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6:23

城市设计策略篇1

关键词:城市景观;景观设计;设计策略

1引言

景观(1andscape).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园林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小品,喷泉叠水。

2景观设计内涵

景观设计的内容根据出发点的不同有很大不同。可以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也可以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还可以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这些景观因素都面临土地、人类、城市及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及可持续等诸多问题.都需要一系列的设计策略。它要以土地的名义、以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名义、以及以人类历史与文化遣产的名义,来呵护、设计、利用脚下的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

3设计策略研究

随着人类技术、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发达国家“逆工业化”时代的开始.人们逐渐开始注意并越来越重视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对环境景观、自然生态氛围的追求成为时尚而迫切的潮流和趋势。应运而生的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

景观设计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作用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轴线关联、路径引导、核心辐射、边缘强化、空间复合、景观重构等多种设计策略。

3.1轴线关联

诺伯格.舒尔茨(norberg-Schulz)指出:“定位”(中心与场所)、“定向”(方向和路线)和由此产生的线性指向是基于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轴”是将要素以线性关系组织起来的基准,同时它也暗示着一种视觉的方向。

明确的中轴线和严整的轴线秩序都是随着人类理性的发展而产生的,在人工营造活动中被有意识地布置和改造而成,是人们试图以一种整合的、明晰的、可把握的几何秩序来控制大地景观形态时引入的手法以及产生的结果。

3.2路径引导

“路径”是指景观中线性伸展的实体和空间,它可以包括道路、垄坎、河流、沟渠、树列等。它们整体上的长度远远大干其宽度,并在长度上不断伸展。路径同时意味着主体在景观中运动的方向、轨迹和历程。人们在大地景观中或是沿路前行,或是溯流而上抑或顺流而下,或在垄上漫步,或在峡谷中穿行。

景观中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线的系统。同一类型的线可以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络,从而形成一种景观的一层“构架”。另一方面,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内,不同类型的线及其系统又共存在一起。线与线相互交织,许多时候又相互重合(例如景观边缘往往伴随着道路,或是伴生着河流、山脉),网络与网络相互重叠,形成了一个力线或向量的场域。某些建筑的空间骨架呈线型或线、网交织型。采用该类型的空间联系方式,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各单体建筑)可相对独立,整体布局比较自由,对地形的适应能力较强,能使建筑隐在环境中。

3.3核心辐射

核心辐射是以一个景观空间为核心,使建筑的其它部分与之相联系,采用这种联系方式的建筑具有强烈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其整体形态主次分明,容易获得统

一、整体的效果,且周围的建筑具有景观的均好性。

景观环境核心来源于某种功能或特征的集中,被称为城市的“核”,可以让感知者更清楚当前环境的特征,多位于城市特定功能中心区域、特殊地形的制高点等部位。“核”景观中作为认知环境参照点的重要构成元素被称为“地标”,感知者仅仅从外部就能认知它并以此来辨别方位,其关键特征是单一性和外在性,包括突出的自然地形地貌、奇特的植物、形象特征明显的建筑物和环境设置。例如法国巴黎以放射状街道闻名于世,久负盛名的凯旋门作为重要的景观核心通过周围的道路统领区域景观,彰显核心辐射景观的魅力。

3.4强化边缘

边缘是体现基地范围特征的重要部分。一种景观实体或空间变成另一种,标示出了景观中的轮廓,它往往意味着不同的地段条件的转换,是建筑形态生成和组织的重要基准。

坡缘是不同坡度的地面交接的边缘,是地面坡度突然变化之处。坡缘线标示着景观中地面高度的层级变化,使不同层级的景观变换出现,给人一种惊奇和期望。

水岸线是水陆交汇的边缘,是水体与陆地的空间界域相互展现、相互作用的所在。从宏观的尺度来看,自然水体的岸线都是封闭的曲线,其基本线型可以抽象简化为平直岸线、凹形岸线、凸形岸线3种类型。

植物(乔灌木)特有的形态特征使其具有两重边缘:树干平面位置的连线可形成相对清晰而固定的边缘。而上部间断或连绵的树冠则形成另一重可变性较强的边缘。它们在空间上的差异上意味着树林景观空间与其外部开敞的景观空间在边缘上的交叠与渗透。

3.5空间复合

空间复合是将来自视觉艺术领域的参照引入到对大地、景现和城市的阅读和理解中来,将以地形为代表的自然化的景观和以城市空间为代表的人工化的景观视为一体,理解为一种层叠结构,一种叠加到大地表面的点、线、面、空间的系统,具有一种层叠的透明性。

空间复合并不是在既有的空间中简单的点缀景观,而是积极的创造景观,根据其构成元素的风格、质感、色彩、高度、范围、动势等进行空间范围内的组合和构建,使感知者充分感受由地理位置变化带来的景观形象的变更。同时将根据一定的属性区别组织景观元素,还可以使特定的景观元素不同的空间界面上形成个性区域,以达到立体展示的目的。

3.6景现重构

重构型的景现形态与原景观环境表现出一种互为因果的动态平衡关系。景观不再被动的服从区域原有肌理和结构,也不是对原有层次的随意打断,而是积极动态的整合原有区域环境,变身为创造者.赋予原有区域以崭新的形象和肌理。如今世界各地兴建中的区域主题公园、旅游区、农业观光区等,都在刻意重构着新的城市肌理和区域景观形态,并不断带给我们新的意向。

城市设计策略篇2

环境空间的视觉设计有别其他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形式特点之一,就是涉及综合性材料的广泛运用。在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材料的表现作用不只是单一地强调某一方面的功能作用,而是在充分发挥材料使用功能的同时,注重材料与空间构造、与色彩及光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材料的质地感受准确运用,使材料能够真正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大多数材料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官性,蕴涵不同的兴奋点,因而也具有不同的情感特征”②。金属锋利冰冷的距离感;木材的敦实厚重的体量感;玻璃的通透空灵的空间感,实现了空间环境设计中的视觉的戏剧效果。“由于材料的审美特征是抽象和感性的,相比各种具体的视觉形态,这种抽象性更容易激发设计师的创造思维,或者说材料本身的视觉意象就暗示着某种设计倾向。”③因此,综合材料的形式技巧运用,也是环境视觉设计必不可少的考虑环节。

二、视觉设计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一)运动与互动设计策略

人的视觉总是在各种环境中找寻令其感到新奇的设计,这是因为视觉感知具有很强的主动性特点,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有明确而积极的目的性。而城市空间环境相对拥挤,生活节奏快速,人们实现停留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设计上的时间短,关注目的明确,因此视觉设计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力求要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能用最理想的视觉效果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准确传达信息。这样,对于城市空间环境新视觉设计来说,首先要突破“平面设计”的静态。当平面视觉元素存在于空间环境中时由于观众的视线、位置、环境的变化随着也在产生着动态效果,动静之间彼此转化。人们对于空间环境形态的观察,一般是一个连续运动过程中实现的,空间环境设计中的每个形态变化都是视觉设计的重要组成。所以用视觉设计的角度来看城市环境空间设计要体现其运动性,实现整体性、空间感和时间跨度的综合视觉效果,突出环境视觉设计和观者的互动设计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二)融合与重组设计策略

当把平面视觉元素和造型语言运用到城市空间环境中时,我们还可以运用融合与重组设计策略,让平面设计元素与城市空间环境实现有机的融合,实现充满视觉设计新意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所谓“融合与重组”,就是指“通过在城市空间环境中平面设计的图形或者文字等元素的剪切、拼贴、叠加等方式,使视觉获得整体的印象”④。其方法就是在城市空间环境中添加适合的平面视觉元素和造型语言,通过对视觉构成形式的灵活运用,强化图形的聚散,画面的均衡等等改变单调的城市空间环境,使得平面视觉设计元素在城市空间环境中起到强化视觉效果、构建视觉焦点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实现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视觉追寻效果。

(三)视错觉设计运用策略

“视错觉是在环境及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由于人心理或生理因素的原因产生的错误的视觉影像,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发现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特殊视觉感受,又称为错视”⑤。一直以来环境空间的视觉设计领域中,设计师们往往错误的将视错觉视为有碍于空间观察和信息接收的消极因素,忽视了正确的运用错视觉,反其道而行之,往往能实现城市空间环境的全新视觉效果,对环境空间中视觉效果的实现有着很大的益处。

(四)新媒体运用设计策略

现代设计领域中,新媒体技术运用的优秀范例不断涌现,因此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实现视觉设计在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全新融入是一种直观有效的实现途径,也是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必然趋势。伴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平面设计作品的多媒体装置化和互动体验化,可以实现观赏者向设计体验参与者的跨越。同时新媒体技术,如全息投影技术等等能够成为对单一的静态空间环境设计的有效补充。

三、结论

城市设计策略篇3

关键词:景观设计;资源;绿地

引言

植物造景是绿地景观的主要元素,是形成城市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方式之一,建立适应区域环境条件的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是形成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体系的基础。资源型城市对矿产资源盲目的过度开采,从而造成了土地资源的破坏、大气污染、有害物质的排放等环境问题。有些植物在矿区的小气候条件下不能很好地生长,植物的种类日益减少,致使原有植物群落结构遭到严重破坏。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这些城市普遍的面临资源逐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乏力、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资源型城市未来的转型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如何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根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2011年报告指出,我国北方每年的春季遭遇的沙尘暴实际上已经可以被称为煤尘暴了,原因是我国北方主要产煤区恰好位于沙尘暴的主要移动路径上,大风将沿途区域的煤矿污染物,特别是露天堆放的粉煤灰,带到数千里以外的城市,含铅、砷等的重金属元素的煤污染物改变了原沙尘暴的组成,严重危害沿途居民的健康。在依靠煤炭开采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中,煤层的污染问题较其他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也更为迫切。

一、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分析

“资源型城市”的定义指的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而起来的城市”。根据当今的数据调查显示,如今我国现在拥有一百多个资源型的城市,大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矿竭城衰”已经成为城市真实的现象。国外著名学者理查德•奥第在1993年研究矿产国家经济发展问题时首次提出,指的是“自然资源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但是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还是取决于一个城市发展的规划与战略”。“目前的相关研究侧重于从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来分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涉及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转型和城市规划研究等二个方面,但是从生态景观学的角度研究的学者的太少,且针对还在开采的过程中矿区景观生态的重建。当今阶段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土地复垦和动植物资源、水体的保护等方面;而对于已经枯竭的场地,通过采取改造为生态公园、体育的运动场地以及研究和教育基地等的做法。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危机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减少,资源型城市将会面临经济和生态的双重危机。比如以煤炭城市为案列,煤炭资源开始濒临枯竭,开采的成本在不断增加,就业的压力过大,经济发展滞后。并且在开采过后,矿区的水资源开始受到污染,农田也开始遭到破坏,并且受季风的影响,在城市的周边社区以及城市都会受到每尘的污染。煤矿的粉尘,指的是在开采、挖掘和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微小颗粒,其在空气中依靠自身重量可以沉淀下来,但是也可以持续悬浮在空中一段时间,具有可吸入性,对人体的呼吸道以及肺部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危害了身体的健康。我国地幅辽阔,是一个资源大国,最为多的是矿产资源。在采矿期间就会引起一系列比较复杂的环境问题。比如在开采期间就会产生粉尘、塌陷、水土流失等问题,将会严重破坏资源型城市绿地建设的生态环境,很难以与城市绿地结构形成有机整体。比如在矿区开采后剩下的固体废弃物、废液就会直接影响该城市的居民生活环境以及市民的身体健康。其次,过度地开采矿区资源将会多多少少改变原有的地形,同时会引起地面表层的变形以及坍塌。最后,森林资源锐减。再资源区资的过度开发对原有的森林及草地资源也会造成大量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造成了森林资源日益的锐减,资源型城市本来可以利用的生态“绿肺”久而久之将慢慢消失,所以资源型城市绿地景观结构设计系统很难以形成。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下的景观设计策略

(一)“绿色吸附墙”设计策略

任何系统都具有自我的调节能力,当其受到外部干扰的时候,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作出积极的反应。而当这种调节超出了系统本身的承载范围,则需要引入适当的外界人工干扰。以露天的煤矿区为案例,针对因过度开发而造成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有必要根据露天矿坑的条件去建立合适的生态系统修复模式。目前,生态修复的方法主要有工程修复、生物修复等。植物修复是指用植物发达的根系来吸收、转化、移除土壤的沉淀物以及有害的物质,同时将有害的污染物质吸收并转化为有利的气体。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绿色吸附墙”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城市风的原理和碳的吸附特质,研究设计出一种同时具有粉尘吸附煤矿尘粉、污染物颗粒的目的,同时根据多年城市风的方向,在平面布局是对城市建筑物吸附墙的角度进行设计,合理地引导风向,营造出最适合的风环境,从而达到最为高效的吸附粉尘的目的。该设计这样是为了资源型城市矿区的扬尘现象,为了改善扬尘现象影响周围居住的空气质量。因此,建议绿色吸附墙设置在矿区的附近。在建筑物的设计最初阶段,在构筑墙体的同时,我们必须要预留出未来植物的生长空间,逐渐形成适宜相关植物生长的微环境。在中期的时候,当建筑的墙体吸附达到一定的密度之后,土壤结构较为稳定,可以选择适宜的植物种植,辅助完成固土和改良土壤的条件,同时,注意利用场地原有废料的铺装,尽量地减少硬质的铺装,为了保证雨水及时渗透,保证地表水的径流和地下水循环的畅通,设置部分雨水回收的装置,满足绿化灌溉的需求。最后,再经过一段的时间的生长,整个建筑的小环境气候达到人们最舒适的环境。“绿色吸附墙”在美化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美化城市、节能减排和充分利用城市垂直墙面的资源。在环保经济与效益主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减少城市的大气污染,“绿色吸附墙”能够帮助过滤空气中的粉尘、烟雾、重金属颗粒物以及其他的有害成分,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二氧化碳,来释放氧气。二是有利于降低城市的噪音。三是绿色吸附墙为建筑区域为野生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空间,有利于构建城市的生态系统。四是有利于延长墙面的使用寿命,墙面的垂直绿化能够保护墙面不受气候的损害、紫外线的辐射以及机械的破坏,可能大大地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五是有利于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这个过程给予了建筑物良好的局域环境空间。整个过程我们必须将景观的生态修复放到首位,消除粉尘、重金属污染物颗粒是资源型城市景观转型的出发点,在这样一个动态的景观进程中,为了消除空气污染而设计的“绿色吸附墙”,以及建设“绿色吸附墙”所需要的配套设施以及整个过程中,构成了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景观结构体系。

(二)构建资源型城市复合功能的绿地景观结构生态体系

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当中,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在资源开采的过程中会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的问题。为了改善资源过度的开采,同时被严重破坏的开采区范围内,规划并种植植物群落结构,应该尽快使该区域的绿地景观融人到城市内部其他绿地景观结构当中。在资源型城市的塌陷区治理过程中,资源开采会引起当地地形破坏,对于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的构建将会是一个难题。在资源型城市的塌陷区,使不可能完全恢复到原有的生态地貌,如何再一次进行景观设计与规划是资源型城市转型重要一部分。我们可以根据当前的状况,通过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学、植物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为了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我们可根据对于不同类型矿产资源的开采对于土壤所造成的破坏程度,我们要因地制宜的去规划种植树种,促进资源区域内已有的植物群落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体系,这样不仅仅能够弥补植物造景中植物种类减少的不利局面,给当地绿化景观带来新鲜的气息,而且改善了土壤状况、净化城市水源和空气,并最终加快了资源开采污染区与城市建成区的绿地景观结构体系形成的步伐。很好地改善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状况,恢复森林植被,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从而更好地构建城市的绿色生态圈。针对资源开采造成的森林资源的破坏,因此,在城市转型期间采取必要的策略,恢复前期资源开采荒废区周围的森林资源的植被,形成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生态结构体系。例如,实施封山育林,加强保护力度,提高地表涵养水源。最大程度地去配合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实现人、城市与环境共生的发展状态。

结语

当下我国国内城市都将面临着转型的发展困境,但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表现得更为突出。本论文在景观学的角度下提出了转型的设计策略,将会是一次有意义的探讨。任何一个转型策略总是要有一个合适的落脚点,面对资源型城市居民当前直接面对的空气污染、生存条件恶化等问题,作为人与自然关系密切的景观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为突出。构建资源型城市景观结构体系,不仅仅可以改善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也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最终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雪琴,王婷婷.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评价[J].科研管理,2015,36(07):70-78.[2]李贵芳,王育红.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研究综述与展望[J].资源科学,2015,37(06):1266-1278.

[2]陈哲蔚,陈玎玎,王茢,陈广英.城市小型休闲绿地景观资源利用初探[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07):3-5.

[3]孙浩进.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效果、瓶颈与路径创新[J].经济管理,2014,36(10):34-43.

[4]谢欧.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下的景观设计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03):33-35.

[5]苏继红,董杰,刘文玉,陈生.煤炭资源型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研究[J].煤炭工程,2011,(07):24-25.

[6]张彦.煤炭资源型城市塌陷区景观更新设计[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9(03):51-53.

[7]陈哲蔚,陈玎玎,王茢,陈广英.城市小型休闲绿地景观资源利用初探[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07):3-5.

城市设计策略篇4

关键词:徐州;新城区;公共艺术;文化1徐州新城区公共艺术景观的现状

徐州市新城区经过几年的建设,不论在规模还是形式上与周边其他城市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徐州市新的“门户”和“窗口”,其形象定位十分重要,因此新城区建设中的“美化运动”,即公共景观设计,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其典型特征是强调视觉形象的设计,新城区看上去很美,但和许多新建城区一样,毫无特点可言;展示性的景观大道、城市广场似曾相识,水体与绿化景观被不断复制,这种城市公共空间的“同质化”现象,在满足于繁华热烈的表象上,却忽略了不同城市的现实需要和文化背景。唯决策者或规划设计者的审美取向为标准,公共景观建设成为迎合特殊需要的“面子工程”和“政绩名片”。许多人工景观,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却差强人意,就其设计模式来看,事实上还处于模仿的阶段,由于缺乏对公共艺术的整体规划,有的地方甚至因为突出视觉效果,而忽视了生态平衡和公众的真实需要,造成了毫无城市内涵的尴尬。

以上现象在新城区公共景观建设中的存在,它表面上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本身的失败,事实上,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对城市文化概念的忽视。城市地域文化的消失,没有文化支撑的设计,只是通过数量与规模来提升城市形象的做法是可怕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使城市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人文精神资源,而对环境的无情破坏,使得城市变得更加无情与冷漠。正如查尔斯・摩尔所说:“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不可居住。此时,我们的建筑却变得‘越来越好’。”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看到的是城市的扩展已与艺术化生存的理想渐行渐远,丧失了令人愉悦的美感,背弃了它建设的初衷。

公共艺术(publicart),从产生之初就与城市结缘,它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亦是城市公共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存在于公共空间,体现为一种开放、共享和沟通的文化精神与公共空间价值。公共艺术融入当下的景观设计,可以提供更多创造性的设计思路,将公共艺术融入徐州新城区公共景观的整体设计,这是体现城市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公共艺术存在于城市,往往形成城市的最显著特征和最有吸引力的文化符号。如何在展示城市文化特色和塑造城市个性魅力的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城市共享空间,这是新城区公共景观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通过以下设计策略的思考,对推进徐州新城区公共景观和文化精神建设有着积极地意义。

2徐州新城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策略

(1)设计应强调公共性。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它是存在与公共空间的,被公共享有的艺术作品。它以艺术的方式介入公众生活,它的受众是广大市民,并由此进入广泛的社会交流之中。它既是一种可视的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同时又是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一种方式。通过对老城区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的调研,从曾经的处处是景,到现在的零星寥落,其中不乏精彩之作,对由于种种原因,或被误读,或被隐射,或被拆除,因此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徐州新城区的公共艺术设计建设,首先必须强化其公共性,它的存在与否不能被某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意识所决定,它的规划设计也不能被设计师或艺术家的个人好恶所代表,其创作必须是在广大民众公共参与的基础上,并有规划部门、设计单位等共同协调、论证、设计、制作并完成,这是公共性的客观反映,也是公共意识的必然要求。当然我们并不是将大众所有的需求一一满足,在此只是强调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内在推动力应是公共参与,要建立有效的反映市民想法的参与方法和组织机构,并在这一基础上,由专业人士正确引导公众的审美需求和判断标准,同时组织普通公众有计划的全程参与到每一条道路、每一个节点、每一片区域的公共艺术作品设计中,建设一批公众满意度较高的公共景观设计作品,完成特定的空间构造,彰显场所精神。

(2)设计应赋予文化性。从文化本身来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精神和性格的符号,对城市居民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公共艺术与生俱来的公共性特质使其在对城市文化的表达上有着必然诉求,它决定了其价值取向是公共意识所表现出的城市文化精神的框架。徐州本地文化资源是新城区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石,缺乏文化内涵的公共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公共艺术因其身处城市公共空间和本身的物质特性,所以他是城市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现了公众心中所拥有的共同印象,凝聚他们的集体记忆,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是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城市符号。它在沟通城市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同时,不仅可以承载城市历史文脉,而且塑造了城市的性格和情感特征,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形成一种精神上的凝聚力,它所散发的独特魅力会使每一个城市居民都受到影响。徐州文化底蕴深厚,遗产丰富,正如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所说,徐州文化具有“融合古今的综合性、南北共塑的典型性和百家合璧的多元性”相对成熟的文化资源,既是昨日文明的见证,更是今日实施文化名市战略、再铸文化辉煌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因此从传统文化汲取精华,融合现代精神进行文化再造,也恰恰成为新城区公共艺术设计资源中的一大优势。

(3)设计应突出地域性。地域文化精髓的当代价值体现,在同质化的城市建设竞争中起到了的突出作用,地域文化是城市的生动写照,它反映着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审美好恶、等一切文化问题,深入挖掘徐州传统文化,充分展现本土艺术特色,巧妙地将公共艺术景观与徐州城市文化精神和新城区整体简化发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对新城区公共艺术设计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徐州地域文化遗产丰富,以彭祖为代表的养生文化,张道陵的道教文化,刘邦项羽的楚汉文化等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唯一性,如此优越的地域文化资源完全具备了成为展现城市文化特色的设计元素。正如《辞源》中对“徐”的解释:“淮海间,其气宽舒,秉性安徐”,从中完全可以体悟到一种独特的地域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情怀。我们这里所强调地域性,包含了文化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属性,我们既要有物质文化视觉元素的敏锐洞察,更要具备对文化精神的深刻体会,并通过巧妙地构思、精心的设计、合理的布局,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实现新城区公共景观的地域化、个性化设计。为此,在新城区公共艺术的建设中,我们需要获得一种把握了城市历史、文化根脉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必将成为徐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形象品牌。

(4)设计应体现时代性。从发展的角度讲,城市是变化的,城市文化也要随城市的发展不断生长,伴随时间的变迁不断新陈代谢,这也促成了公众对公共艺术需求变化。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城市的传统文化,接受时代精神的洗礼,是城市文化活力的保证徐州新城区的公共艺术设计在把握本地历史文脉的的基础上,其设计理念不能分离与时代,必须与新的城市精神相兼容。尊重传统,挖掘地域文化,我们应在加强对徐州本土文化特征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公共艺术设计的时代性进行思考,而不是对历史遗迹或是艺术符号的简单复制。公共艺术作品作为城市文化形象载体的同时,应从徐州本地域传统文化中深入发掘城市的个性特征,并促成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对接与融合,应该将广大市民所追求的生活环境与文化精神体现出来,形成与新徐州精神相协调的创新设计。当然,我们提倡设计的时代性,但更反对“面子工程”的应景之作和哗众取宠的“文化快餐”。公共艺术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我们应该在明确把握徐州未来建设发展定位与方向的基础上,设计理念应结合徐州本土文化特色,契合未来发展脉搏,创作一批反映徐州文化个性,联结历史、当代与未来的优秀作品。

3对徐州新城区公共景观设计的艺术化思考

在当今“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同时,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融合的一种新趋势。公共艺术创作的包容性,以及真正的艺术审美文化交流的环境,已成为衡量城市文化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它往往反映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理想、审美情趣和整体文化精神。将公共艺术融入到新城区的整体设计中,不仅是为了对城市环境进行装饰与美化,更重要的目的是为市民提供高品质、艺术化的城市共享空间,并能够传达人性的关怀。决不能出于对城市文化“补妆”为目的而做着所谓“公共艺术”作品,将其作为一件文化装饰品填充到城市空间中去,它不仅无法用来美化环境,甚至会成为城市文化的反射面,它使深层的文化思考表面化、简单化,造成艺术品性的矫饰与低质,暴露了城市文化缺点。从存在性来考量公共艺术,其最重要的内涵是引起人们对社会和人性价值的思考,它承载着社会的、文化的多种功能,带有社会的而非个人德、共享而非占有的非功利色彩,它应该是城市整体的文化形象和艺术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新城区公共艺术的创作一旦脱离了艺术的精神,那就脱离了它真正的使命和积极的意义。

而从其艺术表现形式判断,公共艺术与环境的融合,使其景观环境设计的一部分,它已然成为一种当代文化形态,具有了丰富的样式,曾经安置在广场、公园和草坪中传统雕塑形态,已不能满足现代市民对环境和艺术的审美需求,更不能称其为公共艺术。今天的公共艺术不仅包含了以雕塑、壁画等传统形式,更囊括了公共设施、建筑、影像艺术等在内的多元化的、开放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人们的生活和空间带来丰富的感染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它可以塑造更具有动态的公共空间,也为满足市民在精神与文化方面的需求,建立了一个生命栖居的理想场所。我们在新城区公共艺术的市规划中需要艺术家、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勇于探索对新材料、新工艺、新媒体的运用,创作出更多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不负当代艺术设计的使命。

公共艺术在新城区建设中具有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深入得调查、思考,对地区生活文化与空间历史脉络进行排序,以跨越旧有思维的新的态度与价值观,重新审视徐州所具有文化资源优势和地域特点,借由全面规划设计与民众参与的落实,从而达到公共景观设计、文化价值构建与时代精神彰显的“三位一体”,彰显徐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宣传并塑造徐州形象、徐州精神,促进徐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而真正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双重飞跃。参考文献:

[1]金彦秀,金百洋.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城市设计策略篇5

关键词:城市绿地,设计策略,附属绿地,景观公共性,公共空间,有机更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快速城镇化成为必然。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带来了人地矛盾、人和自然矛盾的突出,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正逐步成为重要政策之一。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在越来越富足的同时,其需求也逐渐从“生存”等级的基本温饱转变为对于“刺激”和“认同”的追求:1)生活富足,对于良好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增加;2)人的预期寿命延长,健身、休息和交流的需求增加;3)生活节奏加快,对于可供交往、活动的公共空间渴望增加;4)生活方式越来越丰富,对于承载休闲娱乐、体育运动、旅游观光等活动的公共空间需求增加。纵观目前的中国城市建设,在现有市域范围,特别是老城区中,难以实现公园、绿地的完全调配。附属绿地作为公共景观空间的重要组成,具有数量占优,分布较广的特点,对于城市生态和景观甚至社会发展影响巨大[1]。如“北京城市绿地景观共有18470个斑块,其中,附属绿地斑块为14331个,占所有绿地斑块总数的77.6%。福州市附属绿地斑块787块,约占绿地斑块总数的87.35%。另外,附属绿地在城市绿地总面积中所占比重很大:“郑州市现有绿地面积约2417hm2,其中附属绿地面积约为782.3hm2,占城市绿地总面积的32.4%。许昌市城区绿化面积1364hm2,其中公共绿地面积334.8hm2,附属绿地面积670.8hm2,附属绿地占城市绿地总面积的49.2%。”对于附属绿地,现代生活要求附属绿地承担起公共空间的空间职能,满足市民的公共性需求[2]。然而,目前我国的附属绿地大部分还存在着开发利用不足的情况,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附属绿地的进一步发展,将有效缓解公共景观空间不足的现状,满足市民在公共生活和交往方面的需求[3]。

1当前我国城市附属绿地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根据我国《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规定,附属绿地不列入城市用地分类中的绿地范围,属于其所属的用地类型,如工厂内的绿地从属于工业用地,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所以在实际考核城市用地指标过程中一般不受重视。另一方面,有些企事业单位在资金紧张的压力下,园林绿化等专项资金被优先“节约”,附属绿地被其他生产性用地挤占。附属绿地的面积正逐渐被其他功能蚕食,造成城市绿量大为减少。而这些被蚕食的附属绿地空间如居住区、学校、医院、商业、商务办公楼、交通空间等,却正是与市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公共景观空间。

2城市附属绿地的景观公共性提升

附属绿地具有其特殊性质,不同类型的附属绿地由于其配套建筑设施功能不同,其设计侧重也有所区别[4-5],因此,不同类型的附属绿地在景观公共性的提升方面侧重点不尽相同。居住用地附属绿地大多面向公众开放,与城市形成一定的联系,但考虑到居住安全和管理方便,居住用地附属绿地的对外开放程度大多为半开放、半私密式[6]。工业附属绿地和仓储附属绿地等,其设立的目的主要为安全防护,因此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内部用地,大多不对外开放,属于私密式。本文主要针对空间以开放式为主的3类城市附属绿地探讨景观公共性提升的设计策略(表1)。3类城市附属绿地包括:部分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部分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商业设施用地、商务设施用地、娱乐康体用地、其他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以及部分道路交通用地(城市道路用地、景观性道路、交通枢纽用地)

2.1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型

2.1.1公共管理型附属绿地

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公共管理型附属绿地以政府权力机关的种类和数量为多。这些权力机关是公共权利和集体凝聚力的体现,该类型附属绿地往往存在公共性的表达角度单一的问题———即只从政府的角度表达空间公共性。市民则成为公共性的接受者,而非参与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景观公共性的局限性。以展示为主导功能的附属绿地,减少了市民对于监督和关注公共权力机关的意识,也削弱了市民之间的交往。其实,一些成功的案例表明,民众的交往行为和权力机关的办公行为是可以独立存在并良性互动的。如大伦敦政府市政厅,由于其紧邻泰晤士河,有很高的景观价值,设计师将大半面积的附属绿地用于规划公共活动,包括步行街,地下公路和两个大型的广场。这能有效地引导民众靠近市政厅并在周边散步,并且市政厅24小时开放,人们能够从首层的接待处和下沉的广场进入办公楼,这就将政府办公机构完全融入市民的生活,模糊了办公和休闲之间的界限[8]。在我国,个别权力机关圈大院占用公共绿地用于休闲,还有某些特权机构劈山建宾馆和宿舍。这些封闭的单位绿地应尽可能变为公共绿地向市民开放。

2.1.2公共服务型附属绿地

现今城市中的公共机构及其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然而大多情况下人们并不明白这些公共机构的运作,只是被动地享受服务。长此以往,公共机构与市民的日常生活被动分离,致使原本属于公共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事业、公共技术等逐渐变成了机关与机构内部的工作,公共机构难以获得来自市民和社会的公共性认同。各机构和部门的附属绿地作为与市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公共空间,是担任此项职能的重要组成。附属绿地可以通过空间设计手段引导市民进行交往行为,以空间的方式进行日常性的社会教育,使民众认同公共机构的公共性,理解公共机构所承担的社会事务与社会责任。台湾宜兰县的罗东文化工场是这一方面的设计佳作。罗东文化工场原本是20世纪80年代县政府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兴建的文化中心,其中虽然有演艺厅、图书馆和艺廊等功能,却由于空间的封闭成为一个体积庞大的“黑盒子”,远离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罗东文化工场改善设计时,将美术馆悬吊在上,文化市集设置其下,空间中段空出,形成开阔的公共活动空间,与南侧的附属公园在空间上浑然一体。整个用地被整合成一个广大的开放空间,与周边的商业街市、小区中心紧密相连。起伏的地形,多样的服务功能使得文化工场得以承载居民多元的使用需求;教育、文化传播的活动也与民众的日常交往活动并存并得以互动。罗东文化工场的设计使公众机构的工作过程不再是远离民众的、抽象的过程,它不仅承载着主要的文化活动,也为小镇营造了平等的公共文化交流空间,更给居民提供了日常教育和学习的平台,从而容易获得来自市民的公共性认同。

2.2商业服务型

2.2.1商业型附属绿地

一般认为,商业空间是一种以实现钱货交易为主要目的公共空间。然而,如果商业空间的设计仅仅为了实现钱货交易,就会使公共空间内的活动局限于商业活动,并且使商业空间变成一种纯粹的商业理性表达。商业目的成为设计的主要目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渐渐减少,人和商品间的互动几乎成为空间活动的全部。如此一来,商业附属绿地则不免沦为商业目的的附属品,这势必会影响公众对于公共活动及其动机的认知。实际上,看似无目的的、偶然的社会交往活动非但不会对以交易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产生抑制和威胁,反而可以与商业活动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促进。要实现商业附属绿地中的景观公共性,需要摆脱现今商业空间极其附属空间十分常见的室内化和封闭化,增强商业附属绿地与室内商业空间的联系性,增加商业空间的业态,使其能够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位于德国柏林波兹坦广场的索尼中心,正是将商业活动与市民交往活动结合较好的典范。设计模拟了传统欧洲街区的形式,以小的方块建筑为基本单元,其功能覆盖了高档居住、商场、酒店、剧院等多层次的需求,商业业态丰富。商业街区围合成附有遮阳棚的广场,形成尺度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和亲切的城市氛围。广场中的喷泉和乡土植被与周围的餐饮店、咖啡店一起为市民提供了交流和休闲的场所。设置有大屏幕的中央广场在大型赛事期间则承担了市民进行文体活动观看和交流的舞台。另外,中央广场的圆形水池有一部分悬在地下层的采光窗之上,成为地下层透明的天窗,将地上水池的奇妙光影引入楼下电影媒体中心的酒吧。

2.2.2商务型附属绿地

商务机构不同于商业空间,它不会直接面向公众提供服务。当代城市中,很多商务机构倾向于通过高层的办公楼展示城市经济实力,他们乐于通过城市空间来展现自身,但是这种一味强调自身的单向公共性表现形式,只会让社会的价值体系显得更加物质化,甚至可能加深社会矛盾。因此需要一种合理的公共性表述方式来获得市民对于商务机构的公共性认同。这就需要商务机构结合市民公共活动进行公共展示,在机构和市民间塑造一个和谐的公共空间,让公众有机会重新建立对商务机构的认识,并与之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丹•凯利的作品达拉斯联合银行大厦喷泉广场正是这一方面的先驱。银行大厦的附属绿地以植被和水体为主,水体的镜面与建筑的大玻璃幕墙在质感和空间上相互呼应。由树池、喷泉、流水所包围的公共空间,使得高层建筑周围原本单调空旷的环境成为市民交流和游憩的重要场所,使得冰冷的银行建筑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拉近了距离。一系列跌水除了提供市民休憩需求之外,还将绿地与两侧繁忙的交通隔离开来,解决了3.6m(12英尺)的高差。

2.3道路交通型

城市的道路四通八达,交通空间占据了很大比重。道路与交通空间的附属绿地承担着绿化场地、降低尾气污染、改善区域小气候等职责。作为生活型道路的附属绿地,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还是市民日常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交流、聚会、日常通行等职能,因此,生活型道路的附属绿地公共性的提升是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为主。生活型道路的交通车速相对较慢,在人行道空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借鉴带状公园的做法,将部分人行道改造成为带状的城市公共空间,为市民沿途提供休憩和交流的场所,激发城市公共生活的多样性。位于巴塞罗那的圣乔安大道(passeigdeStJoan)改造项目在此方面值得借鉴。首先,在空间上,道路的公共空间与周边道路得到了很好的衔接,使得人流能够方便到达场地。两侧各12.5m宽的人行道带有充足的市民活动场地,并与旁边的自行车道分离开来。其次,在使用方面,人行道被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域,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休憩、运动、停留、聚会等多种活动场地,另外,在交通安全区域还设有儿童活动区及配套设施。通过空间、使用和植被等方面的考虑,圣乔安大道被改造成更加适合现代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其公共性的提升也带动了周边的商业活动和娱乐活动。

3结论

景观公共性的提升不仅是针对物质空间开放程度的提升,更多的是对于城市居民的公共生活和公众价值观念的优化。提升城市附属绿地的景观公共性,需要以社会学“公共领域”的理论研究作为出发点,在研究真实存在的物质空间、景观实体与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关注在抽象的语境和流动的时间中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互动和交流[9]。对于具体策略的研究,必须基于“以人为本”的基础,根据不同功能属性的附属绿地,从使用现状入手进行问题和需求分析,更多地关注人在使用中的感受和需求,通过综合判断,形成一系列较为完整的设计策略。

参考文献

[1]金云峰,张悦文.“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J].上海城市规划,2013(5):88-92.

[2]万亿,金云峰.兼顾主观审美与客观生境的校园绿地景观优化: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住宅科技,2015(6):42-48.

[3]金云峰,王小烨.绿地资源及评价体系研究与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4(1):106-111.

[4]金云峰,周聪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素组织架构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3):86-92.

[5]金云峰,刘颂,李瑞冬,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子系统”规划方法研究[J].中国园林,2013(12):56-59.

[6]金云峰,简圣贤.泪珠公园不一样的城市住区景观[J].风景园林,2011(5):30-35.

[7]万亿,金云峰.铁路沿线景观错乱区的问题解析及优化策略:以哈牡线牡丹江段为例[J].住宅科技,2015(11):53-57.

[8]程露.大伦敦政府市政厅大楼,伦敦,英国[J].世界建筑,2002(6):30.

城市设计策略篇6

【关键词】城市住宅;人性化;设计策略

前言

近年来,随着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住宅市场的逐步发展,城市居民在生理上、心理上对住宅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高,除了满足居住功能外,更加体现人性化的需求。所谓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即将精神文化及心理感受合为一体,实现规范化设计与人性化理念的最佳结合,充分满足住宅居住者对住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促使住宅居住者获得舒适、健康、安全和愉悦的生理和心理感受。人性化设计理念下,要求住宅建筑业在随着人们居住风格的不断变化中,对设计理念进行适时调整以适应各地的居住习惯,在设计方案中切实考虑业主舒适、实用需求,将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与居住者的生活习惯有机结合,重新整合房屋收纳空间,满足居住者方便、舒适、安全、宜人的人性化需求。

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城市住宅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一、合理设计住宅的结构和装饰,实现住宅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现代社会,建筑物的增加和住宅高层化会危害相邻住宅的采光、通风,近年来,我国采光、通风妨害纠纷频繁发生,相关案件数量呈急剧上升态势。而良好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效果对降低建筑能耗、增加室内舒适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结合人性化设计理念对住宅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实现住宅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是迁就人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感情,使人感到舒适的关键环节。

1、蝶式住宅结构设计

蝶式建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住宅,因形而得名,它是一种板楼和塔楼相结合的建筑形式,汇聚了二者的优点。由于这种建筑犹如没有张开翅膀的蝴蝶,因此叫做蝶式住宅。在设计上,将原来传统朝北的户型设计成三面采光,实现户户相对独立的格局,让户间的连接面积缩小,增加了相应的外墙面积,既减少了室内走廊的空间,实现了南北通风,让原本最难处理的户型变成了视野开阔、采光通风俱佳的户型。其主要优点是有良好的融合性,公摊面积比板楼少,采光、通风性能又优于塔楼。同时,蝶式住宅较符合目前城市的日照和特殊风向需求,它弥补了塔楼的不足,实现了户户朝阳。且户与户之间依赖性变小,也避免了大部分斜角的出现,也有效地避免小区内各楼栋之间相互遮挡的弊端,实现的住宅的南北朝向,促进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2、飘窗住宅装饰设计

飘窗在现代住宅装饰设计中较为窗台设计形式,其主要设计方案是将窗子飘出,一般呈矩形或梯形向室外凸起。于窗户三面都装上玻璃,窗台高度较低,既有大面积的玻璃采光,又有宽敞的窗台,在视觉上可以延伸室内空间,不但可以享受充足的室内光线,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同时,在设计上,飘窗设计应把握因地制宜、应需而生原则,不能生搬硬套。低窗台飘窗,特别是多层、高层住宅更应注意使用安全。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外窗窗台距室内楼地面低于0.9米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3、采光板住宅装饰设计

采光板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装饰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实现建筑天然采光的设计中。通过合理设计,采光板对大进深住宅建筑的采光效果改善明显,即使最简单的内外平板式采光板,也能全天有效地增加室内距离窗口4~9m处的照度,提高整个房间的采光均匀性。同时,采光板利用的上部开窗较小,不会严重的增加空调负荷;而且采光板在通过上部开窗将阳光引入室内的同时,对于大面积的下部开窗起到了外遮阳的作用。

二、优化设计住宅的内部构造,实现住宅的舒适休憩和沟通自然

城市住宅人性化设计的实现,大的方面讲是整个建筑结构和框架的合理功能布局,小的方面就是从一些细节表现出来,如建筑的内部构造。住宅内部构造既然是以人为本,就应以人为服务对象,充分结合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生理、心理舒适需求,合理地利用阳台、卧室、客厅等内部单元,进行空间的划分围合,创造出宜人的尺度,从而实现住宅的舒适休憩和沟通自然,实现人与环境的尺度交流和亲和。

1、阳台的人性化设计

阳台是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一个过渡空间,是呼吸新鲜空气,沐浴温暖阳光的理想场所。在设计上,对内,阳台不宜正对大门和厨房门,这种堪舆学上所谓的“穿心”的不良格局容易给居住者带来“冰凉、寒冷”之感。因此,设计策略中可增加玄关柜的设计,以阻隔在大门和阳台之间;或是在阳台和厨房之间的动线上,以不影响家人行动为原则,放上柜子或屏风作为遮掩。如果空间不适合做玄关,可将阳台落地门的窗帘长时间拉上,也能起到隔断作用。对外,如果是阳台面积较大又位于顶楼,应该属于“露台”。可在阳台上加上透明的弧形采光顶,就可使阳台当做房间使用。同时,在设计中,对于双阳台要分出主次设计,与客厅、主卧相邻的阳台是主阳台,功能以休闲为主,而次阳台则为放置杂物所用,功能以适用为主,整体上实现阳台的人性化设计目的。

2、卧室的人性化设计

卧室是人们休息的主要处所,卧室布置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状态,所以卧室是城市住宅人性化设计的重点之一。在设计上,主卧朝南,并在南侧主卧室内设置一个270度的窗户,让卧室的视野更加开阔,其他卧室的设计则更多是从客房的角度设计,即体现这设计的工装味重点,但是又带有家庭感的氛围,使居住者既能体会到家的温馨,也拥有良好的办公空间。

3、客厅的人性化设计

作为家庭团聚、娱乐和会客之用的起居室(厅)是住宅构成的基本空间,在设计上,其人性化设计策略主要是使客厅能够科学地体现日常生活中对空间利用的规律,满足住户饮食起居、交流礼仪等各方面的家庭生活需要。设综合考虑布帘、家具、饰品摆设等多种因素,回归质朴,重拾情趣,以简单、亲切、大器、利落的北欧风格为基调,并与中国人文元素精妙相融,促进客厅设计风格朴实无华、真切自然。

三、加强节能技术的合理应用,实现住宅的节能和环保

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刨造性活动,在当今能源日益紧张的趋势下以及生态环保理念的大力倡导下,建筑节能成为建筑设计工作中的重要设计理念,也成为建筑人性化设计的关键环节。城市住宅设计中,应加强节能技术的合理应用,实现住宅的节能和环保。而住宅外窗与幕墙的护结构是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在设计中主要应把握这两个环节的节能设计。

1、外窗节能设计

目前,城市住宅在外窗窗型的设计上,一般包括推拉窗、平开窗和固定窗种,推拉窗窗扇上下形成明显的对流交换,热冷空气的对流形成较大的热损失。平开窗的窗扇和窗框间一般有橡胶密封压条,在关闭窗扇关闭,虽内外气体以难形成对流,但仍存在窗扇与窗框接触位置的空气掺漏。而固定窗的窗框嵌在墙体内,玻璃直接安装在窗框上,玻璃和窗框都已采用胶条或者密封胶密封,空气很难通过密封胶形成对流,具有较好的气密性。因此,从结构上讲,固定窗是最节能的窗型,可作为外窗节能设计的有效方案。

2、幕墙节能设计

首先,根据住宅地理位置的气候特点、建筑物空调系统的运行特点等对玻璃幕墙的种类进行合理选定,选择双层玻璃。其次,幕墙朝南具有采光充足的优点,幕墙朝北则因采光欠佳,而且冬季太阳辐射得热量较小,所以少有采用。最后,对于近似圆柱面的玻璃幕墙,可在不改变所用玻璃原板数目和单块玻璃的高度的前提下,对玻璃幕墙单块玻璃的宽度进行适当改变,以实现空调节能。

参考文献:

[1]陈华.基于自然通风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中外建筑.2011(06)

[2]张迪欣.当前住宅建筑设计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2(03)

[3]陈通亮.论现代生态住宅建筑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0)

城市设计策略篇7

abstract:thisarticleisaboutlandscapesecuritydesignincoldregioncity,startedfromtheproblemofsecuritydesign;itexplainstheconceptoflandscapesecuritydesign.throughanalyzingsomecoldregioncities,theeffectonlandscapesecuritydesignissummarized.itbasedonsomeanalysis,suchasspacescale,distance,psychologicalbehaviorandclimate,andputforwardviewsontechnologyandmanagementstrategyaboutlandscapesecuritydesignincoldregioncity.thesestrategiesincludeformulatinglandscapesecuritydesigncriteriaandprotectiongrade,ensuringmaterialsusesafety,establishingsafetypre-evaluationsystemandpost-evaluationsystem.

关键词:寒地城市;景观;安全;策略

Keywords:coldregioncity;landscape;security;strategy

中图分类号:X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272-03

1景观安全设计的概念

经常会在报纸、杂志、互联网上看到这样的报道:某市广场喷泉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开启,将广场中玩耍的女孩冲到十几米的高空摔落导致重伤;小区中有棱角的硬质景观设计磕坏了在其中玩耍的儿童;有些水景观设计中的木桥没有护栏或者护栏的安全防护不到位,导致儿童落水;冬季大面积铺装未采取防滑措施,使人不敢行走;各种活动设施因未设计相应的暖面层,冰冷的设计使人望而生畏……如此多的景观安全方面的问题,有些是源于设计过程中对于景观细部构造重要性的忽略,对于使用者的感受考虑不足,有些景观则是通过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隐性的安全问题。

景观安全实质上包含三方面的概念,一是指环境的安全,二是产品的安全,三是人自身的安全。是因为使用景观而对人们产生的各种危害,如侵犯、摔伤、碰伤、溺水、过敏等,这既有设计方面的原因也有使用者的因素,既有环境条件的不利因素,也有组织管理方面的原因。无论是因为景观的可识别性和可读性低而导致的景观伤人,还是因为使用者的粗心或未意识到而产生的伤害都是景观安全问题。随着社区年龄结构的变化,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两种情况发生,一是人口的老龄化导致社区的内涵发生变化,景观设施无法满足变化中的人群的使用要求;二是景观的使用人群是混合型的,景观的接续和更替无法满足所有人群的要求。协调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需求,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人群进行表达就是景观安全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景观安全设计也即是通过目的性的设计和人为的管理组织手段,找到设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找到差异适当处理,并通过行为组织引导而指导实际的应用,为人们提供相对舒适的空间环境,让使用者可以放心的接触各类型景观元素和相应的环境结构。它是涉及到诸如行为学、心理学、设计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景观设计方法。

2寒地城市的概念

目前对寒地城市定义繁多,从季节温度、降雪到霜冻时间等不同角度,但始终没有明确,并且不同国家对这类城市的概念和叫法也不相同,如欧美国家称为“冬季城市”,在日本称为“北方城市”,而我国习惯称为“寒地城市”。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是指因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也有北半球北纬45度及以北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每年有两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日平均最高温度在0℃以下的高纬度地区城市称为“寒地城市”的说法。我国寒地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北部,其显著的气候特征是冬季气温一般低于0℃,降水经常以雪的形式出现,季节变化明显,非耐寒性植物无法生存等[1]。

3景观安全设计的影响因素

3.1空间尺度因素

景观的实现是通过不同的元素在空间中的拼合而形成的三维立体空间的组合。加雷特・埃克博说过:“一个好的三维空间中的体验是人生最重大的体验之一”[2]。在环境当中,人的行为和空间是对应的。首先,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觉来感知空间环境;其次,通过参与空间中的各项活动形成对空间的认知,并不断自我调节同现有的空间结构和秩序形成共鸣;最后通过尝试新的活动提高创造和适应空间的能力,同环境达成新的协调,建立新的空间联系,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3]。

空间的使用和人的行为习性有很大的关系,极少有人愿意把自己暴露在人们视线集中的焦点上。例如在集会的广场、公园等较大的空间中,人们总是首先占据有利的边缘地带和有依靠、可以休息的、半公共、半私密的个人空间。在边缘位置设计的朝向好的椅子受欢迎程度远远大于其它地段。

3.2距离因素

爱德华・t・霍尔在《隐匿的尺度》一书中定义了一系列社会距离。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并发现不同文化的人在交流中对人与人之间距离反映的共同之处。亲密距离:(0-45cm)、个人距离(0.45-1.30m)、社会距离(1.3-3.75m)、公共距离(大于3.75m)[4]。在实际交往个过程中,人们虽然通常并不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但在行为上却往往遵循这些不成文的规则。破坏这些规则,就会引起人们不舒服和不适宜的感觉。人们几乎在所有的接触中都会有意识地利用距离因素。

距离和人的感觉有直接的关系,人们所感觉到的距离不一定是实际距离,跟周边的景物和设施以及存在的其他影响因素有关,这就是视错觉的作用。例如看上去平直、单调,而且毫无防护的一段小路会使人觉得很长、很枯燥。但是,如果这段路程能通过设计的手法将其改为曲线园路,并增加具有变化性和趣味性的景观和设施,就可以给人各种不同的感受,使空间更加紧凑,同样的长度的园路就会使人觉得很短。

3.3心理行为因素

发生在户外的活动过程是与景观交互的过程,公共空间的户外活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4]。在各种活动中,人对空间的需求便存在了领域性、公共性和私密性。

对领域感的要求是人界定自身行为空间范围的本能,无论个人的私人行为还是社会群体的公共行为均发生在与各自领域相对应的物质空间中。设计时可通过空间适度围合和半公共、半私密空间的设置,发挥景观构成元素的作用,增强空间层次性和空间识别性,形成可以增强使用者的安全感和领域感的积极空间。

例如,在广场上,单个人的领域空间易受侵扰,或者由于个人对空间的感觉不舒适,因而表现得不断地游移以求得合适的位置,而三五成群互相熟识的人群的领域空间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排他性。对内,他们相互之间开放个人的亲密空间;对外,则通过高声谈笑或相互间的视线监视的方式共同维护拥有的领域,使得外人很难进入。公共空间中设施的设置形式和位置也会影响人的使用方式和频率,例如座椅的安排应尽量使人面向开放空间,而且背后最好有建筑、墙体或植物等,因为对多数人来说,背后有依靠会让他们感觉更安全。并且座椅摆放的位置和密度应注意私密性的空滤,尽量避免使用者目光过分接近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3.4寒地气候因素

寒地城市冬季人们的活动时间相对集中,强度相对减弱,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散步、跑步、晒太阳、聚会聊天等,气温是影响人体热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在较低的室外温度下,人们的反应相对变慢、思维灵活性和肌肉灵敏度降低,而充足的日照条件和舒适的微气候环境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前提条件。因此,冬季景观设计和活动的设置更应注重安全性。例如:适于活动的空间增加落叶树的布置,并利用针叶树形成风障,这样人们在既有阳光有没有风的环境中可以更好的享受和交流。另外,冬季景观的环境色彩也是吸引人参与活动的一个主要方面,暖色调的设计远比冷色调的设施更易让人亲近。

4寒地城市景观安全设计策略

城市景观元素包括铺装、园路、地形、建筑小品、植物、照明、设施标识等类要素,每类元素均有各自的功能和不同的外部表象特征,这些景观元素或独立、或重复交叠出现在一个整体环境中。在复杂的景观设计中,错误的景观元素的叠加意味着危险的增加,而正确的设计方法却能大大降低危险发生的概率。

4.1技术措施

4.1.1根据地域和使用特点差别,制定不同的安全防护等级。

不同行为准则下产生的习惯和状态是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季节不同,环境条件不同,防护内容和标准也不同。在一个相对的弹性可控的范围内制定安全防护级别和内容,明确危害发生的强度,设定具体的防护等级等。

景观安全设计的重点就是考虑在特定场所,针对特定目标的防护设计,并在设计和实施中优先考虑这些设定内容。例如,冬季,户外一片茫茫白雪,活动人群减少,活动时间相对缩短并且集中,对户外监控力度要加大,将广场地面铺装、台阶等的防护标准提高,而树木落叶了,视线监视作用明显,防护等级可以降低。夏天,人们活动量大,时间不规范,需要将植被茂密区域、水景、照明等的防护标准提高,而广场铺装等防护等级就可以降低。

日常的景观安全防护管理可以根据人们的活动特点和景观特性分类分时间设置,也即根据调查的时间段,在只有大多数老年人活动的时候,将保护措施做好,安全级别上调一个标准。在综合性的时间段,可以考虑人们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帮助作用,将安全级别降低一个标准。在公园广场的边缘地带,因为有建筑、道路、商业服务等,监视机会高,安全性强,防护等级可以减低,而在广场活动区等一般用植物进行空间划分的地带,植被丰富相对生长茂密,需要作为重点地段监控,防护等级提高。

4.1.2制定灵活高效的区域性景观安全设计标准。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点,景观设计很难用一个规定的数据或者标准统一所有的情况,因为使用的情况也千变万化,考虑的情况再全面也会有疏漏之处。我们要制定的景观安全设计标准是能够适应大多数的情况和重要部位重要节点的设计。景观安全设计标准不是把可能涉及到的各种情况毫无意义的罗列,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景观安全设计标准。未来的设计导则应该能够针对复杂多样的实际情况提供类型丰富、选择面较宽的合理化设计对策[5]。制定灵活高效的区域性景观安全设计标准还包括常识性数据的使用。

制定灵活高效的区域性景观安全设计标准还包括常识性数据的使用,如果将这些规则以法律的形式来约束设计师,就能避免很多本不应该发生的安全事故。现行的设计规范都是在大原则的基础上,是全区域性的,应该在此基础上编制地区的实施性或具体操作性的指导手册,特别是安全设计的相关标准更要跟实际使用良好结合。

4.1.3保证材料选择使用的安全。

寒地城市有其环境的特殊性,在季节差异的影响下,景观材料的选择和植物材料一样要求有明显的地域差别。材料选择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是景观设计质量的前提。景观材料选择的一个原则就是在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时间和明确的使用目的的前提下,选择合理适当的材料。在铺装材料的选择上也要注意使用的空间情况的不同对材质要求的区别,在广场、公园等人流量大的公共空间,光面的理石、烧制的陶砖(广场砖)就特别不适用,人多、拥挤,相对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就大。但是在私家庭院、公共建筑的中心庭院等维护管理使用标准相对高的地方就没有材料使用方面的限制。

在铺装材料的选择上也要注意使用的空间情况的不同对材质要求的区别,在广场、公园等人流量大的公共空间,光面的理石、烧制的陶砖(广场砖)就特别不适用,人多、拥挤,相对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就大。但是在私家庭院、公共建筑的中心庭院等维护管理使用标准相对高的地方就没有材料使用方面的限制。

4.2管理措施

4.2.1建立适应的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严格设计、监理、施工程序的质量控制,创建园林景观安全的行业标准。

园林景观建设在现今的工程分类方面属于市政工程的一个分支,并没有完全具有针对性的安全设计方面的要求,其所遵循的是建筑类和市政类其中可套用的部分,例如《建设工程安全条例》,《安全施工手册》等等,这些都是针对具体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对施工环境的保护措施方面的规定,而园林景观的建设人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其在安全方面的影响,并且园林的施工企业按规定不需要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安全意识,认为园林的企业不需要安全,这也给投产使用的公园、广场、居住区景观等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所以,建立整个行业的安全标准和安全检查办法是解决景观安全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只有在一定的规范约束条件下,安全才可能真正的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法制的完善中实现人的安全,增强设计者的人文关怀,增强景观的使用率。

4.2.2培养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个人安全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景观项目来说,很多已经投入使用的景观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均按照规范进行,本身不存在安全隐患,但是人是景观使用的主体,具有多变不定的特性,景观的使用和人存在一个互动过程,景观因为有了人的参与和使用才更增加了不确定的安全因素。只有自我意识到应该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使用景观设施,才能更好的进行自我保护,降低伤害事故的发生。

提高人们逃脱受害的能力是加强自我保护的另一个方面,景观设计要通过综合性的整体安全设计理念的完善,为人们提供迅速安全脱离危险的可能性。

4.2.3加强园区管理,预防犯罪。

在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除了景观细部对人产生的危险系数外,还存在犯罪的可能性,我们很多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低,例如女人和儿童,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可能警惕性相对降低,失去抵抗能力,进而受到伤害。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可能引起犯罪发生的地点和藏匿的机会,尽量提高监视、望和快速反应躲避犯罪的能力。景观安全相对不确定因素多的区域,在白天要增加监视系统的作用,在夜晚要设立防护,禁止游人进入,为防止万一,还要设立警示系统和建立巡逻机制。例如,对于园路附近要间隔设计低矮的草本、地被,开辟视线范围内的安全视距,修剪灌木,减少犯罪分子藏身的处所。

预防犯罪的另一个有效的方式是增加公众参与,组织大量的户外活动,增加户外活动人群的数量,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认识,使犯罪行为难以实施。

4.2.4建立项目安全预评价制度和项目后评估制度。

建立安全预评价制度是在设计之初就引入安全控制的程序和措施,使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良好运行。

首先,在景观设计方案阶段应将影响安全的客观方面的因素作为评定方案优良的标准,例如:周边环境的安全性,主要使用人群的结构特点、客观存在的其他不利因素等。其次,在景观方案细化阶段,开展安全性评估,并纳入基本管理费用。配备相应的安全设计人员,并经过考核确认后上岗,通过多渠道、多方法,相互交叉检验,做到不遗漏,不疏忽。最后,在项目实施和验收阶段,引入项目后评估制度,针对重要环节和内容检查验收,不合格者坚决整改。

4.2.5推行景观设计师负责制。

随着景观建设的大面积开展,人们的品味要求越来越高,景观项目从本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涉及到的行业和专业也越来越多,并且出现了很多新技术、新材料,这些都对设计师本身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除了专业的知识以外,还要掌握更多的相关实践。将安全培训和安全上岗考核作为景观设计师必修的内容,经过专业化的安全设计培训后,从设计源头减少或者杜绝安全隐患问题的产生。现在的设计行为仅发生在项目实施前的阶段,设计师并没有完全的进行景观设计实施的全过程跟踪,在项目的最终投产使用方面,设计师的协同验收也只是工程形式上的验收,一旦验收合格,将不再有跟踪服务,并且没有法规规定其要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负责。

安全标准的建立就是要规定好设计师对什么样的设计和情况负责,并负责解释和指导使用者在何种情况下注意何种安全问题。推行景观设计师负责制,可以清晰的划分责任,明确任务,更好推进景观安全标准的建立和执行,提高景观建设标准。

4.3景观元素安全设计参考

以台阶坡道设计为例说明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安全措施。

4.3.1台阶坡道设计首要考虑的是设计的合理性和使用的安全性,特别注意冬季的防滑性,其次是使用的舒适度。

4.3.2高差大的台阶总长度较长,应考虑人在上下台阶时的不同感受。上台阶时,人体向前用力,重心前倾,适宜于较宽的踢面和较低的高度,如35宽12高;而下台阶时,人的步距变小,过宽的踢面就变得不适宜。因此台阶设计选择适合的尺寸就显得很重要。特别是台阶上有积雪的时候,这种选择导致的安全性就会更明显。

4.3.3高差小的台阶应该在色彩上和材质上与园路广场其他铺装有所区分,给人们以提示,并且尽量将台阶做到三步以上。如果高差的变化不能满足相应的要求,就不要刻意做台阶而是将高差分配到园路的坡度上。

4.3.4不宜选用的材质面层:光面理石、聚氨酯地坪、彩色水泥压花、彩色聚合物封路面层、卵石镶砌面层、烧制陶砖(广场砖)等。

4.3.5色彩方面,宜人的暖色调四季适宜,而突兀的色彩如大红、深蓝等等,跳跃性太强,不适宜大面积使用。

4.3.6部分广场台阶的功能已经有所延伸,成为轮滑爱好者的障碍物,因此台阶的边角处理尽量考虑圆角,减少相应的伤害程度

4.3.7广场人流多、活动时间长的地方,应有专门的台阶照明设计。

4.3.8阶段性设计栏杆扶手等保护措施,并考虑成年人和儿童共用。

4.3.9踢面高度均匀一致,特别是第一级台阶和最后一级台阶。

4.3.10踢面做防滑时,特别注意是对于雪的防滑要求,可以选择麻面防滑,也可以选择防滑槽防滑,选择防滑槽防滑的方式时,台阶踢面要注意防滑槽的方向保持横竖间隔,坡道面层则要和高差方向垂直。

4.3.11台阶材质设计要注意和周边相衔接的铺装的色彩的融合与区别,或有明显的标记,防止光线过暗看不清楚台阶的位置和宽度。

5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的增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保意识的加强,园林景观的建设也以一个加速度的趋势在发展,城市景观环境设计成为一个城市建设的重要形象工程,但作为一个供人们活动的复杂景观系统而言,由于缺乏对人们的活动性和参与性的考虑,寒地城市景观安全性设计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景观环境存在很大的危险隐患。因此,有必要将景观安全设计提升到一个行业标准上来,通过对景观设计、施工、使用进行综合性分析,将景观中的各种危险因素识别,并根据其产生特点进行有效的改进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也可以通过分析,查找出由于设计问题所造成的危险隐患,期望可以指导以后的环境设计,使其更加完善。真正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提高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安全性,提高户外环境的使用率,指导设计向着更合理,更科学,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明,邹广天.寒地城市居住绿地规划对策[J].东南大学学报,2005,7(1).

[2]住宅景观造坡设计研究[Z].

[3]陈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环境的安全评价[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城市设计策略篇8

关键词:寒地、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

abstract:Basedontheuniqueclimaticconditionsincoldregions,formanyoftheexistingproblemsofthecoldcitysettlements,exploreandstudytheproposedlandscapeandenvironmentaldesignprinciplesandmethods,measures,andactivelycreateavibrantresidentialareainwinterandexternalenvironment,andeffectivelyimprovetheircomforttothegeographicalfeaturesoftheprominentcoldcityresidentialareas.

Keywords:coldplaces,residentialareas,landscapedesign,strategy.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居住区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聚居地,它为居民提供居住生活空间和各种设施。在我国,还特指居住区规划结构中的一个层次,它被城市干道或自然界限所围合,并由若干个居住小区和住宅组团组成,其规模在大城市中约为3-5万居民。

居住区景观环境其内涵是指以居民为主体,在其周围对居住生活给予影响的一切室外事物的总和。居住区景观环境空间的构成要素很多,如道路、广场、植被、基础设施、小品等。

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指因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寒地城市最显著的气候特征出现在冬季,温度一般低于0℃;降水经常以雪的形式;白昼及日照时间短;上述三个特征持续时间长和季节变换明显。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地区都属于这个概念的范畴。每年从11月到次年的4月,城市都会面临严寒的侵袭。气候条件对其户外空间来说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寒地城市进行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时需要考虑更多层面上的影响因素,也需要更加精心的对待。

2寒地城市住区景观环境现存问题

近些年来,虽然寒地城市住区开发、建设得日新月异,景观建设成果也很喜人,但是,发展是很不均衡的,还有很大差别。存在精品景观不多,问题景观不少的现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对寒冷气候因素考虑不充分

有些设计师为图省事,不顾寒地城市冬季漫长,气候寒冷的特点,盲目的生搬硬套南方温暖地区的设计方法,结果严重损害了居住区外环境景观的质量。

2.2户外活动场所利用率低

在一些已建成的寒地城市居住区中,并不缺少室外活动场所,而且其面积很大,广场和绿化布置也花费了很大精力,但是,却很少有人利用。归根结底是户外活动场所缺少对于冬季需要避风保温,夏季需要通风遮阳的设计考虑。且缺少有特色的活动设施,这使寒地城市居住区户外活动场所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

2.3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严重失衡

尽管软质景观对居住区外环境景观的营造有诸多益处,但软质景观是长效的,硬质景观是速成的。开发商希望一投资即能见效,所以对硬质景观情有独钟。这种片面追求硬质景观的居住区外环境景观设计只考虑了硬质景观的豪华、气派,迎合了房地产商求快、求盈利的心态;而没有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对居住区外环境景观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设计。

2.4缺乏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

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为了求效率,有的设计师对设计不做深入细致的研究,通常找一些现成的方案稍加改动,便完事大吉,缺乏对寒地城市居住区外环境景观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利用,结果造成设计风格雷同、形式要素单一、可识别性差,设计未能充分反映寒地特色。

3寒地城市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原则

景观环境质量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设计环节。因为,没有高水平、高质量的设计,就不可能创造出舒适、宜人的景观环境。所以,我们从主要的设计环节入手,探索出适合寒地城市景观环境的原则和方法,以便提高设计质量。

3.1“人本”原则

居住区外环境景观设计中应始终坚定:环境的建构是服务于人、取悦于人。因此,在设计与营造居住区外环境时要时时以人为中心,要更多地体现对人的关怀,要对人的居住行为、心理变化有深层次的介入,从多层次关注人的情感和感受。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心理需求等。

3.2“生态”原则

居住区外环境景观设计的生态原则就是要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改善不良生态环境,居住区外环境与自然生态各要素应达到整体协调,两个整体的融合和相互渗透。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寒地城市的气候就决定了要发展适合当地气候的居住区外环境景观设计,而且居住区外环境景观设计在满足人类回归自然精神渴望的同时,不能忽视促进自然环境系统的平衡发展,从而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

3.3“文化”原则

由于寒地城市特有的气候特征,使得城市的面貌不可能似温暖、炎热城市那样四季如春、鸟语花香,许多寒地城市甚至有半年的时间处于树木凋零、景观萧瑟的状态。两种气候,两种文化。寒地城市四季分明,落叶植物有春花、夏叶、秋色、冬枝四种表情,冬季有冰灯和雪雕,这些都是南方温暖地带没有的特色景观。要充分发挥冰雪资源,突出冰雪文化、冰雪景观,将冰雪艺术引入居住区的环境设计中,使冰雪艺术成为寒地城市居住区外环境景观设计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4寒地城市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4.1创造“磁性”的住区景观环境

在寒地住区环境中,要创造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的景观环境,对居民聚有长久吸引力,就要在景观的标新、立异、求佳的设计上下功夫。标新:就是创新,不循规蹈矩,沿袭已有的景观模式,在理念、手法、表现方式上更新。立异:是求不同、求变化、求生长。要求住区别于炎热潮湿地区的景观环境,抓住寒地的特色,将“严寒”作为一种资源,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寒地文化。求佳:就是从整体上追求景观环境达上乘品质,结合寒地的气候特点,充分考虑冬季的防风保暖,夏季遮阴防晒的设计,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4.2构建具有丰富“活动支持”的住区景观环境

景观环境的建构不仅要吸引人,而且还要想办法能“留住”人。这样的环境才会有生命力。这个“留人”的办法是要设计出一系列具有“活动支持”的内容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使居民不但休憩、观赏、还能参与活动,愉悦身心。寒地城市冬季大约有半年的时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冬季的冰雪文化为创作素材。首先,冬季可以将住区夏季的水面景观改为滑冰场、滑雪场;住区内可以组织居民一同参与冰雕、雪雕的设计;用人工的花木替代枯萎、凋零的花草树木等等。

4.3“内化”高品质的外部景观环境

寒地城市的冬季,不同程度地会抑制着人们的出行活动。可以“内化”高品质的外部景观环境,建造大型的活动中心,将室外的环境搬入室内,为居民构建如春的活动场所。以此改变传统“猫冬”的习俗,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4.4物境、情境、意境的融糅

物境即景观功能层面上,保证居民最基本的使用要求。功能的设计要结合地形、地貌条件,考虑风俗、习惯、信仰、好恶,物境层次侧重物质技术表现力。情境是在物境功能层面基础上,将住区景观的文化内涵,通过空间环境、景观要素、设施尽致地外化,并提供能愉悦身心的场景,凝聚吸附力、归属感。情境重文化内涵、意义的升华。意境的表达是物质属性转化为精神世界的结果,是物境、情境及内心情感交融、碰撞的升华。是“天、地、人、神”的聚合,意境重“意”的体现,属最高层次境界。

5结语

希望通过本文的初步研究,能为改善寒地城市住区环境具有一点帮助,同时为今后的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建议,以便更好地针对寒地气候特点,为设计高质量的居住区外环境、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整体景观环境提供行之有效的设计对策。变寒地城市不利的气候因素为城市的地方特色,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城市设计策略篇9

关键词:生态;淡水河;景观设计

abstract:theurbanwaterfrontlandscapedesignismoreandmoreattentionhasbeenpaidtotheHuiyangtamsuiRiver(centralcitylots)LandscapeRegulationsexample,toexplorehowtheremediationoftheurbanpollutionofriversandriparianecologicalstrategyspacetocreate.Keywords:ecology;tamsuiRiver;landscapedesign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滨水区,意为水边、海滨、湖边,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不定期范围内的区域,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其特点是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作为城市与江、河、湖、海接壤的区域,它既是陆地边缘,也是水域边缘。在城市中具有自然山水的景观情趣和公共活动集中、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的特点,导向明确、渗透性强的空间特质,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公共空间〔1〕。淡水河发源于深圳市梧桐山北麓,全长95公里,是东江二级支流、西枝江一级支流,流经深圳、惠州两市多个工业发达城镇,并从惠阳中心城区内蜿蜒流过,处于未来惠阳中心城区惠澳与深惠城市发展轴上和惠州次区域景观格局中连接西部惠阳城区、中部生态涵养区和东部大亚湾滨海绿化区的生态景观主轴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淡水河水质日趋恶化,洪涝灾害频繁,河道景观功能薄弱,没有承担起塑造惠阳城市特色的作用。

为更好的解决淡水河的环境污染问题、充分发挥淡水河(中心城区地段)的生态景观价值,本文结合惠阳淡水河(中心城区地段)景观详细规划,探索中心城区地段河流如何合理整治,承担起塑造城市特色的作用。

1、整治理念

结合淡水河穿越惠阳中心城区的特点,提出“安全之河、生态之河、文化之河、经济之河”的整治理念。安全之河是前提,整治以满足惠阳城区及区域(下游西枝江及东江)防洪为前提目标,推进堤岸、堤坝建设及防洪断面改造。生态之河是根本,通过整治,打造“近水绿透”城市,形成“水清天蓝、绿树夹岸、鱼虾洄游、白鸟盘旋”的淡水河自然生态形象。文化之河是提升,按照淡水河不同区段特点,建设特色鲜明的滨河景观,赋予人们休闲空间,重塑地方滨水文化。经济之河是手段,重视城市经营,以河流整治提升沿岸土地价值,有计划地通过整合、盘活沿岸土地资源,为河流整治提供资金支持,提高整治推进效率。

2、整治目标

将淡水河打造成为集生态、文化、休憩、旅游、防洪等功能于一体,体现惠阳“山、水、城”生态城区特色风貌的重要景观带。

3、具体措施

3.1防洪治涝整治:采用50年一遇防洪标准,针对暴涨暴落的洪水特性及河道空间不足的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防洪堤线位和断面形式。沿线除洋纳左岸等地势较高地段外,均修建堤防抵御洪水;对与规划防洪堤存在冲突的用地,通过置换或改造腾挪防洪空间;在洋纳灵湖、城北、城南处拓宽河道断面,规划湿地公园作为滞洪区,减小洪水暴涨引发的洪涝危害。

3.2水环境治理:保持河流沿岸主要山体、湿地和河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平衡。新建白云坑、秋长、三和污水处理厂、扩建惠阳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河道沿线截污管网工程、尾水回用及补给工程、河道清淤工程及污染河水净化与生态修复工程,从河外及河内污染两方面进行水体治理,净化河水,使淡水河水质由劣Ⅴ达到Ⅲ标准。利用洋纳灵湖、城北、城南三个湿地系统,建设生态治污设施,并结合土堤建设,修复沿岸植被,提高河流自净能力,改善枯水期内的河流水质。

3.3景观与宜居空间塑造:将淡水河两岸50米、淡澳河两岸30米区域作为滨河绿地设计区域,沿线形成连续性与通透性的景观廊道,为居民提供公园、亲水休闲空间等公共场所。防洪堤的设置除联想集团处、老城区中段以及高尔夫球场段为石堤外,其余地段均采用土堤,在防洪堤与水面之间建设滨水游憩休闲带,消除堤岸建设对亲水性、休闲活动的影响及对视线的阻隔,在重要的景观休闲节点防洪堤尽量后移。

4、总体布局

规划从滨水区域与腹地之间的关系、沿河各区段自身特征、城市历史文化品位及打造城市品牌四个方面考虑,打造淡水河景观带四区段、八景”的总体风貌结构,“四区段”为三和工业文明展示区段、洋纳自然生态保育区段、淡水老城风貌更新区段和河南体育休闲度假主题区段,形成城北公园、创业广场、城市氧吧、湿地公园、中心公园、祖庙圣地、体育公园、城南公园的淡水新八景。

4.1展示工业文明、气质与形象的三和区段

秉承“工业文明、现代科技、亲水近水”的设计理念,围绕“昔日工业名区、今朝科技先锋”的设计主题,形成自然生态段、工业文明段、娱乐人文段和竹园怡情段等“四段、三景”的结构。

自然生态段位于惠阳的北大门。规划保留现状自然形态,以湿地花田、城雕为景观元素,塑造门户景观。

工业文明段位于三和区段的中部,两侧分布有联想集团等大型工企业,规划根据两侧风貌特点,尊重现状建设距离河岸较近的现实,以工业文明发展史为主题,采用石堤形式,堤内设置工业景观雕塑、小品、工业文化展示墙和亲水平台。对三和广场进行适当改造,结合滨河绿带设计,充分体现经济开发区创业的激情与活力。

娱乐人文段周边为滨水居住区,景观设计适应周围居民的需求,沿河岸布置健身广场、河滩草地、林荫道、叠石景观墙等。

竹园怡情段是惠南大道与淡水河最贴近的地方,现状已形成了竹林和湿地相互交融的景观。设计强调自然生态的特点,仅修建竹林栈道、休闲步道等设施,不留过多人工化痕迹,形成三和区段的重要景观节点。

4.2承载自然风光与度假休闲功能的洋纳区段

洋纳区段将围绕森林公园的建设,打造以山水景观、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滨水区,塑造山水相依的自然景观。总体形成“两段、两景”的结构。

绿野仙踪段采用疏林草地,中间配置自然石材铺装绿荫小道的设计手法,营造纯生态的休闲景观。

水月华市段结合周边居住区的建设,形成一个具有浓郁生活氛围的滨水岸线。利用右岸现状面积约20公顷的鱼塘,规划建设成为一个生态湿地公园,成为鸟类、鱼类、微生物栖息的场所。

4.3城市历史文化、水滨生活拾忆的老城区段

围绕“探寻文化根源、重塑老城活力”的设计主题,遵循“历史文脉、文化底蕴、商业价值”的设计理念,依据河流两侧功能布局,形成“二心、三区”的结构。

中心公园区位于淡水河与淡澳河交汇处,是视觉景观中心,以“思古茗香”为主题,构筑淡水阁,展现岭南园林景观风貌、体验历史风情。

时尚休闲街区由临水传统民居改建而成,保护和修缮淡水祖庙,将历史风貌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构成集特色美食、购物、娱乐与时尚生活于一体的滨水休闲区,是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的集中展示场所。

现代滨水生活区为新阳城居民区提供优良的滨水公共空间,营造适应开展丰富多彩滨水游憩活动的环境氛围,成为一个“宜居”的亲水区域。

4.4彰显新区风貌与休闲生活的河南区段

围绕“彰显新区风貌、弘扬运动精神”的设计主题,遵循“时代感、凝聚感、运动感”的设计理念,根据河流两侧用地功能,河南区段形成“两段、两景”的总体结构。

体育人文段结合周边高品质居住区的开发,创造时尚的滨河活动空间。现已建成的体育公园建设标准高,结合文化公园的建设,成为淡水河沿线重要的景观节点。

湿地风光段位于深惠高速与深汕高速交汇处,是惠阳的南大门,现状水田、鱼塘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片优美的湿地风光。规划对现状的水系、本土植物加以保护,创造原生态景观,建设一个集湿地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湿地公园。

〔1〕潘宏图。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生态策略研究—以内江市为例.西南交通大学.

城市设计策略篇10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历史风貌;保护与控制;利用与再造

abstract:thehistoryandcultureistheprecipitationoftheurbandevelopmentandthecitysolidifiedmemory.thispapertakethepurposetoprotectandpassonlocalhistoryandculture,taketheeffectiveprotection,rationaluseoftheurbandesignprinciple,historicpreservationstrategiesandhistoricalprotectionmethodsdiscussed.Keywords:historicalandculturalprotection;historicalstyle;protectionandcontrol;useandrecycl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城市发展自从城市产生一刻就不断演化和发展。这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空间格局和形态,产业、城市生活形成了城市历史文化,凝固成为城市记忆。保护好历史传统文化、城市历史景观风貌,维持历史的延续,是人类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传输文明的桥梁。也正因为如此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成为了可能和必要。

文章从城市设计角度探讨历史文化保护,对促进城市更新,传承城市传统文化,发展地域文化,重塑城市文化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原则,对城市设计中历史保护的保护策略和保护方法进行探讨。

2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近几十年来国内城市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大规模更新建设和向城郊不断扩展,旧有街区的推到重来,追求现代化城市建设,造成了城市结构的雷同,城市失去了传统特色。城市旧有肌理和城市空间特色丧失明显,历史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破坏,传统文化不能很好传承。

历史文化保护过程中凸显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矛盾,特别在历史街区的市民、村民反映最为激烈,历史文物、历史街区的保护限制了他们发展成为其他城市功能的机会。在利益的驱动下,历史街区不断遭受破坏。现实反映出来的是城市历史建筑年久失修,缺乏管理,不断被拆除重建;历史街区慢慢蚕食,周边新建建筑的高度、强度、建筑形式和布局与传统建筑不协调,传统城市整体风貌逐步丧失。

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发展冲击着人们生活习惯,破坏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延续,大量优秀民风、民俗、民间工艺正面临失传,人们对历史文化藐视,保护意识淡薄,加剧传统文化的没落。种种问题正困扰着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3保护目标

如今,以保护和传承地方历史文化作为目的的历史文化保护已经达成人们共识。特别是面对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矛盾,坚持有利文化保护为处理前提,放弃过往以破坏历史文化作为发展代价的道路。

保护历史文化的城市设计是以尊重地方城市,历史和尊重地方人文特色为前提,更注重市民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做到保护城市生活记忆,维护地方特色,传承地方文化。从宏观的策略出发,准确的分析、评价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城市的景观风貌特征,发掘、提升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地方民俗,并最终指导下一层级的规划设计。

4保护策略

城市设计角度是从城市整体风貌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和场所记忆和精神保护出发,探讨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策略。

4.1建立历史文化保护框架,完善分级保护体系

梳理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方面分析,建立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框架。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结合地方历史文化保护条例,城市设计中将历史文化划分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近代优秀历史建筑――传统街道――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等五个层级,便于分级保护与管理。从文献资料显示,主要包括古文化遗迹、古墓葬、古建筑、近代重要史迹、石刻和构筑物、近代优秀建筑、近代工业遗迹、传统街道、特色街区、特色建筑群、名村、名镇、传统特色历史风貌区等等。作为人文特色重点非物质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和民间工艺,民俗文化包括饮食文化、礼仪文化、节庆文化、地方风俗。民间工艺包括各类型的表演艺术、艺术文化、传统手工艺等等。从城市设计角度中对保护框架和保护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整体把握,选择合适地方历史特点框架,便于分层级保护和管理。

历史文化保护框架示意图

4.2挖掘文化价值,提升城市活力

分析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要素、内涵、建筑形式等方面,对地方文化进行梳理分类,分析地区文化载体,提炼出鲜明区域特质、元素和核心文化价值。例如济南城市中的齐鲁传统文化、泉城水文化特质,广州的岭南传统文化、传统商埠文化、近代工业遗产文化等都是详述各自城市悠久历史和核心文化价值。

新元素的注入为城市提供新兴活力。城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在原有历史环境的基础上,不断的注入新兴元素和活力,才能促进文化的持续发展。文章认为可以通过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产业的结合两种思路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文化发展。

4.2.1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发展地方文化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历史文化人们生活是长期沉淀下来的生活观念和生活形式,而旅游本质是一种感受异地文化的活动,而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没有吸引力的。只有当两者寻找结合点,才能充分发挥地方历史文化价值,促进当地旅游。

发展独特文化旅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含了四种类型。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游;举办活动,以民风、民俗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游;以历史、自然环境为代表的人文风光游。可以促进当地文化传播,宣传城市文化形象。

4.2.2文化与产业相结合,发展文化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感受历史文化环境被看成为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方式,从而使之具备较高商业利用价值。产业的引入,为片区注入新生活力,推动了历史文化发展。因此,文化与产业结合被视为推动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目前常用的形式包括特色商业街和创意文化产业这两大类型。

特色商业街(区)――以传统历史街区和街道为基础,保留具有传统老字号商铺、独具地方风情的打造特色商业街,以这种独有地方风情、特色建筑文化、传统街巷空间、市民生活文化成为人们购物和旅游的去处。

创意文化产业――目前流行的对工业遗产的一种方式。通过转型改造,在保留工业建筑原貌的基础上,将文化融入科技和资本要素,改造成为集文化创意、展览、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创意园区。

5保护方法

文章通过详述历史文化保护的调查与范围划定、协调与控制、利用与再造这几方面,分析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

5.1调查与划定

首先对地方城市环境与空间的调查研究是历史保护的基础工作,包括保护主体资料收集和调查。资料收集,主要为历史文献的查阅并与有关文化部门的对接,了解包括保护对象建筑历史、形成原因乃至使用方式习俗、生活模式等。调查包括对历史建筑主体、建筑群体布局、与周边街道的衔接、与周边地区关系等五个层次调查分析。

其次确定保护对象,城市设计中保护主体不仅局限于文保单位,可以适当放宽至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近代优秀工业建筑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划定保护主体历史建筑、近代优秀工业建筑、文保单位、历史保护区(历史街区)、城市特色风貌区的范围。

5.2保护与控制

在确定保护对象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对保护对象对策,目前常用的策略包括冻结保护、原址复古保护和拆除异地重建等方式。冻结保护,是指保护对象属于不可重复的历史文物,适合原貌保护,维护好现状情况。原址复古保护,是针对于对象具有较高历史价值,但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需要进行修复保护,一般采用“修旧如旧”思路。拆除异地重建,对于受损程度严重,保护价值有限的历史建筑,采用现状拆除,选择合适位置重建。例如,城市更新中旧村破旧的祠堂改造。

历史文化的保护除了对保护对象本体保护外,还必须跳出保护对象本体,研究其对周边的影响范围,与有机协调理想城市形态的关系。通过历史环境、视线走廊、建筑风貌、街道尺度、公共空间等方面对保护对象周边进行协调控制。

根据实际情况,划定保护对象的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体量、形式、材料、色彩等均应与保护对象的保护要素相协调,建设活动不得对对象造成干扰。对已经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应制定相关的措施进行纠正。环境协调区内的水体、绿地等自然环境要素必须严格加以保护。环境协调区内宜保持原有的街区尺度和肌理。保持地区原有的特色与风格,使保护区周边环境风貌协调。

而城市设计中针对传统风貌区的保护与控制,需要从保护城市总体特色出发,选择风貌区保护范围,从城市整体角度考虑分配好老城区、风貌区的自然发展和新区建设的关系。城市传统空间结构和形态的保护包括风貌区天际轮廓线、城市肌理的控制。

另一方面通过管理机制进行控制,例如周边地块功能控制,土地利用的高度、强度、绿地率、建筑退线等控制。并通过制定控规地块导则、城市设计地块图则等便于图划管理。如此,通过多方面措施保证城市特色风貌、空间形态得以保护与实施。

5.3利用与再造

“再创造、再开发、再利用”是历史文化保护的另一个层面,也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充分历史文化的利用与文脉再创造,更好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方能促使历史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文化保护利用,从国内外实践研究来看,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主要是针对不同保护对象,保护对象要求层次和对象利用的可能性,因地制宜,并创造性的发挥其场所精神。文化保护利用主要包括展示和功能置换再利用、空间再造等方式。其中历史文物作为不可再生性,以完整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作为前提条件,修复原貌作为文化展示利用为主。而历史建筑、近代工业建筑,例如旧有工厂、传统民居作为特殊的文化遗产,它们曾是前工业时代的历史见证,是传统生活的记忆,也是城镇发展的记忆。体现着整个社会的时代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文化等等,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城市设计需从其存在形式蕴含文化内涵出发,改造发展成为符合新形势下的功能。

历史建筑、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利用方式包括主题博物馆、遗址公园、购物旅游中心、创意园区开发等方式。主题博物馆,包括以博物馆形式展示工艺生产过程,还原工业的真实性和历史感。例如我国青岛市的青岛啤酒博物馆,红砖厂中展示百年啤酒生产历史。也有展示地方民情风俗、人文历史的民俗博物馆等。遗址公园,将工业遗址改造为公共休憩空间,例如广东中山岐江公园造船厂的改造。旅游购物中心,将旧厂房改造为购物中心,配置各种休闲功能。创意园,目前国内最为流行的改造利用模式,融合创意、科技、文化创造文化创意社区。例如广州tit创意园、北京78街区等。

6结语

历史文化的保护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秉着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围绕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再创造”思路,发掘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才能使城市文化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蔡云楠彭涛等.“三旧”改造背景下的广州历史文化保护策略[J].南方建筑,2011.2:60-62

[2]齐冬晖.城市设计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策略探索――以太原市浑源会馆历史片区规划设计为例[J].中国勘察设计2010(11):45-48

[3]董世永李骐莉.浅谈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J].重庆建筑,2012:40-42

[4]王霖张苒李慧蓉.城市设计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策略与设计手法探索――以广州白鹅潭地区城市设计为例[J].规划师,2010(7):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