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十篇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十篇

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5:28

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篇1

一、解构:新闻文本交互与再制的表征

(一)新闻文本与意义建构

文本,是携带意义的符号的媒介化呈现,是带有明显吸引受众意图的客体。新闻事件被转化为意义相对完整的符号体系,以之来反映新闻事件,该符号体系可称之为新闻文本。新闻文本可以由声音、文字、视频、图片等元素来构成。互联网中的新闻文本具有高频互动、极速传播、即时生产、易于复制、形式丰富等特点。pGC和UGC成为新闻文本的重要生产方式。

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指新闻生产者按照一定规则、立场对新闻事件加以选择、加工。学者桑德斯认为新闻框架(包含媒体、记者、编辑的立场、原则,新闻价值规律以及利益关系等)借由新闻文本的生产加以体现。

(二)文本解读者的角色演变

传统的新闻受众在进行文本解码时虽然会启用对抗式解读的模式,但其行为是基于保护个人固有观念的防卫行动,是被动且私人性的,不能与其他受众即时交换意见,更不能借助新闻文本评判其固有框架。

互联网为新闻文本的传播提供一个社会化传播通道,即时互动、跨域共享、终端掌控的特质使用户不仅能够同时参照不同文本来解读同一个新闻事件,而且能够接触到同一新闻事件的众多解读者。技术赋权加上主体意识觉醒,社会化传播中的新闻解读者爆发出极大的消解能力,他们通过评论、弹幕、恶搞等方式抒发个人意见并将私人见解公之于众、互相交换。新闻文本一旦投入到该传播情境中,便会不停地变化,难以回到本初;不断有用户在文本上留下自己的痕迹,或声援、或极力反对、或联想到其他文本进行对照分析

解读者对于文本意义的解构正是在交互式传播和意义再制中完成的,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1、通过评论、弹幕、意见按钮等符号生产直接改变文本样态;

2、把个人对新闻文本的解读编码为表情包、恶搞视频、网络段子并投入社会化传播通道中,以次生文本来互文新闻文本,在互文基础上消解其原本的框架或意义;

3、用户参与媒介议程,社会化信息聚合平台通过大数据监测捕捉到用户使用的高频词汇或意见形态后,会将之反馈到新闻文本的生产部门,在追求点击率、关注度的媒介运营逻辑中,本初的新闻文本会快速被迎合用户视角的文本所取代。

二、激活:新闻文本在社会化传播中的价值再生

在社会化传播情境中,文本的传播与生产是共时进行的,用户在将之传播给他人的同时在不断地补充信息;用户在解构文本意义的同时也在赋予它新的视角和话语,意义解构和价值激活往往同时发生。

多主体的参与,为新闻事件的价值挖掘和延伸提供了多视角与多层级的关注与拓展。新闻文本的价值再生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1、原本没有呈现在新闻文本中或者被一笔带过的信息被网友挖出被加以强调,进而引起关注;

2、原本不受重视的新闻文本(不具有新闻价值或新闻价值较小的事件)因为触发某种潜在社会心态,因而成为被曝光的焦点;

3、由于网友不断地进行表情包等次生文本创作和传播,使得新闻文本的某个要素成为社交货币,进而成为现象级的新闻事件。

用户根据个人的经验和价值体系去寻找共鸣点并加以解读,解读文本进入传播通道后,有相似经验或者文化语境的用户往往能一拍即合,此时将会吸引更多目光关注新闻文本。因此,用户在激活新闻价值的同时也延伸了其传播路径、扩大了其传播范围。

三、动因探析:互联网用户主体性的觉醒

互联网用户不再是无力的受传者,主体意识的培育是传播环境中多种力量共同使然。

(一)媒介技术赋权

互联网发展到web3.0万物皆媒、智能互联的智媒时代,媒介技术赋予了用户主动参与、高频互动,即时共享的权利。参与的脑力成本、技术成本、金钱成本、时间成本都大大降低,用户的主动性提高。

(二)娱乐文化的消解力量

互联网用户经历了看别人玩跟着别人玩一起玩自己玩/逗你玩的进阶过程,在接受娱乐文化的过程中,用户逐渐关注到个人的情绪、观念和行动力,并逐渐在个人表达、互动和分享中收获乐趣和满足感。主动评判、戏谑、调侃、恶搞新闻文本是娱乐文化长期培育的结果,娱乐的力量消解了文本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新闻受众学会了平视和对话原本高高在上的麦克风。

四、解构与激活的正向效应

从媒介文化的视角来看,用户对于新闻文本的意义解构和价值激活过程,也是民间舆论打破官方和商业资本固有话语体系的过程,是个性化表达逐渐建立自由、独立的文化氛围的过程。它有利于私人经验的交互传播,进而挖掘潜伏的社会心态,形成公共议事空间。

文本可分为作者文本和读者文本,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生产的新闻文本是纯粹的作者文本,是根据新闻媒体的意愿编辑、传播的。在社会化传播中的新闻文本则是作者文本和读者文本的复合体,互联网用户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将自己想说的话加诸作者文本,显然作者无法阻止用户往视频新闻画面上发弹幕或者点击踩按钮。用户的私人经验借助互联网能跨越地域、民族、年龄、阶层进行交互传播。有可能某个新闻文本触发了大面积的公众情绪、催生社会心态,立刻便会形成相应的虚拟空间以展开共同话题的讨论。新浪微博的讨论组、百度主题贴吧、微信社群都是基于此的有益尝试。

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篇2

电视新闻价值的概念界定

电视新闻价值从属于价值体系中的新闻价值体系,在对此概念进行定义时的前提条件是概念所处的系统位置必须明确,同时位于上一级的主概念即新闻价值的概念必须确切、清晰。那么这两个条件具备吗?

有关新闻价值概念的表述是一件早有定论却又争议颇多的事情。其间,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新闻价值”一词产生时社会拥有的大众传播手段仅限于报刊一种,受此限制,新闻价值与新闻报道价值在概念上几乎属于同义语。问题是,新闻价值与新闻报道价值在概念体系中毕竟存在主属关系,两个不同级别概念的混合必将因内在的不可兼容性而导致表述上的误差,随着大众传播方式的不断增多和改进,这些误差也就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目前,在国内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类似的表述还有: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就是新闻本身之所以存在的客观理由。新闻价值要素包括真实性、时新性等不变要素和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可变要素。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显然,这些表述都没有涉及传播价值。换言之,新闻是否被传播并不影响它客观存在的价值。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将离开了传播就失去价值的电视新闻价值概念置于新闻价值体系中的第二层概念中,上述新闻价值定义将因不能充分涵盖二级概念而出现残缺。细究起来,出现此问题的根源还应追溯到至今仍未统一的新闻定义名下。以两种最有影响的新闻定义为例,其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简称为“事实报道说”;其二,“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简称为“客观事实说”。可以看出,这二则表述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引入传播因素。第一种说法强调了未经传播的事实不构成新闻的观点,而第二种说法则强调了新闻不受传播与否而客观存在的观点。将不同的新闻定义植入新闻价值概念中势必会产生不同的对新闻价值的理解。仍以上述新闻定义为例就必然会出现下述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其一,未经传播的新闻价值为零;其二,未经传播的却为公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社会事物仍具有相应的新闻价值。如果按照概念定义的科学逻辑进行判断就会发现,“客观事实”说比较符合对新闻概念的恰当定义,而“事实报道说”则似乎存在着将第二级概念拉入上一级概念的嫌疑。显然,这里出现了一个系统概念定位不明的问题,由于定位不明而直接导致了定义的混乱。按照这一思路继续发展,则新闻价值的下属概念就应该分解为新闻报道价值、新闻宣传价值、新闻广告价值、未经传播的新闻价值、禁止传播的新闻价值等类型,而电视新闻价值则应处在新闻报道价值属下的第三级位置上,与之相并列的便是报刊新闻价值、广播新闻价值、网络新闻价值等类型。新闻价值有了这样的定位和定义,就可以在一个相对明确的界定范畴内为电视新闻价值定义――以电视传播为载体并能够为公众所认知的新闻价值。

电视新闻价值的属性认识

目前关于电视新闻价值属性的论者甚少,能够看到的相关论述大多限于对新闻价值的属性阐述。比较常见的如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五要素说或真实性、时新性等不变要素和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可变要素的六要素说。为什么会出现此类问题呢,笔者认为,仍然是缘于电视新闻价值在新闻价值体系中定位不明而造成相关属性也难以分清的状况。如前所述,在新闻价值体系中电视新闻价值处在新闻报道价值属下的第三级位置上,与之并列的是报刊新闻价值、广播新闻价值及网络新闻价值。这些名称不同的概念因存在共性特征而被归类于同一个上级概念之中,又因各自所独有的个性特征而有区别地并列在一起。在进行属性认识时就必须将这些概念的共性及个性特征完整、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惟其如此,才能有效揭示此概念的本质内涵。按照这一思路,电视新闻价值属性便应该在传播效应、认知效应及受益效应等方面展开。与之相对应的属性则包括显要性、时新性、关联性、实用性、趣味性、资料性和时效性、广泛性、普及性、相对真实性、相对客观性、便捷性等。由于这些属性存在特征差异又可以把它们分为电视新闻固有价值和可变价值两大类。电视新闻固有价值是指那些拥有新闻共性特征的、客观存在的新闻价值属性,它包括显要性、时新性、关联性、实用性、趣味性、资料性等。电视新闻固有价值是任何新闻报道都必然具有的原始属性,它的存在同传播方式没有关联。由于电视新闻价值的社会用途和社会作用必须通过传播才能实现,又由于电视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传播机构和传播者的筛选以及传播载体自身的限制而不能完全实现其固有价值,于是出现了可变价值。新闻可变价值是指那些拥有新闻个性特征的、受到人为限制的新闻价值属性,它包括时效性、广泛性、普及性、相对真实性、相对客观性、便捷性等。在现实社会中。电视新闻固有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未被认知的新闻不能实现它的价值,因此电视新闻固有价值只是一种理论化的非现实性存在;电视新闻可变价值是能够被认知的新闻价值,是价值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存在形态。类型的不同造成了两种价值属性的不同。所有属性的集合便形成了完整的电视新闻价值属性。

电视新闻价值的定量

价值定量是促成价值有效实现社会用途、发挥社会作用的必经程序,未经定量或定量不准的价值必将减弱其社会用途的实现和社会作用的发挥。同理,为电视新闻价值定量就是促成电视新闻价值有效实现社会用途、发挥社会作用的必经程序,在此过程中,确切的电视新闻价值定义及属性确认就成为电视新闻价值定量的基本标准和依据。

没有定性的社会事物也就无法定量。因此,我们是在为处于新闻价值体系中的新闻报道价值类的电视新闻价值定量,在定位清楚的前提下才能对电视新闻价值属性的基本元素实施量化。

价值基本元素的存在从理论上讲应该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此类元素在它存在的同时便具备了相应的价值分量,这个量也可以被视为该元素的固有价值量。但是,电视新闻价值的社会用途和社会作用必须通过传播才能实现。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传播机构和传播者的筛选以及传播载体自身的限制而不能

完全实现其固有价值,于是出现了可变价值量。可以这样认为,可变价值量就是固有价值量扣除各种人为损耗后的实际价值量。因此,衡量电视新闻价值大小的过程就是对其固有价值量和可变价值量的确认过程,也是对这两种价值量所含基本元素的量化过程。

电视新闻固定价值的量化:

显要性。因新闻事实本身所具备的重要性和知名度而存在的价值属性,如重要或知名人物、重大事件、有组织的重大社会行为、生存环境、异常事物、重要时间或地点、重要发明或发现等。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这些价值要素越丰富、要素自身所具备的显要性越大,则新闻的显要性越强。

时新性。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限定也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具备的基本价值属性。新闻事实的时新性不存在高低、轻重、远近、大小之类的可分解价值要素,但存在时态要求。新闻事实必须是正在发生或最近发生的社会事物。

关联性。新闻事实被公众关注的程度或对公众影响的大小,关注程度或影响范围越大则关联性越强。新闻事实的关联性受地域、种族、文化、时间、利益、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认知差距。认知差距直接规定着新闻事实关联性的强弱。

实用性。新闻事实本身所具备的能够对公众产生指导、教育、启发、参照、运用、帮助等作用的价值属性,这些作用越大,新闻的实用性就越大。

趣味性。新闻事实本身所具备的能够为公众猎取新奇、满足欲望、寻找欢乐、追求刺激提供素材的价值属性,如财富、性、战争、奇人奇事、竞赛、演出、冲突、犯罪、隐私、感官刺激等。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这些价值要素越丰富、要素自身所具备的趣味性越大,则新闻的趣味性越强。

资料性。新闻事实本身所具备的能够为未来社会提供参考、借鉴、依据等作用的价值属性。

电视新闻可变价值的量化:

相对真实性。新闻经过传播后仍留存在新闻事实中的那些固有价值元素的总和。价值元素保有量越大,新闻的真实性越强,新闻的可变价值就越高。由于因传播方式带来的新闻真实性的损耗不可避免,所以任何新闻报道所提供的新闻的真实性都是相对的,现实中不存在绝对真实的新闻。在新闻传播领域,由于存在着因传播方式不同而带来的新闻真实性差别。因而出现了将这种差别作为量化新闻可变价值的重要依据。换言之,不同的传播方式规定着新闻可变价值量的大小。电视新闻由于采用光电技术记录并传播新闻,从而,一方面提供了新闻发生现场能够真实展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为公众提供了视、听、思维同步进行的新闻认知方式。这种因技术进步带来的传播方式的变革,促成了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那些价值元素最充分的展现,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并直接提升了新闻价值的含量。

相对客观性。新闻经过报道后留存在新闻事实中的那些固有价值元素的总和,价值元素保有量越大,新闻的客观性越强,新闻的可变价值就越高。由于因报道带来的新闻客观性的损耗不可避免,所以任何新闻报道所提供的新闻的客观性都是相对的,现实中不存在绝对客观的新闻报道。新闻客观性的损耗受两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其一为报道手段;其二为报道能力。任何新闻报道手段在展示新闻发生的场景和进程必须采用局部或片段累积的方式,而不能完全展示新闻事实发生的那个完整时空及完全过程:新闻报道者因存在报道角度、报道技巧、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原因而不能保证新闻客观性的完整存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闻的相对客观性是一个专属性极强的名词,它同宣传或广告中所指的相对客观性存在很大差别,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就在于新闻的相对客观性完全排斥了主观意图在先的新闻选择格式,从而确保了新闻事实中的那些固有价值元素在传播过程中只有量的减少而不会出现质的扭曲。由于报道手段和报道能力直接影响着新闻的客观性,因而它也成为量化新闻可变价值的重要依据。换言之,新闻报道手段和报道能力直接规定着新闻可变价值量的大小。电视新闻由于兼容了新闻报道的所有手段,从而具备了将新闻客观性推向无穷大的潜质,并因此而成为最具客观性的新闻报道手段。

时效性。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的速度。以时新性为标志的新闻固有价值元素对新闻的传播速度提出要求,传播速度越快、公众尽早获知新闻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越高,新闻的可变价值量就越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大多受传播方式和报道程序的制约而与新闻的发生时间出现差距。时间差的大小规定着新闻时效性的高低。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方式的问世,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已从原有的过去时态发展至过去时与现在进行时并存的阶段,新闻时效性向现在进行时态的全面过渡将是新闻固有价值得以提升的必然之举。由于电视传播方式拥有强大的传播优势,从而使电视新闻时效性在新闻传播领域绝对领先,电视新闻可变价值量的展现也最大限度地获得了速度优势。

广泛性。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的有效传播范围。新闻的有效传播范围越大,获知新闻的公众人数越多,新闻固有价值元素被认知的可能性越大,新闻的可变价值量就越高。新闻报道的广泛性受传播方式的限制而与实际社会空间存在差距。空间差的大小规定着新闻广泛性的大小。电视传播方式凭借先进、强大的技术优势已经从理论上将电视新闻的覆盖范围扩展至百分之百。目前,正在向极限覆盖靠拢的电视覆盖率已经促成电视新闻的广泛性得以迅速扩展,电视新闻可变价值量的展现也将最大限度地获得空间优势。

普及性。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被公众认知的程度。新闻报道被公众认知度越高,获知新闻的公众人数越多,新闻固有价值元素被认知的可能性越大,新闻的可变价值量就越高。新闻普及性受报道语言的形式限制而与现实中的认知程度产生差距,认知差的大小规定着新闻普及性的大小。电视新闻由于兼容了新闻报道语言的所有形式,从而具备了采用多种语言形式向受众传播新闻的手段,并因此而大大突破了因语言障碍而产生的认知困境。基于同样的理由,电视新闻可变价值量的展现也因此而最大限度地获得了认知优势。

便捷性。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被公众认知的方便程度。新闻报道被公众认知的过程越便捷,手段越简明,公众对这些传播工具的依赖度越高,新闻固有价值元素被认知的可能性越大,新闻的可变价值量就越高。新闻报道的便捷性受传播工具的限制而与公众的认知欲望产生差距,欲望差的大小规定着新闻便捷性的大小。先进的电视传播方式和不断改进的电视终端接收工具,促成了电视新闻便捷性的大幅改观。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视新闻的便捷性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展现出来,电视新闻的可变价值量也会因此而获得更大的提升。动态地看待电视新闻价值定义

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篇3

所谓价值客体,就是人类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广义上讲,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价值活动,活动所涉及的一切客体都是价值客体。在特定的价值活动中,主体所涉及的价值客体往往是多元的,对于主体来说,不同的价值客体具有不同的性质,处于不同的地位。有些属于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有些属于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有些则是手段性质与目的性质兼具的价值客体。手段性的价值客体服从、服务于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受目的性的价值客体的支配和制约。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作为主体所涉及到的价值客体相当多,我们根据价值客体的不同性质、地位和特征,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传播者作为价值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它包括摄影、摄像、录音、印刷、播放等设备,包括交通、通讯等工具,还应该包括新闻事实这一基本的物质条件。摄影摄像等设备以及交通通讯等工具,作为传播主体实现价值目标、价值追求的工具性、手段性的价值客体,应该毫无争议。但对新闻事实这一价值客体的认识,笔者与一些专家不同。笔者认为,新闻事实属于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其基本理由是:

众所周知,早在1943年陆定一就对新闻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极为明确的阐述。他指出,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源于事实,是对事实的反映。这一论断得到了新闻界的普遍认可。与此同时,“新闻是信息”,②也已是业界的普遍共识。由此可见,新闻信息尽管是对新闻事实的反映,但“事实本身与对事实的认识是有实质区别的”。③事实与信息所指的客体不同,二者的区分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逻辑起点,新闻价值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把二者混为一谈,必然导致价值理论的混乱。

首先,新闻事实是社会主体价值活动的产物,对传播主体来说,是先在的、既定的、自然的、不可控制的、不可改变的。这就决定了传播主体只能把它作为价值创造活动的物质条件、前提、基础和起点。其次,新闻事实本身不能储存、不能压缩、不能复制、不能共享、不能传播,传播主体既没有权力改变事实本身,也没有权力处置事实本身。但新闻信息不同,新闻信息可以加工、可以储存、可以压缩、可以复制、可以共享、可以传播。④传播主体的采访权、报道权等权利,是采集、加工、处置、传播新闻信息的权利,而不是处置新闻事实的权力。所以,以报道、版面、节目等各种新闻文本形式出现的新闻信息,才是传播主体价值创造活动的产物,才是传播主体创造的价值客体,即新闻价值客体。如果新闻事实是新闻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信息是新闻价值客体,传播主体就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最后一点理由是,新闻事实本身既不能直接满足传播者的需要,也不能直接满足受众的需要。以矿难为例,作为事实本身,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没有遭遇这种事实的需要。但是,有关矿难的信息,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会产生强烈的需要,传播者需要有关信息(注意不是需要事实本身)进行传播,受众需要有关信息作为调整自己的行为、决策和认识的依据。因为矿难信息不仅有助于人们及时进行有效救援,而且能给人们提供前车之鉴,因而具有极高的价值。而矿难事实本身不仅没有价值,而且毁坏价值。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报道灾难性事件的重要意义,不在于事实本身有价值,而在于其信息有价值。由此可见,新闻事实的价值不等于新闻信息的价值(即新闻价值),传播者和受众需要新闻信息,可以获得新闻信息,但不一定需要新闻事实本身,传播者和受众不是当事人,即使需要事实本身,也不可能实现。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事实只能是传播主体进行价值创造活动的物质前提、物质基础、物质资料,作为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

把新闻事实归入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并没有降低新闻事实作为价值客体的重要地位。打个比方说,传播主体营造的是信息大厦,事实就是信息大厦的地基。因此,包括新闻事实在内的手段性价值客体不仅不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它是传播者进行价值创造的强大杠杆和物质基础,它的发展和变化标志着传播水平和发展状况,同时也标志着传播发展的不同阶段。但需要我们明白的是,工具和资料只是价值创造活动的前提和手段,而不是价值活动的目的。所以,劳动资料在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构成中通常处于较低的位置。

第二类是传播主体的劳动所施加、改变、创造的对象,即劳动对象。如新闻稿件、版面或节目等。而这些都是新闻信息具体存在形式或系统存在形式。所以,在本质上,劳动对象是新闻信息,是对新闻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储存和传播。劳动对象通常表现为直接的劳动成果,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直接劳动成果往往不能直接满足主体的需要,它必须与其他主体的劳动成果相交换,才能完成一轮价值创造活动,才能获得最终的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因此,直接劳动成果体现的是主体的付出而不是收益,是价值创造而不是价值实现。所以,新闻信息作为传播主体的直接劳动成果,是传播主体获得目的性价值客体的中介性价值客体,是既具有手段性又具有一定目的性的价值客体。

事实上,新闻信息作为双重性质的价值客体具有更复杂的因素。相对于传播者的经济目的,或者说在经济意义上,新闻信息具有突出的手段性;但相对于政治理想,或者说在政治意义上,它又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因为新闻信息传播涉及到传播主体自身和公众言论自由权利的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新闻信息的传播本身,要比传播效果更具有重要性和优先地位。富有职业理想、民主意识、公众意识、受众意识的传播主体会自觉地把公众、把服务对象的价值目标,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目标,把受众最高的目的性价值客体,转化为自身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此外,对传播主体来说,新闻信息作为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具有惟一性,它是获得传播效果等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惟一手段。所以在新闻实践中,很多传播者对新闻稿件的采写加工,表现出高度的关注,甚至经常把它摆在与传播效果等同的地位。因为好的稿件就意味着好的传播效果,手段的惟一性和关键性反过来又强化了目的性质。

但从总体上讲,新闻信息的手段性质仍然占主要方面,具体表现是:首先,新闻信息主要体现为传播主体的劳动付出,而不是收益,它不能直接满足传播主体生存和发展等基本需要。其次,传播者搜集、制作、加工、传播新闻信息,如果获得不了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就像厨师烧制的佳肴美味、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不出去一样,形同废品,目标追求难以实现,自身的需求无法满足,价值活动也难以为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对商业媒体,新闻信息作为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其手段性质远远强于目的性质。这些都决定了新闻信息的手段性质强于目的性质。

第三类是传播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要追求、所要达到的最终的目的性成果,即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包括新闻报道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我们通常称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和前两种价值客体相比,传播效果才是相对单纯的、能直接满足传播主体需要的、具有最终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它意味着传播者达到了目的,获得了收益,付出得到了补偿,需要得到了满足。传播主体采用先进设备,对新闻稿件进行精耕细作,生产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努力赢得受众,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传播效果,这也是所有媒体的最高追求。所以,对传播主体来说,在一轮完整的价值活动中,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就是传播效果,正是这一价值客体在决定着其他价值客体的选择和创造。

有专家把传播效果也作为新闻价值客体,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传播效果是不是新闻价值客体,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对新闻价值概念的理解,二是传播效果作为价值客体是否具备新闻价值,如果不具备新闻价值,就不可能是新闻价值客体。

关于新闻价值,大体上有两种理解。一种把新闻价值理解为传播效果,等同于传播效果。按照这种理解,如果再把传播效果作为新闻价值客体,就会出现一个荒谬的结论: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价值客体。另一种是笔者认可的理解,新闻价值是新闻信息所具有的影响特定受众的属性或功能,传播效果是这种属性或功能的发挥,即新闻价值的实现,也即是说,传播效果是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信息实现其价值的结果。即使传播效果具有轰动效应,也只能是新的新闻事实,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信息。新闻事实不能作为新闻价值客体,前文已有论述。

传播效果作为其他价值客体,第一它不是受众的价值客体,更不是受众的新闻价值客体。因为传播效果本来就是受众的信息需要得到满足,如果受众把这种满足,再作为价值客体,再满足自身,甚至再再作为价值客体,再再满足自身。且不说如此循环下去有无可能,是不是必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受众这种把新闻对自身的满足再当作价值客体的活动,是不是还属于新闻传播活动,是不是还在新闻传播活动的链条之中?笔者认为,传播效果对受众而言,已经转化为下一轮价值活动即信息选择的背景和动因,为主体创造出新的价值需要,而不是成为其价值客体,甚至反复地成为价值客体。因此,把传播效果作为受众的新闻价值客体更无从谈起。第二,传播效果作为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也不是新闻价值客体,因为它满足的是传播主体对经济、声誉、影响力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需要,对传播主体来说,具备的是经济价值和影响力价值,而不是新闻信息价值。所以说,把传播效果作为新闻价值客体,与把新闻事实作为新闻价值客体一样,都是十分荒谬的。产生这种荒谬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专家企图为新闻价值理论构建宏大、系统、无所不包而又整齐划一的理论体系,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微观问题宏观化,单一问题体系化而导致的错误结论。

二、传播主体所形成的价值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是多层次的,多元的。不同的价值客体,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在价值客体构成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与传播主体形成不同的价值关系。如果以客体或其价值来命名价值关系,传播主体与其价值客体形成的价值关系就有三种:

第一是与采写、交通、通讯工具以及新闻事实等劳动资料形成的价值关系。因为这些都是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在这些客体中,工具又具有标志性,所以劳动资料体现的主要是工具价值、手段价值,与传播主体形成的价值关系,可以称为手段价值关系或工具价值关系。

第二是传播主体与新闻信息形成的价值关系。传播者采制新闻信息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要,而不是自己的信息需要,但在满足受众的同时,换来受众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关键因素形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新闻信息对受众来说,体现的主要新闻信息价值即新闻价值,与受众形成新闻价值关系。但对传播主体来说,新闻信息体现的主要不是信息价值,而是一种交换价值、传播价值。所以它与传播主体形成的价值关系,不是新闻价值关系,而是一种新的价值关系,我们可以称之为传播价值关系。正如交换价值要以价值为基础,但交换价值并不等于价值一样,传播价值要以新闻价值为基础,但传播价值并不等于新闻价值。传播价值关系也不等同于新闻价值关系。原因在于,新闻对受众主要是新闻信息价值,但对传播者来说主要是交换价值或传播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信息所具有的直接影响受众的属性或功能,传播价值则是新闻信息的传播所具有的影响传播者的属性或功能。新闻价值以受众的需要为价值尺度,传播价值则以传播者的需要为价值尺度。新闻信息能直接满足受众的需要,但不能直接满足传播者的需要,它只是传播者交换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等价物。因此,我们可以说,传播者与新闻信息之间形成的价值关系,是一种新的价值关系,是传播价值关系。

第三是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等收益性成果之间的价值关系。传播效果是传播主体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它体现着传播主体的理想、信念与追求,体现着传播主体价值目标的实现,对传播主体既具有精神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它从精神与经济两个方面满足传播主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按照习惯,人们通常以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或其价值,或者获得这一价值客体的方式,来表示整个一轮价值活动中的价值关系,那么,传播者与传播效果之间的价值关系,就可以称为传播效果价值关系。因为传播效果是传播这一活动方式带来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它简称为传播价值关系,并把这一价值关系,作为传播主体在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形成的所有价值关系的简称,或统称。因为这一价值关系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价值关系的主线,在各种价值关系中占有主导和支配地位。

三、传播主体与受众主体的关系

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个主体是正确的,但他们并非是共同主体。作为主体,他们处于不同的价值关系中。传播者作为主体,出现在传播者与其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传播效果之间形成的传播价值关系中;受众作为主体,出现在受众与其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新闻信息之间形成的新闻价值关系中。传播者与受众,当一方处于主体地位时,另一方总是处于客体地位,而不可能同时作为主体出现在同一价值关系中。具体地说,在新闻价值关系中,受众是价值主体,新闻信息是价值客体,而新闻信息是传播者劳动的产物,这就意味着传播者在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满足受众的需要,在以客体的身份或地位服务主体。而在传播价值关系中,传播者是价值主体,传播效果是价值客体,而传播效果是受众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因素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受众在获得信息满足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付出满足传播者,并因此在这一价值关系中处于客体地位。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传播者与受众是互为主客体,而不是共同主体。“共同主体说”,尽管基本用意在于提高受众的地位,但在理论上混淆了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同的价值关系,导致了价值主体及其客体的混乱。四、传播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复杂性

在现实生活中,传播主体与其价值客体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造成这种价值关系复杂性的主要因素大体上有四个:

第一,传播主体具有复杂性。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媒体存在,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追求会造成传播主体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差异。在西方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追求的最高目的、甚至是惟一目的就是宣传效果,很少考虑赢利问题。新闻报道的手段性质极为明确,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目的,制造假新闻也是政党报刊惯用的手段之一。所以这个时期作为政党报刊的传播主体,其目的性的价值客体是宣传效果,而不是经济收益,更不是新闻信息。商业媒体比较复杂,但赢利始终是媒体的重要或主要目标,甚至有极少数商业媒体把赢利视为惟一目标。现在,无论是政党报刊还是商业媒体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往往兼顾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极少把其中一个作为惟一目的性价值客体的。就媒体内部而言,传播主体包括媒体内部的编辑记者、管理者和经营者,管理者与编辑记者之间,记者与编辑之间,采编人员与经营人员之间,都存在诸多的内部矛盾,也会导致对价值客体定位的偏离和游移。

第二,价值客体本身具有复杂性。传播主体面对的不是单一的价值客体,而是一系列的价值客体,不同价值客体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关系错综复杂,因此会导致传播主体对价值客体的性质和地位定位变化。

第三,传播活动的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会造成价值客体性质和地位的变化。在某些环境下,工具具有决定性意义,拥有工具就必然意味着拥有结果,工具就会被视为目的性的价值客体,成为至高无上的追求。在某些时候,劳动对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拥有劳动对象就必然意味着结果,对象就会被视为目的性价值客体,成为至高无上的追求。社会环境变化,尤其是政府新闻宣传部门管理政策的变化,也会很快体现为媒体内部的冲突和压力,导致价值客体性质和地位的变化。

第四,传播活动具有复杂性。传播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螺旋上升结构,先进的采编传输工具是为了生产好的新闻稿件,好的新闻稿件是为了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是为了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为了采写更好的新闻稿件,更好的新闻稿件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往复循环,永无止境。哪是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哪是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在循环中有时会变得模糊不清。所以,哪怕是最单纯的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也不会总是体现为手段性质;最单纯的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也不会总是体现为目的性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任何价值客体都会体现出多姿多彩的性质。

注释

杨保军:《新闻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第74页。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孙伟平:《事实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李衍达:《信息世界漫谈》,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7页。

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篇4

关键词:价值中立;价值关联;新闻传播;客观性;把关人中国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138-02

在传播媒介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深深影响着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媒介提供的信息成为了人们了解社会环境、认识世界的依据。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成为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重要途径,传播者如何设置议题、选择信息,怎样对信息进行编码、传送,直接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认知与解读,进而影响受众对社会环境的判断。同时,媒介传播的信息也会引起舆论的产生与扩散,舆论的整合与引导也要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的力量。因此,传播者,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中的传播者,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中应依循怎样的价值立场,成为媒介营造出怎样的“拟态环境”的决定性因素,“拟态环境”能否尽量接近于真实的“客观环境”,能否客观公正的反映现实社会,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新闻传播中价值问题的影响。

新闻传播应依据怎样的价值原则也是一直以来备受争论的问题,本文亦试从社会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角度对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价值问题进行探讨。

一、“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涵义

“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社会学价值思想中及其重要的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旨在说明科学研究者的价值立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价值立场与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之间的联系。现对这两个概念做简要的阐述:

(一)“价值中立”的涵义

价值中立观是韦伯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独创性的贡献,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主要表现为社会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价值中立”性的态度。所谓价值中立性是指,“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就必须终止使用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念,而遵循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不能把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强加于资料,无论研究的结果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都应该如此”。[1]

此外,韦伯还认为,社会科学只能解释社会现象,不应对社会现象做出价值判断,就像自然科学家不对他所研究的自然物作好坏判断一样,价值判断等于把一种伦理强加给人们,如果社会科学家对社会事实做出了价值判断,社会科学研究就失去了科学性。[2]

(二)“价值关联”的涵义

“价值关联”这一概念最先由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提出,他在其《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一书中指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存在泾渭分明的区别。认为自然科学旨在探讨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和一般规律性,属于“规范性科学”;社会科学则研究的是社会中的个人及其行为,属于“表意性科学”。自然科学描述事实,寻求一般规律,避免人的主观介入;而社会科学研究的任何社会现象都与构成这一现象的人的行为有关,人的行为是在一定的价值立场上做出的选择,因此,研究者就必须诉求于一定的价值评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的意义,以最终认识社会现象本身。[3]

在此之后,韦伯也认可了经验现实对于社会研究的意义,认为人不能不带任何价值判断的纯客观的去反应社会现实、认识社会事件。

二、新闻传播中的“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的体现

(一)新闻传播原则与“价值中立”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原则都要求新闻传播以尊重客观事实为原则,强调传播者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不能在新闻报道中介入自己的价值判断。在新闻业务的实施中,要求传播者弄清事实真相,不可盲目传递信息或做出判断;对于有争议的事件,要将各方的意见都平等的呈现给受众,交由受众自行判断。

可以说,这几项原则的要求都遵循着“价值中立”的立场,要求新闻传播者只是将事实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尽量不要加入自己的价值观念,避免价值观念的介入对受众接收和解读信息产生影响甚至误导,维护受众了解事实真相的权利。

(二)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人”与“价值关联”

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之后,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及相关从业人员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被传递给受众。

通过对“把关人”理论的简要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大众传播媒介组织想要保持完全的“价值中立”似乎是不太可能的,该理论明确指出,把关人的作用就是选取符合其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进入传播的渠道,相反,不符合的信息则不能被传播。那么,把关人的价值标准是怎样的呢?要对信息进行取舍,则不可能避免的要涉及媒介组织的价值判断,必然会产生“价值关联”。然而,对于“把关人”而言,虽然面对的信息成千上万,但选择哪些信息进行传播也不是任意的。信息的选取与媒介所处的社会环境、媒介组织本身、以及具体的组织成员(编辑、记者等)的价值标准相关联。在宏观层面,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文化、经济和传播管理控制体制、制度环境等构成传播语境,影响“把关”;从中观的层面来看,信息的选取则考虑传播组织所运用的行业惯例、传播价值观念、经营定位、技术手段等因素;同时,传播者个人的相关因素,如价值标准、业务素质、道德标准也会对选择哪些信息进入传播渠道产生影响。因此,从“把关人”的理论来看,大众媒介对新闻的传播,要涉及三个层面的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的介入也就导致了“价值关联”。转贴于中国

三、“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在新闻传播中的关系

(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要求传播者保持“价值中立”,即要求传播者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将真实的、不受干扰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新闻传播需要尽可能以本来的面貌反应现实,而不应加入传播者对新闻事件的评判。这是新闻从业者的职责所在,也体现着新闻传播者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中国

如前文所述,由于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存在,大众传播媒介会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来选取将要进入传播渠道的信息。凭这一点也可以判断,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价值关联”是存在的。虽然传播者在社会、组织、个人这三个层面都会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念进行“把关”,但这些依据的标准同样也是对“价值关联”的约束。另一方面,大众传播的“把关人”也是传播活动的主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以客观性、公正性为业务操作的原则,要以追求客观公正的进行信息传递为目标。因此,大众传播中的“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不是绝对对立的,二者相互制约,有着不可分隔的联系。

(二)新闻传播中,“价值关联”以客观性、公正性为前提

媒介的“把关人”虽然要依据多个层面的价值标准对信息进行取舍,但各个层面的价值标准都应在不违背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的前提下才能得以遵循,如果媒介为了自身的利益,有意通过反映某些事实、回避另一些相关的事实从而影响或歪曲受众对事件的判断,将媒介的价值观点介入信息的编码和传递中,违反新闻传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原则,则是应当被制止和更正,并承担相关责任的。所以说,新闻传播者不可避免的会处于“价值关联”的立场,但这种立场应当是在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前提下的。

(三)新闻传播中的“价值中立”不是绝对的

另一方面,“价值中立”也不是绝对的中立。“价值中立说”强调的“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就必须终止使用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念”是一种很难达到的理想状态,人对于事件或现象的描述都会以一定的“先验”经验为依据,而这种“先验”本身也有可能成为某种价值判断或选择。

此外,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单从客观性和公正性的角度来看,“价值中立”是传播活动的规范和基准。但出于传播监测环境、进行社会协调的功能考虑,若涉及到意见整合、舆论引导等问题时,则传播活动不能依据“价值中立”任由事态自行发展而仅仅只反映客观事实,通常还要以一定的价值标准来整合和引导舆论,维持社会稳定。

四、新闻传播中传播者应持有的价值立场

通过对“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的概念阐述,以及对于两者在新闻传播中的体现及相互关系的简要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是一对相伴相生的观念,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联系的。

在新闻传播中,“价值中立”或“价值关联”不能独立的存在,“价值关联”要以“价值中立”为前提,保证传播的客观性、公正性;“价值中立”要以“价值关联”为依托,表达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不同类型的媒介组织也会根据自身特点依据特定的价值观念传递信息,协调社会、引导舆论。所以,在新闻传播中正确对待两种价值立场是很重要的,两种立场不是绝对的分隔和对立,传播者在进行大众传播活动时要同时考虑到两种立场,在特定的情况下依照特定的立场处理和传播信息,这样才能既维护新闻传播的原则,又体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承担社会责任,对受众和社会负责。中国-

参考文献:

[1]王效仿,高薪.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对举而不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尹广文.价值关联与价值无涉——马克斯•韦伯社会学之研究方法准则[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6).

[3]侯钧生.“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评m•韦伯社会学的价值思想[j].社会学研究,1995(3).

[4]肖昭理.论社会科学的价值中立性[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2).

[5]陆自荣.“价值无涉”与“价值关联”:韦伯思想中的一对张力[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6]马克斯•韦伯著.韩水法译.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篇5

关键词:新闻欲;传媒经济;新闻价值

作者简介:燕道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湖南长沙410081)

早期的西方新闻学者曾将新闻欲作为新闻的起源。在新闻发展的历程中,这一理论早已受到质疑与批判,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欲这一现象在整个传播领域没有存在的价值。实际上,新闻欲是新闻传播学一般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也是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动力所在。新闻欲引起新闻需要,成为一般新闻传授矛盾产生的根源。因此,新闻欲在新闻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新闻欲的概念

在考察新闻欲这一概念之前,有必要首先对欲望范畴作一定的了解,这不仅在于新闻欲的基本特性要由欲望来予以说明,还在于欲望范畴本身众多的歧义性。参考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的定义,我们认为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理解:欲望(Desires)作为一般范畴,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一种特性,这是有机体为了维持正常运转(生存、发展)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产生的一种摄取状态。这种状态,一方面表示了有机体对周围环境、外部世界的依赖和需求;另一方面又表示了有机体具有获取和享用一定对象的机能。反映在心理上就是希望、愿望(wishes)、需要(needs)和需求(wants)。这是有机体为了自我保存和自我更新而进行的各种积极活动的客观根据和内在动因。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人之为人从传播起”。“人是会传播的动物,人又是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人类的一切决策、行为都是以了解信息为起点的,因此,以获取周围世界变动信息为目的的新闻欲和人类生存、发展相伴始终。正如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一样,我们也离不开新闻信息。“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是人们的基本需要之一”,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种需要,它渗透在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需要之中。由此看来,所谓新闻欲,就是指主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新闻信息条件的依赖和需求,即一种积极摄取新闻信息的心理需要趋向。它反映了人的自我意识内部的新闻信息的匮乏与不平衡状态,表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对于新闻信息的依赖性,是人们从事新闻活动的内在积极性源泉。

那么,如何理解新闻欲的内涵呢?

首先,新闻欲是人类社会实践生活对人类主观信息状态提出的客观要求,是人们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新闻信息条件。

新闻欲从渴求对象上看是主体的一种精神需要,新闻欲直接满足的是人们的信息需要,而非物质性的需要,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方式来实际满足人们的需要的。人要生存、发展,就需要了解环境。了解环境就是消除对环境认识的不确定性。在不断消除对环境认识的不确定过程中,人对环境的主动性才可以逐步确立,适应并改善环境才有可能。所以,新闻欲同人的其他需要一样,是一种客观需要,是主体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要求;因为新闻欲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是新闻事实还是新闻文本所包含的新闻信息,本身是客观的,不是人主观创造的。主体的新闻欲源于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是主体主观上愿意不愿意接受新闻信息的问题。只要主体还想生存发展下去,他就必须求诸一定的新闻信息,这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必然行为。因此,从主体方面看,新闻欲也是一种客观需要。

尽管近现代意义上的新闻传播事业不过是几百年的事情,但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过程。新闻欲本身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对信息需求的产物。“生存与发展是人类交流即新闻传播行为发生的本质动因”,新闻欲也成为其他诸多需要得以实现的“中介”条件,新闻欲亦渗透在其他诸多的需要之中,是其他需要得以实现的纽带和桥梁。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说过,“报纸就包括在英国城市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之内”。实质在一般意义上指出了信息传播、新闻传播与人们基本生活的关系。

其次,新闻欲和人们的其他欲望一样,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需要。

不同历史时代、历史时期人们的新闻欲是有很大不同的,不同历史时代和历史时期的人们,其主流新闻欲也是不同的。比如,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中国人,关注更多的是政治新闻,就是说当时中国人的新闻欲主要指向那些政治新闻;到了8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人除了一如既往地关心政治新闻外,更多关注的是经济新闻;而到了90年代以后,中国人的新闻需求是全方位的、立体化的,人们关注自然、社会、国际、国内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最新变化。

就个体主体来说,其新闻欲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因为:首先,人在本质上是创造性的主体。人总是“贪心不足”,总是在原来新闻欲得到满足之后提出新的需要,以充分实现自己的知情权,尽可能消除自己对周围环境认识上和心理上的不确定性,从而使自己行为的成效性具有信息上的保证。其次,从总体上说,不同主体的素质在社会的总体发展中都处于不断提升的过程。当总体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行为活动能力等得到提高的时候,就必然意味着欲望范围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新闻欲的更新和发展。再次,从新闻传播活动本身来说,它是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为人们创造着丰富多彩的新闻信息,这必然促成人们新闻欲“水涨船高”式地不断发展。可以说,新闻传播本身也在创造着,而不只是满足着人们的新闻欲。最后,从新闻的消费角度看,新闻消费可以说是最快的信息消费,它内在的要求主体必须快速地更新自己的需要,不然就不再成为新闻欲。总而言之,新闻欲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技术发展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的需要,是与社会同步发展的需要。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实际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新闻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全球性新闻传播环境的快速形成等,都会使主体新闻欲的质与量得到“与时俱进”式的变化。主体自身本质力量的展开过程,构成了新闻欲不断发展变化的、内在的根本力量。

二、新闻欲的构成与特征

人之有目的,因为人“就其属于感觉世界这一点来说,是一种有欲望的活物”。从新闻欲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产生新闻欲又不断满足新闻欲的过程。

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前提是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以及由此决定的个人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过,一旦这种客观要求进入主观领域,它就不是完全按照自然界那种必然规律的形式发生作用,其中最大的独特性,在于人总是要根据自己对价值的判断来对新闻进行取舍。由于价值构成的复杂性,使新闻欲也表现出十分复杂的构成。

1 新闻欲构成

人们的新闻欲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新闻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新闻欲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新闻欲的构成进行分析:(1)根据新闻欲的心理状态,新闻欲由“欲知道”、“欲使人知道”和“欲被人知道”所构成。格劳德明确地认为:“想知道人及事物的欲求,是由于希求生存的保证或安全化而促成,而形成之原始的冲动。经验新的事情,或等到报知的希望,是自然的人类感情之表现;是生活意志之本质的核心;是形成并维持社会的最坚强的力量之一种”。约斯特则说:“报纸是适合于探求新闻的人类性的一般需要和欲望的东西,报纸不是创造它的需要的;反过来说,欲望是常存在着的,而报纸乃是它的必需的产物。”杉村广太郎说的“欲知道;欲使人知道;欲被人知道”,这种声浪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一种共通的欲望。由这种欲望才产生新闻纸。由“欲知道”的愿望才产生读者,由“欲使人知道”的愿望才产生新闻纸,由“欲被人知道”的愿望才产生新闻的广告。他们认为新闻欲的“欲知道”、“欲使人知道”和“欲被人知道”这三个方面是新闻产生的最终根源。(2)根据主体对新闻传播总体社会功能的心理期待,可以将新闻欲分为解闷性新闻欲、解气性新闻欲和解惑性新闻欲。(3)根据主体利、真、善、美、自由的价值追求为总体目标,可以把新闻欲分为求利性新闻欲、求真性新闻欲、求善性新闻欲,求美性新闻欲和求自由性的新闻欲。(4)根据主体新闻欲的目的性标准,将新闻欲笼而统之地分为实用性新闻欲与趣味性新闻欲。(5)根据新闻欲对象的不同内容特征,可以将新闻欲分为政治类新闻欲、经济类新闻欲、文化类新闻欲、科学技术类新闻欲、社会生活类新闻欲等等,这些针对不同领域的新闻欲指向不同的新闻客体。(6)根据人们新闻欲所指向或关注的空间地域范围,可以将新闻欲分为国际新闻欲、国内新闻欲和本地新闻欲。(7)根据主体新闻欲是否合理的特征,可以将新闻欲分为合理性新闻欲和不合理的新闻欲。(8)根据新闻欲的层次构成,可以将新闻欲分为生存层次的新闻欲、享受层次的新闻欲和发展层次的新闻欲等三个层次。

当然,我们还可以在不同的参照系下对人们的新闻欲做出多种多样的构成划分,由于任何分类都是从对象的不同特征或与受众的不同关系出发的,但对象本身还是同一的;同时,在实际中不同类型的内容往往是交融在一起的;因此,根据不同参照标准划分出的类型总有相互包含、重叠、交叉的一面,即类型划分除了具有绝对性的一面外,还总是具有相对的意义。事实上,人们的新闻欲更多的时候是复合式的需要,而非单一性的需要。

2 新闻欲的特征

从行为心理学分析,人的各种欲望的形成都是以人们相应生物官能的存在为基础的。新闻欲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各种表现形式常有一定的规律性或普遍性。具体而言,新闻欲的主要特征有:

(1)新闻欲的可替代性

现代社会,世界变得越来越广阔而复杂,拥有庞大的组织机构与先进的、能量巨大的通讯传输设备的大众传播机构所提供的大量新闻信息,已成为人们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及休息娱乐等需要的越来越重要的功能替代物。但传媒若不能满足受众的新闻欲,迫于内心失衡的压力,受众必然会将其新闻欲转向其他渠道(如人际传播),寻找其功能替代物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恢复心理平衡。所谓“大道不通小道通”,我国一个时期小道消息盛行的情况即是一例。受众新闻欲的这一特性,说明大众传媒只是满足受众新闻欲的一个渠道,而不是唯一渠道。传播机构要想拥有并保持大量受众,必须要使自己所传播的内容与形式满足受众的新闻欲。

(2)新闻欲的复杂性

新闻欲的复杂性具体地表现为新闻欲的广泛性与多样性。在现代社会,人的高度社会化使其与社会的联系极为密切,我们又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时无刻不在信息的包围之中,每个人都需要大量的新闻信息来判断自己所处环境的状况,并据以调整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方式,从而与环境相适应,同时保持自己与社会的联系。所以现代社会的新闻欲是极为广泛的,涉及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大规模现代化的新闻传媒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又使其为受众提供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的新闻信息成为可能,这就支持并强化了新闻欲的广泛性。调查表明,不同特征的受众群体在对传播内容、形式及数量的要求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生活环境的受众,各有其不同特征的新闻欲;而社会特征类似的受众的新闻欲则表现出相似的特点。这就要求新闻传媒不仅要注意受众新闻欲的共同性,尽可能满足受众的一般新闻欲,而且要考虑受众新闻欲的差异性,以适当的形式与内容及适量的新闻节目时间与版面空间,来满足不同社会特征群体的新闻欲。

(3)新闻欲的发展性

新闻欲是随着受众自身及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发展为新闻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电子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人类采集与传送新闻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范围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新闻欲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得以发展的。随着受众心智成熟水平、教育程度及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受众新闻欲的范围与层次也不断扩展提高。调查表明,受众的文化程度和经济生活水平与其接触新闻传媒的程度呈正相关。在文化程度及经济生活水平较高的社会群体中,受众及稳定受众的比率高;而文化程度低经济生活水平差的社会群体中,受众及稳定受众的比率很低。而且文化程度高的受众对新闻传播内容与形式的要求也高。因此,新闻传媒也必须适应新闻欲的这一特性,不断改善自己的新闻传播内容与形式。

(4)新闻欲的可引导性

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新闻欲的水平受欲望主体及其生活条件发展水平的制约,新闻欲必须与其所处社会历史条件要相适应,才能得以实现。受众受自身发展程度的限制,其广泛多样的新闻欲中必然有合理的部分,也有不合理的部分。同时新闻欲必然会受到新闻欲主体所处社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条件的限制。具体来讲,超越了特定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新闻欲是超现实的需要,在那个历史时期是无法得到满足的;而与当时社会利益相冲突,与现实社会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相冲突的新闻欲会成为不合法需要,几乎不可能得到满足;与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相冲突的新闻欲是不道德的需要,与社会群体中其他主体相矛盾的新闻欲则可能是不正当的需要,都有着某种程度的不合理性,因而难以得到满足。新闻传媒应当视具体情况对受众进行适当的引导调节,以转化受众不合理的新闻欲,满足其合理的新闻欲。

了解了新闻欲的特性,新闻传媒便可在实践中科学把

握新闻欲,适当调节编辑方针,以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新闻欲的传媒经济学意义

人类欲望的本质或者是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精神”,还是为了“物质”?这个重要的哲学、行为科学问题,对于传媒经济学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往传媒经济学从受众需要出发,但对于人类新闻欲的真正本质却未能有确切的理解与认识。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人类新闻欲的本质是满足其新闻信息的需要,传媒的新闻生产仅仅是实现其信息满足的手段。这样,便给传媒经济学提出了具有如下重要意义的问题:

1 新闻欲是人们的一种初始需要、一种最基本的消费需要

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必须要了解周围世界变动的信息,必然产生新闻欲。信息的传播,是流经人类全部历史的水流,不断延伸着人类的感觉。虽然,关于传播信息中的一类――新闻,能够从一般信息传播中分离出来,仅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然而,新闻欲是始终存在的,只是在人类活动的早期,融于一般信息欲望之中,难以用一种绝对的标准予以辨别。“远古时代几乎不存在时间观念;上古、中古时代的信息传播,数月甚至数年的信息也许可被视为新闻,历史记载与新闻报道,只是从不同的时间角度来看的同一件事情”。“人之为人从传播起”。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日趋复杂,彼此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任何一种行业的变动,任何一类物价的涨落,任何一则法令的修改,皆可能波及整个社会,自然也影响到个人的生活;个人祸福,往往受到社会变动的影响,于是人们就不得不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以求得自己生活的改善。而只有新闻才能及时地传达社会发生变动的事实,新闻也就因此应运产生。人类最大的嬗变是新闻传播对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全面渗透,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闻传播的时代。

新闻传播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表征和特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和工具。新闻传播既改变了人类也改变了世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新闻传播。事实表明,新闻传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深度地卷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我们可以说,新闻传播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样式,而新闻欲是人们的一种初始的、最基本的信息消费需要。

2 新闻欲是传媒经济活动的起点

“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在传媒市场中,受众是传媒产品的消费者,新闻传媒最终是为了满足受众的新闻欲。从传媒经济角度来看,传媒是以提供传媒产品的方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它是传媒产品的生产者,往往也就是这些产品的销售者。传媒产品熔铸着传媒工作者大量的精神劳动(采写编评摄录播等)。由于传媒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传媒产品包含了一定量和一定质的信息,因而也就有了它的价值。对于传媒产品来说,它对受众新闻欲的满足程度越高,它在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也就越高;受众新闻欲的满足度低,它就不受欢迎。因此,深入研究受众的新闻欲,是传媒动作的第一要义。对此,施拉姆有一个关于“自助餐厅”的比喻: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就餐,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口味及食欲来挑选饭菜,而媒介所传播的林林总总的新闻信息就好比是自助餐厅里五花八门的饭菜。在这个餐厅里,主角是各取所需的受众,媒介只是为受众服务,尽量提供可以让他们满意的饭菜也就是新闻信息,至于受众吃什么及吃多少,媒介是不能强迫的。这样,多样化的新闻欲及其变化趋势引导着传媒的生产和销售活动。

3 新闻欲直接体现传媒生产的目的

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一书摘要》中摘录了穆勒关于消费和消费需要的观点:“‘生产、分配、交换只是手段。谁也不为生产而生产。’所有这一切都是中间的、中介的活动。‘目的是消费’”,“非生产性消费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是通过消费得到享受……”作为生产者的新闻传媒是靠它生产出的传媒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新闻欲的,如果不能及时提供消费者欲知、未知、应知的新闻信息,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新闻欲,那么传媒的努力与消费者的新闻欲就永远是一个不等式,而最终受影响的就不只是不等式一边的受众了。因此,传媒只有树立新闻欲意识,贴近受众,才能敏锐地捕捉到受众感兴趣或可能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告知受众最可能需要及尽可能详尽的新闻信息,使受众的接受兴趣与媒介内容契合,从而实现传媒生产的目的。同时随着传媒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人们的精神交往不断增加,新闻欲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新闻产品日益丰富,新闻欲的满足程度不断提高,这样,就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新闻欲是一切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出发点,也可以说是一切传媒经济活动的起点、出发点;是一切新闻传播活动的归宿,也可以说是一切传媒经济活动的归宿。因此,研究新闻欲,研究新闻欲及其发展趋势和规律性,研究新闻欲满足程度的不断提高,研究新闻传媒产业结构如何与新闻欲相适应,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四、新闻欲与新闻价值的实现

新闻价值是新闻与主体新闻欲之间的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如果新闻不能满足主体的新闻欲,新闻与主体的特殊关系就不存在,也就无从谈起新闻价值。由于新闻总是为主体新闻欲而存在的,新闻价值就成为新闻的首要的质的规定性。如果经过检验,某“新闻”没有价值,那么某“新闻”就不是新闻,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新闻价值的有无决定新闻是否成立。同一新闻客体或同一新闻客体属性对于不同主体或同一主体的不同新闻欲来说,所形成的新闻价值关系是不同的。

主体新闻欲是主客体之间是否形成新闻价值关系、新闻客体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标准。新闻评价作为对新闻价值的认识活动,就是把主体的新闻欲与新闻客体属性之间的价值关系反映到主体意识中来,从而形成关于新闻客体的肯定评价或否定评价以及评价程度的大小,换句话说,就是用主体新闻欲作为出发点,来衡量新闻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价值的性质及价值量的大小。新闻评价之所以从主体新闻欲出发,是因为主体新闻欲是主客体之间是否形成新闻价值关系的标准,主体新闻欲作为新闻价值标准是主体新闻欲作为新闻评价活动出发点的根据。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涵义:

1 新闻客体属性能否满足主体新闻欲决定新闻价值的性质

新闻客体属性能满足主体的新闻欲,新闻主客体之间就形成正面的新闻价值关系或曰正面新闻价值;当新闻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在客观上有利于主体的发展和完善,具体说即有利于新闻主体实现自己合理健康的新闻欲时,我们就说新闻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是正价值,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是积极的;因为主体的新闻欲并不都是健康的,也不是必然合理的,张岱年先生早就指出:“需要也有高下之分。”袁贵仁在他的《价值哲学引论》中也说:“需要有正当的需要和不正当的需要”,“满足不正当的需要是没有价值的。”新闻客体属性不能满足主体的新闻欲,主客体之间不能形成新闻价值关系,或日零价值。当新闻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在客观上没有形成明显的有利或不

利其发展和完善的效应时,即新闻客体对新闻主体的观念、态度和行为都未造成实际的作用和影响时,我们就说它对主体的价值是零价值或无价值。新闻客体属性不仅不能满足主体的新闻欲,而且进一步对主体产生危害,主客体之间就形成负面价值或日负价值。当新闻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在客观上不利于主体的发展和完善即不利于新闻主体实现自己合理健康的新闻欲时,我们就说新闻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是负价值,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是消极的。

2 新闻客体属性满足不同层次主体的新闻欲及其满足的程度决定新闻价值的量。这里有二层涵义:

(1)根据主体对利、真、善、美、自由的价值追求总体目标,新闻欲由低到高可以分为求利性新闻欲、求真性新闻欲、求善性新闻欲、求美性新闻欲和求自由性新闻欲五个层次,满足主体高层次新闻欲的新闻和满足主体低层次新闻欲的新闻,其新闻价值的高低是不同的。这里又有两种情况:对于那些低层次新闻欲和高层次新闻欲都没有满足的主体来说,能够满足其低层次新闻欲的新闻比能够满足其高层次新闻欲的新闻具有更大的新闻价值;对那些低层次新闻欲已经有所满足的主体来说,能够满足其高层次新闻欲的新闻比能够满足其低层次新闻欲的新闻具有更大的新闻价值。

(2)主体新闻欲的饱和点决定新闻价值的极限。主体新闻欲的满足既然涉及到质和量,那么根据辩证法的观点,它就必然存在着饱和界限。也就是说,主体新闻欲的满足需要获得新闻客体,但在一定条件下主体新闻欲的满足所需的新闻客体是有一定数量限制的。主体对新闻信息的摄入一旦超过这个界限,所摄入的新闻信息对主体的作用就会从有益变成有害,使主体面临“信息过剩”的危机。

因此,新闻欲是新闻价值的标准,主体在新闻评价中总是从新闻欲出发来评价主客体之间是否存在新闻价值关系或新闻价值关系所体现的新闻价值量的大小,并赋予新闻客体以肯定性评价或否定性评价以及评价程度之大小。所以,主体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新闻欲作为衡量主客体之间是否存在新闻价值关系或新闻价值关系所体现新闻价值量之大小的出发点。这里所谓自觉或不自觉,是指主体有时意识到自己在用新闻欲作为新闻评价的出发点,有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用新闻欲作为新闻评价的出发点。主体总是从新闻欲出发来评价新闻客体,总是根据新闻客体属性对于满足新闻欲是有利还是不利,来赋予新闻客体以不同的意义。从这个意义来说,主体用新闻欲作为新闻评价的出发点,或用对新闻欲的反映作为新闻评价的根据是绝对的。所以,弗・布罗日克说:“每一个主体在评价中都有切身的利害关系,而主体的利害关系,则是评价的条件之一。”从新闻欲出发来进行新闻评价,是新闻评价的题中应有之义。

新闻欲作为主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新闻信息条件的依赖和需求,表现了主体在现实生活中对新闻信息的匮乏状态。为了利用新闻客体来克服主体的新闻信息匮乏状态,主体首先感兴趣的就是新闻客体对于满足主体的新闻欲所具有的意义。这在主体获取新闻信息的能力比较小的历史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列维・布留尔说,原始人对于客体的固有属性和客观规律性并不太感兴趣,“他们所追求的往往是某种实际效果”,只是在对实际效果的关心中才有关于这些效果的条件的意识和对制约这些效果的自然规律的理解。在主体获取新闻信息的能力比较发达的现时代,虽然主体对新闻客体满足新闻欲所具有意义的兴趣,没有像原始人表现得那样突出,但这丝毫没有改变揭示事物与人之间价值关系的观念活动在认识活动中的优先地位。新闻欲是主体进行新闻评价的直接动因。新闻欲不断发展变化,由此不断地推动新闻评价活动,并进一步推动整个新闻认识活动。

五、新闻欲的激发与引导:让受众感受快乐

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篇6

视觉艺术的视觉冲击力与新闻舆论下的社会安定

视觉是接受事物的首要条件――人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有95%来自视觉(维基百科全书),视觉艺术正是通过直观的艺术形象来寻求和表达视觉上的美好形式。视觉艺术的传播力时刻关注社会责任和道德风尚在社会意义上的视觉媒体效应:通过大众媒体和网络传播等视觉新闻方式,如新闻图片、新闻题图、新闻图示、新闻漫画等作用,①来影响公众心理和行为上的价值判断及态度倾向。新闻舆论的监督在大众媒介的传播下,是以报道评价、新闻批评等形式对事件产生弘扬和制约的作用。视觉艺术的社会传播力依赖艺术批评来开展艺术审美理想的调节,②它与新闻舆论监督一样,都推崇正面化宣传的社会积极因素。积极的正面化社会因素使视觉艺术形象的社会传播力具有社会责任感,来引导社会公众视觉思维上的赞同。同样,积极的正面化社会因素也使新闻舆论监督在及时传播、公开传播的性质下促进媒体舆论监督角色的社会职责神圣化。

视觉新闻图片等视觉直观形式往往伴随着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产生,并通过大众媒体和网络传播等方式来影响公众心理和行为上的价值判断、态度倾向。公益化媒体新闻图片的视觉形式,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价值取向。如: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感人的新闻图片颂扬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在处理和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新闻图片起到了告知真相、杜绝谣言的作用;坚决查处强征强拆的违法行为等的新闻图片起到了社会稳定环境下维护法制和民权的和谐关系的作用。商业化媒体新闻图片的视觉形式,新闻策划的商业性和舆论监督行为。如:食品安全中双汇集团的“瘦肉精事件”对双汇产品停产整顿等新闻图片,说明了新闻舆论监督下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

视觉化新闻冲击力与新闻事实影响力之间的结合,会让人们注意到视觉传播的安全性意义对公众心理和行为的导向。同时,在社会法律、道德和风气的约束下,不同公众个体之间接受视觉冲击的强度会依赖与此事件相关利益的远近和大小来产生影响。因此,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在视觉新闻的视觉冲击力下,对公众造成的心理震撼会影响社会安定以及动荡的形成。如今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使公众更容易去寻求事实的真相,而视觉安全影响力也就更容易广泛地影响社会公众的心理、精神和行为。

视觉艺术调节新闻舆论传播媒介的公益性

新闻舆论环境承担的社会责任,③需要不同传播媒介的公共属性成为社会公益思想的传播标准和表现倾向,来引导社会公众在精神、心理和行为方面所形成的社会健康观念。新闻舆论传播媒介的社会公益,指符合社会和谐观念下开展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的社会传播活动。视觉艺术形式以视觉传播力的媒体效应来促进社会公益传播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通过调节媒体和公众的关系、媒体商业性和公益性的关系来达到具有社会和谐意义的视觉认同。

视觉艺术形式以视觉传播力的媒体效应,来调节新闻舆论环境下媒体和公众的心理安全尺度。心理安全空间依赖于调动人体机体应激潜能(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的应激学说)和激发人内在潜力强度(北美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来改变心理面貌,它是通过激发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理年龄和满足个人价值需求的心理年龄两方面的潜能来调节心理空间的消极状态和失衡心理。视觉艺术形式不仅以直观的形式描绘美好的形象,而且更注重内在德行的美好感悟来影响人们心理年龄的年轻化,来促使美好愿望的个人价值观。

新闻舆论传播媒介在责任目标、行为目标和服务目标并存下的监督力量,期待运用文化含义和人文精神来提高社会新闻舆论媒体和公众的健康审美行为,去扩大社会公益原则下的慈善理念,从而推动社会传播媒介的建设力量来调节公众心理的安全空间。

首先,视觉艺术形式成为新闻舆论媒体形象的导向心理暗示,作用于新闻形象的心理安全空间。视觉艺术形象识别系统Vi的传达意义所诞生出传播内容上的构建和协调,是一种文化审美理念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整体心理感应――新闻舆论形象,它是导向社会公众情感和行为过程的心理暗示,是无声、无行语言的传播:正义和公正、社会和法制、公益和商业等协调。新闻舆论的媒体形象通过视觉艺术的整体协调也把公众情感中尊重、友爱和互助的社会凝聚行为作用于新闻舆论媒体形象的心理安全空间。

其次,视觉艺术形式扩大新闻公德意识上的心理环境,缓解社会压力下公众心理的安全空间。新闻公德意识和正义感的号召力是新闻舆论监督环境下的不断调节过程,是民意反馈后对新闻德行的修正过程。视觉艺术通过理解美、欣赏美、参与美和创造美的培育思想将视觉新闻形式的公德意识、正义力量置于社会监督和法治意识下,来发挥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理解意识、欣赏意识、服务意识和创造意识,从而来保持公众心理安全空间的抗压性。

再者,视觉艺术形式调节新闻舆论环境下媒体和公众在社会心理行为上的归属感,来增强心理安全空间中的依托性。社会心理行为要求个体心理活动融于社会组织的群体活动。媒体和公众的社会心理行为在伦理道德、公益原则和互助行为等方面把握社会和谐发展的共性需要,并通过新闻舆论环境下视觉文化的审美理解、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更好地展现公众在社会心理行为上的归属感。

视觉艺术形式以视觉传播力的媒体效应,来调节新闻舆论环境下商业性与公益性之间的比例空间。新闻舆论环境下的商业性是以商业经济利益为根本目的,而新闻舆论环境下的公益性则以新闻舆论监督为导向,传达出社会积极意义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道德意识。视觉艺术形式以视觉传播力的媒体效应激起公众对社会形象(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道德意识)的审美体验,从而推动良好的社会风尚。视觉艺术形式在视觉新闻上以美感价值的传播意义来强化商业道德的公益行为和商业下的社会责任。商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公益性质是一对展现社会职责和服务职责的行为取向。

第一,视觉传播力的媒体效应需要与时俱进式的审美效应来扩大社会公益目的。视觉艺术形式的审美效应注重时效性的变化因素,注重审美对应的参照关系和动态审美心理。因此,新闻舆论环境下的媒体效应需要符合时代传播下的视觉形式,表达出具有时效性的审美行为来扩大新闻媒体效应的社会公益目的。

第二,视觉传播的冲击力需要新闻舆论的公益因素作用于商业空间。新闻舆论环境下的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博弈过程需要强调社会贡献价值的期望,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风尚,需要时代精神的爱国主义思想。视觉传播的冲击力通过视觉新闻的传播效应把履行社会责任的公益思想融于商业行为,从而调整商业资本与公益责任的背离,使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共同作用于商业空间。

第三,新闻舆论传播下的视觉维稳态势需要提高新闻传播中的公益化比例。新闻舆论传播下的商业化新闻方式、娱乐化新闻方式与公益化新闻方式在社会发展中呈现多元化波动趋势,致使新闻舆论传播形式的不明朗而产生道德冲突和社会矛盾。新闻舆论传播下的视觉维稳态势关系到社会安定的意义,需要关注视觉新闻中社会公益内容来提高新闻舆论监督下的社会环境和公众之间的实际与理想、责任与宽容、价值与行为的关系。新闻舆论监督下的视觉维稳需要调低娱乐化新闻方式和商业化新闻方式的传播比例,需要整体提升视觉新闻的审美形式和审美行为,来提高视觉维稳状态下公益化道德责任的传播比例。

视觉艺术与新闻舆论的传播关系

新闻舆论传播在视觉传达功能的作用下,完成视觉艺术的冲击力在视觉新闻内容上的技术形式和意义形式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同时,视觉形式也优化了媒体的公众形象和媒体视觉信息――文字和内容的关联形式,来促进新闻舆论媒介的传播责任。新闻传播及舆论监督的作用在于承担社会管理上的责任,在于引导社会舆论的异同方向,在于调节新闻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新闻传播及舆论监督的环境,会造成传播媒体与公众的压力关系:媒体公信力和说服力的压力、媒体与公众的关系压力等。这种压力会由监督、促进、理解和保护等方式来化解对立为合作、会由谋求公平和公正的广泛性来协调社会的冲突,以及会由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的慈善行为来关注新闻批评的力量。④新闻批评的力量借助视觉艺术传播力的视觉媒体效应来沟通媒体与公众的压力关系――来调节功利性向公益性转化的关系。

新闻舆论监督下的视觉传播效果,是公众对媒体的视觉预期、心理预期与现实之间持续的理解程度和期望程度,是媒体对公众展现文化意识、情感意识、服务意识和道德意识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众权利等社会责任。如湖北长江大学90后三名大学生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组图,彰显了当代主流价值的社会责任感;上海杨浦区新江湾尚景园公租房竣工图片及济南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租房建设等视频的影响力,反映了社会福利保障民生权利的政府职责和举措。

新闻舆论传播需要艺术化视觉媒介的沟通,正如“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中“文”指新闻报道的客观事实性需要有丰富的表现力,需要舆论引导的娴熟技巧和艺术化手段⑤来更好地完成新闻舆论传播的思想。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下的新闻舆论传播媒介需要与公众情感意识相匹配。公众情感意识需要情感表现形式――艺术媒介的感染力作用于新闻舆论监督下的社会公平和正义,需要超越时间限制的审美意识作用于社会价值的思想影响力和思想创造力。

新闻舆论传播形象的视觉意义,需要视觉思维中视觉形象的力量作用于媒体视觉信息,媒体视觉信息促使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的社会意义达到集体意愿上的视觉认同。视觉认同度在新闻舆论环境中通过整体观察、局部调整或局部观察、整体调整的社会统一性,把视觉聚焦到有意义的社会环境。“视觉先于意识、意识引导意义、意义作用视觉”的相互交会,把视觉艺术形式中的视觉审美价值和社会审美价值两者,以积极健康的社会意义作用于新闻舆论环境下的媒体视觉行为。因此,视觉艺术形式的视觉冲击力与新闻舆论的传播关系是形成社会安定的因素之一,是沟通社会公益原则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力量之一。(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模式和演进机制研究》课题资助,项目编号:10CGL072)

注释:

①李伟:《视觉新闻――读图时代的产物》,《记者摇篮》,2004(8)。

②李心峰:《艺术批评――艺术审美理想的调节机制》,《文艺研究》,1987(3)。

③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新闻记者》,2005(10)。

④石家家:《强化新闻批评提升媒体引导力》,《记者摇篮》,2010(5)。

⑤武超群:《探究当前新闻舆论的引导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2)。

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篇7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专业主义;困境;转向

新闻专业主义不仅仅指的是一种价值理念,更代表着一种系统化的职业规划及完整的工作模式。在当前新技术、新媒体相继出现的背景下,新闻的传播方式逐渐增多,给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传统的媒体己经满足不了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使得新闻专业主义逐渐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因此,在新媒体的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显得十分紧迫。

1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发展的困境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在当前的形式下出现的新型新闻传播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陷入到了发展的困境,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出现了权力扩散的危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的媒体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产及生活当中,导致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到新闻的产生及传播过程中,使得新闻产生以及传播的权利逐渐出现了扩散的趋势,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的垄断。如在当前新媒体语境之下,有专业化的新闻运作方式,把新闻的产生及发行等环节融为一体,这就是专业化的新闻网站。也有类专业化的新闻运作方式,把新闻的产生日常化,稳定了新闻发行的方式。还有个体化的新闻运作方式,包括个人微博等,这类运作方式主要是以社会群众的兴趣为核心。除了这些,还有一部分更为松散的新闻运作模式,主要是人们利用论坛、贴吧等途径进行新闻的传播。在新媒体语境下存在的职业新闻机构及非职业化的新闻机构,共同形成了当前新的传媒形态,突破了以往的新闻生产、传播垄断的运作模式,使得专业新闻机构的权利逐渐扩散。

1.2新闻工作人员的身份出现了危机

一般来说,新闻工作人员都是需要经过高等院校专业化的培训才能够加入到新闻行业当中,在传统的新闻媒体当中,新闻工作人员在新闻行业当中起着导向性的作用。然而,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出现,任何人都能够参与到新闻传播的过程当中,既能够扮演传播者,也能够扮演接受者,使得正规的新闻工作人员的身份出现了危机。并且,参与到新闻领域的大部分人往往是一些缺乏专业化培训及专业知识的业余新闻爱好者,新传媒语境为这些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他们能够利用新型设备,如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作为新闻采制的工具,随时随地地记录身边所发生的新闻,并在后期进行剪辑处理,从而传播到互联网上,扩大了新闻生产的范围。同时,也使得正规专业新闻工作人员的身份呈现出瓦解的趋势。

1.3新闻价值呈现出泛化的趋势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普通群众都能够参与到新闻的制作及传播过程中,导致新闻的质量及价值出现了危机。在新闻的传播过程当中,由于传播者缺乏专业性知识,使得新闻在制作及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主观性,带有个人的情绪,不能确保新闻的公正性及客观性,这对新闻的价值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新媒体的传播,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提供了参与的机会,但是,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对于新闻的概念缺乏科学性的认知,使得一些故事或者信息都归入到了新闻当中,导致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体现出新闻该有的价值。

1.4新闻的伦理出现了危机

新媒体的出现为所有人提供了新闻参与的机会,满足了人民的新闻知情权、表达权及监督权等,但是由于非新闻专业人员的参与,导致新闻专业正逐渐背离基本的新闻伦理。一般来说,新闻伦理要求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新闻的事实需要是真实、客观的,所代表的观点需要中立,不倾向于任何一方面。然而,在当前新媒体的语境下,新闻参与人群的范围逐渐扩大,非职业新闻人员在制作新闻时往往带有自己的喜好及个人立场,对于新闻接受者容易造成误导,使得新闻出现失真的现象,造成新闻伦理出现危机,最终使得新闻逐渐成为了一种娱乐性的手段。

2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转向

2.1传媒机构的转向

正规专业的新闻机构在新媒体语境下,需要正确认识新媒体技术的优越性,逐渐废除以往较为单一的新闻传播模式,融合多种新闻传播媒体的优势,重新构建自身机构,实现传统新闻传媒的转向。这就要求传媒机构在融合的过程中要做到:首先,实现内容的融合,即整合非职业新闻中的有效信息,融合自身的优势,建立强势的新闻矩阵;其次,实现形式的融合,即在转向的过程中,传统新闻机构要打破以往以文字或者声音为主的报道传播模式,构建起文字、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新闻传播方式;最后,实现媒体组织的融合,即传媒机构在转向的过程中,需要丰富新闻生产及传播渠道,与多种类型的媒体机构建立联盟关系,整合、优化配置新闻资源,最大程度地降低新闻生产及传播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提升新闻的质量。

2.2新闻工作人员身份的转向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新闻信息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新闻的内容也包含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再加上普通民众的参与,使得新闻的种类繁多。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工作人员需要转变自身的身份,不仅要制做好新闻,传播好新闻,也需要对新闻信息进行筛选、引导,做好新闻领域的“意见领袖”,提取有用的新闻信息,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同时,也要深入解读新闻信息,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广大群众互动交流,激发起群众对于社会热点新闻的关注,引导群众讨论热点新闻,让群众能够更好地利用新闻信息。

2.3新闻价值及其伦理的转向

对于新闻价值的转向需要立足于生产高质量的新闻方面,与社会公众实现互动交流,利用新技术,设置新闻交互的平台,并且在新闻制作时,要利用高端化的新闻内容及表现形式,注重新闻的真实性,为社会公众展现出精彩的新闻,满足社会公众对于新闻的需求,从而体现出新闻的自身价值。

对新闻伦理的重建转向需要借助新闻职业媒体的力量,充分发挥职业媒体的表率作用,引导并建立良好的新闻理性,同时也要结合职业新闻媒体外部的力量,建立社会公众对新闻伦理的认同感,使其能够在新闻制作及传播的过程中自觉遵守及维护新闻伦理,提高新闻的真实可靠性。

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篇8

伴随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传播发展了重大转变,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由此诞生。新媒体的产生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信息资源,实现了新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交流,改变了传统受众的地位。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多样化以及新媒体自身的匿名性和互动性特点,为受众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受众个人道德判断能力的缺失、价值观的错位、人格扭曲等。由此引起了新闻媒体界以及社会的关注,央视媒体作为中央媒体,其信息传播的内容对受众影响深远,因此,文章在阐述新媒体环境对受众生态影响的基础上,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价值取向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受众价值取向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受众价值取向;新闻媒体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其呈现了复杂性的特点,由此对社会生活以及受众的思维、观念等价值取向带来了冲击。这种冲击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在宏观上,新媒体的发展导致受众所在的媒介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微观上,新媒体对受众对民主政治的参与、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理论研究中主要是对新媒体对受众民主政治参与、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研究,很少对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价值导向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因此,文章在阐述新媒体以及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含义、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新媒体环境对受众生态变迁的影响,特别是新媒体环境对受众价值取向(重点分析受众新闻价值判断)的影响。

一、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含义新媒体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新科技技术来实现对传统媒体形式、内容以及类型的质变。新媒体的主要形式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触摸媒体等,被学术界称作是第五媒体。其中,网络媒介在新媒介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而发展。

(二)新媒体的特征1、无限包容性无限包容性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层面是指包容性,相对于传统媒介来讲,新媒体能够将传统媒体的不同发展类型综合到一个平台上,既可以实现文字传播,也能实现声音和视频传播,是多种传播形态的综合性体现。第二层面是无限性,主要是指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媒体,其形式和内容得到了无限的拓展,实现了生产、需求和消费的无限性发展。2、个性化、精确化新媒体的发展实现了个性化和精准化的信息传播,主要表现为对受众进行市场划分。在对受众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顾客交流服务体系的建立,从而形成新型的营销理念。新媒体的个性化特点削弱了传统媒体官方、主流的社会力量,使其发展成为反中心化、集权化的一种虚拟空间。

二、受众概述

(一)受众含义受众是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包含报刊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的观众以及网民等。受众在宏观上指一个人群的集合体,微观上指各种社会多样性的人。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特点媒体环境的变化也会引发与之存在联系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受众由单纯的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信息的传播接受者,体现了双重身份。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众从批判学派认为的传播环境的末端转变为传播环境的中转环。受众身份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在获得信息的同时能够对信息进行传播。第二,受众个体化发展。受众在传统的媒体下,主要是对阅读内容、电视节目内容的被动接受,而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书籍内容、电视内容增多,受众对其也实现了自主选择,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内容,实现了对媒体提供内容的个性化选择。第三,削弱传统媒体机构的权威性。新媒体环境下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得权威的媒体结构得到动摇,淡化了批判学派认为的传统媒体对受众心理的控制,实现了受众对新媒体内容的自主认识和意义建构。

三、新媒体环境对受众生态的影响

(一)受众本体角色由单一到多重的变化受众随着媒体的发展成为媒体市场的消费者,是新时期媒体服务及产品的终极使用客户受众对产品以及服务具有购买权和选择权。同时,随着媒体形式、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和现代化发展,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消费者、生产者和传播者。受众本体角色由单一到多重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众主体意识增强。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受众的地位平等,能够对媒体信息进行自主的生产、使用、传播,且能够对信息再传播、再生产的时间、地点、形式和内容等进行控制。同时,受众面临的信息内容也得到了具体的细分,实现了个性化的信息获取。第二,增强受众对信息的参与和分享意识。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实现了接受者和消费者身份的二合一发展,由此逐渐凸显了自身对信息的分享和参与意识,传统的传播特权以及传播垄断被打破,受众能够在自己对信息发言、参与之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对信息进行分享。

(二)受众对媒体的接触由被动到主动的变化传统的媒体信息传播中,受众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新媒体下的信息传播,受众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对媒体信息进行能动的选择。同时,受众的媒体依赖加深,生活处处体现了媒体的力量,甚至受众会希望通过媒体来了解社会。受众对媒体的接触由被动到主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众从对媒体的接受到对媒体的使用。新媒体的发展实现了受众本位发展,信息的多样化为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受众可以不限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对自己所需的信息进行及时获得。受众由此成为新媒体的主导者,是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导向。第二,受众由对媒体的敬畏到对媒体的怀疑。受众的媒体素养和意识得到提高,由此对新媒体传播下的信息内容产生了辩证思考,主要表现为受众对新媒体的监督、对新媒体传播信息的价值评判等。

(三)受众对媒体信息的获取由封闭到多元的变化第一,移动化和随性化的发展趋势。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使得媒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受众对媒体信息的接受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在空间上,受众在户外时间增加,对媒体信息量的需求增加,导致受众内部由大众到小众的分化。在时间上,传统线性的信息接收模式被打破,受众对信息的获取变得随意。第二,碎片化和浅显化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为受众对媒体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出现了媒体多、受众有限的发展特点。另外,受众没有耐心阅读深度的新闻内容,而是去追求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因此,新媒体对新闻内容进行了重新加工,受众获得信息也不再是原始的新闻信息。

四、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价值取向

(一)新媒体环境和受众社会认同由上文可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内涵和内容得到不断发展,在传播形态、范围、内容等方面实现了变化。在新媒体环境多元化的发展下社会认同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社会认同主要是指个体对其所属特定社会群体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群体成员对他带来的情感意义以及价值意义层面,是社会成员共同价值信仰和行动取向的一种体现。新媒体自身开放性、包容性和个性化的发展使得社会信息不加节制的无限发展,在发展中产生了一些负面信息,这些负面信息对受众社会认同形成的各个环节产生了影响,主要表现为降低了受众对社会的认同。

(二)受众社会认同和受众价值取向受众价值观是指受众在对事物价值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念,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目标的实现;第二,价值尺度、价值准则。其中,价值取向是调节价值观念和价值行为之间的重要心理环节,受众的价值观念需要价值取向的实践来体现。受众价值取向会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中这种价值取向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理论认识、政治认识、经济认识、审美认识、社会认识、等方面。

五、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

新闻价值主要是指新闻满足受众认识客观现实变动的需要的属性,主要包括实时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以及趣味性五个要素。传统的媒体往往将自己认为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信息传播给受众,而没有考虑到受众的需求,没有实现新闻传播和受众的互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传播下的新闻传播理念、方式以及和受众之间的互动产生了新的变化,新闻价值取向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对受众新闻价值内涵的发展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新闻价值取向中新闻价值内涵的发展集中体现实时性的发展。新闻传播的内容受不同新媒体的发展要求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总体上对新闻的即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播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新闻的实时性,新媒体竞争的激烈也加剧了新闻的实时性程度。

(二)受众新闻价值取向的侧重点发生变化传统媒介下的新闻价值取向一般侧重于新闻理论的内容,主要关注新闻内容对国家政治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没有关注新闻价值和受众生活的联系。新媒体下的受众新闻价值取向重点为对贴近受众生活内容的关注,具有人情味和趣味性的新闻信息。受众对新闻的时政内容不再关注,开始关注新闻是否能成为自己和别人交谈的内容,增强了新闻的趣味性、人情味、接近性因素。

(三)新的受众新闻价值判断标准产生新的受众新闻价值判断标准主要是从受众的需求发展提出的,表现为根据受众的价值判断来确定新闻的可报道性。新的受众新闻价值判断标准拟定是根据受众的信息需要拟定的,体现在:第一,新闻报道的事实内容是否和受众的生活产生直接的联系;第二,新闻报道的事实内容是否是具有轰动性的事件;新闻报道的事实内容是否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新闻报道的事实内容能够为受众带来精神愉悦。这四种受众新闻价值判断标准体现了新闻价值向获知性、激励性、获益性以及娱乐性方面发展。

(四)受众素养的提升实现了对新闻价值取向的多义化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实现了数字化技术在新闻信息传播的应用,人们借助不同的信息终端能够获得不同的新闻信息。新媒体环境在改变新闻传播格局和秩序的同时,也使受众接触媒体的条件和动机发生了变化,为受众参与新闻传播活动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个体传媒时代由此到来。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下,对新闻价值判断取向也呈现了多义化的发展,即受众能够运用多元化视角来对新闻信息内容和价值进行解读和判断,充分实现了新闻传播的价值。受众对新闻价值判断的多义化导致新闻传播动机和实际传播效果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新闻传播内容正误的判断方面。新闻传播内容的正向和负向效果和实际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正负判断不同,正向的新闻传播可能导致负向的新闻传播效果。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受众在接受新闻时,还借助一些新媒体平台来对新闻进行解读,也就是社会舆论对受众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六、总结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受众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生态发展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受众对新闻等新媒体内容的主体性感知以及判断。新媒体环境对受众在虚拟和现实环境的价值导向产生了正面的影响,体现了个人主体意识的增强。新媒体的发展是一种无法轻易改变的趋势,因此,有关人员要积极引导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下树立正确的、现代化的、科学的价值导向,在尊重新媒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其对正向新闻信息的及时接收。

参考文献:

[1]薛可,阳长征,余明阳.新媒体语境对受众价值取向影响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3:166-172.

[2]幸小利.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范式转换与创新[J].国际新闻界,2014,09:122-134.

[3]陈鹏.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篇9

【关键词】专业精神;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新闻敏感;专业判断

中国当前新闻传播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现实中新闻报道乱象丛生,一方面意识形态化的“八股”报道大量存在,另一方面,低俗新闻、虚假新闻与有偿新闻等现象时有发生,极大地损害了新闻传播者的形象,并导致传播媒体公信力的下降。作为职业的新闻传播工作,在意识形态“喉舌论”与消费主义“商品论”的博弈中,诸多学者借鉴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探索中国新闻传播的“专业化”道路,新闻传播工作的“专业化”问题也成为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本文研究对象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概念“新闻从业人员”,一般称之为新闻工作者,也可称之为新闻传播者、传媒人等,主要是指记者、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制作和传播新闻的其他工作人员等。

本文从专业社会学角度,梳理职业与专业、职业道德与专业精神等概念,尝试从心理学与哲学层面深化对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精神内涵的理解,并进一步探讨了专业精神与新闻敏感、新闻专业判断等诸方面的内在关系。本文认为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精神的本质在于其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及其在新闻工作实践中的体现,具体表现为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敏感和专业判断两大维度上的倾向。

一、职业与专业、职业道德与专业精神

专业社会学是以专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在西方已有近60年的发展历史,国内学者赵康、刘思达等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关注专业社会学的研究并引入西方的术语概念与相关理论。[1]“专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个概念,各学科门类“专业化”问题的研究蓬勃发展,也成为新闻与传播领域近几年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由于“专业化”问题的研究源自西方,在文献的翻译中,概念的使用常常缺少明确的定义与一致性,英语中“profession”一词与中文的“专业”相对应,我们常常错误地将它翻译成“职业”。[2]在新闻与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中,除“professionalism”一词约定俗成地使用“专业主义”外,中国学者的话语体系中,大都将“职业”、“专业”混用,未对“职业”与“专业”概念做区分,多以“职业”替代“专业”。据中国知网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总库检索显示,以“职业精神”为题名并包含“新闻”一词的学术论文达82篇;以“专业精神”为题名并包含“新闻”一词,仅检索到不足5篇。如《论美国新闻教育的职业化》(黄鹂,2005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文中明确标注了职业(occupation)、职业性(professional)、职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等中英文的概念;《新闻职业精神论》(张晓锋,2008复旦大学博士论文),将“新闻职业精神”翻译为“JournalismprofessionalSpirit”等。在检索中还发现,以“职业道德”为题并包含“新闻”一词的学术论文多达760多篇,以“专业主义”为题名并包含“新闻”一词的学术论文达193篇之多。由此可见,中国学者研究话题多集中在“职业道德”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两大概念范畴。

“职业”与“专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专业高于职业,专业更强调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精神,而职业只是一种谋生手段”[3]。按照专业社会学的职业标准进行考察,新闻传播作为一种职业的“证据十足。……因为它远远达到了构成一门职业的大多数标准”[4]。虽然在中国社会的媒介环境与现实制度下,“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化程度都低于那些比较公认的‘专业型’职业,如律师、医生、会计师和大学教师”[5],“新闻离严格意义上的专业还有较远的距离”[6],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新闻传播工作正走在“专业化”的途中。作为职业的新闻传播者,其“专业化”程度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更体现在专业态度、专业思维与专业价值理念等方面,经过培育内化为专业人内在的情感倾向与精神气质,即本文所论的“专业精神”。

研究者在很大程度上混同了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实际上,职业道德不同于专业精神。西方社会学界对专业化的研究显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中,其职业角色通过专业理念和精神的内化而形成,强调个体在从业过程中的社会道义和服务公众的责任;而专业化程度较低的职业中,其职业行为更多地由外部控制而非内部压力。[7]这里对于“专业化”程度不同的区分,实际上,就体现出与由“职业道德”的“外部控制”与内化培育的“专业精神”的不同。什么是新闻职业道德?《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的解释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为调整人际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倡和遵循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是个体在从业过程中所担负的社会道义和服务公众的责任,是一种外在化的职业行为规范与评判标准。国家对于新闻工作者制定有明确的职业道德规范,如《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等。与之不同的是,本文所探讨的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精神”,从属于心理学与哲学范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心理倾向,更是一种理念与价值观所导向的个人品性,是一种内在化的心智习性,即精神气质。更明确的是,新闻人专业精神表现为达至专业化水准的职业所特有的精神传统以及特定的心理倾向,是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新闻敏感,并能自觉地运用理性进行专业判断的一种心理状态、意愿和倾向,它内在地驱动新闻工作者理性地思考、审视各种新闻现象和新闻本质。

新闻传播研究的现有文献中,“新闻专业主义”与“专业精神”、“职业精神”的概念互用。“传媒的职业精神,在学术上即‘新闻专业主义’”[8],这种说法试图将中西方学术话语统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但本文所论作为一种专业理想,新闻从业人员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心智习性的“专业精神”与“作为专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控制模式”[7]的新闻专业主义也有很大不同。

二、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精神的本质

诸多学者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先驱者精神传统的研究多有所涉及,如探讨王韬、黄远生、梁启超、成舍我、张季鸾、赵敏恒、浦熙修、邵飘萍、斯诺、邓拓等先驱者身上所体现的中国新闻实践史上的“精神传统”,多在实践层面上对新闻的“专业主义”或“职业精神”进行探讨,由于新闻传播工作具有“社会雷达”和“社会监测器”的特性,新闻传播者被誉为“社会守望者”、“公众代言人”、“社会公器”等,不论中西方社会,都期许传媒人“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新闻传播工作,具有独立与批判的力量,维护人类基本价值理念(如理性、自由、公正等),扮演“社会良心”的角色。传媒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作为传媒人精神气质与个人品格的最大特点是理性,并由理性产生出客观立场和价值公正。这要求作为专业的新闻传播者思想开放、具有探索精神,保持对于新生事物的好奇,寻求真理,人格上自信、公正、自由、理性,能够进行独立思考与判断,认知具有成熟性、系统性与分析性,这是新闻传播职业的理想所在和至高追求,更是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精神的体现。凡此种种,从本质上看,与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

“批判的”(critical)一词源于希腊文kriticos(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从词源上说,该词含义是“基于某种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与决策相联系”。“批判本意包含有分析、探讨、评价、判断等多方面内容”[9]。在西方,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哲学和心理学运动,虽然研究者观点各异,但其基本内涵可在一定结构的框架下理解。批判性思维不只是思维的一项技巧,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更是一种理念与价值观所导向的个人品性。从结构上看,批判性思维包括精神气质(affectivedispositions,也有学者翻译为“心智习性”)和认知技能(cognitiveskills)两方面,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心智习性)是一种自觉地对认知对象进行评判的心理状态、意愿和倾向。作为一种内在驱动力,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可以激活主体的批判性思维意识,促使主体用审视的眼光看待问题。保罗更将批判性思维赋予道德性,认为“批判性思维的道德性主要是引导将追求真理作为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的,而不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信念或是抵制不同的观念”[10]。费熊尼将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具体地分解为寻求真理(truth-seeking)、思想开放(open-mindedness)、分析性(analyticity)、系统性(Systematicity)、自信心(Self-confidence)、好奇心(inquisitiveness)、成熟性(maturity)等七个倾向。“这些倾向(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不停地产生有用的洞见,它是一个理性的和民主的社会的基础。”[11]

新闻传播活动是一个复杂的专业化行为,就新闻传播工作的职业而言,其工作范畴大体就是新闻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和传播等多个环节。新闻传播活动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批判性思维过程,与批判性思维之间存在天然联系。实际上,各种“专业化”程度高的职业,都会强调“专业精神”问题,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在新闻传播者身上的具体呈现。

三、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精神的维度与内涵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不仅需要新闻从业人员掌握新闻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应具有一种新闻工作者特有的心智习性(也即精神气质),即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精神。不论是“新闻敏感”维度,还是“新闻的专业判断”维度,从本质上看,都是与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关联在一起的。

(一)新闻敏感。新闻工作者与医生、律师、教师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从业人员一样,作为专业人员身上都带有经过专业化训练后各自最基本的精神气质。新闻传播者最基本的精神气质是“新闻敏感”。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就不可能成为新闻传播者。这里讲的新闻敏感,也叫新闻鼻或新闻嗅觉,它是“长期从事某种特殊职业的人表现出感觉器官敏感化现象”[12],是带有新闻传播职业烙印的一种特殊的创造性直觉思维能力,也是新闻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具备的基本心理特征。学术界对于新闻敏感有诸多探讨,胡志平在《新闻写作创新智慧》中说道:“新闻敏感是新闻从业人员对某一势态感受到其中可能有较高新闻传播价值内涵的意识唤醒和兴趣激发。”[13]这个定义中的“意识唤醒和兴趣激发”,触及的正是作为直觉思维的本质,人们通过感官的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可是直觉就能够逾越逻辑推理与分析阶段直达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新闻敏感本质上是一种直觉思维,是已被固化成习惯并达至无意识境界的一种新闻思维能力。

新闻是“发现”的艺术,一种“好奇心”驱使下的“发现”,善于“发现”是新闻工作者最具特色的素养。质疑是新闻发现的核心。“发现”来自寻求真理、思想开放、思路开阔,敢于质疑、主动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总想刨根问底,批判精神和冒险的勇气。这里重点涉及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中“思想的开放性”、“寻求真理性”、“好奇心”、“自信心”等多个倾向。它们引领新闻工作者发现“新闻”,探求“真相”,追寻“真理”。新闻的“发现”首先在于新闻工作者乐于寻求真理,勇于提问,即便结果不支持个人的利益或个人先前相信的观点,也会追求质询的忠实性和客观性。思想的开放者能敏感地意识到个人偏见、尊重其他人具有不同观点,能开放自己,接纳与理解新生事物。显而易见,思想的开放性是“发现”的前提,封闭自己,固守成见,难以有“新”闻敏感。

这个世界不缺少新闻,只是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新闻敏感就是要求新闻从业者处处以“新闻的眼睛”看待世界,“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至关重要,它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个性品格与心理倾向的集中体现”。是否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命运”。学术界注意到新闻敏感的心理发生机制,也谈到了其作为职业个性的价值,甚至进一步认为“它是新闻工作者素质的核心”[14]。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直觉只是一种对于新闻价值与方向的“意识唤醒和兴趣激发”,它只能是一种模糊认识,需要新闻专业判断进一步理性地“挖掘”。如果说“新闻敏感”是基本素质,那么新闻工作者的核心素质乃是“新闻的专业判断”能力。

(二)新闻的专业判断。学术界重视新闻敏感,多将新闻价值判断包含在新闻敏感中,本文提出新闻专业判断概念,并将新闻敏感与新闻价值判断与新闻专业判断进一步区分。如果说新闻敏感是“发现”的艺术,那么新闻专业判断就是“挖掘”的艺术,是建立在新闻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上进一步的反思判断。新闻从业者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专业判断的主体,新闻专业判断贯穿于新闻传播过程的始终,Siegel(西格尔)认为批判性思维意味着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公正判断的能力和意愿。[15]首先,判断主体须对新闻事实是否真实、是否报道,如何报道、重点在哪里、从什么角度报道等做出有效的决策。其次,新闻工作者还必须时刻对自身判断行为的适当性、有效性和伦理性等进一步反思,并做出判断,不断调整,以确保顺利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新闻的专业判断实质上就是新闻从业者的一种批判性思维过程。

借鉴西蒙关于决策的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理论,新闻专业判断的内容可分为新闻事实判断、新闻价值判断、新闻社会效果预测判断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判断”之“判断”。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涉及新闻事实的选择、新闻价值的分析与评估、新闻社会效果的预测判断,事实要素“原则上可以经过检验来确定真伪”,新闻价值是选择事实进行报道的标准,诸如“接近性、异常性、及时性、冲突性和趣味性”等内涵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反映。新闻价值判断和新闻社会效果预测判断更多地在于社会控制模式下所形成的价值选择和认同,也是不同文化在不同社会控制模式下所形成的精神传统,其中部分地外显于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有关新闻专业判断过程与影响因素的问题将另文专论。

新闻的专业判断是人、任务与环境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们所从事的新闻传播活动实际上就是批判性思维过程,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有助于提高新闻专业判断的质量。《韦伯斯特新世界词典》指出,批判性思维“以仔细分析和判断为特征”。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做出的选择、分析、评估与判断是否准确、全面、深刻和正当,与新闻传播者的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经验、工作经历有关。但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作为判断主体的新闻从业者身上所具有的多个维度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状况。它重点涉及的是包括寻求真理性(truth-seeking)、分析性(analyticity)、系统性(Systematicity)、成熟性(maturity)等多个倾向。深入分析是“挖掘”新闻价值的关键,分析性是要对各种问题的情境保持警觉,预测可能的结果。分析的方法很多,系统性地寻找新闻事件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成熟性涉及认知成熟度和哲学认识论的成熟度,包括公正、愿意悬置判断等精神品格。它是一个人如何进行反省的倾向性,它促使新闻工作者时刻对新闻报道中自身各种判断行为的适当性、有效性和伦理性等进一步反思。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进入媒体化生存时代,批判性思维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作为媒介信息把关者的新闻传播者更应具备批判性思维技能与精神气质。从本质上看,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沉淀内化为新闻从业者专业精神,批判性思维技能更可通过专业训练外化为新闻专业的技能。

大学新闻传播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专业精神的圣地,也就是要通过高等教育培养有专业的知识、技能与专业精神,能够胜任新闻传播工作,实现新闻理想的准传媒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转型和市场化后,传媒经营理念发生转变,在“三重逻辑”现实处境的制约中,新闻传播教育最为核心的“逻辑”将是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与技能的准传媒人。

[本文为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8151009101000001)、广州市教育局课题(09aC006)、广州大学课题(顺序号31)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5);专业化运动理论――人类社会中专业性职业发展历程的理论假设[J].社会学研究,2001(5);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2006(10);柯长城,田霞.职业化还是专业化――专业化理论研究在我国的兴起及其规范[J].法制与社会,2010(2).

[2]蓝志勇,胡威.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公务员的专业化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08(6).

[3]鲍东明.校长走向职业化or走向专业化?[n].中国教育报,2004-02-10.

[4]丹尼斯、梅里尔.媒介论争[m].王玮.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160.

[5]潘忠党,陈韬文.中国改革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评价和工作满意度――两个城市的新闻从业者问卷调查[J].中国传媒报告(香港)(ChinamediaReports),2005(1).

[6]吴飞,丁志远.新闻教育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J].浙江大学学报,2007(6).

[7]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2002(4).

[8]陈力丹.我国传媒业的职业道德意识与自律建设[J].现代传播,2007(1).

[9]武宏志.批判性思维:语义辨析与概念网络[J].延安大学学报,2011(1).

[10]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0:29.

[11]彼得・费希万,诺琳・费希万,爱格尼丝・蒂瓦里,费利克斯・尤恩.作为普遍人类现象的批判性思维――中国和美国的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2009(1).

[12]彼得罗夫斯基.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97.

[13]胡志平.新闻写作创新智慧[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7).

[14]倪桓.从心理学视角看新闻敏感[J].现代传播,2001(3).

[15]SiegelH.educatingreason:rationality,criticalthinkingandeducation,newYork:Routledge,1988:23-34.

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篇10

笔者认为,媒体公信力与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有着深层次的联系。笔者着重从伦理学和新闻学相结合的角度,在对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取向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新闻传播实践中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取向与媒体公信力的关系。本文所研究的新闻工作者,是指受过专业的职业教育,专门从事新闻采编的专业人员。

新闻工作者的传播行为及其道德价值取向的界定

(一)新闻工作者的传播行为

新闻工作者是传播行为的主体,所以研究其行为问题和道德问题,首先要从新闻工作者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这一基本角度出发。从伦理学角度来看,“道德作为人类的社会活动,是通过人的行为活动实现的。人的行为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这种在自身中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使人成为主体。而一切在与人相互作用中的被动方面、对象就成为客体。”??也就是说,人是道德行为的主体。

新闻工作者的传播行为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的行为。新闻工作者在采访、编辑、刊发新闻过程中的行为与社会密切相关,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及社会的性质,能够对其进行善恶评价,同时,新闻工作者又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和制约下,根据自己的意志自愿抉择而主动采取的传播行为,因此新闻工作者的传播行为是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行为。

(二)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取向的界定

新闻媒体每天向社会成员传播的信息和价值观,对受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活动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新闻媒体的传播内容和价值观导向是影响社会成员精神风貌、道德状况的重要相关因素”。??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的这种特殊身份和地位,使得其道德价值取向、传播行为的选择,对于受众具有特殊的意义。

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就是新闻工作者依据一定的道德意识或某种道德标准对新闻传播行为是否应当的一种认定,它使新闻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活动都一致地朝向某一确定的目的或有一定的倾向性,进而引导新闻工作者对传播行为的选择。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在自己道德价值取向的导向作用下,选择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编辑方式、不同的传播语言及形式等对新闻进行报道。在这一系列的选择中,新闻传播的舆论导向、整合社会等功能和作用得以实现,同时,新闻工作者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在道德价值选择上的主观能动性。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渗透于其新闻传播活动的一切领域,不仅能影响新闻工作者传播动机、传播意图、传播目的的定向,而且还能左右新闻工作者对其传播行为的方式、过程、结果的确定;不仅表现为外在的传播行为等新闻实践,而且表现为观念、情感等精神活动。

(三)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取向的角度

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取向的个人取向是指作为个体的新闻工作者在追求生存价值与理想价值过程中,当个人需求与受众需求或社会需求之间发生冲突时,道德价值观完全倾向于选择满足个人需求,维护个人利益的传播行为;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取向的社会取向是指作为个体的新闻工作者以社会利益为中心,以社会和谐与发展、社会需要为标准衡量道德价值,从而传播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的信息和看法,还要为社会各阶层成员反映情况、表达意愿、民主参与政治提供平台。

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媒体公信力的生命线

(一)正确认识媒体公信力的产生

在学界业界,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媒体公信力就是可信度,但实际上,媒体公信力的内涵比可信度要大得多。可信度主要是强调媒体刊发的内容在受众中的信任程度,常指媒体对某个事件的报道、某篇报道是否可信,而媒体公信力还体现了媒体的信誉度和影响力等特征。受众对媒体公信力的感受强弱是长期积累而成的,不是即时产生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公信’是指判断和评价不是别人或少数人的判断和评价,而是社会成员的集合性判断与评价。‘力’是指特定对象赢得社会信赖的能力及这种能力相对应的信用品质”。??因此,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在社会大众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是媒体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品质和能力。

媒体公信力是媒体最有价值的内在品质,是媒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媒体的核心价值追求。公信力也是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发挥的前提和保证。既然媒体公信力如此重要,那么媒体公信力从何而来呢?

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决定媒体公信力。媒体公信力来源于媒体常年累月对每一个新闻事件报道的真实性和较高的质量以及长时期形成的品牌影响力。而所有这些,归根结底都是与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分不开的。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与新闻工作者的个人道德价值取向密切相关,是新闻工作者道德素养的直接体现。具体地讲,新闻工作者“从接到线索后到报道出炉前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放弃或者采访,采访角度、方向、侧重点,以及通过选择所要传达给受众什么信息的意图等综合思维过程,包括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一定程度上是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观、道德观的载体。

(二)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是新闻工作者人格的精神之骨、媒体公信力的生命线

道德价值取向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离不开它的指导。新闻工作者的传播行为离不开道德价值取向的指导,每个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不是以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为指导,就是以错误的道德价值取向为指导;不是自觉、主动、积极地确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就是盲目地被一定的道德价值取向所左右。新闻工作者的传播行为具有选择性,就是说,在一定的道德价值取向的引导下,选取一定的编辑方式、传播方式等道德行为,从而把道德价值取向具体化。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其一切传播行为的统帅,而具体化的传播行为则是实现其道德价值取向的手段。媒体是由具体的新闻工作者构成的组织,媒体报道内容的道德价值取向是由其构成人员的道德价值取向决定的。在实际新闻工作中,新闻工作者将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内化于媒体产品之中,受众将会透过大量真实、有价值的报道看到新闻工作者良好的道德价值观,看到一个媒体的高尚品格,媒体的公信力就会自然地随之提高。相反,如果一个媒体缺乏受众的关注和认同,那么它将没有生存的可能。而新闻工作者传播行为得当与否,关键是在道德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即选择个人取向还是社会取向。道德价值取向的“应当”,对社会来说,就是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对个人来说,就是自觉、主动实现这种要求的责任。在这里,“应当”就是责任。人们有选择行为和追求理想的自由,同时也就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也就是说,新闻工作者对传播行为的选择,应当出于对受众或社会成员的责任。在我国,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以及“真实报道新闻,正确引导舆论,努力传播知识,热情提供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文化需要”。??

马克思曾说过:“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不应该从外部施加任何压力,必须承认它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有自己的内在规律”。??高度的责任感,是媒体在长期发展中,逐渐摸索出来的一种道德行为规律,凡是道德价值取向崇高的媒体和新闻工作者,都应该遵守这一内在规律。普利策曾在即将退休时说过:“我知道我的退休不会影响办报的基本原则”,“报纸将永远致力于公共福利,决不满足于仅仅刊登新闻;永远保持严格的独立性,决不害怕同坏事作斗争,不管这些事是掠夺成性的豪门权贵所为,还是贪婪穷人之举”。??这种对于新闻原则执著追求的态度,其实质就是责任感,是媒体公信力的来源。如果说媒体的责任感是其公信力的来源,那么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取向的“应当”,即责任,则是媒体责任感的来源,是实现媒体公信力的根本。所以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决定媒体公信力。

综上所述,媒体公信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毫无疑问,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因此,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即“应当”、责任,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要求,也是一个媒体立足于社会,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的基本道德准则。从一定意义上说,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就是新闻工作者人格的精神之骨、媒体公信力的生命线。

参考文献:

??郑保卫:《公信力的客观评估标准》,《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10期第15页。

??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74页。

??王淑芹、李淑英:《新闻道德缺失的诱因分析》,《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1期第100页。

??喻国明:《大众传媒公信力理论初探(上)》,《新闻与写作》,2005年第1期第11页。

??王永福:《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与媒体公信力研究》,《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4期下半月。

??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人民日报,2004年12月9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