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知识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7:57

新闻传播学知识重点篇1

关键词:移动新媒体;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实效性

一、移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分析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也促进其不断转型以期与新媒体共融,于是,新媒体新闻传播行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移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媒体专业输出的大规模毕业生很多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岗位需求,所以,要结合新媒体素质教育,将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较深厚的文学素养、较强的策划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全方位综合素质人才。移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师资力量的配置等方面。我国高校新闻院系在培养学生方面相较以往不同的是将专业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培养的目标不一样,培养出的人才就不一样,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也强的新闻专业人才,以尽量贴合新媒体时代的需求。目前我国高校新闻院系在培养人才方面需要学生参加一定的业务实践,拥有较丰厚的专业知识等,可以帮助学生很快的适应新媒体时代,为学生将来可以顺利的投入新闻行业打下坚实的根基。但是,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不同院校培养人才的形式是相近的,都对学生新闻意识缺少培养,导致培养出的新闻人才缺少个性,新闻意识薄弱。[3]1.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观念不能适应移动新媒体环境下的素质教育需求。在移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的质量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需求,新闻教育模式和社会对实际岗位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需要更加重视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改变传统的滞后的教育理念。2.在移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传统新闻传播教育过程中的摄、录、编、播等教学环节已不能满足移动新媒体的需求,要结合教学内容优化设置和教学配套升级,促进高校新闻媒体教育升级。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部分高校在新闻专业课程中融入了新媒体技术相关课程,如数字技术应用、多媒体新闻报道等课程等。众所周知,课程设置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合理的教学课程设置对于培养专业的、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反之,不恰当的课程设置方式也会造成学生学习环节的不顺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3.移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目前,很多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学和配套实践活动还习惯于利用传统的主流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教育,执教老师也缺乏专业素质,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4]由于我国高校新闻院系在招聘教师时注重学历,忽略实践,所以专职教师都是从学校刚毕业就进入学校工作,虽然拥有很强的理论知识,但欠缺教学经验,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媒体实践经验。同时,也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仅限于在书本、互联网等一些途径来提高,并把这些知识传输给学生,这样一来,教师只起到了一个中间媒介的作用,并没有加入自己的理解,教育质量无法保证。但是,一些有着多年传媒方面经验的资深人士,却因为自身学历的不足而不被各大高校录用,这样一来,学生无法了解最直接的相关经验,这是学校和学生双方面的损失,也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二、移动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导向

新闻传播专业作为研究新闻传播学和媒体学的重要基础性专业,在促进新闻传播、文化传播以及价值引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移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以新闻传媒发展变化为导向,在教育规模、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模式等方面需要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实效性方面做出新的思考。[5]在移动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能力素质和思想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新闻传播教育的结构、理念、目标、方式方法,分析移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导向,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6]1.在移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该体现开放性和自媒体性的特征。移动新媒体的出现,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媒介选择可能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月,中国互联网网站数已达694200个,所以,未来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中,需要用更加审慎的态度对待良莠不齐的新闻媒体,在新闻媒体教育中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素质的导向性培养,提升学生的新闻职业道德素质,重视文化职业素养建设。移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7],可通过选择、解读、评估、质疑的过程进行新闻媒体的分析和评估。2.移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要从“课堂封闭式教学”向“多元开放式教学”转变。基于移动新媒体发展是以新闻传媒发展为主导,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新模式的转换要与之相适应。以新闻传媒发展变化为导向,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过程中,发展有利于媒体内部良性运行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新闻传播教育途径。[8-10]3.重视移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需求导向作用。在移动新媒体环境下,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的单向被动式教育要转化为以移动新媒体为导向的人才素质培养教育,更加注重知识传输和专业理念及专业精神的培养,努力改变新闻传播教学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行为实处。此外,还要在构建学生专业组织、管理以及沟通能力方面多下功夫,展开教学中的双向互动,需求多途径提升学生的新闻专业能力[11]4.以新闻传媒现实情况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目标和培养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断突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人才的绝对性优势,培养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包括信息敏感性、独特的新闻视角、专业的新闻精神和新闻职业道德,使他们在日益复杂的就业竞争环境中取得一定的优势,善于运用新闻手段来处理工作中遇见的问题,提升自身的人际能力。此外,还需要针对当前不同的新闻媒介形态和媒介手段,采用不同结构的培养原则和培养方式,培养不同类型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人才。5.以实践教学为导向,注重实践教学途径和手段,努力改变新闻传播教育在实践性方面的不足。在众多的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都占据重要的地位,新闻传播教育尤其将这一特点清晰的展现了出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新闻传播教育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在实践方面还有欠缺。从高校角度来看,与媒体实习基地的联系不够,导致学生的实习单位参次不齐,实践能力没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应当以实践教学为发展导向,积极建立与媒体实习基地的关系,并同步发展高校的模拟实践基地,分段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磨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新闻传播教育教学的实践欠缺问题。

新闻传播学知识重点篇2

关键词 新闻学;传播学;异质性;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3-0013-02 

基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新闻信息传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逐步从报纸信息获取路径转向互联网等多种信息获取方式,在此基础上带动了新闻学、传播学的进一步发展,且最终形成了真实、快速的新闻信息传播状态。文章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质性与关联性进行阐述,望其能为当代信息传播层面的不断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且就此逐步拓展受众信息获取路径,达到最佳的信息传播状态。 

1 新闻学、传播学 

基于信息发展环境下,高等教育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逐渐将新闻学、传播学等内容纳入到教育范围内,且利用新闻学与传播学间的共性引导学生在对该学科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为重大新闻事件及世界趣闻要点展开深入的分析,达到高效率学科知识学习状态。此外,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新闻学的发展早于传播学,即传播学学科是基于新闻学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且就此完善自身属性、特质。但由于新闻学、传播学在本质层面上呈现出差异性特征,因而二者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互补的关系,为此,当代信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应着重深化对此特性的认知[1]。 

2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定位 

基于传播学、新闻学定位的研究中可看出,新闻学、传播学在发展过程中为了稳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实现了报学→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的发展趋势,但从新闻学、传播学概念即可看出,二者间存在着相互吸取的关系,因而基于传播学、新闻学定位的基础上不能对其进行相互取代。此外,基于教育的角度可看出,新闻学、传播学间存在着一定的界限。例如英国在相关领域教学过程中即将制作过程作为新闻学教学重点,而传播学教学中更为注重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实现了对新闻学、传播学的有效定位。但是,美国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时常将新闻学、传播学规划为同一领域。继而在此基础上,我国相关专家学者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其展开精准的价值定位,避免科学知识交叉问题的凸显。 

3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质性、关联性表现 

3.1 研究方法 

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学者在对学科内容进行研究过程中主要崇尚对辩证逻辑方法的应用,即与传播学形成同中求异的研究形式,同时在研究过程中逐步突破了主流传播学思想的限制。2)归纳、演绎逻辑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新闻学研究领域中,即其要求研究学者在学科研究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逻辑思维对新闻学领域知识进行探讨,且通过实验等形式对知识体系进行实证验证,形成透彻的研究效果。3)新闻学与传播学在研究方法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二者在学科体系研究过程中均涉及到了文献研究、阶级分析等研究方法的应用,且在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从采、写、编、评等途径入手深化研究成果,并借助新闻媒介达到最佳的研究状态。 

3.2 学术立场 

基于主流传播学与传播学批判学派产生的背景下引发新闻学、传播学在学术立场层面上呈现出相应的差异性。即新闻学在发展过程中其旨在培养富有公共服务意识的媒体人,且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将职业技能培训、专业伦理培训、人文精神灌输等视为主要研究目的,继而由此凸显出学术立场的鲜明性。此外,主流传播学学术立场在设定过程中强调了对政治、军事、企业等综合因素的考虑。例如,美国主流传播学在学科探究过程中即将媒体企业商业广告效果及政治竞选信息的传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继而与新闻学研究立场呈现出相应的差异性特征。另外,传播学在立场表达过程中强调了对商业语言的套用,继而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立场设定,但二者在人文取向等领域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相同之处。 

3.3 研究层面 

新闻学与传播学在研究层面的异同首先体现在新闻学领域在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将“业务研究”视为自身研究重点,即其倾向于对“术”的研究,因而要求当代学者在对新闻学内涵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基于新闻、广电、广告不同形态的基础上以新闻传播规律的探究形式来达到深入的研究目的,且将公关活动规律、广告活动规律等内容纳入到研究范围内,形成最佳的学科研究状态。而传播学在知识领域研究过程中旨在探讨新闻、广电、广告等的学理层面,即二者基于探讨内容相同的基础上采取了不同的研究视角,继而就此呈现出相应的差异性特征。同时,传播学与新闻学相比,其凸显出概括性、指导性、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学者在学科知识研究过程中应注重结合其研究特性[2]。 

3.4 研究对象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新闻学、传播学在研究对象层面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媒介范围选择的背景下,新闻学在知识领域研究过程中强调了对新闻媒介的运用,即将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作为自身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且就此为受众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便于其及时了解到全世界重大新闻事件。而传播学在发展过程中将大众传播媒介作为自身媒介范围,即借助电影、书籍等达到信息传播目的。2)在研究内容层面上新闻学在学科研究过程中将写作、采访、编辑等视为研究重点,而传播学更为注重对言论、文艺等知识的灌输,继而导致二者在研究对象层面呈现出异同的特性[3]。 4 新闻学与传播学互动方法分析 

在新闻学、传播学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二者间的良好互动,加快探索步伐是非常必要的。如1994年著述《新闻传播学》、1995年《新闻传播学原理与研究》、1997年《新闻传播导论》等的出版均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新闻学与传播学间异同的研究,且在研究过程中明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活地进步。同时“新闻传播学”概念的引进也逐步实现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有效互动。此外,在新闻学、传播学研究过程中为了达成二者的互补,在新闻传播学概念界定过程中基于新视角、新审视路径的基础上达到了新闻传播过程发展目的,且通过对英文表述方法“Journalism&Communication”的运用开拓了学者研究视角,最终就此推动了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新闻学》《传播学》课程也被逐步引入到高等教育中,继而就此实现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良好互动[4]。 

5 新闻学与传播学未来发展方向 

基于新闻学与传播学发展的背景下,其要求相关专业学者在对二者学科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倡导学科间的交互学习,且利用二者优势达到互补的研究目的。此外,在新闻学、传播学未来发展过程中二者将结合自身重点研究内容建构全面的发展系统,并在系统优化过程中保持自身属性、特点,最终避免同化作用影响到自身发展成效。另外,在信息社会背景下,要求学者应结合新闻学、传播学各自优势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大事件展开报道及传播行为,继而便于受众在信息获取过程中可及时掌控到第一手社会新闻资讯,并对其展开传播行为。除此之外,基于新闻学与传播学发展过程中保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真实性是非常必要的,因而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5]。 

6 结论 

综上可知,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新闻学、传播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且在新闻学与传播学互动过程中“新闻传播学”概念也逐渐涌现出来,因而在此基础上,相关专家学者在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应从研究对象、研究层面、学术立场、研究方法等层面入手对新闻学、传播学间的异同之处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行为,最终由此来为当代受众营造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并由此拓展新闻事件等信息获取路径,达到最佳的信息传播状态。 

参考文献 

[1]陈燕,王召兵.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同被引网络结构分析[J].情报探索,2012,12(8):12-14. 

[2]杨保军,涂凌波.“走出”新闻学与“走入”新闻学——提升当前新闻学研究水平的两种必须路径[J].国际新闻界,2012,15(5):6-13. 

[3]陈力丹.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分化、整合与研究方法创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12(4):23-29. 

新闻传播学知识重点篇3

关键词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98-0003-02

当前,我国科技新闻处于弱势地位。由于科技新闻内容的专业性,对受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有相当高要求,使得科技新闻的受众范围也比较狭小。科技新闻传播承担着科普教育功能,但我国目前公民的科学素质整体水平不高,还没有树立比较强的科学意识,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不足,这就对科技新闻传播提出更高要求。本文旨在通过探讨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必要性与可靠性、存在难度的分析,阐述扩大读者群的相关措施。

1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的必要性

1.1科技新闻科普教育功能的内在要求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社会教育,是新闻事业重要的社会功能。而科技新闻的传播,也决定了科普教育功能必然成为其重要功能。它以新闻采编人员为传播主体、以社会大众为传播对象,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以报道科技事件为特色的新闻宣传活动,向受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同时弘扬一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近年来,我国科学素养的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同发达国家尚有差距。科技新闻的传播,对我国未来国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国家民族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必然承担着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兴趣与科学素养的重任。

1.2科教兴国战略的题中之义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要真正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要转变思想,努力提高全民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同时需要努力培养具有高水平素质的科技人员。而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还需要全社会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努力。要真正做好这一点,必须做好全民的基础性教育工作,而实施义务教育、努力办好教育事业,则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最主要途径。在基础性教育阶段,通过加强科技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兴趣,让青少年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最基本的科学素养,这样才能为他们以后的培养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的可能性

2.1兴趣与求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基石

由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人们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产生一种极强的猎奇心理,凡事都想问一个为什么,迫切地想知道事情的本来面貌,以及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有了这种兴趣,他们便会化被动获取为主动地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有了兴趣,便会产生一种求知欲。而求知是人的本能,这种本能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一种心理满足感所需求的产物。而人类的求知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生产和生活实践;二是知识的交流与传播;由于自身的有限性,满足这种求知欲望,我们更多的就要依靠现代传媒,这为科技新闻的传播提供可能。

2.2求新与求实

了解新事物,获取新信息,增加新知识,这样人们就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不断进步,并努力改善自身,获得自身的发展。而科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科技事实的报道,这就决定了科技新闻的传播能够带给受众对新事物、新知识的了解,这些新的内容便会不同程度地吸引受众的眼光,特别是当他们的关注点与报道内容相一致的时候,就会促进他们对这部分内容的持续关注,从而培养稳定的受众群。

在信息社会的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追求信息的表层,更多的强调信息对人们的有用性、实用性。科技新闻的传播不仅向人们提供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同时也让人们掌握和利用先进科技,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如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功,对于提高单位亩产,改进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磁悬浮技术则关系着人们现在和未来的出行状况等等。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吸引受众关注的诱因。

3科技新闻读者群构建的难度

3.1科技新闻的专业性

科技新闻是科技信息的载体,它向人们传递的是科学技术领域里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最新发现。而科技信息因其专业性比较强,涉及某些科技前沿信息,专业术语、专业名词与各种各样的理论公式繁多,内容比较深奥与枯燥,这就决定了只有掌握了一定相关基础知识的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更好地理解,从而导致了关注它的人也局限在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由于科技新闻所传播的内容距人们的普通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其内容的晦涩难懂,这就让普通受众很难对其产生兴趣,从而使科技新闻的传播范围的深度与广度大受影响,进而影响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

3.2科技新闻的传播惯性

当前,我国科技新闻处于弱势地位。其主要表现在科技新闻传播失重、失真、失效。由于我国传媒资源里专门的科技新闻传播很少,加上科技新闻信息传播总量比较少,导致其传播“失重”;科技新闻报道中大量出现虚假新闻报道,其传播也追求娱乐性,再加上其传播问题的不足,产生其信息整体上的不真实,从而导致其传播“失真”;而科技新闻传播“失重”、“失效”又必然会导致科技报道的“失效”,其最突出表现是新闻接受的缺位和新闻受众的缺席。而科技新闻之所以处于弱势地位,与传播惯性原因密不可分。当前,“传播新闻框架结构和新闻媒体类型的基本格局是:时速新闻占鳌头,经济新闻是重头,社会新闻有看头,娱乐新闻有‘户头’。”科技新闻因其内容的专业性,得不到传播者与受众的重视,从而产生了对科技新闻信息传播的不足。

3.3受众自身条件的限制

由于当前科技新闻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使得对它的读者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要求。由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不一样,对科技新闻传播内容的理解力也会存在差别,而那些知识文化水平低的由于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他们的注意力更多的局限在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对于与日常生活关系不是很紧密且难以理解的科技信息,自然不会进入他们关注视线,同时由于专业性的限制,隔行如隔山,对非专业领域的受众也会存在困难,这就决定了想要扩大读者群就必须很好解决科技新闻信息的可读性。

4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措施的探讨

4.1观念的转变

要实现科技新闻读者群的扩大,首先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对科技新闻传播意义的再认识。只有真正的观念的转变,才能更好地推动行动方针的转变,实现读者群这一目标。我们的现状是全民的科技知识不丰富,整体水平不高,科技新闻的传播承担着科普教育的功能。这样才能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精神科学理性,用批判怀疑态度来思考观察社会现象,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社会。

4.2国家政策的扶持

我国科技新闻处于弱势地位的改变,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帮助。针对专门的科技新闻媒体的不足,建立一批优秀的科技新闻媒体,并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需要建立适合不同文化群体阅读的有针对性的科技新闻刊物,在不同文化群体中传播科技新闻,推动更多的人去关注科技;另外,由于科技新闻类的发行,很难与都市类报纸和学报同台竞争,难以获得足以维持他们生存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发行量与广告收入,这就离不开国家经济上的支持,通过优惠的政策鼓励科技新闻的发展。建立对科技新闻传播的支持与帮助,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达到效果的,这就需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更好地推动科技新闻的传播与发展。

4.3媒体的转变

要扩大科技新闻的读者群,关键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科技新闻的接近性,即其内容与读者生活息息相关;二是科技新闻的易读性,即解决科技新闻深奥枯燥的问题。要做到这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新闻传播学知识重点篇4

这本辞典是从事编辑、新闻传播工作、研究人员的手边书,各种知识齐全,是传播学的知识库,而且分类清晰,方便查找,不仅是专业人员的手边书,也是初学者学习基本知识的重要参考书。我们已进入多媒体时代,人人可以是记者,人人可以利用自己的博客、微博来发表新闻,转发传播资讯,但是又要求人人应有媒介素养,辞典的出版是极好的学习读本,可为人们提供学习查找的工具书,为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铺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添彩,其意义不言自喻。

新闻传播学与许多学科相比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1918年10月,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开始了新闻学教育和新闻学研究之路。上个世纪70年代末,传播学引入中国,90年代末传播学获得迅速发展。在社会信息化时代,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学科结合交融,为新闻传播的研究打开了广阔的道路。新闻学和传播学已经紧密的交融在一起并日臻完善。为此,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新闻传播学确定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契机。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迅速发展,目前有新闻传播教育的高校有900多所,新闻传播的从业者100万以上。《新闻传播学辞典》的出版可为从事编辑出版、新闻采访编辑、新闻传播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一本内容比较全面、知识可信的工具书。

编撰辞书是件很严谨的事情,词典学家一致认为辞书有几个特点,比如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检索性、条理性等都应该有所关照。而《新闻传播学辞典》的意义远远大于此。

首先,该辞典不仅填补了学科空白,而且追随学术的新成果,与时俱进。新闻传播学在国际上方兴未艾,越来越受各国政府和世界人民的重视,新闻传播已经被看作建立国际形象的“软实力”,是有旺盛生命活力的学科。与该专业相关的辞书中国新世纪却迟迟未有,说明了编辑这样的辞书是有一定难度的。遇到一些问题,既不方便查找,也难以把握一个公认的客观标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加速,伴随数字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到来,改变了人们以往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该辞书特别考虑到了这一层意义,用相当大的篇幅编撰了数以百计的有关新媒体的词条,所占比重为总词条数量的百分之十。季羡林曾说:“从辞典的编写思路上看,跟上时代要求是一件很值得赞许的事情。”这正是《新闻传播学辞典》成功的意义所在。在当前这个新媒体时代,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e时代的到来,网络传播、手机通讯、博客载体、微博便捷、电子出版物普及等新的传播途径在改变着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与接受习惯,于是传播学专业术语、网络用语、各种传播理论名词应运而生,为了体现辞书的社会性、时代性,需要及时把这些专业知识、人们约定俗成的新语汇及时编入辞典里去。本辞典第二编“新闻传播学实务”里“新媒体”下收入了360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条目,从各种存储介质到电子传播方式应有尽有,这是一部令人开卷有益、跟上时代要求的辞典。

其次,本辞典严谨规范、富有科学性与知识性。辞书在使用者眼中被视为学术思维的圭臬。所以,辞典,尤其是专业辞典对广大学习者、研究者、使用者有导向作用。本辞书的编写工作者本着对广大新闻爱好者负责的原则,从条目的立项到释义都严格遵循精准的标准,力求准确定位每一个条目。本辞书分两编:第一编新闻传播史论,包括传播理论、新闻理论、中国新闻传播业史、外国新闻传播业史。第二编为新闻传播实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十个部分,共收入词条2200多条,共计60余万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辞书对传播学的辞条的广泛收入,弥补了以往相关辞书的不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另外随着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学很多新领域如财经新闻、广告、公共关系等领域的辞条也收入其中,不仅丰富了辞书的内容也拓展了新闻传播学的视野。释义按说就是一种标准规范,每个字词都要斟酌。尽量用足够精粹的字数把意思说清楚,言简意赅。编撰者字斟句酌,即体现了专业的深度又保证了词条的精度。

新闻传播学知识重点篇5

关键词:跨学科 交融 人文素养 新媒体技术

传播学相对于文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传统学科,还是一个“小兄弟”。但它并不是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是海纳百川,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呈现出聚散共生的趋势。近年来,传播学与文学等相关人文科学的交融,尤为引人关注。如何改变传播学学科范围的局限,打破学科壁垒的羁绊,需要开放的思想、宽广的胸襟、多元的文化,而文学恰好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丰富的多元资源——方法、技法、审美、实用等,让我们在多位的视野、广阔的视域下探讨传播理论与传播实践,寻求学科交融下传播学的发展之路。

本文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董小玉教授(以下简称“董”)与学生程赛博(以下简称“程”)就“文学与传播学交融”这一话题的对话。

程:董教授,你如何看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呢?

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相互受益。文学是人文学科、历史悠久、基础雄厚,文学可以为新闻提供坚实的写作基础,新闻写作离不开文学的典型选择、人物形象、情感因素、事件描述、细节刻画和语言个性。复旦大学黄旦在谈及自己由文学转向新闻学时曾说道:“我认为从中文转向新闻,评报是最好的方式,就是说要先会读报纸,这就如同赏析文学作品,看起来简单,涉及面却很广。”同时,新闻有助于我们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激发创作灵感。

从传播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和传播学的渊源。传播学科建立的历程中,文学与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学科的分立与分工才使得两者分道扬镳,传播学偏向整合社会科学知识与方法,文学研究越来越脱离实用与语文识读层面,走向纯文学与美学的研究发展。

程:那文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董:新闻传播需要广博的知识面,从文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等学科中,我们可以寻找到其与新闻传播学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可以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审视和研究共同的话题,并做到由点到面,融为一体,实现“1+1>2”效果。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充分利用“文、理、艺等”资源,以工科背景为技术支撑,以文学积淀为素养基础,以艺术熏陶为发展平台。在新闻传播的学习研究中,既要讲个性,又要讲共性,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是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基础条件。

传播学研究在我国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作为一门学科,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交流、人类传播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具有多学科性的边缘学科。传播学的特殊性质必然要求其进行多学科间的互相融合和贯通,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有效的整合,使传播学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传播学的根系伸得越广,扎得越深,就会更加枝繁叶茂、茁壮成长,这就需要在新闻传播和各学科之间搭建有效的联系和平台,从研究实际和传播实际出发,建立稳定的学科体系,实现学科间的支撑和融合。要实现传播学科在我国的合理布局与建构,一方面还需要专家学者拓宽学术视野,进行纵向横向比较,采众学科之长和最新成果。用新的研究视野、用有原创性的教材来带动学科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也需依托各传媒业界、行业部门在实践中、资源上的支持,以期早日促成传播学科稳定的学科体系布局。

程:在当今新的传播格局下,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适应传媒环境的变化呢?

董:首先,传媒专业学生要做一名社会认可、业务能力强的新闻传播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点基本素养,即自身定位上,要有浓厚的人文素质,敢担当,敢立言;从业基础上,要有专业精神、职业素质和技能;发展目标上,要有前瞻思维,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发展;求学态度上,要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第二,传媒专业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新闻采写能力,做“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复合型人才。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做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素养的深邃的思想者。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即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社会交往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传媒学子还要努力改变“重技巧轻素养、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切实提高新闻采写能力。

第三,传媒专业学生要培养自己的“思考力”、“传播力”、“实践力”。作为传媒专业学生,不应只将眼光停留在一些短期发展上,要有长远的眼光、自觉追求可持续发展。要自觉培养发展自己的“三力”:通过不断阅读、钻研知识、观察现实,培养自己的“思考力”;通过内外兼修、广采博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实践力”;通过各种演讲、辩论以及日常交际等活动,培养自己的“传播力”。

程:传媒业永远都是新的,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需要关注哪些传媒前沿话题?

董:做为传媒专业学生,要做到“三敏”,即敏感、敏锐、敏捷,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和发现的眼睛。当下,新媒体技术普遍应用、新闻热点层出不穷、三网融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应该关注这样一些话题:

一是关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网络舆论热点事件。当下,网络舆论热点事件研究已成为传媒研究热点。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八件大事能触动老百姓神经:涉及政府官员违法乱纪问题的事件;涉及代表国家强制机器的公检法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垄断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群众利益的衣食住行、深层需要问题的事件;社会分配不合理、社会分化问题的事件;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问题的事件;敏感国家和地区的突发性事件;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火爆事件。这些热点事件总结,能开启我们的思路,开阔我们的视野,这些舆论热点事件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报道、应对。

二是从新闻价值、新闻视野出发关注当前新闻热点。其一、新闻价值。“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时候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正如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所言记者“是卑鄙还是崇高、是平庸还是神圣、是浅薄还是高深,在于从业者本人的良知、人格和价值取向。真正的职业记者会选择崇高、神圣、深刻、凶险,鄙视和远离卑鄙、平庸、浅薄、舒适。”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新闻本身、国家因素、国际博弈等。其二,新闻视野。作为记者,不仅要做一名会报道的记者,还要做一名具有新闻视野、能够深度洞悉新闻背后隐藏着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挖掘新闻背后的真实,理解新闻背后的真实,思考新闻背后的真实,做把握新闻能力的记者。

三是关注三网融合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电信网及广电网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对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关注法规、掌握技术、加强管理、开放竞争。

程:现在很多高校都在进行专业硕士的培养,你能以新闻传播为例,谈谈未来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之间各具怎样的优势?

董:首先,来看国内外专业硕士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西方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种类多、规模大,是研究生教育主体。如美国不完全统计有74种专业学位,2006年,占硕士学位的63.7%。而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仅占硕士学位的10%。2009年,我国首次下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并逐渐推出一系列教育体系、评价体系的改革,目的在于优化研究生的整体教育结构。

我国现有报纸近2000种,广播电台近1000家,电视台3000余家,期刊杂志近万种,形成了纸质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三足鼎立的局面。据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近日的《2010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907.96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6.3%,远远超过2009年GDp8.7%的增长率。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超过3亿,手机用户6.6亿,手机上网用户超过1.176亿,网络和移动媒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平台。

在传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国家大力振兴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传媒行业现有的从业人员亟需进行知识更新、观念更新、能力提升,掌握多媒体融合的传播技术。树立社会责任感,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疏导公众情绪的能力,目前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不能满足传媒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大量适应产业升级环境的新型内容生产和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是提升中国传媒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需要,也是振兴文化产业的需要。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实务为导向的学科,随着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与变迁,对新闻传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诉求。当今的传媒行业需要能够把握市场动态、聚合社会资源、驾驭资本运营的高端人才,需要文化事业广阔、深诸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精锐人才,需要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学术型硕士在学术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学术型硕士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涵养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主要从事学术研究、高等教育等学术性工作。

而专业型硕士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专业硕士将更加适应新闻传播学学科特点的需要,为传媒教育培养真正具有强实践能力的人才。专业硕士是应用型人才,他们夯实专业、注重运用、善于交流,将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性和职业性紧密结合,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科知识维度上,专业硕士熟知新闻传播专业核心知识,如新闻采写、广告策划、广电编导、资本运营等;能力结构维度上,专业硕士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将文化理论、市场经济的知识应用到创意和策划中,将语言文学知识应用到新闻编辑和校稿中,将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到新媒体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中等;在工作经验维度上,专业硕士能更好的在工作中培养、积累和丰富自己的工作技巧和能力。

新闻传播学知识重点篇6

关键词 融媒体新闻学专业教学

“融媒体”时代即媒介融合形态的社会时代。“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传播给受众。这种新型的作业模式催生的“融合新闻”已逐渐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以信息海量、双向互动性、共享性、全时性等优势独树一帜的数字媒体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综合表现方式,受众群体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占据网络高地,发挥网络的多媒体综合性,形成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

在这样的媒介发展趋势之下,高校的新闻学以及相关的传媒类专业教学应当及时地进行专业研究与教学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传媒业对人才的新要求。新闻专业教学较之于传媒业界往往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更要求同时作为新闻学研究者和传授者的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师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在不断更新的传媒业发展面前处于优势领先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提出在“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学教学新思路,首先要先了解“融媒体”。

一、“融媒体”的特点

1 新闻业务整合中的资源共享

“媒介融合”突破媒体之间的限制,整合所有的媒介,统一规划与协调,资源共享、建立新的新闻采编流程。首先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然后再根据各自受众的群体分类将新闻内容加工为文字、音像等形式,制成不同文本风格的新闻产品,提供给不同的媒体平台传播给受众。同样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

这一特点的完美体现来自媒介整合的先锋——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newscenter)”,它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比较成功的典范。2000年,该集团投资4000万美元在坦帕市建造了一座传媒大厦,将属下的《坦帕论坛报》、网站tampabayonline、电视台wfla-tv集中起来运行。虽然这几家媒体有各自独立的人员、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但实行资源共享。集团设立“多媒体新闻总编辑”,管理协调三种媒介传播渠道的信息分流工作。大楼内部设有统一的突发新闻指挥台,能在第一时间将突发新闻传递给分布在其四周的三家媒体,并有专人指挥、协调对新闻的采访,力求让三家媒体在采访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新闻信息传播的流畅性和新闻业务的协调性。

2 新闻载体性能数字化

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媒体发展至今已经呈现边缘淡化、相互融合的传播形态。传播终端数字化,电信服务商和互联网服务商纷纷介入到传播终端的领域中,与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推出各种数字终端来作为新闻内容的载体,进入到人们的信息生活中。

有研究者认为,“经历了150年的历史进程,电信业和传媒业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从各自独立的产业状态逐渐发展为大媒体产业。基于产业融合而诞生的大媒体产业是一种具有跨国家、跨专业、跨媒介特点的新型产业生态和产业群。”大媒体产业的形成打造了统一协调的技术基础和网络平台,提高信息传播的数字化竞争力,推进新闻载体性能数字化进程。

3 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

“融媒体”时代首先摒弃单一的传播形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和flash集于一体,在视觉传达上打造丰富多样、形象生动的信息产品。有研究者认为,“媒介融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可以更多更方便的根据信息内容传播的需要来选择和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媒介,内容产品的生产进一步与传播的载体分离,载体的使用将完全服务和服从于内容。”

二、新闻学专业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融媒体时代”给我国媒体行业带来的全面改革,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实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学专业教学。目前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界限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以传统报业教学为主,缺乏对新媒体介入后的当前报业新状况的介绍;面对以网络为核心的各种新型传播技术,无力进行这些新技术的教学;过分强调专业细分,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媒体等专业人才进行割裂培养,难以适应当前不断出现的跨媒体集团所需要的复合型的新型新闻人才等等问题。笔者认为,在首先解放思想的大前提下,回归到新闻教学的学科架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平台等基本问题在当前的创新结合来进行突破改革,接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1 注重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和拓宽

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是在中国新闻教育长期发展的历史下形成的,课程设置的核心部分是新闻传播业务和新闻理论的根基。但是。由于长期以往的新闻教学介质形态的分割致使新闻学教学只传授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的专业知识,新闻类人才培养仍停留在传统媒介技术的需求上,同时新闻学的核心课程未能将快速发展的业界成果和日益深入的学界探索成果及时充实到课程体系之中,致使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受到程度性的制约。社会进步要求新闻教学应注重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各学科知识渗透拓宽。

首先,要在通识教育层面进行调整改革,通识教育应该涉及文化、历史研究、自然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文艺学、经济学等等学科类,要打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平台,引领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去思考、认知社会,培养学生的良好新闻素质。

其次,“融媒体”时代的新兴领域需要大量的具备媒体融合理念与操作技术才能的人才。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带来的急需媒体融合人才去设计精准定位的产品内容。新课题对高校教学的要求注重传媒学和经济学科的渗透,培养新型的传媒市场经济管理人才、市场观察人才等等。

2 重视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培养

目前,具有竞争优势的网络媒体需要大量兼具平面媒体、网络和广电等多种技能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而且国内多数媒体集团已经开始了部分融合。如报社纷纷办网站,广电集团办报办刊等。一些有前瞻眼光的媒体集团在品牌融合、管理融合、组织融合和营销融合上寻求突破点。然而,这些从事所谓的媒体融合探索工作的人几乎都是被赶鸭子上架的,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训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很少有记者在报道重大新闻时既能采用文字报道。又能进行网络、视频、广播等多种形式的报道。

高校新闻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室内上课、毕业前“粗放式”的实习的学习形式,而是重视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为学生创造专业的实习机会,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兼容共举。比如学校可以与主流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媒体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媒体联手培养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学校可以与电视联合建设专业平台,将学生融入可播出的时政性、新闻性电视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高端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流程和核心技术;着手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全面体验新闻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注重打造一个“融合性平台”系统,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和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为培养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专业人才提供教学改革的新平台,实现培养目标——“全能型”复合型传媒人才。

3 强调从传媒制作者的角度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

“融媒体”时代产生的融合新闻是各类型专业媒介新闻传播业务的融合,也是普通公民借助网络媒介参与新闻传播的一种“共享式”的新闻实践活动。当媒介组织之外的个人成为新闻传播者的时候,新闻媒体不仅更将“公众化”,而且将越来越多地扮演“公共交流平台”的角色。在这个平台上,公众的观点与信息传播与职业新闻人同样平等传播,信息传播的限制壁垒无体化。信息大爆炸引发的信息信度缺失,使专业的媒介传播系统也陷入了真伪难辨的困局。一系列的问题给每一个参与新闻传播的公民提出了道德要求:遵纪守法、提高媒介素养。公民的媒介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会正确使用“公共交流平台”,新闻制作者的媒介素养之一则应是培养社会大众正确使用“公共交流平台”。因此,对于公民的媒介素养的培养是新闻从业者的义务,对于即将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在校学生来讲,培养社会大众的媒介素养是他们的基本素质之一,这应该是新闻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只有新闻专业学生(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水平高起来了,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才会有更快、更好的提高。

4 加强对新闻学教师的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知识建构

现在我国高校的新闻学科教师基本源于新闻相关的本专业系列,大多“术业有专攻”,教纸质平面新闻的专心研究纸质平面,平时也只注意同报业界联系;教广播电视的只围绕广播电视的发展变化层面看传媒,通常也只将注意力放在广播电视行业;教传媒的往往把视角投放在网络传媒系统。这种术业只专攻的研究现象在融媒体时代已经呈现出新闻教学相对滞后与传媒人才需求的窘态。

新闻传播学知识重点篇7

论文摘要:综观以往的研究,往往只针对新闻话语的其中一方面。比如以“新闻写作”、“写作风格”等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和书籍,其实是关于新闻话语语言规则方面的研究。而对新闻话语的批判性研究又多侧重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从文化的角度认识新闻话语在社会认知、社会交往及社会权力等方面的功能。作为“语言系统与文化环境的交汇点”,对其研究不应该只突出其中一方面,因为这两者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的。本文主要探讨新闻话语的文化符号学向度。

新闻话语的策略性规则可谓多种多样,因为题材与体裁的不同,以及传播语境的不同,会侧重于其中几种策略性原则。

不过,记者运用此策略性规则而不是彼策略性规则,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即记者倾向于使用该策略性规则,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会自觉不自觉的与记者所在报纸的风格相符因为记者不能直接发表其新闻话语的文本,而是通过所在媒体机构的编辑。记者、编辑等都是新闻传播者,因为“记者从事新闻报道,必须同他所工作的媒体保持价值观念的一致性”并且,即使不完全是,其风格也多少代表着一个国家新闻话语的风格。

一、新闻话语的社会认知功能

(一)事实认知

提供信息是新闻最重要的功能。丹尼斯·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中,把“信息功能,即提供有关世界上的事件和社会情况的信息”置于媒介五大功能的首位。报纸新闻也不例外。

在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每分每秒个人生活圈之外的世界都在不停地发生冲突和变化。个体无法到达每一个现场,亲眼见到或者亲耳听到事件发生的过程。但是,人们却很关心个体之外的世界,唯恐自己落后于个体之外的世界。

如此,人们只能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去了解外部的世界。新闻则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因为新闻注重时效性,其在第一时间,传播事件的最新情况因为新闻具有可信性,大多数新闻是客观真实的报道因为新闻的可接近性,现代科技的发展,迅速的、大批量地复制成为一种可能……这些都使新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佳媒介之一。

(二)价值观认知

受众希望新闻能够最大限度地提供有关事实的信息,并对该事实作出判断,以实现观望周围的世界、并尽可能的使自身的行动能够适应周围世界变化的可能。但是受众又不满足于新闻只是信息的载体,特别是当媒体数量激增、受众越来越容易接近获得信息的媒介时,新闻信息繁芜而不易轻易作出评判。受众开始依赖于媒体显性的或隐性的观点,新闻也就不再只是传达信息的媒介了。新闻开始向个性化发展或者提供独家报道或者提供独到见解。这两种形式都是实现价值观认知的最有效形式,价值观的认知即意味着对某一种观点的认同。

二、新闻话语的社会交往功能

(一)内部社会整合与互动

我们己经了解到,新闻话语能够实现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包括事实的认知和价值观的认知。但是,新闻话语的社会功能并不止步于此,新闻话语的传播者还希望人们据社会认知而作出反应接受之。因为“告知和劝服是新闻话语传播的两个层次,前者要人们理解传播者对某个事件或情境的叙述,……期待受者建立与叙述者所预期的一模一样的文本再现情境模式后者则……期望将隐匿的言语行为获得受者的接受,从而实现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通过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与问题,并探索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简单地讲,跨文化交际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消除交际障碍,防止交际摩擦,拓宽视野、促进文化交流。

新闻话语通过不同形象的塑造,实现受众对对象国的认识。这种认识将影响并引导受众实际社会生活,或者以“竞争的态度”,或者以“敌对的态度”,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新闻话语的社会权力功能

(一)新闻话语是权力的象征

从新闻传播者个人来说,新闻话语对事实的传播具有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特点就一个国家来讲,新闻话语侧重于某一类事实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对受众的影响是,“多数情况下,报纸可能不会成功地影响人们怎么样考虑问题,却能有效地决定人们思考什么问题。”

当社会中某一集团或阶层掌握新闻这一媒介的时候,势必会侧重于报到有利于集团或阶层利益的新闻事实或是不利于其他阶级利益的新闻事实,作为“对新近发生事实报道”的新闻因此而倾向于对一定层面意识形态的提升。这种提升作用,使新闻话语具有控制人的思想意识乃至行为规范的能力。

(二)“话语权”与“话语霸权”

新闻话语的权力功能是指就新闻话语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容易与其混淆的概念是本文第一章出现的“话语权”,也是当下日常生活中被大量应用的一个词。

作者的理解是,话语权是指个人或集团发表意见、观点的权力。也就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具有言论自由的权力。但现实生活中,言论自由的权力已被狭隘化在媒体上发表言论的权力。因为大众传媒以其广泛的受众和重大的影响力,成为发表意见或观点的一个重要媒介,所以成为争夺话语权的重要资源之一。

而在全球传播研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是“话语霸权”,即“当传媒的话语权过度发挥时,其话语权就成为一种霸权”。这是因为一定的大众传媒代表着某一集团或阶级的利益,所以该“集团的话语权”构建起传媒的“话语统治权”,这种话语统治权使它有能力扭曲接近整体的传媒空间,并以其覆盖能力,消解其他集团的话语力度。根据大众传播学的“知沟理论”,发达国家—如美国—在全球传播中,凭借其高科技手段,占有大量媒体资源,使新闻流通呈现单边性,并因此出现新的殖民行为—通过新闻话语等大众传媒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结束语

通过研究中发现,“新闻话语”的研究,提供了认识新闻及新闻传播新的角度。作为语言系统与社会环境交汇点的新闻话语,必须遵守语言的构成性规则,如普利策新闻奖作品须遵守英文的语法要求,中国新闻奖作品须遵守汉语的语法规则,否则新闻话语根本无法传播必须符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属性。一定社会文化下的新闻话语,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客观的和发展的眼光对待两种形式的新闻话语,才能促进文化上的心理认同,使新闻话语更好地建构一个文化上的自我,发挥其丰富的社会功能。

除语言学、文化学外,新闻话语的研究可能会涉及更多的学科知识,故已吸引政治学、社会学等研究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着越来越多学科知识的融入,也将不断扩大新闻学的研究范围,并提高其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姚里军《中西新闻写作比较》(第一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3月.

[2]俞香顺《传媒语言社会》(第一版)新华出版社.2005年3月.

新闻传播学知识重点篇8

1新闻主播应具备的“基”(业务素质)与“本”(道德素质)

1.1独特的艺术风格

新闻主播是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所进行的传播新闻、信息的创造性的工作。具体来说,新闻主播的声音不只是男性洪亮、女性甜美,而是要有个性、悦耳动听,在所主持的节目中要表现出独具魅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方式,彰显各自的性格、语言风格特点。

1.2较高的职业素养

新闻主播要打好“理论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牌”。要有马克思主义哲人的思辨力、分析力、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政治家的眼光和胆识,用好党性原则这把尺子,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政治、职业敏感领悟、感受、接收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各种知识信息,去消化、传播这些方针、政策、知识、信息。另外,新闻主播还要富有人格魅力,做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典范。

2新闻主播如何强“基”(业务素质)固“本”(道德素质)

2.1培养超强的学习能力

新闻主播可以说是新鲜事物的第一接纳者,也是“过滤者”,如果没有较高的政治和文化素养,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各学科的相关知识,没有“吃透两头”的基本经验和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就很有可能把一些污染社会的糟粕当成精华来传播,这样做的结果会损害党的肌体,误导人民。所以,新闻主播一定要具备超强的学习、领悟能力,精读党报,掌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博览群书,知晓多学科的知识内容。

2.2做足吐字发声、语言表达基本功课

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主播,普通话水平要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节目当中做到气顺声响,字如珠玑,悦耳动听;表达准确、主次分明,用词贴切,语句简练,语言流畅,重点突出。否则就会影响整体宣传效果。这就需要新闻主播无时无刻地强化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曲不离口,多做吐字发声训练,对于自己所看到的、遇到的、想到的事情,发表意见和看法时注意措词,只要将语音、措词、表达等的准确、流畅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那么在主持节目的过程当中就不容易出现失误与差错。

新闻主播不同于过去的新闻播音员,除了二度创作,还需要参与编采。节目当中,由于增加了开放度,比如说,微博微信的运用,与记者、编辑、观察员、分析师、评论员及各类嘉宾现场交流、对话,而且时不时地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做综合的评述,其中需要个性的语言、独到的见解。所以,新闻主播只有善于张扬个性,展现真实的自我,就是根据自身的性格特征、声音语言特点确立播音、主持风格,才是最自然的表现,才能最准确地反映出个性的风格:或沉稳成熟,或敏锐洒脱,或朴实干练,或积极热情;而真实的个性是稳定的,一旦形成播音、主持风格就会成为一位新闻主播的标志性符号。当然,这种风格一定是受众认可并具有相当诱惑力的。

2.3增强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也就是现场驾驭和组织节目的能力。包括自控力、应变力、组织协调力。

2.3.1自制力的把控

自制力是对自身情感、情绪把控的能力。有播音前辈早已经用老人刚刚辞世几个小时,就圆满完成重要新闻播出任务的事实告诫我们: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有超乎其他人群的自我调节情绪、情感的能力,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新闻主播都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到节目当中,那样会影响单篇稿件或整体节目的基调,导致“情”与“理”的天平失衡,扭曲观点,影响内容的传达[1]。同时,也不能因为心里紧张,本来准备很充分,一到直播间或新闻现场就乱了阵脚,使得前功尽弃。心理素质好的新闻主播应该做到对节目基调确定准确;对节目内容包括互动话题都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对节目进程的把握收放自如,体现出恰当的节奏感。为此,新闻主播平时就要训练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因人而异地把握一些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比如说:1)深呼吸;2)想到表现不好是对受众的不尊重;3)把受众当成自己的亲朋好友等等,多想办法,多尝试,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3.2应变力、反应力的训练

组织能力也包括应变力、反应力。真实、及时、准确地表达新闻信息内容是新闻主播最基本的工作。但由于经常出现突发性新闻事件,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运用,都需要由新闻主播在直播间或直播现场对新闻信息进行快速辨识、筛查、处理,准确、鲜明、生动地传播。为此,新闻主播日常要加强临场应变、反应能力的训练。无论何时何处,遇到什么新闻事件,都要迅速作出反应,能够马上发表恰切、精当的看法、观点、评论,这是最好的检验新闻主播是否具有良好的新闻基本功的方法。另外,新闻主播要根据节目内容风格的要求,从基调的确定,语言表达,现场气氛的把握做到和谐统一,既能体现出主播对节目的高超驾驭水平,又会收到理想的宣传效果[2]。否则,基调把握不准,严肃沉重的话题,面带微笑、咧着嘴说,表达和内容风格就很不协调,就会让受众感觉到主播的拙劣和蹩脚,自然也就不会有好的宣传效果。

2.4彰显人格魅力

新闻主播从事的是宣传人、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职业。因此,自身首先要用“德行之笔”塑造好自我形象。要有不懈地追求政治上、事业上、道德上的上进精神,都应该是有学识,政治上、理论上成熟,遵纪守法,本本分分,洁身自爱,恪守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表率,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受众。

作为一名新闻主播,除了要具备一般主持人的能力外,还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新闻主播不同于其他主持人,基于兼做播音员、记者、编辑和评论员的多重身份,因此,必须具有丰富的学习阅历,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广泛接触、了解社会各层面的人生经历。只有这样,对新闻才会有敏锐的洞察力、多角度的感知和透视能力,从而让同样的新闻事实变得血肉丰满,也才能够一针见血地拨开新闻事件的表象抓住实质的内核,做到高站位,准确、鲜明、生动、有效地传播新闻,传递观点。

3结论

要想成为魅力新闻主播,必须不断地强“基”(业务素质)固“本”(道德素质),包括培养超强的学习能力,练好语言功力,增强组织能力,增加人生阅历,彰显人格魅力。做到了这些,才能充分展现个人魅力,出色地完成党和政府喉舌的使命。

参考文献

新闻传播学知识重点篇9

关键词 传播学理论教学思考优化与整合学习激情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产生和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美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入我国。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年的统计数据,与传媒行业相关的本科专业教育点从1998年的148个增长至2005年的661个,短短几年间增长了4.47倍。特别是200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从过去的“部门办学”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发展模式。可以说,这一学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传媒相关专业教育新格局的形成。《传播学》作为这些与传媒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相继开设,一些工程技术类专业,同样开设了传播学原理方面的课程,这是与当今传媒技术的发展,传媒业的发达分不开的。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社会成员应该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传播学教育在中国虽然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传播学课程理论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作了一些研究,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段京肃教授发表的《传播学教学的热与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君超副教授发表的《新闻学:走出传播学还是走出自己》等学术论文探讨了传播学教学存在的一些困境。传播学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同样无法绕过这些问题。笔者下面就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课程教学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传播学教学理念和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思想认识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传播的现象,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能熟练地把握媒体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切精神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传播学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媒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独特性特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一般性和媒体传播的专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播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强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在加强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对学习传播学的思想认识同样重要。许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够,不太重视,完全区分传播学与新闻学,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身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应该加强与广播电视切合紧密的课程如《新闻学》、《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传播学》那些既枯燥又无用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传播的指导作用。所以许多同学知道媒体传播的一些传播现象,却并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规律和理论的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宁树藩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谈到他的一个想法:“新闻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这可说是本来意义上的新闻学;一是以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起来的,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广义新闻学。”而且指出:前者是核心,是基础,失去前者就不成其为新闻学了。1998年,李良荣教授与李晓林也曾撰文呼吁:“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由之路”;“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

上述学者的观点非常明确指出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学生们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传播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才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切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传播学教学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更要切合该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不仅要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媒体传播现象,更要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指导。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传播学理论教材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涉及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效果研究等内容,而传播效果又着重介绍四大宏观社会效果,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知识沟假说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安排基本上将西方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生,它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普遍采用。然而。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纯粹的介绍这些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游离于专业之外,并没有和专业紧密地结合。传播理论教学要以一般原理介绍作为重点,再结合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传播学理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现象结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比如,在讲解议程设置时,在学生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之后,结合新闻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美国轰炸伊拉克之前,大肆渲染后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本质也是利用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扰乱视听,推行其霸权政策。在讲解人际传播时。通过观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电视节目录像进行探讨分析,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传、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从而指导将来的新闻采访工作,做出有创意和深度的新闻作品。

传播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提高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将新闻传播现象与传播理论紧密结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传播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多开于专业学习的较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

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很有益的。传播学教学必须要跳出理论型课程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仅要将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清晰的介绍给学生,还必须充分尊重传播学自身学科性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思维,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经调查,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是学生们对传播学学习的普遍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方法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现象进行模拟,瞬间的现象进行定格,是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易于理解。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把诸多的教学信息,由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层面的资讯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像资料特别丰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如,在讲授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的内容时,播放对话、访谈类节目,借用影视的直接诱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进入教学内容情境之中。通过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的非语言符号,如面部神态特写镜头,肢体动作细节描写来反映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对著名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湖南台鲁豫主持的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中的《白岩松约会电视》这期节目,因为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明星主持人,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讨论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提高同学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模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加深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同学从枯燥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可将理论直接付诸实践,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接受愉快。如讲解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上讲台模拟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以及“警钟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大众传播的教学中,针对传播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跟踪大众传媒的报道,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安排,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笔者组织同学们就“3・14拉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将传播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与新闻时事紧密结合,使同学深入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四、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新闻传播学知识重点篇10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从而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全球化视角来反思过去,变革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传统培育模式,以通识教育为“体”,以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为“用”,“体”“用”融合,培育复合型的新闻传媒人才。

一、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每年春季或年底,各路新闻媒体到大学招募新闻采编人员,大量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在笔试和面试中淘汰,败给法律、经济、人文社科专业毕业的学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认为,中国新闻教育正渐渐背离新闻学的核心价值,新闻或传播学院远远没有使学生准备好理解世界的能力。“由于多数新闻或传播学院学生没有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安排,他们在学识上没有准备好来报道复杂的现实世界。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他们不知道到哪里知情和权威的信源,也很难知道声称与核实、推论与证据、偏见与公平、伪科学与科学、非知情人和知情人的区别。”①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在哪里?他们的基本技能从哪里来?他们的后劲在哪里?新闻传媒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她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她立足于新闻传媒专业教育的技艺和形式中,更植根于肥沃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土壤里,而要让新闻传媒专业学生获取“源头活水”,在大学新闻与传播院系进行通识教育则是必由之路。正如武汉大学知名学者郭齐勇教授所言:“大学就是大学,不是专门的职业技术学校。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较广博的文化修养(博而且雅),一定的知识基础与方法学训练,走上社会,后劲与潜力较大,可适应面较宽。”②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不是教导单一的技能,而是提供广博的通识基础;学生从大学所获得的,不是零碎知识的供给,不是职业技术的贩售;而是心灵的刺激与拓展、见识的广博与洞明。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亦称“文雅教育”“博雅教育”,由人文教育发展而来。通识的“通”是指“融会贯通”,即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开放融通的思维,能够从开阔的、跨学科的视野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不同文化和学科间的沟通。③

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倡学习西学,中西兼融。他把“中学”(中国固有之传统学术、文化)作为“体”,即作为基础和根本;把“西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艺)作为“用”,即作为实务、实用之学。其实,通识教育和新闻传媒专业教育的关系亦如同“体”和“用”的关系,即通识教育是新闻传媒专业的基础和源头活水,是为“体”,新闻传媒专业则为“用”,即职业实用、工具技艺之学,是为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安身立命之基。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新闻传媒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变革传统的新闻传媒教育理念,培育以通识教育为“体”、以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为“用”、“体”“用”融合、复合型的新闻传媒人才。

二、怎样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

在目前的新闻传媒教育中,培养“历史的记录者”“社会的守望者”“文明的推动者”已成为三个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为此,新闻传媒教育正由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教育转变,从侧重技能训练向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转变。在加强知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文理渗透、强化应用的教改思路指导下,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成为新时期传媒教育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新时期的新闻传媒教育指导思想是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人才。那么,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呢?

1、制定多层次、有级差的培养目标

全球化首先向中国新闻传媒教育提出的挑战,就是培养目标的挑战――迫切需要新闻教育加紧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懂新闻传媒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融合人文社会科学、管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知识,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造精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闻传媒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够合理,层次欠清晰。我们认为,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实力和特色,在培养目标上不必求“一律”,更没必要一哄而上,盲目拔高。但是,对于处于“第一世界”(新闻学科基础良好的研究型大学)的新闻传媒学院,如人大、复旦、北大、清华等,宜以《2005北京共识》为参照系,强调通识教育,偏重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如培养专家学者型、经营管理型和媒介融合型、传媒策划型人才。比如,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确立了以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新闻专业为核心,国际性、实践性、基础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比较合理。对于处于“第二世界”的综合性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如上海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宜结合本校特色,以通识教育为基座,培养复合型、职业技能性人才;至于其他新成立的“第三世界”非综合性大学新闻传媒院系,宜培养专业型(如体育记者、军事记者等)、技术型、实践应用型的人才。对于有博士点、硕士点的新闻传播学院,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和方案中应有级差,至少有高端、中端和实用的区别。

2、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新闻传媒教育事业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新闻教育事业需要的教师队伍,“既需要精通新闻传播专业的知识,也需要拥有跨学科背景知识;既需要了解专业的理论体系,也需要掌握实务工作的方法;既需要了解人类的经典文明知识,也需要洞察前沿学科的发展;既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国情与传统,也需要清晰地了解世界的前沿动态与趋向。”④具体而言,从以下三方面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或有效果。一是引进和培养通识教育课教师;二是高度重视、充分发挥高级专家学者在教学科研中的主体作用,特别是以名师的学术力量带动、提升现有年轻教师的科研水平;三是吸纳新鲜血液,从国内外引进科研水平高的高层次教师人才;四是从国内外引进有科研潜力、有跨学科背景的优秀硕士、博士、博士后或其他青年教师人才。五是学院派教师与社会业界师资的互动。目前,国内一些新闻或传播学院积极谋求理论和实践的对接,打破人事管理对师资的限制,引进业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教师潜质的人作专职或兼职教师。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5年拥有全职教师40人,来自媒介的兼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占31.03%。越来越多的新闻传媒院系教师与媒体轮换,使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优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设置

目前,新闻传媒专业课程以新闻传媒理论、新闻传媒实务和新闻传播史(含外国新闻史)三分法的为基本内容,形成了以基础课、专业课和政治理论课为骨干的课程体系。但这种课程设置模式过于强调新闻传媒专业自身,基本属于在新闻言新闻的课程架构。学生对新闻学科的知识得以系统化,但忽视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不利于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通识与专业并重的课程比例结构;二是设置通识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优化课程结构;三是课程设置的内部构成――以“经典原著课程”为主导;四是新闻传媒专业课程的优化。

4、“经典原著(选读)”课程教学的传统与变化

中国的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改变,改变概论(原理)+通史(专史)的泛通识模式,使之变成以研读、讨论古今中外的原著经典(尤其是元典)为主导的“核心课程”模式。在通识课的设置上,概论、原理、通论、导论、通史是有必要的,但如果这些的通识课程居主导地位,不直接让学生读中西方文明史上和各自学科领域里的原创性经典,那就难以培养出具有原创力的人才。“概论+通史”的泛通识模式,是以不相信师生们能读懂、能分析与理解经典原著为“议程设置”(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名词)的。事实上,概论、通论、原理、通史等只是一些专家学者嚼过的馒头,是转述的二手材料,以此来填鸭式地喂养学生,会使学生养成学习的被动、怠惰,特别是思想的懒惰。长此以往,学生就丧失了思想的原创力,容易人云亦云。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应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及著作作为大学的共同核心课程,深入挖掘其精粹和核心价值,并以深度阅读和讨论、探究作为主要教学方式。例如中华元典“四书”“五经”,“前四史”、四大名著等。新闻传播学的经典著作,像马列经典著作《资本论》(选读)、施拉姆的《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拉里・a・萨默瓦等的《跨文化传播》,方汉奇先生的《中国新闻通史》,等等。在新闻传媒通识课设置中,选读、导读这些经典原著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要让新闻传媒院系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原创力,最好到中西方文明经典和新闻传播学经典原著中去寻找。

5、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变革必然引起优化教学方式的连锁反应。目前,我国诸多大学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由于受大学扩招、专业设置蜂拥而上(比如新闻传媒专业就很典型)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人满为患,几十人、一两百人上大课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给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带来了诸多问题,需要变革。比如,在课时安排上,安排一些几周的短期课程或假期课程;在课堂规模上,采取大班化小、小班讨论课、互动教学的模式,以小而精的方式来替代目前单一的大而长、蜂拥而上的选课和授课方式,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6、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

新闻与传播院系在校学生既要系统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奠定较为扎实的新闻和传播理论基础,又要动手动脚,培养采访、写作、编辑及其他实际操作能力。惟此,才能学以致用。然而,当前新闻教育的偏差和缺失在于,我国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理论“腿长”、实践“腿短”的问题比较突出。学生在课堂上学了满肚子理论知识,却因为缺乏实践的环节,不能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融会贯通,因此,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便显得颇为重要。为此,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共建教学平台,学院与业界互动;二是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训练;三是创办校园媒体,打造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①李希光,新闻教育改革的希望在哪里[J],新闻与写作,2008(5):32.

②郭齐勇,浅谈大学人文教育、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J]读书,2006(4):19

③何秀煌,从通识教育的观点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m],香港:海啸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