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展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0:32

新能源发展特点篇1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太阳能,风能,发展前景

 

0引言

自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常规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及其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开始寻找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也即新能源。相对于传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也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利用新能源逐步取代传统能源进行发电将是今后电力工业发展的趋势,可见新能源发电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实用价值。

1新能源发电的类型及其原理特点

新能源发电主要包括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等方面。

1.1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是指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所产生的能量,它是一个巨大的能源,据估计,我国陆地面积每年接收到的太阳能辐射能相当于亿吨煤[2]。太阳能发电又叫光伏发电,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伏效应,通过光照产生电动势,进而输出电能,实现光电转换。简单地说,太阳能发电就是通过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光转换成电能,太阳能电池是由各种具有不同电子特性的半导体材料薄膜制成的平展晶体,可以产生强大的内部电场[2],主要包括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和非晶硅电池三种类型。免费论文参考网。

常见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三部分构成,按其运行方式可分为独立太阳能发电系统和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其中后者是目前的主流发展趋势,即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直流电,通过逆变装置转换成交流,进而并入电网使用。太阳能发电安全可靠,具有许多优点,如能源充足,太阳能无处不在,不受地域限制;建设周期短,运行成本低;不需要消耗燃料,无环境污染;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适合无人值守。但是,太阳能发电受气候条件影响,具有间歇性,且价格昂贵。

1.2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换成机械能,再转换为电能,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风吹动风轮,通过风轮的机械转动驱动发电机转子旋转,进而产生电能。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与常规发电相比,具有能源充足、不消耗燃料、无环境污染、占地面积小、工程建设周期短、发电技术成熟等优点。在当今世界的新能源开发技术中,风力发电是最成熟、最有商业利用价值的发电方式,其装机容量正在不断扩大,全球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

1.3生物质能发电

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在生物质内部的一种能量形式,是一种资源丰富、无污染的能源。生物质能发电包括农林废弃物燃烧发电、生物质燃气发电、城市垃圾焚烧发电、沼气发电等方面。生物质能发电具有电能质量好、可靠性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1.4地热发电

地球内部蕴藏着巨大的热能,地热能就是地球内部的热释放到地表的能量,地热发电就是将地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它是利用地下热水和蒸汽为动力源的一种新型发电技术,其原理与火力发电基本一样,即将蒸汽的热能通过汽轮机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2]。

1.5潮汐发电

潮汐能,顾名思义,就是潮汐所蕴含的能量,同样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潮汐发电,就是利用海水涨落及其引起的水位差来推动水轮机,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其原理与一般的水力发电差别不大。即在海湾或有潮汐的河口修建大坝,构成水库,利用坝内外涨潮、落潮时的水位差进行发电。潮汐发电受潮汐周期变化的影响,具有间歇性。

2中国新能源发电的前景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规模跃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是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新能源发电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中国新能源发电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免费论文参考网。

(1)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迅速。中国风能资源丰富且风力发电技术较为成熟,目前正在以“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方式进行规划和布局。太阳能发电同样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我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水平较高,应该大规模推广太阳能发电。免费论文参考网。根据国家能源局制定的《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到2011年,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达到2%(含水电为10%),新能源发电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5%(含水电为25%)。而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500万千瓦(陆地风电3000万千瓦,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00万千瓦[1]。除此之外,《2008年中国风电发展报告》预言,到2020年末,全国风电开发建设规模有望达到1亿kw。

(2)生物质能发电优势明显,前景较好。相对于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间歇性特点,生物质能发电具有突出的优点,经济价值较高。200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3234.6万kw,其中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80万kw,在众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中仅次于小水电。预计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将达0.9~1亿kw,其中生物质能发电为1000万kw;另一种估计结果是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21亿kw,其中生物质能为2000万kw。

(3)在有条件的区域发展地热发电和潮汐发电。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地热发电和潮汐发电均具有地域性。目前,中国高温地热电站主要集中在西藏地区,总装机容量为27.18mw,其中羊八井地热电站装机容量25.18mw,其发电量已经占到拉萨电网的40%以上,对缓和拉萨地区电力紧缺的情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后,可继续在西藏地区大力发展地热发电。我国潮汐能蕴藏量中可开发利用部分的92%集中在经济发达、能源需求迫切的华东沿海地区[3],发展潮汐发电可缓解这些地区的电力不足。但是,潮汐发电由于开发成本较高和技术上的原因,目前发展并不是很快,我国江厦潮汐电站装机容量为3200kw,年发电量1070万kwh[4],今后可视情况适当发展潮汐发电。

3结语

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化问题,发展新能源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应该加快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步伐,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逐步实现从常规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目前,我国的新能源发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基础薄弱、相关体制尚不规范等方面。为此,提出一些建议:(1)制定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布局。新能源发电必须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有必要将其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加快体系建设,规范行业发展。对于新能源发电的设备要求和并网技术标准,应该尽快制定相关准则。(3)加大投资力度,鼓励自主创新。目前,我国新能源研究力量分散,缺乏跨学科的交流,有必要对各类科研机构进行整合。除此之外,新能源发电是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构建全国统一的新能源电网,以促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新一.新能源发展展望[J].电力技术,2009,10(10):7-14.

[2]孙元章,李裕能.走进电世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刑运民,张文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J].西华大学学报,2007,1(26):50-52.

[4]叶峰.新能源发电——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J].能源与环境,2008,3:55-57,62.

新能源发展特点篇2

2004年3月底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强调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需要抓好十大重点工作。其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被置于核心位置,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调整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强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是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大计”;要求密切结合西部地区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能源、矿业、机械、旅游、特色农业、中药材加工等优势产业。逐步将西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能源、矿产资源主要接替区;合理调整全国产业分工格局,支持西部地区具备基本条件的地方发展资源深加工项目,由国家投资或需要国家批准的重点项目,只要西部地区有优势资源、有市场,优先安排在西部地区。

以上意见,标志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出现了从为西部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与基础向直接支持产业发展的演变。亚当・斯密(adamSmith)强调分工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根本动因,马克思认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集中表现在其分工的发展程度方面。区域分工促进区域产业的发展,区际间合理分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而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虽然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是西部大开发伊始即确立的重点任务之一,但由于国家财力以及西部地区最为紧迫的发展瓶颈――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在西部大开发五年来的开局打基础阶段,国家并没有出台专门的产业发展政策,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基本上属于区域优惠政策,对产业发展的优惠支持力度相对较小。在发展基础与条件不断改善的背景下,如何直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关键就在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区域产业的发展。区域产业布局与区域产业促进政策就提上议事日程。

在新的文件精神的指导下,今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将更加强调产业政策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统筹协调。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进入一个快车道。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号召,强调“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保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曾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口号;我国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明确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根本转变”的要求,到现在已经有10年的时间了,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效果不甚理想。“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十一五”时期要坚持的“六个必须”的原则之一,也是“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得到了中央前所未有的重视。

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特殊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等区情,决定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更加艰巨,要求更加迫切。西部地区只有真正走上有特色的具有区域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才能结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之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除了加强基础产业建设、以信息化改造提升现有资源型、重化型区域支柱产业之外,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积极进行产品、产业创新,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使其成为重要的区域主导产业和新的产业增长点。继续走传统产品、传统产业发展之路是行不通的。

特色优势产业的界定与发展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区域特色经济体系,是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格局的经济保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特色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所谓区域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利用比较优势和市场原则,通过竞争而形成了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及企业、产品特色的经济结构。特色经济的构成要素是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特色企业(企业集团)、特色产品(产品系列)。特色产业的形成与特色产品的开发,一方面取决于相关资源在市场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也受制于资源的市场份额拥有量,也就是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潜力以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

界定特色优势产业,必须把握四个价值标准:一是产业独有标准――你无我有;二是产业规模标准――你小我大;三是产业专业化标准――你泛我专;四是产业效益标准――你弱我强。

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着眼点在于通过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形成新的区域主导产业群,最终形成新兴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对区域传统支柱产业的替代,至少形成两者并驾齐驱的局面。在特色优势产业中培育区域主导产业,需要重点把握环境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率基准以及区域比较优势基准这五大基准。其中,环境基准是必须始终坚持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必须坚持首选环境友好型的主导产业,选择绿色主导产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筹起来。

将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与重点区域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从中央政府层面来看,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十一五”时期西部大开发不可能是泛区域开发,而应突出重点地域、重点地带重点集中开发。而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适宜与重点地域、重点地带开发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不可能遍地开花,处处特色。

按照“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重点开发”的指导方针,继续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配套措施,加大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带、呼包兰青经济带等重点区域的开发力度。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西部地区原有经济社会基础的作用,强化西部开发投资的聚集与扩散效应,缓解西部人口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国家应该适时调整资源开发总体思路,按照“资源就地、就近加工”的原则,逐步调整全国产业分工布局,支持西部资源富集区发展资源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将西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能源、矿产资源主要接替区,培育和提高西部产业竞争力、自我发展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积极发展西部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中药材加工业、生物制药业和国防工业等优势产业。在科技资源密集的中心城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探索出一条西部地区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必须与城镇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依托城镇、城市这一工业化平台。根据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化水平低的实际,继续按照生产力布局相对集中原则,坚持以交通干线为依托,积极推进西部城市化进程。努力走出一条有利于产业聚集、资源节约、生态环境改善、布局合理的西部城市化新路子。以水(西北)、土(西南)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工业为主体,以服务业为支撑,以人口加速聚集为标志,通过工业化推动城市化。重点培育发展陕西关中城市带、甘肃走廊城市带、成渝城市群、南贵昆城市群,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加速西部开发步伐,有效提高西部的城市化水平。离开城镇化的支撑与依托,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离不开自主创新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离不开自主创新。创新是特色优势产业的本质特征,也是加快其发展的内在要求。

以自主创新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表现在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等众多方面。创新的目标是在“十一五”时期或更长的一段时期内,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内甚至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特色优势企业、优势产品。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大针对西部地区特色优势资源开发的应用性技术研究支持力度。“自主”并不是说关起门来搞创新,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可以采取全社会招标的办法组织重大技术攻关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力争形成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从组织创新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要在产业组织形态、企业制度等方面进行切合实际的改革创新。

新能源发展特点篇3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能源;强度;经济增长;影响

现阶段,随着各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已经越来越大,导致全球的能源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为了减少对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世界各国开始了能源开发的进程,并且在近几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众所周知,目前我们普遍用的太阳能,就属于新能源的一种。新能源还包括,风能、海洋能、潮汐能等等,这些新能源的使用,充分的体现出了能源综合利用的效益,为全球环境的保护以及能源的节约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一、新能源与能源强度介绍

1.新能源介绍

(1)新能源的内容

通常,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开发利用的一些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除了这些以外,新能源还包括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由于常规能源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组成,它们的长期使用,导致了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为此,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点的新能源在当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2)新能源的特点

新能源的特点有很多,具体而言,系能源的资源比较丰富,可再生性比较强,可以供人类永续的利用,例如风能。据估计,可被开发利用的风力资源为253Gw,但是,到2003年,只有0.57Gw风能被开发利用起来,预计到2010年可以利用的达到4Gw。可见,风能的开发利用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并且可以保证人类的长期开发利用。另外,新能源的能量密度比较低,需要大的空间进行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应先个比较小,含碳量很少,这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同时,新能源还有着分布广泛的特点,有利于能源的分散利用。新能源的特点还有很多,人类在对新能源不断的开发中获得了很多的利益,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增长提供了保障。

2.能源强度介绍

“能源强度”,也被称之为“单位产值能耗”,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部门或行业单位产值在一定的时间内所消耗的能源量。另外,从国家的角度上分析能源强度的涵义,则为国内一次能源使用总量或最终能源使用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可见,能源强度所反映出来的是,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并且,能源强度受一些列的的影响,如,经济结构、经济体制、技术水平等,这些影响因素导致了能源强度不断的发生变化,影响着各国社会的发展。

二、新能源的发展对能源强度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当前,由于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导致对能源强度以及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为世界和平以及环境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由于能源强度代表着“单位产值能耗”,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弥补常规能源的不足与空缺,对环境的损害很小,适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新能源的利用,减小了单位产值能耗,换言之,新能源的使用,减小了对资源的消耗,却又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中的经济收入,以我国为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保障。

2.新能源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新能源自身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特性,这就决定了系能源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新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它的成本较常规能源来说比较低,重复使用性强,从企业的发展角度而言,新能源的使用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经济的发展效率,为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能源开发成本,也推动了新能源产业在我国不断的兴起,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与此同时,在企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国民经济也得以不断的发展。从环境的角度而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其目的在于减少环境的压力,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同时,对与人类来说,环境的不断转换,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新能源使用可以减少大量的车辆以及工厂等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可见,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的结构,同时也降低了煤炭等一些非可再生能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真正的做到了多年以来所呼唤的节能减排。另外,新能源产业的产生,是当前我国最具前景的与长久发展的新兴的产业,对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的升级,推动我国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实际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当中,单纯的去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投资成本,并不是一个科学的举措,由于单纯的去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投资成本,对能源强度的控制并不是那么容易掌握,所以,企业在新能源的投资方面要适度的掌握投资成本,根据企业的发展的实际情况而确定投资成本的多少。一旦对新能源开发的投资超过了企业经济发展的自身的符合能力,就会使整个企业的经济系统瘫痪,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三、结语

目前,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各国开始不断的开发常规能源,破坏了环境,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尤其在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困扰。为此,世界各国开始认识到了只一点,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之下,开始开发利用新能源,即可再生能源,这些能源的使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的问题,并且,各国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代替了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减小了开发投资的成本,还对环境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为世界的和平以及全球的环境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栋,潘文卿等,中国产业Co2排放的因素分解:基于LmDi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32).

新能源发展特点篇4

目前,新能源汽车是成都市突出发展的主导产业,成都已形成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造车之城和用车之都。战略取向以纯电动为,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过渡,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形成整车带动、零部件支撑的生产制造格局;支持现有整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硬件制造体系。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公务用车、市政等领域应用,

在商业服务领域,推进新能源汽车在物流配送、旅游景区、出租车等领域的应用。在私人领域,支持新能源车辆销售、租赁企业在蓉发展,深化分时租赁等商业模式,鼓励和引导私人购买、租赁新能源汽车。

11月2日,在成都市投资环境说明会暨国际合作园区项目对接会上,成都与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签署了《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战略合作协议》,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根据协议,联盟将依托成都在市场、政策、服务等方面的环境优势,联合搭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基地和示范基地,推动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成都市实现绿色发展。

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成都市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已经成型,根据规划,成都将打造新能源汽车“造车之城”、“用车之都”。到2020年,基本形成中心城区1公里智能充电圈,其他区(市)县城区1.5公里智能充电圈,全域成都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0万辆。

未来,成都将构建生产制造、市场应用、配套设施、管理服务4大产业支撑体系。

生产制造纯电动车是战略方向

今年3月25日,在第30届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投资环境说明会上,中植新能源汽车表示,将投资130亿元,计划用3年时间在成都经开区建设全球总部基地;

9月22日,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预计在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投资30亿元,年计划生产整车10万台,年销售收入达300亿元……

成都汽车产业基础雄厚。目前,成都拥有沃尔沃成都公司、重汽王牌公司、成都客车公司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巴莫科技公司、联腾动力公司、成都凯迈科技公司等关键零部件企业,产品包括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特种车(物流车、环卫车)和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完成新能源汽车产量3006辆,规上新能源汽车主营业务收入为18亿元。

未来,成都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策略是根据规划,成都将以纯电动为主要战略取向,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过渡,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以整车制造为重点,带动关键零部件突破,形成整车带动、零部件支撑的生产制造格局;支持现有整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硬件制造体系。

“围绕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高水平打造产业发展载体。”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将围绕“一区四园”产业布局,以成都经开区为核心发展区,新都区、青白江区、金堂县、简阳市为重点发展区,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聚集,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配套。

推广应用加快新能源车销售租赁企业发展

9月22日,随着成都eVCaRD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成都市民又增添了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出门到就近的网点刷卡取车,到了目的地还车刷卡……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这个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悄然兴起的新兴出行模式,在成都也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如何让新能源汽车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思路特别提到了构建“广领域、多模式”的推广应用体系。

成都将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资源,加快在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私人领域推广“成都造”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政府在车辆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公务用车、市政等领域应用,探索公交客车领域有条件分期付款等模式。

在商业服务领域,推进新能源汽车在物流配送、旅游景区、出租车等领域的应用,探索物流配送领域“首付+分期付款+一站式服务”模式、物流车以租代售等模式。

在私人领域,支持新能源车辆销售、租赁企业在蓉发展,深化分时租赁等商业模式,鼓励和引导私人购买、租赁新能源汽车,使消费者买得起、用得方便。大投入建立配套设施

拿起像油枪一样的充电插头,插在车头的插座上,手机客户端不H可远程监控充电量,还能扫描付费,并且在半小时内,一辆小型电动车就可完成80%的充电……

这样的场景,在成都正越来越普遍。“预计将在成都投资达5亿元,建成3万个新能源充电终端。”青岛特来电公司负责人表示,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用户量身定制充电服务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特来电拥有世界领先技术的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致力于打造智能“五公里充电圈”,让充电更加简单、安全、可靠。

完善的基础设施,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至关重要。成都鼓励国家电网、成都特来电、成都雅骏等企业在示范小区与单位、示范区域与示范区(市)县大力新建和配建充电设施,开展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试点示范,探索先进充电技术、运营方式,逐步扩展到周边区域。

围绕市场推广应用体系,成都将按照“适度超前、桩站先行、车桩相随”的原则,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区域,逐步向二、三圈层延伸。目前,特来电已与环球中心、新会展中心、中粮大悦城等18个项目签署合作协议,先期将在成都高新区、龙泉驿区、武侯区推广,首选人口密集的公共停车区域布局,再实现成都各区(市)县全覆盖。

成都还将进一步规范公共停车场建立充电设施停车位的比例,鼓励成都特来电、成都雅骏等企业将充电设施建设与汽车销售结合,采取买车送桩、以桩带车、众筹建桩等模式。

做好监管服务开展大数据采集分析

在2015-2020年《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以整车发展带动动力电池、电控及动力总成等关键零部件发展,促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离不开监管和服务,成都将构建管理服务保障体系。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品推广应用、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化发展,将进一步加强监管与服务。”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多方联动、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将有利于统筹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条块分割、衔接不畅等问题。

同时,成都还将支持企业开展新能源汽车保险、贷款、售后服务、二手车交易等配套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充电和储能功能的充电桩网络,大力开展大数据采集分析和综合运用,实现对线上所有车辆、充电站(桩)、电池等的实时监测,提高新能源汽车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100辆宝马加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

“我们正在打造全球领先的城市共享交通平台,让出行方式改变,从人人有车逐步转变为人人有车用。”11月2日,环球车享与宝马(中国)签署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战略合作意向书,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光宇表示,宝马将交付100辆纯电动Bmwi3升级版,用于环球车享旗下品牌eVCaRD在成都开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运营服务。

今年9月22日成都市正式加入电动汽车友好城市。以分时共享、绿色出行为主要标志的eVCaRD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正式登陆成都。这是西南地区城市首次引入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未来“成都造”或将服务成都及周边地区。

曹光宇博士说:“环球车享倡导共享经济模式,开拓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在成都推广绿色出行服务;同时,结合车联网创新技术、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等的发展,为成都社会和用户提供更多绿色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

eVCaRD通过互联网实时运用平台管理车辆的租赁情况,对不同区域车辆分配不均衡的情况进行综合调配。整个租赁过程,包括查询、预订、取车、还车以及支付,都可轻松通过手机客户端完成。点开“eVCaRD”app,注册认证成为会员。分布在成都各区县的租借点尽收眼底,目前网点已经达到120个,而且还在快速增加中。未来三到五年,10000辆运营车辆将穿行在天府大地。

通过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创新,成都将提升本地旅游配套设施,未来将对接上海,吸引更多长三角用户自驾游,从而提升城市吸引力。曹光宇表示:“⒌缍汽车分时租赁引入西南部地区城市,多方位推进成都新能源汽车发展及相关城市配套,也是环球车享中国战略的重要步骤。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将促进共享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5年建成8万个充电终端

日前,成都特来电母公司特锐德集团位于西南航空港的新项目――特锐德集团川开电气智能电气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该项目总投资超8亿元人民币,预计2017年12月竣工。建成投产后,年生产能力将在现有基础上翻5倍,达到70亿元。

新能源发展特点篇5

关键词:文化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1引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在一个优秀的企业中,必须具备的是文化,而具备了生命之后,企业还需要成长,因此,企业应该在知识型的文化带领下,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企业带到一个发展的道路上来。出色的企业文化是知识型企业文化制定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他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也可以说是相互制约,相互帮助的。在知识型企业文化的发展下,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出的员工也都是知识型的,这类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最直接的动力源泉。这种模式下,知识型员工与普通员工就会具备明显的差异,知识型员工会具有创新精神,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因此,企业文化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是个推动企业发展、社会发展、世界发展的主要原动力。

2企业文化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与特点

2.1企业文化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企业文化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当今社会中,企业在不断的发展生产,员工需要具备更多的知识去生产、创作、应用到企业的发展中。作为脑力劳动者来说,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其价值意义极其深远。它不仅仅可以将企业的发展带动起来,还能使一个企业具有优秀的文化,使企业的发展及其稳固。再者,由于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在企业文化中,创新是一个企业维持生命的能力以及能量。企业文化和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二者之间不能缺少任何一个,只有不断的利用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去带动企业的发展,用文化制约着企业的管理,才能使一个企业具有更多的文化素养。

2.2企业文化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文化特点,该特点重点在企业之中培养的知识型的员工身上。知识型员工具备多重特点,比如,知识型员工具备创新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发展进步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这就需要企业之中的知识型员工不断的创新,才能供应企业文化在社会中的立足。知识型员工还应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在企业文化发展中,单单具备体力劳动者是远远不够的,员工应具备的不仅仅是自身所会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经济技能等。其三,知识型员工应具备自己的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形形的人才能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同理,在一个企业中,只有具有不同价值观的知识型员工,才能使企业文化充满活泛的气息,才能使一个企业充满创新、个性的活力,在这种活泛的气息中,知识型员工不仅仅会做到自己应该做到的工作,还会自发的充满竞争意识,唯有竞争,才能进步。最后,企业是一个个体,也是由各个人组成的整体,所以,在企业中,知识型员工更应该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凝聚精神。因此,企业文化中知识型员工是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下培养的重点。

知识型员工具备自主创新型,在各种问题上会有自己的看法,积极的去做到自己的分内工作,因此,在知识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员工的特点爱好以及技术所在,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优点长处,为企业不停的注入新文化,带动发展,为企业提供出知识性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3企业文化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3.1企业文化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原则

要使一个企业文化不断的创新,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因此,要为这些知识型员工提供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自主、创新、公正公平的良好氛围。只有在这种模式下,员工才能更好的被激发出创新思想,创新意识,进而,为企业的创作发展也具备更多的良性因素。在这样的轻松良好的氛围下,员工的潜力被充分挖掘出来,在管理的时候,充分授权,给予信任,对员工与管理者之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给了员工轻松的办公氛围之后,要使他们不要走出“界”,这时就需要企业之中人力资源管理者们的一个技巧的管理体系了。健全的管理体系可以使知识型员工在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范围内自由自在的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不断的创新,迎合企业发展的业务需要、管理需要、结构需要等。为了追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管理者还需在企业文化中增添定期学习交流的模式。只有一个充满文化的企业给予员工定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技术的培训,才能使知识型员工业务不生疏,反而会不断成长进步。

3.2企业文化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模式

知识型企业的模式的成功创新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创新,管理者给予知识型员工三个基本环境:竞争环境、成长环境、激励环境。社会中无竞争,不进步,企业更甚,在一个充满文化的企业中,只有不断的优胜劣汰,才能使员工充满斗志,积极工作,创新出新的产品。同时,将员工所学的知识互相交流沟通,多学多用,不断进步,和谐发展。最后,将具备挑战性的工作与业绩、绩效、薪资挂钩,会激励员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不断要求自身的进步,创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知识型员工是与普通员工不同的,他们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他们具备更多的想象力,注重精神物质多一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注重奖励和激励模式的推动。同时建立起知识型的培训机制,让员工具备更多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和兴趣。对于“复杂”的知识型员工来说,在培训的过程中也要给予他们多重的激励。激励上既要满足知识型员工的物质需求,更要满足知识型员工的精神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发出知识型员工的无限潜能。

结语:

当今社会中,企业的发展远远不能依靠老思想、老方式了。只有知识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最佳捷径。因此,在企业文化这个大生命中,员工要具备的是知识,只有员工具备了知识,才能不断的创新。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这种模式下,需要建立起知识型的核心体系,以激励创新为主,刺激知识型员工不断创新,达到不同的高度,为企业文化增添新的人文色彩。由于知识型员工更注重精神层次的满足,则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各个层次给予他们不同满足的条件,使其在企业发展的浪潮中起到坚实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九胜。企业文化与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葛洲坝易普力有限责任公司,2006.

[2]李东.论知识型企业及其特征[J].上海企业,2001,4.

[3]彼得?德鲁克.变动中的管理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新能源发展特点篇6

关键词:全球能源互联网;电力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

0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未来能源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全球逐渐突显,并且成为了新兴产业。目前,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对已有能源生产方式与消费方法的一种创新,保证相关技术得到有效发展,进一步推进了全球能源电力技术的进步。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全球能源互联网电力技术,创新其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概述

基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要求以技术问题为出发点,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新型能源发电技术要与大型新能源基地开发利用的需求相适应。全球能源互联网中,风能发电、海洋能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是十分关键的源端电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新能源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尽量减少新能源发电的成本,突破大容量储能技术,并为新能源基地的规模化开发以及创造奠定坚实基础[1]。第二,全面发展大容量输电技术与特大型电网安全控制技术,保障新能源基地外送与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新时期背景下,互联大电网的建设速度逐步加快,海上区域与极地区域的新能源基地开发也将实现大容量与高等级的发展。第三,信息通信技术全面融合,电网逐渐实现智能化发展。要想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处理需求相适应,必须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

2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研究

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主要包括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等。

2.1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与装备

要确保互联网与偏远区域新能源基地电力成功外送,必须保证特高压输电技术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容量更大、电压等级更高。同时,要求输电距离超过3000km,且输送容量不低于1×107kw。如此一来,优化配置能力将会大大加强[2]。现阶段,特高压直流输电断路器与换流器等诸多高端装备始终无法与高电压等级输电技术性能相适应。所以,未来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发展±1000kV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技术,并且研发高端装备工艺技术。在此基础上,还应全面建设±1100kV电压等级需求的电网工程,以满足极端条件。

2.2柔性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

要想确保城市供电、分布式能源成功开展以及实现新能源并网目标,必须高度重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需要注意的是,高压直流电网有效升级了柔性直流输电,确保了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灵活性,使电网运行更加安全、可靠[3]。未来,柔性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技术将和特高压电网等现代化科学技术相融合,全面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确保与新能源基地电力大规模送出的实际需求相适应.目前,国内高压柔性直流控制保护技术与绝缘材料等相关技术尚未成熟,特别是电压等级与输电能力,仍然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为此,应将架空线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作为重要基础,综合考虑直流电网规划和网架构建理论等方面,保证成功研发高压柔性直流输电装备,尤其是直流电网潮流控制器与高压直流断路器。根据合理预测,2030年,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直流电压的等级会超过±800kV,且实际容量大于5×106kw。在此基础上,将成功建成若干直流电网。

3大电网安全运行与控制技术研究

全面发展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建模和仿真技术。未来发展过程中,基于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加之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大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控制将面临极大挑战[4]。其中,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正常运行,能够确保电网的特性随之改变。在交流、直流和受端的互相影响下,交直流故障的连锁反应将过于复杂。所以,大容量集中馈入与特高压多直流馈入都会导致电压不稳定,不利于频率的稳定性。现阶段,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采用的仿真理论、控制技术,都难以与电网发展需求和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需求相适应。所以,必须掌握特大型电网的发展规律,成功研制出能够与超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相适应的新技术,确保电网的运行更加安全、稳定。

4新能源发电与并网调控技术研究

4.1高效低成本太阳能发电技术

合理运用太阳能,不断提高实际转化效率,可节省发电成本,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未来发展过程中,光伏发电技术与光热发电技术将会实现进一步突破,有效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充分发挥大型太阳能发电基地的作用。根据合理预测,2030年,晶硅与薄膜电池的光能转换率提高30%或25%。此外,钙钛矿型与叠层等太阳能的电池效率将大于50%。较之于从前,光伏发电平均度电成本的下降速度也将大于50%。伴随光热发电技术的成熟化发展与应用,塔式系统将成为光热电站的主流开发技术,而且平均度电成本会降低40%左右。

4.2海洋能发电技术

因为全球海洋能资源相对丰富,所以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建过程中,海洋能资源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源端能源。海洋能发电技术过程中,温差发电、波浪能发电以及潮汐发电等,都是最常见的海洋能发电技术。特别是潮汐能,它的开发与利用时间较长,技术相对成熟[5]。然而,实践中,它却容易受到装机规模的影响。因此,分布式利用模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此外,波浪能与洋流能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且有大量技术已经开始实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海洋能发电技术可能与海上风电基地实现联合性建设与发展,进而构建大规模且集中性的海上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

4.3新能源并网调控技术

新能源并网调控保障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运行安全与稳定。为此,后期发展中需要发展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和新能源互补协调调度等技术,并且系统化研究、分析大规模电场和太阳能电站集群控制等技术。

5现代化储能技术研究

创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过程中,储能技术的作用不容小觑。储能技术将成为新能源发电必不可少的主力能源,为新能源基地的发展提供不竭的电力供应。储能技术研究方面,电储能是重点、难点。一般情况下,电储能主要包含化学储能与物理储能。其中,物理储能体现在飞轮储能、物理储能与化学储能等方面。化学储能则体现在液流电池与铅酸电池等方面。目前,抽水蓄能是最成熟的储能技术,而前沿的电储能技术则包括超导磁储能与新型储能电池等。

5.1化学储能

与物理储能技术相比,化学储能的安装环境、能量密度以及地址选择等方面优势十分明显。现阶段,储能电池处于研发与示范应用状态的种类多于30种。但是,储能电池的成本相对较高,除电动汽车电池之外,储能电池没有达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目的。所以,在储能电池技术创新发展方面,应将重点放在联合运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安全性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

5.2氢储能

所谓氢储能,是指借助多样化技术,将多种形式能量转化为氢气进行贮存。目前,大规模新能源的发展为新能源制氢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新能源制氢可以有效消纳过剩的新能源电力,所以使得电网负荷更加平衡,电力供需的调节效果也更加明显。因此,新能源制氢在未来的发展中前景广阔。新能源制氢过程中,对于源端而言,可以借助制氢的过程,将弃光电量与弃风电量合成天然气,并且输送至输气管道,进一步转化、储存过剩的新能源电力,从而推动电网和气网的充分融合发展。而在受端,可合理运用低谷新能源达到制氢的目标,为终端电能的有效替代提供全新发展机遇。

新能源发展特点篇7

当前贵州支柱产业

发展的基本情况

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变量函数,决定经济增长、经济产出至少有以下四个要素:制度架构(也可称之为制度资本),如产权保护、民主、法治等等;自然资源禀赋,如离海岸河流的远近、石油、各种矿产的储藏情况;劳动力,它的数量、成本、素质等等;土地。这四大要素中间的任何一项越多,该国(地区)的经济增长就可以快一些,收入就能多一些。贵州也是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也是依靠已有资源即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气候、旅游、文化、人力资源来发展的。

以电力、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特点进一步突出。到2006年,第一批“四水四火”电源项目全部建成,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其中贵州电网统调装机容量达到1816.8万千瓦。能源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三分之一,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0.5%,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凸显。特别是电力行业,其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4.2%,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烟酒、铝工业、磷化工、特色食品、民族制药等优势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2006年,以烟酒为主的传统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卷烟产量和白酒产量分别为211.73万箱和14.21万千升,烟酒行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5.84亿元和47.36亿元,增长5.8和23.4%。以铝及铝加工、磷及磷化工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发展较快,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2.6%和13.8%,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和5.9%。以特色食品、民族制药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民族制药行业增加值为37.5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特色食品加工业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4%。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发展,其增加值达到61.3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9%。

以旅游业为主的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以“多彩贵州”系列活动为载体,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2006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为4747.89万人次和387.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8%和54.1%,旅游业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旅游业的结合更加紧密。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苗、布依、侗、水、仡佬、彝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是以夜郎为代表的山地文化的诞生地,堪称民族文化的宏大博物馆。以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布依族把银座唱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享誉海内外。人力资源丰富,贵州有3900多万人,其中有2800多万人在农村,农村富余劳动力800多万,其中350多万出省打工。

抢抓机遇,突出重点

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坚持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主题,能快则快,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努力加快发展。依托我省资源优势,调整和优化工业区域布局,集中力量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把我省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改变欠开发的过程中逐步改变欠发达面貌,促进我省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的大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当前,人类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从工业现代化向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而我省在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为此,必须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坚持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我省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之中,融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增创生态环境新优势,实现历史性跨越。

进一步做强做大能源新兴支柱产业。抢抓“西电东送”机遇,继续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电,努力发展新能源。加快乌江、南北盘江、清水江流域大中型梯级水电站建设,建成构皮滩、思林、光照等水电站。加快第二批火电项目建设,建成纳雍二厂、鸭溪电厂、黔西电厂、大方电厂、盘南电厂、发耳电厂、大龙电厂和水城电厂技改工程等火电项目。进一步拓宽电力发展路子,积极开拓周边电力市场,在落实资源、市场和通道的基础上,适时开工建设黔东电厂、兴义电厂、习水二郎电厂。大力培育省内电力市场,建设桐梓电厂和都匀、清镇、毕节头步电厂异地技改等直供电厂,促进电力市场多元化。力争到2010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外送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

按照“大煤保大电”的要求,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和集团化发展路子,优化提升煤炭产业结构。加快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调整和优化布局,提升规模和质量,积极推进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着力提高煤炭生产安全和技术水平。力争到2010年,煤炭产量突破1.5亿吨;原煤洗、选比率达到70%以上;建成一批年产原煤200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大中型煤矿产量占三分之二以上,进一步提高煤矿产业集中度。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争取国家支持在我省试点,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优强企业在有条件的地区利用麻疯树、马铃薯等开发生物质能;鼓励利用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发电。

做强做大优势原材料新兴支柱产业。把发展煤化工作为重化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加工转化,规划建设贵州西部煤化工产业带,努力在我省建成重要的新型煤化工基地。进一步加快磷化工业发展,重点支持发展高浓度复合肥和精细磷化工,配套发展合成氨等化工产品,加强磷化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积极创造条件把我省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磷化工基地。按照“重点发展氧化铝,配套发展电解铝,大力发展铝加工”的思路,着力提升铝工业竞争力。大力发展以铝合金、新型铝材料为重点的铝加工,着力提高铝加工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

做强做大以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实行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走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发展路子;大力调整卷烟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中高档卷烟比重,培育名优品牌。以茅台酒集团为龙头,发挥国酒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提高酒类生产的质量和科技含量,适度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积极培育以旅游业、生态畜牧业为重点的后续支柱产业。按照把我省建成多民族特色文化和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和中国西部旅游热点地区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保护第一、永续利用,整合旅游资源和各方面力量,着力实施重点带动战略和旅游精品战略,大力推进旅游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力争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入境游客年均增长7%以上,国内游客年均增长20%左右,2010年旅游总收入达到700亿元左右。大力开发具有地方资源优势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使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15%以上。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加快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争取国家支持实施岩溶地区现代草业和畜牧业行动计划,重点建设一批优质猪、肉牛、肉羊、奶源、家禽、水产等生态畜牧业基地,抓好无公害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发展规模养殖场、户和养殖小区,建好建强优质畜禽产品基地县。基本建成具有较强服务功能、覆盖广大农村的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草饲料生产、质量安全和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培育壮大一批畜牧养殖、营销、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名牌优势产品。建立畜禽重大疫病预警机制,抓好重大疫病防疫检疫工作,重视对集中养殖场和小区的污染防治。力争“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2010年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40%。

大力发展以民族制药、特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支持以特色民族药为重点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保健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和保健品,加快建设以民族药为主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注重中药材资源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引导制药行业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发展有较强竞争力的民族制药集群。依托骨干企业和品牌产品,以辣椒制品、肉制品、调味品和精制茶等为重点,加快特色食品工业发展。在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造纸和林竹产品加工业,加快黔北竹桨纸一体化项目建设和黔东林纸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发展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建立以风险投资为依托、以拥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人才团队为支撑、以良好的政策和服务环境为保障的创新平台,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在有优势的领域初步形成若干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发展能力的高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力争“十一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2010年达到190亿元左右,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左右。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推进存储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通信终端、数字电视、网络产品及电子应用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积极发展软件产业,建设以存储技术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通信终端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贵阳、遵义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推进有色金属材料、改性聚合物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等新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加快建设以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电子材料、复合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以锂电池、高容量聚合物动力电池为主的新能源制造基地。积极支持国防工业发展,依托国防科技工业等骨干企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促进军民结合,实行重点突破,加快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振兴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制造业,重点支持航空航天及基础零部件、现代通用机械成套装备等研发和产业化。

新能源发展特点篇8

一、准确进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研判,确定产业发展方向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调整与转型的重要时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势在必行。作为我省沿海发展的重点区域,秦唐沧必然面临新的产业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的抉择。因此,对沿海三市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和研判,是确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前提和基础。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沿海三市都有了长足发展,经济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到2010年末,秦唐沧地区生产总值达6897.49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4.49%,全部财政收入达到850.38亿元,占全省全部财政收入的35.29%,两项指标均占全省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强,不仅初步形成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为“十二五”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这一时期,秦唐沧三个城市面临的共同特点是,技术创新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经济发展的组合推动力量也将由“投资主导+工业推动”向“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转变;第三产业将逐渐取代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在第二产业内部,重工业比重逐步提升。所以,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沿海区域的发展主要侧重点应该放在加快发展以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会展业、服务业外包、社区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上。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产业、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海洋经济产业、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传统产业。

二、依据产业选择标准,高站位明确未来产业发展重点

在我省重大产业向沿海转移和布局过程中,发展沿海新兴产业是秦唐沧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产业发展重点的选择,不仅要对当前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要对引领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起战略导向作用。沿海产业重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新兴产业是否依托资源禀赋、立足比较优势;是否具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产业结构是否特色突出、工业优势是否明显、人才资源是否充足;在该产业的研究开发、生产、出口和销售领域等方面,是否具有相当强的实力和潜力,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增加值、利润等重要指标是否逐年增长,产业是否能够率先突破等等因素。此外,还应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源为出发点,从全球视野和战略高度来进行产业重点的确定。

新增长源要具有较强带动能力。在选择沿海新兴产业时,要充分考虑到新产业对当地经济必须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联动效应,能够带动一批相关及配套产业发展,引导和扶持相关企业做大做强,甚至形成产业链经济。

新增长源要符合未来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要求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发展沿海新兴产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还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新增长源要符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有机统一。通过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在高技术行业,必须考虑到是否掌握该行业关键核心技术,能否做到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是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密切相关。比如低碳技术、新能源技术、动力电池、互联网、智能电网等领域,作为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力争尽早抢占技术发展制高点,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新增长源要符合未来市场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沿海新兴产业的选择,要具有长期稳定而又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不仅要能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持久动力,而且还要能够成功应对资源环境方面的严峻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

新增长源要符合环保标准,做到资源消耗低,环境保护好。沿海新兴产业要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特点。产业培育和发展过程中,要解决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和附加值比较低的问题,促进节能减排,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目标,充分体现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要求。

三、大力发展沿海新兴产业,构筑经济强省有力新引擎

我省对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定位是,“着力建设一批高标准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精品钢材、石油化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港口物流、文化创意、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强化沿海地区产业分工与合作,形成环渤海地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临港产业带。着力建设一批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滨海休闲度假景区,重点抓好北戴河新区、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渤海新区滨海滩涂公园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滨海风光旅游带。着力改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重点治理点源面源污染,加强滩涂和重要湿地保护,形成海蓝地绿的海洋生态带。着力提升唐山、秦皇岛、沧州三个中心城市功能,重点建设唐山湾国际生态城、黄骅新城、北戴河新区三个滨海新城,强化城市间功能对接和互动发展,形成以三个中心城市和三个滨海新城为核心,一批中小城市和特色城镇为节点的滨海城市带”。

根据对沿海三市经济发展阶段的研判和分析,依据产业发展参考标准以及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定位,沿海三市的重点产业分别是:唐山市着力发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化工、港口物流、新型建材、滨海旅游、会展经济、总部经济、海洋经济等,打造综合性贸易大港和世界级精品钢铁基地,建设科学发展的示范城市、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面向东北亚的对外开放窗口。秦皇岛市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休闲旅游、港口物流、数据产业、服务外包、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和重大装备、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依托北戴河新区建设国际知名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形成现代化滨海旅游宜居城市。沧州市高标准建设综合大港和临港工业园区,着力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精品钢材、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洋经济等产业,努力形成环渤海地区重化工业基地和冀中南及纵深腹地的出海通道,建设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

到2015年,沿海经济隆起带地区生产总值将实现12,846亿元,占全省总量的42.6%,全部财政收入将达到1674亿元,占全省全部财政收入的41.2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实现686亿元,占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的30.48%。区域增长极的地位将越来越明显。在此期间,这些沿海新兴产业将为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新能源发展特点篇9

论文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将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等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文章从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出发,相应地找出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探寻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对策,从而为相关的宏观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与借鉴。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全球生态、经济、政治利益的整合,已上升到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节能减排在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济开发要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区域发展要以环境的可容量为基础。因此,根据区域实际,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对于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区域行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能源利用水平及能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各区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也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基于区域层面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我国正处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受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结合区域情况,改变经济增长结构,减少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促进区域经济持续高效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扶持。

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仍不理想

区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能源消耗处于上升期,碳排放强度高。高能耗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电力热力、金属、化工、采掘以及非金属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

从区域情况来看,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该地区的煤炭、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也是其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中部地区工业化是为了适应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中部地带的资源开发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中国生产力布局主要集中在东中部两块地区,沿海地区在加强能源、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等重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电子、家电、通信等新的工业部门和行业,在出口工业品的生产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二)能源利用效率低

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结构表现为“富煤、缺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难以改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经济发展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

由于我国各区域之间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碳排放的差异较大。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即能源强度,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能源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能源消费强度来看,我国不同省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能源强度排在前三位的均处于西部地区,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能源强度低、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则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省均处于东部地区。

(三)技术创新步伐缓慢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我国东部地区基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资源较有优势,而其他三个地区与东部相比创新能力较弱。重点是能源开发利用,第二产业等领域技术更新缓慢,产能落后,使得整个产业体系薄弱,加上传统落后工艺在重点行业领域比重较高,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使得未来几十年内,基础建设以及工业生产将维持高排放的特点,这也加大了减排压力,增加了低碳模式的实现成本,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四)政策法规尚不完善

《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保证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同时现有的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加之由于中央到地方政策执行链条过长,执行效果不易控制,因而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三、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一)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第一,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促进工业低碳化,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并拉长产业链,加快构造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东部地区应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电力、热力以及采掘、化工、金属冶炼、非金属制造等重工业行业要重点治理,限制高碳产业准入,积极发展低碳产业。

第三,积极发展服务业。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卓有成效地拉动国内多数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从不同侧面去分析,低碳经济既是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准。通过服务业的战略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思路,也可以从一定层面缓解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前期工业增长与排放正相关的矛盾。

第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二)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

第一,源头控制。推进节能减排重要的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要改善能源的供应结构,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

第二,过程控制。即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如引进先进技术、更新和改造落后生产工具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高效能、低排放的目的。

第三,事后控制。捕获、封存和积极利用排放的碳元素,即开发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为根本特征的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以及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同时,还要大量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三)加快低碳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

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引进;二是自主研发。技术研发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高效能源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都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因此,技术转让是目前发展低碳产业更适宜的方式。目前,国际社会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而订立了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或者实施技术管制和激励,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终目标。

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低碳技术落后的现状。

(四)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为保障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以及技术创新上的实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限制高碳产业准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在能源效率上,要加强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内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实施,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总体规划及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专项规划,完善“配额制”和“固定电价”等相关政策制度,以求改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状况,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供应。

在技术创新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引进政策,同时政府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减免税收等有效手段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在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等低碳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新能源发展特点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市转型产业结构升级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55-04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城市转型的研究,西方学者从城市社会经济改良角度提出了许多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型,如19世纪末由英国社会学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1922年霍华德学派专家L·翁温提出的“卫星城市”理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度增加,城市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得到重视,城市消费了全球能源的75%,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0%,不少城市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以城市为单元开始实践低碳发展的理念。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新能源的开发和能源利用。把低碳经济与城市经济转型相结合是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的重要研究思路。本文以深圳为例对其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积极探索。

一、低碳经济是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因素

城市经济转型受到多方面动力因素影响,如经济全球化、低碳经济、区域整合、信息化、技术创新、交通运输等。其中,低碳经济是城市经济转型的核心因素。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政府可以不断调整政策措施,企业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可以不断转变自己的生产方式,最终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空间布局的转变,进而推动了城市经济的转型。图1所示的就是各种因素对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过程。

二、深圳低碳转型的主要动力因素

低碳经济的发展可避免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浪费和大量的碳排放,有力推动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深圳低碳经济作为主要动力因素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从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来看,深圳地少人多,能源和主要资源依赖外部,这决定了深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集约化道路,注重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深圳发展低碳经济能促使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这不仅要求节约能源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也要求更加关注其他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关注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从产业特点来看,深圳致力于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既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也要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深圳培育发展低碳经济能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服务经济发展,促进低碳经济与服务经济的融合。

从人文特点来看,深圳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精神,市民受教育程度和基本素质总体上较高,对新事物、新理念的接纳程度也较高。深圳倡导和实施家庭低碳消费,绿色出行,形成低碳化、低能耗的消费习惯,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和探索可替代、可回收材料,引导企业生产低碳产品,实现生产领域的低碳化、生态化,大力倡导传统产业的低碳革新文化。因此,深圳培育发展低碳经济能促使城市社会文化环境理念进一步提升。

三、推动深圳低碳城市转型的思路——构建四大低碳体系

深圳城市转型发展需要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体系,包括四个方面。

(一)资源体系:以低碳能源系统为基础

低碳能源体系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能源生产、运输和供给体系低碳化。低碳能源体系是城市低碳经济的支撑系统,与低碳产业体系、低碳基础设施体系、低碳社会消费体系密不可分,并对其他体系起着支持和保障作用。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需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关系到深圳经济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大力推广分布式供能系统,提高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此外,要在确保深圳能源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应用能源环保技术,促进化石能源的低碳利用,依托能源环保技术,促进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高效利用。发展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缓解深圳碳排放压力,为深圳经济发展预留碳排放空间。

(二)动力体系:以低碳产业为核心

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是深圳实现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增长,核心的对策就是要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包含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战略性低碳新型产业,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根据深圳的产业方向和比较优势,构建低碳的产业体系包括两个层面。首先,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其次,要大力发展有利于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促进深圳乃至全国低碳发展提供装备、技术和服务支撑。目前,在深圳的产业版图中,高新技术、金融、物流和文化四大产业比重超过60%,现代产业体系日臻完善。要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工艺、技术,促进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和文化产业等新兴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三)社会体系:低碳理念的生活方式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包括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政府应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加强低碳发展的宣传,培育低碳发展意识。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要引导市民逐步加深对节能减排、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等相关知识的了解。逐步形成主动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消耗和排放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

(四)评价体系:建立深圳发展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深圳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应包括碳交易、碳排放、低碳产出等。不仅要关注碳排放总量,还要关注单位GDp的碳排放。分层次建立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形成对深圳建设低碳生态示范城市这一总体目标的层层分解,具体包括四个层次:(1)总指标,可对应深圳市规划和国土委编制的《深圳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规划纲要》中的总目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地制定总指标。(2)支撑系统子层,对应深圳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的各项分目标,可以建立不同的子系统。(3)路径层,为达到各分项目标的路径选择。(4)指标层,为约束路径的具体因子,可作为评价考核的各项量化指数。

四、深圳低碳转型的切入点

2010年1月,国家住建部和深圳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正式成为全国第一个部市共建的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重点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气候条件下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模式。本文基于深圳的城市发展特点,推出率先启动低碳经济转型的切入点。

(一)低碳实践区:以现代服务业、物流业为主导的区域

前海中心区、蛇口工业区和光明、坪山新区这三大低碳实践区,既各具特色,又有较大空间,有利于综合而系统地推进低碳理念、低碳技术、低碳产业在区域内的全方位发展。

1前海中心区

前海合作区从地理位置看来,不仅位于整个珠三角湾区的核心位置,而且还处在对于构建珠三角国际大都市圈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香港——深圳——广州”核心位置之上。其功能定位为:深港合作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结构调整引领区,它可发展成为深圳主要的大规模综合性产业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物流服务中心。前海中心区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带和重点产业园区的生活配套,促进居住、就业的平衡,减少大规模、长距离的通勤出行。因此在前海中心实践区推进低碳发展。可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以低碳能源和低碳交通为突破口,带动低碳产业发展和产业低碳化发展,使重装备产业更轻,产业链更绿,物流业更净。

2蛇口工业区

城市更新改造是深圳重要的城市规划方向。要从建设低碳城市的总体战略目标出发,科学梳理蛇口旧工业区的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先进技术与基础条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从功能、空间、形态、交通、基础设施等角度全面开展规划研究工作,制定实施方案,为蛇口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客观、全面的科学依据,最终将蛇口建设成为深圳市、广东省和国家低碳城区建设的先进示范区,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宜居宜业城区。

3光明、坪山新区

光明、坪山两个新区是深圳的新型功能区。新区的定位为科学发展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深圳未来新的经济增长区。在光明新区可重点推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照明、低冲击开发模式的规划和建设。坪山新区可以引进项目规模大,低污染、低能耗,具有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和项目,以“动感绿都”行动为重点,提高对资源的再生利用,重点建设低碳试点小区、低碳社区、中心区低碳生态体系、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示范项目。

(二)对城市低碳化的改造方向

1城市交通低碳化改造

贯彻“推动低碳出行、倡导零碳出行、鼓励减碳出行”的基本思路,一方面制定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转变机动车类型结构,积极推广交通新科技及新能源应用,包括开发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等。另一方面用征收机动车碳税等方式,通过价格信号和低碳信号引导企业生产和机动车市场结构改良和优化。还可加大推进绿色道路规划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开展自行车公共租赁服务,在改造和新建道路中推广应用绿色材料。

2城市建筑低碳化改造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和设备制造、施工建筑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中几乎占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因此要重视低碳建筑的技术开发,从规划设计阶段就贯彻绿色建筑理念,积极推行本土适宜技术,加强节能设计标准执行情况检查,确保新建建筑100%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以政府机关及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提倡绿色施工,推进建筑工业化,全方位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3城市废弃物低碳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