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工技术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6:39

高压电工技术培训篇1

1月6日,在中国电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安全运行4周年。

1月18日,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我国电工领域在国家科技奖上获得的最高荣誉,在世界电工领域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亲手将获奖证书授予了项目第一完成人、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并亲切握手祝贺。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具有不平衡的特点,煤炭资源的2/3以上集中在晋陕蒙“金三角”内,水能的80%集中在西南地区,可集中开发的风能和太阳能则分布在西北和东北地区,然而70%的用电负荷却聚集于东中部16省。长期以来,为了给用电负荷大的地区提供足够的电源,通常选择在负荷中心区建设电站。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煤电运之间的矛盾,以及环境和资源的双重约束,决定了这是一条长期下去难以为继的道路。特高压技术成为破解我国能源问题的一剂良方。

一直以来,我国的电力科技工作者们在研发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力传输技术上孜孜以求,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我国特高压技术的研发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近十年,特高压技术终于实现了突破并真正应用于电网实际,促进了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确立“人才强企”战略

特高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背后是强大的协同科技攻关团队,项目在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的亲自主持并大力推动下,汇聚了30多名院士,9所高等院校,500多家建设单位以及200多家设备厂家开展联合攻关。可以说,特高压技术攻关团队汇聚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因此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光荣。

一直以来,电网企业都是技术密集型企业,特高压电网的建设更是将推动中国的电网技术走到世界的最前沿。如何在国际上并无成功先例、无可借鉴的基础上实现零的突破,实现电力发展史上第一次“中国引领”?答案是人,是人才。人才是企业之本,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家电网公司正是抓住了突破特高压技术的关键——人才,最终实现了特高压技术的“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特高压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发展,与国家总体经济水平提升和科技进步密切相关,也与国家电网公司一直以来奉行的“人才强企”战略密不可分。

早在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的一届一次职代会暨2006年工作会议上,总经理刘振亚就强调指出,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按照“引进急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人才工作思路,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提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在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下,通过大力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培育和造就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搭配合理、专业种类齐全、能够满足公司和电网发展需要的多层次梯级科技队伍,全面提高公司系统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为推动公司“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在2008年第二季度工作会议暨科技工作会上,国家电网公司正式提出“一流四大”科技发展战略(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实施大科研、创造大成果、培育大产业、实现大推广)。在该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公司逐步构筑电网尖端科技人才大本营,加快了高层次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

人才支撑特高压之路

2005年元旦前5天,国家电网公司召开专门会议启动特高压工程。深入讨论之后,会议决定正式向国家发改委提交特高压立项报告,成立由刘振亚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工作组,并聘请院士、专家组成顾问组,6月,国家发改委在北戴河组织专家就特高压进行专业讨论,决定特高压技术由国家组织研究;可以上马特高压示范工程,但须遵循客观规律。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技术攻坚之路由此开启。为了更好地服务特高压电网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和刘振亚总经理提出“加大发展特高压电网所需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求充分发挥培训教育先导作用,培养特高压电网急需人才。

2005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部在公司总部召开了公司系统特高压培训工作座谈会。各网省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提出要围绕公司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这一工作中心,培训教育要主动作为、有所作为,变等靠为进取,变被动为主动。确立了公司特高压培训的总体思路:围绕建设坚强国家电网,以普及特高压电网知识为基础,以培养造就特高压电网建设运营急需人才为重点,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层组织、分工协作的原则,加强特高压电网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为公司特高压电网建设和运行提供人才保障。

同时会议对国家电网公司、区域公司、省公司在特高压培训中所承担的工作做了明确分工,国家电网公司主要负责特高压培训基地建设、特高压电网培训师资队伍和教材体系建设;区域公司、省公司主要负责特高压电网知识普及培训。特高压培训要按照分层次、分类别的原则进行,尽快培养一批了解掌握特高压电网技术与生产管理特点,能够有效管理特高压电网生产经营的管理人员;培养一批专业理论扎实,生产实践经验丰富,了解掌握世界最先进的特高压电网知识技术,能够引进、吸收、改造和技术攻关的特高压电网科技人才;培养一批掌握特高压电网施工技术,敢于吃苦,能打硬仗的特高压电网施工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熟悉特高压电网技术与设施设备,能够进行特高压电网生产运行和检修的技能人员队伍。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实施全员教育培训计划,专门通过特高压电网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即根据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的要求,加强特高压科技人才的培养,5年内滚动培养2000名能够承担特高压电网技术研究、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维护和管理等专业人才。实际上,仅2008年至2009年一年时间,公司就培养了特高压专项人才1080名。截止2010年,公司采取专题培训、技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已培养了约3200名特高压及智能电网规划、科研、设计、建设和运行检修人才。

从特高压工程起步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开展全员教育培训,加强特高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快了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通过统筹教育培训资源,合理安排培训内容;通过全面开展专业调考,以考促培、以考促学、以考促训,促进了员工业务水平快速提升,为特高压技术的研发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积极引进海外高端人才

国家电网公司要实施的特高压工程是世界电压等级最高、最先进的输电技术,要攻克的技术难题很多都是世界级难题,急需一批高端科技人才,除了积极培养已有的技术人才外,还必须广泛引进吸纳国外高端人才,充实人才队伍,培育和造就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搭配合理、专业种类齐全、能够满足公司和电网发展需要的多层次梯级科技队伍。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指出:创新的关键在机制,核心在人才,最终目标是多出快出世界一流的创新成果。海外高层次人才长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既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又了解国外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以使国家电网公司在较短时间内拥有一批世界一流人才,对于我们及时掌握世界科技前沿最新动向、建设一流科研团队、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面向海内外为其直属的5家科研机构公开招聘100名高端科技人才,其中包括4名院士、42名首席专家和54名学术带头人。

按照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重点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在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分层次、有计划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国家电网公司2011-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造灵活的用人机制,逐渐建立和完善法律、金融、特高压等专业领域的全球性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形成一支世界级水平的专家人才队伍,力争取得居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促进世界电力科技进步,推动国家电网公司成为世界级卓越企业。

针对特高压建设项目,公司适时开展特高压建设高端人才引进专项工程,深入开展特高压挂职及后备人员的选拔,加大新员工招聘力度,为后续特高压工程建设储备人才。同时,公司完善机构和人员配置,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依托特高压工程建设搭建成才平台,实现员工与工程同成就、员工与企业共发展。2011年,公司启动特高压专项人才开发计划,依托设备、建设、运行等直属单位,培养引进特高压人才100名。

在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刘振亚指出国家电网公司的快速发展,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施展才华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广阔舞台。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将为大家创造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思想创新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在国家电网公司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攻克电网发展难题中发挥领军作用,在培育创新人才中发挥“孵化器”作用,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发挥桥梁作用。

自2008年“”启动实施以来,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引才工作,目前已成功引进“”专家17人。到岗专家全部工作在公司科研和产业第一线,在重点业务领域担任关键专业技术岗位的重要职务,推动一批高精尖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在特高压输变电、新能源发电、清洁能源发展、智能变电站、电力载波通信等关键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促进国家电网公司创新体系建设、科研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链接1:

特高压电网知识窗

特高压电网指1000kV的交流或±800kV的直流电网。输电电压一般分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国际上,高压(HV)通常指35~220kV的电压;超高压(eHV)指330kV及以上、1000kV以下的电压;特高压(UHV)指1000kV及以上的电压。高压直流(HVDC)通常指的是1600kV及以下的直流输电电压,±800kV以上的电压称为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电网来说,高压电网指的是110kV和220kV电网;超高压电网指的是330kV,500kV和750kV电网。特高压输电指的是正在开发的1000kV交流电压和±800kV直流电压输电工程和技术。特高压电网指的是以1000kV输电网为骨干网架,超高压输电网和高压输电网以及特高压直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和配电网构成的分层、分区、结构清晰的现代化大电网。

特高压输电具有容量大、距离远、能耗低、占地少、经济性好等优势。“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特高压电网发展的重要阶段,到2015年“三华”地区(华北、华东、华中)将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的特高压交流电网,全国还将建成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特高压总投资将高达400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将达到2500亿元左右。

链接2:

特高压人才培训档案

特高压电网专项人才培养计划:根据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的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加强特高压科技人才的培养,计划“十一五”期间5年内滚动培养2000名能够承担特高压电网技术研究、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维护和管理等专业人才。

特高压高层次人才培训班:2009年7月,第一期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分别在武汉和北京同时开班,培训采取校企合作、集中授课方式,两个班各60人。参加培训的人员主要是公司2012年前计划竣工投产的特高压交、直流工程项目涉及的网省公司、相关直属单位、科研院所拟从事特高压专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脱产半年接受培训。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培训以武汉大学和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为主,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培训以清华大学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为主。2010年5月,第二期特高压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开班,培训对象主要是公司计划2012年前竣工投产的特高压、智能电网工程项目所涉及的网省公司、直属单位、科研院所相关技术和管理骨干。培训为期5个月,内容包括高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及特高压、智能电网最新技术,将培养变电和输电方向高端人才共130人。

链接3:

国家实施的若干高层次人才建设举措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人才工作翻开新篇章,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建设的重大举措。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为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并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家特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由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进行日常管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国内与尚在境外和即将回国定居工作的优秀青年学者,在国内进行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于1998年共同筹资设立的专项高层次人才计划,该计划包括实行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和长江学者成就奖两项内容。教育部从2011年起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新计划继续实施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项目,每年支持高校聘任150名特聘教授、50名讲座教授;特聘教授聘期为5年,聘期内享受每年20万元人民币奖金;讲座教授聘期为3年,聘期内享受每月3万元人民币奖金,按实际工作时间支付;增设支撑服务专项,重点支持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建设,举办“长江学者论坛”、出版“长江学者文集”、推荐“长江学者精品课程”,发挥长江学者在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高压电工技术培训篇2

关键词配电;带电作业;原理;安全;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供电企业配电维修和保养工作中的带电作业,是提高该领域的工作,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也为供电企业能在电力市场中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采取的必要维护措施。带电作业的最终目的就是避免停电检修,确保正常供电情况下将故障排除。

1配电带电作业基础理论知识

人体是带电的,也就是说,人的身体具备安全电压和电流。人体皮肤的表面上的电场感应一般为240kV/m,曾经有科研部门做过实验,一个人站立在地面上时,头顶部的局部最高场强为周围场强的10倍以上,一个身体正常的人处于10kV/m的均匀的电场里,头最高点体表场强竟达到了理论上的最高值,但是仍比人体皮肤的电场感应数据要小。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国际上通常的带电安全规章里,普遍认为高电压输电线路不高于10kV/m,的电场强度是安全的,有的国家也规定不超过五千伏/米或以下的规定,工作时间没有限制,一旦超过20kV/m的地方,就必须要采取保护措施。这也就说明,人体能承受一定的电压,在进行维修时,可以在安全场强下进行带电作业。

2带电作业安全的制度防范措施

首先,认真进行现场检查制度。在进行配电带电作业前,应组织作业人员到现场,对线路的分布和工具将承受的机械负荷进行认真的检查,对现场作业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要有清醒的认识,并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以便在具体的工作中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其次,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配电带电作业前必须按照规定,填写这项作业的作业票。对于在带电作业中遇到的相同的电压、同一类型的带电作业,应该在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后,可以采用同一安全措施的就采用统一安全措施,一张工作票可以在多条线路通用,但是必须要标明具体的线路名称,对工作票的使用期限也要限制,超过检修期后,工作票自然作废。第三,必须履行工作许可制度。现场工作开始前,现场负责人应该联系调度员安排好值班的顺序,需要停用重合闸或直流,然后启动保护工作,对于带电断、接引线必须履行值班调度许可手续。

最后,要建立专人专管专责的监护制度。为了保证作业的安全,按照规定必须建立专人专管专责的监护制度,所有现场作业必须要选取一位有实际工作经验,有责任心的人员担当现场监护人,监护人不允许参与直接的操作,监护不得超过一个作业点的范围。在工作过程中一旦监护人因临时有事情离开工作现场,所有人员必须停止所有操作,原地待命,等监护人回来后再继续作业。

3带电作业安全的队伍防范措施

3.1技术能力培训

这项作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技术质量高的工作。为了加快技能人才的培训,以适应现代供配电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要完善理论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岗位培训标准和评价体系,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企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技能和职业发展通道,使他们能提高技能,专注于技术,优化人才结构,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

3.2优化整合教育和培训的集约化管理、教育和培训资源,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统一、高效的共享,使资源集约化管理,努力增加教育和培训计划,在资金、培训基地、培训教材、培训网络的发展中去进行完善,做好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以建立一个培训中心为龙头,多个技能培训分基地为目标,实现一个有序分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培训基地培训网络。

3.3开展技术技能竞赛,迅速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只有通过内部职工技术的“较量”、“pK”,才能使职工在竞争中进步,使他们快速提高专业知识基础和能力,为创造高品质的人才,为建设现场的快速发展和安全工作提供充分的支持。

4带电作业安全的技术防范措施

在实际的工作中时刻要注意的是,一旦遇到恶劣的天气就不应该再去进行带电作业,如果因为抢修的需要不得不进行带电抢修时,必须将所有的技术人员组织到一起,以会议的形式献计献策,研究作业方案,在计划好后,将安全措施做到位,在选取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做到安全第一,不能出现事故。

4.1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这项技术数据的确定,区别于以往的所有可能的过电压的系统。事实上,当线的长度是不一样的,系统的结构就是不一样的,该设备也是不一样的,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不同的线路过电压就会存在不同,而且差距会很大。正因为如此,想要进行安全距离计算没就必须要考虑到现场的工作速率的风险,应该根据实际的系统电压的倍数计算。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范围内的活动,包括带电作业最小间隙和操作者的身体允许的活动距离。这是受到各种因素,包括形状的间隙、放电间隙中的电压、极性变化等影响的。一般情况下,放电电压的工作间隙的形状对安全距离有着显著的影响。4.2带电作业用保护间隙加装保护间隙后,可提高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尤其是紧凑的、升压改造和小塔窗口的多条线路,受到距离偏小的影响较大,传统的做法不能满足标准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及对保护间隙的要求。当系统过电压放电,电压超过工作间隙,就会出现间隙放电的危害,为了保护操作者的安全,在现场工作过程中,就需要设立保护的间隙,对可能会发生间隙放电电压以及低于工作间隙放电电压进行防护,避免了过放电间隙电压保护过早的问题,从而限制了的电压幅度,起到了保护操作者的安全作用。

4.3停用重合闸的措施

重合闸就是给电压产生制造着机会,如果停用重合闸系统,就可以有效的降低产生电压的概率,使带电作业的风险相对减少。重合闸停用,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在带电作业中自己的错误而出现的事故二次伤害,防止事故造成后果以及事故扩大化的后果。

5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配电带电作业过程中,安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做好制度防范、队伍防范、技术防范三道防范措施的基础上,按照规范认真操作,避免发生意外而出现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王海.浅谈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7).

高压电工技术培训篇3

员工培训需求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通过对本公司全方位的培训需求调研,对各类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了结果分析。

培训内涵

围绕战略,服务发展: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要求开展培训工作;为满足员工职业发展需求,提供更多培训机会;以培训服务生产为导向,建立完善培训体系。

统筹协调,全员参与:坚持全员培训与重点培养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妥善解决工学矛盾。

改革创新,持续提升:学会“借脑”,及时引入吸收先进理念,灵活应用到培训工作中;不断总结、提炼培训工作经验,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培训管理模式。

关于“大规模、分层次、全方位”的内涵阐述如图1所示。

主要方法

健全公司培训管理组织

根据公司总体战略和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规范和完善培训组织、制度、评价考核体系,夯实发展基础,增强核心竞争力,筑牢教育培训工作长青基业的根本。

(1)加强管理组织。教育培训工作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公司、管理处(工区、中心)、班组三级管理体制,按照“归口管理、分工负责”和“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及专业部门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教育培训新格局。

(2)健全管理制度。在现有制度基础上,修订教育培训经费使用、内训师管理等办法,制订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开发、信息化建设等管理制度,规范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工作。

加强公司实训基地建设

经过三年的筹划、设计,公司实训基地已投入使用。实现了大三级培训与公司内三级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格局(图2)。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统筹考虑培训基地功能定位。把济南站实训基地打造成为变电技能培训基地,主要用于变电检修、试验、保护及变电运行人员培训,兼顾新学员培训。把康桥培训中心打造成为公司新员工培养基地,主要负责新员工培训和变电运行仿真培训、送电线路培训。将鲁超培训中心建成管理先进、设施先进、培训功能齐全的标准化培训接待中心,主要用于举办各类培训班。结合公司各分支机构基地建设,支持各车间建设各类实训小室。重点围绕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电力线路三个大专业开展建设,为本车间培养电网主要专业(工种)技能人才。

(2)做好各实训基地软件建设工作。制定了实训基地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开发了主要专业的技能培训课程,针对工作实际需要,已制定、完善了各基地的实训计划、培训大纲以及落实实训计划的措施方案、评估办法等。

(3)做好实训基地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本着与生产现场同步并适度超前的原则,开发了特高压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线路模拟操作以及部分工种的上机操作设备。这些都对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和管理提出较高要求。为此,除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外,加强责任制落实,强化培训前的培训亦是相当重要。

加快知识体系建设

(1)编写专用培训教材。根据培训课程体系,进一步开发山东电力超高压特色培训教材。结合实训基地建设成果,大力开发各专业实训基地设备规范和针对各培训小室的规范化实训作业指导书。

(2)完善公司题库。公司已建立了远程培训考试系统,建立了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继电保护、电气试验、送电线路五个专业的普调考电子题库,出版了500kV超高压技能培训题库,下一步逐步扩展到专业管理和技术管理岗位,建立全系列岗位学习指导书,服务于大规模全员轮训。

(3)学规范促推广。认真组织学习《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规范》,推广应用职业能力手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修订公司内部培训师管理办法,选拔、培养集团公司和公司两级内部培训师,总人数不少于员工人数的5%。根据内部培训师承担培训教学相关任务的情况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内部培训师队伍。

(2)加强培训师外联工作。保持与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国家电网公司技术学院、山东电力培训中心、山东电力技能培训中心的联系,按项目引进行业内高端培训师。

加快信息化建设

(1)加快远程培训系统推广应用。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人资部提出的远程培训业务“一个平台、两级部署、三级应用”的战略规划的相关规定,完善公司子站,使远程培训系统的丰富资源覆盖到每一个在线员工,从而实现远程教育便捷化、自主学习个性化的目标。

(2)加强远程培训课件的开发。以二维、三维动画模拟及现场作业录像为主要形式,辅以平面图形展示技能操作规范流程,制作技能操作类培训课件,增强其直观性和生动性。逐步完成线路带电专业、断路器检修、保护定检及电气试验等作业流程的录像片制作,为员工规范化作业提供样板和示范。

创新培训形式

(1)加大培训计划的覆盖面。一是增强内容针对性。细分培训对象,按照分层、分类原则,建立适应岗位要求的素质模型,根据素质模型搭建通用课程体系,进行综合素质提升培训。二是注重培训方式多样化。综合运用系统型培训模式、过渡型培训模式、持续发展型培训模式和咨询型培训模式等多种培训方式,促进培训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三是拓宽培训渠道。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注重引智借力。

(2)改进普调考与竞赛。1)创新普调考方式。普调考从主要工种和关键岗位开始,逐步普及到所有一线岗位,并在部分专业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中实施,加大普调考工种全员参与性,将调考按工种、只进行笔试的做法,改变为按岗位、增加技能考核环节进行。根据各岗位从业人员的多少,坚持大专业每年进行普调考,小专业两年进行一次的原则,两年内将公司主要技术、技能岗位考核一遍。采用全员学习、车间普考、公司调考方法,促进普调考工作顺利开展。2)大力开展技能竞赛。每三年为一个竞赛周期,开展职工技能大赛,覆盖主要专业、工种。结合现场培训,建立并完善以工区和班组实施为主的全员岗位练兵机制,形成岗位练兵常态化。在全员学习、全员参与的基础上逐级选拔,达到以比促培、以赛促练,人人有收获、人人有提高的目的。

(3)创新培训激励模式。1)激励员工岗位成才。按照系统性、长远性、动态性原则,充分发挥培训、考核、使用、待遇和发展的一体化激励作用,引导员工按不同发展通道向高端发展,激励员工岗位成才。2)建立岗位准入和晋级制度。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对在岗员工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实行持证上岗。3)科学运用培训成果。将培训成果科学运用到人才选拔、干部任用中,将学员培训期间的表现、成绩等作为考核内容,纳入年度考核,作为人才选拔、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具体实施

特高压、智能电网人才和青年人才培训

(1)特高压、智能电网人才培训。积极参加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公司举办的各类超高压、特高压、智能电网培训班,开拓专业视野,获取最新工程动态及技术信息。与研究院、国家电网运行公司联合举办超高压、直流输电培训班,重点对电网发展和新能源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培训,适应技术进步需要。有计划地派驻设备制造厂、特高压运行单位学习,了解设备构造、参与各类缺陷分析,掌握基本运维知识和技能。

(2)青年人才培训。继续加强新员工入职培训,对新进的大中专毕业生,采用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加快由学生向电力员工的转变。开展“SBS”现场培训和导师带徒活动,聘任公司各类优秀人才作为导师,在经营、管理、技术、技能等领域,选拔青年人才作为培养对象与导师结成对子,进行2-3年的业务指导、工作辅导,定方向、定目标,重点培养一批青年拔尖人才。

经营管理人员培训

(1)经营管理人员领导能力提升培训。积极参加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公司组织的领导干部培训班,提升战略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领导艺术方法、风险防范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等。积极组织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中青年干部强化培训班,提高青年干部政治素质和大局意识,同时加强青年干部战略思维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培养青年干部把握全局、认清形势的能力。

(2)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和创新力提升培训。以提升执行力和创新力为核心,开展中层管理人员全员轮训。根据公司发展和岗位能力需要,对中层管理人员开展以管理创新、团队建设、沟通协调、高效执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灵活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中层干部每年至少参加一次轮训。

专业管理及技术管理人员培训

专业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和知识更新培训。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统一的专业管理人员培训大纲,结合山东电网的实际,开展以绩效管理、法律法规、专业应用文写作、时间管理、协调沟通和团队意识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更新培训。在专业管理人员中引入社会职业资格标准和认证,鼓励各级管理人员参与工程管理、财务金融、人力资源、经济贸易、法律等领域的职业认证考试,提升专业化水平。

生产技能人员培训

以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升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培训为重点,依托技能培训中心、公司培训基地和各车间培训小室,大力开展以实操训练、模拟操作、现场演练为重点的技能培训。

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按员工现有技能等级标准,分等级进行培训。即同一层次学习同一内容。改善人员素质不齐造成的培训效果不佳的状态。尤其结合完成过的工作任务,由这项工作的项目负责人将其编制成案例分析,向员工讲解操作步骤及需注意的重点。让员工在培训中回忆所完成过的工作,了解自己的不足。其次,变封闭式培训为开放式,只要在技能操作上有自己的一点经验,认为可以让大家分享的地方,就可以成为授课老师,而不再如以往仅仅局限于那几个技术特别出众又善于演讲的人担当培训人员。根据问卷调查,评选“优秀授课奖”,“最佳问题奖”。

为促进员工动手能力,公司建立操作平台。如:电修室、起重操作平台等,便于员工锻炼。在每个季度,公司也组织进行实作测评。

(1)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为技能人才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采取与优秀电力企业的优势技能操作项目交流切磋、绝活展示等方式,加快操作技能人才新工艺、新标准应用培训,重点培养行业先进运行检修技艺和事故分析处理能力,促进岗位成才。

(2)技师和高级技师培训。以知识更新培训、传道授业技巧培训、新设备检修技能培养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推荐公司技师、高级技师参加集团公司研修班,定期组织技师和高级技师进行脱产学习或经验交流,搭建高技能人才技能提升、绝活展示、技艺交流平台。继续开展“金蓝领”技师培训,兼顾电网小工种技师培训,提高技能人才的人才当量密度。积极组织符合技师条件的高级工参加技师预备培训,符合高级技师条件的技师参加高级技师预备培训。

培训效果

公司开展大规模、分层次、全方位的全员培训以来,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公司人才当量密度有效提高,员工技术素质得到有力提升,为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人员结构得以极大改观

通过培训的开展,公司员工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得到了极大改观,人才当量密度位居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第一名。

实训基地建设成绩突出

顺利通过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评审验收并被授予典型实训室称号。2010年7月,公司被22省市经贸委职工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评选为“中国企业教育百强”称号。

大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在开展大规模、分层次、全方位全员培训工作中,公司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广大青年员工树立了榜样。2011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高森,2010年度山东电力十大杰出青年吕宁,2009年度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技术能手段涛,国家电网生产技能专家殷宏涛、冯新岩等起到了示范作用。

高压电工技术培训篇4

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改革的深入,很多岗位和业务流程都进行了调整,在这种“大运行”“大检修”格局下,电网类技术人员岗位和职责分工带来的变化更为突出。为了帮助员工尽快的适应岗位,相应的课程开发及培训也急需建立和开展起来。

如今的电网类技术培训,在强化理论的同时,更加注重现场实际操作水平的锻炼,电网类实训室是目前电力技能培训的主要载体,也是开展专业实训教学的重要途径。实训室设备及场地投入资金较大,但利用率确不理想,如何更好的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实训室教学任务、研究实训室设备新的培训功能,满足培训所需,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通过本文的研究,将对电网类实训室建设及应用前景具有指导意义。

国内电网类实训教学现状

电力系统的生产设备具有高电压、大容量、高度自动化、连续运行、价格昂贵等特点,为了保证电力生产的连续性、安全性、可靠性,生产现场很难安排电网类专业人员进行实地的实训教学。但是,得益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仿真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培训教学领域,它的出现,解决了现场人员实操技能培训的难题。目前,电网仿真一般采取软件和硬件混合模式仿真系统,软件仿真可以通过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全站一二次系统及监控系统的仿真,硬件仿真则利用现场较为典型的继保等二次设备进行实物仿真。

现阶段,特高压输电线路、可控串补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智能化配电系统、调控一体化中心等高新技术及设备在电力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但电网类专业实训教学发展却略显缓慢,其现状已不能满足现场实际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训教学应用范围较窄

通过对国内电网类开展仿真实训教学项目的调研情况来看,仿真技术主要应用在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仿真实训教学中,而在特高压、智能电网、直流输电等电网类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较少,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这方面的实际需求将会越来越多,但相关培训的开展还没有做到同步跟进。

实训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大部分仿真实训教学均以上机实操训练为主要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仿真实训教学应根据教学的目标、内容、条件和对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实训教学资源不完善

目前,电网类专业仿真实训教学资源仍不完善。电力系统技术革新,“三集五大”后人员素质提升要求,促使我们必须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教学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和仿真技术,开发适合现场实际的仿真实训教学设备,模拟实际的电力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或系统及其运行、检修、故障状态,实现人机交互、教学互动的虚拟或真实的教学环境,为培养电力类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创造条件。

电网类实训教学需求及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从上面分析可知,电网类实训室教学已不能满足现场培训需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实训室教学需求研究

随着“三集五大”后机构的重新编制改革,电网公司的许多专业技能人员从事的岗位或工作职责发生变化,特别是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已逐步实现无人值守,原运行值班员岗位取缔重新组建运维部,甚至有部分值班员充实到调度控制中心,这种岗位的变化急需开展新岗位的技能培训;另外随着电力生产的突飞猛进发展,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这也要求生产技能人员不断适应新变化,与时俱进。再有新毕业的大学生,虽然他们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经验积累少,所以他们对熟悉现场设备以及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有迫切需要。现场的实训教学需求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1)省检修公司及各供电公司的检修分公司(运维部)的变电运维人员,他们负责变电站的巡视、操作及事故处理,他们需要熟练的掌握所辖地区的所有变电站的系统接线及事故操作,希望实操培训能更真实的反映操作流程。

(2)各个供电公司的调度控制中心机构扩编,有部分变电值班员充实过来,他们新岗位职责是需要调度或监控整个地区电网,所以目前需要迫切的熟悉地区电网的接线、掌握事故处理的操作方法等。

(3)各个供电公司的部分管理人员,也有需要了解本地区电网专业知识的意愿,他们只需简单的熟悉所辖设备及其运行状况,便于管理和提高运行绩效。

(4)新毕业大学生,他们对现场设备及操作流程接触的少,需要对相关的岗位职责的实际技能操作进行比较系统的培训,从最简单的认知开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细致培训。

通过上述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可知,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需求不同,我们可以把仿真培训划分成不同的培训模块,在培训过程中由学员根据自己所需选取模块,进行菜单式培训模式。

中心实训室功能开发及完善

实训类教学顺利开展,实训室利用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实训室现有功能的开发和完善。根据现在电力企业培训中心的一般情况,研究认为,实训室可以进行以下六方面的功能开发:

(1)电网前沿技术培训开发。现阶段,电网技术正在向特高压、智能电网、直流输电等领域发展,与之相关的仿真培训项目开展还比较少。相关培训仿真,可以通过现有实训室的软件升级实现,结合本地区电网企业及培训中心的实际需求,开发新的培训功能。这些电网前言技术领域的仿真,可以为电网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拓展了解的平台,也能通过培训为相关领域的进行人才储备。

(2)继电保护培训开发。在现有仿真实训室中,变电运行类仿真实训室一般采用软硬混仿系统,硬件上具备各个电压等级、厂家的继电保护设备,可以对继电保护专业人员,进行各种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控制原理相关的培训。利用现有资源为学员更快上手设备提供便利条件。

(3)远程培训功能开发。目前实训室教学基本具备屏幕信息采集,网络传输,音频信号收集,或视频录像等设备,这些设备经联网及调试后,可以实现几个实训室共同联网授课和远程授课,以开发实训室的远程培训功能。由于电网运行特点及培训经费问题,电网企业更倾向于送培或者网络培训。这样,实操类培训可以采用远程教学或播放录制课件等方式进行培训,这样,不仅使培训方式更加灵活方便,也更能迎合企业的培训需求。

(4)实训室多功能化拓展开发。实训室软仿系统由微机组成,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实训室的计算机资源,在其他需要微机培训的场合也加以利用,以拓展实训室使用的范围。如今,在电网企业,诸如pmS等生产管理软件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生产管理当中来,由于是新上线的系统,相关人员对这方面的操作还有待熟悉,这方面的培训需求还比较急缺。这样,实训室可以利用自有的微机资源,加装pmS等软件,满足这部分人员的实操培训需求。

(5)电网同步培训功能开发。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网络通讯手段,实现仿真系统与运行电网实时连接,实现仿真系统数据更新和实时监视,提高仿真培训的真实性,同时可以利用仿真系统为运行现场提供调试、试验、科学验证等。尤其在变电运行、地区电网调度、调度自动化等培训环节中,监控界面和现场一致,实时数据更能增强运维操作的真实性,让学员能根据现场实际进行处理和操作。

(6)情景培训模式开发。扩充现有仿真实训室的功能,实现情景模拟教学。对仿真系统硬件、软件改造升级,以变电站情景仿真培训为例,可以利用实训室程控电话实现监控人员与调度人员的沟通模拟,在监控端可以利用服务器声光系统实现电网故障的告警信号仿真,利用继电保护屏柜实现二次操作的情景模拟操作,利用安监实训室安全工器具实现操作时的工器具准备模拟,利用大屏可以进行主接线显示及三维一次场景的巡视等模拟。使培训人员仿佛身临工作现场,而不仅仅只是坐在微机前进行模拟操作,让他们真正“行动”了起来,操作及事故处理更具真实性,增加了培训的体验感。

实训室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随着“三集五大”改革的持续深入,电力系统职工培训呈现出了新特点,现场对实训室教学有了新要求,不同类型的培训人员、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有着不同的实训培训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六种实训室的课程开发模式:

(1)管理认知类培训课程开发模式。这类培训可以结合现有培训品牌来开发,如班组长或青干班培训等,他们也偏向于知识面的拓宽。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实训室现有资源,增加电网类的内容。比如智能电网、特高压等通用高新尖技术的了解,利用实训室三维全模拟技术,让受培者可以更直观的感知其运行特点。

(2)组合式培训课程开发模式。三集五大改革后,岗位和职责发生了合并,很多单一工种的培训不能满足要求,这时候,我们可以在电网类现有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培训功能,或者多套仿真培训系统组合培训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三集五大改革后的“调控一体化”,这样,可以让调控人员在学习调控一体化的基础上,增加调度自动化,变电运行的仿真培训内容,深挖培训项目。

(3)岗位技能类培训课程开发模式。这种培训更注重于生产技能的锻炼,从培训需求调研结果来看,他们更加注重事故处理的练习,全情景模拟操作的训练。所以,这部分课程开发,应做好典型操作和事故演练的储备。而一般的仿真培训比较教条,没有现场操作的真实感,培训效果往往不理想。这样,结合实训室功能,开发全情景培训模块,让学员操作和事故处理就像在工作现场一样,使培训更贴近工作实际,增强学员的培训真实感和体验感。

(4)新入职岗位员工培训课程开发模式。目前的入职大学生培训基本以理论为主操作为辅,上岗后,岗位适应时间较长。因此,此类人员可以采用多媒体讲解,增加监控界面的使用、操作步骤的熟悉、三维一次场景设备的了解、保护屏柜的熟知等学习内容。

(5)新培训项目开发模式。比如远程培训,继电保护培训等。由于电网运行特点及培训经费问题,企业更倾向于送培或网络培训。我们可以组建实训室培训网络通道,采用远程教学或者课件播放等方式来进行培训。比如厂站设备介绍、新技术、新工艺讲解等培训,通过网络媒体教学的方式实现容易,效果好。继电保护培训也能充分利用实训室的现有硬件,在厂家调试培训或者继电保护工培训及运维人员二次接线培训中,能得到很好的运用。

(6)季节培训项目开发模式。由于电网企业的生产运行特点,培训项目在全年的分布,往往不均衡。我们在制定培训计划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电网类培训开发,比如在培训旺季时,网省公司的相关培训也较多,可以根据培训班的特点,适当的加入一些实训室学习内容,帮助学员增加电网知识的了解。在培训淡季时,开发些电网技能调考及竞赛类辅导培训。这样,不仅可以利用旺季的学员资源,而且可以解决淡季培训少的问题。

高压电工技术培训篇5

[论文摘要]在锅炉压力容器电焊工培训中,电焊工操作技能的提高是整个培训中的关键。要从培训的组织、管理、教学和思想教育给予保证。要使培训过的电焊工有稳固的操作技能,并有一定的工艺水平来指导生产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来保证生产,才是焊工培训的最佳效果。 

 

随着焊接这一“加工”方式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焊接质量也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尤其是保证锅炉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的关键一环。决定焊接质量优劣的主要因素,是取决于电焊工操作技能的高低、工艺水平应用如何以及是否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提高电焊工这方面素质的唯一途径,就是按国家的统一标准进行较全面的培训。因此,电焊工技能培训考核,就成为提高焊接质量的有效措施,越来越多的受到各方面重视。 

但是,如何保证电焊工培训过程中质量的提高及考核合格率,使电焊工实际操作技能在生产中灵活应用,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逐步完善。下面结合我市锅炉压力容器电焊工培训工作,对培训电焊工提高质量的几个重要环节做扼要的阐述。 

 

一、焊工培训专门机构 

 

为了保证焊工培训质量必须设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专门机构可设立理论教学组,技能培训组。它的任务是:按教学大纲完成理论教学任务,并在每期理论教学中总结积累经验,为今后培训电焊工理论知识的不断提高,应用于生产中做准备。 

技能教学组负责技能培训的操作指导,技能指导是电焊工培训的主导。专门机构应由有擅长培训工作,而又有实践经验的焊接工程师做全面的组织领导工作,掌握培训进度,鉴别培训的质量,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类问题。 

 

二、必备的技术文件 

 

培训前,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必要的技术文件来指导培训工作。具体文件有:1.指导整个培训工作的《焊工培训计划》;2.指导教学工作的《教学大纲》;3.指导各项具体培训工作的《焊工培训细则》;4.《操作技能指导书》。 

指导书是根据培训经验编制的较全面的指导焊工操作的技术文件。它的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焊接材料、试件装配工艺、焊接规范参数、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使学员在训练中有标准、有工艺、有方法、有措施地循序渐进,稳步提。 

 

三、基础知识的培训 

 

1.根据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选用合适的培训教材。一般选用与锅炉压力容器有关的教材,让学员多掌握一些焊接质量标准。重点是结合实际讲焊接工艺,焊接缺陷与检验,以及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 

2.基础知识的授课,要使学员能够理解、接受、感兴趣,不求过多、过深,使学员在生产实践中,出现问题能用简单理论来解释、认识才是理论教学的最好方式。 

3.教师的素质与学员接受知识快慢、多少、深浅紧密相关。最佳的是挑选有一定实际经验,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有讲授能力的焊接技师授课。并采用启发式教学,不照本宣科,罗列公式,寓理论于常见的工作实例中,深入浅出,使学员易于理解和接受,避免死记硬背,不解其意。 

四、操作技能培训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首先培训前要做“入学”考试,没有电焊工实际操作基础的不能参加锅炉压力容器电焊培训。可让没操作基础的学员参加初级操作训练,待有一定基础方可“入学”。 

从学员入学之日,就要使每个学员认识到,如果忽视平时工作中的操作,而仅在培训短期内努力,是难于取得稳固的操作基础的。必须使学员树立培训期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时期。 

2.操作技能指导是焊工培训的关键。操作技能指导必须由具有一定资质,文化素质较高,实际操作经验较强,有一定的讲解能力、表达能力的优秀焊工或焊工技师担任指导教师。 

3.统一是保证学员技能操作水平稳步提高的基础。技能指导教师在辅导学员前,必须在统一管理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按《培训计划》逐步教学,按《操作技能指导书》用统一的方法和规范来指导学员操作,坚决杜绝教师按自己想当然的方法授课,并用统一的方法坚决纠正学员的不正确的、习惯性的、错误性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姿势。 

4.在项目训练前,技能指导教师必须按照《指导书》的要求,从装配准备直至试件焊完整个工艺过程,要逐一讲解示范。使学员认识到良好的操作基本功,需在正确地工艺指导下才能得出合格试件。 

5.做好记录,进行针对性教学。技能教学时,要有专人记录每日培训中,每个学员的操作及掌握程度,以及技能指导教师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6.将学员按不同程度分为好、中、差进行有区别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抓两头(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带中间(成绩一般的)。对成绩好的学员可以进行下一项的训练和增加训练项目,对成绩差的学员进行重点的个别辅导,并可以延长重点项目的训练时间,使该项目得到扎实的提高。 

7.操作培训应不断深入,全面提高:(1)先板件管件,循序渐进;(2)先碳钢后合金,逐步深入;(3)先“酸性”后“碱性”全面发展;(4)抓两头,带中间,普遍提高;(5)先“统一”后教学,有章有法;(6)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 

 

五、爱岗敬业 

 

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培训中,每个教师及工作人员要身体力行、教人教心,让学员明确爱岗敬业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意义。 

总之,通过培训学员操作技能,使工艺水平和职业道德得到全面提高才是培训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蒋智翔,《锅炉及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强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陈晓,《高性能压力容器和压和容器钢管用钢》,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强天鹏,《射线检测》,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高压电工技术培训篇6

关键词:安全培训培训措施电工作业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166-01

安全是电力工业永恒的主题,企业离开安全就谈不上生产,更谈不上经济效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使用电气的设计、维修和安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近年来电力安全事故其主要原因:作业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工作负责人现场查勘不到位等。凸显了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足,责任心不强,或缺乏基本的安全技能等。所以对电工从业人员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培训机构教师的首要职责与任务。使电工作业人员在培训期间内达到本工种所需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是我们职工培训工作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内容。

1强化安全培训理念

自我港安全教育培训中心成立以来,港口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安全培训队伍不断的壮大,无论对于安全教育培训中心的各级领导还是每一名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培训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港职工的日常工作,思想意识,甚至关乎他们的生命。在众多的安全培训工作中,电工作业人员数量多,需求大。对工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电气知识与其他专业知识有所不同,很多东西是看不见的,难以理解的。这就需要我们安全培训教师运用一些教学手段将它们变成看得见的,易接受的。由于每年都有电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课程,对于我们来讲,所准备的课件、资料一定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新鲜的案例以及和电工作业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做进一步的更新和调整。使电工安全培训每年都有新意,强化学员的安全意识,使学员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真正实现安全培训的意义。

2创新有效的安全培训方法

安全基本技能表现为对《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安规》)的掌握程度。然而据安全事故通报,电力事故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工作负责人现场查勘不到位等,违反《安规》而引起的责任事故。所以我们在电工安全培训中,要重视学员安全技能的熟练掌握以及安全意识的强化。

在进行电工安全培训时,我们要尽量让安全技能教育显得生动、形象、深刻,让安全意识、知识、技能真正入脑入心。采取让学员更能听得进去,接受得了的方式进行。一是采取现场实践操作的形式,假设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故意外,示范正确操作方法,让职工现场学习马上实践,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如触电危害与急救这部分内容,我们采用“假人”做为道具,教师亲自演示操作人工呼吸法和胸外按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如果操作部位正确,会发出声音提示,如果操作错误,则没有声音。在生产实际中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学员就会很自然地用所学过的知识来处理。二是案例法教学,把近年出现的违章行为及造成的后果,以视频的方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员观看,并与学员共同剖析事故成因,让血淋淋的铁的事实让学员深刻体会到违反《安规》而引起的责任事故的沉痛教训。促使学员都能保持较高的安全意识,熟练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生产作业中有意识地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实现安全生产。三是实物法教学,以增强学员学习兴趣,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如低压配电装置这部分内容,电气元件枯燥的原理及结构很难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将实物带到课堂,让学员自己动手拆装元件,结合教师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则很容易理解和掌握;高压配电装置及倒闸操作部分的内容,我们结合了我校的高压实训室内一次系统模拟控制屏、供配电技术综合试验系统的高压电气控制模拟屏、供配电技术继电保护及监控台、高压开关柜等设备进行实操学习。结合实训装置后,增强了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加强了学员对专业工作的操作技能。因为这些装置模拟了我港职工的工作现场实际,所以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效果很好。四是安全培训的课程内容要和现场实际相结合,不能只单纯讲书中的理论,要与职工现场的生产紧密结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比如在电气防火防爆技术方面,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的措施在港口工作的实际中要注意每天工作完后及时清理现场的积尘,防止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及港口的各种大机容易发生火灾或者爆炸的部位及条件。要求学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意及时观察这些部位发生的异常情况,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五是及时更新课件内容,每次培训前,我们通过网络等途径查阅一些新近发生的相关案例和与本专业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融入到教师的教学课件中去,使得每一次的安全培训内容都有新意、有提升。

3安全培训的管理规范化

安全培训的管理在安全培训中决定着培训质量的高低。如果安全培训管理人员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学员极有可能丢掉了重要内容的学习,在日常工作中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甚至重复发生。

管理与考核必须规范化:(1)每个培训机构的管理人员必须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采取一切措施建立符合培训要求的平台。设备、场地、师资等是提高培训质量的硬件。2012年,我港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已经提升为国家二级资质,相应的设备、场地以及师资都符合国家相应的要求。(2)严格按培训大纲或者有关法规的要求,学员登记表,培训时间,课时计划,培训内容及考核等必须符合国家教学大纲规定。并且做到遵章守纪。坚决杜绝走人情关系的事情发生。这不仅是对工作的负责,更是对参培学员的生命负责。

4提高安全培训教师素质

安全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要与时俱进:不管是安全理念转化、安全意识的加强,还是安全技能的深造、教学管理能力的学习等,都要不断地完善。所以要重视安全培训教师专业知识及安全理念的提升,增加和提高安全培训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次数和层次,及时地将最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知识和技术进行更新学习。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及对学员的反馈调查,我们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电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增强了学员的安全意识,强化了操作技能。并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安全培训不再枯燥无味,达到了培训教学效果。使教学和职工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促进了港口职工安全培训工作的良性发展。

高压电工技术培训篇7

关键词:大检修;专业化;培训定位

作者简介:唐继跃(1959-),男,重庆人,重庆市电力公司教育培训中心,高级讲师;陈显坪(1957-),女,重庆人,重庆市电力公司教育培训中心,高级讲师。(重庆 400053)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04-02

为适应“三集五大”改革需要,培训中心现有的培训模式和培训设置,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现场生产岗位人员的培训需求,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培训工作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大检修的建设背景

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期,国家电网也步入了超常规发展的历史阶段,电网检修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质量要求更高,加上地质等灾害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电网安全运行。

大检修是集约化检修的具体落实,为国网公司实现“两个转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重庆电力公司大检修的目标:一是根据重庆地域特点和“一圈两翼”区域发展规划,全力打造以一个检修中心,两个分中心为基本构架的集约化检修体系。二是提高检修的能力。三是提升检修应急能力。四是深化“工厂化”专业检修工作,拓宽“工厂化”检修设备的范围。五是加大对综合状态优化检修的探索,实现最优检修。六是加强备品备件的集中管理力度,实行备品备件的统一存储、统一配送、统一使用,优化配置各类物资。

二、现有检修情况

电网检修公司成立前,各个供电局(供电公司)电网设备检修主要是自行承担,检修维护质量差异较大,大部分供电局(供电公司)没有对大型变电设备进行检修的能力,设备出了问题只能依靠厂家。长期如此造成供电局检修人员技术力量下降,厂家检修的定价权也越来越高,突发性应急处理能力较弱,加上目前电网设备技术更新换代较快,对高电压的大型设备检修环境的要求更加苛刻,各个供电局分散检修已不适应当前形势,而建设专业化的检修队伍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三、大检修队伍的培训工作

培训中心过去承担了电力公司所属各供电局和控股公司检修人员的大量培训、职鉴和竞赛工作。生产现场的机构改革也需要培训教学工作有针对性的调整,根据目前检修队伍的变化情况笔者对生产现场人员结构的分类进行了探索。

1.大检修生产岗位人员分析

(1)专业化检修人员。专业化检修人员是指从事35千伏以上高压大型电器设备检修工作的人员,检修工作又可以细分为高压隔离开关安装检修,高压断路器(SF6)安装检修,变压器安装检修,电容器、互感器、电抗器等其他高压电器安装检修。

其主要任务是借助生产厂房大型机具设备,如电瓶牵引车、电动叉车、自平衡电动车、电动清扫车、卧式拉力试验机、工装台、高真空滤油机、油罐等设备完成高压大型电器设备解体、组装和调试,承担大型设备运输和安装工作。

(2)电网运行维护人员。运行维护人员是指从事110千伏以上变电站值班、一般性故障处理、控制保护等二次设备以及辅助设备运行维护的人员,这部分人员的综合技能性较强,能承担故障的应急处理。

(3)配电运行维护人员。配电运行维护人员是指从事110千伏及以下配电设备的检修及运行维护的人员,这部分人员既要驾驭设备的安全运行也要监督设备状态,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其与其他专业化检修人员最大的区别是设备完全可以在现场进行检修。其使用的检修机具相对小巧灵活,主要以开关柜、隔离开关、断路器等设备为主。

2.检修培训的定位设想

(1)按时间结构分段实施培训。根据目前培训的设备和教师结构情况,培训中心要全面完成专业化的培训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建设相应的培训基地,引进专业化人才。但从长期和近期来看可以分阶段侧重调整培训科目,如近期可以加强运行维护人员的培训,将原来专门从事变配电值班的运行人员,分阶段培训一些检修维护知识,以适应运维的要求。中期可以开发一些检修类的专项培训,如××型号隔离开关的检修,并结合国家电网《生产岗位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和《专业培训教材》的相应模块进行开发培训,以提升专业检修人员技能。长期来看,应在建设工厂化检修基地时适当增加培训技能训练功能,以使生产和培训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工厂化基地的作用。

(2)按岗位职责分类实施培训。根据“三集五大”中“大检修”的要求,运行及检修专业的工作模式将发生较大改变,其岗位职责发生较大变化。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变电运维、检修试验、配电检修三大块。在传统的专业划分中,运行专业负责输变电设备的巡视监控、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当发现设备缺陷的时候,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分类并报送到调度和设备检修部门,调度和检修专业按照维护周期,协调运行专业停运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检修专业的主要工作是对输变电设备进行定期小修预试、大修技改以及日常缺陷处理,从而保证输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由于电网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显著提高,电网检修模式将转变到以状态检修为基础,以设备全寿命、全周期管理为抓手的动态检修模式。因此,运维一体化人才培训是保证大检修模式成功运转的关键环节。为此,应以加快运行和检修人员适应岗位角色转换为目标,针对检修和运行专业的工作内容进行实际有效的培训,使检修人员能够掌握设备运行监控、巡视及操作等运行基本技能,使运行人员掌握设备的分类检修、试验项目等检修基本技能,最后达到技能等级能力Ⅰ级的目标。

(3)按电压等级分类实施培训。一是主要针对220千伏以上的专业化检修人员进行培训,其培训内容按工厂化检修基地的内涵,重点放在主体部分的更换、安装、调试以及试验的检修技能上,同时要加强标准化检修工艺水平方面的培训。二是对电网运行维护人员进行培训,其培训重点应放在变电站值班、一般性故障处理、控制保护等二次设备以及辅助设备的运行维护,提高该部分人员承担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三是针对110千伏以下的配电运行维护人员进行培训,其培训内容不仅要涵盖一次(主变、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等设备日常维护、检修工作,如各开关类电机周期性更换油、结合停电进行电容器组卫生清洁、主变排油注氮日常维护等项目,还包括二次设备日常维护、简单消缺,如二次设备端子箱卫生清扫、二次系统防病毒软件安装升级、GpmS台帐维护、综自设备故障初步排查等项目,并重点进行现场危险点分析预控。同时,还要加强工作票规范填写,标准化作业,提高实际综合操作技能。

3.培训机构的整合设想

培训平台的合理设置是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实效的有效方法。“三集五大”体系的改革,即新的机构模式又对培训资源的整合提出要求,如何建立适应“五大”体系的培训平台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1)师资队伍资源要具有共享性。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应充实培训一线教师队伍。作为培训中心的教师应能承担专业技术培训,事实表明只有能承担专业技术培训的教师才能有效的开发培训科目。在设置培训平台的专业划分时不应太细,这有利于资源的相互调动,特别是现阶段专业教师、设备和设施资源较少,一旦固化会出现忙闲不均,资源调配紧张等问题。比如变电检修专业教师很少,但其与配电检修结合紧密可以相互调节。

在师资配备上注重内部培养,“五大”体系建设是新事物,培训必将依靠我们的内在队伍,目前变革是从上至下的推动,不久的将来,变革必将是从下向上的完善,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出满足“五大”体系要求的专家型人才队伍和专兼职教师队伍。让培训中心的专业教师投入到改革的实践中去,在课题研究中培养培训资源,为下一步的完善与发展积攒后劲。

(2)培训场地设置要具有一体性。“大检修”模式实施后,其培训场地设置应分设成两类,一类按工厂化检修基地方向发展,解决220千伏及以上设备的运维检修问题;另一类按变、配电运维一体化内涵设置,解决110千伏以下设备的变、配电运维检修问题。工厂化检修基地主要设有变压器检修车间、六氟化硫设备检修车间、隔离开关检修车间以及六氟化硫气体再生车间和试验大厅,可同时开展500千伏变压器、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综合检修及修后试验。最好是集工厂化检修、试验、检定以及巡检作业等功能于一体。

(3)培训项目设置要具有针对性。一是培训项目开发、运行管理、培训教学实施应按培训科目设置独立完成,就如同现在的大检修应将运行维护包含在内,便于协调统筹安排。二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思路,对现有变电运维业务进行梳理分析,对重新组合扩大的班组、人员按新增加的变电站线路、配网区域不同,设备结构不同,技术标准不同进行培训。实现运行、检修专业(部门)由分离运行向“运维一体化”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变目前巡视人员仅进行现场巡视,而检修人员仅进行检修工作的模式,促进运维、检修人员相互培训融合,提高生产工作效率,满足“大检修”建设对运行及维护工作的要求。三是创新培训模式,加强专业化培训的针对性,提升培训效果。细分培训群体,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对象的培训需要,分层次、分类别、分专业制定和落实培训计划,以岗位实际需求为培训导向,开展新标准、新要求、新流程培训。比如进行专题式培训,即针对“大检修”中某一个方面的热点或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4)培训模块编制要具有菜单性。一是解决培训的时效性问题。大检修不仅要培训具有运行维护能力的复活性人才,也要注意培训更多的特殊技能专项人才,如起重搬运、焊接和SF6气体处理等,这就要求培训科目的开发应具有专项性与菜单性。对变电、配电检修人员进行运行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对变电、配电运行人员进行检修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以加快运行和检修人员适应岗位角色转换为目标,针对检修和运行专业的工作内容进行实际有效的培训,使检修人员能够掌握设备运行监控、巡视及操作等运行基本技能,使运行人员掌握设备的分类检修、试验项目等检修基本技能。二是解决培训的长效性问题。将课程开发建立在“五大”体系改革后大检修学员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变电、配电检修人员的不同要求,开发相应的岗位课程,对开发完善的培训模块进行编组并实行菜单选配,变电、配电检修人员根据菜单提供的专题,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参与培训。这样的培训更适应学员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个性化,为变电、配电检修人员自主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培训提供了难得的历史使命,作为教培中心的培训师们,应紧紧围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建立起“大培训”体系,不断探索大检修运行体制中的培训模式,不断优化培训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高压电工技术培训篇8

1.培养模式目前轨道交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三种,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岗前培训式三种,其各自特点如表1。在国内,大中专院校中还没有正式设置地铁供用电专业,地铁供用电的专业人才大多来自电气化铁道供电,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而随着地铁项目陆续开工及投运,轨道交通人才呈现需求量大,专业性强的特点。苏州轨交1号线首批一线专业人才的培养,采用了“订单式”培养模式,介于当时苏州本身不具备学生现场学习与实践条件,采用了外送至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的地铁公司现场培训3到6个月的实践培训方式。截至目前,苏州已有两条运营轨道交通线路。在与院校原有的合作培养经验及本身现有的运营经验基础下,具备了逐步完善和深化人才培养的条件,在人才培养的周期和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可以更具针对性和合理性。

2.培养课程计划结合苏州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供电中心对人才专业能力需求及校企合作的框架内容,经过校企双方专业负责人的交流及协商,确定了供电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框图如图1,主要分为四大模块。(1)基础素质模块。该模块体现了高职教育对大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应用能力的要求,使其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外语、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2)核心岗位能力模块。分为专业基本技术、专业核心技术、专业方向技能三部分内容。1)专业基本技术,要求具备机械基础、工程力学、工程制图、机械零件等机械类和电工电子、电机、电气控制等电类专业基础知识,属于专业基础平台课程。2)专业核心技术,体现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特点,通过各课程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结构、高压电器设备原理、变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的原理以及相关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3)专业方向技能,体现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两大专业岗位,高电压和接触网的专业技能。高电压方向体现了城轨供电系统高压设备及继电保护专业知识的应用,并要求熟悉城轨牵引供电系统专业的安全规则。利用院校高电压、供配电、及继电保护实训室内开展的实训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通过赴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供电中心进行高电压的认识实习,增加对现场设备的作感性认识,该实习一般可安排在学生定岗实习前的一个学期,而到了顶岗实习期间,再到公司参加专业岗位的培训和实践来提升岗位工作能力。接触网方向体现了接触网(柔性接触网、刚性接触网和第三轨)的结构组成、作用,要求掌握接触网的受力力学分析和计算,掌握接触网结构中各种负载的分析计算方法、接触网平面设计的基本内容及一般技术原则,能够读懂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电气分段示意图和各种装配图,掌握接触网运营、检修和施工的标准及工艺。通过学校接触网实训室的实训来掌握常用接触网零件、设备与工具。通过接触网支柱的登杆训练适应将来现场作业中的登高作业。通过赴轨道公司参观、跟现场运营班作业进行接触网现场实习。(3)综合应用模块,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高压进网作业许可证的培训及考核,该证是供电类专业进行高压作业的许可证,是城轨供电岗位的必备证书。同时需要完成毕业设计。(4)拓展模块,通过选修课及专业讲座的形式,使得学生了解轨道交通公司的运营管理、公司内涵以及轨道交通供电应用的新技术。该课程可以通过轨道交通公司的人教部门和供电专业人员授课完成,这样利于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缩短学生入职适应时间。

二、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及实训基地的建立

教学资源共享。共享图书、教材、网络数据库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开发城轨供电类教材。共建专业教师团队。院校的专业教师可以到企业授课,苏州轨交公司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到校授课或开专业讲座。院校供电专业教师团队和轨交公司供电专业工程师组成优势互补的专兼职教师团队。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仪器市场上还没有专门针对城轨供电专业的实训仪器和设备,学校可以通过在传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实训设备上进行模块化改造,比如在供配电实训装置中,增加城轨牵引供电模块,再加以改造,使其成为地铁中典型的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装置。同时与当地轨道交通企业共建现场性强的接触网和高电压实训基地。给学生及在职人员提供实践与训练的场所,开展职业资格认定合作。城轨供电类所需实训实习场所及适用项目课程等如表2。学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利用假期下轨道交通公司运营一线,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轨道交通供电技术,跟踪最新的运营动态。

三、就业服务与保障

就业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而根本上是学生、学校、企业三者的关系。协调好三者关系,学生的就业服务就能做好。首先在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创造与轨道交通公司互动的条件,通过邀请城轨公司的工程师给已组成的“地铁班”定期进行企业文化和专业技术讲座,通过学生实习前纳入教学计划的认识参观实习,以及在学生下城轨公司顶岗实习期间组织专业教师的定期巡视,来完成过程性监督和保障。完善学生预就业实习阶段的意外保险与医疗。现有轨道交通公司对于实习的每个学生提供一定的住宿和生活补助,使其无后顾之忧。而对于城轨公司不予录取的学生,学校积极组织再推荐就业等都是作为该专业所必须的就业服务保障。

四、总结

高压电工技术培训篇9

(1)将避雷线架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将避雷线隐蔽起来,从而实现了对输电线路的保护,是高压输电线路避雷措施中最常用的一种不仅可以避免输电线被雷击,而且可以产生电流分流,从而在避免雷击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2)降低杆塔的接地地阻,使跳闸遇到打雷时跳闸率降低,另外,通过此种方法,还可以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击水平,从而起到很好的避雷效果。

(3)在有些地区,还可以采用氧化锌避雷器。这种避雷击措施对电压很敏感,当雷击使电压超过一定幅度后,就会自动为雷击电流提供一个通路,从而避免高压线路被雷击,目前已被多数地区采用。

(4)最后一种是避雷针的安装采用防阻绕形式,起到避免输电线路被雷击的效果。

1.2做好杆塔组立施工技术

杆塔施工一般分为:全体组立施工和分解组立施工。在全体组立施工时,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求特别严格,应达到描绘强度的100%。分解组立施工时,抗压强度应达到描绘强度的70%。这样才能保证杆塔的稳定。

1.3施工前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在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员工进行技术培训,让他们深刻领会技术环节在整个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只有将输电线路建设中的每个技术环节做好,才能保证在输电运行时不出现故障。另外,在进行技术培训时,让他们及时和技术人员沟通,真正明白输电线路的运行原理,使他们将这种技术重点贯穿到整个施工阶段。技术培训展开方式有举办培训班、进行现场指导及举行专家讲座等。

1.4引进新的施工技术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横担吊装技术。使用这种技术前要观察塔形的形状。当塔形为酒杯型时,对抱杆承载能力、横担重量及塔杆具置进行考察,考察合格后,选取比较适合的酒杯型塔形,实施分片式吊装方式的吊装。当塔形为猫头型时,首先对抱杆承载能力进行衡量,然后对铁塔周围的场地条件进行考察,最后从前后分片吊装和横担整体吊装两种方式中选取一种。

(2)抱杆提升技术。此技术优点是铁塔的组装和提升可同时进行。提升抱杆前,要将铁塔的组装材料预备好,铁塔组立被提升到一定高度时,将螺丝拧紧。在安装铁塔时,由于抱杆较重,所以在提升时必须选择普通滑车组和平衡滑车组,将这两套滑车

组合在一起进行抱杆的提升。此外,还需要腰环和顶部落地拉线两种工具的配合,它们是抱杆提升过程中重要的控制工具。

(3)塔腿吊装技术。该技术有单根吊装和分片扳立两种方式,安装时根据塔腿实际重量选取合适的方法。

2高压电力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2.1施工过程中安全制度的建立

在工程建设中,安全工作落实是否到位,对施工进度及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应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将安全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阶段。此外,在项目工程安全管理中,应将安全预防和重点预防结合在一起,向施工人员讲述企业安全制度及国家安全文件,让他们深入学习,确保施工中工程质量合格,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

2.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过程中,关注员工的安全,此外,还要对机器设备进行保护和维护,以免机器由于运行中出现故障而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安全。

(2)施工前,管理人员及技术员工应详细调查施工设计、计算文件及工程设计图纸,认真考察工程所在地的地理特征、基础类型及工程数量,对工程实施中的不利因素及时分析,制定出合理的安全方案。

(3)施工前,对施工材料、机器设备及人员合理规划。施工进后,管理人员召集技术员工进行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以确保施工人员对施工中的安全事项有全面了解,提高他们施工的规范性,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3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

电力工程构建时,通常会遇到气候因素变化,对工程进度影响较大,也使工程充满安全隐患。遇到这种情况,施工人员应落实应对气候因素的安全措施。此外,在工程建设中,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保护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另外,针对一些安全事故进行预演习,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应变能力。还有,将施工人员安全保证工作纳入施工管理范畴内,并与工资挂钩,使他们主动注意安全工作。

3结语

高压电工技术培训篇10

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利用先进的技术,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供电技术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中。

一、积极学习技术。

有关部门的带领下,年7月。随队到市防爆设备厂进行了考察和学习,掌握了新型设备的新技术、新工艺,并积极地和同行探讨与交流。随后邀请了该厂家与南京国辰电气的相关技术人员来到矿,为供电职工进行电气设备的应用与维护培训,为我相关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了不少的技术难题。把平时工作中遇到有关问题记录下来,向供电车间老师傅们求教,直至弄明白为止。每当厂家相关技术人员来矿解决设备大的故障时,更积极向他进行请教。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逐步的熟悉了井下供电系统和高低压设备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合理供电系统设计。

逐渐进行各采区工作面的供电系统设计。由于对工作面及其机械设备不熟悉,分管供电科长的指导下。为合理的布置高低压电缆线路的走向,免费论文我经常跑现场,测量距离,科学整定计算,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和电缆型号,不仅满足实际需要,还能节省不少人力物力。先后为井下8171719871967174281727199等采煤工作面的供电系统进行了设计。本着“一工程一措施”原则,除了固定每月两次的高低压电气设备检修,还有敷设或回收高压电缆、设备安装、标准化工作等工程,都要提前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严谨组织、科学编制,使安全技术措施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经过有关部门领导的审批后,施工前传达给每位施工人员并签字,严格措施的兑现,令措施真正地起到防范在前、全过程监督指导的作用。另外,还协助车间主任做好设备检修计划、材料计划,并对出现的机电事故提出安全防范技术措施。

三、安全质量标准化。

针对供电班组对井下主要巷道及变电所的电缆按标准化要求进行整理吊挂的情况,为贯彻落实矿下达的质量标准化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制定科学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年我主要参加完成了以下几项大的工程:Ⅱ(3采区上部变电所安装及其供电线路的敷设;皮带暗斜井皮带电控系统安装;东三及Ⅱ(3采区变频绞车电控、信号系统的安装;井下817171987196等采煤工作面的供电系统安装;-750掘进面大型综掘机供电系统安装;-750行车间供电安装及掘进队供电系统改造;主井变电所更换变压器等。通过参加这些大型工程,一边指导技术上的工作一边再进一步学习,积累为以后更好的做好供电工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