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管理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8:07

国际商务管理知识篇1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文化特质;课程群;项目教学法

有关国际商务专业设置的规定最早出现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依照专业设置目的,国际商务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着明确的区别: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门类下的经济学类专业,而国际商务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经教育部批准同意设置的目录外专业”;而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中,国际商务专业由目录外专业变为管理学门类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变化不大,仍归属于经济学门类下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

这种区别是必要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国际生产体系的一体化、全球化,企业从全球不同地区寻找生产和服务来源,从各国生产要素的成本和质量差异中获得收益,并形成从材料供应、生产管理、组织架构到市场营销的价值链。因此,设立国际商务专业的目的正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企业管理和经营方式变革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企业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这种国际企业管理的学科特征明显区别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强调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和进出口业务管理,需要学生掌握深厚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学科特点更倾向于应用经济学。

但是,在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中,如何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仍然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所区别。首先,很难想象一个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一无所知的毕业生能适应国际企业管理的要求,因此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方案中总是包含大量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其次,国际商务强调商务环境研究,如东道国社会环境和作业环境的构成要素、分析指标,国际商务环境的风险评估方法和规避途径等。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分析能力恰恰代表了一种高水平的综合经济分析能力,是国际企业管理的基础性活动。因此,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方案中也或多或少地包含有《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等贸易理论课程。

这种培养方案设计从原理上来讲并没有问题,因为教育部有关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硕士学位的规定也透露出这种意图:虽然国际商务本科专业属于工商管理类,但作为培养更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在2011年《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却被划分为经济学门类,与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同属于经济学学科。这说明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的角度看,随着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规格的提高,学科建设的侧重点也从以管理学为主转向以经济学为主,高水平的国际商务管理人才需要掌握扎实的管理学知识与拓展性的经济学理论。

从我国许多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看,专业的学科特色在减弱,课程设置、培养方向乃至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都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非常相似,偏向经济学知识、弱化管理学技巧,注重贸易实务操作、忽视跨文化管理的倾向非常明显。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培养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良好的国际企业管理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国内外国际商务本科专业教育的现况,就如何提升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进行探讨。

一、注重“文化特质”培养,提升跨文化管理意识

虽然我国高校国际商务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已注意到其管理学科的属性,强调培养学生的管理素质与能力,但并未拉开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距离,专业特色不够鲜明。笔者检索了国内多家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情况,发现有两个趋同性特点:(1)培养目标比较空泛。多数高校均强调“英语能力”“贸易业务运作能力”“通晓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等培养内容。我们认为,这种实务操作能力很难保证毕业生成为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级商务专门人才。(2)课程设置趋同,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几乎没有区别。绝大部分院校的主干课程都包含两个部分,一是英语能力模块,二是国际贸易基础和技能模块。从课程设置上看,很难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有所区别。

由于国外大学并没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以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专业统称为“国际商务”“国际管理”“全球管理”等。除了强调基本的国际贸易实务能力,为了体现管理学特征,国外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均更加关注学生的“文化特质”。例如:马歇尔商学院全球管理专业简介中就提出,此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的跨国文化分析能力;沃顿商学院认为从其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有能力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工作”;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培养计划中将培养目标描述为“使学生成为交流各国文化、掌握外国语以及拥有个人国外经历三者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强调“文化特质”的培养目标体现了管理的实质,因为管理受文化的制约,文化给人以认同感,特别是在人的行为和价值观方面。美国管理学家丹尼尔·雷恩就认为:管理是文化的产儿。一方面,人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是在各种不同的文化道德基础上形成的,管理知识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完善也是根据文化的变化而演变;另一方面,就管理实践而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式也随文化的变化而改变。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的观点则更为深刻:管理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管理以文化为基础并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它本身也是文化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质,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国内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应该在培养计划中包含更多的“文化特质”类课程,如《跨文化管理》《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业文化》《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谈判》乃至《西方文化史和思想史》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毕业生适应跨国公司多元企业文化的能力,保证学生具备充分的文化沟通能力,以便在工作实践中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

二、开设跨学科课程,完善国际商务知识体系

国际商务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经济贸易等专业性内容,更涵盖金融、管理、法律、物流、外语、信息技术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为培养高层次的国际商务人才,西方发达国家十分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教育,并随着现代国际商贸领域的发展而及时调整专业教学课程,更新学生知识。早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牛津大学就针对现代学科范围重叠交叉、出现边缘学科的情况,开始允许学生选择多学科同时学习。例如:同时学经济学、心理学和哲学,并进行相应的学位考试等。现在牛津大学的50种课程群中,有26个课程群是合并几种学科而成的,称为“综合性课程群”,这种做法被欧美等国的大学普遍仿效。近20年来,美国的高校成立了越来越多的跨学科教学中心和科研中心,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当今世界的许多重大问题,积极推进多学科的教学。

在我国高校的国际商务学科建设中,也可以借鉴这种做法。比如,可以按照国际商务战略研究、作业过程和实务技巧将相关课程进行融合:商务战略包括国际商务环境研究、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国际商务竞争战略、国际商务组织战略4项内容,下设《管理学》《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心理学》等课程,构成“基础性课程群”,着重夯实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管理知识基础;作业过程包括国际生产与技术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国际财务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4项内容,下设《质量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财务管理》《国际金融实务》《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跨文化管理》等课程,构成“作业性课程群”,着重提升国际商务专业学生针对国际企业管理的作业能力;实务技巧包括商务英语能力、贸易操作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商务分析能力4项内容,下设《商务英语(中、高级)》《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出入境检验检疫》《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业文化》《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调研与预测》等课程,构成“实务性课程群”,着重强化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贸易操作、商务交际能力。通过从“战略设计”“作业过程”到“实务技巧”的多个连贯课程群,完善本专业学生的国际商务知识体系。

当然,也可以采取其他分类方法来构建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群体系,只要课程群能够为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提供跨越多种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管理学知识,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那么课程群建设就真正达到了国际商务专业教育“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目的。

三、推广“教训研三位一体”的项目教学法,增强国际商务实践能力

项目教学法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教育中非常普及。这种教学法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对外部真实世界作出贡献,该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强调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性教育。从教学原理上看,项目教学法通过设置一种模拟职场环境的学习情境,以某个具体的国际商务项目作为引导,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更全面的沟通协调、业务操作和学习创新能力。例如:在美国一些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签订长期合同,紧密结合外贸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研究如何提高生产率和防范外贸中的各类风险,从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工商管理系创办了各类咨询中心、学生超市、旅行社、训练中心等教学实践场所,由课程责任教师担任项目经理,并且提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师生参与同一项目的研发。

针对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建议高校采用下述原则在国际商务教学中落实项目教学法。(1)开发项目化课程。开发的原则以国际商务岗位需求为原则,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教材结构来看,每个单元可设两个模块,第一个模块介绍各相关国际商务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第二个模块是相关项目所要求的内容体系。(2)项目化教研课题。针对项目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研课题,并对课题完成、应用状况建立考核制度。(3)“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加大合作办学力度、制订国内外进修资助计划,培养具有现代国际商务知识、业务技能优秀、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并建立项目化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整个教学过程的监督。(4)创建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室,创造国际商务项目职场化工作环境。如包括谈判室、跨国企业管理中心、涉外综合服务大厅等部分。(5)实施“八步法”项目教学流程。8个步骤分别是:了解各类国际商务岗位要求、开发项目化课程、项目化教研课题、建设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评析项目教学效果、按修正后的课程体系与项目化课程再次展开项目教学、再进行总结和评价、聘请专家组对项目组的成果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刘志娟.对提高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0,(9).

[2]邱璐轶.国际商务专业学生软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1,(1).

[3]吴建,周庭芳.西方国家国际商务专业与课程体系探讨[J].当代经济,2010,(2).

国际商务管理知识篇2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定位与建设综合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国际商务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1998年作为管理学门类下的“教育部批准的目录外专业”出现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2011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中,国际商务专业由目录外专业变为管理学院门类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2010年我国开始设立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目前已有78所高校获得了招生资格。然而作为培养更高层次人才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在2011年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却被划为经济学门类。本科与硕士的学科归属不一致,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上存在着专业定位不清晰、专业建设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际商务专业发展起步较晚,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需要不断探索新思路。因此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探讨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很多学者针对我国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种建议。

1.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林关征(2012)认为财经类高校培养的国际商务人才实践应用能力普遍较差,应当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实践指导老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刘志娟(2010)针对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困难与企业人才难寻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现象,提出应当从专业能力素养、创新应职能力、技能水平、通用能力等方面提高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杨丽华(2011)从高校扩张后就业问题越加凸显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国际商务专业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培养方向和所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并提出了如何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建议。李龙(2011)分析了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教育中存在着主管领导不重视、投资不够、师资不优、课程不科学、素质教育差等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此专业教育的主要对策是改革办学模式、建立科学的培养机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思想素质。

2.我国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吴建功、周庭芳(2010)研究了西方国家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理念与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我国的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与人才模式应当借鉴西方经验。姜军(2011)从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角度对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了建议。杨丽华(2012)认为二本院校应当根据资源禀赋的特征将国际商务专业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区别,以“企业走向世界”及走向世界后的“跨国经营管理”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通过教学改革培养更适合社会需要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钟娟(2012)建议从跨文化管理、科学课课程、实践能力三方面打造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邱璐轶(2011)认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沟通协调、团队合作、跨文化交际与独立学习等软实力的培养。施锦芳(2012)从国际化培养的角度对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

总体来看,国内学者关于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强调人才培养的国际性与应用性,但是对于国际商务专业的定位并未形成一致的认识,不少学者仍然认为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这一认识不利于我国培养真正的国际商务人才。

三、我国国际商务专业的发展及专业建设现状

1.国际商务专业设立的背景。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开始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外向型经济,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对于外贸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从80年末开始,众多高校、高职高专类院校纷纷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使得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开设学校最多的经济类专业,为我们国家培养了大批外贸人才。90年代末,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全球的贸易与投资出现了一体化趋势,跨国公司成为全球贸易与投资的主体。我国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在加快实行“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在发展进出口贸易的同时,扩大国际投资的规模。目前我国的对外投资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三位。因此,我国对涉外商务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外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地需要精通国际市场、了解跨文化的差异、懂得国际企业经验管理、贸易与投资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商务人才。因此从90年代开设设立国际商务专业是符合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的。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转型升级,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国际商务知识,具有较好的商务沟通能力的学生将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在很多发达国家,国际商务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专业,是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活动发展起来的,培养的人才“能够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工作”,以适应跨国公司的需求。但我国院校多数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或者外国语学院下设立国际商务专业,以至于我们目前培养的国际商务人才更多地偏向于精通外语,而在国际企业管理、国际投资、国际市场营销等方面能力较弱。

2.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的现状。

我国国际商务专业建设分为高职高专、本科、硕士三个层次。

(1)高职高专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院校数量较多,大多是将国际商务人才按照外贸人才进行培养,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更注重进出口贸易实务能力的强化,例如单证、报关、报检等。这种将国际商务等同于国际贸易的建设思路反映出高职高专院校对于国际商务人才的界定非常狭窄。

(2)本科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学校较少,目前我国只有40多所本科院校设有国际商务专业,招生数量不到所有本科招生的1%。本科院校开设的国际商务专业也是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或者外语类专业为基础的,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偏向于经济或外语,真正按照教育部归属的管理类进行培养的寥寥无几。

(3)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以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胜任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职业型商务专门人才为目标。目前招生高校也都以原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基础,适当改变部分课程,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仍然有较大差距。尽管78所高校获得了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招生的资格,但并非所有的高校都招生,已招生的学校每年的招生数量也有限,与学术型硕士相比招生规模偏小。

综上所述,我国国际商务专业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目标定位上几乎无差异;本科与专科的专业定位较为相似;不同层次的国际商务专业的定位未能明显拉开层次。这些都说明目前我国国际商务专业在专业建设上方向不明确,定位不清晰,仍然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基础的偏多,课程设置上以经济类课程居多,国际市场分析、国际法律法规、跨文化交流与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国际投资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相对缺乏,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相比存在偏差。因此,有必要明确国际商务专业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设置

国际商务专业是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需要,适应企业的跨国经营需要而设立的,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专业建设的定位必须围绕“国际化”,但不应该局限于国际经济与贸易,而应当面向全球市场培养国际商务人才,所培养的涉外人才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外贸知识,还需要具备国际投资与融资、国际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拥有商务分析、商务沟通和商务管理的能力。

因此,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应该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通晓现代经济与商务基础理论,具备完善的国际商务知识、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实践技能,国际投资实践技能,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较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和职业型的国际商务专门人才。

在课程建设上需要考虑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市场营销、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跨文化交流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除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相关课程以外,还有必要开设国际商务环境、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跨文化交流与管理、国际供应链、物流管理、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广告学等课程,建立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对于国际商务人才而言,外语能力尤为重要。在加强英文综合能力课程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学习第二外语,有助于学生跨国交流能力的提升。

五、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点

1.课程应当强化综合性和应用性。

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应设置强调综合性和应用性,因此需要较广的知识面,课程应当包含经济与管理类的基本理论知识、国际商务的相关知识与一定的实习实践经历。在通修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之外,提高开放性选修课程的比重,这些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知识构架和多样化的选择。(1)分方向设置模块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不同的模块课程,每一类模块课程可包含6~8门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模块。例如,从强化商务应用能力的角度开设商务管理模块,包括电子商务、国际供应链、国际商务环境、跨文化管理、国际广告与媒介、物流管理等课程。(2)设置跨专业选修课程,允许学生选修其他专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3)设置学科拓展类、就业创业类选修课程,增加实习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除此之外,应当鼓励学生参加辅修课程,提升复合应用能力。

2.教学方式应当创新,教学手段需要多样化。

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还需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并丰富教学手段。(1)强化小班讨论课程。讨论课与理论课相结合是应用类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讨论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理论,并思考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小班化讨论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2)注重案例教学。跨国经营与管理类的案例非常多,很多著名的跨国公司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运用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商务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领悟到国际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环境变化、文化差异等带来的问题。(3)使用综合实训与模拟训练。在开设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利用软件进行综合实训和模拟训练能迅速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就国际商务专业而言,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能力可以使用eRp沙盘进行模拟;进出口业务可以使用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软件;金融交易中外汇交易、股票交易、期货交易、贵金属交易都有相应的模拟软件;国际商法可以模拟法庭,熟悉处理国际企业纠纷的流程与相应的法律法规。(4)走出教室,参加实习与实践。除了企业实习这一常规途径外,还可以组织更多的实践活动。例如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参加专业主题市场调研,由学生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研活动并整理分析数据,撰写调研报告。这一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市场调研的方法,提高市场分析能力。这些活动也可以跟团委、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联合举办,既能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又能增强学生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5)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国内外专业、实务界人事都可以为主讲嘉宾,内容可以涵盖国际商务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从更新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3.打造合适的教学队伍,提高师资的综合应用能力。

国际商务许多综合应用类的课程对于师资的要求比较高。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使课程不至于大而泛。因此,打造一支合适的教学队伍对于保证课程质量尤为重要。目前很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师理论功底较为扎实,但综合应用能力普遍不足。为此,在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中,需要丰富师资来源,并多渠道提升教师的综合应用能力。较为可行的做法包括:(1)聘请实业界人士担任主讲教师,可以负责一门课程的教学,也可以与校内教师开设拼盘课程,或者举办主题系列讲座。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业界人士可以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跟学生分享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2)鼓励专职教师去企业兼职,开展各类横向科研。通过企业实习或者担任企业顾问等形式,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丰富实务经验,提高综合应用类课程的教学水平,并通过横向课题的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4.开拓国际化培养思路,利用国际交流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国际商务专业比较成熟,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与中国的高校开展各种类型的国际交流项目,包括针对学生的交换生、2+2、3+1、3+1+1项目,针对教师的访问学者、短期访学、客座教授、科研合作等项目。这些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开阔视野,体会文化差异,接触不同的教学方式;也能促进师资交流,引入国外有特色的优质课程和新的教学资料,改进教学理念,创新授课模式。国际化培养对于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关征.财经类高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46-49.

[2]刘志娟.对提高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0(9):128-129.

[3]杨丽华.二本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99-202.

[4]姜军.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创新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30-32.

[5]杨丽华.国际商务专业的就业情况及所需技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17):241.

[6]吴建功,周庭芳.西方国家国际商务专业与课程体系探讨[J].当代经济,2010(2):94-96.

[7]李龙.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24):1.

[8]钟娟.如何提升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J].河南教育(中旬),2012(6):48-49.

国际商务管理知识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培养方案;区域经济发展;教学团队

一、《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要点

2015年3月,《商英国标解读》基于英语类专业多元人才观,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评价、教师队伍等方面都有所创新,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对指导全国高校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制定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国标提出商务英语人才规格强调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五种素质,掌握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五类知识,培养五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五种能力,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素养专业知识与技能四个知识群,并且有明确比例:语言能力课程约占50%-60%,商务知识课程约占25%-35%,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约占5%-10%,人文素养课程约占5%-10%。

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设计的指导思想

1.培养方案的调整应基于充分的社会需求调查,使之能够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课程及教学实践环节。我们通过对毕业生调查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了解到商务英语用人企业需要上手快、后劲足、专业技能操作熟练的人才,同时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企业认为商英学生还应熟悉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具备现代市场意识和开拓精神,能独立完成进出口业务运作,能从事国际营销,外贸管理和对外交流工作;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又一要求。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设计时,要以利用企业(社会)资源为教育服务和深化教学改革三个方面紧密结合为契点,努力优化专业建设环境,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

2.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色,培养利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的设计要及时吸收地方乃至全国商贸工作实践的新经验,及时研究外经贸的新举措,体现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商务英语专业应充分利用传统的英语学科优势,依托学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强势学科资源,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英语为基础,商务为内容,人文为底蕴,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为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学训结合,课证融合”与“导师制培养”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强化语言技能训练的产出性、商务知识传授的专业性和跨文化能力的人文性三重特征,教学中注重学科交叉、知识整合、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文化互为促进,重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

3.培养方案要体现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课程体系构建要体现英语和商务的有机结合,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并重。课程安排要满足多学科交叉知识的整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再认识,践行做中学,学中做,鼓励学生积极考取语言类、商务类职业资格证书,推动学训结合,课证融合的专业特色。

三、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结构、特点

(1)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现完整性和复合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色。我校英语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五部分,实践课程包括商务英语专业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和商务英语专业课外培养计划课程总学分185学分。商务知识类课程可用汉语或英汉双语授课。(2)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打下基础。(3)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经管法基础课程。二年的专业英语教学旨在夯实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训练,采用实时更新的教学资料和灵活的授课方法为学生第五学期进入商务英语的学习打下伏笔。(4)专业必修课程突出商务知识与技能和跨文化商务交际,旨在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同时开设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等商务专业课程。(5)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国际贸易实务方向、电子商务管理模块、知识延伸三个模块。国际贸易实务方向是商务课程体系的深化和拓宽,使学生既掌握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和科学的经济方法,又了解中国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模块结合国家大背景,辽宁区域经济和十三五规划而设。主要培养系统掌握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熟悉经贸行业的规则和业务、能在经贸领域将经营管理与相关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的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知识延伸模块旨在通过英美文学选读、中国文化、语言学、欧美文化概论等课程内化学生的内在品质和人文精神。(6)通识教育课程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自行选择。(7)实践环节涵盖实训、实践和实习,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指导完成。鼓励学生取得外贸、商务英语、国际导游等行业资格证书。专业实训在商务实训室等模拟仿真教学环境中操练外贸、金融、营销、等实务流程。专业实践在第二课堂活动(如:商业创意、商务谈判、商务技能等类比赛)和涉外商务活动(如:经贸洽谈、招商引资、商品会展等)等课外环境中完成。专业实习在已签约或定点的校外实习基地集中实施或自主完成。实践教学体系应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特色表现在教学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无论是语言、商务,还是实训均瞄准就业岗位群,进行有的放矢地实践。

参考文献:

国际商务管理知识篇4

一、中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发展过程回顾

中国高校国际商务本科专业是从2001年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之前,国际商务的人才培养更多地体现在职业技术教育之中。2010年,国际商务硕士学位设立,无疑对于推动中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高校国际商务本科专业发展现状

教育部部属院校一直没有国际商务本科专业,个别学校设有国际商务方向。直到2003年,中国政法大学利用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率先设置了教育部专业目录以外的国际商务本科专业。之后,西南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等重点大学才开始设立国际商务本科专业。截止到2010年,具有国际商务本科专业或方向的学校为55所高校(见表1)。由于是专业目录以外的专业,所以,最早设立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的主要是地方院校。

中国政法大学率先设立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的初衷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国内设置国贸专业的学校过多,其专业课程只局限于国际贸易实务,缺乏对企业国际化全方位的学习,不能满足市场对跨国公司人才的需求,于是设立对传统国际贸易专业进行改造的国际商务专业。在保留传统国际贸易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加入了工商管理、金融课程组,考虑到商务与法律的内在联系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优势,加入了更多国际商法的课程,凸显其法商结合的专业特色。

实践证明,中国政法大学的这个预判是正确的。目前,中国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的学校已超过610所。随着上世纪90年代企业外贸经营权的开放,外贸公司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市场地位也迅速下降。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由于就业率低、薪资较低,连续3年被评为红牌警告专业。传统国际贸易专业被亮红牌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没有错位发展。就实务实操能力来讲,本科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不如中专和职高的学生,职高学生作为跟单员、制单员、商务文秘比本科生更踏实,而且业务熟练。倒是国际贸易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既不甘心成为制单员,又没有从事高级国际商务活动的技能。《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明确指出,“2010年外贸人才需求达79万多人。未来三年,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和战略投资的决策人才最为短缺,需求缺口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左右,专业管理人员估计欠缺一半以上,服务外贸人才估计欠缺七成到八成,投资人员的供求缺口也在60%左右。”这两份看似矛盾的报告恰恰反映了中国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致命问题,一方面,大量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过剩,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市场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却存在很大的缺口。

可喜的是,还是有一部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家学者看到了问题所在。2005年,为了响应国家的“人才强商”战略,由全国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牵头,开始推动国际商务硕士(masterofinternationalBusiness――miB)的工作。随着教育部大力发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思想的确立,2010年硕士专业学位类型增加到40个,其中包括国际商务专业硕士。miB的设立不仅有利于国际商务高级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而且倒逼了国际商务本科的人才培养。2012年教育部修订专业目录,把国际商务归为工商管理类,编号为120205。有了合法的身份,miB也解决了学生的出口问题。于是,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这样的高校在有了miB授予权以后,开始增设国际商务本科专业。很多学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开始修订方案,尝试加入一些工商管理课程。

(二)中国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设立

2010年设立国际商务硕士学位,无疑对于推动中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招生伊始就困难重重,市场反应并不像专家预想的那样乐观。首批有78所高校获得miB培养资格,但只有65所高校在2011年招生,学生数为1079名;2012年67所高校招收学生1355名。最近几年招生情况有好转,但是,总体来讲发展很不平衡,好的学校人数在70到100人左右,更多学校是十几个学生、几个学生。很多高校反映,由于挤占了mBa的名额,而miB与mBa收费悬殊,学校短期经济利益受损,于是,有的学校干脆停招,这就是有些学校虽然有miB培养权,但是却没有招生的原因。由于相当多的学校招生人数过少,达不到规模经济,无法像当初设想的那样进行实践教学和精英教育培养方式的改革,结果所谓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不过是传统的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翻版,高级国际商务人才仍然是奇货可居。

二、中国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从开办国际商务专业伊始,很多问题就困扰着我们。比如对国际商务专业缺乏认知度;学界对国际商务的学科归属存在争议;培养方式上重理论、轻应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学术能力、轻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高水平、复合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制度保障体系等。

(一)社会对国际商务专业缺乏认知度,行政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不配套,学生就业遭遇尴尬

从开办国际商务专业伊始,至今被问及最多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商务与国际贸易专业有什么区别。企业和行政机构对国际商务专业缺乏认知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2007年,中国政法大学第一届国际商务本科生毕业,在报考公务员时就遭遇了尴尬――在公务员招生岗位里没有列国际商务。后来我们让学生以国际贸易专业报名,审核时学校开具证明,与用人单位沟通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是,仍有学生虽然分数很高,却与公务员无缘。不仅本科生,2013年第一届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毕业,仍然面临同样的问题,以致于这个问题被作为案例写入《国际商务》教材中。在企业招聘中,经常在人力资源目录中找不到“国际商务”的职位。然而事实上外贸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市场营销、商务管理等岗位都适合国际商务的毕业生。

根据国家商务部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分类,我国所称的国际商务人才,广义是指具有一定国际商务知识和能力,在商务领域、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中,从事对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及国际商务运营等相关工作的人员;狭义是指高级国际商务人员,特指当前最紧缺、最急需的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国际商务营销人才、国际投资管理人才、国际经济法律人才和国际商务谈判人才等五类专业人才。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对应的学术型硕士专业是国际贸易学专业、世界经济专业,三者共同构成较为完善的培养开放型经济体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遭遇的尴尬,说明社会缺乏对国际商务专业的认知度,政府体制与教育改革不配套。

(二)学界对国际商务的学科归属存在争议,导致办学指导思想不统一,突出自己母体学科的重要性,是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滞后的直接原因

国际商务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商科教育的一部分。相比社会对国际商务内涵的不了解,国内学界对于国际商务这种交叉学科归属的争议就更大。国际商务本科归属于工商管理,除中国政法大学以外,大部分学校国际商务本科都是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设立是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家推动的,因此miB被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这样的学科归属本身,就反映了中国经济学和管理学对国际商务学科的困惑和相互争夺,其结果是办学指导思想的不统一。这种非要把国际商务归属于某一个学科的执念,使得经济学背景的强调经济学,工商管理背景的强调管理学的重要性,而很难把国际商务作为一个整合的学科,做到跨学科发展,好些的学校也只能是国际经济与管理的简单叠加,缺乏经管融合的国际商务核心课程的开发。

(三)培养方式上重理论、轻应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学术能力、轻职业能力的培养

中国的国际商务专业脱胎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授课教师由于自己知识背景的局限性,都对理论教学、学生所谓学术能力的培养驾轻就熟,因此,无论本科还是硕士,都反映出培养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应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特征。在专业硕士培养上,以学术能力培养代替职业能力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顶着国际商务的帽子,但骨子里依然是行传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之实。因此,虽然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中国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离培养出高素质、精英型的国际商务人才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

(四)缺乏提供具有国际化视野以及高水平、复合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制度保障体系

国际商务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复合性、实践性和国际化特征,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复合型”,这种“复合型”可以表现为具有两类学科背景的跨学科,或者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实务,或者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而目前我国高校体制下的老师大部分知识结构单一,谙熟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则知之甚少;或者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老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这些教师具有经济理论知识水平高、宏观经济层面动态把握准确、新知识新技术掌握快等一系列显而易见的优点与优势,但他们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和国际商务业务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硬伤。

当前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也不利于“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各高校在争创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将教育资源向科研领域倾斜。在大幅提升科研成果在教师工作考核指标中,权重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到专心致力于教学的教师数量和比例在不断减少和下滑。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和探索的原动力也在消减之中。此外,中国高校普遍缺乏产学研的真正合作,在这样的氛围下,很难使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根本的突破。

三、“斯诺命题”折射的经管学科之争是制约中国国际商务专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由于中国存在着学科划分过细,学科之间割裂、文化冲突严重的“斯诺命题”。具体到中国商科教育,就表现为经济与管理学科在国际商务学科归属上的激烈争夺。

现有的国际贸易、国际商务专业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是偶然的,这只是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的一个具体体现。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权到底是给经济学院还是管理学院?这在很多高校都展开过激烈的争夺,有的学校为了息事宁人,只好在经济学院和商学院都分配一定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名额,而国际商务的学科交叉性注定这个学科既不属于经济学,也不属于管理学,因此,仅靠某一个学科根本无法培养出有国际化视野、懂经济和国际化经营,通晓国际惯例的合格的国际商务人才。

对于国际商务的学科归属,英美国家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远没有中国这般激烈,这与中国经济管理学科不合理的划分有关。在美国,经济学远远没有中国经济学既包括理论经济又包括应用经济这般庞大,经济学仅仅是纯理论研究,属于人文科学,而商学院涵盖面广,其工商管理包括的范围很大,相当于中国的管理学和应用经济,因此,在美国,国际商务专业设置并不十分广泛。原因是美国对外部市场依存度不高,其工商管理教育已经具有应用经济与中国定义的管理学的交叉性,只需要略微稍加一些国际沟通课程就可以,所以,国际商务是否能成为单独的学科,是否需要单独设立专业,也存在过争议,很多国际商务专业是作为工商管理学位内的一个方向存在,授予工商管理硕士和博士学位。不过随着美国更多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商务本身作为自足、完备的学科体系得以确立,包括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在内的世界著名高校也设立了国际商务本科或者硕士项目。英美国家对于国际商务的争论,更多地关注学科范式、学科体系,而不是学科归属。英国和澳大利亚国际商务既不属于经济学,也不属于管理学,而是单独设立了商务学位。总体看来,西方国家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更为宽松,他们的商科教育比较发达,且与企业联系紧密。博雅教育的回归,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模式的兴起,正好切合了国际商务是一个整合的学科特点。

而对受制于“斯诺命题”、教育体制相对封闭的中国来说,过细的学科划分,商科学位的缺失,经济与管理的泾渭分明,非常不利于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上。中国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简称miB)实质上是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mBa竞争的产物。尴尬的是,经济学院没有mBa,而如果不吸取mBa的精华和办学理念,miB是做不好的,特别是在现在miB收费低、招生名额少、达不到规模的情况下,如果没有mBa作为依托,仅靠经济学院很难给miB学生开设高质量的案例、企业经营模拟课,而没有职业专业技能训练的miB,不过是原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世界经济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翻版。如果把miB放在没有应用经济为支撑的管理学院,学生如何获得国际贸易、金融学知识呢?因此,尽管现在有94所高校有miB招生权,但是,能够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高级国际商务人才的高校并不多。

四、跨学科发展特色办专业是中国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前人的实践已经告诉我们,破解“斯诺命题”的方法就是面向问题研究、跨学科发展。因此,从思想上、体制上突破经管学科的相互封闭,是受困于“斯诺命题”的中国商科教育的必然选择。

应用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不能套用以往那种象牙塔般、封闭式的方案,而应凸显培养模式的跨学科性、开放性和国际化特征。为此,第一,打破学科界限,实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和融合;第二,打破院系界限,合理配置校内资源;第三,打破学校界限,实现校际、学校与科院,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联合;第四,走出国门,实现不同国家高校之间、学校与跨国公司之间的联合。

在中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时时刻刻会感受到经济与管理学科之间的冲突,要实现以上四个开放并不容易,除了解放思想,体制上也必须突破现在这种经管学科泾渭分明、专业划分过细的教育体制,英美国际商务专业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淡化国际商务学科归属,下放专业自,从体制上大力推进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跨学科发展

跨学科发展是英美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共同经验,也在中国学界逐渐达成共识,但是,实际操作却受困于现有体制。中国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的分立导致学生知识体系的学科缺陷由来已久,只是这种矛盾在国际商务专业集中爆发了,而如果不在思想上、体制上打通经管学科的篱笆,中国就很难培养出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国际商务人才。在学科设置上,中国应该更多借鉴美国商学院的经验,逐渐改变现在经管院分立、分离的现状,将已有分立的经管院逐渐改造为经管学科融合的商学院,这不仅有利于国际商务的人才培养,也有利于金融等各种应用人才的培养。

在国际商务的学科归属上,中国可以借鉴英国和台湾的经验。比如:英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涉及的学位在各个培养层次上都非常广泛,在专科和本科层面上,英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涉及的学位有文学学士学位(Ba)、理学学士学位(BS、BSC、SB)和应用文学和科学学士学位(BaaS)等;在研究生层面开展国际商务教育,授予的学位有商务管理硕士学位(mBa)、商务与管理硕士学位(mBm)、会计专业硕士学位(maCC)、管理硕士学位(mm)、市场研究硕士学位(mmR)、管理博士学位(pHDm或商务博士学位等。英国这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可以授予多学科学位的做法,从学理上是说得通的。有学者认为国际商务不是一个专业,而是一个学科体系,是一个整合学科,它的学科基础非常庞大,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国际关系、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等。但国际商务不同于这些单独学科,它本身是一个自足、完备的体系。国际商务作为一个整合学科的竞争优势和价值贡献在于把全球知识和当地知识协同结合。

目前,就我国现有的学科设置,承担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并不是只有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本科层面主要集中在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硕士层面是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学术型硕士,但是细想起来并不局限于此。现在跨境电商发展迅速,那么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全球价值链管理其实也是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这样看来,纠结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科归属实在没有必要,宽泛的国际商务概念也有助于增加社会对国际商务专业的认知度,有利于学生就业。台湾地区早已经视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为一个专业,都是研究国际化经营的,至于名称不同,只是专注点不一样而已。按照这样的学科边界,我国目前实际上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学校数量非常巨大,有些学校既设立了国际贸易专业,也设立了国际商务专业,而其实培养的都是国际商务人才。因此,中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重要的不是扩张数量,而是重在提高质量。610所高校设立国际贸易本科不管出于主动还是被动,其实都必须适应市场要求进行课程改革,把国际商务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

国际商务作为一个整合的学科,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不宜沿用计划经济下严格统一的专业管理办法,而应该下放专业自。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商务本科能够率先改革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开办之初运用了专业自主设置权,在课程设置上完全自主,不受核心课程的限制,学生做毕业论文的方向可以随便选题,贸易、金融、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都是国际商务的一部分,甚至学位都由学生自主选择经济学或者管理学学位。对于国际商务学生的毕业走向,我们不认为进外贸公司是专业对口,去进出口银行、证券公司、国际会计事务所不也是国际商务专业的对口单位吗?由于国际商务是整合了全校资源打造而成,学生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就业容易,就业质量高,所以,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对国际商务的专业荣誉感比较高。倒是国际商务成为教育部专业目录专业后,像其他高校一样,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也开始对最后毕业的管理学学位纠结不已。可见,灵活的学位授予权、自主的专业课程设置对于国际商务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学习英美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方法,发挥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引领作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教育体制不同,各国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存在差异。英美国家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中都考虑到自己的国情。相比美国依托于工商管理国际商务专业自我天成,英国作为一个历史上对外贸依存度比较高的国家,相比美国更重视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国家之一,他们的课程体系完备,案例教学、商务模拟的实践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中国是一个经济对外依存度很高的国家,对国际商务人才有强大的市场需求。虽然与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有关的相关专业很多,但是,中国与美国不同,中国高校商科教育薄弱,必须专门设置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商务硕士学位的设立恰逢其时,围绕着miB,不仅会聚集起一批专注于国际商务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专家学者,形成一个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氛围,也有助于发挥miB的引领作用,协同相关专业,结合中国地域特征,探索适合中国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三)注重错位发展,完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体系

英美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共同特点就是,注重不同层次市场的需求,从初级到高级,相应地,学生层次从职高、大专生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层次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也有很大不同。比如:英国职高和大专生注重商务操作运用能力的培养;对高级国际商务人才就有很高的数量技术分析的要求,并力图把国际商务研究与国际商务操作运营教育结合在一起,使培养的高级国际商务人才具有国际化和创造性的特质。

中国要注重错位发展,对于职高和本科要有区分度,同时大力发展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教育。尽管目前仍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依然应该坚持国际商务人才的精英教育。目前,中国最缺乏的是高级国际商务人才,因此,应该在miB基础上设立商务博士学位,形成完备的学科体系。

(四)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国际商务特色专业建设

用跨学科的方法突破“斯诺命题”的目的是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国际商务的跨学科性和开放性特质,注定了国际商务专业不能是千校一面的版本,而必须走特色办专业的道路。中国政法大学的实践也证明,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只有立足本校学科背景、特色建专业的重要性,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总之,建立国际商务培养体系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中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刚刚开始,相较于课程体系的改造、师资水平提高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解放、教育体制的改革。只有坚持国际商务的跨学科性、开放性和国际化特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立足本校学科优势的特色办专业道路,才能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高级的国际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舒红,景瑞琴.国际商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9.

[2]宏结.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5):48-50.

[3]宏结.“斯诺命题”与“成思危之答”[J].管理观察,2016(2):11-13.

[4]穆海涛,安岩.国际商务人才供需失衡原因及对策选择[J].经济与管理,2014(14):96.

[5]陈怡琴.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教育的实践性困境与疏解[J].井冈山大学学报,2015(11):75-77.

[6]张晓涛.美国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7):219-221.

国际商务管理知识篇5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熟悉贸易法律、法规、工商管理、国际商务、市场营销、企业会计等商务知识;具备扎实的数学、外语、电子信息技术、网络通信、经济和管理理论的基础;熟知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网页设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程序设计等技术知识;能够规划、建设企业电子商务网站,能对网站的运营进行维护、电子商务设计开发应用能力,并能借助网络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以适应社会信息化的要求,能够在银行、商贸、物流等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从事电子商务技术开发、运营管理及电子商务系统使用和维护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即以商务经营管理和网络技术应用相结合的电子商务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介于“金领”与“蓝领”之间的“银领”人才。

三、就业方向

1、网站运营与网站推广:如企业网络营销、市场推广、广告与增值产品的经营与销售等;

2、网站策划、编辑、建设与维护:如企事业单位电子商务网站以及政府电子政务网站的管理;

3、外贸电子商务:如负责维护并回复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外贸客户询盘,参加广交会等专业性展会;

4、金融、证券、保险、旅游以及其他服务行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如网上客户服务、网上咨询、信息检索等。

四、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一)基本素质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2、遵纪守法、热爱劳动,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3、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勤奋好学、热爱本专业、安心基层工作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4、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实干创新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5、具有正直、诚实、公道的作风,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具有积极进取的职业心理素质,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二)基本知识

1、必要的语言、文学、艺术、美学、哲学、法律、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

2、必要的数学、计算机应用等自然科学知识;

3、较扎实的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技术、商品学、edi等科学技术知识;

4、较牢固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应用、商务经营管理、连锁配货、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理论知识;

5、了解电子商务发展的最新动态、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等相关知识。

(三)职业能力

1、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多媒体等技术知识,能够设计和构建电子商务网站,熟悉数据库管理与操作,能使用汉字处理软件从事办公自动化工作;具有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开发、应用能力以及动画制作能力;

2、商务经营管理能力:了解国家与经济贸易有关的税收、经济法规,掌握消费者心理、商品知识、广告策划与宣传等相关知识;掌握经济贸易、贸易谈判、谈判技巧、沟通技巧;懂得行业知识、客户关系管理、营销学、销售技巧、广告学、国际贸易、会计知识、公共关系、时间管理、品牌知识、商业法律等。

国际商务管理知识篇6

关键词: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市场需求

课程设置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Hutchinson和waters(1993:21)是这样定义课程设置的:“设置一门课程从根本上来说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便为以后的大纲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与评估提供一个理论基础。”“课程设置就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只有基于需求分析(needsanalysis)的课程设置才能成为有效的课程项目。完善的需求分析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用人单位、学校三方面的需求,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ofSpecificpurpose,eSp),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本文仅仅从职业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角度分析商务英语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目前状况及存在不足

商务英语教学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出现较大差异。笔者最近对河北高校作了一些调查,发现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有的院校不仅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商务英语综合课程,而且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开设了旅游英语、新闻英语、外经贸英语等。而有的院校则在英语系不论什么方向都增设一门商务英语或者外贸函电课程。由于缺少理论依据支撑,至于从什么角度来开设课程,开设多少门课程,都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因此,设置的课程难免会与学生的需要和未来的实际工作要求不一致。其次,教学大纲不统一。课程设置不同,在培养目标上必然有很大的差异。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选用也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在制定教学大纲时,更多的是根据所选教材来决定教学内容。究竟这些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目标和学习需求,是否对学生未来的工作有帮助,也都缺乏更为深入的调查,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再次,课程设置缺乏教学实践的环节。大部分课程仍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缺乏技能训练。加上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理论与实践常常脱节,导致语言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低下,毕业后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为了使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们有必要借鉴专门用途英语(eSp)中需求分析的方法,对商务英语的教学目的和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根据需求调整培养目标、改革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具有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的英语人才。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分析,我们要回答以下一些问题:(1)商务英语学习者将来从事什么工作?目前的商务英语课程满足学生的需求吗?(2)职业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商务英语人才?(3)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商务英语

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二、商务英语专业学习者目前主要对口的就业方向与前景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前景为国际商务公司、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跨国公司中国分公司、境外中国公司、从事国际贸易的公司。在公司中的具体工作可以是商务谈判、商务翻译、涉外文秘、进出口业务人员,也可从事英语培训和管理工作等。为适应这种外向型现代商务管理工作岗位的要求,就需要其能胜任大量需要口头和书面英语交流的工作,并具备相对应的一定的工商管理知识。

根据对国内几家就业网(省略,省略,http://career.省略)需求职位的调查,商务英语专业学习者的就业方向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

1.国际贸易实务方向

本专业方向要求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技能及商业运作能力,能从事商务与秘书工作、独立操作进出口业务等。则该专业就应由英语语言能力、商务运作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技能模块构建成整个教学计划的核心,并因此设置相应课程。

2.国际商务管理及秘书方向

本专业方向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技能及商业运作能力,能从事商务管理与项目策划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学生毕业后需掌握商务运作的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运用英语和计算机从事国际商务及秘书工作。

3.会展英语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会展与广告设计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会展设计规划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造设计的实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国际、国内各种会展的组织与策划、会展翻译、会展协调与服务、外事办公等工作。

三、基于市场需求分析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建议

根据上述调查和分析,大学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可大致分几个模块,其中通识模块和基础语言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应用语言的能力,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也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专业方向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则是与学生的就业需求和职场需求最有直接联系的课程。其中专业必修课程,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涵盖基础商务知识的教学,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市场经济及现代工商企业的运作有一个总体印象,并同时熟悉与企业环境、经营管理、金融财务、法律保险等方面有关的英语词汇和用语,为下一步学习更微观、更具体的课程打下基础(《工商导论》,陈准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其次,从学生能胜任听说读写任务的角度设置相应的以商务英语为内容的课程,如商务英语写作,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在各种商务场合撰写各种英语商务文体的要领,如名片、会议记要、日程、发盘,合同等;商务英语听说,训练学生在各种商务场合进行视、听、说的能力,比如接待、演讲、商务谈判及交际等所需要的商务知识和惯例等。最后开设更微观一点的课程,使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和就业需求选修相应的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方向,则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和外贸函电及电子商务等,国际商务管理方向则需要开设跨文化交际和人力资源管理及商务礼仪等,会展英语方向则需要开设广告策划、营销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总之,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应结合市场需求,考虑学生的个人兴趣和需求,在教材的选配和大纲的制定方面也应该考虑系统性和各门知识的互补性,避免无的放矢和重复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准民主编.工商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Dudleyevans,t.&StJohn,m.J.Developmentsin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

国际商务管理知识篇7

[关键词]澳大利亚;知识产权;行政机构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D9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2

1澳大利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特点

澳大利亚拥有一整套有效的现代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体系,其知识产权立法反映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保护水平居世界前列。

1.1知识产权行政机构设置情况

澳大利亚知识产权局自1904年2月13日成立以来已有百年历史,隶属于澳大利亚联邦工业、旅游和资源部,总部设在首都堪培拉,是一个独立运行的机构。主要是负责管理专利、商标、外观设计和植物新品种在内的知识产权事务,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下设有7个部门,包括:专利审查和听证部,商标、外观设计审查和听证部,业务发展和战略部,业务和信息管理部,人力资源管理部,客户服务部和财务管理部。主要负责管理知识产权(专利、商标、外观设计、植物新品种以及pCt国际检索和初步审查)、制定知识产权政策和法规、宣传知识产权、提供知识产权咨询、国际间交流合作、管理专利和商标机构。澳大利亚各州都有相应的工作机构,通过网络互通、线上管理,形成规模化的相对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网络体系。

1.2知识产权保护情况

澳大利亚对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采取的是知识产权审判庭模式。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审理由联邦法院负责,经审理判定侵权成立,法院禁令以阻止进一步的侵权行为,同时判决侵权方支付侵权赔偿。败诉方承担案件审理费用以及对方当事人应对诉讼发生的费用。在澳大利亚,知识产权纠纷双方通常在法院审判前就达成和解协议,据统计,每年联邦法院对知识产权诉讼的判决只有20件左右,这个数字仅占知识产权诉讼总数的10%。

1.3知识产权法修正案情况

澳大利亚知识产权立法比较完善,涉及专利、商标、外观设计、职务新品种等各类知识产权。2013年4月15日,澳大利亚《知识产权法修正案》正式生效。此次修订旨在完善澳大利亚的知识产权立法,提高专利审查标准,进而鼓励对澳大利亚科研领域的投资,加大对创新和贸易的支持。这是其知识产权制度近20年来的最大变革。该修正案在专利、商标、版权、外观设计以及植物育种者权利上的改革给澳大利亚公众带来了巨大影响。一是加强了专利保护。考虑到不良专利不但阻碍真正的创新,还会产生诸多的法律不稳定性,修正案提高了专利授权标准,以获得专利权成果的稳定性和转化运用的效果。由于修正案更加严格的授权标准与其主要合作伙伴美国、日本和欧洲等趋于一致,得到了合作伙伴的充分认可,使澳大利亚的出口商在这些地区获得很大收益。二是放宽了研究限定。首次针对研究者的行为与权利界限进行了清晰划分。研究者可以利用现有技术进行实验研究,而无需担心侵犯其知识产权。三是简化了授权程序。使人们在获得知识产权时不再受延迟和复杂手续困扰。例如:当第三方就专利或商标授权提出异议时,现有法规对处理该异议的时间并无明确限定,由此可能出现很长时间的拖延。修正案将迫使上述争议在一个更加合理的时限内得到解决。四是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对假冒产品的处罚力度且赋予海关更大的查封假冒产品的权力,商标权人将从中受益。之前对于商标侵权的最高处罚为2年监禁,修正案将最高刑期提高至5年。修正案还将许可法院对于侵权者处以惩罚性赔偿,增加侵权成本。同时,修正案首次允许联邦地方法院受理商标(外观设计)案件,而不必诉至费用昂贵的联邦法院。修正案还将使权利人更加容易判定一些狡诈的进口者的真实身份。

1.4知识产权事务所情况

澳大利亚有近百家知识产权事务所,最大的事务所规模有200多人,允许事务所仅由一人组成,但是规定成立事务所人员必须具备专利人或商标人资质。不论是专利人还是商标人,都需通过专业考试取得资格。同时,取得澳大利亚人资质也就拥有新西兰人资质,可以在新西兰直接执业,这是两国之间的协议所承认的。

1.5知识产权宣传情况

澳大利亚知识产权局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知识产权国民宣传,其门户网站的设计从使用者需求出发,主要介绍了知识产权对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如何申请和获得知识产权、知识产权遭受侵权的救济方式等,注重实用性,一目了然,操作简便,通俗易懂。

2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启示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内在要求。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做法,我国在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可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创新改革力度。

2.1深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澳大利亚是实施专利、商标、植物新品种等多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188个成员国来看,其中超过55%的成员国实施此类行政管理体制,有41%的成员国实施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仅有六七个成员国行政管理机构完全分散,其中包括中国。从实践看,实行知识产权各部门分散管理的弊端主要是不利于形成统一高效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工具和统一有效的知识产权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关键的环节就是加快建设职责清晰、管理统一、运行高效、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负责知识产权统一规划、法规研究、政策制定、战略推进,统筹全国各省市知识产权保护,负责专利、商标、版权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统一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制度,以及以知识产权为重要内容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制度;指导协调与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发展,统筹全国各省市涉外及港澳台知识产权事务,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融合。

2.2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

澳大利亚知识产权工作的有序运转,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较为完善和发达的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有力支撑。当前,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迟缓是制约我国各省市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提升的一块短板。笔者建议集成科技、知识产权、经济等多部门资源,加大对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研究探索新举措,大力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评估、质押融资、风险投资、信息开发利用、法律服务、专利运营等各类服务机构,促进服务机构品牌化、规范化发展,打造一批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加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创新知识产权投资、融资、证券化,探索知识产权信用担保机制等新模式,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业对经济科技发展的支撑力。

2.3切实加大知识产权对外宣传力度

让世界充分了解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努力与进步。加强外宣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在国际社会树立我国尊重知识、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国际形象。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外宣传的渠道不畅通,致使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知识产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进步还缺乏客观、公正、充分的认识。建议强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强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在促进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加快海外先进核心技术转移、提升我国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宣传方式,发出我国的声音,不断提高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话语权和成效显示度。

2.4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培养

我国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不足是制约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瓶颈之一。建议在开展国际间合作交流,服务于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律和规则、实践经验丰富的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双向流动和培训,发挥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在技术进出口、产业布局、资源引进和经贸谈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和维权能力的提升。积极举办或参与各种国际性知识产权学术研讨、项目交流及法律事务应对等各项活动。积极引进国际化高素质知识产权服务人才,鼓励和支持海外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人才来华创办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或到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执业。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建昌.赴澳大利亚、新西兰交流考察知识产权工作的经验与启示[J].云南科技管理,2013(1).

[2]程永顺.澳大利亚知识产权保护印象――及对我国相关问题的思考[J].电子知识产权,2003(3).

[3]雷蒙德・尼柯尔,李艺,郑厚俊.澳大利亚知识产权简介及对高校知识产权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0(19).

国际商务管理知识篇8

一、我国电子商务教育发展现状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和迅猛发展,快速改变着原有经济格局以及传统经济运行方式和增长模式,电子商务在催生新经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上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能量,已经使其成为评价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的电子商务产业是从1996年6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骨干网(CHinanet)建成开始起步的,十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2006年2月由我国权威科研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对国内整体电子商务市场进行实地调研后,了《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增长迅猛,网上成交额由2004年的3,500亿元升至2005年的5,531亿元,增长158%。B2B市场占到了整个电子商务市场份额的98%,阿里巴巴公司以87.2%的悬殊优势占据这一领域的第一名。而B2C和C2C合计不到2%,其中C2C成交额高达135.05亿元,比2004年增长280%,而我国网民网上消费购物比例在2005年12月达到71.30%,首次超过亚太地区70%的平均水平。有专家预测,互联网将在2020年带来一个200,000亿美元的市场,我国将在这一轮浪潮中有机会走在前面,并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数字信息消费国。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比如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招商、网上广告服务、在线证券交易、电子银行、电子税收等。正是由于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使得整个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既掌握信息技术,又精通商务管理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更是社会所急需的。

鉴于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迫切需求,各地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教育部2001年首次批准对外经贸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华中师大、厦门大学、南京审计学院等13所高校开始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招生,学生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教育部又先后批准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更多的高校开办该项专业;之后,又有很多大学提出了申请。而且大学专科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立由于不需要教育部批准,因此很多大学早已经提前开设。迄今为止,全国共有约300所高校、近800所职业学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在校学生几十万人。未来几年内,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肯定会再进一步增加。

二、我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尽管我国高校的电子商务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电子商务人才上还存在很大的分歧。由于受传统系科分设的限制,许多高校很难培养出真正既懂“电子”又懂“商务”的复合型人才。

(一)电子商务教育的实践性不够,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匮乏。在我国,电子商务的确大有可为,被公认为是未来主要的商业经营模式之一,但这是“未来”,而不是“现在”。目前,我国的网络应用水平和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知深度,严重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且这种状况不是短短几年就能改变的。电子商务的这种超前性,使很多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也超越了实际,同时教材上用于案例讨论的范例也往往是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公司如何来实施电子商务的,离我国的国情、学生周围的环境距离太远,造成了大量的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学无所用。而且开展电子商务,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将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员管理、业务流程、工作方式产生变革,对实施者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尤其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仅仅是在书面上学习了一些电子商务知识,没有一点工作经验,对企业具体的运营情况也缺乏了解,将他们的就业方向定在“实施电子商务”上也是不太现实的。虽然现在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各级政府、许多企业纷纷为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优质的教学设施,但同时具备相应的师资和教学实验环境的高校目前还是少数,相当部分的高校无论在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在教学实验的软硬件条件方面都存在着严重不足。

(二)各大高校教育现状与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范围过于宽泛。开展电子商务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多,从经济管理方面看,涉及到的知识有: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从技术方面看,涉及到的知识有:网页设计和制作、网络编程、数据库等;同时,电子商务的实施者还要了解银行支付、物流配送、信用保障等知识。目前,很多大专高职院校往往把这些课开了个遍,到毕业时学生却发现自己实际上什么也做不了,虽然号称复合型人才,却不如计算机专业、经济贸易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扎扎实实地做专做精。而且真正的电子商务人才需要有每天学习电子商务新知识的意识,熟悉计算机及互联网使用基本技能,懂得贸易知识和消费心理学、互联网知识、行业知识、沟通技巧、谈判技巧、客户关系管理、营销学、销售技巧、广告学、国际贸易、会计知识、公共关系、时间管理、品牌知识、商业法律等。要培养真正的复合型人才,前两点高校教育能做到,但后一点却很困难。目前,绝大多数院校的电子商务教育主要包括了技术与管理两类课程。前者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后者包括营销、贸易、金融、财务、企业管理等内容。各个学校由于对电子商务认识的不同,以及将该专业安排在不同的系科,所侧重的课程也不一样。放在计算机系必然会偏重技术类课程;放在管理类系科,必然会加重管理类的课程。由于院校教育较早开设计算机学科,因而这方面的教学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大部分大学老师没有管理科学的实际工作经验,比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因而在这方面还很薄弱,急需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和一系列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实践改革加以提高。

三、我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目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因此关于我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与实践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只是加深理解的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是对当前我国电子商务教育该如何重新定位和调整做一次全新的构架。

(一)通过大幅度增加电子商务教育中试验环节的比重,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试验环境,从而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如果不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用于电子商务实践,不从电子商务实验当中学习,光靠书上的知识就会导致学用脱节,眼高手低。电子商务的教学实验就是要通过模拟电子商务活动过程和观察实际电子商务活动来重复电子商务知识,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具体运用,体会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作用。同时,电子商务实验也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机会,不仅使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电子商务活动的规律,促使学生运用电子商务知识完成电子商务活动,更在于让学生发现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系统设计、技术选择、市场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潜力,发现现存模式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对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有实际的实践经验,能够直接感受电子商务知识的商业化应用过程,具体地把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最终达到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实用化、具体化。并且使他们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理解所学的相关知识,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提高适应商业活动的综合素质,继而达到融会贯通。帮助学生获得和提高动手能力、独立策划能力、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二)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实习基地,给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更多的机会走进企业,学以致用。对于电子商务类专业学生来说,利用实习机会能够让他们深入社会实践,并为毕业后的顺利就业创造条件。因为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教育中以理论为主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能够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也迎合了现在大多数企业青睐有经验员工的口味,使得这些学生一到工作岗位上就能够进入角色立即工作,企业和社会都是非常欢迎的。电子商务实习基地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场所,而且也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和专家交流的场所。作为交流中心,电子商务实习基地为这些人提供基础应用平台,使他们不仅对电子商务的教学而且对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众所周知,最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我国相比国外发达国家,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因此,利用电子商务实习的机会,使学者专家集聚在一起共同研究探讨,从而为今后电子商务的发展指引方向,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实习表现优秀的同学,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实习企业成为该企业的一分子,为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继续发挥自己的所学所长;同时,很多学生的实习作品(论文)能够给企业以借鉴作用,帮助企业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从而解决企业所面临的一些现实性问题,可谓是一举多赢。

(三)建立一个高校与企业之间密切交流、合作的机制,多层次、多方位地加大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学生的实践(实习)固然重要,教师的实践(实习)更加重要。电子商务专业跟一些成熟的学科不一样,教材不成熟,教师也不是这个专业出来的,有的来自于计算机专业,有的来自于物流专业,还有的来自于管理和经济专业,教师队伍本身的非专业化出身使得教学难度非常大,所以需要提供更多的实践(实习)机会给教师,让教师有尽可能多的感性认识和实际认知经验。

国际商务管理知识篇9

发展环境和机遇

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

继全球制造业国际转移浪潮之后,国际服务业转移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型等高端服务环节的国际转移速度加快。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资商务服务企业正加快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转移。这些商务服务企业在技术、资本、信息、创新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给内资商务服务企业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有助于提高北京商务服务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北京要抓住这一机遇,立足自身优势,提高承接国际商务服务转移的能力,进而提升商务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国家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强劲措施

在世界经济危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中央出台了投资4万亿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其中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是重要措施之一,核心是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国家还针对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九个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的行业制定了振兴规划,并提出了具体扶持政策。国家对包括九大行业在内的产业技术创新与结构升级的支持,以及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为北京市的商务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北京商务服务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工业化、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处于从低附加值的资源依赖型向高附加值的信息、技术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蕴含着对商务服务的巨大需求。例如,企业在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中加强内部资源整合,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这些都将为商务服务业创造出较大的市场空间。另外,我国信息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及其与工业化的不断融合,也为北京商务服务企业提高运行效率、拓展市场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

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京津冀是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龙头”之一,国家已制定出台了《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和协调发展。北京作为京津冀区域的核心城市,可以充分发挥首都丰富的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优势,为周边区域制造业以及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各种专业化的商务服务支撑。同时,京津冀区域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加强,产业协作范围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等一批产业区的建设、发展与升级,将为北京商务服务业拓展市场腹地、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带来难得的机遇。

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加快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对北京作出的“世界城市”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城市国际知名度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提升,成为北京新一轮国际化进程的新起点。未来将在巩固奥运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提高首都的国际化水平,这为北京商务服务业创造了良好的国际化发展环境,对于增强北京对跨国商务服务企业的吸引力、提升北京商务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北京商务服务业的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北京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了对生产业的支持力度,各行业对商务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商务服务业取得了较快发展。

行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北京商务服务业近几年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规模迅速扩大,行业整体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北京商务服务企业达5.45万家,占全市法人单位的16.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2479家;吸纳就业近40万人,实现营业收入约2714亿元,利润额达877亿元。2007年北京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49.2亿元,是上海的1.16倍,增速高达34.9%,为全市GDp增速的近两倍,2007年北京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8%,远高于全国2006年1.5%的平均水平。在国家税务总局的2006年全国商务服务业纳税100强中,北京占据40席,比广州多30席,比上海多35席,显示出北京商务服务企业在全国的领先优势。

重点优势行业地位突出

从行业内部构成来看,北京商务服务业形成了企业管理服务、广告、咨询与调查、会展、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六大重点优势行业。2007年六个重点行业经营单位数占商务服务业总单位数的81.5%,营业收入占商务服务业总收入的81.1%。其中企业管理服务行业是商务服务业的主体行业,2007年企业管理服务机构实现营业收入1515亿元,实现利润780多亿元,分别占全市商务服务业的55.8%和88.9%,主导地位突出。

咨询与调查、广告、会展等其他重点行业发展速度很快,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2007年北京咨询与调查经营单位达2万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约达5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02.4亿元,并形成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企业。2007年北京广告业营业额占到全国总量的17.9%,互联网广告等新媒体优势突出。北京会展业近几年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接待大型会议和举办国际性展览的能力不断提高,成为北京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行业。

重点企业支柱作用显著

除企业管理服务行业以外,北京商务服务业主要领域都存在中小企业数量多、少数大型企业占主导的特点,行业集中度较高。在全市665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中,收入排名前15位的企业营业收入占到行业总收入的63%以上;在广告业中,收入排名前15的广告企业营业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将近一半。各领域涌现出一些支柱作用显著的重点企业,这些重点企业收入高,实力强,行业贡献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北京商务服务业的整体发展。如国际著名的智威汤逊-中乔广告、恒美广告以其国际化的创意水平和管理理念在北京广告业起引领作用;安永华明、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在北京咨询市场中作用突出。

产业集聚态势初步显现

北京商务服务业呈集群发展态势,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两大功能区商务服务企业的业务收入占

到全市的97%;朝阳、海淀、西城、东城四个城区商务服务企业的业务收入比重达到874%。CBD、金融街、东二环交通商务区、中关村西区等几个重点集聚区已初具规模,集聚效应日渐凸显。如CBD内法律、会计、咨询调查、会展等各类商务服务企业共2757家,规模以上商务服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的26.5%。各重点行业空间分布也较为集中,法律服务聚集在朝阳、东城、海淀、西城四区,四区法律服务业务收入超过全市总量的90%;知识产权服务高度集中在海淀、朝阳、西城三区,营业收入约占全市总量的90%。

产业吸引外资能力强劲

随着北京服务业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商务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度逐步放宽,商务服务业利用外资额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额的比例不断攀升,已成为北京利用外资的新亮点。商务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从2003年的24%上升到2006年的38%。麦肯锡、普华永道、德勤等世界著名商务服务企业都在北京设立了分支机构。外资企业在北京商务服务各领域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北京商务服务业数量和质量的迅速提升;外资企业成熟的市场化、国际化经营经验和管理技能给本土商务服务企业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内资企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尽管北京商务服务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国内外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北京商务服务业在企业竞争实力、专业化服务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本土龙头企业较少,核心竞争力不强

在北京商务服务企业中,本土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规模以上本土商务服务企业仅占2.4%,从业人员不足60人的企业占到了95.9%,资源相对分散。由于企业规模小,服务水平与创新能力较低,在跟外资实力企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很难占领高端业务市场,不能形成品牌效应。例如在法律服务业领域,本土律师事务所在涉外优秀律师人才以及国际谈判经验等方面,与外资律师事务所存在较大差距,在与外资律所开展涉外业务合作时只能赚取很小的利润份额。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北京,本土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冲击和挑战。

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难以适应国际发展趋势

由于北京商务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行业整体标准化程度较低,在成本核算标准、从业人员资格认定标准、市场准入与退出标准,以及标准的相互认证、承认制度等方面没有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造成国内企业得不到国际认可,无法开展国际业务。标准化滞后已经成为本土商务服务企业拓展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障碍,增加了国内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政府审批成本,也为经济数据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例如在会计审计行业,四大外资咨询机构凭借拥有国际标准资质垄断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咨询业务,并掌握了我国能源、金融等重要领域的经济数据。

高端人才供应不足,专业化服务水平差距明显

尽管聚集了一定规模的高素质商务服务从业人员,但外资机构利用丰厚的薪资待遇、优良的工作环境等优势吸纳国内高端人才,另外目前国内职业教育环节薄弱,培养的人才技能单一,很难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导致北京高端商务服务人才仍相对缺乏。很多本土商务服务企业限于专业化人才供应不足,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形成自己的优势领域,专业化服务水平与外资企业存在明显差距,在竞争中只能承接附加值较低的中低端服务业务。例如在资产投资、经济咨询领域,北京的绝大部分市场都被摩根士丹利资产服务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菲利普莫里斯(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所占领。

信用和监管体制不完善,行业市场

秩序有待规范

作为一个发展尚不成熟的行业,目前北京商务服务业内部企业信用信息体系不够健全,激励和惩戒机制尚未建立,加上企业缺乏自律机制,导致行业内企业的失信行为及在业务竞争中竞相压价和各类投机现象大量存在。例如,一些企业利用低收费或不收费手段抢占客户资源,不仅降低了企业服务质量,而且使整个商务服务业的市场环境遭到破坏。另外,行业协会的职能不清晰、行业监管政出多头,也是造成北京商务服务业市场秩序混乱的又一重要原因,不利于商务服务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对策建议

鉴于商务服务业在完善北京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高端服务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应充分把握国际服务业转移及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等难得机遇,根据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促使北京商务服务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快速提升。

制定财税政策引导行业快速发展

针对商务服务各重点行业的具体需求,制定行业发展优惠政策。将咨询业从业人员工资全额纳入成本,施行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同的税收政策;对会议业实施与展览业一致的差额缴税政策;在知识产权服务业现行税负中取消对代国家知识产权局征收的专利规费的营业税,同时参照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设立行业发展引导基金,支持商务服务业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如对申办国际大型会议的企业进行前期申办资金补贴,提高“法律援助基金”额度等。

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和高端服务品牌

通过财政补贴、政府奖励、项目扶持等多种方式,在企业管理机构、咨询、广告、会展等行业培育一批本土旗舰品牌商务服务企业,促进其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鼓励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本土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扩大市场规模,实现品牌化经营。鼓励咨询、会展等商务服务业领域的本土企业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

推进行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建立和完善咨询与调查、知识产权、会展等重点商务服务领域的服务标准体系,对已有的行业服务标准进行及时更新,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咨询与调查、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加快标准的推行和实施;大力发展标准检索咨询、质量认证等标准服务,发展第三方标准服务机构,培育本土检测、认证服务机构。建立商务服务业信息数据库,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商务服务业企业提供所需的数据、信息资源。

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

围绕咨询、会展策划、法律服务等重点行业急需的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和营销经纪人才,制定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对项目经验丰富的高端复合型引进人才,可按照北京市相关政策申请办理调京,并参照《北京市吸引高级人才奖励管理规定》予以奖励,积极为高端人才解决子女入学、教育等生活问题。鼓励高等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企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商务服务人才。建立服务业人才实训基地,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实施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每年提供若干职业培训项目和专业资质认证项目。

国际商务管理知识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培养模式知识体系

1我国电子商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1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三种形式:①在相关专业开设电子商务系列的课程。②增设电子商务专业。教育部从2000年开始批准在全国部分高校试开电子商务专业,开始了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示范性尝试。目前,全国几乎所有具有相关专业的大学都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或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专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专业。③设置电子商务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已开始招收电子商务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生研究生。

1.2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教育发展的过程来看,传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2.1培养目标和定位模糊电子商务是一个既宽又广的专业,必须有明确的培养方向和清晰的定位。目前,从大部分高校来看,电子商务专业主要由三种不同的专业背景的院系发展而来:

第一种是技术背景的院系,如由原来的计算机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延伸到电子商务领域来,这种类型的专业主要偏重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安全问题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的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培养。

第二种是经济贸易背景的院系,由原来的国际贸易专业、国际经济专业等发展到电子商务方面,这种类型主要偏重于电子商务的网上交易,它与国际贸易专业的知识比较相近,但增加了一些电子商务管理方面的知识。

第三种是由工商管理背景的院系发展过来,它主要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实现企业的网上经营管理和网络营销。

从上述三种不同背景的院系所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情况来看,他们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各有侧重相互模仿并没有体现自己的特色和定位。许多院校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多数培养机构提出的培养目标宽广,涉及领域众多,以“万能”为应用目标,而这并不符合国内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需求。

1.2.2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目前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目前有关的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特性;二是强于理论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多数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了20门左右的课程,虽然本意是为了培养“万金油”,但由于所设置课程之间的相关性不大,这种割裂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知识构成上不系统、专业上不精通,使得学生既不符合专业技术娴熟的要求,也不符合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未来发展。

此外,由于电子商务理论体系本身还在不断完善,再加上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广泛应用、在中国企业的实际应用缺乏充分的了解,因此,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缺乏目的性和原则性,在学科专业基础课的选择和专业课选择上没有依据,从而使整个教学计划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和支持。

1.2.3师资严重缺乏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主要来自计算机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深入和实用。由于大部分师资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的经验,而且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业企业的实际运作管理,使得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显得力不从心。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都比较薄弱,这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1.2.4缺乏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的针对性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性和动手能力很强的专业。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网络营销、项目管理都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但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缺乏系统的实践训练。虽然很多高校建立了电子商务实验室,主要是安装了一套简单的模拟软件,供学生模拟练习,而这些软件大部分依旧是脱离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而商务行为本身又是复杂多变的,如果将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固化,事实上与书本教育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这种模拟练习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1.2.5培养目标和市场定位模糊不清晰电子商务专业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它与信息管理等其他管理类相关专业有什么区别,这就需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清晰的市场定位。

1.2.6课程的教学内容缺乏规范性由于各高校在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上存在差异,在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如,《电子商务概论》和《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这两门课,各高校在教学内容上差异非常大,这一点可从这两门课程教材的差异上得到说明。其他课程的差异性则更大,在开设的课程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分工和整合,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遗漏,使得学生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无法全面掌握应有的知识,学科知识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此外,教材的编写严重滞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落后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有些教材虽然标榜自己是系列教材,但并不系统和完整,相互之间有重复和冲突,不同的系列教材之间的重复和冲突更加严重,各高校在教材的选择上难度较大。

2解决思路和应对策略分析

2.1解决思路

由于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得目前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很难适应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也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从而导致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很低。

有数据显示,未来10年内,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为200多万人(即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这说明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很大。但是另一方面,2010年,电子商务专科专业被列为教育部十大红牌专业之一,这说明所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不符合市场的要求,市场竞争力很弱。显然,人才的供需矛盾以及供需脱节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让我国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逐渐走上供需平衡发展和良性循环之路,是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2具体的应对策略

2.2.1专业定位要准确电子商务是一门复合型、交叉性的边缘学科,目前无论是从实践上还是理论研究上都处于探索的阶段,许多企业也没有相关的电子商务岗位设置,学生对这个专业的定位、就业方向都是很模糊的。因此电子商务专业本身也需要进行细分(如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将电子商务专业细分为三个方向:网站建设方向、网络营销方向和法律方向),这样使得这样一个大而广的专业有了相对比较明确的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优势。上海商学院提出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如何来实施,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和完善。

2.2.2培养目标要明确各院校应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全面介绍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同时,应有不同的培养侧重点。

2.2.3课程设置要合理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在理论课程的设计上,坚持“理论以够用为度”的原则,这个“度”有两重含义,第一是深度要适当,必须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第二是广度要足够,涉及面要覆盖“电子商务相关岗位”的理论知识宽度。

2.2.4实践环节要抓实尤其是对于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这样的三本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本着“实际、实用,实践”原则,摆脱学科教育的束缚,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专业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源以及企业的一些针对教学的开放平台,建立学生与企业的沟通渠道,尽可能早地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电子商务活动,形成企业、学校、学生的长期合作、相互支持的产学研一体化环境。

2.2.5建立“零适应期”的教学理念电子商务专业理论课程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大专业,宽基础”,实践性课程体系的特点则是“小方向,重特色”,在较为宽广的理论背景下,根据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特点,抓重点、出特色、讲实效、重实用,培养切入能力强、上手快、技术过硬的专门人才。理论课程体系上强调面的宽广,但不要求理论的深度和精度,在此基础上,延伸出若干专业方向,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热能生巧,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和个人核心竞争力,通过实践教学体系予以加强,巩固、深化,务必达到一定的深度、精度。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迅速切入企业岗位要求,实现“零适应期”。

2.2.6教材问题要解决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材的运用。电子商务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新学科,目前能够真正可以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精品教材很少。因此编写内容实用、适合教学的专业教材,是摆在电子商务专家及有关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2.2.7师资建设要加强教师是组织教学实施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要办好电子商务专业,必须有一支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电子商务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这对电子商务专业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师资培养要突出超前性,要加快培养一批能将信息技术与商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具有复合型能力的优秀而稳定的师资队伍。并且通过商务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使教师具备较深厚的电子商务知识和较高的电子商务驾驭能力,从而胜任培养各类人才的任务。此外,还需要教师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电子商务实际运作中,用丰富的案例指导学生的实践,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重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突出有别于其他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3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

3.1学科知识体系电子商务专业是由“电子”(如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和商务(如:管理学、经济学网络营销、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法)两大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而不是由各相应学科知识简单叠加而成。按照前面所分析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模式,其学科知识体系应由下式表达:(“×”表示知识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

电子商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网络营销)×法律。

具体来说,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应由其核心知识体系及其外延两部分构成。

3.1.1电子商务的核心知识体系电子商务的核心知识体系是由上述学科的知识交叉融合所产生的独有的知识,如电子支付、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网站规划与设计等。这一部分知识由各学科融合创新而来,它不能由其它学科知识代替。

3.1.2电子商务知识体系的外延电子商务知识体系的外延知识是电子商务专业与其它专业结合而成的知识,是电子商务向部分专业侧重的结果,如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结合有“网络营销”等。

3.2课程体系的设置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与理念的发展很快,课程开设和调整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因此要使开设的课程适应市场的变化,就要选择是相对灵活的专业课程设置,根据市场及时调整,高校可以根据各自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如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在电子商务专业上就形成了技术型、营销型和法律型的特色。

电子商务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统一体,“信息流”包括企业网上信息平台的搭建和与客户的信息交流,前者主要是指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和维护,后者则构成了网络营销的实质内容。很显然,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围绕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搭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产品和服务的网络营销物流配送(达成交易)这三个方向进行。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概括为三个递进式教学层次,实现从相识相知相伴的全过程。

第一层次是学生对网络与商务的感性认识层次。教学的展开可以从电子商务概论开始,其目的是告诉学生网络的功能,网络对商务应用的意义。

第二层次是加强学生应用网络技术与商务能力的层次。这个层次涉及的主要课程主要有网络技术与应用、网络信息安全、程序设计、网络数据库、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在这个层次中,除了主干课程的学习以外,实验和实训是主要的教学活动。

第三层次是学生专业技能复合、拓展和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层次。这一层次学生需要根据个人的特长和优势选择专业方向。电子商务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因此当专业综合实训完成以后,应将专业教学重点转到对学生专业技能复合拓展和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来,这个层次的主要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电子金融、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物流管理、价值链管理、项目管理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有网站策划模拟实习、网络营销模拟实习。

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宜采用层次模块化的课程教学计划,并对核心课程要求采用知识点模块化的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背景高校的重点发展要求。这些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①基础类核心课程:主要是指能够体现信息技术、商务管理和网络经济三方面扎实基础的课程。如: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管理、电子商务法律与法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经济学等。②专业类核心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系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如:网络营销、网上支付与结算、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安全与管理、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③前沿类核心课程:这是指与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甚至更具有前瞻性的课程。如:电子政务、现代服务/电子服务、项目策划与管理、网上创业、客户关系管理等。

3.3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方向分析根据上述分析和设想,电子商务专业的最终目标将形成一个新的学科,即:电子服务。在这方面,浙江大学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从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专业学科发展道路基本上是沿着下面的方向进行:50年以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0年以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今天的电子商务专业;明天的电子服务领域;后天的服务科学与工程学科。总之,电子商务专业涉及到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金融支付、商务管理、企业管理、营销策划等多个领域中较为深入的知识,并且要将各类技术手段融入到电子商务的概念以及电子商务实施的全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8.

[2]陈德人,吴晓波.浙江大学从电子商务到电子服务的学科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7,(9):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