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2:49

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篇1

一、创设情境,激发创新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也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更是创新的力量源泉。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恰当地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产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反映在数学课堂,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引发学生创新动机,树立学生的创新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点燃学生心中对知识的好奇之火,同时充分挖掘教学课本中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大量素材,不失时机地强化训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动参与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内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的学习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架设学习的桥梁,提供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特长,提高素质。

二、创造观察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要加强说的训练,应让每个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更有利于思维的激活和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需要自我表现的空间,而小学生尤为突出,在教学中要根据数学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实践操作的空间,为学生构建新平台,让他们在操作中,培养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新奇、独特、流畅和变通,它是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下,根据一定的目的,把头脑中已有的各种基本知识、信息和掌握的基本技能进行重新组合,产生具有意义的新发现或新思想的一种开放型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教学中,如果一个学生能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教师指导或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方法,能够自觉地独立地去思考、去探求、去发现,得到创新的见解,以致于有独到见解,尽管其思维方法和结论未必尽如人意,但只要不同于教科书,不同于一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我们就认为这位学生的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范畴。教师对这种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要倍加呵护,并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和倡导,只有让学生这种创造性思维在数学课堂中不断闪烁,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勇于探索,乐于创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加强“双基”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思维的流畅性,而思维的流畅性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创造性思维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否则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就数学本身的特点一说,它有很多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进行双基训练的实质就是一个经过引入、形成、发展、深化的不完全归纳过程,数学教学本身需要,将创造性思维渗透于双基教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学中我不把概念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对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概念的内涵、外延作必要的探索,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如在讲圆锥体积时,我先用纸做了三个圆锥体和一圆柱体。其中一个圆锥体和圆柱等底等高;圆柱等底不等高;一个和圆柱等高不等底。然后把圆锥里盛满沙子(每个圆锥盛三次)倒入圆柱。这样学生就清楚地看到:三个圆锥体中,只有那个和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里的沙子三次正好填满圆柱体,其余两个不合适。

接着再让学生思考,找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动用已学过的圆柱体积的公式,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学生小结,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经过这样由浅入深的直观演示和讲解,既复习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又学会了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效果很好。

四、拓展双基教学中学生思路纵横联想的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成分是集中思维和求异思维,因此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拓展学生的思路和联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从给定的或已掌握的信息中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思考和想象,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产生新的更多的信息,开启多种新颖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篇2

【关键词】思维能力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双基”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基础

因为创造性思维需要学生把学过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和广度,结合感觉、知觉、记忆、联想和习惯等认识特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性的整体结构,这是一个具有内部联系的认知结构积累。这种个人积累的量越大,则联想、类比和想象的领域就越广,所以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当建立在“双基”教学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但是这并不等于有了“双基”后再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应当在进行”双基”教育的过程中就予以渗透.使二者相辅相成。

通过加强“双基”训练,已使学生掌握了一部分基础知识,教师在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自觉归类、加强记忆。这时教师再出示一些综合性练习题,启发学生可纵向、可横向,亦可逆向的联想,从知识结构的不同方向去寻觅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以培养学生思维的连动性。

二、课堂的民主氛围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条件

影响思维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课堂环境的影响相当大,以班级形式存在的集体环境氛围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能否形成。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能否为师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开放、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能否顺利开展的又一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及意志力。对于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即使有错误,也要加以鼓励和引导。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向老师挑战,敢于标新立异、逾越常规,敢于言别人所未言、做别人所未做的事。尤其要培养学生具备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持之以恒的去解决疑难问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因此,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质疑,以及在思考过程中突发的奇想,教师应注意加以保护,不要轻易的加以扼杀。注意在提问、讲授、练习等各个环节中,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耐心的帮助和引导,才有可能培养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我们数学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力的个性品质。这样才能较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我们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注意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只有当教师自己能够打破传统定势,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才能更加灵活的去引导学生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手段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恰当地示明学思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对一个数学题,首先要能判断它是属于哪个范围的题目,涉及到哪些概念、定理、或计算公式。在解(证)题过程中尽量要学会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的运用。?每个公式,法则、定理都有它的来龙去脉,都有使它成立的前提条件,都有它特定的使用范围,要做到言必有据。选择一些习题让学生先做,再针对学生思维中的漏洞进行教学分析。在复习时要精选一些有代表性、巩固性和灵活性的习题,从各种不同角度,寻求不同的解(证)法,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还可改变条件进行“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的训练。这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措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使学生思维活跃,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点拨、解疑,使学生变学为思。当然,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有所成效。

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篇3

广告创意是广告设计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相关设计人员通过领悟广告内涵、表达主题和预期效果,利用美学、哲学、社会学等复合知识,利用创意思维,创造出独特新颖的广告。创意思维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最高阶形式,其通过人脑对自然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迸发出具有开创性、动态性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广告设计中创意思维方法的应用对广告设计形式和效果起到了强烈的推动作用。在广告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德国大众甲壳虫汽车在美国市场的推广上。甲壳虫汽车进入美国市场后因为广告宣传一直不温不火,导致销量长期疲软,甚至有退市的风险。在紧要关头,大众公司聘请了威廉•伯恩巴克为甲壳虫汽车做了极富创意的广告策划,甲壳虫受关注度和市场表现令人欣喜,成为大众汽车公司最为畅销的汽车。广告创意的成功体现于思维创新的阶段,创意思维为广告赋予了精神内核,使其焕发出不可预测和复杂的艺术表现。所以,探讨广告创意中的思维方法对现代广告设计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现代广告设计创意的新内涵

广告的出现随着商品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广告史的历史悠久。现代广告设计从刻板的描述和说教逐渐转向为富有艺术气息、娱乐特点和充沛信息的崭新形式。这种新的形式体现出新的内涵:第一,呈现方式上的变化。从传统广告以密集信息冲击、产品特点等直接宣传逐渐转向为自然、亲切和朴实的风格。这种变化使广告不再是枯燥单调的介绍和功利性极强的目标,而是更富趣味性和人情味。这种情感攻势更像是一把“软刀子”,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广告目的。第二,现代广告创意更加注重价值体现在当前商品量充足,各个品牌商品琳琅满目的竞争环境下,极具创意的广告设计能够帮助商品脱颖而出。在同质化严重、商品质量差距越来越小的背景下,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也出现盲目性,那么广告创意中体现的价值观能否引发人的共鸣,产生价值认同,从而推动商品交易量的上涨,是广告创意思维的直接目的。所以当前优秀的广告创意,不单单关注商品特性,而是从表现方式的个性化、风格化入手,突出商品的价值,体现商品背后所蕴含的生活方式、情感诉求等价值观。例如宝马汽车公司在近年来的广告设计中,对汽车外形、内饰和性能没有过多描述,重点讨论宝马汽车的驾乘感受,和社会地位的显示。又如美国运动品牌耐克,动辄一百多美元的运动鞋广告也没有谈及其使用的高科技等,而是将运动这种生活方式和运动中的畅快洒脱表现出来,引发人们的共鸣。这样的广告创意发展趋势使广告创意中的思维方法及应用越来越重要。

创意思维的基本形式

创意思维从学理上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创意思维的根基和基本形态。在广告创意中的形象思维以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具体形象为载体,进而展开想象。这里的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空间想象和创造想象三类。包括了广告设计中文字、图形的形成和演变。还有一类形象思维是幻想,幻想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没有实物载体。形象思维为广告设计提供了最基本的素材和来源。逻辑思维较之形象思维更高阶,是具体到抽象的概括和总结。抽象思维是广告创意思维的灵魂,也是决定广告高度和品位根本。在广告设计中,利用抽象化手法表现具体事物和意念,使广告的内涵有更大的理解张力。逻辑思维包括演绎法、归纳法和类比法,在近年来的经典广告中可以经常看到。明星代言就是演绎法的直接表现,通过明星效用,使人们认为商品的功能和特性用于自己也是如此。归纳法是以人们的普遍认知为基础,提炼出精粹。例如美国的百威啤酒广告正是如此。类比法是将看似不相关的事物找出相似的属性,例如我国春节时,可口可乐公司会推出相应的广告,将可口可乐与春节联系起来,引导人们过春节离不开可口可乐。

广告创意中的思维方法

上文中探讨了广告创意中的思维形式,但思维形式离不开具体的思维方法。在广告创意思维方法中,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全面思维在广告创意思维方法中,全面思维是考量设计者设计水平高低的直接标准。只有具备全面联系、统帅全局的思维方式,才能将广告设计得大气有品位。广告创意中的全面思维方法将各个学科知识、文化、社会精神等多种元素组合,通过图形、文字、色彩和多种媒介来展现具有创意思维的广告。也就是说,设计者具备何等的文化修养水平和专业素养,其设计的广告作品全局性就有多强。第二,集中思维正因为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所以我们看问题不但要是全面的,而且要学会抓重点。抓重点就是抓关键。用哲学语言说就是抓主要矛盾。卓越的广告创意必然主题鲜明突出,诉求重点明确,使目标消费者在瞬间就能领会购买广告的产品或接受其服务,能获得什么样的独特利益和好处。例如云南白药牙膏广告,主打云南白药保密配方对牙齿的保健作用,将控制牙周病、清醒口气为重点,反复陈述的广告词深入人心,起到良好的广告效果。第三,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又一主要动因。从当前广告设计现状看,许多设计师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单向线性思维很难打破,逆向思维是突破限制,开辟招贴设计新思路的一大源泉。通过从反面入手,从结果入手,从对立面入手,展示不一样的视觉表达,是逆向思维在招贴设计中的贡献。例如著名美国品牌patagonia,其作为户外品牌以高端著称。在美国感恩节和黑色星期五大促销中,patagonia却没有跟风打折,而是设计出“反黑五活动”,坚持不打折反而赢来了更多的关注。第四,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以一个目标为基准,通过不同的思路去探求答案,这里的答案不是唯一,而是多元化的,又称多向思维和放射思维。这是广告创意思维的核心特征与主要标志。设计者通过自身知识的积累,通过跳跃性的、具有广度的思维过程,可以想到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包括而不仅限于一个主题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人物、时代特色、地域理解,从而展现出来多样的思维角度。发散思维的角度越多,越能充分表达这一主题,也能更多的将自己的思想与他人产生共鸣,这种共鸣就是创意思维要得到的结果。例如日本广告大师下岗茂的作品《非洲自然保护海报》,用一块烤焦的面包来形象地比喻了非洲大陆,形状上的相似和色彩的视觉冲击,起到了惊醒的作用。

小结

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篇4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意识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26-01

创新思维是伴随着创造活动而进行的综合性思维。是思维素质、思维心里、思维形式、思维环境和思维效果的系统综合反应,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因素。要达到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条件环境和气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提高。

一、“双基”教学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知识与思维能力是密切相关的,脱离开知识,思维能力的培养便失去了基础,不去发展思维能力难以有效地掌握知识,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立足于“双基”,抓好基础训练,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运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及知识的综合运算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知识的再创新过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已拥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发现新知识。如:由方程的两种同解变形去发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由整式的乘法运算发现整式的乘法公式;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这样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创新发展过程,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加强“双基”教学有利于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设置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作为教师应精心创设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接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创新思维的质量。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大家随意在纸上写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只要你告诉我所写的方程两根,我就能写出一个新的一元二次方程,与你的方程同解,要是你再能告诉我二次项系数,我就可以立即说出你写的方程,好!现在咱们不妨试一试。”同学们听说做游戏很感兴趣,都踊跃地写出一元二次方程,说出方程的两个根,教师根据根与系数关系很快猜出原方程,学生因此会感到惊讶,就想弄清老师的秘密在哪里,从而带动学生去探究、猜想,既激发了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加强变式训练和解题反思,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发散性。

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创新思维的品质。而思维的深刻性和发散性又是创新思维品质的基础。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多方面的开拓学生的思路。常用的方法有:

1.一题多解。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以使学生的思维多项发展,开拓思路。在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事先不给出解题思路,而是预留尽量多的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时间和舞台。教师在备课时要尽量挖掘题目解法,对学生有能力回答的,教师只做鼓励、评价和总结,有困难的则通过适时的点拨和暗示体现出来,营造民主型、思维开放型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强化了创新意识。

2.一题多变。问题解完后,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改变问题条件和结论来重新解决,使学生对问题的把握不再流于表面,从而达到深层的内化和顺应,构建起新一水平上的认知结构,从而巩固了知识技能,也培养了创新意识。

3.多题一解。可以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以多方面开拓思路,掌握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规律。

4.强调多题反思。解题反思便是指在解题完成后回顾一下自己的智能活动过程,想一想自己的发现过程、解题过程有何经验、有何教训,及时总结最佳解题策略。因此,重视解题反思,不仅能对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维过程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还有利于知识的深化、拓广和创新。

四、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好奇、质疑是学生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领域的摇篮,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表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一般也是通过质疑开始的。所以,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质疑,并且用于实践、验证,寻求解题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过程,发展创新意识。

自由民主的学习气氛,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那种要求学生循规蹈矩、洗耳恭听的课堂学习环境是不可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自由想像和大胆质疑的,为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教师要改变观念、变换角色,由过去的数学知识传授的主宰者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研究者,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经历“观察、对比、分析、综合、归纳、猜想、推理、验证”各种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共同讨论,对知识形成共享的、更高层次的理解。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真实表达情感,用内心体验和感悟进行交流,有利于鼓励、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六、教给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篇5

一、思维与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即善于探索、突破、综合、创新,能够发现和解决自己或别人未所发现或未能解决的问题。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品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掌握数学概念,独立完成定理的证明,积极鼓励学生思维的标新立异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

二、思维现状分析

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方面本人作了一些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①比较忽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较少;②师生的思路都放不开,课堂上往往是一个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全体学生的思维;③解题教学所占的比重过大。

三、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针对上述情况,本人结合实际,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展开思维,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实现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换,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①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索。

变式引伸,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⒉注重“双基”,加强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创新思维需要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性的整体结构,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因此,教学中要将“双基”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⒊诱导质疑,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现在教学中,课堂上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缺少讨论,师生之间也缺乏知识与情感的沟通,因此,教学中应诱导学生问问题。

①教师要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

教师在定理的证明思路和解题思路的分析时要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如果定理的教学,照本宣科,以“就是这样”的方式将它灌输给学生,无疑会扑灭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要揭示定理的发生、证明思路的过程,是否还有独特的甚至绝妙的证法及解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多尝试,发现创新的证法及解法,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思想,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②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和空间:

如讲“垂径定理”时,教师与学生通过自制的教具与学具,先进行演示,由学生得出圆的轴对称性的结论后,教师再问学生还有什么结论,让学生去思考、猜想,探求结论,于是马上就回到问题中来,学生也会沉浸在问题的探讨之中。

③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保护学生的独特见解。

教师要有意识地留一些问题,让学生读书时发现,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尊重学生的思想、见解,养成与学生商讨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创新。

⒋更新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意识,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发挥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运用新方法,辅助以必要的讨论和总结,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意识。

引入开放题教学。

开放题的引入,让学生在解题中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改造一些课本中常规性的题目,打破模式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将条件、结论完整的题改成只给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论证;或给出多个条件,首先要收集、整理、筛选后才能求解或证明;再如要求多个结论或多种解法的题目,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也可以给出结论,让学生探求条件,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进行拓广,演变,形成一个发展性问题。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教学。

用计算机可揭示常规教学中很难解决的动态数学问题及数学规律,能有效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加强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

开展数学实验课与活动课。

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篇6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培养;流畅;灵活;独特

一、创造性思维的提出

对于什么是创造,著名教育家吴全愈认为:“创”与“造”两方面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独特意义的东西,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创造活动中来,是提高本科美术学专业基础美术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实践课题。但从基础美术教学现状看,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老师讲绘画的基础知识,学生听绘画的基础知识;老师板书绘画的技能要点,学生抄写绘画的技能要点;老师示范作画步骤,学生观看作画步骤;老师示范画结束,静物一摆,学生便开始操作练习。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极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学又是最需要学生主动发挥其创造性的,现代美术教学应从“教师为中心”转移到“学生为中心”,从以传统的讲授知识为重点转移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一堂成功的美术课教学莫过于师生之间情感的相互交流互动和提高,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在视觉中感受,而且全身心的融入教学的创新思维活动中。这需要精心设计教学,使学生快速进人全新创新思维活动中,教学也就进入了“引人入胜”的境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就是一条达到这种教学境界的有效途径。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从事创作活动的根本动力。创造活动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造史。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透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因此,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是美术基础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以主动的创造性思维为艺术活动主体,把学生对艺术本身的语言和造型的感受力、创造力挖掘出来,让学生置身于创造的时代潮流和艺术氛围之中,去体验和感悟创新,从而增强其创造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

(一)打破常规,鼓励学生多思快想,提高思维的流畅性

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将创造力分解为边界推移、边界突破、发明与美学组织。边界推移就是扩充材料与工具的固有特性,创造性的运用造型因素。边界突破就是在传统观念与传统技法中发现缺陷,提出新观点、创立新技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价值取向的变化。美术教育开始有意识的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教学观念,开拓学生视野,创设发挥想象的表现空间,运用现代材料与工具发掘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生动灵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思快想,鼓励学生在思维中打破界限,打破工具和材料选择的局限性,综合运用各种技法,进行有广度和深度的开拓。为善于动脑、敢于提出自己看法的学生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激越亢奋的创造情绪,创造独具一格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中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二)以特色课程为创造平台,训练学生随机应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又叫思维的变通性,是指摒弃旧的习惯思维方法,开拓新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随机应变、变化多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拘一格,不受消极定势的桎梏,从而产生超常的构思,为创造打好坚定的基础;德国20世纪初包豪斯学院教学体制创始者格罗皮乌斯是创新教育的先驱,其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至今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基础美术教学的训练,只给学生题目,不给任何工具,不讲解,不给方法,由每个人自由发挥,促使自己思考,不依赖条件,引导探索新渠道,发挥想象能力,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美术教学改革中已出现了不少有创造意识的课题设计。如图形创意中形象的发散思维造型、借形想象、借迹造型以及创作中的反常规思维、逆向思维等,这样的课题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还需要我们在每块教学领域上广泛而深入地拓展和建立与之配套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体系。

(三)打造良好的创造环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展思维的独特性

创造性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它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在中国的基础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将技能技巧的掌握看成是创造的理念,而不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

技能是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的。一个国家的发展应在文化教育上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创造力是不能教的。但创造力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它需要良好的创造环境,所以美术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环境,开启学生内心的创造灵感,从学生内心的形象思维入手,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这是创造性思维最高层次的境界。

为提高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索,鼓励他们对已有的知识作出新颖、独特的转换和组织,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

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篇7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

现代高中数学教育的核心是提高数学创新能力,这既是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

1.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不断形成和完善创新的个性品质,培养创新意识

首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从具体情景到抽象结论的过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进一步的培养,萌发创新意识。其次,创新意识更多地表现在发现矛盾之后,能把知识融会贯通,善于把丰富的知识联想起来综合运用,不就事论事的想问题,而以进攻的姿态突破矛盾,并产生各种标新立异的方法,最终能全面准确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会提出许多不同的看法或新见解,它们往往蕴藏着创新智慧的萌芽,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也应充分肯定和大力鼓励。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性、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创新性不断形成,发展创新意识。再次,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前提下,提倡学生多思考和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分析和提出问题;善于追求独特、新颖的解题方法;善于改造和推广已有的结果,并包括小发明创造;善于总结归纳和提炼所学的知识。提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做到融会贯通后继续多问多思,勇于探索,完善创新的个性品质。最后,在教学中经常提醒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教师,凡事都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要有分析的接受,有分析地批判,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批判性和敏捷性,它们是创新的源泉。俗话说的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推动创新意识的发展

2.创设有效的课堂问题情境,体现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让学生体验发现与创造,培养创新精神牛顿早就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著名的数学教育学家波利亚早在1953年就大声疾呼:“让我们教猜测吧!”“先猜后证――这是大多数的发现之道”。数学解题教学应设置层次性问题情境,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更应注意数学知识应用过程思维的变化过程。通过设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启迪思维动手实验,激活思维概括出求解方法,砥砺思维提升思想方法,深化思维归纳小结,提升思维的思维培养过程使学生获得创造的动力。

3.充分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有机组合,而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导成份。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不因循守旧,不墨守陈规,不死守统一的模式;有标新立异,求异创新的功能,带有更多的创造性的特征。以典型的习题采用一题多解教学,对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沟通知识的纵横联系,发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一题多解中非常规解法是相对于常规解法而言的,即根据题目的特点,简洁而合理地求出问题的答案,在教学中适当采用这种特殊的解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教学中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篇8

关键词: 创新思维;科学发展观;作用领导者

毫无疑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的思维品格,是一切创新的重要基础。各级领导干部由于其在社会管理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性,对于能否正确履行领导职能,垒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犹为重大。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干挑战。

1 创新思维重要性概述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来把握其内涵。从非本原性的维度进行考察,创新理论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因此,要想真正把握创新理论的实质和精髓,认识其价值和意义,离开创新性的思维方法或思维模式,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固有思维模式会潜在地但却顽固地以原有理论为版型,把新理论的蓬勃鲜绿剪裁殆尽以把它纳入原有理论的旧框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刚产生的时候,一些人就是这样来理解它的。他们说,讲生产力没有谁比马克思、恩格斯讲得深刻,讲文化没有谁比列宁讲得透彻,讲为人民服务没有谁比毛泽东讲得精到。言外之义就是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而创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毫无新意。这些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从深层原因分析,就是因为他们为固有的思维模式所桎梏而无法触及新理论、新思想的内核,犹如乞丐想象皇帝的生活就是每顿都能吃到烧饼一样。当前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上,少数人也存在着类似状况。把“第一要义是发展”理解为“第一要义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核心是以人为本”理解为“核心是以人民为本”等等,不一而足。从表面上看,是这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意义的理解出现偏差,但是问题的症结却出在思维方式上,即没有能够掌握科学发展观得以产生的创新思维方式,致使充满创新精神、富有新意的“新话”也被说成了老腔老调的“旧话”。

对于领导者来说,有无创新思维是能否理解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理论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领导者来说,有无创新的思维方式,还是决定能否将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领导科学研究表明,同一项决策由不同的人来实施,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即使是一项不完善的决策,若由富有创新精神、意志力坚强的人来实施,也能在实践中弥补其不足,进而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离不开领导者的创新思维。这种思维的创新性至少反映在两个层面:制度和体制的创新,方法和措施的创新。比如,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在制度设计上妥善处理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与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在收入分配制度上,怎样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等等。在发展问题上,用何种方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如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选择独特而有效的发展模式。不同思维方式的领导会作出不同的决策,拿出不同的举措。这些决策和举措在优劣的层次上有上、中、下之分,犹如棋手面对同样的棋局,有的走出的是令人惊叹的妙着,而有的下出的却是令人扼腕的臭棋。“棋差一着,蹩手蹩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领导者有无创新思维品格,会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2领导者品格——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对于未来实践活动状况及结果的一种前瞻性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认识受主体、客体以及实践条件的限制,因而有受动性、滞后性的一面;但又因为人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认识又有能动性、超前性的一面,是人类对于未来实践活动状况及结果的一种前瞻性反映,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三代表以及科学发展的延伸。

211 解放思想的创新思维

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寻求最优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或办法。现实的世界是发展着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流变的过程之中。旧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没有解决或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他们或依然存在或以新的形式而存在,同时又会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人类始终面临着不断探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任务,面临着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和不同的解决方法的任务。影响创新的最大的主观障碍就是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的思维对当前思维的影响。当我们长期处于某一个环境,多次重复某一活动或反复思考同类问题时,头脑中就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一旦我们再碰到同类问题时,思维活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受这种思维定势所支配。思维定势对人们平时思考问题大有帮助,它能使思考者在处理同类或相似问题时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大大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思考效率。然而。当人们面临新问题时,就需要有新的思考程序和思考步骤,此时,思维定势就会起阻碍作用。因为,人的思维一旦局限在思维定势的框架内就会一条胡同走到底,而想不到其他的思维通道。此时。只有突破思维定势,另辟蹊径,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篇9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思维;原则;路径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05年11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指出:经济社会的发展关键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它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还是薄弱环节,更多的是强调教学过程是知识传承的过程,对理论知识大多不敢批判和怀疑,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面相似,差别只是在掌握知识的多少,思维呈现单向化趋势。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胆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自身存在问题的内在要求。

一、深刻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德育基础,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素质的要求,必须把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www.lw881.com大学生是一个高智商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有较强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动机,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训练很有必要。

(一)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迎接国际竞争挑战的必然选择。21世纪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传播、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力为支柱的知识经济的时代。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要通过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学来具体实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高等学校中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应该确立正确的学科教育观念和内容体系,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探索出新办法、新理念、新形象、新观点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和时代的迫切需要。

(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的训练,鼓励养成学生想问、敢问、善问的习惯,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能够质疑问难,进行自主、自由的思考,能够通过合作探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初步尝试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学无止境,教师首先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以创新思维训练教育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思维潜能,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创新发展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增强科研意识,勇于探索创新,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贵在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必须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己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训练应遵循的原则和需要处理好的两种关系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要根据大学生年龄、心理和生理特征,确定大学生各个阶段的创新思维训练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加以训练。实践表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思维能力既不能靠教师“灌”进去,也不能靠学生“背”出来,而是要靠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综合的练习,最终内化为个人的心理品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民主气氛,创设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独立解决问题,针对问题的焦点,做多维度的思考,以寻求创新的见解。

2.层次性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按学生思维发展的层次性特征(直觉思维——经验型的抽象思维——理论型的抽象思维——辨证思维)分层次有区别地培养。要遵循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分析和判断的基本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层次性过程。

3.整体性原则。要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功能为目标,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各项指标的功能,又要注意其相互联系性和综合功能。

4.量力性原则。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要以目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智力水平为基础,也要接近学生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循序渐进,通过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迁移性、广阔性、自觉性、批判性、顿悟性等思维品质的培养,来达到创新思维之境界。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创新思维训练需要处理好两种关系

1.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要注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创新型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相互渗透,拓宽学习渠道,丰富感性材料,扩大知识经验,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培养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与延伸,也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

2.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创新不单纯依赖于人的智力,更依赖于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比如,远大的成就动机、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等都对创新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可见,在创新思维训练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训练具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训练的路径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思维训练是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为根本,以理论和社会实践问题为中心开展的教与学的活动。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和创新思维教学的要求,创新思维训练首先从专业和思想上武装教师要牢记“学术无禁区。教学有规矩,宣传有纪律”,不要给学生留下说一套做一套的印象,专业上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过硬、知识面广、处理好教学中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的关系。要根据青年大学生充满热情和好奇,对时代热点问题和现实矛盾感兴趣的特点设置教学内容,以此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具体做法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教学中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务实创新思维基础。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阶梯,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更是创新思维的沃土。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努力实现。在传授新知识中,学生是第一次接受新内容,教师要抓住此时学生赶新鲜的时机,让学生通过感官对所学知识进行感知,充分理解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在理解的过程中掌握、记忆,有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进行复习课教学时,教师要将一单元、一章节的知识点一一点出,并将这些知识点用内外联系的方法建立网络,使学生产生联想,便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创新思维是各种思维的综合表现,既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就发散思维而言,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它具有流畅、变通、独特三个特征。就聚合思维而言,就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集起来,向着同一方面得出一个共同的思维。它是一种利用已有的知识或传统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有方向、有范围、有组织、有条理的思维形式。培养聚合思维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抽象、分析和概括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训练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兴趣具备倾向性,没有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就没有创新思维。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加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学生兴趣的转移和发展,其次要对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采取相应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即按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充分反映思想理论课的博大精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习中发展,在学习中提高,使学生产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逐步形成思维习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灵活采用演讲、辩论会、讨论对话、专题论坛等方法使学生全都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常用教学方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锤炼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性能力。实践活动是人的认识事物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因此,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的必然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创新思维训练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际,并运用多媒体展示,变思想政治抽象理论为具体形象的事例。同样,学生也要在教师的协作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运用相关的学习策略,如积极参与、敢于质疑、大胆求证、善于讨论交流、自学探究、追求真理等。

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篇10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艺术设计教育的关键,本文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创造性思维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问题,指出培养富有创造力的艺术设计人才必须注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运用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等方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以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迫切需求。

关键词:

艺术设计培养创造性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

中国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151-02

现代艺术设计日益关注“创造性”,毋庸置疑,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没有创造性的艺术设计作品是匮乏无味的,而创造性的结果则来源于创造性思维。掌握与创新设计密切相关的创造性思维和方法,是培养优秀的创造能力的基础。所以说艺术设计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活动应伴随艺术设计教育的全部过程。下面,笔者将从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艺术设计教育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几个方面,对艺术设计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问题略作探讨。

一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是通过直觉、灵感、推理、实践而形成的高级思维过程,是智能的升华,是智力、想象力的高级表现形态,也是思维本身的创新。就创造性思维本身来说,它不是某一种单一的思维形式,而是由多种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体。在综合性思维中,可能既包含有抽象思维,又包含有形象思维,既有发散性思维,又有收敛性思维,既有逻辑思维,又有非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在创造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设计创造力的源泉与核心,也是设计人才最重要的素质。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艺术设计也已扩展到我们生存的许多领域,需要大批有较高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设计师,而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就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来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现在已经步入了空前发展的时代,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目前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远远落后于时展的需要,尤其在对学生开拓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中有一种值得思考的现象,那就是教学方法上的“由技入道”,过于强调技能的训练,不重视个性化的创造。而学生对计算机绘图软件的使用也没有正确认识,在设计创作过程中,不注重思维过程,盲目依赖计算机,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是一味追求最终的表现效果,结果最后完成的作品经常是东拼西凑、抄袭而来的。创作设计的过程是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过程,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不能代替人脑进行创造性思维。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宗旨不是培养“合格”的操作者,而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实践表明,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不仅仅是某一艺术设计课程的要求,而是要贯穿于整个艺术设计教育的始终,无论是基础训练还是应用设计训练。有效的方法加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在短时期内使学生脱离僵化单一的技能技巧的学习,使学生在设计教育中掌握一种正确的思维方法,在创造的道路上能够找到突破口。这正如教育学家佩斯塔洛希指出的,“教育的主要目的与其说是让学生积累知识,倒不如说是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由此可见,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也是艺术设计教育的关键。

三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法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就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心智活动。它是多种思维形式特别是形象思维与辩证思维的高度结合的结果。在艺术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要灵活运用,那么,我们如何来培养创造性思维呢7创造性思维方法主要有联想思维法、逆向思维法、发散思维法、收敛思维法等,我们应该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联想思维法――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联想是一种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联想能力的前提取决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在思维过程中会闪现存储在大脑中的记忆信息从而产生联想。联想思维法是根据事物之间都是具有接近、相似或相对的特点,进行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它是通过对两种以上事物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与可比性,去扩展人脑中固有的思维,使其由旧见新,由已知推未知,从而获得更多的设想、预见和推测。

联想思维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之上的正确想象的必然结果。联想思维要遵守三条法则:一是有接近才能联想,即联想的事物之间必须有某些方面的接近与联系,能在时间或空间上使人脑与外界刺激联系起来。例如看到鱼马上会想到大海,提到祖国首都立刻联想到北京;二是有相似才能联想,即联想事物对大脑产生刺激后,大脑能很快做出反应,去想起与同一刺激或环境相似之经验。三是有对比才能联想,即大脑能想起与这一刺激完全相反的经验。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德国物理学家、哲学家、量子理论创始人马克斯,普朗亦亦说:“一种对于新观念的鲜明直觉想象力,它不是依靠推论,而是靠艺术家创造性的想象而产生的。”这些话都说明了联想思维对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没有思维想象力就没有创新思维。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设计者要面对的创作对象是干差万别的。此时合理地运用联想思维,充分展开想象,就能够把一个个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无限延伸、发展这些点,由此产生新的设想,并创造出新的形象。

(二)逆向思维法――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逆反思维,是指从反面(对立面)提出问题和思索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以悖逆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逆向思维可以突破定势,避免常规思维的趋众化和惯势,从而获得独到的见地。

在创造性思维中,逆向思维是最活跃的部分。进行艺术设计创作,按照常规思路,有时我们的作品会缺乏创造性,现代众多有创新意识的设计作品,往往是设计师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以一件平面设计作品为例,在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以“和平”为主题的招贴设计中,将一颗脱离弹筒的炮弹,在视觉流程上作了反向处理,倒飞回炮口。这种反视觉常规的图形设计使观者感悟到其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它向人们传播一个历史的真理,并向侵略者提出警告:“谁发动战争,谁将自食其果,自取灭亡!”倒飞回炮口的炮弹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体现了逆向思维的在设计中的运用。我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法可以打破思维定势,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多问些为什么,就会多一些创作思路,有时就能够起到出奇制胜的独特艺术效果。

(三)发散思维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发散思维也称多向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求得多种不同解决办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它是一种不受常规束缚,寻求变异,寻找多种不同解题途径的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是整个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核心。它是一种多方向、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思维过程,具有思路广阔性、流畅性、新颖性等特点,对同一问题的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发散,有效地弥补了单一思维方式的局限,打破了思维的定势,将不可能的观念转变为可能,其结果有可能由己知导向未知,发现新信息,开拓新领域,这对培养创造性人才有重要意义。

具体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步骤地扩大思路,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头脑风暴法”训练正是一种创造性设计思维互动的组织形式。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首次提出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它是一种通过小型会议的组织形式,让所有参加者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并以此激发与会者创意及灵感,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该方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其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堂上,通过暂缓作出评价,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追求与众不同的、关系不密切的、甚至离题的想法。以便于学生踊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头脑风暴法通过多人集体讨论,相互启发,激发创意灵感,从而引起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综合创新思路。研究表明,通过“头脑风暴法”的训练,学生在创造性测验中,其创造性分数确实有所提高。

(四)收敛思维法――培养思维的整合性

收敛思维,也称聚合思维、汇集思维、聚向思维等。与发散思维相反,收敛思维是从已知的前提条件(如方案、设想、思路、知识、经验等)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将思维集聚到这个中心点,通过分析、比较后,寻求出一个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案,或逐步推导出唯一的结果。在收敛思维过程中,要想准确发现最佳的方法或方案,必须综合考察各种思维成果,进行综合的比较和分析。因此,综合性是收敛思维的重要特点。收敛式综合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具有创新性的整合,即以目标为核心,对原有的知识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重组,收敛思维法是对发散思维的成果进行加工整理,总结与概括,最终提出有价值的因素并形成完美的新方案,提高收敛思维能力也就是提高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应该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学生的收敛思维的训练,促进了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四结束语

艺术设计人才是极富于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所谓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同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须以创造性思维作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