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的手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2:21

非遗传承的手艺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艺术传承

1.手工技艺的保护形式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手工技艺资源十分丰富。按照各种技艺所具有的不同文化内涵,应采取不同形式进行积极保护,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资料性保护,利用对有关文献资料及实物的征集整理,归档并妥善保存,这是所有对于列入不同级别的传统手工技艺名录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二是记忆性保护,现代技术将手工技艺尤其是生产技术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一些在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的项目蕴含的比较丰富的技术,进而被列入部级非物遗。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基于资料性保护并进行弘扬,采用文化记忆方式获得教育效果。三是政策性保护,传统工艺的生命力较强,虽然现代化浪潮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但还是有很多手工技艺具有良好的经营潜力,发展前景广阔,因此通过避免恶性竞争等有效措施,使技艺得到有效传承。四是扶持性保护,一些传统工艺由于受到管理体制和观念等方面因素影响到其传承,需要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才有希望由扶持性保护向自主传承转化。五是维护性保护,一些传统技艺见证了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技艺不断变化赋存状态,进而影响到对其的保护形式。基于此动态保护格局,需要对基层情况加深了解,采取有效形式,进而使预定目标才能实现。

2.手工技艺传承方式

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主要采取口传心授、师徒相承的传承机制,大部分都是家族传承形式,但该方式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技术过度保密、人亡技艺失传等,都受到该传承体制的影响。但也要注意到,目前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传统工艺由个体、家族经营逐步转变为企业经营。受此情况影响,尤其是企业采取现代经营管理体制,艺术院校中新的技艺教育方式逐步取代了师徒相承的传承方式,成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多样化的习艺历程主要源自实际工作,也留不开培训班、各类学校的培养。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明显变化,传统手工技艺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其传承最重要的是艺人传承,这为培养传承人指明了方向,具有指导性作用。

3.手工技艺在艺术院校中传承的优势

在艺术院校中,手工技艺传承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目前在传统工艺传承中受经济利益驱动,传统工艺受急功近利方式开发过度,恶性竞争使其发展畸形化,进而造成工艺及产品品质对其声誉产生不利影响,一些学者不愿继续开拓传统工艺市场,刻意回避对传统工艺保护传承,自信心严重不足。尽管这种理念与倾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比较片面,与联合国保护非物遗公约中的有关内容的理解相悖,阻碍了其实践,进而产生比较严重的危害。确保非物遗的生命力,涉及到确认遗产各方面内容,通过研究、保存、弘扬、承传等措施使其得到振兴。这是目前对非物遗保护采取文件界定形式中最明确和完善的,对于保护传统手工技艺也是十分合适的。据此,保护不只是保存、维护,而是通过很多环节对其工作过程和体系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实现传统工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

振兴传统手工技艺具有多种丰富的内容方式,在历史发展中,传统工艺的产生及发展与社会需求和市场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起初,先民们主要满足生产生活实际需要,随着不断扩大的分工,一些手工技艺逐步发展为专业化和商品,在形式、格局、内涵等方面与社会经济、人文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并具有影响作用。不可否认,目前还存在纯粹源于个人爱好的手艺制作,但传统工艺生存、传承离不开市场开拓这一客观事实,没有市场,手艺人难以生存,也影响手工技艺的传承及发展。艺人及其所在社区是手工技艺的主体,保护手工技艺离不开艺人的努力,政府扶持也是十分必要。

千百年来,民间艺人因不断改善的物质生活,其制品形式和纹样不断开拓,引发了需求的不断增长,使手工技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传统工艺的生存与市场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传统工艺的传承离不开市场开拓。在艺术院校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教育资源优势,学习韩日等国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成功经验,提高对民间智慧和首创精神的重视程度,坚决遏制急功近利的过度开发策略,才能使传统手工技艺得到有效传承。归根结底,都是对其生命力的保护。手工技艺振兴的前提就是传承,为其传承提高重要保障。有关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好职责,将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列入重要工作日程,通过制定保护法规、减税等扶持政策,才能对手工技艺传承及振兴产生促进作用。在政府规划指导下,手工技艺传承人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不断创新,使年轻艺人在技术院校中得到正规化培养,这也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及持续发展,进而对传统工艺价值内涵提高认识程度,树立保护非物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意识,才能弘扬传统文化底蕴。

4.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目前传统手工技艺同时存在家族及社会两种传承方式,这对于两种方式的同时存在具有互补性作用,也有利于传统工艺的保护。保护手艺作为一项重要事业,对于维护传统文化命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萌.传统手工艺合作社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5

[2]李永刚.传统手工艺发展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机制分析[J],当代经济,2016.10

[3]赵巧艳.非物质文化z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4.5

[5]刘春.民族民间手工艺传承条件的解析――基于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藏族黑陶手工艺的田野调查[J],中国艺术,2013.8

非遗传承的手艺篇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中华文化是多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又有其地域性,每个地域文化又集中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要发扬中华文化,就应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重要资源。那么,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也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我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法律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如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广泛的资源,也为群众文化的大发展,为弘扬民族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精神特质

任何民族的精神都蕴藏在它的文化中,而这个文化也是保持其生存,推动其发展的强大生命力。正如庞朴说的:“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就是说,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甚至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的大厦。这样看来,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正是这既定的“地基”,正待我们去好好勘察,从而建立起更加稳固的中华文化大厦。由此可见,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我国现代文化的基础,它蕴含着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活态性和民族性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所在。如剪纸艺术,它既是我国工艺美术有的一种艺术样式,民间表达情感的手段,有很普遍的用途(用于日常的装饰,或用于节日的庆贺),又是一种象征符号,内涵丰富,是中国人特有的祈福和祝福方式,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不仅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其民族性。每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都会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所保留,构建传统文化的内容,规范本民族群体生活方式、思想内核,以及价值取向,因而维系着民族团结、社会巩固、族群和谐,是民族凝聚力、社会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对民族文化认同、和谐社会构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笔者几年间的走访调查中发现,一些民间艺人或年事已高,或已经离世,造成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断层;一些民间曲艺由于从事者文化素养较低,精华与糟粕共存。有关资料也显示,如2014年11月22日开始的第七届潘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易博览会,诸多手工艺品使广大观众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与传承,也引起了研究者和艺人的担忧,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如风车、风筝等传统玩具,二人台、晋剧等戏曲,受众越来越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传承,这是当前相关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也曾看到,一些能坚持制作传统玩具、秉承二人台艺术的老师们,只是坚持了自己心里的信念,要把自己的信念传承下去,不能让传统的手艺在自己手上断送了,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多么艰难。究其传承困难的原因,不外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风气轻浮,艺术传承难收徒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其首要问题就是收徒弟,这也是多年来艺人们传承技艺的重要方法。但是,现在社会风气轻浮,人们急功近利,做任何事都要先考虑投入和产出比。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学习,本身就费时费力,一个学徒想要系y学习制作工艺,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期间徒弟没有其他收入,生活就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压力。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无人,已经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二)生活方式改变使许多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娱乐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对大多数的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小就熟悉,因而对它们失去了热情和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教育已经开始走进学校,广大师生也能够近距离学习简单的非遗技艺。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学校教育都是为了学生的分数而教学,并没有把素质教育真正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能学习不积极,有的学校只是展览性地开办展览室,以备检查了事。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堪忧,“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

(一)鼓励家族式传承

一些民间曲艺和戏曲的从业艺人,他们大多是从祖辈、父辈或亲戚中得以传承的,传承给后人是他们的使命、也是责任。因此,他们在传承中就应主动把手艺传给后人,以使祖传的技艺能够传承下去,使自家的手艺后继有人,同时也为社会、为国家、为群众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如内蒙古土右旗的二人台、蒙古族的呼麦等,它们多是家族式传承的。因此,应鼓励传承人承担起传承的责任,为群众文化发展创造条件。

(二)师徒式传承

师徒式传承在过去十分普遍,但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方式改变,加之经济利益的驱动,师徒式传承在民间已经比较少了,但它仍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政府应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对师徒都应给予一定的经济扶助,以打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顾虑,使师徒传承更加有效果,使群众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三)学院式传承

非遗传承的手艺篇3

规模最大的“非遗”展览内容丰富多彩

2012年2月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伴随着新春元宵佳节隆重开幕。展览持续至2月15日结束。本次展览是迄今为止文化部等部门组织的规模最大、展示门类最为齐全、技艺最为精湛、作品最为丰富的一次“非遗”大型展览展示活动。展览通过文字、图片、出版物、代表性作品等实物资料,全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理念、内容、意义及取得的丰硕成果。展览内容分为绘饰生活、文明天下、抟泥成器、点石化金、锻造辉煌、品味醇美、经纬天地、锦绣人间、悬壶济世和春色满园10个主题部分。展览囊括了当今制陶、刺绣、玉雕、石雕、木雕、纺织、制茶、剪纸、印刷、中医等领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特色的技艺项目。

全国大部分省份带来了他们的“非遗”作品,展现他们独特的“非遗”面貌。代表北京市参展的有内联升的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艺、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中药贵细药鉴定技术三项绝活,以及景泰蓝制作、象牙雕刻、金漆镶嵌髹饰、古琴传统制作、哈氏风筝、北京灯彩等8项市级非遗保护优秀成果。河北省有7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展,分别为衡水内画、曲阳石雕、易水砚、蔚县剪纸、大厂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武强年画、定瓷烧制技艺,王习三等8名代表性传承人也参加了展览。安徽省有徽州三雕、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宣纸制作技艺、纸笺加工技艺、歙砚制作技艺和芜湖铁画锻制技艺7项“非遗”项目参展。

“非遗”传承人在各自的场地中现场展示制作过程,引得现场观众层层围观。四川省成都蜀锦制造技艺的表演者在一架大型木制织布机上由两人一上一下配合表演。山西陈醋的区域摆放着好几个巨型醋坛和制醋的原料、工具,醋香四溢,飘满整个展场。胡开文徽墨手工制作者也在手中团捏着油烟墨,推开、按压、称重、塑形,再放到木制模具中挤压成块,再将略带柔软的墨块取出,放到一旁等待晾干。不同省份的剪纸技艺表演更是受到了多数观众的喜爱。把“非遗”的生产过程带到百姓面前,是此次展览的重头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呈新局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遗”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它们是一个个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的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

多年来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积极努力,有了可观的结果。“非遗”保护的本质是保护人,有了人的技术与智慧的延续才有“非遗”的明天。所以国家对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如改善传承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对传承人授徒传艺给予扶持等。这种生产性保护使得保护传承“非遗”与传承人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状况。2011年正式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文化部先后命名3批共1488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传承人每年会得到中央财政1万元的资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经济保障和生活改善,让传承人的接班人也亲身感受到那些民间技艺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实际利益。尤为重要的是民间手工艺从业者获得的莫大荣誉感,他们从过去被人看不起的手艺人变成文化传播者,由之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愿意继承父业、传承师傅的手艺。

从展览现场可以发现,这些“非遗”项目传承人已经不再是年迈的面孔,挑大梁的主力军已经呈年轻化趋势。师傅带徒弟,父母带儿女,甚至有“80后”“90后”传承人在展览现场熟练地为观众展示制作技艺。内蒙古包头市剪纸技艺传承人刘静兰和女儿一起坐在展台后,刘静兰展示剪纸技艺,女儿为观众讲解介绍。乌鲁木齐的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传承人伊春光和儿子都穿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参加展出,儿子表示父亲的弓箭制作技能他已经学习了很多。南京夫子庙工艺彩灯制作技艺传承人顾业亮之子虽然还是个大学生,但对制作彩灯的64道工序如数家珍。甘肃省庆阳香包绣制技艺传承人刘兰芳带着她的徒弟,一同与参观者进行交流。年轻人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路也使传统技艺在继承中有了新的发展,而作为喜爱和支持“非遗”的群体,来参观此次展览的年轻人的数量也明显增多。

“非遗”工艺品的市场价值可期待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迅速发展的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工艺品和民间美术作品成为艺术品交易领域中的新宠,2011年北京翰海、荣宝都曾经做过有关“非遗”的专场拍卖,此举无疑扩展了更具有中国本土文化价值的艺术品投资内容,将传统工艺精品广泛地推向收藏界。

“非遗”以独立的概念出现在去年的艺术品拍卖场上。2011年4月9日,北京翰海拍卖首次推出“燕京八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师工艺精品”专场拍卖会,包含“燕京八绝”门类,共计14件工艺美术精品,工艺门类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品均由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所作,同时也是部级和北京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代表作品。虽然43%的成交率以及77.84万元的总成交额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拍品不可同日而语,但此次拍卖的创举是首次将“非遗”艺术品、工艺精品从杂项收藏中脱离出来。2011年6月12日,“中国首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拍卖会在北京荣宝拍卖公司举行。此次拍卖体现了上拍数量大、种类全的特点,作为首次出现的大规模民俗工艺品拍卖会成绩不俗,成交率高达77%,与之前时隔两个月的拍卖成果相比,在成交率和交易总额上有了大幅提高。

事实上,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早已将“非遗”项目的发展目光放到了艺术市场领域,通过市场交易机制推动“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160佘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都是由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具有公认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多年来,从他们手中制作出的工艺精品早在艺术市场上有了不错的成绩。北京的“非遗”项目――古琴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鹏制作的焦叶式古琴曾经在2007年12月的一场翰海拍卖上拍出11.2万元的价格,而如今这位古琴制作者的精品之作则高达五六十万元。上海朵云轩木板水印技艺传承人林雨晴的木板水印作品、甘肃省环县道情皮影制作技艺传承人高清旺的皮影作品也都曾经送拍。河南省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人任星航与荣宝拍卖公司合作,积极致力于推广钧瓷烧制技艺的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优秀作品正逐渐作为艺术品走进拍场,与主流收藏市场对接。

非遗传承的手艺篇4

深圳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开华在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从事文化教育公益事业。他参与投资的湖北省创业高级技工学校、荆州市创业职业中专学校,与荆州市群众艺术馆合作,创办了荆楚大地上第一个将传统技艺传承与现代职业教育结合的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基地。

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市群众艺术馆、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积极探索生产性保护方式,走出了一条政府与职业学校携手共进的发展之路。

据荆州市群艺馆馆长赵玉春介绍:“到目前为止,荆州成功申报部级非遗项目7项,分别是鼓盆歌、荆河戏、马山民歌、说鼓子、啰啰咚、铅锡刻镂技艺和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省级项目有28项,如荆州关羽传说、榫卯木雕、磨鹰风筝等;市级项目有46项。”

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在荆州非遗传统技艺中,楚国的髹漆木雕、丝织刺绣、青铜器制造等工艺都曾达到相当精湛的水平,其技艺流传至今,经久不衰。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荆州文化的代表,更是楚文化的代表。楚文化的六大支柱中,荆州市非遗项目铅锡刻镂技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鼓盆歌、楚绣等体现了楚文化的青铜冶铸、木竹漆器、老庄哲学、丝织刺绣四大支柱。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是农耕社会的产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传统文化所依赖的社会环境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可避免地加剧了社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矛盾。一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手工技艺类,都是依靠家族式传承,由于规模小,生产力低下,满足不了大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非遗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面对这些问题,荆州市群艺馆、荆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积极为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寻找出路,探索非遗生产性保护之路。

近年来,荆州市文化部门与长江大学合作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长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设计比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等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对宣传与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就招收定向培养对象的愿望,却收效不大。为破解荆州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美术后继乏人的难题,荆州市文化部门将工作的范围拓展到中职技术学校。2012年,荆州市群艺馆、荆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与湖北省创业高级技工学校、荆州市创业职业中专学校开展了非遗传统技能与民间美术类的传承与合作。

湖北省创业高级技工学校是一所全日制民办技校,校园占地面积170亩,校舍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00多人,在籍学生7000多人。设有机械加工技术、模具制造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旅游酒店管理等多个专业。创业10年来,校长许小兰得到了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的支持和帮助,2011年,湖北省创业学校与格林美合作共建模具研发及制造中心。她凭借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一步步跨越,带领湖北省创业学校逐渐获得社会的认可。2008年,该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被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定为国家首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一所职业技工学校,又为何热衷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事业呢?这缘于许小兰对该校发展的长远眼光。

为了创办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许小兰试图在公共文化事业中寻找机会,2011年,她认识到民众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社会大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创业学校具有领先的教育设施设备和实训基地,这是创业学校参与非遗传承的物质基础,即硬件支撑。在荆州非遗技艺类项目中,很多非遗项目又能够与创业学校的学科教育对接,比如铅锡刻镂技能与学校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关系密切,楚式漆器髹饰技艺、铅锡刻镂、磨鹰风筝制作、楚绣、汉绣、贝雕等技艺与学校开设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专业机理相通,创业学校又有了参与非遗传承的专业技术基础。

许小兰认为:“由于非遗技能与职业技术都重实践,学生容易接受,学起来快。非遗技能传承讲究先动手,再动脑,师傅带徒弟特征明显,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非遗传承的‘拜师、学徒、出师’等传统礼制,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谦逊、礼让、尊长、合作的品格。”

看到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结合的优势明显,许小兰愈加热心非遗传承与生产性保护,于是她坚定了与荆州市群艺馆、荆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合作的愿望,即软件支撑。赵玉春了解到创业学校具有拓展非遗生产性保护的优势后说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一方面要尊重传统的家族式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方式,另一方面必须面向广大年轻人。湖北创业学校有近7000名学生,如果开发、运用得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招徒的急需。”

2012年,经荆州市文化局批准,按照“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荆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与湖北省创业学校共同组建成立了“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基地”。先期建设并启用了5个非遗工作室,即铅锡刻镂技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磨鹰风筝制作;楚绣、汉绣;匏器制作等,其非遗项目传承人被聘为该校老师。从此,荆州非遗传承机制注入了年轻的活力,非遗生产性保护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位于荆州市北京东路的湖北省创业学校校园一隅,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基地坐落于此。这里有宽敞的非遗博物馆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博物馆里陈列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作的精品和学生的优秀作品,工作室里有非遗传承人教授学徒的身影。学校更有带空调的学生宿舍和塑胶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学生们不仅在花园式校园里享受学习的快乐,还可在操场上锻练身心。

在葫芦烙画工作室的墙上挂满了传承人张远龙和学生的作品,据张远龙介绍:“这些作品多是经过3个月学习的学生创作的。通过作品,我们看到学生将葫芦烙画技艺表现得精彩纷呈,不由得惊叹学生学艺速度快,动手能力强。”

对于初学者,张远龙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让他们学习烙印技艺,因为在有趣的烙印环节中,学生们获得学习的乐趣。等到学会烙印技艺后,张远龙再教他们学习绘画。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能够坚持把绘画一直学下去,最终真正能够传承葫芦烙画技艺。

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学习制作烙画、楚绣、汉绣和磨鹰风筝等非遗技艺。汉绣传承人张先松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很少人愿意学汉绣,现在通过学校这个平台,可以挑选到合适人选,汉绣技艺的传承有了希望。”

来自湖南龙山县的学生杜玉涵,去年报读湖北省创业学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在校期间她和同学们报名参加了“荆楚非遗技能项目汉绣培训班”,师从省级汉绣项目传承人张先松。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她创作了多幅汉绣作品,并于2013年5月,被荆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推荐到中国第二届京交会参展。如今,杜玉涵作为张先松老师的传承弟子,在汉绣工作室参与大型绣品的制作,同学们都羡慕地称她为“汉绣小大师”。

杜玉涵说:“现在社会上各类培训班,每节课时要付费上百元,要想学有所成,起码要交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而我们可免费向各位非遗老师学习,现在有的同学成为了漆器彩绘能手,有的成了烙画能手、磨鹰风筝制作能手、木雕能手……在创业学校既可以学好专业课,又可以掌握一项非遗技能,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更提高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修养。”

为进一步发挥荆州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价值,湖北创业学校还成立了湖北省十八匠文化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进行荆楚非遗技能产品的深度研发,开发荆楚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带动以产品制造为载体的生产性传承。并大力发展传统手艺讲传连锁式教育,拓展十八匠创意文化产业,努力将传承基地发展成为全国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生产和销售的示范性基地。

2013年3月,文化部非遗司马盛德副司长专程到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基地考察后,给予高度评价,马盛德说:“荆州采取‘学校+基地+公司’的运作模式,是一种有益的创新,既解决了投资问题,又解决了学徒问题,还解决了市场问题。”

非遗传承的手艺篇5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政府

针对传统手工艺日渐消亡的局面,政府自上而下发动多种社会主体,以多种途径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本文将在分析政府政策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政府目前对传统手工艺人扶持现状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中国政府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4年,在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中国政府又制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政策,以渐进的方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国政府先后公布了两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0大类,1028项,且每年六月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2009年,桑蚕丝织技艺、云锦织造技艺、宣纸制作技艺等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此名录项目居世界之首。

政府也积极探索保护传统手工艺人。在认定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就有传统手工艺代表性传承人。166人的第一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有94位传统手工艺人,在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有446位传统手工艺人。国家认定、命名代表性手工艺传承人,无疑加大了我国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尽管传统手工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重要地位,但政府对传统手工艺人的保护尚未形成完善体系。这种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的传承机制固然合理有效,然而未曾把关注点聚焦普通手工艺人群体,导致针对性不足,有一定的保护盲区。

二、对政府进行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对手工艺人实施分类保护

现阶段,各行业的手工艺人生存状况与市场前景各不相同。政府相关政策有其普适性,但在实际保护中要有具体的、针对性的行动。对国家认定命名的代表性手工艺传承人,以宣传手工艺为核心。可以运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开展多种培训、手工艺品展览扩大此类手工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普通的手工艺人,要联合当地政府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鼓励以师带徒传承技艺。对市场前景不理想的手工艺品,要引导手工艺人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尝试多种销售方式。

2.健全传承人发掘与扶持机制

在评定命名时,设立手工艺代表性传承人评审考核委员会,具体负责传承人评审命名工作,明确手工艺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条件、评审命名程序以及具体要求。可对传承人进行登记建档,如政府拨专项经费建立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优秀手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个人档案,对传承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艺术特长、艺术成果等进行登记造册,采取录音录像方式对他们传承的文化艺术进行分类采录。

在赋予传承人权利的同时,也要明确传承人的义务。不能随意改造手工艺,在技艺传承、收徒授艺等方面形成明确规定。

3.健全传承人培养机制

首先,政府要支持收徒授艺。可设立多种奖项,举办手工艺师徒大赛,鼓励支持优秀师徒,增强手工艺人收徒授艺的意愿。其次,建立传承基地。传承基地可以分专业型、学习型、生产型三种,专业性侧重经验交流和创新性设计,学习型侧重普及大众手工技艺,生产型侧重手工艺品的生产。依托各类文化保护中心和文化协会,为手工艺人收徒授艺提供场所。再次,重视课堂教学。可以开展手工艺人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课余时间开展趣味性课程,请优秀的手工艺人走上讲台为同学们展示精湛技艺与精美产品;在高校开展讲座,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和热情。

4.培养良好的传承氛围

命名认定手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是一个有效的举措,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工艺人的地位。政府也要采取其他方式如做好宣传、提供经济补贴等。在传统节日期间,可以举办大型手工艺展出,与节日风俗活动相结合。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印制书籍、标语、开办讲座、培训、组建民间艺术团等,以鲜活的艺术形式让更多群众领略到传统手工艺的艺术魅力。

总之,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任重道远。政府应整合社会、学界多种力量,以多种途径扶持发展手工艺,传承传统手工文脉,弘扬优秀手工艺。

[参考文献]

[1]张传寿.“非遗”视角下的传统手工艺人保护[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3(3).

[2]张晶.断裂和延续――传统手工艺的回溯和反思[J].浙江工艺美术2001(1).

[3]袁东升.近20年来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研究述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5).

[4]邱春林.“共享性技术”与手艺人的成材之路[J].民族艺术2010(1).

非遗传承的手艺篇6

一、行政法保护的现状

陕西省在认真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建立了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以命名、表彰奖励、自主扶持等方式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2008年制定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自助暂行办法》,规定了资助资金的用途,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平均4000元。建立了2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单位),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保护。

二、行政法保护的问题

现在陕西省仍然依据2008年制定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资助暂行办法》中制定的标准对传承人进行补贴。虽然传承人的经济来源不可能只依靠政府的补贴,但大多数传承人生活条件较差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严重影响到了他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打击了他们的传承热情。

对传承群体的整体性保护不够。当前的行政法存在着重传承人的个体保护而轻传承群体的整体性保护的误区。对陕西剪纸艺术的传承来说保护传承人很重要,保护孕育传承人的艺术土壤也非常重要,二者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三、陕西民间剪纸艺术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保护方面行政法的功能

(一)对传承群体的整体性保护

陕西剪纸流传时间长、范围广,无法确定具体的创造者或保存者,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借鉴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精神,对能够确定具体创造者或保存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权利主体确定为个人,否则就应确定为某个群体。

安塞县、旬邑县、洛川县、富县、定边县、靖边县等六个县是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之乡。这些地区应该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保护好此区域内的陕西剪纸艺术生存、发展的原生态环境和创作群体。

(二)对传承人的保护

修改和完善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制定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及《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资助暂行办法》,适时提高对传承人的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资助标准应比照社会上工资上涨的频率与幅度同比提高,让传承人能切实的感受到整个社会,至少是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重视。

稳步推进陕西剪纸艺术文件调查保存工作和传习场所建设。对传统的剪纸纹样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保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要求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的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县级文化管理部门应该对传统作品的特有表现形式即传统纹样进行固化,对当地剪纸典型的工艺、技法、图案、形态、含义汇编成书、光碟保存和管理下来。将传统作品及其历史文化内涵、民俗功能、艺术风格等加以整理和记录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

协助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培训讲习等工作,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积极为传承人提供参加我国与其他国家共同开展的中国文化周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提高陕西剪纸艺术的国际上的影响力。同时积极引导广大民众学习剪纸艺术,让陕西剪纸这项传统的民间艺术也能在“民间”重新绽放光彩而仅仅只在艺术交流和艺术比赛上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三)促进陕西剪纸艺术的生产性保护

有了需求就必然能促进生产和传承,只有陕西剪纸作品被社会需要和承认,陕西剪纸艺术的传承人才会有创作和生产的激情,这种技艺也才能顺利的传承下去。政府至少可以做到在与陕西剪纸有关的诉讼中减免剪纸作者的相关诉讼费用,给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剪纸作品在申请费用方面予以减免,鼓励并扶植与剪纸及其衍生品相关的“小规模”的生产企业或商业项目,并给予减免税收、优先推介、提业补贴等相关的优惠政策,让陕西剪纸的作者能最大限度的享有剪纸作品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同时,我们要十分注意传统手工艺品中的“传统手工”这两个重点,因为传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手工蕴含着人的智慧和情感。以机器或者其他便捷的生产方式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最终会损害传统的手工艺,损害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非遗传承的手艺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经济价值;开发现状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064-0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创造的文明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实地记录了某一民族、地域的人文、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对滋养民族精神、提高文化素质极为重要。

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共有29项被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传统技艺就有89项,占总数的1/6。这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十分重视对传统手工技艺的抢救保护,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传统手工技艺仍然具有较大的价值和市场。本文将就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的经济价值开发现状为主要研究内容,以重庆非遗“五谷粮食画”为实例来讨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的经济开发现状。

一、开发非遗手工艺品经济价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各族人民用智慧与勤劳共同创造的结晶,是人类精神中一项宝贵的文化财富,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然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剧烈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现正遭遇诸多问题。唯有通过开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从而将其从现有的艺术鉴赏阶段向经济效益发展阶段过渡,进入更多人的视野,才能将传承保护工作的实效进一步提升。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民间非遗手工艺品的经济价值进行开发。

近年来,信息化、工业化的时代特点及现代化的生活习惯对传统手工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面临着无人问津、继承人缺乏和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等问题,市场上流通的部分手工艺类作品其实属于侵权作品,因此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越发重要。以经济价值开发为手段的传承保护由于其较强的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继承人所采纳。

二、开发首先要准确把握非遗手工艺品经济价值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经济、历史、宗教、艺术等许多不同的价值和意义,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发展、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现有非遗手工艺品经济价值的开发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点特点:

(一)非遗手工艺品的经济价值具有间接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要通过文化价值来展现,通常无法直接表现出来。它的文化价值越大则意味着经济价值也越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开发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实现,可以是工艺产品及工艺技术,也可以是民间艺术节目,还可以是以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旅游等。如果离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离开了这些载体,它的经济价值将很难体现。

(二)非遗手工艺品的经济价值具有潜在性

经历千百年岁月的磨练和现代文明的洗礼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原创性和不可再生性正逐步显现,使得其稀缺性十分突出。此类稀缺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开发往往需要在人身上或者文化产品上才能够客观体现出来。当这些条件尚未具备时其经济价值只能够是一种可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不具有任何独立的实物形态,其自身的经济价值表现出较强的潜在性。

(三)非遗手工艺品的经济价值具有区域性及排他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由一群人在其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沉淀下来的。由于在不同的区域内环境变不同,生活、生产习性不同,导致在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每一项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来源于先辈们代代劳动经验的累积,这就使其所有权属于特定主体并成为这个主体的无形财产,它无法通过馈赠、买卖和交换进行当下的传承,表现出较强的排他性。

三、民间非遗手工艺品经济价值开发的模式及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的开发模式

1.作为文化商品进入文化市场。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个性化的产品需求以及对制作工艺的高要求使得传统手艺及其制品越来越为公众所喜爱和珍视并且呈现出日益增长之势。宣纸、云锦、漆雕等传统产品能够再次回到大众的视野中并成为文化市场上新的消费宠儿,正是因为能够成功转型为文化商品进入文化市场。

2.作为民俗特色商品进入旅游商品市场。虽然像木板年画、紫砂壶、景泰蓝等一批非遗手工艺品在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找到其商业化的道路并打开市场,但对于全国89项传统手工技艺来说,仍有较多不适于转化为文化产品来进入市场流通的。这些非遗往往具有浓厚地方、民族特色,脱离了特定的环境将会对其文化价值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针对这类非遗手工艺品,要积极转化为当地的特色旅游产品,与当地的人文特色与旅游优势相联系,作为民俗特色商品进入旅游商品市场。

3.作为艺术品进入艺术品鉴藏市场。每一件非遗手工艺品都是当地风土、民俗的集中表现,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鉴赏性,是其他依附现代工业社会所产生的文化不能取代的。因此这些具有艺术品价值的非遗手工艺品应借助国际性艺术展会、收藏品鉴赏、艺术品投资等平台来凸显其文化底蕴,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其自身经济价值的实现。同时,非遗手传承人也将在这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造诣,精益求精,让自己的作品达到更高的藏品等级。这将有效推动中国非遗手工艺品整体水平的提升,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重庆非遗手工艺品“五谷粮食画”的经济价值开发

北碚“五谷粮食画”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收录在重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其第五代传人唐大焱老师从小学习粮食画,号五谷稻人(道人),曾在第十届工艺美术大师博览会上获优秀奖。1984年出生的唐大焱与国内众多老一代继承人相比,他对国内艺术品市场的把握以及对商品经济价值的独特思考更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除了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来挖掘“五谷粮食画”的文化内涵,唐大焱还对“粮食画”的经济价值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

1.依托公司对“粮食画”的经济价值进行开发。唐大焱首先成立了“天下粮仓”工作室,专业绘制五谷粮食画和研究五谷文化。随后筹建了重庆大焱工艺品厂,进行规模化的粮食画产品制作。值得一提的是,这家专业生产粮食画的公司也是中国唯一家具有专利和商标的粮食画生产厂家。为了更好地推动商业化,唐大焱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除了用“粮食画”来表现、仿照著名的传统中国国画、年画,西方印象派、抽象派油画外,还有大量原创作品,其中最畅销的粮食画是以巴渝特色的风景、民俗画面为主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依托这个微型公司,唐大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市场,为粮食画的传承保护以及经济价值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2011年,他的企业被评为北碚重点文化微企并获得了重庆市政府的财政扶持。

2.强化品牌意识,深化对“粮食画”的经济价值开发。为了更好地将五谷粮食画推向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价值。重庆大焱工艺品厂申请了“大焱”和“天下粮仓”两个商标,以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方式进行发展和传承。同时,唐大焱创作出了一幅幅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提升了品牌形象和美誉度。由唐大焱制作的《人民总理》是国内最大的一幅彩色五谷粮食画,获全国金奖并受到人民网、新华网、凤凰卫视等各大媒体的报导,唐老师本人也被评为当代书画艺术领军人物。他的作品《维纳斯》在中国工艺大师博览会上被六星级高价收藏。正是由于唐大焱在保持对艺术的不断追求过程中仍不忘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五谷粮食画”的经济价值的开发,他的企业得到了快速的成长,而“粮食画”也从走出北碚区,走进了全国更多人的视野里。2012年,这个小微企业已实现销售额90余万元。

四、结语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祖辈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保护中国各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智慧的结晶。现阶段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的传承保护以及经济价值的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重视度不够、缺乏资金投入以及过度开发、改编等问题。像重庆大焱工艺品厂这样能够成功摸索出一条保护与开发非遗手工艺品道路的企业毕竟还是少数,更多的资金投入、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挖掘才能进一步推动非遗手工艺品的经济价值开发。要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思路,注重科学的品牌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战略,集中力量将文化遗产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春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2]张晓萍.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及其保护利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

[3]辛儒,孙强,赵艳芳.论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产业价值[J].经济论坛,2007,(16).

[4]徐仲伟,闵绪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原则与措施[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2).

非遗传承的手艺篇8

关键词:新野猴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新野县猴戏艺人鲍凤山等4人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街头表演时,因没有携带野生动物运输证而被该市森林公安局民警带走,法院判决认定,4人犯非法运输珍贵野生动物罪。传承千百年的新野猴戏首次因非法运输珍贵野生动物而判刑。另外,新野猴戏的继承人则是越来越少,这也意味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野猴戏会随着耍猴人的减少而逐渐的消失。十几年前,新野猴戏艺人有数万,现在仅剩四五百人,原本传承就难以为继,如今又面临不明确的执法挤压,传承和打击让手艺人不知所从。[3]新野猴戏存在的问题,也从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问题

新野猴戏艺人的“罪名”的成立在某些程度上是对非物质文化的扼杀。这个问题凸显出我国现有法律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不足。其一,现有的法律大多是地方性法律法规,约束性不强,权威性不够,不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二,主要是以公法为主,尚未建立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我国目前缺少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法律主要是以地方性法律为主。新野猴戏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对于黑龙江省来说是对野生动物的非法对待。这反映出我国目前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为地方立法,立法位阶不高,权威性不强,影响力不大,没有真正的起到法律保护作用。虽然我国国务院先后颁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也明确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和指导方针,确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规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但是这些只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一个思路,并没有形成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1997年我国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和1982年颁布并在2002年进行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它们中有些虽然涉及类似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但也仅仅是作为其保护客体的附带对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整尚缺乏法定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性,如果想对其进行全面的保护,现有的法律制度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制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法律法规进行保护。[4]公法保护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途径[5],相关法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可实施性和针对性;各省市出台了专门性地方性法规,但是地方立法囿于其地域范围和保护对象的限制,这些法律文件的适用受地域范围限制,只能在本行政区划范围能起法律效力,同时,分散性的地方性立法会造成保护内容不一,法律文件冲突,立法资源浪费等状况。对于我国法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这两个主要问题,需要引起广大学者的共鸣。为此我们亟需建立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承人在法律条文上作出明确的相关的规定,切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稳定持续的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自身利益,充分的体现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因此,需要在法律上作出很大的努力,通过对法律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法律保障体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问题

“新野猴戏”事件,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法律保护的不足,也让我们了解到了新野猴戏的传承人也是在逐渐的减少,现在耍猴艺人年龄偏大,很少有年轻人在从事这个行业。十几年前,新野猴戏艺人有数万,现在仅剩四五百人,原本传承就难以为继,如今又面临不明确的执法挤压,传承和打击让手艺人不知所从。

“新野猴戏”事件也反映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存在的问题,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我国也做出了相应的举措,如关于非物质文化传承,现在我国主要是依靠传承人进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制定与颁布《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对传承人的认定标准、权利、义务及管理作出具体规定。2007年6月,国家文化部公布第一批226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2008年2月公布第二批551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2009年5月公布了第三批711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2012年12月公布了第四批498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9]。我国先后公布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可见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相当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文化的多样,地域的复杂形,以及民族之间的差异性等等,导致对于传承人的保护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虽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与发挥作用的工作虽然取得初步成绩,却依然存在许多情况和严峻的问题。

新野猴戏的耍猴艺人急剧减少以及没有年轻人原意从事相关的技艺的这些现象,也从一定的角度反映出了我国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大多老艺人已经离世,很多精湛的手艺也随之消失殆尽;其次,在世的艺人老龄化和严重,后继无人;最后,作为传承人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得不到保障。绝大部分艺人虽技艺精湛甚至身怀绝技,但生活无保障,既无退休工资,又无医疗保险,日子过得很窘迫。[10]为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没有政府的引导和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就很难得到有效保护。国家需要对这些传承人作出相应的规划,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种因素,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当充分发挥相关技艺的人才,对其加大政府的投入与照顾,充分培养更多的艺人,保障好其切实的根本利益。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南阳市人民政府.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南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n].南阳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2.

[2]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n].中国政府网,2009.6.

[3]史林静.“耍猴儿”的被拘,非遗猴戏何处去[n].新华每日电讯,2014.10.

[4]刘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7

[5]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9.(03):13.

[6]文化部办公厅.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n].中国文化报,2007.06.

[7]文化部办公厅.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n].中国文化报,2007.12.

[8]文化部办公厅.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n].中国文化报,2009.06.

非遗传承的手艺篇9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是盲从的,首先要弄清楚其真正的含义,从中领悟哪些需要重点保护,哪些需要做首要保护。其次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它的文化价值,关键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说实在的,所有文化工作人员都未必确切掌握文化遗产的具体含义,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包括哪些内容等等。只有深入研究或长期担任此项工作者才会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

文化遗产

文化是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是各民族的、民间的传统文化的总称,也就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它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石窟寺、岩画;近现代重要的历史遗迹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的文物;历史上各个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以移动的文物;在建筑样式和均匀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或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不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各民族世代相传的、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六大类:一是口头传统文化。包括口头文学和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二是传统表演技艺。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以及其他的表演艺术。三是传统民俗活动、礼仪、节庆等。四是传统知识,也就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包括天文、地理、生态环境、医药卫生、历法以及其他的传统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的手工制造技艺和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包括服饰工艺、雕塑绘画工艺、金属工艺、编织工艺、餐饮工艺等技艺。六是与以上五种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地域性文化空间和时段性文化空间)。地域性文化空间是指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的民族文化生态村或民居建筑群等,譬如:民族文化保护区、文化之乡等,它具有空间性。而时段性文化空间是指在民族节日或重大艺术活动期间反映具有多种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的文化空间。譬如: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举行传统文化活动的特定场所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外来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2004年8月28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中国成为第六个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2005年3月31日,我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从颁布之日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外来词和概念正式进入中国,并被文化学术界开始启用。之前,文化学术界一直都是使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这个概念。那么“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怎样的关系呢,两者有何区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区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不完全同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静态”部分,是有形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唯一不可再生的实体,它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的“活态”部分,是无形的,虽然看得见、听得见、但摸不着,它以鲜活的形式存在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是人们所需要的精神文化,是需要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是不脱离各民族特殊的生活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无形的显现。非物质文化它依赖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动作、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载体而得以延续,是“活态”的文化现象,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那部分。

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许多民族地区的村寨也随之改善并城镇化,人们的生产生活从传统的农业逐步走向工业化、现代化。农民的许多土地、传统民居因建盖各种厂房、住宿区、旅游区等而逐渐失去,这些发展带来的建设性的破坏导致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空间和环境也不同程度遭到破坏,使古老的传统文化遗产随之消亡。特别是扶贫安居工程的建设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再也找不到过去的影子了。许多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珍贵物质文化遗产,如古遗址、古建筑、风景名胜以及有价值的实物等遭到破坏或流失。各少数民族历史上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下来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着传承人的年迈去世而正在不断濒临消亡,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这些文化遗产的损坏、流失、失传等现象时有发生,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被大山江河阻隔、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聚住的村寨才相对地保留着民族语言、传统民居、民族服饰、礼仪习俗、音乐舞蹈、神话传说以及民间技艺、民间艺人。这些比较偏远、封闭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以生存的唯一空间,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露宿的最后家园。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随之改善和提高,有些传统文化它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部分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不可能是永远静止不变的状态,只是时间性的问题和变迁程度的深浅而言。不管怎样,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从祖先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是具有历史意义、文化价值等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它会代代相传,永不过时。因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需要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保护文化遗产资源是文化部门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民族是一个团体,文化是民族的,保护民族文化需要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也是全社会人的共同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时都离不开人们的生产生活,比如:我们同民族之间平时交流的语言;大人对小孩子教育有些时候用的谚语、典故;还有民间故事等口头文学的形式,把一个真实的道理再现给孩子们,用特别的方式给孩子们留下深刻而永久的记忆。又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需要用到的生产生活相关的实物制品,最常见、最适用的生活制品(编织、服饰、木匠、饮食、民居建筑等等一系列的手工制作技艺);还有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民族的传统节日等都按照本民族的礼仪习俗和传统知识来进行,是世世代代相传且不可改变的事实。总之,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民族文化,都离不开它。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传统文化质量上有所改变(像民族的传统节日活动,有些活动形式和场所有一定的变化,其特定的时间和内容是永远不能改变的),但民族文化的根和本永远不变。正如一棵树,为了发得更好,外形长得更美观,人们只需要修剪枝叶,根需要永远保留,不能拔除,民族文化不外乎也是这样。从以上的这些实例可以看出:人们不能离开自己的民族文化,离开了本民族的文化,人们的生活就失去意义,民族的文化也就体现不出它的价值所在了。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

传承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大问题。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是保护好传承人,传承人的保护是最关键的。那些民间艺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和知晓者和享用者,是真正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保护好传承人才是从根本上保护和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自然传承,只会渐渐消亡,它必须通过传承人来一代一代相传,口传心授地延续。只有保护好传承人,激发他们培养好传承下一代的热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能进入正确传承发展的轨道,才能使文化遗产薪火相传。那么如何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和培养呢?根据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验,对传承人的保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对传承人进行命名和鼓励

所谓传承人就是在民间里群众中公认的掌握独特技艺或通晓自己民族的各种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组织者。把这些群众认可的、在民族传统文化圈内知名度较高的民间文化传承人,通过实地调查后建立详细的档案并逐级申报,各级专家论证并遴选,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审批后列入县、州、省及国家等各级传承人的保护名录体系。但这些传承人大多生活在农村,他们的年龄差别大,而且多数年事已高,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处境。虽然对传承人做了仔细调查和命名,但由于相应的政策和经费等各项措施没有完全及时落实到位,对传承人缺乏相应的扶持力度。除极少数列入省级名录的传承人每年享受3000元的传承补助金外,州、县级的传承人没有逐年的传承扶助金,影响了州、县级传承人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信心。多数传承人没有激发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兴趣,这些传承人也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一旦消亡了无法再生还。因此,我个人认为,通过这样的命名认定后,对被命名的州、县级传承人,当地人民政府建立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应的补贴机制,每年也适当给予传承补助,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积极给予鼓励,激发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改善他们的传承环境,激发他们带徒传艺的热情,培养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后继人才,这样在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承上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民族传统文化也得以存活和延续,并能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

建立民族文化的传承点或传习所

对传承人命名认定后,传承人的主要任务是做好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工作。要把文化从根源上按一定数量一定质量的传承下来,那么传承人必须要有一个传承的平台,给传承人提供一个传承民族文化的场所来开展民族文化的传承活动,为传承人营造传承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来学习、来参与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行列中来,就必须建立传习点或传承所为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搭建传承场所。我们在调查走访传承人时他们最大的愿望也就是在自己的村寨能够有一间百来平方米的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场所,把爱好民族文化的年轻人召集起来,把本民族文化的弹跳、弹奏、表演、演唱、制作等一系列技艺以及演唱内容、口头传统等非物质的文化传承给后人。当然,建立传承所是迫不得已的,政府需投入资金,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如果经费投入不健全,财政投入不足,对传承人的保护极为不利,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也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到实处。通过建立传习点来传承民族文化这不是最终的目的,它需要长期的运作和管理,而民间层面的自发、自身、自觉的传承才是最关键、最根本、最有效、最长远的、活的保护。

发挥传承人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都离不开传承人的言传身教,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他们有着独特的技艺或掌握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为当地的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譬如就拿我们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而言,举办怒族传统习俗“如密期―开春节”时,在如密期的祭祀活动表演中,省级非遗传承人波益思和其他几个传承人承担着祭祀的主持或核心的组织者;又如年轻的传承人郁伍林和邓有妹在怒族、傈僳族文化对外的宣传工作中,发挥了传承人应尽的责任,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知名度。目前普遍存在的是传承人多数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要保护传承人并及时把传承人所掌握的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下来是现阶段迫在眉睫之事。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

宣传教育是关键所在。不是说搜集整理好了,档案建好了,列入保护目录了,然后锁在柜子里就得到了保护。关键是做好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让大家都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保护文化遗产对人们有何作用、如何去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有哪些法律法规等一系列的相关知识。

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该学的东西不论是什么都应该从小孩抓起,从小就学习那是最好不过的了,所以我个人觉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很有重要的。在学校开设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相关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让孩子从小就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意识。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取决于少年儿童的认知和行动,因此对青少年儿童的宣传教育尤为重要。

媒体宣传

随着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广播电视村村覆盖,不论是城里的还是在农村的几乎人手一部电话,机关里每个家庭至少一台电脑。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平台的作用,将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需要保护的热点问题,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以及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读本和报刊杂志等方式进行广泛媒体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保护民族文化的价值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文化遗产日宣传

“文化遗产日”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重要节日。目前公众对文化遗产日的知晓度不深、参与度也不够,有的甚至还不知道有文化遗产日。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从此开始,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各省、市、州、县开展不同主题、形式多样的“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文化遗产日期间,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讲座、张贴宣传标语、印发文化遗产保护法等宣传材料、展览宣传图片、播放相关的音像影像资料、文化演出等多种方式来丰富观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提升,对文化遗产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形成一个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社会参与的格局。让群众掌握更多的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起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就能够生根、开花、结果,永远延续,使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非遗传承的手艺篇10

一、大运河江苏段“非遗”现状及与沿线城市旅游互动基础分析

第一,历史时期,大运河特定环境孕育产生的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民间舞蹈、传统技艺、民俗、民间信仰等。传统音乐如运河船工号子、传统戏剧如丁丁腔、民间信仰如金龙四大王崇拜、民俗如皂河正月初九龙王庙会等均由大运河特定环境孕育产生,是典型的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以运河事物、运河生产生活为内容或描述对象的民间文学、传说、古诗词等。例如宿迁大王庙供靳辅的传说、淮安吴棠和慈禧清河县治水的传说、扬州高邮八景传说之耿庙神灯等。历代帝王和文人墨客留下的许多有关大运河的诗词和文章,构成了运河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例如康熙皇帝的《过宿迁》、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徐凝的《忆扬州》等。第三,历史上形成的涉及运河发展建设、水工设施的地名;具有悠久历史,并有着一定知名度的与运河相关度较高的政区地名。较为知名的如:瓜洲渡、西津渡、枫桥、清名桥、古末口、山塘、清江浦等;后者如镇江的京口,宿迁的皂河、泗洪等政区地名。第四,运河商贸、文化交流推动形成、发展或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遗产并不是由运河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产生,但其存在、发展或传播却有赖于运河环境。从较为广泛的意义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属于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例如:常州的篦箕巷、扬州的运河游船等。目前,大运河“非遗”与城市旅游,在经济效益、社会发展、文化传播的驱动下,二者间的互动机制已经形成。根据互动原理[2],现阶段仍处于过渡阶段,即:想要互动却尚未互动起来的阶段。但二者间的互动发展已是今后发展的大趋势。首先,旅游开发使“非遗”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增强了“非遗”的生命力,更有利于“非遗”的宣传推广和保护传承。其次,将“非遗”作为城市旅游的依托资源,并纳入全市旅游业产业链,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实现旅游业的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

二、“非遗”与城市旅游互动发展的对策

江苏段大运河沿线城市的“非遗”旅游开发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近年来,各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方面创新了许多经验,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载体,为“非遗”与城市旅游互动发展构筑新平台。“非遗”与城市旅游互动的前提是将“非遗”融入城市旅游体系,并随城市旅游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国内众多中央商务区(CBD)、中央游憩区(RBD)、中央欢乐区(CHD)的建立,可以此为载体,充分发挥其具备的文化内涵,不仅将促进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同时增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振兴的时代内涵[3]。第二,有针对性、适宜性的选取发展模式。“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模式选取首先要科学合理,其次是重视适宜性[4],可根据类型不同,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例如,传说、音乐、戏剧、舞蹈等形式的“非遗”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可采用舞台表演式旅游开发,通过小说写作、影视制作、媒体宣传等形式把这些民间文化艺术搬上舞台,提高艺术性和观赏性;也可采用博物馆式旅游开发,如:在运河沿线选择合适地点建设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收集并集中展示和运河有关的古诗词、民间文学等文学作品;建立大运河传统音乐博物馆,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诸如录音、录像、数码化存储等方式保留运河传统音乐,等等。商贸文化交流推动形成的“非遗”与旅游的互动可以通过和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开发,需注意的重点是旅游商品开发的品牌化、本真化,注重参与性和商品的文化内涵。民俗、节庆、仪式等类型的“非遗”与旅游开发的互动采用节庆式旅游开发,如建立专门的民俗体验村,保护当地文化环境的完整性,尊重维护当地居民生活的本真特征;依托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运河游船、戏曲舞蹈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活动,仪式的举办选取特定的日期,还原历史时期的原真面貌[5]。第三,重视人才,加强旅游人才引进与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培养人才相结合。以手工技艺传承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发展为例,首先,鼓励从事传统手工技艺和具有表演技艺的“非遗”艺人招收新继承人,要重视建立以人为核心、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采取发放补贴、授予荣誉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对列入各级名录的手工技艺进行传习活动,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以及给民间手工技艺人评定职称和命名“大师”、“名艺人”、“传承人”等荣誉称号[6],使手工技艺传承后继有人,避免出现宝贵技艺因后继无人而失传的状况;其次,在培养旅游人才时,重视对“非遗”手工技艺的人才选拔和支持政策。培育组建一批热爱手工技艺、专业技术精湛、业务素质过硬、乐于奉献、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手工技艺保护工作者队伍,形成科学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

作者:杜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