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景观设计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7:34

道路景观设计要素篇1

【关键词】道路景观;城市道路;设计

1前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要部分,是城市中分布最广、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城市设施,除了其最基本的功能外,它在城市景观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可以把它放到体现城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志的地位。从城市景观的角度赋予城市道路多么重要的作用都不为过。而道路景观在交通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城市是凝固的音乐,道路网络恰如流畅而富有韵律的五线谱,由于流淌而产生动感,形成了美妙的旋律。以下,我们将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构成要素、现状分析、研究内容、研究要点、原则思路等6个方面对当前的文献进行综述。

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

自十九世纪末,各国学者就相继对车桥耦合振动进行了大量研究,称其研究为古典理论。古典理论对车桥模型进行了大幅简化,桥梁模型均是连续的,主要是对车辆荷载的模拟有了一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对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周艳薇从三方面进行了考虑,1、城市道路的不易变更性,2、城市道路网是组织城市各部分的“骨架”,3、城市道路是城市景观的窗口,也是城市风貌、特征的突出表现。并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构成要素。

郭志刚指出:城市道路景观大致可以分为道路本体景观、道路附属设施景观、道路区域景观以及与道路历史文化相关的人文景观等几类。

道路本体景观是指构成道路本体的要素形成的景观。构成道路本体的要素包括道路线形走向、道路竖向以及道路横断面布置、路面铺砌、隔离池、栏杆、道路绿化、挡墙、护坡、立交桥和人行天桥等。道路附属设施包括照明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如交通标志、标线)、公共设施和小品(如公交站点、休闲椅凳、卫生设施、通信设施、雕塑、喷泉)等。道路的景观则包括沿街景观和远景景观。道路景观是由沿街建筑物、构筑物、设置于道路和附着于建筑物上的广告设施、围墙、栏杆、绿化带以及街边广场、公园等形成。远景景观由山川、湖海、森林等自然要素和远处的高楼大厦、塔台、城墙等人工要素组成。

同时,周艳薇也认为城市道路景观构成要素要从道路、道路的边界、道路的区域、道路的结点等四方面考虑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城市道路的景观,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城市环境,而且还关系到投资环境建设等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突飞猛进,国内的城市道路景观,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但总体来说,不论是使用者还是管理者,对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考虑不周、不完善,还存在许多问题。

姚阳、董莉莉发现了一些问题:1、道路景观设计形式过于简单,缺乏特色、创新与活力。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单纯注重交通功能的实现。3、道路附属设施不够健全,缺乏例如交通标志、人行天桥、道路地下通道、行人公厕、道路路名及路向标牌、城市交通地图展示牌、果壳箱、公话亭、特殊人群无障碍通道等能使道路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服务的设施。城市道路缺少足够的绿地面积。4、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5、在树种及草地花卉的配置上,只考虑一时的景观作用,而对季节性的景观变化和昼夜变化因素考虑甚少。

熊秋文则从宏观角度对现状给出评价:1、不能很好地传承文脉,2、不能很好地以人为本,3、不能很好地整体连续。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景观设计在设计上有诸多要考虑之处,但所遵循的原则大同小异。

熊秋文认为要能够体现以下7点:1、安全性,2、功能与景观的高度统一,3、传承文脉,4、以人为本,5、连续性,6、生态性,7、可观赏性。江棋踢则以另一种方式进行解释:1、以人为本与安全性相结合,2、坚持景观设计多样性与历史文化相结合,3、坚持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当中的要点。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当中的要点,应该是“把握好要素”和“利用好要素”两个方面。对道路本体景观、道路附属设施景观要素要把握好。除了符合有关规范以外,还要把它们巧妙地组合协调好。对道路区域景观以及与道路历史文化相关的人文景观要素,则要利用好它们,使它们与道路本体互为烘托、陪衬,并融为一体。

郭志刚认为要点应该是“把握好要素”和“利用好要素”两个方面。对道路本体景观、道路附属设施景观要素要把握好。除了符合有关规范以外,还要把它们巧妙地组合协调好。对道路区域景观以及与道路历史文化相关的人文景观要素,则要利用好它们,使它们与道路本体互为烘托、陪衬,并融为一体。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思路。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既要实现道路本身的功能,又要满足现代都市生活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符合地方文化特色,传承文脉以及适合城市形象和发展、充分利用以自然资源为设计原则,将人、车、路、景高度地统一起来,设计出符合人们更高生活质量追求的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遵循一定的思路进行。

熊秋文的思路是:1、确定城市道路景观的主景要素,2、确定城市道路景观的环境氛围,3、确定道路景观的空间组合。张彦军、朱丽红也认为:1、确定道路景观的主景要素,2、确定道路景观环境氛围,3、确定道路景观的空间组合。

3结语

笔者的研究方向是北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我国北方城市道路景观的起步要晚于南方诸多城市,这就要求我们把功能性、安全性、生态性的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走向生态化和趋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道路景观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我们在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协调,以解决城市交通污染的问题。当然,这是一个需要各方努力和艰苦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Jeonghunmok,LandphairHC,naderiJR.Landscapeimprovementimpactsonroadsidesafetyintexa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6,78(3):263-274.

[2]CackowskiJm,nasarJL.therestorativeeffectsofroadsidevegetationimplicationsforautomobiledriverangerandfrustration[J].environmentandBehavior,2003,35(6):736-751.

[3]周艳薇.关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5).174-175.

[4]郭志刚.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概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73-175.

[5]姚阳,董莉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4).35-38.

[6]熊秋文.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07,(21).299-300.

道路景观设计要素篇2

关键词:道路景观;交通环境;交通体系

(一)道路景观分类

道路景观分为内部景观和外部景观。行驶在道路上的司机和乘客见到的景观以及在停车场、服务区等休息设施处所看到的景观称为内部景观,这是动景观。而从沿线居住地及其他道路上看到的道路及沿线设施景观称为外部景观,这是静景观。道路内部景观设计包括道路空间线形本身的协调性设计、线形与视觉诱导分析、线形与地形的融合、线形与沿线环境协调性分析等。线形设计是内部景观设计的主体,直接影响道路景观设计的成败,线形布设不妥的道路采用人工措施难以弥补景观方面的不足[2]。除线形设计外,沿线绿化、标志标线、边坡处理、沿线景点的造型与设计、道路的色彩等对内部景观同样影响大。例如边坡处理不适的道路,给司机或行人留下的印象就是道路与环境割裂,道路缺乏整体性。道路外部景观强调的是道路整体印象。道路是一种人工构筑物,道路建设无疑会冲击原有的环境,与原有地形之间产生摩擦,但人类的智慧能缓和这种冲突,创造环境。外部景观设计就是从沿线居住区或相邻的道路上审视道路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分析道路与环境协调一致的措施,力求使道路及沿线构造物成为环境中的一部分。

(二)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是也称人文主义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反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反对以神为本位,提倡以人为本位。2尊重历史、地域、文脉的原则:城市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也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3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可持续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它强调发展是满足人的需要,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最高目标;二是它关注所有影响发展的因素,环境的、经济的、社会的等几个方面的因素。4具有生态的观念:景观规划学发展到景观生态学层次上,生态观念的引入为认识和解决日益尖锐化的城市化问题。5保持整体性原则:城市道路景观整体性原则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城市整体出发,道路景观的设计要体现城市文化和特点。从道路整体出发,要体现道路与周围房屋、建筑物、植物的协调性。

(三)城市道路景观要素

自然、人工两种景观要素构成道路景观的静态要素。自然景观要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山水格肩使城市具有不同性格。城市道路骨架需充分结合地形地貌,才能满足主体人的需求与审美感受。平原城市的道路视觉景观被限制在道路空间之中;高低起伏的山地城市给人以视觉瞬息万变的感受,视线突破道路空间的束缚,接触到不同层次的景观,例如山城重庆,总体给人以强烈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道路景观丰富。人工景观要素构成道路景观的人工景观要素主要包括路网、横断面、建筑与构筑物、绿化、道路铺装、交通设施、街道小品等。构成城市道路景观的动态要素道路景观是一个动态三维空间景观,包括高速运转的交通流和丰富多彩的人为活动。道路串联起不同的景观活动,形成了具有连续感、律动感、流动感、美感的视觉长廊,并随时运动与变化,给城市道路景观带来无限生机。交通性景观要素交通性景观要素包括人流与车流,应提高交通、环境生态和景观形象三方面功能。首先,道路的通达是保证交通流效率、交通流活力、交通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其次,结合道路绿化来控制车流带来的交通污染,发挥生态保护价值;最后,人流与车流是反映这个时代城市景观风貌,时代艺术的象征[3]。另外,道路景观中的“景观”不仅仅只是考虑视觉的狭义景观,而是连带交通、环保和周边土地幵发建设、经济发展、历史文脉、旅游资源等因素的广义景观。人的活动盖尔曾强调说"活动是引人入胜的景观因素”,并指出“有机会耳闻目睹众生相,结识各种各样的人,是市中心区和步行街上最吸引人的特色”。人对道路景观做出评判,同时人在道路空间的活动构成了景观场所,作为道路景观的主客体,人的活动具有重要价值。孩子的嬉戏、老人的休憩、街头小贩的叫卖都使街道充满了生活趣味,使道路空间富有生命力。

(四)城市道路景观特点

线形开放景观城市道路呈现出狭长的线性空间特征,是一系列线性景观组合成的开放空间。道路使用者会随着视线的不断转换对道路的起伏、道路的转弯、道路的节点等动态变化信息进行综合过滤,使其感受到道路强烈的视觉导向性。可以概括的讲,道路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率最多的公共开放空间。它具有公平性、服务性、通达性、开放性。沿着道路行进,在步移景异的道路景观视觉中,感受到的是道路带给人们的线性开放景观。道路空间系统性就物质方面而言,道路空间景观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道路景观和路外景观的层次分明。道路景观是由车行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隔离带等所构成的实体景观,景观形象的美化主要体现在道路的线形、界面、横断面的组成及比例、路面铺装及道路绿化,道路服务设施的艺术风格等,主要为人工产物。路外景观主要由城市建筑、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广场等人工景观和江河、山地等自然景观组成。道路景观与路外景观的协调,才能取得最佳品质的幵放空间。其中人的活动也是道路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各部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应强调以整体环境为核心,尊重道路空间的系统性,才能提高道路景观的整体质量。道路空间多元化道路空间多样化预示着多元的道路景观结构。因为当代城市被划分了多个片区,每个片区的功能和定位都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片区,土地利用和功能置换上也有所差别。城市的多元化,必定带来的是土地用地性质的不同,从而产生功能、风格不同的城市空间,个性不同的建筑空间。城市道路作为串联城市不同空间的线性载体,经过不同类型的区域空间,必然会产生风格迥异的道路空间,从而丰富多元化的道路形象。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城市道路空间。视觉感观多样化城市道路景观具有车和人两种视觉尺度。车行速度比较快,视点比较远,对两侧景物的感观呈现模糊的状态;人行速度比较慢,可以近距离以零速度观察事物的细部,视野开阔,可以清楚的掌握道路景观的构成。视觉尺度的景观设计应该着重对尺度多样化进行深入的剖析,以便使居民形成丰富的道路景观感观体验。

参考文献

[1]徐循初.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魏兴琥.景观规划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道路景观设计要素篇3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广义上说,是指道路绿地内的植物材料和非植物材料构成的景观及其与之相关联的城市景观,包括街头休息绿地、基础绿化带、人行道绿化带、防护绿化带以及绿化停车场等等,是城市绿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我国城市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从设计理念到表现形式的设计水平也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如:新型材料、新技术的运用极大丰富了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增加了城市道路的美观性及观赏性。但目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上缺乏区域特色,没能突出城市的特点,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城市绿化的美观。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初步研究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下具体介绍:

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表现的主要特点

1.1我国传统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表现的主要特点

众所周知,我国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历史悠久。历史考证,古代周朝已开始沿道路种植行道树,应该算是我国最早的道路植物造景。在随后的各个朝代,根据城市的发展,都出现了不同的植物造景形式。通常在树种的选择上也更倾向于它的实用性,选择经济价值和有观赏价值的高大乔木,有遮阴、防尘、美化等作用,如西汉时期,槐、柳、榆等树种成了有名的道路造景主要树种。北宋时在河岸种植柳树、榆树,以加固河堤只用,到了清代中叶以后,引进了很多外来树种。在传统的道路景观建设中,虽然考虑到美学上的因素,但也只是考虑到美学,没能有机的与多方面因素进行结合,往往只是种植绿化。

1.2我国当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表现的主要特点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有了很大的发展,基本做到了边修路边绿化,道路的横断面变得越来越宽,道路绿化从最开始的行道树绿化开始往更复杂的分车绿地、路侧风景林带、交通岛、立交桥桥面以及桥底绿化等。在植物的选择和布局上手段更多样化,不少城市重点干道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设计形式单一,缺少内涵,不能融合区域文化特点,难以表现城市特色。在绿化配置也存在许多不足:植物种类少,观赏性不强,生态效益差。主要体现为北方城市杨树,南方乔木居多。而且在管理上也存在问题,设计上单一。

2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的构成要素

2.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的硬质铺装元素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的硬质铺装元素通常指指人行道以及风景林带中带状公园的铺装。在人行道的设计和铺装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做到与环境色彩相统一,运用线条来强调道路的走向、调节路面的尺度感、区分不同的色块以形成赏心悦目的图案。我国城市人行道多采用九格方砖或者预制普通水泥砖。

2.2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的软质元素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的软质元素主要是植物,道路绿化的成败直接受到树种选择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时要遵循以下原则:生命力强、适合环境条件、观赏价值高、绿化效果好、树种价格适中以及环境效益好。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应该以乡土树种与已引进成功的外来树种相结合、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相结合、观叶树种和观花树种相结合。这样既能体现地方风格,又能美化环境,满足道路绿化多功能要求。行道树的选择也很重要,它是道路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化的效果与行道树的选择有密切的关系。

2.3中央分车带空间特征与适合表现的设计元素

中央分车带是道路空间的一部分,也是路景观上的线性景观组成部分。它的设计主要体现流畅的特性,一般采取鲜花、灌木、乔木拼成丰富多变的拼花形式,形成中央绿色分车带。目前国内中央绿色分车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绿篱式、整形式以及图案式。其中整形式比较常见,图案式对养护管理要求高,绿篱式不适合在主要干道使用。

2.4机非隔离带的创意绿化

机非隔离带的功能是减尘减噪,对非机动车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是道路绿化的一部分。在绿化植物种植时,要以低矮的绿篱或灌木为主,以免影响视线,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了便于行人穿行,机非隔离带在适当的距离分段,尽可能与人性横道、停车站、大型商场和人流集中的公共建筑出入口相结合。

2.5人行道隔离带的创意绿化

目前常用的人行道隔离带的绿化形势有树带式和树池式。其主要作用为行人和非机动车遮阴,调节温度、湿度、防尘、减少噪音。树池式一般适用于在交通量比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狭窄的道路上。树带式是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小于1.5米宽的种植带,树带的宽度主要依据种植的乔木、绿篱和地被植物等形成连续的绿带。

2.6道路景观小品元素

道路景观小品是道路创意景观的点睛之笔,与植物相结合,有力的提升景观形象。包括:灯具、雕塑、构建物、垃圾桶以及娱乐设施等,主要功能为美化环境、标示区域特点、实用功能以及提高整体环境品质。通过道路景观小品元素的配置,能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作用体现的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传统和当前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表现的主要特点的有机整合,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的组成元素,为城市道路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作为道路景观设计者,我们应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道路景观设计形式,把先进设计理念与区域特色有机的融合,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碧筠.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0(06)

[2]康国华,蔡玉轩,梁作栯.城市街道绿化的形式和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0(04)

道路景观设计要素篇4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过度设计;人性化;适度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便使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力度也逐渐加重加大。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慢慢显现出来,比如路侧分隔带过于密植、盲道设计非人性化以及景观后期养护不周等。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7-0192-01

1.城市道路景观过度设计的含义

城市道路景观建设与其他一般的景观建设不同,它不仅具有一般景观建设的特点,还有其独特的功用性,比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组织交通以及防灾抗灾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动态景观设计,在人们出行时可观赏道路两侧的景观,为人们体现出在不同行为下所产生的不同视觉效果。

其实,城市道路景观过度设计是相对于适度设计而言,其真正含义是指盲目追求景观设计的美观性,或过分强调人工因素,为达到视觉冲击的效果而忽略其本身的实际功能,最后却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诉求。

2.城市道路景观过度设计的主要体现

城市道路景观过度设计的主要体现有三个方面,一是装饰性过度,二是技术性过度,三是功能性过度。

2.1装饰性过度

由于城市文化特色的发展,目前的城市道路不再是单纯的行人与车辆的交通空间。设计人员为了体现其个性与创新,过多地把人为元素加入到设计过程中,包括道路两侧林立的广告牌、五颜六色的炫彩路灯、小型喷泉水景、古今中外的人文雕塑等。这种过分的装饰设计,会令出行者在视觉上应接不暇,从而失去道路的方向感,也淡化了道路景观设计的主题性。

另外,装饰性过度还体现为道路景观中的大量铺装,包括颜色艳丽的人行道砖、形状奇特的拼接图案等。不仅弱化了道路本身的主体作用,还令出行者丧失对道路景观的感受性。

2.2技术性过度

技术性过度主要体现在植物的过度密植和过度选用奇花异草等方面。有些设计人员为追求连续的绿化景观带,通常比较侧重于大面积种植或移栽大树的设计方式。这样只会在短期内满足绿化要求,而忽略了植物本身的生长需求,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浪费资金。

此外,设计人员不注重实际地形的考察,盲目追求视觉效果而大量改造地形,必然会导致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浪费。

2.3功能性过度

道路景观的过度设计往往会造成阻碍道路功能正常使用的后果,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出行者的生命安全。比如,过于密植的植物会使人行道和行车道造成封闭,产生安全盲区,令出行者感觉压抑和恐惧,并阻挡其视线,致使其无法判断道路是否能安全通行,如图1。

除此以外,还有盲道的设计。作为弱势群体使用的一种特殊道路功能,盲道通常会被忽略。其设计缺乏对方向性与安全性的考虑,有些设计人员为追求视觉效果,故意把盲道铺设成非必要的曲线形状,甚至将盲道直接与树池、栏杆等障碍物连接,如图2.

图1路侧分隔带过度密植

图2盲道非人性化设计

3.城市道路景观过度设计的主要成因

盲目追求视觉效果、外来景观设计的影响以及忽略人性化需求是形成城市道路景观过度设计的主要原因。

3.1盲目追求视觉效果

城市道路景观是表达城市个性景观的重要标识,在此趋势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就变成了一种广告方式,为城市道路“涂脂抹粉”。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追求视觉效果,力求吸引出行者的注意力。

可是,出行者对于道路景观的感受还是以观赏性为主,是一种较为舒适的氛围,过于强求复杂繁多的设计元素会令道路的整体环境失去主题性,使出行者对道路景观失去了继续欣赏的兴致。

3.2外来景观设计的影响

对于外来景观的设计理念,有些设计人员通常只强调“为我所用”的思想,对所选择的外来景观设计进行稍加整合即可,这便造成了人们对外来景观的误解。

在引入外来景观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寻找出外来景观与本土文化相契合的点,不应只是“照搬照套”,应有一个文化转型的过程,从而获取人们的普遍认知与认可,由此才能体现出本土文化的特点。

3.3忽略“人性化”需求

城市道路的核心主体是人,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人们通行与交流,给予人们一个舒适、安全的公共环境空间。若要让人们认知并认可城市道路景观,就需要在设计中加入更多的人性化需求。

现在,有很多城市道路景观只注重观赏性,却忽略了其基本功能和人性的需求,造成所引入的设计元素与本土文化任意拼接、过度使用,令道路景观杂乱无章,使人们丧失观赏兴致。还有一些庞大的景观雕塑,不仅尺度大,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还影响人们的使用需求,造成资源浪费。

4.解决城市道路景观过度设计的具体措施

4.1以人为本,适度设计

适度的景观设计才能使人愉悦,其基本要求便是“以人为本”,建立符合环境特点、场地条件以及人文需求的城市道路景观。在当今社会,人性化设计才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主流思想,引导着设计领域的潮流。

在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同时,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通过创造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使人们产生精神上所需要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若要达到这个目的,设计人员就不能盲目地追求视觉效果,应设身处地地去了解人们的行为心理,分析人们对道路景观的内心感受,以此才能达到适度设计的要求。

4.2建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规范体系

建立并完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规范体系,不仅可以摒弃个人因素的干扰,促进道路景观设计工作有序进行,还可以保障城市道路景观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规范化和体系化,是确保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图纸转换为现实的有利措施,其包内容括对设计管理、实施维护等工作的规范。

在规范中,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到城市道路的景观特征、交通运行情况等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出正确、恰当的设计思想,同时也避免了对道路景观的过度设计。

5.结束语

城市道路景观建设不仅可以愉悦人们的视觉效果,满足功能需求,还可以传承城市文化,使城市环境得到更有效地保护与协调。可是,若设计人员一味地强调城市道路景观的视觉效果,而不注重实际功能设计,必然会导致整个设计理念的歪曲,致使城市道路景观过度设计。只有真正领悟到现代化道路景观设计的涵义,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段树明,王卫平,许明.城市道路景观过度设计的探讨[J].城市交通,2009,06:66-70+44.

道路景观设计要素篇5

在新城区开发建设的工程中,将桥梁与道路景色融为一体具有重要影响。将其有效进行融合,就能够有效延续地方文化。

1.1桥梁环境景观

在道路桥梁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桥梁景观可以分为线型设计、平面布局设计、造型设计、装饰设计、肌理设计以及色彩设计[2]。在桥梁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地景、城市景色掺杂在内,这样的设计更具有意义。例如,沈阳一环内的东西快速干道高架桥、天山高架桥等。景观的半生效果其实就是将环境中的景观和谐进行设计。当然,此过程中的环境包括了人文环境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在道路桥梁景观设计中,桥梁应当选择最合适的地形、地貌。桥梁景观对人文环境的尊重与共生及桥梁颜色对建设地点自然原声景观的保护具有重要影响。

1.2桥梁景观元素的组织与设计方法

在道路桥梁景观形象定位的过程中,需要将市民的行为准则、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城市的精神体现在桥梁景观设计的理念中。在对道路桥梁景观形象定位之后,桥梁上需要有相应的标志物与标志图案。标志物与标志图案应尽可能多样化,进行多样化设计,更能体现城市生活的原动态。但是,标志物与标志图案的设计应当依据桥梁的尺度确定标志物与图案的尺度。选择合适的纹样进行设计。针对桥梁的标志颜色,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沿用城市的标志颜色。当然也可以依据城市环境、文化标志确定标志颜色。在此过程中,应当选用一个量化的标准,还必须与标志物和标志图案保持协调。另外,在道路桥梁景观设计的过程中,相关的景观元素应当依据道路桥梁的附属结构进行设计。这样不仅可以保持道路桥周边环境的协调性,还有助于整个桥梁建设的和谐统一。常见的道路桥梁景观元素有座椅、广告牌、电话亭、人行天桥、垃圾桶以及灯具等传统元素。各种元素的相互统一,促进景观效果的形成。

2结语

道路景观设计要素篇6

关键字:高速公路;景观空间;景观元素;景观设计

1.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意义

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促进了沿线地区物资、信息交流,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速公路的兴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并影响天然的植被、地形、水系等,特别是在公路营运期间车辆排放的尾气、扬尘、废水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这一点已逐步被主管部门、建设部门和设计单位意识到,为此建立了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开展环保设计,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使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的控制。

2.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速公路的建设,除了进行功能、环保设计外,还应进行景观设计。所谓景观,是指人类(景观主体)所感受到的给人带来视觉享受和情感上认同的物质形态及空间氛围的综合构成体。而高速公路为了达到“高速”目的,建设中往往“逢山劈山、遇水架桥、过村拆房”,成为附着在大地上的一条超长的“黑色拉练”,导致岩石,水系紊乱,森林减少;有的村落一分为二,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形态;施工中的取土和弃土缺少统一规划和管理,乱挖乱堆;甚至有的地质景观和文物古迹也难逃厄运,破坏了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景,与原始的大地景观极不相融。高速公路的兴建不仅要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而且应该带来精神文明,使其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和精神风貌的长廊。因此,高速公路必须结合原始的大地景观进行景观设计,营造良好的视觉形象,使乘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情感,带来一种审美愉悦,使其成为匍匐在大地上的一条绿色长龙。

3.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就是在完成“高速”功能的前提下,利用上述道路组成要素及周围的地物、地貌等自然要素和本地域的人文要素等景观元素,按照一定的尺度、比例、线形、形态、色彩、质地、韵律、节奏等基本法则进行构图,创造良好的视觉形象和生态环境,给人带来一种审美愉悦和良好的情感反响。

3.1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

(1)借景。高速公路线形设计时,在满足“平、直、缓”的同时,应避开风景名胜区和其它历史古迹,以保护现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同时合理借用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将其引入到高速公路景观空间中来,或将高速公路的节点延伸到景区当中,如宁杭高速公路宜兴太湖服务区设计时借用太湖风景,主体建筑远离公路,依湖而建,变成了宁静的观赏太湖秀丽景色的好去处。

(2)形成有序的景观序列。高速公路线形选定后,根据两侧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条件合理地设计景观节点,形成有序的景观序列。其景观序列形式为起景(入口)――廊道――节点(服务区、小型互通)――廊道――高潮(大型互通或风景名胜区)――廊道――结局(出口),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各个节点形似镶嵌在景观廊道上的珍珠,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2高速公路景观色彩设计

高速公路景观不同于城市景观,其组成要素和界面以自然因素为主,人工因素为辅,是大地景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除了路面的黑色外,其它色调以绿色为主,如路面上的里程牌、指示牌、防护栏等均为绿色,与大自然色彩统一协调。但为了丰富道路景观,消除司乘人员的疲劳,可以点缀其它色彩。如服务区建筑、雕塑敷上红色后,“万绿丛中一点红”,活跃了景观气氛。横跨路面的桥涵也可以敷上与绿色协调的冷色调,如蛋清色、浅灰色等。边坡上的壁画因为色块面积大更是满目画卷、洋洋大观,给司乘人员带来视觉享受,提升道路形象。

3.3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

3.3.1两侧绿化带景观设计。两侧带状绿化是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的主体,是景观环境再造、协调公路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基本措施,其绿化配置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生态环境,而且关系到高速公路的建筑美和景观美能否充分展现。这部分绿化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一道壮观的绿色风景线,其宽度根据两侧的地物、地貌确定,一般10-15米为宜。

3.3.2中央绿化景观设计。中央隔离带绿化除了遮光防眩、诱导视线外,还可以改善道路景观。防眩树种应选择抗逆性强、枝叶浓密、常绿、耐修剪的树种,按防眩效果和景观要求,一般选择刺柏,其高度1.6米为宜,单行株距2.0米,刺柏有规律的排列,形成了一定的韵律感。中央分隔带的地表绿化,种植草坪和地被植物,使地表得以有效覆盖,防止土层污染路面,达到保湿效果,同时通过花灌木的不同花期、花色以及叶色变化,减少刺柏的单调感,丰富隔离带的景观。

3.3.3互通区绿化景观设计。互通立交区是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如前所述,其空间由道匝立体交叉围合而成,绿化设计必须满足行车功能的需要和视觉要求,构图分规则式和自由式两种。面积相对较小的空间采用规则式构图,根据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地方文化特色,选择不同的模纹式图案,其构图以地被植物为背景,用颜色各异的低矮的灌木搭配种植。面积较大的空间可采用自由式构图,类似于中国的传统园林,乔木、灌木搭配,但其种植密度需满足通视要求。道匝边坡可种植草坪并辅以少量的小灌木,既可以护坡又可以观景。

道路景观设计要素篇7

关键词:景观铺装;园林;应用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一系列环境问题接踵而来,大气污染、水污染、植被破坏、热岛效应等都对城镇居民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影响。为了有效缓解环境与发展间的矛盾,尽可能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物质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政府部门已经逐渐认识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着手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将城市绿化建设当成重点问题进行监管,有效增加了城镇绿化面积,对环境的改善与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皆具有重要意义。景观铺装作为园林绿地路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升园林建设格调,在市民休闲娱乐的同时,为其提供必要的休息停留场所,如何突显出景观铺装的基本功能与艺术感成为设计人员探讨的重点问题。

1景观铺装的功能

与各城镇的主干道铺设与广场道路铺设一样,园林的道路景观铺装也需要讲求基本的稳固性、安全性、耐用性与抗滑性,必须具备低变形、高强度的特点,有效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确保行驶车辆与人员的安全,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美观性与舒适度,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停歇需求。

1.1交通和休息停留功能

作为园林景观铺装的基本功能,交通与休息停留功能的优劣决定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好坏。景观铺装本质上就是为园林绿化修建通行道路,在确保实用性的前提下提升其美观性与艺术性。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将交通与停留功能作为设计的前提与基础,充分发挥其引导、疏通、组织划分空间、联通各区域的作用。(如图1所示),重庆九龙坡蟠龙社区公园设有幽静的休闲、休憩场地,为市民提供停留驻足空间,体现出人性化服务特点。

1.2环境艺术功能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城镇居民的活动空间日益狭窄,园林绿化的建设无疑给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好去处。设计人员在园林绿化用地景观铺装过程中,应当在确保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环境的艺术表现力,增强景观铺装的美观性,让市民在休闲娱乐之余,能欣赏到人文景观与自然植被的自然交融,带给市民赏心悦目之感。图2为重庆市嘉陵公园二期一角,市民从此地路过之时定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伴随着清脆悦耳的鸟鸣,带给其无尽的宁静祥和之感。

2景观铺装的常用材料

由于园林内部的景观铺装多供行人踏足行走,并不用于行车功能,因此,其相较于正式的通车道路而言,对行车承载力的要求并不苛刻。但相对的美观程度、图案质感、色彩搭配等要求较高,这就要求设计者在景观铺装设计过程中,在确保质量达标与经济性前提下,尽可能充分考虑上述各项要求,根据园林建设实际需求选择最佳的铺装材料。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公园、小区绿化带内随处可见软质铺装,其中以天然草坪植被与人造草坪植被最为典型。但由于城镇人口较为集中,使得公共地段内铺设软质材料的区域常常限制游人踏足,仅作为观赏景观使用,大大限制了市民的活动范围,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对此,部分设计者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将软质铺装材料与硬质铺装材料混用,即在铺设草坪的区域内铺设上供游人踩踏的石块或砖块,将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实现绿化休闲两不误,甚至还有部分园林将硬质铺装材料装设在水中,显出别样情趣。

3景观铺装应用于园林的设计要素和原则

3.1景观铺装应用于园林的设计要素

3.1.1色彩要素。据科学研究表明:色彩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情绪,科学合理的色彩运用既能起到烘托主题、营造氛围的目的,又能有效调节游人的情绪,使其沉浸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获得身心的愉悦。设计者在选择铺装图案、搭配色彩时,应当以景观道路铺设周边的环境为参照,力求使用的图案与色彩能与环境融为一体,显得和谐而自然(特殊设计要求除外)。通常情况下,设计师会采用既不沉闷,也不跳脱的中性色系为铺设主色系,以此衬托出道路两旁的景致,使景观道路充分发挥出游人活动载体的功能,简洁、美观、大方地融于景观布置中,做好其组织划分空间、联通各区域的作用。

3.1.2质感要素。园林道路铺装材料的差异使得其整体质感存在区别。粗糙的石板路面由于光感度较差,给人一种沉稳、内敛、深沉之感,可以很明显地突显出历史沉淀后的质朴、怀旧风格。地砖铺设的景观道路相较于表面粗糙的石板路面而言,有一种精致华丽的现代感,时代特色鲜明。要想营造出特定的氛围,设计师在铺装材料的选择上应下足功夫,做好实地探查工作,给设计作品一个明确的定位,并以此挑选出最适合的铺装材料,通过质感的差异向游客传递不一样的表现内涵。

3.1.3构形要素。设计者在构建道路铺装样式时,应当结合设计空间主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构建出最贴合主题需求的图案样式。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不同的构形手法,能最大程度上吸引游览者的视线,使道路与周边的景致辉映成趣,突显出园林景观的独特魅力。若设计者想要营造出一种活泼明朗的氛围,则可以选择相对分散的圈、点组合成的图案作为道路铺设底纹;若设计者想营造出静谧幽怨的氛围,则应当选择相对沉稳规范的直线型、流线型图案,构建出层次感与序列感。

3.1.4尺度要素。园林景观道路铺装纹饰的规格大小主要由运用场地的宽窄决定,场地宽阔的区域不适合使用过于密集的纹饰图样,相应的,空间过于狭窄的地段也不应该使用规格尺度过大的铺装材料。设计人员在尺度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空间大小为主要考虑因素,尽可能突显出美感性、和谐性与统一性,即便意图表现出个性与时尚感,也不能显得太过跳脱零碎,以免显得整体空间杂乱无章,影响游客的观赏心情。

3.1.5高差要素。高差是设计者在园林道路铺装中突显环境空间感的重要手段。园林用地或多或少都会存在高度差异地段,对于存在高差的区域,设计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先对设计整体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决定是突出高差以获得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与空间感,还是隐藏高差,将其与环境融为一体,加强道路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性。

3.1.6边界要素。边界要素属于视觉形态要素范畴,在园林景观铺设中广泛存在,是设计者需要重点把握的关键环节。通常情况下,道路边界的界定与实际走向应由环境及设计需要决定,并不能让园林内所有地段都使用一种边界形式。设计者应当进行实地考察后,确定下边界的走向与范围,选择最佳的形式让道路隐匿于自然景观中,既不显得突兀,又不显得拘谨,寻求最平衡的状态。

3.2景观铺装应用于园林的设计原则

3.2.1个性化原则。每一座园林都具有其独特性,因此,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个性化原则,把握好个性与共性间的关系,充分尊重园林的地域风格及整体艺术表现风格,尽量做到“和而不同”,既能在设计中找寻到普遍性特征,又存在个性差异,为其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让游客漫步其中时能体会到设计者传达的别样情感,使之成为独一无二的园林。

3.2.2地域性特色原则。除了个性化原则之外,设计者在设计建造园林景观道路铺设的过程中,还应当遵循地域性特色原则,通过选用该地区独有的石料作为道路铺装的硬质材料,选择本地较为传统的纹饰图样作为道路铺装底纹等方法,突显出园林的地域特色,最大程度上将其与同类型的其它园林区别开来,表现出独有的文化底蕴。重庆市地域特征明显,九龙坡的园林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适当参考重庆的历史典故,并将其引入设计中,尽可能营造出一股浓郁的重庆风情。

3.2.3生态性原则。当前各地区都在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保理念更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为了迎合科学发展观,园林景观道路设计师在构思方案时,应当将环保理念融入设计中,充分利用环保型建材、建设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减少硬质铺装建材的使用量,全面提升景观道路修建的生态性。

4景观铺装在园林中的应用

4.1古典园林的道路景观铺装

尽管重庆市不似苏州没有大型古典园林,但部分园林融入了古典园林设计元素,有意营造出古典、典雅的风格。设计者在古典风格园林的道路景观铺装设计过程中,应当坚持生态性原则,促进园林内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确保土壤的透气性与透水性,不让土质不断退化,提升其新陈代谢能力,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除此之外,设计者应该将古典元素融合到设计中,使其与园林的主题相映成趣,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做到“和而不同”,突显出一定的时代感,重庆市九龙坡园林道路的铺设工作必须具有自身独特的风格特点,必要时可融入现代元素。

4.2公园的道路景观铺装

公园是城市绿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市民多会利用闲暇时间入园休整身心,放松心情,还有部分老年人每日于园中散步健身,因此,公园的道路景观铺装应当要在确保基础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统一规划调整,充分发挥其空间分割、空间连接的作用。设计者在道路铺装时应做到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环境特点,顺应地形与植被种植走向,结合公园的实际建设需求设计铺装方案。

5结语

综上所述,景观铺装是园林绿地路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色彩、构形、高差、质感、边界、尺度等各项设计要素,时刻遵循个性化、生态化、地域风格突显化设计原则,选择经济、实用、环保型的铺装材料,使其迎合设计风格,将道路铺设与园林环境有效融合成一个整体,在确保建设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突显其美观性,让游客感受到园林之美。

参考文献

1王中松.探析园林景观铺装的营造[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18)

2张继东,杨忠亮.浅谈景观石材铺装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

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

3刘华,郭志芳.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铺装设计的继承与发展[J].中华民

居,2012(3)

道路景观设计要素篇8

关键词:道路设计;线形设计;景观;交通安全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道路线形是指道路整体的空间路线形状,也就是道路中心线的空间化,由直线和曲线连接而成。线形设计是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高质量的线形设计不仅可以提高驾驶者和乘客的舒适度,降低交通安全事故,还可以起到行车分流,加快速度的作用,尤其是城市道路设计。城市道路是呈现一个不规则的网状结构,它是城市的骨架,良好的线形设计还起到减少堵车,美化城市的效果。

图1城市道路线形分类

2、道路几何线形可以提高交通安全,降低事故的发生

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干道,其线形设计非常重要。线形的设计情况对城市交通的安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如果线形设计不合理,那么道路的通行能力会下降,驾驶员也不会选择这条道路通行,容易造成局部堵车现象,引发各种交通事故。

2.1道路平面线形与交通安全

平面线形就是直线和曲线的组合,应当保持连续,并且要和周边地形环境相匹配。在设计线形时应当以曲线为主,结合道路地形和建筑物,尽量增加线形的自由度,同时为驾驶员提供一个良好的驾驶条件。长直线不宜过多,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和情绪变化。

2.1.1直线设计

直线是道路设计中最常用的线形,其优点在于视野大,有利于超车、加速、减速,但是直线过长的话就适得其反,过于单调的行驶会产生疲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且驾驶员在长直线行驶时都喜欢加速,遇到紧急情况无法立即集中精神,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不利于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设计中,最长的直线不应超过最大车速的三分钟车程。

2.1.2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是作为过渡用,一般都是回旋线即曲率随曲线长度而增加的曲线,它有利于驾驶员打方向盘,缓和驾驶员受到的离心加速度作用。它的设计应当具备足够的长度和合理的曲率。

2.2小偏角设计与交通安全

小偏角是指角度小于7的偏角。小偏角会使得驾驶员出现视觉错觉,平曲线的长度看起来会短一些,影响驾驶员的转向,诱发行车事故,角度越小,错觉越大。但是小偏角可以解决定线问题,是当前平面定线中使用最多的方法。小偏角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多利用交叉口让路线转折或者进行专门的弯道设计。

2.3、道路纵断面线形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2.3.1竖曲线

竖曲线的半径不宜过小,否则会造成平纵曲线的组合不合理,进而无法保证视距的连续,特别是凸曲线会让人产生一种悬空感从而短暂的失去行驶方向,且曲率越大,视距就越短,事故发生的概率就越大。因此在设计竖曲线的时候应当设计足够长的半径和长度。

2.3.2纵坡度

纵坡对行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当坡度多大时,容易发生上坡熄火和下坡刹不住车,不同车辆的行车速度差距较大,增加了控车难度,遇到突发事故就会发生连锁效应。因此,在设计纵坡时不宜过长,角度不能太大。

3、城市道路线形与道路景观

平直无变化的直线型道路很难收到景观效果,坐车或行驶中会有这样的体会,车辆拐过一个平滑的弯道,可能一下进入一个新的视野或是滨湖或是桥梁(如下图)。这给驾驶员和乘客良好的视觉享受,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疲劳感。此外从交通心理学的角度讲,道路景观设计的好坏会直接或间接的对驾驶员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道路行车安全。行车实践表明:在空旷的地段设置长直线形,因景观单一,不能很好地引导驾驶员视线,诱发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更高。因而公路的设计者应坚持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原则,使驾车环境对驾驶员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产生积极的作用,以利安全行车。比如在高速公路的下坡和转弯处应在驾驶员的视距范围内安排一定的道路景观,如绿化、构筑物节点等,使驾驶员的视点能随之变化:在高填方弯道外侧边坡植树,既可以是曲线变化非常明显,又可减轻驾驶员恐惧心理。

图2:道路交通节点

3.1城市道路景观组成要素

山体、水域、林木、建筑、道路等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景观视觉形式,这些视觉形式可以分解成最为基本的景观组成要素一点、线、面。

点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依据,小的或远处的景物在视觉上都可以被认为是点。在道路景观中,点通常被作为特殊的景观聚集点来形成一定的道路景观空间,或作为该道路景观空间的趣味中心,如设立在道路两侧的雕塑、喷泉等;线比点具有更强的感情性格,它是点进行移动的轨迹,是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线具有位置、长度和一定的宽度,它在视觉景观中运用广泛:景观线性存在于河流、小溪、树林边界、城市天际线、道路街道等。线构成了城市道路景观最为重要的因素,如行道树、建筑布局、道路分隔带等都构成了道路线形特有的景观特征;面在几何学中面的含义就是线移动的轨迹。面具有长宽两度空间,它在造型中形成的各式各样的形态,是视觉景观中的重要因素。面的围合通常构成一个特定的空间,如道路两侧特定的城市功能区等。

3.2城市道路设计与景观的协调

通常人们所见的各种景观,是一个整体意向,其可拆解为许多的组成要素。以道路景观而言.一般在道路上所看到的景观,其景观组成要素可分为道路要素、沿道要素、远景要素三类。道路规划设计时,通常只能在道路红线范围内进行规划设计即道路要素一项。所以道路景观质量的提升,应做到将道路要素尽量与沿道要素、远景要素相融合。

3.3道路平面线形与景观的协调

平面直线:直线道路与曲线道路各有其视觉特性,直线道路的特性是景观视野通畅性好。古人将“道路如矢”作为道路美的象征,并且很早就认识到在道路的轴线上设置标志物,可以将视线集中在道路尽头。如利用城楼、雕塑等高大建筑物构成道路空间景观的焦点,吸引行人视线。但在现代,汽车高速行驶的情况下,直线容易形成单调、呆板的感受,没有动感,尤其是长直线,容易引起驾驶员疲劳,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因此,在设计中,应注意采用合理的直线段长度。一般在路幅较宽的快速路和主干路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道路两侧优美的自然地物地貌或城市建筑物作为道路动态背景,给使用者舒适、良好的视觉感受。

平曲线的弯曲、转折都会给一定程度上的增加线形的美观,配合以景观设计往往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同的曲线道路曲率不同,也会营造不同的视觉感受。一般曲线半径在100到150m以内最好,这样可以提供较好的视野并且在行进过程中景观的切换不至于频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视觉效果,但是当曲线半径小于50m时容易出现急转弯而引起了视野停留问题,当过了转弯点,视野突然回复,景观会突然转变,这时就需要在转弯处设置一些地景设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几何线形、合理的线形设计是道路设计的重中之重,不仅事关行车的安全,也是道路设计发展的趋势。在道路设计中,不仅要尽量做到平曲线结合,还需要设置相应的景观节点,将景观设计和线形设计相结合并融会贯通,为驾驶员营造一个良好的行车环境。同时,应当加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多考虑驾驶员和乘客的心理、情绪,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道路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叶吉荣.城市道路线形的合理运用及优化设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0(08)

[2]刘海其.公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8)

[3]张卫兵,程双希.视觉分析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科技.2008(03)

道路景观设计要素篇9

[关键字]城市道路景观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码]C[文章编号]1000-405X(2013)-4-250-1

城市道路景观的出发点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使人即使在城市中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从而缓解城市生活紧张程度,放松人们的身心,从而使得社会真正的和谐进步,同时借助科技为手段进行生态化规划和设计。对于道路来说,现在设计也不符合人性化需求,显得单调乏味,不能够与人本身喜爱自然的天性吻合。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使人们在工作之余,不至于因城市的整体环境抑郁而沉闷。

1城市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必要性

1.1城市道路的重要性

一个运转协调良好的城市中,城市道路必定是发达而完善的,这同时也就注定了城市道路所占城市面积的绝大部分,不管人们工作性质是什么,每天都必须跟城市道路打交道,城市道路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故在城市建设规划初期,道路的合理安排是必须的。就像一栋好的建筑物离不开规划时期好的蓝图一样,城市道路的布局发展延伸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们在对城市道路景观进行生态化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的首要就是道路自身的条件。

1.2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的重要性

为什么在城市基本建设完成之后,还要对城市道路进行景观生态化设计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道路景观从直接方面看,起到了美化城市的作用;但是,从间接方面看,其对特色城市的形成,对社会和谐的促进等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其作为城市最大的基础设施的优势作用。道路景观生态化是城市名片形成的重要一环。

2城市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的方法

2.1根据道路本身特色进行道路景观设计

明确不同道路的不同功能,针对道路的不同,景观生态化设计也应该相应的改变,根据道路的不同功能和不用地区的地理环境,原有的自然环境资源在道路景观设计上应该合理地加以利用,体现各自的不同的特性。要知道,,不是所有的道路都是为了主要交通服务,一些道路,如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等应该合理的利用其地理上原本就存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设计一些与大自然统一和谐的风景,使得道路和风景浑然一体;这样使得行人车辆在行走之余,更能感受到整个城市的人性化环境。

2.2综合城市规划设计

在城市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初期,必须要考虑到的是综合整个城市的发展和道路状况加以分析设计,这样才能把握全局,既为满足当前城市发展的需要,又能为后来城市的进一步扩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一个运转良好的城市中,城市的生态过程与生态功能是完整的生态设计应同时考虑自然环境本身具有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放松,这也是生态设计的重要着力点。生态观念是道路景观设计时候必须加以考虑运用的;而同时,更要将这种生态型理念加以表达和显现。从宏观上,生态设计的思想理念体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长远设计理念。其实,在整个设计中,诸种因素如设计、自然、环境、人等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综合宏观因素。生态技术、生态形式美等因素是当前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表现形式及方法。

2.3不同的道路运用不同的生态设计方式

城市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注重不同类型路段景观带的绿化设计。对众多机动车产生的废气噪音、光污染等存在于主要交通道路上,可以采用水土结合的方式加以设计。景观设计选择的植物要充分考虑到其生态效益,比如降温、增湿、净化空气、吸收有毒气体等。现代社会的绿化要求的是立体绿化,不仅仅包括在道路沿线栽植大量的乔灌草木,提高绿化率,而且从底层到高楼屋顶都装扮成绿色空间形成散步道连接的整合的绿色空间。另外,有效地利用地形是道路景观设计的重点,利用有限的空间对城市道路最大限度的生态化设计,成为绿色廊道。因为道路的生态化设计直接构成和影响城市生态化系统,影响着整个城市社会面貌。增加人工建造的绿地,在城市道路生态设计中,从而使得城市道路景观生态环境建设更为稳固。而在高速路生态化设计中,沿途和外侧也应该加大绿化带的宽度,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因素,这样才能为好的路段廊道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景观生态化设计,重点应该放在中央分隔带上的立体绿化培植设计,不仅可以使得景观设计充满活泼感和灵动感,而且这种设计能减轻驾驶员的疲劳。从而达到更为人性化的生态化设计。

3结语

生态景观设计不仅是使城市走向生态化和趋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更是一种促进社会进步的必须考虑的方面,它反映了设计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是每个设计师最崇高的职业道德的体现。城市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直接反映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程度,城市的道路是构成城市的最基本要素,城市的整体道路的设计规划与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水平密不可分,有了生动灵活的道路,从而更好地解决城市交通污染的问题,这样才会有蓬勃发展的城市。城市道路景观生态建设要倡导生态设计,体现我国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同时注重整个生态的协调发展,不能顾此失彼,。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是一个综合努力和具体实践的过程。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解决了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问题,城市的整体环境才能得到良性发展,从而才能为人们提供更有活力的城市,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幸福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8(12).

[3]俞孔坚.可持续环境与发展规划的途径及其有效性[J].自然资源学报,2004(13).

道路景观设计要素篇10

摘要:现代城市街道景观空间设计应该是既协调自然风景、人文环境与民俗风情,又结合地形,注重环境生态及景观塑造的设计。高品质的街道空间应该是既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又强调入性化设计的具有多重意义的空间。本文从街道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特性出发,重点阐述通过人性化设计理念和人性化设计方法对城市街道景观空间的营造。

关键词:人性化;空间设计;景观构成;

城市意向的构成要素一般分为五类: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和标志,道路作为其中主导性的要素,在城市中不仅承担交通通勤的作用,同时还是形成城市整体特征的主要载体。是居民主要的生活空间;游客观察,认识城市的直接途径。近年来高速的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快速发展,街道空间设计忽视使用者的需求,导致尺度巨大,夏无遮阴着地,东无御寒之所的空间产生,甚至沦为犯罪的高发区,要是这样的现象不再发生,就应当采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和手段,重新营造宜人的街道景观空间。

一、人性化景观空间设计

人性化景观空间设计是指,在设计活动中注重人的需求,针对使用者对空间中的使用需求展开设计最终满足使用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二、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理念

1)传统城市大多具有以人为本的、亲切宜人的尺度,其空间应具有序列性、模糊性、领域性,着意塑造街道两侧的凹凸角空间,形成"弹性空间"或者打造"边缘效应",可以缓和人流与车流冲突,丰富街道空间层次。所谓"路从景出,景从路生",街道空间及各个细部空间(接近人的尺度的区域和范围)尽可能的变化和丰富。

2)运用系统、环境、园艺等科学手段,改善和调整城市街道景观内部各种元素,实现保护人类健康,与自然系统和谐,保护人居环境的生态美,保持生物系统多样性的目的,最终促进城市街道景观中人与自然关系持续协调的发展。

三、城市街道景观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和特性

1、构成要素

城市街道景观空间主要构成要素有:街道平面、断面、垂直绿化、生态围墙、节点小品、环卫设施、广告、街灯、人流、周边环境绿化(景观树和行道树)等。

1)城市街道,具有组织交通、分划空间、构成街道流动空间的框架,即是交通线,又是景观风景线。

2)节点中的环境艺术小品是具有艺术性、标志性的景观构筑物,如雕塑、路标、座椅、花坛等。如布置合理、造型精美,往往能增加街道景观的亮点。

3)水景是城市街道生态景观的重要元素,通常使用的有喷泉、叠水泉、水池、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生态沟溪等。

4)绿化种植设计是组织景观空间的重要方法,设计时运用景观生态学进行规划和植物造景,能产生很好的景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特性

城市街道景观空间属于带形空间,具有空间上的延展性、时间上的流动性、整体景观的和谐性与连续性。

1)空间上的延展性:指由于形态的狭长而产生的空间在某一方向上的延伸和展开的特性。

2)视觉与时间上的流动性:即人们在不同的位置、视角或时间上有不同的景观感受,也就是步移景异的效果。

3)整体景观的和谐性和连续性:街道景观是动态的景观,随着街道线型、坡度、走向的改变,人们对街道空间的印象具有画面感。

四、城市街道景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思路

1.路面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交通性道路可采用彩色沥青,色彩鲜艳,持久,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以提高雨水循环利用率,符合环保和人性化设计;生活性道路可采用丰富的铺装和色彩,与绿化完美搭配,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带有导向性的路面铺装,与道路功能相匹配,多元化的铺装越来越人性化的体现道路的结构和功能。

2.街道断面的人性化设计

街道景观横断面将人行道融入街道绿化之中,在绿化中穿插蜿蜒、舒展前进,直至街道交叉口处才从绿化丛中穿出,与过街斑马线相接通过。同时在街道之纵断面绿化配合路段起伏变化,形成丰富的多层次空间。

3.节点环境小品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街道景观节点小品设计应以区域差异为原则,发掘城市街道景观节点小品的独特内涵和品位,把一些潜在的、最具有开发价值的特色,在设计中表现出来。注重街道小品的艺术内涵,色彩和造型,同时应结合人体工程学赋予起更多的使用功能等。

4.水景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街道景观水景设计中更加注重利用自然的因素,运用水景旱做、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生态溪沟等“半自然化”景观进行人性化水景设计。寻求城市与自然、人工与自然山水生态环境的融合与呼应。

5、绿地植物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1)应该尽量保护城市街道两侧原有的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重建绿色廊道和生物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配置要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包括富于季相变化的人工植物群落和人工诱引的复合植物群落,做到搭配合理,共生共荣。

2)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要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结合的美学的思想;在立地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通过隔离带的配置中、小乔木和花灌木,真正达到大、中、小乔木和花灌木的结合,是街道景观呈现层次化。

3)植物品种选用上,最大限度地选用地方植物造景,体现城市地区文化和民族传统。

4)引入绿量概念,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三维绿量高的植物,增加绿地的叶面积指数,促进群落的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提高城市居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感,改善生活质量,真正体现绿化植被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