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7:02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篇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案例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05-0000-01

CaseteachingofComputernetworkBasicCourse

Chenmin,YuShang

(ChongqinginformationtechnologyVocationalCollege,electronicengineeringinstituteoffice,Chongqing404000,China)

abstract:"FundamentalsofComputernetworks"courseashighereducationbasedoncomputerrelatedmajorbasiccourses,studentawareness,understandingeffectivewaytonetwork,butalsotolearnthebasisofthefollow-upcourses.withthedevelopmentofcomputernetworks,computernetworkshavepenetratedintopeople'slearning,workandlife.So,howdowecorrectunderstandingofthenetwork,howtobuildasmallnetwork,networkinfrastructureofhighereducationcoursesforthecomputerproblem,whichrequiresteacherstoexplainthecourseknowledgecanexplainwhenaclear,thorough,thepointofthisknowledgetoexplaintheclearandthorough,ithinkthatisundoubtedlythroughthecasetoexplainoneofthemostappropriatemethod.

Keywords:Computernetwork;teachingmethods;Case

一、教学方法的探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起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局(DaRpa)建立的aRpanet网络,随后计算机网络技术不管在军用还是民用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从1987年开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数据通信,更带来了更多的网络资源,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需求日益增加,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在工作中我们利用网络实现无纸化办公,实现资源共享以及下达通知等功能,在生活中我们利用网络查阅所需信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利用手机实现无线通信等功能。网络不仅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带来了便捷,而且更为我们学习、了解更多信息提供了途径。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中,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应用于各专业,在教学中,该如何将这门基础课程讲授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对教师而言是如何教好该课程,对学生而言是如何学好该课程,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亦处于主导地位。

那么,教师该采用哪种方法讲授好该门课程呢?由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综合性较强,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数据通信、oSi体系结构、tCp/ip体系结构、局域网、广域网、网络管理与安全等相关知识,而这些知识点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因此,在教师教学中该采用哪种方法来讲授这门课程呢?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将教材中各个章节知识点分散的、独立的进行讲解,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框架,导致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感觉没有收获,感觉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还是一知半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知识点的讲解,更不符合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更为有效地进行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目前,国外和国内探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如国外的巴班斯基教学法、拉斯卡教学法、威斯顿和格兰顿教学法,国内的李秉德教授、黄甫全教授等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且均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而言,我认为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更为得当,因为这门课程除了基础性强以外,它的动手操作性更强,而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这些知识讲解的清晰、透彻,只有将理论知识依附于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案例来讲解,这不仅让教师在讲授知识点时能将内容讲解的更清新,更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直观、更透彻。

二、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引用的必要性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教师将一个完整的、具体的案例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知识点的讲解将依附于该案例。对于案例的选取应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以及涵盖了某一课程相关知识点的,这样的案例才能更为有效地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

首先,教材的选取是致关重要的,以往的一些教材知识点陈旧,重理论轻实践。因此,教师在选取教材的时候,就应该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相应的教材,可选取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以案例为依托的教材,如以学校某一建筑物的构网或某一企业建筑物的构网等为案例的教材。同时,教材知识点的覆盖面要广,在涉及到重要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点时,教材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要要精。在教材的各章,应说明各章的重点、难点,以明确教学目标,教材的相关知识应紧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整本教材以案例为主线,贯穿整本教材,且在教材各章的最后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在教材各章的最后应附有相应的习题,且习题最好是与案例息息相关的,这样我们选取的教材才符合教学大纲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将案例引用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各个知识点与案例挂钩,通过一个完整案例的讲解,使学生对整个课程的课程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高等教育中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而言,按照考核方式将其划分分为两方面:理论和实践。在理论教学中,以案例为主线的讲解方式贯穿整个学期知识的讲解,且在学期的最后对整个案例,进行整理和总结,能让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期更为透彻的了解构建一个简单网络的思路与步骤。

三、总结

目前,国内外对于教学方法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见解,不同的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教学风格和习惯。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对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课程,采用案例式教学是一种最直观,也是最能有效培养学生兴趣和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从基础知识讲解时就引入某一案例,这样不仅能将某一知识点讲解的更为透彻,更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才能更为有效的进行教学,学生才会将这么课程学好、学精,因此案例式教学法在高等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改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8-0089-02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不单指向教,而且也涵盖学。其可贵之处在于从来自社会实践的案例中的问题出发,启动特有的教学程序,而在教学系统结尾,又回归到问题的解决之上。与传统的“从概念到概念”的灌输、填鸭式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显示出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学生尊重社会实践的优越性。

2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点课程,其特点是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计算机网络”课程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网络oSi和tCp/ip体系结构,特别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描述,更是晦涩、不易理解的难点。

计算机网络在整个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高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还普遍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从概念到概念”的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合讲授抽象的网络知识;二是网络教学缺乏实践操作。

3“计算机网络”案例化教学实践探索和思考

3.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案例”化实现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换句话说,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就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应用案例教学思想,引入了两个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来思考和讨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构成。

其一:有两位不同国家的哲学家要进行对话,他们使用不用的语言。他们所要通话的内容需要有共同的兴趣和认识,但是使用不同的语言不能直接通话。因而,他们每个人都请来一个译员,将他们各自的语言翻译成两个译员都懂的第三国语言。两个译员可以使用共同懂得的语言交流,但是,他们在不同的国家,还是不能直接对话。都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将交谈内容转换成电信号在物理媒体上传送至对方。然后,让同学们讨论,在这样一个案例中,需要几个层次和什么层间服务?最后,经过讨论,同学们都认识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一个方法,就是分而治之,形成了“哲学家/译员/工程技术人员”这样的层次。

其二:为了进一步讲述分层设计思想中的接口和协议的概念,在讲课中,引入了邮政系统的分层模型。如图1所示。

人们平常写信时,都有个约定,这就是信件的格式和内容。首先,我们写信时必须采用双方都懂的语言文字和文体,开头是对方称谓,最后是落款等。这样,对方收到信后,才可以看懂信中的内容,知道是谁写的,什么时候写的等。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一些特殊约定,如书信的编号等。

信写好之后,必须将信封装并交由邮局寄发,这样寄信人和邮局之间也要有约定,这就是规定信封写法并贴邮票。在中国寄信必须先写收信人地址、姓名,然后才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

邮局收到信后,首先进行信件的分拣和分类,然后交付有关运输部门进行运输,如航空信交民航,平信交铁路或公路运输部门等。这时,邮局和运输部门也有约定,如到站地点、时间、包裹形式等等。

信件运送到目的地后进行相反的过程,最终将信件送到收信人手中。

虽然两个用户、两个邮政局、两个运输部门分处甲、乙两地,但它们都分别对应同等机构,同属一个子系统(同等层之间协议,水平的);而同处一地的不同机构则不在一个子系统内,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通过接口,是垂直的关系)的关系。很显然,这两种约定是不同的,前者为部门内部的约定,而后者是不同部门之间的约定。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通过对图1的阅读和讨论,从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分析入手,形成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认识: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两台计算机中两个进程之间进行通信的过程与邮政通信的过程十分相似。

以上案例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同学们的讨论和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知识有了很好的理解,教学效果显著。

3.2实验课“案例化”组织方式探索

实验课的实验项目往往是很好的“案例”载体,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做了一些探索。在实验环境良好的情况下,把学生按组组织,每组推选一位组长,分配好组员的任务。完成之后,各组通过投影仪交流,并推选学生评分员,进行打分、提问、交流,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图2是教学中同学在实验室的情景。

3.3网络协议的案例可视化设想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较重要的部分。然而这部分内容的理论讲解总是有限和抽象的,笔者对网络协议可视化教学的设想是:引入实际编辑状态,实现tCp/ip各层协议仿真及各层协议字段值的编辑,提供手工和自动计算校验和方式,加深校验和计算过程的理解;灵活的数据仿真发送功能,根据不同实验的需要实现数据的单帧发送、多帧发送及重复发送;便捷的网络扫描方式,提供主机扫描和主机端口扫描功能;形象化的协议模型层次图,使数据帧的编辑不再抽象,协议层次关系表现更清晰更直观;运用多种协议模板快速建立一个数据帧,提高实验操作的效率。这将是一个生动、有趣和深入的过程。

4总结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篇3

1引言

《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作为《计算机网络》的后续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掌握tcp/ip协议簇中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思想和编程模型,运用高级语言或者面向对象语言进行开发,同时能够利用相关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应用,突出实践”。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合本课程的教学,因此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基于“案例驱动的教学法”是以任务为目标,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案例的形式提炼出来,让学生据题而思、据题而想、据题而做。“案例驱动教学法”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中,为全体师生构建了一个学习情景,学习内容围绕一个确定的目标,有重点有主次的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它适合《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的开展。

2基于“案例驱动教学法”教学特点

“案例驱动教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评价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这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提本文由收集整理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而案例驱动教学法采用“提出案例——分析案例——完成案例——评价小结”,是以布置案例为出发点,以分析、完成案例为中心点,以评价案例为延伸点,符合新课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要求。它具有以下特点:

(1)老师启发性。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案例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启发性教学。由老师提出问题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给学生分析,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2)学生主动性。与传统的教学不同,案例驱动教学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输入案例,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和掌握案例本身所反映出的基本原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老师学生互动性。根据案例的难易程度,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训方法。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完成。由于学生的水平存在差异,在实训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相关知识的探讨和获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知识和经验在师生之间双向流动,并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4)评价小结。根据案例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对于案例完成较好的同学进行成果展示,通过展示可以给其他同学开拓的思路。在展示结束后可对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这样可以不断加强学生的信心,给学生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做出小结。

3网络编程技术课程中案例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3.1理论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从网络编程基础知识入手,涉及互联网体系结构、ip地址和端口、tcp和udp协议,网络服务、c/s和p2p编程模式、套接字、编程接口等,也涉及到程序设计中进程、结构、函数、对象、类、i/o模型、进程阻塞、多线程编程等。网络编程技术作为应用型课程,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实践相融合。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网络编程技术,增加课程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是该课程讲授的关键。我们以案例教学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实施,所有的教学内容以案例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中。例如,qq及时通讯、网络会议、在线五子棋等设计,既形象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上看,案例式教学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了避免课堂上少量案例不能覆盖全部的实际应用,在教学方法上,老师注重由点及面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举一反三。

3.2实践教学设计

网络编程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只听不练很难达到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上机实践教学,将上机实践环节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实验内容组织上,老师充分考虑实验题和理论教学的衔接,以及实验题目的综合可操作性和难度,将实验题目分为设计题和综合题,如下表1所示:

实验的实现虽然不与具体的编程语言有必然的联系,但是编程语言在教学环节中有非常重要。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网络编程是在高年级阶段,必修课程学过高级程序设计(c或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net开发(c#.net),任选其中一种语言似乎都可行。但据开课前我们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首选c#进行编程。因此,课程教学课题组决定,老师上课注重网络基本理论的讲解,编程实践以c#为主。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篇4

关键词:网络实验室;现状;方案;规划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具备网络配置、网络管理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作为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校,如何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网络配置能力已经成为网络教学的重中之重。要培养学生网络方面的动手能力,在网络实验室里对设备进行配置的优良教学方案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也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上起关键作用。

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设备的配置实训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计算机网络原理,掌握了网络互联与实现的配置技术,才能为今后的就业、学习、研究网络奠定基础。

1网络设备配置教学现状

1.1强调实践,忽视理论

网络技术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的课程,实验课程在教学中占很大比重,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教师在授课中往往片面强调实验和动手的重要性,忽略理论作为技术研究与学习基础的事实,忽视理论知识对实践动手调试的前期指导、规划和分析作用[1]。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不能建立清晰的网络技术知识理论体系。

有的教师甚至将几个特殊案例的实践动手调试作为网络互联与实现配置教学,根本不对网络理论知识作相应阐述,教学中即使涉及必须要用到的网络技术原理内容,也只是偏重实验环境下的教学,这样做,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1.2追求硬件高配置,忽视规划软指导

在开设网络技术课程时,过分追求高配置实验环境,投入过多资金建网络实验室,大量购进先进网络硬件设备,却忽视实验教师的网络规划、组织和管理方面的软指导,没有真正理解网络是研究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学科,计算机的思维模式只能是遵循人的思维模式的真正含义。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指导教师的项目分析与规划,学生拿到实验后,仅靠直接动手调试,用几条简单的命令去解决一个网络技术问题,这样的思路如何能达到深层次学习网络的目的。

1.3重就业比率提高,轻就业形势分析

调查统计显示,大多数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泛,91%以上的网络技术专业学生能找到工作。但是,深入了解其从事的工作岗位后,我们发现他们中在网络技术岗位上从事局域网管理与维护、网站管理与维护、网站程序设计及开发等工作的人员不多,80%以上网络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是在从事计算机销售与售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工作,他们处于计算机技术人才链的低端,就业质量可想而知。[2]其原因在于高校学科体系培养模式的课程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特征不明显,只注重单点知识的培养,忽视综合实用技能方面的培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综合应用能力差,不能胜任网络技术工作。

2网络设备配置教学方案改良思路

2.1对网络实验室硬件设备的建设改良

在进行网络实验室硬件建设时,应注意合理规划,不仅考虑满足建设需要,还要密切关注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态势,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现成的校园网平台和合理的资金去建设网络实验室,使建成后的实验室能使用高校原有的计算机作为网络调试终端,既能满足在本地实验室进行网络实验,也能通过校园网络远程登录后经认证进入对网络设备进行调试。[3]按此要求,每个网络实验室可以建成能同时满足42人至56人进行实验的网络平台,按需配备6至8组独立的实验平台,每组实验台至少配有2台2层交换机、2台3层交换机、2台路由器、1台防火墙、1台无线接入设备、1个Voip语音模块和至少两个高速异步串口模块。达到每个实验台既可单独进行相关的实验,也可以配合其他平台进行实验,完成更为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实验。

2.2对实验教材、实验方案配备的思路改良

每门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应有专门的教材、方案,包括实验项目具体名称、实验详细内容、每次实验所需硬件设备、网络拓扑结构图、实验人员分工和实验详细规划、设计思路等。利用这些内容丰富的专业实验教材或资料手册,对每个实验的教学目的、实验真实环境、实验所需用到的设备、实验设备间如何连接、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及验证等内容进行实验的开展。也可将该门学科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教学资料汇总成册、编录成书,按照其教授的实验内容、详细的实验方案来作为实验用书,让学生充分利用书中经过无数次实践的组网方案进行实验。

2.3对网络设备配置实训时间的安排布置改良

实训课程尽量与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同学期进行,这样便于理论指导实践。尽量不采取先计算机网络理论课,后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实训的教学方式,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如果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在实训课上,他们就会很快编写出实现步骤、调试命令,从而更有兴趣去学习下一节的课程。反之,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知识掌握得不好,实训课就会反映出来,这会促使他们回过头来重新拿起课本学习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第二次完美结合,它可以提高学生理解网络、调试网络的能力,最终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对高水平师资的培训力量、培养力度改良

我们应选用既有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调试能力的教师担任网络设备配置实训教师,以便学生得到充分的指导。因为,有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网络规划、网络分析,学生理论搞懂了,实践起来才能得心应手。[4]同时,我们还选用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调试的教师,用其丰富的经验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技术,从而节省学生宝贵的实践时间。

3网络设备配置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案设计,让学生对网络设备配置有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组网、互联与设备配置实训进行分析和研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组网整体技术。参照此要求,我们按组网步骤将教学方案设计分为以下几方面。

3.1组网基础教学方案设计

从目前较常用的星型网络拓扑着手设计教学方案,其涵盖的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改变以往传统组网基础先从理论着手进行教学的顺序,转而按上述教学内容、学时、教学方式教学,让学生从对网络完全不了解过渡到对网络有一个浅层次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组建一个小型计算机网络所需要的硬件设备有哪些,对最基本的传输介质――双绞线做到能按不同标准做出t568a、t568B线序,掌握网卡的安装,熟悉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简单的参数配置,基本认识清楚计算机网络基本运行环境,这对下一步具体开展网络设备配置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起到很好的先导作用。

3.2交换机教学方案设计

从交换机的应用角度着手,设计教学方案,方案分为基本配置与高级配置实验内容,具体教学内容如下表2所示。

按上述内容进行分设备单项教学,让学生实际操作实训,达到掌握交换网络中最常用的设备――交换机配置技术,从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着手,进一步划分VLan,掌握生成树协议操作,实现交换机的端口聚合,安全认证等技术,对实现与路由器设备的互联作好配置技术准备。

3.3路由器教学方案设计

从路由器在网络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着手设计教学方案,方案分为基本配置与高级配置实验内容,涵盖的教学内容如下表3所示。

在交换机设备配置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继续通过单项设备路由器配置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网络建设中较重要的设备――路由器的配置技术,熟悉静态路由,动态路由Rip路由协议,oSpF路由协议,广域网协议的封装以及ppppap、pppCHap协议的验证等内容,为下一步交换机、路由器设备互联形成真正的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做好全面的技术储备。

3.4综合实验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对单个网络设备进行逐一教学,在掌握了其基本配置内容后,结合运用交换机、路由器网络设备进行组建交换三级网和路由三级网,在此基础上进行来自实际典型应用案例的综合实验教学方案设计,[5]如组建某大型企业网络。首先,我们会告知学生该企业的相关情况――有多少人使用网络、组织机构如何、地理分布情况怎样、管理水平能力高低、网络应用服务多少等内容,让学生根据这些背景,运用所学知识,去规划、设计该企业的网络需求与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上述实验,让学生做到综合运用网络实验室里的网络设备,了解搭建的实际网络环境,全面掌握整个网络组建的技术原理、实验功能、实验拓扑,清晰地掌握网络设备的实际配置,利用掌握的综合网络技能知识去优化这个网络,让整个网络性能发挥到极致,由此达到学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4结语

作为承担网络技术应用人才培养重担的普通高校,应该合理设计网络设备配置教学方案,在网络实验室的实验环境中与真正的网络建设接轨,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亲自动手进行搭建、调试、配置网络,让学生更直观、全方位地了解各种网络设备的应用环境,加深对网络原理、协议、标准的认识,直至完成整个综合实验过程,形成清晰的网络工程项目设计思路。[6]我们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充分利用理论知识由上至下地去分析网络规划、设计与调试,并提高自身网络技能和实战能力,成为符合网络一线需求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师范专科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现状与应对措施[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14(2):20-22.

[2]胡亮,徐高潮.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教学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22(S2):155-157.

[3]崔贯勋.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方案探讨[J].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06,10(5):19-21.

[4]徐炜.网络实验室:轻松上大课[J].中国教育网络,2007,11(1):9-12.

[5]陈康.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改革实践[J].正德学院学报,2006,14(6):47-50.

[6]福建星网锐捷.锐捷网络实验室解决方案综述:网络实践教学专家[eB/oL].(2006-12-05)[2010-10-10]..cn/plan/Solution_one.aspx?uniid=af03f8d9-ff2a-4a5c-826b-4bc5e0c876cd.

teachingprogramsofnetworkDeviceConfigurationwithnetworktechnologyCoursesinUniversities

YanGLin

(DepartmentofComputerScience,BaoshanCollege,Baoshan678000,China)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1-0122-02

目前,国内《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基本都围绕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层次”来组织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虽然在理论上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七层体系结构的内容,但如何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应用却显得非常薄弱。因此,如何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实际应用需求能力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在多年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理论分析、感性理解和实际应用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基于案例的教学方式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文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网络工程实践与应用”为案例进行分析。

1基于pBL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1教学思路

该文中,我们选取“网络工程实践与应用”作为教学案例,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基于pBL(problem-based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的项目教学法,pBL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pBL旨在使学习者建构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技能。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运用pBL教学法,使得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将计算机网络的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使得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及早的接触实际的网络应用环境,提高其实际应用的综合素质。通过在教学中提出实际的网络应用项目,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同学习,了解和掌握实际网络工程应用中需要的相关知识,为未来从事网络工程应用打下良好基础。pBL教学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1.2教学目的

本案例将pBL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其教学指导思想是:突出项目式教学、强化能力培养、体现认知规律。在教学中,通过基于问题的优化和知识点的重构与整合,使学生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理解,并提高有效地解决实际网络工程问题的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网络工程设计和网络应用的能力。

1.3教学设计

1)“问题”设计。“问题”设计是pBL教学法中最关键的一环,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该以教学大纲为准则,此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并注重“问题”的难度。

案例:项目背景设计——为了提升校园网的信息化建设,校园网将建设一个以教务管理、数字图书馆、办公自动化、教学资源、一卡通系统为一体的数字化校园网络。

2)搭建学习小组。为了有效地解决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能力、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每个小组最好不要超过5个人。好的学习小组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保障。

案例:根据项目需求要求,在教学中可以将班级成员分成若干小组,并在小组中设立项目组长(经理),负责本小组人员协调,工作分配,保证项目实施进度;小组中的项目成员承担项目实施中网络规划、网络实施、设备配置等工作。

3)确定学习目标。搭建好学习小组后,教师应就“问题”为各小组进行分析、引导。通过讨论能够为每个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案例:

项目目标――构建单核心大型校园网,满足客户所有需求,通过验收网络能可靠运行。

需求分析:

需求1: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进行校园网的建设,实现各分校区网络信息化。

需求2:实现校园网中所有部门的办公自动化,以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效率。

需求3:在整个校园网内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信息共享、实时新闻。

需求4:在关键区域,网络链路故障时能够不影响网络使用。

需求5:在整个校园网内实现财务电算化。

需求6:申请不到足够的公网ip,但是要全校都能上网。

4)独立学习。各小组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后,小组成员可以自由进行探索、讨论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为他们提供相关的网络实践环节。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当的进行引导和启发,尽可能的让学生发挥最大限度的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

实施准备——网络设备——网络规划——实验室使用——基本网络构建——划分VLan控制广播流量——路由技术实现VLan间路由。

5)汇报、讨论和评价。各小组经过自主学习后,老师可以叫各小组就学习的结果进行汇报、讨论和交流,老师可以就每个小组的汇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评价和建议。各小组可以就老师提出的建议对学习的目标和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并进行反复讨论,直至解决问题。

案例:对学生按照教学内容进行理论考核、实验考核和试讲考核。

2结束语

pBL是一种新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以映射真实世界问题为学生提供学习情境。

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并维持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理解和应用。通过基于pBL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以问题作为pBL成功实施的首要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心的案例设计,能够很好地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提高教学系统性的同时,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集体协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展海冰,张志刚.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类课程pBL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11):158-159.

[2]李圣青,任新玲,刘阿茹.网络环境下的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89-91.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篇6

[关键词]档案管理 信息网络化教学评估安全管理

当今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数字化的全新时代,电子化档案信息已日益成为信息服务的重要媒体,相比之下,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手段大为滞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学活动中产生的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地需求也快速增长,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和手工操作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这样的形势。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高校电子档案系统,有效地整合各部门的教学档案资源,使学校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已势在必行。

一、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趋势

1.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电子化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逐渐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化、网络化管理系统,如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网上评教系统等,这些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不断运用,不仅提升了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也随之形成了大量的电子档案。这无疑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必将促进教学档案管理的电子化进程。

教学档案对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和领导管理工作之所以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在本质就是档案的信息功能,为此,建立完整规范的电子档案系统已成为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档案管理人员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缩微、光盘等先进技术与手段,建立一个统一著录格式,统计表编排的档案信息网络,将过去的一些纸质资料用磁带、光盘等介质来替代,实现资源共享以及网上汇编资料的传送,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校、系(院)电子档案,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使利用者很方便地获得更多的、更广泛的教学档案信息。

加强教学档案的计算机管理,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档案信息技术给传统的档案文献服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目前越来越多的校(系)利用计算机承担着教学档案的查询检索,辅助立卷、编制目录、数据统计、学籍档案管理等项业务。尽管由于软件、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教学档案的计算机管理还不尽如人意,但已显示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向现代化管理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高校教学档案信息网络化

当前,随着各高等院校校园网的普遍建立,教学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是信息服务网络化。根据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系统开发教学档案信息资源,使之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其价值,是教学档案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共享性原则,通过一定的处理系统,我们可以将教学档案信息通过网络空间进行交流、分发,实现远程存取服务。教学档案的收集、管理、检索、传递都可以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来实现。网络范围内的档案信息都可以作为资源加以利用,档案用户的范围也大大拓展,不光局限于本校、本地区,远程用户也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教学档案信息,真正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档案管理的全部工作。可以预见,随着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教学档案工作必将发生更加深刻地变化。

3.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化

由于现代化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以计算机为手段,通过网络来进行的,这就对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相比,不光需要熟悉档案管理的基本原理、手段和方法,还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可以利用这些新技术手段完成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因为档案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原则,当电子档案信息在网络上运行、传递时,档案管理人员应区分合法用户和非法用户,既使合法用户方便地利用档案信息,又能屏蔽非法用户,避免档案信息的泄密。对于存储于服务器上的档案信息,如何保证网络安全,避免“黑客”攻击,防止已有的档案信息非正常变化甚至丢失等,都是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于教学档案管理以后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的专业要求。

二、本科教学评估机遇下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教学档案资料能真实反映和体现教学水平,真实完整的教学档案将直接影响到评估的结果。因此,下大力气搞好档案管理工作,系统地收集整理高校教学档案,是搞好高校本科办学水平评估工作的基础。电子档案的建立对于高校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设想,专家只要坐到电脑前,进入档案库,就可以随意调阅各种资料、数据、图片,这样不仅使评估工作效率更高,也会使专家的评估结论更客观、准确。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手段大为滞后的高校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校内各部门推行计算机管理档案,提高部门收集、保存、管理档案的自觉意识,提高部门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编辑整理档案的水平。

2.积极推进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逐步实现档案全文信息查询,在信息化环境和氛围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配置高性能的计算机、扫描仪和相关软件集成,逐步完成室藏档案信息数字化,做到存储安全、迁移便利。

3.加强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在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学校档案室应加强电子文件积累、鉴定、著录,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有效。

4.充分发挥学校网站的作用,设立档案管理栏目,不断完善、丰富栏目内容,有计划地开放档案目录,公开档案信息,向全校和社会提供查询服务。

三、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的安全管理

1.坚持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与档案管理工作相结合,树立安全风险防范的意识。

2.加强档案信息系统安全防范规划,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3.电子档案上网后,必须从进入、传输、使用三方面采取安全保密措施。防止外部攻击可以采用防火墙、安全等技术实现;防止内部成员泄露,在管理和技术上要做到信息安全存放。

4.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和网络系统建设工作中,要增强安全意识,防止失密、泄密事件发生。非公开的档案信息一律不得上外网;在因特网上提供已公开的档案目录查询服务,要认真采用身份认证、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转。

我们应该认识到,尽管新技术的发展给教学档案工作带来了便利与难度并存,但是,档案信息网络化是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世纪是教学档案事业发生深刻变革的世纪。作为综合院校的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科技力量强的优势,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采用新技术手段,做好教学档案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菁菁.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初探[J].长沙大学学报,2007(4):26-27.

[2]陆小宇.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6):229-231.

[3]俞志华,王军宁.数字化时代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78-81.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篇7

关键词:课程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的开发;

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围绕职业教育目标开发课程、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体系配套的质量评价方法,更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

1对中等职业学校目前课程设置的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目前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是:

(1)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市场经济和社会有效需求脱节。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一条很重要的基本原则。

(2)思想观念仍被普通教育的模式所束缚:套用学科教育的思维和个人经验办职业教育;复制或改造学科教育的专业建设模式;复制或改造学科教育的课程思路改革课程;复制或改造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

2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流程

对于职业教育的培养方案,必须考虑在劳动任务中所表现的职业的工作实际,包括工作对象以及工作中工具、方法、组织形式等,并考虑其技术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益于工作实际的教育目的。通过企业的劳动任务进行教学,可以激发潜能以发展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和确定与此相关的教育目标和资格目标,由此确定的职业教育课程与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开发包括调查社会需求、职业分析及关键技能分析、教学分析、确定课程、编写课程标准、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具体课时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教和学的方法及合适的教学媒体,同时考虑教学评价的方案以及依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反思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诸环节。

3校企合作下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开发

根据国务院要求,教育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联合组织实施了高职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已取得明显成效。这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我校在2006年与北京神州数码网络公司进行合作,是教育部牵头的40所校企合作办学的试验学校之一。我校引进了神州数码网络的实训课程,建立了神州数码网络实训室,对网络专业的学生实行毕业证和神州数码网络管理员(DCna)认证证书同时获取的制度,让有能力的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取得国内知名网络厂商的职业资格认证,提高了中等职业学校网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就我校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分析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开发:

(1)调查社会需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内各行各业都处于全面的网络化进程中,对网络应用全方位人才的需求也与日剧增。所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也是国家教育部紧缺人才培养之一。我校也将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我校的骨干专业之一进行重点建设。

(2)职业分析及关键技能分析

就目前市场的就业形式来看,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岗位有:

1)各种大、中、小型网络管理员

能够完成网络的设计、配置、管理、维护等任务,独立管理windows2000server、windows2003server、Linux等网络操作系统。随着经验的积累,网络工程师的不可替代性将越来越强,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将永远需要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网络应用,及时解决网络故障的有丰富经验的网络工程师。

2)网络类设备销售、安装

能够熟悉常见的计算机软硬件和当今最流行网络互联设备(如:Cisco公司、神州数码等大型厂商的主流路由器和交换机),具备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的能力;熟悉tCp/ip协议、交换与路由、网络安全等相关网络知识,并能熟练掌握服务器、工作站的常规配置方法。

3)系统集成

能够胜任售前工作,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网络设计、设备选型、工程报价、网络工程的建设。

4)web服务器管理员

能够熟练运用Dreamweaver、Flash和photoshop等网站开发工具建设web网站,熟悉aSp、JSp等动态网页制作方法,具有网站建设与维护的能力。

5)微机修理维护员

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独立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装、维护。

学生培养目标按核心岗位来进行,课程设置的目标也要按此进行。

(3)教学分析

要确定某个专业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由哪几大专业方向课程组成,以及每类课程又由哪几门具体课程教学目标组成。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应按照培养目标来设置网络课程,具体可以分为三大专业方向课程:计算机网络管理类、计算机销售与维修类、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又可以具体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实训(校企合作神州数码网络实训)、操作系统与网络服务器的使用与管理、网络布线与小型局域网搭建。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网络的实际安装与维护技能。计算机销售与维修类课程又可以具体包括:现代化办公设备、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设备的使用与维修技能。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又可以具体包括:静态网页设计、平面设计、二维动画、动态网站建设、网络数据库。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设计与使用的技能。所有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安排大量的实训内容来进行。

(4)确定课程

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教材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国家紧缺人才用书、校企合作使用神州数码网络大学的指定教材、技能认证使用劳动部门的考试专用书。

课程结构开发是指课程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排列,以及如何对这些课程进行合理的课时分配。见表1。

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校既可以拿到学校的毕业证,又可以拿到行业(神州数码网络公司的网络管理员证书)证书,还可以拿到劳动部门的认证。使学生毕业后可以有更强的竞争力。

(5)编写课程标准

应列出课时细目及内容,明确学习范围的深度和广度,对学习目标可进一步分解并配合适宜的学习训练时数。还需提出各部分教学方法的选择建议,并列出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与媒体。以及考核考试的标准和方法。例如,下面是《aSp动态网页设计》教材的目标能力图表。

(6)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具体课时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教和学的方法及合适的教学媒体,同时考虑教学评价的方案。

计算机网络类课程中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来进行。以私有VLan的配置实验为例来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1)明确项目任务。给出学生实训设备及材料让学生设计实验。(2)制定计划。让学生对上面的实训进行规划,规划出计算机实训拓扑结构图。并创建网络的关联表。(3)实施计划。让学生分工进行,按实验规划有的负责连线,有的负责输入命令,有的负责插拔网线测试实验结果。(4)检查评估。由学生根据实验的结果来说明推导出实验的结论。并通过不同小组的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教师指导学生帮助出问题的小组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5)归档或应用。项目工作结果应该归档总结到实验报告中并让学生进行拓展应用到现实的企业环境中。

案例教学通过把一些真实的典型的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去做出反应,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一方面不断形成新的理论视野,增长案例分析的技巧;另一方面在探索思考理论如何运用于实际,从而及时而有效地促进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网络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首先展示企业的成功的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的分析讨论,最后再对现实的案例进行总结和应用。例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后,给学生出了一个实际的课题――制作个人求职网站,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网页设计制作知识,根据设计任务,分析求职素材,独立做出设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课程开发中,不可缺少课程评价方法开发这一环。对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知识情况以及对教师授课质量情况等方面需要展开一系列的评价。评价结果能为课程开发决策提供重要信息,进而推进课程开发的不断完善,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计算机网络专业可多采用“能力本位评价法”对所开发的课程展开评价。“能力本位评价法”

就是以对学习结果进行明确界定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评价方法。我们要按核心岗位能力要求形成岗位能力标准,相应的测试也按岗位能力标准来进行。比如,对于计算机网络管理类可以考核学生制作网线。给学生网线制作的必备工具,在规定的时间内考核学生制作网线的速度并自行测试网线的连通性。如果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并用两种方法测通网线就是优秀;用一种方法测试成功为良好;没有测通网线则为不合格。

(7)依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反思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诸环节依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反思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诸环节的问题,并根据实际的教学运行情况和校企合作企业的设备更新进行课程随时的调整与完善。

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开发任中而道远,我们会积极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程体系,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1]俞仲文.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傅远志,网晓东,周一.高等职业教育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1).

[4]戴甲芳.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设想[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5]黄克孝.论职教课程开发的客观基础[J].职教论坛,2002,(14).

[6]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篇8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不断高速发展的交叉性应用型课程,该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现实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它是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必修的重点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为了使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将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主要特点、教学现状入手,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课程的主要特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发展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进程中,计算机网络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数据通信、局域网、网络互连与广域网、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数据管理、网络操作系统以及网络设计与案例分析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特别是数据通信和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因为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而局域网是广域网的基本单元,广域网一般均由局域网互连而成。因此对数字化、数字传输、模拟传输、通信媒体、多路复用、数据交换以及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体系结构、组网技术、高速局域网等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有清晰的了解和掌握。此外,对网络管理(如网络安全管理、网络数据管理、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如在企业中的应用、政府部门的应用、金融机构的应用以及internet的应用等)掌握的同时,还应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目前课程的教学存在三个比较大的问题:首先,教学内容方面,网络相关学科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快,课程内容难以跟上计算机网络科学的发展变化。其次,在教学方式上,网络课程有相当部分的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知识,难度大,相对枯燥,在课堂教学方面需要适当调整,改变学生积极性调动不充分,课堂互动性不足等问题。然后,教学目标方面,高职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如何完成课程的教学,传授其中的知识点,但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适当的关注。与此相对的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能否有效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对于用人单位用人的一项硬件指标。这些能力培养的忽略。对于今后学生的工作和发展非常不利。

三、教改措施

1.调整教学内容,增强基本概念和知识的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包括通信技术、网络理论和网络应用技术,无论从软硬件、通信哪那一个方面讲。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内容的安排非常重要。我们根据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状况,对教学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精选教学内容,保留基本的通信理论,略讲部分网络原理,删去一些过时的网络技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目前流行的网络技术和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上。

2.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上课老师最好能参与本单位的校园网络建设,或者参与社会上的网络工程,积累工程经验,丰富上课内容。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力求对内容高度熟练,能够深入浅出的讲授,并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理论、概念、技术、方法。

作业练习:有选择性地布置一些思考题、练习题、市场调研、专业技能训练等,使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书,以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将科研中企业网络系统建设的需求或已有的网络系统情况告诉学生,让学生分析企业已有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或为企业设计满足实际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最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企业计算机网络方案进行讲评,指出其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网络辅助教学:利用及时通信技术,如飞信、qq等手段,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网络提交作业,教师通过网络将批阅后的作业返回给学生。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内容更进一步的了解,主要是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的兴趣爱好。

课外阅读辅导:将相关的著名计算机网络学习网站,论坛、视频下载资源等和优秀的网络课程书籍,及时推荐给学生,以进一步扩展学生的获得知识面。

案例讨论:在教案中准备不同的现实经典网络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或课外独立思考,编写方案等,充实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了解实际,增进了学习氛围。

学院网络系统参观: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带领学生参观学院网络中心,向学生介绍该网络设计的思路、组网技术、主要硬件及软件等内容,现场演示设备的操作与调试,其目的是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黄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电脑学习.2010.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篇9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8—0174—03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教学,由于计算机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进行实践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理解和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

一、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环节,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实验内容的安排主要集中在网络基本环境的建设与网络设备的使用能力的培养上。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通常会安排异步串行通信实验、文件传输协改,ethernet组网实验、虚拟局域网配置、路由器配置、e—mail服务器配置、域名服务器配置和web服务器配置等。这些实验内容安排是很好的,但是完成实验需要有一定硬件条件。很多师资力量不足的学校,还没有能力开设网络实验课程[2]。

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能够让学生在一台计算机或一台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上,独立完成网络编程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系统学习网络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循序渐进地完成课程设汁题目,加深对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硬件实验条件的不足。当然,有硬件实验条件的学生也可以根据教材的安排,完成与硬件实验相配合的一些课程设计题目,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网络环境下的编程方法的认识。因此,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应该包括三个环节:课堂教学、实验与课程设计,其中课程设计可以由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进度安排课程设计作为课后的作业。课堂教学、实验与课程设计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例如“简易Vpn网络的组建”实验教学为例,本实验使用的软件为Softether,它可以在因特网的一台主机上模拟一台HUB或者模拟一块以太网卡,并在虚拟网卡和虚拟HUB之间建立一个tunnel(隧道)。这样,安装了虚拟网卡的因特网上的主机就可以通过Softether建立的隧道穿越因特网和路由器连接到虚拟HUB上,实现了一个简单的Vpn连接。由于内网通常使用了保留的ip地址(如192。168。x。x),这些ip地址是不能被路由的,因此因特网上的主机无法访问内网中的主机。但有了Softether,就可以很方便地实现internet上的主机与家庭Lan或者企业Lan中的主机的互联。在教学中,每个实验小组配置有一台无线路由器和两台安装了Softether软件的p4微机,另外提供两个校园网络接口。因为校园网提供的网络接口具有合法的因特网ip地址,因此在实验中可以利用它们来模拟因特网连接。实验中的无线路由器用来建立内网,只使用它的路由功能和交换机功能,而不使用它的无线网络连接功能。

二、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建立层次化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

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要建立科学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编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相关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等[3]。我们分三个层次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第一层次实验主要面向计算机网络基础开设网络基本技能实验课程,包括网络资源的搜索和使用、网络的基本接人实验、网络基本故障的判断和定位;第二层次实验是面向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开设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理解;第三层次实验面向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课程开设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系列实验项目。第一层次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网络的应用能力:第二层次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对网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三层次实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编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过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将学生们培养成为网络工程师的“毛坯”,学生能熟悉掌握网络的应用、安装维护、故障排除、网络监控、网络编程和网络设计等实践技能[4]。

(二)制订优良的实验方案

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的质量,要求必须有优良的实验方案并且把它付诸实现。要有良好的实验方案,需要了解、掌握有关的计算机知识和实验技术原理。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实验方案。要使优良的实验方案付诸实现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实验者除要有良好的实验技能外,还必须理解、掌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必须恰当地规定实验的逻辑功能,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按照正确的程序和原则开展实验,使实验教学内容合理、先进。为了搞好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还必须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系统的要素做整体和系统的了解,如计算机的数量、型号、硬件配置、软件环境、外部设备情况等。欲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适应社会及其发展的需要,还必须研究它的发展趋向,不断地改进、更新它的内容、手段和效果等[5][6]。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案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实践化教学

1.问题与研究现状

1.1研究意义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网络,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与高速发展,对于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大量增长。目前许多高校已经把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且因为计算机是信息化的基础,其他非常多的相关专业也涉及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例如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通信工程专业等,因而在整个电子信息相关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也属于必修课程受到重视和重点建设。作为整个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在就业的时候,计算机网络和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都属于学生笔试的常见被考课程,对学生就业十分重要。

1.2教学实践中的现有问题

计算机网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有较强的理论性,且呈现出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多学科交叉等特点。目前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多以讲授为主,存在以下问题:

(1)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计算机网络多学科交叉、密切联系行业的特点。学生反映计算机网络涉及学科多(电子、通信、材料等),即便是每个学科简单理论概念的讲解也已经非常庞杂,学生很难把握其脉络。而且,现有技术的应用与行业背景密切联系,单纯的理论讲授效果不佳,反映在学生回答课堂提问往往问甲答乙,或者干脆不知所问,对讲解的知识吸收差。

(2)本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涉及多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如信息安全、信息对抗、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每个专业的学生基础不同,专业重点不同,传统的统一讲授的方法不能适应专业的差异性,也导致不同专业间学生接受程度差异巨大,考试及格率可以相差20%以上。

(3)死记硬背现象突出,对技术理解不深。对于计算机网络在各专业的具体应用,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均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撑。学生对死记硬背的技术点尚能回答,但是碰到综合应用题,大部分学生就难以作答。

面对以上主要问题,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和思想必须改变,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效果,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术。否则,不光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应有的教学目的不能达到,还直接影响后继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

1.3国内研究现状

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高校很多,各校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均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改方案。一些典型的教改成果如下:

文献[1]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需求,将计算机网络课程分成3个层次:计算机网络课程a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B适用于非信息类理工科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c适用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其次,根据3个层次的教学内容,设计模块化、可选择的实验教学体系。

文献[2]通过导人式、启发式、讨论式、自学式、教学手段多样化等多种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文献[3]针对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以启发式课堂教学为基础、引导型在线教学为辅助、研究型实践教学为提高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三维立体式教学模式。

文献[4]基于案例教学培养部队学员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文献[5]提出用网络教学辅助课堂教学。文献[6]引入苏联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创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即在整体上确定最佳的方案予以实施,并从全面教育任务的实现上评价实施过程及其结果。

文献[2]、文献[3]、文献[4]和文献[6]提出的多种教学方法都很泛泛,无论对计算机网络课程还是其他课程都适用。实际上,在以往几届学生的教学中,此类方法我们已经在使用,事实证明此种广泛适用于一般课程的方法并不能解决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具体问题。文献[5]提出网络教学辅助,我们在授课的时候也提供给学生课外自学,但是如果教师不负责检查而全靠学生自觉,那只对部分自觉性较高的学生有用,而这部分学生本来学习效果就较好。文献[1]提出的分专业不同区分不同的教学层次是值得借鉴的方法,只是专业划分范围较大,落实到具体专业还需要细化。

2.实践化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

经过课后与学生座谈及学生干部的问卷调查得知,学生认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主要问题是理论太多,不直观。相对比一些课程因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的学生兴趣不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经过历年专业教育的宣传,学生基本都能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刚开始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但是随着课程的进行,概念增多、理论加深,由于理论概念抽象难理解,光靠死记硬背效果差,学生慢慢感觉无法跟上教师的进度,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自暴自弃。虽然采用了案例视频、多媒体互动等教学方式,但明显还不足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化教学主要分为课内课外两个方面。

2.1课堂实践化教学

1)课堂实践工具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