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青少年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十篇青少年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十篇

青少年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8:56

青少年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篇1

【关键词】青春期;生理变化;健康保健

根据我国医学的界定,将青春期年龄定为13~18岁,其中又分为青春早期(10~14岁)及青春晚期(15~19岁),结合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律法规的规定:儿童是指不满14岁的人,所以儿童青春期应确切的称为青春早期。在这个时期,儿童的生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学校、家长和儿童医疗机构要重视青春期的健康保健,确保儿童健康成长[1-2],这对于青春期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青春期儿童的生理变化

在儿童时期,男孩与女孩身体中雄性激素与雌性激素的分泌量一直处于平衡的状态。但是到了青春期,男孩体内雄激素水平增高,促使男性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长出,性腺发育成熟,和,并开始有遗精现象。此外,男孩还表现在喉结突起,声音变粗,胡须和腋毛开始长出,面部逐渐出现须毛,肌肉发达。女孩体内雌性激素的水平也增高,女性的生殖器官随着卵巢的发育及其性激素分泌增加,促使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卵巢开始排卵,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使月经来潮。此外,女性的第二性征形成,音调变高,丰满而隆起,胸肩髋部的皮下脂肪更加丰满,出现腋毛及,显现了女性所特有的体态。

2健康保健指导

2.1心理卫生指导

青春期是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又是信念确立、智力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时期内,由于身体发育迅速,生殖器官和逐步发育成熟,儿童的精神和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变化变化。他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出现各种复杂的情感矛盾:喜悦与烦恼、社交与孤独、开朗与沉默、大胆与怯懦等。同时,他们也正逐步进入社会开始独立生活,将面临着周围环境中各种好的或不良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迷茫、自高自大和个人主义行为,有的心理学家将这个时期称为“危险期”。所以,家长、老师和保健工作者要特别关心孩子这个阶段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给予正确的指导。此外,这时期的男女青年正逐渐进入恋爱阶段,容易相互产生爱慕之情,我们应该要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防止因感情冲动而发生越轨的行为。

2.2个人卫生指导

青少年要懂得珍爱自己,保护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安排学习、生活和工作,加强体育锻炼,进行适当劳动。同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来说,13~15岁的青少年要有9h的睡眠,15岁以后的青少年要有7~9h的睡眠。青少年还应避免沾染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习惯,烟酒对人的身体健康和意志都会造成重大的危害。

2.3饮食和营养指导

青春期的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所需营养的质与量都必须满足机体的需要,不然会影响到正常的生长和发育。由于身体细胞大量繁殖,而细胞的构成全靠蛋白质为原料,所以蛋白质的需要量很大。因此,应多进食含有蛋白质的饮食,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占膳食总热能的10%~12%,且以豆类、鱼类、乳类、肉类等食品为主。另外,也不能忽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铁是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钙和磷是造骨成齿的主要原料。而且足量的水分对青少年身体的成长、新陈代谢以及废物的排出也是重要。因为水占人体的70%,所以,还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在饮食上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千万不能偏食、挑食、暴食或不食。

3讨论

现在国家正提倡计划生育政策,孩子就是家里的宝,所以社会、学校和家长都非常重视儿童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儿童青春期的健康保健指导。青春期,即过渡年龄期,是指从儿童时代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它的生物学基础就是性的逐渐成熟。这个时期决定了人一生的体质、体格、心理、个性和智力发展等。青春期阶段的孩子们正逐渐地认识自我,并对周围的一切充满着好奇,乐于评价和介入成人行列,意识上想摆脱父母的照顾,出现了心理上的迷茫不安现象,被称为“心理上断乳”。这种急剧的“断乳”现象会给青少年情绪上的波动和混乱。由于性本能的启动会使他们渐渐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内部,如果我们没有及时了解这种变化的实质,青少年就容易陷入困惑、烦恼、焦虑、冷漠等不安的情绪中,他们不仅对外界,甚至对自己也会采取“否定”的态度。所以,我们要采取正确的健康保健指导。此期的健康指导对于青春期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家长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责任。首先,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结构。不少家长对儿童的饮食认识不是很清楚,都认为大鱼大肉和营养保健品才是最好的营养。这种误解导致了儿童肥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家长只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结构,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其次,不要给儿童盲目进补营养保健品。盲目的进补对儿童健康毫无益处,相反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危害。比如,虽然钙元素是儿童正常发育的必备元素,但是如果长期食用会使儿童血压降低,增加日后患心脏病的危险机率;补铁会妨碍正常的体格发育;儿童补锌也要适量,不然过量将会导致锌中毒,引起食欲减退、上腹疼痛、精神萎靡等症状,甚至可能会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长期补食鱼肝油会导致维生素a和维生素D在体内大量积蓄中毒,危害儿童的健康发育。最后,家长要定期带孩子做全面体检,包括生殖系统的体检,这也是很重要的。

同时,学校在其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责任。要有目的地开展生理、心理系列讲座。青少年对青春期生理变化缺乏全面的、系统的、知识性的了解。学校应该利用课程活动时间,聘请心理学专家对学生开展“青春期生理变化”、“青春期悄悄话”等系列讲座,从生理学的角度给青少年学生讲述青春期男、女生理变化的特点及心理上的差异,使学生了解到男、女生青春期生理卫生与保健,男、女生第二性征出现的根本原因等知识,对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知识性的了解,从根本上消除因生理变化而带来的紧张、恐惧、忧虑,为拥有健康的心理而打下牢固的知识理论基础。

从上所述,儿童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健康保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正确的保健指导下,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重视和配合,为保障儿童健康茁壮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青少年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儿童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0011-02

自1979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独生子女已成为城市青少年的主体,其心理健康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甜水里泡大的一些独生子女们,在父母双亲外加老一辈的过分溺爱下,其心理状态令人担心。尤其是学龄前后、儿童—少年过度期独生子女的心理变化,将影响到其今后的性格形成与心理健康,因此应该给予高度关注。

一、概述

儿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给出的定义是: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其中“少年”指“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儿童-青少年转变期是学龄前期进入学龄儿童的时期,随着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突出表现为大脑结构的完善和技能的进一步成熟,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即,心理过程往往是不能意识到的,其心理活动也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包含: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协调;3.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4.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6.个性的稳定和健全。

儿童-青少年转变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转变期,是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互相交错。随着身体发育的成熟,在生理、心理、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理的发展从一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向另一个年龄阶段的特点的转变,它标志着前一个发展阶段的结束和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开始。转变期可划分为转变前期、转变期、转变后期。在每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稳定期,发展是逐渐的、平稳的;而转变期的变化,则是急剧的、激烈的。转变期又称敏感期,是指有机体对外界的感受最敏感的时期,它是以前一个年龄期间所固有的一种优势状态,改造成为后一个年龄期间所需要的新的优势状态为特征的。

二、现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独生子女化等各种社会变革的加剧,儿童的心理压力日益加重,心理行为问题也日渐突出。国外报道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已达到5%~30%。美国每年有300万儿童青少年接受各种心理健康服务,为此花费掉150亿美元。在北美做的调查表明,大约每5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功能下降,而每10个儿童里就有一个符合特殊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心理障碍儿童中的大约20%可持续终生,影响到整个成年期生活。儿童-青少年转变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受到生物遗传因素、家庭因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和生活水平不同,以及语言、宗教、生活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调查研究表明,过去一二十年里,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心理和沟通障碍、行为问题、消极心理、性健康问题、网瘾和自杀问题逐年增多。在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其中,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达13.47%。通过一项全国22个省:4~16岁年龄范围的调查分析发现,男童平均13.4%;女童平均12.5%符合DSm-Ⅳ诊断者占86.4%。中国儿童检出总行为问题的危险度是德国儿童的1.5倍,女生的危险度是德国女生的1.69倍,而且中国女生退缩行为危险度是德国女生的2.79倍,内化的危险度为1.69倍。

三、突出问题

1.“小皇帝现象”

独生子女儿童的父母对他们的溺爱养成了他们的娇气与任性,适应环境的能力弱,依赖性强,耐挫折能力极差。因此这些家庭的儿童赖床,有的孩子离开妈妈不知怎么睡觉,行为幼稚,不听话,神经过敏、以及过度担心、恐惧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处处以“我”为中心,不能容忍别的儿童的缺点和过失。甚至有些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常捉弄其他学生、欺负弱小儿童。建议父母教会他们懂得父母爱他们,他们也要爱父母,爱伙伴。爱是相互的,爱你身边的人,才会得到身边的人的爱。

2.孤独

如今的独生子女最大的心理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就是“独”。通常认为,年龄越大的人会更多地体会到孤独,而事实并不完全如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密尔?凯恩通过调查发现,孤独更容易在孩子身上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正处于一个走出家庭和寻找新知己转折点上,他们往往会因为缺乏知己而更容易受到孤独的体会。中国已进人跨世纪独生子女新生代的社会,独生子女长期生存在缺乏伙伴的孤独的先天环境中,极易形成不良的能力及素质。

四、进入学龄期可能出现的心理卫生问题

1.学习障碍:简称LD,也称学习困难,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视听觉障碍,亦无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而出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特殊性学习技能获得困难的一组综合征。

2.品行问题:易发展为“右脑综合征”及违法犯罪。

3.情绪问题:主要包括过度焦虑和强迫行为。过度焦虑是由于担心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增加失败感和内疚感,从而形成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强迫行为的特点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意向或行为,常导致焦虑、自责和忧郁。表现为强迫思维、强迫疑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计数、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4.顽固性不良习惯:指有些儿童青少年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或精神及躯体不适时出现的某些刻板的、不良的习惯性动作或行为,表现形式多样,但无特殊精神异常。

(1)习惯性抽动:是指同一组随意肌肉快速、突然、频繁、不自主无目的地抽动。如眨眼、耸肩、擤鼻等,以头面部最为常见。

(2)吸吮手指和咬指甲。

(3)遗尿:是指儿童5岁以后反复发生、不适宜不自主的排尿,而又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因。

(4)口吃:俗称结巴,是较常见于2岁~5岁儿童的一种表现为言语节律异常的语言障碍。

(5)多动:也叫多动症或注意缺陷多动(缩写aDHD),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行为异常综合征。特征是智力正常的儿童,具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冲动和活动过多的特点,因而导致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力差。

(6)网络和电子游戏、电视依赖。

五、儿童—青少年心理转变期需采取的必要措施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过重的心理负担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妨碍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潜力的发挥,并导致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因此,应根据学生生理变化,心理上的突然“断乳”,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学生意志力以及战胜挫折的锻炼,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自己的能力,尽快地从心理上、生理上成熟起来。

根据心理发育特点,积极开展(1)加强健康教育包括道德规范教育;(2)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学习障碍、自卑感、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忽视与虐待、一般行为问题、行为、精神分裂症等。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当前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职能部门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各级各类学校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转变到主动培养其心理健康素质上来,提升其心理健康的保健意识与调适能力,进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预设目的。为转变期儿童的健康心理形成提供重要保障。

2.从“学会关心”到“学会共同生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召开的“新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把会议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新世纪的教育”。会议报告认为教育必须教青少年“学会关心”,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其中最重要的支柱“学会共同生活”,我们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要关注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伙伴群体的教育。

3.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发展基础理论

研发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治疗新手段,通过先进的手段开展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基础研究。今后应从流行病学调查、病因及发病机理、生理生化改变,干预治疗,开展系列的基础研究。目前许多儿童心理行为疾病尚无我国自己的流行病学资料,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还不很清楚,因此,对许多心理行为疾病的治疗多是对症治疗。

4.重视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作为儿童生活的主要环境之一,不仅为儿童的发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还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场所。儿童的行为问题与诸多家庭因素密切相关。父母的养育技能、父母的行为模式、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婚姻关系、家庭经济情况等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影响,儿童在入托、入园、入学等发育阶段因环境变动,需要一系列的适应过程。在接受教育的能力发展上的一系列的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同时要求家长应有思想和知识上的准备。因此,重视家庭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转变的影响是形成健康的心理的重要保障。

5.社会教育

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手段,创设健康的氛围。许多青少年问题专家建议,通过立法形式把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纳入教育体系和青少年自我保护体系,有计划的培训青少年心理卫生教育和工作人员;支持社会各界包括医院、社会团体等设立心理健康机构等,通过多种途径保障儿童—青少年期心理健康转变。

参考文献:

[1]章志光主编.心理学(第三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青少年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篇3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章编号】1000-9817(2009)02-0097-02

【关键词】成就;研究;青少年保健服务

1生平简介

叶恭绍,儿童少年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她毕生致力于儿童青少年卫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培养了中国几代儿童青少年卫生专业人才。长期以来,她从事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研究,提出了我国男、女少年第二性征发育的分期方法,成为我国广大专业工作者研究青春期发育的重要依据。她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儿童青少年卫生科研机构――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为推动儿童青少年卫生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叶恭绍,祖籍广东番禺,1908年11月7日出生于江西九江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其祖父是清朝咸丰丙辰年(1856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历任户部云南司郎中,军机章京等职,有多部著作传世;其父是清朝光绪戊子年(1888年)举人,曾任江西知府,精通数学、诗词和书法;其二哥叶恭绰,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在中华民国临时革命政府任交通部长,后任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是著名书法家。

叶恭绍的父辈们封建思想浓厚,重男轻女,不给女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她冲破封建束缚,在二哥叶恭绰的帮助下,走出家庭接受新式教育,直到大学毕业。1927年,她由天津中西女子中学毕业后,考入南开大学,2年后转到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科学习。1930年,考入北平协和医学院,1935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在考入协和医学院时,叶恭绍便打算将来能为解除民众痛苦而作一番事业。然而,当她在内科临床实习时,看到由于医学检测技术的不足,往往查了半天,病人还得不到确诊,更由于那时许多药物还没有问世,对很多疾病医生也束手无策。当时美籍公共卫生学家GRant博士讲授公共卫生课,他的一句名言:“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促使她在医学院毕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预防医学妇幼卫生保健这项崇高的事业。

在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叶恭绍在协和医学院任助教、讲师,具体负责妇婴卫生课,并在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科的实验基地――北平市第一卫生事务所开展婴幼儿保健工作。为了给营养不良的儿童加强营养,她反复研究,调制出一种加料豆浆,用以代替牛奶喂养婴儿,使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劳动人民减轻了经济负担,深受群众的欢迎。加料豆浆的研究为日后更多代乳品的研制奠定了初步基础,也为儿童喂养与发育的相关研究作了有意义的探索。与此同时,她在婴幼儿喂养方面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了协和医学院,强令医学院停办。这时,北平市第一卫生事务所还在继续维持,叶恭绍被聘任为妇幼卫生组长,工作了1年。1943年,她历尽千辛万苦到了抗战的后方重庆,进入已迁到重庆歌乐山的中央卫生实验院任实用营养组主任。抗战胜利后,她回到北平,转入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创办了妇婴保健所,致力于婴幼儿保健工作,并开办了一所孕妇花柳病门诊,为患有性病的妇女解除疾病的折磨,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1949年初,叶恭绍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接了中国人民开进北平。她热烈地拥护1950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所确定的“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三大卫生方针。她向中央卫生部汇报了妇婴保健所创建3年来的工作情况,准备继续大干一场。这时,卫生部领导动员她到北京大学医学院(1952年改为北京医学院)协助严镜清教授创办卫生系,为新中国培养迫切需要的预防医学人才。于是,她欣然来到北京大学医学院,从此一直担任卫生系及妇幼卫生教研组的行政和业务领导工作。

1950年5月,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卫生系及妇幼卫生教研组(1954年改为学校卫生教研组,1960年改为儿童少年卫生教研室)。

叶恭绍为了发展儿童少年卫生工作,把着眼点放在儿童少年卫生专业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上面。她努力促进全国性的学术交流。在她多年主持中华医学会卫生学会儿少卫生学组工作期间,对学会的发展多所擘划。1980年和1984年,她先后主持召开中华医学会儿少卫生学组全国第一届、第二届学术会议,并分别在2次会议上作了题为《32年来我国儿少卫生的回顾与展望》及《儿少卫生科研概况》的学术报告。报告中总结了成绩,指出今后儿少卫生科研工作的方向。

她主持编写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儿童少年卫生学》、《家庭育儿百科全书》、《中小学生保健手册》、《当代中国》儿少卫生事业部分、《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经验》儿少卫生事业部分,主审了《儿童少年卫生学》等专著。这些医著推动了学科的理论建设,帮助专业工作者进一步提高了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叶恭绍对科学普及工作十分重视,当她从人民来信中得知许多年轻父母渴求育儿知识,广大青少年渴望得到卫生保健指导时,深感一个专家的责任。她一面认真处理人民来信,耐心回答群众的提问,同时为《父母必读》、《中国青年》、《大众医学》等科普杂志撰写科普文章,以此来指导更多的年轻父母实施科学育儿和自我保健,尤其是青春期卫生保健。她还积极参加九三学社、妇女联合会等单位组织的义务咨询服务工作,并积极建立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青春期健康咨询门诊,利用星期日开展咨询活动,与儿童少年家长及青少年促膝谈心,耐心启发指导,充分体现了她对青少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叶恭绍不仅是一位儿童少年卫生学家,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她牢记总理的教导,不遗余力地宣传生前关于对儿童青少年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主张。她曾任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届常务委员等职。她密切联系各界人民群众,并在民主与法制,特别是文教卫生、立法以及法律实施监督方面作了很多工作。她曾经和北京市其他领导同志率领北京市人大代表团访问了日本东京都议会,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半个多世纪以来,叶恭绍在儿童少年卫生、预防医学、科普工作等方面所作的贡献,不仅造福于千千万万的青少年,而且促进了整个民族健康水平的提高。

2学术贡献

2.1努力创办我国第一所儿童少年卫生科研机构叶恭绍一直关心儿童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关心儿童少年卫生事业的发展。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儿童青少年一代的深厚感情,努力开创儿童青少年卫生学科的研究工作,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1962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组成立了,但这个组在“”中受到了摧残,同时北京医学院儿少卫生教研组也濒临解散。在外界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她仍然坚定地说:“就是剩下我一个人,也要为儿童少年卫生做点研究工作!”。并且身体力行,在下放农村劳动期间,挨家挨户地检查儿童龋齿发病情况。1973年,叶恭绍在全国卫生系教学工作大会上郑重地提出:“我代表二亿儿童青少年呼吁恢复儿少卫生研究工作。”尔后却因此遭到了批判。但她并不气馁,仍以大无畏的勇气,百折不挠的精神,一有机会就坚持宣传恢复儿少卫生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广大专业工作者无不为她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所鼓舞。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叶恭绍的这些建议终于得到有关领导的理解、关心和支持。1982年,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医学院成立了北京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以下简称儿少卫生研究所),叶恭绍任名誉所长,实现了她多年的夙愿。

儿少卫生研究所自1982年成立以来,在叶恭绍的主持、指导下,迅速发展并培养出了大批人才。在科研上,儿少卫生研究所的不少科研课题处于全国科研前沿水平;在教学上,儿少卫生研究所是我国唯一能授予儿少卫生学博士学位的博士点(叶恭绍作为博士生导师,从1979年以来已培养博士4名,硕士近20名);在学术作用上,儿少卫生研究所是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学会和全国卫生标准委员会学校卫生标准分委员会的挂靠单位。目前儿少卫生研究所正在逐步成为全国技术咨询、科学研究、干部培训和信息系统的中心。儿少卫生研究所学术梯队已初步形成,新生力量不断发展成熟。看到研究所的成长,叶恭绍情不自禁地说:“研究所的创建是我毕生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2.2精心培养儿少卫生学专业人才几十年来,叶恭绍致力于儿少卫生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培养了中国几代的儿童少年卫生、预防医学人才。教学伊始,没有本学科的专业教材,叶恭绍提出要改造课程,并组织教研组人员编写学校卫生讲义、实习指导及实习教学法指导等,为编写本专业课程教材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她还不断收集国内外资料,总结教学经验,终于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主编了全国医学院校试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从此结束了这个学科全国无统编教材的局面,在学科建设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60年代中期,她在参考了国外尤其是苏联的大量资料后,又主持修订了《儿童少年卫生学》。修订后的教材,内容重点突出,联系实际,反映了儿童少年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为全国从事儿童少年卫生实际工作的同志提供了指南。叶恭绍为这2版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不愧为我国儿童少年卫生学教材的带头人。

叶恭绍在医学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于青年教师一贯严格要求。她要求青年教师上课前写出详细提纲,在教研室试讲。对他们的讲课内容、表达语言、板书都亲自指导,或责成高年资教师指导,务求达到准备充分后,方能走上讲台。现在有的教师回忆说:“当年叶教授检查青年教师试讲时,真象‘三堂会审’,紧张得要命,但确实受益非浅。”叶恭绍十分关心学生的进步和业务成长。她常常是身先士卒,带领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第一线,调查研究,为工农服务。1959年,北京郊区儿童麻疹流行,她带领学生深入农户,为患儿治疗,并宣传防治知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她与学生一起对北京近郊幼儿园儿童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改善办法。有时清晨五六点钟出发,晚上八九点钟在又冷又饿的情况下返回住地。她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求实精神,使学生深受感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叶恭绍教过的卫生系毕业生近2600名,他们分布在祖国各地,始终不忘母校和叶教授的培养。很多国内外学生经常给叶恭绍写信,讨教学术问题,表示衷心问候。那堆满书桌五光十色的贺年片,正是她桃李满天下的象征。

2.3首次提出我国男女少年第二性征的分度叶恭绍在学术研究上最突出的成就是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包括青春期发育进行的开拓性的研究。1947-1948年,叶恭绍到美国考察学习,从美国东北部到美国西部,她考察了不少儿童发育中心和研究机构,了解了美国儿童身心发育和有关社会问题,给她以很大的启迪。20世纪50年代初,她撰写了介绍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的文章,在理论上为自己的研究工作作了准备。20世纪50年代后期,她开始在北京市城乡作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调查研究。1962年,她带领刚刚成立的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组到景山学校开展儿童的形态、功能、特征等方面发育状况的课题研究,连续4年,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写出了有价值的论文。她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在我国首次提出男女少年第二性征的分度,成为我国广大儿少卫生工作者研究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和实际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性征分期在青春发育研究中具有特殊作用,因此叶恭绍提出的分期方法的意义不仅限于方法学本身,实际上开辟了我国青少年青春期发育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青少年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蓬勃发展。80年代初,叶恭绍曾出访美国、英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她根据对这些国家的考察所见及出席国际会议的感受,结合国内具体情况,一再提出要重视青春期身心发育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一再强调在我国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目前这个领域的科研和实际工作逐渐受到了广大专业工作者及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和她的大声疾呼和实际工作是分不开的。

2.4倡导对学生体质与健康开展调查研究为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叶恭绍大力倡导和组织调查研究,1979年和1985年,由国家体委、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卫生部等单位牵头,在全国进行了2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活动,叶恭绍任首席技术顾问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2次活动共对120余万名汉族和27个少数民族7~22岁男女学生的形态、功能、素质及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进一步掌握了我国各民族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状与特点;探索了某些发展规律,以及不同民族儿童少年之间存在的异同;初步摸清了我国大、中、小学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患病情况,以及他们的年龄、性别、城乡、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特点。调查结果对指导和改善学校卫生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这2次调查研究规模之大,测试指标和取得研究成果之多以及涉及学科之广,在我国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叶恭绍不顾年迈,在课题进行期间,北上新疆、南下云南,亲临第一线指导检查调查工作,为这项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的胜利完成作出了贡献。

1986年以后,叶恭绍致力于儿童少年骨龄标准的研究。她用英国专家tanner的骨龄计分法,制定出北京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的骨龄标准,用骨成熟度判断骨龄,同时制作出图谱,兼收了计分法和图谱法的优点,它的科学价值在于使不同国家儿童青少年骨龄发育水平具有可比性。

青少年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篇4

【摘要题】青少年成长与社会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问题/青少年犯罪/儿童福利/政策框架

【正文】

一、社会结构转型与青少年政策议题

中国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人口结构与家庭结构转变、城市化、工业化、社会现代化、全球化处境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导致青少年问题突出,成为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核心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史无前例的社会结构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环境与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和人口老龄化浪潮等凸显少年儿童议题,在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与家庭生活状况发生重大转变情况下,独生子女已成为社会现实问题。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大量乡村社区的少年儿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大城市,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方式转变导致大量少年儿童成为“问题儿童”、“困境儿童”和“边缘儿童”,城市化、家庭生活状况与儿童少年问题的内在逻辑联系,成为社会科学与政策研究重要议题。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来说,影响少年儿童问题的重要因素是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和本土化需要,无形之中增加儿童少年问题的复杂性,外来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影响少年儿童行为。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结构转型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结构调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调整自然反映在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少年儿童同伴之间的关系上。简言之,社会结构转型和宏观取向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不约而同”聚焦儿童少年问题,使本来就十分突出、重要、复杂和敏感的少年儿童问题,更加显赫、重要、复杂、格外敏感。

少年儿童问题的核心是国家与儿童的关系模式,实质是政府有关少年儿童的政策框架,精髓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决策者与社会管理者如何正确认识、看待、处理棘手的少年儿童问题。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与幸福快乐成长问题核心是国家与儿童的关系,是儿童福利与保护议题。在国家与个人关系框架中,国家与儿童的关系最为基础、最为重要,最具社会经济政治涵义。这意味少年儿童问题是错综复杂社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政策框架中处于基础地位,意味儿童福利是个人福利、家庭福利、社区福利和社会福利服务的基础部分,地位举足轻重。纵观中国少年儿童的研究状况,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少年儿童研究的两次理论政策研究高潮,第一次研究高潮期是1980年代早期,第二次研究高潮期是1990年代中后期,研究高潮动因、推动力量、研究主题和研究兴趣却惊人相似:预防青少年犯罪和少年儿童犯罪行为研究。[1]然而二次研究高潮的显著不同之处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少年儿童问题成为党中央战略决策和公共政策议程的优先领域,政府形成清晰明确的儿童发展政策,如儿童发展十年纲要,儿童问题成为关系家庭幸福美好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繁荣富强的重大战略议题,少年儿童工作和相关的理论政策研究取得世人注目的辉煌成就,少年儿童研究成为“显学”。党和国家有关少年儿童的政策法规大量涌现,少年儿童问题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战略重点。如何正确认识、理解、对待和处理少年儿童问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战略议题应运而生。

二、欧美国家的经验与国际社会的惯例

欧美国家与儿童的关系性质、类型主要是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家庭福利与儿童福利,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制度最高目标,生活福利和社会保护色彩浓厚。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以来,儿童、妇女、家庭、工作与生活议题成为“社会问题”,童工现象、童年社会化、妇幼保健、教育和儿童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等议题格外突出。[2](p28)当时不仅18岁以下的儿童少年问题突出,18岁以上的青年问题同样格外突出,引人注目。为了解决青少年问题,确保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和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基督教青年会(YmCa)、基督教女青年会(YwCa)等一大批非宗教性民间社会服务机构诞生,他们主要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为青少年提供优质多样文化娱乐体育服务,满足青少年多样化和不断发展基本需要,通过社会服务活动预防青少年犯罪,发掘青少年发展潜力。[3](p2)英国当时为青少年、穷人、失业者、长期病患者和其他需要帮助人群提供社会服务、社会福利与社会保护服务活动的民间组织如此众多,以至产生专门从事民间组织规划协调发展和科学管理的慈善组织会社(CoS:CharityorganizationSocieties),慈善公益事业、社会服务与社会保护事业兴旺发达状况由此可见一斑,[4](p5)基本假设是社会有责任满足青少年的需要,如果人们的基本需要无法满足,缺乏正常化与合法性的宣泄渠道,他们就会采取反社会手段。十九世纪末期,相对单纯生活化与娱乐性服务已无法满足少年儿童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如何确保所有少年儿童享受基础教育服务,使少年儿童从工厂和街头巷尾生存转入到学校,摆脱愚昧无知和文盲落后困境,提高未来公民和劳动力综合素质与市场竞争力成当务之急。英国1870年《中等教育法》规定,强制学区中所有5-12岁的儿童入学,接受基础义务教育。1918年教育法取消小学学费,规定14岁为义务教育离校年龄而不准有任何的例外。[5](p18)同时,如何提供综合性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预防疾病,降低生育风险,开展妇幼保健服务,确保所有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成为健康政策中心议题。1902年助产士法和中央助产士委员会应运而生,生育健康、食品营养、妇幼保健和预防接种等服务迅猛发展。[6](p64)

1902年英布战争结局震动朝野上下,全国舆论哗然,国民体质和健康状况成为社会的热点。1904年英国政府组建关于国民体质恶化的联合委员会,1905年组建公立小学儿童医疗检查及用餐营养的联合委员会,1907年普遍实行学校医疗服务,1911年颁布《国民健康保险法》,1918年母亲与儿童福利法授权地方政府保护母亲、婴幼儿健康,且成社会服务主体。[7](p230)现代儿童福利、妇女福利、妇幼保健、家庭福利、基础教育、基本健康服务等制度框架诞生。

二次世界大战强烈刺激政府广泛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纠正自由市场经济体系失效,极大推动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制度发展,以家庭、福利、教育、健康为主的儿童福利制度形成。战争促使“集体主义国家”迅猛发展,战后首先通过是以卫生部长艾迪逊命名的艾迪逊法,其最大历史贡献是规定地方政府为工人阶级建造住房提供补贴,改善居住状况和生活环境,发展公共住房部门,极大改善国民的身心健康状况,显著提高所有公民的生活质量。[8](p38)最重要的是,1942年诞生的《贝弗里奇报告》奠定现代福利国家制度框架与社会政策框架,该报告建议从扩大覆盖对象范围、扩大覆盖风险范围和提高待遇标准的角度改革社会保险,建议建立家庭津贴制度,以根据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需要为儿童提供某种形式的津贴制度,建议为所有公民,包括家庭主妇、无业人员、未成年人、退休人员提供全面医疗康复服务,建议为所有妇女提供生育津贴、遗孀津贴,建立覆盖全民和由摇篮到墓地的福利国家。[9](p4)1944年通过的巴特勒教育法规定,政府为所有儿童提供普遍的、免费的国家中等教育服务。1948年通过有深远历史意义《儿童法》,巩固现有儿童照顾立法,促进家庭社会工作。[8](p45)1948年工党政府创立全民健康服务(nHS),标志福利国家与社会政策框架最终形成。[10](p1)家庭、儿童福利、教育服务、健康服务和兴旺发达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儿童发展营造适宜环境。

美国儿童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状况,为如何思考青少年问题提供又一典型例证。美国建国早期基本采取英国伊丽莎白时期济贫法制度与价值观念,儿童照顾形式主要演变脉络是济贫院的院内救济照顾、学徒契约、院外救济、孤儿庇护所和家庭收养,清楚反映儿童照顾形式演变背后隐藏的儿童保护福利化、儿童利益最大化、儿童优先和最适合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是家庭等观念发生革命性变化,为十九世纪末期的慈善组织运动和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奠定价值基础、组织基础和广泛社会基础,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成为公共议题。1909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白宫召开首次具有历史、划时代意义的白宫儿童福利会议,会议明确指出儿童问题的核心是,家庭生活是文明的最高和最好成果,除非迫不得已的原因,儿童不应被剥夺家庭生活的权利;儿童不应只是因为贫困的原因而被带离他们的家庭;收养家庭应为那些收养儿童提供最希望的照顾;政府应设立儿童福利局,以发展儿童福利事业等。首次白宫儿童福利会议的首个副产品是以“资助父母法案”著称的“母亲年金法案”,目的是支持母亲继续在自己家中照顾她们的孩子。第二个重要成果是1912年成立了儿童福利局。以后美国分别于1919、1930、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年召开白宫儿童福利会议,儿童福利范围不断扩大,由儿童福利、健康、教育标准扩大到青少年犯罪研究。与此同时,儿童福利局还管理联邦童工法、母婴法,管理联邦社会保障法中的儿童福利提供,管理紧急和婴儿照顾法,确保儿童福利健康发展,儿童法律保护框架呈“社会福利化”趋势。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儿童照顾发展变迁轨迹同样呈现整合化、服务化、规划化和福利化趋势,儿童福利范围覆盖家庭生活、健康服务、教育服务、就业服务、社区娱乐和法律保护。[2](p56)

北欧挪威的社会福利与儿童福利制度框架同样如此,儿童福利与健康照顾是福利制度基础,相关法律规定有儿童法、收养法、教育法和现金补贴法,儿童福利呈医疗保障化趋势。[11](p5)这说明挪威的儿童福利达到更高层次,健康照顾服务已超过教育而成为儿童福利主要内容。

欧美国家儿童照顾、儿童保护与儿童福利制度发展演变过程形成若干国际惯例和结构性发展规律,为设计儿童福利制度框架,选择儿童照顾方式和从事儿童保护提供宝贵国际经验。首先,少年儿童是社会福利与社会保护最基础、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是最典型的依赖群体,少年儿童因其身体、精神心理、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发育不成熟、责任有限而受到社会保护。这种思想价值观导致人们对待少年儿童问题应采取截然不同成年人的观察视角和判断标准,这种否定成人思维,承认少年儿童特殊需要,强调未成年人需要社会提供特殊保护服务思想,为现代少年法、少年刑法、少年司法和儿童福利事业奠定思想基础,体现人性之光。[12](p3)而且少年儿童的法律保护和司法保护是社会保护的最后部分,重点和关键是如何预防犯罪。其次,少年儿童问题核心是为其营造宽松、和谐、安全、优美生活环境,建立幸福美满家庭生活,确保儿童少年身心健康、无忧无虑、快乐幸福成长,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合格主人公。如何发展家庭津贴和生育津贴制度,保持、支持家庭功能正常化发挥,是儿童福利制度核心。第三,少年儿童的核心问题是身心健康快乐幸福成长,确保正常的儿童社会化过程与环境,使其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现代公民。这就要求家庭、国家与社会为少年儿童提供多样服务,以满足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各种基本需要,和谐家庭生活、环境卫生、食品营养、妇幼保健、家庭照顾、义务教育、健康照顾、心理辅导、公共卫生、职业培训和社区服务等是儿童发展必须的基本服务,没有或缺乏或服务质量不高状况,必然直接影响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13]这意味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迫切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优质的社会服务和全面综合照顾保护。第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涉及众多领域,儿童福利成为联结家庭福利、妇女福利、社区福利、国家福利、社会福利和市场福利的最佳连接点、交叉点和重叠点,儿童福利至关重要。这意味儿童福利是观察文明发展程度、社会现代化、社会福利制度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最佳角度。第五,所有现代国家都承认保护少年儿童,发展儿童福利事业是政府不可推卸的基本职责。儿童福利制度与政策框架成为观察、解决少年儿童问题的制度化途径,是社会发展基本方向。

三、中国青少年研究典范与基本理论取向

中国青少年研究典范与理论基础均处于结构性转型过程之中,新型现代少年儿童研究典范的雏形清晰可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青少年研究蓬勃发展,取得世人注目的辉煌成就。但是,总体来说,像当代中国社会和少年儿童群体一样,少年儿童研究典范同样处于结构性转变过程之中,传统研究典范与现代研究典范并存共生,相互交织,成为中国社会基本特征。概括来说,中国少年儿童传统研究典范的首要基本特征是“意识形态化”和“伦理道德化”。1949年以来,少年儿童实际工作与理论、政策研究的重点始终是如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如何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革命意志教育,如何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国家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广泛、深入、持续、全面政治思想教育成为中国教育体系的突出特色。这种结构性特征典型反映在少年儿童研究工作和理论视角中,成为传统研究典范首要特征。换言之,注重道德化福利观与伦理道德教育,是中国少年儿童工作与研究基本制度特征。[14]令人欣慰的是,改革开放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儿童发展十年纲要已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儿童发展领域已覆盖人口控制、计划生育、妇幼保健、食品营养、环境保护、安全饮用水、基础教育与扫盲、社区福利与家庭保障、儿童权益保护、优生优育优教等几乎所有领域。[15]

其次,少年儿童工作对象与研究对象存在双重标准,一方面所有少年儿童都是工作对象,另一方面只有极少数各类困境儿童和未成年犯是服务对象、研究对象,少年儿童工作与研究中的选择性与困境儿童群体化特征明显,并未将所有少年儿童和正常儿童都纳入工作范围。长期以来,少年儿童工作与研究主要侧重某些特殊群体,在少年儿童福利与社会保护工作中,主要是局限于孤儿、弃婴、残疾儿童、农村儿童、贫困家庭儿童、流动儿童、服刑人员子女和艾滋病致孤儿童等,他们是少年儿童群体中的困境儿童和失依儿童,是最易受伤害的群体。政府、社会为这些儿童提供优质机构照顾与保护服务,努力满足其基本生活和发展需要。[16]但是这种十分有限的国家福利服务反映出缺乏普及性的儿童福利制度,绝大多数正常儿童无缘国家福利保护。理论上说,所有少年儿童和未成年人都是国家儿童福利制度的基本服务对象,然而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正常儿童无法享受国家福利,甚至许多困境儿童尚未纳入国家儿童保护网,国家尚未完全承担照顾保护所有儿童的基本福利责任,选择性色彩浓厚。[17](p2)这种状况容易加剧用特殊性、而非普遍性,问题化、而非正常化的思维看待少年儿童问题,难以准确了解绝大多数少年儿童的基本需要,难以制定科学合理儿童福利制度与政策框架。

第三,少年儿童工作范围与研究内容相对狭隘局限,侧重意识形态宣传和伦理道德教育,侧重于问题儿童和家庭,关注少数群体问题,以儿童福利、家庭福利、社区福利、健康服务、教育服务、公共住房和公共服务为基本范围的儿童福利保护体系尚未成为基本的工作范围,少年儿童服务与保护范围过于狭窄,例如基础教育、健康照顾、心理咨询都未纳入福利范畴。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福利概念内涵外延界定非常狭窄,社会福利概念基本等同社会救助概念,这种状况自然影响儿童福利概念的内涵、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儿童福利政策模式选择,结果是只有国家兴办的儿童福利院和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孤儿、残疾儿童才是儿童福利对象,只有基本的生活照顾和基本生活服务才算儿童福利基本范围,儿童心理咨询、基础教育、食品营养、妇幼保健、健康照顾、社区服务等诸多基本儿童福利服务内容都不是儿童福利范围。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儿童福利院和基本生活照顾、基本生活服务之外的研究都不是儿童福利理论政策研究,自然也缺乏儿童福利理论研究的视角,刑法化与泛法律化的倾向比较明显。更为重要的是,人们普遍将儿童福利需要社会问题化,通常从社会问题化取向来看待儿童。这种状况基本成因是中国社会缺乏现代的社会福利与儿童福利的观念,缺乏福利文化基础。

第四,少年儿童工作体系和研究工作分散在众多部门,形成条块分隔与零碎分散状况,缺乏综合性、系统性、整合性与制度化的儿童福利制度安排和思想理论体系,无法有效满足少年儿童不断增长和日趋多样的基本需要。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少年儿童工作体制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多个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少年儿童日常管理和服务提供工作,例如民政部负责孤残儿童、流浪儿童和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家庭寄养、机构照顾和生活养育,教育部负责适龄少年儿童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劳动社会保障部负责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卫生部负责少年儿童的优生优育、食品营养、妇幼保健、预防接种、身体健康和学校健康,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计划生育、人口控制、生殖健康、母婴保健和健康教育等,中国青少年工作委员会负责少年儿童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少先队、共青团和各级团组织建设,全国妇联负责婚姻家庭、家庭生活、计划生育、妇女解放、妇幼保健和妇女权益保护等工作,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负责残疾儿童的社区康复、特殊教育、就业培训、关爱保护和福利服务,人为将系统、整合的儿童需要分隔为不同部门的服务,自然难以满足儿童整合性发展需要。这种四分五裂的工作体制直接来源于缺乏以人为本和以儿童为中心的系统性儿童福利理论。

第五,少年儿童工作的功能作用主要是组织性、教育性和政治性的,功能性质主要是政治性、道德化和补救性,缺乏社会性、发展性、福利化、生活化取向儿童福利理论思想体系,儿童福利制度功能作用发生负面转变,不利儿童福利政策发挥应有的积极性与发展性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少年儿童工作性质主要是政治性、道德化和组织化活动,且工作重点是预防青少年犯罪,注重社会结果和关注少数问题儿童,少年儿童工作体制难以发挥应有积极作用。总体来说,缺乏社会性、发展性、福利化、生活化取向儿童福利理论无形中加剧这种状况,导致少年儿童工作体制、服务提供和服务组织运作模式高度政治化,儿童福利化色彩淡薄。这种现实状况反过来又严重制约儿童福利理论发展,制约现代儿童福利思想广泛传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少年儿童工作体制和政治化、刑法化、道德化的儿童福利理论产生广泛影响,导致少年儿童工作体制与儿童福利思想难以发挥应有积极作用,功能作用发生消极的影响。

现有少年儿童的工作体制和儿童福利研究模式存在诸多结构性、系统性、体制性弊端和负面影响,亟待改变,刻不容缓。首先,儿童福利价值基础“意识形态化”和“伦理道德化”,而非生活化与社会目标化,促使少年儿童过早涉足政治生活,加快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进程,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造成少年儿童对政治议题不应用的反感、厌倦和消极抵触情绪,不利少年儿童成人后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思想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去意识形态化已成当务之急。其次,服务对象的选择性,主要局限少数困境儿童和研究领域的局限性、犯罪问题化倾向,既违背儿童福利制度安排的普及性原则和正常化儿童为主的国际惯例,又极容易误导公众,还不利于体现政府的社会福利责任承担,不利于培养大批合格接班人和高素质的公民群体。第三,狭窄的社会福利与儿童福利定义、社会问题化的儿童形象容易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

对待儿童问题的刑法化与泛法律化解决的倾向加剧少年儿童问题的政治化和去儿童福利化,其结果常常适得其反,不仅无助于解决少年儿童问题,而且还可能加剧恶化现存问题状态。第四,分散分隔的少年儿童工作体系和缺乏综合性、系统性、整合性、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福利理论体系容易忽视作为整体、全人的儿童,常常看到儿童问题的某个侧面或局部状况,不能最大化满足儿童的需要,不利于儿童利益最大化,不利于儿童优先和儿童权利原则实现。最重要的是,不利于有限资源的充分整合利用,甚至浪费宝贵资源,难以发挥综合性作用。第五,少年儿童工作的功能作用政治化冲击了儿童福利事业的人性化、保护性和福利性色彩,缺乏社会性、发展性、福利化、生活化取向的儿童福利理论体系对儿童、公众没有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少年儿童工作体制和运作模式政治化、组织动员化结果是无法有效团结广大少年儿童,无法充分发挥儿童福利制度社会稳定、社会发展、社会投资和社会融合积极作用。

四、社会政策框架与生活化儿童福利体系

社会发展议程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关系,社会政策框架设计实质是如何设计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以改善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个人福利与全社会的福利水平。社会发展问题核心是社会生活质量问题,社会生活质量问题实质就是社会福利与社会和谐,关键是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市场与社会市场、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社会政策是国家、社会有关社会福利基本原则与指导方针,目标是提高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福利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个人福利是个人幸福美好的生活,社会福利是全体成员的总体福利。

英美社会政策框架的基本范围广泛,基本包括经济市场和财富积累以外所有社会消费活动,主要是社会救助、社会保险、遗属津贴、福利服务、教育服务、健康照顾服务、公共住房、就业服务、社区服务、市政工程和公共服务领域,覆盖国民日常工作生活的所有领域。[18](p2)在社会政策框架与社会福利制度中,少年儿童福利服务与社会保护处于基础与战略性地位。不言而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战略中,社会政策框架设计与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直观,事关社会发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大局,事关国家、市场、第三部门关系框架,事关政府治理合法性与社会管理模式转变等重大议题。目前,当务之急是重新设计、改造和重构中国的社会政策框架,发展与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少年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既是最佳突破口,又是制度建设最基础性部分。中国拥有世界上绝对数量最多的儿童,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与快乐幸福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的优劣直接关系世界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优劣,儿童福利制度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理论意义、政策意义和国际影响是怎样估价都不会过高。

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中国儿童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的基本方向是改革传统儿童福利制度,建立生活化、社会化与综合化的儿童福利体系,以满足亿万少年儿童的发展需要。长期以来,儿童福利制度与政策模式的政治化、组织化、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化、条块分隔、狭义性、选择性和单纯政治思想福利等倾向明显,儿童福利制度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这种状况受国际环境、历史传统、政治体制、经济因素、社会结构与社会文化等多因素影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背景下,改革已有的儿童福利制度已成当务之急。如果按照国际惯例和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儿童利益最大化和儿童优先原则,按照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现状,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的方向是十分明确的。首先,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应以生活化福利为主,确保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与快乐幸福成长,生活化福利基本涵义是指少年儿童的基本需要是以衣食住行用玩乐体等生活需要满足为主,只有基本生活需要满足,才能确保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才能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目标。从理论角度说,社会福利研究对象就是生活问题,因为社会福利就是幸福美好生活。[19](p2)而且生活化儿童福利制度是解决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和组织化少年儿童等问题的基本策略。其次,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应以社会化福利为主,打破各部门兴办儿童福利的制度局限,在国务院职能部门中增设儿童福利局,以统筹规划和统一组织领导各行业、系统的相关工作,从社会体系和社会系统工程角度建设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服务机构为中心儿童福利制度。第三,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应以综合化福利服务为主,满足少年儿童多样化的基本需要,确保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与幸福快乐成长。这意味应将社会救助性服务、家庭津贴、遗属津贴、设施服务与福利服务、教育服务、健康照顾服务、公共住房、就业辅导服务、社区发展服务、市政工程和公共服务等领域都纳入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范畴,为少年儿童提供全面照顾服务。第四,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应以发展性和预防性福利服务为主,努力降低或淡化刑法化、社会结果化和犯罪化倾向,转变价值观念,改变传统思维模式,从全新角度看待儿童问题。社会、政府有责任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避免、防止他们走向犯罪之路。[20](p1)

为建立生活化、社会化与综合化的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我们应做和该做事情还有很多,思想观念创新、体制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理论创新和运作机制创新任重道远。首先,优化宏观社会环境,明确社会责任,为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少年儿童既是社会环境对应物与客体,又是社会环境组成部分和主体。如何为少年儿童营造适宜社会环境关键与核心是转变观念,改变人们对儿童问题错误观点。其次,价值观念更新和思想意识转变是构建新型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选择政策模式的前提,世界各国和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说明:除非有尊重儿童权利和基本需要思想,否则不会有真正符合儿童利益的儿童福利体制。[11](p208)因为价值观念决定社会行为模式,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制度安排与政策模式。观念革命是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基础。第三,在国务院职能部门中创造儿童福利局或更高行政规格的行政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协调全国少年儿童工作,这样既可克服少年儿童工作现存的条块分隔状况,又可以显著加强国家对少年儿童工作的领导,真正体现儿童优先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显示政府福利责任承担,提高政府在国际社会中地位,有利创造独具中国特色的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社会政策模式。第四,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建立“学校社会工作制度”,为少年儿童提供全面社会心理支持。第五,为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步伐,特别是计划生育和提高人口素质国策,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儿童社会化、儿童生活照顾、情感安慰、身份角色塑造、家庭养老、家庭生活等诸多社会功能,为困难家庭建立家庭津贴制度、遗属津贴和养老津贴成当务之急,家庭津贴制度基本功能是确保家庭在遇到经济困难时不会因经济原因而影响家庭功能发挥,避免将“家庭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避免将“个人麻烦”转变为“公共政策”议题,充分体现社会预防原理,能在幸福美满家庭生活与建构和谐社会中发挥不可缺少积极作用。世界各国儿童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国际惯例也充分说明家庭津贴必要性。第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政策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的儿童福利理论体系与制度安排,特别是加强儿童福利基础理论研究,明确少年儿童工作的“社会福利”性质与社会政策属性,明确教育、健康照顾的“社会福利”性质,明确少年儿童工作目标,重新定向少年儿童工作和发展方向,广泛开展纵向历史比较研究与横向国际比较研究,开展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探索儿童福利发展变迁的结构性规律,总结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造福全人类。

五、简要讨论与基本结论

青少年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篇5

关注青少年儿童成长,维护青儿童少年的合法权益,已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共识,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社会中还存在着大量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现象,维护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还有许多需要我们的社会努力去做的事情,即使是在沿海较发达地区,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的事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全社会都来关注维护青少年儿童合法权益,并对此常抓不懈,将维护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作为一种经常性的工作来做。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它具体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指导思想、保护内容、保护工作的原则,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予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各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一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基本法。它的颁布和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视和关怀,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优化少年儿童成长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是要提高教育者的法律意识,使教育者自觉遵守法律规定。了解法律并遵守法律,应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在日常教学的具体行动中。二是要了解并尊重未成年人的客观需要,不以教师的主观意愿去要求孩子。未成年人正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的需要和特点。比如孩子好动,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长时间安静地坐着不动。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和理解未成年人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凭者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看待孩子、要求孩子。三是要充分认识不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危害性。不尊重为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会使学生未成熟的心灵受到残害,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如受侮辱的幼儿会形成懦弱或强烈逆反的性格,将来可能成为对自己和社会都不利的人;受体罚的孩子为了躲避受罚,可能会养成说谎的恶习。因此,教师对孩子人格尊严的侮辱,可以说是残害儿童幼小心灵的无形杀手,必须坚决予以杜绝。四是教师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讲求合理有效的方法,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教师既要严格管理,又要耐心教育,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信任、平等的关系,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五是对于存在缺点、错误的未成年人,教师更应对其进行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鼓励和帮助他们改进。未成年人在受到尊重的集体中生活,才会体会到受人尊重和尊重他人的价值,长大以后,就容易成为自立、自强、有道德、守纪律的人。

青少年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篇6

虽说韩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起步较晚,但在其社会医治战争创伤的艰苦时期,韩国就在法制上开展了保护儿童利益的举措。早在1961年,韩国就先后颁布了《儿童福利法》、《孤儿收养特例法》、《关于孤儿监护人的法律》。1980年10月27日制定的第五共和国宪法在国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增加了追求幸福权、社会福利权,而且在经济条款中规定了要保护社会上的弱者。韩国儿童法律制度在此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1981年更是全面修改完善了《儿童福利法》。历经50年的发展与完善,韩国儿童福利法律制度已形成了完善的“普惠型”儿童福利法律制度。本文旨在初步考察韩国儿童福利法律制度近五十年的历史发展和已形成的韩国“普惠型”儿童福利法律制度特色。

一、现代韩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基础

一般认为,上世纪60年代以前韩国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制度。但是现代韩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形成却传承了三股力量,即朝鲜王朝的遗痕、宗教的影响和西方社会的援助。

(一)朝鲜王朝(1392-1910)的遗痕朝鲜王朝的结束意味着传统社会结构消失了,但朝鲜王朝的一些社会价值观却保存下来了,成为现代社会现象的思想基础,在儿童福利方面尤其如此。整个朝鲜王朝,把被遗弃儿童、孤儿、寡妇和鳏夫以及无子女的人视为缺乏足够的家庭支持的“四类贫穷”或赤贫。这四类人往往有迫切的需求,应给予特别照顾,所以法律规定了在何种情形下应提供何种照顾,如提供皇家礼物、收养等法定救济。13世纪初法律规定,如果儿童无人照顾,当地政府就应为他们提供食物和住宿直到10岁。这样的法律经常改变以满足一定数量的由于战争、饥荒和社会动乱的儿童替代性照料的需求。朝鲜王朝实录中经常提及国王给予孤儿食物、衣服、礼物等。为了应对巨大灾难对失依儿童造成的身心影响,朝鲜王朝还寻求私人、社区的支持。对失去依靠儿童的照顾方式有三种,一是寄养,二是收养,三是作为仆人或奴隶。

(二)宗教的影响韩国现代儿童福利制度的思想由西方传教士引入。天主教和新教传教士以及他们在社会关怀方面的非营利活动对儿童福利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现在仍然显著。传教士引入的新思想之一是天主教儿童观。传统的儒家观点认为儿童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儿童被视为要履行这种传宗接代的传统义务,没有任何社会地位。而与此相反,基督教认为不管血统如何,儿童都值得家人和社会的关注,认为儿童的地位与成人平等。早期传教士认为虐待儿童、遗弃儿童、歧视女孩是一种罪过,他们开始挑战传统儿童观,与韩国基督教徒一起为孤儿和其他流离失所的儿童提供照顾。1864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第一个为孤儿提供社会照顾服务体系,其中包括通过提供有偿安置和奶妈的寄养照顾制度。这种寄养照顾制度,得到了天主教在法国的儿童福利组织(Sanctainfantia)的支持,该组织于1885年在汉城创办了第一家孤儿院。到1886年,首尔和大邱的孤儿院已经能够照顾400名儿童。新教的参与也有助于这个寄养照顾制度系统的早期发展。

(三)西方社会的援助一般认为由传教士创办的慈善机构、慈善社会福利设施和战争期间对难民的军事救济奠定了现代韩国社会工作的基础。在战争期间士兵创办了很多孤儿院,据统计,2002年的273家儿童福利设施中有177家创办于1960年以前,其中144家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这些儿童福利设施绝大多数由西方人士创建。战后西方国家对韩国的救助除了直接的赞助、收养儿童、创办医院和孤儿院之外,重要的是社工福利人才的培养。1947年梨花女子大学开设了基督教社会工作专业,不过当时只有3名教师和20名学生。1953年在中华基督教青年会(YmCa)的资助下中央神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得以建立。1957年汉城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标志着国立大学开始进行社会福利专业教育。

二、韩国现代儿童福利制度的发展

韩国现代儿童福利制度与韩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一样,自上世纪60年代起停止了依靠外国的帮助,儿童福利法律制度逐步发展,先后经历了形成期、发展期、确立期和完善期。

(一)“补缺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形成(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上世纪60年代以前,韩国经济落后,社会混乱,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制度,60年代初,第三共和国政府把发展经济和建设福利国家定为政治目标,在宪法里明确提出国民的生存权(第30条第一款)和福利国家义务(第二款),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社会福利的法律,韩国的福利服务从“紧急救济”和“设施收容”等救济阶段转为社会福利服务时期,儿童福利法律制度的发展也以此为起点开始逐步发展。1961年,革命政府国家重建最高委员会制定福利法,为贫困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士提供制度保障。1961年9月30日通过了《孤儿收养特例法》。1961年11月30日颁布了《儿童福利法》,儿童福利主要是通过儿童保护设施来实现,保护设施有儿童咨询所、婴儿设施、幼儿设施、职业辅导设施等。为了调查研究有关儿童福利事宜,保健福利部设有中央儿童福利委员会,各市、道设有地方儿童福利委员会,而且为了指导儿童福利工作,市、道配备儿童福利指导员,市、邑、面设有儿童委员。韩国于1961年制定了《生活保护法》。该法规定的生活保护对象须具备下列条件:首先是收入和资产在保健社会部每年规定的生活保护对象划定标准以下;其次是无人抚养或抚养义务者已丧失劳动能力的65岁以上老人、未满18岁的儿童以及孕妇和残疾人。1972年2月制定《母亲和无父亲儿童保健法》(motherandFatherlessChildHealthact),该法规定保健福利部整体规划和协调的各种措施和政策,保健福利部下设母亲与无父亲儿童保健委员会,国家和地方政府创办母亲和无父亲儿童保健组织,具体实施母亲和儿童的保健服务和家庭计划。《母亲和无父亲儿童保健法》于1999修改并更名为《母婴保健法》。这一时期在儿童保育方面发展较快,1961年的《儿童福利法》第2条规定“保护人因工作繁忙、或疾病无力养育其子女时,可委托托儿所进行保育。”托儿所属于儿童福利设施之一。其设立主体由国家、地方自治团体及法人代表等组成,设立主体可以从民间、社会福利团体以及地方政府得到财政支援和补助。从1967年开始,韩国政府明文规定:从国库和地方费用中支付40个托儿所的各种补助费。1967年3月29日,政府向各市道下达了增设托儿所的计划,并于1968年3月公布了《未认可托儿设施临时措施令》,其目的在于迅速增加托儿所的数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以及防止社会上的弃儿和流浪儿的不断增加。

(二)“补缺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发展(1981年至上世纪90年代初)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韩国实行了20年的“先增长后分配”政策,出现了收入分配扭曲、两极分化等许多社会负面情况。“先增长后分配”政策引起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满,国民要求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开发战略,要求重视社会开发。政府不得不开始注意社会发展,转向实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配政策,开始实行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1980年10月27日制定的第五共和国宪法在国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增加了追求幸福权(第9条)、适当工资请求权(第30条第一款)、社会福利权(第32条第二款)、环境权(第33条)等,而且在经济条款中规定了保护社会上的弱者。这些政策反映在儿童福利法律制度方面是1981年4月13日全面修改《儿童福利法》,国家向儿童提供特殊的福利服务,包括设立儿童专用福利设施、对儿童采取保护措施、加强对儿童的健康管理等,国家和地方政府设有收容婴儿、幼儿、收容流浪儿、职业辅导等儿童福利设施。据统计,在1992年,韩国共有儿童福利机构287个,收容儿童共23,654人。儿童福利设施的资金提供和运营完全是由国家负责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人口的流动,家庭变小、妇女参加工作等都要求实行社会福利。1987年第六共和国宪法增加了福利权,规定国家有义务努力促进社会保障和福利,国家有责任制定政策提高妇女儿童福利。在这样的情况下,1989年4月制定了《单身母亲儿童福利法》(2000年更名为《单亲家庭福利法》)。根据该法,单身母亲定义为单独抚养小孩的丧夫、离异、被丈夫抛弃的妇女和丈夫由于身体或心理上的原因长期不能工作的妇女以及未婚而单独抚养小孩的妇女,她们有权利申请国家或地方政府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津贴包括生活费用、教育费用、抚养小孩费用和职业训练费用等。1981全面修改的《儿童福祉法》,扩大了保育范围,原来以贫困家庭子女、弃儿、流浪儿为中心的保育对象逐渐扩大为全国所有幼儿。1984年,韩政府成立了“幼儿福祉部”,将幼儿设施和幼儿教育归属该部主管。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就业女性急剧增加,1988年实行了《男女雇佣平等法》,积极呼吁设立岗位托儿所,以解除女工的后顾之忧。为此,韩国政府制定了《岗位托儿制度》。1990年1月14日韩国国会通过了《婴幼儿保育法案》,这标志着韩国的幼教事业得到了蓬勃地发展。这一时期的儿童福利法律制度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普惠型”儿童福利法律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仍只是以儿童“救助”为重心的“补缺型”儿童福利政策。

(三)“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确立(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4年)上世纪80年代民主化进程极大地改善了韩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框架,但仍然是“自上而下”的带有保守色彩的“补缺型”福利制度。直到1994年,一个宪法诉讼案致使韩国福利法律制度发生了重大转折,开启了“自下而上”的“普惠型”福利法律制度的序幕,这也导致了《社会保障基本法》(1995年)和《国民基本生活保障法》(1999年)分别得以通过,以及包括儿童福利法律制度在内的其他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2000年12月6日全面修改儿童福利法,标志着“普惠型”儿童福利法律制度在韩国确立,超越对困境儿童救助的观念,强调全体儿童的保护、福利与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修改的儿童福利法面向全体儿童,规定了9类儿童福利设施:育儿设施、儿童临时保护设施、儿童保护与治疗设施、儿童职业训练设施、自立支援设施、儿童短期保护设施、儿童商谈所、儿童福利中心和儿童专用福利设施,这些儿童福利设施除了提供其特有的福利服务外,还提供儿童家庭支援、儿童日间保护、儿童特别咨询、受虐待儿童保护、放学后儿童指导、共同生活家庭等儿童福利服务。2.确立了儿童福利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修改后儿童福利法增加了基本理念的规定,儿童成长中不受基于性别、年龄、宗教、社会地位、财产、是否有生理缺陷、出生地、儿童或他们父母的种族等加诸的一切形式的歧视;为了儿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儿童应当在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中幸福成长;所有有关儿童的活动均应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2004年颁布《贫困儿童全面措施》,目的是打破继承性贫困,提供所有儿童在平等基础上开始发展的机会。3.关注儿童安全。1997年颁布了《青年保护法》,旨在控制有害媒体材料和等在青年中的散布,防止青少年进入有害的娱乐场所,保护救助青少年免遭虐待与暴力,以帮助他们长大成为身心健全的人。2000年修改儿童福利法,增加虐待儿童报告制度,规定只要发现被虐待儿童,都可以报告给儿童保护专门机构,而教师、医疗工作者、各类儿童福利设施从业人员和负责人、儿童福利指导员以及专门负责社会福利的政府工作人员等都有义务把被虐待儿童报告给儿童保护专门机构。2003年韩国政府儿童政策集中在儿童安全问题上,为此颁布了《儿童安全全面措施》,目的是通过预防虐待、暴力、事故的发生,以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四)“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完善(2004年至今)这一时期的重要发展之一是儿童福利行政机构整合,2004年修改后的儿童福利法规定设立儿童政策协调委员会,以促进儿童权利,如健康的出生和成长为目的,负责制订整体的儿童政策,对有关部委和机构之间的政策争议等进行调整,监督和评价儿童政策的执行。2008年整合以前由保健福利部主管的儿童政策事务、性别平等与家庭部主管的托儿政策事务、政府青年委员会主管的青年政策事务全部由保健、福利和家庭事务部主管。重要发展之二是2005年修改后的儿童福利法规定了家庭寄养制度。家庭寄养制度是指需要保护的儿童被寄养在适于保护的家庭里一段时期,为此国家与地方政府(限于市/道)应设立家庭寄养中心,并详细规定了他们的职责。重要发展之三是儿童福利立法理念的完善。政府十分重视“儿童权利公约”的一般原则,公约第2条规定的禁止性歧视原则和第3条规定的儿童最佳利益原则被纳入到了新制定或修订的有关儿童的法律之中。2004年制定的《青少年福利援助法》、2006年修改的《儿童福利法》、2007年制定的《禁止歧视残疾人和保护残疾人权利法》和《残疾人特别教育法》把禁止歧视原则作为该法的基本原则。政府在负责修订与儿童有关的法律及开发和实施的政策和制度的每个领域中均应当优先考虑儿童的最佳利益。重大发展之四是颁布了《青少年福利援助法》。《韩国青少年基本法》第49条规定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具体政策来提高青少年福利,保障青少年的基本生活,再就业培训,支持青少年活动,优先考虑青少年的心理、身体、经济和社会支持的特别需求。为此,2004年韩国颁布了《青少年福利援助法》,在保护青少年权利、提高青少年福利、加强青少年心理和身体健康,以及给予青少年特别支持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三、韩国儿童福利法律制度的特色

(一)健全完善的儿童福利法律体系韩国儿童福利法律制度自1961年先后颁布了《儿童福利法》、《孤儿收养特例法》,《关于孤儿监护人的法律》,《沦落行为等防止法》、《更生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历经5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宪法和国民基本生活保障法为基础,以《儿童福利法》和《青少年福利援助法》、《单亲家庭福利法》为核心,覆盖福利、儿童教育、保护、娱乐发展、特别保护、家庭环境等全方位的儿童福利法律体系。1987年韩国宪法第10条规定了所有公民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第34条第二款规定了国家有责任努力提高社会福利,第34条第四款规定了国家有义务制定政策提高青少年的福利。国民基本生活保障法规定政府应当为下列人员提供国家基本生活保障津贴:没有人养育他们的人员;或如有的话,这样的人是无法养育他们;也有没有获得任何人的支持,但其已确认的收入低于最低生活费用。《儿童福利法》、《青少年福利援助法》和《单亲家庭福利法》详细规定了有关儿童福利的基本理念、行政组织、福利设施、福利服务、福利津贴、福利责任和处罚等。关于儿童健康的法律有《母婴保健法》、《学校保健法》;关于儿童教育的法律有《托儿法》、《幼儿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法》、《杰出儿童特别教育保护法》;关于儿童发展的法律有《青年基本法》、《青年活动促进法》、《青年感化法》、《文化、艺术、教育援助法》;关于儿童特别保护的法律有《青少年保护法》、《关于惩治家庭暴力特例法、《预防家庭暴力和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法》、《流浪儿童保护救助法》、《保护青少年免遭性剥削法》、《惩治性犯罪和保护受害者法》;关于儿童成长家庭的法律有《孤儿收养特例法》、《单亲家庭福利法》、《家庭关系登记法》、《友好家庭社会环境促进法》、《多文化家庭援助法》。

(二)明确划分儿童福利责任儿童福利理论基础议题之一是国家、社会、家庭与儿童之间的关系。传统儿童福利理论认为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场所,父母是儿童的最佳照顾者,儿童问题是个人私事,儿童照顾主要是家庭的责任和父母的义务,国家在儿童福利中只扮演剩余性和最后出场的角色,而且从事儿童福利的动机也只是政治性的。大多数国家儿童福利立法中对国家、社会、家庭培育儿童的责任没有规定,即使规定了也是含糊不清。韩国《儿童福利法》、《青年基本法》和《青年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家庭培育儿童的责任。韩国《儿童福利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努力制定并实施儿童健康和福利政策,应制定为保护残疾儿童的权利和利益所必需的政策,应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以保护儿童免遭因自己或父母的性别、年龄、宗教、社会地位、财产、残疾、出生地、种族等而受到歧视;所有公民应尊重儿童的权利、利益和安全,照料他们的健康;儿童的保护者应当照顾儿童在家庭里的健康与安全使他们适应生长期。《青年基本法》的第6、7、8条分别规定了家庭、社会、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青年的责任,《青年保护法》第3、4、5条也分别规定了家庭、社会、国家与地方政府对青年保护的责任。

(三)“稳固家庭基盘”的儿童福利政策韩国将儿童福利纳入到了家庭福利体系之中。儿童最早接触的环境是家庭,照顾子女日常生活起居,确保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是家庭的基本义务,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韩国儿童福利政策与家庭政策紧密结合,将儿童福利纳入家庭福利体系之中。2007年11月颁布了《创造友好家庭社会环境促进法》,该法规定友好家庭制度(Family-friendlysystem)包括支持小孩出生、托儿、教育、育儿假、托儿假、工作场所托儿制度、儿童教育项目等制度。2004年颁布《健康家庭基本法》,该法第35条规定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设置健康家庭援助中心,家庭援助中心提供预防、咨询、解决与家庭相关问题的服务。目前韩国有61家健康家庭援助中心。1989年颁布《单身母亲儿童福利法》(后更名为《单亲家庭福利法》),该法规定特别的广域市,广域市、市、道,市、邑、面均可以设立单亲家庭福利咨询办公室,并配备单亲家庭福利咨询员;根据该法,单亲家庭(包括祖父母抚养孙子女家庭)可以申请福利津贴(包括生活费、儿童教育费用、养育儿童费用、职业培训费用等)、托儿津贴、免费教育,可以住入单亲家庭保护避难所和长期低租金房屋,国家与地方政府可以设立母子保护设施、母子自立援助设施、父子保护设施、父子自立援助设施、未婚母亲保护设施、母子临时保护设施、妇女福利之家(提供各种咨询、小孩日托、职业指导等福利服务)和单亲家庭咨询办公室等福利设施。

青少年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篇7

(一)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

健康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学习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政府有责任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这个目标可通过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实现,能把所有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因素进行有机地组织和联系。

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是:我国中小学在校学生约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儿童青少年处于人生的生命准备时期,做好儿童青少年这一代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使他们从小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预防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乃至成人病,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影响终身健康。青少年时期在人的一生中是接受能力最强、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也是形成各种行为模式的时期。这种行为模式一经形成,就不容易改变。

(二)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范围

学校健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健康教育课程,还可通过多种健康教育活动,向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渗透。从学校政策、安全、营养、环境、控烟、个人卫生习惯、心理健康、卫生设施和社区参与等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活动。

1.学校卫生教学健康教育应是整个学校系统教育的一部分。

1)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儿童青少年卫生习惯的训练可在幼儿时期或更早年龄阶段就开始,但系统医学科学知识及保健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得以实现。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应是他们获得此类知识的主要途径。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接受能力及思维方式均不同,因此在设置健康教育课程时,目的要求、教育内容、形式、教学模具及教材选编等均要符合该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的特点,因人施教。应尽量使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产生兴趣,主动学习而非被动学习。

设置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知晓有关健康知识、信息,掌握自我保健的技能。因此培训称职教师是十分必要的,应不断地对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培训,使其知识不断更新。

2)健康行为指导健康行为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把学到的卫生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卫生保健信念的改变和正确信念的形成,培养学生正确判断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习惯。习惯是逐步养成的,一旦形成不易更改并可影响全部生活。习惯的好坏可影响个人、家庭和社会。在学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许多优势。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学校既是有计划的教育机构,也是培养健康公民的场所,尤其是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权威性。所以在学校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是最适当也是最有效的。

健康行为指导的方式一般有2种:集体活动和个别咨询。前者是针对普遍存在于学生中的行为问题;后者是对出现特殊卫生保健问题的学生逐个进行帮助。

行为指导对学生卫生习惯的形成和巩固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为达到满意的效果,学校尚需与家庭之间保持经常联系。

2.学校卫生服务学校卫生服务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健康状况的活动,是整个学校卫生规划不可缺少的部分。包括学生生长发育监测、健康检查、牙齿检查、视听检查、免疫接种和传染病管理、常见病预防和身体缺陷纠正、突发性疾病紧急服务、意外事故应急措施、心理咨询以及为伤残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等。

3.学校卫生环境学校卫生环境是激发和促进学生参加有益健康的活动,主动培养健康意识的外部环境,包括人际、事物和物质环境。

人际环境主要指校内师生、同学和其他人员间的人际关系是否密切协调、互尊互敬、尊师爱生,形成一种和谐健康的气氛。

青少年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篇8

在立法上,德国制定了《多媒体法》、《青少年保护法》和《阻碍网页登录法》等多项法律规范网络活动,以保护青少年的各项基本权利。

在司法上,德国法院和警方等部门将青少年作为优先保护的群体,在法律诉讼和网络违法行为调查追究方面,加大治理力度,较为有效地保护了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本文对德国青少年在线活动的法律保护框架予以探析。

立法保护

德国青少年的立法保护是建立在宪法保护的框架之下的。德国《基本法》第一条虽然规定任何人皆有以文字、书面及图片发表意见和不受限制地获取信息的权利,但是该法第一条第二款还规定,为保护青少年及个人名誉权利时可限制这种自由。据此,德国联邦和各州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来限制色情、暴力、种族歧视等信息的传播,以保护青少年免受伤害。

在联邦层面,1997年,德国制定通过了有名的《多媒体法》(又称《关于信息和通信服务的一般条件的法案》)。该法对国际互联网的规制提出了新的方法,明确规定了互联网内容提供方、互联网服务提供方和网络搜索服务提供方的法律责任。《多媒体法》扩大了《刑法》中“出版物”的概念,明确规定“出版物”包括电子的、视觉的或其他类型的数据存储介质,着重限制包含猥亵、色情、恶意言论、谣言、种族主义的言论,尤其禁止与纳粹相关的思想言论与图片在互联网上传播。在保护青少年的问题上,该法修订了旨在寻求言论自由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之间平衡的现有法律。根据《多媒体法》,信息提供者有义务在德国境内不向儿童传播已列入名单的、只可向成人开放的出版物。信息提供者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限制特定出版物的传播。违反者将受到处罚。德国危害儿童出版物检查署负责列出对青少年构成危害的出版物的名单。信息提供者还应当在其机构内部或外界管理机构指定“年轻人保护官”作为监督员,与公众配合,保证儿童接触不到不适宜的出版物。①

2003年,德国联邦制定了新版的《青少年保护法》,替代了1985年出台的《散布不良内容残害青少年法》,适用范围同样扩展到了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领域。新版的《青少年保护法》明确规定儿童为14岁以下者,青少年为14岁至18岁之间者。这部法律除了对公共场所中的活动进行管制,还进一步区分了线下媒体和线上媒体。根据该法,电脑游戏必须像电影和录像那样,根据其内容标明不同的年龄限制级别;如果电脑没有监控装置,网页商则必须有限制性措施的设计,以防止青少年进入色情网页。《青少年保护法》规定,在联邦政府层面,成立直属于联邦家庭、老年、女性和青少年部的“危害青少年媒体检查署”(BpJm),对儿童及青少年教育和发展有严重影响的信息内容进行管制。该法第19条规定,“危害青少年媒体检查署”由主管机关、协会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界代表组成,并通过讨论来确认是否有将某类内容进一步列入危害青少年出版物品名单的必要。②

与之类似,《危害青少年传播出版法》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所提供的信息中,如果有可能包含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或者要“义务接受政府委派的特派员对其进行义务指导和咨询,参与其服务计划的制定以及制定特定服务的条件限制”,或者要“以严格自律机制履行保护青少年的任务”,两者任选其一,否则将被视为“违犯了行政法规,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公共场所青少年保护法》也规定,网吧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可能危害他们身心健康的游戏软件。对传播黄色信息的网吧或个人,德国法律将对其责任人进行处罚,最高可处以15年监禁。德国法律规定,只有年满16周岁者方可进入网吧上网,有些网吧甚至只接待18岁以上的顾客。周一至周五的早上9点至下午3点之间,中学生严禁出入网吧(因为这是学生上课时间)。为防止网络有害信息传播,德国政府规定所有网吧的电脑必须设置有过滤和监控黄色有害网站的系统,如顾客输入德国政府“黄色网站黑名单”里的地址,电脑立即会出现“警告”,指出这个网址“有害健康,禁止链接”。违反规定的责任人将被处以罚款,并受到指控。

目前,德国各类普通法中关于限制包括色情、极端的暴力和侵犯知识产权内容在内的条款均适用于国际互联网。向18岁以下的青少年提供色情、暴力和种族歧视内容的材料可能被视为刑事犯罪,但父母和子女间涉及这些内容的通信不在此列。通过电子媒介出版、发行和订阅含有鼓吹纳粹国家主义和种族仇恨的言论都属于刑事犯罪而被严格禁止。③德国《刑法典》第184条明文规定,向青少年传播色情信息的将被处罚款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传播或有组织传播儿童色情信息的,将被处以最高10年有期徒刑。

2009年,德国政府还出台了一部反儿童色情法案《阻碍网页登录法》。根据此法案,联邦刑警局将建立封锁网站列表并每日更新,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将根据这一列表,封锁相关的儿童色情网页。该法案已经获得德国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的批准。

青少年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篇9

关键词:学龄儿童;膳食;营养

中图分类号:G6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263-02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可分为小学学龄儿童和中学学龄儿童。小学学龄儿童:一般指6~12岁进入小学阶段的儿童,也常称为学龄儿童。中学学龄儿童:一般指13~18岁进入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此阶段正值青春期。

学龄儿童体格仍维持稳步的增长,除生殖系统外的其他器官、系统,包括脑的形态发育已逐渐接近成人水平,独立活动能力逐步加强。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速度加快,尤其是在青春期,身长、体重突发性增长是其重要特征,被称为第二个生长高峰。除体格发育外,此期生殖系统迅速发育,第二性征逐渐明显,内脏功能日益发育成熟,大脑的机能和心理的发育也进入高峰,身体各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是人一生中最有活力的时期。

(一)能量

生长发育中儿童青少年的能量处于正平衡状态。各年龄组能量推荐摄入量(见表1)。能量的来源比例分别为: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5%~30%,蛋白质12%~14%。

(二)宏量营养素

1.蛋白质。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应占膳食总能量的12%~14%。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构成好,如肉类为17%~20%,蛋类为13%~15%,奶类约为3%,植物性食物中大豆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含量高达35%~40%,谷类含5%~10%,但利用率较低。

2.脂类。儿童期脂肪适宜摄入量以占总能量的25%~30%为宜。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能量的需要也达到了高峰,因此一般不过度限制儿童青少年膳食脂肪的摄入。因此,在脂肪种类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含必需脂肪酸的植物油。

3.碳水化合物。长期以来,碳水化合物一直是人类膳食中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与蛋白质和脂肪相比,碳水化合物是更容易被机体利用的能量。学龄期儿童与青少年膳食中碳水化合物适宜摄入量以占总能量的55%~65%为宜。保证适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仅可以避免脂肪的过度摄入,同时会增加膳食纤维及具有健康效用低聚糖的摄入量,对预防肥胖及心血管疾病都有重要意义。

(三)矿物质

1.钙。青春前期及青春期正值生长突增高峰期,为了满足突增高峰的需要,11~18岁青少年钙的适宜摄入量为1000mg/d,7~10岁钙的适宜摄入量为800mg/d。钙的可耐受摄入量为2000mg/d。奶和奶制品是钙的最好食物来源。

2.铁。铁缺乏除引起贫血外,还可能降低学习能力、免疫和抗感染能力。青春期贫血是女童常见的疾病,值得特别关注。儿童各年龄的铁推荐摄入量(见表2)。

3.锌。儿童缺锌的临床表现是食欲差,味觉迟钝甚至丧失,严重时可引起生长迟缓、性发育不良及免疫功能受损。儿童青少年锌的膳食推荐摄入量(见表2)。

4.碘。碘缺乏在儿童期和青春期的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尤其是青春期甲状腺肿发病率较高,需特别预防。为预防缺碘,应坚持食用碘盐,并注意碘盐的保存和烹调方法。碘摄入过多会对身体有害,引起高碘性甲状腺肿,儿童青少年每日摄入碘量如超过800μg,就有可能造成过量,对健康带来危害。

(四)维生素

1.维生素a。婴幼儿和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发生率远高于成人。每日的Rni摄入量如表3所示,与动物性来源的维生素a比较,植物来源的胡萝卜素效价较低。

2.维生素B1。精加工谷类的普及,使儿童维生素B1的缺乏成为目前较常见的营养问题。每日的Rni摄入量如表3所示,维生素B1广泛存在天然食物中。

3.维生素B2。儿童青少年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其易发生维生素B2缺乏症。每日的Rni摄入量如表3所示,谷类、蔬菜水果含维生素B2量较少。

青少年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篇10

1意外跌落伤害发生的相关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儿童年龄或发育水平与意外伤害的类型和发生率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认为男童是意外伤害的危险人群,美国的调查,男女性别比为1.53∶1[2],我国的调查男女性别比为2.05~3.34∶1[3]。此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楼房逐年增多,其阳台、楼梯以及门窗常缺乏有效的保护装置,儿童意外跌落伤害的发生有增多趋势,但跌落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儿童的心理-生理行为特点有关。较小的婴儿由于平衡能力差,多是从床上、台阶、楼梯、光滑地板跌落或滑倒,也有家长怀抱孩子时不慎跌倒、摔倒所致;>3岁儿童一般都上幼儿园,集体活动增加,小儿之间的交往增多,而此阶段的小儿好奇心强,喜欢爬高,爱动,喜欢追逐打斗,但自我控制及应急反应能力差,这些都是造成意外跌落伤害的因素。多动儿童更易发生意外伤害[4];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性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间接增加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危险性。

2儿童及青少年意外跌落伤害的发生特点

研究表明:跌(坠)落高度是跌(坠)落伤的决定因素,不同高度其损伤类型差别较大。我国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儿童的意外坠落多发生在2~8m,头部伤多见,其次为四肢伤。跌伤地点为家里、学校和途中,受伤形式主要为自伤、骑车、绊倒等。

3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在儿童意外事故干预研究中,经常性健康教育是一项最基本的措施,对于干预计划的效果起着决定作用。

3.1对儿童的健康教育

3.1.1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婴幼儿平衡能力差,应教育家长要严加看护,不要把孩子独自放在童车上,床上,椅子等高处。小儿使用学步车时家长要一定要在旁看护,防止发生意外,让小儿在婴儿时期就练习翻、爬等动作,以减少小儿跌落伤发生。

学龄前儿童自我控制及应急反应能力差,要从小培养识别危险的能力。教育孩子不要从高处往下跳,不要与小朋友打闹,跳蹦床时,不要与小朋友靠的太近,同时要有家长看护,并到安全性好的娱乐场所。意外伤害常发生在散居的儿童中,加强儿童的看管和照顾,提高儿童入托率十分必要的。

要教育学龄期儿童与青少年在广泛地参与娱乐活动时选择安全性能好的场所去锻炼,滑冰、滑板、骑自行车时一定要佩戴防护品,同时儿童要在家长和老师的监护下进行娱乐和运动。

在校期间,不宜在教室打闹,因为课桌椅的棱角易造成损伤。操场上的健身器材有很多轴节,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以免造成损伤[5]。

3.1.2加强对男童及多动儿童的健康教育对于男童要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包括周围环境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对于多动儿童要进行认知行为教育,教育其上课时注意听讲,加强组织观念,遵守纪律。同时要加强社交技能的训练,对其控制冲动有帮助。

3.2对家庭方面的教育告诫家长要经常对子女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儿童看电视节目广,易产生渗透效应,故家长应正确指导儿童收看电视节目,教育孩子不要模仿其中的危险动作。在家庭生活中,要教会孩子必要的防火防电常识。

3.3对学校及托幼机构的教育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及学校的教师必须对意外伤害的发生有预见性,应具备预防意外伤害的常识,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还应加强学校及幼儿园建筑的安全设计和文体活动场所的安全保证[6]。

4讨论

儿童青少年阶段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强,健康问题最少的时期,但却是意外伤害的多发年龄段。意外伤害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跌落是引起伤害的首要原因。为了防止儿童及青少年意外跌落伤害发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对这一群体做有关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虽然目前多数儿童青少年都知道有意外伤害,但某些方面的安全意识较差。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意外跌落伤害的健康教育,将意外跌落给其身体健康、正常学习和生活造成的影响向其解释清楚,提高儿童及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以降低儿童、青少年意外跌落伤害的发生。此外,预防意外跌落伤害的健康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一直贯穿到小学、中学,直至大学。

同时,也要注重家长、学校等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采取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卫生知识和安全意识的教育,加强儿童、青少年的安全观念和防范意识。另外,还应加强学校及幼儿园建筑的安全设计和文体活动场所的安全保证,防范于未然,以为儿童、青少年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使儿童、青少年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