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创意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6:05

文学艺术创意学篇1

年轻人不愿接班传承技艺,所以“技随人亡”的现实使民间艺术的传承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民间艺术缺乏一定的认知,获取民间艺术知识的渠道狭窄,书籍、网络等媒介只能以图像传递有限知识,学生很少到民间艺术博物馆、民间艺术实践基地亲身体验、感受。只有切实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培养起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崇敬的感情,学生才能设计出感情丰富的作品。

二、民间艺术在图形创意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育者需要认清图形创意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克服这些主客观因素带来的困难。为了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教育者应将民间艺术与图形创意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研究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在传统和现代间架起一座桥梁,更好地传承民间艺术。

1.通过民间艺术拓宽学生的视野

我国民间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将民间艺术创新应用到图形创意课程教学中,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借助优秀文化提升创意水平,产生强烈的艺术情感,避免图形过于单调,从而提升作品的民族识别性。

2.运用民间艺术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所谓图形创意,势必要注重创新性,注重艺术想象。我国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彩,蕴含多样的色彩文化和符号化艺术语言,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是现代图形创意取之不竭的灵感库。在图形创意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民间艺术,能够帮助学生展开联想,找到创作的源泉,开拓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并将多样化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融入图形创意设计。如地方民间艺术无锡惠山泥人,明艳的色彩搭配和憨厚的“大阿福”造型都会给图形创意带来艺术灵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夯实地方民间艺术在图形创意教学中的地位

随着我国民间艺术在民俗生活中逐渐淡出,一些学校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忽略了其积极意义,借民间艺术形式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难以实现。想要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图形创意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教育者一定要夯实民间艺术在图形创意课程中的地位,将地方民间艺术融入其中,发扬地方文化特色。具体而言,学校和教师要开设与地方民间艺术相关的教学课程,把民间艺人请入课堂,让学生深入了解民间艺术并对其产生兴趣,了解我国古代的悠久文化和社会背景,并对艺人创作过程进行观摩,留心揣摩,发掘技艺的精髓,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开拓出符合现代审美的表现形式。

三、结语

文学艺术创意学篇2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导致政治气候在文学艺术创作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此一个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基本上决定了该时期文学艺术的主流动向,即催生出与之相符合的主旋律文学与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主旋律文学艺术充当了教化育人的工具——在文学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如电影、小说中潜移默化地向受众传达出在这个时代所提倡的思想。

当今,所有人都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网上经常有人争论说,我们现行的体制对文学艺术的创作是一种戕害,它把所有人的声音全部变成同一种声音,把全民族的大脑全部变成相同的思考模式。所以很多人呼吁改变,反对者的理由其中很大成分上是说主流的意识形态桎梏了文学艺术大师的产生。

我认为正是有这么一个主流,我们的文学才没有散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我们目前的文学状况来看,快餐文学、直播文学等昭示着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高速度运转且浮躁的时代,既然如此,就会不可避免地有精神垃圾,我并不是一个守旧的传统主义者,所以并不拒绝新生事物的繁殖,但是要摒弃某些糟粕,那就没有道理去反对主流的意识形态。因为没有主流的引导作用,文学艺术创作将是一盘散沙。中国要发展文艺,要产生反映时代的大作品,真正被人民、历史认可的大作家、大文艺家,不能回避主旋律这个话题,主旋律是客观存在的,每个时代都有。在当代,文学创作要搞主旋律是官方提倡的,但不能因此就把它和长官意志画上等号,而且著名主旋律作家陆天明提倡:只为苍生说人话,这才是真正的主旋律。

中国社会制度性质决定了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虽然,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仍然是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思考当代中国社会的社会价值观问题的重要前提。

中国共产党执政半个多世纪以来,不断吸取国际共运史上的经验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这反映在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上就表现为“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之间的对立与统一。随着国家的工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逐步实现,中国国民的人文价值、生活方式和理想观念必然有新的内涵和表征。文艺需要回答和昭示的主题,银幕需要展现人生画卷,不仅仅是昨日的硝烟和牺牲精神。文艺必须探寻新的主旋律和触及当下的社会问题。自强、自尊而步入国际、不畏而善于斗争、科学理性而积极创新、乐观、诚信而崇尚法制,变迁中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渴求新的故事载体和人物形象,才能得到生动的体现。

当今的主旋律文学艺术形式多种多样,笔者主要从影视戏剧的角度进行分析。

主旋律影视剧,就是弘扬主旋律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历史和道德,主要特征有:(1)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2)国家政策倡导;(3)主导文化价值观体现;(4)情态表现积极向上;(5)表现历史与现实的健康影视剧。

典型的主旋律影视剧有《我的左手》、《大河》、《高考1977》、《袁隆平》、《建国大业》、《郑培民》、《任长霞》、《离开雷锋的日子》等,以此为依托还涌现出一批主旋律文学艺术工作者,如陆天明、柳建伟、刘复生,还有我比较喜欢的庞天舒等。

在我看来,主旋律影视剧中又有细化的分类。

首先,聚焦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史、胜利史和领袖人物或民族精英人物的传记。比较突出的革命历史题材,如《历史的天空》、《八月桂花遍地开》、《亮剑》、《狼烟北平》、《狼毒花》、《军歌嘹亮》、《我是太阳》、《楚河汉界》、《走出硝烟的女神》等。近年来我们举的最多的一个例子就是《建国大业》,把目光聚焦于国家基业的建立发展历史,同时,由于市场效益的驱使,动用了大量的一线演员,这也算是新时期主旋律影视剧发展的变革与新的特点。

其次,关注社会现象的影视剧。比如《离开雷锋的日子》和《一个都不能少》这两部关注道德危机、忧虑农村教育贫困的影片。话语的震撼力和诚实性,是打动人心的最基本元素。还有前段时间热播的《蜗居》,以另一种方式辛辣地揭示了当下的社会问题;还有反系列的题材,如《国家干部》、《国家公诉》等,试图对中国改革进程进行全方位呈现,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

最后,军旅题材。近年来有着鲜明主流意识形态内涵的《突出重围》、《波涛汹涌》、《Da师》、《士兵突击》、《沙场点兵》等,它们主要反映当下的军事生活,比如演习、训练等,但它们试图回答的问题则是:在走向崛起的时代,中国军队如何承接光荣的革命传统,以回应当代世界格局向中国军队提出的挑战,并承担起沉重的历史使命。这些作品潜藏着一种面对当代军事变革的焦虑意识以及超越了这种历史焦虑的、自信的精神风貌,向人们呈现了当代中国军人的崭新形象。当然,他们也反映了当代军人的丰富的情感世界,还有专以此为内容的,比如《一路格桑花》。

文学艺术创意学篇3

【正文】

“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具有原创意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本质规定,又是这本质规定的由来。

一、体验的世界与世界的本真

中国古人的世界建立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情感体验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中国古代艺术在这样的世界中形成与发展。

1.“情”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原创性

从艺术文化学的角度说,文学艺术从属于文化并规定于文化,因此,阐释“情”的文化原创性,同时也就是在揭示“情”的文学艺术的原创意义。

原创的含义不仅在于本质规定,更在于本质生成。把“情”提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原创位置,是指认中国古代文化的缘“情”而生与缘“情”而立。

缘“情”而生,是说中国古代文化是其先民及后来者情感生活的产物。这涉及生存论及文化学的基本问题,即中国古人的生存就是情感体验的生存,中国古代文化也就是情感体验型文化。

把中国古代文化指认为以情感体验为特征的文化,这可以说是百多年来,中国古代文化学研究与生存论研究在不少学者中日渐取得共识的一个基本观点。如中国现代较早的文化反思者之一梁漱溟,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体验,提出中国传统生活与传统文化的重心在于“家”,在于“家”所特有的情感关系,由“家”的情感关系扩延至社会,就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中喜欢斟酌情理情面”的生存特性(注: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见金元浦、谭好哲、陆学明主编《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148页。)。他这是在为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情感的寻根,并把这根确定在“家”的血缘情感上。林语堂在分析中国文化精神时,对比中国与英国民族文化的异同,也得出结论说:“中国民族之特征,在于执中,不在于偏倚,在于近人之常情,不在于玄虚理想。中国民族,颇似女性,脚踏实地,善谋自存,好讲情理,而恶极端理论,凡事只凭天机本能,糊涂了事。……此刻所要指明者,只是说中国文化,本是以人情为前提的文化,并没有难懂之处。”(注:林语堂:《中国文化之精神》,引自《中国文化概论》,第195页。)林语堂所说的“凭天机本能,糊涂了事”,便是难以言说的直觉体验,这正是中国古人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以人情为前提”,便是体验的文化特征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有研究的当代学者张岱年,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四个要点,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及天人协调。细究他这四个要点,会发现这些要点的形成,就社会文化心理而言,具出于重行为目的、重行为反馈、重行为体验的实践理性,直觉体验及情感体验是其基本理性特色。李泽厚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提出一个“乐感文化”的命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概括为“乐感文化”,以此与西方的“罪感文化”相对应。他对此概括说:“这种智慧表现在思维模式和智力结构上,更重视整体性的模糊的直观把握、领悟和体验,而不重分析型的知识逻辑的清晰。总起来说,这种智慧是审美型的。”(注: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11页。)李泽厚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乐感”型、审美型的概括,正是突出了这一文化的情感体验的本性。我在《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学阐释》一书中,曾专题分析过这个问题,把中国古代文化的本体特征概括为情感体验特征,并分别对之进行了文化特质的、文化思维的、文化哲学的及艺术论的思考(注:拙著《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学阐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3页。)。

2.“情”的本真规定

先考察一下“情”的字义。“情”,《说文》:“人之阴气,有欲者。”按阴阳说,阴阳为生命之本并化生人的万有万能,说“情”为阴气,这是将“情”推到了生化生命的本真之处。段玉裁注,情乃喜怒哀乐爱恶欲等情欲,是生理自然需要不学而能,这又是将“情”归入人的本真状态。《吕氏春秋》强调“情”的天生自然:“欲有情,情有节……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吕氏春秋·情欲》)这是在确定“情”的生命自然即直接的感官根据,是耳、目、口对声、色、味的自然欲求。“情”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然又是这生命活动的本真。《尚书》“情”有一见:“天畏fěi@①忱,民情大可见。”(《尚书·康诰》)孔安国《尚书传》对这一“情”字作“人情”解,即民群的真实感情,“人情”被看作天是否辅助的尺度。此后,“情”便与事物之真、实相关,与人的自然本性相关。“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鲁有名而无情”(《左传》哀公八年);“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国语·鲁语上》)。这“情”,都是事物、事情的真实情况。《论语》用“情”两处,都与人的自然本真相关:“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论语·子张》)。

因为“情”本义于生命本真状况,所以它常与另一个表生命之本真的字“性”连用,称为“性情”。荀子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这“天”便是自然,自然天赋。荀子提出“性”、“情”、“欲”三者的关系,“情”是自然天赋的本质,是生命的本真。荀子之后,“性”、“情”、“欲”三者关系的哲学之思也就逐渐多起来,形成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之辩——“性情”之辩。

中国古人热衷于各种社会现象的本真追问,把本真作为文化建构、艺术实践的基点或出发点,并在本真追问中把握判断事物及行为的标准。如儒家先哲孔子与孟子,在推衍他们的人世之道与道德之天时,便从本质设定出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羞耻感在这里被推为不言面喻的本真标准;“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孟子·告子上》),“情”被指定为“性”本善的根据;“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这是孟子对羞耻感的进一步的本真强调。管子本于“情”的人事道德推衍更为直接,“凡人之情,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此贵贱之所同有也。近之不能勿欲,远之不能勿忘,人情皆然”(《管子·禁藏》);“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管子·禁藏》);“是以明君顺人心,安情性,而发于众心之所聚”(《管子·君臣上》)。道家进行的道德推衍其实也本于“情”,与儒家对“情”的人世社会比附与推入不同的是,道家本于“情”却比附于“自然”,再由“自然”而推入社会人生;当然,道家对于“情”的本真设定或本真理解也不同于儒家,道家更强调“情”的自然性。“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庄子·德充符》)无情不是否定“情”而是不动情,这里有一种超越喜怒哀乐的更为广博深厚的“情”,这便是宇宙人生之自然,是融于宇宙大道的生命冲动。至于墨家的“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墨子·亲士》);法家的“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商君书·算地》);“人之情性,贤者寡而不肖者众”(《韩非子·难三》)等,也都可以看出他们按照各自的“情”的本真理解,进行各自的“情”的本真推衍与强调。

二、建构体验世界的心灵方式

在中国古代,本真之“情”涌发本真之欲,本真之欲又实现于本真的血缘亲情关系。血缘亲情关系是“情”的本真关系。由此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便也可以说是充分社会化的血缘亲情关系的意识形态。而建构、接受、运用这样的意识形态,又必须有与之相应的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这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必然也是血缘亲情关系型的。所谓思维形态的血缘亲情关系型,即它与血缘亲情关系共同发生与发展起来,它以血缘亲情关系为思维对象,在对血缘亲情关系的思维中不断完善这一思维结构,并思维地解决社会化的血缘亲情关系的各种问题。对这一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我在《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学阐释》一书中,曾将之概括为情感关系思维或情感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①客观的感情依据;②思维主体现实体验向感性对象的融入;③过去经验对于现实感性对象的渗入;④表诸于形象或含有形象因素的一般判断形式(注:拙著《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学阐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在这样的思维形态中,“情”有了本真之外又一重原创意蕴,即它是中国古人建构与把握世界的心灵方式。经由这样的思维形态,中国古人日常社会文化生活活动与艺术活动有直接的关联——社会文化活动直接关系着艺术活动,艺术活动也直接关联着日常社会文化活动,甚至不少时候,社会文化活动就是艺术活动。

且看《吕氏春秋》这段话:

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平也;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也;亡国之音悲以哀,其政险也。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俗定而音乐化之矣。故有道之世,观其音而知其俗矣,观其政而知其主矣。故先王必托于音乐以论其教。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叹,有进乎音者矣。大飨之礼,上玄尊而俎生鱼,大羹不和,有进乎味者也。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特以欢耳目、极口腹之欲也,将教民平好恶、行理义也。(《吕氏春秋·适音》)

由音乐而民俗民风,由民俗民风而理义之行、国家之治。对这段文字的解读,不仅要注意它指出了艺术与人伦政治的关系,更要注意它对于艺术与人伦政治的情感关系的揭示,它们面对同一的情感关系,把握同一的人伦情感世界,所以它们才能由此及彼地互相指认互相通达。艺术与人伦世界的同一关系,在孔子论诗、庄子寓言、韩柳论文中都被作为通则而运用,这不是他们对于艺术的误解与偏见,而恰恰是他们对艺术与现实生活情感思维同一性的深悟。

对“情”的思维形态意义,中国古人多有论述。如《淮南子》,从“情”感物而生并形于外的方面加以揭示:“情系于中,行形于外,凡行戴情,虽过无怨;不戴其情,虽忠来恶。”(《淮南子·缪称训》)汉代从石渠阁奏议到白虎观奏议,涉及“情”的思维规定性,并以此作为制定国家等级制度的根据:“情性者何谓也?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人禀阴阳气而生,故内怀五性六情。情者静也,性者生也。此人所禀六气以生者也。故《钩命诀》曰:‘情生于阴,欲以时念也;性生于阳,以理也。阳气者仁,阴气者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白虎通德论·情性》)这指出情是阴化、静也、贪也、利欲也;性为阳施、生也、理也、仁也,二者在生存的心灵活动中各有所重,各有其活动特点,又相辅相成地展开心灵活动的过程。东汉王充基于情性阴阳之说,指出要更好地运“性”用“情”,就必须注意对之制约与调节:“故厚情性之极,礼为之防,乐为之节。性有卑谦辞让,故制礼以适其宜;情有好恶喜怒哀乐,故作乐以通其敬;礼所以制,乐所以作者,情与性也。”(《论衡·本性》)这实际上是揭示了礼乐乃“性”、“情”思维的结果,因此礼乐才能反转来制约与调节性情。刘勰基于“情”的过程性理解,进一步作了“情”的艺术思维的揭示:“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文心雕龙·体性》)这指出“情”组织文学语言,使之由隐而显的表现功能。“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这是揭示“情”的文学发生过程。“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文心雕龙·神思》),这是在讲“情”与艺术想象的关系。

体验情感型思维形态关注现实与历史的各种情感关系,包括人与人的情感关系,人与社会的情感关系,人与自然的情感关系;长于对这类情感关系进行丰富复杂的情感体验,并以真切细腻地表现这类情感体验为思维目的。这一思维的艺术成果便是创造出生动地表现各种情感关系与情感体验的艺术形式。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在进行中国古代美学与西方古代美学的对比时,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尽管古希腊美学也并不否认艺术对人的情感的影响和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它更为强调的毕竟是艺术对现实的再现的认识作用。而中国美学所强调的则首先是艺术的情感方面,它总是从情感的表现和感染作用去说明艺术的起源和本质。这种不同,也分明地表现在东西方艺术的发展上。”(注: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页。)

由此可见,“情”确实是中国古人情感关系地建构与把握世界(包括艺术世界)的思维形态与心灵方式。

三、创生艺术的母体

强烈的抒情要求形成中国古代艺术不同于西方的明显差异。突出的抒情特征的形成,则源于中国古代文艺史中抒情艺术的早熟及对于各种文艺形式的创生。

中国古代最早形成自觉并走向成熟的艺术是音乐,音乐的抒情本质早已不言而喻。

固然,不仅中国,在世界艺术史中,音乐也是出现最早的艺术,这已被很多学者认同。不过,最早出现的艺术与最早形成自觉并走向成熟的艺术并不是一回事。

《周礼》有一段话,证明至少在周初,音乐的创作与应用便已进入自觉阶段:“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谕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磐、大夏、大@②、大武……”。(《周礼·春官·宗伯》)尽管有资料证明,“礼”的观念周初已开始形成,但“礼”在当时生活中的作用却无法与“乐”相比。“乐”所感受并表现的秩序与和谐进一步理性化,才明确为“礼”。“礼”是规定了的秩序与和谐。对此,中国古人早有认识——“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记》)“乐”先于“礼”又通于“礼”,“乐”、“礼”共同规定与生发中国古代各门类艺术。“乐”、“礼”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情感体验与情感理性形态,滋润与繁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抒情特征。

而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早熟,也证明着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情”的根基。

中国古诗“情”的根基与“乐”相通,中国古代文艺史不乏诗乐舞原本一体的记载。如刘勰说:“或葛天乐辞,玄鸟在曲;黄帝《云门》,理不空弦”(《文心雕龙·明诗》),孔颖达说:“大庭有鼓之器,黄帝有《云门》之乐,至周尚有《云门》,明昔音声和集。既能和集,必不空弦,弦之所歌,即是诗也。”(《诗谱序正义》)诗生于歌舞,亦即诗生于“情”。

“乐”与“诗”这类抒情艺术在中国古代率先自觉并成熟,在于它们是中国古代文化根基——人伦情感的艺术形态,它们表现出的艺术感召力和普通有效的接受效果,使统治者与施教者把它们用作人伦教育的得力手段。中国古代抒情艺术率先发展与自觉,是人伦文化建构的必然。这个过程中,孔子以“乐教”、“诗教”为核心的艺术观同时也是文化观,起了重要的理性指导作用。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对此作过分析,透视了其中血缘亲情的文化根基(注: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2页。),很有说服力。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根基于中国古代人伦文化,中国古代文化的人伦情感本质就自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本质;由于“乐”、“诗”抒发人伦情感方面很早便自觉与成熟,也由于孔子的理性概括与引导,使的“乐”、“诗”的“情”的本质规定成为后来因“乐”、“诗”而生发的其他门类的文学艺术也获得了“情”的本质规定。

四、文论诸范畴的总领

文论是文学实践的理论形态。“情”的文学艺术的原创意义体现在文论中,则在于它具有范畴总领意义。也可以说,“情”的文论诸范畴的总领意义,正证明它的文艺原创性。

“情”的范畴总领意义可以从思维形态、文论范畴发生及范畴构成角度加以论证。

①中国古代文论诸范畴都是情感体验思维的产物。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生成物,分有情感关系的本体属性并运用与发展着情感体验型思维。所不同的是,文化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创生与建构,由于社会实践的物质规定性,情感体验型思维常因实践对象的客观定性而难以充分施展;即是说,对象的客观性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它否定体验的主观性。这时,活跃的便只能是主体的认知而非主体的情感。在文学中,对象的客观定性消融于文学创作主体,情感体验的特征性思维有了充分实现的条件。充分实现的情感体验思维,创造着情感体验的中国古代文学,也形成与之相应的文论范畴。由此说,中国古代文论诸范畴也是情感体验型思维的产物,是这一思维形态的理性成果。“情”在情感体验型思维中具有发生、运作、课题与衡定意义,“情”的生理与心理规定直接成为思维规定。作为范畴的“情”正以文艺的情感活动为对象,以揭示情感活动规律为旨归,因此,“情”范畴的研究也是情感体验型思维本身的研究。文论其他范畴孕生于情感体验型思维,所以也正在“情”范畴的研究之中。换句话说,“情”的情感体验型思维研究自然蕴含着文论其他范畴的研究,而且在文论其他范畴的研究中处处见出“情”的规定。

就拿“理”来说,在西方,“理”与“情”是对举的两个范畴,它们经常在二元对立的情况下运用。在中国古代文论,“理”却是“情”的构成范畴,“理”主要是揭示“情”的发生、运作及表现根据。如刘勰所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文心雕龙·体性》),叶燮所说“夫情必依乎理,情得然后理真,情理交至,事尚不得耶”(《原诗·内篇》)等,都是在讲“情”、“理”相一的关系。李泽厚则把这种“情”、“理”相一相融的关系概括为“中国的传统精神”,“中国的智慧”(注: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311页。)。

②中国古代文论诸范畴都是“情”的生发

如前所述,最充分地体现“情”的本体意义的艺术是乐与诗,乐与诗的最先自觉与成熟,决定了它的理性形态“情”范畴是最早提出的艺术论与文论范畴之一。

《国语》记载周王与单穆公、伶州鸠关于声乐与声乐接受效果的对话,虽没有直接就“情”字展开,但二人由声乐大小、强弱、疾缓作用于感官引起的体验与感受的分析,及对这种微妙、复杂的体验与感受所唤起的道德感与所引起的道德行为的分析,都已深刻涉及情感心理学内蕴,都能从中看到较丰富的情感唤起与情感运用的经验(《周语下》)。《国语》还有一段“情”与“文”的对话,涉及“情”、“貌”、“言”的关系:“阳处父如卫,反,过宁,舍于逆旅宁赢氏。……(宁赢氏)曰:‘吾见其貌而欲之,闻其言而恶之。夫貌,情之华也;言,貌之机也。身为情,成于中。言,身之文也。言文而发之,合而后行,离则有衅。今阳子之貌济,其言匮,非其实也。”(《国语·晋语五》)这段记述提出了“情”与其外部表现相合相离的问题,也涉及“情”的话语表述问题。这类问题对此后的“情形”、“情言”、“情貌”、“情理”等艺术论与文论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开启作用。此后文论众多范畴课题的提出与展开,如“诗言志”课题、“性情”课题、“形神”课题、“神思”课题、“比兴”课题、“象”与“象外之象”课题、“旨味”课题、“虚实”课题、“言意”课题、“意境”课题等,无不与“情”的文学发生意义、“情”的范畴延展意义密切相关。

“情”对于“志”、“礼”、“性”、“心”、“德”、“神”这类中国古代文化与文论的基本范畴的发生意义,更可以由孔子及其后学对于《诗》的多元解释见出。对艺术深有造诣的孔子,对《诗》却经常作非“诗”的解释,这类解释看似出格,其实,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是以情感体验思维为特征的,文化系统的众多方面、众多范围都与“情”相通,可以互相生发彼此转化,就会少一些大惊小怪,这类解释只是顺“情”成章。如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致,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治《齐诗》的匡衡总论《风》诗时说:“室家之道修,则天下之理得,故《诗》始《国风》,礼本冠婚。始乎《国风》,原情性而明人伦也;本乎冠婚,正基兆而防未然也。”(《汉书》卷八十一《匡衡传》)这都是在强调艺术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情感同一性,艺术与各种社会活动都是“情”的生发。这一点在《毛诗》序中说得更为清楚也更为具体。如《召南·草虫》序,说这是“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郑风·将仲子》序则说是“刺庄公也,不胜其母,以害其弟,叔失道而公弗制,小不忍以致大乱焉。”这类读解,不管距当时诗歌创作的实际情况是近是远,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孔子以降,确有很多哲人与文论家悟及“情”在生活中在文学与文论中具有重要的发生意义。

③“情”对文论诸范畴的构成

“情”对文论诸范畴的构成,是指文论诸范畴都合于“情”的定性,都分有“情”的性质。由于文论范畴为数众多,无法逐一分析,这里只能举诸范围之要,择几个基本范畴,进行“情”的构成性阐释。

a.“意”与“情”

“意”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范畴,它是文学创作的所欲表达,文学作品的已然表达,文学接受的理应获取。

“意”的提出与运用由来已久。《易传·系辞》中有“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说法。此说法后来广为引用,它不仅提出了言、意、象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意”不可尽言的属性。《庄子,天道》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外物》又说:“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些说法都认为“意”是有一定认知内容的心理活动,它要经由语言而表述,但语言又无法对“意”充分地表述。

陆机大概是最先在文论中运用“意”范畴的,他的《文赋》可以说就是为了解决“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这一问题而作。此后,范晔的“情志所托,以意为主”(《狱中与诸诸甥侄书》);杜牧的“意能遣辞,辞不能成意”(《答庄元书》);邵雍的“炼辞得奇句,炼意得余味”(《论诗吟》);刘熙载的“意在笔先”(《艺概·文概》)等,都非常强调“意”之于文学的重要性,但也都认为虽则“意”之于诗文绝对不可或缺,但诗文又难于尽“意”。“意”的无可尽言,是中国古代文论对于“意”范畴的普遍看法。

那么,“意”为何物?为什么它如此重要却又言说不尽或言说不清?对这个问题,范晔的一段话说得很精当:“文患其事尽于形,情急于藻,义牵其旨,韵移其意。虽时有能者,大较多不免此累,政可类工巧图绩,竟无得也。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此中情性旨趣,千条百品,屈曲有成理,自谓颇识其数。尝为人言,多不能赏,意或异也。性别宫商,识清浊,斯自然也。”(《狱中与诸甥侄书》)从这段话可以看到,范晔从“意”的心理发生角度体悟到,“意”乃“情”与“志”的统一,是创作主体有感于生活而形成的“情志所托”的体验,这类“情志所托”的体验酿成具体的文学创作之“意”,这“意”便是具体化了的“情”、“志”融合的心理活动。“文”不能尽“意”,在于构成“意”的“情”的活动变化极为微妙,“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虽少许处,而旨态无极。”(《狱中与诸甥侄书》)对“意”的“情志所托”的心理发生过程,范晔之前的陆机曾进行形象地描述,揭示了“意”发生的感官依据,在“意”的发生中有“志”的萌动,有“史”的感悟与“文”的陶冶,而这一切又都涌荡“情”的波流,这才“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文赋》)。

正是情感体验的浑然而动和微妙之动,正因为“情”包融着感性、心志、既往的文史修养与现实的情境激发,这一切都难于为语言所分解所确定地指认,这就决定了“情志所托”的“意”的非尽言性——“意”的非尽言性来于“情”的构成。

b.“风骨”与“情”

“风骨”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高标准追求,也是很高层次上被运用的鉴赏与批评标准。

“风骨”的不易求,一个重要原因是“风骨”意蕴的不易把握。这种不易把握与“风骨”追求所必然伴随的“情”的活动分不开。“情”一经融入,大量无可言说的东西便活跃起来,更何况“风骨”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体验,就是一种情感体验效果。与构成抒情作品内容的情感不同,“风骨”的情感体验是对于作品的情感体验内容所进行的表现的体验。

因为“风骨”是对一定内容的表现情况的体验,所以有“风骨”研究者认为这是一个内容与形式关系的范畴(注:黄侃:《文心雕龙札记·风骨》、寇效信:《论风骨》、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都持“风骨”乃内容与形式的说法。);也有学者注意到“风骨”的情感体验性质,把“风骨”理解为情感倾向与思想倾向(注:张海明:《经与纬的交结》,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265页。),并将之纳入道德规范。

宗白华曾深入地研究“风骨”,他的看法被情感倾向与思想倾向论者所引证。这里且把宗白华有代表性的一段话摘引如下:“我认为‘骨’和词是有关系的。但词是有概念内容的。词清楚了,它所表现的现实形象或对于形象的思想也清楚了。‘结言端直’就是一句话要明白正确,不是歪曲,不是诡辩。这种正确的表达,就产生了文骨。但光有‘骨’还不够,还必须从逻辑性走到艺术性,才能感动人。所以‘骨’之外还要有‘风’。‘风’可以动人,‘风’是从情感中来的。中国古典美学既重视思想——表现为‘骨’,又重视情感——表现为‘风’。”(注: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99页。)这段话确实指出了“风”从情感中来,“骨”从思想中来这一层意思,但从什么中来并不意味着这来者就是什么。说“他从家中来”,这来者是他而不是家。这是简单的类比。“‘风’从情感中来”,“风”未必就是情感或情感倾向。“骨”也是一样。

那么“风”、“骨”是什么?还是前面那句话,“风”、“骨”是对于情感体验内容所进行的表现的情感体验。所表现的情感体验内容自然含有一定的情感倾向与思想倾向,自然也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在其中,但宗白华并未止于此,他强调的是如何表现这一定的情感倾向与思想倾向。他分析刘勰的“结言端直”,说这“就是一句话要明白正确,不是歪曲,不是诡辨”;他说“必须从逻辑性走到艺术性,才能感动人”,毫无疑问,这都不是说表现什么而是说如何表现,是就表现特点与表现效果而言。

从中国古人长于进行的类比思维来说,他们总习惯于把某种言说不清的属性、功能、效果等通过形象比喻加以述说。这种类比思维的要点在于被述说的东西与用来述说的东西,必在比与被比的基本点上能唤起认知与体验的一致性。“风”取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它的最基本的特征性类比,当是自然流动,无所阻碍。“骨”取于人或动物的机体之骨,它的最基本的特征性类比,当是坚实鲜明,刚正硬朗。不管对“风骨”的具体内容做出多少解释,都应该就类比的基本特征展开。刘勰“风骨”论的意蕴正是在如是的特征性中展开的,“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guī@③璋乃骋。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文心雕龙·风骨》)。这些类比的精言妙语,确乎有些扑朔迷离,但根据类比思维的一般规律,抓住基本的类比特征,仔细地思索与体验进去,则不难发现,“风”者确实讲的是情感抒发所达到的自然流动、无所阻碍的表现境界;“骨”者确实讲的是思想阐发所求得的坚定鲜明、刚正硬朗的表述效果。不过,无论情感抒发达到的表现境界也好,思想阐发求得的表述效果也好,都是共见于表现的;而且,对这种表现境界或者效果的追求与接受,又都依凭于情感体验。

既然如此,既然“风骨”是以其表现性而见于情感体验的范畴,“情”对这一范畴的构成性,当毋庸赘言。

④“味”与“情”

“味”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范畴。这一范畴的文论意义存于文学文本与读者的接受关系中,是在这接受关系中读者对文本所形成的读解感受。对这样的读解感受,出于类比思维,中国古人觉得这就像嗅到或尝到的令人陶然的美味,“味”便于读解感受联系起来,成为这类感受的指代,“味”也便逐渐被用做文学与文论的接受范畴。

最早取譬于“味”者,大概是《左传》载晏子论“和与同异”(《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以“味”喻一种特殊的音乐接受效果,即“声乐如味”。这种接受效果来于音调与节律的相成与相济,亦即和谐,产生的直接接受效果是平心,进一步的效果便是和德,即协调人伦之序。由这段最早的取譬于“味”的文字,起码能找出“味”的三点规定:“味”生于“声”与“听”的相互作用中;“声”被“听”而得“味”,又并非所有的“声”都能有“味”,有“味”之声必是音调节律相成相济之“声”,这是被接受的艺术一方的规定;“味”的接受效果,是接受主体的平心和德。再进一步分析,合于这三点规定而成“味”,就在于被“味”者能唤起一定的情感体验。为什么把这接受的规定确定于一定的情感体验?可以拿出三点根据:首先,音乐作为特殊的艺术门类,就是情感体验的艺术,它无法表述更多的认知内容,它是通过声音变化唤起情感体验,所以,产生“味”的这种“声”与“听”的相互关系就是一定的情感体验关系;其次,“声”被“听”而得“味”,这能“听”出“味”的“声”其实就是能唤起某种情感体验的“声”,“声”的唤情作用,不同“声”的不同唤情效果,当下心理学已进行了很细致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声音唤起情感的生理根据;再次,“味”的接受效果,即平心和德,也是情感体验的效果,根据情感心理学,和谐音乐的接受,可以平和焦虑、放松紧张,主体可由此进入安适宁静的心境,这正是情感效果。可见,“味”的最初提出,便是意指情感体验的接受过程与接受效果。

此后“味”被引入文学与文论,它的情感体验性质也就一并被引入。文论中经典的“味”论者有三人,即刘勰、钟嵘、司空图。此三人谈“味”都不离开情感体验,也可以说,对他们的“味”论都应作“情”的理解。

如刘勰说:“是以四序纷回,而入兴贵闲;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使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文心雕龙·物色》)“入兴贵闲”,“析辞尚简”,讲的就是由“文”而“味”的唤情规定。钟嵘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诗品序》)这里的“兴”、“比”、“赋”不仅被视为作诗的基本手法,这同时也是手法对于相应内容的要求与规定。“兴”与“比”表现“意”与“志”,“意”与“志”都是一定的情感体验,这情感体验生发于“物”,“物”又靠“赋”而入诗,所以诗的“比”、“兴”离不开“赋”。作诗的关键就是协调“兴”、“比”、“赋”三种手法,即所谓“宏斯三义,酌而用之”。这样,“味”的接受效果就可以求得,即使“味之者无极”。可见,钟嵘的“味”同样是情感体验的接受效果。

司空图谈“味”更恍惚一些:“文之难,而诗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tíng@④蓄、温雅,皆在其间矣。……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与李生论诗书》)在司空图看来,“味”是一种难于指陈的接受效果,“味”具有超象超知的接受性。超象超知又有所接受,司空图便把“味”更充分地交付给情感体验,因为从心理接受根据而言,惟有情感体验才能超象超知甚至超验地接受来自内部及外部的微妙信息。对此,国外的格式塔学派、瓦尔堡学派及现象学心理学派已多有揭示。司空图当然未达到这些当代心理学的专门程度,但司空图凭丰富的艺术经验对此却有所感悟。至于司空图此段文字所提出的单一之“味”与调和之“味”的差异,对调和之“味”作的“醇美”及“味外之旨”的赞美,则是对“味”的情感接受关系及情感体验进行了更细微的区分,提出了更高的情感体验要求。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非下加木

@②原字为艹加(氵加隼去十加又)

@③原字为王加圭

文学艺术创意学篇4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艺术设计教育文化传承

近年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创意”等成为热门词汇,我国正处于创意产业迅猛发展的阶段。这无疑为将创意、创新融入人才培养目标的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当今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我国三十多年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不断学习和吸收西方的现代艺术教育模式,力图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强调“改革创新、突破传统”,然而,当“现代”、“后现代”、“信息时代”等各种观念接踵而至,传统的东西非但没有成为艺术设计发展的桎梏,在各种思想观念融合的今天,“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时代的融合创新”成为艺术设计发展新的观念趋向。

一、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

创新即推陈出新,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面对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变革与创新亦成为教学改革之焦点。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出突破性、独创性、开放性等特点,以简单的知识和技能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是要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这种创新能力不是单纯的实践能力。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关键。这种创新并不是没有依据的“无中生有”,所谓的创新不是摒弃传统,而是在继承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

文化是有着延续性的,艺术所谓文化载体就决定了它无法与传统割裂开来。关于艺术设计中创新能力的分析,当持以客观和辨证的态度。

1.创新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宏观地看,创新能力是一种运用现有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和开发的能力,它一般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有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调查数据显示:艺术类专业学生三种能力中,创新思维能力相对突出,就专业而言,这种创新思维主要是设计思维,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些必然受到相应的文化背景和传统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关于创新能力结构的研究认为:创新能力不仅是智力化特征的能力,而且是人格化特征的能力。除了体现出智力品质外,还体现出性格特征、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其中的性格特征的形成、精神状态的体现和传统文化不无关联。

2.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能力评价

著名心理学习家Csikszentmihalyi曾提出创新研究系统模型,其核心观点为:创新不但是一种心理事件,而且是一件文化事件和社会事件。因此,只有将创新过程置于个人、文化与社会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才能获得全面理解。由此看来,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不仅仅体现在具体的审美能力、设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上。从设计的角度而言,趣味是很重要的,而趣味是要依附于美学的,面对特定的群体,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上升到文化层面,从而获取灵感,汲取艺术养分。

此外,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能力的体现有其专业特殊性。在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学习能力这三种能力中,调查表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三方面能力中较强的。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作品的创意上,创新思维能力是使艺术与技术、传统与现代进行沟通的桥梁。相比之下,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显得较弱,笔者认为,这种能力上的差异,一方面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对技能训练的机械化所致,另一方面是缺少人文知识的介入,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和淡忘。然而,要实现创新,首先要有敏锐的艺术判断力,艺术的判断能力取决于一定的文化修养。

二、设计创新与文化传承

设计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关系首先要明确艺术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艺术设计除了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外,其自身也是一种文化,文化是其核心与灵魂。如前文所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设计思维有着密切联系,必然受到艺术观念、文化基因的影响。因此,艺术设计的创新离不开文化的传承。首先,文化具有时代意义,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推陈出新,这些都要基于过去的传统文化求变。其次,艺术除了具有审美和教化的作用外,还体现在实用功能上,艺术设计本身也包含了技艺和技能的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设计要求在功能和文化内涵上获得创新,艺术设计中所指的文化内涵是指在传统中文化中发掘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视觉对象并加以改造,使之符合时代变迁和大众审美需求,从而获得文化上的认同。由此可见,设计创新与文化传承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提及文化传承,势必和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处理好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的涵义,传统文化主要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传承”的意思。艺术设计解决的是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器”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为形而上的“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必不可少,且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第一,现代设计源于传统文化。现代设计追求“以人为本”,无论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还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来说,都是合乎情理的,这里强调的是将理论用于实践,思想与创新融合,实现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使设计符合人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在实现设计的物质功能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作为设计史上具有标杆意义的包豪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对现代艺术设计影响深远。由此可见,无论艺术观念如何变化,科技如何发展,艺术设计必然受到这些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社会与历史特征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现代设计必须基于本土的传统文化才能与世界文化交融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第二,传统文化是设计创新的基础。设计是一种创造和创新的行为,传统文化成为培育创作灵感的土壤。作为艺术作品,其创新之处往往通过丰富的创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这里不得不提到设计思维的本土性与开放性,以中国本土文化情境为例,观察、摹形、情感、想象、象征、整体、妙悟等传统艺术思维方式在现代设计创新中还是很有可取之处。另外,现代设计无论从形态、形式还是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或多或少地与中国传统造型元素有一定关联。对中国旧有的造型元素在形态上的改造,可以在传递现代观念的基础上更有效地传递现代信息,在实现现代设计功能的同时摆脱元素在使用上的局限与语意上的偏差,这一点,我们不难从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中体悟到,该设计案例是在文化传承上进行创新的典型。文化具有延续性的思维积累特征,在积累过程中,传统文化不断给设计创新提供养分,后来者不断给传统文化内涵注入时代特征,使得设计创新与文化传承成为一对共生体。

三、关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1.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特性,在“定岗双元、艺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探索和实践。一方面注重“企业元”和“学校元”的对接,加强校企合作,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生源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吸收企业的优质资源和先进的行业理念与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并给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学习情境和实训模式,搭建更宽广和灵活的实践实训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围绕“艺”与“工”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改革。从“艺”的层面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将文化资源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文化资源中寻找灵感,将艺术的感染力作用于学生,发掘其设计思维能力、艺术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艺术设计教育不仅培养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文化素质的人才。因此,艺术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传承优秀的文化,创新是文化资源发展的有力保障。

2.积极推行基础课程改革

传统的基础课程教学偏重于造型技能的训练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容易忽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导致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脱节的一个重要因素。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从创新能力培养着手,一是在训练学生对表现对象进行观察、认识和审美的体验过程中,鼓励其个性思考和创新表现;二是可以针对能力目标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实验课题,加强学生对形态表现的意象性训练,学生凭借对人文、社会、审美各个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发挥想象,将文化要素融入创新实践过程,富有情感的创作过程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形”为基点,上升到“意”的表达,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作为艺术设计人才,社会对其要求是很高的,他们必须具备较完整的艺术设计素质和职业综合素养。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作为补充,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艺术设计作品取决于设计者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形成对于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改革有重要意义,“文化”的熏陶显得尤为重要。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自觉吸收意识,可以通过观看展览、调研与社会实践、学术文化交流等多元的学习途径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的人文通识类课程,以及组织各类形式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文化学习和交流平台,帮助其完善人格,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以此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于艺术设计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化修养直接关系到其将来作为设计师的创意水准和职业发展。这对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丰富的艺术创造力与熟练的设计技能完美结合。适应未来该行业及社会发展的要求,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另一方面,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其修养。可见,艺术设计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者。

参考文献:

[1]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刘佳.感悟设计:设计艺术文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4]朱端.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影响[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文学艺术创意学篇5

之所以大力提倡发展,就是因为我们已经比国外的起步时间落后,发展的底子还很薄,而这其中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缺乏。文化创意产业被英国人认为是“穷人的行业”,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某种层面上理解,创意产业前期几乎不需要资金,基本上是靠人的脑力资源。后期的推广与做大完全要依靠前期的创意产品,这都依赖人的创造力。这就要靠社会这方面的人才储备,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方法和症结自然就要向我国的教育部门伸手要人,而由于产业方向和专业要求,教育方面自然要以设计艺术学科发展为先导。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人才匮乏的窘境,高端设计艺术创意人才奇缺,设计团队也供不应求。上海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心,文化创意人才占工作人口总数还不到千分之一。这种情况与我国每年庞大的高等学府毕业生数量相比是极不协调的。然而,文化创意产业又涉及众多的相关学科知识,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相关的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观察和思考得出:我国设计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对比设计艺术教育与文化市场诉求的比例增大,专业化的设计艺术队伍与合格的设计艺术人才则是相当缺乏,文化创意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诉求。

新时期设计艺术教育体系特征分析

世界各个知名高等设计艺术学府在结合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都对自身的教学课程和教学计划进行了尝试性的调整与改进。经过多年的发展与进步,作者认为设计艺术教育正逐步向理工科类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但是尽管如此,设计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层面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具有说服力的论证性体系。西方较为开放的且又宽泛性的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与东方针对性较强且又教条化的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值得研究的领域和探讨的空间。纵观设计艺术学科的本质,它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灵活性、多变性的整体特征。因此,设计艺术学科系统与的众多学科发生着多维的、多层次的联系,它更是包括社会发展千变万化的各种诉求,也可以说,设计艺术系统是由众多的相关学科和系统支撑及联结的多维发展的教育体系。

文学艺术创意学篇6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区;民间艺术;现代创意人才

所谓创意产业又叫文化创意产业、智慧产业、创意经济,指的是将个人创意、才华和专业技术,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新兴行业。通常包括工业设计、影视传媒、出版、广告、计算机软件、动漫游戏、美术设计、艺术表演、音乐、艺术品古董、会展、旅游和咨询策划等十几个行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意产业是21世纪人类文化的发展的重要方向,将成为构成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体验经济的兴起,通过创意或脑力劳动而非仅体力劳动力或资本来创造财富,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是全世界经济振兴和迅猛发展的重要方向。创意产业已不再是一个理念之谈,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提到,全球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经济效益达220亿美元,并且以5%的速度不不断递增。就中国近几年而言,创意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正积极推动创意型行业的发展,逐步的建立创意产业基地。

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鄱阳湖文脉源远流长、是烟波浩淼的文化之湖,鄱阳湖是商业繁荣、交通四通八达的贸易之港,鄱阳湖是诗情画意、令人神往佳美胜地,鄱阳湖是侯鸟栖息、万物和谐共存的生态王国,鄱阳湖更是凝神聚气、艺术氛围深厚的精神文化家园。国内外注重文化发展的大势和江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鄱阳湖创意产业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力的保障;江西丰富而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独特而色彩斑澜的民间艺术品种,为鄱阳湖创意产业建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取之不竭的源泉。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征程中,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又契合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1]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应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和主旋律,创意产业发展能为鄱阳湖生态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一、江西创意产业与创意教育发展现状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中,明确把创意产业作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发展建设,对以文化创意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一致共识。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红色革命的策源地,与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区域毗邻,是“长珠闽”的共同腹地,具有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地理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资源、人力资源以及文化内涵,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文化基础。近年来,江西文化及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江西文化及创意产业总资产近1000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达100亿元,转自比2007增长20%,最近两年,江西文化创意产业产值更是突飞猛进。江西文化、全省文化及创意产业等九大分类中,新闻出版、艺术品交易等行业在主营业务收入、利润、人均资产收入等方面居于前列,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链环节主营业务收入中,制作和出品、产权交易、服务配套成为产业发展的支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态势明显,艺术品交易、新闻出版、文艺演出、茶文化、传媒等成为产业品牌。但是,和香港、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相比较,江西文化创意产业总体规模小、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各种行业竞争力还比较差、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还未发育健全,江西文化创意产业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发展创意产业是一个重大的综合性复杂工程,发展创意产业是江西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的新探索,必然需要多种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作为保障。才能促进创意产业崛起腾飞。然而江西属于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在人才、信息、技术、资本、市场等方面,创意产业发展已和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近年来,江西创意教育在江西省高等教育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成绩斐然。截止2011年9月,江西省属95所高校中几乎都所开设了与创意教育相关的专业,培养规模逐步扩大,在校生已达万人规模,但是大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与省外其他高校基本相似,结构相同,缺乏相互之间的特色,在某些方面造成了创意教育模式的一致性,形成了人才培养的相似性,培养出的人才以至于无法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多元化发展的目标。

二、江西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江西创意文化产业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事业得到了发展。但是,目前还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特色型、原创型的骨干专业人才稀缺。(1)人才的数量和比例的绝对值偏小。目前全省创意人才队伍总体规模小,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凤毛麟角,特别是学历结构参差不齐。(2)各种专业技术门类人才缺乏,全系统学科带头人奇缺。(3)专业技术人员研发团队结构不合理,青黄不接。二是机制体制不全。(1)全省没有一个具体负责创意产业发展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机构,(2)支持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还不到位;(3)创意产业发展总体战略规划和综合性创意产业集聚阵地没有形成。三是创意产业发展经费不足。(1)文化经费的增长跟不上经济增长的速度;(2)政府对开展创意产业扶持工作方面缺少经费,专门用于支持创意产业设施建设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较少。四是创意产业滞后。全省的创意产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建设,起步晚,发展慢,成效不明显。(1)发展创意产业的思路还不清晰;(2)没有大的龙头项目,无法形成产业链。

三、鄱阳湖生态区民间艺术融入现代创意人才培养策略

为适应与配合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发展,满足将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大环境需要。江西高校创意教育应顺应时代潮流,从实际出发,确准定位与方向,突出赣鄱特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对于创意产业建设来说,越有地方特色,创意产品的市场发展潜力就越大。江西省属高校的创意教育,应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风情及人文精神等来调整和发展创意教学的思路与定位。建立区域特色和市场需要的创意教育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在创意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有深度挖掘区域内民间艺术资源特色和文化艺术内涵与内在精神并赋予创意形态的表现,才能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赣鄱特点的创意发展产业之路,才能避免激烈的竞争,真正形成在全国有影响的创意产业品牌。

(一)构筑鄱阳湖民间艺术为特色的创意教育教学体系

纵观世界各国创意产业发展脉络,每每总是以特色著称,原创是创意企业的生存之本,是创立品牌的基础,失去原创特色就会失去创意产品存在的价值。在创意设计教育方面,不要总是用西方创意产业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和实施标准来考量自己,应采用吸其精华、弃之糟粕的思维方式,既不一味地认同所有西方的创意理念都是先进的,也不过度夸张自己本土民族文化在创意中的作用。北京奥运会形象总设计师易茗认为:“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其实源头在中国,自古中国就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创意资源,只要不断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容与形式,就能焕发出璀璨耀世的光芒。”因此,我们要细心剖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内独特而丰富的创意语言,要珍视本土创意资源,善待历史传统,也只有本土传统特色的创意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意人才。现代创意必须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特点,与世界接轨需要我们自己的文化和艺术。高校创意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文化内涵对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并要着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内的民间艺术资源研究,把代表赣鄱文化精神的地方民间艺术转换成现代的创意语言,并纳入教学的内容之中,要积极通过教学实践,把区域内的民间艺术内容作为创意的背景与素材,以赣鄱文化为面,民间艺术为点,以市场为基础,在充分挖掘本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展开,形成具有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现代创意教育体系。[3]

(二)提升创意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确保民间艺术融入创意教学质量

著名美国艺术创意教育家霍斯曼认为,艺术创意教师必须是一个“艺术家――教师”,他是一个对于其所教课程一方面具备良好的技能;一方面具有高深知识的艺术家。民间艺术是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涉及到社会学、宗教学、考古学、民俗学、文学及艺术等各个门类,民间艺术进入高校校园,离不开一批懂行的、上品位教师。并不只是简单的“会一项民间艺术工艺”“会演奏几首民间艺术曲目”就是民间艺术进创意教学课堂。鄱阳湖民间艺术融入创意教育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良好的敬业精神、较高的民间艺术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民间艺术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是确保鄱阳湖民间艺术融入创意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可以通过举办业务培训班、组织教学观摩和交流等活动形式。此外,还可以聘请民间艺人给老师授课,或组织教师深入鄱阳湖生态区民间调查民间艺术资源,让教师亲身感受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最后,充分发挥广大艺术教师从事鄱阳湖民间艺术科研的积极性,提高创意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以科研促教学,也是进一步促进民间艺术提升创意教育质量重要途径。

(三)培植一批鄱阳湖民间艺术特色的江西高校创意教育的校本教学课程

鄱阳湖承纳赣、抚、信、饶、修五河来水,其流域面积几乎覆盖江西全境。赣鄱文化不仅属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属于江西,也属于全国。赣鄱文化在上古时代脱胎于百越文化、吴楚文化,在两千多年中不断接受华夏文化的浸染,最终发展出独特于世的江西本地文化。她是以江右人民的生产实践为基楚、以赣鄱农业文明为核心,历经数千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色文化。鄱阳湖民间艺术作为赣鄱文化核心组成部分,它表现出工艺的特殊性、装饰的趣味性、题材的丰富性等都将给现代创意生产以无限美感和生机,极大地丰富现代创意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将鄱阳湖民间美术作为高校创意专业校本专业课程来建设,可以引导学生从传统的民间艺术资源中提炼出现代创意所需要的元素,如借用具有象征意义的民间艺术符号来表达某种意境、情感,或者利用民间美术中的某些特殊形式进行提炼、变化、嫁接、创新,使其既不乏民间艺术之原神,又突出现代创意之韵味。通过强调设计的民间化、特色化,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创意视野,锻炼其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创新的思想内涵更加丰富、深刻。开发以鄱阳湖民间艺术文化为基础的创意校本课程,建议从创意专业学生大一入学后就要循序渐进地学习,通过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艺术形式等校本创意课程的内容安排,使学生对鄱阳湖民间艺术中的民间美术、民间戏剧、民间音乐、民间工艺等深入了解,在继承中进行创新变革。[4]作为创意课程的校本教学内容,不仅仅只让学生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机械的拷贝或无意义的挪用,而是要引导学生逐步去了解和认识民间艺术,学会深入挖掘、不断变化和重新改造民间艺术形式,让民间艺术成为创意生产的一个新的突破点和启示点。通过田野考察实践课的安排进一步加深体验,从中探索发现创意元素与民间艺术的联系,找出民间艺术文化内涵与自己创意生产个性要求的契合点,形成自己独特的创意风格。优秀的创意作品往往不但具有简单的外在形式,还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背景。因此,创意教育以校本课程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对民间艺术生活的了解,并以铺于采风体验、艺术考察的方式进行引导和启发,运用与延伸的形式进行概括和提炼,以把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艺术精髓本质特征,对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与创意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

四、结束语

创意产业的崛起,为鄱阳湖丰饶的民间艺术沃土注入了极具创造力的现代元素。我们要乘着江西打造文化强省的东风,大力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艺术进行科学开发和扶持引导,将其融入到江西现代创意教育中以培养层出不穷的创意人才,促进创意企业遍地开花,推进“创意赣军”崛起,为江西创意产业的春天早日到来奋力拼搏!

参考文献

[1]邱波.江西鄱阳湖生态区民间艺术素材在创意教育中的价值[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2).

[2]邱波.江西鄱阳湖生态区民间艺术与创意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2(2).

[3]邱波.对鄱阳湖经济生态区高职设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1(32).

[4]张驰.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文学艺术创意学篇7

论文摘要: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具有悠久历史,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和遗产。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迅速,其关键是人才,本文论述了高等职业院校的设计艺术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积蓄力量,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撑。

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上所有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再教育,技能培训以及自我完善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处于这个产业链的高端,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不能从其学科体系中割裂出来,必须在河南省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大背景下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要求,依托大的学科体系展开全面的比较分析。

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要求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特征。[1]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可以根据在产业链上的作用和分工的不同,分为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活动的组织人才和文化创意成果的经营人才。而文化创意人才能够位于创意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是因为创意产品的主要增值部分就在其原创性的知识含量中。文化创意人才所从事的创造价值的这种活动,改变了过去必须要有实体生产才能成为产业与创造价值的观念,而将抽象的、无形的创意活动当作产业链的一环。

1.文化创意产业的个性与共性

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个性的自由发挥,而创造性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共性,产业机制是规模化的,需要有制度和协调。[2]所以这样一种个性和共性的结合,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创造性产业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协调问题。

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最根本的作用就是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即文化创意增值和个性与共性的矛盾调和。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首先是文化创意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它的基本培养模式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批量为社会输送创造性的人才。此时创造性人才的个性表达是基于一个系统科学的创新体系之上的,最终的教育成果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人才储备。

2.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形势

目前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以英国政府定义为基础的“创意型”,主要依托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领域;二是以美国界定为代表的“版权型”,即生产和分销知识产权的产业;三是中日韩等国的“文化型”,不论哪一种产业形式,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都是以高等设计艺术教育作为中坚力量。[3]仅以游戏产业为例,在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

二、河南省高等艺术教育的比较分析

河南省高等艺术教育主要包括: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方向、高等职业应用型的设计艺术教育、纯艺术教育。其中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和高等职业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是河南艺术教育的重点。

(1)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

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占基础性地位,而艺术素质教育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没有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高等学校需要艺术教育,实施艺术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方向

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应该是以培养从事普及艺术教育为目标的教育人才为核心的。培养讲方法、知识渊博、长于引导,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理论研究能力的高水平教师。

(3)高等职业院校应的用型设计艺术教育

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领域发展教晚,但规模最大,分类最细,教育目标最明确的类别。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办学目的是培养祖国现代化建设中迫切需要的行业内专业人才,与行业相关技术、工程紧密结合,能够快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继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熟练掌握专业基础同时具备日后深入学习的能力。转贴于

(4)纯艺术教育

纯艺术的概念最早被赋予的意义是反艺术实践中任何的功利性目的,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一种很纯粹的,重精神体验的艺术活动。因其被定义了本质的非功利性,自然而然的与应用型的各艺术设计专业相距日远。

我们看到艺术普及教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的快速壮大,学历培养和就业优势两把利器完成了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支持和提升。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歌猛进,社会对应用型设计人才呈现出很大的刚性需求,高就业率、高收入带动了艺术教育市场整体的繁荣。

三、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在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及有效支撑

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是指高等职业学校主体有计划发掘、培养与完善学生的设计艺术创造素质与能力的行为及其体制,是专门的以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目标为导向的设计艺术文化创造能力教育,其终极性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实现意义化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梦想。[4]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在高层面上的发掘、促进学习者的设计文化素养、创意创造与传播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问题,设计艺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创新思维的发展。设计艺术的创新思维实质是指以辩证的逻辑性思维为基础,以敏锐性、独创性以及批判性为特征来体现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所以在设计艺术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善于捕捉创造灵感思维的能力。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作用就是培养创意型、素质型、可持续发展型的人才,这也正是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会受到消费者文化层次、审美取向、价值观念等软因素的制约,一个具备较高文化艺术素养的受众市场无疑是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保证。在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大框架下,通过高等艺术教育四个层次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在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积蓄力量,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虽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必定会成为我国未来的朝阳产业,前景不可估量。文化创意人才是河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文化资源,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高等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必须完全融入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兴的经济力量,将文化创意与艺术感染力和科学技术生产力更为紧密的结合起来,携手纯艺术发展的力量,高度重视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充分利用现有设计艺术教育资源和优势,才能为河南培养更强更多本土化的文化创意人才,以促进和满足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范式的分野及反思[J].现代传播,2007(1):108-116.

[2]徐光春.徐光春在香港谈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2007.55-56.

[3]历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

文学艺术创意学篇8

论文摘要: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具有悠久历史,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和遗产。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迅速,其关键是人才,本文论述了高等职业院校的设计艺术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积蓄力量,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撑。

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上所有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再教育,技能培训以及自我完善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处于这个产业链的高端,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不能从其学科体系中割裂出来,必须在河南省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大背景下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要求,依托大的学科体系展开全面的比较分析。

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要求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特征。[1]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可以根据在产业链上的作用和分工的不同,分为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活动的组织人才和文化创意成果的经营人才。而文化创意人才能够位于创意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是因为创意产品的主要增值部分就在其原创性的知识含量中。文化创意人才所从事的创造价值的这种活动,改变了过去必须要有实体生产才能成为产业与创造价值的观念,而将抽象的、无形的创意活动当作产业链的一环。

1.文化创意产业的个性与共性

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个性的自由发挥,而创造性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共性,产业机制是规模化的,需要有制度和协调。[2]所以这样一种个性和共性的结合,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创造性产业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协调问题。

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最根本的作用就是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即文化创意增值和个性与共性的矛盾调和。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首先是文化创意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它的基本培养模式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批量为社会输送创造性的人才。此时创造性人才的个性表达是基于一个系统科学的创新体系之上的,最终的教育成果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人才储备。

2.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形势

目前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以英国政府定义为基础的“创意型”,主要依托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领域;二是以美国界定为代表的“版权型”,即生产和分销知识产权的产业;三是中日韩等国的“文化型”,不论哪一种产业形式,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都是以高等设计艺术教育作为中坚力量。[3]仅以游戏产业为例,在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

二、河南省高等艺术教育的比较分析

河南省高等艺术教育主要包括: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方向、高等职业应用型的设计艺术教育、纯艺术教育。其中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和高等职业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是河南艺术教育的重点。

(1)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

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占基础性地位,而艺术素质教育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没有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高等学校需要艺术教育,实施艺术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方向

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应该是以培养从事普及艺术教育为目标的教育人才为核心的。培养讲方法、知识渊博、长于引导,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理论研究能力的高水平教师。

(3)高等职业院校应的用型设计艺术教育

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领域发展教晚,但规模最大,分类最细,教育目标最明确的类别。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办学目的是培养祖国现代化建设中迫切需要的行业内专业人才,与行业相关技术、工程紧密结合,能够快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继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熟练掌握专业基础同时具备日后深入学习的能力。

(4)纯艺术教育

纯艺术的概念最早被赋予的意义是反艺术实践中任何的功利性目的,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一种很纯粹的,重精神体验的艺术活动。因其被定义了本质的非功利性,自然而然的与应用型的各艺术设计专业相距日远。

我们看到艺术普及教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的快速壮大,学历培养和就业优势两把利器完成了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支持和提升。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歌猛进,社会对应用型设计人才呈现出很大的刚性需求,高就业率、高收入带动了艺术教育市场整体的繁荣。

三、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在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及有效支撑

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是指高等职业学校主体有计划发掘、培养与完善学生的设计艺术创造素质与能力的行为及其体制,是专门的以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目标为导向的设计艺术文化创造能力教育,其终极性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实现意义化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梦想。[4]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在高层面上的发掘、促进学习者的设计文化素养、创意创造与传播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问题,设计艺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创新思维的发展。设计艺术的创新思维实质是指以辩证的逻辑性思维为基础,以敏锐性、独创性以及批判性为特征来体现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所以在设计艺术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善于捕捉创造灵感思维的能力。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作用就是培养创意型、素质型、可持续发展型的人才,这也正是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会受到消费者文化层次、审美取向、价值观念等软因素的制约,一个具备较高文化艺术素养的受众市场无疑是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保证。在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大框架下,通过高等艺术教育四个层次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在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积蓄力量,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虽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必定会成为我国未来的朝阳产业,前景不可估量。文化创意人才是河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文化资源,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高等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必须完全融入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兴的经济力量,将文化创意与艺术感染力和科学技术生产力更为紧密的结合起来,携手纯艺术发展的力量,高度重视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充分利用现有设计艺术教育资源和优势,才能为河南培养更强更多本土化的文化创意人才,以促进和满足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范式的分野及反思[j].现代传播,2007(1):108-116.

[2]徐光春.徐光春在香港谈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2007.55-56.

[3]历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

文学艺术创意学篇9

关键词:创意产业;艺术教育;挑战;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竞争激烈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创意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比如美国、日本、韩国等,他们的第一发展动力不是传统产业,而是创意产业,日本甚至将创意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可见其对创意产业的重视。

创意产业的兴盛衰败与创意人才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才辈出,创意产业就会蓬勃发展,人才缺乏,创意产业则会发展缓慢,可见,创意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艺术教育作为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当前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进行革新,适应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势

文化创意产业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是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的产业,各国都希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能够通过文化创意来提高竞争实力。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发展的规模大,在GDp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大,与创意产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然而,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急功近利,还没有研究出适合本区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就着手建设创意产业园,走了先搞形象工程再引资的道路,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往往还成为当地的发展负担,与预期结果产生较大的差距;还有一些地区是没有从创意的本质领会创意产业的存在价值,一味的模仿、借鉴、引用,甚至照搬。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创意人才的缺乏。国内的创意产业没有展现出自己的产品新意,存在着创意缺失的现象。创意的缺失来源于创意人才的缺失,目前我国专门从事创意工作的人少,人才更少,高端人才可以说更是稀少,这种人才的缺失是限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2艺术教育在现代创意产业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是创意人才的最大来源。传统的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中,艺术教育最主要的目标是培养艺术家或者艺术从业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艺术教育的授课范围明显扩宽,教育的内容得到了扩充,增设了无数的创意相关专业,比如:广告学、文化产业创意学、艺术设计、室内装潢设计、时装设计、动画制作、传媒传播、环境设计、工艺与设计等,背负起了向社会培养艺术创造者和具有创新思维的文化创意人才的使命。

3创意产业发展对艺术教育提出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3.1教学方式不再适合创意产业的要求

创意产业要求创意者在时展的要求下,紧跟大众的文化需求,创造出能够给他们精神满足或者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创意、点子。但是,目前的高等艺术教学还停留在以理论学习为主,动手实践为辅的阶段,不能让学生真正从生活中得到灵感,产生具有价值的、新颖的创意。

创新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密切的联系生活,经常的走出学校,去接触新鲜的事物,去体验外面的世界,在体验的过程中抓住灵感,并结合地方实际现状进行创造,使这种创造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促进人们生活水平和价值观念的变革。比如:时装设计者,不仅要多参加时装展览,还要经常的去各大商城或网站留意最新的服饰发展动向,找出大众心理的需求,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设计出更有市场竞争力的时装产品。

3.2有技术,无创意

高等艺术教育者教育观念未能及时转变,教育过程中重点突显理论教学和设计软件的教学,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引导和培养没有做到位。比如:动漫产业,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快,但与国外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来源于动画自身的内容,而不是技术的落后。学习动画制作的学生,往往先学习动画理论,然后学习具体的制作,教学中,教师常常把重点放在已有作品的讲解做欣赏上,引导学生制作的思维,忽视了培养学生在内容上进行创新的能力,结果导致大部分动漫制作者出师后制作技术水平很高,制作出的动画内容却得不到突破,受众总是停留在少儿群体,内容浅显俗套,没有自己的创意。创意产业是在时展的背景下产生的,需要最先进的思想来打破传统,用新颖的艺术形式带给消费者更大的视觉刺激和精神享受。要求艺术教育者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及时的转变转念,创新教学理论,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和大胆的想象力。

3.3艺术教育没有做好衔接,错失良机

目前艺术教育大多都从高等教学开始正规化分方向,挑选有天赋或者爱好的人去学习设计和创意,但是,一个人创造力真正可以启发的时期不在大学,而是在中小学,就像河流一样,如果在源头把水截断了,中下游就会干旱了。创意思维也是这样,如果在学生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就用既成的经验去禁锢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只会沿着前人走过的路走下去,那学生天性中的好奇心和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心理就会慢慢改变,到了大学,再教育也只能是技巧上的学习和提高,思维定式已经形成,就很难突破禁锢。

因此,艺术教育培养人才不要只局限在高等教学之中,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创意头脑的培养更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的艺术教学中(美术、音乐、手工制作等)就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量不要用既成经验去禁锢他们的思维,要让学生从小学起就养成发散思维的好习惯。还要注意从小学时期到高等大学教育时期(或技校培训学校),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针对性教育,并做好阶段间的衔接。

4结语

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对创意产业的作用是我们的希望,但这个过程是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完成的,艺术教育工作如何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突破性创意和想法的人才,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从基层抓起,让人才兴国、创意兴国落实到行动。

参考文献:

[1]尹成伟,刘鹏宇.创意产业与艺术教育关系的再思考[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0).

文学艺术创意学篇10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角度;民间工艺美术;教学利用价值

一民间工艺美术于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逐渐衰退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巨大便利,随着而来的还有艺术设计理念的强大冲击,在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社会大环境中,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和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传承发展受到了机械化的生产模式的限制,在这样的生产模式之下,很难保证工艺品的质量和民间艺术的个性[2]。

(二)西方艺术设计理念的激烈冲击

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战略使得西方的文化大量传入我国,传入我国的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接触、发生碰撞。在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中如何保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诸多关注。忽视了传统民间艺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发展,而大肆强调西方的文化和艺术设计理念,极大的阻碍了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

(三)我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不继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互联网,而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和新文化因子,这些文化因子借由网络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不断的进行入侵和渗透,使得传统文化理念在大量新文化因子信息的不断冲击中被埋没,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艺术元素散落各处。民间工艺美术与信息时代的脱离,而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中,其艺术价值被逐渐淡忘,难以传承和发展[4]。

二民间工艺美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引入的意义

(一)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民间艺术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悠久的历史中几千年历史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所形成的艺术形式,是历史文化传承创造的遗产,是组成我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间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历史岁月的洗礼,除此之外,民间的风俗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民间艺术的形成。将民间工艺美术引入艺术设计教学中,不仅是对民间工艺美术价值的体现,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更是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5]。

(二)有利于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间的融合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文化间的碰撞融合也愈发激烈,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刻不容缓。将民间工艺美术引入艺术设计教学中,有助于现代艺术同民间艺术之间的相互融合,通过文化间的融合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在高校艺术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美术元素,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发掘,找寻其价值以及意义,在保留传统民间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借鉴现代艺术[6],多元化我国艺术教学,创作饱含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美术元素的现代艺术作品。

(三)有利于学生艺术视野的拓宽和艺术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注重将民间工艺融入到艺术设计教学中,通过对现代艺术设计元素的吸收借鉴,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教学效果,还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掌握现代艺术设计知识的同时对民间艺术进一步加深了解,开阔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造能力、思考能力、创作能力的培养,并对艺术设计教育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提高学生的创作参与度和艺术感受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推动高校艺术教学水平和质量。

三艺术设计教学与民间工艺美术相结合的策略

(一)重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高校教学计划的实施方向和实施方式都是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开展实施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下不断产生新文化,而新文化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并对传统艺术造成了强大的文化冲击。艺术类高校以及高校中的艺术类专业是挖掘、探索、传承传统文化和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重视教学理念的重构和教学观念的转变,为促进艺术设计教学与民间工艺美术之间的结合构建教学新理念、新观念。在开展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课程设计工作时,基于现代艺术设计知识的学习前提下,独创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突出我国教学体系的优势,充分将本土文化优势融入到艺术设计教学设计中,丰富艺术设计教学课堂,增加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工艺美术元素的融合实践环节,树立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观念[7]。

(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在高校艺术设计课堂教学增加民间美术的课程设置,增加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艺术设计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民间美术课程的加设创新高校艺术课程设计体系,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新活力。教师在实际的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侧重于民间传统艺术的教学,加强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介绍,加大对学生民间传统艺术的培养,注重周边艺术环境的创设,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良好传统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创作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邀请民间艺术家走进高校的课堂,亲身讲授民间艺术,带领学生集体去民间采风,实地亲身感受民族艺术。

(三)激发创作灵感,鼓励实践

艺术是自由的、是多变的、是灵活的,艺术设计的教学不应局限在理论的教学和学习中,而应该是实践的、自由的,给予学生开阔的创作空间,在自我摸索中寻找创作灵感。民间工艺美术是艺术设计的灵感源泉之一,在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寻找创作灵感和设计思路,并融合到作品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由创作的环境、机会和时间,鼓励学生实践,切身感悟,找到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灵感。

(四)用生活化的眼光欣赏代表作品

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在民间流传了数千年,究其原因是出于民间,民间工艺美术设计要想被大众所喜爱、所接受,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要贴合民间,就要“接地气”。因此在进行艺术设计时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将日常生活实际借以艺术的形式加以表达。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将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搬进课堂,给学生呈现不同的传统文化风俗、民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