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6:29

教育心理学方法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249-01

一、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困境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可遵循这一“意见”来开展。目前一些著名院校已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必修课或限选课,使每一位学生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心理素质。

然而,目前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虽然已经开设,但收效甚微,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报之以消极应付的态度,学习热情不高,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在考前加强突击,“开夜车”去背诵心理健康教育概念、原理,在大部分学生的心目中,心理健康教育成了记诵之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面临十分尴尬的境遇。

二、问题解决的尝试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以活动课的方式来进行,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案例分析法

为了摆脱目前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可尝试使用案例分析法。

在“案例教学”中,针对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查阅有关的资料,形成自己的假说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总结提高。

2.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如对学生存在着自卑、胆怯、自信心严重不足等问题,在教学中除了教学生一些增强自信的方法外,主要对他们进行自信训练。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可采用以下训练方法: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走上讲台,大声向同学介绍自己,尽量介绍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不能少于15~20条优点。创设一些假设的情境或学生自己遇到过的情景,例如,同伴要求你也陪他参加你不喜欢的活动,你该如何拒绝等。训练学生学会作肯定的请求。训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时可以伴以体态动作。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技术就是让受影响者在一种特定的或创设的情境中扮演某一角色,使其认清角色的理想模型,了解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和自己应尽的角色义务,从而有助于他们去控制或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以达到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的目的。

教学中,可用以下的角色扮演技术:哑剧表演。要求学生不用言语而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教师所创设的主题或情景,从而帮助学生体验到在交流过程中非言语信息的作用,促进学生非言语沟通能力的发展。空椅子技术。运用两张椅子,要求来访者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扮演内心冲突情境的一方,然后再换坐到另一张椅子上,扮演内心冲突情境的另一方,而让来访者所扮演的两方持续进行对话,以逐步达到自我的整合或者自我与环境的整合。角色互换。双重扮演。要求两个学生中一个扮演有问题的学生,一个作为助理演员,有问题的学生表演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他表演的内容,从而使有问题的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改变自我。比如可以让学生先扮演情绪低落的表现,再让学生扮演情绪积极的行为,从而体验到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4.游戏法

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也就是说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地就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学到了学生们必须掌握的课外科学知识。“游戏教学法”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是一种全新的且收效显著的教学方法。

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具体哪一种教学方法更有效,也需要今后的实践来证明。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一线的广大任课教师,仍然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积累经验,分析比较,探索出一条适合独立学院这一新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教育心理学方法篇2

当代社会在急速发展、快速变化,与此同时,发生在高中生身上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更好的处理高中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学科教学便成为一个有效的途径。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教材利用、课堂教学、写作教学及实践活动这五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策略;渗透

据有关心理机构给出的数据显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正在逐年攀升。社会的急速发展、激烈竞争的氛围、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各种期望,都成为高中生巨大的压力来源。诸多的压力致使中学生心理不健康的现象产生。为了保证中学生拥有足够强大的心理特质,去应对学习与生活中各种压力和困难,高中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在高中课程中,语文教学包含中国传统美德和悠久文化,它能够陶冶情操,启迪心灵。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语文教学是最适合不过了。那么,如何将它引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呢,以下即为几点建议和方法:

1.调整教学目标

中国传统的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掌握,故而长期以往语文教学目标是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诉求问题。现如今,素质教育的结果启示我们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融入心理素质教育。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除了原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外,还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挖掘和探讨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心理教育因素。

2.充分利用教材

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生动形象、哲学意味浓厚的教材,或是蕴含哲理的寓言,或是令人动容的小说或是优美的诗歌散文。这些教材从不同的角度体现着当时的人文精神,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教材可以从三个方面剖析对学生心理教育做出贡献。其一,通过分析文章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习良好的思想品格和健全自身人格。英雄人物经常会在教材中出现,而他们身上的优良品格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老师在分析书中人物性格特点时,应挖掘人物本身所具有的良好的心理特质,再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二,通过剖析文章主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对生活的赞歌、美好品德的歌颂及对人性丑恶的斥责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文章表达出来的积极思想与心理素质因素相结合,传达给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心理;其三,通过分析作家的情感,使学生建立良好且丰富的情感世界。教材中的每篇文章皆为作者费尽心思、竭尽全力而作,融入了作者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学生在阅读教材时,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亲情、爱情和友情的美好,会使得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加坚定,情感也更为丰富。

3.调整课堂教学方式

如今的学生,受多方因素影响,易于走极端,或是太过自卑,或是太过高傲,不能良好的认知自己。故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更换多种模式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对于走极端的学生,多进行一些比较放松的活动,缓解学生不安的心理,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于自卑的学生,上课时尽量多给予鼓励,比如上课多让他们回答一些稍微简单些的问题,并给予表扬;在平常中,试着挖掘其闪光点。对于高傲的学生,上课时可以多给些他比较难的问题,挫挫他的锐气,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老师在课堂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4.写作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行为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特征,作文可以在字里行间中显露出学生的所思所想和心理特征。作文教学时,教师可将作文教学内容与心理教育结合在一起,就情感的各个方面拟出主题,让学生尽情的抒发自己的情感以及不好的情绪。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教师理应认真研读、分析,透过作文去窥探学生近段时间的心理状态,并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和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另外,学生青春期会遇到各种问题,在作文中倾诉自己的心声,是对老师的信任,也是希冀得到老师的帮助的表现。老师可通过和学生谈心里话或是写评语的方式,解开困扰他们的心结,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向上,使学生加强对自我的认识,提高受挫能力。

5.实践活动中融入心理教育

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既可以补充学生的知识和提高自己技能,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讲述演讲竞赛、辩论比赛、书写绘画竞赛、话剧表演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自主交流、展示自我的空间。这些活动的进行,可以不断的补充学生各方面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交际能力。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各种体验和想法,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世界。

6.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他们的高考成败以及今后的成长好坏的关键。语文教学中在文学和情感的浓厚氛围下,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入手,辅以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不断掌握知识的同时,不断磨练心灵,健全人格,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去,意义深远。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相关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作者:殷永强单位:会宁县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徐燕.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法及策略[J].课外语文,2014(20)

[2]叶艳红.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2)

教育心理学方法篇3

 

随着国内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在其中的地位不断走入上升趋势,高校内的学生也逐渐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因此应将学生的教育方式与学生自身的特点相结合,以寻求相互适应的方式[1]。健康的心理教育学是引导学生完善自身心理素质的重要学科,因此,在高校心理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一高校学生现代心理素质的发展现状

 

在当今高校教育中呈现出两种原因造成心理学教育在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未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一方面,在高校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经常在课堂中将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简单而又毫无色彩的讲解给学生。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心理学教学来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将心理状态进行部分分析和理解,同时使学生对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更够做到正确的理解和掌握,然而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另一面,在高校心理教学中,教师仅是要求中学生凭借单一性对其进行掌握和学习,例如全面性的学科系统、心理学教育理念的准确度以及对相关内容知识有条不紊的清晰度等。换言之,当前的心理学教育过于重视形式方面、思维逻辑等方面的统一,而忽视了心理学教育对学生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当前的教学模式难以增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提高心理学教育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设,致使我国社会现代化事业走向全面的发展的新单路,因此,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全方面要求也随之增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对国家、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和认识给予过多重视,而忽略了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对自身能够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在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对于素质教育的中心是心理素质教育做出重点说明,缺乏合格心理素质的人才综合素质的是不健全的,尤其是高校中的教师肩负着培育当代中学生高素质的责任,并对未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2]。因此,心理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教育,避免社会言论、事件、思想等负面方向内容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教师应促进学生对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和整理心理调节问题的能力给予扎实的掌握。因此,增强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高等学校中,心理学教育不被学生重视,对其投入的精力较少,但是心理学教育对于学生自身在未来从事教育行业、以身作则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严格高校教师拥有健康、乐观、积极地心理素质,加大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力度,促进师生的综合素质的共同提高,以便自身适应未来的发展。

 

三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

 

①对学生进行高尚情操的培养

 

由多种高水平节操组成的综合体是高尚情操,其价值观组建的基础,也是个性构成的主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高情操的培养,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道德是指人们的行为与言论符合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在人们认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认识与人的求知欲望、好奇心理等紧密相连成为理智,其是人们进行认知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对理智的形成过程以及发展规律进行全面的掌握,继而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求职欲望。

 

②为学生打造健全的人格。

 

在心理教育中,人们心理状态的综合反映称为人格,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是健全的人格。在某些方面来说,健全地人格比知识和能力的传授更重要,因此,在心理教学过程中,增强对带带学生的人格教育,继而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人格的基础是自我认知,心理的个性特征是人格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自身拥有健全的人格的前提是经过心里个性教育培育学生自我认知水平提高[3]。自我认知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将其与自尊、自强相结合,进行全方面的发展,进一步加速学生个性的成熟,以达到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正确建立。

 

③高校教师对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进行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将以育人为本作为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目标,以往只关注书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教育发展,高校教师应将传授知识和育人为本的作为教学的根本,具有全面能力、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在未来发展的社会道路中适应社会的需要,对此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实际训练,将各种运用能力融合在对心理学教育中,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

 

④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迄今为止,心理教学一直处于对理论和概念浅显的分析上,使得学生对心理学的理解仅停留于抽象的定义等表面内容,造成学生对心理学产生兴致勃勃态度变成味同爵蜡,并逐渐认为心理学教育毫无意义。导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根据心理学书本的内容制定的教学方案,另一面是教师在教学中值注重理论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实际情况的必要性。因此,教师应将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充分发挥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对心理学产生兴趣。

 

总结,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多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得到增多,因此高校应切合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意志力等内容,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继而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够顺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走向。

教育心理学方法篇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教育原则方法途径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更加重视和关注,促使众多高校不断提高心理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大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与发展,最终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

在这种背景下,众多专家和学者开始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一系列的学术成果。但这些成果并不系统与全面,还有待完善。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以前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推动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发展,帮助大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与发展。[1]

二、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基础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强调的是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就是要通过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和障碍,使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使学生建立正确长远的人生目标,最终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

换言之,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斥责与责备,而应该经过有效的教育,使学生逐步克服心理问题,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尊重性原则

尊重性原则是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态度所提出来的原则。尊重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学生的权利,承认学生的独立性,承认学生与教育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尊重性强调的是对学生的尊重,即使学生拥有心理方面的问题,教师也不能对学生产生轻视的情绪,要平等的对待学生,使学生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隐私进行保护,必须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严格的保密,使学生能够在同学之间得到公平对待。只有保证尊重性原则,教师才能够得到学生的信任,才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心理咨询。

(三)全面性原则

最后,教师必须明确的是大学生心理教育并不是针对于某个个体的,而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制定心理教育课程时充分考虑到大众的需求,考虑到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而不是仅仅针对与个别现象展开教育。

同时,教师也需要针对个别学生给予特殊的帮助,要使其能够得到特殊的关怀,帮助其更快的克服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引导学生进行倾诉

倾诉法是心理学中较为常用的疏导方法之一,及引导学生倾诉自己内心深处的阴暗面和心理问题,使学生放下心理沉重的包袱,同时也让教师掌握真实的信息,进而制定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

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拉近与学生的关系,要让学生对自己产生足够的信任感和信赖感,愿意在教师面前吐露心声。教师必须要遵守尊重性的原则,面对学生的倾诉一定要平等看待学生,同时为学生保密。做到这一点,学生的倾诉才会更加直接,才会暴露更多的问题,才能为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二)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怀

从某种程度而言,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安全感和爱。这也是性格孤僻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怀和慰藉,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爱。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才能够感到温暖,才能够感到自己不再孤独,才能够在遥远的异乡获得精神上与心灵上的支持。

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学生愿意信任自己,并接受自己的关怀。在此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关心,更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关怀。[2]

基于此,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爱,才会真正将教师当作朋友甚至亲人,进而获得更大的支持与鼓励。

(三)组织学生多参与集体活动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多参与集体性的活动,通过集体性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友谊,使学生受到其他同学正面积极的影响,进而保持乐观、积极和开朗的态度,逐步克服内心的心理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班级中的学生开展足球比赛。通过足球比赛,学生能够在运动中释放内心的压力,缓解心中的疲劳,逐步克服心理问题。同时,在足球比赛中,学生还能够收获更多的友谊,使学生的交际变得健康。在健康的交际中,学生才不会感到孤独与无助,才会得到朋友和同学的鼓励和支持,重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快速摆脱心理问题的纠缠,使其成为健康乐观的大学生。

此外,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班会,在班会中分享自己最近的得与失,畅谈自己的压力以及对未来的设想。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团体的带动,能够得到同学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

(四)开展拓展训练

同时,当代大学生需要承受来自于家庭、社会、交际圈等各个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通常让学生感到无力,这是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就应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各个方面的压力,保持自己的本性。

因此,高校应该开展拓展训练。在时代的发展中,拓展训练已经被普遍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它是增加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拓展训练,学生不但能够在参与集体性活动中收获友谊,还能够在特定的训练项目中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进而更有力的面对各种压力,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

这就高校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并且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增添相应的设施设备和场地,并安排相应的教练人员,为拓展训练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结束语

总的来说,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探索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并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交流,对其进一步完善,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质量,使学生能够成为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新文.论高职心理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教育心理学方法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法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指以大学生生理条件为基础,通过大学生的个体行为与外界环境输入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与社会上其他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基本的、稳定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心理品质。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征

1.心理素质的社会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时指出:“人的木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主要反应是在他们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性和社会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特征。

2.心理素质的内潜性

作为素质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还具有潜隐性的特点。心理素质表现为一种本质的潜在力量,大学生的外在气质、性格等,并不能静止地体现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及其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完善,只能通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可见,内潜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所具有的共性。

3.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的,这种遗传素质给予心理素质第一种稳定的特质,它很难随环境及大学生品质的改变而改变。其次,在大学生经过发展和成熟阶段后,其心理素质水平及结构也已相对稳定,无论是个体努力还是外界环境的强制性输入,都很难改变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4.心理素质的可塑性

除了稳定性外,在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成熟阶段,其心理素质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外界的教育性输入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素质的可塑时期,我们不能否认在个体进入成熟期后,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不是绝对不变的,但在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心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时期予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形成完善的心理素质结构、符合其社会角色的心理素质水平,无疑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二、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合作。可以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比作四个系统:课程系统、学生系统、专家系统、社会与家庭系统,这个四个系统共同组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四维结构。在这个四维结构中,课程系统是基础,学生系统是课程系统的深化和发展,而专家系统是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的监控与干顶,社会与家庭系统是对前三个系统的辅助和支持,每个系统中都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采取不同的方法,选择教育途径。

1.课程系统

大学生课程系统包括规范的课堂教育和有目的性的各学科渗透教育。可以在大学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开设心理素质教育的专题,同时开设心理学、心理训练等选修课程,使大学生明确心理素质的内涵与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与心理防御知识,以此来引导和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其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2.学生系统

大学生学生系统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包括如大学生心理协会的社团组织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心理电影、“心理一角”等社团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中,学生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把课程系统中输入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并内化为心理素质,在无形中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完善心理素质结构。

3.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指以专家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包括讲座、报告、个别谈心及团体咨询,设计专业的心理测验并建立心理档案。由于心理专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权威性,这种专家系统中的活动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同时,专家系统可以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进行监控与干预,使各个系统协调动作,积极配合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4.社会与家庭系统

社会与家庭系统是以社会人士和家长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这个系统与以上三个系统不同,并没有明确的内容但作为大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者,其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教育的各个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系统之间发挥联动作用,教育者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途径,才能保障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实施。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现阶段,我国教育界关于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并没有进行统一的规范,学者们对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借鉴众多学者的观点,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三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

参照学者们的理论研究,结合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该至少包括如下几点:

(1)性格特征素质教育

性格特征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意志力、耐挫力、独立性、责任感、自我调控力、自信心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为目的。在自我认知方面,使大学生了解认知发展规律、特点,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和思考问题。

(2)自我调控教育

自我调控教育包括情绪控制、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大学生是年轻的群体,心理发育程度决定了其情绪及情感波动较大,使他们了解情绪变化的特点,并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及情感波动,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与调节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待人处事,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自控力。

(3)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

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意志的作用及自身意志的弱点,提高大学生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这种能力也正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4)心理动力素质教育

心理动力素质教育包括成就动机、荣誉感、抱负、求知欲与进取心。动机是个体始动和维持活动,并驱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行为的内在力量,它表现在指向目标、满足需要的实施过程中。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而坚定的人生动机,强烈的荣誉感与抱负心,不断的求知与进取,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祖国建设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基本要素。

2.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

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是在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开展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应付挫折情境时,为防止或减低焦虑等精神压力所采取的一种习惯性的适应行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它既是一种挫折反应,又是一种应激策略,既是一个潜意识的精神内在过程,又是一个可以进入意识层面、并能被主体继发认知的行为方式。

显然,只有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适应外界环境,才算是成熟的防御机制,否则,不论偏向哪一方,都是不良的防御机制。当内在或外在的刺激因子引起情绪冲突时,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在心理学上,影响防御机制的主要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性别等(本文主要筛选对大学生群体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尚未成熟、外界刺激较为频繁、很少寻求社会支持的年龄阶段,因此,正确引导其心理走向,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防御能力,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可以选择在大学生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如人际关系的防治与防御教育。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出现交往恐惧、人际关系紧张、沟通不良等现象,甚至会产生嫉妒、猜疑、自卑、孤独的心理,严重影响正常人际交往的建立。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其心理防御能力。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的关注重点,应该放在“新生现象”教育、学习压力防治教育、就业压力防治教育、情感困惑防治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社会支持”范畴的心理教育上。

3.创新素质教育

众多学者针对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质量,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己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应用、创造新的事物,创新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创新素质是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取向。

关于创新人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高创新力所具有的7种人格特征:能容忍模棱状态、具有克服障碍的意志、具有自我超越的愿望、受内在动机驱动、具有适度的冒险精神、希望得到认可、具有为获得认可而努力的愿望。但以上所列的并没有完全概括创新素质的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创新素质的基本构成因素,即创新初期的原始感情或动机、创新过程中的毅力和独立精神以及创新后的自信(即掌握命运的感觉)或自我超越的想法,同时,强烈的好奇心、顽强的毅力、勇敢的进取精神是创新人格的必备因素。

根据以上关于创新能力的理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应具有以下五特征:(1)有观察事物的习惯,并能将此进行发散性思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敢于对权威性观点提出疑问。(2)凡事总想找出真正答案。(3)有自己坚定的立场,能耐心听取并接受别人正确的见解,从中发现问题或受到启发。(4)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5)凡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在解决方法上另辟蹊径。因此,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可以针对以上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正直,王滔,吴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王有权.对心理学中自我问题的探讨[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144.

[3]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

教育心理学方法篇6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目前,在校中学生在社会竞争的大环境下,面临升学就业等压力,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不高,如果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我们应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致力于有利于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创建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的心理在学校中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心理影响。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并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1.1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现在,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2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学校心理咨询教师要努力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2.教师要把心理健康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1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促使身心的健康发展。

2.2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学习借鉴现代国外教育的优点,对学生评价时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要对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使学生不断地得到鼓励。

2.3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美国中小学参与心理咨询的人员有如下几类人:有关的医疗专家、健康专家、教育专家、行政人员、学生、家庭成员和学校协助部门等。教师始终生活在学生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心理指导。一次,我到心理咨询室了解情况,发现我班一名学生徘徊在门外,于是找他谈话,了解到他因学习压力过重,致使学习紧张、焦虑,成绩下降,产生了自卑心理,结果恶性循环。我与他分析原因和寻找解决的办法,他因初中成绩拔尖,父母期望过高,高中基础不扎实,学习竞争激烈,一时无法摆脱失败的困惑,便产生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我帮他想出几个解决办法:一是调整学习方法,夯实基础;二是帮助他树立成功意识,不断激励他,肯定他所取得的成绩;三是调整心态,摆脱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只要努力就行,不要考虑成绩的名次;四是学会放松,到大自然中慢跑,释放精神压力,保持精力充沛的良好状态。经过多次的心理疏导,他的情绪终于较为稳定,成绩也稳步上升。

中学生心理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要充分发挥家庭的心理教育功能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尤为重要。因为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教育心理学方法篇7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理论和学科技术,并通过不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意识,有效缓解大学生当前存在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基于此,要求我国的高等院校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我国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和状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原则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题

近几年,由于大学生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发展,目前来看,主要涉及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1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问题

我国的教育教学始终遵循的是尊师重教原则,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其学习的环境和生活的环境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一变化就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在一段时间甚至是很长时间内都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比如说,有的学生知道自己并没有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这时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环境以及生活环境就会有所抵制,再加上自己想选择的专业没有考上,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是很有兴趣的专业,学生此时对这一专业的学习兴趣是非常低的,这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度。还有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程度过高,缺乏自律能力,一旦离开了父母,自己连最起码的日常生活问题都解决不了。当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而又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学生的内心就会出现压抑、焦虑等心理问题。

12就业形势问题

近几年,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所以在校大学生就出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毕业压力过大。在大学期间,当学生发现自身对前途的期盼逐渐转向现实的时候,学生就需要从职业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前途了,自己究竟能够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但是由于大学生对社会的实际情况并不是很了解,这时就容易出现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估过高,认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不应该做那些基础的工作。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13情感问题

情感问题除了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社会对学生的关注以外,主要还是体现在学生家庭上,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基本上住宿的比较多,再加上大学生活相对比较自由,没有什么约束,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与家人的关系也渐渐地疏远了,而家长这边想着孩子到了大学,可以独立了,也就不再过多地管他,这样就会让学生感觉家人不再关心我,心理可能出现很大的阴影。就更加放纵自己,从而造成学习、心理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2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21自我教育

我们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虽然知道外在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的主观意识,所以说我们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我们的高等院校可以采用一系列可行性的措施来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激励,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

22合力教育

我们在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的时候需要清楚地知道,这一工作并不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工作人员自己的事情,是家长、社会等各个方面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只有多方面工作努力,形成一个合力。所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求我们的高等院校采取一系列可行性措施来教育以外,还要求家长和社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3经常性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不能像做活动一样,开展一次就结束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因此经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让大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这样整个心理教育就会由之前的被动变为主动。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31高校重视

我们的各大高校要积极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我们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机构,这一辅导机构的建立可以有效帮助那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缓解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除此之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真实的案例来让大学生知道心理问题对自身产生的危害。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这一机构中,我们还要配备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由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我们还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心理知识培训,以便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32充分发挥高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合力作用

我们都知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受内外环境影响颇深,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是最大的,从高校的角度来说,我们一定要不断加强学风、校风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关心,创建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

而从家庭的角度来讲。学生在学习阶段,除了家庭就是学校,教师在学校中帮助学生,那么学生到了家里,家长就要充分承担自己的责任,多与孩子沟通,不要总是拿自己忙当借口,家长还要向教师及时了解孩子自身的学习状况,了解孩子自身存在的不足,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从社会的角度来考虑,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陶冶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意义深远,所以我们一定要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利于其发展和成长的社会环境。

33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我们的各级政府和高等院校都要把大学生的就业当作工作的重点,创建一个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不断加强就业与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规范性,各级政府还要根据高等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台一些适合高校发展的优惠政策,多多鼓励毕业生到基层中就业,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育心理学方法篇8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

现阶段,我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大学校园作为国家的小社会,构建和谐校园,对于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严重,如:90后实习生以“订盒饭不是我实习的内容”为理由拒绝帮忙、复旦大学黄洋被毒害案等,这与我们倡导“和谐”的音符不相匹配。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作为校园的一份子,培养其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顺利地过渡到社会,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是指意在帮助别人的行为。包括助人、分享、谦让、合作、安慰、捐赠、自我牺牲等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进化理论认为:我们的助人本能是能够通过遗传获取的,通过激发我们内心的本能,可以提高我们的亲社会行为;社会文化理论则强调了社会规范的重要性,要求通过社会规范促进人的亲社会行为;而学习理论则认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可以提高亲社会行为。正是基于此,大学生能够通过特定的后天学习和社会体验等促进个人的亲社会行为。

二、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心理分析

(一)“自我中心”观形成

千百年来,我国一直奉行集体主义的原则。集体主义原则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一直鞭策着中国人民要互助互爱、友好合作。在强调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人们会比把个人主义放在首位的西方人更加强烈地支持社会责任规范。社会责任规范内在地规定了人们在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如跌倒在地的老人、公交车上需要座位的孕妇等,社会责任规范引导我们对其做出帮助行为。但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主体性观念悄然出现。随着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盛行,主体性观念也被错误地理解为人是万物之灵,一切都是为人而存在的,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思想可塑性较强,容易受到主体性观念的影响,过于强调自我的主观意识、思维等精神性的东西;过于注重自身的内部精神世界,忽视外部客观世界对人的影响,把对社会关注的焦点转移到自我身上,自我关注的强度不断深化,“自我中心”观形成。大学生过分关注自我价值、思想和情感,导致社会责任规范意识减弱,因此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下降,进一步导致亲社会行为的缺失。

(二)社会价值认同危机

亲社会行为是大学生个人社会化程度高低的衡量指标,它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实现个人理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仁爱”等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其中的“大爱无疆”、“舍生取义”、“尊老爱幼”、“与邻为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精神正是给予了亲社会行为以深厚文化内涵的诠释。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欲和贪婪占据了人们的心灵,利益至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的观念充斥其中。南京“彭宇”案引发了社会对见义勇为和尊老爱幼道德精神的怀疑。社会道德被颠覆,社会的价值认同出现了危机,引发了社会道德失范的现象,社会公德滑坡。下面,是在社会价值认同产生危机的情况下,人们决定自己是否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心理流程图:

流程图上只有一条路能导致人们做出助人行为。其他的路,或因为认识水平不高的原因,或因为受到社会道德危机、社会价值认同颠覆的影响,助人者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因此,大学生认为即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了亲社会行为,但有可能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说被人误解、冤枉、好心没好报等。社会公德沦陷,致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下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使得亲社会行为缺失。

(三)竞争环境的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下,个体对不同类型的利益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会导致个体以不同的行为方式衡量其中所付出的代价和将要获得的利益。随着中国大学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扩招,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大学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已失去了“天子骄子”的称号,大学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竞争压力逐渐加大。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行为变得功利化。当大学生在做出谦让、合作、帮助和共享等亲社会行为时,会对该行为是否能获得利益或者是否有利于自身发展进行衡量,当助人的代价超出助人的利益时,大学生会减少亲社会行为。同时,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无形的压力,引发其不同程度的焦虑。为争取奖学金的名额、为争取保研的名额而发生的同学之间互相残杀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研究表明,人们在做出亲社会行为时会感觉到提升了自我的价值感,内心得到了回报,但是,社会的焦虑感掩盖了这些内部回报。当人们处于消极的心境时会减少助人行为。因此,竞争激烈的环境和日益增大的焦虑感均会导致大学生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时的敏感性下降,因而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谦让、合作、帮助和共享的行为会发生。

三、建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心理疏导机制

(一)运用实践教育方法,培养大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体现了集体主义和为人们服务的人生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指导,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在活动中,志愿者运用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技能、脑力和体力等为社会和群众提供帮助,做出奉献,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在服务的过程中,服务者能够加深对服务的认识和心理体验,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能够提高人与人之间合作、互助和奉献的精神。通过如“服务学习、献血、志愿者服务”等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感,使其形成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在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下,相应地,大学生的亲社会价值取向自然而然形成,从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增加。

(二)借助大众传播媒介,树立亲社会行为的榜样

大众传播媒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受众,受其影响很大。电影、电视和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媒介,不仅不能促进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反而会导致大学生增加其攻击行为和行为。因此,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为大学生思想的发展道路厘清障碍,可以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在黄金时段多播放一些亲社会的节目,为大学生树立典型的亲社会榜样。

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信息时过多地揭露社会的黑暗现象,结果导致社会价值认同出现危机。比如“南京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无可厚非,报道这些负面消息更多地是为了唤醒社会的道德良知,但是,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道德素质的形成更多地是需要正面形象的引导。因此,政府需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传播正面形象的事迹,如广州的“托举哥”等,建立亲社会榜样,树立正面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通过建立亲社会榜样,大学生从中学习其高尚的品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合作能力,从而增加亲社会行为。

(三)开展大学生移情能力训练,增强亲社会体悟力度

移情是指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感的情感反应。当一个人观察到另一个人处于痛苦、忧伤、悲痛等的情绪状态时,会产生同样的情感体验,表现出对别人的同情、怜悯和产生助人的行为。大量的研究表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成正相关。一般而言,积极地移情能够促进亲社会行为,而消极地移情则会减少亲社会行为。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不是僵硬和简单的说教,而是大学生对生活的切身体验。移情是大学生在感到自己有需要的同时,也体验到别人的需要,在移情唤起的过程中引导亲社会行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训练大学生的移情能力,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心理学上测评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同样有效。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编写小剧本,在课堂上开展情景模拟,学生担当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会置身于求助者的地位,能感受到求助者受到伤害时的痛苦以及得不到帮助时的悲痛,能更好地理解求助者的处境。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从而形成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意识。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学生融入情境的体验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更加生活化,授课的形式也更加灵活化,学生在接受思想传授时会更加自觉化。

(2)情境再现法:通过对某一社会现象的再现,学生可以对其中的行为进行讨论、交流、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热点社会问题进行情境再现。比如,近期复旦投毒案以及各高校大学生各种投毒,互相残杀的事件引起的思考。通过在课堂上的情境再现,学生可以就某一人物的行为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假如我是事件中的人物,我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从而对社会现象做出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和概括,使其明白同学之间助人、分享、谦让、合作等的重要性,引导正确的社会意识形态。通过这种具有感染力、直观形象性和富有教育性的方法,达到加强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促进道德判断从他律性向自律性转化

道德认知水平高的大学生会更有责任感,更注重个人对社会群体的责任。长久以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采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思想政治的理论,学生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较低,道德判断也是在教师的积压式传授中被动形成,具有他律性。弗洛伊德提出“超我”的概念,超我代表着自我理想和良心,要求必须遵循社会规范、伦理道德原则等。新时期,有学者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运用道德教育的新途径——道德困境叙事。道德困境叙事是教育者通过口头、书面等多种形式,告知受教育者道德困境叙事或情境,这些故事或情境中涉及两条或者多条道德、价值规范,且这些规范在故事或情境中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比如:在路上看到一个跌倒在地的老人,而你刚好要去做一件十分紧迫的事,而这件事对你来说很重要,你是否会去扶跌倒在地的老人?如果你决定去扶跌倒在地的老人,必然会耽误了正事,后果可能会很严重;但如果不去扶跌倒在地的老人,正事完成了,内心又会受到谴责。当学生在讨论和面对这些冲突时,会经受思想上的冲击和内心的艰难选择,通过道德困境叙事的方法,激发大学生的超我意识,领悟道德力量,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能力,自觉遵循社会规范、伦理道德原则。而教师也要从中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道德品质,从而使学生的道德判断实现从他律性向自律性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美]谢利·泰勒,利蒂希亚·安妮·佩普卢戴维·西尔斯.社会心理学[m].崔丽娟,王彦,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

[4]余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教育心理学方法篇9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

[作者简介]吴凤琳(1969—),女,陕西西安人,工程力学硕士,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力学实验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4-0356-02[收稿日期]2019-09-23

在力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注重实践教学的新形势下各高校都对力学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1-3]。目前,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新体系已成为实验教学主流[2-4]。建设好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不只是实验时间和实验场地的开放,更重要的是实验内容的开放、管理方式的开放、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开放。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学生占主导地位,教师的作用退居为引导,教师应了解学生个性差别,采用发现式、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知识[5](p164)。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更好地启发激励学生,我们通过教学实践,将教育心理学方法用于力学实验教学,深入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特点,紧密结合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引导,激发学生对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兴趣,将实验目的和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增长研究和工作技能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下面详细说明开放式力学实验教学中教育心理学方法的应用。

一、实验内容选择

确定实验教学项目时,要注意实验内容应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进行学习[6]。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他们希望获得工作中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所以开放式实验项目一般为综合性大实验,应包含理论教学内容,难度稍高于简单教学实验。其内容可结合工程实际问题或教师的科研项目,拟定实验让学生独立完成。要求教师密切关注本专业最新研究动态,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要具有前瞻性[4,7],实验内容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和学习的欲望。例如我们近年开出的综合实验项目:智能型光弹仪开发与研制、小型风力机塔架的振动测试及有限元分析、弹性梁弯曲大挠度测试与有限元分析等。

在选题阶段,成绩较好个性积极主动的学生,可选择难度稍大的实验项目,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实验能力。个性保守比较被动的学生,可选择成熟稳妥的实验项目,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让成就动机发挥积极的心理效应[6],增强探索和学习的主动性。也可根据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按优势互补的原则分组,让学生在合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实验过程的引导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5](p191)。实验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学习行为,属于技能与熟练的学习类型,与理论学习过程相比,实验教学存在其心理优势[8]。开放式实验教学中,要注意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心理上强化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独立探索。实验项目能够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教师辅助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获得新能力,教师运用发现式教学法做好引导工作[4]。心理认知观认为学习是知识的自我建构和理解过程,学习依赖于学生自主的信息加工系统,而学习导致认知结构的变化[5](p163)。更重要的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实验项目,学生会体验到很大的成就感,动机的积极效应会强化对所获得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另外在实验教学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实验进展不顺利的情况。当学生遇到挫折情绪低落时,可能会产生退缩心理。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知识发现过程的曲折性,让学生明白学习是通过尝试与错误而建立联结的过程[5](p200),鼓励学生多方尝试反复实践从而锻炼学生的心理意志,增强学习的信心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实验。而对于一切进展顺利的学生,可适时提出更高的实验目标要求,引导其深入钻研相关的实验研究,避免学生产生盲目自信和自满的心理情绪,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是无止境的,学有余力时应继续提高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努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报告及总结过程的指导

整理实验结果形成实验报告的阶段,是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此阶段教师需引导学生对已完成的实验进行回顾总结与思考,深入理解获得的新知识新技能,将其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学习是一个深化知识的理解并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实验报告的总结和反思就尤为重要,可加强学生深入思考和创新能力。教师一定要反复提醒学生,主动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为以后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教师必须严格检查考核,要求学生总结实验过程的得失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报告中不能只有数据计算应付了事。实验教学不只让学生获得知识,更能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获得实用的工作技能,这是实验教学无法被取代的作用。报告中应特别重视总结思考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巩固课堂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自身认知的发展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升华实验教学效果[4]。

四、实验教学中的互动

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密切了解学生心理动态,保持良好互动与沟通,在潜移默化中施加影响与引导,学生易于接受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实验教学的互动可分为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互动,都需要教师予以正确引导。

與学生的沟通交流和互动中,教师应注意以自身的言行影响和引导学生。教师具有示范性,教师的言行表率对学生可起到特殊的影响。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易受暗示与模仿[5](p263)。教师应有意识地营造愉快积极的情绪氛围。情绪对学习过程的感知、记忆、思维等有很大的影响[9]。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和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是新知识的发现者,冲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开拓创新勇于探索,达成更高的实验目标,取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很密切很频繁,教师引导他们互相帮助、合理分工、齐心协作,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实践能力[6]。同龄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容易,谈论问题会切中要点,及时获得帮助和建议。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好的学生最容易被同辈模仿,模仿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学习的过程[5](p263)。另外教师还应注意避免社会抑制作用[5](p264)。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加强观察和考核,提高操作的考核权重,坚决杜绝学生走过场、表面应付、蹭实验等现象。

教育心理学方法篇10

一、正视现实教育

实践证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而生理的发展又落后于道德意识的发展。大部分学生们往往不能正视现实,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评价能力差,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如果与他人发生矛盾或比赛失利时,并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从对手或裁判身上找原因,认为对手实力过于强大、对手使用不正当手段或裁判偏坦、吹黑哨等;当赢得比赛时便目空一切,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别人一无是处,说风凉话,挖苦别人……体育教师要通过说服教育来纠正学生这一错误心理,让学生们懂得一场比赛是由比赛双方的实力对比、现场发挥情况、裁判的公正性决定着比赛的结果。比赛总会有胜负,胜利了不要沾沾自喜,要总结胜利的经验,为以后继续胜利提供充足的理伦保证;失败了也不要垂头丧气,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头再来,从逆境中奋起,这样明天的胜利才会属于你。

二、适应各种竞争教育

体育比赛充满了竞争。竞争的结果,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失败者的懊丧。但这并不是竞争的全部意义,更重要的是竞争的过程将使参与者有机会进行各种心理体验和心理调整,能为以后适应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让学生们体验各种形式的竞争。例如,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基础、运动水平、技术技能等情况,采用“让时跑”、“让距赛”、“让分赛”、“改变器械高度”、“改变场地大小”、“调整上场人数”、“改变游戏规则”等手段,让他们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中间经过“不同的经历”,分别到达“不同的终点”,让弱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让强者品尝一下失败的酸苦,让他们在竞争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在“不正当的竞争”中,进行各种心理体验和调整,加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耐受挫折教育

家长和社会对学生过度的溺爱,让他们的生活以自我为中心,稍有不顺心之事,自信心和自尊心便扭曲变形,做出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如受老师批评离家出走、受老师指责自杀、受老师指责后带家人报复、把老师打死或打伤等案例常见报道。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在学生一帆风顺时适当增加练习的难度,让学生们适当经历一些困难和挫折,再经过教师的鼓励、指导和学生自己(或与同伴)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提高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