创新能力。一是利用学校空间资源,发展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基地,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业实践;二是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创新教育实习基地,增强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摄取更多的价值信息和创新理念;三是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备的素质品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扩大学生的研究视野,为学生走向社会更好地发挥创新才能奠定了基础。(2)以项目竞赛为示范,强化创新能力。组织构建校级、市级、省级和部级的四级项目竞赛,包括专业技能类、课外学术类、创业规划类、文化艺术类和体育竞技类。竞赛活动是检验教学成效的具体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学生竞赛成绩的获得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指导教师队伍密不可分,教师在竞赛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师傅”角色,在竞赛指导教师配备上需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根据不同项目的竞赛内容安排相应专业领域的优秀教师参与指导。通过举办和参加竞赛活动带动学生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以此来挖掘一批有创新能力的学生。(3)以学术科研为核心,提升创新能力。大学生科研成果是知识积累并转换应用的探索性创新型的科技产物,其成果类别主要体现在发明专利、课题研究(新苗人才计划)、、学术著作和报告研究等方面。实践证明,在学生科研领域想取得成果落地,必须有教师的精心指导,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自身的科研小项目,把学生带入创新科研项目的全过程,促使学生从以指导教师为中心的研究模式转变为以自我个性发展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同时需要有计划地对科技创新进行培育,使科研成为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取得成果的机会,根据科研类别组织开展培育工程和攀登工程的创新人才组织建设,切实帮助大学生掌握科研方法,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5]

参考文献:

[1]夏季亭,贾东荣,肖俊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英才高职论坛,2008,(3).

[2]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08,(1).

[3]刘锐.教育联盟:12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J].理论界,2005,(9).

[4]刘三宝.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4).

创新性科学研究篇6

关键词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7.02.018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crossdisciplinarytrainingmodeofgraduateofanalysisofcrossdisciplinaryconstructionoftheimportanceofpostgraduatetraining,tofurtherexplorethecrossdisciplinaryconstruction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cultivationofpostgraduates'innovationability,andputsforwardhowtobettercarryoutthetrainingofcrossdisciplinaryconstructionofinnovationabilityofgraduatestudents.

Keywordscrossdisciplinary;postgraduate;innovationability;trainingmode

0引言

日前,国内已有不少高校对其研究生培养实行交叉学科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能解决综合性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而研究生作为我国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渠道来源,其培养质量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至关重要。研究生教育是以其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核心内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纲要(2006-2020)提出了“以人为本,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适应需求,引领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针,各大高校也陆续制定出各种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而交叉学科建设能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发挥重要作用。[1]

学科建设是当代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应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学科建设是围绕提高学科水平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交叉学科建设以其融合多门学科的综合优势,宽领域、多角度、复合型的知识能够培养研究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知识和技术融会贯通解决各种交叉前沿问题的能力,使高校培养输出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2]

1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

多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使得拥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的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步被打破,交叉学科应运而生。交叉学科是指由不同的科学门类、领域、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凭借对不同学科的整合、思想交叉重组、理论渗透借鉴移植等方法,对对象多角度全方位进行体认和再现后形成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知识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交叉、渗透,具有复杂和综合的特色。

科学研究领域很多研究难题的突破或创新成果的取得,大都需要交叉学科知识的推动,在集合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过程中寻找到研究的突破口,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3]交叉学科的建设,不是简单地将几门学科机械式叠加,其学科体系的构建是让同学科的各分支体系和多学科之间交叉重组、多学科多方向的研究者们相互协作、集合多学科的研究和思维方法、跨学科多角度全方位联合并用等。交叉学科建设可为高等学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和科研水平。交叉学科课程的开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现代科研思维能力,增强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把控能力和科学研究的适应能力,形成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向外融合多学科知识处理问题的网络结构。[4]综合起来说,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如下几个特征:

(1)知识多元性。交叉学科建设是要以多个学科(两个或以上)的知识体系结构框架作为主要学习内容,课程的设置需要综合考虑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性、相容性、结合性,以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和创新型能力,能解决社会中多学科交叉问题的高层次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而进行的有针对性培养模式。

(2)问题导向性。交叉学科建设既适应了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又代表了科学研究发展的先进水平。美国是最早采用交叉学科教育培养模式的,到目前来说,其发展已日渐成熟,为后续采用交叉学科建设培养人才队伍的机构提供了经验。但其交叉学科建设产生的主要根源及目的就是在于解决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比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等。[5]

(3)协同创新性。交叉学科建设,往往需要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间的协作来完成。这种培养模式不仅需要校级层面的大力支持和资源匹配,也需要院系间、学科间协同参与课程教学、教师指导、学生配合等各个环节的协同创新。与单一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同的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成效与协同创新的程度直接相关。

(4)开放流动性。交叉学科建设的开放性体现在需要广泛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相关信息,流动性在于汲取了相关学科的有利信息高度C合后需要有选择性的释放信息,促成了知识信息的流动。

2交叉学科建设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

2.1学科单一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

国内各大高校输出的硕士研究生呈现出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创新能力较差,学术科研水平有待提高。概括起来说,影响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获得的因素主要有:创新观念薄弱,创新教育体系不完善,导师队伍建设滞后,科研经费不足等,还有一个制约因素需引起重视,那就是单一学科建设培养模式。[6]其具体表现在:(1)学生来源受限,研究生的来源很多来自本校应届毕业生,受本校教学体制的影响,知识结构体系单一;(2)导师专长有限,研究生导师很多只专长其专业的某一方面,且培养方式单一,这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解放,限制新观点,新思想与跨专业,多角度的交流;(3)课程设置单一,现有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比较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侧重掌握专业研究的基础性知识,而对学科的前沿性、交叉性、实践性的课程设置较少,这样限制研究生们的眼界,不利于知识结构拓展,体现不出宽口径的培养优势;(4)课程评估体系单一,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评价忽略对学生其他能力的评估,很多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从而限制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发展。

2.2交叉学科建设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开展交叉学科建设,不仅能接触新的科学前沿,带来新的重大科学成就,而且有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复杂的社会和全球性问题。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努力,成为新的科学领域的开拓者,为科学的发展提供动力。学科交叉建设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1)交叉学科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这是由交叉学科所涉及到的多学科知识体系所决定的。(2)交叉学科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科研能力。交叉学科可以集合不同学科研究思维,高度综合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一种独特的科研能力。(3)交叉学科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多学科思想,观点,方法的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得出新的创造性的结论,解决综合性的科研难题。(4)交叉学科有助于研究生的科研选题。交叉学科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带来很大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有利于研究生在科学的前沿从事科学研究。

3如何更好开展交叉学科建设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招收跨学科跨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计划。为提高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生源质量是关键的第一步。有实践表明,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生们在其科研中表现出很好的创新能力,故可制订相关政策鼓励学校招收跨学科研究生。学校掌控跨学科招生的名额分配,制订详细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导师们参与交叉学科的课题研究,让研究生能用多学科的思维模式,集合多学科学术思想的交流,创新科研成果。

(2)设置交叉学科的课程与教学方案,组织交叉学科研究生学术交流。交叉学科建设给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添加动力和支持。课程的设置应结合各学科的特性和学科发展的前沿观点,有针对性地开设交叉学科课程,开设综合类课程,紧密结合学科研究前沿,利于研究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此外,可允许研究生选择跨学院或跨学校的课程,开拓课题研究思路,利于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3)建立跨学科兴趣的责任导师队伍,组建跨学科导师学生研讨团队。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科研路上的引领者,导师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与学术水平等能力很多程度上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考虑交叉学科间的跨学科和跨专业性,组建跨学科研讨团队,给不同学科的导师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充分挖掘和激发交叉学科学术思想的碰撞,寻求新的结合点来开创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4)鼓励开展交叉学课题项目研究,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交叉学科的研究课题是复杂性、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科研难题,它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不但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还可以推进学科持续发展。针对交叉学科间的差异性,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细则,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评价设置参考指标,宏观调控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结束语

交叉学科建设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好地促进作用,且能向社会输出具有多学科复合知识、富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是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本文仅做了一些浅显的论述,期待更多感兴趣的学者能够共同努力推动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一起为中国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讯作者:吴永明

项目:贵州大学教改课题[贵大人基合字6号]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雷彩虹,王晟,王p.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33-435.

[2]王彪,沈小正.多学科融合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时代教育,2016(3):182-182.

[3]居玲.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重庆高教,2010(1):59-60.

[4]赵灿.从交叉学科角度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4):68-70.

创新性科学研究篇7

论文摘要: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从事科研活动,是其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在校硕士研究生为例,对其从事科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对策建议。

随着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规模的迅速扩大,如何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尤其是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笔者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在校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相关科研课题或自主申请科研课题为切入点,分析以科学研究能力为核心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对策建议。

一、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调查对象是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的2009—2011级硕士研究生,共185人,其中男生100人,占54﹪;女生85人,占46%。调查内容是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情况,主要包括:研究课题选择的科学性;参与课题的积极性;科学研究经费;导师对学生科研指导状况。调查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结合已有基本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二、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现状

(一)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积极性不高。

截止到2011年底,该学院仅有60%的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研究,而且从整体看,参与的也大多是横向课题,而参与纵向课题的机会较少,尤其是部级、国际性的科研课题少之又少。硕士研究生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按导师预先设定的思路或者方案开展工作,独立思考比较少,在有些横向课题的研究中,甚至出现“成果范本,相互借鉴”的现象,导致较多硕士研究生形成一种依赖思想,创新意识也随之被扼杀,也使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逐渐下降。同时,随着硕士研究生人数的增加,科研课题的增长率跟不上研究生人数的增长率,导致部分研究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另外,从该校情况看,在校级层面上设有硕士研究生创新管理基金、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学生科研课题。从该学院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课题申报情况看,2009年至2011年,仅有45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生科研课题,仅占总硕士研究生人数的24%。

(二)科研课题选题不够科学合理。

部分硕士研究生在确定科研课题题目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存在一种“急功近利”心理,大多会选择一些风险小、时间短、易结题、易出成果的课题,而回避那些风险大、耗时久、创新性强的课题。如此选出来的课题难度较小,即使是科研经验不足的硕士研究生也能独立完成,从而影响科研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最终导致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此外,这种选题方法主要是围绕一些常规研究点开展相应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研究的现象。

(三)科研经费不多、分配不均。

随着硕士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导师承担的科研课题数量不多,分摊到所指导的每位硕士研究生身上的科研经费相对较少,导致部分硕士研究生无法在预设的研究方向上进行更多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机会,从而影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四)导师对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指导力度不够。

导师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主要责任人。导师吸收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是培养其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科研能力强、学术前沿性强、科研经费充足的导师队伍。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导师数量相对不足,使每位导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数量过多,加之一些导师的科研课题本身就比较有限,从而使一些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也比较少;也使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的时间不多,不能使硕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影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以科学研究为核心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科研课题选题的指导和管理,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拓宽思路。

硕士研究生在科研课题的选题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选择常规的问题或研究点,这也是受硕士研究生普遍欢迎的。这类课题的特点就是先前已有人从事过类似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也较多,在研究过程中就有更多的参考数据和资料。如要取得新研究成果,则必须在充分了解先前类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新思路、新方法,综合新数据、新材料,进行更加深入有效的研究,才能达到有所创新和突破,否则,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前人研究成果的重复。二是选题比较新颖,当前研究比较少,成果也很少,可参考的资料也比较匮乏,在这类选题的研究中,受其他人研究成果的影响也比较小,必须广泛收集资料,易于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更能培养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科研选题的指导和管理,特别是导师应注重引导其采取第二种选题方法。同时,在选题中还应把握好三个原则,即“重要性”、“可能性”和“实用性”。重要性就是指是选题在科学理论、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有一定创新;可能性就是指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以及能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实用性就是指选题对于推动“产学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搭建创新平台,提高研究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科学研究就没有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质量。针对研究生参与课题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首先,高校内的硕士研究生相关管理部门(如研究生院)应设立硕士研究生创新基地,积极吸收他们参与基地活动,可以让相近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过相互合作科研、学术交流等激发创新思维;要大力支持硕士研究生开展跨学科科学研究,加强科学研究指导力度,为硕士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宽阔的平台,从而激发硕士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设立创新基地,带动高校优质教育、科研资源的共享。其次,高校应设立更多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课题,通过承担或参与科研课题,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创造强有力的支撑。再次,要完善周期性学术报告制度,让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组织,在学术报告活动发掘和拓展创新点,实现师生充分互动和彼此借鉴。最后,要大力开展与学科专业相关、与从事研究的内容有联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硕士研究生从理论研究到实践验证,逐步实现创新。

(三)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营造气氛。

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要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硬件建设,在尽可能地增加科研课题数量,并且加大科研课题的资助力度的同时,要注重加强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科研资源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硕士研究生查找相关资料、开展相关研究奠定硬件基础。二是要加强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软件建设:(1)积极淡化功利性因素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压力影响,让硕士研究生专注科学、潜心研究;(2)完善硕士研究生学术评价体系。从目前情况看,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评价基本上都是以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来评价和衡量,但对其学术成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等方面考虑得较少,对硕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科研热情、团队精神、学术道德、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因素考虑得更是少之又少,为此,高校必须建立完善研究生学术评价体系,制定全面完善的考核评价指标,进行全面考量、综合评价,同时必须坚持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更加科学有效,从而更好地激发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四)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管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高校应当重视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制定完善符合实际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管理、考核等一系列制度,从制度层面上,明确遴选条件,强化日常管理,规范任期考核等,积极淡化导师身份,把招生名额与导师能提供的科研课题及经费等培养条件、现有学术成果、工作实绩等结合起来,同时要将任期考核结果与招收硕士研究生数量结合起来,对于没有条件继续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要坚决取消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二是要大力支持导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硕士研究生导师申请和承担各类科学研究课题,逐步形成主要依靠科研课题经费支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的新机制,在科研中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三是要积极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提供参与学术交流和进修的机会,使其能站在学术发展前沿,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过程中要广泛地开展科学研究,让更多的硕士研究生参与到科学研究活动当中,让他们知晓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其创新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勇荣.论基于科研项目为核心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VoL33,(3).

[2]鞭海东,章丽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10).

[3]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创新性科学研究篇8

一、学问与学科

统一战线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学科。学问一般是指系统的知识,有学问就是有知识。学科则是指系统化、专门化、规范化的知识体系。用在统一战线上,学问是引伸意义上的了。统一战线作为一门学问,是从其内涵、特性和操作性上讲的,侧重于从统一战线工作层面,讲方法、技巧,强调统一战线工作政策性很强,人情味很浓,艺术性很高,做统战工作很有学问,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讲究艺术。而统一战线作为一门学科,是从其作用、外延和学理上讲的,侧重于从统一战线理论层面,强调统一战线是专门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包括统一战线基础理论、多党合作理论、参政党建设理论;统一战线史、派史;民族观、宗教观等,是一个综合统一战线知识与理论的完整体系。统一战线作为学问,是统一战线作为学科的实践基础和现实前提,没有统一战线工作的实践探索和不断创新,就不可能建构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战线学科。统一战线作为学科,是统一战线学问的经验概括和理论升华,没有统一战线理论的不断创新,没有统一战线学科的支撑,统一战线工作就会缺乏思想武装和行动指南。正确处理统一战线学问与学科的关系,一方面要扎实植根实践。另一方面,要构建知识体系。

二、继承和创新

继承和发展是统战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路径,厘清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对统战学科建设特别是学科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理论层面看,有利于揭示统战学学科建设的内在矛盾,正确认识统战学研究的一般规律,确立统战学研究路径和方法,为统战学学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有利于全面系统总结统一战线历史发展的基本经验,继承和运用统战学学科建设的优秀成果,发扬光大统战学研究的优良传统,不断推进统战学研究的创新发展。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中的继承和创新有特定的内涵。统战学研究中的继承是指对统战学研究已有成果的保留、吸收和运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统战学研究成果和统战学学科建设成果的系统梳理、保留、接受和运用;二是统战学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及路径的借鉴;三是统战学学科建设规律和经验的总结、升华及其对统战学研究的启示。统战学研究的继承不是简单重复,不是停滞不前,不是固步自封,而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中的创新是在已有成果基础上的推陈出新、扬弃发展、变革突破。这里的创新也包含有两个方面内涵:第一,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新的回应、新的解释,丰富统战理论创新内容,创新完善统战学知识体系。第二,在充分肯定和继承统战学研究成果基础上,适应统一战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统一战线发展形势变化,用新的观点、新的原则方法,对统战学研究做出新的论证和发挥,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精神和现实需要,不断发扬光大。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中的继承和创新是存在互动机理的辩证统一。在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中,继承是前提,是基础,也是新的起点,创新是方向,是动力,也是最终目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首先,统战学学科建设中的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要继承,继承是统战学建设创新的源,继承是统战学建设创新的物质前提和精神动力,继承是统战学建设创新的理论根基、现实基础。从在延安第一次提出“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到建国后李重申“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强调“统一战线包括民族、宗教,是一门科学”,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是科学的思想逐步深化,要求加强统一战线学科建设的认识逐步明确。正基于此,理论界学术界从改革开放后日益重视和关注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特别是统一战线系统为建立统战学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明确了统战学学科建设的方向和原则,提出了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的方法和路径,形成了统战学的科学知识体系,在统战学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这些成果为继续推进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撑。其次,统战学学科建设中的创新是继承的超越和发展。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要创新,创新是统战学学科建设继承的本质要求,创新是统战学学科建设继承永恒的主题,创新是统战学学科建设继承的超越。用不断创新来体现继承是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也是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的基本要求。统战学学科建设创新是统战学继承的目的和结果,没有创新发展,统战学学科建设必然停滞不前。学科发展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战学学科建设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继承和运用统战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使之永葆活力,不断不扬光大,不断超越。统战学学科建设是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继承和包含创新的继承,有目的地吸收、加工和改造,而不是“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无批判地兼收并蓄”[2]。创新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不能毫无根据,不能割断历史,不能否定一切,来不得半点虚伪,来不得凭空捏造,来不得哗众取宠。路甬祥在《科学的历史与未来》中指出:“科学有无止境的前沿,世界没有穷极的真理,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应有之义。科学创新必须首先解放思想,不为传统观念和已有知识所束缚,善于提出新的问题,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探求新的知识,创造新的方法,开拓知识新的应用。”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必须遵循统战学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既继承又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继承,使统战学学科建设发扬继承的优良传统,增添创新的动力活力,实现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政策性与学理性

统一战线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统战学科建设也有很强的政策性。但要把统一战线当一门学科来建设,又必须要有学理性,要重视学理性。所以,正确处理政策性和学理性关系对统战学学科建设很重要。统战学的政策性是由统一战线的特殊性决定的,它是指统战学要为统一战线事业服务,在理论观点、知识体系、学术思维等方面,无论内容还是方法、形式,都必须注意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并为统一战线政策调整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统战学的学理性是由学科建设的一般属性和规律所决定的,是指统战学的理论品质和学术特征,包括统战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等。学理性是一种学术理性、学科理性,是任何学科必须具备的学科特征。统战学必须具有一般科学应该有的学术品性,才能成为真正完整意义的学科。统战学学科建设的政策性和学理性又有联系。统战学学科建设中的政策性为学理性指明方向,规范目的和宗旨,确立原则和方法。政策越科学,政策性越强,学理性也会更强。而统战学学建设中的学理性则为政策性提供科学说明、理性思考,做出理论阐释,确立理论支撑。学理性越强,越是接近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如马克思强调的:“理论只要彻底,就能够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所以,学理性越强,政策的理论基础越扎实,政策的解释越透切,政策就越有说服力,越容易为群众所掌握和接受。正确处理政策性和学理性关系,一方面要突出政策性,把握好统战学建设的方向和主题。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理性。

四、科学性与特色性

创新性科学研究篇9

关键词:原始性创新;基础研究;科研评价;合作机制

一、原始性创新的内涵及意义

对于原始性创新的含义,目前中国理论界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意见。前科技部长徐冠华认为,原始性创新是指原始性的科学发现和原始性的技术创新,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领域取得前人所没有的发现或发明。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原始性创新在所有创新活动中是最高层次的,它是通过采用最新的研究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率先获得新知识、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发明新的技术和原理,为推动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基础知识。原始性创新是其他创新的源头和基础。据有关资料统计,现代技术革命的成果约有90%来源于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原始创新。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自主创新作为中国今后十五年中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

二、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加大财政投入

1 提升r&d占gdp比重。目前,世界各国都将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其中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r&d/gdp),是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按照一般规律,r&d/gdp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一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则这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根据科学技术部公布的统计资料,自1997--2007年,中国的r&d经费支出呈逐年递增趋势,r&d/gdp比例也逐年上升。2007年,r&d经费投入3710.2亿元人民币,占gdp的1.49%。而2007年美国r&d/gdp指标为2.62%,日本为3.39%,韩国为3.32%,德国为2.53%,法国为2.11%。可见,欲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中国对r&d的投入还应当进一步增加。

2 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基础研究是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泉。江泽民总书记在给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中明确指出:“在未来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期里,中国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今天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创新成就,依赖于这些研究所必然孕育的优秀人才。”

根据科学技术部的统计资料,2007年中、美、法、意、日、韩、俄七国的r&d经费投入中,中国的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最低,仅为4.7%,意大利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最高,为27.7%,是中国的5.89倍;法国次之,为23.7%;美国为18.6%,日、韩、俄分别为12.7%、15.2%、15.4%,均远远高于中国。这对中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大的制约。因此,中国在逐步提升r&d经费投入的同时,也应调整r&d经费的结构比例,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

(二)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

1 优化立项评价指标。当前立项评价指标虽然有对创新的要求,但是过分强调既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因此,使得申报者只申报有把握成功的项目、甚至申报已经基本做完的项目,而具有原始性创新、风险大的项目却往往难以得到专家的认可。所以,要修改评价指标,真正做到把创新性摆到项目立项的突出位置,尤其要鼓励具有原始性创新的研究。对于新思路、新思想,应该要结合原创性成果的长期累积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进行评价,给予研究人员自由探索的环境,并且能够容忍失败。

2 优化评审专家团构成。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所以项目评审专家组应由不同领域、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这样有利于从不同侧面评价一个项目,防止同一领域专家受研究所限而产生的对创新项目的指责和扼杀。必要时还可以邀请国外专家参加重大、重点项目的全程评估。这有利于选准具有科学前沿的和创新性的课题,提高立项评估的公正性,还有利于从社会公众、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等多角度考虑自然科学和技术评估的作用,从更广的角度,实现考查项目的创新性及其经济、社会价值的目的。

另外,要注重对评估专家本身的评估。在目前的项目评估机制中,重视名人、重视保险性、跟踪国外选题方式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不利于涌现出大量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不利于形成新人辈出的良好局面。为此,应当建立评估专家的信誉档案,对其在评估中的能力和公正性进行评估,引导评估专家科学、公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3 建立评估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形成透明的、可受公众监督的评估机制。各类原始性创新研究项目的评估程序、方法、内容等应当公开,评估意见应当反馈到被评审人,从而增加被评审人的知情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暗箱操作。保证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评估的监督。评估机制难免会产生误判,往往导致扼杀了许多有创意的思想,因此加强对评估制度的监督,有利于失误减少到最少。当然在出现错误时,评估机构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气与胸怀。对于非共识性与反传统项目,应该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保持公正、谨慎的态度。

(三)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

1 倡导创新意识。创新是原始性创新研究最本质的含义。任何科学上的发现和发明,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飞跃”、“突变”的过程。只有敢于打破成规、标新立异,才能获得不为旁人所知的真知灼见。相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都与创新无缘,更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科学境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提出,“科技人员一定要增强自信心,不能总看国外做了什么,人家没有做我们就不敢做。同时要有一个正确的创新价值观,能够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确定科技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创新为民。”因此,要提高科研人员的原创意识,营造挑战权威、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科研人员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科学观念,提升挑战传统理论的自信和勇气,不盲从权威,勇于从事前瞻性、独立性、探索性的课题研究,努力使中国早日实现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2 鼓励自由探索,宽容失败。原始性创新研究是一项风险性很大的事业,不能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失败多于成功,这是科学发现、发明、发展的规律。即使是那些所谓的“失败者”也对建构科学大厦作出了同样难能可贵的贡献。人类科技史上的每一次进步和飞跃,都是历经磨难,在总结无数次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才最终实现了成功的跨越。因此,要想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就要对创新中可能的失败多一些宽容,为各种创新思想、创新活动提供施展的舞台。在2007年中国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中,重点修改的内容之一就是增加了宽容失败的制度。创新需要宽松的学术环境,使科技人员敢于大胆探索。为此,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规定:“国家鼓励科学技术人员自由探索、勇于承担风险。原始记录能够证明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该项目的,给予宽容。”这是中国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对创新失败的宽容制度。这一宽容制度将在极大程度上减轻创新人员的思想压力,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身于原始性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

(四)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大学科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无论是从科学问题的深度还是广度来看,科学研究在规模以及研究方式等方面逐步进入了一个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所以科研的合作也成为必然。

1 加强国际合作。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可以使国内研究人员从选题到完成尽快置身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分享国际科学界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实现超越阶段的发展,有效调动国内外两种科学资源,加快提高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大力促进学术界的开放交流,不同学科、学术观点之间要撞击和交流,要广开渠道鼓励和支持科学家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制定有利于学术交流的考核指标体系。

2 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原始性创新是企业、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等行为者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而且可以提高科学技术对综合竞争力的贡献率。大学、研究机构和工业界的合作有助于为科技原始创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科技研究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工业界将更加关注科技研究,更加关注与大学和政府科研机构的合作,企业界也可以为科技原始性创新提供大量新的科学问题,促进社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原始性创新研究的重要性,从而为原始性创新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产学研的交流合作对于提高工业界吸收新知识、创造新技术的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也很重要。

(五)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

1 要建立重要科研设施的共享机制。原始性创新需要良好的科研基础设施作支撑,并且创新基础条件的科学水准越高,创新的效果越显著。高水平的科研基地是产生原始性创新成果的温床。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狄实验室曾有25人次获得诺贝尔奖、德国的马普学会有17人次获得诺贝尔奖,公司实验室的代表贝尔实验室有11人获奖,ibm实验室有5人获奖。它们都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地的代表。中国要加强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国家重点野外观测台站的管理。调整重点实验室的布局,新建一批中国发展急需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实验室。通过建立虚拟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等形式,促进相关实验室的合作。着力形成现代科学创新研究所需的大型仪器设备、科技数据、自然科技资源、信息网络资源等战略资源,建立健全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中试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并形成一种布局合理、开放有效的共享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创新研究的需求,而且有助于政府的开源节流。

2 建立科学数据资料的共享机制。收集积累科学数据资料等基础性工作。是原始性创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动植物区系分类、生物多样性、标本库、样本库,冰川编目、土壤分类,资源环境领域的数据采集、分析、整理,科学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共享等。要大力提高中国原始性创新研究的装备水平,加强科学仪器、实验动物、实验试剂、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工作,为优秀科学家攀登科学高峰创造条件。同时,还应当注意到,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数据资料相互封锁是一个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共同努力,把建立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实现重要科研仪器设备和科学数据资料的共享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认真研究解决。

(六)建立多层次的原始性创新人才队伍

1 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一,应当把发现和培养一流的研究人才作为第一位的重要目标,工作的重点是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大力培养、吸引和稳定高水平创新人才,对有独立思考能力、独创精神的小人物和青年人才及时给予支持,对少数高水平人才在严格遴选的基础上予以持续稳定的支持。第二,应当加大顶尖人才的引进力度。原始性创新能否成功,首先这个创新群体一定要有一两个、两三个核心人物(或学术权威)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核心人物是影响一个国家原始性创新研究队伍整体实力的重要制约因素,他们本身的学术水平决定了创新群体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位置。他们需要把握科学发展的阶段和方向,从而作出正确的重大决策,需要引导自己的创新群体进入学科的最前沿,需要培养大量的后继创新人才。对于在国际科学前沿有重大研究成果的顶尖人才,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给予充足的研究经费,支持他们开展国际一流的研究。

创新性科学研究篇10

【关键词】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培养尺度性

基金项目: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项目(JG2013a024);吉首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4JSUJGB33)。

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办学结构中高层次的培养环节,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培养是关系到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讲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生创新培养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创新意识的强化,创新培养不是短期培训的过程,而是随着科学研究不断强化的持续性过程。创新意识是创新培养的起始点,创新思维是创新培养的基本方式,创新培养以提高研究生自身的科学素质与科研奉献精神为动机,为创新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课题,是通过质疑、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理念,激发研究生不断向人类已经获得的成果或结论提出新的挑战,并展现新思维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必然要求研究生教育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其首要任务。国内外研究生培养单位已开展了对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探索工作,宋晓云提出了利用智力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的探索。美国药学研究生采用分类培养模式,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为美国培养了大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使其在全球医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地方高校地理位置特殊,其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各地方高校也制定了相应的创新培养计划与具体措施。然而,地方高校由于区位资源较之重点大学明显处于劣势,生源质量较低、导师学术水平参差不齐、办学软硬件条件不足、对外交流不畅等,极难进行对研究生培养进行有效的创新提升。因此,创新培养无法像一流大学那样进行高水平的科研创新提升,创新培养要求过高会超出研究生的实际接受程度,不但不能提升研究生的科研水而会大大降低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但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决定了其科研培养也决不能是毫无创新的重复性工作,否则就背离了研究生培养的初衷。准确把握创新培养的尺度对于地方性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不仅能强化研究生个人的科研创新意识、改变创新思维模式,还可以充分调动研究生利用创新技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积极性。

研究生创新培养尺度性含义――创新强度与可接受度

创新培养的尺度性既包含了对科学研究本身的学术深浅和课程体系难易程度的把握,也包含了研究生对创新性科学实践活动和知识点的接受程度,也就是说在研究生创新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体系的难易程度要与研究生的基本科研素质相匹配,才能建立适合于研究生培养的标准与规范,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按照科学研究由浅及深的程度,创新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同式替代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模式,以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或将原有方式应用新的事物,如新材料、新方法等;②渐变式创新,其特征是采取一定程度的改进措施,让事物越来越完善,使原有事物的运作方式更加成熟;③突破性创新,即打破陈规,改变传统研究思路,产生了飞跃式发展,如重大科学技术方法或理论体系的建立。创新程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学术研究越深入,研究生接触到的知识就越前沿;课程知识设置越新越专、与培养方向越接近,则越能保证研究生对创新学术知识的掌握。当然,研究生创新培养成功的关键还在于研究生对设置知识的可接受程度,它也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生由于先天素质的高低不同,对于新事物、新方法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就很有必要考虑到研究生作为培养主体对象的接受能力。在地方高校,研究生由于生源质量问题科研素质普遍偏低,对研究生接受能力的考虑就显得尤为必要,研究生对于新事物新方法的接受度有限,如果学术研究太过前沿、课程知识设置过深,不仅不能激发其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反而会打击其对科研的积极性,不利于创新培养,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把握好尺度,综合考虑学校研究生办学实力与研究生本身的科研素质,制订出适合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方案。

研究生创新培养尺度性的定位与延伸

1.创新培养尺度性的定位

(1)要与地方高校的办学培养目标相匹配

由于区位资源贫乏、研究生素质普遍不高、软硬件设施不足、导师学术水平极不均衡等因素,决定了地方高校在制订研究生培养目标时,就不可能像重点大学那样追求较高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而是权衡各方面影响制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培养目标与实施方案。为合理制订研究生培养目标应用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要注重本学科的发展主方向、科学前沿,以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思维以及实践能力为首要任务,教学过程也应以培养研究生对科学问题的独立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执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为最终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进行匹配,特别是注意尽量不要为了凑学分而选择该课程。制订课程体系应以学位论文科学问题的深度加深而逐年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为实现这一目的,课程设置时要注意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避免重复性学习、避免讲授式教学。要让课程授课过程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以研究生为主导,采用讨论式、研究生主导而任课教师指导的方式。②注重课程建设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结合。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规范性、培养方案的可操作性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关键一环。研究生培养注重其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符合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但是地方高校由于落后的观念以及低水平的师资力量,使得以往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且知识陈旧不能及时跟进科学研究的前沿,导致课程建设也难以达到像“985”高校那样的培养水准。因此要想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研究生,首先应在课程建设方面以实验性与创新性的课程为主。③注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以往研究培养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最终的产出,如论文等成果的数量,而很少对培养过程进行监控,这就会导致研究生培养只重论文数量,而往往由于很少进行创新性研究而难以发表高水平的学术成果。而且如果培养过程不受监控,则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就仅仅限于低水平上的认知,很难进行创新性的突破。④注重培养质量的评价与控制。论文仅是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的标准之一,但决不能唯论文培养。事实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不仅要看论文的数量、质量,更要看研究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如独立承担创新性项目的能力以及完成的质量,同时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还要注重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即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转化能力。⑤注重研究生导师的质量考核。地方高校由于师资力量差别较大,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研究生导师专业知识相对匮乏、更新严重不足,陈旧的专业知识构建导致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因此要想对研究生进行创新培养,首先是要把握好研究生导师质量的定期考核,实行两年一聘制,对于科研成绩始终不能提升的导师应坚决取消研究生指导资格。

(2)参考科学研究的创新水平受现实制约的程度

现实的制约,即是要着眼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与研究条件。地方高校的发展除了依靠国家的政策与财政扶持外,更多是要依靠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但这要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财力。一般大多数地方高校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高校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低,有时不足以支持高校的软硬件建设,各种平台建设水平低、数量少,大多数地方高校甚至连国外知名的学术数据库都很少购置,这些均严重制约了地方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也极大限制了研究生的创新培养。但是,这些条件的限制并不能完全阻止高校研究生培养对创新的追求,地方高校也具有自己明显示的地方优势,特别是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学研究具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如特色农业经济、良好的原始生态、独特的文化底蕴等,同时在国家层面上也建立了地方高校与“985”高校的帮扶关系,地方高校完全可以利用“985”高校的软硬件平台,这极大提高了研究生创新的条件。

2.创新培养尺度性的延伸

(1)创新培养不要仅仅局限于本学科本专业,要突破研究领域的尺度约束

地方高校由于科研水平的局限,既然不能在专业纵深上进行高水平的研究生创新培养,那么在专业交叉领域的横向发展应该是个不错的突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新知识的发现、新理论体系的提出、新技术的突破越来越要求科研工作者具有跨学科跨研究方向的能力,要求研究者具有创新整合不同学科与领域的能力。因此,在定位创新培养尺度的同时,也要兼顾创新培养的拓展。①在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除了在本专业内追求研究的深度外,还要照顾到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在这些交叉学科或领域内往往存在巨大的创新潜力,而且对于研究生来讲学科间的交叉往往也容易引起他们极大的科研热情。在课程知识构建的基础上,对于专业知识以外相关联学科理论及实践知识的拓展,有利于培养研究生自身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开拓创新能力。同时这一过程中又伴随着与其他学科之间研究生或科研教师的互动与联系,这不仅提高了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的几率,而且也增强了研究生与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塑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②科研选题过程同样也要进行相应创新培养的延伸。不仅要考虑到专业知识的拓展与交叉,而且要进行材料、方法体系以及技术上的改进与创新,更甚至是上升到专业综合体系的创新。由于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较差、研究软硬平台较低,因此将这一延伸过程是极为有限的,能达到专业综合体系的创新可能性较小,但是在培养过程中设置这一高度有利提高研究生对科学研究的期望,可获得局部性的创新。

(2)允许部分新思维模式突破定位尺度的限制

新思维模式主要指专业及学科内有可能取得的重大突破或重大理论体系的创新方式,它重视思维高度的提升,但是在研究生阶段进行如此重大的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培养过程中也决不能无视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对于具有发展潜力的新思维新想法,在现有的条件下尽量促进其萌芽,即使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不到任何成果,但是这一培养过程有助于研究生及导师课题组在后续科研过程中的创新累积,产生重大的理论创新也是有可能的。创新思维是科研体系中作为人的主体对科研的认知模式与认知程度,创新培养尺度是客观存在的科研深度。只有不断培养人的创新思维,才能为后续研究生创新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源泉。

参考文献:

[1]冯飞芸、江国华:《地方高校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11期,第15-17页。

[2]龚受基:《对药学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思考》,《广州化工》2012年第13期,第200-201页。

[3]宋晓云:《基于智力生态系统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研究》,《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年第5期,第34-37页。

[4]王伟:《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工作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10期,第139-1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