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十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十篇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1:37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1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串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注: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次版,第49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古已有之,它们是在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滋生与满足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延续到近代,二者的互动互进对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本文将以近代启蒙运动作为分水岭,就启蒙运动之后的发展状况对这两种精神进行相关论述。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西方文化传统中理性思维的发展以及重视经验和自然的哲学传统是近代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温床。(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而所谓科学,是指在理性的指导下,用实验与逻辑等手段,不以主观愿望和价值选择为转移,实事求是地探索自然界的本来面貌,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并形成系统的知识。(注:李连科:《发动机与制衡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社会作用的不同互补》,《光明日报》,2002年4月23日,第4版。)由于特殊的文化历史渊源以及科学所具有的这些属性使得贯串于其中的科学精神有着三个方面的特点:1、以人与自然的对立为前提,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追求客观世界中的真;2、推崇理性至上的原则,往往借助于逻辑的、数学的和试验的理性手段,以求达到对自然世界的严密把握;3、科学探索无禁区。科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无论在哪个领域,科学研究都可以涉足其中并一直深究下去。从总体上讲,科学精神尊重科技的价值和作用,强调依靠科技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推崇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的强大作用,重视掌握科学方法、追求科学真理的意义。

就现实生活而言,科学精神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获得突破,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的进步。人类摆脱蒙昧状态和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都与科学精神的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足以证明,无论是在昨天、今天还是明天,科学精神都将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进步所必不可少的思维指向。

人文精神是指蕴涵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较注重非理性的因素,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追求善和美;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人文探索有禁区等。总体上讲,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谛,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文精神指导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如果说科学精神注重于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人文精神的侧重点则在于研究“应该怎样”的问题。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可以说是承载和导引人类社会前进的两条轨道,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条,社会就无法顺利前进。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两种精神。二者之间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宗教、神话与医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是共生于一个知识体系中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一开始呈现出的是相互交错、交相发展的融合态势。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科学虽然与神话、宗教渐渐分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它总难以完全割舍同形而上思辩等人文观念的联系。就科学的现实形态而言,科学知识也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包含着人文的意蕴。即使从近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形成来看,它们也同是批判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人文精神首先呼吁人性的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科学精神紧随其后,提倡科学实验,反对迷信。科学精神的弘扬恢复了理性的权威,人文精神的倡导重新树立了人的尊严,二者的紧密结合为人们推翻宗教神学的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指向。实际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是人类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子。有学者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形象地比喻成发动机与制衡器:如果将社会比作一辆行进的机车,科学精神及其在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则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如果没有发动机,机车就会停滞不前;但如果光有发动机而没有制衡器,动力系统非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极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正是起到了这种制衡器的作用。正是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生互补中,人类社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灿烂和辉煌。

但自西方启蒙运动兴起以来,随着宗教神学统治的溃灭,自然科学的振兴,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在推进。这一时期,作为科学精神外在表现形态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变化越来越使人类感到极大地满足和折服。在巨量的物质财富面前,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学知识所带来的实惠,从而使得人们对科学知识推崇备至。于是,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离倾向便开始滋长。19世纪末,德国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严格对立起来的强大思潮。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更是把这种对立推向了极端。其结果是自然科学逐渐占据了人类思维的中心,而人文科学的阵地则逐步陷落。这种思潮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直到今天,许多国家仍在艰难地进行着人文学科的重建和弘扬工作。科学与人文的分离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公开对立,进而造成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单向度发展。确切地说,这种对立直接引发了两种极端思潮的产生:一是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一是人本主义。就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而言,它大致包含着以下内容:第一,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最精确、最可靠的知识,是其他科学的典范。第二,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唯一正确和有效的方法,是一切认识方法的楷模,应该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研究领域。第三,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可以推广至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包括人生问题。(注:杨寿堪,李建会:《现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走向》,《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第9页。)而就人本主义而言,它主要表现为以非理性主义观察问题:在人性问题上,以情感欲望、本能冲动、无意识等规定人的本质,认为“人是神秘的”;在认识上,以直觉、体验、信仰作为把握世界的途径,认为直接体验到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在本体论上,以意志、非理性的生命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是神秘的“实在”,等等。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割裂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和内在联系。科学主义推崇理性至上和科学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贬斥关于人的价值、尊严的所谓空洞口号,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而人本主义则鼓吹非理性主义,反对理性和科学进步,主张抽象的个人价值、个人理想、个人本位和个人中心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滋生无疑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负面的作用。近代科技革命以来,从科学主义延伸出来的对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极端推崇的态度,使得人类在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中隐含着深刻的矛盾。一方面,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上的每一重大理论突破都导致了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和新产品的问世,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认识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这个由科技打造的世界中,人们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强大因素,并且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寄希望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与此同时,伴随着伟大的科技成就,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悄然来临。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所倡导的对自然缺少人文价值关怀的征服引发了一系列对人类命运产生不良甚至致命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比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失衡;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导致了贫富分化的悬殊,社会结构的失调,个人本位的膨胀等;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导致了拜金主义的盛行和道德滑坡、人性的扭曲等。

而与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相对立,人本主义基于人们对工具理性(科技理性)的失望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本主义者将一切危机都归因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斗争的矛头指向理性和科学精神,大肆宣扬非理性主义,极度夸大人文精神的作用,并不加分析地将战争的残酷、机械文明的非人性、核武器的恐怖、环境的恶化等完全归罪于科技的发展。在人本主义的倡导下,甚至出现了一股反科学的极端思潮。人本主义的张扬无疑是片面和肤浅的,它宣扬“以人为本”,却恰恰没有看到隐藏于科学技术后面的真正主导因素是人。就历史的发展趋势而言,人本主义的倾向同样是不正确的,受其影响将会导致人的理性的缺失,科学技术的停滞不前,这样的后果也无疑会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分离所带来的人类普遍的价值危机已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实际上,现代科学危机或现代文明危机的实质是科学丧失了它的人文意义,是科学对人的存在的忽略,是科学对自己所赖以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的遗忘,是科学观中人文精神的衰微、科学技术非人化应用和发展的结果。(注:辛继湘:《人文价值-科学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教育评论》,1998年第2期,第34页。)因此,为了人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在发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弘扬人文精神。事实上,正如人类自身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一样,人类文化同时包括着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人类精神同时也包括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它们相互依存并相互补充,由此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方法和力量。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才能获得不断进步,从而也才能在物质上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而科学技术只有在人的调控下,在高尚的人文精神的导引下,才会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出积极正面的效应,缩减负面影响,从而真正造福于人类。因此,在科学精神中充分融入人文精神是决定科学命运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关键。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人类真正地认识世界,全面、合理地把握世界,并达到求真、向善、审美相统一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建设发展中,任何一种精神的缺失都将会造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失衡、失序。当前,我们已跨入了21世纪,审视上一世纪的不足之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新世纪相融合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不容置疑。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这意味着,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当然,这种融合并不意味着一种精神对另一种精神的消解,而应当是二者的协调互补,共同发展。要实现这样的融合,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充分把握好影响二者融合的种种因素,从而才能在实践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为二者的顺利融合创造条件。就现实情况而言,影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因素

当前,人类社会已普遍意识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重要性。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等,正是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具体表现。

现阶段,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进一步融合更有了令人乐观的前景。首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时代的主题,这就在客观上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了条件。“知识经济”的实质不仅是经济的知识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识化。知识经济时代所追求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更意味着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一个社会只有在拥有无数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并使得劳动者普遍知识化之后,才能实现国家的“知识经济”化。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仅包括了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实践的经验、技艺和能力等。可以这样说,知识经济时代所重视的不仅是“智商”,“情商”也应是这个时代的重点。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进行自由的交流与合作。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不仅可以丰富各自的文化内涵,还可以促成崇尚科学精神的西方文化与崇尚人文精神的东方文化的有机结合,从而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拓宽了渠道。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还带来了大量的科研课题,这些课题提出了大量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推动着科技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关注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文问题,从而在科技活动中接受人文精神的指引,使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在了一起。最后,知识经济时代从总体上讲倡导的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佐以合理和必要的人文关怀。可见,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仅成为可能,还将成为必然。

(二)不利因素

从历史的渊源来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不是从来就分离的。它们的分离抑或对立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为了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再度融合,我们应当找出影响二者融合的不利因素,以做到有的放矢,为二者的融合扫清障碍。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影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不利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1、科学主义仍然盛行。可以说,从启蒙运动至今,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一直是社会思潮的主流。尽管在20世纪的一段时间里人文主义的思潮也十分强劲,但无论是人文  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们对科学的理解不但没有超出科学主义的视野,反而从根  本上否定了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价值,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的片面理解。这使得科学  主义更加巩固了自己的阵地。占主导地位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将人类文化区分为两个对  立的世界: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科学主义者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方法的  独特性,否认人文学科的科学性并宣布其在认识上的无意义,这就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  神的融合设置了壁垒。

2、物质生活条件不够充裕。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尚未达到普遍富足的程度。尽管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但直到20世纪末,整个人类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依然在为解决吃、喝、穿、住等基本的生存问题而奋斗,许多人甚至远未脱离贫困。瞻前顾后,在科学精神指导下获取物质财富依然是人类首要的追逐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作用的科学精神成为了人们首先推崇的对象。而看似只能带来“精神食粮”的人文知识及其精神则自然地被置于非常次要的地位。

3、社会制度存在弊病。现阶段,人类社会中的许多制度尚不完备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制度呈“单向度”的发展趋势,始终是围绕追逐和保护垄断阶层或资本家的利益来制定的。在这样的制度体系下,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以最大化实现资本家的利润为目标,一切都以利润的赚取为中心。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对物质利益的无限追逐成为了人们工作的唯一目标,能够比较立竿见影地引导科技进步并最终带来物质利益的科学精神无疑成为了人们追求的首要对象。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得比较含蓄的人文精神则被科学精神的大潮吞噬的了无踪影。现实生活中,社会制度存在着弊病,它导致了科学精神对人文精神的消解,并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被束之高阁。

4、教育学科设置、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资金投入的偏颇。近代以来,教育在其进程中深受科学主义的影响。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人文学科的领地日渐狭窄,不仅在学科规模方面人文学科的地位越来越低,而且在教育资金投入方面,对人文学科的扶持力也越来越弱。此外,教学方式上,也多采用“唯理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较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这种“重理轻文”的现状使得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的鸿沟日益加深,最终导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走向了背离。

在新的世纪,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而言,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一方面,对上一世纪科学危机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必要性,从而为二者的再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而延续上一世纪的科技成就,人类社会迎来了倡导协调、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这就更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再度融合成为了可能。但另一方面,人类社会迄今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主、客观因素,这些因素在当前科技发展迈向纵深的时代背景下极有可能发挥越来越大的干扰作用。因此,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冷静分析问题,思考在机遇与挑战中怎样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条件就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任务。在当前的形势下,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2

关键词:科学家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路径

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时代使命,创新业、兴中华,在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科学强国的道路上,铸就了永恒不朽的科学家精神。2020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指出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1]2020年9月,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要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2]因此,探索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对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家精神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科学家精神不仅是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更完美展现并深度阐释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科学家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蕴含着信念引领、价值导向和人格塑造等重要的育人功能。

1.信念引领功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科学家精神具有信念引领的功能。第一,引领大学生做最忠实、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实践者。“自然科学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蹩脚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某种建立在通晓思维历史及其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形式的支配。”[3](p460)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中国的科学家是坚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和历史唯物主义者,在引领大学生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实践者方面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第二,引领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人不仅是自然性存在,还是社会性存在,人类用自己社会性存在的意义引导和规约他们的物质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当前共同的社会性存在意义,科学家精神为大学生建构崇高的信念追求提供了参照的范本。第三,引领大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贝尔纳在其经典著作《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科学为每一个人服务,科学要造福人类。华罗庚、钱学森、袁隆平、李四光、高士其等科学家被誉为“人民科学家”,这是对他们的最高赞誉,科学家来源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科学家精神将个体的小我融入为人民服务的大我之中,引领大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价值导向功能。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家探求真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一套价值体系,中国科学家群体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和标杆,科学家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价值导向的作用。首先,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我国的科学家群体既是科技伦理规范的守护者,更是人类道德价值标准的引领者,他们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不甘人后、敢为人先,将国家的急迫需求和长远需求当作自己科研生涯的方向;他们为国尽忠、为民尽职,在小我与大我、小家与大家的取舍中,永远是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科学家精神体现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激励着大学生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奉献青春、贡献智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指科学技术对于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有用性,科学技术的价值理性指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意义旨归和终极关怀,科学家精神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高度统一。片面追求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会因异化走向自己的反面,科学技术的价值理性会因工具理性的遮蔽而逐渐萎缩,这样使得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游离出价值理性的观照,挑战学术道德底线,触碰科技伦理红线,对人类、社会、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消极影响。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在利益、效用、权力、金钱、地位的诱惑之下,能否将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置于价值理性界域之内,这就需要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充分发挥科学家精神在大学生价值观养成方面的重要引导作用。

3.人格塑造功能。中国科学家不仅用才智创造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还用赤胆忠心、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公而忘私的高尚人格锻造了独特的科学家精神。第一,塑造大学生求真的人格特质。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在热爱学习、渴求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提高应用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可以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他们求真务实、怀疑批判、创造创新、开放包容以及团结协作的理性精神。第二,塑造大学生向善的人格特质。科学家的善不仅是科学家个体的道德义务,还是科学共同体集体的社会责任,这种以道德性、社会性形态存在的善不仅在科学家解蔽自然客体的过程中起到规约作用,还使科学家在发挥科学的社会功能的过程中主动担负起道德层面、社会层面的责任。用科学家精神塑造大学生向善的人格特质,不仅要将做人、做学问置于个人成长成才的框架内,还要将做人、做学问置于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更大的善的格局之中。第三,塑造大学生臻美的人格特质。科学美是理性美,它追求统一、和谐、简单、适度、有序,这种理性美还兼具审美功能,给人以美感和美的愉悦,促进人格的完善和完美;科学美还是人性美,它围绕着人的本性——求知,历经求真、向善,达到臻美的最高境界。科学家探索理性美的过程也是科学家展现人性美的过程,是动机之美、执着之美、创新之美、奉献之美、协作之美、谦恭之美、包容之美、传承之美的统合,将科学的理性美与人性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大学生臻美的人格特质具有巨大的感染作用。

二、探索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为充分发挥科学家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课程育人体系、文化育人体系、科研育人体系、实践育人体系,统筹推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1.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课程育人体系。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育人体系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综合素养课共同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思政课程大系统。首先,要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上积极主动地弘扬科学家精神,准确把握科学家精神与教学专题、教学知识点、教学重点相结合的切入点,以教材的理论体系为主线,精选内容相关、层层递进、逻辑清晰的教学案例,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课程的讲授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去。其次,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在专业课、综合素养课的育人过程中融入科学家精神。一方面,要激活知识的生命力,让科学家精神从静态的知识文本中凸显出来。知识不仅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学科结构,其背后还隐藏着属于心灵、属于想象、属于直觉、属于信念的各种感性要素、智慧要素、精神要素,要善于发现并提炼这些要素中蕴含的科学家精神,使之贯穿于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另一方面,要唤起课堂的共情力,让科学家精神引起大学生的共鸣。课堂不是单纯的知识搬运的场所,而是依托知识的创生共享营造学习共同体共情的立体场域,应将科学家精神投射到体验、感染、启发等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2.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文化育人体系。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体系,以文化育人的全域性、感染性、渗透性、导向性,涵养、培育、弘扬科学家精神。首先,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校园环境文化。校园环境文化是物化的文化形态,其载体有校园建筑、校园雕塑、校园公告栏、园林水系等,要充分利用这些硬件环境使科学家精神具体化、形象化、细致化、实在化,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滋养心灵、提升素养。其次,将科学家精神融入专业文化。专业文化是指学科领域内专业共同体创造并形成的价值理念、传统作风、使命追求和行为习惯的总和。例如,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医学生入学第一课就要正式宣誓的誓言,这个誓言是医学传承了几千年最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文化。我国著名医学家裘法祖将“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作为自己的箴言警句,其学生肝胆外科泰斗吴孟超院士也将这一理念贯穿一生。将科学家精神融入专业文化,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认知、专业品质、专业态度,还能增强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再次,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深沉的、强大的文化力量,要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的建设过程中,优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将科学家精神融入第二课堂,开展科技文化节、科技活动月、科学家精神报告会等丰富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宣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3

【论文摘要】讨论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问题。首先,分析说明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其次,阐明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再次,分析说明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最后,分析说明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方法。

1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1.1科技教育的目标及性质

科技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如何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进而改造客观世界,其本质是求真。科技知识是科技教育的内容,它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以人的意志和感情为转移。人们的活动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科学,就越真。科技求真但不能保证其方向正确。

科技教育只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如下五个方面的原因:(1)科技知识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生产力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科技知识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技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基础。科技思想主要是严密的逻辑思维,保持前后的一致性,连贯性。因此,它是正确思想的基础;(3)科技方法是事业成功的前提。科技方法是科技知识按照科技思想付诸行动的行为,这能保证行为是正确的,实施是成功的;(4)科技知识是反对愚昧落后、封建迷信的有力武器;(5)科技精神是求真、求实、创新、存疑、刻苦耐劳、敬业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这是科学的精髓。科技精神一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科技实践的范式。离开这种科技精神的激励和导向,近现代科技获得迅速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此外,科技精神也是一种社会力量,它所揭示的真、善、美,它在活动中形成的科学共同体的精神准则和范式,科学家的人格精神力量,历来是社会精神文明、思想道德和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源泉。凡精神都是人文,科技精神本质上就是求真的人文精神。

1.2人文教育的目标及性质

人文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终极关怀,其本质是求善。人文知识是人文教育的内容,它带有强烈的“终极关怀”的感情色彩。人们的活动越符合社会、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就越人文,就越善。人文求善但不能保证其基础正确。

人文教育只所以重要是因为如下八个方面原因:(1)关系到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既取决于物质文明、科技文化的进步,又取决于精神文明、人文文化的进步。无前者,则无知、落后、野蛮;无后者,则无耻、卑鄙、下流;缺少其中任一个,灾难将至,自取灭亡;(2)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国家的强弱取决于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有三要素,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民族凝聚力;其中民族凝聚力是核心,而民族凝聚力主要取决于对人文文化的认同;(3)关系到民族的存亡。民族主要是人文文化的概念,没有民族的人文文化,民族也就不存在;(4)关系到人格的高低。人的思想品质一般可分为三层,底层是人格,中层是遵纪守法,顶层是政治方向。顶层是根本,方向一错,一切全错。但是人格是基础,人没有人格,不仅很难遵纪守法,而且很难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人格直接取决于人文的陶冶;(5)关系到涵养的深浅。涵养直接反映为言行的文雅、度量的大小、处置的宽严等,这也直接取决于人文的陶冶;(6)关系到思维的智愚。人文科学的功能是教化,它作用于人的感情状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价值观,影响人的情趣和气质,并激发人的创造潜能。直觉、顿悟、灵感等的开发,主要取决于人文教育;(7)关系到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人格、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着,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等。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最重要的尺度,是人文科学的精髓;(8)关系到事业的成败。由以上的结果,必然有此结论。个人、集体、民族、国家、社会都如此。

1.3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两个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以上可以看出:(1)科技毕竟是科技,人文毕竟是人文;彼此之间有明显的区别;(2)没有人文的科技是残缺的科技,科技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科技需要人文导向;同样没有科技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技的基础与科技的精髓,人文需要科技奠基;(3)科技文化、科技知识与人文文化、人文知识都承认和尊重客观实际,提炼和抽取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和揭示客观实际规律。彼此之间有明显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2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1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了在全球政治经济及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不约而同的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口号,并采取了如下措施:(1)从教学管理制度上确定了国际课程的地位;(2)支持并加强有关国际问题的学习与研究;(3)鼓励教师和学生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4)加强学校的外语教学。1994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一份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指出教育应有四个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由此可见,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迫切要求。

2.2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同时还需要精神上的满足。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和飞跃。这样,不仅使人们盲目的追求高新技术,而且导致人们去片面的追求物质的享受和满足,从而造成人们心理情感方面的失落。这种只重视物质追求,而忽略人文精神追求的状况,正是造成诸如战争破坏、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危机、道德滑坡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的重要原因。反映了“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对善和恶都会带来无限的可能性”。正因为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人们才必须研究高新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机制,探讨人类社会如何以最优方式利用高新技术。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科技教育必须与人文教育融合。

2.3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

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知识经济初现端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如下特点:(1)知识已渗透到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并处于中心的位置;(2)知识制约并决定了经济、产业发展的方向、结构和水平,并且成为一种产业;(3)知识已成为权力的象征,成为能影响财富、政治权力的最重要的权力来源;(4)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自觉的控制自身的生育和消费,保护地球的生态和环境;(5)科技与文化全球化的交流与合作。由此可以看出,为了使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迫切需要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2.4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且是培养精英的重要途径

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追求。科技教育主要是培养求真,人文教育主要是培养求善,求真和求善的结合才能真正全面的为社会服务,对社会负责。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第一次高等教育大会,大会《宣言》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只有有了高度的责任感,才能有巨大的动力,才能有无比的激情,才能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有神奇的智慧,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2)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3)有利于培养优秀的思维方式。优秀的思维至少包括两个基本点,一是正确,一是具有源创性。科技思维主要是严密的逻辑思维,这是正确思维的基础,而与人文文化有关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这是源创性思维源泉。二者缺一不可;(4)有利于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不仅需要物质生活,而且也需要精神生活。前者主要取决于科技,后者主要取决于人文。二者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往往精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要的。因为精神生活主要应合乎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在本质上就是脑健康,可以说脑健康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健康的身体,一般很难谈得上有大的创新;(5)有利于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科学承认外界,人文关怀外界,只有既承认外界又关怀外界,才能与外界和谐,达到与他人团结合作的目的。

(以下是对科技教育而言,讨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问题。对人文教育而言不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3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科技教育的内容中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把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并不需要任课教师另找人文教育的素材,只需要开发利用科技教育内容中所蕴含的人文资源,就地取材进行人文教育。问题在于,作为任课教师,是否有人文素质,是否具有开发利用科技教育内容中的人文资源的能力,并将其向学生展示。科技教育内容中的人文教育资源涵盖很广,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3.1科技教育的内容中蕴含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

从表面上看,科技教育传授的是一些科技原理、定律、数学推理等等,但是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在这些概念和公式的后面却存在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是因为:(1)科技知识本身渗透着人文精神。虽然科技规律是自然界运作的客观法则,但表述这些客观规律的科技知识本身是人创造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的主观性,渗透着人文精神。因此,科技教育的内容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2)科技知识的应用渗透着人文的关怀。人文精神不仅关注研究对象本身,同样也关注其可能产生的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后果。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对于社会的作用越来越直接,影响越来越大,科学家和工程师应该是科技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社会人,他们必须具有社会良知、学术良知、关爱生命及生命存在的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这种人文关怀,科技教育责无旁贷;(3)科技知识中渗透着艺术和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和美的,因此解释自然的语言也是美的。追求完美既是艺术的更是科技的境界,丰富的想象力既是艺术创作也是科技探索的需要;而自然界则为科技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内容与和谐对称的规律结构,正是在这方面,自然、艺术和科技达到了美的统一。如何把科技美传授给学生,如何教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实现美是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3.2科技教育方式蕴含深刻的人文教育方法

科技教育在培养和训练方式上具有人文教育的内涵。这是因为:(1)教育学生形成“质疑”、“解惑”、“去伪”、“求真”的思维,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技态度,这既是一种科技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科技方法和科技精神同样体现着科学家和工程师关于生活、关于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关于人生的态度以及对科技本身的态度。科技教育是通过严格的科技训练方式---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反复验证、完成科技知识学习、科技能力训练和科技精神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思考、实践科技探索,就是最好的人文教育;(2)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意识。科技教育的基本方式是:引导学生进入学科前沿,通过对已知的辉煌和未知的神秘的认知,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社会实际,通过直面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巨大的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技的求证、求真、求实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发现的乐趣。发现问题、验证结果、推翻理论是最大的回报。因此,通过科技教育激发和引导学生探索的意识比学习科技知识本身更重要;(3)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科学信仰。怎样让学生了解和接受这种科学信仰,任课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科技知识本身并不是干巴巴的事实,而是不断修正错误、走向真理的过程。因此,科技发现、发明的过程本身是催人奋进的最好教材。

4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方法

把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并无一成不变的做法,不同的科技课程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传授重点、不同的传授视角和传授方式。通过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方法是,把人文教育融入科技教育,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4.1在公共基础课中开设必要的人文科学课程

开设必要的人文科学课程是把人文教育融入科技教育的基础。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就有了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对人文精神有了一定的认识,才有可能在其后的科技教育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外,开设人文课程其内容一定要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精神实质;大力宣扬表现这种精神的经典内容。加强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

4.2要把科学方法论与科技发展史纳入科技教育的设置范围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目的在于培养集真善美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把科学方法论与科技发展史纳入科技教育的设置范围可以把科技与社会、知识与责任、科技文化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给学生更加广阔的视野,促使学生对那些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科技事件和思想,从科技起源、本质、发展及社会应用价值和由此产生的伦理及社会问题等角度进行思考。

4.3注重在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科技精神

探索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把科技看作一种动态的活动,把科技活动的结果和探究科技活动的过程有机的统一起来,把科技真理和求真过程有机的统一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科技真谛,从更广泛的人类活动背景上去把握科技本质,培养科技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4提高任课教师的人文素养,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和政策

首先,科技教育的内容中所蕴含的人文知识资源,并非人人都能认识到并能将其有效的开发出来。没有高的文化素质,任课教师要把人文文化融入科技文化只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目前大学中的中青年教师本身所接受的就是一种缺少人文内涵的科技教育,加之少数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没有根本改变,习惯于狭隘的科技知识教学模式,这就增加了人文教育融入科技教育的难度。最后,学校要把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对任课教师进行必要的人文素质培养;同时,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自觉提高人文素质,以保证教师在科技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开展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融入科技教育。

参考文献

[1]董华,桑宁霞.科学-人文教育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研究,2001,(12):43-46.

[2]路涌祥.知识经济创新体系与教育改革[J].教学与教育改革,1998,(4):12-15.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4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精英教育;科教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一、牢固树立“精英教育”核心理念

新型精英人才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人才、骨干人才,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才。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责任感,对既定目标的实现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更善于追求深入的开放式思维,对于事物和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兴趣;勇于面对风险和挑战,具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知识、理论和实践基础扎实,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强,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具有运用知识与技能,在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中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对于中国海大而言,我们培养的新型精英人才应该是有志于服务并有能力引领海洋强国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

坚持学术追求和社会责任是大学的历史使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是精英教育。精英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不是制器。精英教育强调的是集中优质资源,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对学生进行培养,突出的是培养过程,使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接受到优质的全面教育,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增强智慧,具备成为社会各界领袖、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潜质。因此,精英教育在培养定位上是国际一体化的教育,在培养方式上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在培养内容上是科学研究与教学相融合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应是启发式、探究式和开放性的教学。

精英教育实质上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未来成为学术精英、管理精英和科技精英的潜质和基础。这为学校的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海洋大学提出并实施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内在素质为目标,以数学、文学、历史、伦理、逻辑、哲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为主要内容,注重学生心智、情趣、正义感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核心是关于“成人”和“做人”的教育。“通识为体”,既是对通识教育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价值取向的确立,也是对学生本科阶段成长成人根本目标的要求;“专业为用”,既是对专业教育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殊功用的强调,也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和对承担社会责任能力的基本要求。

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可能主导未来世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是哪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养成包容、尊重、公正和坦诚的精神,实现在纷杂的未来世界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特的个性。因此,通识教育应该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完整教育。

通识教育应该展现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不同区域、种族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各自都展现了独特的智慧,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和吸收。如在科学文化方面,自然科学领域,经常会评论某些公式的简洁和美感;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常用“出神入化”、“行云流水”等称赞一部作品写得好;社会科学领域,“有思想”、“有说服力”、“发人深省”等形容词似乎比其他学科更常见。通识教育就是让学生领会不同学科的文化、精神和传统,并告诉学生这门学科未来发展的可能形态。

通识教育还应该充分展现学术的魅力,课堂上学术大师的滔滔雄辩和引经据典,必然会使学生终身难忘和自然的模仿。要通过展现学术魅力,让学生通过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赋予大脑逻辑、推理、论证等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对学术的鉴赏能力,要欣赏学术之美及其魅力,若没有几分对学术的精神饥渴是办不到的。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科学哲人认为,倘若未能体悟到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麦克威斯电磁学方程组和薛定谔方程等科学成就的简洁、和谐、对称并略带神秘之美者,非心有旁骛,抑或是尚未感悟到科学之真谛。当然以上对通识教育的要求太过高远,但我们总可以脚踏实地向此目标迈进。我校的通识教育能够从一门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上做起。

经过一代代中国海大人的不懈拼搏,中国海洋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海洋科教领域的引领者。特别是在海洋强国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任务的今天,中国海大的影响力不仅要体现在卓越的科研水平上,更要体现在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型精英人才培养上。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的核心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

二、落实寓教于研,实现“科教融合”

前面我们提到,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是精英教育,在研究型大学实施精英教育则必须走“科教融合”的道路。而要实现真正的“科教融合”,需要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教师准确把握“科教融合”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1.传统理念对教学和科研认识的束缚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下,我们对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在认识上存在着明显的偏颇,即认为科研就是“成果化”的科学研究,而把教育活动局限在了教材和课堂上。这种认识实际上是狭隘的科研观和教育观,它割裂了大学科研和教学天然的一体关系,严重束缚了大学教育中寓教于研、一体育人的自然活动。这种认识使得大学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针对教师自然个体采取了教学、科研分开考核的评价体系,从而导致了我们常说的“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

当今社会,随着新知识爆炸式增长,教育技术手段飞速发展,人类学习知识的习惯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的内涵已经冲出了校园和课堂,跨时空的新教育思想和理念正在形成。高等学校要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必须突破传统对教学和科研的狭隘认识,真正做到“科教融合”,调动和激发起教师和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更加自然的学术环境中探求真理。

2.“科教融合”的内涵

我认为,大学范围内的“科教融合”实际上就是明确科研在大学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地位与作用,在科研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目的,即寓教于研。在“科教融合”的育人过程中,教师的职责重在提醒和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性批判、去探索问题。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而是要告诉学生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和怎么才能创造出新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知识的直觉性——大约结果会是怎么样?这是我理解的教育和研究相互融合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以其特有的品格、知识和精神等综合修养,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科研指导,从而实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

3.实现“科教融合”必须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

实现“科教融合”,充分发挥科研支撑教学的作用,必须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将研究思维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科研教育中贯穿重在培养提出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如何使科研资源、科技成果以及前沿课题不断有效地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创新人才快速成长。只有如此,培养创新人才这一大学的根本任务才有可能高质量地实现。我们知道,大学的主体之一是教师,大学教师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他在大学的工作本身就是科教一体的。但由于前面谈到的将教学和科研割裂考核的旧的评价体系,使得教师“奔波”于“学术GDp”和“教学工作量GDp”的纯数量型表格中,极大影响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质量。

因此,要真正实现“科教融合”,必须以提升研究和教学质量为导向,以改变陈旧的理念和改革陈旧的机制体制为动力,创造性地完善业绩评价体系。抑制对功利性、短视性的科研行为和工分制教学工作量的追求,把科研和教学评价以及教师的管理逐步还原到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上去。支持教师把不断丰富的科技成果和科学思维资源视为既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必然要求,更是通过科学研究与教学联动,为学生提供讨论式和研究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热情,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实现“学、研、用”能力的共同提升,将寓教于研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组织和教学活动中,“科教融合”才能真正实现。

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以纺织机改革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直接导致了产业革命,使资产阶级最终摧毁了封建贵族的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创了人类工业文明时代。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渗透的科学知识更为广泛,它是各门科学技术知识综合的结果,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和科技知识研究的巨大发展,改革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以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放射性物质的发现和电子的发现)、相对论和量子论诞生为标志的现代物理学革命,更是带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现代化浪潮的涌动,推动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但是,大家都知道,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潜藏着危害人类自身的可能。

从经济社会发展史更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应用一旦失去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特别是科学伦理的缺乏,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潜在地储备了毁灭人类的能量。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大学教育必须积极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

科学精神追求的是认知的真理性,它并不决定人类行为的价值取向。从同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真认知出发,可以作出多种价值选择。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并非是由其自身决定,而是由掌握它的人决定。科技可以为善,也能够做恶,如何取舍,取决于掌握它的人。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追求的是真善美。科学技术如果脱离了人文精神的支撑,用于邪恶的目的,那么对人类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当然,离开了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能产生出善良的愿望,很难给人类带来实际的福祉。因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两种产物,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性,两者的局限性只有通过相互支撑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两者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它们都是认识、观察和改造世界不可或缺的。

就人类思想发展历程而言,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辉煌,曾经存在着“唯科学主义”的观点,科学被视为终极真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物质化倾向驱动下,科学与人文出现了分裂,忘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应是“为了一切人和完整人的发展”与“让人类生存得更加美好”这一宗旨。因此,人类必须回归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统一。

2.实现二者的统一需要教师和学生的自觉努力

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统一的主体是人,人能够高度认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并在行动中自觉地把二者统一起来,这是人类历史发展所获得的理性认知。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实质在于“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和“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再次提升的根本目的在于优化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以人为探索实践主体的科学和以人为终极关怀对象的人文,应该而且只能在人的身上实现更高层次的整合和统一,而这一重任必须由大学承担起来。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5

abstract:professionalskillsandprofessionalspiritarethetwogoalsofvocationaleducation.theorganicfusionofentranceeducation,teachingstaff,curriculumteaching,socialpractice,campuslifecanproducethe"high-qualityskilled"personnelsatisfythedevelopmentneedsofmodernsociety.

关键词:职业技能;职业精神;融合途径

Keywords:professionalskills;professionalspirit;fusionmeans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172-02

0引言

药品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多数制药企业仍然存在规模小、工艺落后、装备陈旧、能耗高、管理水平低的问题,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远远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缺乏竞争力。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实质是职工职业化素质的竞争,即内在的职业精神、职业技能的竞争。将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提高医药从业人员的动手和服务能力,“做良心药、放心药、管用的药”,促进社会用药安全和大众身体健康。

1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相互关系

职业技能是指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专业技术和能力,包含专业技能、心智技能和社会技能,是学生直接适应某一岗位,学会生存的基础。职业精神是一个人对待职业、对待自己、对待工作、对待社会的态度,蕴藏着所从事的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和优良的职业道德等核心元素。二者有着共同基础――“职业”,立足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涵盖了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在工作中应具备的全局观念、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运用与创新依赖于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可为学生掌握职业技术提供动力支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职业院校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现状

由于职业院校办学时间不长,硬件设施、师资质量等方面有所欠缺,随着“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实习实训课程的比例,注重学生岗位技能知识传授与训练,对职业精神教育属于“零敲碎打”,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专业性与实践性,加之社会、学生及家长的功利性倾向,形成了“重技能、轻素质”的教育现象,因此高职生工作中逐渐表现出缺乏责任感、频繁跳槽、怕苦怕累等现象,使得学生难以被企业认可、接纳,影响了个人的发展。

同时,不顾质量、弄虚作假的“毒胶囊”事件、“齐二药”事件,偷工减料造成的“欣弗”事件,怕苦受累的敬老院“安眠药拌饭”事件等等,折射出职业精神的缺乏,损坏了企业的形象,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只有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精神境界,才能增强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注重职业技术技能提高的同时,注重培养劳动者的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提高市场竞争力。

3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的融合途径

3.1建立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教育融合的办学理念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变“以就业为导向”为“以职业为导向、技能为核心、职业精神为基础”的办学理念,积极在思想上和制度上进行改革与创新,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规划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教育融合的具体方式方法,并落实贯彻到学院发展的各个领域及全部过程,使二者达到互相渗透、自然结合,培养既有科学技术又有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经济。

3.2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师资队伍的融合教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要懂“职业”。一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提倡他们一起深入企业调研、锻炼和社会技术服务等,促进教师全面了解专业、了解职业、了解行业;二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德高技强”的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企业真实案例教育学生,以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现身说法,用他们的职业情感、职业精神直接影响学生,既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又受到职业精神的感染和熏陶。

3.3构建二者融合的课程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贯穿了高职三年的学习生涯,是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职业教育的主要阵地。

第一,构建科学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教育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本院根据药品行业特点明确了“德高技强”的目标,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细化人才培养规格,建立“专业必修+专业选修+自选课程”职业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根据个人职业规划,拓展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促进职业精神、人文素质的养成。将职业精神培育列入人才培养工作中,依靠学校团委、学生实习单位等部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进行评价,实施学分制考核,建立融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于一体的科学评价体系。

第二,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职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端。让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从入学第一天开始,与三年的高职学习生活同步。组织新生参观药品科技廊,以社会安全用药案例,感受药品精神,践行“为药品食品事业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进行专业分析教育,举办系列“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和准备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专业技能课程中渗透职业精神教育。

①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融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留有发挥潜能的空间。教学过程中,以职业发展为基础,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创设职业模拟情境,鼓励学生自由、批判性的思考问题,重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强化“诚信、责任、安全”的药学教育,同时细化到具体岗位如分析检验岗位的“诚信、严谨、精细”精神、药学服务岗位的“诚心、责任心和爱心”精神、药品经营管理岗位的“懂药善管、诚信经营”的职业精神,融于专业教学目标、内容及考核中,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职业道德。

②以实践教学为手段,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精神。

实践教学具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是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强化职业技能的核心环节。实践教学从企业岗位群出发,分析职业能力,按照能力递增规律设计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到顶岗实习的实训活动。按照企业生产车间或药学服务机构工作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场地,或利用仿真软件模拟真实环境,引入企业工作流程、职业标准,让学生着统一工作服上岗,严格按照Sop操作,营造企业文化环境,给学生“上课如上班”的体验。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让学生真正体验真实职业,了解企业文化,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安全生产意识、药品质量第一意识、责任意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等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升职业精神。

3.4校园生活的融合,形成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教育融合的氛围优秀的校园文化生活是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沃土,也是提高职业技能的途径之一。首先,建设自然、人文与职业融合的校园生活环境,设置企业文化长廊、药品知识长廊、中药西药文化体验区等,营造良好的职业精神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其次,建设科技与职业精神相融的校园学术生活,举办各种专业教育专题讲座如“欣弗事件的启示”等等,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医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药品质量在我心中”等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以竞赛为引领,提高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职业精神。最后,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阵地作用,组织学生创办药学协会、心理健康协会等各种社团,举办企业家讲堂、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系列活动,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生活,陶冶情操,启迪思维,打造完善的职业素质,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

3.5社会实践的融合,形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教育合力走出课堂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职业技能得到训练提高,也是体验人生价值、养素养,培养职业精神的重要载体。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时间,深入企业参观考察、劳务锻炼,参加社区药学服务义诊活动,引导他们贴近社会、服务社会、学会包容和合作,提高职业技能,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3.6融合途径模型高职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教育的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教学体系,涉及到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社会实践等多个层面,共同构成融合教育的整体。融合模型如图1所示。

4结语

高职学生在三年的职业学习生涯中,获得就业、创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精神,夯实职业生涯基础。跟踪近两届毕业生的工作表现,两年内跳槽减少29%,岗位操作技能与吃苦耐劳精神、敬业精神等职业素养,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增加36%,均能胜任岗位,服务社会。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邓明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大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23):52-53.

[2]欧阳建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探索[J].职业时空,2013(9):55-58.

[3]蓝庆华.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缺失及培育[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171-172.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6

关键词:化工;职业精神;职业技能

引言

教育部在2015年出台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创新等基本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就是要将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载体,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这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1]。

1研究意义

近几年,化工类专业学生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学生的危机意识逐渐增强。就业单位不仅仅需要学生熟练的技能素质,而且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比如: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团队协作等。而一个优秀学生的基本素质,有外在和内在2个方面。外在包括如形象、经历、技能等;而内在的职业素质就是职业素养,它包含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以及职业道德等,是一种习惯养成,影响着学生以后的职场竞争力、生命力。社会现实的残酷竞争使得学生不能自由散漫、好高骛远,多关注自我的修养[2]。同时,学校也应该明确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的培养方式,其是提升职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如何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技术的同时培养其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学生具备相应的岗位职业资格、技术技能,为个人生存和就业作准备,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展现出专业技能和创新潜能的精神动力。本文探讨了化工类专业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可实施途径,以及有效的实施方法,对于广大职业院校培养适合于社会发展的人才作出一些建议。

2研究途径

2.1坚定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相融合的教育思想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就业压力增大,整个社会对入职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是向社会输送技术工人,而是具有一定实际技术操作能力和拥有较高职业素养的职业人,职业素养恰是职业主体的重要支撑部分。因此,职业教育若要长足发展,必须坚定地把职业精神培养融入到职业技能教育的思想与理念中,且贯穿于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当中[3]。

2.2构建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开展工学结合项目化课程、行为导向课程模式、翻转课堂、信息化课程等,这些课程的模式都是基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目标进行开展。其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学习兴趣,很少涉及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2]。构建科学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实施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深度融合的基础。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首先搭建形式多样的公共选修课平台,加强公共课与专业课的互相融通。例如: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导论,让学生第一时间认识专业、了解专业,在课程中融入价值观的培育;大二开设职业素养的培养的课程,将职业精神融入职业素养的培养中,让职业精神成为职业素养培养的引导,在课程中注入企业文化,加强职业审美教育;大三开设就业指导以及创业指导,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提出科学的就业观点以及正确的工作态度。其次加强专业课特色性。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精神培养目标,例如:化工类专业安全生产、遵纪守则、爱岗敬业等职业精神内容融入专业课标准中,实施于教学环节中。同时在课程成绩评定中把相应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以及习惯融入评定中。

2.3纳入企业文化教育于专业技能课程

校企文化是实现职业教育价值的纽带。提倡企业文化的融合,目的在于通过企业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境界,实现职业精神自觉。校企合作不仅是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更应是职业精神与劳动实践相结合[4]。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将企业文化的职业精神渗透于专业技能课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企业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等,认识作为职业人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领悟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团队合作等职业品质的真正含义。例如:可采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训环节走进企业,真实地上一天班,做一天活,江苏省有很多大型的化工企业,学校地处化工园区,有扬子石化、南京化肥厂等,利用实训环节让学生真实走进企业。例如:扬子石化的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保障员工健康;预防为主,实现安全生产;诚信规范,满足顾客要求;遵纪守法,强化社会责任;团结协作,共创和谐氛围;持续改进,促进企业发展。学生在厂区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加强对职业精神的培育。

2.4建设具有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营造多彩的校园文化,有利于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的培养。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中必须汲取先进企业文化的文化理念,每一个企业文化都包含着爱岗敬业、团结合作、诚实守信等基本的职业精神的要求。利用宣传栏、广播、网站等各种方式,用企业成功人士的先进事迹感染学生;开展校企合作承担技能大赛,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室,实行与企业接轨的实训管理制度;营造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长期耳濡目染,从而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使得学生具有专业“职业人”的职业精神[5]。

3结语

高职学生的教育不仅要求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深度融合是对现代职业教育的理性选择。为了提升学校的就业竞争力,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开辟新的天地,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培育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5]6号,2015.

[2]付蕾.营销与策划专业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研究[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5):60-64.

[3]郑玉清.现代职业教育的理性选择: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J].职教论坛,2015(5):30-33.

[4]艾红梅.高职院校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教育相融合的实践途径—以财经类专业为例[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59-61.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7

Keywords:professionalskills;professionalspirit;fusionmeans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172-02

0引言

药品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多数制药企业仍然存在规模小、工艺落后、装备陈旧、能耗高、管理水平低的问题,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远远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缺乏竞争力。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实质是职工职业化素质的竞争,即内在的职业精神、职业技能的竞争。将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提高医药从业人员的动手和服务能力,“做良心药、放心药、管用的药”,促进社会用药安全和大众身体健康。

1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相互关系

职业技能是指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专业技术和能力,包含专业技能、心智技能和社会技能,是学生直接适应某一岗位,学会生存的基础。职业精神是一个人对待职业、对待自己、对待工作、对待社会的态度,蕴藏着所从事的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和优良的职业道德等核心元素。二者有着共同基础――“职业”,立足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涵盖了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在工作中应具备的全局观念、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运用与创新依赖于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可为学生掌握职业技术提供动力支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职业院校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现状

由于职业院校办学时间不长,硬件设施、师资质量等方面有所欠缺,随着“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实习实训课程的比例,注重学生岗位技能知识传授与训练,对职业精神教育属于“零敲碎打”,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专业性与实践性,加之社会、学生及家长的功利性倾向,形成了“重技能、轻素质”的教育现象,因此高职生工作中逐渐表现出缺乏责任感、频繁跳槽、怕苦怕累等现象,使得学生难以被企业认可、接纳,影响了个人的发展。

同时,不顾质量、弄虚作假的“毒胶囊”事件、“齐二药”事件,偷工减料造成的“欣弗”事件,怕苦受累的敬老院“安眠药拌饭”事件等等,折射出职业精神的缺乏,损坏了企业的形象,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只有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精神境界,才能增强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注重职业技术技能提高的同时,注重培养劳动者的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提高市场竞争力。

3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的融合途径

3.1建立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教育融合的办学理念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变“以就业为导向”为“以职业为导向、技能为核心、职业精神为基础”的办学理念,积极在思想上和制度上进行改革与创新,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规划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教育融合的具体方式方法,并落实贯彻到学院发展的各个领域及全部过程,使二者达到互相渗透、自然结合,培养既有科学技术又有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经济。

3.2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师资队伍的融合教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要懂“职业”。一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提倡他们一起深入企业调研、锻炼和社会技术服务等,促进教师全面了解专业、了解职业、了解行业;二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德高技强”的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企业真实案例教育学生,以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现身说法,用他们的职业情感、职业精神直接影响学生,既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又受到职业精神的感染和熏陶。

3.3构建二者融合的课程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贯穿了高职三年的学习生涯,是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职业教育的主要阵地。

第一,构建科学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教育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本院根据药品行业特点明确了“德高技强”的目标,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细化人才培养规格,建立“专业必修+专业选修+自选课程”职业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根据个人职业规划,拓展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促进职业精神、人文素质的养成。将职业精神培育列入人才培养工作中,依靠学校团委、学生实习单位等部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进行评价,实施学分制考核,建立融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于一体的科学评价体系。

第二,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职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端。让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从入学第一天开始,与三年的高职学习生活同步。组织新生参观药品科技廊,以社会安全用药案例,感受药品精神,践行“为药品食品事业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进行专业分析教育,举办系列“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和准备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专业技能课程中渗透职业精神教育。

①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融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留有发挥潜能的空间。教学过程中,以职业发展为基础,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创设职业模拟情境,鼓励学生自由、批判性的思考问题,重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强化“诚信、责任、安全”的药学教育,同时细化到具体岗位如分析检验岗位的“诚信、严谨、精细”精神、药学服务岗位的“诚心、责任心和爱心”精神、药品经营管理岗位的“懂药善管、诚信经营”的职业精神,融于专业教学目标、内容及考核中,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职业道德。

②以实践教学为手段,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精神。

实践教学具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是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强化职业技能的核心环节。实践教学从企业岗位群出发,分析职业能力,按照能力递增规律设计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到顶岗实习的实训活动。按照企业生产车间或药学服务机构工作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场地,或利用仿真软件模拟真实环境,引入企业工作流程、职业标准,让学生着统一工作服上岗,严格按照Sop操作,营造企业文化环境,给学生“上课如上班”的体验。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让学生真正体验真实职业,了解企业文化,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安全生产意识、药品质量第一意识、责任意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等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升职业精神。

3.4校园生活的融合,形成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教育融合的氛围优秀的校园文化生活是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沃土,也是提高职业技能的途径之一。首先,建设自然、人文与职业融合的校园生活环境,设置企业文化长廊、药品知识长廊、中药西药文化体验区等,营造良好的职业精神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其次,建设科技与职业精神相融的校园学术生活,举办各种专业教育专题讲座如“欣弗事件的启示”等等,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医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药品质量在我心中”等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以竞赛为引领,提高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职业精神。最后,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阵地作用,组织学生创办药学协会、心理健康协会等各种社团,举办企业家讲堂、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系列活动,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生活,陶冶情操,启迪思维,打造完善的职业素质,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

3.5社会实践的融合,形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教育合力走出课堂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职业技能得到训练提高,也是体验人生价值、养成人文素养,培养职业精神的重要载体。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时间,深入企业参观考察、劳务锻炼,参加社区药学服务义诊活动,引导他们贴近社会、服务社会、学会包容和合作,提高职业技能,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3.6融合途径模型高职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教育的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教学体系,涉及到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社会实践等多个层面,共同构成融合教育的整体。融合模型如图1所示。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8

关键词:科学精神;伦理精神;科学伦理精神

近年来科学技术飞跃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都发生巨大改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物种没绝、生物多样性丧失,个人隐私泄露,以及器官非法移植、非法买卖等,各种有悖伦理的事件都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造成的。这些问题都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因此在强调科学技术的基调之上更要强调人文关怀,发现科学技术内在的伦理精神,将科学精神和伦理精神在当代的科学技术革命中结合起来,促成科学伦理精神的形成。

一、科学精神的伦理内涵

科学精神生成于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科学技术活动中,并在文化的彼此交融和发展中成为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科学精神意指在科学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以及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精神和气质,它是科学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科学技术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①“科学精神的定义可以概括为‘科学活动主体在科学活动中陶冶和磨砺中生成的、又经科学共同体组织功能强化而积淀成的一定的价值观、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之和。’”

科学精神是科学主题活动的价值,是标准的科学活动主体的内部尺寸,因此它就是一种伦理精神,科学精神不仅仅能提高人们的智慧而且能够指导人们行动,使人类的行为更加文明,我们都知道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也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维系好这一部分主体的共同的社会秩序,调整好科学活动主体内部的关系,形成主体共同遵循的一套规范。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在其实现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形成规范的科学主体的价值观,可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道德化,成为人类文明宝贵的财富。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和工程师肩负着特别沉重的道义责任,因而要使自己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这一意义上,科学精神实际上已超越了科学自身的视域,进入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科学与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关系之中。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将科学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科技体制的创新和经济领域改革统筹发展,真正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要求。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体制化的社会活动,那么科学精神也就成为了社会规范的尺度和内在要求。

科学主体科学文化素质的灵魂指的就是科学精神,它指导着科学主体进行着科技活动,伦理精神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两者都在人们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改变着人类生存的外部世界,同时也使人们的内心世界发生着改变。对社会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起直接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可靠保障。

二、自由:科学精神和伦理精神的落脚点

科学精神和伦理精神分别属于科学和伦理两个不同的领域范畴中,但是都对人类文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基本标尺,成为现实世界普遍可靠的精神条件;伦理精神是对社会内在伦理秩序体制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科学精神还是伦理精神都同属于一种精神,那么,自由就是每一种精神共同的落脚点。

《辞海》中将精神归纳为: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心神、神志、神采、韵味、精力、活力以及内容实质。它是人的理性、思维活动和外在气质的统一,是人的自我更新和自我生长。在黑格尔哲学中精神被认为是最能体现理性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言而总之,科学精神、伦理精神都是一种精神,精神的本质都在于自由,在柏拉图哲学中,自由是理性支配而不是欲望、所支配。黑格尔认为“自由是人的精神中至高无上的绝对的东西,自由在思维的根源中,它是意志的基本性质和根本规定,而且是精神本身的合理体系。”精神即对自然的超越,对自己自然本性的自我否定,获得个人主体性的自由,通过摆脱自然地控制和个体内心世界的,使个体具有普遍性的自由,获得自由的意识观念。自由是精神生活的核心价值概念,是科学精神和伦理精神的终极旨归,因此成为科学精神和伦理精神融合的基础和落脚点。

探索科学是自由的一种形式,它是为发现人类之未解之谜,以及解决涉及人类的各种相关的科学问题。从科学的目的经过科学过程再到科学结果和科学成果的运用,都在体现着自由的精神。李醒民先生曾说过:“科学具有自由的品格,科学存在的本质就是自由,科学应该是并且是自由的。……科学精神是科学的形而上结晶或科学之道。科学的崇实、尚理、臻美的价值取向,普适、公正、无私的本征操守,以及基于其上的怀疑和批评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鲜明标识,其中都浸透了自由的因子―以外在的自由和内在的自由为条件和归宿,而且,科学精神也顺理成章地担当其撒播自由理念的媒介,致使科学成为自由的象征。”②从人类历史演进的过程来说,史前时代是为了躲避自然灾害,而近代社会是为了摆脱宗教神学束缚,所以,科学在不断突破进步的限制和清理遮蔽真理的障碍。科学的发展在拓宽人们视野,不仅将人们从自然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也使人们的精神从控制和宗教控制中释放出来。科学的进步带领人们从盲目信仰的时代步入了理性思考的时代,极大的提高了人的生存价值、精神境界和生命意义,实现了人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极大飞跃。

伦理精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但是都体现理性和现实的统一。黑格尔说:“在考察伦理时永远只有两种观点可能,或者从实体性出发,或者原子式的进行探索,即以单个的人为基础而逐渐提高。后一种观点是没有精神的,因为他只能做到集合并列,但是精神不是单一的东西,而是单一物和普遍物的统一。”③由此可以看出自由是伦理精神的本质,是唯一的真理。“伦理精神是一种自在自为存在的意志,主体必须承认伦理精神的客观本性,并顺着这种本性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一种自在自为的自由存在;伦理精神是一个自我运动的自由生长过程,个体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实体性的自由’;伦理精神实现了个体与共体的统一,从而使个体提升为主体,实现了真正自由的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自由既是科学精神的品格也伦理精神的品格,科学主体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解放、自我超越。这个过程中规范着人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评价标准,实现着科学活动主体的臻善的需要和现实要求,促进科学―人―自然―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

三、实践:科学精神和伦理精神的融合

如今,科学技术倾向一体化,科学活动的主体由开始的个人逐渐的转化为社会共同体,各种科学成果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现实社会中,开始成为巨大的生产力,成为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不断超越的重要的力量。同时科学技术在实现社会中的运用也造成很到的负面影响,如,电脑的大面积使用,网络购物的便利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电脑又面临这大面积的冲击波病毒,个人隐私暴露于大众媒体之下。在实践的背景下,科学运用和伦理道德的评价如何很好的结合,形成一套符合于大众的价值观。“现在的科学已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不再只是取得知识的方法,也不再是获取知识体系,现在,实现社会的全部命运基本是靠科学的运用,它是直接决定了文明的生活方式,间接地决定了文明对价值的陈述和价值系统。”人作为科学主体中的重要部分,人是具有两重性的,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从自然属性来说“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是人存在的前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依赖自然才能生存和发展,“生产的原始条件表现为自然的前提,即生产者生存的自然条件,正如是由他本身创造的,而是他本身的前提”。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特性,它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

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在古代社会时期,人们早已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开始运用到科学实验。近代实验方法的运用,科学实验有长足的进步,现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运用科学实验的成果,大大的加强了科学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在科学实验的运用和帮助之下,人类文明取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丰盛的成果。但是也带深重的危机,如以生态破坏、潜在核战争的生存危机,科学技术理性偏离人性轨道,人类失去终极关怀的精神危机。在这种实践背景之下,科学伦理精神在实践中实现融合将是必然的历史的。科学伦理精神“并不是对原来业已形成的科学精神的摒弃,而是一种辩证的扬弃,即保留了原来业已形成的科学精神中的合理因素,打破了自18~19世界以来形成的固守求真(真理)而排斥其他向度(价值等)的疆界,……保持了求真、臻善、达美向度的差异性的统一,不是无差别的趋同,进而使它们形成一定的合力,相互依存。”⑤

科学伦理精神是在科学精神和伦理精神的共同品质自由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中形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科学、技术由分立性到一体化,加快了科学技术成果相社会生活的各个领略的渗透。以此同时,科学活动由个体发展为科学共同体,形成错综复杂的科学伦理关系。这不仅导致科学伦理化,也导致伦理科学化,”科学活动主体在技术活动的过程中要“伦理为本性,以臻善为核心,以责任为激励,以完善人格为宗旨,以协调发展为依归。”重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科学发展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将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自身的伦理道德的修养以及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统一于主体,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更是要将科学伦理精神作为人的科学技术文化的灵魂。科学伦理精神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主体,实现科学技术活动的真相、臻善、达美向度,是科学技术真正的造福人类。(作者单位: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解:

①薛贵波,倪前亮.《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第23卷第5期。

②李醒民.《科学的自由品格》[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

③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⑤刘大椿.《人文背景下的科学精神》[J].哲学动态,1995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薛贵波,倪前亮.《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第23卷第5期。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9

摘要:随着近几年对于教育事业的进一步重视,逐渐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这两个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系区分开来。科学教育一般以对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对智力的开发为最根本的目的,注重对书面知识的讲授;而人文教育的目的则是对自我价值的引导和实现的过程,注重人格塑造和人性的养成。基于此,本文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概念界定和这两者相融合的基础为理论依据,重点阐述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必然性、实质与两者相融合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最后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基本途径加以探讨与研究,以期为这两者的融合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科学;人文;教育相融合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

科学教育指的是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教育传授,包括对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的教育,以及科学人格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科学教育主要是针对知识的传授,把教育的根本,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归纳为科学精神的培养与智力的开发。人文教育则是指以传授人文社会学科知识为主,培养人文精神,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文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而人文教育则更为注重对于人格的塑造和人性的养成。该教育体系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对人对价值的创造和人性的引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即将启智的过程与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相融合,不仅教人做事,更教人做人。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基础

(一)理论基础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从理论层面入手是科学与人文相互结合、渗透与制约。一方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促进人素质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方面具有互补性,是求真与求善的巧妙结合。另一方面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同源共生。二者在起源、发展的过程中侧重于不同方面,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于提高人的素质,在这一点上二者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二)现实基础

首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合乎科学的东西,并不一定都能办成好事,科学研究的成果甚至可能威胁人类的生存,比如:核武器如果被滥用,则会给人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同时合乎人文的东西,也并不一定完美无瑕,而是需要与科学规律相结合,以免事与愿违,弄巧成拙。其次这二者的融合是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需要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二者切不可偏颇。而当今教育提倡的素质教育不仅包含做什么而且还包含如何做的问题,唯有此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对于教育本身目的的实现。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状

由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价值争议贯穿在当今大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呈现出涨消变幻的趋势,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变得日趋严重。对于当前的大学教育来说,科学和人文这两种教育体系融合的具体操作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从宏观来讲,如何通过科学、人文这两类课程及跨学科课程的交互编排来体现科学和人文的全面融合;二是在微观上通过立足各专业的教学来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最终目的,进而充分挖掘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因此在编排课程时,可以设立学群、学类组织实现对综合知识的传授,并进一步在基础的科学学群、学类下设立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类,在这方面做的较好的是日本的筑波大学。第二层次主要是基于专业教学的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像王义道教授就指出人文精神在科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体现:王教授认为,人这个主体在探索未知世界和客观规律的应用时,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实践起到了关键作用,涉及到科学技术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文化因素也包含在内。这就要求专业教育应改变传统只见物不见人的教学情况,体现出当代教育的人文因素。此外,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不仅是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迫切需要。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中遗留的问题

(1)有融合之“形”,而无融合之“神”。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践中缺乏一贯而彻的教育理念,因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缺乏系统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内涵的深度,所以每个课程组和都带着明显的机械痕迹。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没有概念指导实践将是盲目的,缺乏实践的概念是空乏的。现代西方两种比较典型的概念,一个是由科学和摆脱传统束缚的人文和快速发展的时代,强调科学和人文的统一的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二是产生于科学高度发达而人文精神失落时代,强调了人文对于科学的统帅作用的赫钦斯的永恒主义教育理念,这两种观念之间相互补充,对当前国内对于科学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2)有待实现从“混合物”向“化合物”的飞跃。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微观层面仅仅停留在了知识层面的叠加与组合,注重的是知识外在的形式,而没有深入把握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实质。融合的实质就是科学与人文是否与人的经验相结合,是否对人的经验成长具有促进作用。融合的最主要的目的即是突破知识的疆界、超越知识的差别,让知识服务于人性的再生长,由对外在知识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内在经验的关注,由知识的传递转向知识的创造。

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理念指引: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的树立思想引领行动,因此科学人文主义理念的树立则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给学生传递知识的同时,要交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利用科学人文主义的理念与追求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人将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单纯的作为现实劳动者而得到的发展与满足,提倡个人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来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兼顾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向构建,最终实现人的幸福。

(二)基本途径: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两大教育的融合要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的。一是提高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的渗透性,提升学科综合性,发展跨学科与跨学科学位课程,比如以专业为核心,课程的设置内容应向外延领域做一定扩展。理工科专业对于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文科专业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打破原有思维定势,以更全面广阔的视角理解和处理问题,有利于学科创新和学生的全人教育。其次增设一些活动类课程,在传授传授知识的同时完成对学科文化的传承及人类道德文明的结合,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艺术修养,同时也促进学生个性与自由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文化场的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环境的打造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通过构建学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校园文化场,使学生们被浓厚的人文信息与科学信息所包围,在“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中接受持久、广泛而绚丽而又深刻的熏陶。一方面需要改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或要求教师参加有关科学教育和人文知识的讲座。以促进其在教学过程中对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二是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发挥创新精神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过程中的催化剂的作用,因为创新不仅需要冷静思考、深入研究、努力探索科学精神,而且还需要激情,激情和情感,和其他人文精神的相关内容。教师作为引导者启发者,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能力,打破学科局限和科学、人文的局限,努力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推进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真正融合。

五结语

科学与人文是统一的人类精神活动的两个重要侧面,虽然在不同的教育发展时期也存在整合与分离的变化,但是两种教育必然走向回归。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人文的发展却显得相对缓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以及文科无用论的偏见,这都是不利于全人的培养的,所以本文提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念,并对其进行了相关论述,希望在当前的教育中能够跟好的促进二者的紧密结合,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够更好的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打造,使人的心灵得到进化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秋凤,崔玉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09:22-23.

[2]倪宝汉.略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2004,04:144-148.

[3]赵燕徐.浅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性及融合的途径[J].《教研探索》,2011,7.

[4]肖林根.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及其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3.

[5]李太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历史考察•理论探讨•实践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篇10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大学生素质培养路径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大学生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何让高校成为精英的源泉,大师的摇篮?让大学中盛开思想之花,常绿创新之树?笔者以为,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融一炉”十分关键。

1.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概念及联系

“科学”(science)来源于拉丁文scieniia,意思就是知识学问。所谓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中凝炼和提升出来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体系。从内涵上分析,科学精神以理性著称,以严谨自律,以批判作手段,以创新为目标,是一种不断创新的“求真”精神。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原指礼教文化。吴国盛先生将“人文”拆分成“人”和“文”两部分,前者指理想的人(人性)最好的存在方式,后者指达到这种理想人性的方式,即文而化之的培养方案[1](p47)。从内涵上分析,人文精神关注意义和信仰,重视道德信念与人格的塑造,追求自由、平等、正义,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它是一种循人道、合理想的“求善”精神。

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尽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源于人类对自然和人世的认识,在研究对象、思维模式、精神气质等方面存在反差,但在本质上却有诸多相通互补之处。科学求真,真中涵美,文艺唯美,美不离真,人文尚善,真善合一,皆以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为追求。科学对真理孜孜以求的求真精神,以科学成果造福人类的求善精神,促进人与自然统一的求美精神本身与人文精神可谓同源共生、殊途同归。所以有学者认为,科学是“天道”,人文是“人道”,统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天人合一”方为至道。

2.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和道德价值取向总体而言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也不容忽视,部分大学生存在胸无远志,理想缺失的倾向,人生追求庸俗化;亲金钱,远精神,价值取向功利化;重私利,轻道德,社会责任虚拟化;淡漠中国优秀传统,追逐外来粗俗文化。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失衡从另一方面昭示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2.1应试教育带来的“先天不足”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主导了我国中小学教育进程,对高考的重视使得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偏离了常轨,产生了诸如注重知识灌输、忽视人文精神培育,强调个人竞争、忽视团队合作等种种问题,加之大学生绝大多数为自小倍受宠溺的独生子女,弱势的叠加造成了大学生素质发展先天不足状况。

2.2市场与就业引发的“后天失调”

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击了等级特权观念,破除了人身依附关系,但在企扬自信、尊严和独立的同时,又催生、助长了人们的经济趋利取向,使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盛行一时,人们在对华屋、香车、美食等物质资源的追逐中,放松了对道义、信念、抱负等精神财富的守护,“单向度”畸形发展。另一方面,在高校扩招后就业压力客观增加的情况下,许多大学为了避免就业不足给招生带来影响,在决定大学学科建设的问题上唯市场需求的马首是瞻,甚至一度出现了以市场需要来“经营”大学的理念。这样一来,人文学科因其缺乏直接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功能受到冷落,更因其内蕴的对市场经济带来的拜金、唯利、人际关系庸俗化等不良现象的批判性思考而倍受排挤,导致大学教育弱化文化陶冶,注重专业教育和功利导向,结果是大学生专业基础不牢,文化素质缺乏,同时也在为人之道和社会担当上有所缺失,从大学校园内盛行不衰的培训热、考证热、公务员热、毕业论文抄袭等现象中可见一斑。

3.加强科学与人文精神培育对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3.1有助于大学生养成现代人格

早在1948年,梁思成在清华大学讲演时就论述了“半个人”的缺憾。一种是掌握了丰富的科学技术,能够对客观物质世界作出比较准确的事实判断,却不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不能领悟人生价值的灵魂残缺的“空心人”;一种是拥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却缺乏起码的科学素养,不能利用科学技术为自己为社会服务,这是被科技浪潮推到社会边缘的多余人即“边缘人”。“空心人”和“边缘人”都不是“完整的人”,都没有完整地掌握人类的精神财富,都不可能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完美的心灵,也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高科技日益增长、知识密集,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文化需求全面增长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们认识与观察世界所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有助于大学生成长为现代意义上完整的人,从而既有科学职业技能和理性思维,又有人文价值操守与和谐发展理念,兼具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

3.2有助于大学生构建价值坐标

坚定的价值、信念等内心力量的支撑有助于一个社会人在生存发展之路上走向深远。大学生肩负使命,但在一个斑斓多元的的社会框架中不可能游离于多元价值的现实社会之外,必须要构建自己的价值元轴,培育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精神,可以塑造学生的价值思维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思考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关系,从历史的、世界的角度从看待社会主流价值的变迁规律,从中把握社会发展方向,实现从融入现实社会的适应性生存,到引领和开拓社会生活发展性生存转变。

3.3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方法意识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知识的灌输仅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却能使他们获得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培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方法意识,让他们既有科学的理性思维方式,又有人文的悟性思维方式;既有横向的逻辑思考,又有纵向的发展谋略。“博学之”以广泛培养兴趣,不明则问,以学有所疑的批判态度来“审问”所学,从价值等多种角度“慎思”所学,以“求真”的科学态度来“明辨”所学,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再以主客体统一的实践来“笃行之”,从而构建知识自我选择、自我获取、自我辨别、自我吸收的良性循环系统。

3.4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

科学与人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双翼,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引擎。科学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精神的弘扬必然带来创新意识的光大。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需要人文熏陶与科技教育的融合。如杨振宁教授倡导科学要与艺术结合,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也精通音乐的爱因斯坦讲得尤为透彻。他表示:物理给了他知识,艺术给他以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无限的。爱因斯坦从想象人类以与光速相等的速度飞行开始,通过七载的数学推论创建了黎曼几何,最终创立了相对论。可见,创新无法离开想象,而培养想象力,人文教育其中的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让大学生在大胆想象、积极探索,严谨求证中逐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4.加强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4.1重塑教育理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发展理性,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与和谐发展。爱因斯坦也说过:“学校的目的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2](p28)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是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和尊崇,是对人类命运的真挚关切,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是科学和信仰的统一。我们要改变重科技、轻人文的教育观念,让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实现观念相互渗透、知识相互交汇、方法相互补充、精神相互融合,把实现传授专业知识与完善学生人格两大目标的水融、相得益彰作为现代大学的教育理想,这也是当代高等教育责无旁贷的时代使命。

4.2熔炼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文化甚至比一般的课程学习更重要,刘献君教授说:“我们之所以重视环境建设,原因就在于‘泡菜理论’,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泡菜水中浸泡,其味道是不一样的。”[3]事实确实如此,校园文化在较高层次上调整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对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育过程,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一是思想传播。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系列讲座、形势报告会、专题研讨会等来拓宽视野,启迪思想;二是活动组织。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如举办主题教育、科技创作、征文比赛、演讲比赛,高质量的艺术展览、电影欣赏等活动,让大学生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三是氛围营造。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庄严肃穆的典礼仪式强过空洞的意义说教百倍,整洁的地面、幽静的阅览室远比“禁止吐痰”、“严禁喧哗”的规则有效,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宣扬整洁、安静、优雅的文化主题和严谨、求真、求实的学习氛围,促文明,扬正气;四要精神物化。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以雕塑、建筑、遗迹、典籍等物质载体形式,物化人文精神于校园景观之中,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思想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以升华,素质得以提高。

4.3改进教学体系

1978年,美国哈佛大学就提出了要重视基础,所有学生,不管你是哪个系的,必须在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分析和道德判断、数学和自然科学、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化这五大领域各选一门课。如今,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的共同追求,但教育的落实最终要通过教学来实现,没有教学体系的完善,教育目标只不过是水中之月,镜里之花。培育科学与人文精神,首先要以宽口径的通识教育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精心设计必修课,充分增加选修课,让文科学生尽可能掌握理工科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让理工科的学生尽可能接受人文学科教育,兼容并蓄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开放胸襟和全面思维;其次可以开设辅修专业,让学生文理相辅进行学习;此外,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丰富人文教育内容,如加强科学价值取向指导,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寓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于科学教育中,发挥美育功能等等。要特别注意防止随意设置人文学科课程的倾向,坚决唾弃那种诸如商业洽谈技巧、实用公关方略等“快餐式”教育,以及在人文教育中重“经管法”、轻“文史哲”的短视做法。

4.4提升教师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能否把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知识结构、为人、治学及做事的准则、态度、方法和风范极其关键。然而,长期过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忽视,导致了大学一度在畸形中发展。现在大学的许多教师也是这种模式下的“产品”,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又在大学教师中产生了如学术功利化、学术不端等新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教师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教师人格力量在学生中的感染、启迪作用,使教师真正的集传道、授业、解惑于一体,身教与言传并重,担当起育人重任。

在具体做法上,一是从源头上改善素质。在大学新补充教师的履职培训阶段,通过强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训练。二是以各种方法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在职培训与考核工作。通过提高认识、制度建设和机制促进“扬强补弱”,让广大教师实现由单纯的学科知识型向综合的智能型教师转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比翼双飞”,并在考核工作中将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精神等与专业知识、文化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并重进行。三是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研以促教,教以辅研,尤其是支持教师参与跨学科、有实践针对性的课题研究,这是推动教师提高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4.5增强社会实践

古语有云,“实践出真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开设课程、举办讲座、阅读书籍固然可以增加知识,仅此却无法将知识内化为精神素质。事实上,缺乏体验式的实践学习,无法从根本上触动学生的灵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拓展教育空间,深化教学效果,通过“科技小发明”、“假期三下乡”、素质拓展训练、志愿者行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走向大街小巷、行至田间地头,认知自然和社会,联系社情民意。从源于生活的真人真事、真情实感中学习技能、积累经验、酝酿情感、激发思考,达到知识、能力和思想的水融、浑然一体,最终内化升华为自身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的历程[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