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5:13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篇1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

所谓会计电算化,主要指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当做操作基础的一种财务管理手段以及管理工具。在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国有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运用与规范。可是实际上,我国国有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具体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怎样改进并且做好会计电算化相关内部控制工作将其最大意义以及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是各大国有企业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会计电算化具体内部控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1.未从根本上建立符合电算化条件的具体内部控制制度。基本依然沿用传统手工会计系统具体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将电算化软件当做一种核算工具,未从根本上建立符合电算化条件的具体内部控制制度。例如,没有审核凭证就直接输入,无法确保基础数据所具有的准确性;未建立专门的相应电算化岗位(比如审查岗位以及维护岗位等),所以当电算化系统产生故障或者数据丢失的时候,无法及时恢复,不能监督操作人员实际工作情况、分工情况等;未制定有效数据备份制度来确保数据文件所具有的安全性。2.没有配套的相应落实措施。部分国有企业在从传统手工会计系统更新成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时候,对系统安全维护、岗位设置、数据运行以及数据文件安全管理等方面均构建了具体管理制度。可是,在该会计系统运行时并未真正落实到位,从而对系统运行效率和相关信息的安全性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3.制度执行时缺乏企业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对于电算化会计系统而言,涉及的部门非常多,其中包含有企业内部所有职能部门。如果财会部门在实际执行并且落实电算化具体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无法得到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就不能获得实现预期的目的,不能确保所提供会计信息所具有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4.软件操作人员缺乏整体协作性。在当今网络环境下,企业软件操作员仅仅依据所给予的权限完成操作过程,不重视操作顺序以及结果所具有的合理性,由于信息资源处于共享状态,所以很容易使得系统混乱。

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1.企业领导人员不够重视电算化会计具体内部控制制度。①企业领导人员未积极组织人员合理修改手工会计相应内部控制制度,对其不合理之处进行改善,资金的审批、岗位划分以及权限的授予等均未对企业特点和相关电算化会计要求进行考虑。②实施企业电算化具体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企业领导人员未将协调不同部门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从而对信息真实性以及完整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只有得到相关部门的主动配合,才可以将电算化具体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这需要企业领导人员的有效协调。③没有注重电算化会计具体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未构建合理考核机制,实现奖罚分明的目标。2.没有充分认识到电算化会计相应内控制度所具有的重要性。电算化会计具体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给电算化会计的顺利实现提供有效的保障,如果没有构建与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完善内控制度,就不能实现电算化会计这一目的。现阶段,随着财务软件水平的不断提升,给国有企业开展电算化会计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可是,电算化具体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依然属于影响我国电算化会计有效发展的主要问题。3.没有对电算化具体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建立、完善以及落实制定监督机制。对于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有效来说,均需要构建合理监督机制。现阶段,我国可以有效监督并且审计财务报告所具有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可是却没有构建合理监督机制来有效监督电算化具体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执行情况。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领导人员应该构建和企业会计工作管理各项要求相符的内部控制制度。①合理设置电算化会计工作岗位并且落实岗位责任制。对于落实会计电算化的国有企业,应该构建电算化会计具体岗位责任制,规定各个岗位所承担的职责范围。既应该设置一些基本会计岗位,同时还应该对电算化会计岗位进行合理的设置,比如数据分析以及电算维护等岗位。②制定电算化会计具体上机操作制度。严格管理相关上机操作人员,避免出现违规操作以及越权操作现象,比如规定给各个操作员设置相应的密码口令,同时定期更换等。③制定电算化会计具体软件管理制度。④制定电算化会计具体硬件管理制度。2.制定有效的落实措施。为了将电算化会计具体内部控制制度所具有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应该落实相关制度以及措施,做到有利、有责并且有权,应该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同时进行严格的考核。奖励那些执行情况好的个人以及部门,批评或者是惩处那些不依据制度执行的个人以及部门。3.提高人员的协作性。落实电算化会计具体内控制度的时候,一方面软件操作相关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整体配合精神,进行紧密有效的合作;另一方面,企业其他部门也应积极配合相关落实工作。4.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以及学习。想要让电算化会计工作人员了解电算化会计具体内部控制制度所具有的重要性,积极落实该项内部控制制度,就应该组织有关人员接受这方面知识的培训以及学习。5.监督电算化会计具体内部控制制度实际落实情况以及落实的有效性。首先,国有企业应该针对电算化会计具体内部控制制度构建自我评价体系,同时把各责任单位以及全体员工落实电算化会计具体内控制度的实际情况纳入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自我监督这一内控制度的具体执行情况以及有效性。其次,相关政府部门应设立一种专门监督机构,外部监督企业电算化会计具体内控制度实际落实情况。最后,社会中介机构也需要审计电算化会计具体内控制度所具有的有效性,并且出具详细审计报告。

四、结语

国有企业电算化会计具体内控制度的构建、完善和落实情况均会对电算化会计实施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属于电算化会计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为了实现会计电算化这一目标,就要构建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玉.内部控制在企业会计电算化中的问题分析[J].中国商贸,2014,12(22):99-100.

[2]任薇薇.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与控制解析[J].科学与财富,2015,06(10):584-584,585.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篇2

就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现状来看,大部分还停留在一般应用水平上。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不少企业的各级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的必然,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人信息化的基础,是今后企业决策的重要手段,是会计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2.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目前企业管理都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上,要改变形成的习惯方式有一定难度。尤其是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因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3.不少企业认为电算化仅仅是“以机代账”,软件只需要一次投入即可,出现了只重视硬件换代,不注意软件升级的情况。从奔腾Ⅱ一直到奔腾Ⅳ,机型换几次,但财务软件仍停留在“古老”的Foxbase开发的DoS版上。

4.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目前,我国建立在手工操作条件下的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实施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

5.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要使得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同时,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眼不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形势。经过这样的培训和考核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难以适应电算化环境下对内控的要求。

二、

由于上述现状及原因,强化内控管理,制订有效的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电算化的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一般建立的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外乎硬件方面的、软件方面的、系统运行方面的及操作过程方面的有关制度。下面就实行会计电算化应该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所包括的予以说明。

(一)加强防止电算化犯罪的法制建设

目前,由于法规的不健全使电算化犯罪的控制很困难。例如,对未经许可接触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或有关数据文件的行为,在上未规定为偷窃行为,因此就无法对下载重要机密数据的行为治罪。必须看到,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不能仅靠现有的一些法规,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因为会计电算化犯罪毕竟是高、新技术下的一种新型犯罪,为此制定专门的法规对此加以有效控制就很有必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大环境,防止电算化犯罪的法制建设,可从两个方面入手:(1)建立惩治利用会计电算化犯罪活动的法律,明确规定哪些行为属于舞弊行为及惩处;(2)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保护法律,明确电算化系统中哪些东西或哪些方面受法律保护(硬件、软件、数据库)及受何种保护。

(二)制订企业内部操作管理制度

操作管理制度是针对每一个上机操作会计软件的人员而制订的,主要用来规范每一个操作人员的行为以及各自之间的权限限制。除了软件对操作方面作了一定的设计以外,制订并严格操作管理制度,将会有效地保证会计软件的安全运行;同时,也有利于内部牵制制度的执行。操作管理制度从内容上来看,一般包括以下几项:

1.操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尽管软件一般都已有用户管理功能,但其用户管理的设置是由人工进行的,这就需要从制度上对操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加以规定,用来在用户管理的设置和具体的操作中执行。

2、预防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输入计算机的措施。如规定原始凭证必须经有关审核人员审核并签章后才能输入计算等。

3.预防已输入计算机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未经核对而登记机内账簿的措施。如规定已输入计算机的凭证需由审核人员核对并签章后方可登记机内账簿等。

4.建立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制度。如规定用操作日记的形式记录每天的上机操作内容等。

(三)建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

对于拥有计算机的单位,无论是用于会计核算,还是用来其他工作,一般都要求制定硬、软件管理制度。通常,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保证机房设备安全的措施。如机房防火规定等。

2.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措施。如机房防潮、防磁及恒温等方面的规定等。

3.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安全保密的措施。如数据备份、不准在计算机上玩电脑游戏等规定。

4.修改会计核算软件的审批和监督制度。如规定会计核算软件的修改需报经单位总会计师批准等。

(四)加强制订档案管理制度

在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随着存储介质的改变,对会汁档案管理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同时,对会计档案的概念也就有所。在会计电算化情况下,除了打印输出的账、证、表以外,整个系统开发形成的全套文档资料都属于会计档案的范畴,另外,对存有会计数据的有关介质也应妥善保管。

制订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一般应包括以下:

1.实行会汁电算化后的会计档案以机打印的书面形式保存,保存的有关规定按《会议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2.全套会计电算化系统文档视同会计文档保管,保管期截至该系统停止使用或有重大修改后的三年。

3.妥善保管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介质或其他介质的措施。如规定存有会计数据的磁盘应存放在防潮防磁的容器内等。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单位为保护其资产安全、保证信息的完整和正确、促进经营管理政策得以有效实施、提高经营效率、控制经营风险、防止舞弊行为发生进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措施、业务处理手续等控制措施的总称。电子信息技术日益普及,企业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使用了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一、内部控制环境发生了变化

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有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如销售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等。

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原先应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现在可能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原先应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

二、内部控制的内容也更加广泛

在电算化方式下,内部控制的内容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保原始数据操作的准确性

在电算化会计中,电子计算机输出的数据是在程序控制之下,对输入的原始数据自动进行加工处理,并储存于磁性介质上。所有记账、分析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均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然而,电脑中的原始数据必须是由人工事先进行审核和输入计算机的,这就要求一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过程都必须规范化,并保持准确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严格控制操作人员的权限

授权、批准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的内部控制。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和签章。但会计电算化后,职能划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业务处理全部都是以电算化系统为主,电算化功能的高度集中导致了职责的集中,某些人员既可从事数据的输入,又可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因此,如果不加强内部控制,就会使某些计算机操作人员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个性操纵处理结果,加大出现错误的风险。

(三)要避免会计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风险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企业的经济业务发生均记录于纸张之上,增、删、修改了的会计凭证或会计账册都可以从各自的笔迹和印章上分清责任。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使会计核算无纸化,修改数据不留痕迹。电磁介质也易受损坏,且有丢失或毁损的危险。所以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档案管理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存好相关的纸质数据文件,还要保存、保管好已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如计算机机内及磁盘内会计信息安全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操作管理等。

三、加强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操作程序控制制度化(二)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

职责分工首先是将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相分离。会计核算软件正式投入使用后,原有会计机构必须做相应调整,对各类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修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等工作岗位。机构调整必须同组织控制相结合,以实现职权分离,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法行为。如规定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不能兼任系统操作员和管理人员等。

共2页:1

论文出处(作者):不相容职责的恰当分离可以为避免单独一人从事和隐瞒不合规行为提供合理的保证,但是,合伙即可避开这类控制,况且控制措施发挥作用的有效程度关键还要取决于执行人员的实际行动。因此,在考察对发生故意错弊行为的意图进行控制的策略方面,可以考虑增加施行这种行为的难度,增加被逮住或结果失败的可能性,并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惩罚力度。实施这一策略的两种有代表性的方法就是实行职责轮流制和内部审计制度。除部分组织程序有特别规定以及不能实行职责轮流制的岗位外,员工应该轮换工作。

(三)加强系统与网络的安全控制,严格系统操作环境管理网络安全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针对这些方面,可采用一些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备份及机器的使用规范,U盘专用及防病毒感染,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等。网络传输介质、接入口的安全性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尽量使用光纤传输,接入口应保密。通过上述技术可基本确保财务信息在内部网络及外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

(四)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既是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制度安排。加强内部审计能检查出发生的错误,打消作弊或犯罪的意图。内审人员应定期规则地检查与计算机有关的控制目标、过程以及遵照情况,核实数据和程序的完整性。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审查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有关内控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等;审查电子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账册内容,做到账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

(五)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优化方案;深入研究;人机结合;创新

在当今企业中,会计电算化已经有了一定的普及和应用。由于会计电算化并不是完全的一个自动化过程,因此一定会与会计人员有相应的联系,而在这个联系的过程中,往往就是企业的一个管理盲点,最容易出问题。因此,如何将会计电算化的效率提升到最高,让会计电算化由会计人员很好地掌握与控制,达到高效率,高准确性的目的,成为本文讨论的重点。在讨论两者的结合之前,首先要了解会计电算化这种新型的管理手段,同时了解其中的一些不足,从而对之进行改善,达到优化的目的。

一、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实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计算机已经完全替代了手工记账,而这种会计工作手段的改变,也对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会计电算化更好地实行,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成为一个首要问题。

当计算机入驻会计工作环境之后,许多工作方式都需要改变。比如在以前,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记账,填写报表,对账本进行统计等;在有了会计电算化之后,会计人员只需要按时将相关凭证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完成记账、制作报表等工作。因此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而会计人员在有了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工作,他们要对系统安全,记账的凭证与审核等进行内部控制,这就需要制定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要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性,确保企业各种经济活动的有效性,都需要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这种制度相对以前也更加复杂了。只有是这种制度得到优化,才能够更好地实行计算机的应用。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前文我们讨论了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不同的大小企业中,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也已经开始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但是,在改善内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因此,下面就来讨论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对制度的建立不够重视,制度流于形式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应该与“企业内部”产生紧密的联系。因为不同的制度针对的是不同的企业,如果两个企业具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程度的会计电算化发展,却采用相同的内部管理制度,那么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而在实际工作中,也确实存在这种问题。有一些企业中的领导或者是会计人员没有意识到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制度只是一种摆设,这样他们就很有可能在制定制度的时候照搬照抄,这样子就没有与企业自身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人员分配等做出相应的调整,那么制度出来的制度也没有办法有针对性的实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内部管理制度不能落实,可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比如: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等问题。因此,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制度形成后相关部门对制度的检查落实力度不够

通过上一点的分析,我们看到企业对于制度的正确建立重视不够,这就会导致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问题。因此企业需要认真建立制度。但是,建立了一个适合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不一定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因为,许多企业即使建立了非常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管理制度,也没有很好地去实行,这是因为很多企业没有在制定制度后对相关制度的实行与否进行检查和落实。因此,重视制度建立却轻视制度检查与落实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而对制度检查落实的力度不够,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一个是有些企业可能本身就不重视制度的建立,这种情况下自然也不会重视对制度的检查和落实。第二个原因是形成了恰当的内部管理制度,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考核监督体系。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中的领导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考核和监督,这就会导致内部工作无法做好,间接导致了不当使用会计电算化,从而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这种情况其实比制度没有建立好还要严重,因为在对制度进行考核和监督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了制度的实行,如果制度没有执行好,也没有被发现,那么这就会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存在于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优化方案

经过前文的讨论,我们首先看到了会计电算化对当今会计工作的重大改变,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其次看到了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就需要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来完善会计电算化,而前文我们又分析了现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因此,最后我们重点来讨论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优化。

(一)要对员工开展有关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理论学习

之所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还没有很好的展开,就是因为员工对于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转变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应该组织相关的理论学习来对员工进行教育,让员工了解到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他们职责的转变。在员工当中,对财务部门会计人员的管理最为重要。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更加了解当今制度的变化,充分增强他们对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的理解把握能力。

(二)内部管理制度中要明确不同会计人员的分工

在内部管理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不同职务的分离。计算机会计和手工会计具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都需要在进行经济业务时对可能造成欺诈和舞弊的行为进行分工,这样才能减小风险。因此,就需要建立一套具有职务划分的内部管理制度,而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就应该在新型内部管理制度中添加专门针对于会计电算化的人员分工。比如,要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增设监控和检查方面的人员,而可以减少或者合并记账的人员,同时也要对操作人员制定严格的规定,禁止越权操作、非法操作等行为。这样才能够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行。

(三)要加强对制度的监控和指导

在一个企业中,具有相关的管理部门,同时还有各级的财政和主管部门。这些部门都应该对内部管理制度做出一定的贡献。他们主要能做的就是加强对制度的监控,保证内部管理制度的正常运行,同时保证内部管理制度能够对会计电算化产生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管理部门看问题的角度是比较宏观的,因此我认为他们应该能够对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进行相关的指导工作,从而更好地令相关部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四、总结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很多现今需要关注的问题。首先我们了解了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逐渐取代手动会计在企业中逐渐成长起来。但是,会计电算化毕竟是一种新兴的事物,因此它在企业中生存和发展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之进行改善。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方法就是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因此我们首先对现今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了介绍,同时也提出了这其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之后就提出了相关的优化方案,一方面是对企业内部人员的管理,另一方面使企业内部不同管理部门也需要做一些事情,同时还要加大对制度本身的管理,从而让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得到更好的优化,从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让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合喜,王吾.会计电算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武慧洁.浅析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J].中北大学学报,2006(6).

[3]罗文.建立健全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5(4).

[4]曹颖.浅析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J].现代物业,2008(6).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篇5

企业会计电算化是通过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的,会计电算化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比,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更加及时准确、迅速、有效,给会计工作者减少了不少工作负担,并加强了企业自身的管理、有利于企业规避风险,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实现自身效益。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控制不同于传统的会计内部控制,应用了会计电算化以后,工作中繁琐的数据都用电算化的系统来完成,使原本两人的工作现在一个人使用电算化系统来完成,而其中的责任也都集中在电算化操作者一人身上,同时也加大了问题出现的几率。此外,企业内部控制也应当规范化,尤其是对最原始的数据,应确保数据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计算机信息化的完善使会计电算化提供的会计资料、数据真实可靠。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操作系统都是借助于计算机完成的,数据都存储的计算机中,很少有纸质备份,计算机又容易出现中病毒、误删等情况发生,不法分子分子未经许可就可以乱改数据,这对企业的数据存储有很大的威协,因此,只有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控制,才能保证会计电算化信息和资料的安全性。

二、计电算化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执行力差。目前很多企业使用会计电算化,但对会计电算化缺乏相应的控制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措施。现实中很多企业根本无法满足使用会计电算化财务体系的相关条件,但是,部分企业盲目的使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或者有些企业虽在岗位中设置了数据运营、安全保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却无法落实到真正的执行当中。另外,由于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不完善,导致员工出现越权操作、顶替操作等现象发生。更有甚者对于相关数据的备份出现延期备份、遗漏备份等现象,部分企业对会计电算化数据档案保管力度不够,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来专人保管,容易导致数据缺失。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给企业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危机。

2.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素质低、计算机技能知识欠缺。由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比较晚,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更新快,部分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跟不上电算化系统发展的要求,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很多功能不能熟练地运用,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难以适应日常维护、管理、电算化组织等高层次工作,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不能贯彻实施。会计电算化涉及到多种专业,有会计、计算机、管理等专业,这就使得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另外,很多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控制不住诱惑,出现违规违法等行为,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内部工作,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

3.会计电算化内部审计缺乏有力监督。会计电算化的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审核、指证、监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及时准确的对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相关研究即评价。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要指出会计电算化内部比较薄弱的地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和策略,使企业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的管理和控制,这个环节做不好,就会导致企业内部审计缺乏有力的监督,进而影响到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策略

1.逐步完善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企业在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中,首先应要求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的操作内容,不能越轨操作。对于系统软件的密码一定严格保管,并定期更换,一定要专业人士进行修改。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良好与否跟会计电算化的实用软件是否合格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企业所使用的软件一定要慎重选择,它对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软件应该以便捷性与安全性,实用性为原则,不应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软件,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另外会计电算化的相关资料和数据要做好备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以防计算机误删,要双份备份,并保管在不同的地方,以免丢失。对于计算机的维修,不能擅自直接联系维修人员,一定要经过审批之后,作好记录,并且要有相关人员对维修人员进行监督。

2.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素质和技能。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全面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企业应做好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考核机制,进行面试和笔试,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此外,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力度,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能学习,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同时要经常与大型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做好人才洽谈,避免违法违规操作出现,进而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风格,充分调动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的审计工作。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存有很大的风险性,所以,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审计进行加强和完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应做好会计电算化审计的有力监督,会计电算化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会计电算化内部监督的制度安排,因此要长期对会计电算化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审计和审查,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一些理想的内部控制由于成本过高,不被企业所采用,较多会计电算化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应对会计电算化内部审计工作带来的新问题,因此企业可以运用网络进行联网审计,审计人员通过相关的操作,对财政部门的计算机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及时的进行审计,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审计部门的办事效率,还可以保证审计检测的质量。同时,企业还应充分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并通过定期检测电算化系统的工作情况,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篇6

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企业会计核算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与此同时,由于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会计流程的重构,也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以会计电算化为基础,不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成为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对会计电算化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进而剖析了会计电算化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提升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核算管理深刻变革的里程碑,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使得会计人员的角色与职能不断变化,使得财务报告信息得到更为广泛与高效的应用。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产物,企业内部控制中,全面预算、财务报告、内部信息传递等流程均与会计电算化有较为深远的联系。基于此,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各流程的影响,有效发挥会计电算化的功能,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稳步提升。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概述

简单而言,会计电算化就是将企业会计活动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到一起,将会计涉及的记账、复核、报表编制等事项程序化、软件化,从而实现对传统手工会计的替代。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在企业中普遍使用,但仍然存在区域不平衡、安全保障度低、会计系统孤立、数据共享度较低、复合人才较少等问题,对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提升和内部控制水平提升的支撑作用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1、会计电算化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高效管理手段。传统手工会计需要追溯到簿记时代,会计人员的繁琐劳动成为制约会计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会计电算化通过引入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将会计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通过程序的设计,大幅降低了会计报表的出错概率,使得会计核算效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高效的管理手段,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提升。一是会计人员能够腾挪出更多的时间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进而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加强;二是计算机技术实现了会计人员进行核算操作的系统留痕,利于企业会计差错与会计舞弊的倒查机制实施;三是会计电算化提高了财务报告的出具效率,增强了会计对企业相关人决策的支持力度;四是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数据支持。

2、会计电算化使得企业内部控制数据安全性面临严峻挑战。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的产物,其数据均存储于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之中。刚刚下发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明确电子档案可以独立作为企业会计档案进行保存,不需要与纸质版会计档案同步保存。这为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企业内部控制有相应的控制活动,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一方面,企业内部因素可能造成会计数据安全受到影响,如企业会计人员串通舞弊,擅自更改会计信息,造成财务报告信息失真。另一方面企业外部因素可能造成会计数据安全受到影响,如计算机黑客入侵企业会计核算系统或会计档案系统,窃取会计数据,造成会计数据大面积丢失,使得企业内部控制产生重大漏洞,形成企业损失,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

3、会计电算化重构企业内部控制架构。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会计核算处理的高效运转,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岗位设置、职责分工都发生较大的变动。如传统手工会计实施中,日记账、明细账、总账需要设置不同岗位,由专人负责记账,并通过账账核对,相互勾稽,以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而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上述三个岗位只需要一个岗位来完成,会计系统将确保会计凭证基础信息形成正确的会计各类账簿。又如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同于传统手工会计,由于会计软件的使用,要求会计人员对计算机有一定了解,也要求企业设置专门的计算机人员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这里也要求计算机人员对会计有基本的认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框架,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三、会计电算化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电算化系统与企业内部控制融合度较低。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会计人员的功能提升,但由于会计核算软件较为独立,在一定程度上,会计电算化与企业内部控制融合度较低,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总体改善作用有限。具体表现在,一是会计电算化仅实现了会计核算的软件化,而对企业其他业务的渗透作用较弱;二是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相对独立,基于对会计信息的保密性,未与企业其他系统建立接口,形成信息孤岛;三是会计电算化仅实现财务报告形成路径的电子化,对会计电算化功能的拓展较弱,缺乏会计对企业相关人,如企业股东、高管等人员对企业战略和企业重大事项决策的支撑作用。

2、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基础较为薄弱。会计电算化在对会计核算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对会计电算化本身的内部控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企业的发展程度不同,在对会计电算化实施内部控制中存在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一是岗位设置与会计电算化的要求不符,会计电算化看似是会计处理程序的软件化,实际是对会计传统流程的再造,需要对会计岗位重新配置;二是功能操作端逐步前移的内控措施没有跟上,有的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将电算化的操作端前移至业务人员,如原始凭证的上传等,但对业务人员行为缺乏复核,造成错误;三是计算机与会计复合人才较缺乏,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常常会出现系统问题,此时计算机人员需对会计有一定的了解,以快速解决问题,但实际中,会计与计算机的复合人才相对较少。

3、审计对会计电算化的监督力度较弱。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监督职能发挥的主要抓手,由于内部审计主要侧重于会计信息质量审计,往往存在对会计电算化监督力度较弱的问题。内部审计以会计电算化安全运行为假设前提,仅侧重于对财务报表的审计,而忽略系统数据安全审计,特别是对电算化系统操作记录的审计,包括系统管理人员岗位至职责划分的审计等,造成电算化系统管理本身存在隐患,内控措施缺失,效果不达预期。

四、会计电算化下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内控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第一要素,加强会计电算化实施基础上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应注重内控环境建设。一是健全部门设置与岗位分工,结合会计电算化实施进度,建立会计信息化管理部门,加强系统维护与管理。二是加强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相关部门协同发展,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接口,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相互连接,资源共享。三是重分会计人员岗位,明确各自职责,将电算化优化人员充实到财务管理与电算化系统升级中去,实现会计电算化与财务管理的总体提升。

2、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基础建设。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的相互促进作用,夯实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提升的基础作用。一是加强复合人才培养储备,建立财务人员与计算机人员的双向互补机制,参加相应培训,提高两类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做好新技术新功能开发的储备工作。二是加强全员系统培训,会计电算化将渗透至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企业全员对会计电算化有基本认知,以提高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促进作用,企业应实施全员会计及会计电算化培训,逐步打牢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基础。

3、加强会计电算化审计监督职能发挥。审计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发挥实际作用的有力保障措施,在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审计职能的发挥将进一步促进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提升。一是明确会计电算化的审计内容,将审计的范围扩展至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计算机岗位控制、电算化操作记录等方面,有的放矢开展审计。二是建立会计电算化的审计机制,开展定期与不定期审计,实施专项检查和审计人员轮岗制度,切实防范会计电算化可能存在的安全与内控缺陷,保障会计电算化的安全运行。三是加强审计的后续跟踪,对于审计问题应提出审计建议,并强化后续整改跟踪,切实发挥审计对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提升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宁单位: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参考文献】

[1]任晓萍.基于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22)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篇7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利用信息技术,现代化会训一技术,以先进的计算机为工具,对各种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传送的人机系统,又称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了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开发、使用、培训、服务、制订和执行法规制度以及实施微观与宏观管理会计业务和会计管理现代化的全部。会计电算化不仅能使广大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减轻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会计信息搜集、整理、反馈的灵敏度和正确度,提高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为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有效的途径,最终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因此,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会计工作发展的趋势。

二、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的制度不健全

就目前来看,很多中小型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沿用的是原来手工会计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同手工会计在记账处理、报表计算、内部稽核等方而都是有所不同的。有的单位,他们在岗位分工上沿用手工会计的分工方式、业务流程也未有大的改变,内部管理制度的制订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名称而已。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存在同电算化规范相抵触的规定。这些不符合电算化规范、会计制度的地方大多出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而对于会计制度的要求考虑得过少、或根本就没有考虑,也有对会计制度的理解过于机械的情况。

2.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观念落后

很多企业的领导,甚至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片面认为会计电算化就是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我国电算化自20世纪70年代末才起步,有相当多一部分企业90年代末才应用,众多的中小企业甚至不知道电算化为何物。一些企业管理者只注重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忽略了电算化的许多功能,没有意识到电算化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能使企业管理改观。多数会计人员则认为,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计算机代替人手工处理凭证的一种核算工具。人们还未能充分认识到建立完整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以致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造成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

3.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素质低下

会计电算化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即人机对话,原始数据的输入仍然离不开人的手工操作,目前,企业的电算化人员绝大多数是由会计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而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计算机维护人员,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都作了简单的培训,但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会计人员入门还是很慢,而且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

4.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推广、发展迅速,从单项业务处理到建立较为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从各自为战的单机操作到会计软件网络化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效。但随着网络系统更进一步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信息安全方而有较大隐患:外部有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的攻击等;内部有软件本身的缺陷。计算机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将导致会计数据的不完整性、会计工作内部控制失效,这些是会计电算化继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三、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发展趋势

1.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会计电算化成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如果一味使用手工做账,就很难推动电算化的发展,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高度重视会计电算化,提高其发展水平。首先,要重视物质上的投入,更加关注思想观念上的重视。重视会计软件的推广,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培训。另外,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也要对电算化提高重视度,在思想观念方而进行转变,结合工作实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掌握电算化的概念和内涵,在根本上保证电算化的顺利、稳定的发展。

2.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会计人员不仅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熟悉计算机的操作应用。因此,中小企业有必要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力度,并结合经验交流使培训得到实效。在吸纳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毕业生的同时,还应该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财务软件开发公司进行强化培训,形成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这样也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为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要注意提升会计人员对新兴业务的处理能力。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中小企业很多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会跟随市场变化而变化,并且相关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重视本单位相关财务会训人员的业务培训,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

3.不断提升企业会计电算化风险预警能力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篇8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小微企业;信息化管理

1引言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个通过利用先进的电脑科技技术,处理会计数据,提供会计信息的人机系统,由会计人员、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系统运行规范以及会计数据等要素组成。会计电算化的开展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它会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手段。我国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百分比是非常高的,依照我国经济统计数据来看,全国在工商登记的企业有1000多万户,在这些企业里中,小微企业的数量占到总数的98%以上,这些小微企业对我国GDp的贡献达到55%左右,对工业新增加值占到5%,为国家缴纳的税款达到总额的51%,并且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因此,在小微企业中实施会计电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杭州小微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2.1问卷调查设计

2.1.1调查对象选取为了客观和深入地研究小微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情况,本文设计专门的调查问卷,对浙江省杭州市多家小微企业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见附录,对取得的资料进行深入仔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结论和启示。作者以杭州市的120家小型企业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企业开展电算化的基本情况、财会人员素质、财务软件使用情况等进行的问卷调查,取得了关于杭州市小微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现状的第一手资料。2.1.2问卷设计说明出于对问题分析的客观性和完整性的要求,本文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1)企业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名称、注册资本、创办时间、企业所在地;(2)开展电算化情况:是否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开展电算化时间;(3)会计人员素质情况;(4)使用财务软件情况:软件品牌、升级情况、售后服务;(5)财务软件实施情况;(6)影响企业开展电算化的因素有哪些;(7)相关部门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工作是否到位。

2.2杭州小微企业会计电算化现状调查及分析

2.2.1杭州小微企业实施电算化调查情况通过调查,从总的数量上来看,只有39家公司企业实施会计电算系统,占到企业总数量的32.5%(39/120×100%=32.5%),其余的67.5%家小型企业还没有实施会计电算化系统。小微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情况总体较差。从2005年至2008年间,有24家小微企业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占39家实施会计电算化企业的61.54%(24/39×100%=61.54%),有17.95%(7/39×100%=17.95%)的企业于2005年之前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在2008年之后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有20.51%(8/39×100%=21.51%)。以上数据说明,小微企业会计电算化开展缓慢。通过对小微企业电算化情况的调查,大部分的公司企业认为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调查结果显示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当中,有46.15%(18/39×100%=46.15%)的企业对会计电算化效果评价为一般,有33.33%(13/39×100%=33.33%)对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效果表示认同,只有占12.82%(5/39×100%=12.82%)的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效果评价为很好,认为实施效果较差的企业也很少,只有三家,占7.7%(3/39×100%=10%)。由此可以看出,实施电算化的企业对实施以后的情况还是比较认可的。2.2.2杭州小微企业影响电算化因素调查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参加这次问卷调查的120个企业中有50家企业认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占了这次调查的41.67%(50/120×100%=41.67%)。通过调查发现,参加这次问卷调查的120个企业中有45家企业认为影响企业开展电算化的是财会人员素质,占了这次调查的37.5%(45/120×100%=37.5%)。调查发现,小微企业的会计人员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到15.83%,大专学历约占37.5%,其余约占46.7%。通过调查发现,参加这次问卷调查的120个企业中有15家企业认为是资金因素。占了这次调查的12.5%(15/120×100%=12.5%)。小微企业规模较小、资金缺乏、综合竞争力较弱,没有闲置的资金用于开展会计电算化,并且开展会计电算化的成本较高、收益期长,企业近期看不到显著成效,管理部门对企业开展电算化没有硬性规定,以至于多数小微企业至今没有开展电算化,并且对企业开展电算化情况没有做出长远规划。通过调查发现,参加这次问卷调查的120个企业中有5家企业认为是财务软件的因素。占了这次调查的4.17%(5/120×100%=4.17%)。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大型财务软件品牌有以下几种:金蝶、浪潮、新中大、用友、速达、管家婆等。由于财务软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多数小微企业的从业人员对会计电算化没有足够的认识,并且不了解财务软件的各项功能,主观上认为使用电算化模式操作烦琐,财务数据很容易被破坏,因此对财务软件产生抵触情绪。通过调查发现,参加这次问卷调查的120个企业中有5家企业认为企业需求和其他因素,占了这次调查的4.17%(5/120×100%=4.17%)。2.2.3杭州小微企业财政部门管理效果调查情况通过调查发现有51.28%(20/39×100%=51.28%)的企业对财政部门的会计电算化管理评价为松散,有35.9%(14/39×100%=35.9%)企业认为管理效果一般,有7.69%(3/39×100%=7.69%)的企业认为财政部门的管理较差,只有5.13%(2/39×100%=5.13%)的企业认为效果理想。大部分企业反映,有关部门只对其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入门培训以及对会计电算化实施后的工作验收,而缺乏对企业实施后的进一步后续管理。

3杭州小微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杭州小微企业实施电算化程度进展缓慢

通过调查的数量上来看,只有39家企业实施会计电算系统,占到企业总数的32.5%,其余的67.5%家小型企业还没有实施会计电算化系统。从2005年至2008年间,只有24家小微企业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占39家实施会计电算化企业的61.54%,在2008年之后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只有20.51%。以上数据说明,小微企业会计电算化开展缓慢。通过对小微企业电算化情况的调查,大部分的企业认为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这个是杭州小微企业实施电算化程度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3.2领导不够重视是影响杭州小微企业电算化的因素

通过调查分析,所有企业都认为企业无论是否开展会计电算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如果一个企业领导认为有必要开展会计电算化,那么这个企业往往已经实施了电算化,并且开展电算化的效果较为理想,反之也是如此。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小企业的领导对企业有绝对的领导权,对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有完全的决定权。①但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小企业的领导并不重视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开展工作,认为原始手工记账模式就可以满足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需要,开展会计电算化会浪费企业资源,而且并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对会计电算化的需求。会计电算化使会计工作更规范化,使得企业不易对账簿做手脚,这也是一些企业领导不愿意开展计电算化的原因。

3.3财会人员素质较低是影响杭州小微企业电算化的因素

通过调查分析,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与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的效果呈正比,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越高,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效果就越好,但因为小微企业规模、实力跟资金等因素的约束,企业常常聘请不到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也较为常见。②由于会计人员素质较差,不能有效地利用会计电算化资源,所以有些企业的电算化工作没能开展起来。尽管老会计人员经验丰富,但会计制度一直在更新,特别是在2006年以后,我国的会计制度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这对长期遵循旧会计制度的人员来说是个不小的冲击。

3.4杭州小微企业财政部门管理较为松散

1996年6月10日财政部印发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规范》,下大力量抓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分期分批、有针对性地对所属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指导。虽然财政部就会计电算化开展工作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财政部门并没有真正发挥有效的管理,主要表现在:①缺乏宣传,小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从思想上没有根本的转变;②对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不到位,培训内容仅限于初级水平,并且培训时间短,多数会计人员并没有从这种集中、短期的培训方式当中获益;③相关部门对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的规划不完善。

3.5杭州小微企业信息化管理较差

通过调查发现,传统会计电算化系统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是以满足自身利益需求为目的,没有正确反映企业的真实的经济活动。由于利益的驱使,在产生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定的扭曲,在现行制度下,信息提供者提供怎样的会计信息,需求者都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而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现行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还局限在经济主体的需求当中,与会计信息的社会化需求脱节。其次,会计信息内容不完整。现行的会计信息往往忽略交易对方的信息,对于经济活动发生的时间、货款收支时间等许多管理信息也并没有严格记录,使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信息无法对应,对会计的信息内容的验证不能有效核对。其次,会计信息共享性差。虽然在企业中使用的会计系统已经取代了原来的手工处理,提高生成会计信息的速度,但该系统的会计电算化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没有共享企业外部的信息情况,忽略了转型传统的会计核算的目的,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只是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释放出来,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在本质上并没有发生改变。

4完善小微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措施

4.1提高领导重视程度

如今,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把财会工作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并不局限于会计数据处理,而且还在管理、预测以及决策方面也越来越重要,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明细核算工作,假如用以前手工记账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数量。那么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反映它的优点。关键的因素是小微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企业领导人的重视程度,使企业领导人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到开展企业会计电算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不仅财政部门要加大宣传的力度,金融行业的软件开发市场部门也该加强宣传力度,让小微企业的领导者觉察到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假如小微企业会计电算化能够让企业的决策者觉察到这样的好处,那么公司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4.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高素质的会计工作人员是有效执行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前提保证。会计人员素质这里主要指的是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公司方面来看,领导者应提高认识,看重会计的财务工作,要严格要求会计工作上的事,坚决不让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无证操作。从教育观点来说,中国的会计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会计的教学理念和实践严重分离,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会计人员都不一定能担任相关的工作。因此,会计教学应该加强课程和实践环节,以培养更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人员。但从会计人员角度来说,因为领导者对会计工作认识的缺乏,对会计人员自身的继续教育不那么看重,而会计人员自己也不自觉去学习新的知识。因此,会计人员应不断去学习新的会计制度和技能,一直加强自己的素质素养。

4.3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之后,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进行相对应的改动。内部控制是完善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主要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在四个方面的改动,通过改善组织结构和控制管理内部,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条件。首先,我们必须创建进行信息与沟通,外部环境、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必须适合会计电算化的条件。其次是要联系会计电算化业务的流程、人员素质和其他风险因素,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控制的水平做出一些需要的改动措施。最后是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控制上进行需要的调整和改动,让企业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设置和会计岗位制度相符合。建立会计制度风险评估机制,公司应该明确面对风险的方案,剖析风险的结果,用来增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控制和管理。第一,我们必须增强对软件安全的掌控,以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及其带来的危害。第二,增强数据安全的掌控,以防范公司数据信息的不必要泄露。第三,增强相关人员素质涵养,保证相关员工的职业道德。

4.4加强小微企业信息化管理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篇9

关键词: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一、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管理职责不清楚

随着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深入发展,考虑到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很多企业通常会增设系统维护人员,但是人员的增设没有相应的岗位管理制度作为约束,仍然采用传统的岗位责任制,这些传统的岗位分工方式难以适应会计电算化实施的要求,导致职责划分不清的现象。会计电算化下企业的财务管理都是依靠计算机进行操作,很多都设置有密码权限,密码外泄就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较多的风险。此外,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也不够完善,导致会计人员出现越权操作的现象,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难度。

(二)会计电算化在软件控制方面不够严格

企业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管控方面不严格,通常会出现软件安全性低,实用软件的部分功能同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不相符等现象。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仅仅考虑到自身企业的经济问题,对于用户会计数据的保密安全性方面关注度较低,外加企业数据库缺乏安全的加密措施,企业外部人员能够轻松的侵入数据库中,导致企业的数据信息被盗窃,最终会损害企业自身的利益。

(三)缺乏电算化内部审计监督体系

企业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的内部审计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审计和监督工作也需要企业的审计人员来完成,为此,作为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和控制制度及时进行研究。但是就企业实际状况来看,很多企业在这些方便的工作还不够完善,对于内部审计的职责没有很好的落实,从而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完善性。

二、强化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体系

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新生的事物,在企业中的应用无法很好的适应传统事物,所以,企业需要对传统的管理体系加以改进,构建新型的管理体系。在企业部门管理方面,需要加强部门工作的整合,在各个部门之间建立一种制约机制,通过职能管理和制度制约的方式,加强对部门工作人员的约束,避免企业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出现舞弊现象。还需要加强企业会计管理岗位设置,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设置相应的会计管理岗位,同时设置岗位专职人员,例如,设置软硬件维护岗位,并且要求相关人员遵守岗位的职责,加强岗位职责和权限的划分对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有很大的作用,有利于避免越权操作的现象,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提供保障。

(二)慎重选择会计软件

会计电算化发展下,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状况主要由企业会计软件的好坏决定的。为此,选择合适的会计软件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软件的选择方面需要加强重视,综合考虑会计软件的安全性、便捷性和实用性等多方面内容。其次,会计软件的选择需要注重软件使用的长远性,选择符合国家规定的财务使用软件,方便企业做好会计电算化和国家的接轨,避免出现较多的麻烦,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安全。

(三)强化会计电算化监督体系

内部审计监督是会计电算化监督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实现的基础保障。作为企业审计人员,需要加强对内部资料的审计工作,按照相应的审计规章制度进行科学审计。此外,还应该注重企业的外部审计工作,在计算机外部审计中,将计算机作为企业外部审计的辅助工具,在具体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在原始审计数据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运算,将自身的处理结果同计算机系统输出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审计数据的准确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企业审计工作也逐渐普及,审计人员可以借助于网络对会计资格进行审计,并且在审计部门安装检测机,对一系列审计流程进行全方位检测,运用网络传输检测结果,通过这样的审计方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增强审计工作的效率。对会计资料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除了以上审计方法之外,可以利用编程检验法进行审计,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根据企业的具体状况以及设计流程编制适合企业计算机账务处理过程检验的样本数据磁盘。通过对数据磁盘检验结果的分析,能够避免外部检测结构带给企业的风险,同时还能够增强计算机账务处理方法的合理性。

三、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财务管理实现全面系统化的根本要求。会计内部控制属于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企业需要顺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同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对接,从而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率和管理效率。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中会出现较多的风险,作为管理人员,需要从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发,采取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加强企业的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牛蕾.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3:154-155.

[2]王h.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的内部控制探讨[J].低碳世界,2016,25:230-231.

[3]浦仕党.试析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的内部控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4:162-163.

[4]董昱.探讨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内部控制的具体方法[J].中国市场,2015,27:221-222.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篇10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会计电算化软件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对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标准的划分,使得企业在选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时随意性较大。目前,市场上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种类比较多,各种会计电算化软件质量参差不齐。之所以在软件市场上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部分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制造商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价值空间,将一些尚未开展成熟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过早的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投入到市场销售,这些软件制造商往往会通过降低商品价格的方式来吸引消费企业,企业一旦采用了这些技术不成熟、质量不过关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将会增加会计电算化风险。

(二)会计电算化软件研发受企业发展水平限制

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研发过程中,基于软件企业缺乏对市场的深入了解,未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研发,使得研发出来的软件同企业实际需求不符。此外,基于信息技术跟新换代的周期较短,加之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意识,使得研发出来的会计电算化软件难以同企业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即会计电算化软件技术水平难以达到消费者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技术要求。

(三)企业会计电算化人员操作能力差

部分企业会计电算化人员的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差,多数人员存在运用会计电算化不够熟练,对软件功能不甚了解等问题。还有部分的会计人员由于长期使用传统的会计工作方法和手段,难以快速接受电算化,甚至对会计采用电算化产生抵触情绪,不愿积极学习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企业在推行会计电算化时由于会计人员业务不熟练造成操作失误,引起数据丢失问题发生,给企业带来必须要的经济损失。

(四)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立健全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和前提条件。但目前部分企业在推行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并没有制定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使得会计电算化人员在没有制度的约束下利用职务之便作出损公肥私,营私舞弊的行为,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为了避免企业会计电算化运用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应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会计电算化人员,一旦发现某个会计操作环节出现问题,追究责任到个人。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创建先进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企业应科学制定会计电算化风险防控目标,创建先进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这是确保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度,明确会计电算化各个岗位环节人员责任,规范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在会计电算化人员岗位分配方面,建立完善的不同职责岗位从业人员的相互监督机制,严禁非岗位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兼任本应监督的岗位,这样可有效避免部分职业操守丧失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更改、弄虚作假,使企业蒙受损失。

(二)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购买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系统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购买制度也是降低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企业采购人员在购买会计电算化软件前应首先征求财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结合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明确采购软件的种类、数量;采购人员同会计电算化软件供应商谈判时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合同中将供应商应当承担的责任风险注明清楚。采购人员应尽可能选择社会上信誉度比较高,企业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这样可以在软件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都到保障。

(三)提高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设计水平

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提升软件的设计水平。在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前,应深入到企业中进行调研,并邀请法律及财务方面的专家对软件开发的必须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将现行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应用中所存在的缺陷问题,作为软件开发的攻关项目,解决软件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在会计电算化软件投入市场后,应同软件应用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做好售后服务工作,通过企业对软件的反馈,对软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