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十篇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十篇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8:20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篇1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能力;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171-01

在小学英语高年级段的教学中,阅读课教学占了相当的比重。一个人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在阅读中吸收有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阅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收获信息,培养能力,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教会学生阅读英语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其次是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学生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增强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方法技巧很重要,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他们“会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循序渐进过程。

一、阅读的准备阶段(pre-reading)——善于运用导入技巧

这是知识的输入阶段,恰当的导入有利于学生进入阅读的最佳状态,常用的导入方法:(1)利用丰富的课文插图。它们的出现既吸引了学生,又给英语阅读教学带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观察文中的插图,展开想象,能快速帮助学生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搞懂语篇中所蕴涵着的主要意思(2)复习展现新知识。利用图片、歌谣、bodylanguage(身体语言)、游戏等巩固学生在此之前所学的与阅读材料相关的知识,为阅读作好铺垫。(3)激活与阅读材料相关的的文化背景知识,扫清语言障碍。例如西方国家节日、习俗与我们国家大不相同,阅读材料中人物的背景和场景跟我们国情也存在差异,教师通过相关知识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和比较中西的文化差异,并预测阅读文章的内容。(4)简笔画是辅助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用简单的线条勾划出的简笔画,既可节约教学时间,又可形象生动地呈现词汇或句子的意思,正确地运用简笔画能够迅速地使学生了解阅读材料中抽象文字所表达的的主要内容,从而迅速地明确阅读的方向。如在六年级下册Unit2partBLet’sread之前,我将天气、人物所站的位置,及事件在描述的过程中一一画用简笔画出来,待描述完后,一场有趣的足球赛及赛后的人物的心情展现给了学生,接下来的阅读教学也顺利可行了。

二、阅读的呈现阶段(while-reading)——巧妙地理解过程

此时,老师要给予学生阅读方法上的帮助。小学生年纪小,阅读经验不足,尚未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如:不会抓文章段落大意,不会找关键词,不懂得词义猜测,当面对文章里的一些新单词就显得缺乏信心,变得害怕阅读。不懂得通过上下文联系,插图来帮助自己理解文章意思等。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阅读的流畅性,回忆阅读内容以及理解力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提高选择、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体做法有:(1)布置任务,略读文章。阅读的开始阶段适宜布置简单的,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的任务去读,让学生在直接、表面的阅读任务中找到乐趣,阅读方式可以是略读或跳读。(2)带着问题,精读文章。带着教师布置的几个问题,详细阅读,掌握详细的信息(getthemaininformation),也可以是小组活动的形式,讨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运用。①问题的形式可以是简单的问与答,判断对错,选择答案等。②练习的设置也可以是填表格,给图片或句子排顺序,图片与句子的配对,填空等。③教师可以通过听说与阅读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去欣赏短文,通过模仿录音或动物、各种人物的语气朗读,通过角色表演等形式,达到巩固语言的目的。

三、阅读的拓展阶段(post-reading)——有效进行练习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篇2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方法

一、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方法

(一)质疑阅读法

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中,质疑与解疑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有效方法,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质疑,如针对关键词语、重点句段提出质疑,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疑,在这一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针对不易理解的语句、看似矛盾的地方、说惴号的运用以及课文表现的中心意思等方面提出质疑,而后再引导学生通过细细品读课本,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消除疑惑。

(二)启发阅读法

语文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阅读文本,通过引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内容,调动起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对文本素材的吸收,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如,在教学《有趣的汉字》一课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列举一下生活中哪些广告、标语是对汉字的妙用?这些汉字体现了什么意义?如此一来,可迅速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去思考,慢慢积累语文知识。又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先让学生畅谈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以及印象深刻的节日,而后再引入本文内容,让学生带着情感体验去阅读文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预测阅读法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有关信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激发起阅读欲望。而后,教师再指导学生阅读文本,通过贯通上下文、梳理句子之间因果关系等途径,找寻有价值的信息对阅读之前的预测进行检验,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如,教学《威尼斯小艇》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标题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预测,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宽学生的思路,从而唤起学生对阅读全文的渴望。预测之后,教师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证实预测内容,获取成就感。

(四)概括阅读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能够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所以,在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重点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使学生能够简明扼要地复述所读文本的大致内容。教师应对学生由浅入深地引导,给予必要的概括提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对文本的复述。在概括的过程中,学生会十分注意文本的篇幅、结构、重点句段、关键词语等,达到深入阅读、细细品读的目的。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教师可给予下列提示词语:幽静、茅屋、断断续续、对话、激动、清幽、陶醉、记录。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词语对课文进行复述,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二、运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深入解读文本

语文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能够灵活运用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走进教材文本,摒弃以往过度依赖教参、教辅资料的做法,通过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价值。以《少年闰土》教学为例,大部分教师将闰土给“我”讲了几件事情作为重点讲解内容,这对于拥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六年级学生而言,并不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教师应深层次发掘文本中隐含的价值,引导学生结合当时时代背景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闰土讲的几件事情,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通过深入解读文本,能够让学生形成深入思考问题的良好阅读习惯,从浅阅读过渡到深阅读。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不能顾此失彼。在教学中,工具性是指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人文性是指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阅读教学既要促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掌握文章大意,也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中体现的人文性内涵,明确作者表情达意所运用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借鉴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促进读写相结合。

总而言之,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变化,对阅读方法进行改进,获取最佳的阅读教学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启发式、质疑式、预测式、概括式阅读方法,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蓉蓉.浅析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4(10):69-70.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篇3

1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应努力贯彻这一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引导下,通过阅读实践,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语感,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引导,离不开学生的阅读,也离不开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阅读,形成阅读技能。从本质上讲,教只有通过学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强调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人。高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力,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更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人。

要把学生真正置于阅读教学主人的位置上,教师首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阅读的空间;其次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不能强迫学生适应教师,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学习心理,使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再次是建立民主平等、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尊敬教师,教师指导学生学、学生帮助教师教;再者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去积极发展自己;最后,教师应当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引导他们自主读书,自主学习,逐步增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的方法

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关键在“独立”,但“独立”不是指望学生无师自通,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办法也行不通,只有靠加强训练。在训练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得以体现;在训练中,教师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其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训练是改进阅读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主要靠教师有意识地把方法渗透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之中,使他们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地逐渐领悟其方法,并且反复地练习运用,这样才能慢慢形成阅读能力。

3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可见,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中的阅读能力要求是多维的,它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3.1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进行探究性阅读

阅读活动不要只局限于课堂上、书本里,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日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锻炼阅读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因此,学生阅读的范围也扩大了。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信息平台进行探究性阅读,使学生在探究性阅读中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3.2引导和加强学生理解课文

理解课文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提高了阅读能力,并随着理解课文次数的增多而提高。

3.3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吕淑湘先生曾说过,他的成功,得益于课内知识的占30%,得益于课外阅读的占70%。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必须依赖于每位学生扎扎实实地完成这个课外阅读量。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自制力,但完成课外阅读还需教师引导、督促。首先要在课堂内严格训练,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其次是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给学生,做好书刊导读;最后是开展实践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3.4优化阅读教学结构

优化阅读教学结构的实质就是使阅读教学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和探索,自己理解、运用和发展的过程。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构建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更有效地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智力的阅读教学结构。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古往今来,读书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习惯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之中。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任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打好阅读基础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几点肤浅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兴趣是入门的向导,也是成才的起点,它能像一块磁铁一样不断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学生对阅读有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把阅读当作一件快事,乐此不疲,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极其的重视学生阅读学生的激发,积极的利用学生的阅读兴趣去带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变“苦读”为“乐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激发其阅读兴趣的方式有许多,教学中,首先可以利用故事引趣:利用每天的早读或者每周的班队活动课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其次,我们还可以巧用文本,引导学生表演,激发阅读兴趣:如,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表演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学生们的模仿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二、注重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感知力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指的就是朗读的重要性,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记忆方法大多为机械记忆,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我们还有极其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突出朗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感知力,提高教学效率。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穿插朗读环节,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朗读过程是多重记忆、多种感官参的立体积累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中可以鼓励他们搭配相关动作有感的朗读,也可以使用课件、录像和音频等小声跟读,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读、分角色朗读以及自由朗读等等。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营造比较轻松的朗读环境,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和不敢大声读、害怕读错的顾虑,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三、注重技能传授,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保障,引导学生积极朗读结合外,我们还应积极的传授学生阅读的技巧,教给学生阅读的方式方法,不断的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方法很多,不同的人往往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但对小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不同的阅读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阅读技巧的传授来说,教学中,教师主要注重传授以下几点:①图文结合法:低年级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②读思结合法:在教学时应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读说结合法: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四、课外拓展,延伸学生的阅读视野

课堂的阅读是基础,课外的阅读是补充、是提高。学生课内阅读量总是有限的,课外的阅读可增加阅读量,以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读书的习惯,提高独立读书的能力以及泛读、速读的能力。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积极搞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课外拓展,教师可在课堂阅读中根据每篇课文内容的不同,适当作一些延伸,介绍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课后有目的地选择读物,进行知识的补充和积累,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教学《冰花》时,我向学生推荐了课外阅读篇目《冬娃》;在教学《大海睡了》时,我向学生推荐了《大海的歌》组诗……或让学生回归到与主题相关的自然、历史与社会情境中去,或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书店、超市的书柜、网络或者学校的图书馆、班上的读书角等,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在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这样,通过大量阅读,各种各样的阅读,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同时知识增多了,眼界开阔了,词汇丰富了,学生的读写能力也提高了。

教育工作是一个呈螺旋式上升的阶梯,没有回头路,在阅读这块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地里,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道路和积累经验。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积极的总结教学经验,不断的探究教学的新形势,不断的去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们都能在阅读中找到乐趣,找到阅读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篇5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

一、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分析

1.拓展阅读教学流于形式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师都采用“题海战术”以及抓分数的教育方式等开展教学。在这种形势下,教师没有时间与空间关注拓展阅读教学,而使得拓展阅读教学流于形式。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教材文本后有S多优秀的拓展材料,这对于学生阅读面的拓展与知识的积累有着极大的益处。如在四年级《麦哨》的教学中,可以推荐《可爱的草塘》作为拓展阅读材料;在五年级《草船借箭》的教学中,可以拓展阅读《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但许多教师并没有关注这些拓展材料的应用,只是一味让学生抄写、背诵课文,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样,学生可能会在考试中得到一个好的分数,但其阅读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却无法得到提升。

2.拓展阅读教学的这开展形式混乱

一些教师为了实现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使得教学目标与文本相脱离开展拓展阅读教学,课堂形式虽然丰富,但学生没有真正地掌握文本相关知识。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片面关注于拓展阅读内容,引入大量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资料。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但其教学目标逐渐脱离教材文本中心轨道,也没有发挥拓展阅读教学的真正作用。

3.拓展阅读开展过度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红楼梦》,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学兴趣,选择了林黛玉进贾府部分作为拓展阅读材料。但这一拓展阅读材料难度较大,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会比较吃力,可能使学生产生排斥情绪。又如,在进行人教版六年级《北京的春节》授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春节相关知识的拓展阅读,如放爆竹、年兽的故事等。一开始,学生可能会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但是当拓展阅读材料过量时,学生会应接不暇产生疲惫感,从而影响到学习情绪。因此,笔者认为,不能在适当时机适度开展的拓展阅读教学是失败的。

4.教师之间关于拓展阅读交流的不足

笔者经过观察发现,一些教龄长的教师在拓展阅读开展过程中,通常可以收放自如、恰到好处地进行拓展教学,但拓展阅读的方式较为传统,而一些教龄较短的教师开展拓展阅读教学时却收效甚微。教龄短的教师无法从经验丰富的教师那里学到拓展教学的经验,教龄长的教师没有从新教师那里学到新的拓展阅读理念与方法,两者无法相互协助改进,从而影响到拓展阅读教学开展的效果。

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1.引导阶段的拓展阅读教学

(1)设计拓展阅读教学的导语。导人作为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快速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求知欲望。例如,在进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引入拓展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之前已经学过的《陶罐和铁罐》讲了一个什么道理,从而引入课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复习了旧知识,也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认知。

(2)适当穿插写作背景与作者介绍。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受知识面限制,在无法了解课本写作背景时难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穿插历史背景与作者介绍。例如,在进行《再见了,亲人》教学时,小学生一直生活在和平年代,无法理解战争下人们的苦难,更无法理解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深厚情感。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穿插写作背景与作者介绍的拓展阅读材料,递给学生一把钥匙,使学生快速打开课本学习的大门。

2.分析阶段的拓展阅读教学

分析阶段的拓展阅读教学可以在知识处、兴趣处、疑问处、情感处、巩固处开展。在知识处的拓展阅读教学,可以通过以教材文本为基础,适当增加文学知识,补充学习方法与规律,使语文知识由繁化简、化难为易;在兴趣处的拓展,可以在学生熟悉文本、解决了生字词问题后,拓展学生感兴趣的、新的阅读材料,活跃阅读氛围;在疑问处拓展,即在学生遇到疑问及难点时,适时开展拓展阅读教学,通过提供学生拓展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处拓展,即将阅读对象还原到具体的自然或情景中,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对象的情感理解,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在巩固处拓展,即在学习旧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归纳与总结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点,学习新知识点,提高语文知识储备。

3.运用阶段的拓展阅读教学

第一,基于文本作者的拓展。如在进行《鸟的天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巴金先生的其他优秀作品,让学生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进行一次精神的对话。第二,片段引全篇的扩展。例如,在《普罗米修斯》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其他的神话故事。第三,比较性拓展。如在进行《新型玻璃》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童话版的《新型玻璃》,从中体会到不同体裁语言表达的艺术。第四,相似性拓展。如在进行《白杨》一课的学习时,教师指导学习分析文本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可以让学生拓展阅读《仙人掌》,通过相似的表达手法,加深学生对借物喻人这一表现手法的认识。

4.创造良好的拓展阅读环境

首先,通过创建班级图书角,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快速、方便地进行书籍借阅。其次,落实阅读课。在课堂学习任务完成之后,落实阅读课,并在阅读课上开展课后拓展阅读,对阅读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避免拓展阅读教学流于形式。最后,可以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拓展阅读活动,促进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如开展“拓展阅读分享会”活动,鼓励学生将在阅读中获得的心得与收获进行分享。教师要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学生为本,定期开展形式丰富的拓展阅读分享活动,同时鼓励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在阅读分享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篇6

一、鼓励学生确定学习目标,促进学生主动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融入语文教学中。应该鼓励高年级学生积极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地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可以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确定学习目标,从课后问题中确定学习目标,还可以将很难理解的问题当做学习目标。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学生可以从课后问题人手确定学习目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的生活和现在相差久远,现在学习这篇文章有什么意义呢?小学高年级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查阅相关资料,深刻地懂得这篇文章到现在还要学习的意义。因为这篇文章充分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罪恶的一面,使学生能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鼓励学生探索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融入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指导高年级学生合理地应用阅读方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学习,帮助学生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阅读方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将阅读课堂的主动权交给高年级学生,让学生通过主动去阅读文章,用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学习文章,探索文章规律,从而找出符合自身特点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地阅读文章,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探索符合自身学习特点的阅读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将个人想法和理解问题的思路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这么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激发出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去探索符合自己学习特点的阅读方法,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三、坚持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领悟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融入语文教学中,应该坚持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领悟文章内容的能力。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能够领悟到文章的主题思想,从而有效地提高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素质。小学高年级学生只要领悟文章的内容。才能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将文章中的重点词语、重点句子和重点段落进行认真地阅读,使高年级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主要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领悟文章内容的能力。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难忘的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认真地阅读文章中的重要的两句话:就是“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和“我紧紧地握住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比他刚才教给孩子的那句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学生通过反复地阅读这两句话,从中领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从而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厚的爱国情感。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坚持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领悟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

四、合理地应用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篇7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词汇知识,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高年级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也就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阅读不仅可以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扩宽视野,提升精神层次与境界。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开始认识到在教学中让学生实现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尤其是对于高年级阶段来说,教师就可以适当的为学生布置出相应的任务量,以此来帮助学生积累好词汇知识。但是从实际上来说,却并没有提高阅读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自由阅读,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通过调查现阶段的小学阅读教学可以看出,学生往往是在放学后进行阅读,从方式上来说,除了自己盲目的阅读外就是在家长面前念诵一遍。而从学生自身上来说,读的是什么?文章中心写的什么完全不知道,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来进行诵读而已。在没有阅读目标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也没有与阅读结合在一起,最终也就降低了学生阅读的效果,也不利于词汇的积累,难以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二)阅读目标不明确

就现阶段来说,一些教师在开展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给学生设计出明确的阅读目标,在要求上也是相对比较模糊的。在这种要求的影响下,学生虽然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了阅读,但是却存在着和敷衍了事的心理,教师也没有掌握好个性化阅读的重点。对于个性化阅读来说,就是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好互动,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好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出共鸣。且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也就可以感悟好其中的深意[1]。

(三)阅读与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

虽然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了让学生将经典的词汇与句子等应用到作文中,但是一些学生知识单纯的将这些内容抄到了作文上,这样也就没有实现灵活运用。在这一现象的影响下,就要求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等方面来进行个性化阅读,培养好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对小学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进行改革的措施

(一)积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站在个性化的层面上来进行教学,同时还要保证阅读内容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去,从而真正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对阅读内容的领悟与理解。一般来说,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保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积极组织学生进入到图书馆中去阅读,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阅读比赛等方法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全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如学生在学习《我只爱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来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且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掌握好阅读的技巧,如怎样运用声音与肢体语言等来展现出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比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练习语言技巧的过程中提高阅读的水平[2]。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与感悟

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学目标与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上入手,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比赛等,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好文章,提高阅读的能力。如学生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过程,教师就可以先组织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这样才能在阅读中感悟文字中的韵味,提高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比赛,还可以让学生明确自身与其他人之间的差距,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自身的技能与方法。

(三)掌握准确的阅读目标,实现阅读与理解上的融合

想要提高阅读的效果,教师要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先掌握好阅读的目标,明确在阅读中要掌握的内容,以此来实现阅读与实际运用上的结合。如学生在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先熟练的通读文章,掌握好描述南沙群岛的词汇,如星罗棋布、蔚为壮观等,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习其中在拟人修辞上的运用。最后,教师还要让学生根据自己已经掌握好的词汇或是句子等来描述出自己喜欢的景色,以此来锻炼好学生的表达与写作能力。在学生写完后,教师还要让学生在班级中进行阅读,让其他同学一起来进行评价,以此来激励学生,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且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知识,为学生的后期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3]。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分析与研究工作,帮助学生感悟文章中的深意,让学生体会文字上的内涵,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刘彩凤.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6(02)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篇8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阅读教学的起步阶段,此阶段的阅读教学不易进行,学生对阅读教学缺乏兴趣,对阅读教学是陌生的,所以此阶段的阅读教学对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切切实实抓好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及阅读习惯,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质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抓好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培养小学生最基本的语文阅读能力呢?结合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抓好低年级学生阅读教学方面的做法。

一、端正思想,摆正位置,将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将“愿意读、喜欢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摆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之首位。可以看出,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低年级语文教学重要性。所以,我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阅读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采用多种方式促使每个低年级的孩子都喜欢阅读,自主地接受读书,喜欢想要读书。

例如,在教学《邮票齿轮的故事》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邮票的资料或是与邮票相关的故事,因为邮票在当今的社会,学生知道的已经不多了,见的也太少了。为此,我也精心准备了一些邮票及与邮票相关的资料。一上课,我就给学生展示我准备的邮票样品,让低年级学生去品赏,在欣赏的同时我辅之与邮票相关的资料介绍,学生就会被色彩丰富、样式繁多、大小不一的邮票所吸引,就会跟随老师走进《邮票齿轮的故事》的课文学习中。学生自主地进入到语文阅读教学的状态中,充分调动了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进行有目的地语文阅读。在语文阅读过程中,这些学生想要的东西,激发他们围绕课文内容产生真切的真实情感体验,势必会对读书产生美好的憧憬及迫切的期待。

二、注重学生熟读成诵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通过反复流利的朗读,不但能够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能奇妙地感悟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突出要多朗读的重要性。熟读在阅读教学中作用很大,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语文教师先要教会低年级学生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引导学生读连贯,读通顺。再者,就是引导低年级学生有感情朗读,以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将书面语言变为小学生自己的语言。最后,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教学朗读练习,例如,师生范读、学生个人朗读、小组内朗读、男女生互读、分角色朗读、赛着读等,让小学生掌握朗读的方式技巧,充分培养小学生的语感,逐步达到熟读的效果。

例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分析课文之前找出n文中有几个小画家,他们都是怎样画画的,他们的绘画作品突出特点是什么,把他们画画中的优美句子画出来再读一读,品一品。学生有了阅读目的之后,寻找问题的答案,而后再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就能读得非常富有童趣,格外可爱。无形之中品出小画家绘画的技能及小画家的聪明头脑。背诵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积累语言、培养学生语感的最佳手段,所以,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再鼓励学生,促使他们产生更多想法,产生背诵的愿望,教师再辅之以背诵的方法,使学生不断积累语文素养,丰富词汇,锻炼能力。

三、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文章作者一起走进课文的情境中

指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我对学生指导一边朗读,一边和文章的作者一起走进课文所呈现的画面中,共同领悟文章所呈现的意境。引导小学生走进课文中的不同角色,用他们自己亲身的感悟与文章作者进行对话,相互交融与碰撞,促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获取语感,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1.在观察中启发学生想象。在语文教学中,我为小学生提供丰富有效的认知材料,例如实物、图片、课文资料,让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启发学生进行想象。

2.在朗读中启发学生想象。朗读是学生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朗读可以将学生的内心理解进行外化,并起到对课文中心内涵的升华效果。通过学生的朗读,启发学生的想象。

3.在操作中启发学生想象。动手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大脑思维能力,我在语文教学中,就让小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在操作中启迪自己的思维,进行合理想象。

参考文献: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篇9

一、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无法提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数学阅读失去兴趣,认为数学枯燥乏味,没有了阅读的耐心,阅读自然也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要以培养阅读兴趣为出发点。由于数学学科本身阅读材料的特殊性,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更多依靠感性认识,在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时,教师就要精心准备,细读教材,寻找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关联点,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的设计和提问,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进行《分类》一节的教学时,分类比较抽象,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教师把这节课内容改编成“帮助小动物们回家、汽车开进停车场、学习用品装书包、水果放进果盘中”等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近或相似的题目,且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下,通过阅读这些熟悉的内容,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的方法。

二、重视方法指导训练,使学生掌握有效阅读方法

在我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阅读是需要讲究方法的,数学作为一门具有自身独特语言的学科,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更加需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本身在知识储备方面还比较欠缺,加上还不具备自己总结归纳学习方法的能力,因此需要老师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加强阅读方法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快速高效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巧。例如,可以采用多遍重复出声朗读的方式,通过眼、嘴、脑并用来加强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这样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甚至对于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品质都十分有益。通过这种阅读方法的运用,收到了良好的阅读效果,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采取有效方法,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篇10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之一,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的一个对话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施行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有不足。表现为: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风气不佳;学生不注重阅读的感悟;教师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等。基于这些不足,提高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水平迫在眉睫。

一、存在的问题

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就必须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不高的原因。以下具体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学生方面

1.阅读兴趣缺乏。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认为与其花费大量时间阅读,还不如等待老师讲解,根本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教师的讲解缺乏趣味性;网络的五彩缤纷代替了潜心阅读等。

2.阅读时间缺乏。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进程,没有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潜心阅读;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课堂上自觉阅读等。在课外,学生作业负担仍然很重,使小学生根本没有时间阅读;老师、家长、社会对孩子的期望都很高,要求逐渐严苛。课外时间被大量的补习班等占用。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缺少潜心阅读的时间。

3.阅读方法不当。某些小学生自觉性差,课堂上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才阅读几篇,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对于不同的文章,他们做不到精读和略读区分,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等。

4.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不强,缺少体悟。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都是一言堂,教师掌握着阅读教学的命脉。学生只是一味地听取指挥,并没有主动地参与其中,更不要说通过自己的阅读体悟其中的寓意。

(二)教师方面

1.教学目标空泛不明确。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目标并不明确,表现如下:教师忽略教学实际情景,目标的确定大部分源自教学参考书;没有对各个阅读教学目标进行整合,使得目标之间顾此失彼;对阅读教学课标的解读不够透彻等。

2.阅读教学仍旧以教师为中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然讲授过多,学生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扮演阅读的指导者、引领者和点拨者,改变以往的一言堂的教学现象。

二、解决策略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四种对策,旨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激发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关键。

1.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学造诣,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教师的文学修养能够感染学生,教师的榜样作用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重要作用。

2.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使课本中静止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外部活动,从而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学习能力不断培养的过程中体验求知的乐趣,培养创造性思维。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秋天的童话》一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向小学生展示秋的图景,结合课文,进行生动的讲解,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感悟,把握秋的特点。

3.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期待的动力可以增加阅读量、拓展阅读面、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应巧妙利用阅读期待,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一文中,教师可以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大家知道孙悟空是从哪来的吗?怎样发现的花果山?他为何在花果山称王?学生对即将阅读的文章有了一定的阅读期待,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

(二)运用阅读教学技巧

一般小学生阅读都是没有一定的目的性或是计划性的。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阅读技巧,包括默读、精读、略读和摘抄。

1.默读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默读时,学生应做到读时不张嘴、不出声、不拉音调,嘴唇微微颤动、注意力集中。默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实现孩子们全身心投入文章环境的最佳方法。

2.略读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阅读中要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将心比心》一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略读法快速浏览课文,浏览关键信息,从文本中找出能够体现文章主旨的段落,感悟文章主旨。

3.精读法。它指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地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詹天佑》一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精读法,抓住重点语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爱国的精神及他能够成功修筑京张铁路的原因。

4.摘抄法。阅读中,学生可摘抄文中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乃至全篇原文。良好的积累,能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例如,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可以将其中的成语、形容词等摘抄下来,丰富自己的语言。

(三)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一文,通过朗读整体感知后,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我”奇怪什么?“我”问了哪些问题?种树人是如何回答的?“我”最后悟出了什么?然后分小组合作探讨,得出自己独特的感悟,与同伴交流。教师可以总结每小组的发言,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引导学生得出:我们要学着独立自主的处理事情,不要凡事就是依靠他人,种树和育人是一个道理。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进而培养其创新精神。

新课改下,阅读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教师要由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向师生平等交流的“对话”式教学转变,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意教学技巧,不要让做题代替读书。通过加强阅读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2]刘素坚.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问题的浅见[J].甘肃农业,2010(03).

[3]杨家平.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J].考试周刊,2011(40).

[4]单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语文教育研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