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家校合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0:20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篇1

加强技术转移工作是大学的历史使命

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包括技术成果、信息、能力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技术转移是构成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如何运用技术经营手段打通技术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瓶颈,加速实现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已成为我国科技和经济政策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明确指出:“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2006年8月,在上海召开的“技术转移与技术经营圆桌会议”上,科技部徐冠华部长指出:“我们现在面临的是要建立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技术转移机制。在这方面我们的任务非常艰巨,相应的机构、政策、法律基本上都是空白点,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大学为主体,从技术转移的视角来理解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五个部分就是: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转移,加强科研院所与高校间的技术转移,加强军民之间的技术转移,加强区域之间的技术转移和加强技术转移中介机构自身的建设。

新时期大学科技创新链条的构建

大学的科技创新链条如何构建是关系大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北京科技大学的创新链条由如下几个环节组成:(1)了解国家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科技需求;(2)搭建自主创新平台;(3)开展科学研究、创造创新成果;(4)加强技术转移、实现成果转化。在“国家科技大会”和“北京市科技大会”精神的指引下,北京科技大学努力提升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并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转变三个工作理念,闯出三条创新路线,盯住三项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框架。

在“十五”期间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十一五”开局之年在针对国家和企业需求搭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先后承接了国家发改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支持下的“重大工程结构材料服役安全试验装置”,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支持下的“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和“材料自然环境腐蚀试验台网”,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专项支持下的“冶金与新材料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大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必将大大提升我校创新能力,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创新成果。

加强大学的技术转移工作

在了解科技需求、搭建创新平台、创造创新成果的同时,北京科技大学对技术转移工作也非常重视,并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十五”期间,学校共产生科技成果近千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28项。丰硕的成果为学校开展技术转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科技大学的技术转移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

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开展联合开发,帮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十五”期间教育部与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共建北京科技大学,学校与首钢、首创纳米等40余家企业共建了联合研发中心,与2000余家企业开展了联合研发。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经费从2000年的1亿余元增长到2005年的5亿余元,帮助企业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

与科研院校共建研究平台

加强与科研院、高等院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加强社会公益科研体系建设,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学校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有色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机构发起成立了国家新材料工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与国内100余所、国际5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新材料、冶金等领域共建了研发平台。

加强军民技术开发

加强军用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十五期间我校共承担军工项目90余项,产生成果数十个,2006年初我校通过了“军工产品iSo9000认证”。

加强技术转移工作

加强区域创新能力的支撑和区域间的技术转移,北京科技大学利用自身的科技创新优势与北京市开展广泛合作,“十五”期间与360多家企业、累计合作项目510多个,合作经费1.2亿元,获国家及市级奖励30余项,与北京市教委、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工促局、乡镇企业局、海淀、延庆、宣武、顺义等政府部门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中关村科技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凝聚了140余家从事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中小企业。

培育中介服务机构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伦理;问题;建设对策

一、高职院校校园伦理建设的基本特征

“伦”,本义为辈分、等次等,引申为人的关系;“理”作治理、整理解,引申为道理、规则等,所以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应遵守的道德和行为准则。高职院校校园伦理,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的伦理,是在处理学校内部教职员工之间,高职院校与社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高职院校校园伦理建设的组织和活动,实际上是一种高职院校文化群体的组织和活动,它是高职院校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热”的不断高涨,高职院校校园伦理建设如火如荼,生气勃勃。其文化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校园伦理建设具有层次性和秩序性

从学校组织的基本结构来看,一切校园管理的模式都是一种“三元组合”。即是说从“人”的角度,学校组织管理的构成为三个基本层面:一是学校领导层,这一层面既体现着国家意志和学校角色,又表露出领导者固有的自主意识;二是学校教师层,这一层面既传导着领导层所发出的政纪性意识,又在教书育人中表达着鲜明的个体性特征;三是学生层,这一层面在必须接受前两层面的直接或间接管理中,又同时表现着他们主体人格的发展和形成。校园管理的组织结构,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人”这一根本要素,所不同的是不同的人在校园管理的组织结构中处于不同位置,而且由此体现着不同的权属以及次第结构。三个层面关系的维系,便支持着校园的基本秩序。

(二)高职院校校园伦理建设具有意识形态性

从校园管理的运行内容来看,任何一所学校的主体活动内容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都是一种精神性“生产”及其管理的过程。前述三个层面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思想和意识方面的管理,属于精神形态管理。校园中教育教学活动全部过程,都是精神性的。学生在校园中受教育,最终也是以其精神性的结果来印证领导管理、教师教书育人的成效。显而易见,校园主体活动是在有序的人际关系中进行的,其中的人际关系就是伦理关系,由这种关系建立的校园秩序就是校园伦理秩序。

(三)高职院校校园伦理建设的内容具有广泛性

伦理内涵的客观性、社会性和团体性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校园伦理建设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因此,它们对活动内容的追求也就具有普遍性和大众性。高职院校的校园伦理建设不仅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如师生关系、尊师关系、教师间关系、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间的关系),而且也涉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如学校与社区关系、公共关系、校企合作关系等)、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四)高职院校校园伦理建设的形式具有多样性

随着高职院校校园伦理建设活动内容的不断充实,多种多样的校园伦理建设形式应运而生,从建设对象来看,大体上可以细分为以下几大类:一是学校方

面,主要有认同学校、知足感恩、爱与尊重等;二是教师方面,主要有热忱服务、爱心耐心、温馨和谐等;三是学生方面,知礼守法、惜福感恩等;四是家长方面,主要有尊师合作、关心扶助、沟通协调等。

二、高职院校校园伦理建设所遇到的困境

(一)高职院校组织管理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内涵

传统的校园组织机构和管理权限,以及权力分配常常是不平等的:领导就是领导,处于“顶“层的领导就是绝对地对着下面发号施令;处于“中”层的教职工,一方面必须接受领导,一方面又拥有管理学生的绝对权威;处于最“底”层的学生,就只能是绝对的被领导、被管理角色。显而易见学校主体成员间的关系是割裂、取舍、妥协的关系,这种关系极易产生以上治下的统制和不民主、不平等现象。

(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管理干部对校园伦理建设的理论思考不足

对于高职院校伦理建设,许多思想政治管理干部都局限于规范的行政条例而工作,虽然也有着自己许多的独到见解,但这种见解往往仅停留在以往经验的简单汇总和归纳上,不能形成对校园伦理建设行为的长期、稳定的指导。理论思考缺乏的突出反映,就是长远规划的缺乏。校园伦理建设的着重点往往随着一些学校管理干部的变动而发生变化,难以形成校园伦理建设独有的特色和优势,从而难以形成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造成校园伦理建设的后继乏力。

(三)高职院校的校园目标管理存在明显的轻“义”重“利”现象

在中外伦理史上,“义”与“利”都是一对基本矛盾。“义”即应当、正当,合乎道义;“利”即利益,包括公利和私利。从中国古代的所谓“义利之辩”,即道德与功利相互关系的争论中,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趋势是重义轻利的,特别是重大义而轻私利。联系到当今校园目标定位及价值追求,却不然其实质还是一种功利性的。如极其注重升学率、规模、知名度等目标度,而“人”的应当性需求、正当性目的,就严重地被这些功利性目标及追求淹没了,学生的个性伸张、自我发展、本性追求等,教师的主观愿境、教学个性、爱好风格等,通通被学校大一统的目标体系扭曲和否定了。因此,我们需要承袭传统伦理的合理因素,正确认识和利用“义”与“利”的辩证关系,在围绕学校“利”的目标实施学校管理的同时,也应充分了解和尊重校园中客观存在的广大师生的“义”的正当要求,以及应当如此或应当那样的道义性目标。我国的校园目标管理已长期囿于严肃而规范的行政管理,但这种管理有着显著缺陷:学校目标常常局限于一些显性的、短期的、可量化的目标达成,而不注重隐性的、长期的、不易量化的深层目标,实际上就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校园目标中伦理因素的存在及其产生的作用。比如,过于注重学校的升学率、学校规模、设施建设、学校知名度等,却不大关心学生如何成为校园中真正的主人,如何保证每个学生真正成为理想中的人。一句话,在传统、规范的学校核心目标制定和对学校根本价值的追求中,“人”被忽略了,学生、教师,甚至包括领导者作为“人”的意义和价值被严重淡化,最终,主体人格的伦理目标和价值必然被隐遁,几化为零。

(四)过于注重显性的行政秩序,忽视隐性的伦理秩序建设

校园秩序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显性的校园秩序,一种是隐性的校园秩序。前者指校园中全体成员根据明确而统一并以某种形式约定的共同准则或标准,履行职务职责所表现出来的常规工作状态。后者指校园中每个体成员根据自我道德理念、性彩、修养程度等而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自然表现出来的非常规状态。不难看出,显性的校园秩序是一种约束性很强、讲究统一性的行政秩序,隐性的校园秩序是一种自由度很大、追求随意性的伦理秩序,两者同时存在于校园中,但许多高职院校过于注重显性的行政秩序建设,忽视隐性的伦理秩序建设。校园行政管理具有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的权威性,人们在此权威强制下产生活动并形成相应秩序,但有的活动及相应秩序并不证明它的伦理秩序本身是合理的、正当的,而有些合理的、正当的行为规范却往往难于在现实中实行,特别是在社会结构的转型时期和行为规范的更替时期,实存伦理秩序的表现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彼此错位现象会更加严重。实事上校园既定的行政管理体系与校园中个体成员所固有的伦理意识、标准常常是矛盾的,时有尖锐冲突。相比之下,我国当今的校园管理非常注重原则和规范的约束作用,建立和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是“理”而非“情”,其实质便是重“理”轻“情”。毫无疑义,此种情况下,“情”与“理”会产生不少矛盾和冲突,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多困难。

三、加快高职院校校园伦理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新型的校园制度伦理

校园制度伦理,专指校园内部组织机构的管理权属,以及权力分配机制所蕴涵的伦理价值与评价。制度的形成基础和前提是一定的组织机构,制度的性质也受限于一定组织机构的构建模式和特征。如前所述的“三元组合”学校组织管理机制好比一种金字塔模式:塔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塔的顶层是领导层,中间是教师层,下层是学生层。这种逐级、自上而下的层次性结构,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管理模式,其精髓是一种居高临下、“上令下从”的统治,具有历代的政治体制及等级意识所赋予的各式各样的伦理意义。新中国建立以来,虽然以民主、平等思想对这种统制式管理给予了改革,但事实上到今天这种改革还远远没有完成。在当今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背景下,必须建立一套适应新形势的校园管理制度,而建立这种新的管理制度的核心理念首先是民主和平等。只有建立以真正的民主、平等为核心的校园管理制度,才能彻底地改革统制式管理模式,为方兴未艾的教育改革提供制度性保障。因此,任何一所高职院校管理制度的设置必须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强调“人文”的教育观和“人和”的价值观,在组织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分配等方面,充分顾及民主、平等、公正原则,最终形成人性化的校园管理制度。

(二)伦理目标管理力求“义”“利”兼顾

任何学校的管理都有一个核心目标,即学校工作的根本价值方向,明确地说,就是通过教育教学使受教育者成为合格人才。学校管理就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实质上就是人的管理,而人的管理必然包括伦理管理。目标的实现必然包括目标伦理的实现。不可否认,一所学校如若没有较为统一的基本目标,那么整个校园的组织机制会因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而使管理体系缺乏相应的建构依据;但如果过于重视大一统的目标管理,而且又是立足于一些显性、短期的“利”的目标达成,那么这所学校的整个目标管理是有缺陷的,因为它的另一目标,即“义”的伦理性目标因被忽视而未能实现,并最终表现出校园管理的不和谐来。这种不和谐不仅揭示了学校管理的不完整,更说明了这种管理是以牺牲广大师生的个体性价值追求和应当性理想为代价的事实;这类学校可能会因一些显性、短期、可量化目标的实现而带来一定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不持续的,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一种短期发展。

(三)注重隐性的校园秩序建设

任何一所学校的伦理关系、伦理秩序都是由全部的个人伦理意识和个人伦理行为构成,其整体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十分明显。根据行政管理需要,学校中的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名分”,都有相对固定的“角色”定位,同时就有与“名分”或“角色”定位相对应的行为规范。可是个体成员在产生“角色”行为时,其固有的伦理意识、伦理标准一直在发生作用,当然大多是以隐藏的潜规则形式发生作用。针对于校园行政管理,这种作用各式各样,诸如信任、支持、怀疑、否定、抵触,等。一样的行政管理要求,在持不同伦理意识和伦理标准的个体成员面前,便得到不同反响。但如果对这些情势处理得好,不顾此失彼而统筹兼顾,就能有效地缓解矛盾和避免冲突,并让伦理秩序辅助行政管理秩序顺利创建和有效运行。因此,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务必要重视以下问题。一是高度重视校园中个体成员的伦理倾向对校园秩序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努力寻求全体成员伦理趋向与行政管理要求的有效切合,并尽力使这种切合完美协调。在可能情况下,以适当方式将合理的、正当的伦理性要求固定为某种制度性安排,同时将虽然规范但相较于正当的伦理性要求已失去合理性的制度性东西作适当调整。二是必须承认校园中成员个体之间的伦理倾向和伦理标准差异的客观事实,对差异现状随时保持谨慎态度,特别对于那些与现行的行政管理要求相矛盾、相抵触的。在科学把握个体成员的伦理倾向大多是以隐藏的形式发生作用前提下,充分利用那些合理、正当的伦理观念,同时诱导、克服不合理、非正当的伦理观念,使其所能产生的负效应降至最低程度。

(四)人际伦理建设要注意“理”“情”并重

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宗法社会阶段,人们的道德观念往往都是按照家庭生活方式培养的,并总是喜欢把家庭生活方式移植到其他环境中去,故中国人重亲情、重恩情、重交情,处理人际关系时特别注重关系的亲疏、恩情的厚薄、交情的深浅。基于此,高职院校管理者应针对当今学校重“理”轻“情”客观情况,认真思考如何承袭中国传统伦理“情理”中的合理内涵,把一所学校看作是一个“大家庭”来建设。一是贵和。“贵和”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爱好和平,二是注重和睦。爱好和平即反对动乱,尽力避免纷争。学校是培育人的神圣之地,较之其他场所更充满祥和、温馨气氛,因此更忌讳任何个人、任何机构的颐使气指,称雄争霸。注重和睦即要遵循孔子提出的“贵和”原则:“礼之用,和为贵”。为了学校的和睦,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忍让,互相宽容;不要斤斤计较,不要谋取私利。二是兼爱。孔子“仁学”的核心在于“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爱人”是内在的道德情感,“克己复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二者统一起来就是“仁”。如果说孔子的“爱人”尚属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差等之爱”,那么墨子的“兼爱”就是“爱无差等”了。不管是“差等之爱”的“仁爱”观念,还是“不辟亲疏”的“兼爱”思想,我们大可借鉴,推陈出新。三是本分。作为中国传统伦理的“本分”,属于家族伦理中关于处理家族成员内部关系的范畴,本义是指家族中成员要承认并恪守身份不同具有不同权力而形成的家族制度,后经孔子引用到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不平等思想。但家族伦理也有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一面。我们大可在“礼以定论”“德以叙位”原则下,悟出“本分”的积极意义和正面价值,并以之指导自己如何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篇3

党在十六大中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一个国家需要和-谐,一个社会需要和-谐,一个校园同时也需要和-谐。

然而,校园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大大影响了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这些不文明现象在许多大学校园里都存在。例如,课桌墙壁上乱写乱画;食堂、超市购物不排队乱夹个;教室,公共场合情侣举动过分亲密;上课,自习手机不关;宿舍内喧哗打闹,影响他人休息;浪费水电;浪费粮食;等等。

三、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的建设不仅需要学校老师及领导组织的积极努力,更需要全体在校同学的积极配合与努力。针对以上大学校园中存在的现象我们该如何做呢?答案很简单,严格要求自己,从自我作起,从身边做起。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1.杜绝“课桌文化”。大学是人类的一块圣地,是陶冶情操、明辨事理的地方,而不是发泄私愤、表达下流、泛滥低俗的领地。同学们应该意识到这些美称为“文化”的文字语言,其实尽是些低俗无聊的语言。

2.买饭购物排队,不要乱夹个。大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都是有素质的人才,校园内出现这种不和-谐现象,不免与我们“大学生”的身份不相符。夹个,满足了个人的需求,却影响了大家有条理的秩序。

3.上课自习关掉手机,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内,频繁想起清脆的铃声,不仅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同时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老师们辛辛苦苦的给我们传授知识,我们应该给老师以最起码的尊重。

4.不要在宿舍内喧哗吵闹,影响他人休息。一些同学认为,宿舍就是“自己的地盘”,随意我怎么样,都和别人无关。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自私的,只顾自己高兴快乐,却忽略了别人的感受。构建和-谐的校园,要从和-谐的宿舍开始。

5.爱惜校园内的一草一木。校园内随处可见的草坪,给我们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一些同学为了图自己方便,经常践踏草坪。使原本茂密的草坪,变得斑痕累累。这一点可以说是证明了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也便成了路。”所以,请大家以后“手下留情,脚下留青”。创建充满生机的绿色校园

建设和-谐大学校园是一个不断优化学生成才环境、培养新型合格人才的过程。和-谐大学校园的创建从根本是说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校的领导者、教职工、学生等各类主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相互协调、和-谐相处的校园氛围”

首先,贯彻科学发展观,创新办学理念。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篇4

论文关键词中学校园法律意识行为失范罪与非罪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生抢劫案引发的校园法律意识缺失之思索

案例一:赵某是某省会城市某中学学生,曾是老师以及同学眼中的“尖子生”、“好学生”,她生长在一个严厉的家庭,她的父亲认为,只有非常严厉地实施大棒主义,才能不断激励女儿的成长与进步,处于青春期的赵某对父亲严厉的教育产生了强烈的逆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另一种”朋友:她的邻居吴某。吴某也是中学学生,吴某比较“会玩”,学习成绩以及平时的表现都不是很好。一天,两人结伴逛街,赵某看到地摊上有一把刀具比较漂亮,提议买下来“玩玩”,吴某便付钱买了刀具。两人吃饭完后,发现口袋里的钱已经花光,恰值走到赵某的学校,吴某提议“拿刀子吓唬吓唬学生”、“弄点钱花花”,赵某没有反对,觉得象电影里的情节,“很好玩儿”。两人合意,持刀从学生李某处抢得人民币三十元,欲从学生刘某处抢劫时,被学校大门口的保安抓了个正着。检察院以抢劫罪对赵某以及吴某分别提起了公诉。案发时,赵某刚过完十六岁生日,吴某刚过完十八岁生日。最终,吴某以抢劫罪入罪,赵某因系未成年犯,且系初犯,考虑到其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因素,检察院免予对赵某的起诉。

案例二:被告人洪某是湖北某县中学学生。2010年某晚,洪某发现自己带到学校的生活费200元遗失,不敢告诉家人,就准备在外面“搞”钱。星期五下午,洪某放假回家,准备返回学校时,发现被害人洪某某(系被告人洪某的亲戚)正在洗漱,遂起意抢劫。便从地上捡了一块石头,藏在衣服里,以买烟为名骗被害人洪某某打开房门,并尾随至卧室,趁其拿烟时,用石块连续击打头部致其倒地。被害人洪某某倒地后,被告人洪某掐住其颈,持石头又连续击打头部,后见被害人洪某某仍在动弹,遂从其家找到一把菜刀,朝被害人洪某某颈部连砍数刀致其死亡。被告人洪某劫得现金100多元后逃离现场。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赵某与洪某作为中学生,均存在行为失当,不同的是,赵某在罪与非罪之间,幸运地被免予起诉,洪某则作为被告人不得不接受刑事法律的制裁。两名中学生的遭遇引人不无深思:一旦中学生的行为模式出现偏差,其矫正就很可能只是亡羊补牢,为了预防这种法律风险的发生,中学校园有必要针对中学生的日常行为,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意识体系。

二、中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以及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中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探析

作者通过一家专业刑事律师事务所了解中学生行为失范现象,通过研究发现中学生行为失范以程度轻重为标准可以分成如下三类:第一类系尚未违法的违规行为,即违反除法律法规以外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如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违反社会、生活秩序的行为,违背社会公共道德等;第二类系一般的违法行为,

即未遵守法律法规规定,而又尚未达到由刑事法律制裁的行为;第三类系犯罪行为,即违反刑事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而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此类行为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大量的案例表明,中学生的行为失范刚开始一般都比较轻微,这些轻微的失范行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就很容易结合一些偶发因素发展为一般违法行为,有的甚至成为犯罪行为。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对中学生的法律行为给予高度的重视,分析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作者认为,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心智的不成熟、外部因素的诱惑、法律知识的薄弱、权利、义务、平等意识的淡薄是造成其行为失当或违法的多种原因。

(二)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虽已拉开帷幕,我们的法学工作者及社会上各种力量也作出了大量努力,以期促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但现状仍不容乐观。正如商家做广告要从娃娃抓起一样,我国的依法治国进程也需要从校园抓起,构建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从宏观的方面来讲,它是实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从微观的角度来讲,它是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增强中学生维权意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需要。

三、社会、学校、家庭、媒体: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多元视角之建议

(一)社会层面: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形而上

“法律需要被信仰”。作为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讲,自然离不开社会层面的信仰或者重视。首先,就立法体系而言,我国虽然已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以及人格尊严等方面的权利做了规定,但总体来说过于原则性,法律救济途径不健全,使得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难以落到实处。毫无疑问的是,立法的完善将有助于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其次,就整个社会层面而言,有关主管部门需要制订相关的政策,扩大宣传构建法律意识体系的重要性与急迫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落实。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社会的舆论监督,包括社会公众以及新闻媒介,如可在有关媒介开辟相关的法制专栏。

然而,无论如何,社会层面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它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学校层面:法律意识体系构建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

一个文明社会的人,从出生后三四年后就已经进入学校课堂接受礼教与文化的教育,一般来说,在十八周岁之前,他(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共同度过,在校园尽情挥洒喜怒哀乐。与此同时,作为监护人的父母,即便存在种种焦虑与不安,也不得不将孩子撒手于校园。因此,无论是从中学生自身的权益还是学校权益的保护而言,学校对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均责无旁贷。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法律意识体系进行构建:

1.加大管理上的重视力度

法律意识的缺失,不是因为缺乏相应的实施方案,而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和任何一个企业、团体、组织一样,都离不开管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效率,影响着方方面面,包括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因此,学校的领导班子要在管理上加强对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重视力度,理顺管理关系,梳理规章制度。

2.开设多种形式的法治讲堂

中学校园虽开设有思想政治课,但所涉及的法律知识一般比较浅薄,尚不足以引起中学生的重视,使其具有足够的鉴别分辨能力,因此,有必要考虑开设多种形式的趣味法治讲堂。作者曾在二〇一二年上半年主动向学校申请,针对中学生开设一系列的专题法律知识讲座,编制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案例。经过实践与调研,趣味的法治讲堂深受学生欢迎。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邀请法学教授、公检法工作人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开设讲座与座谈,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一株幼苗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阳光的普照和雨露的滋润,有心的栽培人会对苗株进行细心的跟踪,记录气温、湿度等状况。人的成长更应当如此。老师与学生的相处时间要远远多于家长,建立一份书面的或非书面的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档案,对于中学生法律行为在模式的选择上具有较好的指引性。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

有些家长对校园与老师存在一种误读,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就完全交给学校与老师了,自己就不用管了。基于这种误读,部分家长对孩子出于失控或半失控的状态,一旦孩子的行为模式不符合“逻辑”与“要求”,便可能出现过激的处理方式,从而导致孩子的逆反、叛逆心理,进而可能误入歧途。因此,作为学校而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双管齐下,对中学生法律行为作出指导与规范,进而构建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

作为最直接最活跃的一个因子,学校显然在中学校园法律意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从模式的选择上看,上述四种模式不足以一一列举,而且尚有许多经验有待开发与实证。希望能通过上述模式的论证,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三)家庭层面:法律意识体系构建不容忽视的部分

相信很多具有执教经验的教师会有这样的感触,在开第一次家长会时,便能够根据家长的言行举止判断他(她)是哪位学生的父母,而且几乎那些特征都能吻合。这并不是个奇特的现象。任何一个人,即使大多数时间在校接受教育,却总也无法脱离曾经的家庭生活背景并深受其影响。因此,如果忽视家庭层面构建法律意识体系的话,无疑是舍本逐末。就本文引用的赵某抢劫案的案例来看,赵某之所以走向歧途与其家庭的教育不无关联。可见,家庭对法律意识体系的构建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四)媒体层面:法律意识体系构建之正确的舆论导向

从大的分类来讲,媒体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这里单独将媒体列为一个板块,是想强调媒体的作用。如今的媒体可谓多种多样,传统的电视、报纸,非传统的万维网,这其中包括多种的聊天视频软件、博客、新兴的微博、微信,受青少年欢迎的人人网、开心网等。这些多重媒介,让中学生非常容易接触到校园外面的信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媒体的力量可谓是双刃剑,运用得当是一把手术刀,运用失当则是一把凶器。因此,有必要建立关于媒体的立法规制,除此之外,媒体也应加强自律,不宜报道与渲染色情、暴力等对个人造成负面影响的东西。

三、结语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篇5

下面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犯罪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家庭方面——建立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体系

许多学者在论述如何从家庭方面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犯罪时基本上都是从改善教育方式、注重道德、心理教育等方面进行论述,笔者对这些观点并不否认,并认为这些观点对于预防大学生犯罪有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方法或对策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笔者提出质疑:这些方法或对策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如何具体适用这些方法就成为问题。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许多家长都是初为人母、初为人父,对于如何正确地教育子女都没有清楚的认识;并且有些家长在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后,可能也寻求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方式,所以,通过某些途径给予家庭教育以正确的指导是实现正确家庭教育所必需的。

因此,笔者建议在社会上建立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体系。

具体而言,在小学或是初中、高中建立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机构,定期组织学校家长进行有关家庭教育的培训。由于各个家庭的具体背景不同,每个家庭所需要的具体教育方式、内容也有所不同,所以该机构还可以依据家长的请求有针对性的“下处方”。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家庭教育的问题,避免家长的盲目探索给孩子的成长造成的危害。同时,由于学校是育人的主要机构,拥有丰富的育人经验、理论和人力资源,通过学校的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机构的活动,可以使家长获得更有效的信息。而且,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并有利于对学校教育的配合,形成全方位的健康教育,避免对学生教育的错位而给学生造成的价值观、人生观、心理方面等的冲突,也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大学生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其心理方面许多因素的形成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其成长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笔者认为解决大学生犯罪问题要从小抓起,否则只治标不治本。所以,建立家庭教育培训和指导体系,对于预防大学生或是整个社会的犯罪都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二、学校方面

1、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密切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大学生犯罪可能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对于进入大学校园之前所形成的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因素比如学生心理存在问题、性格怪异等,校方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而从我国目前高校现实来看,真正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寥寥无几,而建立档案的学校也只是有其形而无其实。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这种方法是否被有关学者提出来,而是作为实施者的学校是否真正认真的在实践学者们提出的方法。笔者建议,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变成学生入学时的一项必经程序,心理测试的进行应当像目前学生入校前进行的体检一样进行。

2、完善和落实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大学与社会的联系非常密切。学生在校园里接触到形形的人和事,他们该如何分析、如何面对,怎样让学生拥有更为弹性的心态去对待生活,怎样更宽容地去面对他们面临的各种人生挫折,是各类大学函待解决的问题。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学生实现正确的心理迁移,让心理咨询走进课堂。其次,要将学校的心理教育切实落到实处,不要流于形式,采用案例教学,增加学生兴趣。再次,要建立以宿舍、年级、学校为单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管理中心,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调整。学校应当有固定的心理咨询机构,使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避免心理的问题的积累酿成犯罪。同时,学校要大力向学生宣传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鼓励学生到该机构进行咨询,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实践中,许多在校生根本就不知道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在什么地方,还有些人并未正确地认识该机构,认为去该机构咨询就是心理变态或是不光彩的事情,这些都需要学校给予学生以正确引导。

3、丰富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释放心理压力,正确认识社会。经历了高考后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最明显的一个感受是自主支配的时间增多了,大学的学生一般来说都是脱离了父母进入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由于课余时间的增多,许多学生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再受到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易产生堕落、腐化的生活习惯。因此,学校应当关注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丰富的学校活动。一方面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可以转移学生对不良嗜好的注意力,释放心理压力;另一方面,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和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交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对社会现状的片面理解和情绪,放弃偏激和自卑心理,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承担责任,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

三、社会方面

1、加强对大学周边环境的治理,减少对大学的侵扰。大学多数处于城郊结合地带,有的个体商贩在学校周边侵占道路、摆摊设点,甚至欺行霸市造成交通混乱,环境卫生差,治安问题突出,盗窃、学生被打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呼吁社会各界密切配合,加强对大学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对大学周边加大宣传打击刑事犯罪的力度,教育大家要遵纪守法的同时,加强大学周边的治安联防、治保等群众性自治体系,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2、司法机关的积极协助。

司法机关对已犯罪的大学生要根据情节实施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在大学校园宣传犯罪的危害,宣传法制思想,并根据以往大学生犯罪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制订一些有效的、能约束大学生犯罪倾向的措施和方法。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篇6

[关键词]原部委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建设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这一思路在一定意义上要求改变中央业务部门的办学体制。政府采取了共建、调整(划转、转制、下放)、合作、合并等形式进行改革。1990年的统计表明,在全国1075所普通高校中,国家教委直属36所,中央业务部门主管316所,其余为地方管理。1998年、1999年这一改革达到高潮,1992年至1998年划转高校226所。截止2005年5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共1794所,除教育部直属73所外,其它部委中的外交部1所、国家民委6所、司法部1所、卫生部1所、国防科工委7所、公安部4所(其中专科2所)、交通部1所,共21所;18个国务院直属机构中的海关总署等机构所属7所,其中专科1所;14个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的中科院等机构所属2所,其中专科1所;6个国务院办事机构中的国务院侨办所属2所;另外中华全国总工会等机构所属8所。除教育部外,隶属其它部委及机构的高校共剩下40所,由此可见,部委所属的大部分高校已划归地方管理。

由于这些高校历史上归中央业务部门主管,其培养的人才主要为这些部委服务,有明显的行业属性,在改为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以后,就不能回避地方发展的需要,因此,人才培养的规格就要处理好行业属性与地方发展需要的关系。改变隶属关系的这些高校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保证这些高校的健康发展,做好学科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

一、什么是学科建设

虽然学者们对学科的论述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学的科目”、“学问的分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是学科的三个基本内涵。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体现不同的内涵而已。目前国家对学科的划分,一般是指建立在以二级学科为基础、向一级学科范围延伸的学科。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设有12个学科门类、88个一级学科,382种二级学科,这也是我国现行的博士、硕士学位点设置的依据。1998年7月,教育部针对本科专业的设置,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目录设置11个学科门类(不包括军事学),71个一级学科,249种二级学科(专业)。一般所讨论的学科划分,均以这两个文件为依据。学科建设是围绕学科方向、学科队伍和学科基地,通过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的积累,提高学科水平,增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综合实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建设的过程。具体来说,学科建设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本条件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几个方面的内容。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校培养人才的专业、层次、质量,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成果。因此,学科建设对任何高校都是必须的,只是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侧重点上应有所不同、发展程度上具有差异而已。学科建设并不仅仅是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的事情,也并不仅仅是重点学科的事情;学科建设也并不局限于学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建设、纯学术研究(或基础研究);学科建设是每个高校的系统工程,也是全局性的基础工程。这些改变隶属关系的高校也不例外,并且因其需要转型使这一问题更为复杂、重要。

二、学科建设主要着力于建设什么

学科建设从宏观层面应当抓好以下两点:一是学校调整学科布局结构;二是集中力量建设若干优势学科,即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布局结构优化是学校学科建设的基础,重点建设学科是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对于这类高校而言,个别专业仍可面向全国,保持学校已经形成的学科特色,与此同时,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原有的学科和专业结构,在主要为地方服务的同时,仍应满足部门、行业对部分人才的需求。既然属于地方高校,就要承担为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与贡献智力成果的重任。类型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层次上根据学校的实力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定位在以本科为主,适当发展应用性的研究生教育或高职教育。因此,在学科布局上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定位,构建符合区域发展需要的综合性学科结构布局,同时保持面向行业需要的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重点建设的学科应着重考虑三个领域:一是适应本地区发展需要的独特性学科;--是原有的优势或特色学科;三是满足行业需要的不可替代学科。

在微观层面上,学科建设应确定适合学校发展的学科建设方向与目标、组建实用的学术梯队、协调进行软硬件的积累。学科建设方向与目标应以有利于转化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课程、能够产出快速适切地方与行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成果为基本标准。学术梯队建设,应在注重培养原有人才的同时加大引进新毕业的硕士、博士力度与吸收用人单位的相应人才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构成实用的学术梯队,不必一切唯院士、博导、教授马首是瞻。在我国高等教育普遍缺少资金的大环境下,这类调整隶属关系的高校的经济资源也十分匮乏。这些高校除了要广开财源,更重要的是要协调投资软件与硬件的关系,围绕学校的学科建设目标,做到人与物的匹配,不同类型人才的匹配。不能为了宣传或应付评估,购置大量无人能驾驭应用的设备造成设备闲置;不能为引进一个不符合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实际需要的博导、而置几个甚至十几个符合学科建设实际需要的副教授甚至讲师培养于不顾。在进行必要的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有利于学科发展的软件建设。

三、如何认识与对待科学研究

没有科学研究,就谈不上学科建设。但是,科学研究有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不同类型高校的研究类型可能而且有必要有所区别。学术成果促进学科的发展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但也决不是唯一目标。一般来说,由于学科研究层次水平的差异,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学研究型高校与教学型高校的学科建设对推动学科发展上的贡献要小于研究型大学,但它们开展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可利用学科发展培养人才和研究、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作为高校,其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这类调整隶属关系的高校几乎没有研究型大学,以教学研究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为主,其人才培养的地位更为重要。如何培养人才本身也是一门科学,也需要进行研究,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对于大多数高校与院系(相对于师范院校、院系而言)属应用研究,即以教学、教法研究为主,兼顾把研究成果和本学科知识进行选择组织的课程研究。学科建设要落脚在人才培养上,这是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的根本不同之处。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必然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来。鉴于此类高校的大部分学科建设目标不是(最起码主要不是)学科自身的繁荣,而是通过学科建设提高本校的学科水平,达到提升学校整体实力的目的。其科学研究除了在类型上以应用研究和课程研究、教学教法研究为主外,在队伍上也不应把研究与教学队伍对立起来。大部分的科学研究主要是为教学服务,师资队伍与科研队伍需要相当程度的重合;少部分队伍可针对有特色、有优势的学科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在科研方面办出亮点。这是因为优秀师资本身就很少,少数能做科研的人员往往也是优秀教师的主体,不能因科研妨碍教学,否则,得不偿失。

四、如何处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高校进行学科建设,必须搞清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原因之一是历来非研究型大学不重视学科建设,或对学科建设认识不清;原因之二是这些院校大部分学科的科学研究基础非常薄弱;原因之三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问题在实践中凸显出来的时间不长。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学科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学科知识是构成专业的原料,不同领域的专门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专业就通过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切块、组织来形成课程以及一定的课程组合的方式来满足。所以,专业以学科为依托,有时某个专业需要若干个学科支撑,有时某个学科又下设若干个专业。一个专业是由适用于其需要的若干学科中的部分内容构成,而不是由若干学科中的所有内容构成。从这个角度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密不可分,学科建设是基础,专业建设是成果,中间通过课程这一桥梁来连接。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的变化引起专业的调整,也是促进学科建设的动力之一。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也有很大的区别。第一,学科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研课题、研究仪器设备、学科建设管理人员等;而专业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师、课程、教材、实验与教学管理人员等。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到具体的人或物有时会重合,但其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第二,学科建设主要是学术梯队建设、研究设施建设、确定研究方向以产出研究成果;而专业建设主要是专业人才目标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等。学科建设的成果可以作为专业建设的原料,但也可以有非专业建设的用途,例如可以作为直接为当地生产建设所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于专业建设以完成人才培养。总之,如果学科建设不以专业建设为鹄的,这类高校的学科建设将成为空中楼阁;反之如果专业建设不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则其专业建设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五、案例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前身是南京财贸学院,由省市双重领导、以市为主。因为资金限制,为了学院发展只有走联合办学之路,自1987年开始,办学经费由审计署负责,归审计署管理,根据协议财贸学院更名为审计学院,当年暑期面向全国招生,但每年招收新生江苏省、南京市占有一定比例。

1999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国家部委不再管理高校,交由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2000年2月将南京审计学院和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主管部门分别由国家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划转到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合并为新的南京审计学院。学校实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共建,以江苏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过去由部委负责,主要为部委各相关部门服务,面向全国,划转以后,实行江苏省政府与国家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建,服务重点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直接影响到学校职能的具体发挥。学校能否迅速协调矛盾、顺利定位、很好发挥作用,其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就是学科建设。

南京审计学院目前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兼有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共7个学科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共有本科专业20个,其中经济学(5个)管理学(10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75%,学科专业设置重点非常突出,其中审计学、会计学、金融学三个专业被列为国家审计署和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审计学专业被列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经济学专业涵盖了所有经济类目录内专业;管理学科的专业涉及5个大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馆档案类的前3个大类,工商管理管理类专业占绝大多数为7个,审计学为目录外专业,目录内专业仅舍弃了与学校整体发展关系不大的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行政管理学这三个管理类专业是审计学的重要工具学科或应用学科,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的设置形成集团优势,与学校发展目标密切相关的专业一个都不能少,与发展目标偏离的专业坚决舍弃。

审计学虽然是一个目录外专业,但在我们国家它是一个人才需求量非常大的专业,作为国家审计署与江苏省的重点建设专业,要办出特色、也要办出水平。它积极探索“本科学历教育+国际执业资格培训”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与英国注册会计师特许公会(aCCa)合作,开展国际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培训。独立设置国际审计学院,与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法政学院、应用数学系合作,实现学科融合,办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含Cia)、社会中介审计、it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综合审计6个方向,把审计这一目录外专业办成一个大审计学科专业群。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设有江苏省审计信息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公共管理和绩效评估研究院、内部控制设计研究院、审计研究所等进行审计方面的科学研究,为审计学科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直接参与了国家审计法规、政策的起草工作,参与审计署组织的审计工作,不断从实践中汲取能量,使审计人才的培养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需要。

学校开设的会计学、经济学、财务管理、工程管理、法学等专业,都是积极与审计进行对接,培养出具有扎实审计基础的复合性人才,并且办出特色。如果说审计人才的培养具有独特地位,是可以面向全国的优势学科,那么这些学科专业能够培养出以面向整个江苏省为主的人才,与江苏省其他高校培养出的会计学、经济学、法学等互补型人才,都打上了审计的烙印。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篇7

论文关键词:高校;企业;联动;培养平台

在当今大力提倡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建构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多数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被视为中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最重要环节的高校和企业,开始考虑如何以教育联动方式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此,必然在综合分析两种教育类型联动本质及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教育运作规律,力求铸合成一种新的社会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一、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认知及校企联动教育平台解读

校企联动教育平台,顾名思义,是指地方高校与企业响应所属区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革新要求,以互相联动的方式综合双方特色教育优势所打造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视野下,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平台其必然要具备以下新的特征与本质:

1.高技能人才培养知识要素的聚合平台

所谓高技能人才,即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基此而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以高技能的知识和实践要素为支撑才能实现,地方高校和地方企业必会以联动的方式综合各自教育优势,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所需要素的聚集平台。地方高校和企业经由多年的发展积淀,存在着体现自身特色优势的教育资源,如地方高校丰富的传统理论基础知识、完备教学设施、科学的实验设备、丰富的师资力量等。企业同样积淀有地方高校所不具备的高技能人才创新知识要素,如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前沿的实践性知识及其隐性知识、各式各样的实践性岗位。若要合理优化配置这些知识要素并使之体现出社会价值,高校和企业必须以教育联动方式聚集这些要素,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要素的聚合平台。

2.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运作平台

校企联动教育平台的建构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运作平台,必要打造出特殊教育形式和特色教育优势。其特殊教育形式体现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出一种虚实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实体化教育即为以地方高校和企业大学为具体教育运作实体的实体化教育形式,而虚拟教育即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实体教育及虚拟教育的结合汇聚了地方高校教育、企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三者的教育优势,既能体现教育平台实体化运作优势,又可使现代信息技术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藉此实现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优势互补及其和谐共处。校企联动教育平台的建构必然考虑高技能人才培养运作中所必需的开放性教育运作机制、灵活性人才培育方式、联动性教育运作体制等等,从而成为高技能人才培育的教育运作平台。

3.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现平台

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有着如下关系: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运作基石,而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的价值体现。首先,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的社会价值体现平台。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作为一种结合了地方高校、企业特色优势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为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体现出不菲的社会价值。其次,校企联动教育平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知识要素的价值实现平台。高技能人才培养要通过高技能理论知识要素传授体系和实践知识要素运作体系才能使其价值得以实现。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以灵活的运作机制、丰富的知识资源、开放教育方式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要素价值实现运作平台。最后,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学术研究拓宽上升空间。现如今中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发展水平尚处于初步阶段,学术研究成果集中在经验层面总结及对国外学术成果的翻译介绍,校企联动教育平台建构提供了立足中国各经济区域发展现实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现实案例。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构问题诉求

地方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若要实现基于校企合作的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的建构及良性发展,必要解决以下问题才能满足其建构诉求:

1.诉求之一:有效加强三方教育服务的互动与合作

地方政府、高校、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三方教育服务互动与合作,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保证。现有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一直以校企合作为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政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导作用及服务功能。特别是高校和企业忽视解读地方政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所制定的培养基本方略及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规格,不明晰政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提供的政策性服务,导致政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导作用不明显,服务功能体现不凸现。同时高校、企业与地方政府沟通机制、为政府制订教育政策提供信息服务的机制运作不畅。此现状必然导致地方高校、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服务政策利用不畅,造成培养目标缺失,延缓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构进程。因此,如何有效加强三方教育服务服务与合作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构首要解决的问题。

2.诉求之二:科学统筹高校之间办学的互助与配合

不同层次的地方高校是建构系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实体基础,主要构成主体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目前,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旧采用各自为主的运作机制,办学互助与配合统筹机制不科学。特别是如何有效整合课程模式、教材设计、教学方式应用、教育组织和师资队伍建设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建构不健全,导致不同层次的高校不能充分利用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划分不同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区间,实现人才合作培养。因此,如何系统整合区域内地方高校办学资源,以建构系统的校企联合作联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是地方高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转贴于 3.诉求之三:系统整合三方教育资源的优化和配置

教育资源是实现建构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的保障,因此如何系统整合并优化配置地方政府、各级高校、企业三方教育资源为建构教育平台提供支持是三方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政府角度而言,地方政府业已为建构校企合作联动教育平台提供政策、法律、土地、资金服务与支持,但若政府在优化配置教育资源过程中服务运作机制不健全,势必会导致功能发挥不畅,造成资源流失浪费,因此要建构政府在系统整合三方教育资源的优化和配置的运作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而各级高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也要建构如何实现各级地方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更好地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支持的运行机制。对高技能人才价值实现平台的企业而言,所积淀的教育资源若处于无效管理状态时,仅有30%能被加以利用,其定然要考虑建构企业教育资源运作管理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和配置。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运作机制初探

区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坚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地方企业为主体、地方高校积极参与相结合的方针,并在立足于三者现实的基础上,建构相应的教育运作机制,藉此充分发挥三者优势和作用,实现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

1.建构三位一体的教育服务机制

建构三位一体的教育服务机制,是有效加强政府、高校、企业三方教育服务的互动与合作、发挥三者作用的必要条件。基于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而言,创建教育服务协调机制,强化政府职责,明确三方权利与义务;建构教育服务沟通机制,实现三方教育信息的沟通与交流零障碍;构建教育激励机制,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中薄弱环节的扶持,树立政府在教育界的良好形象。对于各级高校而言,创建教育服务机制是实现各级高校之间优秀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措施。此机制的建构可实现各级高校之间推动优质课程的共享、师资力量的相对均衡、教学研讨的零障碍等。企业作为高技能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载体,最明确自身发展所需人才规格及数量,因此,企业必须建构教育服务机制,实现三者教育信息沟通。从而为地方政府制订人才战略规划及政策、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及调整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2.打造三方协调的办学教学机制

通过建立三方合作办学的协调机制,充分调动三方利益相关主体在办学中的作用,可增强三方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三方互动的办学教育机制建构的关键是必须实现科学统筹地方政府、各级高校、企业三方参与办学的互助与配合。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构办学管理统筹机制,从政策层面牵引高校与企业的办学机制创新,进而建立健全教育资源保障机制、人才标准评价机制、制度激励机制等,引领人才培养平台良性发展。地方各级高校之间应建立协调教学运作机制,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机制,藉此实现各级高校之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良性教育运作。地方高校和企业之间在办学过程中应强化建立互惠互利机制,保证双方合作的长久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进而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共同发展的多元合作机制。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篇8

1.1特色原则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既具有组织文化的一般共性,也具有其自身特性。这种特性一方面要紧密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同时要融入典型企业文化。铁道类高职校园文化首先要体现其职业性,所构建的文化要能培养学生的“铁色”职业素养,通过精神层、物质层、行为层和制度层以及课程层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仿真的铁色职业环境,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内容融入其中,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具有较快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进入轨道类相关岗位的零距离就业。此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深挖各院校内涵,要将办学特色、管理制度、校训和校风等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突出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区别,另一方面突出与其他职业院校的区别。

1.2主体参与性原则

融轨道交通行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构建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参与性。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包括全体师生员工以及企业行业专家,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各有不同。教师与学校行管人员起着主导的作用,他们的学识、思想境界和工作作风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是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他们的求知欲、人际关系以及心理状态等深刻地折射到校园文化中,成为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后勤服务人员是校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水平对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除全体师生员工外,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校园文化的构建,他们对企业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悟和实践经验,他们从企业的角度对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闭门造车,同时可以在学校开展企业文化专题讲座,使师生员工加深对轨道交通运输企业文化的认识,引进企业专家参与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1.3动态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是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中的,高职校园文化同样也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校园文化存在着一个形成、发展、更新、重构的动态过程。高职院校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而在发展战略、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出适应时代的调整,相应地校园文化也会发生变化。当前轨道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在根据内外部环境不断优化,调整后的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后也会引起校园文化的调整。这也需要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遵循动态性原则,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更新并为校园文化补充新鲜血液。

1.4求同存异原则

高职院校与轨道交通运输企业属于两个不同的组织形式,两者侧重点有所区别。高职院校以教书育人为主,侧重对人才的培养与塑造,企业以用人为主,侧重通过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此外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凝聚了自身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与轨道交通运输行业文化有相同点,也有区别。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在构建融轨道交通行业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全盘接收,要在融入轨道交通行业文化共性的基础上保持自身的特性。

1.5系统性原则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不同层面、不同部门、不同元素,需要各方面充分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出其整体作用。就建设内容而言涉及到物质层、精神层、制度层课程层和行为层的建设,各层面的建设内容非常复杂;就参与者角度而言涉及到教师、学生、后勤和行管人员以及企业相关人员,他们在知识水平、能力、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存在不同;就参与部门而言,需要党政工团各部门的参与;同时高职校园文化中还存在着许多亚文化,这些亚文化之间该如何构建也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差异性,如何寻找两种文化之间的对接点也比较复杂。构建融入轨道交通运输行业文化的校园文化涉及各层次、各方面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在构建的过程中要坚持系统性原则进行构建。

2融轨道交通运输行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构建机制

2.1保障机制

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健全的机制做保障。首先是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对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构建进行科学规划,确定总体战略和阶段目标以及校园文化构建的内容,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对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可以实行目标责任制。其次,要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机制,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提供充足的保障,保证各项计划能顺利推进。再次要建立制度保障,通过各种规章制度保证校园文化的顺利构建。

2.2宣传机制

融企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在建设过程中要建立起宣传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宣传制度,通过制度保证各种主题宣传活动的顺利实施,利用学校的各种活动、竞赛和媒体播报对校园文化进行报道,加强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激发其参与性。

2.3校企联动机制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是两种文化的有机对接,这就离不开双方的共同参与,因此要建立校企联动机制。当前高职院校围绕着实习实训普遍开展了校企合作,并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这种合作不应该仅停留在帮助学生技能提高上,还应该体现在校企文化共建上。校企双方合作协议中要约定文化共建的内容,建立联动制度,明确双方的权责利,明确校企共建的具体内容,推进校园文化构建,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2.4激励机制

融企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和企业相关人士的深度参与,仅有宣传机制不一定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指标完成较好的单位或个人可以给予奖励,对于不能完成或完成质量不合格的给予一定的处罚。通过激励措施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同感和积极参与性以及创造性。在激励过程中要注意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手段有机结合使用。

2.5考核评价机制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篇9

今年4月份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学校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核心,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和优化教育环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学校分别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召开意见征询会、发放意见调查表表等形式,广泛征询意见,制定整改方案,凸现整改成效。其中,学校召开了7次意见征询座谈会,聘请了2名行评监督员,发放了300份问卷调查表,收回了282份问卷调查表,上门走访了28名服务对象;梳理出10个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整改台帐;落实整改措施,把整改贯穿到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全过程,以显著的整改成效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健康发展。现把我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分工明确

我校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我校召开了学校行政领导班子会议,明确了学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为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校行评工作组织机构,校行评办设在校办公室,负责行风评议日常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分级负责层层抓,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为强化责任,学校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同时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了学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方案,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职责清晰,措施有力,方法得当。

二、广泛宣传,人人参与

学校召开有全校教职员工参与的动员大会,学校领导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深刻剖析了我校开展该项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要求从建设依法行政、依法执教的教师队伍的高度来看待工作,从构建和谐校园、树立教育形象的角度做好工作,同时要求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公布了学校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方案。紧接着学校行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行评阶段工作布置会议。层级签订行评责任书。向家长行评公开信(致家长的一封信)。发动教职员撰写行评学习心得,组织教师参加行评知识测试,制定行评具体工作安排计划。聘请行评工作监督员(以行文通知形式、颁发证书),悬挂横额,张贴宣传标语,完善政务公开栏,公开服务承诺。大力宣传我国的教育形势和学校近年的教育成果,并指出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宣传政风行风评议的意义和作用、评议内容和要求,营造良好的行评氛围。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行业自律,恪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切实维护教育形象,增强做好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健全机制,接受监督

为了在政风行风工作中引入监督机制,市中学聘请了来自社区单位、家长和教师等同志为政风行风评议监督员,并召开了“政风行风评议监督员座谈会”,广泛征求2名监督员对我校政风行风的意见和建议,与监督员建立互动的联系机制,共同构建和谐端中。我校还及时设立了举报、投诉电话和电子信箱,主动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

四、拓宽渠道,征求意见

学校分别通过召开意见征询座谈会、发放意见征询表等形式,广泛征询意见。经统计,学校共发出了300份问卷调查表,收回了282份,收回率达94%。认真组织召开了7次“政风行风评议意见征询座谈会”;7、8月份,学校领导干部还主动上门走访村支部、家长等服务对象,走访共约28人次,及时记录走访对象提出的意见,并作了细致的整理与汇总。

五、梳理问题,建立台帐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征询意见,中学征集了对学校政风行风的意见和建议共近50条,这些意见和建议来自各个阶层、代表民众心声。校行评办对社会各界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意见进行了归纳整理,找准在政风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以下10个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

1、适龄学生增多,学校床位不足。

2、中学如何创建成为更优质的品牌学校?

3、虽然学校一再强调备考从起始年级抓起,但目前我校的中考备考依然局限于毕业班,不少非毕业班的任课教师备考意识淡薄。备考工作欠缺连贯性,学校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4、学校教师主要由中青年教师组成,如何进行教师的培养,加速教师的成长,培养名师?

5、学校在师德建设方面有何做法?

6、如何提升班主任的能力?

7、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管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8、如何规范学校校园安全管理?

9、如何规范学校教师教学行为?

10、代课老师的待遇问题。

针对梳理出来的十个热点难点问题,学校多次组织召开分析会,围绕“品牌建设”、“师德建设”“校本培训”、“学生管理”、“安全建设”、“教学管理”、“床位紧缺”等七大关键词,建立整改台帐;明确整改责任领导和整改责任股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目标和整改措施,狠下功夫,抓好落实,分步推进,努力解决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

六、制定措施,落实整改

1、完善规章制度。为了提高管理效能,促进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学校通过建章立制,优化了内部管理。一是明确了学校教师和办事人员的礼仪及行为规范;二是建立学校的工作制度。校党政领导和处室干部进一步增强了依法行政、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意识,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指导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三是围绕上述的热点难点问题新建或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有《安全教育制度》、《教师对学生仪表仪容教育监督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家长会制度》、《家访制度》、《中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预案》、《学校传染病报告制度》、《依法治教实施方案》、《校车管理细则》等。此外,在教师培训、绩效工资、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中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严格管理,规范行为,促进了办事部门干部进一步改变作风,大办实事,服务基层和教师。四是健全规范财务管理的工作制度。为了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出台了《中学财务管理制度》等相关的规章,强化和优化了对教育经费收支的监管和调控。

2、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一是调整年下半年中学教育改革的工作重点;二是制定了《学校品牌建设方案》推动学校品牌建设和发展,重点是突破、发展、树品牌;三是加强师德建设,弘扬高尚师风;四是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化学校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七、亮点纷呈,成绩可人

经过扎实的整改,构建了和谐端中,全校上下呈现持续发展、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建教师专业化学校取得新突破

1)中考成绩喜人

在教育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团结协作,积极配合,刻苦拼搏,年中考我校取得优异成绩,实现了以文化为主,体艺类跟上,全面发展,再创辉煌目标,向社会,向家长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今年中考上重点线人数在全县中学中名列前茅,上普中线人数创我校历史新高。美术、音乐、体育上线人数增加。

2)素质教育结硕果

中学坚持文化为主,体艺类跟上,全面发展的育人特色,坚持情智并举的办学理念(重智力,更重情感,尤重品格),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成绩喜人。

近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校教师在各类各级的评比、表彰活动中获得了不少的奖项:其中论文评比类,有5人次得部级奖励(2人次一等,3人次二等);8人获得省级奖励、17人次获得市级奖励、84人次获得县级奖励。

竞赛类中,有5人次获得省级奖励、11人次获得市级奖励、有26人次获得县级奖励。荣誉类中,获得部级荣誉有6人,省级荣誉8人,市级荣誉31人,县级荣誉35人次。

学生方面:荣誉类有3人次获得市级荣誉,13人次获得县级荣誉;竞赛类有4人次获得省级奖励(其中有2人次属于体艺方面),14人次获得县级奖励。

2.积极扩大办学规模,加大硬件建设

去年我校新建了栋宿舍楼解决了学生的住宿问题,为我校的扩招奠定了基础。今年在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投入资金440多万元,学校扩建了1栋教学综合楼。

3.加强师德建设,树和谐校园新风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思想大解放”有关文件,积极开展礼仪教育,学习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进行了教师法制教育考试,提高了广大教师依法从教意识,做遵纪守法和教书育人的表率。根据需求为班主任推荐班级管理的相关书籍,进一步完善德育研讨制度。规范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研讨系列,引导班主任研究新时期班级管理策略,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操守和专业水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更多展现学生风采培养实践能力的德育平台,发扬端中“爱心教育”的优良传统,加大对违纪学生教育与管理,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珍惜美丽校园的意识,构建和谐校园新风。沟通体系不断完善,学校呈现出稳定、协调、有序、包容、文明、向上的和谐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声誉。在每月学校文明班评比中,,文明班比率达98%,其中标兵班比率超过40%,违法犯罪率为零。

4.重视校本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关注广大教师的成长,因应教师成长的周期性特点,引导教师合理规划教育生涯,从过去以外出学习或理论培训为主转到基于本校实际而开展的“校本培训”。

学校举办了优秀教师讲坛,各教研组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普查”及“优质课例展示”活动,引导教师认真备课、积极听课、科学评课,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从活动中受益。通过校本培训,有力地加快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

5.加强依法行政,认真落实校务公开

认真推行校务公开,增加办事透明度。及时更换了校务公开内容,把事关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公布于众;做到了办事公正公平公开,积极接受群众监督,增加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和国家、省和市制定的收费政策。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时公布在校务公开栏上,没有违规收费、代收费等情况发生。

6.落实共建,构造和谐育人环境

如何构建家校合作篇10

摘要:合作的课程文化含义是课程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要求建立一种共享的课程文化。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参与课程改革。目前,学校合作课程文化的建立存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合作不够;师生合作不够;家长和学校合作不够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学校内部的合作课程文化与学校组织外部合作课程文化的建构之对策。主张学校合作课程文化的建立要靠许多人参与,才能赋予课程生机与活力,才能将实施落到实处。

关键词:学校合作课程文化;重建;问题;对策

一、学校合作课程文化的现状

(一)教师与教师之间合作不够

教师是推进课程变革的重要力量,因此教师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在我们所调查的学校中,很少能形成多层次的教师合作机制。如教师在备课遇到困难时,有时找别的教师,实在不能解决的,就放在一边,这说明,学校的合作文化不健全,学校还没能打破原有孤立封闭的体系,即使有合作,也只是本组教师的合作。这与新课程所要求的合作文化的理念相差较远。

(二)师生合作不够

新课程的理念要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参与课程,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题性,然而,这样的理念在学校中落实的也不是很理想。我们发现,学校也做了一些工作,如有的学校设计了一些调查问卷,涉及到你喜不喜欢的课程,教师是否采用讨论等方法等问题,希望从中了解学生对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但还是比较肤浅,没有深入事物的实质,从讲课过程中就能反映这样的一种状况,课堂教学改变的少,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的较少,师生的合作没有实质的进展。

(三)家长和学校合作不够

家长和学校的合作是合作课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推进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校中作为学校领导人的校长也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也开展一些活动,如开家长会等,以获取家长的支持。然而,实际上,校长和家长对于课程变革的说法是不一致的,校长认为家长理解课程改革,支持课程改革,而家长的观点是学校不向家长告知课程改革,家长也不了解课程改革。从两种矛盾的说法中,我们至少能得出这样的认识,排除个人的因素,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还不够深入。现在,最为重要的是建立家长和学校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以促进新课程的发展。

二、原因分析

从以上问题,我们得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课程文化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至少没有形成稳固的合作机制。我们分析原因如下:

(一)学校中的领导和教师对课程文化的理念理解不深入

课程文化的概念比较复杂,合作性的课程文化知识只是新课程所要求的文化的一部分。学校的领导人,特别是校长对合作课程文化的理解方面有偏差。广大的教师对合作课程文化的了解又少,在实践中即使理解了,学校如何运作也是一个大问题。打破孤立封闭的学校文化,实行新的课程文化,建立起一定的合作机构需要较长的时间。

(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宣传力度不够

这次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合作课程文化的理念,也进行了宣传,如在实验区发放家长问卷等方式,但总的说来,宣传的效果有限。一是时间比较短,因为课程改革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要在极端的时间内,让社会各界和家长转变延续已久的观念是不现实的,因此课程改革这种理念的宣传,要有长期性,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二是,缺乏具体的操作模式。作为新课程来讲,最大的问题就是操作的层面。让学生参与课程,学生参与到什么程度?家长如何参与?拥有哪些权利,如何参与?这些都涉及实际的层面,但是这种指导性的东西几乎没有。因此在实践中,一些学校只好少做或者根本不做。

(三)学校原有传统的制约

长期以来,学校中教师形成的职业文化的特点就是个人孤立主义。教师之间是各自独立互不往来的,形成教育教学中各自独立的状态,这种封闭的职业文化对课程改革来起阻碍作用。教师长期形成的职业习惯,在短期内很难打破,要形成合作的课程文化需要一段时间。另外在学校长期的发展中,随着制度化学校的形成,学校逐渐的走向封闭。学校俨然乘客社会中的小社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运转,形成自我封闭的一个系统。因此,人们心目中形成这样的定势: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教育改革,那是学校的专利,与自己无关。因此家长参与课程的意识也不强,这样使课程所倡导的课程文化很难形成。

三、解决对策

(一)建立学校内部的合作课程文化

富兰认为教师是课程变革的重要力量,因此教师合作随课程实施的影响会更加深远。变革需要教师的参加,但不是脱离合作,教师孤立的加入。在日益复杂的变革中,任何单个教师绝不能解决复杂的问题。在学校组织之内的合作是分层次的,单个教师的合作,教师小组的合作,全校教师的合作。单个教师的合作,可以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小组合作,是解决单个教师之间不能解决的问题。而较大的问题,有全校教师共同协商解决。教师合作对课程改革的影响是极大的,只有利用集体的力量,让每个教师都参与课程改革,才能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是课程实践非常重要的因素。要形成这种合作的机制,就要求改变以往形成的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课者、是被动的接收器的状况。改变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状况,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

学校内部的合作主要是教师的合作,另外教师与学者之间的合作也不容忽视。这种合作文化的建立,需要领导和教师转变观念,共同协调,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与课程改革理念相适应的学校组织内部的合作性课程文化。

(二)学校组织外部合作课程文化的建构。

学校组织外部的合作有家长、专家和社会人士的合作,这里主要谈论学校与家长合作的问题。学校与家长合作是新课程所倡导到理念之一,通过这种合作家长本身的角色地位发生转变,通过参与学校的课程,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

实现家长角色转变,家长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认识,由外人变成局内人,自己是课程改革和学校共同体中一员,是学校的决策人之一。这需要大力宣传,使家长有所认识,自己的决策也会对课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新课程要求家长享有对学校课程的知情权、建议权和评价权。通过合作,学校应告诉他们孩子在学校中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让家长更了解学习的内容,让家长知道对学习如何评价,从家长自己的想法出发对课程有一个真实的评价,同时为课程改革提出建议,以便有力地推动课程改革。

第三,家长的职责。与学校合作主要是通过家长观察和了解子女的学习需要,对学校或学习态度以及素质报告等评价学校的质量,与小教师取得联系,采取适当的教育行动,弥补学校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家长既参与学校课程决策,有要承担学校课程所不能达到的那一部分内容。

另外,学校与专家的合作主要是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创造机会让教师参与专家的对话,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