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十篇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十篇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6:5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发展使命核心要素基本要素逻辑走向

[作者简介]陈炳和(1958-),男,江苏金坛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化学工程、高职教育研究;曹叔亮(1978-),男,内蒙古察右后旗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区域高职教育研究。(江苏常州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1JG002)和2011年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与实现途径研究”(项目编号:CDGZ20110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25-02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命题,承载着高职院校的存在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教育宗旨。因此,如何搞好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乃至整个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逻辑基点。我们必须从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厘清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逻辑关系、建设使命、系统要素,以及建设主体、内容与途径。从理论上讲,“为什么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根本性价值定位问题;“谁来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体性选择问题;“建设什么”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素的进一步细化问题;“怎么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策略选择问题。上述四个问题共同组成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逻辑体系,缺一不可。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发展使命

经过十年的规模迅速扩张,高职院校已经奠定了良好的量变基础,内涵建设作为质变的表现形式理应提到日程上来。而且,内涵建设是规模扩张的必然要求与最终结果,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交织,互有长短。从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来看,内涵建设逐渐占到主导地位,过快的规模扩张已经告一段落。内涵建设的自身发展逻辑要求必须承担起高职院校的发展使命。

1.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使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所有涉及的系统要素都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密切关系,因此,内涵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职能来说是一项全面办学能力的系统提升。新时期的高职院校要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的教育责任,就必须加强内涵建设。

2.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使命。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更加倾向于直接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这也是高职教育面向社会、贴近社会、服务社会办学方针的直接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更加重视服务社会的职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利于教学能力与科技开发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管理、发展与创新提供高效、便捷、质优的服务。

3.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使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持久性的工程。在当前招生与就业的严峻形势下,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每个学校眼前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内涵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对策,是高职院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

4.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使命。高职院校办学上层次、上台阶、上水平,就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同行之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核心竞争力充分现在高职院校自身的内涵建设上。①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系统工程,也是分阶段、有重点的工程,经过多阶段、多层次、多方面的建设,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提升。

5.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使命。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的具体实践者,其办学质量的总和体现着高职教育的质量,而办学质量的最终依托就是内涵建设的成功与否。成功的内涵建设必然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进而推动整个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与吸引力自然会更上一个层次。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构成要素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本身也具有内涵与要素等相关系统性特征,通过系统要素来体现的。但是,不同的专家学者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认识角度与理解层次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界定方面,不同学者分别认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并且围绕各自的核心阐述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理念、体系、观点、方法与措施等。综合各种观点并结合办学实践,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办学质量与效益,所有办学行为都必须围绕这两个要素来进行;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特色、校企合作、教育资源、管理体制等是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是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外在体现。

1.核心要素。办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生命线,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②办学质量是办学效益的前提与基础,是影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办学效益可分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高职院校得以存活的必要条件,社会效益是高职院校发展公益事业的价值所在,二者共同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奠定经济伦理基础。

2.基本要素。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涉及的基本要素很多,不同发展时期不同院校有不同的需要与认识。我们认为以下几个要素是具有普遍性的: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核心;课程改革是内涵建设的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关键;办学特色是内涵建设的导向;校企合作是内涵建设的方式;教学资源与管理体制是内涵建设的保障。专业建设无疑是高职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③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基石,是内涵建设的基本工作。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水平是内涵建设成败的主观要素。办学特色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战略发展问题,是内涵建设的大方向。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提高内涵建设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学资源与管理体制保障内涵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逻辑走向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必须回答以下四个问题:为什么建设(建设意义)、谁来建设(建设主体)、建设什么(建设内容)、怎么建设(建设途径),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内在逻辑体系。第一个问题已经在前文论述过,接下来重点探讨余下的三个问题。

1.建设主体。按照开放办学的思想,高职院校应尽量避免单打独斗的建设思维,把学校本位模式、企业本位模式与社会本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内涵建设的目标。事实上,内涵建设的多元主体除了自身外,还应该包括政府、企业、行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在高职院校内部,内涵建设的主体还分为集体主体与个体主体:集体主体包括学校、职能部门、院系、班级以及各种非正式组织等,个体主体包括学校领导、专任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等。在以往的改革中,大多采取自上而下、以集体为主的模式,容易忽视个体主体的主观需要与自发动力,因而适当采取自下而上、以个体为主的模式有时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建设内容。一般而言,内涵建设的内容是内涵建设基本要素的分解与细化。核心要素通过基本要素来体现,基本要素则进一步通过若干项目或单元表现出来。例如,专业建设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条件、专任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若干个子项目组成;课程改革至少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环节。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基本要素分化为具体的建设内容时,经常会有交叉或重叠,需要根据情况加以协调,明确主次先后。

3.建设途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应该根据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社会用人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与实际条件来选择建设途径。需要说明的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途径很多,我们重点选取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应按照区域发展的需要与市场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围绕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设置课程体系,根据不同专业与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策略。按照专业发展的要求建设标准配备的师资队伍,同时做到专兼职教师比例的恰当合理。(2)课程改革。职业课程开发应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属性。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依据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相结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思想,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建设,实现课程结构、数量、质量的全面提升。(3)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应坚持自主办学的区域特色、行业特色、校本特色,紧密贴近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发扬区域特色。同时,高职院校紧密依托行业办学,发扬行业特色可以为学校带来更多的行业支持。高职院校深入挖掘学校发展中的自我积累,可以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带来更多的深厚底蕴。(4)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大力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甚至于向“三双型”(双师、双证、双语)④师资队伍迈进。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实现专兼职教师结合制度。培养或引进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良性发展机制。完善师资管理制度,改进教师工作业绩考评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5)校企合作。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建专业、开发课程、共享师资、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已经成为众多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加办学效益的共同选择。从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将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主流模式之一。(6)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一般分为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这里主要讨论硬件建设问题。高职院校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依据正常办学的标准条件按质按量地保证办学条件的到位,以保障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有序、高效地开展。尤其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应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生均标准进行配置和设计,制定严格的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7)管理体制。传统的科层体制在现代高职院校的管理中日益乏力,与此同时,管理效率的低下对教学改革、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产生了掣肘效应。以制定章程为契机,建设现代高职院校制度,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管理途径。在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理念指导下,厘清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边界,调整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结构,重新设置职能机构及其工作职责。重点建设好学校董事会制度、专业理事会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教学委员会制度、职称评审委员会制度等关系到高职院校体制机制改革的根本性制度,势在必行。

[注释]

①周成霞.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内涵建设[J].黑河学刊,2009(3):115.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历史演进;要素构成;发展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4-0034-06

一、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历史演进

所谓内涵发展,是指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资源和动力的发展模式,在发展形态上,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是其主要表现,如规模适度、质量提升、实力增强、结构协调及水平提高等。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高校并未充分重视内涵建设,教育部的一些重要文件也未出现“内涵建设”的字样。2006年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加强素质教育,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和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等。文件中虽然并没有提及内涵建设的概念,但已明确高职教育必须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把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与发展的重点。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首次明确使用“内涵建设”一词。《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连续三次提及“内涵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立足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内涵建设从2007年开始逐步成为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侧重点。

高职教育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90年代的扩张之后,高职教育在规模上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从量到质的发展已成为高职教育提升办学水平的必然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要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教育部2010年在杭州召开的高职教育全国性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十年高职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实现内涵建设的历史性跨越。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发展重心应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注重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效的内涵建设上来。

如果说“十一五”期间高职教育是以规模为主、兼顾内涵发展的话,那么“十二五”期间高职教育是以内涵为主、兼顾规模发展,今后将由规模发展逐步过渡到向内涵发展转变。高职院校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及时调整思路,从规模数量扩张尽快转向办学质量提高,走以内涵式发展为标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概念及必然性

(一)内涵与外延

在逻辑学上,“内涵”与“外延”是相对范畴,原指概念的两种基本属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概念的内涵指的是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而概念的外延指的是事物所指对象的范围。在高职教育实践中,外延指学校的办学规模、条件、设施等“硬件”,是显性指标,内涵建设则更关注办学的质量,要求在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软件”上提高。

学校外延的不断扩展,如学生人数的增多、投资力度的加大、校园面积的扩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是学校发展的外在表现,也体现学校竞争力的增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更关注学校的长远发展、特色发展及创新发展,是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反映和物化,是在一定的办学理念下形成的。但外延发展需要内涵建设的匹配,如果只注重外延发展而不注重内涵建设,有可能使学校的发展步入文化缺失、人才培养质量低下的恶性循环,最终会威胁到学校的生存。因此,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应注重外延拓展与内涵充实的结合,使办学规模扩张与教学质量提高相得益彰。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然性

高职教育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已经成功完成了外延扩张过程,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市至少有一所高职院校。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不少高职院校在办学中也暴露出办学思路模糊、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专业设置随意性大、学生实践能力差等问题。因此,从扩大规模转到注重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中涉及各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综合来看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密切关系。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存之本,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赢得社会声誉,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内涵建设,促进高职教育办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2.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助于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这也是高职院校办学宗旨和方针的体现。要实现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就必须注重教学能力和科技开发,注重教学管理和文化建设等全方位因素,这些正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加快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将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管理和发展创新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3.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使命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出现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就业形势堪忧。为缓解“用工荒”,同时也为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职院校亟需加强内涵建设,这既是它的使命,也是它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前招生与就业的严峻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战略性的工程,是高职院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

4.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高职院校起步时间较短,处于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如果定位不明确,核心竞争力不强,就有可能被淘汰,同时对每所高职院校而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办学内涵,经过多层次、分阶段、全方面的建设,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

5.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

作为高职教育的实践者,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不仅影响高职院校本身,也体现着高职教育的质量,而办学质量提高决定于内涵建设的成功与否。成功、高效的内涵建设必然会改善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进而带动整个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吸引力与社会影响力也会由此迈上新的台阶。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框架构成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体体现在系统要素上。不同的专家学者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着认识、理解角度及层次的差异。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界定方面,有的学者认为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改革是内涵建设的核心,还有人认为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并且围绕各自的核心要素阐述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理念、体系以及建设方法与措施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和大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纵深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全方位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加快,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显出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阐述了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必要性及要素构成,再结合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高职教育的发展实际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由四类要素构成,即核心要素、基本要素、提升要素及保障要素,这四类要素构成中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指标体系。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有关文件中都明确要求,教育发展观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任务;鼓励学校注重内涵建设,塑造名师、培育英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高校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从人才培养来看,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端专门人才、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因此,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办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生命线,是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基础与前提,是影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

内涵是事物内部隐藏的实质,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内涵建设也是高职院校的灵魂工程。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五年一次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在评估过程中要将“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职业素质养成、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顶岗实习落实情况等内容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这些内容实际上就是内涵建设所反映的精髓。只有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注重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和发展方式转变、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满足人民大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

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要面向区域产业,要适应和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明确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构建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的专业发展格局,建立起以专业为纽带的产学研结合机制。要从市场的多元需要和学校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和存在空间。

此外,信息化建设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拓展新视野,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职教育建设质上的突破和改变。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大致可以概括为:“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职业素质养成、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信息化水平等。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提升要素

高职院校毕业生大多数将走向社会,走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就业是评价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但需要注意的是,除就业外,也有一部分学生希望能够继续深造,追求更高的学历和学位。因此,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升学对接、完善的升学对接渠道和较高的升学对接成效将是评价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构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指标时也应考虑在内,可以将其归结为内涵建设的提升要素。

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可以发现加强国际合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期许。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扩大国际影响。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形式各异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以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要通过建立中外大学间的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和教师互派机制,吸引境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学或研究项目、机构等;要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做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应注意的事项

内涵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依据发展阶段的奋斗目标,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行政和专任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高职院校要把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与长期工作,并着重处理好以下注意事项。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应符合区域发展水平

高职教育服务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区域产业发展水平需要不同的高职教育培育适应的人才,并且不同的产业发展门类和区域文化、经济背景的不同需要不同形式和不同功能的高职教育。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当地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合理地对内涵建设进行调整,突出特色,强调重点。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长期性

现代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复杂性决定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必然是长期的。目前,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技能人才紧缺,一方面大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对口率较低的状态并存。现代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既要求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又要求有现代拼搏精神;既要求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又要求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是人才培养综合、全面的要求,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比较困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需要在成长机制、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等方面建立一套严谨科学的制度,而制度建设必然是长期性的工作。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质是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所有高职院校都达到了内涵建设的高级阶段,自然而然会形成中国高职教育的特色文化,使高职教育被全社会所认同,全社会重视技能。因此,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实质是一种文化建设,要通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实践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使高职教育深入人心,扩大其社会影响,这是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正由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任务必然是十分艰巨的,既不能采取同一样板、同一模式,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更不能忽略不同区域、不同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必须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依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去建设。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从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入手,以人才培养及输出质量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推动中国高职教育大胆创新,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挥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象成,王红彬.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5-37.

[2]刘延隆.校企合作对高职院系内涵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6):24-27.

[3]卢俊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路径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0):138-140.

[4]王冲,刘锦翠.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职教通讯,2014(32):42-45.

[5]孙谅.高职院校亟需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J].新西部(理论版),2014(23):36-39.

[6]陈洪连.新形势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策略建构[J].职教论坛,2013(36):43-44.

[7]尹曦,杨放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9):15-16.

[8]钟秉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71-76.

[9]王勇.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1):45-47.

theHistoricalevolutionandmeasurementof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ofConnotationConstruction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LiFu

(wuxiinstituteofCommerce,wuxiJiangsu214153,China)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篇3

1.必须切实转变发展观念。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以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理念、以社会评价和人民满意为标准的理念、以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根本追求的理念,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培育特色、坚持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2.必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要立标准,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质量标准体系,坚持“三个符合”,即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符合社会人才的需求、符合学校的实际,形成人人重视质量、关心质量、监督质量的强大氛围。3.必须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创新人格的塑造、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必须把师资队伍作为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师德为先,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引领学生;坚持教学为要,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坚持科研为基,将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坚持科研、教研、教学相结合。5.必须把办学特色作为发展主线。办学特色不仅是“人无我有”,更重要的是“人有我优”和“人优我新”。特色就是水平,就是质量,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主线。6.必须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学科建设的状态体现了高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依据国家战略需求,2012年教育部修订实施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坚持内涵式发展,就必须把学科建设置于国家战略需求之中去准确把握,置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景之中去考量。7.必须把产学研结合作为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高校功能从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延伸,高等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特别是公安本科院校担负的特殊使命,更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服务公安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建设。

二、公安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给党建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一)引领能力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科学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期、破除矛盾问题的攻坚期,公安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任务繁重。同时,随着依法治国方略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群众法治观念不断增强,公安工作面临许多过去从未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公安本科教育紧密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警务理论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加强民警教育训练,深入推动内涵式发展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引领学校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争取主动、率先发展,对党的领导职能、领导原则、领导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二)破解难题的挑战公安院校与其他高等教育共同经历了“大扩招”、“大建设”、“大提高”等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在促进了公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内涵建设不足、教学水平不高、办学规模较大、多校区办学、经费保障不足、基建债务过重、毕业生就业压力明显等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凝聚共识,汇集力量,破解难题,全面突围,以党建工作促进内涵式发展。(三)自身建设的挑战公安本科院校一般都经历了中专、大专和本科院校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教育规律认识的深化,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学校党建工作的方针、目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学校党的先进性、执政能力和群众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加强党建工作推动公安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热爱学生、热爱一切学生、热爱学生的一切”,“办学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不断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与氛围。(二)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要结合国情、省情、院情,充分考虑到区域环境、资源禀赋、社会需求、办学成果及学校自身优势,深入系统地开展各项工作的专题研究,准确、科学、合理地规划未来发展,形成整体推进、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三)坚持转型发展的原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摆在了高等教育发展任务的首位。在服务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优势、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公安本科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四)坚持遵循规律的原则只有切实遵循发展趋势的规律、发展动力的规律、发展策略的规律、发展条件的规律,发挥市场和计划两个优势,挖掘校内和校外两个资源,协调争取公安本科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两个政策的支持,才能实现学校的全方位科学发展。

四、以党建工作引领公安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对策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篇4

关键词:实证研究;内涵建设;模型构建

作者简介:赵刘(1980-),男,安徽凤阳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编号:14YJa880084),主持人:杨建新;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联合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9-0021-04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与质量水平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从发展规模上看,我国专科高职院校已占整个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从发展质量上看,高职院校开始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经由内涵式发展实现质量提升是高职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当今生源减少,高校招生与就业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通过内涵发展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学术界在理论层面对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已有的研究着重从教育宏观改革的层面,以及教育质量本位角度分析了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并对内涵式发展的对策和路径进行了论述。一是关于内涵发展的概念方面。所谓内涵,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决定了事物的规定性。内涵建设是以质量提高为核心的增长模式,是一种与传统的重视数量、重视外在效益的外延式建设不同的新的建设思路[1]。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根本是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然后才有作为体系的属性[2]。二是关于内涵建设的具体建设内容方面。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涉及多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也有的认为搞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必须抓好专业建设、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办学特色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4]。还有的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办学质量与效益,涉及的基本内容是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特色、校企合作、教育资源、管理体制等[5]。三是关于内涵建设的方式与路径研究。高职院校内涵的提升需要紧跟经济发展彰显目标特色、深化校企合作培育专业特色、专兼一体锤炼教师特色、引进企业文化打造文化特色[6]。也有的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在加强学校教学力建设,如教学理论研究与应用能力、教师的教学力、学生的学习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等[7]。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路径上需要坚持学生导向、教师导向、企业导向和社会导向[8]。还有的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路径选择应从宏观战略、内部管理体制、大学精神、办学特色、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等六个方面着手,进而通过内涵建设体系指标化,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2]。

可以看出,关于内涵建设的相关研究逐渐深化。但是从研究方法看来,大多采用宏观理论研究,较少实证研究和微观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涵建设涉及高职教育的巨系统,学界可以提出很多种开展内涵建设的指标体系或路径。但是在科学性方面,这种指标能否得到实践印证则是存在疑问的。尤其是各相关指标在内涵建设中的权重如何,在办学条件限制下到底应该优先开展哪些方面建设从而提升内涵水平,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清晰的回答。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希望对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研究进行一定探索。

二、研究方法和设计

本研究基于以下思考:(1)对于内涵建设的特征体系应该得到高职教育专家和一线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认可;(2)内涵建设的相关体系与模型应该可以通过实证调查得到印证和检验;(3)内涵建设的相关体系应该科学合理。由此,本研究采取的是专家咨询与高职教育一线工作者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的数据处理则采用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探讨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但对可观测变量的变化起支配作用的潜在因子的统计分析方法[9]。通过对多种影响因素的统计和降维来达到探索少数几种公共影响因子,来反映大部分变量信息的方法,并通过根据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来求解因子的重要程度。数据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

(一)总体研究流程设计说明

首先,通过专家访谈法召开关于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相关调研,构建内涵建设特征库,为问卷调查奠定基础。其次,通过对某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邀请高职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对内涵建设特征因子进行评分,问卷采用李克特7点式量表的形式,特征因子评价重要性由得分1―7反映出来。最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降维,明晰涉及内涵建设的重要因子,并最终构建内涵建设理论模型。

(二)专家访谈的设计说明

为了建立实证研究的特征库,邀请了8位国内从事高职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首先就内涵建设的概念、体系等理论内容进行探讨,基本确定了从学校办学愿景、学校专业建设、学校师资建设、教学组织与实施、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校园文化建设六大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德尔菲法来讨论确定内涵建设具体特征因子,要求所提因子既符合前述指标体系范围要求,同时内涵概念相对清晰且具有一定独立性。经过三轮调查探讨,基本确定30项内涵建设应该具备的特征因子。在后来的问卷预调查过程中,由于受访者没有对特征因子提出需要增补的其他项目,因此将上面30项因子作为调查的基础,并编号为X1-X30,详见表1。

(三)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问卷设计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受访者的个人基础信息以及对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感性认识;二是受访者对内涵建设特征指标的重要性评价,采用李克特7点式量表。项目组于2015年5-6月对某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与专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85份,回收262份,其中有效问卷248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1.9%,回收有效率达到94.7%。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

通过Kmo(Kaiser-meyer-olkin)和Bartlett’stest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Kmo为值0.896,非常接近0.9的最优值。同时,Bartlett’stest的显著性程度Sig.=0.000,说明该项因子检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二)公因子提取

随后,笔者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内涵建设的主要因子,并利用正交旋转法来解释所得到的内涵建设因子。通过总方差解释表(见表3)可知,前6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因此,选择6个因子作为主因子就能够包含原始变量63.474%以上的信息。

extractionmethod: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

根据成分提取矩阵的结果,可以得到上述6个内涵建设因子的表达式,其中F1为:

F1=0.724*X1+0.711*X2+0.696*X3+0.679*X4+0.674*X5+0.67*X6+0.665*X7+0.662*X8+0.639*X9+0.636*X10+0.63*X11+0.597*X12+0.579*X13+0.574*X14+0.574*X15+0.558*X16+0.536*X17+0.531*X18+0.529*X19+0.526*X20+0.526*X21+0.525*X22+0.522*X23+0.498*X24+0.498*X25+0.479*X26+0.431*X27+0.435*X28+0.513*X29+0.501*X30(1)

其余5个因子的表达式与F1类似,就不一一例举了。

(三)模型构建与因子解释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水平则以主因子的贡献率作为权重来进行计算,因此根据表3,内涵建设水平模型可以表达为:

C=0.14178*F1+0.11688*F2+0.10078*F3+0.09989*F4+0.089*F5+0.0864*F6(2)

为进一步对上述6个因子进行解释,笔者采用正交旋转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表4。一般认为绝对值至少大于0.3的因子负载是显著的。因此表4中仅保留绝对值大于0.4的以利于清晰地进行甄选。通过表4可知:

因子F1主要包括:教师学历层次、教师职称层次、教师科研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教学管理、社会培训与服务能力。因此,可以将因子1主要解释为师资层次。

因子F2主要包括:明晰办学思路、理清办学目标、更新办学理念、准确办学定位、凝练专业特色、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因此,可以将因子2解释为办学特色。

因子F3主要包括:培训教师实践技能、教师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因此,可以将F3解释为教学水平。

因子F4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学生课外学习投入、行政管理效率、学校文化品牌。因此,可以将F4解释为校园文化。

因子F5主要包括:先进实训设施、教学内容符合企业实际、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学生学习参与度。因此,可以将F5解释为硬件设施。

因子F6主要包括:完善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组织模式方法。因此,可以将F6解释为人才培养模式。

至此,笔者初步建立了高职教育内涵建设评价体系,该内涵建设评价体系由6个分项组成,分别为:师资层次、办学特色、教学水平、校园文化、硬件设施、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设的分项水平可以由公式(1)系列进行计算,学校内涵建设总体水平可以由公式(2)进行计算。

四、结论与建议

1.根据因子分析法数学模型的意义,因子载荷分析模型提取出的6项因子的影响力排序由大到小为师资层次、办学特色、教学水平、校园文化、硬件设施、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的内涵建设特征指标与专家访谈提出的指标体系总体上较为吻合,因此可将该研究结果看作对前期理论指标研究的一种印证和丰富。同时该模型又从定量角度明确了影响内涵建设水平的六大要素的具体权重,是从实证角度对以往研究的一种深化。

2.六大公共因子实际上反映出决定内涵建设水平的主要因素。从影响权重来看,师资层次、办学特色、教学水平三大因素都超过了10%,尤其是师资层次达到14.178%,这反映出师资结构层次和研究水平实际上成为高职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除了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外,还承担着发挥科研力量开展社会服务的重担,同时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也成为衡量学校办学实力的关键指标之一。教师队伍的学历与职称结构与学校开展四技服务的能力息息相关,如果没有高水平高层次的教师队伍,那么内涵建设将成为无本之木,同时这一因素比较容易测量,因此成为内涵建设的第一指标。办学特色反映了高职教育需要将理念与特色问题置于特殊重要的位置。作为发展历史短暂但具有光明前景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的发展前途与自身特色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直接与人才培养过程相关联,决定了职业人才的培养水平。主要包括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这两项要素的重要性得到了受访者的一致认同。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文化品牌和管理效率,属于内涵建设的隐性因素,对于内涵建设起到支撑作用,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及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那么学校的内涵提升是不可想象的。硬件设施与信息化条件是内涵建设的显性支撑因素,也是职业教育特色的表现,对于人才培养起到保障作用。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对于专业建设的总体设计,既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也需要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其设计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

3.内涵建设水平模型中的六大因子有五个均属于软件建设,只有硬件设施属于硬件建设,这与前面理论综述中学者对于内涵建设的理论探讨是相符的。可见,内涵建设更多的是师资水平的提升、办学特色的拓展、专业特色的彰显、管理效率的提高等,实训设施条件作为保障因素虽然重要,但是在内涵建设中并不处于核心的位置。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实证结果显示师资建设相关内容跨越了两大公因子(F1和F3),在内涵建设中占据绝对核心位置。学校教师的水平与能力不但是学校品牌影响力的支撑,也是学校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凭借,其教学能力更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师的实践技能也体现出职业教育的主要特色。

4.高职院校如果希望通过内涵建设来提升办学水平和竞争力,那么应该按照内涵建设主要因子进行相关建设。学校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在某一段时间内必然有所侧重。从内涵发展角度来看,师资层次、办学特色、教学水平、校园文化、硬件设施、人才培养模式这六大方面应该成为优先发展的重点方向。

本文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式,借助因子分析法构建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水平模型。通过上述研究及分析,笔者认为,这种建立内涵建设模型体系的研究方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可以与先前理论研究相互印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相关研究的不足。但是,本研究受到资源与时间的限制,在受访者调查广泛性和专家的代表性方面有待进一步增强,这也是今后研究深化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建中.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8(4):132-133.

[2]李长才.论高职内涵建设的路径选择[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3.

[3]王勇.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2):70-71.

[4]魏文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3.

[5]陈炳和,曹叔亮.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使命、要素与逻辑走向[J].教育与职业,2013(18):25-26.

[6]王振洪.嵌入区域经济发展,打造高职院校办学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10(9):71-73.

[7]马必学,刘晓欢.提升学校教学力,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44-46.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篇5

一、破除“三个观念”

我国基础教育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最关键的是要经历一场教育观念的

革命。

首先,要破除“教育工具论”。不能不承认,整个基础教育从其价值论上,已经被“教育工具论”所绑架。孩子成了家庭的工具,家庭追求的是让孩子通过接受教育来改变命运;孩子成了学校的工具,学校通过孩子提高升学率来提高声誉,获得奖赏;孩子成了国家的工具,国家通过普及教育,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强人力资本。家庭的未来、民族素质、国力的强盛是建立在被教育者成人和成才的基础上,建立在被教育者健康成长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回归育人本位。

其次,要破除“教育吃苦论”。不能不承认,整个基础教育从其方法论上,已经被“教育吃苦论”所绑架。在传统上,中国人历来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与此同时,在基础教育界,“学习的果是甜的,学习本身是苦的”观念甚嚣尘上。这种将成人世界的人生观直接移植到儿童教育世界的做法带来的可怕后果是一味强调加班加点、大量训练,强调节假日补课等,这些做法违反了教育规律,破坏了学生发展的生态环境。因此,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尊重规律、依靠科学,将教育发展置于科学发展的轨道。

再次,要破除“教育减负论”。不能不承认,整个基础教育从其改革论上,已经被“教育减负论”所绑架。长期以来,从表面来看,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似乎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其实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科学和意义问题。通俗地说,我们的学生苦的没道理、没价值。“苦的没道理”是指我们的教育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苦的没价值”是指我们的教育没有指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育。简单地、机械地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非但不能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反而陷入了学校减负、家庭和社会加负的怪圈。从根本上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不在于所谓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而在于改变学生学习的状态、性质和Y构,促进学生自主的、有个性的、有选择性的学习和发展。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是要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的性质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变同质化学习为有选择的个性化学习;改变学生学习的结构就是要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做“减法”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单一的、单调的、被动的知识学习负担;做“加法”就是要增加学生长期缺失的社会实践、人文教育以及个性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等。

二、进行“五个结构调整”

推进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着眼于五个方面的“结构调整”。

一是调整教育活动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调整是主线,既要调整教育的外部结构,也要调整教育的内部结构。调整教育的外部结构就是要调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强调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调整教育的内部结构就是要调整学校教育内部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关系,必须改变单纯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做法。德育、体育、美育不仅在立德树人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结构性支撑作用。而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以动手实践为核心的劳动教育和创造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载体作用。推进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通过教育内外结构的调整,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二是调整师生关系结构。过去的师生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知识传承的教学关系。促进学生的内涵发展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重构师生关系: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资源的建构者。教师不是教材知识的简单的搬运工,而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生本化的建构者。第二,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环境的建构者。第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不是天然的知识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将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学习,指导和引导学生学习,支撑学生学习。第四,教师是学生道德成长的示范和引领者。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是调整课程类型结构。过去的课程从类型上讲过于单一,必修课程一统天下。推进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第一,要处理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在基础教育阶段,既要通过开设必修课程为每个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共同基础,也要通过开设选修课程引导和促进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第二,要处理好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基础教育既要组织学生通过系统的扎实的分科课程的学习,掌握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积累的经典知识,更好通过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的(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第三,要处理好书本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关系。基础教育的课程实施要回归生活,脱离了生活实践和生活经验的学习是一种僵死的、缺乏生命活力的学习,是一种远离人类创造活动的学习。

四是调整课程实施结构。过去的课程实施更多地遵循了单一的认知活动规律,而促进学生内涵发展的课程实施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建构客观世界的意义,形成特定的概念与含意的认知性实践。借助这种认知性实践,学生、教师和课堂中的同学形成一定的社会性实践,同时也是通过自身的认识与态度的反思,重建自己的身份的伦理性实践。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必须优化课程实施结构。一般来说,课程实施包括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价值建构阶段。这一阶段应该确认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第二,关系建构阶段。这一阶段应该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和教材的关系、师生对教材处理方式包括思维工具的运用等,这些关系的建构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第三,活动建构阶段。情景结构或者说是教学活动知识内化的情景的建构,这是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第四,意义建构阶段。这是学生学习内化的过程,即把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素养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篇6

【关键词】“十商”课程研究学校内涵发展

“十商”课程的实践研究,是融入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而开展的一项学校教育的实践性研究。它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有效实施,必将丰富学校教育思想,促进学校更加富有内涵地发展。

一、“十商”课程概念

“十商”课程是围绕人的“德商、志商、情商、胆商、健商、心商、逆商、智商、财商、灵商”,而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这些不同主题的活动中,熏陶、感染、启迪“十商”中某一方面的行为意识,并逐渐挖掘、培养、增强其“十商”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十商”课程的核心教育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人”自身潜能性的开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注重“人”的发展规律。“十商”课程教育活动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十商”课程的教育目标。它充分尊重了学生作为“人”本身所具有的潜能和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教育活动。3、注重教育的生命性呵护。“十商”伴随“人”的终身,今天的熏陶、启迪与培养,是为学生明天的幸福生活而践行的教育行为。它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彰显教育的生命力。

二、“十商”课程的研究内容

“十商”课程的研究包含十个方面的主题性教育研究。但作为课程而言,“十商”课程紧紧围绕“人”的本质和潜能而展开教育实践研究。“十商”,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具备,有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某一方面得以熏陶、启迪和培养,其本性与天赋就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使自己在个性能力得以充分彰现中健康成长,并在未来某一个领域通过辛勤地付出而获得成功。

“十商”课程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和相应的教材,分为大课程、中课程和微课程。“十商”课程研究不脱离学校教育工作,它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强有力的教育意识形态融入学校教育工作和学科教学中,具有较强的相融性和渗透性。

三、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内涵发展,要求学校办学应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人”的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规律而做好学校管理与学校教育。脱离“人”的发展规律,脱离教育规律的学校教育必然会偏离学校发展的良性轨道而走向功利性,在浮躁和功利中丧失学校教育的本质,最终受害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规律而进行学校办学,才能使学校抓住教育的本质而富有教育内涵,促进教师的教育思想更加饱满,让每一位学生身心愉悦地健康成长。

学校内涵发展的实质体现在。(1)对“人”发展规律的关注与遵循。人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人的每一个阶段性发展都体现出鲜明的特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而实施学校教育,就是对学生“人”的尊重,能使学生在阶段性发展中更加健康成长。(2)遵循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依据人的发展规律,经过不断积淀和总结而形成。遵循人的发展规律而实施的学校教育,就能在遵循教育规律中搞好学校教育。(3)注重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教育不能涵盖“人”的终身发展,但能积极地影响“人”的终身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的学校教育,应在尊重“人”的发展和教育规律中实施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体现学校教育的人文性。注重人的发展,必将把教育的关注点始终落脚在学生的身上,把学校教育工作深入细致地渗透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让每一位学生在教育中受益。(5)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就是遵循“人”的教育规律而实施教育工作。回归教育本质,能摈弃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摒弃社会浮躁思想对学校教育的侵蚀。回归教育的本质是对学校教育最为本真的要求。

四、“十商”课程研究与学校内涵发展的关系

纵观“十商”课程的教育理念与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概念,“十商”课程研究与学校内涵发展均紧紧围绕学生“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而践行学校教育工作,其教育理念具有一致性。这也表明“十商”课程的实践研究,必将有效融入学校教育工作之中。同时,学校教育也能为“十商”课程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研究土壤,丰富“十商”课程研究的内容、方法,凸显“十商”课程研究的良好途径。由此可见,“十商”课程研究与学校内涵发展有着密切地联系,两者之间相互积极地影响并有效相融。“十商”课程在学校的深入研究,能拓展学校发展的途径,丰富学校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厚重学校的办学思想

学校的办学思想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但对“以人为本”的认识注重于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呵护等方面,注重于学科知识性的传授,注重对学生广泛兴趣爱好的培养,健康心理、健康体魄的锻炼。而“十商”课程研究注重于学生自身潜能的熏陶、启迪与培养,从人性本身的角度关注学生的能力提高与发展,其研究重点与成效必将丰富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使学校的办学思想更加切准“人”的发展而实施教育行为,彰显学校教育人性的光辉。

2、丰富学校的课程内容

“十商”课程研究有专门的教材,针对“十商”各方面研究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启迪与培养某一方面的潜能。学校课程可针对“十商”教材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利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班队主题活动、课外兴趣活动、综合实践课等,使“十商”课程的教育内容有效融入学校已有的课程教学中,丰富学校课程内容。同时,“十商”课程还注重在学校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在语文、数学、科学、体育、英语、艺术等学科教学中,均可有效渗透“十商”课程理念,达到“十商”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有效相融。

3、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十商”课程研究能有效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如,针对“德商”的实践研究,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在尊重、容忍、宽容、平和、幽默等德行水平和人格品质培养和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4、使学生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

“十商”课程丰富的教育内容,时时熏陶、启迪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在“情商”、“德商”、“智商”、“心商”、“胆商”等方面,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对事物、对学习、对生活充满一种浓厚的情趣与昂扬的激情,时时体现出一种阳光向上的健康心态和文明行为,使学生在纯真中更显可爱,倍感成长的幸福。

5、让学校办学更有内涵地发展

“十商”课程研究充分注重“人”的潜能开发与培养。关注“人”的本质特点,面向未来,驻足于当下。而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规律而做好学校教育,才能面向未来促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这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十商”课程研究,无论是在课程研究的内容上,还是在课程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上,均能丰富学校内涵发展,使学校教育在不偏离“人”的发展和遵循教育规律中可持续地发展。

“十商”课程研究与学校内涵发展密切相关,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效相融,它的深入实践与研究必将厚重学校的办学理念,饱满教师的教育思想,促进学校更加富有教育内涵地可持续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篇7

 

一、职业能力内涵的纵向发展能力是心理学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职业能力内涵的发展同心理学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根据心理学的不同学说,可以把职业能力内涵的发展归纳如下:

 

1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内涵一职业能力即职业技能。华生、斯金纳、费兹通过不通角度的研究和实验,得出如下结论:(1)强调客观观察和测量来记录人的行为,意识由于无法观察所以不包括在内,因此是否具备职业能力完全依赖对外在表现性行为的判断;(2)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的反应,而某种反应的形成是经历学习过程的,因此归纳了动作技能的三条规律,即练习律、强化律和反馈律,这也是职业教育在学徒制阶段奉行的原则;(3)个体的行为不是生来具有的,而是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因此,职业教育能够赋予学员相

 

应的职业能力[1]。由此,职业能力被界定为职业技能或职业行为,该职业能力观指导下的职业教育更多地关注学员是否能够完成明确的、操作性的、可测量的职业行为,即聚焦于“应会”。加拿大等国家所实施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可清晰地看到它的痕迹。

 

2.基于认知主义心理学的职业

 

能力内涵职业能力即职业知识。认知主义心理学总体上认为学习是个体内部复杂的认知过程,强调认知、意义理解和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的重要作用。如布鲁纳提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人是直接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与评价,他还特别强调对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3]。根据这种观点,职业能力就被理解为职业认知,即了解、理解、掌握了职业的相关知识(主要是学科知识),就能够顺利应用,也就是获得了相应的职业能力。这就是学科体系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支撑。

 

3.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

 

力内涵职业能力即职业潜能。典型的代表人物

 

是马斯洛、罗杰斯和奥图。该学派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的本性中藴含着积极向上、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潜力;并认为人应该是自由的,完全能对自己所作的选择担负责任[4]。由此,职业能力被定义为完成某工作任务时可能的行为表现。基于这种职业能力的理解,对学生的培养就重在发扬其长处、张扬其个性,满足多样化的需求,顺应个体自身的发展趋势。

 

4.基于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内涵——职业能力即情境性的综合能力。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维特罗克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因此学习是一个生成过程。作为建构主义一支的“认知灵活性理论”认为,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由此,对职业能力的理解从单纯的知识转向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综合的心理表征,且更注重不同情境对职业能力获得的特殊意义。德国近期的“学习领域”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源于此,该理论特别强调工作情境的重要性,提出要在各个学习领域中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来展开教学。

 

综上所述,随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职业能力的内涵逐渐从强调单一方面转变为强调多个方面的综合影响。

 

二、职业能力内涵的横向比较

 

“能力”的概念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区别。在英文中有多个词,比如ability,facul-ty,capacity,competence等,并且它们之间的含义差别较大。各国的职业能力内涵也具有显著差异,这里以学历职业教育为例比较各自的特点。

 

1.美国:人格本位的职业能力观。在美国,职业能力是从个体充分、自由发展的角度被理解的。一方面,美国深受罗杰斯和奥图等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强调人的自主成长;另一方面,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又直接反映在其职业教育身上,他认为,职业教育是非常重要甚至是“唯一重要的问题”。他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带着职业倾向、充满着真正“自由”内容的教育,它既包括训练有关之职业技术,又包括开启民众之智慧;既使他们更加富有成效地工作,又使他们能够领会到职业的社会意义,形成民主主义社会的态度;既使他们掌握熟练的技能,又使他们加强自身的修养[7]。由此,在教育体系上美国采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的做法,实际上就是把职业教育看做是个体自主发展中一个选择项,因而其课程具有普适性特点[8]。

 

2.英国:资格本位的职业能力观。英国的职业能力观是从职业本身出发,但它并不是直接指向岗位能力,而是通过职业资格这一中介实现教育与工作的对接。因此,在英国,获得职业能力最贴切的理解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而职业资格证书的开发是通过功能分析的方法,包括确定每一工作领域的主要目的或目标,然后进行细分直至确定达到目标所需完成的任务,并通过确定标准来设计相关的单元和要素[9]。但是,职业资格证书从总体上来看仍然是一种功利取向的劳动力管理手段,它所能表征的职业能力仅仅是局限于能够显性化、行为化的静态知识与技能,并且它通常把职业能力与生活背景严格割裂开来。

 

3.德国:从岗位能力本位的职业能力观到复杂关系中的职业能力观。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著称。在双元制中,学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又是某企业的学徒。作为学徒,他们有自己专门的岗位,从事相应的工作;在院校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岗位的任务。所以,德国的职业能力非常明确地指向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其职业能力获得与否的判定标准也是依据学徒是否能够完成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确定的。在德文中用来表示“能力”含义的词是“komptenz”,其含义是“能够……”,包含默会的、情感的成分。因此“德国人并非仅仅关注操作技能本身,而是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影响操作技能养成的诸多方面。因为具体的操作技能至少是知识、心理运算过程和操作行为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同时也涉及职业态度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心理素质和智力的提高,审美意识的提高等。”™事实上,德国人眼中的职业能力远比英国资格本位的职业能力的内涵要丰富得多。

 

近期德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向我们彰显了一种全新的趋势,即从完全的岗位能力本位的职业能力观向更为复杂的关系中的职业能力观转变。有学者认为,“能力发展作为才能、方法、知识、观点、价值观的发展涉及在人的整个一生中对其的学习和使用。”[11]现代技术工人既要有能力完成定义明确的、预先规定的和可展望的任务,与此同时,他们又要考虑到自己“作为在更大的系统性的相关关系中”所产生的影响,这就要求具有灵活性和以启发性的方法解决限定的问题。例如,近期改革所提出的学习领域课程就把职业能力的范围扩大化,不仅仅局限于岗位,而是综合的职业能力,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从能力内容的角度,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能力性质的角度,划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由此我们看到其职业能力观向着复杂性和综合性方向转变。

 

4.日本:从素质本位的职业能力观到注重适岗的职业能力观。就日本学历教育体系内对职业能力的理解同企业对职业能力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日本素来就以强大的企业内培训闻名遐迩,也正是由于其企业内培训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使得行业企业根本不相信学历职业教育体系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也不指望他们来培养,转而要求他们送进企业的毕业生只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即可。由此,日本的职业院校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更加注重个体全面素质的养成,即包括基础性素质、创新性素质、身体素质以及作为公民的道德素质等。

 

然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劳动关系中终身雇佣制度的逐步瓦解,日本企业难以承担或者不愿继续承担巨大的培训费用,因此,企业开始关注就业前的学校职业教育,并期望学校能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对个体职业能力的培养。于是2004年4月开始推行的日本模式“官产学结合的双元制”[12],通过“在学习中工作”和“在工作中学习”的形式,实施企业的实践培训和学校教育机构的理论学习双元并重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其学校职业教育中职业能力观的变迀:从强调素质到强调适岗能力的转变。

 

5.法国:知识本位的职业能力观。法国的职业教育是典型的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虽然经历了多次改革,不断加强产学合作。但总体上,其职业学校的教育仍然保持着学科课程的特点,试图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能力,毕业后可以获得就业导向的学历文凭和学衔[1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法国的职业能力观是知识本位的,认为了解了关于职业或关于工作任务的相关学科知识,就等于获得了职业能力。当然,这同法国一直以来深受以狄德罗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有关,这些思想家主张学习全面的知识,构成了“百科全书派”,并编撰了《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事实上,在这些启蒙思想的影响下,人们认同博学各种人类文化遗产对于获得职业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6.澳大利亚:整合能力本位的职业能力观。澳大利亚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其母国是英国。因此,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有许多方面同英国非常类似,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培训包、新学徒制等。但在职业能力观方面,同英国既有同源之处,又存在差异。同源在于双方都注重以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判断职业能力的标准,其开发方法也基本一致;其差异在于,资格证书的指向有所区别,英国的资格证书明确地指向某个岗位,证书所包含的标准也直接指向岗位要求,虽然提出了关键能力,但在认证过程中并不作为必需的认证要点,而澳大利亚的资格证书除了

 

注重单一岗位外,还考虑了岗位群的需求,因此在认证过程中,把岗位群对应的整合职业能力以及核心技能一起考虑进去了。可见,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的职业能力观比英国的更为宽泛。

 

三、若干启示

 

通过纵横两个维度对职业能力内涵的发展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第一,职业能力内涵具有历史发展性,并且呈现出逐步丰富与宽泛的趋势。从上述对职业能力内涵沿革的分析和归纳来看,职业能力内涵的发展同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心理学上对“能力”的认识演变息息相关。职业能力所涉及的要素从单一趋向复杂,最初无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还是人本主义心理学,都从单一的维度来看待能力以及理解职业能力。随着建构主义以及情境理论的兴起,职业能力所涉及的要素开始增多,包括知识维度、技能维度、态度维度、情境维度等,而且从行为表现性的维度拓展到默会的、潜能的维度,从聚焦于职业岗位本身扩展为职业群、甚至生活领域的相关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职业能力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且职业能力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和复杂。

 

第二,学习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前提是把握该国的职业能力内涵。从对各国职业能力的研究可以得出,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之所以千差万别,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职业能力内涵理解的差异。如果我们做一个比喻,把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体系、模式、机制等做法看做是一棵树的枝叶的话,那么职业能力内涵或职业能力观就是树根。因此,我们在借鉴看得见的国外职业教育经验时,有必要先分析藴含在其中的职业能力观或者职业能力内涵,再去判断这种模式或制度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值得借鉴,以及更好地从根本上开展学习、汲取其成功之处。

 

第三,有必要把握我国职业能力内涵,并使之符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共同规律。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来看,一直以来我们都采取类似于法国的做法,在学校中开展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就是知识本位的职业能力观。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课程改革,人们更多地把关注点投向了工作岗位,强调“工作过程”[14],突出了实践技能的地位,同时开始注重情境的创设,这些都或多或少地使得原来的知识本位的职业能力观向岗位本位进行迀移,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但是,值得指出的是,目前的改革在职业能力内涵的复杂、多元维度中只关注到部分维度,特别是关于默会的维度、情感态度的维度等方面关注还远远不够。因此,我国职业教育要进一步科学发展,有必要关注世界职业能力内涵的发展,并跟进之和也只不过37门,但他们之间的社会声誉和社会认可度差距却是天壤之别。因此,分类评审虽然能给高职院校增加精品课程门数,但却无法提升其社会地位和声誉,甚至降低了其精品课程的含金量。

 

高职院校即使日后发展了本科、研究生层次教育,同样不会改变人们印象中高职教育等同于“低等教育”的印象,就如目前全日制本科与非全日制本科一样。因此,分类的双轨制并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篇8

一、关于发展性学校评估的基本情况

我国各地针对学校的评估有实验性示范高中评估,通过基础指标和发展指标的评价,对中小学校可能发展领域的指导性意见,如上海市、山东省,上海市浦东新区;普通高中的星级评估,强调以校为本的学校责任和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政府责任的教育评估,如江苏省、广东的等级评估;示范学校评估,如天津的3a高中评估。还有北京市中小学学校内部评价机制,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学校自主评价。以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评价的“增值”功能{1}。其他还有诸如规范评估、合格评估和综合评估等。

评估的一般特点是以政府的管理性评估为主、以终结性评估居多。评估的主要目的逐步由原来改进办学条件,转变到了对学校教育质量和内涵发展有所要求。

二、发展性学校评估的内涵和实践特点

1.发展性学校评估的内涵

发展性学校评估模式是英国在1997年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学校评估制度,其目标指向是改善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业成就,关注每一所学校的成功,为学校创建各种有利的发展条件。

关于发展性评估,教育部于2003年5月以项目的方式进行了“普通高中发展性学校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验”研究。他们认为,所谓发展性高中评估是“为了发展的评估”,即以学校实际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形成为目的;是“关于发展的评估”,即以评价学校发展的过程所采取的行动策略,以学生、教师和校长的发展为重点;是“在发展中的评估”即以学校现场中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和学习生活为手段。试图根据学校发展的内在逻辑,运用不同的尺度去评估多样化的高中,鼓励学校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塑造自己的学校文化,最终形成学校自主发展。

在评估学校的实践层面上,发展性学校评估至少应该表达三层意思:一是关注每一所学校的发展,评估的是在均衡教育背景下学校的资源配置和学校的发展特色;二是关注学校的发展过程,评估是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增值,促进学校发展能力的提升;三是关注学校教育价值的提升,评估学校的内涵发展水平,促进学校的主动发展。

2.发展性学校评估的特点

发展性学校评估需要把科学的教育理念能够转化为教育实践。所以,必须处理好下面的三种关系。

(1)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内涵发展能力不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教育资源是一种基本保障,本身并不起决定作用,不同的收效取决于不同的使用方式。评估需要从注重物质或人力的资源观念转向资源运作而发挥资源效益的观念,通过学校制度重建,提高已有教育资源投入至产出的效益。学校内涵的发展,更多地是在资源的优化过程中强调内涵发展的主动性。学校内涵发展要兼顾学校的“两个发展”,一是学校的过程发展,即学校发展过程的增值;一是学校的价值发展,即学校由基础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化。

(2)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差异性

认可教育发展在均衡发展理念上的现实差异。教育均衡发展应在增加教育资源上提供教育机会的均等。在学校评估中,既要努力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也要注意分区规划、分类指导,让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办出特色。要将思路从取消重点校、扶持薄弱校,转变到消灭薄弱校、扩张优质校上来。

(3)教育均衡发展与发展性评估

发展性评估需要兼顾“两个责任”,一是政府的责任,强化政府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是学校责任,即学校的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问题。政府促进教育的发展,更多地是政策引导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导学校通过管理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评估就要客观表达政府、学校和社会对优质教育发展的促进和成就状态。高中学校评估要避免学校间出现恶性竞争。要求区县和学校制定科学的学校发展规划,把等级评估与学校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治理、标准化高中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等政策导向结合起来,在一定期限内实现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层面的均衡。

三、发展性评估的基本框架

1.评价目标:促进每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发展

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实现普通高中学校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突出学校从资源配置到教育内涵的发展过程的评价,最终实现每一所高中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2.评估的模型理论框架:从资源配置到内涵发展的引领

(1)学校发展的一般规律

可以把表1的意义简化为表2。

首先,我们可以把学校发展规律表述为三个转化。

“三个转化”。学校由强调资源的政府配置,逐步转化到学校对自我资源的优化和开发;由强调硬件资源配置的基础发展,逐步到资源配置与内涵协调发展,再转化到对教育内涵发展的自觉要求;由强调与同类学校的攀比,转化为学校自身发展中的纵向发展和增值的努力程度和实现的速度。

其次,把评估学校发展规律表述为三个突出。

“三个突出”。弱化一般评价中只对少数优质学校横向甄别的评价,更加突出对所有高中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和进步度的增值评价;弱化一般评价中对学校结果性的绩效评价,突出对学校教育质量提高、能力成长和价值提升的过程评价;弱化一般评价中关注教育的外部条件的静态评估,突出对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动态评价。

(2)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评价框架

①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评价要素和关系

发展性评估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注重学校发展历史中的变化与增值;重视学校的内涵发展,关注学校教育过程中“人”的发展;重视课程改革在学校“人”的成长、提升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可以把学校文化发展作为学校资源的文化部分。

②“三人两课”内涵发展模型

“三人两课”中的“三人”,是模型中关于“人”的概括,直接呈现的是学校发展中作为核心影响因素的价值。它包括学校的学习主体学生,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教师,学校教育发展的组织、控制者“校长”,即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

“两课”,指的是借以实现学校教育的课程架构和课堂教学。在学校内涵发展中,它是“三人”发展的基础平台和实践平台。

一所学校内涵发展能力表现在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上,它需要以课程改革为基础平台,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不断提升校长团队的教育领导能力和教师的专业水平,让学生获得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③“三人两课”模型特征

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在相同或相近的资源配置条件下,一所学校内涵发展的能力取决于“人”的主动发展能力。评价学校发展的过程所采取的行动策略,是以学生、教师和校长的发展为重点。

其次,以课程建设作为学校主动发展的基础平台,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为实践主线,强化它们在学校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这是被不少优秀学校的成功经验所证实了的。这比以学校文化为核心抓手更能体现实践层面上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它可以表明,在相同或相近的教育产出条件下,不同的学校可能有不同的教育输入和教育过程。

再次,有利于基层学校强力纠偏。纠正忽视学校管理中人的发展与课程建设内涵发展方面,更多重视学校资源配置基础条件方面的教育误区。真正寻找到学校教育走向优质的正确道路。

3.评估的实践模型:学校主动发展的层级目标体系

建立一种高中教育可以产生持续拉动作用的、民主开放的动态激励机制。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尊重学校发展的客观规律、兼顾教育发展过程中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的评估的历史事实,设立学校主动发展的层级目标。

(1)层级目标设定的意义

从学校角度看,每一所高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现有的位置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学校主动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从教育引导角度看,既关注了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比如一般高中到模范高中发展中的教育资源配置,又关注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学校责任,比如向低等级高中和高等级高中的主动发展。既关注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又保证了传统名校的示范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最高级的模范高中。

随着层级的提高,高中学校由关注自身学校个体的发展,逐步发展到对相对弱势学校的关注与扶持,逐步增加高中学校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在对学校的管理实践中,优质高中学校具有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认识基础。一是优质高中认为这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赋予它们的责任义务;二是优质高中学校在这种社会责任的履职之中找到了社会角色的认可;三是学校发展战略影响的校外延伸。

(2)层级目标体系

依据前面对高中发展性评估的认识,我们尝试建立高中发展性评估的基本体系为:三类四级体系。

层级评估体系根据学校的不同发展状态,把普通高中分为3类4级。层级目标体系充分反映不同等级学校的品质特征。其中,一般高中属于最基础级,模范高中是最高级。

第一,三类。一类,基础发展。包括一般高中(1级)。二类,优质发展。兼容原来的重点高中(2级)、示范高中(3级)。赋予历史传统评价中“重点高中”和“示范高中”新的内涵。由原来的选择条件优势的学校到促进所有学校发展,由学校数量受到限制到支持学校自主呈现。三类,品牌发展。主要指模范高中(4级)。重点强化这类学校在和薄弱学校的资源分享中的责任效果。

第二,四级。1级:一般高中。标准主要反映基本合格的办学条件。凡是政府批准成立的高中,均可认定。2级:重点高中。符合国家标准化高中建设的条件,体现学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重视学校资源配置优化和学校内涵发展的协同水平。3级:示范高中。具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较高的办学水平。突出内涵发展,更加重视“人”的发展与课程建设,形成以学校文化为取向的价值观;增加学校的社会责任,建立以示范学校为核心、一般高中学校为成员的学校发展共同体,并对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形式给予确定。4级:模范高中。突出学校优质教育品牌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在重庆市、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相当的文化影响力。特别考虑优质教育资源与薄弱学校的分享(联合、合并和帮扶等),并共同取得显著的效果,履职效果给予量化和质性评定。

(3)评价办法

综合评估。每项条件达标才视为符合申报条件,不以总分作为层级的标准。强调学校主要方面工作的协同发展。

动态管理。第一、层级目标体系都具有时效性,五年内必须复核或重新认定。有效期结束时,学校应主动向评估机构提出复核或重新认定申请。办学条件和水平出现下降的或者发生其他严重问题的学校,可以作降级处理。第二、学校升级不受上一级评估年限的限制,不同层级的学校符合上一层级的条件后即可申报上一级评估,但不支持越级评估。

兼顾现实。评价过程与现行教育政策整合,学校基础发展评价与高中的标准化建设整合,侧重教育资源的配置评估;学校协同发展评价与原来的市重点、示范高中经过评估整合,侧重与学校由硬件建设向内行发展的转化,强调教育创新和办学特色;学校主动发展评价,侧重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的形成,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原来的市重点、示范高中经过评估后,转到相应的层级,参照新的标准进行认定。其他高中进入层级目标体系评估,必须先参加起始于标准高中的评估。

(4)评估细则

注重从宏观层面评估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和核心因素。如办学条件、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办学绩效、学校特色、学校文化等方面。有硬件要求,也有软件要求。各个类别等级有不同的评估标准。不同层级的学校在各项指标中的要求的高低有所不同。

从低层级到高层级的过程中,资源配置表现为合理配置到资源优化、再到资源主动开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内涵发展的要求也要逐步提高,优质学校应该承担有差异的社会责任,比如模范高中或示范高中应该不同程度地承担起薄弱高中的转化责任,从资源整合的角度实现优质资源的扩大。

(5)评估程序

①评价主体

在评价实施方案中,政府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依据教育政策和本市学校发展的需要,制定指导性评价框架,教育评估部门在兼顾社会满意度的前提下对学校实施主导性评价。学校则要按照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自我评价方案,发掘、实施和设计学校发展的水平和路线。

②责任部门

一类高中的评估由区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评估部门负责。

二类高中和三类高中的评估由市教育评估院负责。

③操作程序

学校自评申请,区县教育主管部门预评后推荐,评估机构进校实地考察并与学校讨论对话,校长答辩,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核并反馈评估意见,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④学校申报

学校在申报评估前,必须首先制定发展规划,经有关部门专家论证后实施;学校按规划建设,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发展规划基本完成方可接受评估。

评估对象为所有普通高中(无论公办校还是民办校)。不设晋级申报时间、晋升等级和数量的限制。突出学校的创建过程。

4.发展规划:实事求是地科学发展

(1)年度规划

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的5年期为政策背景,不断发展和完善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并设计规划目标。

(2)区域规划

按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不同地区的目标任务。

说明:表中空白处具体数据应依据一定要求研究确定。

从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培育入手建构促进优质学校发展的路径,尊重学校主体发展的自主性,有利于提升每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使学校教育优质资源的不断生成和扩大;重要的是把增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理念变成了可以操作的实践措施,也承认了增加更多高中优质教育的过程性。

参考文献

[1][英]萨丽・托马斯.运用增值评量指标评估学校表现.教育研究,2005(9).

[2]邬志辉.发展性评估与普通高中的转型性变革.教育研究,2004(10).

[3]郑金洲.学校内涵发展:意蕴与实施.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篇9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本身也具有内涵与要素等相关系统性特征,而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内涵是通过系统要素来体现的。但是,不同的专家学者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认识角度与理解层次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界定方面,不同学者分别认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并且围绕各自的核心阐述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理念、体系、观点、方法与措施等。综合各种观点,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办学质量与效益,所有办学行为都必须围绕这两个要素来进行;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特色、校企合作、教育资源、管理体制等是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是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外在体现。基本要素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涉及的基本要素很多,不同发展时期不同院校有不同的需要与认识,我们认为以下几个要素是具有普遍性的: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核心;课程改革是内涵建设的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关键;办学特色是内涵建设的导向;校企合作是内涵建设的方式;教学资源与管理体制是内涵建设的保障。专业建设无疑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3]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基石,是内涵建设的基本工作。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水平是内涵建设成败的主观要素。办学特色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战略发展问题,是内涵建设的大方向。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提高内涵建设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学资源与管理体制保障内涵建设的顺利进行。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内在逻辑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必须回答以下四个问题:为什么建设(建设意义)、谁来建设(建设主体)、建设什么(建设内容)、怎么建设(建设途径),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内在逻辑体系。第一个问题已经在本文第一部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逻辑与使命)作了充分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接下来重点探讨余下的三个问题。

(一)建设主体一般来说,主体的选择是事物发展的主观决定因素,合适的主体有助于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改变事物发展的轨迹。按照传统的学校本位模式,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当然应该是学校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但是,按照开放办学的思想,高职院校应尽量避免单打独斗的建设思维,把学校本位模式、企业本位模式与社会本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内涵建设的目标。事实上,内涵建设的多元主体除了高职院校自身以外,还应该包括政府、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根据目前较为流行的协同创新理念,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应该是多个行为主体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的过程中,通过主体之间的各种内涵建设要素的对接,彼此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能够产生协同创新优势、有利于促进协同创新所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建立一种根植于区域的动态创新网络,以此促进内涵建设的提高。在高职院校内部,内涵建设的主体可以分为集体主体与个体主体,集体主体包括学校、职能部门、院系、班级以及各种非正式组织等;个体主体包括学校领导、专任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等。在以往的改革中,大多采取自上而下、以集体为主的模式,容易忽视个体主体的主观需要与自发动力,因此,适当采取自下而上、以个体为主的模式在有些情况下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按照不同的标准和需要,内涵建设的主体还可以分为其他类型。

(二)建设内容一般而言,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是核心要素的外延拓展,而内涵建设的内容则是内涵建设基本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基本要素在具体实践中的分解与细化。核心要素通过基本要素来体现,基本要素则进一步通过若干项目或单元表现出来。例如,专业建设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条件、专任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若干个子项目组成;课程改革至少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环节;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重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的动态调整,还要重视专兼职教师队伍的统筹协调,更要重视教学、科研、服务团队的建设;办学特色既要体现高职院校所依托行业的特色,又要发扬院校自身发展的校本精神与核心价值;校企合作不仅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方面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在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办学模式方面有重要的催化作用;教学资源建设必须做到软硬兼顾,才能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必要条件;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理顺高职院校三大权力之间的关系,即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复杂三角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基本要素分化为具体的建设内容时,经常会有交叉或重叠,需要根据情况加以协调,明确主次先后或轻重缓急。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分析高职院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时期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这意味着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心,已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提高院校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建设重心上来,建成更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形势复杂性、区域差异性、产业水平多样性,决定了在“十一五”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特点。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复杂性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战略上经历了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改革“实验”——特区建设和优先发展浦东,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二个区域率先发展起来。在此基础上走协调发展之路,开发西部、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掀起了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新篇章。伴随这一宏观进程,东、中、西客观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东部市场经济体系日臻完善,已经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二十几年的发展使之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部成为重要的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体系化的产业。西部则成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乃至廉价劳动力的输出地。伴随这一复杂历史进程发展前进的高职教育,呈现出同样的差异性、复杂性。因而,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上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与复杂性。东部,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高职院校建设起步早,已完成资源整合与校区建设,规模大、面貌新、质量高、就业好,内涵建设的重心已从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向开放办学、深层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发展和高职教育创新方面转移,内涵建设的重心是如何实现发展创新、提升质量的同时提升层次。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高职院校正在进行资源整合或刚刚结束,建设发展与内涵建设并举,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教学的规范管理,同时,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解决生存与发展二个方面的问题。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还处在进一步扩大高职教育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阶段,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空间有限,如何提高高职教育的实效性,向东部地区输送技能人才,提高就业率,是其内涵建设重点。因此,高职升本的冲动更多来自东部,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探索有中国特色本科层次高职教育规律的重任,也应由东部高职院校承担,上海二工大、上海电机学院成为样板。同时,由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社会较高的开放度,又决定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也应从这里开始,才能逐步实现中国高职教育的国际接轨。事实上,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在这一领域做出示范。

中部及东北地区高职院校初步形成规模,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还需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逐步开展,发展具备良好基础。如,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在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显著成绩,平均就业率较高。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总体不足,高职教育资源也欠发达。所以,民办高职教育发展较快,如西安翻译职业学院,一所2000年建校民办学校,不足十年发展成在校生3万人的规模,令人震撼。由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滞后,毕业生本地就业空间有限,输出性教育服务是其一大特色,教育部实施的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程,在带动西部高职教育发展、提高内涵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大批西部学生东部就业,解决了东部技能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也提高了西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水平,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总目标。由上可见,东、中、西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上存在层次、重心的差异,也存在内涵建设发展阶段、水平的差异,各自负有不同的历史使命和社会功能,这些情况决定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复杂性特点,在实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时绝不能简单化。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多样性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今,发展近十年时间,不论从办学规模、还是院校数量快速发展主要是2000年以来的事情,2005年全国高职在校生数为713万人,占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5.7%,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091所,这样举世瞩目的办学规模与所取得的成绩,在于中国走了一条多样化发展高职教育的道路。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主体上,既有省、市二级政府主办的高职教育,又有行业企业办的高职教育,有中外合作办高职教育,还有一批民办高职教育。在办学基础上,既有普通本科办二级高职学院,更多的是通过“三改一补”方式在职工大学、成人高校和普通中专基础上建设的高职学院,相当一批高职院校是整合几所甚至十余所成人高校、中职学校资源组建而成,还有一批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转向办高职教育,一批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民办或社会力量新建高职学院。这些高职学院建成的时间不是整齐划一的,多数是在2000年以后成立的。区域上分布全国各地,全国大部分地市已至少有一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门类上从综合到专科,一、二、三产业均有,可分成十九个专业大类。从规模上大到三、四万人,小到千余人。从层次上有本科层次高职院校、有本专并举高职院校、更多的是专科层次高职院校。

从功能上有只服务本区域高职院校,也有跨区域、跨国界服务高职院校。如此丰富多彩多样性的高职教育本身构成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突出特色。这种多样化决定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也必须是多样性的。行业办学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重点是更深层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发挥行业、企业办学优势,使之全面参与到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实训建设过程中来,追求师资、教学内容、技能训练与生产实际岗位的零距离。

转贴于

政府办的高职院校在保障稳定办学经费支持的前提下,改革体制与机制,通过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干部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提高院校建设与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民办和社会力量办学高职院校要迅速扩大规模,同时加强办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民办运转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紧跟市场,办出特色,提高生存能力,扩大市场空间,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成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示范。建院时间短的高职院校尽快争取通过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工作合格评估,建校时间长的争取通过改革和发展建成国家或地方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多样性特征是根深蒂固的,也是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三、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长期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长期的,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同样是长期的。

第一,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中国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其自身的规律、特点需要长时期的客观实践和理论探索才能逐步了解,不断总结。如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对高职专科与本科层次建设的比例结构等,都需要一段时间探索和了解。

第二,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门类的经济与社会环境需要不同水平、不同形式、不同功能的高等职业教育,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层次上本科、专科都有,还能形成立体衔接,同时兼有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等多方面功能,但美国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阶段,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还处于大众化阶段初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然不能完全借鉴美国社区学院模式。

第三,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兴办高职教育还仅三十余年的历史,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还处在探索期中。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职业教育的重心才由中等职业教育逐步上移到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发达国家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途径,但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至今仍是其发展与改革的重点,从德国的“双元制”到“三元制”,到美国的“学校到工作”模式,英国的基于工作的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等等,每个国家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高职教育模式,这个过程还在进行之中,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也将汇入这一长期改革与探索大潮之中。

第四,现代技能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决定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必然是长期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一方面技能人才紧缺,一方面大批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种状况并存。现代高素质技能人才既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又有现代精神,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还有熟练应用专业技能,这是很高的要求,在短短的二至三年里实现这一目标是十分艰难的,需对其成长机制、过程管理、结果评价有一套科学而严密的制度,而制度建设必然是长期性工作。

第五,内涵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建成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使全社会认同高等职业教育,不是视之为淘汰教育和“弱势教育”,重视技能人才的社会贡献而不是鄙视它,要通过这种高职教育的实践提高其社会地位,扩大社会影响,增加社会贡献,使高等职业教育深入人心,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正由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任务必然是十分艰巨的,既不能采取一种模式、一个样板,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更不能泯灭不同地区不同高职院校的各自特色,必须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依据中国国情去建设。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从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入手,深入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推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向世界,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更好发挥其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