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融资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8:52

创业投融资计划篇1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080-02

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创新、创造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创意成果和知识产权为核心价值,以创新理念和高新科技为重要支撑,是一种高附加值、低能耗、低碳环保的新型智慧产业,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朝阳产业。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实物资产少,难以通过抵押方式获得银行贷款。由于信息不对称,包括风险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了解不多,这就使得相关企业也难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融资成为文化创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探讨相应的破解措施,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全球的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在融资方面也遇到共同的难题,各国政府相继研究和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在文化政策研究方面走在最前列的并非文化产业最发达的美国,而是欧洲国家,特别是欧盟。文化产业和文化政策已经成为众多欧盟会议的主要议题。欧盟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扶持政策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欧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欧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主要由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构成。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子产业:数字影像艺术和表演艺术产业、传媒产业(电影电视、音乐、报刊出版、视频游戏)、创意产业(时尚、设计、广告)。这些产业涉及不同的市场,面临不同的需求和竞争,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培养了很多的创意人才。

欧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具有以下共同特征:第一,固有的企业发展模式,即富有创造力的企业主、项目导向的经营方式、激情四溢的经营活动;第二,缺乏企业经营培训,缺乏资金支持;第三,难以对无形资产定价;第四,对公共投资计划的依赖性较强;第五,缺乏行业组织;第六,在文化语言不同的各国市场发展;第七,商业模式受到数字技术进步的挑战。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需求

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之所以未能取得更大成功,主要原因不在于经营本身,而在于融资渠道有限,融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据统计,只有37.2%的欧洲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成功。在荷兰,有份调查表明只有不到一半的文化创意企业在需要资金时能顺利融资。而其他行业的中小企业约有2/3在需要资金时能顺利融资。相比之下,文化创意产业比一般中小企业更加困难。

上述文化创意产业的七项特征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需求和其他产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有较大的差异,因而文化创意产业需要量身定做的融资渠道。即使在文化创意产业内部,各企业由于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产品市场不同、价值链不同,也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需要不同的融资渠道。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障碍

接受欧盟eCCe(europeanCentreforCreativeeconomy)组织调研的企业中,有85%认为融资遇到障碍。根据eCCe的调查报告,这些障碍不仅包括资本市场上缺少充足的资本资源,还包括别的原因,例如“投资者难以确认文化创意企业的风险和无形资产的价值”。因此eCCe认为,政府部门的职责不在于自己充当投资者,而在于鼓励投资者进行投资。其中的关键之处是改善文化创意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的障碍既与投资者相关,又与文化创意企业自身相关。在投资者方面,他们没有足够的商业技能分析文化创意企业的风险与未来机遇,难以确认“创意”的价值,不了解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相关企业的潜力,认为在企业中没有足够的有形资产提供保证。在文化创意企业方面,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联盟,企业不了解融资能带来的机遇,不了解可能获得的资金,不了解为文化创意企业量身定做的各种金融工具。总而言之,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行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是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主要障碍。

二、欧盟地区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支持计划

欧盟地区一向有各种提供金融支持的计划,其中很多是针对所有行业的,例如“中小企业科技改革”计划。文化创意产业很难获得这些计划的帮助。但是,近年来在一些地区设立了专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支持计划,这些计划分为贷款和担保计划、权益资本计划、税收激励和政府补助计划,以及非货币支持计划等。

(一)贷款和担保计划

贷款是欧盟地区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它所发挥的作用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子行业之间有所区别。提供贷款给文化创意企业的金融机构一般是银行,贷款额度一般较小。欧盟地区有一些针对文化创意企业的贷款计划,包括荷兰的文化贷款和triodos文化基金。这些计划的主要受益者是视听行业、音乐行业。

担保计划旨在通过分担投资者的风险来刺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贷款。目前欧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能获得的担保贷款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仅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府——民间合作的担保贷款(法国的iFCiC;西班牙的audiovisualSGR);第二,近来出现的为文化创意产业中某些子产业提供资金的民间担保计划。

(二)权益融资计划

少数欧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使用过权益融资,目前有以下一些权益融资方式:第一,风险投资基金和夹层投资基金。在欧洲大约有62家特殊的权益资本基金。大部分是最近才建立的,其中32支基金为数字视听企业服务。这些基金大多是地区性的,是政府资助的。在英国,企业资本基金(enterpriseCapitalFunds)为创新性中小企业提供了共同投资计划。由企业资本基金支持的企业中大约有25%是文化创意企业。类似的还有法国针对时装行业的风尚基金(modeetFinance)。第二,天使投资和“p2p融资”。天使投资(Businessangel)是指个人出资协助具有专门技术或独特概念的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一次性的前期投资。“p2p融资”是新型融资渠道,指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吸引消费者的个人投资。

(三)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计划

在欧盟地区,专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鼓励产业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政策、激励民间对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政策。根据以往经验,电影企业是这些政策的主要受惠者。法国、意大利、爱尔兰也对音乐、视频行业提供上述优惠政策。近来也出现了新的政府补助形式,例如“创新补助金券”。它不仅帮助推动企业创新,而且能帮助文化创意企业得到资金以聘请营销专家、知识产权专家、管理专家,对文化创意产业较为有利。

(四)非货币支持计划和“投资准备”计划

非货币支持计划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的服务如下:第一,设立投资准备项目。这是一个短期培训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专家将给予企业一些指导,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市场地位、优势和劣势,以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获得种子基金或风险投资基金的可能性。例如neSta创意先锋项目(neStaCreativepioneerprogramme)和德国CreativenRw项目。第二,举办企业和投资者的交流会,例如法国的Startwest,英国的创意投资者项目(Creativeinvestorawarenessprojec)。第三,举办知识产权咨询会、法律咨询会、营销支持交流会,例如伦敦的own-it。第四,提供企业孵化服务,例如荷兰的incubatorDesign。

(五)欧盟对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的融资渠道

欧盟通过支持一些地区的项目和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支持。伯明翰的优先创意基金(advantageCreativeFund)已取得欧盟结构基金(eUStructuralFunds)的支持。欧洲社会基金(europeanSocialFund)资助了一些对文化创意企业主的培训计划。欧洲投资银行(europeaninvestmentBank)和欧洲投资基金(europeaninvestmentFund)也将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多资金。

三、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建议

欧盟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种金融支持计划,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在于充当投资者,更重要的是提供便利使文化创意企业有顺畅的融资渠道。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潜力需要更多投资者共同开发。由于信息不对称,文化创意产业较一般企业更难获得资金提供者的青睐。在这种市场失灵的状况下,需要适当的政府干预以鼓励在该领域的投资。然而政府部门直接对产业投资可能造成更多的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地方政府需要提供的是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行业之间的沟通机会,改善企业与潜在投资者的关系。

第二,至于具体的融资渠道,政府部门可以根据文化创意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其提供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降低风险以吸引民间投资者(尤其是对电影这样的资本密集行业),对银行提供的贷款进行担保,提供风险评估专业平台和税收优惠;二是设立融资计划,成立专门银行、专门风险投资基金进行直接投资;三是直接提供小额融资,包括小额贷款、专家聘用现金券;四是提供培训和其他支持服务,帮助文化创意企业做好接受投资的准备,例如企业孵化服务、企业和投资者的面谈会、管理培训以及出口支持等等。

第三,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存在地区性、行业性的差异,政府部门在制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支持政策时,应建立全面性、多渠道的政策体系。例如电影行业较易获得银行贷款,处于创业创意初期的企业需要天使投资基金,已经完成初步股权融资的企业需要夹层投资基金。

参考文献:

[1]nordicityGroupLtd..DirectionsinnewFinancingfortheCulturalmediaindustries-FinalReport[Z].January,2010

创业投融资计划篇2

作为一份标准性的文件,商业计划书有着大同小异的架构。但是,有的商业计划书却能迅速抓住投资人目光,而有的计划书却只能以进入“回收站”作为使命的终结。客观的说,项目自身素质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原因,但是,一个完美的、专业的表现形式也同样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逻辑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商业运转中并不适用。一份成功的商业计划书涵盖了潜在投资人对于融资项目所需了解的绝大信息,并且对于其中投资方通常关注的要点进行重点陈述分析。这样的商业计划书可以大大减少投资者在进入尽职调查之前的工作量,便于双方迅速进入后期实质运作。

不同的融资项目,由于项目性质不同、项目所处阶段不同等各种因素,投资人关注点会有所侧重。一般而言,项目的市场、产品、管理团队、风险、项目价值等方面是投资人评审项目的要点。

在下文中,笔者主要针对一份完善商业计划书必需的重点和创业人员在商业计划书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说明:

执行摘要

这一部分是投资人最先阅读的部分,却是在商业计划书写作中最后完成的部分,是对整个商业计划书精华的浓缩,旨在引起投资人的兴趣,有进一步探究项目详细的渴望。执行摘要的长度通常以2-3页为宜,内容力求精练有力,重点阐明公司的投资亮点,尤其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抢眼之处。一般,净现金流入、广泛的客户基础、市场快速增长的机会、背景丰厚的团队都是可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亮点。

产品和服务介绍

此部分主要是对公司现有产品和服务的性能、技术特点、典型客户、盈利能力等的陈述,以及未来产品研发计划的介绍。在我们接触到的众多商业计划书中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对于产品技术的介绍过于专业和生僻,占用了过多的篇幅。在大多数情况下,商业计划书的执笔者就是创业者本身,他们大多是技术出身,对于自有产品和技术有着一种自然而然的自豪和亲近,所以经常进入“情不自禁”和“滔滔不绝”的情绪之中。而另一方面,投资人本质上是极为看重收益和回报的商人,而且他们多是经济或金融背景,对于技术方面的专业介绍也不是特别在行。他们更加认同市场对于公司产品的反映。所以,建议在产品和服务部分只需讲清楚公司的产品体系,向投资人展示公司产品线的完整和可持续发展,而将更多的笔墨放置在产品的盈利能力、典型客户、同类产品比较等内容的介绍上。

市场与竞争分析

与其他融资方式不同,风险投资者的超额收益更多来源于未来的增长。所以,投资者对于项目所处的市场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视。在市场竞争部分,我们重点分析市场整体发展趋势、细分市场的容量、未来增长估计、主要的影响因素等。竞争分析主要包括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分析和自身的KSF分析等内容。对于市场容量的估算、未来增长的预测的数据最好是来源于中立第三方的调查或研究报告,避免自行估计。对于特殊市场,在预估时则力求保持客观中肯的态度,免有“自吹自擂”之嫌,令人不能信服。

战略规划与实施计划

拥有了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市场机遇,还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来配合,才能保证最后的成功。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我们要着力举证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在人员团队、资金、资源、渠道、合作各方面的配置。制定的实施计划要与计划书中其他章节保持一致性。例如,产品计划与产品服务中的未来研发一致,资金配置与资金使用计划一致,人员配置与人力资源规划一致等。

管理团队介绍

美商中经合的总裁刘宇环先生曾经说过:“就象做房地产位置是最重要的一样,做VC的三个要素就是:people,people,people。”风险投资家对于人的因素在整个项目中的作用看得至关重要。再好的计划若没有执行能力强大的团队也可能沦为美丽的泡影。对于初创企业,人的因素尤为重要。[page]

对于管理团队的描述,除了常规介绍的整个团队的专业背景、学历水平、年龄分布,最重点的是核心团队的经历。一个稳定团结的核心团队可以帮助企业渡过种种难关,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而且,核心团队的过往经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路径。所以,团队成员的成功创业经历对于赢取投资人的资金而言往往是极有份量的筹码。

财务预测与融资方案

任何投资中,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财务情况总是投资人最为关心的地方。财务预测是对于商业计划书中的所有定性描述进行量化的一个系统过程。许多创业者,在技术方面是专家,而对于财务和融资却是门外汉。所以,往往提交出来的是一份数据粗糙,取舍随意,预测基础不合理的预测数据,难于取得投资人的认可。除了借助内部财务人员和财务预测软件的帮助外,也可以尝试寻求专业顾问人士的帮助。专业人员的经验可以保证整个财务预测体系的规范性、合理性、专业性。财务预测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融资方案的设计和取舍,这对于在与投资人的直接谈判中至关重要。另一个投资人极为关注的方面就是融资后的资金使用计划。在通过前面资料了解到企业资金的缺口及来源后,投资人最想知道的就是企业是否有能力管好这笔资金。而一份详细、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能很好的减少投资人的顾虑。

风险控制

创业投融资计划篇3

   一、大学生创业筹资的难点

   筹措创业资金难是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创业者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自筹和外部资助。目前,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来源主要有:全部来源于社会捐赠、学校针对社会捐赠的配比、全部来源于政府资助、政府资助部分学校配比部分、社会捐赠和学校政府共同支持。这些来源渠道显然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大学生创业资金需求。而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的资金自筹能力又很有限,而来自外部的资助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且来源渠道狭窄,融资难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一)创业启动资金匮乏

   启动资金对大学生创业者至关重要,但筹集启动资金是大学生创业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在校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基本没有收入或积蓄,创业的启动资金必须通过外部支持。目前,有近七成的大学生所能承受的创业启动资金不足10万元,而绝大多数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各级政府或高校得到的政策性投入很少且一部分政策具有短期性,项目初创期后很难得到持续的资金支持,导致很多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项目最终只能放弃。

   (二)融资渠道狭窄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朋资助和个人积蓄,外部资金支持主要来自由各级政府与金融机构推出的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企业在高校设立的创业基金,一些社会组织如工会、银行、企业联合推出的创业贷款基金。而拥有大量资金的企业、银行、担保公司、风险投资机构等却考虑到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风险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收益率低、还款能力差等综合因素很少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另外,对于大学生创业贷款问题,由于我国个人商业贷款的主要形式是抵押贷款、存单抵押、第三方担保等,而大学生普遍缺乏抵押物或担保人而很难获得金融机构融资。目前,在发达国家普遍采用风险投资和机构支持等大学生创业融资模式,但在我国还需要一定的接受和适应过程。

   (三)大学生创业获得资金的限制条件较多

   近些年,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高校出台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政策,但这些政策落实起来却困难重重,许多学生的“硬件条件”还不能达到规定的门槛。以小额贷款项目来说,有营业执照是银行提供贷款的硬性指标,但很少有大学生能拿出资金进行工商注册,同时银行也不愿给规模小、风险大、还贷能力弱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贷款,即使项目符合贷款条件,还存在贷款手续复杂、申请时间长的问题。另外,由于大学生创业项目风险较大,我国又没有相关的风险保障,创业一旦失败,就会负债累累,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帮助的难点。当前,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还存在地区差异问题,有的资金支持政策只偏向本地生源,不少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即使满足其他条件,却被挡在“本地生源”门槛之外,不能贷款而且项目计划、经营场地等还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层层审核。

   (四)政府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还没有政府牵头的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支持基金,地方性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也只在发达地区刚刚试水。现有的大学生创业支持投入计划与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国家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大学生创业的回报少、风险大的特点,导致各地在具体方案的制定上缺乏动力,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地方政府对于学生创业的支持也是雷声大雨点小,一些支持的行动还没有真正展开。

   二、发达国家对大学生创业进行资金支持的经验

   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支持计划启动较早,政府、投资机构、民间组织等推出了一系列多元化的帮助大学生创业筹集资金的政策和措施,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并在其他国家推广普及,积极推动大学生成功创业。

   (一)美国

   1983年,美国成立中小企业管理局,负责向包括大学生初创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提供一系列融资支持,包括贷款计划和投资计划。小企业管理局把帮助小企业创业者获得贷款作为其主要职责,但其很少提供直接贷款,而只是为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如,小企业管理局对75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提供总贷款额75%的担保,并适当延长还款期,最长的贷款偿还期为25年。另外,风险投资是美国大学生创业资金的又一重要来源。风险资本是指由专业投资人为快速成长且具有很大升值潜力的新兴公司提供的企业发展资金。风险资本通过购买股权、提供贷款或既购买股权又提供贷款的方式进入这些企业。美国作为世界上创业投资最发达的国家,有成熟的资本市场,风险投资资金充足,咨询服务机构齐全,因而,美国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如果通过高校商业计划竞赛脱颖而出,很容易得到风险投资。如,上世纪90年代由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5万美金商业计划竞赛”影响很大,每年都吸引众多风险投资家。在竞赛中通过专家评审的创业团队可获得5万美元的种子基金。[1]此类创业大赛逐渐推广到其他高校,在美国的大学生中形成了一股创业热潮。现在闻名全球的跨国公司苹果、思科等公司都是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另外,美国的大学几乎都设有创业教育基金,基金来源一般是企业或校友捐款、学生创业研究成果转化收益等,这些基金有力地支撑了大学生创业的开展。另外,美国设立了许多支持创业的基金会,如考夫曼创业流动基金、国家独立企业联合会等。这些基金会每年都会以商业计划大赛奖金、论文奖学金等多种形式向高校提供大量创业教育基金。

   (二)英国

   为扶持大学生创业,英国政府推出多种支持计划和创业基金。1983年,查尔斯王子倡导的英国王子基金启动了青年创业计划,带动和联合企业界和社会力量为青年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据统计,该计划平均每年帮助5000名英国青年创业,创业成功率在60%以上。1999年,为了推广和发展英国青年创业计划,英国王子基金和威尔士王子国际商业领袖论坛共同组建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整合国际资源,与基金会、公益组织、企业、个人等合作帮助青年创建企业。1998年,英国政府启动“大学生创业项目”,该项目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由政府、卫康基金、慈善基金会及各大学共同出资设立“大学挑战基金”,该基金共设有种子基金5000万英镑,其中政府出资2000万英镑。该基金的目的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启动资金。1999年,英国政府又设立“科学创业挑战基金”,为13个成功的科学创业中心提供5700万英镑的资助。2001年,启动“高等教育创新基金”,专为加强校企合作,还支持各大学内部师生的创业活动,如专利申请与保护、资金启动、公司筹建和市场开发等活动。此外,为解决大学生缺少贷款抵押品问题,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允许大学生创业者以优秀的商业计划书作为抵押品,通过风险投资和信贷体系贷款。[2]

   三、解决大学生创业筹资难问题的对策

   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筹集难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及社会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系统。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探索我国大学生创业资金筹集的多元途径。

   (一)政府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投入力度

   由于大学生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新渠道,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应树立扶持为主、盈利为辅的意识。设立国家青年创业基金,支持地方政府设立种子基金、大学生创业培训补贴、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补贴。特别要设立专项资金为贫困大学生群体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提供扶持,并为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出台优惠政策。而对于更加具体的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手段,需要针对不同个体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目前,有学者建议采取“三级扶助方式”方法,分层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一是无偿性扶助,对于所申请项目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实行无偿性扶助。二是贴息性扶助,主要针对普通初次创业青年,由基金和金融机构贷款配合,提供3至6个百分点的贴息贷款。三是一般性扶助,主要针对二次创业青年,由参与青年创业扶助的金融机构按照人民银行基准利率提供商业贷款。[3]

   (二)拓宽融资渠道

   对达不到金融机构贷款要求的大学生,突破传统的政府投入及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发展面向大学生创业者的公益型资助基金,采取资助———回报———再资助的资金循环利用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资助形式。政府和高校还可通过举办创业大赛等方式积极搭建平台向风险投资商推荐大学生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创业项目争取风险投资,让风险投资商和大学生共担风险。还可以建立以技术、专利入股的融资机制,大学生无需投入资金,而是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变成股份,注入企业生产过程,再通过商品买卖获得利润分成。大学生创业者融资创业的目的是希望将自己的技术和创意转化为赢利的工具,而投资者比较看重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针对大学生创业者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展的典当融资也可推广,与银行贷款相比,典当融资具有简便、快捷的优势,对客户的信用要求较低,适合大学生创业筹资。另外,对于初始资金不多、有合伙创业打算且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大学生可以尝试加盟连锁经营。借助连锁企业的品牌、技术、营销渠道,可以较少的投资、较低的门槛实现自主创业。

创业投融资计划篇4

其次是缺乏与外商有效的沟通。这种沟通不单是英语流利不流利,而是使用什么样的商务语言,这种符合国际惯例的商务沟通语言就是高质量的Businessplan(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它几乎包括反映投资者所有有兴趣的内容,从企业成长经历、管理团队、股权结构、产品服务、市场、营销、组织人事、财务、运营到融资方案。而国内流行的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两者有较大差距,有明显不同的着重点。如果国内招商单位只是写2-3页简短的可行性报告、或集中在技术工艺可行性而忽视市场与商业操作,这样是不能吸引外国投资者“眼球”的,只有内容详实、数据丰富、体系完整、装订精致的商业计划书才能吸引西方投资者,让他们看懂你的项目商业运作计划。看起来中国加入wto以后,应该从许多细部方面运用国际商务惯例,学会“如何撰写优秀的商业计划书”这一课应尽快补上。

商业计划是企业项目融通资金的必备资料与重要因素。

商业计划是一份全方位的项目计划,它从企业内部的人员,制度,管理,以及企业的产品,营销,市场等各个方面对即将展开的商业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筹划。商业计划是(国际)投资商慎审筛选项目的重要依据,他能帮助你找到投资方或者合作伙伴。因此,只有拥有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才能使你的融资需要成为现实,商业计划书的质量对你的项目融资至关重要。当然,如果您想高起点运转您的项目的话,您还得准备一份符合国际融资要求而且让投资商动心的英文商业计划书。如果您运用了先进的融资技术,您不仅能得到充实的资金,还可以同时得到来自发达国家与企业(投资商带来)的先进技术、品牌、管理经验与设备。

商业计划对企业的创业起步具有重要作用。

"凡事预则立,不予则废。"当你处于创业阶段,或者准备开展一项新的经营项目时,会面临大量繁杂的工作与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份科学而完备的商业计划。商业计划对你的项目设想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安排,让你知道你的设想是否可以实现?能从这个项目中获到底可以得多少回报?其市场究竟有多大?会有什么损失与风险?风险的防范是否可行?项目中还有谁发挥作用?等等。

商业计划也是项目实现顺利启动与有序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

商业计划可以使你有计划的开展商业活动,增加成功几率,减少失误。特别是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不可缺少的。此外,在经济高度多元化的当今,无论你打算以何种模式运作你的项目,你都必须准备一份动人而切实的商业计划,以充分吸引你未来的合作伙伴--投资商、银行、同行、有关政府与机构......。企业发展战略导向:

创业策划是创业成功的土壤。

良好的资本运营是企业婴儿期的优质营养。

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不断成功的保证。

发展方略是企业走向成熟的关键。

市场推广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没有市场就没有企业的生存。

企业上市是企业成功的标志之一。

居安思危,安全理财是企业永续经营的保证。

不能地低估没有法律顾问的风险。

创业投融资计划篇5

从宏观层面分析,1996年宏观经济“软着陆”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需求疲软和通货紧缩迹象持续交互强化的态势,经济增长率持续走低。为遏制经济下滑,中央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中财政投资的力度尤其大,1998年8月,由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同时相应增加1000亿元银行贷款,定向用于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中央直属储备粮库和经济实用房六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据国家计委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1998年12月31日,拨付到基础项目的投资资金总额为2210.5亿元,其中,国债专项资金627亿元,银行贷款533.5亿元,地方配套资金1050亿元。国债专项资金与银行贷款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比率为1∶2.53。1999年国家又增发600亿元的国债资金,除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外,采用财政贴息的办法,增加对重点工业、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支持。由此可见,为扩大内需,启动经济,财政筹集大量资金不断注入经济运行中,这部分投资运行的结果有两种:一是引发社会后续资金陆续进入经济运行中,经济步入良性循环;二是财政投资启动效率低,政府不得不继续注入财政资金,加大财政债务负担。针对我国经济运行现状,要形成第一种局面,必须创新财政投资体制,推动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

从微观层面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所有制构成和规模构成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国有经济的产出份额越来越小,非国有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支撑经济增长和有效吸纳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尽管如此,我国的投融资体制始终是以倾斜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间接投融资为主,产生一系列矛盾。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实现的经济增长和投资绩效不匹配。如全国75%的工业产值、90%以上的就业、80%左右的经济增长来自非国有部门,但效率。如对近年来国家预算内投资进行分析,政府投资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1995年涉及92个大类中的86个大类,1996年涉及88个大类,1997年仍涉及87个大类,其中约40%左右分布于竞争性、盈利性产业,甚至连餐饮业、娱乐服务业和旅游业等高竞争性行业也大量占有资金。国有企业的效益下滑严重,亏损严重,1998年比1997年,全年工业企业利润下滑17.0%,亏损企业多亏21.9%,年末产成品库存增长5.5%,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下降4.2%。三是银行呆坏帐增加。80年代以来,在以财政为主转向以银行为主的投融资体制下,国有银行成为集中低成本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的信用工具,政策性贷款占国有银行贷款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并且70%~80%的贷款给了效益差的国有企业,国有银行也因此背负了沉重的不良资产。据官方估计,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贷款总额的20%~25%,其中已确定不能收回的呆帐为贷款总额的6%~8%。针对以上问题,为适应企业所有制结构和效益结构的变化,促进国有企业(包括银行)的改革和走出困境,财政投融资体制创新势在必行。

二、财政投融资体制创新的实质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投融资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利用和发展,成为国家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投融资和调控手段。如日本,财政投融资始于明治时期,二战后,日本面临着两个突出问题,即如何尽快实现经济独立和解决大量失业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大量资金,这仅仅依靠民间投资的力量,是难于满足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项目来说,由于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当时还较分散弱小的私人资本无力顾及,而政府的财政预算能够用于投资的部分也很有限。为此,政府开始通过大藏省的资金运用部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投资,从而使财政投融资得以很快发展。从1953年的3228亿日元扩大到1993年的36兆日元,财政投融资计划总额相当于中央财政一般会计预算总规模的1/2,与一般会计预算中一般支出的规模接近。财政投融资的发展对日本的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着眼长期经济发展,贯彻国家政策,调整产业政策,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二是通过大量认购国债和地方债券,有效弥补国家财政预算资金的不足;三是调整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四是通过对基础产业、公共设施等部门的贷款,成为民间资本的补充,通过扶持开发新产业和新工业基地建设,为民间金融资本投资开辟了新市场。

借鉴日本的财政投融资经验,首先,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创新,不是回归“大财政”,而是在重视资本市场投融资的基础上,发挥财政投融资的独特作用:(1)发挥财政直接投融资的杠杆作用,即用财政对基础产业等的适度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人们普遍认为,政府直接投资对私人资本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但这适应于竞争性领域。对于投资收益小、社会效益大的非竞争性领域,如果没有政府直接投资搞基础建设,如通路、通电和通水等,减低企业的创业投资成本,就不可能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从这种意义上讲,政府对公共产品的直接投资,对社会投资具有“挤入效应”。(2)发挥财政投融资的先导作用。即要通过政府作出统一的财政计划和投资等手段,促进国家高科技的发展。如美国政府在二战中组织实施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耗资20多亿美元,动员了12.5万多工作人员参加。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政府投资达300亿美元,40万人和近万家公司以及120多家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研究和开发。80年代以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欧洲共同体的“尤里卡计划”,日本政府制定的“振兴科技发展计划”等,这些计划的开发和组织实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又带动国家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造。一个国家的领先科技和先导产业,往往需要利用政府统一的90%的资产、70%的贷款仍给了国有企业。二是国有企业投资布局广,缺乏财政计划和投资来领航,否则,分散的社会资本自身是无法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换代的历史任务的。(3)发挥财政投融资促进产业优化的作用。产业的优化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产业合理化,中心是解决现有产业的重组和关联产业的协调问题;二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中心是解决新兴产业或先导产业的发展和现有产业技术结构问题;三是产业组织合理化,中心是解决企业规模结构,特别是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市场经济中,产业优化的主体应是企业自身,但一定要得到政府的扶持,政府要加大对国家鼓励发展产业的资金支持,如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财政贴息和贷款担保;适当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增值税税率,或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固定资产设备投资实施抵扣;有选择地使用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税收优惠等,引导原有企业二次创业和产业升级等。

其次,创新的财政投融资体制不同于计划体制下的投融资体制。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财政投融资的功能定位上,创新的财政投融资的规模和范围被控制在不妨碍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基础性手段的限度内,成为矫正和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低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

二是财政投融资活动方式上,创新的财政投融资活动虽然也要借助于政府的威力,但要尽可能采用市场方式运作,如招投标、资信等级管理等。三是财政投融资资金来源上,创新的财政投融资资金来源要突破单一的财政预算安排,拓展多元化的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国内外债券、国内外贷款等。

第三,创新的财政投融资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财政支付活动。虽然创新的财政投融资活动也是从属于财政收支活动,但只有以资金支付为起点,以厂房建成、设备安装完毕、生产经营活动开始等资本新增,或者说是生产条件的具体形成为结束的过程,才算是财政投融资活动,否则,如果只有货币价值形态的支付活动,而没有形成社会生产条件,只能算是一般的财政的支付活动,而不是财政的投融资活动。

第四,创新的财政投融资活动不同于一般的信用活动。虽然财政投融资是信用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它以政府信用筹集资金,在资金运用上体现出政策性和有偿性的高度统一。即财政通过发行各种公债和金融债券、国家预算安排等来源筹集到的资金,在投资上主要是贯彻实施政府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但要求收回本金并收取一定的使用费用。

三、财政投融资体制创新的内容

1.财政投融资制度创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财政”,名义上的集权管理,已被实质上各地区、各部门所肢解,各部门、各地区在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的驱动下,投资盲目扩张,并倒逼中央政府投资的扩张。在转轨时期,财政的不断“放权让利”,不但削弱了财政对国民经济的投融资能力,也使财政和金融职能错位,国有银行成为“第二财政”,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盲目投融资,不断积累着“投资取向与市场需求相悖———企业效益降低———银行呆坏帐增加”的过程。尤其是目前,在政府预算投入不足,专业银行转向盈利性投资的空缺中,更是没有哪一方能承担起统筹经济建设的重任。因此,财政投融资制度的创新,在于重建集权化的财政投融资体系,即严格按照公共需要和宏观政策意图,把每年的各项财政投融资来源,及资金使用规模、具体使用项目、各项资金使用的条件和使用收费等等,都象国家预算一样,明细编入计划,即财政投融资预算。这种预算与政府公共预算不同点在于,财政投融资预算编制计划后,只送国务院批准,呈人代会备案,人代会只对计划实施日常监督,而不审批,以保持投融资运作的灵活性。同时,财政投融资预算的实施,要通过资金委托———资金管理———资金运用三分离的投融资体系,明确委托———关系,确立人格化的投融资主体和监督主体,使资金的供、管、用之间产权清晰、责权明确,任何一环都不能无偿动用资金。

2.财政投融资活动创新。财政投融资活动范围不限于国有经济,而是不论经济成分,只要是公共需要或宏观政策调控需要,都可以直接投融资或间接投融资,具体为:(1)纯公益性的项目,如国防、生态、环保、防洪排涝、文教、医疗保健、城市道路等,属于按国家预算安排项目,产出服务无偿提供,连日常经营费用和修理费用也要从外部补充。(2)提供准公共品的项目,财政投融资的原则是,内资以债券、Boo(建设—拥有—经营)、Boot(建设—拥有—经营—移交)和ppp(私人建设—政府租赁—私人经营)为主,外资以tot(移交—经营—移交)为主。如以巨大的基础设施存量资产的未来收益为保证,发行行业(电力、水利、交通等)债券;以特许权经营方式向民间或国外开放基础设施市场等。(3)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先导产业、自然垄断、风险和不确定性大的领域,财政要直接投融资于基础性研究和开发活动,同时扶持大企业,推动科研院校与大企业的合作开发,建立起以国有大企业为依托的投融资体系。(4)一般性行业,财政的投融资要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紧密相接,国有企业要依托大公司、大集团的力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即要退出资金规模和技术要求不高、进入壁垒较小的行业和产品生产领域,要扶持支持并把资金集中到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自然垄断型和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大公司、大集团。但应注意,在一些衰退产业,特别是资源枯竭性产业,但又是国计民生需要的产业,应主要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投融资,扶持企业重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3.财政投融资机制创新。在市场经济中,投融资的低效率是制约经济高效益运行的源头。因此,提高财政投融资效率,是财政投融资创新的核心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起效率型的财政投融资机制:(1)动态的资金流动机制。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财政投融资活动范围和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目前的一些垄断企业,可能是未来竞争激烈的非垄断行业,所以,财政投融资的领域不能固定在某一行业或产业,而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如对一些新兴的产业或先导产业,政府首先要加大对其基础性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投融资,等新兴产业或行业一旦形成生产能力,以政府为主的投融资要让位于以企业为主的市场投融资,政府要依托已经进入该产业或行业、并达到规模经济要求的企业进行投融资,并创造条件和扶持社会资本的规范进入。而这时,财政投融资的重点又要转移到新的新兴产业或先导产业。(2)多层次的财政投融资风险责任分担机制。财政投融资最大的风险源自财政投融资的产权责任模糊。财政投融资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投融资主体,是来源于政府的政权行使者和国有经济的代表者双元身份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双重职能,这双元身份和双重职能在具体实施中,容易被简单地运用行政手段所混淆,致使财政投融资活动与行政权力结合在一起,产生低效率和腐败。因此,为减小财政投融资风险,要通过委托和关系,明确资金托管、资金管理和资金运用三个层次的产权关系,落实各个投资主体的责权利,形成e.C.菲吕博腾所定论的产权机理,即“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对与他人时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它与其他之间相互关系,或承担不遵守这种关系的成本。”(3)财政投融资和市场投融资的协调机制。这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财政投融资活动要严格遵照市场经济的信用原则,对财政投融资资金进行流动性、安全性管理。具体在现实中,财政投融资不能唯成分论,凡是国有经济,就“撒胡椒粉”式地实施平均主义投融资,或对已经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仍一味地“扶贫帮困”,发放“安定团结”贷款等。而要以社会经济效益高低来决定投融资领域,凡是能够支撑经济增长的要素,无论是什么经济成分,只要是符合财政投融资扶持的条件,财政投融资都可进入,尤其要选优择强扶持,从整体上增强我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虽然财政投融资体制强调自上而下一致的政策导向机制,但必须借助市场投融资体制,实施市场化的投融资活动。同时,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导向,要对市场投融资的方向、规模、时间发挥引导效应,使市场投融资逐步纳入到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轨道上,减少盲目性和短视行为。三是在投融资项目选择上,市场投融资活动要优先参与竞争,凡是适应从其他来源获得资金的项目,财政投融资活动不应向其提供资金,要把有限的财政投融资集中安排到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但经济效益外溢、投资规模巨大、风险高、个别资本难于或不愿意承担的低效益或根本无效益的领域。而且,在必须使用财政投融资扶持和发展的领域,财政投融资要注意更多体现政府的经济长期战略,注重宏观平衡和结构均衡领域。

四、财政投融资体制创新的基础条件

创业投融资计划篇6

关键词:政府投融资政策措施启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217-02

近年来,合肥市在加强政府性投融资管理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不断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积极探索优化投融资机制,以合肥市为主体,推动城市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加快城市新区建设,城市的承载能力和新老城区建设得到快速提高,互促共进态势进一步增强。

一、合肥市投融资管理的有关措施

1.创新政府投融资管理模式。实行决策、管理、执行、监督相分离。成立合肥市投融资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作为投融资管理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投融资管理委员会对投融资实行统一管理,负责审定投融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决策投融资工作的重大事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委员会主任和第一副主任,市政府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成立合肥市投融资管理中心,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政府债务统一收归市投融资中心,实行统借统还,归口管理,同时负责编制市本级年度政府投融资计划。强化执行机制,搭建政府投融资平台。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政府投融资平台负责政府性项目的统一融资。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合肥市财政、审计、监察部门作为投融资管理的监督层,负责对投融资行为进行监督,并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实行全面跟踪审计。

2.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2006年5月,合肥市通过资源整合,将原分属不同部门的合肥城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肥市建设投资公司、合肥市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并重组为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具体从事城市建设资金筹集、使用、管理,代表政府运营、管理城市基础设施资产,市财政注入现金5亿元,通过整合,市建投集团注册资本达到96.03亿元。随后,政府又采取不断注入优质资产等方式,提高建投集团融资能力。截至2011年底,集团(合并报表)总资产达478.11亿元,净资产267.16亿元,下辖合肥百货、丰乐种业两个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3.同步推进相关配套改革。成立合肥市招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整合组建市招标投标管理中心,作为市政府统一的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及国有资产交易必须通过市招投标中心办理,所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严格执行“有效最低价”制度。成立合肥市土地储备中心。由政府直接管理土地一级市场,对经营性用地出让一律拍卖,确保土地增值收益集中在政府手中。严格工程建设过程中变更审批,所有工程变更,必须严格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实行项目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对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实行责任追究,实行“黑名单”制度。

4.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六分开”管理体制。对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立项、招标、投资、建设实行“六分开”。市规划局具体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建委负责项目综合设计,发改委审核立项,市招投标中心统一负责项目的招标建设,市建投集团统一核拨资金,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组织施工,审计局负责决算审计。六环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相互监督,大大提升了城市基础实施项目的可控性、科学性和严谨性。

5.建立数字模型预测政府债务风险。合肥市投融资管理中心创新设计一套债务风险控制模型,通过分析未来年度还本付息总额与未来年度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财力总额,计算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进而建立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测算模型。模型按照每年综合财力安排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量,结合当年政府财政收入情况、政府债务年限、具体的债务期限结构、利率水平,对全市的总体债务规模进行测算,以此指导政府年度投融资计划安排,科学预估未来年度政府债务合理规模与控制规模,从而为政府提供动态评估和预测。

6.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机制。建立政府债务动态管理机制和预警机制。市投融资管理中心通过项目管理、报表统计、信息查询、经济指标及风险预警管理等,实现对全市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筹集、结构和安全性进行动态预警和评估,确保政府债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009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合肥市政府债务管理暂行办法》(合政〔2009〕124号),进一步规范政府债务举借、使用、偿还行为,对全市各级融资平台债务举借实行计划管理,要求各级政府和融资平台公司统筹安排投资及融资活动,按照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要求,所有平台、县区的融资和债务管理必须确保在警戒线下运作。加强对贷款的期限管理。在充分做好偿债准备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融资成本,通过优化债务结构以降低债务负担。通过整合提升融资平台综合实力,创新融资模式等方式,实现低成本融资(低于基准利率5%~10%);实现融资结构由短期贷款为主向中长期贷款为主的转变,全面优化了政府债务期限结构,债务还款实现了年度均衡化,避免了流动性风险,科学规避还款高峰,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7.积极创新融资方式。改革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增加建投集团现金流,提升建投集团融资能力。积极争取开行、亚行、世行、外国政府贷款,共争取开行169.67亿元授信额度,亚行1.5亿美元城市环境治理贷款。2008年12月与国家开发银行又签订新一轮300亿元额度金融合作备忘录。加强与商业银行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实现项目融资分别与工商银行、建行、光大银行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保障大建设资金需求。建立偿债基金,解决县区贷款担保问题。2008年4月,市投融资管理中心与徽商银行签订了偿债基金协议,采取由投融资中心在徽商银行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偿债基金的方式,由徽商银行给市县区基础设施建设28亿元授信额度。实行资产证券化,发行企业债券及集合信托产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分别于2006年、2008年和2009年成功发行第一期10年期10亿元企业债券、第二期17亿元企业债券和第三期20亿元企业债券。2009年先后发行四批共2.5亿元“滨湖·春晓”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计划,惠及99户中小企业。

二、创新投融资方式取得的成效

合肥市实行投融资改革以来,针对城市建设管理集立项、建设、融资、拨付、决算一体,融资平台规模小、方式单一、主体分散,投融资规模难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弊端进行了系统改革,构建了全新的投融资管理体制,为加快城市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建立了决策、管理、执行、监督相分离的投融资管理体系,确立了项目规划、立项、招标、融资、建设、审计相分离、相制约的城市建设管理体系。打破了建设资金瓶颈,确保了建设资金需要。合肥市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构建了城市发展的框架,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增强了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合肥市“十一五”期间共筹资581.62亿元,其中财政性资金225.92亿元,金融市场融资355.7亿元,建设支出412.32亿元,有力保障了城市建设。债务管理透明,还款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合肥市建立项目中长期融资制度,改变了过去以流动资金融资为主,财政当期还款压力过大的局面,同时通过建立科学测算模型,合理测算债务合理规模与可控规模,实现了债务还款年度的均衡化、科学化。有效降低融资成本,节约了建设资金。合肥市通过创新融资方式、优化融资结构,在国家基准利率基础上实现项目融资利率下浮(总体下浮5%~10%),有效减低了资金成本。2007—2010年,合肥市招投标中心共完成2610个项目招标工作,项目预算价480.09亿元,中标金额328.95亿元,节约资金151.14亿元,极大地节约了建设资金。

三、加强河南省政府投融资管理的具体建议

1.加强投融资制度建设。借鉴合肥市政府性投融资有效管理模式和办法,河南省应及早着手加强投融资管理的有关制度建设,规范投融资工作,确保资金合理规范使用,防范、控制风险。有关制度包括项目单位的机构设置、议事规则、运行章程和项目资金筹措、使用、监督、评估等方面。同时,要统筹兼顾,着眼长远,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2.科学构建政府投融资管理体系。为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杠杆作用,防范财政风险,笔者建议:一是建立决策机制。成立河南省投融资管理委员会,作为投融资管理的决策层对河南省投融资工作统一进行管理,同时负责审定投融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及决策投融资工作重大事项。投融资管委会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和第一副主任,以充分发挥政府在整个投融资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二是健全管理体制。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管理的政府债务统一收归河南省直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国资中心”)。国资中心对河南省省直单位政府性债务实行“借、用、还”一体化管理,并试行项目融资计划管理。即每年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单位提交的融资计划进行审核并上报省投融资管委会备案,国资中心根据投融资管委会的融资计划批复作为融资依据。把“政府主导、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理念始终贯穿城建投融资管理各个环节。三是完善监督机制。河南省财政、审计、监察部门作为投融资管理的监督层,负责对投融资行为进行监督,并对政府投融资筹措、使用、管理全面跟踪审计。四是实行投融资资金“双控”管理。借鉴合肥市管理经验,对政府投融资资金实行省财政和项目单位“双控”管理模式。即项目单位会商省财政厅国库支付局在银行开设“双控”账户,账户及付款审核的主体为项目单位。项目单位支付款项时,经内部审批程序后送达国库支付局进行复核,省财政认定付款事项合法合规、资料齐全后加盖印鉴,由项目单位通过银行对“双控”资金进行直接支付。

3.做大做实投融资平台。一是将河南省五大投融资企业(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水利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河南省中小企业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统一整合到河南省豫资城乡投资发展公司(以下简称“豫资公司”)之下,提升投融资能力和偿债水平。二是通过不断充实豫资公司资本金、注入优质资产、土地等方式提高豫资公司风险防范和盈利能力,努力拓展融资新途径、新方法。借鉴合肥市建投集团入股上市公司模式,采取豫资公司控股或入股上市公司等形式以壮大豫资公司实力、提高融资能力。三是改革投融资公司内部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实现企业盈利和债务偿还的统一。

4.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管理。借鉴合肥市做法,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结构和风险状况加大动态管理力度,尤其是加强对债务到期偿还的管理。一是建立政府债务动态管理和预警机制。国资中心要建立并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以便实时动态掌握资金变动情况。通过对资金筹集、使用及政府性债务的全面统计分析,实现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和安全性进行动态预警和评估,确保政府债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二是努力拓展政府债务归还渠道,规避违约风险。对财政部门直接偿还的政府性债务以及历年工程欠款,在财政预算以及超收中安排资金归还的基础上,再从土地储备中心储备的土地收益和国有资产收益中安排偿还资金,规避违约风险。三是加强对贷款的期限管理。在充分做好偿债准备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债务结构以降低债务负担。借鉴合肥市有关经验,建议通过不断整合提升豫资公司综合实力、创新融资模式等手段,实现低成本融资(低于基准利率5%~10%)和融资结构由短期贷款为主向中长期贷款为主的转变,全面优化政府债务期限结构,科学规避还款高峰,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5.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建议河南省大力培育豫资公司,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一是改革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增加豫资公司现金流,提升融资能力。二是继续积极争取农开行、开行、亚行、世行及外国政府贷款。三是加强豫资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拓宽融资渠道,与各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保障资金需求。四是建立偿债基金,解决贷款担保问题。国资中心要努力与各商业银行签订偿债基金协议,采取国资中心在银行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偿债基金方式,由各银行给豫资公司筹措资金增加授信额度。五是鼓励豫资公司采取吸引信托基金、企业股权融资、发行企业债券、投资补助、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募集建设资金。六是鼓励豫资公司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强与商业银行合作,拓宽融资渠道,盘活资源,探索建立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商业性基础设施开发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增加直接融资比重和规模。

6.科学设计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模型。借鉴合肥市风险控制测算模型成熟经验,建议由河南省国资中心负责设计债务风险控制模型,模型按照河南省每年综合财力安排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量,结合当年政府财政收入情况、政府债务年限、具体的债务期限结构、利率水平,对全省的总体债务规模进行测算,以此指导政府年度投融资计划安排,科学预估未来年度政府债务合理规模与控制规模,从而为政府提供动态评估和预测。

7.强化政府投融资金绩效管理。省财政、审计、监察部门根据有关制度成立绩效管理处室和跟踪审计处室,对项目单位进行绩效管理和全程审计。项目实施单位按照工程季度每3个月进行项目绩效自评并报省投融资管理委员会,省投融资管委会进行审核并对项目单位融资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报告省委、省政府,同时将绩效评价作为项目单位及相关人员奖罚参考依据。对在绩效评价过程中成绩比较高的项目,将其做法和经验在其他项目管理中进行推广,对绩效评价成绩低、存在不规范行为的项目通报批评,并进一步追究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锐(导师:陆道平.)多元化筹措城市建设资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9

创业投融资计划篇7

当你下了创业决定之后,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准备一份创业计划书,创业就像盖房子一样,如果你想建房子总不能看到空地就直接开工,创业计划是你事业的蓝图,就像盖房子的建筑图纸一样重要。

创业为什么要写计划书?

对初创的风险企业来说,创业计划书的作用尤为重要,一个酝酿中的项目,往往很模糊,通过制订创业计划书,能让创业者对创业项目有更清晰的认识。创业计划书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一份好的创业计划书会增加让你得到投资的几率,从而去保持运作和扩张。

创业计划是创业者叩响投资者大门的“敲门砖”,是创业者计划创立项目的书面摘要,一份优秀的创业计划书往往会使创业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跟着小创一起来看看金牌创业计划书要怎么写吧!

摘要

首先,把最主要的东西做成一个1—2页的摘要,放在创业计划书的前面。计划摘要相当于公司创业计划的封面,投资者首先看到的就是摘要,好的摘要更能吸引投资者的兴趣。如果需要,你也可以准备一件产品模型来增加说服力。

整体风格

创业计划书整体风格需简洁、美观、传递信息明,最好用ppt制作,不超过20页,适合15-20分钟的演讲,版式风格要统一,颜色不超过3种(主色,搭配色,重点突出色),文字内容不易过多,搭配“图片+图表”来更清晰的展示问题,图片要画质清晰,图表需制作精准,数据准确、易识别。

内容规划

1.项目概况

用简洁清晰的一句话概括项目进入的是什么行业,卖什么产品(或服务),解决什么问题,目的是让投资人很直观的了解你现在做的事情。关于产品介绍的说明要准确,也要通俗易懂,使不是专业人员的投资者也能明白。

2.产品服务和优势

概述你的产品和服务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色,你的产品跟竞争者有什么差异,解决了用户哪些需求(需求要合理且强烈),这样才更能体现产品价值所在。

3.行业分析

进行分析整个行业现状目的是告诉投资人产品在行业内所担任角色的重要性。行业分析最好能分别列出行业痛点的关键词并加以解释分析。

4.竞品分析

分析竞品主要是为突出产品的优势和差异化,主要内容有:列出竞品、分别分析各自优势、劣势和差异。

商业模式最重要的是可行性,能否产生收入和利润。创业计划书要清晰明了的描述项目运转情况及盈利模式,再用一两句话说清楚项目目前是否有盈利,如果有,用数据图表证明,如果没有,请注明何时会以怎么样的方式盈利。

6.运营现状

此部分用尽可能多用图表展示出项目运营的进展及数据。

进展:如:开发阶段/正式阶段/已有数据。

数据:如:用户量/活跃度/交易额/留存率等。

7.核心团队

在项目的最初阶段,团队是获得融资的一项关键考核指标。创业计划书中核心团队成员介绍不易过多,2-4人最为合适,描述信息包括团队成员的核心竞争力、过往职业背景、重点突出担任角色的匹配度等等。

8.融资计划

此处需要尽可能清楚的写明所需融资额度、出让股权、资金用途、是否有过往融资经历。

9.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的作用一是为创业者自己梳理思路,二是为投资人表明公司接下来的发展路线清晰、明确,内容包括:产品线的拓展、新市场的进入、对外合作的战略、营销推广手段等,这样才能清楚表明公司目标及未来走向,增强投资人对项目的信心。

创业投融资计划篇8

新时期的社会竞争逐渐加剧,企业的金融投资管理力度己经发展成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投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强化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策略是保障企业金融投资管理项目高效、恰当的重要方法。文章对新时期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策略进行创新型分析。

关键词:

新时期;金融投资;管理策略;创新

新时期的经济发展要求技加强经济体制变革,而当前的企业金融管理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当前的企业融资方式和投资管理方式均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金融投资是企业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方式,在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也是当前金融投资管理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完善金融管理体系

企业金融投资管理设计的内容较多,管理的体系较为复杂,企业的金融管理体系的步骤主要是先确定投资的策略,然后进行投资分析和投资组建,随后对投资组合进行修正最后管理投资组合业绩。其中,确定投资投资策略是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首要任务。企业金融投资策略的确定必须要在把握市场情形的基础上,并对企鹅也的发展具有明确的显著作用。企业需要具有良好的金融风险投资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金融投资管理机制,并不断改善自身对金融投资管理的风险防范能力。

二、合理制定金融投资计划

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起点是建立金融投资计划,是投资管理其他工作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如果企业的金融投资计划或政策选择不当,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企业在制定投资计划时,需要对企业的发展需要、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现实进行综合考虑。当前,证券、基金以及衍生金融资产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均存在风险。因此,需要企业在制定投资计划之前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通过风险的保留、转移、消除以及损失控制等方面的措施,减少金融投资风险。切记不可盲目投资,对于投资的计划应作出全面认真的分析。

三、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工作

企业的金融预算管理涉及到内部管理工作的各个阶段。明确责任、权利、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各部门、员工进行合理分工,遵循企业金融管理的原则。根据企业的年度收支状况、成本或费用对金融投资的的利益进行预测。在金融投资进行管理的同时,预测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金融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其他各项企业活动,必须加强预算管理。企业领导、从事预算编制财会人员都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预算管理意识,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以应对不增加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同时,做好企业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坚持预算管理的可靠性、合规性、统一性以及完整性原则,并做好预算的监督工作。预算的制定需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并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实际进行独创性的设置。对于财务管理人员以及财务预算制定人员的额法制观念应不断强化,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例如《会计法》、《预算法》。通过知识培训完善工作人员金融投资与预算法律理论知识体系步完善。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工作的管理责任制,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把预算管理责任落实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各个环节,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促进责任制的完善与落实。

四、加强对金融投资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是否能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所取得的利益与人才有着紧密的联系。高素质的企业金融管理人才在管理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必须要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企业良好的金融投资管理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撑,确保企业金融投资的正确方向。可加强培训机制建设,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金融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不断强化金融投资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能力,提高金融投资分析的准确性。通过培训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金融投资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良好帮助通过专业化的培训提高金融投资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通过招聘等方式引进优秀的金融管理人才,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方式,完善企业人才发展和晋升制度,给优秀的人才创建充足的发展空间。可以采取提高薪酬水平、增加福利待遇的方式增强企业对优秀金融投资管理人才的吸引力。通过人才培养提高金融管理工作的软实力,最终实现金融投资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五、小结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完善金融管理工作体系,制定合理的金融投资计划、加强金融预算和人才培养,从而全面提高金融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唐俊波.新时期企业金融投资策略之创新思考[J].时代金融(中旬),2015,(9):124,126.

[2]许靖.试论企业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及其实践[J].卷宗,2015,(7):252-253.

创业投融资计划篇9

   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高度活跃,孕育着众多新兴创业企业。同时,长三角民间资本雄厚,民众投资意识较强,国内外私募股权基金纷纷将业务拓展至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最早引入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制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发展迅速,正逐步成为全国私募股权基金的聚集地。主要表现在:

   (一)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获投比重显着,增长势头强劲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投资发生较为密集,上海、浙江和江苏分别获投65、49、47起,合计案例占全国交易总数的23.2%;在融资规模上,江苏省以36.73亿美元位居次席,上海和浙江分列第四、五位,三地共吸引私募股权投资74.8亿美元,占全国私募基金投资总额的27.1%。从动态比较来看,长三角地区获得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和投资规模在2011年均有大幅提升,地区私募股权投资交易案例同比增加77%,上海、江苏和浙江获投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51、4.12和5.54倍,长三角地区合计融资规模是2010年的4倍之多。据不完全统计数据,2012年前11个月,长三角地区共发生私募股权投资案例157起,涉及金额70.45亿美元,案例占比和金额占比分别上升至25.2%和39.5%,凸显长三角地区作为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洼地。

   (二)长三角近半数创业板企业获pe/VC支持,全国占比显着2009年10月23日,深圳创业板正式启动,这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快速发展。作为私募股权投资最主要的退出渠道,创业板的存在有助于创投行业实现良性循环。从地域角度看,在创业板推出后的两年时间内,北京和深圳地区创业板获pe/VC支持的上市企业数量分别为24家和21家,占总数的16.3%和14.3%,位列第一、第二位;长三角地区,浙江、江苏和上海在创业板上市企业中获pe/VC支持的各有13家、13家和8家,合计获得pe/VC支持的企业数量占长三角地区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46.0%,占全国创业板中pe/VC支持上市公司总数的23.1%。私募股权投资正在迅速成为长三角地区发掘企业价值、创造资本神话的重要力量。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迅速,正逐渐成为私募股权投资的前沿阵地。但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私募股权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行业投向情况,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资便利是否得到有效识别,成为检验私募股权投资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成效的重要参考。

   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投资的行业流向

   本文对公布的私募股权融资事件进行逐条的审核筛选,按照各获投企业的注册地和所属行业整理出长三角地区获得私募股权投资企业的行业分布信息,并统计出各获投行业的发生案例和融资规模。本文所采取的行业属性划分标准主要参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将样本公司划分为23个行业。鉴于统计的私募股权投资交易涉及到人民币、美元、港币、欧元等不同标的币种,作者按照融资事件发生当天汇率收盘比价将其统一换算为人民币金额。样本区间为2009年12月1日-2011年12月1日,所有数据均取自winD数据库。

   (一)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私募股权基金高频投资领域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投资事件行业分布的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样本期内长三角地区共发生私募股权投资事件436起,其中,机械、装备、仪表,信息技术业,节能环保、新材料分别以60起、48起和39起投资事件成为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投资频率最高的前三位行业,社会服务业领域同样受到私募股权基金的青睐,获投37起。其他获投频率较高的行业依次还有金属、非金属,电子商务,电子器件设备,互联网,医药、生物制品,传播与文化产业。采掘、建筑业,房地产,电力、煤气及水的供应等传统行业获投交易发生较少,均仅获投2起。

   (二)现代服务业、医药、生物制品和先进制造业成为私募股权投资的主要集聚地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投资规模的行业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据已公布数据统计发现,在样本期内长三角各行业共获私募股权投资579.3亿元人民币。其中,电子商务以119.6亿元融资规模成为私募股权投资的首要集聚地。此外,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贸易,医药、生物制品行业的融资金额均超过40亿元,同样构成私募股权投资长三角地区的重点领域。相比之下,电力、煤气及水的供应,教育培训,纺织、服装、皮毛,木材、家具等行业在私募股权市场的融资规模明显较少。

   (三)各行业获投频率与融资占比匹配参差,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策略分化显着为了检验长三角地区私募股权投资案例与规模的匹配效率,我们构造长三角地区各行业私募股权资金获投频率与融资占比的值指标:获投频率-获投比重,并从侧面分析私募股权基金在长三角地区各行业间投资频率和投资比重的布局特征。若偏差超过一定区间范围,说明该行业私募股权获投频率与融资规模之间存在错配。正偏差过大表明该行业通过高频率的投资事件却仅获得较低比重的融资;负偏差过大则表明该行业通过较少的投资交易就能够融通到相对充足的资金。如图4所示,选定偏差范围[-5%,5%]为基准区间,电子商务(-14%),房地产(-8.92%),金融、保险业(-8.77%),批发和零售业(-5.47%)四个行业指标偏差均超出基准区间的下界,说明私募股权基金对这些行业的投资特征是“低频率匹配高金额”,即这些行业通过少量的融资机会就能实现较好的融资效率。鉴于网上零售贸易带动电子商务较为稳健的投资前景,以及房地产,金融、保险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资金需求特征,私募股权基金对这类行业的单笔投资规模较大不难理解。

   同时,信息技术业(8.04%),机械、设备、仪表(7.79%),清洁环保、新材料(5.71%)三个行业的指标偏差均超出基准区间的上界,说明虽然这些行业的获投频率较高,但融资规模却没有相应地很突出,实际融资效率不足。也从侧面反映出私募股权基金对这些行业的投资策略出现分化,表现出“高频率匹配低金额”的投资特征。

   主要结论

   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中资源重点发展代表国家竞争力和话语权的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争当价值链的“链主”。私募股权投资对长三角经济转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发展地区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效应。分行业统计结果表明:

   (一)私募股权基金投向能够与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方向保持较好的一致性首先,从投资案例上看,信息技术、清洁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行业,以精密机械、高端装备和电子配件(半导体)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以及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成为私募股权基金的高频投资领域。其次,在融资规模上,现代服务业成为私募股权投资的主要领域,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房地产、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占据地区融资总量的半壁江山。总体上较之传统金融业态,私募股权基金能够更为关注目标企业的成长性和自主创新能力,在融资过程中,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得到有效的识别,应当对私募股权投资作用于长三角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效应给予较高的肯定。

   (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策略依旧较为谨慎,转型升级的推动效应仍未完全释放统计结果还表明,信息技术、清洁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行业的融资优势并不显着,主要表现为“高频率匹配低金额”融资特征,虽然这些行业获投频率较高,但融资比重尚未匹配。鉴于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在成长初期或者重大技术研发阶段,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加之战略性新兴产业良好的行业前景,宏观层面积极的政策推进,私募股权基金对于这些行业单笔投资规模不足的事实的确值得关注。这也引发我们猜测私募股权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策略———表面上响应宏观产业政策导向,实际上却象征性地、试探性地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最终投资规模尚待夯实。这种投资行为短期化、波动化,甚至畏缩不前,直接削弱了私募股权投资对于长三角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效应。

   政策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充分发挥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独特作用,支撑长三角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升级,本文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私募行业监管规范以及货币金融环境等方面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创业投融资计划篇10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

硅谷经验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尤为重要,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经济的推动者。曾有一项调查这样断言,美国电子产业在上世纪的迅速发展,完全得益于当时美国完善的资本市场。

早在2006年,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关村开始建设有“新三版”之称的“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代办转让系统”,为中关村中小企业构建“场外”股权流通转让交易平台。科技部于2009年颁布的《关于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新三板”的全面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转让系统的相关制度,加快扩大在国家高新区进行试点”。

更为业界所关注的是,“十年怀胎”的中国创业板也已落地,在创业板开张仅半年多的时间,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达到了70家。

2009年3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颁布,正是中国证监会给中国创业板的一纸“准生证”,在其6章58条的详尽条款中,证监会对拟到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发行条件、发行程序、信息披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全部进行了详细规定。

《办法》规定,到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企业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可以看到,与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市场“低门槛”和“高成长”的特性,对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尤为适合。事实也证明,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对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上风险资本效能,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了多方位有效的金融制度安排。

推动金融创新,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由科技部等部门牵头发起的2007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以下简称“07中关村”),被业界视为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企业在债券市场上获取“发言权”的破冰之举。

众所周知,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新颖性和不确定性,受到发行规模和信用等级严格考量的债务融资模式,对高新技术企业接纳程度极其有限。就集合债券模式而言,实际上,“07中关村”由国家开发银行提供再担保服务,而后由于银行对企业债的担保业务被叫停,导致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信用增级缺位,“07中关村”被继续复制的空间大幅缩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在债券市场上,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打包”融资的模式依旧可圈可点。

直到2009年,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8〕第1号),中国银行间市场协会制定颁布《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业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打包”融资随即有了一条绿色通道。

《指引》进一步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上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发行和流通。《指引》为集合票据制定了标准,明确指出,集合票据是2个(含)以上、10个(含)以下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统一产品设计、统一券种冠名、统一信用增进、统一发行注册方式共同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当年11月25日,银行间债券市场首只集合票据,由北京银行主承销的“北京市顺义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成功发行;以后中关村高科技中小企业2010年集合票据上市发行……种种迹象表明,与集合债券相比,集合票据正在成为一项发行灵活度更高,政策空间更大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债务“打包”融资工具。

构建金融保障体系,险资护航高新技术产业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科技部与中国保监会于2006年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组织开发科技保险险种,并积极创新科技保险发展模式。

据资料显示,在2007至2008年间,科技部与保监会在支持政策比较具体、条件比较成熟的城市率先开展试点。先后推出两批共12个国家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包括北京、天津、重庆、武汉、深圳和苏州高新区等。

由地方科技部门出台配套鼓励政策、保险公司参与试点的新模式,有力地调动了保险公司和地方科技部门的积极性。实践证明,随着科技保险业务的顺利开展和推广,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大幅提升。

为进一步发挥科技保险的功能作用,支持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科技部与中国保监会联合《关于进一步做好科技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保险公司进一步开展科技保险创新业务,要求全国地方科技主管部门推行科技保险保费补贴制度。

随着《通知》的,科技保险的区域性政策门槛不复存在,科技保险不再局限于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市。《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和机构,根据科技领域需求和保险资金特点,研究保险资金支持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机制和具体措施,探索保险资金参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以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投资的方式方法,并推动相关工作。不难看出,《通知》为险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预留出了不小的政策空间。

立足产业集群,构建金融服务体系

2009年5月,银监会与科技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出,科技部将整合现有科技资源,推动各级科技部门、国家高新区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制定具体的补贴或风险补偿和奖励政策。

6月,科技部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科技金融全面合作。不久后,双方联合颁布《关于科技部与中国银行加强合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科技部与中国银行建立多层次合作模式。要求中国银行选定分支机构与地方科技部门(国家高新区)开展科技金融合作共建,科技部门制定有关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中国银行制定专门的服务策略,为共建的高新区及区内企业提供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

7月,科技部制定颁布《关于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银行在国家高新区的分支机构设立科技专家顾问委员会。建立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的风险评估、授信尽职和奖惩制度。推动银行贷款模式创新,开展股权质押、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试点。

建立科技和金融结合协调机制

2011年科技部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

文件指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科技和金融结合协调机制,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与机制。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进科技计划和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改革,促进政产学研用结合,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偿还性资助、创业投资引导、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以及后补助等多种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中央财政设立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和绩效奖励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地方可以参照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建立和完善科技部门与金融管理部门、财税部门、国资监管机构的科技金融协调机制。重点围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目标制定和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加强中央层面与地方层面的科技金融工作联动,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文件又指出,培育和发展创业投资。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重要作用。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综合运用阶段参股、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等方式,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向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鼓励和支持地方规范设立和运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逐步形成上下联动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体系,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促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创业投资发展。充分发挥国有创业投资的重要作用,推动国有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力度。各类国有及国有控股科技型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探索整体或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引入私募股权基金、风险资本等,组合各类社会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善治理结构,创新发展体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行业。探索科技项目与创业投资的对接机制,引导金融资本进入工业、现代农业、民生等领域。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文件还指出要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自主创新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要把落实自主创新战略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对重点科技工作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加强与科技部门合作,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以及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国家高新区基础设施及地方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科技型企业孵化抚育、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重点科技工作领域内,进一步加大对自主创新的信贷支持力度。

引导政策性银行在风险可控原则下,积极支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出口的支持力度,在其业务范围内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先行先试,积极探索,进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创新。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加强对新型融资模式、服务手段、信贷产品及抵(质)押方式的研发和推广。通过风险补偿、担保业务补助等增信方式,鼓励和引导银行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形成政府、银行、企业以及中介机构多元参与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综合运用资本注入、业务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和积极性,创新担保方式,加快担保与创业投资的结合,推进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文件还指出,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