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3:43

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1

就地方性而言,“工匠精神”在地处浙江中部的永康无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南朝陈人虞荔在《鼎录》中载,黄帝曾在现永康城南的石城山上生活居住、炼丹,并铸就了黄帝鼎。从那时起,冶炼技术就开始在永康撒种发芽。自此之后,春秋铸剑,汉造弩机,唐制铜铳,宋采铜矿,清制枪管,永康五金工艺始终随历史而发生变革。据有关史料记载,唐宋时期,永康已有五金工匠加工五金产品。历元、明、清、民国,永康已经拥有了庞大的五金工匠群,且多能工巧匠,故永康又被称为“百工之乡”。清光绪《永康县志》载:“土、石、竹、木、金、银、铜、铁、锡皆有匠……多鬻技于他乡。”

作为永康五金传统制作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银壶的制作和使用也由来已久。古人有“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之说。银器自古便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故历代均“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茶圣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其《茶经》云:以银制壶且雅且洁,既可完整保持茶之原味,且用之恒久,但很奢侈。明代许次纾《茶疏》曰:“茶注以不受他气者为良,故首银次锡”。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则说:“以银制壶为妙,然过于奢侈,非一般人所能拥有。但虽说奢侈,却也有它的妙处。”

银制茶器之所以为历代名人雅士所推崇,自有它的道理。纯洁的白银,须经数十工序,涉数百工具,历数万次精敲细击,由工匠心、手、力通融合一,千锤百炼,精雕细琢,始成银器。

就银壶手工制作技艺而言,重在传承,而其中家族的传承更具优势。笔者的家乡位于永康五金发源地之一方岩,祖辈自清末起就以打银为生,传至父辈,更是成了“肩挑行担走四方”的五金工匠。笔者也是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之下,自小走上了银匠之路。

回看自己的早期银壶作品,多以古朴、简约造型为主,甚至略显粗糙和单调,传统手工艺的痕迹非常明显。尽管不尽完美,但传统技艺的传承尽在其中――打造银壶选用的是纯度较高的“雪花银”,采用的是“一片造”的制壶方法。所谓“一片造”,就是将一块银锭慢慢敲打延展成一块银板,不用熔接、灌模,完全依靠手工敲打,淬炼―捶打―錾刻―打磨―抛光,讲究一气呵成。

但单靠传承势必会因循守旧,尤其是当下人们的审美观和个性化需求日益提高,银壶手工制作技艺必须在传承中创新。

而新就必须不断学习。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笔者先后奔赴国内的云南、贵州,向少数民族的老银匠学习,甚至远赴日本、韩国,向国际一流的制壶大师取经。设计、画图、淬炼、锤击、敲打、錾刻、镌字、打磨、抛光、镀金、鎏金、仿古、漆艺……对于手工匠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逼迫自己成为“全才”。只有这样,你所打制的每一把手工银壶才会是独一无二的。反观现在的银壶作品,其器形、壶流、壶盖、壶钮、把手,既融入传统技艺的精髓,又富有自己的创意和变化。特别是既经典又出新的造型,流畅的线条、精美的纹饰,以及鎏金工艺的装饰,使作品融实用、养生、审美于一体,可用可赏可藏。

以笔者近期的作品银雕《八方八仙壶》为例,在今年4月份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喜获金奖。这把壶前后耗时一个多月,几乎用尽了全部银壶手工制作技艺。

首先在造型上,方壶的制作比圆壶要难很多,八方壶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要兼顾到八个面的大小、平整和匀称;其次是錾刻,要在八个面上相对独立地刻出八幅复杂构图的画,耗费的精力可想而知;当然最难的还是人物造型,八仙是人尽皆知的著名神话人物,要在方寸之地刻画出每一个人物神形兼备的面部表情,还有每个人物独有的法器,容不得半点差池。

为了使人物造型形象逼真,在前期设计阶段,笔者邀请了以画禅意小品见长的青年画家松波加盟,反复推敲,几易其稿,最终得以完美呈现,大大提升了银壶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银壶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创新、融合,才能让这门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作为一名匠人,唯有不忘初心、永葆匠心,才能担负起这份传承的重任。

作者简介:

程志芳(1971.07.23)男,籍贯:浙江永康,民盟盟员,永康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金华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金华市首届“八婺工匠”,永康市首届“十大匠人”。

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2

关键词:工业设计;工匠精神;消费时代

中图分类号:J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6-0146-02

1概述

近几年,随着国人审美品位和消费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工业产品背后的精神内涵,过去那些朴实无华的产品已经很难吸引人们的目光。特别是在国外一些高端品牌进驻中国市场的今天,人们感叹产品本身的精巧与严谨的同时,不禁发问,中国本土的产品设计何时才能达到如此境界?产品背后缺失的到底什么样的精神内涵?

其实,一些新锐的国内设计师已经开始关注产品背后的精神内涵,无论打开网页或是翻阅报刊,我们会时不时地看到这样一个词――“工匠精神”,从罗永浩创立并融入了情怀设计的“锤子手机”,到木墨,木智工坊等小众家具设计品牌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样一种源自过去手工艺人的独特精神。消费者看中它背后代表着的高品质产品,设计师则用它不断地激励自己精益求精。

无论怎样,“工匠精神”的影响正在日益增大。对于创新时代的排头兵,设计师们该如何去理解“工匠精神”,并重新审视自己的设计工作?特别是针对工业设计产业而言,“工匠精神”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当今这样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在下面的思考中,我将尝试从工业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力求找到相应的答案。

2工业设计中的“工匠精神”

想要弄清工业设计中的“工匠精神”,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工匠,在汉字中,所谓“匠”,从象形文字的层面来说,外面的“匚”字旁代表盒子,而里面的“斤”代表斧子,结合起来讲就是放斧子等工具的盒子,表示从事木工,即匠字的本意。慢慢地,匠字被引申为掌握熟练技能的人,如“木匠”“皮匠”,或是指精巧的构思,如“匠心独运”。

可以说,过去的工匠,泛指的是具有巧妙构思并熟练掌握某种制作技能的人,他们担负着一件产品从构思设计到生产制作的一系列完整流程。

与批量化的机器生产不同,工匠的生产制作方式拥有其独特的近身性――他们和产品密不可分,关注着产生和制作的每一个细节,同时保持着生产的连续性,使得各个生产环节不会脱节。这是现代化工业生产很难做到的,正是由于这种生产模式的影响,令工匠们可以更加关注产品本身的状态,而工匠背后的精神内涵也慢慢展现出来。

2.1工匠精神是对高超技艺的执着追求

工匠对自己的技艺从来都是不满足的,每天的工作既是产品的生产制作,又是对自己技术的磨练和提升。新的产品和生产工艺于对工匠来说,都是一次又一次提升和改良技艺的机会。比如日本的小林研业公司,不起眼的打磨厂房中,出品着无数的宛如镜面般光滑的苹果ipod后盖,苹果公司之所以会将自己的产品交付给小林研业公司,就是看中了他们对高超技艺的执着追求。

ipod的后盖采用不锈钢材质,厚度只有0.5mm,而且打磨过程中稍微发热就会造成面板歪斜,这需要在打磨力度和角度上丝毫不差,小林研业的工匠们不断提升着打磨的技艺,最终,苹果公司以为需要两个月时间处理的ipod后盖在5天时间就完成了,而且个个符合标准,堪称研磨界的奇迹。

2.2工匠精神是对产品完美细节的苛求

锤子手机的创始人罗永浩说过自己最反感的一句话就是“差不多就行了”,所谓工匠精神,可以说是一种对产品品质和产品细节的近乎偏执的追求,每个工匠对待产品都一丝不苟,即使是最细微的地方也要仔细考虑,以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比如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为了把食材最鲜美的那一刻奉献给顾客,在制作寿司时会根据食材的不同特点甚至顾客的不同身份作出调整,比如为女性顾客制作的寿司就会稍微小一些,为上班族顾客制作的寿司米饭就会压的紧一些,方便他们用筷子食用,对于左撇子的顾客他还会把寿司摆在顾客的左手边方便取用,这些对细节的专注将工匠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

2.3工匠精神是对产品发展的深入思考

工匠们的工作看似单一,但实质上,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注意着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对产品发展进行深入思考,正是保持产品延续性的最直接途径。

日本京都茶叶筒制作企业“开化堂”有着百年历史,其铜质茶叶筒产品前后需要100多道工序完成,且对气密性的要求非常高,深受大众欢迎。

第六代传人八木隆裕则在父辈的基础上积极求变,他联合京都其他五家手工老字号成立“日本手制”品牌,并推向国际市场,产品种类也面向世界各地的消费群体,比如利用开化堂茶叶筒优良的气密性,制作满足西方家庭保存需求的意大利面储存筒。

这种改变并非仅是开拓市场,而是仍是以产品为本,在满足更多人群需求的同时,保持自身产品的延续性。

可以说,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对自己平凡工作表现出的崇高敬意,一方面,工匠精神决定了工匠们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苛求完美,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工匠精神也为消费大众带来了品质优良,富含感情,经久不衰的产品。

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3

那么,怎样培育工匠精神呢?

既是“精神”,就要在培育上下工夫。

心灵环境

被誉为“历史之父”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记载:埃及金字塔是由30万名奴隶所建造。

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在游览金字塔时石破天惊地推断:金字塔这么浩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被衔接得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难以想象,一群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奴隶,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片小小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有很长时间,这一推论都被当作一个笑料。

然而,400多年之后的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对吉萨附近600处墓葬的发掘考证,金字塔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

由此,证明了布克的推断。

制度设计

旅游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表现。

而旅游等服务业,同样有工匠精神的表现。

对此,有人说起一次到我国台湾地区旅游消费的经历。

在某小店,游客看中了一套非常漂亮的茶具,折合人民币200多元。

店主自豪地介绍说:这套茶具,是他的团队设计的,获得了台湾最高设计金奖。但是他从里边取出一只小茶杯,说:这只茶杯,设计感很强,但用来喝茶却很烫,请客人再考虑一下。

客人又相中了另一套。可是店主摇头说:这套不是台湾设计,你们来台湾,是要买台湾本地产品。

游客怒了:你到底想不想做生意?

店主正色道:正因为我认真做生意,才会跟你仔细说。我是做百年老店的,卖了你不想买的货,会砸了我的牌子的,那我追求的百年老店不就毁了?

游客乐了。再仔细挑选,结果挑选了一套价值千元的精品。

游客感叹道:这老板会做生意啊,他真诚地替顾客着想,非但没吃亏,反而赚爆了。

其实,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人的素质,而是产权设计的结果。

盈利理念

德国产品以质优价实、经久耐用闻名于世,一个8000万人口的国家,竟然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奥妙究竟何在呢?

一位外国顾客与一家柏林菲仕乐锅具店的经理聊天。

顾客说:你们德国人造的锅可以用上100年,因此每卖出一口,实际上也就丢失了一位顾客,以后人家不用找你了。仔细想一想,你们划得来吗?

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4

沈宝宏认为设计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独立性。木匠世家出身、二十多年的室内空间设计经历,长年累月对中国传统艺术地研究,在沈宝宏身上的积淀呈现在作品上的是精神的传承。设计师的工作即是要通过造物解决问题,功能实用性和美感欣赏性同等重要。在沈宝宏的个人经历中,他对中国传统的建筑、绘画、家具等一切能反映美的事物都进行了大量研究,无论汉唐的大美,抑或明清的精细,最重要的都是对物的精神提炼。

请谈谈您的设计经历。

1990年我从青岛美校毕业,专业是家具设计,那时的家具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木匠的活儿,全凭木匠的经验和手艺来完成,设计这个词对家具来讲还是比较陌生的,学校也为了应时将家具设计专业改成了环艺设计,所以毕业后我一直从事室内装饰行业。

从我祖辈起就是当地有名的木匠,传到我这里已经是第六代了,上大学前我也―直跟着父亲做木工活儿,父亲为了让我子承父业甚至阻止我去考学,所以木头情结对我来说是一种长驱不散的情怀。在我40岁的时候,为了装修我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在市场上选不到自己满意的家具,便自己设计工作室的家具。其中一件喝茶用的长条茶桌,许多朋友去了都喜欢不已,纷纷问我是否能多做几个,于是多年隐藏在心里的梦想开始启程。

在您的设计经历中,有哪些重要的节点?

重要的节点,我可否理解成是某种场合、某件事、某个人对一个设计师设计风格带来的冲击?其实每个人的设计风格是随着他的阅历、经验以及对生活的感受而发生着悄然的变化,顿悟是有的,但那也是来源于你日常的生活体验和积累。

介绍一下U+品牌。

U+家具首先是一个以设计为核心的家具品牌,而设计带给人们的除了基本的满足功能性之外,一定要有美的艺术感受。U+家具不能简单归于传统家具,但让人第一眼就会觉得,这是中国的东西。因为U+更注重精神的继承和寄托,而非拘泥于形态。我用八个字来概括U+家具:“琶乐形,藏美于内”。

作为一个造物者,您欣赏怎样的生活方式

简单而有品质。我追求一种不浮躁的生活状态,简单舒适。我喜欢一切有设计感的东西,喝茶也好品酒也好,都需要有一种美的仪式感,去粗糙化,追求细腻、精致。谈到品质生活,我不需要向谁去谄媚,不需要屈从于所谓的时尚潮流,只要身心愉悦,并将这种生活的体验倾注于设计中,并通过我的产品传达出来,能够引起一部分人的共鸣,这就是我最幸福的状态。

这种生活方式在您的家具设计中有哪些体现?

其实,用来形容U+家具的“琶乐形、藏美于内”就是发端于我个人的生活感受以及阅历。就象我的家具设计产品,不仅仅在外形上追寻艺术之美,保持一贯的风格,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外在呈现的同时,传达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理解和感悟,追求一种耐人回味的意境。比如“宽椅”便取宽心之意。椅子的造型下大上小,四根柱脚逐渐向上收拢,虽然受到传统官帽椅形式的启发,但较之官帽椅曲线的抑扬,是在对明式风格的领悟下一种智慧的提炼。彻底放弃曲线,所有线条的纤细笔挺,让整个器型更加张力饱满。明式遗风的简单只是一种假象,在简单之处感觉到其中的复杂和工艺难度,是明式家具审美趣味的最高境界。

在您看来,传统家具有哪些特别吸引人的魅力?

我钟情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感。吸引我的,不仅仅是传统家具,而是传承下来的一切与造物有关与美有关的器件只是我选择了家具这个载体来传达我对传统文化的钟爱。

在设计中会遇到哪些困惑?

我常想,家具的艺术风格代表着国家、民族文化的一个侧面,优美的艺术风格是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完整统一,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尤其中国的家具艺术,更是世界家具艺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拿到任何地方都是立得住脚的,但何时才能有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当代家具自主品牌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进而促进中式家具的发展壮大。

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5

一切开始于一年前我误打误撞地以摄影师的身份做了《中国新手工》专题。半个月的时间,两个初出茅庐的媒体新手全凭不怕虎的干劲和走心探访了20位年轻的手工艺人。不料社会反响极佳,至今仍在微博上被人提及转发,而这一年内,众多主流非主流媒体也活生生地把手工炒成了一个造星运动。民艺、手艺、匠人、匠心、初心、禅意、骷拧…一系列唯美玄乎的字眼跃然纸上地成为广告文案的关键词,原本老老实实做东西的人们都被赶上了反商业主义的精神宝座。但我们都知道,这些灵魂的布道最后还是为了卖那只盛着心灵鸡汤的碗,然后你看看碗底的标价,真心不舍得用它去喝汤,而且没准这碗还是工厂量产的。

所以当晃姐跟我说,去看看香奈儿的高级手工坊吧,看看西方的手工艺发展到极致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我心里真是纠结、忐忑又激动――当“手工”这个概念像北京四月飞雪的柳絮让我不停打喷嚏的时候,我很好奇巴黎的梧桐是不是也飘毛毛。

半个多小时的车程穿越繁华的巴黎城区,具有百年历史以上的Lemarie山茶花及羽饰坊和Lesage刺绣坊就隐藏在一座现代式建筑里面。建筑内外都整洁而井然有序,没有诗情画意,更无世外桃源之感。近百名手工艺人在不同的工作间内完成着不同的工艺流程――原材料的切割、山茶花的制作、羽饰的拼贴、斜纹软呢的纺织等。一个下午的参观,我听到最多的讲解就是:(1)某种造型或效果是用什么工艺完成的;(2)某件手工艺品需要多少小时的人力。这与那些美轮美奂得让我过敏的对手工的精神化包装完全背道而驰,同时我也不禁会想,这些法国顶级的手工匠人,真的只是替设计师完成想法的操作手吗?

参观完了两个工坊,我才意识到,这些每天安安静静伏案工作的刺工绣匠,竟然在默默地推动甚至引领着时尚的可能。

和通常与某种材质和工艺打交道的手艺人(如陶瓷、竹编)不同,Lemarie和Lesage工坊的匠人们每天都需要和不同的材质接触,从而满足高级定制和成衣丰富的款式需求。数吨的原材料储藏也为此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与挑战,而工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去理解丰富的材料和工艺,之后通过他们的想象力将材料和工艺进行组合,进而创作出超乎想象的形式和质感。所以Lemarie和Lesage首先又是创意中心,这里虽然不发明新型面料,却要通过匠人们艺术性的想象力和工艺纯熟度去突破某种材料的可能性。例如,Lemarie的资料库里面有一块如红色珊瑚的面料,是将布料浸入融蜡后在冷却固化过程中塑形成“蛋卷”状,而后通过拼接营造出珊瑚般的雕塑感;利用羽毛本身如画笔的质感,将着色丰富的羽毛粘贴成微型画作,羽毛的肌理和光泽在匠人用心的排列下仿若油画笔触,极具视觉表现力;而在新一季“巴黎一萨尔斯堡”高级手工坊系列中,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在质地轻柔的半透明纱料上绣满了微小的白色珠饰,让轻柔缥缈的薄纱有了厚重的垂感……这一切尝试都需要大量富有创意的思考――某种材料还能被怎么玩儿;某种工艺还能被如何使用;如何让一个熟悉的面料变得有趣而陌生;如何突破材料和工艺的局限性……所以,高级手工坊不仅是生产,更是个创意中心,而匠人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纯熟的技巧,也让材料与工艺的组合产生出变化无穷的视觉和质感的可能性。

正是这种创意和可能性,为设计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我们生活在一个观念主导的社会,而在时装领域,设计永远是站在聚光灯下的。然而无可厚非的是,每一个设计最终都要通过材质和工艺去实现,而材质和工艺本身也往往能够为设计师提供灵感――香奈儿的手工坊和设计部门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紧密合作,对材料和工艺的研发与设计的创作齐头并进。例如,Lesage工坊亦设有香奈儿经典的斜纹软呢的研发部门,匠人们在纺织机前将十几种完全不同的材质交织在一起,寻找更多斜纹软呢视觉和质地的可能性,而这些研发样品很可能会为下一季的外套带来完全不同的设计和效果。同样,在“巴黎一萨尔斯堡”系列的一条巴伐利亚短裤上面,隐藏在短裤内侧的刺绣让牛仔布的正面呈现出浮雕效果,却流露出看似毫不费力的刺绣工艺,这无疑是手工与设计完美合作的至高境界。

出于这种灵感与工艺的互补,每一季香奈儿的高级手工坊系列都要经过设计师和工坊之间来来回回的沟通和共同创作。我相信掌门人卡尔无穷尽的想象力总能为匠人们带来新的刺激和挑战,但手工艺者对材料和工艺可以实现的效果的想象与探索无疑也启发着设计师的创作。如果说设计师是站在t台聚光灯下的领潮者,高级手工坊的这些匠人无疑是时尚与潮流的幕后推手。

这也是为什么高级定制服系列与高级手工坊系列肩负着时尚探索和发展的使命,因为它们的背后充满着对材料和工艺的思考和想象――人类存在了几千年,还是两只胳膊、两条腿,但不停变革的,是我们的思想,以及思想对媒介和工艺的驾驭。就像一位我视为良师的设计师曾经对我说:“我不关注工艺的神秘性,我更关注思想的神秘性。”

对于Lemarie和Lesage这样历经百年的手工坊而言,这种充满想象的探索和发展也是建立在百余年的素材积累之上的――Lesage刺绣坊的档案里就有150多年来创作的六万多件刺绣作品的样本。这些样本为设计师和手艺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和跳板――你看看Lemarie的山茶花样品,就知道一个基本的造型通过不同的材质和工艺被进行了多么丰富的演绎――而这些“标本”也构建了一个历史悠久的工坊的工艺与艺术传承。我们现在总是把传承挂在嘴边,因为意识到了自己的社会与传统的断层。而当我们讨论手工艺的时候,我们说的还是一种物质文明。对精神匮乏的危机感让我们直奔“文明”二字,从而导致了对手工艺虚空缥缈的精神化包装。但我们必须记住,物质文明的载体仍旧是物质,因为如手工艺这种东西的的确确是人的创意和精神的具体化。

探索和发展不仅仅需要建立在历史传承之上,更需要一个开阔的心态与其他创作者进行交流。虽然香奈儿从1985年开始,陆续收购了Lemarie和Lesage等十家传统手工工坊,这些工坊依旧可以与其他高级定制设计师或品牌进行合作,这种非垄断模式的初衷是保护法国传统手工工艺。当然我相信这也是一种双赢的模式――与不同设计师的合作能够不断打开工匠们的视野和想象,也能够为他们的创作带来更强的生命力,对于任何一个创作机构而言,保持创意的生命力远比保持商业运作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6

狮河村位于剑川坝子东南端,是远近闻名的“木雕之乡”。人口约2800人,从事木雕的就有1700人,人说狮河“家家户户做木雕,老老少少齐动手”,大概就是眼前的场景了。

2013年初春,云贵高原的清晨还透着凉意,天还没亮,云南省剑川县桃源村白族小伙段文青与父亲段学军起了个大早,草草扒上几口早饭,跨上摩托车驶向20多里外的狮河村。段家的新宅快完工了,按照白族习俗,堂屋要用六扇格子门,狮河村是远近闻名的“木雕之乡”,连邻县的乡民都常慕名前来订购格子门。

大约半小时后,狮河村到了。一下车,段学军就找不着北了,他十多年前到狮河村走亲戚,村里还是清一色的青瓦小院,如今,一幢幢气派的小洋房拔地而起,车水马龙恍若来到了县城。父子俩走进一家店铺,迎面飘来木料的清香,墙角、窗台、花台上倚着一块块雕花板,段学军随手拿起一块,放在手里打量:梅树枝繁叶茂,枝条苍劲古朴,点点梅花点缀在枝头,栩栩如生。

格子门,也称格扇,日本唤作格子户,一般由格眼、腰串与障水板三部分构成,是古代庙宇、会馆、宫殿、民居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木门。格子门如今在都市中已不多见,而剑川的白族人家,房屋大多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正两耳”布局,所谓“三坊一照壁”,即正房两山都有“漏阁”,两侧建有耳房,迎面打一堵别具民族风格的一高两低的照壁。无论哪种布局,堂屋往往选用六扇格子门,一来采光充分,二来也美观大方,这个古老的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上午八点,阳光洒满了狮河村村口那片空坝子,锯木机鼓噪的声响把这个村庄从睡梦中唤醒,狮河村的男人、女人,纷纷搬出自家板凳、行头,拿出全套的雕刀,从街头到巷尾,满目都是埋头做活路的木匠。狮河村位于剑川坝子东南端,下辖上河、下河、官登三个自然村,人口约2800人,从事木雕的就有1700人,人说狮河“家家户户做木雕,老老少少齐动手”,大概就是眼前的场景了。

段文青跟父亲在村里晃悠了半天,打听到格子门的行情。六扇手工雕刻的格子门价格在5000元上下,机器雕的只要3000元,相差2000元,这可是段文青在昆明一个月的工钱了。机器雕的格子门线条生硬,工艺粗糙,段学军想起自家祖传的“梅兰竹菊”格子门,祖辈重金延请木匠雕了三个月才完工,单说“牡丹”那扇门,牡丹含苞待放,喜鹊在枝头喳闹,哪里是木雕,分明就是一幅花鸟画。

段学军跟儿子商量了半天,还是订购了一套手工格子门。我问他,机器雕的不是便宜得多么?段学军说:“在剑川,格子门的好坏,往往是一户人家富庶与否的标志,过去有人家娶亲,亲戚抬着几扇格子门跟在迎亲队伍后面,新娘才觉得面子十足。我们宁愿平时省吃俭用,也要把格子门张罗地漂漂亮亮的,那是白族人代代相传的纽带。”

一场战争带来的古老手艺

剑川是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的要冲,商贾、文人、工匠、官吏、僧侣往来不绝,中原文化、巴蜀文化、藏文化在这里交融,给剑川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元素与建筑技巧。

大清早的上门生意,令木匠罗照华很是高兴,段学军离开后,他转身回屋泡了壶普洱茶,开始了一天的活路。罗照华18岁学徒,现年37岁的他已经在这个行当摸爬滚打20个年头了。今天,他雕的是块格子门格眼,比起“春夏秋冬”、“梅兰竹菊”等图案,格眼其实是格子门最传统的样式,宋人李诚的《营造法式》卷七《小木作制度二・格子门》收录了八种格子门样式,便全部为格眼。

从《营造法式》与剑川格子门的关系,似乎不难看出剑川木雕与中原文化的某种关联。罗照华告诉我,他刚学徒的时候,师傅讲过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剑川有个木匠叫阿生,和徒弟入宫建造“揽月楼”,路上遇到一个白发老者沿街乞讨,阿生把身上的银子全部给了老者,老者接过钱后突然消失了,半空中传来浑如洪钟的声音:“我是木匠祖师鲁班,剑川木匠品性好,我把《木经》传授给你们,并封剑川为‘木雕之乡’。”话音刚落,空中落下一把木尺,上书“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八个金字。从此,剑川木匠人才辈出,手艺代代相传。直到今天,村里的本主庙除了大黑天神外,还供奉鲁班,每年农历八月十七日,村里木匠都要到此祭拜,拜谢祖师爷给了剑川人这门谋生的手艺。

中国木匠历来奉鲁班为祖师,剑川木雕自然也摆脱不了这个窠臼。历史上,剑川木雕的起源,或许与一场战争不无关联,流淌着流亡与背井离乡的苦楚。

“安史之乱”后,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步入了它的晚年,这个迟暮的王朝已经无力抵抗来自西北的吐蕃与西南南诏王朝的轮番挑衅。大唐咸通二年至十年间(公元861~869年),南诏三次攻袭益州府(今四川),掳掠十万工匠而回。这些工匠后来被当作奴隶,分配到南诏各地,当时的南诏王朝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庙宇、楼阁,工匠将余生投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再未回到故土。唐代的益州,乐山大佛完工后便加盖了数十米高的楼阁;成都大慈寺有阁殿、塔、厅堂、房廊八千五百二十四间,可见当时的西蜀建筑与木雕工艺已颇为成熟。

西蜀工匠给剑川木雕带来了大唐王朝的血液,而木雕手艺在剑川其实有着极为久远的历史。1957年3月,剑川县政府组织民众对剑湖南端的海门口及海尾河“裁弯改直”,工人在清理泥沙时,接二连三在淤泥中挖出一根根粗细不一的木桩,共有224根,下端削尖插入土中,上面还有榫卯连接,显然是一处干栏式建筑遗址。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碳同位素测定,大约距今3000年上下,相当于中原商周时期。

2008年,海门口再度引起全世界的瞩目,135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中发现了4000余根木构架,整个遗址分布范围约5万平方米。木柱底部均被砍削成钝尖壮,柱身大多有人工加工的痕迹,长的2米多,短的几十厘米,一些横木上和桩柱上发现凿有榫口和榫头,以及连接在一起的榫卯构件,可见当时的古人已经熟练掌握了砍、劈、削、凿、穿、插等建筑手法。这也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大的干栏式建筑遗址。

除了历史渊源,剑川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交通位置,或许也是孕育木雕的土壤。剑川多山地,少平坝,洪水、干旱、地震等灾害时有发生,多变的气候不适合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这就注定了农耕无法成为剑川百姓的重心,学会一两门手艺才能谋生。其次,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年间,剑川便是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的要冲,商贾、文人、工匠、官吏、僧侣往来不绝,中原文化、巴蜀文化、藏文化乃至异域的东南亚文化在这里汇合、交融,给剑川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元素与建筑技巧。

如果说商周时期的海门口干栏式建筑尚处于萌芽阶段,来自西蜀大地的工匠,则给它注入了大唐王朝的基因。唐代以后,剑川木雕再不见于史料记载,我们已无法勾勒出唐代之后剑川木雕的演变脉络,时至明清才再次见诸史籍。而流存至今的剑川木雕,也大多为明清年间的作品,今天的剑川古城,尚保存明代院落21个,清代院落146个,邻近古镇散落着为数众多的庙宇、戏台、民居,如同一位位阅尽沧桑的老者,讲述着剑川木雕的春秋演义,也成为我们了解剑川木雕的绝佳标本。

明清古建筑的木雕博物馆

在中国,或许再没有一个像剑川古城这样的地方,能保存如此多的明清院落,鬼斧神工的木雕技艺令人惊叹,堪称中国古建筑的博物馆,也是一部栩栩如生的剑川木雕史。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徐霞客结束了在丽江的行程,经鹤庆来到剑川,当日天色已晚,徐霞客在山塍塘借宿了一晚,第二天来到县城,投宿在城北杨贡生家中。在《徐霞客游记・滇行游记七》中,他写道:“税放行李于北街杨贡生家,乃买鱼于市。见街北有祠,入谒之。”

2013年3月的一个清晨,剑川古城氤氲在一场小雨中,青石板路上没有一个行人,我轻轻叩响北门街27号的大门,杨大爷从火炉旁起身,把我领进门。老伴张金李在内屋听见来了客人,“嘎吱”一声推开斑驳的格子窗,探出头跟我打招呼。

北门街27号住着杨贡生的后人,院落南北两侧的建筑已荡然无存,盖上了砖瓦新房,只有里面还保存了几间明代建筑。筒瓦上枯黄的杂草,磨得光滑的门槛,黑黢黢的格子门以及那些面目模糊的雕龙梁头,无不诉说着庭院的历史。

徐霞客用大量笔触描述着剑川山水,却对投宿的杨家大院只字未提。陪同我采访的张笑先生是剑川著名学者,研究木雕已有十余年历史,他说,徐霞客关注的是山川之美,而非木雕之美,眼前的杨家大院许多木构件都是剑川木雕的杰作,比如屋檐下的龙形梁头,纵然已逾数百年,龙头厚重粗犷,龙眼怒目圆瞪,龙须飘逸逼真,古朴而凝重。

此外,赵姓将军第、张姓宅院、陈氏宅院、何可及故居等院落也都是出自明代匠人之手。西门街60号便是何可及故居,修建于明天启元年至天启三年间(1620~1623年)。何可及官至陕西道御史、太仆寺卿,或许正是这段在外为官的经历,院落为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格局,而不是剑川常见的“三坊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中堂的梅花形格子门纵然距今已数百年,却完好如初,雕花如同点点梅花一般点缀在格子门上,堪称明代剑川木雕的精品。

从何可及故居穿过几条小巷,便是古城赫赫有名的“鲁将军府”。明清两代,鲁家先后出过震威将军、建威将军,民国年间,这里还走出了第九战区司令官,58军军长鲁元。“鲁将军府”修建于清嘉庆年间,一进两院,南院为“四合五天井”,北院为“三坊一照壁”。张笑说,明代梁坊一般无雕刻,时至清代,“鲁将军府”梁坊下方出现了“白鹤飞松”、“竹报平安”、“暗八仙”等装饰性雕刻,其风格走向了精细与婉约。

1958年,“鲁将军府”被用作公社食堂,鲁家人不得不搬离祖宅。临走时,鲁元将军的弟媳张德和舍不得格子门,求着街坊四邻偷偷把六扇格子门卸下来,偷偷运到城外土坯房中。低矮的土坯房放不下格子门,张德和铺在地上当床板,就这样把六扇格子门保存了下来。1963年,鲁家子孙重返祖宅,此时的将军府已破败不堪,昔日雕刻精美的格子窗、梁坊也缺的缺,残的残了。

几年前,有学者到剑川古城考察木雕,他惊奇地发现,“鲁将军府”的格子门是整个剑川乃至中国发现的唯一一组“百福百寿门”。木匠在格眼中间又创造性地按上一枚枚印章大小的木雕,上刻百余个不同字体的“福”或“寿”字。现代书法作品中常常有“百福图”、“百寿图”,没想到数百年前的剑川工匠居然在木头上雕出了一幅幅“百福图”、“百寿图”,令人惊叹他们的鬼斧神工与精巧构思。

走出将军府已是黄昏,雨停了,青黛色筒瓦的缝隙间枯草萋萋,滴水上张牙舞爪的兽面在阳光下清晰可见,雕花门楼如同一只只张翅欲飞的雄鹰,排列在狭窄的街道两侧,直至没入巷道深处。陈旧的木门半掩,女人们在院落里淘米、洗菜,准备一家人的晚饭,古老的剑川古城又平静地走过了一天。在中国,或许再没有一个像剑川古城这样的地方,能保存如此多的明清院落,它们堪称中国古建筑的博物馆,也是一部栩栩如生的剑川木雕史。

剑川大山神的建筑地图

清代、民国年间,一批批剑川木匠哼着《出门调》离开故土,远赴贵州、四川、广西,甚至更远的缅甸、越南、老挝谋生,在中国西南乃至异域留下了诸多精美绝伦的建筑。

“江水悠悠向东流,泪水滚滚注心头;三弦弹起出门调,喝不尽忧愁。隔山隔水隔家乡,隔父隔母隔妻儿;背井离乡做木匠,一生当马牛……”

这是在剑川广为流传的一首《出门调》,字里行间浸透着木匠外出谋生的种种艰辛,背井离乡,起早贪黑,忍受着与亲人别离的痛楚。大约在清代,剑川木雕已经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一批批剑川木匠外出谋生计,足迹几乎遍布整个中国西南。

2009年夏天,昆明市金碧广场,灯光下的金马碧鸡坊雕梁画栋,斗拱飞檐,金碧辉煌。市民消暑纳凉,孩童嬉戏打闹,外地游客在牌楼下留影,这里已然成为昆明市的标志性建筑。很少有人知道,金马碧鸡坊其实是剑川木匠的杰作。牌楼最早修建于大明宣德年间,屡遭兵燹,又多次重建,光绪十年(1884年)云贵总督岑毓英主持重建金马碧鸡坊。此前,剑川木匠接连修建了剑川文庙、大理府衙、昆明三市街忠爱坊,在云南名噪一时,复原金马碧鸡坊的重担便当仁不让地落在了剑川工匠肩上。

剑川大山神(剑川人对大木匠的称呼)杨文樾领着徒弟来到昆明,实地勘察,四处寻找上了年纪的老昆明人,咨询昔日金马碧鸡坊的样式。几个月后,崭新的金马碧鸡坊最终完工,牌楼为典型的“四柱三开间”,各高14米,宽18米,值得一提的是斗拱,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安放在柱子与梁之间的过渡性木构件,斗是斗形的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环环相扣。金马碧鸡坊的斗拱共有五层,称为“四踩五跳”,如蟒蛇缠绕,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都足以象征和代表古典建筑的精神和气质。

清人涨泓在剑川任过几年知州,在《滇南新语》一书中说,他写到:“盖剑土硗瘠,食众生寡,民俱世业木工。滇之七十余州县及邻滇之黔、川等省,善规矩斧凿者,随地皆剑民。”张泓还记载了剑川木匠的往来周期,“近则仲夏孟冬载获两归,远则以收获为期必一返,获毕仍往”。清代、民国年间,一批批剑川木匠哼着《出门调》离开故土,远赴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甚至更远的缅甸、越南、老挝、泰国谋生计,这个木匠潮大约持续了两三百年之久,也在中国西南乃至异域留下了诸多精美绝伦的建筑。

今天的云南省,留存着诸多清代、民国年间的寺庙、会馆、牌楼、民居,其中不少精品皆出自剑川工匠之手,比如昆明国通寺、华亭寺、筇竹寺,腾冲和顺图书馆,建水孔庙,晋宁盘龙寺、大理大慈寺、杜文秀帅府,丽江木王府,保山飞来寺,中甸归化寺(松赞林寺)等等。直到今天,剑川木匠依旧走南闯北,四海为家。2009年冬天,我来到四川省西昌市礼州古镇,古刹西禅寺正在大修,古老的大殿里,几个年轻的木匠正在雕凿格子门,我问他们来自哪里,结果全是剑川木匠;2010年春天,四川凉山州泸沽湖,一户摩梭人家新房完工了,不消说,也是剑川木匠的杰作。

剑川木雕书写西南建筑史

一代代剑川木匠,用手中的铁凿、雕刀,在中国西南留下了诸多精妙绝伦的作品,写下了一部西南木雕史,倘若没有剑川木雕,中国西南或许便是建筑史与木雕史的荒漠。

如果说剑川木雕的古代瑰宝散落在民间,其现代精品则出自大山神段国良之手。从狮河村回到剑川县城后,我到古典木雕家具厂拜访段国良,现年66岁的他从事木雕手艺已近半个世纪了。1997年,段国良以大理国名画《张胜温画卷》为蓝本,雕刻了一组《张胜温画卷》,由136块高1.8米、全长97.6米的木雕组成,气势恢宏,是我国目前最长的木雕,后被云南省民族博物馆当做“镇馆之宝”珍藏。他也是云南仅有的两位部级工艺美术大师,另一位为斑锡工艺大师赖国庆。

清晨,和煦的阳光透过格子门格眼,洒在一张坑坑洼洼的桌案上,大大小小的雕刀散落一桌,段国良手握雕刀,正雕凿一块挂屏,题材为三层博古架:最上面是只花瓶,朵朵尽情绽放;第二层是个笔筒,搁着几只毛笔,旁边还有几本线装书;最底下是个茶盘,一个紫砂壶,三两个茶盏。木料长约1米,宽20厘米,厚约10厘米,且不说方尺之间布置了如此琳琅满目的物件,花瓶、笔筒、茶壶、茶盏全是镂空雕刻,看起来如同实物搁在博古架上一般。

中国木雕工艺,久负盛名的有浙江东阳木雕与黄杨木雕,福建莆田木雕、龙眼木雕,广东潮州木雕等等,因地域不同,选材、雕工也各有千秋。浙江东阳木雕以浮雕技艺为主,画面布局与中国传统白描画一脉相承,采取散点透视、鸟瞰式透视等构图,层次分明,以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戏剧故事为主,俗话说,“刻花要吉利,才能合人意。画中要有戏,百看才有味”;福建龙眼木雕以龙眼树(即桂圆树),特别是根部为材料,虬根疤节,姿态万端,题材以人物为主,以圆雕为主。

相比之下,剑川木雕往往选用质地细腻、柔韧的青皮木,虽也有博古架、文房四宝等题材,却以山水花鸟、珍禽异兽为主,更有一种自然的意趣。段国良说,挂屏用的青皮料,是在香格里拉一带买的,刚拉回来的木料潮湿,得锯成一截截的,横竖交叉,码到院子里阴干两年后才能使用。剑川木匠有四把刀,平刀、圆刀、三角刀、弯刀,每种刀又有诸多尺寸,平刀、圆最常用,弯刀主要用做深浮雕,灵桥巧的三角刀则用于最后的平整。雕刻完成后再用砂纸打磨,第一道用粗砂,尔后越来越细。这些流程,与传统的东阳木雕、黄杨木雕等并无太大区别,而剑川木雕最精妙的特色,就是玲珑剔透的透漏雕了。

眼前的博古架挂屏,自上而下错综复杂四五层,单一朵而言,100多片花瓣居然无一雷同,针尖大小的花蕊也清清楚楚,如同一朵娇羞的搁在木板上一样。段国良说,在剑川,只有上了年纪的老木匠才能雕挂屏,更有甚者,10厘米厚的木料居然雕出七八层图案,锋利的雕刀在狭窄的缝隙间来回动作,倘若雕刀不小心割坏一处,几个月的活路就泡汤了。这四件博古架大约要花费4个月,售价在4万元左右。

离开剑川前一天,段学军打电话邀请我参加他家的上梁仪式。那天清晨,我来到桃源村时,一位木匠正在大梁上吟唱着剑川古老的民谣:“紫金梁、紫金梁,元江紫木做大梁。主人选得黄道日,后人个个挑大梁。主人厚道多吉日,良心总用尺子量。四乡八寨同庆贺,共祝主人竖新房。今天大梁上房后,地久又天长……”

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7

4月20日上午,2016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一节一会”)在遵义市湄潭县隆重开幕。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讲话并宣布开幕,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致辞,省政协主席王富玉,全国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帆,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谌贻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等出席,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致辞,重庆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刘光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孙忠焕出席。

省领导傅传耀、刘远坤、谢晓尧、陈敏、李汉宇,老同志龙超云、庹文升、禄智明、顾庆金、李金顺、王录生等出席。刘远坤主持。

受陈敏尔书记委托,孙志刚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向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向长期关心和支持贵州茶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说,贵州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品质久负盛名,发展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全国唯一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少日照、无污染兼具的全境高原茶区。“十二五”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推进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黔茶品牌战略,茶叶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茶产业进入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重要阶段,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十三五”是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茶产业,既能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又有利于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实现自然资源增值,是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战略选择。贵州将围绕丰富品种、提升品质、做强品牌,着力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茶园提质增效,大力打造黔茶系列品牌,大力推动茶叶加工转型升级,大力加强茶叶标准化建设,大力拓展茶叶营销市场,千方百计做好“茶文章”,让绿水青山创造更多金山银山。用好茶博会平台,以更加开放务实的态度,深化与各方交流合作,努力将贵州打造成高品质产茶核心区,为全球茶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希望大家通过茶博会,进一步了解贵茶、关注贵茶、投资贵茶,让贵茶美名扬四海、醇香飘天下。

周国富对贵州茶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代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对“一节一会”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说,中国茶人要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全球视野望茶,从立足国内看茶,从目标导向观茶,从问题导向探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谋茶,认真思考和研究茶文化茶产业科学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要举措,大力推进新形势新常态下茶与茶文化健康发展。要把品牌和标准作为立茶之两足、科技和文化作为兴茶之两翼、创新和绿色作为强茶之动力、开放和共享作为走进时代走向世界的法宝,把茶为国饮、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升国际国内茶市场竞争力作为茶业健康发展的三大路径,把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抱团进取和制度规范作为茶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弘扬中国工匠精神,别具匠心做好中国茶,充分发扬中华茶文化,让中国茶和茶文化在人类文明新征程中绽放辉煌。

王庆表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始终关注并支持贵州茶产业转型升级,相信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必将再次强力助推贵州茶产业加快发展,为中国茶产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活力。衷心希望全行业以此次“一节一会”为契机,集思广益用好机遇,众志成城应对挑战,立行立改破解难题,奋发有为不断创新,为产业增效、茶农增收、精准扶贫作出新的贡献。

王晓光说,本届“一节一会”为国内外有识之士全面了解遵义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以及洽谈交流、深化合作搭建了平台。希望与会嘉宾进一步了解遵义、宣传遵义,共赢合作、共谋发展。

开幕式上,王富玉为全国手工绿茶制作技能大赛特等奖获得者颁发证书,谌贻琴为10名贵州茶文化大使颁发聘书,王庆为荣获“中国古茶树之乡”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授牌。

开幕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茶博会展中心,并与参展商亲切交流。

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8

“澜沧古茶”将茶与艺术结合的普洱茶文化普通表现形式,联合具有国际代表性的中国各领域艺术大家,共同携手把普洱茶与艺术推向一个新高度,

2014年底独家策划“大师在中国”系列文化艺术活动,让世界听到中国茶文化的声音,让世界了解茶不只限于品饮,还代表着千百年传承至今的中国文化。大师在中国,从“品赏民族文化与尊享艺术瑰宝”理念出发,打造出艺术生活活动,每一场跨界演出,都诠释了茶妈妈杜春峄与各位大师间的大匠无言,惺惺相惜,因普洱茶的那一缕芬芳,一场场经典轮番上演:杨丽萍《向生命致敬》孔雀专场,吕思清《琴与茶的对话》独奏专场,央视少儿主持人《我爱寓言》的儿童关爱活动,萨顶顶《花开欢喜》禅乐会,郎朗《一爱一生・致敬澜沧古茶50周年》新年专场音乐会。

为了进一步传播与弘扬茶文化,在交流、学习、借鉴中推动各国茶道文化的发展,2015年11月3日至6日,由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联合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茶道艺术研究所、宜兴益工坊陶瓷工艺品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茶境・第三届国际茶文化交流展”,在北京服装学院艺术楼盛大开幕。

此届茶境展由艺术品展览、茶文化交流、学术论坛三部分构成。除古琴表演、专业的茶服展示、艺术品展览外,11月4日至5日主办方还在大益集团北京皇茶茶文化会所,举办了中日韩三国间的茶道艺术交流和茶器之美学术论坛活动,邀请中日韩三国茶道大师、茶道表演者、茶道研究专家展示各自茶道、茶艺、茶礼,寻根溯源茶道之精神,探讨三国茶道文化精髓,求同存异,共同发扬茶文化精神。

这样茶文化创新的表现形式,已经消除了国界之分,将文化上升到另一个高度。通过茶这一媒介,不仅是中国,每个热爱茶叶的人们都在茶艺、茶道中体验到生活之美,在茶与水、琴与香、壶与杯、诗与词、书与画等茶事中,领略到了与茶有关的传统文化魅力。

镜头拉近,就在今年的上个月,2016年9月25日,全国各地560多位古茶家人及各界商贾名流、行业精英、资深茶人、合作伙伴齐聚北京人民大会堂,参与由CCtV主持人水均益先生担任主持,澜沧古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澜沧古茶)举办的“致世界,以匠心”乌金2016新品会。

转眼十年,普洱茶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脚步不停向前,摆脱了过去粗枝大叶、简陋粗糙的形象。如今,普洱茶与科学、文化、艺术、生活交织相融,并以含蓄内敛的姿态亮相大国门厅――北京人民大会堂。让世界听到中国茶文化的声音,让世界了解茶不只限于品饮,还代表着千百年传承至今的中国文化,茶妈妈杜春峄携“乌金”在人民大会堂,对话中国,对话世界,并将云南茶、普洱茶再一次推上文化新高度。CCtV及全国多个卫视,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主流媒体,中国最美期刊《普洱》杂志一同见证了这一里程碑式的时刻。

在推动中国茶文化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号称“世界茶王”的台商李瑞河先生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厦汕高速公路漳浦路段的天福服务区,李瑞河先生修建了天福“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和观光茶园,园区内有闽台民俗馆、丹岩风景区、皮定均将军纪念园等多处自然与人文景观,追溯了闽台两地的历史渊源和两岸同胞之情。

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9

在福胶集团,东阿镇世代相传的阿胶工匠精神生生不息,为福牌阿胶正宗阿胶品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保障与技术支持。

生产工艺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尽显其中

阿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本草纲目》将其称为“圣药”,因发源于老东阿(今平阴县东阿镇)而得名。东阿镇置县始于秦,为历代东阿县县城,旧《东阿县志》、《山东通志》对此均有记载,故现在的平阴县东阿镇为正宗阿胶的发源地。这里有生产阿胶独特的地理文化,生产阿胶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明末清初达到“妇孺皆通熬胶”的鼎盛时期,是国家命名的“中国阿胶之乡”、福牌阿胶的原产地及唯一生产地。这里生产的福牌阿胶历史上曾因治愈兰贵人(慈禧太后)的血症而受皇封,成为皇家贡品。而今福牌阿胶已成为寻常百姓的日常补品;连同身在异国的海外赤子,仍对福牌阿胶情有独钟。

福牌阿胶之所以历经两千余年而经久不衰,得益于东阿镇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及其实践,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制备工艺,并世代传承。成为我国中药传统生产工艺的典型代表,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福牌阿胶生产工艺2007年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福牌阿胶生产工艺之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尽在其中。

福牌阿胶生产工艺包容了泡、洗、煮、熬、晾、瓦、擦、包等49道繁琐工序。

原料处理环节:将驴皮置于狼溪河长水中浸泡,待皮质柔软后取出,铲除腐肉、脂肪、筋膜及毛,洗刷揉搓,去净杂质,切成2-3寸的方块,重新洗净后,放入沸水锅中掇洗,并不断翻动,至驴皮皱缩成卷时,捞出,洗净,供煎胶用。此时应控制掇皮的时间和温度。如果驴皮掇之过度,会把驴皮中的胶质掇去,降低出胶率;如果掇的太轻,则驴皮中的杂质不能很好地去除,影响胶的质量。

接下来时煎胶取汁:将已处理好的驴皮小块置于提取容器内,加水至没过皮面,用武火加热至沸,后改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1-2天,倾出煎液。加热提取过程中应随时补充因蒸发所失去的水分,以免因水分不足而影响胶汁的煎出。每次煎出胶汁,应趁热过滤,否则冷却后因黏度过大而造成过滤困难。

滤过澄清环节:合并每次所煎胶液,除去沉淀及杂质。然后将澄清的胶汁置于锅中以文火加热浓缩,不断搅拌,以防焦化,至一定程度时开始“提沫”,至胶液不透纸时,加入规定量的冰糖,熬至“挂珠”时加入豆油。加入豆油后,进行“砸油”,至开始“吊猴”时加入黄酒,至“发锅”时“醒酒”,待挑起胶汁“挂铲”时,将浓缩好的胶液倾入凝胶盘内,使之自然冷凝。浓缩收胶,火力不宜太大,并不断搅拌,如有泡沫产生,应及时除去。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胶液的黏度也越来越大,这时应防止焦化。若水分过多,成品在干燥过程中常出现四面高中间低的“塌顶”现象。

阿胶熬成后,趁热倾入已提前涂有植物油的胶盘内,使胶液自然凝固成胶坨,再按规定切成胶片,置于晾胶室内晾胶床上,分层放置,使其在阴凉的条件下干燥。待胶片干燥至一定程度,将其装入木板箱内,密闭闷晾,使胶片中的水分向外扩散,称“闷胶”或“瓦胶”,如此反复3遍。胶片充分干燥后,用粗布蘸取擦胶水拭其表面,使胶片六面光亮有光泽,有直而明显的粗布纹理。后在胶片上用银朱印上品名,消毒灭菌,再行包装。贮存于密封容器,置阴凉干燥处。检验合格后的阿胶就可以发往市场了。

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工艺依靠以师带徒,言传身教,祖辈流传,延续至今。其发展历程代表着中华民族中医药的发展过程。其工艺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笔宝贵财富,蕴含着中华医药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体现了工匠精神。

持之以恒做第一质量专心致力于阿胶产业

中国好阿胶、福牌老字号。福牌是御赐的,彰显出了福牌的皇家贡胶身份。迄今,福牌荣获八项国字号荣誉,是其成为阿胶行业第一质量的最有力见证。1915年,福牌阿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86年东阿镇和福牌阿胶获得全国阿胶质量评比总分第一名,1988年双获国家金质奖,1996年东阿镇被命名为中国阿胶之乡,2003年获阿胶原产地注册,2006年福胶集团被认定为首届中华老字号企业,福牌商标2007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工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福胶集团建厂66年来,在曲折的发展历程中,每个时期都总结提炼了不同的质量管理理念。历史在发展,质量理念在创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药品保障人的生命;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生产既符合国家标准又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以金质的质量打造金牌产品;谁砸产品牌子就砸谁的饭碗;不抓质量的厂长不是好厂长,不能当厂长;质量是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实行“质量否决”“质量连带处罚”“质量索赔”;质量在我心中,产品在我手中;打造阿胶第一质量,树立阿胶第一品牌;以第一质量做中国养生第一品牌。其中一直不变的是福胶人对第一质量的执着追求,一直不变的是福胶人视质量为生命的敬畏之心。

在福胶集团工人中间,有一条不成文的守则,不但要生产符合法定标准的阿胶,还要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阿胶,这是植根祖训的质量意识。因此,还原在质量控制上,整个操作流程既遵循国家标准,还要严格按照企业内控标准。当然,后一条要远远高于前一条。福胶集团编写了全国通用的第一部《阿胶生产工艺规程》和《阿胶生产岗位操作法》,率先编写了阿胶生产、质量、检测标准并载入《中国药典》,成为全国阿胶质量控制的典范。对此,杨福安说,“福胶打造出的‘第一质量’不是靠制度,也不是靠管理,当然制度、管理很重要,但质量的文化意识更强。我们这种质量,这种文化意识已经植根于在了‘厚德载福’的祖训里。”因此,福胶的质量控制历来从开展质量教育入手,把人作为打造“第一质量”的根本。每年都开展专项质量教育,通过派骨干外出培养、外聘专家的方式实施全员培训;拨付专项资金用于质量工程师、执业药师、QC攻关等培训;设置奖励基金,对为质量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设置质量创新基金,鼓励全员立足岗位实施创新,发现和研究解决质量问题。如今,福胶集团已经有了一批质量意识强,具备现代化管理能力的团队。

一生做好阿胶的铮铮誓言呕心沥血传承大养生产业

杨福安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他为首的福胶集团团队,就是当代阿胶工匠精神的缔造者、实践者、传承者。

杨福安198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山东平阴阿胶厂(福胶集团前身)工作,是阿胶厂当时唯一毕业于专业学校的知识分子,起初当工人,后来做过化验员,历任化验室主任、质检科科长、生产技术科科长、厂长助理、中国阿胶研究所所长、技术副厂长、总工程师等职务。

30多年来,杨福安潜心研究阿胶文化,致力于研究阿胶的生产、技术、质量、研发、经营等工作。

作为中国阿胶的领路人,杨福安起草了首部阿胶质量标准,参与了历部阿胶标准的制定修改,研发了阿胶等70项新产品、新工艺,编写《中国阿胶》等3部专著,促进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中药制剂技术的完美结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中国阿胶的传承者,杨福安致力于阿胶文化的挖掘和整合,打造国内唯一自然阿胶文化园,打造旅游工厂,实现福牌阿胶生产阳光透明,便于更多人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精髓。他率先提出“文化养生福行中国,做消费者吃得起的阿胶”的理念,首创阿胶煎膏个性化养生服务模式,首创战略合作模式,成功实现到战略运营、工业创新的三步走模式,实现了与商业和消费者多方共赢。

30多年来,杨福安认准了福胶集团、认定了福牌阿胶,用他的话说,我是一名阿胶“工匠”,一生只想做好“福牌”。

这铮铮誓言折射出一位阿胶传承人对工匠精神的虔诚之情和敬畏之心。

在他的带领和传承下,福胶集团实行三级传承人制度,有30年以上专业工作经验的员工,都有资格成为一级传承人,享有终身传承阿胶技艺的权利,福胶集团内部实行以师带徒政策,师傅会向徒弟传授技艺,并时刻督促徒弟。

2015年冬至,福胶集团第65届祭神农仪式在东阿镇举行。杨福安带领福胶集团传承人祭拜神农,还来到邓世祥家中,向邓老先生“敬师奉茶”。92高龄的邓老先生是邓氏树德堂堂主邓发第五代传人,他的子孙都在福胶集团任职,与众多的阿胶人一样,坚守阿胶工匠精神,把青春奉献给阿胶养生事业。借助敬师奉茶仪式,一方面老师将真传传授给弟子,尤其是难能可贵的阿胶工匠精神,会被历代弟子铭记于心、践行于身,另一方面也是对现代制药人的一次思想升华、培训教育,借助传统仪式,警醒现代制药人增强“看齐意识”,恪守“阿胶工匠精神”,恪守“厚德载福”祖训,不忘古老的中医药智慧,严守职业道德,品质先行。始终如一,专心做消费者吃的起的优质阿胶。

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篇10

那是一个夏天,我家窗户上破了一个洞,爸爸妈妈决定找一个木匠来修补一下。

“咚咚咚”肯定是木匠来了,我赶忙跑去开门。听爸爸妈妈说来的木匠是一个年纪较长、技术精湛的老木匠,可怎么来了个大哥哥呢?

“你能行吗?”看他那么年轻,爸爸妈妈不禁异口同声地问。

“行的。”操一口河南口音的小木匠说,“俺师傅家里有事,所以就让俺来了。”

爸爸妈妈没办法,只好让他试一试。嘿,他还干得真卖力!一晃就到中午了,房间内的温度越来越高,小木匠头上的汗珠像豆子一样滚了下来,但他仍未停歇,只是时不时地抬起胳膊擦一下。

到吃饭时间了,可小木匠还在干活。妈妈请他过来吃饭,但他却说不用了。妈妈百般劝说,他才肯吃一个馒头。

又经过了一个下午的忙碌,窗户终于修好了。他临走的时候,爸爸妈妈付给他工钱后,又塞给了他一些钱。可他将手一摆,把钱放在茶几上,憨厚地笑了笑,说:“俺只要俺该要的东西,别的俺不会要的。”爸爸妈妈说不过他,只好把钱收了起来。最后,爸爸妈妈硬塞给他一根冰棒,可他却给了极渴难耐的我。

“就算是再低微的工作,只要认真做,用诚心做,照样是值得骄傲的,照样可以赢得人们的尊重!”望着小木匠远去的身影,爸爸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