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7:09

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解篇1

设计学是一门新兴的基于艺术与科学的交叉学科,以人的设计创造行为为对象,是关于设计行为的目标、内涵、价值、方法及其解释与评价体系的科学,具有艺术与科学的双重属性。自工业革命以后,设计与工业化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相结合,设计成为推动当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设计学领域中的“环境设计”,以优化人的生存环境为目的,是针对城乡人居环境为核心的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知识结构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环境设计同城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一起构成国家建设设计领域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三级层面的有机组成部分。环境设计是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深化与延伸,满足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对微观层面人居环境问题的具体研究与解决。环境设计隶属国家建设设计领域和工程体系的定位,决定了学科建设和发展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工程学科具有必然的联系。这种对环境设计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针对性,强调工科院校在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方面要突出工程技术的办学特色。建设和发展工科大学特色的环境设计学科是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开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研究,优化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促进工科与文科优势互补的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规格要求,注重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工学类相关学科与环境设计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体现了环境设计与现代城市和建筑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特点,反映了艺术与科学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环境设计专业及其学科虽然隶属于艺术门类,具有艺术性的相关特质,同时还具有技术性、工程性和应用性的特质,与相关工程技术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环境设计的这种特质,表现在用科学技术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人居环境中的人文艺术问题,通过应用理学知识体系中的自然科学概念、原理、实验技术等,研究和探求解决环境设计与建设工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包括选择相应的技术方法、特定的材料,并确定符合技术要求和性能规格的设计方案,以满足结构或产品的要求,解决施工中的经济、安全问题,达到工程质量要求的工作步骤、方法与工艺,创造性地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所以说环境设计既是艺术创造,也是技术工程,强调把科学技术与艺术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全面、更综合的形式实现对人居环境的价值创造与形态创造。“环境设计”包含了环境的艺术设计和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两大方面的内容。环境的艺术设计关注人的精神性,解决的问题包括环境体验、文化创新、生活方式及审美取向等人与物关系的相关情理问题。在改善和创造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使人获得新的领悟,具有影响、塑造人的思维、行为和人格的力量,具有审美教育、信息交流等作用。环境的艺术设计与哲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密切关联。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主要关注环境的物质性内容,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环境工程设计中的自然材料、人工材料、技术手段、工艺流程、生物生态等物与物关系的相关物理问题。工程设计是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认识自然的理学原理加以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某种结构或产品的形式体现或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学以及理学领域的数学、物理学、生态学、地理学、测绘科学等工程技术科学密切关联。环境设计学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依托,创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和解决人居环境中的问题,既具有艺术性的一面,又具有工程性的一面;既涉及形象思维,又涉及逻辑思维,是艺术学与技术科学的结合,其学科背景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环境设计正是合理运用环境的艺术设计方法和环境的工程设计方法,使两者有机结合、协同创新,共同实现设计的目的,其中既包括解决人居环境中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也包括解决人居环境中物与物的关系问题。把握好两者的结合是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和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业教育方面要注重多学科知识融合;注重现代科技的应用与转化;注重用技术的手段解决设计问题。总之,环境设计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应用的媒介,强调用设计转化科研成果,实现产品效益与价值的作用。环境设计的实质是技术支撑下的艺术设计工程和实践性的应用科学,具有艺术学与工学双重属性的特质。理解这种认识对促进工科大学设计学科的办学特色和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构建以工程技术为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设计专业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一直以艺术学科为依托和背景,专业特色具有较强的艺术性特征,学科的知识结构多以艺术学相关的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构成。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在工科院校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起初大多沿袭艺术院校侧重艺术装饰特点的环境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环境设计专业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特质,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相关联,是文理结合、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所以在课程体系中逐步融入理工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依据各自资源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设计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新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规定了设计学学科可授予“艺术学”和“工学”门类学位,规定可由学位授予单位授予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应的学位,这为工科院校发展以理工为依托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探索发展突出工程技术为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工科大学开办的环境设计专业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构方面体现工科特点,促进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协同创新,推动建设适应社会需要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这对促进培养适合于城乡建设设计行(企)业需求的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理工科院校设有设计学科和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建设和发展工程型和技术型的设计学科与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和条件。要强化这种优势与特色,确立以理工为依托的设计学科与专业建设定位,以工程与技术性特色为原则的办学基础,探索工程技术与设计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和时效性,完整体现设计的技术属性与人文属性,使设计艺术与工程学科之间相互借力、相互补充、协同发展,构成区别于我国艺术院校开办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中,要对应行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利用在理工院校开办设计类专业的优越条件,突出工程技术应用知识构建设计基础平台;围绕项目设计与工作室式的课题研究方式进行设计类专业教学组织;结合实际项目的实践训练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型学习模式;强调对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知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能力培养体系,包括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的能力、设计表达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和组织协作的能力;形成关注社会需求,关注行业发展的办学建设指导思路,主动同设计与文化创意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环境设计是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体,在其内外空间综合运用艺术方法与工程技术,实施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微观环境的设计。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扩大与延伸,也可以把环境设计看成是建筑学和艺术学派生出的边缘学科。作为建筑学大系统下涵盖的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是为人类开拓高品质生活空间的环境艺术和科学,同建筑学有很多共同点,也同样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统一体的特质。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华沙宣言》中把建筑学定义为:“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一定义也同样适合于“环境设计”,只不过在文化内涵上环境设计更为深入,在形式上更多具有艺术特性。对环境设计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建筑内、外空间环境展开,所以,以建筑学为依托组织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办好专业的关键所在。以建筑学为依托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平台,强调依靠工科资源和背景,倡导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理念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与建筑学科交叉融合,突出与城市环境、建筑环境密切相关的设计教育特色;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设计进行课程体系的建构。以建筑学为依托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主要学习与城市和建筑环境相关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以及相关专业知识,推进工程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实践。这样的教育平台是以设计课程为主干课程,原理类课程为核心课程,技术类课程为辅助课程,辅以拓宽知识面的选修课程,构成本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建筑工程和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备独立进行环境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三、总结

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解篇2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是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个主要方式。环境工程专业作为理工科专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高的实验操作能力。但是目前我校的环境专业实验课还不够完善,实验课时量相对理论课来说比较少,而且环境专业实验室只对课堂实验教学和教师的科研开放,学生平时的实验锻炼机会少,导致部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不足。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另外一个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一般与理论课相结合,在相关工程技术理论课结束后,由指导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向学生布置一个综合性的设计任务,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完成。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对工程实例的认识,对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大量的工程参数和数据不知如何选择,只能根据基本理论查找相关设计手册完成计算和设计,整个过程过于理论化。

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实践教学是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学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正确运用在生产实际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实用型环保人才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3-5]。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德国环境工程教育非常重视实践环节的培养,除了学前基础实践训练外,德国的环境工程教学中,有一个学期安排了为期22周的必修专业实践性环节。学生可以与校外,诸如环保公司、咨询公司或管理机构等开展一些小型项目的研究工作。实习过程非常正规,工作要求严格。通过这种方式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6]。国内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开出情况[7],从对当前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入手[8],或总结本校教学经验[9],或结合自身特色[10],分析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完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或构建了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11],在内容上强调前沿性、工程性、研究性的原则,提升了本专业的特色,增强了本科生的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设想

通过学习和借鉴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模式的不足,对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如下一些设想。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由6个主要的部分组成:专业课程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置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等课程都设有相应的实验课时,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理解消化课堂理论知识。现场实习。通过参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环保工程公司等专业的环保治理单位,让学生对所学工程技术和工艺流程有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案例教学。针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部分工程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教学,可引入案例教学或现场教学环节,由授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度安排几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教学或现场教学。引入案例教学环节,可以消除以往理论教学与实习环节脱离的弊端。课程设计。包括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设计等。学生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工程设计方案。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学生能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方法。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专业实习。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为期1个月的实习,全面运用所学的知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锻炼自身专业技术综合能力,加深对本专业业务范围的了解。毕业论文。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尽量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课题的实验方案或设计方案,学生通过查找文献、工程设计手册等资料独立完成论文。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重视设计理念的传授,让学生学会专业的分析思考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上几个实践教学环节有些已基本完善,但有些还没有完全建立[12]。即便已经设置了这几个实践教学环节,要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却不太容易,仍需针对这几个环节进行改进,对教师、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完善本专业学科建设,培养综合型、创新型环境工程人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加强不同学科专业实验的联系,增加综合性专业实验的比例

环境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也决定了环境工程是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高度综合的交叉科学,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必须借助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作用。环境工程专业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在其教学过程中增加综合性专业实验比例的必要性。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是在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科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利用了已有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通过与原有的优势学科相结合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发展方向。目前设置的应用化学、化学工程、生物技术专业,这些专业开设的部分课程也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同时这些专业的基础实验课程也比较完善。因此,可以将环境工程的一些验证性实验,如有机污染物含量测定、重金属含量测定等放到化学基础实验课中,使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基本操作训练,掌握基本的环境化学分析方法,为专业实验奠定基础。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中,除了应掌握常规水质分析方法以及CoD、BoD、浊度、溶解氧、总有机碳等仪器分析方法外,可适当增加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如水处理实验中的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活性污泥评价指标实验、工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活性污泥法动力学系数的测定等,这几个实验之间的关联性很强,通过适当的设计,可以形成几个综合性的实验。学生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实验加深了对活性污泥法各种参数、指标之间关系的理解。通过初步的探索,我们已经开设了一个综合性的实验,结果表明,学生能积极参与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主动思考问题,教学效果非常好。其他可以开设的综合性实验还包括环境微生物实验中的培养菌的制备和灭菌,细菌纯种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菌体、菌落形态的观察,以及环境监测实验中的水中氟化物的测定、水中挥发酚的测定、废水中苯系化合物的测定、校园空气中污染物的测定等。以上综合性实验结合了分析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生物技术实验、水处理工程实验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综合性实验也对指导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但要了解相关知识,还要根据各个专业已有的条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或对教材已有的实验进行重新设计,确保学生的实验课顺利进行。#p#分页标题#e#

建设仿真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通过购买、下载免费共享、自主开发等方式制作虚拟实验课件,建立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于某一环境问题而言,它的工程设计方案可以由多个步骤和环节组成,例如废水脱氮除磷常用的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a/o)是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废水一般需经过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3个处理单元的处理,这3个处理单元顺序可以有变化,每一个处理单元都有不同的形式可供选择,污泥回流的方式也可以有不同的途径,这些变化形成了不同形式的a/a/o工艺。一个综合性实验方案无法全部包括这些步骤和环节。为了解决上述制约实践教学环节的矛盾,通过借鉴国内外部分高校虚拟实验室的制作方案,逐步构建环境工程仿真实验系统。仿真实验系统可以将一些在实验室中做不到的,或由于设备原因无法观察整个过程的实验,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学生需对整个工艺流程有充分的了解,提出设想和方案,然后用计算机语言编程实现设计方案。这些特点对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的能力很有帮助。由于仿真实验不需要实际建造设备,不受实际运行周期影响,能迅速取得结果,学生通过仿真实验,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这种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己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设备、设计实验线路及步骤等。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实验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结合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采用综合设计实验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把科学研究引入实验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课题,学生学会查找资料,在工程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训练方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其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环保行业有更深入的认识。由于环境工程是一个实践性与工程性很强的学科,这也要求在校期间就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运行管理能力。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形成以工程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方式,学生得到基本的工程训练,同时可以较早地接触工程实际,了解和熟悉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可采用学生从大二开始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的方式。学生自主报名,教师选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的科研。对于一些有大量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的教师,可采取这种方式使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样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承担起一些助教和助研的任务。学生参与研究项目的教学方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需要规划研究方案、申请项目、与企业联系等,促使教师在科研、工程开发工作中提高水平,同时其自身实践经验反过来有助于更新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

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解篇3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环境作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第一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名毕业生,在社会上,在专业里经过十年多的历练后,我想在这里浅谈一下我对这个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提出我的看法,希望将来能对这个专业的人士以及相关专业的人士有所裨益,有所借鉴。

环境艺术是一个尚在发展中的学科,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关于它的学科对象研究和设计的理论范畴以及工作范围,包括定义的界定都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和说法。从百度百科上查,你会惊讶地发现,“环境艺术”是一个大的范畴,综合性很强,而且它的内涵非常宽泛。不是这个专业的人很难对这个专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定义,甚至于这个专业的人也对如何定义这个专业,向别人解释这个专业感到苦恼。环境艺术设计的叫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为仿效日本,而将院系名称由“室内设计”改成“环境艺术设计”。一时间,全国众多设计院校步其后尘,纷纷效法。在中国,所谓的环境艺术设计更多指的是室内设计,而后延伸到室外领域,也指室外设计。它的叫法很多,有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建筑装饰和装饰装潢等,后来也有叫室内外设计、景观设计的。从这些叫法和所涉及到的内容来看,环境艺术具有其狭义的一面,它的概念就是围绕建筑所进行的设计和装饰活动。但同时,环境艺术还有其宽广的内涵。环境是个非常大的概念,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从这个定义出发来看环境艺术,环境艺术几乎涵盖了地球表面的所有地面环境和与美化装饰有关的所有设计领域。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环境艺术范畴。

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Richardp.Dober)对环境艺术是这样定义的。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环境艺术范围广泛、历史悠久,不仅具有一般视觉艺术特征,还具有科学、技术、工程特征。“环境艺术是一种场所艺术、关系艺术、对话艺术和生态艺术。”

作为第一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在四年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学习的课程非常多。而且,作为试验田,学校的老师们也是想尽一切办法,从各种渠道出发,希望这个专业的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把第一届办好,把头开好。所以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课程是非常丰富的。首先,作为建筑学院里头的科系,我们要学习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其次,作为艺术类进来的考生,我们还要学习艺术方面的东西;除此之外,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涉及到的本专业方面的知识我们也要学习。而且,从这个专业角度来看,这个专业又能进一步分成室内环境艺术和室外环境艺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课程是非常多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要学习素描、水粉、钢笔速写、超写实、艺术概论、陶艺、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画法几何、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等等再加上一些文化课和选修课。但我们只有四年的时间,每个课程我们只能蜻蜓点水似的学一点,所以我们学到的东西每样都要浅一些。后来在社会实践中,遇到其他学校相关专业的同事学友,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这个专业在某些学校是有开五年的。个人觉得五年的时间就比较好,像建筑学的课程就可以多开一些,专业基础就好一些。到三年级下学期,再学本专业的设计。而事实上,建筑学我们只学到两年级。

从学校毕业后,我主要从事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因为工作需要,也学习了一些植物方面的知识。所以在专业课上,我还建议学校多开设一些植物方面的课程,像植物花卉学、植物配置、植物病虫害学等,这样这个专业的教学时间和内容就非常完美了。当然开设植物课也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因为西北地区的植物品种要比华东、中南、西南、东南等地区要少很多。

从学校毕业后,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主要有三大就业方向。一、建筑师;二,室内设计师;三,景观设计师。而我主要从事景观设计方面的工作。从刚毕业当助理工程师配合设计师工作到自己独立完成方案设计或制作景观施工图,十年下来,感触颇深。这个专业需要了解的知识,掌握的知识太多了。俗话说建筑师是个“杂家”,而景观设计师同样也是个“杂家”。建筑需要的知识面主要是纵向的、深度的,而景观需要的知识面则更多是横向的、广度的。作为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它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个专业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东西。比如作一个设计,需要了解水文地理、地质地貌、天气气候、历史人文、政治、经济、社会等各行各业的内容,才能有所兼顾的控制好一个设计。单从设计本身讲,又需要了解设计学方面的知识。光设计学方面就有很多设计手法、技术需要掌握。而方案设计方面又分小区设计、公园绿地设计、广场设计、办公环境设计、街道设计等设计类别。

这个专业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专业,它需要更多的人认识它,了解它,完善它。而时下有些单位并不看重它,因为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它的专业性有待加强。“玉不琢,不成器。”这个专业的从业者更需要花费些时日来雕琢。某些用人单位出于急功近利的心态,想在短时间就看到环境艺术专业从业者的业绩,其结果很可能是失望的。任何一个专业从产生、发展到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国外的景观设计发展了几十年,而我们只发展了十几年。多给这个专业一些时间,相信这个专业的从业者在经历一番风雨的洗礼后,会在以后的职业道路上越走越好,走出新的风采。

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解篇4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环境设计;教学改革

在环境设计专业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应用新数字媒体技术这种教学方法,其有利于实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设计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全国每个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都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大部分学生运用高效的方法熟练掌握环境设计的基本技巧,全面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符合专业工作要求,提升自身的综合技能,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新数字媒体技术概述

新数字媒体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是以计算机语言进行记录、处理、传播、获取和存储,具有互动性、高科技性、多样性等特点。新数字媒体技术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平台,计算机软件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工具,可以为很多艺术形式找到相应的创作软件。因此,新数字媒体技术使诸多形式的艺术都可以在电脑上进行创作,并通过互联网传播。新数字媒体技术打破了原有艺术门类的界限,促成了各种艺术形式的形成和融合。

2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课程设置不健全

从当前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方面来看,经常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许多高校教师觉得环境设计专业包含在艺术教育范围中,该课程主要为学生讲解艺术理论知识,但是这样会使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大大下降[1]。然而在具体环境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对环境设计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不能使环境设计人才满足市场要求。尽管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新数字媒体技术的重要性,但是在设置课程过程中,只能借鉴参考教材的实验项目,缺乏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与市场需求变化的充分考量,致使环境设计专业没有实现理想的实践教学效果,不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2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

实践教学是课程的最后补充环节,若缺少完善的体系,就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虽然高校普遍重视理论知识教学与课堂传授,但是综合考虑资金、安全等方面,目前许多院校在实践教学环节仍存在硬件设施与教学体系不匹配的问题。如,独立的课程建设和学生教学实验后期的实践环节存在缺乏系统性的问题,仅仅用计算机来表现环境设计的效果图。此外,毕业设计与实习也存在断层的问题,实践项目教学在高校未得到高度重视,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要保证环境设计教育的健康发展,就需要建立独立的学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室或实验室,并充分发挥和利用环境设计课程专业的优势和独特性。

2.3教学资源未得到最大化使用

从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方面来看,硬件资源、师资力量、软件资源等都属于教学资源。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还未广泛应用新数字媒体技术,教学资源未得到最大化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使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水平大大降低。例如,高校还未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师结构,导致专业教师在分配过程中存在争议,实践课程教学水平相差较大,对学生学习环境设计知识产生不利影响。另外,高校只重视教材内容的讲解,教学内容单一,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

3新数字媒体技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行为需要具有清楚的设计目的,只有综合素质较高的设计人员,才可以设计出完善的作品。数字媒体作为环艺术设计的辅助工具,利用软件可以呈现出设计目的,这是一种不仅可以直观表达主题,而且还可以美化设计主题的一种技术活动。通过将数字媒体技术和环境艺术设计进行有机整合,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还能在设计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对设计风格进行全面观察与评估,进而对比实际设计效果,挑选最恰当的设计方案。将新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时,主要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并行处理技术,以及显示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延伸与发展。通过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新数字媒体技术[3],可以保证设计对象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4新数字媒体技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4.1设计健全的实践教学方案

对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计不健全这一问题,要求高校加强对新数字媒体技术教学的重视,设计健全的实践教学方案,有机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校需要结合学生个性差异制定新数字媒体技术教学方案,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就大一、大二的学生而言,他们不能深入了解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是最基础的实验课程,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课程,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与高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高校还需要实现课程设计的多元化特征,依据环境设计方面对人才的要求,科学合理的挑选课程内容,从而在本质上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在综合性课程中的设计课题中,高校教师要将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主要内容,结合学生的特征与能力划分学习小组,为各个小组设计不同的设计课题,让学生认识环境设计工作,从而为学生今后加入工作打下基础。

4.2注重实践教学系统性环节

4.2.1设立校内实习工作室1)材料工艺室。材料工艺室主要陈列环境设计专业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如饰面材料、板材、木材、石材等。与此同时,还包括组建好的部分隐蔽工程局部结构,例如,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工艺、木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工艺等。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够根据专业和课程系统性地对材料属性进行充分了解,同时熟练掌握施工工艺流程。2)微机室。学生练习手绘施工图与效果图之后,可以在微机室学习电脑效果图的制作技能,学习其他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从实践教学环节,由理论学习到电脑制作,进行有效的系统性训练和验证,进而让学生更快地适应设计专业的工作模式。3)模型制作室。模型制作课程要求学生对不同材料特点进行熟练掌握,根据实践教学的系统规划设计,让学生能够对设计图纸合理的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加工和组合,呈现出三维物化的实际情况。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对不同材料加工机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方法进行熟练掌握,从而为日后工作过程中制作模型打下坚实的基础。4.2.2有机整合毕业设计与实习近几年,环境设计专业有机整合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拉近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尽管环境设计专业拥有课外实习基地,但是学生没有时间进行实习。学生在学习基地主要对设计者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要求进行充分了解,培育学生勤勤恳恳的工作精神,强化学生竞争意识[4],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因此,对于已经步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而言,环境设计专业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选择毕业论文的题目及要设计的作品。经过长达6个月的工作,学生可以边实习、边撰写自己的毕业论文,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工作中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4.3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对于环境设计教学应用新数字媒体技术过程中还存在资源使用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使用新型教学工具与教学资源,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撑,使环境设计创新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整合教学资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高校需要将硬件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通过建设实验室与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硬件方面的支持。二是,高校需要将教师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新数字媒体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活动中应用时,教师的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在进行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前,高校需要搜集大量有关教师的信息,从而可以使高校教师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分配[5]。此外,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加大网络资源的使用力度,为学生推荐有关的学习网站与设计软件,保证学生能够动态了解环境设计方面的新概念与技术,从而为学生创新环境设计观念提供帮助。

5结论

将新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既可以培养与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这种将以往的理论教学法改变为实干性为主的经验性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完善教学模式,而且还可以结合专业性质与具体状况丰富课堂管理内容,完善教学元素,提升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玲.高职环境艺术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50):192-193.

[2]胡议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31):90.

[3]姚敏娟.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中外企业家,2020(07):169.

[4]荣明芹.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艺术教育,2019(03):152-153.

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解篇5

笔者从教于艺术院系的环境艺术专业,面对的是具有美术专业背景的学生。在环境艺术专业中教授景观设计课程,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把握他们的专业背景特色,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了解专业差异,把握教学目的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目前已形成了包含城市设计、植物设计、生态设计等多学科的复合设计体系,其实践一直伴随着城市公共空间的营建活动,注重景观的序列感和时空的运动感;而环境艺术设计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为契机,强调视觉的艺术性和触觉的宜人性,习惯上称之为“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对于环艺专业的学生来说,之前所熟知、擅长的视觉艺术形式与景观设计课程相比,还是有较大区别的。

(一)感性与理性。视觉艺术本身是感性的、充满灵性的,追求个性的张扬,而现在所接触的景观艺术设计则放眼于更大的空间,要体现一定的地域特征,要考虑周围环境的系统性、连续性,对地形地貌、植被、地域文化、建筑等因素都要进行通盘了解,强调的是理性、有序。

(二)个性与系统。城市景观设计是一个复合的系统设计,包括基于点线面体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体系的系统设计、反映地域文脉的人文系统设计、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生态系统设计,等等。而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是景观设施的个性形象设计。

(三)个体与团队。很多门类的艺术创作

是由个人完成的,所着眼的一般局限于较小的面积或空间。而一个景观工程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甚至要结合多专业人员进行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以安排分组设计,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

(四)微观与宏观。城市景观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涵盖城市的从宏观到微观几乎所有环境,其中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历史文脉等诸多物质、非物质的因素。而环境艺术尽管也会涉及环境文脉等较大的范围,但是设计时更多的是注重景观体系的引导,其关注的设计要素基本上是微观层面的。

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专业差异,了解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课程的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扬长避短。

二、采用“真题假做”,学习事半功倍

教师需要了解景观艺术设计与纯视觉艺术设计专业的区别,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采用各种扬长避短的课堂教学手法。通过多方面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其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真题假做”。

“真题假做”是针对真实的景观工程项目而言的。学生接触真正的设计项目的机会毕竟还是比较少的,“真题假做”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将以往的真实景观案例拿来,隐去方案,只向学生提供已知条件,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相关信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会观察、理解环境的方法及途径。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拿出他们自己的方案,然后将其与已实施的方案进行比较,学生在已经深入研究该场所的情况下,对以实施方案往往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通过“真题假做”,学生可以了解一个景观工程的全过程,可以全方位地接触具有实际意义的景观实际项目,可以运用美学与科学原则在场地中进行空间布局,通过这一过程掌握生态、社会和艺术的知识,逐渐具备土地协调规划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分解设计目标,力求融会贯通

在最初的设计中,学生对方案的把握往往缺乏系统性。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将景观设计的目标即其所蕴含的三个层面: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环境、生态、资源层面;景观感受层面融合在设计的要求之中,结合课堂及课程的教学要求,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日后所面对的设计职业特色,将设计过程分解为四步曲:

(一)主题与风格。每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项目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个主题可能是与地域文化、历史相关的,可能是体现一定的艺术特质的,也可能是与场地的某种自然景观有联系的。景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城市、街道的风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只有确定了主题,设计才有了精髓。风格的表现与主题是相符的,色彩、材质的运用起着升华、具象主题的作用,细节的设计、具体元素、设计手法的使用体现着风格、揭示着主题。如在设计反映汉代历史文化的景观作品中,“四灵”图案的使用会使人了解主题;在反映农家风情的休闲景观设计中,木质的休憩设施体现了自然和返朴归真的设计意图。

(二)功能与空间。理解景观的功能性要求,理解“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让学生明白:设计如果失去了人性,就没有意义。

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所用,引导学生统筹安排各种造景元素:建筑、植物、地形、水体、公共设施等,理解和明确空间变化对人心理、行为的影响,并学会多重空间组合、穿插的技巧,将功能与空间较好地结合设计。

(三)比例与尺度。理解空间构成的原理,感知不同尺度空间围合对人心理的影响,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已实施景观,分析其定位、定性、尺度规模及各环境要素的组合关系,把握室外空间尺度,避免学生纸上谈兵,也针对时下的一些违反心理需求、尺度怪异的景观设计,给学生提供一个辨别、选择的可能,以便在设计中进行较好的把握。

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解篇6

【关键词】财经院校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教育

“人文光芒的照耀,和谐境界的追求,自主精神的张扬”是对高校教育个性化的生动描述。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在我国短期高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呈现出自身独特的市场形态。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必然导致分工的层层细化,同时,随着公司体制的完善,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越发明确,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针对性、多元化的趋势。由此可见,单纯地从设计美学的角度来培养环境艺术类设计人才,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相结合,同时拓宽与其相关的经济、管理、业务等方面的专业性人才培养,是该专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历史的名义: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教育的必然性

进入21世纪,纵观新时期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我们期待着由传统的“硬性”灌输教育向“软性”的挖掘教育潜能的视角进行转变。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已经不再是单一专业的发展模式,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在其范围之内必然呈现出多种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个性特质。这种思想又使艺术设计不再是原生美术概念下的工艺美术,而是一次突破性的回归,标志着艺术设计的独立价值从一个边缘学科到中心综合的文化形态的建立。

(一)环境艺术设计整体教学概况

最初,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一般都具有自身专业依托,比如在建筑学专业或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或是在艺术院校内以艺术类专业为背景,将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实用艺术的一个支脉进行扩展。随着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综合型大学在没有明显专业条件的情况下也开办了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院校间相互借鉴效仿,形成了几乎一样的课程设置。

目前,在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中所采用的教学体系之根源要追溯到1919年在德国魏玛创立的包豪斯国立建筑学院。包豪斯在设计思维上用科学的、理性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浪漫主义和自我表现;社会需求是明确的教学导向,也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基本格局,即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在作坊式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对形式美感的探索与追求,更教会其掌握具体工艺的方法与技巧。毫无疑问,这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市场相联系的教学体系对今天的现代设计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且不论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与包豪斯设计思维之间遥远的距离会不会导致院校教学细节上的不适,单就对包豪斯教学思维的借鉴而言,多数院校目前也是“缩水”的,特别是在实践环节上有所缺失。

由此可见,对于一些开设在没有专业背景支撑的综合性大学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如果走不出一条拥有自身学科优势的特色化之路,该专业的开设最终只能沦为学校的一项“渔利之举”。

(二)非专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普遍状态

近期,某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107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四学生,展开了一项关于专业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当初选择本专业的动机,有41.7%的学生是因为“便于升学”,33.3%的学生是出于“喜欢”。而在喜欢的学生中,78.2%的学生表示选择本专业前,对该专业只是“大概了解一点”,仅有21.8%的学生在此之前对专业“比较了解”。那么,为何要选择在财经类院校中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呢?68.8%的学生选择了“受考分影响,有学上就行”,而选择“认可学校排名”的学生为21.9%,仅有3名学生选择了“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感兴趣”。四年学习即将结束,认为本校与其他开设本专业的高校比,在专业教学水平上处中上水平的有13.5%,认为处中间水平的有41.7%,认为处中下水平的有33.3%,其余学生则认为水平较低。但是,有67.7%的学生认为自己学到了在其他院校中不能涉及的“财务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关于毕业以后的去向问题,30.2%的学生表示要“继续本专业”,表示“不一定,有工作就行”的学生占43.8%,而明确表示会改行的有26%,大部分学生在回顾整个专业学习过程时都提到“实践经验不足”。

另一方面,从毕业生在专业岗位上的适应度来看,大部分学生不能立刻满足公司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一般都要经过1至2年的学习适应期才能真正担任一定的具体事务。这也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难以为继,最终在行业选择上再度进行调整,使得该专业的改行率进一步升高。对于普通综合性大学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缺乏自身在专业上的独特性,那么在和具有专业背景院校的学生竞争时,几乎没有优势可言。当下正处在新媒体教育变革的叙述岁月中,学校应通过个性教育重新营造出一个有文化价值并蕴含人文生命体验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三)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基本市场反馈

自1987年实施的新《普通学校社会科学本科目录》中工艺美术领域下增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来,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受到整个社会经济和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的带动,环境艺术设计市场一直处于人才相对匮乏的状态,这也是各高校纷纷设立该专业的又一社会契机。但随着近30年的专业发展,这种市场的单向偏颇已渐渐趋于平衡。市场需要的不再是仅仅是对形式美有一些理解和创意的人才,而是逐渐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大大促进了行业内部的分工细化。一些从事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公司内部部门不断分化,对人才的需求层面也越来越多元化。设计公司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设计师,同时也需要对设计内涵有充分了解的业务员、预算人员、施工人员、财务人员、管理人员等。鉴于对这种市场需求的反馈,一些普通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利用自身在其他方面的专业优势,与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创造出具有自身特点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扬长避短,以环境艺术专业的基础培养为主,广泛拓展学生在相关领域的适应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化教学之路。

二、现实的探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化思考

目前,无论是在艺术类、建筑类院校,还是在综合性院校里,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都大致相同,基本是复制或延续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为包豪斯模式的一种本土化形式)。尽管根据院校自身状况和专业特点有一定调整,但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课程基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基础课,有美术基础课(素描、色彩、水彩),设计理论课(设计概论、艺术设计史、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美学),形态基础课(装饰基础、形态设计基础、影视语言基础),另加部分技术性课程(摄影、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三维设计),特点就是在这部分加入了管理学原理这种具有学校背景特征的课程。第二部分为专业基础课,主要有设计表达、设计制图、人体工程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可对学生进行设计语言、思维方式和表现技巧方面的训练,是进入专业设计之前的技术准备课程。第三部分为专业主干课,以建筑设计初步、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等课程为主,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内容不同、规模不同的项目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第四部分为毕业设计创作和毕业论文写作。各校在排课的内容和顺序上略有差异,但大致框架不变。

现阶段,开展专业个性化教育对于满足社会和学生素质提升有重要意义与价值。个性化教育是融合了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管理制度、人际关系、教育活动、教育教学模式在内的综合性发展共同体。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所呈现出的问题,各院校相关专业人士也都有自身的思考与提议,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人文与科学思想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创意与表现能力

基于我国现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艺术类招生的种种诟病,综合素质弱、理性思维差、知识面狭窄、重形象思维、轻逻辑科学几乎是该专业生源的普遍特征。因此,对学生创新思维及独立化个性的培养,首先应是对其人文与科学思想的引导,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使其建立自身价值观,能够扎根民族文化,面向国际视野,形成具有自我个性的立场。只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谈得上创意的思维。以美国艺术教育思想为鉴,在艺术教育中强调视觉艺术的文化属性,从人类学、社会学等视角来重新审视艺术学科,认为艺术是人类行为的一种现象,其形式、线条、色彩是人类用来进行交流的符号,注重发展跨学科的、以研究为基础的课程,倡议教师设计涵盖多门学科的课程方案,在课堂上以师生共同探讨的形式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习氛围的制造者、教学研究的推动者。显然,这对教师个体的素质和教学手段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重视环境艺术设计的技术向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对美术基础的强化似乎带有一种暗示性,即该专业更注重表面的形式美感。学生在开始进入设计阶段时,也很容易忽略设计的功用性。然而,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同时具有艺术性和技术性特征,是一项具有明确服务对象和使用目的的活动,而纯艺术则完全不关注物质结果,只追求从表象之后反映出的作者的精神层面,环境艺术设计却是在理性的指导下,严格尊重自然、科学的规律来完成的,其艺术性则体现在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对人性的充分关注上。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通过技术训练与设计教学中技术意识的建立,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夯实设计创新的基础,能够在设计创造力与现实转化力之间找到自身定位。

(三)实行双轨制教学,加强专业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

包豪斯设计学院一开始就要求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其工厂化的教学模式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一地接受课堂教学显然远远不够,因此要实行双轨制教学,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开设讲座或第二课堂,帮助学生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工作室教学,鼓励专职教师对外承接项目,让学生可以在真实、具体的实践项目中进行理解、体会和领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以提高操作能力。

三、前景的设想:针对财经类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化的基本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个性化艺术设计教育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理想目标通过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植入学生内心,学生再将这类因素有倾向性地分类和解构,整合为自己的个性成长路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运用学生的心理因素和生理特征通过社会教育的深切影响并遵循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而实现。

以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为环境艺术类专业在一些管理课程上的拓展提供了先天条件,在尝试将环境艺术设计与设计管理、环境工程投资规划、资金控制等方面相互结合提供了相应的学科优势。如能结合这些学科优势,补足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求的相关管理人才空缺,形成特色化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不仅对院校学生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这一行业的发展也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要将学院的学科优势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真正结合起来,就目前情况而言,笔者认为,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促进生源选择理性化,完善教学管理个性化

从前期对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四学生的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该专业的选择是盲目的。学生的目光总更多地集中在自己的分数与学校的排名方面,而忽视了自身特长和学校的学科设置是否能与未来发展相匹配的问题。因此,在招生阶段的对外宣传上就须强调专业特征和相应的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以便在生源的控制上有所节制。学生一旦步入与自身特长相悖的专业,后期的学习热情往往会被削弱。因此学校要实事求是地宣传,学生要客观理性地选择,当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和生活设想与正在学习的内容相互契合时,学习才会呈现出巨大的成效。

另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管理个性化也是对整个教学任务、教学课程以及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提升,过去由于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以及考试制度、招生制度、课程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教学管理存在机械的、与时空脱节的现象,表现在对业绩的管理、机械考核量化以及制度制约等方面。这些教学管理体制使得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天分被抑制。当下,我们要从教学管理的个性化、弹性化层面来挖掘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空间,使其拥有良好的机制条件,并结合自身特征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学习。

(二)结合背景专业重新整合课程,制定有特色的教学大纲

“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然而,课程固化几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学课程的一个特征。作为教育个性化和特色化基础的本体性思考语境,我们要积极、稳妥地优化课程和实现本校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校本主干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认知课程。深化课程管理制度并科学地安排不同时段的课时与课程,使课外活动开启学生内在的潜质,这是一种将人才创新构建、自主招生、特色课程等方面相结合的教育发展集体意识状态。

从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来看,学院与其他背景的高校之间并无明显差别。要想走出一条特色化之路,教学体系的重构必不可少。作为艺术类招生专业,学生在进校之前就已具备了较好的美术基础,因此可以适当削减美术基础类课程的课时,增加部分经济管理类课程。初期可先作为选修课切入,逐步将一些管理类基础课设置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课范围内。事实上,了解一定的公司运行方式和经济管理模式,无论是对能融入公司管理,与公司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学生,还是对未来选择自主创业、自行成立工作室的学生来说,都极有价值。因此,美国、英国等国家向来注重设计教育与管理、商业和经济等学科之间的结合。在后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开展期间,可以再增设一些策划、文案类课程。这些课程一方面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性相联系;另一方面也是对前期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内容在应用性方面的提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强院系合作,使学生不仅具有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具备公司整体营运发展的长远视野,必然可以大大提高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竞争实力。而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也可以扬长避短,形成独具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

(三)开辟新的实习基地,参与多方位经营实践

实践是践行教育真谛的主要方面。从课堂的理论演变到实际环境中,需要用实践环节去锻炼自身,通过建构具有教育原生态的自我创新机制和多空间发展模式,赋予传统教育文化的开创性诠释框架。创新是一种思维,它源于实践的存在。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实现和提升教学自觉个性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讲,实践和文化个性化是教育者开掘自身教育理念的主题内容和对教育生命世界的体悟。

一直以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都主张建立实习基地。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也不例外,但这一类实习基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有名无实,而且基本只限于对具体设计实践的了解。因专职设计师的操作能力远强于实习学生,学生在实习阶段无法真正参与实际操作。一旦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阶段融入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那么学生的适应性就会更加广泛,因此学校在建立校企联合关系、增设实习基地时,可以有意识地强化教学特色,有针对性地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实习基地开辟涉及经济管理内涵的实习内容。而具有经济管理知识背景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目前在此类公司中也比较缺失。这种做法比较容易帮助学生找准定位,让其在实习过程中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实习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就业前景,提高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四)拓宽多种教育模式,协调各种教育资源

艺术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起始,以基础拓展为目标,在发展教育模式中以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方法、活动为框策,以“重能力、长个性、抓基础”为情感诉求的联系面,打造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育主动认识过程,拓宽多种教育模式。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更是用以创设情境,成为会话交流及协作式探索知识的工具,使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和教材专案中脱离出来,不断探索真正符合自身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

另外,信息时代是各种教育资源相互流通整合的良好平台。长期以来,各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之间相似的课程设置已在该行业市场内形成一定的惯性思维,用人单位更多倾向于在后期的企业培训中,对所招收学生进一步细化岗位分工,而对于在校期间的特色化教学并无多少期待。因此,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针对性应做好多方位宣传。同时,目前优越的网络条件也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学院应积极搭建各届校友之间的联络平台,帮助他们沟通联系、共享信息、分享资源,建立有利的互助条件。

结语

本文仅以财经类院校为例论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化方式。当前这种无论何种专业背景的高校,都以相似的教学计划开展课程的方式并不符合行业发展需要。因此,笔者期待不同性质的院校都能结合自身学校学科特点来开展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为行业操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力量,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从长远看,以当下信息化为主要元素的大学艺术设计个性教学为创新发展的教学模式,正在和教育本体命运相衔接。我们要摒弃那些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传统固化思维,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让他们充分发挥出个体的内在潜能,以推动设计行业蓬勃发展。

(注:本文为南京财经大学高教研究课题“与财经类专业结合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mLmXw11001)

参考文献:

[1]王平,吴国平.个性诉求-传统办学模式的突围之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赵农.中国艺术设计史[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3]李广,李慧君.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4]张正.“包豪斯”与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教育[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2).

[5]张希承.美国艺术教育思想对中国艺术教育现状的启示[J].文学教育,2011(1).

[6]李瑞君.浅析艺术向度与技术向度的结合――对当下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纺织教育,2009(10).

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解篇7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应符合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下人们的审美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室内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社会需求也不断提升。从市场需求出发,不同的企业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现阶段很多高校毕业生虽然拥有较高学历,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实践能力较差,无法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工作需要。比如,现阶段很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因为实践能力不强,只能转行,从事其他与本专业不相干的行业,而这无疑造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为此,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尤其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创新教学方式,以不断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二、市场需求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而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一直存在较大的缺口,为此,在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方面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

首先,在设计教学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精炼,并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确保学生在设计中能够熟练完成小型设计项目。设计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美化,也是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提高艺术设计本身的文化内涵,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品位。对此,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结合当地的经济特色,挖掘地方区域文化内涵,以不断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比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民族文化的课程,将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地方志等课程内容融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

其次,在施工技术方面。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应该强化施工技术的指导工作,让学生完全了解施工操作的具体流程,加深对施工工具的了解,并掌握工程质量的检查标准,提高学生的施工技术能力。

最后,在环境艺术设计的管理方面。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该依照现阶段的市场需求,加强学生工程预算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市场意识和工程经济意识,扩大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现代化企业组织管理制度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相应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资本,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除此之外,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还必须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密切结合市场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设计案例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未来工作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还必须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唯一性,并不断调整课程的教学侧重点,让每堂课的内容都具有不可替代性,避免教师教学的重复性,让学生不再觉得每门课程都差不多,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的综合性较强,教师必须不断调整课程的侧重点,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目前很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主要采用普通教室进行教学,更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欠缺,这就导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较好的培养。为此,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推广工作室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专业操作能力的培养。专业绘图工作室主要包含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机房和手绘教学教室等等,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自由的学习空间,拓展学生的设计视野。模型制作工作室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工作室教学模式本身也属于项目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将课程、教室、生产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设计工作中自主开发学习探究活动,构建自己的行动知识和行动能力。

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解篇8

关键词:环境工程原理;项目课程;重构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097-03

环境工程旨在解决环境污染控制与环境净化的问题。“环境工程原理”探讨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等环境污染防治工程以及生态修复工程中涉及的具有共性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过程的基本原理。环境工程原理脱胎于化工原理,课程内容以化工原理中的基本理论,如流体流动与传输、传热、传质理论为基础,结合环境工程中的具体情况来设计不同类型单元操作的设备和构筑物,具有浓厚的工程特色。2003年,清华大学首次为该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环境工程原理》课程。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将《环境工程原理》列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各高职院校也根据其学校情况,陆续将环境工程原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不同学校教师都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我校2010年开设《化工原理》课程,2011年改为《环境工程原理》。按照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要求,根据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校对《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开设目的、开设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系统的探索。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学什么,教什么”

传统的《化工原理》课程主要讲动量传递、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胡洪营等人在传统《化工原理》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将《环境工程原理》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包括: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流体流动、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分离过程原理(包括:沉降、过滤、吸收、吸附、其他分离过程)、化学与生物反应过程原理(包括:反应动力学基础、均相化学反应器、非均相化学反应器、微生物反应器、反应动力学的解析方法),全面论述了涉及的环境工程基本问题。作为一门理论性学科课程,非常具有代表性。其他高职教材也按照该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删减或增加。

我们是否应该按照本科学科体系的思路来进行高职《环境工程原理》的课程教学呢?答案是否定的。高职《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内容的开设,应根据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群),在分析工作领域、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对能力知识需求、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专业教学内容,然后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和重构,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排序。我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是废水处理一线技术员,约占70%左右,其他从事环保相关的岗位有:废气处理工程设计、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运行管理、土壤修复研究、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写等。因此,废水处理工程单元操作是《环境工程原理》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要兼顾到废气处理工程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另外,按照岗位需求的知识能力培养不遗漏、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课程内容教学不重复和逻辑递进原则,对《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进行了重构,将吸收、吸附、萃取、精馏、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化学与生物反应过程等内容,放在《水污染治理技术》和(或)《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课程里学习;将泵和风机的安装与运行维护,放在《环保设备安装与维护》课程内学习;《环境工程原理》主要集中学习流体流动与输送、沉降、过滤、传热等单元操作。流体流动与输送单元操作部分增加了明渠流的设计;沉降单元操作,将沉砂池、沉淀池、降尘室、旋风分离器、旋液分离器放在一起进行综合学习;过滤单元操作,将砂滤、板框压滤、带式过滤、布袋过滤除尘进行综合学习。在前导课程和后置课程的安排上,将《高等数学》放在《环境工程原理》之前开设,《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开设放置在《水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前面,作为前导课程,以便为这三门课程的开设打下基础。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如何学,如何教”

“如何学,如何教”的问题,是要解决学生在《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中的角色、理论课程的教学深度、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学习情境的构建、教学方法的选取、课程考核与课程评价等问题。

我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经过一学期的大学学习,学生经历了大学学习方法与中学学习方法不同的冲击后,开始接受并适应了大学的学习方法。大学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专业教师起引导和辅助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专业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把大量的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在课下完成,让学生成为专业学习的主体,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高职理论课教学应坚持“必需、够用为度”原则。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把握“必需、够用为度”原则上,教育工作者和职教专家对此有很大争议。《环境工程原理》的理论课程内容教学,我们进行了灵活处理,在“必需、够用”的原则上做了如下安排:对流体流动中的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不作流场分析,不作能量来源推导,只告诉学生有三种能量即可。然后选取合适的断面,进行能量衡算,并结合泵站和风机房设计,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对沉降过程,应根据三种作用力,推导出自由沉降的斯托克斯公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力场分析和计算能力;对过滤过程,偏重于过滤方程及实际工程应用;对传热过程,偏重于热传导和对流公式的应用,不强调推导过程。

在《环境工程原理》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时,还存在两种意见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不讲计算,因为学生计算能力太差,难以展开教学;另一种观点认为,应根据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就业需要,适度地增加计算,以计算内容不超过高等数学水平为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坚持了后者。学生由于数学功底不好,开始时很不适应,但随着教学的开展,进行由浅入深的计算训练,逐步引导,大部分学生最后都能完成计算和设计任务。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是关系到专业教育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结构性手段。《环境工程原理》可以采用项目课程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对《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拟设计4个大项目,25个课程模块(见表1)。学生通过完成课程模块的学习,使《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任务得以完成。

在教学组织上,可先引入真实项目,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项目设计的原理依据,通过原理分析和项目设计中参数的选取,完成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训练。对管道、阀门、水泵、风机、压缩机、旋风分离器、旋液分离器、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等的学习,应将图片展示、录像播放、实地参观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完成设备和材料的认知与表述。对废水提升系统、废气输送系统,可借助校内废水处理系统(或自来水二次供压系统)、实验室换气和抽排系统完成项目教学,也可通过参观校外基地来完成。在时间安排上,首先由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理论讲解和计算。随着学生计算能力和设计能力的提高,教师只在课堂上讲解设计步骤,余下由学生在课下完成。最后,教师只是布置项目,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设计思路,在课下完成设计,由教师进行点评。

有效完成《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效完成课程目标需要解决四个问题:(1)教师工程素质的提高。完成项目课程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懂课程的理论知识,还应有相应的设计经验。如果教师不懂环境工程设计,该课程的项目教学最终还是滑向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到环境工程公司和环境工程运营管理现场实习,尽快培养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经验,以便能胜任项目课程的教学。(2)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若想有效完成《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必不可少。应积累一定量的影像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应建设习题库和项目设计资源库,以便学生有更多锻炼和选择的机会;若有条件,应建立网络课程,实现课程教学的远程化和在线化,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便。(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条件的建设,应能展示环境工程常见的管道、阀门、水泵、风机、压缩机等,能进行现场教学,应有流量、压力测定装置,学生能测定流量和压力;若有条件,应有小型的旋风分离器、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换热器,以供学生实训;应在校外建立稳定的参观实习基地,以方便学生参观。(4)教材的编写。教材建设应根据项目课程要求,开发项目课程教材,教材应以项目为课程主体,而不是以知识体系为主体。项目课程内容的重构至关重要,同时,要注意课程表单的设计,还要图文并茂,增加趣味性。

总之,学校特色的建设在于专业,专业建设的落脚点是课程。若能够把课程建设好,则建设一个好专业就有希望,学校特色树立就有可能。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任重道远。项目课程开发是高职课程建设的主导方向,是一件复杂和艰辛的事情,但只要专业课教师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理清思路,踏实建设,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能力将得以提升,该专业的教育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胡洪营,张旭,黄霞,王伟.环境工程原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郭军.高职《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改革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5):84-86.

[3]李青,李泉.高职高专《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0(28):604.

[4]闫生荣,杜中英,杨春和,张跃群,花海蓉,蒋云霞,孙家峰.高职院校“环境工程原理”项目课程的整体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131-132,136.

[5]张霞,焦学然.关于环境工程原理教学方法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0(2):110-111.

[6]闫生荣,杨春和,张跃群,花海蓉,蒋云霞,孙家峰.基于项目课程的高职《环境工程原理》改革刍议[J].职业教育研究,2012(4):85-86.

[7]何红升.环境工程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张柏钦,王文选.环境工程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9]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吕银芳.对“必需、够用”原则的理解及其实现途径[J].价值工程,2011(28):157-158.

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解篇9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设计;教学;资源与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92-03

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原土壤与农业化学、农业环境保护、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以及农业气象合并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属于环境生态类[1,2]。按照专业规范的要求,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3]。随着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农业院校的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更名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其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也有较大的变化。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有关课程设置的调整变化很大[4]。人类80%的信息都和空间位置有关,因此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资源调查和评价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在资源环境专业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因此越来越多的资源环境专业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相关课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地理信息系统贯穿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管理、分析及决策中,为越来越多的领域提供动态模拟、统计分析、预测预报、决策支持等服务[5]。在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GiS软件的应用能力为基础上,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GiS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开发能力,以提高学生解决不同实际问题的能力[6]。基于此,在本科教学方案中增设“GiS设计与开发”这门课程。目前“GiS设计与开发”作为资源与环境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实践性、跨学科和领域等特点。针对资源与环境专业发展特点,本文讨论了“GiS设计与开发”课程设置目标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形式及其特殊性,先修课程调整、综合实习内容以及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上给出教学意见,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标

如何实现专题GiS应用系统,提高GiS应用水平和效益,本课程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背景下产生的。“GiS设计与开发”是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导论、数字图像处理、GpS原理、地图学、C语言、windows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基础课程之后,综合GiS、RS和GpS理论与计算机科学理论,以满足特定的应用要求。遵循地理信息标准,运用软件工程思想和方法,结合地理信息自身和相关应用领域的特点,设计和开发具有明确目标的信息系统。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掌握GiS设计与二次开发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使学生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能力,熟悉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应用项目开发中组织和管理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策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资源与环境专业方面实际问题的水平,为毕业设计和后续其它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

二、课程特点与基本要求

1.课程特点。(1)“GiS设计与开发”是一门具有学科交叉性特征的课程。该课程本身涉及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图学、遥感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windows程序设计、数学建模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具有较为明显的学科交叉性。就资源与环境专业而言,设计与开发更加侧重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表达,因此在课程中更加侧重数据的分析和制图表达上,但是对一些基本的功能的要求也必不可少。故此,资源与环境专业在“地理信息软件设计与开发”上应该兼顾所有的基础学科,同时对数学建模相关课程有深入了解。(2)“GiS设计与开发”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课程。GiS基础软件与应用软件受到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发展的,这也对GiS软件设计与开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要不断吸收新兴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查阅与GiS软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有关的新兴资料,把握GiS的前沿动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查阅图书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态度和自学能力。(3)“GiS设计与开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进行GiS软件设计必须在软件设计模式、集成开发环境的运用、软件编码等方面都较好的基础,强调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结合,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具体问题。要求将设计与开发的理论与方式用于具体实践工作中。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单独的“地理信息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实验课程。实验课程采用分解知识点进行训练和综合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基本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项目组织和管理的特殊性和相关理论,学习GiS软件设计的方法,理解其特殊性,为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奠定基础。能熟练运用一种程序语言和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掌握GiS软件的二次开发的基本原理,熟悉组件式GiS软件开发的基本架构,了解目前主流组件库的基本特征,具备开发GiS基本功能的能力。能使用C#和arcengine进行GiS组件式二次开发。掌握如何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模型及其他系统集成综合解决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达到会设计与应用的目的。

三、教学设计

1.参考书选择。由于“地理信息软件设计与开发”这方面的教材比较少。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选择ianSommerville编写的《软件工程》部分内容为指定阅读材料;同时考虑到GiS软件设计过程中的共性和特性,理论教学选择吴信才等编写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第二版)》为参考书;课程是实验采用arcengine进行二次开发,因此参考相关的二次开发教材,主要包括arcengine开发帮助、类图等。同时给出部分图书清单,要求学生自学完成C#程序设计和设计模式等相关知识。

2.开发环境。学生的先修课程包含C语言、数学建模及matlab等课程。然而除了个别学生自学了VC程序设计之外,大部分不具备VC的开发能力。如果为了可视化编程选择VC,则在有限的课时内,学生将投入大量精力来学习VC及mFC的基本开发技能。matlab软件是国际公认的最优秀的科技应用软件。考虑到资源与环境专业背景,matlab能在GiS开发中能够很好的挖掘和分析资源环境数据。但是考虑到GiS需要管理海量的空间数据,然而常见的空间数据matlab不能进行直接的支持。因此matlab不能作为本课程的主要开发环境。结合学生现有的开发基础,以及.net在界面设计和面向对象的优势,因此本课程选择C#.net作为高级语言开发环境。VisualStudio作为一个强大的开发环境,直接对C#等.net原生语言支持。在VisualStudio2010中对UmL进行了支持,能够创建UmL类图、活动图、序列图、用例图和组建图。利用对UmL的支持,能够很好的支持在课程中的设计和建模。

在二次开发控件主要选择目前主流的arcengine提供的基本控件和类库。利用arcengine来开发实现GiS相关功能,而其他关于资源与环境的信息挖掘则采用matlab来实现,并通过matlabBuilder将matlab代码成为.net程序集实现matlab和.net之间的互操作。

3.教学课程结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是我校资源与环境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总学时为48,其中理论课程为32学时,实验课程为16学时。考虑到培养学生对GiS的实践能力,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比例达到了2:1,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表。

全部课程安排了16课时的实验,其中C#开发4个课时,基于UmL的GiS系统设计4个课时,最后还有8个课时进行arcengine的二次开发内容。每次实验提交实验报告及相关的源代码和对应设计文档,用以检查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4.教学方法。“GiS设计与开发”教学主要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法,理论教学配合对应内容演示,融合其它课程内容的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GiS软件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时,进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诱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互动式教学是课程讲授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对同一问题的分析,促进对理论理解,对问题的分析方法理解,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研究式教学方法也很重要,采用研究的方式与激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阐述观点。

5.考核形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侧重应用开发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本课程主要采用平时考核、最终试卷考试和实验考查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由于没有较完整的教材,教学过程中也采用了较多的新兴资料,因此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查阅指定内容的文献资料,学生提交相关的读书报告,以此作为平时成绩考核标准之一;平时的出勤率和随堂提问也作为平时成绩一部分。实验课程考核包含实验完成代码、设计文档和实验报告三个部分,能较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考试内容包含了对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还增加系统分析和设计讨论题。该类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同时能体现教学效果。学生最终的成绩由3个部分组成:平时作业和出勤率占30%,实验占30%,期末考试占40%。

四、教学建议

1.调整先修课程。任何一门专业课的开设都建立在先修课程基础之上的。资源与环境专业在先修课程中虽然学习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论”、“数学建模”等课程。然而在理论教学课程中发现,学生对GiS的基础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如在简介空间查询时,需要先讲解空间拓扑的相关知识,才能进一步简介基于空间的查询方式。其次,学生在实验课程中动手能力表明,通识教育的高级程序语言现在还是侧重基本语法,导致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难以满足GiS开发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通识教育过程中改变课程教学侧重点,使之更加符合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习,便于后续课程的开展。

2.增加综合实习。“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是一门应用和实践较强的课程,同时其中的软件过程管理的内容又过于抽象,学生很难同时掌握基本的开发方法和软件过程管理。因此增加2周(80课时)的课程实习。集中时间让学生完整完成从设计到开发实现的过程,让学生巩固学习的GiS软件的设计方法,理解软件过程管理,同时强化学生的开发能力。在实验课程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设计理论知识和程序开发技能。通过综合实习,能将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加以应用,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习将学生分为2个实习目标,每个内容约30人,其中包含5个实习小组,每个小组5~6人,每个小组围绕实习目标完成不同的任务目标,由组长控制整个开发过程协调组员之间工作,在80课时内完成小型的GiS系统的设计与原型系统的开发任务。通过实习使得学生将基本的理论与应用开发联系在一起。

3.培养综合应用能力。本校的资源与环境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有土地利用规划、流域管理、土壤与环境污染评价、防治与规划,耕地肥力管理、专家系统开发等。学生在毕业后,有很大一部分就转到了相关应用领域工作,把GiS作为处理该领域的一种工具。在先修课程中主要是利用matlab、SpSS等软件对资源环境信息进行挖掘,同时也采用arcGiS中的arctool工具包进行空间分析。因此在课程培养中需要结合上述的内容,需要培养学生综合统计和空间分析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为今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GiS的发展为资源与环境的飞速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资源与环境专业设置地理信息课程是顺应时展趋势的。“GiS设计与开发”是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理论抽象和实践较强的特点。因此,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适时的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力争培养出具有良好专业基础的地理信息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邹长明,于群英,刘正,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023):150-151.

[2]王敬国,毛达如.对办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三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118(4):40-41.

[3]田应兵,王文凯.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6):244-244.

[4]孙枢,李晓波.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近期发展战略刍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5):726-733.

[5]秦其明.中国高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003,1(4):1-7.

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解篇10

关键词:农林院校;环境科学;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66-03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和“人才创新能力不强”是当前人才发展无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原因[1]。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实践是创新的重要来源,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替代的环节,决定着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成功与否,是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2]。而实践教学目前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发展中的“短板效应”依然突出,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3]。

一、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环境专业人才。环境科学是研究和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指导人类进行环境实践的科学体系[4]。它源于人们对于周围环境及其影响的高度关注,并随着众多环境问题的出现而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环境问题具有显著的时间特征及地域特征,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象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制定科学的政策、最佳的技术方案、经济的工程措施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加以解决。因此,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近年来,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并表现出明显的复合化和国际化特征[4]。这就要求环境专业人才应具备很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以及系统整体优化的观念。

2.环境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与需求的矛盾迫切要求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现象也日益突出。为了实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对环保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势必会持续增加[5]。目前环境类人才就业表现出多元化趋势,教育行业、事业单位、环保企业、考研、环境产业等是本类专业本科生的就业主渠道[6],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效益较好、污染较重的企业需要进行环境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等;二是迅速发展的环保产业和环保公司需要进行环保设备生产、环保技术开发、环保治理工程设计等;三是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治理等;四是环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懂iSo9000、iSo14000认证等的环保技术人员[7]。但是,由于政府环保部门、事业单位大多编制处于饱和状态,每年环境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到这些部门不到5%。由于缺乏创新能力和环境类专业教学的偏理论性倾向特点,使得用人单位对环境类专业毕业生产生“偏重理论、缺乏实践”的偏见,经常使环境类毕业生失去与相关专业择业竞争的机会。而综合能力强、专业技术过硬的毕业生在竞争中更具有优势。可见,要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要强化创新性实践教学环节。

3.目前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实践教学是环境科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些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投入不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影响了教学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具体表现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比较薄弱,实验基本操作不规范;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佳,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环境教学实践平台的欠缺,表现为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仪器设备数量总体不足,先进仪器设备偏少。调查表明:环境科学专业(统计了43所高校)投入的生均实验仪器设备费仅为2.0万元(其中最低的仅为0.1万元),因此难以构建良好的环境教学实验平台,甚至不能满足开设相关环境实验课程的要求。另外,很多高校都缺少实践教学基地,实践环节不能很好地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则是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落后与分散,实践教学大多为依附于理论教学的验证式教学,没有形成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由于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专业教学涉及面广,在培养模式上大多仍处在探索阶段,难以使学生做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而实践教学建设比理论教学相对落后,不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新形势下影响专业实践教学的不利因素过多,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不够。如实习时间过于分散、专业技能培训较少等。

二、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本着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人才的原则,把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在培养具备环境科学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基本素质包括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交往沟通能力等;而专业技能包括对环境系统特征、环境变化过程、环境质量演化规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应用技能,进行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以及污染治理等工作技能,是学生在社会职业中直接应用的技能。创新技能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实验研究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主体,是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把知识、技能与素质融为一个整体,科学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本着“通识基础与专业特性兼顾”、“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并重”的原则,根据环境科学专业对科学研究能力、环境监测与评价能力、污染治理和工程设计能力、环境规划与管理能力以及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需要,以专业综合实习的建设为契机,将专业实习按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模块化设置,有效利用专业实习的时间和实践平台,构建并形成重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层层递进,不断升级的“5+3环节、核心5模块”的创新性实践教学新体系。“5+3”环节:必修5环节――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与设计型专业综合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毕业论文和课外3环节――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和大学生“挑战杯”等科技活动。5模块:按照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研究与设计型专业综合实习由五个模块组成――生态环境认识与调查综合实习、环境生物与化学研究综合实习、环境监测与评价实践综合实习、环境污染治理设计综合实习、环境管理与规划课程论文综合实习。“5环节”和“5模块”都是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3.主要实践环节的内容和作用。基础实验环节主要满足基础知识掌握与深化和基本技能的培训设置,与理论教学配套进行。所涉及的课程主要有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仪器分析、土壤学、微生物学、工程制图和CaD和环境监测等课程的基础实验教学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综合实验环节需要满足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综合应用基本知识的能力,因此,是在学习了四大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学、土壤学、生态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和环境监测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后开展环境化学综合实验和环境监测等课程的综合实验部分,从而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研究和揭示一些环境现象的微观机理。主要提升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信息获取能力和观察研究能力。专业综合实习环节是系统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平台。5个模块都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且从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模块对创新能力的不同方面进行交叉与系统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同时在上述能力的基础上提升表达沟通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生产实习环节实行一人一题,自行联系实践单位,寻找环境问题与科学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重点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毕业论文环节实行导师制,一人一题,根据任务,设计方案、具体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和撰写论文等,范围涵盖生态、土壤、生物、水质、固废等领域的环境问题的研究。是以上五种能力的综合培养。辅助三环节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及大学生“挑战杯”等项目在我院比较普及。每年参加这些活动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几乎占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二。一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想研究的科学问题,并设法去解决它,从而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实验研究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等创新能力。也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参与到指导老师的研究课题中,较早地学习和锻炼各项实验技能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所以,对学生的研究型学习和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很大的提高。

4.模块化专业综合实习的主要内容。模块1:生态环境认识与调查综合实习,是在学生学完植物学、土壤学、地质地貌学、生态学和环境学以后安排的一个3周时间的综合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让学生针对所观察和调查的具体生态环境现象,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综合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植物、土壤、生态和环境方面的基本知识的认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充分利用有限的经费和时间,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生态环境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加强学生观察、调查、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模块2:环境生物与化学研究型综合实习,是在学生学完通识课,以及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仪器分析、环境化学和环境生物学等课程后开设的2周的综合实习。主要在实验室和温室大棚内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与环境生物学及环境化学相关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根据环境试验设计与数据统计所学的方法进行设计实验、实施和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查阅文献,提出科学问题;设计实验、解决科学问题;处理与分析数据,得到科学规律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模块3:环境监测与评价实践型综合实习,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监测与评价的基本技能,在学生学完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课程的学习后,开设了3周的综合实习。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环境质量问题作为学生实习的研究主题。比如围绕杨凌区的水质、大气、土壤、农作物等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或者围绕渭河宝鸡到潼关段水质、土壤和生物质量监测与评价,让学生自行设计监测方案,从布点、采样、确定监测与评价项目、确定监测方法,再到数据处理与分析,最后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或影响评价,系统地进行实践锻炼。在实践中不仅锻炼了学生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就业基本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以及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模块4:环境污染治理设计型综合实习,是在学生学习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工程制图与CaD等课程的基础上,融入环境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的3周综合实习。此综合实习将认识实习和工程设计结合在一起,在让学生“亲验式”实地参观、考察和学习了给水处理、污水处理、大气脱硫处理、垃圾处理、转运、填埋等工程的工艺流程、设备和运行特征后,给学生具体需要解决的实际工程问题,让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不仅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将来在污染控制工程方面能够胜任工作打下基础,而且让学生实地感受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作为环境保护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模块5:环境管理与规划应用型综合实习,是在学生学完环境管理学和环境规划学后进行的为期1周的宏观规划与设计的综合实习。主要应用所学环境管理和环境规划以及其他专业知识,对农业环境或城镇环境的发展进行规划设计。

三、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施的保障

为了保障新的创新性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实施,我们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点学科为依托,以“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有效地利用科研实验室、教学实验室、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校内外实践教育资源,构建了“实验中心―科研平台―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的创新性人才培养环境科学实践教学平台。将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把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融入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实践了“课前预习或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课内独立完成结合小组讨论,课后处理数据结合文献讨论,课前、课中和课后多环节与讨论、实践及报告多形式结合的综合性考核”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经费条件下,我们通过新的实践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学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上研率和就业率都较高,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评价结果较好,到其他高校上研究生的学生也得到了各自导师的好评。

参考文献:

[1]陈鹏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5):83-85.

[2]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2011年6月9日的讲话[R].

[3]赵力,蒋慧,姚红.新形势下环境科学专业就业市场需求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3-7.

[4]李顺兴,陈智煜,陈焕林,方振锋,郑龙.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J].环境保护,2005,(4):35-39.

[5]温桂清,蒋治良,李俊.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析[J].高教论坛,2010,(6):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