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产品设计的认识和理解十篇产品设计的认识和理解十篇

产品设计的认识和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06:37

产品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篇1

关键词:工业设计;信息产品;教学改革

信息产品是当前世界产品设计界最具活力的创新领域,也是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等产品创新设计大国占领国际市场,引领全球人民生活方式转变的主要手段。苹果公司深入挖掘手机用户在操作方式上的潜在需求,通过引入触控技术来取代传统的按键技术而设计出的触屏智能手机,不仅为其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利益,也直接改变了人们的手机使用方式,乃至其生活方式。同样,GoogleGlasses的,则直接开启了可穿戴产品的研发热潮,而目前正在逐渐升温的“智能硬件”也是信息产品的代表性的发展领域。由此可见,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产品不仅是未来产品设计的研发热点,也成为当前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然而现有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大多围绕传统的包豪斯教育体系展开,以艺术、设计和人文等内容为主,学生对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电机控制以及无线通讯等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偏低,在技术性课程学习上存在“重知识记忆而轻主动应用”、“强技术复制而弱主动创新”的问题。部分学生能够提出某些信息类产品的创新构思,但其设计大部分停留在概念设计和功能阐释阶段,而且还存在因缺少实践验证而导致的“假想设计”现象。为了让学生掌握一般信息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具备较强的产品实现能力,需要对该类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方式和课程资源设计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探索和实践。

一、信息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产品设计课程在国内开展的时间较短,其主要授课内容大多围绕物联网、智能传感器和可穿戴计算现阶段热门技术展开,因此,其主讲教师则主要来自机械电子或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由于这些专业的教师通常缺乏工业设计专业背景,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组成以及学习认知规律不太了解,在之前的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课程内容独立性较强,授课知识点多而散乱

信息产品设计不仅要求学生有工业设计专业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一些工科背景的技术基础,例如程序开发、电子电路技术、机械设计和计算机控制方法等。在现有的传统工业设计教学理论体系中,上述教学内容相对缺乏,也没有有机地串联起来。而且,要在相对有限的授课课时中(通常为64课时),尽可能将源自不同课程的零散知识讲解清楚,不仅教学难度比较大,学生学习起来也相对吃力,教学效果相对较差。

(二)工科式课程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

由于程序设计、电路基础、控制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大部分设置在工科课程中,因此由上述内容组成的信息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组织方式和讲授方法也多延续传统工科课程的教学模式,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相对抽象的形式给出。例如,在讲解运动控制中电机驱动模块时,通常的教学方法是先简单阐述不同电机的驱动原理后,直接讲解基于pwm(脉宽调制)的驱动方法。然而长期处于艺术和设计专业教育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更习惯于从感性了解到理性掌握的学习认知过程,他们更熟悉并喜欢形象化的知识讲解。因此,这种传统的、以抽象理论为主的授课形式,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他们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和应用。

(三)缺乏实践锻炼,学生对技术知识的应用能力较低

工业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型学科,非常强调贴近实际、贴近产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前沿的设计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设计实践能力。之前的信息产品设计以理论授课为主,课堂练习为辅,而且课堂实验也多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知识点而进行的专项练习。整体的教学环节中缺少一个可以整合多个知识点的、完整的设计实践练习,学生们虽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对技术的理解和整合应用能力较低。也正是因为缺少实例验证,不进行真实可用的产品原型设计,导致学生在其后的信息产品设计中存在较多的主观臆测现象。

(四)学生主动创新意识薄弱

课堂教学中,多关注学生对某理论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常以学生是否能够记忆或实现某一个具体功能要求为考核内容,而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多数学生能够通过死记硬背和单任务训练而记忆较多的知识点,但缺乏“利用技术进行创新”这一工业设计学生所应具备的必要能力。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现有产品的“技术复制”上,以能够重现他人的产品功能为主,而创新设计能力没有得到提升。

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组建了由工业设计专业教师为主讲教师,兼以不同专业“技术教师”和来自设计第一线的“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授课团队。此外,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等多方面开展了教学改革探索,具体如下:

(一)教学内容的梳理和组织

鉴于授课时间少,学生基础差的现状,教学团队从现有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进行信息产品设计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与国内外信息产品设计热点领域最为直接相关的“应用型知识”作为授课内容。一方面,弱化知识的理论背景及其数学基础,以“改理论能解决什么具体问题”为主要内容;另一方面,确立以“信息的感知——计算处理——控制反馈”为主体的理论授课框架,强调信息产品设计过程中,多通道信息流的流动过程和控制,强调信息的多途径获取和多通道信息指令的控制实现,为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讲授必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创新设计方法。同时,针对现有信息产品的功能组成特征,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组织方式,将整个教学内容分解为信息产品系统组成、典型传感器原理与使用、无线通讯原理与基本技术、运动的感知与控制、交互模式与实现方法等教学模块。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择“arduino”为硬件平台,作为信息采集、处理和指令发出的硬件核心;选择与arduino无缝链接的“processing”为软件平台,以便于通过完成具体的设计项目实践强化理论教学成果。图1给出了本教学内容的组成框架。

(二)从感性到理性教学方法

基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认识习惯,有针对性地提出“从产品感性认识到基本理论分析”和“从理性知识学习到感性设计实践”这两个互逆的教学过程。并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分别使用“案例式教学法”和“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法”,让学生有效地理解、掌握知识点。其中,“从产品的感性认识到基本理论分析”教学过程主要借助于经典的产品案例,通过对该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物理解剖以及不同部件的功能原理阐述等方法,让学生获得“什么技术可以完成什么功能”这一个感性认识。而“从理性知识学习到感性设计实践”这个教学过程主要采用动手实践法,通过课堂布置简单的设计任务,让学生通过模仿设计到创新设计的两个递进式的训练过程,解决“什么样的产品功能需要什么技术和手段得以实现”问题。另外,“小组式”的深化讨论过程也有效地强化了学生对技术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图2是本教学方法的主要流程示意图。以“超声波传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教学模块为例,其教学过程可以简略设计如下:首先,引入典型产品案例。这里采用史蒂夫•霍弗的tacit(aHapticwristRangefinder)为例,如图3所示。通过与学生一起对产品功能进行解析,适当引出超声波传感器在判断物置、距离和密度等作用及其原理,并对其如何与arduino的结合使用方法进行理论讲解,让学生通过具体产品而对技术产生感性认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采用“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方法”,给出一个具体的创新设计项目,引导学生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结合之前学习过的其他单元知识,设计并实施自己的设计思想。图4是学生利用超声波传感器设计出的“量尺手套”原型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既可以进行距离测量,也可在挥动手臂时,因手臂与四周障碍物体的不同距离而产生不同音节的连续乐音。

(三)采用“设计实践”考核模式

采用“实际设计实践”能力考核为课程考核方法,允许学生自由组建合作小组,根据其团队对设计主题的理解,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并要求学生利用功能性的实物模型来公开发表自己的设计方案。邀请不同专业教师和企业负责人共同组成考核组,对学生作品的设计定位、功能创新、产业化前景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专业点评和解答。力图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切实掌握基础的技术知识和制作能力,更试图引导学生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并强化学生对理论学习及技术实践的兴趣和主动意识,有效提升其创新能力。

(四)通过“项目实战”巩固和提升教学效果

强调“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知规律,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强化教学。整合浙江工业大学现有的浙江省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平台、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以及多个校企产学研合作实践基地资源。一方面,购置3D打印机、多种材料加工设备以及必要的电子元器件,建立“信息产品技术实践平台”。除了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产品样机制作空间外,还由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专家和学生共同组成创客团队,积极参加创客大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另外一方面,根据企业的实际设计任务,明确学生设计实战任务选题,借以保证课程的理论教学和技术实践“接地气”。

三、结语

产品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篇2

关键词:设计美学;感官美;理性美;阶级;无产者;“以人为本”

什么是设计之美?从事设计的前辈们在这方面进行过大量的讨论和研究,大部分都是以产品为出发点的。在这里我试图从人的认识的角度出发去论证设计之美。

设计工作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设计者和委托者对设计方案的理解很多时候存在着分歧,设计者首推的方案委托者不一定喜欢,而委托者选中的方案设计者似乎又不是很推崇。我曾经为此感到困惑。在对设计的评价中我们总是遇到这对矛盾。矛盾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设计审美角度的不同。我认为设计和美是有必然联系的。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吗?

然而在现实的设计工作中却需要调和大量的处于相互矛盾中的因素,尽管矛盾的程度不尽相同。有人说设计是带着锁链的舞蹈,我觉得这个比如非常形象。“舞蹈”象征着设计师对美的追求,“锁链”则形象的指出了创造“美”的难度。众所周知,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它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正是因为劳动分工的出现,设计与制造、销售分离,为了适应高效批量生产,工业设计应运而生。工业设计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同的人对设计有着不同的认识。有人说工业设计可以定义为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使用的一切必要手段。有人则认为工业设计是指现代机械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经创造性的策划使其具有新的品质如:功能的优化、式样的新颖和审美价值等。还有人认为工业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是一门专门研究工业产品在“人——机(产品)——环境”系统中如何寻求最优化的学科。总而言之工业设计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它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

工业发展和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工业设计,与其他的艺术活动,生产活动、工艺制作等等,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是各种学科、技术和审美观念相交叉的产物。那么在工业设计这样一个系统工程中,怎样去衡量设计之美呢?对于工业设计的核心产品设计而言,什么样的产品才是美的?

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美?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美”这个词。美的日常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生理需要满足时的感叹和对满足生理需要的对象的肯定性评价,这里的美是“好”的意思,指的是感官的快适;二是用于伦理评价,对人的行为、思想、言论符合规范的一种赞同,这里的美是“善”的意思,体现了我国文化中“美与善同意”的传统观念。

就产品设计而言,设计的产品的美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的形态美、色彩美、结构美、装饰美,这些主要是由人的视觉机能感知的,可以给人视觉上的愉悦;产品的材料美、表面加工工艺美,这些主要是由人的触觉机能感知的,可以给人触觉上的快乐;产品能发出优美的音乐能使人产生听觉上的舒适;产品能溢出淡雅的幽香可以使人产生嗅觉上的享受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对人的感官刺激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我叫它设计创造的感性美。二是设计创造的理性美。产品虽然是以物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作为人的创造物,身上烙下了人类思考的印记,它是人的对世界的认识的物质体现。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正确的指导实践。所以在探讨设计之美的时候,也应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我们应该通过理智的思考来判断一个产品的优劣,而不是单纯的从感官的感受出发去判断。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产品的本质是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功能。使用过程才是对产品的真正的考验。“路遥知马力”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评测表现出好用性的产品就像是好友一样能够“理解”人。我相信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给使用者以真正持久的精神上的愉悦。需要说明的是美是人类认识领域的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对于美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从历史上所出现的各个变革不难看出,各个时代的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不同时代的设计师对各自意识中美的追求。另外人们对设计之美的理解还具有阶级性的特点。古往今来的经典设计,其实都不是大众所享有的,而是权贵的。水晶宫博览会上展出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王宫贵族奢靡享乐的写照。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改变设计为权贵的这种历史,而企图让设计为大众服务。设计师所做的这些努力不是没有成效的。纵观设计变革异常兴奋的这200多年的设计历史,现代设计的却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进步的果实,但是,只要是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对设计美的理解就是有阶级性的。在现时代大家依然可以看到以美国商业设计为首的设计是为资本家聚敛财富服务的,只不过他们聚敛财富的方式更加高明罢了。“以人为本”究竟是以谁为本?现实中的设计,为了不断更新产品而进行有计划的废止,为了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过度的包装,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不都是为了获得高额的商业利润吗?另外,最近几十年奢侈品消费异军突起,而生活在落后地区过着困苦生活的人们仍然占很大比重。这样的设计方式充斥着现实世界,然而这样的设计方式是美的吗?我认为不美,因为我是一个无产者,他们的产品是美的,但是他们制造出来的产品却使我的生活更加的困难。然而这样的设计方式也是“美”的,因为在这个绝大部分是资本拥有者统治的社会,资本拥有者认为它是美的,它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财富。到这里,我相信对设计美的认识中阶级性已经很显而易见了。

有人说人们对设计之美的理解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市场规律的作用。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功能主义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机器的批量化要求,同时又狡黠地照顾到基本的美学原理,而大众也从批量的廉价产品中得到了使用性的极大满足。但是,市场的反复正如股市的跌宕,当机器越来越多,生产能力越来越强时,广大人民开始不再满足于“用”的简单要求。后现代,这一现代主义的对立派开始在市场上阴谋变革。

单纯的从产品的角度去理解这个结论的却具有合理性。如果从人角度去研究其更深一层的原因是社会的发展规律在起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产生对美的认识差异的根源。生产力水平决定我们能设计什么样的产品,而生产关系则决定我们想设计什么样的产品。因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决定什么样的设计才能真正的变成现实产品,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则决定我们在现实可能性的度的范围内要把产品设计成什么样子。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设计本应该是为了广大的群众服务的,但由于资本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资产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当然想尽办法在意识形态上对无产者进行统治。马克思说人类社会的历史,除了原始社会以外,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作为人的意识的“美”的含义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发展在意识领域的反映。设计之“美”就在资产者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无产者和无产者的反抗中不断的发展。生活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无疑是我们的幸运,而在这个时代从事设计工作又觉得异常的苦闷。在这个时代,几乎每天都发生着另人惊叹的事。今天我们的“嫦娥”奔月,不久的将来也许我们真的能在月球居住。这种高速发展在产品领域则表现为不断的淘汰、淘汰、淘汰。这并不是不关设计者的事。一个有责任的设计师应该深入思考社会问题,通过理性的探索来确定到底要设计什么,然后再来考虑要把产品设计成具体什么样子。我觉得经过这样转化思考所做的设计才是美的。这里所说的美是理性的美,是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美。从理性的角度去审美就是把重点放在比较长远的角度是否对人有益上,同时在能力范围内兼顾产品对人的感性刺激产生的美感。我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理性美的认识和我所在的阶级是有必然的联系的。我认为作为一个无产者,在短时期内是不可能像资产者一样无所顾忌的享受“美”。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就是无产者负担不起。资源对无产者来说是匮乏的,一味追求这种“表象美”,我们将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我们不得不用理性的分析而不是仅仅用感官刺激来做判断,在物质还没有极大丰富还没有能力选择“华而不实”的事物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朴素无华”。并且经过使用的考验之后我们会发现真正能带给无产者喜悦的事物,恰恰是“朴素无华”的。我把这类美的事物总结了3个特征:首先、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可以使人的生活状态产生质的飞跃。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自然使人以更平和的心态去感受美好的事物。其次、以“人类”为本,现在“以人为本”是全社会范围内的理念。然而“以人为本”现实确实以少数资本所有者为本。他们在利益的驱使下把产品做的琳琅满目,确实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需求,但是却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我们要求的是以“人类”为本,设计应该注重人类整体的利益。从事设计工作的无产者有责任与这些势力斗争。再就是、可持续发展。在这里我要引用消费领域的一个词:理性消费。人们往往在促销的时候买了很多商品,冷静下来去发现很多是没什么用处的,于是人们发现理性消费的重要性。同样在设计领域也是一样的,我觉得应该在设计的源头就去用理性思考,才创造可持续性发展的产品,使产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这样也许会在感官上达不到那么强烈的刺激,但是确实在冷静下来之后的正确选择。

“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使一个物变得美。但是在资源相对不足的今天,“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我们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做出取舍。所以设计的美,从实质上来说,在具有历史局限性的我看来还是功能的友好性。

参考文献:

[1]李龙生.《艺术设计概论》.安徽美术出版社.1999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田颖拓.《现代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载体》

产品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篇3

关键词:高职;工业设计;概念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0

工业设计在国内的发展至今大约半个世纪之久。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工业设计这一较新的领域也相应的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随着设计方法的不断演化,出现了很多种诸如创新开发设计,改良设计等,而同时伴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概念设计也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为新生活起着创新服务的作用,概念设计是一个有序的设计活动,是人的主观设计,并且分析人们潜在的需求而生成概念产品而采取的设计方法,这其中伴随着超前的意识,对于理解与运用概念设计这一手法,还是值得认真审视的。

一、认识工业设计的概念

工业设计是由英语industrialDesign这一名词翻译而来。上个世纪在我国也曾经分别出现过多种称谓,比如:工业美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产品设计等。近年来逐渐开始统一称作"工业设计"。

1957年6月,在伦敦一个特别会议上,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正式成立,之后也一直在加强各国工业设计专家的交流。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组织研究人员对工业设计做出定义。这就是现在我们可以在很多教科书中见到的以下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当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当然关于工业设计的定义其实不只有一个版本,但是以上是较为常见也被很多设计界的人士所认可的一种。iCSiD前主席亚瑟.普洛斯先生也曾经说过,工业设计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心理欲望的富于想象力的开发活动。设计不是个人的表现,设计师的任务不是保持现状,而是设法改变它。

二、理解"概念设计"的概念

"概念设计"是设计界经常出现的一个高频词,对于"概念"一词,在辞海中有着详细的解释: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属性中抽出本质的共同的属性概括而成,从概念形成阶段,人的认识已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科学认识的成果都是通过形成各种概念来加以总结和概括的。因此,"概念"可以理解为主观意识对客观对象的新的创作与改造,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征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了概念。工业设计领域中的概念设计有其自身所包含的意义。概念的设想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体现,不是凭空的创新与盲目的改造,是完整而全面的设计过程。

概念设计表现了新产品的整体设计内容,方便企业内部关于开发此新产品的交流,提高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它也是确定未来新产品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产品的前卫的造型特征,未来的使用方式等主要方面,通过视觉化的表达方式,为结构、工艺、生产等部门人员共同研究此概念设计,完善与修改,并进入最后的实施阶段,直到投产与销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概念设计不仅出现在产品设计中,它同时也在其他很多相关的设计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简析高职工业设计专业中的"概念设计"

在当前国内高职工业设计专业中调研分析可以发现,在产品设计课程中,存在着以下一些现象:目前有较多的院校采用课题设计一、二、三或改良设计与创新开发设计的课程结构体系,在二、三年级一般都会设置这类专业课程。在很多学生的设计作业中,由于对某些产品的机、电的原理以及生产工艺与材料了解不足,而产生的误解或一知半解,最后都直接反映在完成的作品之中。也有一些学生的作品的创意与设想"看起来很美",然而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去进行思考与探讨。存在很多想当然的设计作品,当教师对其设计进行质疑之时,有一些反应较快的学生经常是以狡辩的方法对自己的作品解释为:这个是概念设计,是为未来的社会所预先准备的产品。尤其是在交通工具设计的专业课程中,会大量的出现所谓概念设计的汽车作品,因为在各大车展上都能见到靓丽的概念车,翻开很多的汽车杂志,到处都可以看到大量的精美的概念车的图片,然而,因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经济与阅历等一些综合的现实因素,学生对汽车的了解远不及生活中接触、使用过的产品。所以,在进行汽车设计的项目时,总是会有学生凭着自己的臆想而做出惊人的创意,设计出了很多种概念车,其中也存在着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当然,不可否认,想象力在设计界,科学界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在工业设计中,对于未知的无法解释的设计行为都一概归纳为"概念设计",这似乎还存在商榷之处。概念设计需要突破既往的设计观念,提出创新的设计思路,需要全面考虑产品的形态、结构、材料、加工方法与功能等,既要提出新的设想,做出出人意料的方案,又要解决现实的需求,而绝不仅仅是从形态出发的产品的外观形式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产品的内在结构与原理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

在高职工业设计中需要关注服务生活的产品设计的方法,不应过多的出现所谓的"概念设计",有不少的设计方案没有立足现实,只是简单的将无法解释的、未知原理的设计方案当作"概念设计",这是对工业设计以及概念设计的一种误解。概念设计需要提出新的设计概念,它是包括了完整的前期调研的策划与技术可行性的论证等环节是一个整体的过程。而当前的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接触实际的加工工艺,真正的材料,结构与模具等,逐步掌握实务的设计方法,能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职教学层次的培养目标与定位。在当前就业竞争较为激烈之际,高职院校应通过实际设计技能的培养,使毕业生应该能较好的适合社会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要求,在毕业后能学以致用,迅速找准自我的人生坐标,这样的高职毕业生将会在工业设计界立足并做出应有的自我价值的体现,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为未来实际生活进行服务创造。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产品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篇4

[关键词]信息设计认知信息处理

品牌形象包装作为产品销售的“第一媒介”必须充分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把产品的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消费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不再满足于产品的使用功能,而更多的去追求品牌包装的精神功能,这促使设计师更为自由大胆的去设计品牌的包装。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人们发现今天的包装已不再绝对依附于产品的传统形式,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有形态的特点。电子化、集成化、智能化技术使得不同的产品变得相似,甚至造成人们的认知混乱。因此,在信息化社会中如何进行品牌设计尤其是品牌信息设计就成为设计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品牌的认知过程

消费者对品牌识别界定的认知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

首先,不同的品牌通过产品包装造型语言对消费者产生刺激;其次,消费者会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来接受刺激并通过大脑的分析处理来明确产品是什么;第三,消费者通过亲身体验来进一步认识产品,并对自己的初步认识进行验证和判断;第四,使用产品并明确产品的工作原理;第五,根据自身的情况(教育、职业、地位、审美、理解力等)来解读产品内涵。

二、品牌包装设计中的信息设计步骤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信息设计就是将产品置于一定的使用环境中,根据这一环中人、物、社会、环境的关系来确定产品的角色和行为,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赋予产品一定的形象和意义,使产品形态语言有效传达出信息和内涵。因此品牌包装设计中的信息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设定使用情境,分析各因素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首先要设定目标群体,明确产品未来的服务对象是谁。除此而外设计师还要明确产品可以完成什么样的工作、产品的操作使用方式、产品的使用空间环境和当地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第二步,提取产品角色。设计师要根据产品的功能和使用要求来确定产品的自然角色,同时又要从产品在自然环境、社会风俗习惯等中的情况来确定其社会角色;第三步,利用造型语言诠释产品角色。将前面得到的抽象的语言语汇用具象的视觉形态加以表现;第四步,评估造型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三、影响品牌设计中的信息设计的因素

1.品牌的信息设计要人性化。如前所述,消费者认知品牌包装的过程就是信息处理过程,而信息处理过中第二步是非常关键的,即消费者会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来接受刺激并通过大脑的分析处理来明确产品是什么。因为消费者只有对该品牌产生好感才可能去进一步认知和体验。那么如何使消费者产生好感呢?这就要求具备三个条件:足够的刺激、消费者自身的经验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2.信息设计要注重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每种文化都是各地区各民族长期选择和积累的结果,代表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习俗、语言、审美、观念等,有着各自独特的价值。设计师在进行品牌形象的信息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

3.信息设计要重视造型语言。产品造型是产品与使用者的对话语言,它可以帮助使用者从造型中获取信息。品牌形象的信息设计以产品的实际功能为基础,在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历史文脉等因素的前提下对产品进行解构、组合、调整,传递出丰富的产品信息。

四、品牌信息设计的方法

1.设定目标群体。所有的品牌形象都要让人明白它是为谁服务的。即在品牌形象包装设计时要设定一个特定的目标群体(也就是服务对象),他们各方面的情况接近或类似,这样在产品形态设计时比较容易进行信息传递。反之,如果不设定目标群体,而是让品牌形象包装适合尽量多的人,这样服务面越大对品牌形象的理解越多样化,产生认知歧义的可能性就越大。

2.明确使用环境。动中不自觉的减少浪费,又适合于公共任何产品都是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来使用的。因此设计师在进行产品包装的信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产品与其自身所处的环境协调一致。

3.注重人的认知。一个产品必须要告诉消费者它是什么、如何使用?要使消费者快速认知产品并掌握操作方法,设计师必须通过设计传递出足够的信息,即要调动消费者的多个感觉器官来接受刺激。

(1)品牌形象的信息设计中的视觉要素;(2)品牌形象的信息设计中的听觉要素;(3)品牌形象的信息设计中的触觉要素。

五、结论

品牌形象包装设计中的信息设计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将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用特定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并为消费者所认同和接纳,使人的生活与设计、产品与艺术为一体,形成美的共鸣。品牌形象包装设计中的信息设计面对产品,消费者与之形成了一个认知与使用、交流与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往返关系的动态系统,或者说是一个产品艺术的审美的互动行为。现代包装设计作为产品的载体与媒介,起着快速传递产品信息的特殊作用。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品牌形象包装的信息设计能够表达出设计者的意图,它就可以被使用者正确理解、识别和正确操作,此时的设计就是成功的设计。反之,设计师的意图不能被使用者正确理解就会产生错误的识别和操作,这就是失败的设计。因此品牌形象包装设计中的信息设计将是设计师今天乃至今后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美)玛丽安・罗斯奈・克里姆切克桑德拉・a・科拉索维克;译者:李慧.品牌的塑造――从概念构思到货贺展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胡飞杨瑞:设计符号与产品语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产品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篇5

摘要: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背景下,基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视角,探索设计驱动创新促进地域文化资源传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策略,从而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或服务,增强文化认同感和促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地域文化设计驱动创新产品设计社会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6-0126-02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提倡通过设计驱动创新等方式促进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可持续性发展,以科技为支撑促进创意产品(服务)的生产、交易和成果转化。《若干意见》是国家对多年来探索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发展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凝练,其为设计驱动创新的设计文化学基础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应用奠定了基调。设计不仅仅只是一个获取商业利益的工具,其从起初就蕴有深厚的设计责任、道德和伦理意识,这不仅仅表现在对于社会特殊群体的关注。设计还在一个更为宏观的社会视野中寻求适度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探索人们日常生活中基本问题的解决之道,促使民众公共社会意识的觉醒。当然,如同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与设计部馆长paolaantonelli所言,并非所有的设计都以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设计跨越产品到行业和产业,乃至社会,表明设计逐渐从一种传统的操作性工具转向一种新的社会思维方式和社会创新战略。

一设计驱动创新:一种开放的创新模式

设计驱动创新的概念是由意大利创新管理专家RobertoVerganti(2009)提出的,他认为设计驱动创新是区别于技术驱动创新和市场驱动创新的第三种创新模式,从设计在企业创新体系中充当的角色出发,设计驱动创新跨越外观造型的美观和技术功能的革新,实现了整合设计管理、美学经济、品牌价值和文化优势创造全新价值的基本诉求”。某种程度上,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设计驱动创新是在现有的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产品的物化,它是以一种或多种技术的可能性应用来创造产品附加值,它是依靠发挥产业链低端环节效应来优化整个产业链发展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然而,从广义设计来看,设计驱动创新的对象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实际的产品本身,物质实体、信息消费、服务体验、社区构建、商业模式和国家形象等都可以成为设计创新的对象范畴,无论设计对象是什么,它们具有共同点,都是通过设计思维实现从概念创意到创新实现的一个过程,其核心是设计思维:经由发现、构思和迭代的过程通过相应的设计方法技巧洞察设计对象的内在本质,从而将创意转化为新的产品、商业或社会创新性解决方案。设计师从始至终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通过群体文化学等各种方法洞察使用者或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内在需求,整合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等要素,从而创造出能够满足目标群体需求或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产品或服务。

由于设计问题的复杂化和设计竞争的全球化,设计活动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因此,设计从设计师个体行为或设计团队范围内的活动日益扩展为其与密切相关的群体与产品、系统、服务或环境之间的互动(图1)。传统的过多的依赖设计师的感性直觉进行设计的策略方法通常无法确保设计交流和设计进程的效率,以及设计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认同性。设计驱动创新—方面突破了传统的侧重外观设计或装饰美化的低层级运作模式,另—方面,设计驱动创新的思维方式区别于长期占据主流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思维,设计关注的对象已从关注物理实体的、有形的产品的设计转向非物质性的、无形的服务的设计,设计日益成为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种驱动社会变革的思维方式和战略。

二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产品设计创新策略

从设计的视角来看,地域文化中的人文地理环境、工业生产模式、日常生活形态和社会行为制度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与设计密切关联,具体可以细分为风俗习惯、生活状态、生存方式、群体规范、生产形式、国民心态、种族意识、社会体制等方面,它们分别在不同层次上影响设计思想、审美取向、设计伦理和设计价值。所以,在文化的视角下探索设计驱动创新的基本策略,一方面需要清晰地了解地域文化的生态构成及其基本结构,重要的是如何实现文化特征与设计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在文化构成体系中,设计创新活动最易接触的层面是物质形态的器物文化,它是深层次的行为制度文化和内在的思想意识的最为直观的外在表现和反映。因此,人们习以为常的设计造物常常被认为是设计的全部。

纵观从原始社会的工具制作到数次工业革命引发的工业和信息产品(或服务)设计,器物演进历史实际就是人类有意识地制造器物或工具的技能发展和人类主观观念物化的历程。因此,与产品设计创新策略关联尤为密切的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器物设计演变知识体系,其侧重日常生活研究,探索以器物为核心的行为特征、认知取向和文化结构;日常生活形态知识,依据特定地域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公众文化活动和组织行为制度等知识,建立完善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和以知识为核心的新型生活形态,文化能够以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形式引导生活方式,将文化纳入设计活动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基于文化多样性而产生的差异性等问题;地域文化符号象征体系,依据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的观点,文化是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存在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概念系统,从而实现对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的交流、保存和发展。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产品设计创新,一个较为直接的方法是以器物文化为核心探索器物设计的思想、文化、技术或观念,进而为现代设计实践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参考。例如,为将中国传统地域性的文化精神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中,燕山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段韧(2013)以客家土楼建筑意象为灵感来源,借鉴其外观作为产品造型的主要表现形式,依其设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陶瓷餐具(图2)。人造器物不只是一个独立的物质,不仅仅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形态的变化,其具备物化和人化的双重属性,任何一个人造器物的实用、审美和语意功能都与其本身特征及其相关的属性(功能、结构、材质、色彩和装饰等)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指向关系,这种指向表明了一种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产品设计创新策略维度:物质技术演进的维度、目标群体消费需求构成维度和人造器物社会性系统维度。.

区别于传统的以技术功能为导向的产品创新和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创新,设计驱动产品创新在于整合技术方案和商业机会,探索技术解决方法和社会性机制之间的关联性,将设计创新全面融入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设计的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虽然,设计创新程度和内容等因具体产品类别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除了产品功能和审美因素,设计驱动创新更加关注创新性设计概念的产生与赋予产品特定的象征性意义,产品承载着特定的个体、社会和文化价值,其能够与处于特定生活方式之中的消费者或用户产生情感共鸣,增强产品的被接受度和文化认同。因此,产品设计创新策略可以依据实用功能、审美体验和设计语意三个基本维度建构(图3)。

三从产品到社会创新:可持续性设计创新策略

社会创新研究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peterDrucker和Dennismeadows等人的工作,主要在于应对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资源等困境。随后,该概念广泛应用于技术、政治、文化和经济等领域,发展形成_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一般意义上,社会创新是—种满足社会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其具有公共性、社会性、包容性、参与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与技术创新或组织创新等存在密切关联而又相互区别,社会创新的主体和目标是社会性的。创新活动的进行亦需非盈利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合作,它是一个包括创新思想形成、实施、评估、完善和扩散的创造性过程,与通常意义上的设计创新在本质上具有相通之处。

在社会创新源起之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papanek)曾经从设计角度就寻求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过探索,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他强调设计师的社会伦理意识的重要性,认为设计并非只是千方百计的去创造商业价值,而是一种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更重要的是,这种设计理想实际上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包豪斯就已经存在。因此,就历史发展脉络而言,社会创新思想与设计已早有密切关系。依据社会创新理论研究成果,设计驱动社会创新可以描述为:通过设计创新方式整合环境资源、社会技术和组织力量等形式实现社会问题(如教育不平等)的解决和社会价值(如公平)的创造,提升公众社会责任意识和国家文化认同感,推动社会变迁和可持续性发展。

基于社会创新的视角,传统的设计应实现如下转变:①扩展传统设计对象的范畴,不仅需要关注产品物理属性和物质实体,而且应关注非功效性属性(如象征性意义)和非物质性的设计,改变设计只面向产品使用功能而忽视产品作为信息媒介的现象;②延伸以物为核心的设计,构建以产品为基础的人与产品、产品与产品、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的情境关系,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产品角色、人的个体行为和社会活动过程;③改变设计商业利益至上的唯一目的性,倡导设计回归伦理道德,面向真实世界的现实问题而设计,担当相应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设计驱动创新从产品创新跨越到社会创新,虽然其设计的关注点发生了转变,但是设计思维的本质没有变化,社会创新为设计驱动创新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方向。例如,飞利浦公司对设计驱动社会创新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Stefanomarzano提倡通过设计为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弱势群体所面临的一些日常生活问题提供富有意义的解决方案。如Chulha炉灶(图4)设计项目(源于ph.lipsDesign),印度很多农村居民因为在室内使用传统炉灶进行烹饪,久而久之,除了造成了室内的空气污染,产生的烟雾引发了诸多与呼吸相关的疾病。在设计师、炉灶使用者和非营利组织的共同合作下,最终找到了一个低技术、低成本、环境友好的和高效的解决方案。Chulha炉灶充分利用了传统炉灶的优点,其不仅易于安装、使用和维修,而且能够以本地区的原料为燃料,室内烹饪更加安全高效,降低了呼吸疾病的几率。

四结束语

产品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篇6

[关键词]语言识别产品设计品牌管理

企业产品的识别体系由产品诉求识别、产品体验识别及产品语言识别这三个要素构成。产品语言识别作为整个识别体系的基础,是用户体验感觉的外在传达,也是产品诉求的最终外显。如若没有语言识别正确而有效地表达和诠释,产品的诉求和体验将永远停留在虚无缥缈的概念状态,不可被外界所认知。因此,产品语言识别是将品牌理念等抽象内容,转换成具体的、视觉化的产品符号,来最终刻画产品个性特征的手段,属于产品识别的外在表象层面,是消费者认知和理解产品内在非物质识别特征的必要途径。

对设计师而言,要实现与用户的顺利沟通,避免产生认知上的困扰,就要使产品的语言内容由消费群所熟知的语意团组成。因为设计形态虽然可以千变万化、具有任意性和偶然性,但当设计语言被有信息交换的社会群体约定俗成以后,就受到了限制而失去了任意性,只能用来表达特定的意义。设计师们就是在设计工作中对这些语意团进行选择和组合,将抽象的文化符号通过设计语言的运用附着于产品之上,体现品牌的理念意志,所以,在品牌导向下的产品设计,就是一个“解码”后再“编码”的过程。设计师的“解码”就是对品牌内涵和产品诉求的语义解读,在设计师进行造型设计即“编码”之前,需要先将这些隐含的品牌理念视觉化,把它们转化为各种具体的造型要素,而编码是设计师对产品的形态、色彩、结构、材质、制造等要素进行综合设计,赋予其美学的价值,将产品的内涵性理念予以视觉化和具体化的过程,因此产品设计的实质就是对各种设计要素进行编码。在设计编码的过程中,设计师作为产品形象的创造者和信息的传送者,该如何借助相应的符号或手法来产生相应的意象,把自己需要向用户表达的概念信息转译成一定的造型符号,经过抽象、集中地表现,使得产品成为满载意象的传达载体呢?这里,将品牌设计中完整的产品语言归纳为造型要素、造型手法、结构特征、细部元件的有机结合。

一、造型要素

语言识别中的造型要素主要包括形态、色彩、材质等这些组成产品外在造型的基本元素。“形”为元素的基本形状,是纯粹数学或几何学上的单元,因此它的视觉性格固定而单纯,如点、直线、曲线、三角形、方形、圆形、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至于不规则形状,仍保留原形的象征,而宇宙间万物的形态,无论其复杂性为何,皆可归纳成点、线、面、体四个基本架构。色彩是构成形态的必要原质,具有其他文字和语言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能够超越不同语言、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所造成的障碍而表达各种信息。而材质一般是指物体的组成材料及其特性,任何造型活动均须透过材质来创造内容,不同材质所产生的质感可以传达不同的产品理念。设计时,我们要尊重产品的一贯表现来寻找成功的造型语言要素,以形成差异和特征。

二、造型手法

产品设计中的造型手法包括对基本形态要素的排列、组合与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细节的处理以及适当地装饰点缀等,是对造型要素整合设计的过程,造型要素只有经过造型手法的再加工以后才能达到识别的目的,因此它是造型要素形成识别的实现手段。设计师在运用造型手法进行设计时,都会挖掘企业之前在市场中销售成绩出色或成功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的产品特征要素,提取其中的实现手法,从而直接或合理改良后融入下一次的设计方案,因而造型手法识别更多形成于设计的程序当中。如LG在其豪门冰箱中运用“盛唐纹”而大获成功后,乘势延承到其他家电产品中,形成产品系列而强化成品牌识别的特征。

三、结构特征

结构的定义一般是指不同材料形成的元件在一定的构造形式下组成的有机整体。因而可以将产品的结构理解为是指产品的物理构造及其组合方式,其虽然不如造型要素般有强烈的视觉传达能力,但是从结构上进行创新设计而形成特征识别同样可以带给使用者不同的体验感受。正如苹果公司为了使产品形成浑然天成、天衣无缝的感觉,很少将螺钉露在机身外侧,因此较多产品的外壳是通过明卡和暗卡固定的,这使得苹果公司拥有了创造简洁产品的独特能力。

四、细部元件

一旦产品中某个部件因其别具一格的功能特性或视觉形象而使整个产品蓬荜生辉时,这个元件就成为产品的识别符号,若能在产品线的开发战略中重复应用,那么此元件就可能被强化为品牌识别的特征代表或成为第二标志形象。如ipoD的触控感应式控制圆盘在ipoD的更新换代中被保留沿用。

当然,造型要素、造型手法、结构特征、细部元件作为产品语言识别的构成要素,彼此之间也并非完全割裂、毫无联系,造型要素要通过造型手法的处理形成识别,而细部元件和结构特征又是由造型要素构成并受造型手法的影响,因此四者可以相互综合在一个设计中形成识别。

设计语言是实现品牌与外界消费者交流的直接媒介,不管是理念层面的诉求,还是感性层面的体验,最终都要通过产品的语言来表现。而企业产品要实现对于品牌理念的延续,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也就是体现在产品语言的传承上。语言识别关注的是产品在终端上的表现能力,以最大化地配合企业整体形象的塑造,将产品以系列的、整体的风貌,以统一的外在表现形式展现在消费者眼前。表现在品牌产品的识别设计上,设计师在确定了产品的特色诉求、设定了识别性体验之后,就需要据此筛选提炼合适的符号、运用一定的手法组织四大语言识别要素,以将诉求、体验等隐含的识别特征准确而直接地传达给用户,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确定品牌产品的“遗传密码”,才能创造出消费者一看就喜欢,一看就能理解操作要领的产品形态。

参考文献:

[1]花景勇:设计管理――企业的产品识别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嘉萍:产品造型特征与品牌形象之一致性研究―以液晶电视为例[D].台湾:大同大学,2005.32

产品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篇7

关键词:设计美学;感官美;理性美;阶级;无产者;“以人为本”

什么是设计之美?从事设计的前辈们在这方面进行过大量的讨论和研究,大部分都是以产品为出发点的。在这里我试图从人的认识的角度出发去论证设计之美。

设计工作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设计者和委托者对设计方案的理解很多时候存在着分歧,设计者首推的方案委托者不一定喜欢,而委托者选中的方案设计者似乎又不是很推崇。我曾经为此感到困惑。在对设计的评价中我们总是遇到这对矛盾。矛盾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设计审美角度的不同。我认为设计和美是有必然联系的。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吗?

然而在现实的设计工作中却需要调和大量的处于相互矛盾中的因素,尽管矛盾的程度不尽相同。有人说设计是带着锁链的舞蹈,我觉得这个比如非常形象。“舞蹈”象征着设计师对美的追求,“锁链”则形象的指出了创造“美”的难度。众所周知,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它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正是因为劳动分工的出现,设计与制造、销售分离,为了适应高效批量生产,工业设计应运而生。工业设计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同的人对设计有着不同的认识。有人说工业设计可以定义为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使用的一切必要手段。有人则认为工业设计是指现代机械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经创造性的策划使其具有新的品质如:功能的优化、式样的新颖和审美价值等。还有人认为工业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是一门专门研究工业产品在“人——机(产品)——环境”系统中如何寻求最优化的学科。总而言之工业设计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性行为;它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

工业发展和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工业设计,与其他的艺术活动,生产活动、工艺制作等等,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是各种学科、技术和审美观念相交叉的产物。那么在工业设计这样一个系统工程中,怎样去衡量设计之美呢?对于工业设计的核心产品设计而言,什么样的产品才是美的?

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美?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美”这个词。美的日常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生理需要满足时的感叹和对满足生理需要的对象的肯定性评价,这里的美是“好”的意思,指的是感官的快适;二是用于伦理评价,对人的行为、思想、言论符合规范的一种赞同,这里的美是“善”的意思,体现了我国文化中“美与善同意”的传统观念。

就产品设计而言,设计的产品的美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的形态美、色彩美、结构美、装饰美,这些主要是由人的视觉机能感知的,可以给人视觉上的愉悦;产品的材料美、表面加工工艺美,这些主要是由人的触觉机能感知的,可以给人触觉上的快乐;产品能发出优美的音乐能使人产生听觉上的舒适;产品能溢出淡雅的幽香可以使人产生嗅觉上的享受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对人的感官刺激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我叫它设计创造的感性美。二是设计创造的理性美。产品虽然是以物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作为人的创造物,身上烙下了人类思考的印记,它是人的对世界的认识的物质体现。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正确的指导实践。所以在探讨设计之美的时候,也应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我们应该通过理智的思考来判断一个产品的优劣,而不是单纯的从感官的感受出发去判断。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产品的本质是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功能。使用过程才是对产品的真正的考验。“路遥知马力”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评测表现出好用性的产品就像是好友一样能够“理解”人。我相信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给使用者以真正持久的精神上的愉悦。 需要说明的是美是人类认识领域的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对于美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从历史上所出现的各个变革不难看出,各个时代的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不同时代的设计师对各自意识中美的追求。另外人们对设计之美的理解还具有阶级性的特点。古往今来的经典设计,其实都不是大众所享有的,而是权贵的。水晶宫博览会上展出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王宫贵族奢靡享乐的写照。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改变设计为权贵的这种历史,而企图让设计为大众服务。设计师所做的这些努力不是没有成效的。纵观设计变革异常兴奋的这200多年的设计历史,现代设计的却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进步的果实,但是,只要是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对设计美的理解就是有阶级性的。在现时代大家依然可以看到以美国商业设计为首的设计是为资本家聚敛财富服务的,只不过他们聚敛财富的方式更加高明罢了。“以人为本”究竟是以谁为本?现实中的设计,为了不断更新产品而进行有计划的废止,为了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过度的包装,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不都是为了获得高额的商业利润吗?另外,最近几十年奢侈品消费异军突起,而生活在落后地区过着困苦生活的人们仍然占很大比重。这样的设计方式充斥着现实世界,然而这样的设计方式是美的吗?我认为不美,因为我是一个无产者,他们的产品是美的,但是他们制造出来的产品却使我的生活更加的困难。然而这样的设计方式也是“美”的,因为在这个绝大部分是资本拥有者统治的社会,资本拥有者认为它是美的,它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财富。到这里,我相信对设计美的认识中阶级性已经很显而易见了。

产品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篇8

摘要:交互设计以重视产品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来达到满足用户体验的目的,通过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可用性”,来实现产品与用户间的互动。本文通过对交互活动中下意识行为的剖析,来达到用户需求的精准定位。通过问卷调查,将用户使用产品时的普通操作行为与下意识行为进行分类并作出数据分析,了解下意识行为的特征,及其与用户潜在需求的关系。通过合理利用下意识行为所传达的用户需求信息,来指导设计,将设计导向于用户的心智模型,从而实现更为合理、人性化的交互设计,达到用户体验的升华。

关键词:下意识行为交互设计用户体验用户需求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6-0136-03

1前言

近年来,设计的重心已经从产品的功能性和可用性,扩展到关注产品用户体验,通过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可用性”来达到产品和用户间的互动,即所谓的交互设计。交互设计对“人”和“人的行为”的研究也正在逐渐展开,最终使产品实现“可用性目标”和“用户体验目标”。实际上,设计师对产品的可用性设计已经相当成熟了,但对于用户体验的研究还有待继续探索。用户体验(Ue)是用户使用某一产品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它是一种包括感觉、精神、情绪上的体验。实际上,好的设计是一种引导式的设计,产品不需要多说话,凭借意识就能指引用户去操作使用,这种设计叫作无意识设计,是针对用户下意识行为的设计,能更好地指引用户使用、体验产品。那么何为下意识行为呢?它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又是如何应用在交互设计中呢?本文将对下意识行为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及价值作出相应的剖析。

2下意识行为的特点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由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决定,行为是指受心理支配的外部活动。下意识行为是指当前不受主观意识控制的,不自觉的行为取向。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理论中阐述,下意识行为是人在长期生活中的经验、心理作用、本能反应以及心理和情感的暗示等不同的精神状态在客观行为上的反映,即习惯上说的“小动作”。

下意识行为具有内隐性、自动性、本能性、自然匹配性和转换性的特性。

下意识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本能反应的下意识行为;另一类是经过后天锻炼的,机械性反复动作的发生形成的知觉反应或者称为习惯的下意识行为。

下意识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行为的发生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都反映着对事物的表现。第一类是天生本能的,例如,走在路上当看到迎面飞驶过来一辆卡车,我们的本能反应是躲开;外边下大雨,我们本能地找地方躲起来;迎面一把刀砍下来会本能地用胳膊挡;人跌倒的瞬间会本能地用手支撑等。

而第二类是经过后天某种专业的、机械性动作训练,由反复动作的发生形成的习惯、暗示、经验等,它们经过有意识间歇性的行为向无意识下意识行为转变。如车间里机械工人的流水线作业,刚开始需要学习掌握时便集中精力操作,经过反复机械动作之后身体会形成本能连接反应,可以在下意识行为下边操作边聊天而不会延误工作进度。又比如一个从小玩ipad的小女孩会认为一切平滑的玻璃屏幕都如ipad-样可点击,拖动。使用ipad的经历让小女孩将这个体验下意识平移到其他具有类似形态的产品上,这些都属于后天形成的下意识行为。

下意识行为是认识主体客观存在的一种精神活动、一种潜在的认识过程,是未被主体自觉意识到的意识行为,人的很多行为都是在下意识状态中进行的,因此对下意识行为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交互体验与产品可用性有积极意义。

3交互环境下理解的下意识行为

交互设计是对“人”和“人的行为”的研究,旨在规划和描述事物的行为方式,然后描述传达这种行为的最有效形式。它是致力于了解目标用户及其期望,了解用户在同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使产品更加易用,且使用过程更加愉悦,最终使产品实现“可用性目标”和“用户体验目标”。

近年来,在交互设计系统中,围绕其paCt(人、人的行为、产品使用时的场景和支持交互行为的技术)的研究越来越被学术界所关注。“交互行为”是交互设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DavidBenyon在《设计交互系统》书中所阐述的,交互行为是人在使用场景中发生的行为,对产品的功能和用户体验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人的行为分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交互设计专家诺曼指出,多数人类行为是潜意识的,是意识无法察觉到的。而这种未被主体自觉意识到的意识行为即属于下意识行为,因此对下意识行为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交互体验与产品可用性有积极意义。

以年轻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手机为例,对用户在使用手机时的行为环境进行抽样调查,对300个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来发现身边的下意识行为。依据调研结果,归纳出用户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的基本操作行为和下意识行为。(表1)

可见,下意识行为在生活中是十分普遍的,这种无意识情况下流露的“小动作”就是下意识行为。而这些下意识行为背后揭示的,恰恰就是人们对产品潜在需求的最真实渴望。

人的行为需求分为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显性需求是指对产品显而易见的基本功能性需求,它是比较明显的,往往容易被人群本身和设计师觉察,并且在经过设计师观察和提炼之后转化解决需求的产品;而隐性需求则常常藏匿于被人忽略的日常行为中。例如,人在看书看到一半有事情要离开时,就会卞意识地用手指隔着书本的当前页;当在思考问题时会无意识地咬笔头(图1了。

人类是高等生物,能直觉地自我解决内在需求,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求助于他物。这种隐藏起来不那么容易被人发现的需求,称为“隐性需求”。例如因为收起湿漉漉的雨伞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做一个“甩:的动作,于是就有了各种解决湿漉漉的设计;年轻人开车时胳膊肘轻松地搭在摇下的车窗上,这种行为并非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而是由轻松愉悦的情感自然流露出的下意识的动作,当时设计师甚至会根据这—下意识动作来制定车窗具体多高(图2)。通过剖析,我们会发现,下意识行为正是人们隐性需求的外部表征。

4下意识行为对交互设计的价值

原研哉说过,所谓设计,就是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设计具有时代性,它作为现代主义的成果之一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到我们生活之中。从一个人刚生下来,来到这个世界,他就开始接触设计的产物——婴儿用品,从小时候到长大,从衣、食到住、行设计都无处不在。交互设计是一个发现需求、解决需求、平衡矛盾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引进,使设计进入了一个滥觞阶段,它促进设计的发展,给设计带来了一个新的天地,使设计师们也开始尝试着向另外一种方向发展,从我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设计。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那些奇异古怪的事物,而从人们已有的物品中来提取价值,设计从有到优,用最自然、最合适的方法来重新审视设计,通过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生活中人们各种不经意的小动作,针对这一小动作流露出的隐性需求,从而进行设计,达到事无巨细的完美效果。二十一世纪很多经典的案例都向我们展示出它的成功并不是源于全新的形式和素材,而是源于我们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从无到有是创造,但将已有的事物陌生化也是一种创造。从红点到iF,我们更多地发现它们的创意都会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

4.1下意识行为对发掘用户体验的价值

下意识行为在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为用户体验目标的实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为设计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人们通常是用直觉来发现环境中的问题以及不平衡性,并且试图使之和谐。而这个过程中人们用来平衡自身与环境之间需求的直觉行为,正是下意识行为。下意识是一种本能自发性的行为,而不是经过真正意义上的思考之后产生的理性行为。

言行始于内心,人类的动作则表达出内心的需求可望。而需求分为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显性需求所呈现的问题易被人发觉并解决,而隐性需求的问题,不易被设计师发觉。但设计作为一个发现需求、解决需求、平衡矛盾的过程,目的就是发现人类的各种需求,并寻求解决这些需求的方法,不管是隐意识还是显意识都可以激发设计师的设计灵感,从而发现需求,找到解决方案(图3)。正因为隐性需求的隐匿性,也成为交互设计开发的一新亮点。

在下意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