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十篇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十篇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7:18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篇1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各级统计信息网网站建设已初具规模,实现了统计信息服务的多样化,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统计信息网按其服务的对象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统计工作服务,为地方政府服务;二是为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统计信息网网站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指导统计工作,宣传统计工作,全省宏观经济信息等,该网完全是社会公益型网站。宏观信息为我省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宏观调控包括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体制机制创新的过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但宏观调控的实现必须落实到社会经济活动最基层的基本单位上,而企业的经济活动主要依赖于社会的微观信息,因此,统计信息服务网就是在提供宏观经济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统计系统所掌握的丰富的统计基础数据,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微观信息。社会经济可以充分利用统计的微观信息,在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律作用下,实现社会经济结构自然调节,确保省内各类资源合理分配。同时该信息网也为我省招商引资,为省外企业参与我省经济活动提供信息保障。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我省统计信息网站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各部门、各地市对统计信息网站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网站建设单位积极开拓创新,在统计网站的管理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网站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统计信息量的不断增加,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在形式上、内容上不断扩大,只有不断提高统计信息网站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才能满足社会对统计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面临这样的要求,统计信息网在建设和管理机制方面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网站建设技术相对落后,缺乏后台信息管理能力;我省除省级网站采用了专业的网站管理平台,各地市、县所有网站均采用最传统、最简易的网站网页设计技术,没有后台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信息和采集信息的能力,不适合大量信息的采集和管理,缺乏信息检索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专业技术,统计网站监控、网站备份等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没有实施,存在统计数据服务能力不足,网络安全没有保障等问题。二是信息量不足,统计信息资源浪费;统计网站基本上以统计文字新闻和工作动态为主要内容,统计数据更新比较慢,而且多以静态文本方式。由于没有专业的数据库系统支持,既不能实现在线统计信息分析,而且信息存储量也较少。而统计系统各专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数据库,存有大量的结构化的统计数据,我们也开发了部分统计数据管理和数据库,这些数据库都没有得到利用,造成统计信息资源的浪费。三是统计信息制度不够健全;一方面是指统计专业数据不统一,网上数据的内容不够明确,存在时间不确定、不及时,的形式不统一的问题。没有网上统计数据制度,各部门就无法按要求提供规范的统计数据。另一方面是缺乏信息的管理制度,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约。制度的建立是信息服务网信息来源的根本保证,是保证信息服务网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网上信息的制度,保证各级统计部门按规范要求及时统计数据。四是各级统计部门网站建设不统一;由于各级网站独立运行,建设不规范统一,没有信息交换机制,数据库不能共享,存在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系统资源的浪费,存在着信息渠道和用户资源分散等问题,造成各方面资源浪费。人力分散,削弱了网站建设和管理能力。信息不能共享,系统维护工作量和难度大。信息渠道和用户资源分散,分散了社会对统计网站的关注度,加大了统计网站的宣传成本。地市、县网站技术水平相差较大,信息的内容、方式和标准也有很大的差别。五是缺乏网上统计服务内容;统计服务也是统计工作的一项职责,在线服务是统计服务最便捷、最直接、有效的服务手段。服务内容包括网上直报、统计咨询服务、统计登记、统计执法、企业咨询和统计培训等工作均可以上网。

三、对统计信息网发展建设的建议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篇2

一、科技发展带来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变革

以互联网等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正从典型的技术主导的模式向技术与应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宽带技术、3G技术、移动互联技术、web技术、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带来信息内容生产、传播的变化。

1.信息内容生产与传输数字化、多媒体化

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网络观看重大事件直播、热门影视剧等各类节目,这些现象显示互联网引发的知识信息全面的数字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正从传统的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向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转移。第三代技术(3G技术)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能为人们提供音视频、网络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信息多媒体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特征。

2.信息传播移动化、个人化

截至2011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3.56亿,在总网民中的比例占69.3%。专家预期,未来几年内,手机网民有望超过pC网民,移动化、个人化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无线宽带技术和第三代移动互联技术,使移动通信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连接网络,实现传播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

3.信息接收终端多元化

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已经突破九千万部,全球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为27%。随着以苹果iphone智能手机、亚马逊kindle电子阅读器、众多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和迅速普及,一个包括传统媒体、互联网、移动终端在内的多元化信息接收终端时代来临。它为信息传播带来多渠道,不同的渠道意味着不同的用户群体。

4.用户的交互和分享更加便捷

以微博、百科全书(wiki)、社交网络(SnS)等为代表的web技术,实现了用户间交互和分享,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又成为网站内容的制造者,还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相互交流和分享。这带来了信息传播革命性的转变,改变了以往由机构主导信息传播的局面,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征。渠道多元化带来的“碎片化”用户以新的网络社区等方式重新聚集,跨越时空的交互与分享形成多元网状的基于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方式,Facebook、人人网、腾迅QQ及发展迅猛的微博,是这类社区的典型代表。

5.信息需求综合化

网络应用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在信息需求服务方面正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从浏览网页到看视频、听音乐、在线阅读、交互和分享、定制服务等,网络成为了用户的万事通、万事能,用户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高,获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

二、科技发展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影响

科技发展导致信息生产、传播和接收等方式的深刻变革,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对服务内容提出新要求

互联网拥有的海量信息,更刺激了人们的信息需求,使之多元化、分众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适应时展,满足人们的需求。如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为用户定制服务提供了更多可能和选择,如用户创造内容(UGC)正成为信息世界重要的内容来源之一,这都能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2.对服务传播方式提出新要求

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由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搜索;社交网络等web技术的应用,将机构主导大众传播转变为网状的网络社区的人际传播与分享。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适应这些转变,充分利用技术重塑信息传播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个性化的、交互性的使用方式。同时,随着多元化、移动化的接收终端的应用和普及,信息传播由以往固定接收转变为随时随地的移动接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不断拓展传播渠道,探索新终端特点,适应新传播方式,以便服务各类目标用户。

3.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出新要求

今天,信息服务机构已经更加多元化。在互联网领域,各类技术服务商已经变身为内容服务商。包括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信服务商等在内的众多机构,都陆续推出了包括新闻、图书、音乐、视频在内的多元化内容,内容的聚合和用户体验成为各网站持续吸引用户的最重要的因素。据CnniC的统计,2005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为3330万人,2011年6月,这一数据已达3.01亿。集技术、资金及人才优势于一体的互联网企业,能提供强大的内容整合和便利多元的技术服务,其对用户的吸引和影响正逐渐改变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主导信息市场的局面,成为文化服务的有益补充。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积极应对信息生态环境的变化,研究和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整合内容、强化服务,通过加强合作与建立联盟改变自身处境。

三、科技发展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提出了新思路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想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需要构建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文化服务内容的构建

(1)生产和整合优质信息内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作为信息最主要的提供者和组织者,在多种信息服务机构并存的时代若要发挥其功能,要担负起优质内容生产和整合的职责,因为内容是信息世界的核心。用户内容需求的多元化、分众化转变,要求文化服务内容提供者在生产和整合上有清晰的定位,构建内容生产流程,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满足特定用户群体的内容需求。(2)用产品理念打造信息内容。用户通过搜索引擎得到的是一个个独立的内容单元,而不是原来的依托特定时段或频道的节目,或特定地点和空间的图书,作为独立的内容单元的产品来说,应当是不受媒体介质限制的,是以不同形式灵活地适应各种媒介载体的。BBC新媒体的技术总监埃里克?修格斯曾提到,BBC在线的重点是经营产品,而非建设网站。这明显与我们大部分机构至今所理解的数字化是不同的。应对新环境,BBC将传统的内容制作部门全面整合,形成视觉、音频与音乐、新闻和本部中心四大类团队,打破了过去按媒体类型划分,从而实现内容资源整合生产,跨平台传播,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3)以用户的需求组织、策划和生产信息内容。作为信息内容提供者需要更多从用户的角度考虑内容的组织、策划和生产,要在深度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选择自身信息内容定位。互联网提供了充分的用户反馈信息,从中可以看到用户需求在哪里。据CnniC《2010年中国搜索引擎用户行为报告》统计,网民搜索内容的排序依次为:音乐88%,影视频78.1%,网站、新闻、知识均70%以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重点以个体的生命周期和兴趣作为信息内容定位的主要维度。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信息需求上有着显著的不同,成年人的需求也是分层次的。而我们的服务机构至今绝大部分依然是粗放型内容定位,千人一面,很难在信息世界被用户发现和识别。如,对图书馆畅销书数字化率来说,商业网站已经有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就是用畅销书吸引用户,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推荐资源,应用长尾理论为所有资源找到合适的用户。(4)开放性:用户生成信息内容(UGC)的融合与利用。开放性是互联网信息世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各类信息内容生成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开放性信息内容生成最著名的案例要数维基百科(wikipedia),这个2001年发起的开放信息内容计划,短短十年的时间影响力堪比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大英百科全书》,成为互联网世界重要的信息学术参考。微博等web技术带来的用户生成内容(UGC)已改变文化服务机构在内容领域的角色。如UGC让BBC转变了受众是被动接受者的思维方式,将自己从传统广播电视内容提供商变成一个聚合型媒介平台,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节目内容的制作、交流讨论和创造。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转变思维,从单纯的内容生产者转变为聚合内容的文化服务平台。

2.文化服务传播方式的构建

在用户和媒介碎片化、多元化的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构建多渠道、多平台、多终端的传播与服务体系,争取用户在哪里,传播和服务就到哪里。(1)网站的重构与利用———聚合内容、服务用户。网站作为连接用户与信息内容的纽带,是很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网站不应仅仅是传统信息传播机构内容的简移,而应成为一个面向用户聚合内容、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成为用户订制个性化信息的服务中心,成为多元化、综合平台。按照用户需求聚合内容资源,合理组织和呈现内容。基于用户的内容资源聚合和用户体验是一个网站成功的关键。网站内容聚合的实质是基于用户需求进行的对于内容的开放性整合,这种整合既可以是一个机构内部内容资源的整合,也可以是机构内外的内容资源整合,其根本是围绕用户需求。如,英国BBC网站的成功改版,使其网站的使用率和传播效果大大提升。首先它基于用户年龄进行信息内容分类,目标用户定位清晰,一目了然;其次,用户根据个人兴趣选定模块进行简洁美观的界面设计,形成个性化的内容主页。设计好检索与推荐、参与和互动功能。检索与推荐为用户从大量信息中快速获取所需内容提供了便捷。美国国家广播环球公司(nBCUniversal)和新闻集团(newsCorp)共同注册成立的视频网站Hulu在推荐设计方面卓有成效。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网站都加入检索功能,在推荐方面也有诸多尝试,为用户有效利用站内资源提供了便捷。网站应尽可能提供包括用户评论、博客等参与和互动功能,这既补充了网站内容,又为用户提供了服务,增强了网站用户粘性,如BBC网站提供播客服务。对Hulu网站的评论功能,用户参与的热情之高超出预期。国内公共服务机构网站的设计和利用还须进一步探索。(2)有效嵌入和利用社交网络传播方式。适应社交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有效嵌入社交网络,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需要拓展的重要渠道之一。社交网络即社会化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SocialnetworkService)。由于具有类似现实世界的人际社交特征,社交网络的应用普及速度很快。与网络世界碎片化相伴随的是用户在社交网站的重新聚集。市场研究公司环球麦肯2009年的调查报告显示:社会网络正在成为内容制作和内容共享的主要平台,社会网络的用户呈现出惊人增长。如,随着微博的影响力迅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纷纷进驻微博,据统计,截至2011年9月,在新浪微博上,约有5500家报纸、杂志、电视台、通讯社等传统媒体开设了账户。社交网络提升传播效果明显,《新周刊》微博的粉丝已突破400万,居纸媒第一位,也带动其刊物销量大幅提升。嵌入只是建立社交网络传播的第一步,想做到有效利用就应适应社交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通过沟通与用户建立某种情感关联,赢得尽可能多的关注与转发,才能最终达到传播自身内容与服务的目标。(3)有效利用多终端传播信息。多终端的信息是信息传播机构实现多渠道传播的又一重要的战略性选择。在布局多终端传播方面,技术创新是核心要素。BBC投资研发的iplayer播放器是一个成功范例,可供用户利用多种移动终端随时下载播放BBC已播出的节目,其所赋予用户的便利和自由深受用户欢迎,大大改善了BBC的用户结构。不仅如此,BBC还最早进行跨领域合作,与任天堂、诺基亚、苹果等终端制造商合作,在任天堂wii游戏机、诺基亚手机、苹果的itunes中植入BBCiplayer,吸引用户欣赏BBC节目。比较而言,我国的文化服务机构在这方面的实践还相对较少,应根据终端发展而不断拓展深化。(4)有效研发移动终端的新形态———客户端应用(app)。以苹果公司的appStore为代表的手机客户端应用(app),正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应用带进一个崭新的领域。app将所有的互联网应用简化到最简单的“图标点触既得”,其使用上的人性化、便利性使app已成为移动互联网应用最重要的新入口。美国移动分析机构Flurry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12月,人们每天平均花在应用上的时间已经超过浏览网页的时间,达到94分钟,后者下降为72分钟。多方预期,移动智能终端有望很快超越桌面互联网,成为最主要的媒体。目前,传统媒体进军客户端已经成为全球风潮,加入客户端应用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必然选择。国内外各大主流报刊都基本上建立了自己的iphone、ipad客户端应用。(5)有效利用云计算实现设施、内容与服务的开放共享。作为海量信息存储、信息处理的新的解决方案,云计算正逐渐在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传播机构得到广泛应用。云计算可以大大降低信息服务机构的建设成本,还可以实现机构间的资源共建共享。Google、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不仅已经利用云计算解决自身信息存储、处理所需,并且已通过提供云计算服务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我国,广电系统已经将云计算纳入“十二五”规划中,将其作为广电实现三网融合的战略性部署。云计算技术与广电nGB的融合,将有助广电提供新业态和新服务,让电视节目实现跨硬件、跨终端提供,让数据和信息流动起来。预期未来云计算将在媒体节目制作模式、行业内容整合、以及传播服务模式诸方面带来变革。云计算还能成为我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存在的重复建设、标准不一、资源不足、覆盖不足等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促进信息资源整合,使数字文化服务覆盖范围更广、成本更低。

3.积极构建文化服务合作与联盟

在技术不断发展的力量推动下,任何机构都不可能独立应对技术进步以及用户需求的多元和深入所带来的变化,未来基于用户需求形成的跨行业、跨区域的优势互补的合作与联盟将是大势所趋。以媒体为例,同类媒体的跨区域合作、同一媒体的全媒体布局、不同媒体间的互相进入、不同行业间的相互进入、媒体转企上市均有实践,而在传统媒体领域,以行政区划方式设置的各级媒体机构,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内容同质化、服务单一化现象十分严重。在科技发展带来的冲击下,各种壁垒将会被以用户为核心的合作服务所取代。相信随着合作不断推进、用户需求的不断加深,一个跨区域的具有整体规划、布局合理、技术跟进及时、开放合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会建立,若不如此,恐怕将会被网络信息服务的浪潮推向更边缘化的角色。

4.文化服务的营销与推广

科技发展改变了原有的泾渭分明的信息服务生态环境,正使得这一领域变成一个相互交织、具有竞争的环境,对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营销推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了解公众信息需求、明确自身定位、与公众建立良好互动、将提供的内容和服务让公众知晓,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品牌化营销规划和推广。目前,营销与推广要着重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外部合作,可以与搜索引擎和外部链接合作,也可以利用微博、社交网络社区等进行推广;二是自我推广,既要加强自身网站建设———面向用户的网站结构和功能设计(融检索、推荐、排行榜、用户评论、个人博客于一体),又要加强面向用户的信息推送(包括网站和移动终端)。

四、新技术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追溯人类社会起源与发展,技术在信息传播中所起的作用毋庸质疑,尤其是当今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广已超出了人们可以预期的范围,及时关注和跟踪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人类信息传播的影响,也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但是,在关注技术、有效利用技术服务用户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理性看待,防止技术至上或技术焦虑

对于新技术的认识和利用需要有一个理性的视角,既不能盲目推进技术应用,也不应陷于过分焦虑中。任何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非一日之功,都需要一个逐渐渗透的过程。理性看待,需要以用户为基点来考虑问题。一方面,应该看到随着新技术应用的不断普及,大众尤其是年轻人正从传统的信息方式流向新技术主导的信息方式,这一趋势不可逆转;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未使用新技术人群的需求同样有待满足,并且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保障大众基本的文化服务的均等性是最基本的职责。当我们为新技术欣喜或惶惑之时,更应该回归公共文化服务的原点,以用户为核心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崭新的认识。根据对象的特性,采取不同服务方式,如当传播对象是都市青少年,我们可以考虑选择网络新媒体,当服务对象是边远地区的中老年人群,显然卫星广播电视会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2.广泛普及,缩小不同人群的差距

信息社会,由于人们在信息获取方面存在的差异而出现了“数字鸿沟”等一系列问题。广泛普及技术、缩小不同人群间的技术应用差距,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不可或缺。帮助有条件的人群学习技术使用的方法才是“授之以渔”。传统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为年轻人的流失、新技术的挑战而焦虑的同时,更应当着眼于如何为更多还远离新技术的人群提供必要的帮助,为城市中的弱势人群提供连接互联网的技能和空间。目前,很多公共图书馆已经开始提供馆内免费的无线上网条件,为需要的人群提供基本的技术培训,这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努力方向和应有职责。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篇3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培育特色产业的重要手段。某省电信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手段,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和模式,构建了以第三方为主的高水平复合式工业园区信息化基础技术平台和立体式信息服务体系。

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建立起信息化基础技术平台后,将在因特网上统一形象宣传、扩大招商引资、提高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园区加快发展。

工业园区管委会可在此基础上为园区企业提供各种基础性政务管理及信息服务,并建立内部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办公资源集成和共享。

同时,入园企业可利用因特网开展企业形象和产品宣传,以及运作企业商务。入园企业通过构建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平台,满足各种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需求。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一体化的用户管理技术

系统基于基本用户集,按功能形态和权限层次进行双重管理,具有灵活的授权方式和权限递归机制;同时按频道对象层和信息层进行二级管理,具有密级递归功能。

丰富多样的内容管理技术

系统将信息按属性特点分为频道信息和对象信息两大类进行管理。频道信息的显著特征是沿时间轴具有连续性,且内容层有图片而表示层无图片。系统以频道为容器进行基础管理,不仅沿时间轴提供信息的各种处理功能和组合方式,而且在内容层上提供了多达16种图文混排模板。

对象信息是指以图片(包括多媒体影像、动画、声音)为主、文字信息为辅的一类信息。其显著特征是信息沿时间轴的点状分布和查询的不可逆,且内容层和表示层均可有图片。系统以对象为容器对信息提供离散性的管理和强大的编辑处理功能。

快捷灵活的体系架构技术

系统将频道集和对象集作为页面元素集的子集进行管理,具有与其他页面元素进行自由组合形成信息体系架构的功能。同时还提供静态和动态两种组合架构方式,用户可以在一个架构中混合使用。

协同工作技术

系统具备分布式信息和管理的功能,使信息资源的拥有者以信息管理员的身份,直接参

与相应信息资源的管理。同时系统提供功能强大的信息工作实时考核管理工具,使工作目标下达、动态实时监测、统计结果公布三大功能有机融合,再辅以行政管理手段,即可构成完整的协同工作环境。

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数据管理技术

系统对承载信息资源的数据库采用集中和分布相结合的组合式管理方案。一是将共享资源直接发往平台系统的数据库实行集中存储分布管理,二是开放本地数据库实行分布存储分布管理,从而实现不同技术基础的信息资源的多样化集成。

多系统无缝连接的集成技术

系统是基于网络基础之上的基础性应用系统,可以最大范围地实现信息资源的集成,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还可与其他异构的专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实现无缝连接,形成统一的整体信息、技术资源管理平台。

园区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

省级工业园区主网站平台

全省工业园区主网站依托电信基础承载平台建设。它具有服务器独立空间、独立域名,可配置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作为网站应用开发平台。

网站基本内容包括:信息服务类(政策、公告信息、园区动态)、政府工作系统类(园区运行监测系统)、园区市场推广类(重点园区推荐、园区宣传广告)、企业市场推广类(企业商务信息、供需信息、产品宣传、其他广告宣传)、电信增值服务类(企业级邮箱服务、企业短信服务、企业信使、集团彩铃、超级总机)。

园区因特网应用网站平台

园区网站依托电信基础承载平台建设。每个园区网站享有一个独立的服务器虚拟空间,配置一套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作为网站应用开发平台。网站基本内容包括:信息服务类(企业动态、问题反映)、基础设施维护系统类或园区突发事件处理系统类(电力、桥梁、道路、供水、排污、绿化、安全)、政府工作系统类(统计系统、税务系统、工商系统、环卫系统等)、园区市场推广类(园区介绍、园区招商引资、入住企业介绍)、企业市场推广类(企业商务信息、供需信息、产品宣传、其他广告宣传)、通信应用服务类(企业级邮箱服务、企业短信服务、企业信使、集团彩铃、超级总机)。该省电信为园区提供基础通信接入、长途电话、本地电话、网络电话等工程服务,实现宽带到户。

园区管委会内部信息化管理平台

园区管委会内部信息化管理平台依托电信基础承载平台或园区管委会自有基础承载平台及网络资源建设。以电信基础承载平台建设的方式,利用园区独立服务器虚拟空间配置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构建园区管委会内部信息化管理平台;以自有基础承载平台建设的方式,在园区管委会内部网络服务器中新增一套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独立构建园区管委会内部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园区管委会内部信息资源的部署、信息共享和集成各种办公应用系统。

平台建设包括的基本内容为:按管委会内部各职能部门划分各类文件数据库,建立数据维护系统、文件查询检索系统、管委会领导专用查询系统;同时还具备公告信息系统、工作动态系统、工作资源信息查询系统、突发事件处理系统。

园区企业因特网应用网站平台

园区企业因特网应用网站利用园区级应用平台子网站功能或在电信基础承载平台获取独立服务器空间,配置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建设。它享有独立的域名,网站内容主要有:企业介绍、企业产品展示、企业商务信息、企业产品订购系统、企业服务热线处理系统、企业销售体系管理系统、企业全球化数据处理中心。网站信息全部由企业自主维护。

园区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平台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篇4

关键词:信息网络 远程 容灾备份

1.构建远程容灾备份系统及其目的

灾难备份建设是一项周密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全新的危机管理领域。灾难备份建设不仅需要进行灾难备份中心建设和系统设备购置。更需要有灾难备份技术、危机管理、风险管理、业务连续计划制订、灾难演练和灾难恢复等灾难备份专业领域知识。此外,灾难备份也是业务流程的延续,它需要建立完善的灾难备份中心运营管理体系,需要不断保持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有效性,以保障灾难备份中心能持续发挥灾难备份功能。

目前容灾系统分类繁多,根据体系架构,可分为本地容灾备份和远程容灾备份。本地容灾备份可以保证在一些本地的灾难发生的情况下,尽快地恢复业务数据,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但无法避免区域性、毁灭性的灾难。远程容灾备份通过物理距离将生产中心与容灾中心绝对隔离开,这样可以预防区域性、毁灭性的灾难。

省级气象信息系统承担着全省实时资料的收集、传输、存储、分发、统计与运行监控,一旦遭遇重大灾害,系统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正常,这些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对气象业务而言,将导致不可估量的毁灭性后果,产生特别重大的政治影响。因此,为应对突发灾难事件,在异地建设省级气象业务容灾备份系统,可保障全省气象信息网络业务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和气象应急服务的正常开展。

2.远程容灾备份技术

远程容灾备份增强了数据中心的区域性抗灾害能力,保障数据安全及业务系统连续性,实现一个安全的关键业务信息系统。远程容灾技术按上述体系结构分为3个层次数据容灾技术、网络容灾技术、服务容灾技术。

2.1远程数据容灾技术

远程数据容灾是指通过将本地数据在线备份到远离本地的异地数据系统保存,当灾难发生后,可以通过数据重构,来达到抵御区域性、毁灭性灾难,保护业务数据的目的。远程数据容灾技术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远程磁带数据容灾技术;(2)基于智能存储系统的数据容灾技术,(3)基于服务器卷的数据容灾技术;(4)基于文件系统的数据容灾技术;(5)基于数据库的数据容灾技术。

2.2网络容灾技术

网络生存性是指网络在遭受各种故障,如通信人为故障和客观因素导致的通信事故等,仍能维持可接受的业务质量的能力。按照网络生存性性能工作组的定义,网络生存性包括两个方面:(1)网络出现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恢复技术,来维持或恢复网络服务使性能达到可接受的程度。(2)网络通过应用预防技术,从故障中减轻或预防服务失效。提高网络可生存性的相关方案,有基于底层光网络的技术,也有基于ip层的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融合。常见的网络容灾技术有全光网络可生存技术、sdh网络可生存技术、ip层网络可生存技术。

2.3服务容灾技术

一个全面的容灾抗毁系统不仅仅是提供数据级、网络级的保护,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连续运行,也即保证业务的高可用性。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当发生灾难时,需要将生产中心的业务转移到容灾中心去运行,这就是服务容灾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服务容灾的另一个目的是保证服务的自动无缝迁移。

3.远程容灾备份系统的建设

3.1网络线路备份

省级容灾中心的建立,目的是当省气象局出现灾害时,容灾中心可以完全实现全省的业务正常运作,因此容灾备份中心与各地市的专网各主节点的骨干网络需建立备份链路,在发生链路故障时可以迅速切换。

建设省市sdh+mpls通信系统,并通过动态路由,实现线路的自动切换;建立中国气象局,灾备中心的地面mpls通信;灾备中心建立internet出口带宽和在此基础上的vpn网络。

灾备中心建立与中国气象局基于卫星通讯的应急通讯链路。因为卫星具有通信范围大,只要卫星发射的波束覆盖进行的范围均可进行通信,易于实现广播和多址通信、电路和通信量可灵活调整,且不易受陆地灾害影响。

在目前全省气象sdh电路、vpn的基础上,建设与北京之间的基于气象通信卫星的备份链路,是解决备份中心的应急通信的有效途径。

3.2气象信息数据备份

提供远程备份数据的功能,支持对正在运行系统的在线备份。发生灾难后,能够提供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备份系统恢复远程数据的功能。

3.2.1建立服务器层的数据复制

在省局主中心和灾备中心的服务器上安装专用的数据复制软件,以实现远程复制功能。两中心间用网络连接作为数据通道。可以在服务器层增加应用远程切换功能软件,从而构成完整的应用级容灾方案。

3.2.2建立交换机层的数据复制

存储交换机技术的发展使交换机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很多原来由服务器和存储变现的功能现在也可在交换机层实现,比如存储虚拟化。在省级主中心和灾备中心都要部署这种交换机,并在交换机之间通过专用链路连接起来。由于交换机可以管理和复制的数据是存放在存储层内的,因此,我们需要将数据都存储在交换机所连接的存储设备中,这样就可以实现交换机对数据的管理和复制。

3.2.3建立存储层的数据复制

在省局主中心和灾备中心均部署一套存储系统,实现数据的复制。如果距离比较近(几十公里之内),之间的链路可由两中心的存储交换机通过光纤直接连接;如果距离在200公里内。可通过增加dwdm等设备直接进行光纤连接;超过200公里,则可增加存储路由器进行协议转换途径wan或internt实现连接。在应用层增加远程集群软件后就可以实现自动灾难切换的整体容灾解决方案。

3.3气象业务应用备份

气象业务应用备份,为气象信息应用系统提供快速的故障恢复和遇到故障时的自动服务切换能力。

现代天气预报业务越来越多地依赖雷达产品、卫星云图、各数值化自动探测数据以及mm5、grapes等各种数值预报产品,以人机交互系统为主要平台,是综合应用各种气象信息和各种先进技术方法的现代天气预报作业方式。采用client/server结构,建设服务器(server)和客户机群(clients),引入省气象台预报业务系统(预报历史资料数据库、预报产品制作业务系统、灾害性天气预报模式、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业务系统、面雨量预报系统等)提供业务服务,以满足应急状态下全省的预报业务需要。

气象会商系统的核心是图像与计算机数据的上传下达,以及相关的解码编码问题。容灾会商系统建设主要围绕解决提供更为清晰稳定的数据源供远程会商使用、尽可能完整的还原远程传输过来的信号、建设数字化高清晰度的显示系统及扩声系统和基于h.323、h.239灵活(支持双流功能)的数字会议讨论系统,满足复杂天气下紧急会商的需要。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篇5

【关键词】数据挖掘个性化服务数字图书馆

一、数据挖掘技术概述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新颖的、可被人理解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模式的过程。其主要特点是对数据库中的大量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分析和其他模型化处理,从中提取辅助决策的关键性数据。数据挖掘根据其主要研究对象的数据结构形式的不同,一般分为数据挖掘、文本数据挖掘、web数据挖掘三类。

1.数值数据挖掘,通常称为数据挖掘,它的任务一般可以分为描述和预测两类,具体地说,挖掘功能包括发现概念/类描述、关联、分类、预测、聚类、趋势分析、偏差分析和类似性分析。常见的数据挖掘方法主要有:归纳学习方法、仿生物技术、公式发现、统计分析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决策树、遗传算法、贝叶斯信念网络、粗糙集及可视化技术等,由于各种方法都有自身的功能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2.文本数据挖掘是面向文本信息的数据挖掘。当数据挖掘的对象完全由文本类型组成时,结合使用数据挖掘算法与信息检索算法对巨量文本信息进行自动化信息处理与分析的过程叫文本数据挖掘。它包括特征提取、文本摘要、文本分类与聚类、概念操作以及探索性数据分析等工作。文本数据挖掘所应用的技术包含用于表示文档的词频反文献频率向量表示法、词串表示法,用于文本分类的贝叶斯分类算法、词集合算法,基于概念的文本聚类算法以及K—最近邻参照分类算法等。

3.基于web的数据挖掘。web数据挖掘的定义是:针对包括web页面内容、页面之间的结构、用户访问信息、电子商务信息等在内的各种web数据,应用数据挖掘方法以发现有用的知识来帮助人们从www中提取知识,改进站点设计,更好地开展电子商务。

通过web数据挖掘,我们可以从数以亿计存储大量多种多样信息的web页面中提取出我们需要的有用的知识,包括用户访问行为、频度、内容等内容,根据这些内容和知识,来改进站点设计,优化我们的web页面,包括页面内容安排、页面间关联结构优化以及开展有针对性活动和特色服务内容等,使更多用户能够更方便、更快捷的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和享受到所提供的服务。web数据挖掘在数字图书馆的开发和利用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web数据挖掘对象的不同可分为:web结构挖掘、web内容挖掘和web日志。

二、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概述

所谓个性化服务,就是服务要体现个性,同时具有主动性的特点,实现个性化服务的关键是在“信息找人”过程中什么信息找什么人。其本质就是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要求提供不同的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特定需求。常见的服务方式有个性化推荐、个性化检索、个性化网站。个性化推荐服务如信息推送服务,一种按用户指定时间或发生的事件把用户选定的数据自动发送给用户的技术,其本质就是主动性服务,几乎不需要用户做什么事,系统自动按照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个性化主动服务将使用户通过尽可能小的努力获得尽可能好的服务。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首先就是要为用户创建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库,即个人数据库。通过图书馆网络,用户向图书馆系统提交所定制的个性化信息,用于构建个人信息数据库,建立个性化网站。针对不同的个人信息,即对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服务策略,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如提供个人书架和信息检索服务等,不同人的个人书架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对于相同的检索提问,系统反馈给专家的以及普通用户的内容应该有所区别的。

三、数据挖掘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应用

1.优化馆藏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传统图书馆资源的配置、服务的提供,由于受人工采集信息的影响,因此不可避免的受到采集者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以及个人爱好等因素的影响,而带有主观性。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则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1)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流通记录、检索请求等日志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各类文献流通借阅情况,了解读者的借阅行为和爱好。根据这些信息,有针对性的补充和丰富文献资源,剔除过时文献资源,或减少文献信息资源的副本数,甚至可以根据这些挖掘信息,调整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分配,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布局目的。(2)对数字图书馆的结构进行挖掘,目的是发现数字图书馆页面的结构和结构模式,在此基础上对页面进行分类和聚类,或对相关网页进行分析,从而可以评价网页的质量,优化检索方式,指导网站建设,便利用户对数字图书馆使用,提高数字图书馆的利用率。

2.完善信息资源建设,提升个性化服务质量

通过对流通记录、检索请求等日志信息的挖掘,所得到的信息,可以对图书馆的读者群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完善信息资源建设,提升个性化服务质量,还是不够的。完善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多方面的收集信息资源,提升个性化服务质量,就需要对读者有一个比较准确和全面的了解,在前面提到的数据挖掘的基础上,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挖掘:(1)对数字图书馆的内容进行挖掘。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内容的挖掘是通过对数字图书馆信息的模式识别和分析理解,从中发现有意义的知识。根据某一领域的信息需求,自动捕捉、采集和整理领域所需信息,过滤无用冗余信息,通过信息推送等方式,直接数据挖掘所发现的知识,提供给读者,主动提供个性化服务。(2)对数字图书馆的用户进行挖掘。从数字图书馆的大量访问信息中挖掘用户的访问模式、访问兴趣,采用关联性法则和聚类方法发现不同的用户群体,然后对这些不同的群体提供信息定制服务。同时还可以利用web挖掘所得到的信息,动态地调整web页面,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通过对用户访问信息、使用信息的挖掘,在数字对象和用户、对象分类和主题之间进行模式匹配,采用不同挖掘技术自动提取知识,从而确定个性化服务内容,提高为用户知识服务的自动化水平。(3)此外,收集整理图书馆网上咨询、荐购书刊等栏目中的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预先发现读者群体的兴趣,调整馆藏方向,提升馆藏资源的针对性。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在图书馆领域中的应用,对图书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是观念上的革新,而且潜移默化了传统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模式。伴随智能化技术的进展,个性化服务有着相当广阔的前景。如何提供优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应当是我们始终共同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邵峰晶,于忠清.数据挖掘原理与算法.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91-115.

[2]朱晓华.浅析数据挖掘技术在图书馆自动化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研究,2002,5.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篇6

关键词:《护理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3-0030-04

一、社会价值

开设《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必须厘清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必要性,二是可行性,三是实效性。[1]关于必要性的争议主要集中于护理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有人认为护理信息技术就是护理技术融合信息技术;更多人认为是信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在形成的共识为:护理信息技术是集护理、管理和信息三方技术有机合成的新兴职业技术,它能促进护理服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改变传统服务模式,拓宽服务范围领域,给人体康复带来便捷和实惠。关于可行性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教材、教师和实训条件等三方面。至于实效性问题,主要集中于教学效应和学习效果方面。课程改革创新所追求的理想效应和效果,经过医院、学校和企业三方教师的共同努力、临床的实训操作和课程的改革实践等,已初见成效,形成以下社会价值。

(一)迎合岗位需求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临床护理实践之间比较突出的差距在于护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国内护理专业大多不开设《护理信息技术》课程,而临床护理的信息化水平日新月异,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十分普及。新进医院的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取得注册护士资格者),上职岗位培训的第一项就是学习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否则无法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学校率先实施《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2]正迎合临床护理岗位应用的实际需求。

(二)培养当代护士

当代护士与传统护士之间的明显区别,不在护理理念的理解和护理服务的态度上,而在于护理服务的手段和方式上。数字化的护理仪器设备和信息化的护理技术应用,使当代护士明显胜出传统护士。擅长应用护理信息技术的临床护士,能够很快克服难题,找到方法对策,实现优质护理,满足健康需求。关键在于她们的护理技术和方法的信息化,能彻底改进效率低下的传统护理流程,多快好省地实现护理目标,满足病人的个性化需求,拓展护理服务的领域范围。

(三)缩小院校差距

现代医院的信息化走在学校的信息化之前是不争的事实。所谓“零距离”培养人才,目前的主要方法是开展院校合作、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与教科研同步。尽管如此,院校之间的信息化差距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建设仍是学校的“短板”所在。开设《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3]实现院校之间人才培养接轨,最终能带动学校护理人才培养的信息化和护理实训基地的信息化。改革的积极效果是:在护理人才培养中,明显缩短院校之间的信息化及管理差距。

二、课程建设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重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和创新教学方式等内容。

(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目标的内容应纳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尤其是在《方案》的第一部分“学制与培养目标”中,要明确描述护理专业学生应该学习的护理信息知识,掌握临床常用的护理信息技术,必须具备的护理信息素养等。在第三部分“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中,应阐述护理信息化的价值和岗位需求,护理信息采集处理与护理服务、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列出《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名称。在第四部分“主要课程与设置”中应将《护理信息技术》列入专业必修课程,规定教学总学时及学分,提出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实训要求。

(二)课程教学体系重建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含有横跨护理、信息、工程、管理等四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根据知识技能之间的逻辑关系,该课程应列入专业课程体系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块。若为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考虑,其教学应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实施为宜。因此,需重建护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融入《护理信息技术》课程。

(三)课程标准重新开发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案例分析等七方面进行阐述。即《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性质具有应用性、技术性和职业性;基本理念是培养信息知识丰富,信息技术能力突出,信息素质良好的当代护士;基本设计思路是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护理技术与信息技术相渗透,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补充;课程目标由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三方面组成;内容标准分六个模块(后述,详见“教材开发”第二项内容――结构组成模块项目),每个模块由内容标准描述、案例分析和应用建议等三部分组成;实施建议包括教学资源建设、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四方面;案例分析则从医院临床护理一线的应用实例中选取。

(四)教学方式创新改进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分别落到来自医院、学校和企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肩上。团队人员均是《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开发建设课题组成员。课前实施集体备课,编制授课计划,参与“五课”(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教研与“两课”(研究课、示范课)评比,安装实训模拟环境。按照“理实一体化”和“教科研”相结合模式组织授课,以实用为先,需求为重,效率提高为本,实施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学。

三、教材开发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材开发。国内《护理信息学》等相关书籍数量少,内容窄,理论知识偏重,实践应用不足,改革创新程度不够,难以胜任护理服务信息化需求。

实践中,《护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开发分为规划、实施和完善三个阶段进行。规划阶段着重解决内容、形式、体例和争议问题;实施阶段重点解决装备、实验、试讲和质控问题;完善阶段注重评价、取舍、调整和提高问题。课题组应对能够全程参与并能发挥积极作用的开发人员精心选拔,以保障上述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鉴于《护理信息技术》的内容、形式和体例结构对教材的生命周期和开发前景至关重要,以下再分四点阐述。

(一)内容紧贴临床应用

关于《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取舍,取得的共识是:紧贴临床护理应用,[4]明显提高服务效率,具备普及应用前景,体现护理理念的信息技术率先纳入。以实用、先进,能够为护理服务带来实效,为护理对象带来实惠为原则选材。不分国家和地区,不拘专护和特护,凡有先例已在临床应用的护理信息技术,兼收并蓄,分类筛选,保证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如护理信息管理应用技术、物联网人体生命信息采集技术、[5]循证护理技术等被率先列入教材内容。

(二)结构组成模块项目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现分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护理信息管理平台操作、临床护理信息技术实务、护理文书信息化拓展、护理科研信息采集和护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等六个模块,每个模块内安排4~7个学习项目,累计有28个学习项目,每个项目内安排3~5个学习任务。[6]

(三)强化实践技术操作

六个模块各含3~4个学习项目,均以案例导入法引入项目学习的主题。围绕主题,突出技术应用与操作。技术技能的实训操作,既符合护生年龄段的学习特点,又切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还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训性质,由此确定《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属于实训实践课程的地位。

(四)安排思考实训作业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授课总学时规划在36学时(2学分)内。课后思考与实训作业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内容的个性化拓展部分,包括问题思考、调查研究、创新设计、文献查阅、技术循证、探索讨论等,都不是常规的是非题、选择题、判断题、解释题和问答题。让学生跨越时间和空间,走进医院和社区,其目的是拓展护生视野,扩大实践范围,深入临床护理,密切院校合作,培育信息素养,强化操作技能。《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已于2011年8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四、教学改革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新颖性和技术的先进性要求其教学方式应有新颖性和创新性。教学团队两学年的实践教学,基本形成以下共识。

(一)案例导入教学

从众多的护理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中挑选出具有典型教学价值,反映客观现实问题,能够揭示问题本质且正在护理服务中实施的项目,以故事情节方式讲述,引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本质,阐明内在道理,寻求技术解决方案。这样的导入方式也为护理信息化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思维空间。

(二)实践穿插理论

教学改革实施提倡教师在传授技术技能的前提下,穿插基本原理的阐释,贯通技术与应用之间的联系,加深对应用技术的理解与掌握。

(三)一线护师授课

让临床一线护理带教授课,尤其是让参加医院护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有国外医院访问阅历、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护理服务的护师授课,比专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授课效果更好。她们有专业护理技术,有信息技术应用经验,能够准确把握护理信息化的精髓,上课生动直观形象,临床实际联系紧密,护生非常欢迎。

(四)模拟医院环境

医院护理信息化环境与校园护生实训环境之间的差异通过三种途径解决。一是医院提供见习环境,二是医院管理软件开发公司提供测试环境,三是学校提供仿真环境。实践表明,三种环境组合才能解决《护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问题。开始阶段,第三种解决途径比较现实。因为医院要求正式在岗护士凭密码身份才能登陆系统环境,软件开发公司不可能提供数百个操作工位给学生使用,唯有学校建设仿真实训基地,才能解决批量实训的问题。提高阶段,需要三种途径结合,建设医院仿真环境的实训教室,移植部分临床护理数据建库,让护生进入仿真的医院信息系统,体验护理信息处理的实际流程。

五、观念更新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一般由医院、学校和企业三方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承担。各位教师对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课程教学与课程评价的理解和认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课程观念(课程观),正确的课程观将决定教师对该课程的认识程度和采用的教学方式,从而呈现不同的教学质量。

《护理信息技术》的课程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1)课程面向广阔的健康护理领域,不分时空,城乡社区,直至每位居民;(2)课程重点关注临床应用,实用为先,质高为优;(3)课程难点是把握技术要领,包括深刻领会、重点把握、融会贯通护理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和利用的技术等;(4)课程宗旨在于培养护生心智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而非单纯地完成课程规定的若干教学任务。

更新《护理信息技术》课程观,目的是让授课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内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持续创新教学方式。

六、反思建议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施已有两个学年,尚需从以下六方面继续改进。

(一)“院校企”三方合作开课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与教学离不开医院、学校和企业的三方合力。医院临床护理服务需求是新兴课程建设的原动力,信息技术开发公司是课程建设的技术保障,学校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导力量。学校成立由“院校企”共同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为《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量体裁衣,把脉问诊,科学规划《护理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方向,开发切实适用的课程教材,解决实验实训的软硬装备问题,促进生动活泼的课程教学,改变当代护士的培养模式。

(二)实验实训室可建在医院

教学实践证明,在医院进行部分实训教学效果更好。学校可出资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医院建设仿真实训室,在医院网络环境下实践操作,生动形象,一目了然。护生操作的数据安排在专门的实训数据库中,不会影响医院的正常业务数据。实训操作的数据可实现安全监控与保护,不泄露病人隐私信息。医院环境能方便护生现场观摩临床护理信息化的仪器设备操作与运行。[7]

(三)作业练习结合创新设计

课程教学的作业练习内容不能局限于书本和校内,要面向医院护理和社区卫生服务开展护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社会调查和观察思考。让学生知晓各地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之间的信息化差距,激发解决多样化、个性化、家庭式护理的创新设计热情,组织创意设计护理信息技术应用的项目作品或方案。护理信息技术的创意设计或实施方案,能将课程教学引向实用创新阶段,也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引进课程教学。

(四)改进教学方式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所有教学内容既很实用又具吸引力,需要的是放宽视野,拓展思路,面向应用,深入调研;学会观察,善于分析,创新设计,动手实践。

(五)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

课程教学团队的“双师型”要求,实际是指教师既有临床护理技术,又善信息技术,还要懂管理技术;既能动手应用,还能参与开发。社会需求是课程建设和教学的推手,也是教师成才的机会。职业学校不同专业之间的教师跨专业培训是“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的主要途径。

(六)新教材应滚动开发,不断更新

跨入21世纪,医院信息化在国际、国内信息化的带动下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未来医院的电子病历和社区的健康档案、市民一卡通、卫生服务一卡通、医疗物联网等应用将在全国迅速普及,《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将列入所有护理专业的教学之中,其本身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滚动开发,完善体系,才能适应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玲,华危持,王新宇,等.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31).

[2]陈玲,华危持.数字化医院背景下护理信息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护理研究,2011(22).

[3]彭鹏.五年制高职护理教育开设护理信息技术课程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4).

[4]杜宏,朱永健.护理信息技术在病区工作中的设计与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4).

[5]范德兰,张艳,王再超,等.物联网应用与临床护理的创新发展[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4).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篇7

一、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融合的内涵

人类步入21世纪,这是一个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个现代人,正确利用信息资源是一项基本技能。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库,如何利用好这个宝贵的知识库以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是当今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点。在这样的背景下,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包括文字、图形、语言和声音等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存储、传递和查询检索的技术。整合,不等于混合,对于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来说,更不是简简单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远程教育相加,而是指把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它们看成一个整体,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融入远程教育的各个方面,更好地提高远程教育效率,达到“1+1≥2”的效果。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整合,是社会和时展的客观要求。而在整和过程中,注重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融合是关键。

二、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

1.教学资源建设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教学资源建设,是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建设过程,不可能一下建成。通常情况下,都是经过批准,直接从市场上购得已经比较成熟的现成教学资源。教学业务系统,是由教学平台系统和教务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都是直接为远程教育机构的学员和教师服务的,是与学员和教师关系最为密切的系统,因此重要性最突出。对于办公信息系统来说,它所包括的内容有很多,比如,远程教育机构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对外信息、教室与宿舍管理等。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证其与教学业务系统的兼容性,将它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支撑远程教育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平台。教学资源建设是基础,在建设过程中,除了注重资源的质量外,更应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2.远程教育信息建设工作应该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在远程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教学业务系统建设是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教学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在对教务管理系统的建设上,应该与时俱进,在传统的教务管理系统基础上作相应的创新改进。比如,将传统的学年制管理模式转为学分制;关注学员主体由学历教育者变为培训学员以及学员种类也越来越多的现象等等。在教学平台建设方面,要考虑到远程教育的学员大都在地域上是分散的,因此要注重有线电视、卫星广播和互联网组成的“三网合一”的教育信息传递方式,在平台价格合理的基础上,确保师生之间以及学员之间能进行实时性的和非实时性的交互活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总之,远程教育信息化是现代远程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第一步,通过良好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大提高远程教育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提高远程教育机构的办学和服务质量。

3.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要点

近几年,我国也已经认识到现代远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所以目前来说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也得以迅速发展,国家教育部将现代远程教育的重点定位在成人继续教育上。现代远程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现代化的管理、现代化的技术和现代化的服务。而信息系统正是能满足这些现代远程教育要求的最重要的工具。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就是远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

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融合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所有的信息系统都应该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提高教学服务质量”的原则;

第二,对整个服务的链条进行延伸,将服务内容拓展,比如,由现在主要以入学后的教学管理为主向前延伸到招生、收费等服务项目,向后延伸到就业甚至是校友服务等项目;

第三,创新思想观念,做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加强对学员的服务,包括任何与学习相关的事务的服务;

第四,加强学习过程中各个主体间的交流互动,注重信息反馈,保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闭环教学管理,从而有效提高远程教学质量。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办公信息系统、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业务系统。有了办公信息系统,开展远程教育的院校就可以准确及时地将诸如招生信息、就业信息等内容到学校的主页上,大大提高了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

三、web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整合

搭建好的远程教育信息化系统是提高远程教育效率的第一步,好的信息化系统只有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和远程教育进行整合,才能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web技术是intenet上近年来最为流行的一种信息服务方式之一,它的应用为开展以互联网络为基础媒介的远程教育活动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和资源基础。基于web技术的远程教学模式,为广大学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建立在高速网络平台、多媒体和分布计算等最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其最为显著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教育的本质。web在远程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远程教学系统中的新用户注册、网上答疑、课件系统以及包括远程测试在内的许多功能模块都是通过web网页设计并且通过web数据库技术实现的。web技术可以提供静态网页和动态交互网页两种远程教育服务。比如:电子教案就是静态网页的运用,而作为辅助教学功能的BBS聊天室则是典型的动态网页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篇8

【关键词】一键式;webGiS;预警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6%[1]。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2]。将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快速地传送至政府、公众及相关管理部门,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成为气象部门急需解决的难题。

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国民经济活动对气象服务需求具有多样性、及时性、时空和要素的不确定性,对互联网时代,探寻高效、便捷、自动的公共气象服务方式,提出更高的需求[3]。气象服务平台是将所有的气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分析的业务平台,该平台的技术开发是多方面的,数据库的应用还有Ftp文件的传输、C,S和B,S架构模式、iiS服务配置、webGiS技术的应用[4]。所谓“一键式”网络的本质含义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构建出虚拟的交流,沟通,互动与协作的空间,使用户在最短的时问内,获取最多,最有效的信息资源[5],是整合现有的各种气象产品手段,建立产品渠道管理调度系统和统一、快捷的发送机制,实现产品自动化、快速化和一体化,同时在平台上可以显示产品的状态、发送、接收情况和统计汇总信息等,为广大民众争取有效防范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提升了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天津气象服务内容广泛,涉及城市、海洋、流域等多种专业服务信息,由政府等管理部门、企业、社会公众构成的服务群体非常庞大,目前,单次服务用户可达1.2万户,因此,设计合理的信息平台,及时接收、处理和传送服务信息,达到高效传递预报预警信息是研发“一键式”预警信息平台的主要目的。

1、平台设计方法简介

1.1设计思路

在地质灾害防治区内自然和社会经济基础信息基础上,利用“一键式”的快捷方式,快速收集、处理、存储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通过合理分配系统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向特定的区域、部门、人群预报预警等气象信息,及时为政府防灾减灾和社会公众决策提供服务。“一键式”平台的宗旨是:充分利用社会公有资源,采用各种先进、可靠的技术手段,建立起权威、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渠道,形成覆盖面广的预警信息与服务系统,使公众在预警信息后及时接收到预警信息,覆盖绝大多数人群。

1.2总体架构

系统由安全体系、标准体系、信息采集、渠道、一键式、运行监控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信息采集是由数据自动采集配置、预警信息采集、灾害信息采集等功能组成。管理预警信息从监测、生成、处理、存储的全部流程,为信息提供数据基础。

“一键式”预警由信息接收处理、渠道管理、信息发送模块等功能组成。管理预警信息制作、渠道配置、格式转换、身份认证、预警、反馈等业务流程,为信息的及时有效提供保障。

渠道包括现有和在建的适用于预警信息平台,系统采用统一的预警信息编码格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未来各种新增的预警信息手段均可以轻松地整合到此框架中。

业务对接是体现系统与部级、地市级、区县级预警信息服务站的对接关系。

联动系统包括与该平台相关的行业数据、业务对象、以及决策指导等相关的应用系统。

标准体系主要依托已有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标准,为系统的建设、使用和运行提供规范。

安全体系主要通过身份认证、密码管理等方式,提高系统安全管理级别。

该平台与各信息手段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依托和整合的基础上。系统建成后,不会替代原有各种信息平台,仍将保持原有的工作方式和业务逻辑,只增加与本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接口和统一信息入口,使原有的手段可以本平台的预警信息,形成该平台预警信息的整体框架。

1.3数据处理流程

“一键式”信息数据处理流程为:接收信息处理信息信息存储信息运行监控信息反馈。

信息平台主要负责各类灾害气象预警信息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平台所收集的预报预警信息主要来自灾害气象服务系统和本系统中的基础信息收集分系统,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平台对数据进行管理,平台的基础信息收集分系统将各类数据信息按事先划定好的范围、类别和级别进行分析和处理,经过处理后的预警信息数据将被保存在信息存储管理分系统,同时通过综合管理预警信息,综合管理分系统利用多种联动方式进行灾害预警的,如通过相关预警区域的农村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预警信息等,信息终端所获得的信息将结果信息返回,回执信息将被自动反馈给平台。如图2所示:

“一键式”信息重点整合气象部门现有手机短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信息手段,集中控制乡村气象LeD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基层信息手段,通过接口封装、远程调用,实现信息统一平台操作、统一接口调用、手段共享、一键式多手段全网络。区县级气象部门在不需要建设众多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共享市级气象部门的系统资源,实现一键式多手段。

2、技术特点

信息采集、“一键式”预警相互独立,它们之间数据交换全部通过信息基础数据库完成。逻辑上划分为三个层次,由上至下依次为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

应用层为windows环境,采用Java开发。服务层为windowsServer环境采用基于J2ee和webGis的整体解决方案。数据层为windowServer环境,以SQLServer2005数据库为基础。

软件整体性能以便于与用户使用,系统响应迅速、性能稳定为核心,满足多用户,7×24小时不间断业务运行的要求。软件将在系统级采用应用阵列技术和备份技术,实现资料存储安全性。在应用级,以用户管理和基于密钥卡的硬件认证技术实现气象信息的安全管理,软件以长期业务运行服务为目标,能够适应气象业务不断发展带来的底层数据资料、上层业务共享服务需求的变化,满足气象资料的时空复杂性要求。

2.1信息采集包容性。任何格式信息采集的对象目前主要有数据库、局域网共享文件、Ftp文件,通过技术手段将各种不同的文件按照统一的格式处理成系统所需的信息。

2.2数据库存储方式。采用数据库连接方式,主动获取源系统的数据。数据库可以通过数据库连接(DBLinK)直接读取。对于异构数据库可通过编写程序脚本连接源系统数据库来获取数据,需要建立专门的连接池来处理。使用程序脚本抽取数据,一方面便于etL统一调度的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在将来进行扩展,针对多种数据库(oracle、sqlserver、sybase等等)甚至tXt、XnL、eXCeL等特殊格式的对象进行处理。

数据库数据采集是通过建立数据库作业定时将所需要的数据自动采集到信息数据库中,采集的主要内容为自动站实况数据、陆地天气预报、海区天气预报。

2.3文件方式数据采集。根据不同的数据文件格式,分别采用jaxb技术、jacob技术对文本、文档、报文等文件进行解析。Ftp和共享文件的采集主要是采集文件类数据,可以进行定时自动采集、实时自动采集、手动采集。

2.4“一键式”信息。手段目前主要有短信、传真、邮件、声讯电话、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六大类手段;通过建立短信接口、传真接口、邮件接口、12121接口、电子显示屏和大喇叭接口等,智能解析并送到相应的平台,实现信息的“一键式”分级分类多渠道快速,同时在平台上可以显示产品的状态、发送、接收情况和统计汇总信息等,通过建立服务产品、服务用户、发送方式的绑定关系,在产品时,只需要对内容和发送渠道进行审核,系统就会自动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方式和接口进行信息,实现“一键式”多点、多渠道,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区、县级气象部门中的气象灾害预警机、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渠道的集中控制。

2.4.1短信接口。由现有市、县局短信平台提供数据接口,该平台通过给接口发送短信内容完成短信的发送。利用现有短信平台分别建有移动短信信息库、联通短信信息库、电信短信信息库,短信信息平台能够将写入特定表中的第三方数据自动发送到序列中,等待信息,该平台采用直接连接短信平台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交互。

2.4.2传真接口。利用现有市、县局传真服务器提供数据接口,系统通过局域网共享的方式将发送内容文件和发送配置文件(ini)推送给传真服务器。服务器定时扫描临时文件,当发现配置文件后,服务器将按照配置文件的内容搜索对应的内容文件进行处理并向指定的传真发送信息。

2.4.3邮件发送接口。利用javamail技术,系统开发邮件的发送接口将信息按要求自动推送到相关用户处。

2.4.4电子屏幕接口。电子屏幕接口实现两个功能:(a)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接口,该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将所要的信息按照预定的格式推送到电子屏平台。(b)通过定时任务获取电子屏幕的在线状态。

2.4.5大喇叭接口。系统利用Jni技术直接访问大喇叭厂商提供的动态链接库,将所要的信息推送到大喇叭平台,并且能够获得大喇叭的实时在线状态。

2.4.6数据库设计。信息表结构为:信息表id、信息标题、信息内容、创建时间、创建人编号、创建人姓名、时间、有效时间、人姓名、编辑人姓名、编辑时间。

信息编辑表为:编辑表id、信息id、短信内容、邮件主题、邮件内容、声讯内容、大喇叭内容、传真内容、方式、地区。

信息表为:编号、编辑编号、预警编号、类型编号、方式类型编号、时间、反馈时间、状态等。

2.5关键技术应用与作用

2.5.1JaVa。JaVa语言相对其他语言简单、容易精通,内部有完整的安全机制能够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不会因为技术人员的疏忽为系统埋下不可预知的隐患,满足了气象部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JaVa开发的系统不受平台限制,“一次编写,随处运行”,Java系统可以运行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上,可以整合、利用本单位现有的软硬件环境,不需重新购置一整套新设备,避免了资源浪费。

2.5.2weBGiS。webGiS可简单定义为基于web环境的GiS。充分利用GiS在信息系统中的互联网优势,就成为GiS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系统集成的角度,综合openGiS,eSR,intergraph的观点,基于万维网的GiS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webGiS是一个开放系统。注重数据共享、软件重用、跨平台运行和易于集成等。简单地说,它能够共享多种来源、多级尺度、存放在不同地点的地理数据;能够通过对象管理、中间件和插件等技术手段与非GiS系统(如Delphi)集成;并能够通过Java、CoRBa、DCom等技术跨平台协作运行,支持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等。开放式系统使GiS用户、软件开发者、系统集成者都得到益处。

第二,webGiS适合在万维网环境中运行。将GiS软件与web服务器集成,通过普通浏览器,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操纵网络GiS,享用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从而将GiS扩展成为公众服务系统;同时拓宽地图出版渠道,降低数据散发成本,提高地理数据共享程度。

第三,webGiS支持数据分布(datadistribution)和计算分布(distributedprocessing)。GiS服务器为局域和远程用户提供GiS服务,如地理数据目录服务,地理数据存取服务,地理空间分析服务,地理模型系统服务,地理空间可视化服务等。通过互操作技术,一个GiS处理过程可由多个GiS服务器协调完成,它们共享分布的数据对象,在多个不同的平台上协同运行,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

2.5.3Jmail。Jmail是一种服务器端的邮件发送组件,和个人用的客户端邮件软件有所区别。Jmail是软件编程人员在编写发送与接收电子邮件程序时所使用的一种组件,通常情况下,普通用户用不上这种组件。

Jmail组件的功能主要的功能和特点如下所示:

(1)支持发送附件。(2)支持在HtmL邮件中嵌入图片附件。(3)支持多收件人。(4)支持保存详细的日志,便于用户查看问题所在。(5)支持设置邮件发送的优先级。(6)支持多种格式的邮件发送,比如说以HtmL或者tXt的方式发送邮件。这是个免费的组件。(7)支持密件发送功能。(8)支持抄送和紧急发送信件功能。(9)支持邮件合并和群发功能。

2.5.4LoG4J。系统采用log4j技术对登录及用户操作进行日志记录。Log4j是apache的一个开源技术,支持将日志信息保存为不同的形式。

2.5.5eLt。etL,extraction-transformation-Loading的缩写,中文名称为数据提取、转换和加载。etL负责将分布的、异构数据源中的数据如关系数据、平面数据文件等抽取到临时中间层后进行清洗、转换、集成,最后加载到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中,成为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的基础,本次设计即采用etL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加工。

2.5.6Jni。Jni是Javanativeinterface的缩写,中文为JaVa本地调用。它允许Java代码和其他语言写的代码进行交互。Jni调用本地C和C++等语言已编译的程序功能,使用java与本地已编译的代码交互,通常会丧失平台可移植性。但是,有些情况下这样做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必须的,比如,使用一些旧的库,与硬件、操作系统进行交互,或者为了提高程序的性能,Jni标准至少保证本地代码能工作在任何Java虚拟机实现下。

3、小结与探讨

(1)关键点

该平台相互独立,系统间数据交换全部通过信息基础数据库完成。

采用基于J2ee技术体系的三层分布式应用体系架构,将用户界面、业务逻辑与数据资源等进行有效的分离,以保障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稳定性。

选用灵活多样化的信息展示辅助工具,webGiS工具要实现缩放、移动、图层叠加等功能,统计图表实现动态生成,支持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基本展现形式。

(2)思路与原则

为了保证该平台的质量,在进行系统设计、开发、部署和运行管理规划时将遵循如下原则:

依托现有,兼顾发展。在该平台建设中要尽可能整合和利用已有的、在建和将建项目的相关资源,使该平台既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又与相关平台有机结合,避免重复建设,同时要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和开放的体系结构,力争做到技术先进,系统开放,设计过程始终以开放性和兼容性为设计原则,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该平台各项功能,并以满足实际需求为最终目的。

统一标准,制定规范。对所管理的各类信息在管理方式、格式及质量等方面遵循标准规范,使该平台能够随着业务量化轻松地扩展和升级,从而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所有技术和设备也都要遵循现有的标准和行业规范,不同厂家设备能够相互兼容。

软硬并重,注重应用。重视该平台的硬件建设,关键的是解决信息手段的人群覆盖率;应用软件系统是整个平台发挥效益的基础,要重视其研发质量,以满足系统的应用需求。

安全可靠,运行稳定。该平台要做到安全可靠,同时注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24小时不间断业务运行要求。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现代图书馆;图书馆变革

一、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现代图书馆特征

1.图书馆馆藏多样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1世纪图书馆将是多种知识信息载体共存的时代。图书馆在收藏形式、收藏类型、收藏范围上有很大的改变。馆藏将集印刷型、视听型、机读型、网络文献、电子文献为一体。

2.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

网络信息资源的日益膨胀以及纸本文献的快速增长,使得任何一个图书馆收藏所有门类齐全的文献资源成为不可能。图书馆只有馆藏数字化才能实现联合、共享资源之路。

3.图书馆管理全盘自动化

我国图书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图书馆工作的自动化。现代化图书馆从图书订购、编目、流通以及期刊的征订、管理,还有其他许多馆内业务的开展(网上信息、文献再加工、网上新书推介等)都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进了图书馆现代化发展。

4.图书馆服务快捷化

各种现代化的存储检索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给读者借阅、查找文献资源创造了极大的便利。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查询终端,快速地查找馆藏所有文献,本馆一时找不到的文献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系统进行查找。还可以实行馆际互借。

5.图书馆服务网络化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发展给图书馆业务开展提供了更多形式和内容。现代图书馆传递信息的方式更加依赖网络,人们获取信息的时空区间大大扩大,因此,基于网络的网络信息服务、传统图书馆服务的电子化发展、网络导航、网络电子报刊提供等等,都是现代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内容。

二、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促进图书馆发展转变

1.图书馆服务观念的转变

传统图书馆具有固定的物理空间,是一个固定的场所,读者必须到馆才能接受图书馆的服务,而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图书馆将向虚拟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并发展较快。这些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正因为图书馆的虚拟化和数字化,图书馆在服务观念上将不再以数字为中心,而完全以用户为中心。

2.图书馆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及服务水平的转变

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图书馆手段的改变,指的是图书馆不断把现代化设备及现代科学技术移植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目前,图书馆引进最多的技术设备是计算机与网络、光盘和缩微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居主导地位,其信息量大,信息检索迅速、准确,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与应用使信息资源的整理与检索、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实现了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使馆员能够从繁重的手工查询、编目、整理工作中解放出来,给馆员创造了更多的便利和宽松的工作环境。同时,为读者充分享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缩微技术应用在图书馆既保持了图书的信息内涵,大大缩小了图书的体积,节省了信息存储空间,而且存储标准统一,便于保管、传递及提供利用。光盘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实现信息快速检索及全文图像存储,从而方面了用户自动化检索、网络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应用将使图书馆不仅能进行原文信息管理,而且可对声音、图像等图书资料进行全面综合管理,为用户查找图片、图像、声音、文字等信息提供了技术和信息资源方面的保证。正是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快速发展,才使基于网络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现代图书馆在服务方式上提倡主动服务、上门服务、自动化服务、网络信息服务,现代图书馆可以扩大服务范围,打破时空阻隔,为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读者提供不同的特色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在服务内容上增加更多的项目,服务更深入,包括网上信息咨询、网上导航。网上特色数据库、网上专业数据库、网上个性化服务。总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方式更灵活、方便、快捷。服务内容更多更深入,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3.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转变

大量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保障,高质量的馆藏是为读者服务的基础。所以,现代图书馆改变了图书采购意识,图书馆根据本馆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会适时地调整馆藏结构。首先,保证馆藏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续型。其次,信息资源建设不能单纯以数量来衡量馆藏的价值。

4.图书馆馆员素质的转变

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促使图书馆馆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网络信息资源开发能力、网络管理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图书馆员不仅具备图书情报或信息管理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计算机和网络管理技能。

5.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深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图书馆是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存储、检索和提供利用的教育文化机构,并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现代图书馆成为藏书中心、教育中心、信息中心,理所应当承担起社会教育职能和传递信息的职能。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现代图书馆除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和社会教育的职能外,还增加了传递信息职能、开发智力资源及文化娱乐职能。现代图书馆成为人们终身教育的场所和文化娱乐场所。图书馆对读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对读者进行信息检索、信息评价、信息整合、信息利用的教育,从而提高读者检索利用信息的能力。这既是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体现,也是对读者开发智力资源的体现。现代图书馆设有多功能演示厅、学术报告厅、体育活动厅、健身房等,为读者提供文化娱乐场所,丰富活跃了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由于网上资源大多是可免费得到的,因此,探索利用网上资源的途径,加大网上资源的开发力度是解决当前图书馆购置经费紧张的一种办法,也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田平.图书馆管理的五个标志及其内涵分析.图书情报知识,2002(4).

[2]蔡莉静.相待图书馆入馆指南.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内容篇10

〔关键词〕医学信息;服务创新;医药卫生科技创新

1号|言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在知识激增的今天能否及时获取前沿性的医学科技信息已成为影响医学科学研究质量和科技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医学信息工作人员在服务上要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随时了解学科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增强信息服务的时效性[1-2]。由于医学信息服务的层次直接决定了医药卫生科技创新的水平,所以医学信息机构必须充分发挥好医学信息服务功能,促进医药卫生科技的创新,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

2医学信息服务在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2.1信息保障作用由于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创造性、探索性、连续性等特点,其创新各个阶段都与医学信息服务密不可分,医学信息的获取行为贯穿于医学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医学科研人员需要各类学术论文、会议论文、学术期刊、科技动态、科技查新、专利申请、统计资料等众多医学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人员首先要了解医学科研人员对医学文献的要求,包括所选课题的目的、研究内容、技术指标、文献种类、检索年限等,然后围绕课题的范围,通过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利用网络和数据库等各种渠道,不同角度广泛搜集、整理、提供国内外医学研究域各个学科和各种类型的文献和知识信息。帮助医学科研人员掌握医学最新科研动态,确立切实可行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制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细致的技术路线,使所选课题新颖、先进、可行,保证医学科技创新能科学、高效、快速地实现,为医药卫生科技创新顺利进行提供信息保障[3]。

2.2信息推送作用信息服务人员应根据课题的进展情况不断地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在初始阶段,可提供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题文献目录、索引、文摘和全文等;在进行阶段,可根据研究进展,将课题的原始文献进行浓缩、提炼和归纳,提供专题报告或文献综述等,充分利用医学信息资源来指导和调控课题研究按照正确目标进行。在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始终要以医学科研人员的需求作为获取医学信息的动力和目的,精心制定信息服务计划,以便在资料的收集、处理、储存、检索和传递等环节上实施分阶段、有步骤、高效率、多途径的信息推送服务[4]。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不断会有与课题相关的创新成果和信息报道出现,因此需要根据医学科研人员课题研究的动向,不断定期主动推送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收集到的密切相关文献,以便医学科研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同领域的最新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并从中得到启发,开展新的医学科技创新研究。

2.3信息传递作用科研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医学科研创新成果能否顺利、及时、有效地转化到应用领域,医学信息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科研创新或阶段性研究成果出来后,需要医学文献信息的传递,以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正是因为医学信息在深度与广度上的传递为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注人了强大的推动力,促进了医学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同时对医学信息资源起到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作用,也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因此医学信息工作人员必须努力将丰富的医学文献信息转化为高科技含量的信息产品,将巨大容量的知识信息快速准确地进行整理加工,转变为医学科研人员可方便利用的有序知识信息,以便能够迅速汇集、及时提炼、便捷传递医学信息。医学信息部门应通过网络化、自动化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尽快促使医学信息有序化地交流传递,不断扩大信息辐射面,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医学信息服务,积极发挥医学信息机构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医药卫生科技创新的进步和发展。

3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医学信息服务创新

3.1服务理念创新进入21世纪,材料、能源、信息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内容的"3大资源",其中信息资源是3大资源中最重要的开发资源[5-6]。以往的医学信息服务观念陈旧,缺乏竞争意识。要更新自身根深蒂固的传统服务理念,变以往被动的服务形式为主动的服务形式。首先,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主动开拓医学信息市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用户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依靠功能齐全、运作高效的医学信息市场来推动和促进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其次,医学信息服务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医学信息工作既是艰苦的思维劳动,又是开拓性的工作,要做好医学信息服务,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增进敬业精神;第三,医学信息人员应把满足信息时代医学科研人员的文献信息需求作为信息服务的宗旨,努力适应新时代医学科技创新的需求,掌握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服务的新技能,增强信息素养。时刻密切跟踪国内外医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创新的医学信息服务理念为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提供系统性、预见性和前瞻性的服务。

3.2服务模式创新医学信息的价值决定其社会效益,产生社会效益的关键取决于医学信息人员的服务模式。传统的医学信息服务对象主要是医学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人员,其服务模式主要是简单的资料检索、获取和传递等,医学信息机构没能很好地发挥医学信息服务职能作用,也没有充分地体现医学信息的价值。现代信息服务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迅速、准确、高效地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7]。为此更新服务模式势在必行。首先,医学信息服务的模式要由分散独立型向一体化融合方向发展,信息服务人员要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对资料工作、信息研究和科技查新各个业务环节的信息服务手段进行创新,促进医学信息服务机构彼此之间内部信息的交流、互动与整合,争取实现传统服务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其次,医学信息服务人员对医学信息资源的加工应以"充分利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精、深、快为目标,医学信息的加工不要只局限于表层、浅层和外层,必须由针对信息表征的浅度加工转向针对信息内容的深度加工,以满足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医学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第三,努力做好反馈性医学信息服务,在医学信息加工中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听取医学科研人员的意见与建议,对其密切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提供有使用价值的信息。充分发挥医疗卫生单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人才、资源和学术优势,加强医院、研究所、院校的横向联合,以保证资源的共享,更好地为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服务。

3.3服务项目创新在传统服务项目基础之上拓宽思路,根据医学信息用户不断变化的个性化文献需求,开展特色服务。(1)个性化定题服务。个性化医学信息服务项目强调针对具体用户的需要和过程而提供连续[8]。信息服务人员应主动调查了解医学科研人员密切关注的学术动态,通过相关的数据库获取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最新信息,分析相关专业各种理论、学术、技术的趋向,对有关医学信息进行系统性地收集、加工并从中提炼出对具体用户科研创新最有价值的医学信息。提供从知识获取、重组、创新到集成的个性化服务。(2)针对性专题服务。根据用户的专题性质、内容以及需求,定期地向医学科研人员和有关部门提供医学信息服务。捕捉医学科研新动向,及时选定课题进行专题信息调研,开展课题筛选、课题动向跟踪服务,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信息报道、信息反馈分析,为领导决策和医学科研人员立项提供快速准确的医学信息服务。(3)培训服务。开展常用数据库检索方法和检索技巧的培训服务,教会医学科研人员从大量原始信息资源中颤别、筛选、利用有价值信息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其对医学信息的搜索能力和利用能力,消除利用网络的障碍。医学信息机构应定期举办短期培训班,培训方法需要根据医学科研人员的实际水平分层次进行。对于一般用户,主要是进行网络基础知识的普及和信息意识的培训;对高层次用户,主要是进行有效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培训,以期提高医学科研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3.4人才培养创新要想做好医学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机构必须拥有一批素质高、业务精、懂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现代信息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人员必须是熟悉情报理论和方法,有较好外语、计算机水平和较强综合分析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目前医学信息人才队伍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很难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从业人员的专业结构、知识层次、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应从以下3个方面人子。(1)加强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和信息意识的培养,特别要重视信息服务人员的超前意识、求异性、分析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能够在收集信息、分析判断信息、提炼最新研究成果、满足医学科研人员信息需求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2)加强医学信息人才培养力度。在全面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上,树立以岗位锻炼为主要培训途径的观念,通过岗位培训、参加学术会议及各种科研活动的形式加快人才培养速度。从工作实践中培养出整体素质较高的专业信息服务人才。(3)加强现有医学信息人才继续教育。要区分层次,重点培养,选派事业心强、有发展前途的医学信息服务人员去高等院校或兄弟单位进一步深造,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力争使医学信息人才在素质、层次以及结构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和提高。在提高整体水平的同时,稳定现有医学信息人才队伍,防止人才流失,保障医学信息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4结语

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在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医学信息服务创新是医药卫生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条件,在医药卫生科技创新的实施过程中起到支持、促进和指导作用,在医学科技创新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万丽芳.科技信息服务如何助力自主创新[1].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70一71.

2潘卫.医学信息服务创新与医学科技创新[JJ.医学信,息,2007,20(5):801-802..72.

3郑萍,王秦玲,罗书练.发挥医学信息服务在医院科技创新中的作用[1].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6,27(3):239-240.

4刘宏军,王海音.科技查新作用的延伸与扩展[JJ.现代情报,2009,29(7):144-147.

5张静海.医学信息资源与医学科技创新[JJ.中国科技信息,2∞8,(21):228-229.

6黄正东,曾艳彩,高月,等.谈知识经济时代医院的医学情报建设[1].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棚,16(1):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