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7:54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1

诚如西安光机所米磊博士所言: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硬科技创业史。社会发展从自然选择到技术选择。先进的生产力必然战胜落后的生产力。创新创业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当今世界正在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信息文明迈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恰恰在于创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创新型人才的水平和数量的竞争,创新在竞争力上的优势得以凸显。

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只有通过科技体制的不断创新,才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和过程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笔者在渭南市创新创业中心负责招商工作已有三年,在这期间接触到的项目中,能存活下来的无一例外都是有自己核心专利技术。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创新是对人的发展总体的把握,创业着重的是对人的价值具体的体现。仅仅具备创新精神是不够的,它只是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的准备,如果脱离创业实践,缺乏一定的创业能力,创新精神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精神所具有的意义,只有作用于创业实践活动才能有所体现,才有可能最终产生创业的成功。因此,创业与创新要有机融入,相辅相成。

在近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创新”一词。他认为,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企业家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等五种情况。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影响了后来的经济、管理及工程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和实践。

创新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新思路、新见解,在特定的环境中,为满足个人或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关系、环境,并能获得一定社会价值的行为,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类创新等类别。其中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无论是新思维还是新发明,都需要有前期基础,根据自己的专业或特长来选择创新领域,更容易在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突破。

创新思维是创造性实践的前提,是企业竞争的法宝,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非常重要性作用。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通过创新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有三个层次,即基础性创新、支撑性创新和应用性创新。在上述分类中,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是属于基础性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组织创新等是属于支撑性创新了;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则属于应用性创新。

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前面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创新,现在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创业。

创业是由“创”和“业”二字组成。其中:“创”就是创造,即创建、创立、创新之意;“业”即是指专业、学业、就业、事业、企业、业务、工作以及家业或财产、财富等。

许多西方创业学家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市场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创造、增长财富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新组织的创建过程。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约束,寻求机会,进行价值创造的行为过程。所以,从广义上说无论是创建新企业、企业内部创业,还是岗位创业,即在工作岗位上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发现机会、整合资源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抱负,都可以称为创业。人生就是创业的过程。

创新与创业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

1.两者是“双生关系”,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从广义上看,创新与创业是“双生关系”,两者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总体上看,创新和创业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即没有创新就没有创业;同样,没有创业也就没有创新。成功的创业离不开创新,成功的创新也往往在创业过程中产生。

2.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一方面,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手段,是创业的引领和推动力。

首先,创新是创业的源泉。创业过程中,新产品的开发,新材料的采用,新市场的开拓,新管理模式的推行等,都必须有创新的思维做先导,创业才能成功。经济学家熊彼特曾提出,“创业包括创新和未曾尝试过的技术”。创业者只有在创业的过程中具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才可能产生新的富有创意的想法和方案,才可能不断寻求新的模式、新的思路,取得竞争优势并最终获得创业的成功。

其次,创新是创业的本质和手段。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创业的主旋律,创业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审视当今那些成功的创业者,比如联想集团的柳传志、华为任正非,还有诸如李彦宏、马云、马化腾、雷军、刘强东等,无一不是“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者”。缺乏创新的创业,即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创业中,是没有出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包含“创新”的创业,才算真正的“创业”,或者说这种创业才具有潜力和希望。

最后,创新是创业的引领。“创业”前面加“创新”二字,实质是全面引领了创业的方向性,是创新型创业、机会型创业、精益型创业和高增长型创业,创新推动创业,为创业提质增效,提高了创业的层次和水平。

另一方面,创业则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创新的实践来源和检验标准。

首先,创业是实现创新的载体。创新的价值在于创业。从一定程度上讲,创新的价值就在于将潜在的知识、技术和市场机会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造福于人类社会。而实现这种转化的根本途径就是创业。创业者是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和实现者。创业者可能不是创新者或是发明家,但必须具有能发现潜在商机的能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创新也并不一定是创业者或是企业家,但是创新的成果则是经由创业者推向市场,使潜在的价值市场化,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其次,创业是创新的实践源泉。大量的创新行为本质就是创业实践和经验积累基础上的一种“临界点爆发”。这个“临界点爆发”既是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以及企业家的冒险精神等发挥作用的结果,更是成千上万创业者的实践和探索的结果。从这一点来说,大众创业也是一切创新的实践来源和思想基础。同时,创业又可以创造出新的创新或者深化创新。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2

一、企业经营创新的文化内涵

无论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存在怎样差别,企业经营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始终构成企业文化最深刻的一面,并反映到企业一切活动之中。企业创新作为一种文化是指:其一,创新构成企业经营的基础,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二,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始终依赖于创新实现。其三,企业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企业创新的过程。其四,通过创新,将谋得企业与社会发展间更完美的协调一致,实现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统一。

二、企业经营创新与企业文化的一致性

1.目的的一致性。企业文化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广为运用,它是在对日、美经济和企业发展比较分析基础之上提出并受到广泛重视的。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虽有种种差别,但认为企业文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手段却是共同的。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倡导向上的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协调好企业和社会间的关系,将能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谋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改善企业的竞争素质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这一点上,企业创新与企业文化之间无疑是吻合的。企业创新有可能带来种种收益,其基本点在于通过对现实的不断完善、否定、提高,确立其他企业未曾确立的优势。巩固和提高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获取潜在收益。可见,企业经营创新和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把创新作为一种文化建设,将能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激化企业的创新动机和行为;另一方面,创新的倡导和鼓励,将能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观和竞争观,使企业文化更具生机。

2.个性强调的一致性。企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意识,即共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传统习惯等,但这种群体意识,不是指完全混同于社区甚至民族文化的公共意识,而是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以企业员工的认同为基础。企业文化虽然是大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其生命力却取决于其是否具有个性,即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本质特征。企业经营创新正是企业优势亦即个性的形成和强化过程。新产品的开发的目的在于我有他无,以争取新的顾客群体;产品质量的改进的目的在于他有我强,稳定和壮大消费者队伍;新工艺的采纳,新材料的使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引人等,都是为了获取其他企业不曾拥有的优势和地位,从而获得更加有利的发展机会。

3.手段的一致性。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形式丰富多彩,虽不可能全盘套用于企业创新过程,但诸如规章制度的制订,却始终不能脱离企业经营过程的工作思路。企业文化建设对协调人际关系的高度重视,以及丰富多彩的员工教育形式和竞赛方式的采用等,都对企业创新同样有效。这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所带来的最终效果是以优质的产品或劳务服务于社会,如通过“英雄的示范作用带动员工,鼓励创新成果的涌现,形成和谐的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工作行为的规范化等”。

三、企业经营创新所形成的创新文化建设

1.重视企业家的创新职能。企业家是指具有专门经营管理知识的经理人员,通常情况下是由该类人员组成的群体,而不只是指单个的厂长、经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家的行为根本性的决定着企业的行为。根据经济学的解释,企业家应当是创新者,正是企业家看到了创新潜在收益的存在而使他们成为创新活动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因此,企业家是企业创新文化形成的关键。

2.塑造“英雄”并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英雄’在西方被认为是企业文化构成的重要因素,是近似于我国企业典型、模范。先进等的一个综合概念,其作用在于使企业文化可感知并赋予其具有展示、象征、榜样的意义,因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创新具有风险性,需要坚韧不拔,富于献身的精神,它需要“英雄”来推动,更需要具有塑造“英雄”的条件,把“英雄”的塑造及“英雄”影响力的发挥纳人企业创新文化的建设十分必要。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3

关键词:技术创新回归分析经营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026-03

一、文献综述

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整理,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已经对技术创新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做了深入的研究,同时给出了很多在企业管理方面有建设性意义的结论。1973年Cohen在发表的《工业创新中的成功与失败研究》中指出:“技术创新是一个集技术、工艺和商业化的全过程,其最终导致新产品市场的实现和新技术工艺与装备的商业化应用”{1},他从企业绩效的角度研究认为:大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优势;williamLeonard(1973){2};BenBranch(1974){3}等从不同的视角,通过美国丰富的微观统计数据得出了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的结论;Hitt、Hoskisson、Kim(1997){4}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得出企业经营绩效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注重创新;nohria&Gulati(1996){5}认为创新对企业的贡献在于:(1)使员工更有生产价值;(2)使企业更有效率。他们经过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存在明显的影响作用;Kumar和Siddhartha(2002){6}选取企业经营绩效的视角,通过研究213家中国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实证表明能够不断地促进企业经营绩效增加的因素有技术研发、技术创新能力及学习能力。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选取多个视角对技术创新和公司经营绩效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官建成、史晓敏(2004)的实证研究显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间有显著的因果关系,对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贡献最明显的是R&D能力{7};李宝新、岳亮(200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但是该种结论没有准确地揭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个因素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8};王慧、蔡春凤(2009)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中部六省48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年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论为:在企业规模一定的条件下,研发投入量、高学历员工数量与企业的经营绩效有明显的正向关系{9};何郁冰(2011)选取产品创新战略的角度分析了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过程中,产品创新战略起到完全中介作用{10};旅华、王瑾、刘冬梅(2014)在以往技术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基础上加入了环境规制因素,通过研究2008―2013年间沪深a股上市的重污染行业的公司,验证了环境规制对R&D投入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11}。综上所述,由于以往研究的数据可获得性及各模型假设条件的限制,国内学者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研究在理论分析与实证模拟上都略显不足。

二、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熊彼特(Josepha・Schumpeter)首次提出技术创新理论(technicalinnovationtheory)。他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thesettingupofanewproductinfunction),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并将其引入生产体系”{12}。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前提是资源的投入,如果资源投入不到位,就可能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开展,因此企业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经营绩效,也就会缺乏竞争优势。所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要注重研发投入,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就是研发投入。

企业成长性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爱得恩・潘罗斯,他在1959年发表的《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认为:“企业成长主要是有企业内生力量引起的”,而我们认为所谓的企业成长可以体现为企业规模逐年扩张,并且管理工具或技术的创新是提高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前提,亦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根本保证。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可得出假设:研发投入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正相关。

企业要开展有效的技术创新的首要条件是有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做支撑。技术创新环境的构成有两块:软环境和硬环境。企业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的前提是技术创新的硬环境,而企业购买先进的科研设备,加快更新设备资产,改善科研条件是创造良好技术创新硬环境的关键,这些举措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显著增长。

三、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1.变量设计。有很多指标可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如主营业务利润率、资产收益率等相对指标,也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绝对指标。由于企业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外部环境中,外界影响因素的变化会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企业内部也存在如管理水平、财务结构、人员变动等诸多内生影响因素,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这些因素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以较为准确地衡量研发投入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将不采用相对指标,而选取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这三个绝对指标来代表企业的经营绩效,也即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在其上投入的影响,既包括资金投入也包括人员投入,是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其中,资金投入能够为企业的研发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也能改善创新环境;人员投入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由于条件限制,本文仅采用企业研发投入来代表技术创新能力,也即模型中的解释变量。

由于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有企业的规模,即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会占据更多的优势,创新能力也较强,从而拥有较好的经营绩效。因此需要对解释变量进行遏制或调节,所以引入控制变量以使其可能的突变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降低。本文选取企业的总资产作为控制变量,变量列表如表1所示。

2.数据来源。近年来,技术创新已经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逐渐引起各方注意。特别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无疑是不容忽视的。中部崛起是我国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从历史数据来看,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综合评价远低于东部,突出表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上。而最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部六省(山西、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的企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技术创新能力也在不断进步。因此,本文选取了中部六省44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较全面地涉及到了各个高新技术行业,使其能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充分反映技术创新在企业经营绩效方面的影响。

本文所选取的指标中,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的相关数据,直接来源于2012年沪深两市披露的这44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年报,另外,体现公司规模的总资产数据也可以直接从年报中获得。考虑到研发投入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我们选取的研发投入数据采用的是各公司年报中披露的2010年的数据。

四、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1.相关性分析。相关分析是对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描述和度量,以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关系。散点图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直观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大致关系及关系强度。如图1所示,为反映研发投入与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总资产之间大致相关关系的散点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都会随之发生正向的变化。

通过散点图,我们只能大致判断各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并不能准确反映变量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因此,本文运用SpSS19.0软件包对研发投入与其余各变量进行pae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研发投入与主营业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81、0.706、0.717。而研发投入与总资产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29,且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2.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中,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即解释变量之间由于存在精确相关关系或高度相关关系而使得模型估计失真或难以估计准确。一般来说,由于经济数据的限制使得模型设计不当,会导致设计矩阵中解释变量间存在普遍的相关关系。

在研究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时,由于各个企业规模不同,研发投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也会有较大不同,很可能对模型的结果产生误差。在本文的实证研究中,为了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而引入自变量总资产作为控制变量,用来代表企业规模。利用SpSS19.0软件包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经营绩效应用进行三次多元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4所示。

通过表3、4可以看出,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时,研发投入提高一个标准差,主营业务收入会提高0.233个标准差,主营业务利润会提高0.274个标准差,净利润则会提高0.333个标准差。因此,在控制企业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研发投入量会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影响,且是正相关关系。

3.结果讨论。从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R方分别为0.890、0.879、0.881,较好地解释了研发投入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同时,F检验非常显著,说明研发投入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比较于企业规模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可以看出,企业通过增加研发投入而使企业绩效增强的程度不如扩大企业规模对其的影响。这说明,对于这44家企业来说,技术创新仍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目前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其竞争力的提升大多仍依靠粗放型经营。将中部六省上市公司按照其综合能力排名后可以发现,煤电等能源型的企业靠前,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仍比较落后。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尤其是中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仍然不够理想,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型已然破在眉睫。

4.缺陷和不足。

(1)解释变量引入不足。在本文中,仅用研发投入代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这显然是不够严谨的。实际上,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除了研发投入,还有科研人员的投入数量、企业配备相关设备等。但由于条件限制,没有能够得到详细的相关的较为全面的数据,从而使得文中无法引用,这就导致了本文的结论可能不够严谨。

(2)模型解读不够深入。由于笔者能力所限,对模型的分析结果可能不够深入和全面,需要进一步学习和补充。

(3)研究对象的不足。对于一个理论研究来说,本文所选取研究对象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完善。从时间方面来说,只研究一年的数据可能还不够有说服力。同时,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得到涉及各高新技术行业的全部企业的相关数据,这也导致了研究对象数量不足,使研究的结论不具有代表性。

五、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企业技术创新是创造性的经济行为,是改善企业绩效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我国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首要途径。因此,一些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的有必要的。

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意识。通过以上数据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多数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并没有与企业的研发投入呈明显的正相关,这说明我国大多企业目前对加强技术创新的认识和力度都还很欠缺,没有清晰地意识到现代技术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应该大力宣传用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来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促使其不断吸收新知识、新观念,不断地探寻新的发展领域。

2.注重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努力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员工整体素质的制约,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首先,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努力培育一批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懂技术、会管理的企业家;其次,要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企业家脱颖而出的环境;最后,要加大对有突出贡献人才的奖励力度,形成一套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

3.增加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健全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机制,妥善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困难。由于我国的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其在融资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研发,这就造成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了绩效的滑落。加大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研发资金不足的问题。

4.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是积极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首先,政府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的技术创新经验,同时考虑国内科技水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在宏观上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其次,政府应积极号召高校各位专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能够高效、系统、规范的进行。最后,我国政府应借鉴欧盟的经验,尽早制定相应的措施以推动国内企业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注释:

{1}袁泽沛,王琼.技术创新与创新风险的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2(3):79-82

{2}williamnLeonard.Researchanddevelopmentinindustrialgrowth[J].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73,(5):1249-1252

{3}BenBranch.Researchanddevelopmentactivityandprofitability:adistributedlaganalysis[J].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74(5):999-1011

{4}Hitt,m.a.,R.e.Hoskisson,H.Kim.internationalDiversification:effectsoninnovationandFirmperformanceinproduct-diversifiedFirms[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40(4):767-798

{5}nohria,n.,Gulati,R.isslackgoodorbadforinnovation?[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96,39(5)

{6}王勇.企业社会资本、技术创新行为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D].广东:广东工业大学,2011:1-112

{7}官建成,史晓敏.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4(11):1000-1003

{8}李宝新,岳亮.公司治理、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90-95

{9}王慧,蔡春凤.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358-360

{10}何郁冰.技术多元化促进企业绩效的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4):9-18

{11}旅华,王瑾,刘冬梅.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14,17(6):106-113

{12}翟青.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理论的评述及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0(1):195-197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4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推动着企业创新当下的管理模式。

一、企业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辩证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将会有所改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主要手段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变化,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企业管理创新是受到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环境,在管理方面加以创新,进而正确的认识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障碍与阻力。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保障,企业管理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必然结果,因为企业的发展是随着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直接推动着企业管理创新,而企业管理创新则可以使得企业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变化,进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二、基于经济发展变化,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使得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近年来,虚拟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在虚拟市场中,服装行业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并且以快速增长的趋势,远超实体服装产业,加之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变化,在《摘编》中,同志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关内容,发表了相关讲话,可以将其解读为未来政府要科学的干预市场经济,这将会使得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与发展方式,有着极大的变化,加之我国国民经济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企业而言目前的市场经济,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因此需要其及时做好企业内部调整,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且需要随着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创新改革。其次,市场资源配置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核心。伴随着科学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新时期企业发展的旗帜,互联网市场资源配置正在逐渐的主导着市场资源配置的发展,因此企业在管理方面,除了加强技术创新,开发利用管理资源,还需要进一步革新企业管理方式,加快朝向互联网+模式转型的步伐。最后,企业管理创新能够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速度较快,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由于受到人口数量与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使得经济发展有所变化,而企业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企业想要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则需要加强企业管理的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且创新是当下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基于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管理创新路径

(一)创新产业形式,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经济发展方式日益变化,且在不同时期下,其发展的特点不同,在当下时期,互联网+是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向,为了加快企业创新转型,需要从产业创新入手,构建现代化产业,要基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特点,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升级,拓宽企业经营渠道以及经营范围,构建线上与线下双重产业链,尤其是生产经营类企业,在目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或者转型是必然趋势,而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在管理方面紧跟产业发展的步伐,创新管理机制,根据企业产业业务情况,配套实行双重管理渠道,其管理构成包括市场部与网络市场部,实行相对应管理模式,使得企业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变化形式。

(二)深化精细化管理理念

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企业管理创新是必然趋势,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经营与生产水平得以提升,未来经济市场中,企业立足不仅依靠产品与服务,更是依靠企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水平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是否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同时也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命脉,而精细化管理理念,是社会精细化分工,是在企业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其引向更深层次,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企业发展成本,进而获取更多的市场资源。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将企业发展的目标细化,分解成不同的过程并加以落实,将企业战略规划贯彻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进而提升企业的执行能力。企业精细化的深化,不仅要着眼于企业内部管理,同时还需要充分的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基于经济发展形势,构建企业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与方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除此之外企业管理创新最重要的是人员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发展中人员是主体,其也是管理创新发展的重点对象,需要提高人员创新的能力,发挥其能动性,为企业管理注入新的动力。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现代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速度快,且发展方式较多,因此企业想要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更多的地位,则需要加强企业管理创新,企业管理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前途命运,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方式变化下,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措施,需要企业依据经济变化,做好相应的管理创新,以此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伟,郭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对策[J].企业导报,2011(01)

[2]黄文杰.试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工业企业管理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1(08)

[3]尹华.论政府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07)

[4]温立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时代金融,2013(12)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5

一、企业家精神及其性质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创业的资源和资本保障,是企业家经营管理水平的决定因素,是技术和制度创新的动力。在不确定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家精神多被认为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给小微企业的稳定生存和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创新、变革为主要特征的企业家精神逐渐成为现代化企业应对环境变化,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

社会性是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根本属性。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发展是企业家精神的生成和发展的根本形式。小微企业发展所面临的艰难环境正是由于社会和人的需要与小微企业发展的需要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二、小微企业的局限性

由于小微企业规模较小,大多数是经营权与所有权没有分离,企业内部没有专业化的、精细的管理分工,存在着一定得局限性,

1.小微企业目前尚未形成共识认定标准。政府和社会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地方经济增长多以骨干企业带动,更多的是重大产业项目带动,强调和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而在地方经济中,小微企业对经济贡献并不明显,企业的数量占比大,但对经济的贡献占比小,,政府多数将落后产能小微企业简单等同。

2.企业发展缺乏科学性规划。小微企业多以家族式管理模式为主,组织结构单一简单,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创新意识不足,企业在竞争市场中单纯依靠拚价格、拼劳力、拼资源生存,缺乏规章制度的统筹

3.减免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存在缺陷,执行效果不明显。部分优惠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不能为小微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4.场环境变化剧烈,生产矛盾凸显明显。小微企业在资金、用工、土地等资源的使用方面矛盾突出。在资金方面,小微企业规模小,多为轻资产型企业,在信贷竞争方面落后于大企业。在工源方面,小微企业激励制度没有稳定性、丰富性,缺乏对就业群体的吸引力。在土地使用方面,政府都建立了严格的土地监管体系和用地审批制度,小微企业用地指标很难安排。

5.小微企业对扶持政策的享用能力较弱。小微企业与部分大中型企业相比在争取扶持政策方面处于弱势。在政府支持政策范围内,小微企业很少并且很难享受政府的优惠扶持。

三、企业管理创新内涵及其要性

管理创新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目标运用多种资源的计划、执行、指挥、监督、控制,把新的要素引入到管理系统并实施的活动。企业用新的思想、技术和方法对管理系统进行重构,,达到不断提高组织管理效能的目标的活动,扩大影响市场的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对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和变革企业才能重现生机,提高效益。

创新是现代企业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且能够不断发展的必需之策!对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微企业来说,进行管理创新是有必要的,这是因为企业的管理创新:

1.管理创新能提高企业的利润。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创利。企业的管理创新,其最主要和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经营的成本,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利润的增加值,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

2.培养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社会的特殊资源。优秀的企业需要优秀的企业家,而优秀的的企业家必须要有创新的能力。管理的创新使得企业资源掌握在优秀的管理者手中,使企业资源的的配置和使用更加合理科学。

3.创新从而适应环境的发展。企业的管理创新需要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的发展不能只着眼于眼前,更应该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未来前景。管理创新以企业的长远目标为标杆,能够使企业的发展更贴合环境的转变。

4.带动员工的积极性。人是企业形成的根本因素。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员工对于工作是否充满热情,是否积极主动。能让员工发挥自身优势的人性的管理制度,会使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大大地提高。

四、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的管理创新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6

关键词:自主创新;林业产业发展;VaR模型;动态关系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林业总产值从1980年的1359.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533.42亿元,27年间增长了近10倍,年均增长8.6%。我国林业产业在改革开放之初主要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林业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但是,我国不能把解决自身特定的林业科技创新问题寄希望于别人身上,需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通过林业科技资金和人才的大量投入,建立了自主创新平台,大幅度提高了林业产业创新能力,我国林业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林业产业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000多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270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近2000项。这些科技创新成果,有的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有的填补了我国林业科学技术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林业自主创新与林业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林业产业发展需要依靠林业自主创新作为内在推动力,通过自主创新提高森林覆盖率、解决植被恢复难题、提高林业产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林业自主创新投入资金有赖于林业产业发展作为后盾支持。在党和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分析探讨自主创新与林业产业发展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政府今后制定林业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1、文献回顾

在探讨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上,韩寓群(2005)、刘卫刚(2007)提出构建一流创新平台与研发基地以及产业化基地、着力培育技术领先创新主体、营造一流的自主创新环境,是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力手段。马有才等(2007)研究发现必须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才能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钱明霞(2008)研究认为,发明专利、新产品开发、高新园区、市场推广等自主创新因素与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关联度较大,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投入等因素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关联度较小。张波波,顾新(2009)分析了自主创新推动优势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熊荣生(2009)研究发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我国产业发展,认为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于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国内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探讨自主创新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认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有力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针对某一特定产业定量分析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关系的文献非常少。因此,以林业产业为例,分析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依据实证研究得到的结果,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带动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部门今后制定林业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经济计量方法分析自主创新与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

①由于大多数经济变量的非平稳性,导致回归分析往往会出现伪回归现象,使得分析结论无效,因此,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检验各个变量的平稳性。

②如果各个变量都是单整的,且单整阶数相同,则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时间序列,从而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检验自主创新与林业产业发展之间的协整关系。

③协整分析得到的经验方程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不能说明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需要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进一步验证自主创新与林业产业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两个变量的原始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均没有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即是非平稳的。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均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即是平稳的。所以,可以认为变量lnp、lnGDp都是一阶单整的,即为i(1)过程。因此,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需要通过协整检验来验证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3.2 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

④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考察林业自主创新与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

⑤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从动态演进角度研究林业自主创新与林业产业发展之间相互冲击的效果。

2.2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1985--2007年的相关数据,考察自主创新与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

①林业自主创新(p)。参照其他领域实证研究一般采用专利数据的做法,本文实证分析部分采用林业专利授权量数据来表示林业自主创新。林业专利授权量数据来源于“中国林业信息网”中国林业专利技术库。

②林业产业发展(GDp)。采用林业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国家林业局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林业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数据只有1997年以后的,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样本数据来源于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为消除异方差性,使实证分析模型更具有实际经济含义,对上述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分别取对数以消除趋势,并记为lnp、lnGDp。

3、实证分析

3.1单位根检验

采用aDF(augmentedDickey-Fuller)方法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方法对自主创新与林业产业发展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根据LR检验统计量、最终预测误差Fpe以及aiC、sc和HQ准则确定,滞后阶数判断结果见表2。

表2给出了0~6阶VaR模型的LR、Fpe、aiC、sc和HQ值,并以“*”标记出依据相应准则选择出来的滞后阶数。结果表明依据5个准则选出来的VaR模型滞后阶数均为2阶,下面考察VaR(2)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结果见表3。

VaR模型根的数量为滞后阶数与内生变量数乘积,因此,本文VaR(2)模型的根共有4个。VaR模型稳定性检验结果显示,VaR(2)模型的4个根的模

的倒数都小于1,满足VaR模型稳定性条件。在VaR(2)的基础上,检验我国林业自主创新与林业产业发展间的协整关系,Johansen检验结果见表4。

根据表4中的Johansen协整检验得到的迹统计量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过eviews6,0软件估计得到变量间的协整关系表达式为:

lnGDp=0.46731np+4.76147 (1)

(2.216) (2.537)

括号内的数值为协整系数的t检验值,协整方程估计的LR统计量为49.0147。由(1)式分析得知,从长期来看,林业自主创新与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林业专利授权量每增长1%将会促进林业产业产值增长0.4673%。3.3Granger因果分析

根据协整检验的结果,林业自主创新与林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即是林业自主创新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还是林业产业发展导致林业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来分析林业自主创新与林业产业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eviews6.0软件可以计算得到Granger因果检验的F统t计量及相伴概率见表5。

根据表5中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可知,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lnp与lnGDp之间只存在单方向的因果关系,说明林业自主创新是林业产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而林业产业发展不是林业自主创新的Granger原因,两者不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这里的检验结果表明,林业自主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林业产业发展。

3.4 误差修正模型

为了进一步考察林业自主创新与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建立VeC(2)模型进行分析,以此检验林业自主创新和林业产业发展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之间的影响关系,参数估计结果见表6。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短期波动影响,一部分是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由表6的检验结果可知,在以林业产业发展为因变量的误差修正模型中,林业自主创新的系数均为正值,表明短期林业自主创新波动对林业产业发展产生正向影响,而以林业自主创新为因变量的误差修正模型中林业产业发展的系数均为负值,表明短期林业产业发展波动对林业自主创新产生负向影响。误差修正系数eCmt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从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03486和-0.20376)来看,当短期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自主创新波动偏离均衡水平时,将以3.486%和20.376%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大部分系数t检验值在5%的水平上均不显著,表明林业自主创新与林业产业发展之间不存在短期因果关系。

3.5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在前文建立的VaR(2)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渐进解析法计算得到脉冲响应函数的标准差,检验结果见图1至图4。

图中实线表示随着预测期数的增加,lnGDp和lnp对于一个标准差冲击的脉冲响应,虚线表示脉冲响应图像两侧正负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带。由脉冲响应函数冲击结果分析可知,lnp和inGDp对各自一个标准差冲击立刻有较强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越来越小,第5期后逐渐趋于稳定,见图2、图4。在lnp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后,lnGDp反应迅速,并在第4期达到峰值,表明林业自主创新成果数量的增加对林业产业发展起着显著的推动作用,随着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在4年后对林业产业发展影响最大,lnGDp从第5期以后开始保持了较长时期的脉冲响应,表明林业自主创新的正冲击给林业产业发展带来的正面影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效应,见图1。在lnGDp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后,lnp在前4期内会上下波动,从第4期以后开始逐渐趋于稳定,表明林业产业发展的正冲击也会给林业自主创新带来同向的影响,意味着林业产值增加对林业自主创新能够提供资金的支撑作用,见图3。

3.6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给出对VaR模型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项的相对重要性信息。在建立的VaR(2)模型的基础上,将预测期定义为10,计算得到方差分解结果,见表7。

S.e.这一列数据分别为变量lnGDp和lnp的各期预测标准误,S.e.后两列均是百分数。分析可知,林业产业发展lnGDp受自身波动的影响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前4期每期平均以10%的比例在减少对自身的影响,与此同时,林业自主创新lnp冲击对林业产业发展lnGDp的影响逐渐增强,到第10期达到50.72%,这表明将林业产业发展的变化分解为VaR结构冲击结果后,林业自主创新的冲击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比较显著,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势必会推动林业产业发展,这与前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而林业产业发展lnGDp的冲击对林业自主创新lnp变化的贡献度一直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均在15%以下。

4、实证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

4.1结果分析

①我国林业自主创新与林业产业发展之间既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又存在短期的动态关系,充分证明我国林业自主创新与林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

②我国林业自主创新与林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单向的长期Granger因果关系,林业自主创新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长期Granger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我国林业自主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林业产业发展。林业自主创新与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之间不存在短期Granger因果关系,表明林业自主创新与林业产业发展短期波动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③我国林业自主创新与林业产业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林业产业发展对来自林业自主创新的冲击响应强烈,在林业自主创新冲击下林业产业发展的响应效应大致有4年的滞后期,此后保持了较长的持续效应,表明林业自主创新成果对林业产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时滞效应,林业自主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正面影响具有长期的推动作用;而林业自主创新对来自林业产业发展的冲击响应比较微弱,林业产业发展的正冲击也会给林业自主创新带来同向的影响,表明林业产业发展能够为林业自主创新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撑作用。

④林业自主创新带来的冲击对林业产业发展的解释水平达到了50%,表明林业自主创新对林业产业发展的贡献率比较大;而林业产业发展变化的冲击对林业自主创新的解释水平仅为11%左右。

4.2讨论

①由于本文研究工作受到可获得数据的限制,在区域层面上,没有能够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造成林业自主创新对林业产业发展所产生影响的差异性,本文研究对象在空间尺度上以全国为研究单元,没有能够以各省为研究对象进行

细化的研究,这是本文分析研究所存在的一个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②林业产业包括第一产业的林木培育、营林生产,第二产业的木材加工(家具、胶合板、纸制品等),第三产业的森林旅游。受可获得数据的限制,在产业层面上,没有能够从三次产业视角,分类研究林业自主创新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这将是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4.3政策建议

4.3.1 进一步明确林业自主创新经费来源

目前林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远远不能满足林业产业发展对林业科技创新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是林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量偏低,比如2008年林业产业R&D强度只有0.34%,远低于全国R&D平均强度1.54%;二是林业科技活动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政府投入多、企业投入少,比如2008年90%以上经费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因此,在政府加大对林业产业科技投入的同时,通过政府政策导向,鼓励企业大幅度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通过金融工具创新,鼓励社会闲置资金参与林业自主创新。

4.3.2 加强林业科技活动经费的监督管理

林业科技活动经费使用效率不高、不规范的现象仍存在,科技活动经费管理存在漏洞。因此,需要加强对财政拨款的林业重大科研项目的进度管理、监督、经费使用检查等,从而保证林业科技创新经费专款专用,提高林业科技投资效率。

4.3.3 进一步明确林业科技投资重点

政府财政经费要加大对基础研究、重大林业科技攻关项目的投入力度。通过政府财政政策(比如税收减免、林业科技创新专项经费、林业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专项经费支持),鼓励企业加大试验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研究的经费投入。通过对林业科技重点领域的集中投资,力争攻克林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加速推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以自主创新支撑和引领林业可持续发展。

4.3.4 不断提高林业科技计划实施效率

全国高等林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要积极参与国家有关部门的科技计划项目。有关部门要加强林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监管,制定严格的科技计划项目中期检查制度与项目验收制度,采用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评定项目完成成果。通过对项目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高林业科技计划项目的成果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2008中国林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江泽慧深入实施科教兴林战略走中国特色林业自主创新之路[J].浙江林业,2005(1i):6-10

[3]韩寓群,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科学与管理,2005(5):5-8

[4]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42-45

[5]马有才,王颖,岳良运,基于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7(7):94-97

[6]钱明霞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自主创新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3):34-38

[7]张波波,顾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四川优势产业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9(5):234-236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企业;技术创新;技能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157-01

在企业发展从单纯地依靠劳动力的数量,向劳动力的质量转变升级的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职业教育通过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企业的创新打下了人才的基础、技术的基础。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人才订单,等名词相继出现,充分说明了职业教育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一、职业教育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简述

企业发展,除了设备的科技含量外,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技术技能人才了。由于他们工作在生产的第一线,其技术技能掌握与运用的熟练和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与发展。然而,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基地,就是为企业的发展做好人才的孵化与储备工作。其作用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为企业技术创新做理论准备。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的生命线。职业教育由于其教育教学知识的专业性针对性,把相关的理论知识做了系统的整合,为技术理论创新做好了前期工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做人才准备。由于职业教育就是直接为企业定向培养工人的,其中也会有些爱学习爱钻研有特长的学生,在走上企业的岗位后,结合自己的特长、专业知识及岗位需要,成长为技术创新人才。为企业发展做一线工人准备。这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无论是什么创新,只有立足企业一线工人的扎实工作的基础上,才会绽放光彩。

二、企业技术创新条件分析

作为企业要想实现技术创新,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较多的技术人才。这就需要通过深化与职业教育单位合作,一来可以从他们哪儿选拔与招工,二来也可以对原本没有掌握技术的工人等,实施订单培训。这样人才越多,其创新的潜力也艰巨越大。有人才培养基地。就是要把职业教育单位作为企业招工用人的过滤器,通过这个过程就可以保证人才知识的自动更新与升级,进而确保企业创新的潜力与实力。有技术创新的环境。这需要企业来营造宽松、激励的环境,要在制度上有保障,保护与利用员工的积极性。

三、职业教育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

职业教育作为从学生到技术工人孵化阶段教育,就是直接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其关系就是职业教育是企业发展的预备役。从各个方面,为企业的发展准备着技术与技术技能人才。

1.培养人才

企业的发展,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人才。尤其是一线生产岗位,都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才能胜任。一是,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正常的生产。企业需要的就是能直接投入使用,且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培训代价,就能发挥作用的人才。职业教育由于其教育的针对性,且经过实习阶段的实用技能培训,因而,职业教育毕业生,一般都能直接胜任。二是,可以对于自己操作的设备做简单的维护。由于职业教育毕业生,都对于自己工作岗位的设备制作、构造及其原理,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学习,因而,在设备出现小故障的情况系下,他们都能进行基本的处理与维护,避免耽误正常的工作,及设备问题的扩大化。三是,在自己专长的基础上可以做出简单的甚至重大的创新。有些职业教育毕业生,他们由于自己业余爱好或者特长发展,也会在自己岗位上做出巨大的贡献。如青岛港桥吊工人许振超。

2.理论创新

因为职业教育毕业生,是至少经过三年以上系统的学校教育,因而,对各种相关的理论知识,都有着较为全面系统的掌握,为他们在企业工作以后的理论创新打下了基础。第一,设备工艺理论创新。对于大部分职业教育毕业生而言,他们毕业后都是在生产的一线从事着相关的技能工作。因而,他们对于自己所操作的设备有着较为精确的理解,尤其是随着他们工作的深入,逐渐会对该设备的优点、缺点都全面的掌握。特别是对缺点的了解,为他们在理论上改进设备工艺准备了条件。第二,技术理论创新。对那些有专长和天赋的职业教育毕业生,他们会发现一台设备、整个生产线或整个企业的技术缺陷,并立足自己的实际做出技术理论创新。这种创新将会极大地提高整个企业的创新能力,会让企业引领同类行业的潮流。第三,技能理论创新。技能是对于设备等实际操作的能力。虽然机器设备都会操作,但是,对于不同技能的人而言,还是有着较大区别。那些掌握技能且能创新方法的人,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会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3.创新启发

职业教育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起到的是基础启发工作,或者创新灵感的培育工作。首先,岗位作用创新启发。当职业教育毕业生到了企业岗位后,就会在积极地工作中发挥其热情,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应用在岗位上。无论是出于创造个人舒适的工作状态,还是为了企业的生产,都会做出适宜于个人的调整。其次,生产线设备改进升级启发。在工作报酬激励的前提下,工人们都会竞相地努力工作,并激活自己的创新潜力,想方设法通过改进自己操作的设备工艺等,实现其高效低错误的生产状态,进而达成自己对于单位时间内高高工作量的追求。

总之,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打下了人才的基础。完成了专业技术创新理论、专业技术创新灵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等多项积累工作,逐步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技能创新与设备工艺创新等。

参考文献

[1]管平.企业技术创新与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2]王娇璠.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学院,2011.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8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就业问题;大学生综合素质

一、创新创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关系的研究

从相关统计部门的调查数据来看,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并不乐观,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前企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大学生自身却很难满足企业多层次、高水准的需求,在总的大学生失业人群中,结构性失业所占的比重非常的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创新创业实现多元化的就业渠道和路径。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创新创业也是大学生自我就业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是一种相对高级形式的就业路径。大学生要不断的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正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自身进行客观的评价,把握好创业的时机,给自己规划一个良好的就业发展方向。在实现好自身创业就业的同时也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社会更多人的就业。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滞后性

其实同一些西方国家相比较,纵观我国当前各个高校的实际状况,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起步比较晚,并且培养水平相对来说比较滞后,不能够很好的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设的初衷。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多方面原因共同导致的,学校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教育模式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学生自身对针对性的能力的打造认识上也存在偏差,在整个校园里并没有能够很好的形成一种全民创新、大众创业的气氛。因此,整体来看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准相对比较低下,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体系。

三、加快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就业率的具体举措

1.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起步相对较晚,专职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塑造的教师也比较少,对于学生来说缺少一个有效的指引。面对这种状况,学校应该不断的转变学生就业的思想观念,加大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培养和打造,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教师整体的创新创业素质得到了提升才能够有效的带动学生能力的提升。学校应该努力的创造出各种条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让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外出考察和锻炼,能够让教师深入到一线企业的就业环境当中,让教师切实的感受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积极的聘请一些校外的企业工作者来到高校担任相对应的就业指导教师,不断的向学生教导各种创业知识和技巧,指引学生走向正确的创新创业道路。多重措施并重,有效的指引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精神,不断的合理化、完善化教师团队结构,切实的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正确的创新创业。

2.打造和完善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

当前创新创业的人群在整个高校的就业人群当中占比仍然比较小,很多学生毕业之后都倾向于直接去找工作,却忽视了创业的可能性。当前高校的教育模式更多的偏重于理论教学,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比较僵化死板,学校的创业氛围并不是十分的浓厚。面对这种状况,为了及时的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高校应该革新管理观念,制定出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具体制度和文件,多多举办一些大学生的创业讲座或者相关系列的比赛,塑造优秀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在学校当中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就业氛围。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高校要针对学生相关的项目提供好资金和物质保障,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理论支持,尽最大可能的保障好、完善好、实现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工作。

3.不断加大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学校要想实现更多的学生走向创业的道路,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对学生创新和创业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打造学生丰厚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努力的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大学生只有经过相对系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拥有着相对充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和进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不断的摒弃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有效的发挥好学生自身主人翁的地位,在不断的实践和训练的过程中切实的提升好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面对着越来越难的就业季,创新创业是当前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大举措,也是各个高校应该着力推广普及的理念之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方面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面对种种的问题,这需要高校和学生集体的转变传统的思维和观念,在学生之间营造出良好的就业氛围,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断的打造出一只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只有调动好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让不同的主体都能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来,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够真正的有效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实现大学生和社会的完美接轨。

参考文献:

[1]高强:创新能力培养与大学生成功就业[J],高等教育,2012(11).

[2]段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9

关键词:部件知识结构知识知识转移创新类型 

 

一、引言 

知识资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但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和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使单一企业的有限知识资源无法满足创新的要求[1]。实证研究表明,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一条快捷高效的途径。它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往的这些研究虽然承认知识转移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但多数侧重于笼统地探讨知识转移活动与创新能力、绩效等之间的关系。但知识是多样化的,在转移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类型,因此在研究中有必要细致地探讨不同类型知识的转移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目前关于企业创新的研究,大多数都仅仅分析单个创新的发生机理,或将创新分为两类进行研究,系统地对创新类型进行的考查尚属鲜见。因此,根据Henderson&Clark(1990)的创新分类模型,我们提出了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与创新类型的关系模型,试图揭示部件知识或结构知识的企业间转移能否促进企业创新,以及产生怎样的创新。 

二、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与创新类型的关系模型 

1.知识与创新的分类 

Henderson&Clark(1990)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将知识划分为了部件知识和结构知识。前者有关某一产品中某一零件,还包括产品的各项核心设计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如何在各部件上实施。后者是连接产品中各零件的知识,即如何将各部件完整系统地整合的知识。这种划分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部件知识与结构知识可以作为划分不同创新类型的重要依据。根据部件知识和结构知识的改变程度可以将创新区分为四类:渐进性创新、模块性创新、结构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创新活动所运用的新知识可能强化也可能摧毁现有知识。 

2.企业间不同类型的知识转移对创新类型的影响 

(1)企业间部件知识转移对创新类型的影响 

渐进性创新不改变产品的核心设计概念,也不改变组成部件间的连接方式,仅对现有产品的设计功能加以扩充。部件知识是渐进性创新的持续源泉。企业间部件知识转移后,接受企业在已有部件知识和新部件知识基础上强化或补充现有产品设计功能,进行一系列渐进性创新,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性能或功能日益增强的需求。 

模块性创新是在保持部件间连接方式不变的情况下,仅对组成部件(核心设计概念)进行变革,既可以表现为部件功能或功能实现方式的创新,也可以是新部件的组合创新。模块化使产品部件间相对自由,供应商只要基于接口规则对部件进行改革,就可以持续推动产品创新。然而,模块性创新要深入,产品结构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当产品结构不能容纳创新时,产品结构必然破裂或重构,这就是为什么“产品组成部件的变革常常会触发结构性创新”。 

(2)企业间结构知识转移对创新类型的影响 

当一种新的主流设计被产业完全接受后,结构知识变得相对稳定,供应商在这种结构基础上独自运作,旗舰企业也将其继续保持。长期发展结构知识固化于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中,产品开发出现了路径依赖。当企业按固有方式工作时往往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注意到结构性创新的存在。企业间的结构知识转移可以打破现有技术路径和运营规则的刚性,使企业抛弃部分旧的结构知识,将外部获得的新知识重组为新范式下的知识链,从而创造出新范式下的结构知识基础。当模块性创新的深入对产品结构产生了更大的协调要求,而现有的产品结构无法满足这种要求时,建立新的产品结构以容纳新的创新部件成为必要。结构性创新彻底打破产品原有组成结构,用新方式连接现有产品部件。可以说,模块性创新提高结构性创新能力,而结构性创新又推动模块性创新。

路径依赖性对于根本性创新的发生是致命的。随现有技术走向成熟,并逐渐接近自然和物理极限,产品部件和结构的改进与提高都越来越困难。在结构性创新过程中,创新性部件的引入便会导致根本性创新,出现全新的技术轨道。过去成功的经验、组织惯例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企业特有的结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外部新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提高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开放性可以打破知识的路径依赖性。以上讨论可总结为图所示的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与创新类型关系模型。三、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面向企业创新的概念模型,探讨了企业间不同类型的知识转移(部件知识、结构知识)对企业创新类型(渐进性创新、模块性创新、结构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影响。首先,我们发现企业间的部件知识转移可以促进渐进性创新和模块性创新。部件知识转移水平较低时,企业倾向于进行渐进性创新,超过某一水平后模块性创新会随之发生。其次,结构知识在企业间转移将带来结构性创新,乃至根本性创新。这些结果对于理解和指导企业创新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在企业确定知识转移的类型和制订创新战略时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powellww,KoputKw,Smith-DoerrL.interorganizationalcollaborationandthelocusofinnovation:networksoflearninginbiotechnology[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6,41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10

关键词:理论教学;创新活动;电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161-02

电类专业课理论学习历来存在学生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实践应用方法又不能做到及时跟进,造成学生缺乏兴趣,等等问题,即使对参加创新活动感兴趣的学生也多数是注重动手制作,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原因是数学基础差、很难弄懂理论知识中的推导和延伸的内容。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出现理论与实践联系不上,造成实践方面的理论指导非常薄弱,实践能力提高的速度缓慢。因此,必须寻找有效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1]。

一、理论教学的特点

理论教学之所以在大学教学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并备受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过理论教学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对学科的概念体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大学中的理论创新理念彰显的学术性和学术自由与自治、研究自由的传统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传统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理论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应付考试采取照猫画虎、死记硬背等方式,对理论内容理解不透,很难激发有建设性的思考,只能是教师讲什么,他们就记什么,甚至有些学生不感兴趣就放弃学习等问题屡见不鲜,致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主动性、创造性均受到巨大影响;同时也使教师丧失了理论教学的激情和创造性。其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讲”,学生“学”,使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因素越来越少

“一言堂”是形容传统教学模式的高度概括,教师“讲”学生“学”,学生不用开动脑筋就可以根据教师讲授的知识对相关内容做初步的了解后,就不再有任何兴趣进行深入的研究,严重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另一方面,“一言堂”教学气氛不活跃,学生表现呆滞,民主性不强,质疑问难和互动学习较少,使学生的创新激情、自主意识、批判及质疑品质能力得不到发挥。

(二)课堂理论与实践学习脱节,分步进行,学生茫然无措

长期以来,不管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师的规定完成的,是典型的封闭形式。理论课局限于课堂内完成,实验课则在实验室按规定步骤实现。课外延伸的理论内容缺乏,不能学以致用,并且教学内容与社会活动关联不大,导致“知识无活化力”,使学生思想茫然,联想能力差,综合实践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同时,由于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深刻,致使所学知识很快淡忘,出现学生上课睡觉、逃课厌学、教学效果不好等现象的出现[2]。

(三)采用规定教材型展开教学,致使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兴趣不高

教师跟着教材走,学生跟着教师走,师生关系是单向的传授关系,阻碍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淡化了学生对外物的敏感性,弱化了学生捕捉问题的能力。学生按照教师教授知识的内容大概了解学习内容,不思考,也不辨别具体原因,完全参照教师的思维,导致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能力、多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思维的能力欠缺。

二、开展创新活动的作用

从五邑大学信息学院毕业生多年的良好就业态势可知,参加创新活动在学生的就业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很多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后,理论知识掌握非常牢固,理解知识的能力显著提高,综合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极大加强,许多用人单位在学生未毕业前就到学校主动高薪录用,在就业和人才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另外,创新活动中制作出来的实实在在的科技作品,使学生对本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三、课堂教学与创新活动的辩证关系

(一)创新活动可通过课堂教学来验证其产生的效果

通过课堂教学,可使学生不断更新、积累和扩宽知识面,改变知识结构;同时,教师通过学生各方面的变化,可有针对性的对各类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能力指引方向,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进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升华[3]。

通过创新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还可以转化为“物化”技能,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距离越来越小,学生知识视野发生改变,知识结构更新,从而可以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创新活动与素质教育密不可分

电类专业的理论内容联系非常紧密,如何将各个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应用环节,是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学院举办多种创新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活动中,采取传帮带、广宣传及科技竞赛等手段使学生认识到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快速体会新知识的作用和力量,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通过参加全国电子大赛等方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和发展;同时,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通过以上方法对提高电类学科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4,5]。

(三)师生共赢的创新意识依赖于创新活动

开展创新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当中,只有动手做,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再有针对性的对理论知识进行研究,所提出的疑惑会使教师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修养,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发个性思维;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参考教师的建议,发展个性。通过各种创新活动,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在理论上指导学生,指明思路,学生则在自己个性发展上展开创新,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势必会促进创新意识的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同时也有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只有通过开展创新活动,才会使理论教学进一步的延伸、深入和升华。根据电类专业构成的特殊性,如何协调理论教学与创新活动之间的密切配合,引导学生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也是为社会培养真正所需人才必须考虑的一大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06-21(1).

[2]陈刚.科技创新活动与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17(3).

[3]马必学,刘晓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5,(7):22-23.

[4]赵运林.实践教学: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突破口[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51-52.

[5]张扬.杜威实用主义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中国电子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