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投融资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8:01

年度投融资计划篇1

第一条为加强政府宏观管理,统筹安排区政府建设财力,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控制政府债务风险,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区的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区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公益性社会事业项目产生的投资、融资、还贷、贴息行为。

政府建设财力资金主要来源包括:区财政预算内拨款、预算外土地出让收益、区属投资公司代表政府进行的债务融资。

第三条统筹建设财力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分结合,以统为主。围绕全区建设项目统筹建设财力,统一安排政府投资项目、统一协调筹资、统一调度还债,构建区政府主导的财力循环体系。

(二)适度集中,确保重点。适度集中区级建设财力,确保对重点基础设施和公益性社会事业的投资。

(三)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加强对政府投资、融资、还贷、贴息的全程监管,规范投资项目运作,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第四条区计委履行综合平衡和统筹管理全区政府建设财力的工作职责,主要职能是:统筹、安排、使用建设财力资金;编制年度投资项目计划、融资计划、还贷计划、贴息计划;全程监管投资项目;融资协调与创新;控制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区属投资公司涉及建设财力统筹的领域。

第二章建设财力资金管理

第五条区计委统筹、安排、使用区建设财力专户资金和区属投资公司政府性融资资金。

区建设财力专户设在区财政局,预算内拨款、预算外土地出让收益纳入建设财力部分要按时足额划入。区属投资公司要根据建设财力资金安排计划,及时融通建设资金。

第六条在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区计委制订年度建设财力资金安排计划,列明用于项目直接投资、贴息、投资公司还本付息、补充完善投资公司资本金的份额,报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后实施。

第七条区计委按照下达的建设财力资金安排计划,适时开具资金拨付通知单,区财政局、区属投资公司见单足额拨付。

第八条区计委会同区财政局定期向区政府汇报建设财力资金的执行情况。

第三章投资管理

第九条政府投资项目应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有利于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第十条各部门根据规划,按轻重缓急上报年度建设项目和储备项目,区计委编制区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含储备项目),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下达;可根据实际每半年对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年度政府投资总规模;续建、新开工和拟安排项目的名称、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额、累计安排资金额、本年度区投资额、区级投资主体。

第十一条区统筹建设财力原则上负责本级的基础设施、公益社会事业项目投资建设。为加快重点地区的发展,区建设财力将优先实施相关的道路、环保、医院等项目设施。区计委将会同具体职能部门另行制订相关实施细则。

第十二条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审批、管理和监督按照《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南府办[]95号)执行。

第四章融资管理

第十三条区土地储备中心和城乡建设开发投资总公司(以下简称城司)作为区政府主要融资平台,负责建设财力的对外筹集。必要时区计委可统筹协调其他区直属公司进行项目融资;可安排区属公司和专业公司实施“代建制”。

第十四条根据资金需求决定融资规模,降低资金闲置成本。区计委综合平衡项目和资金后,编制年度建设财力项目融资计划,报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必要时可根据资金供求状况,报区政府批准后进行提前融资,然后进行项目综合平衡。

第十五条以向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借贷为主要融资方式,积极与有关银行建立战略协作关系。探索创新融资品种,降低融资成本。

第五章还贷管理

第十六条为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严格控制政府负债规模。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将政府负债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第十七条区计委每年编制政府债务偿还计划和补充完善投资公司资本金计划,有序开展债务偿还。

第十八条对各投资主体出现的短期资金周转困难,区计委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短期周转资金,或协调各公司进行内部调剂。

第六章贴息管理

第十九条原则上对投资总额1000万元以上、列入区重点工程的非经营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贴息。年初由区计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贴息计划,报区政府审定后实施。

第二十条贴息资金由区计委在建设财力中统筹安排使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具体操作,结余可滚存下年使用。

第七章其它管理

第二十一条加大对区属投资公司的培育扶持力度,完善股本结构,增强其自身融资能力。明晰土地储备中心和城司代表政府的重点融资平台职能,明确国资公司代表政府对开发区和政府控股国有企业进行股权管理。

第二十二条建设财力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监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投资项目和资金进行监管。

第八章附则

年度投融资计划篇2

关键词:政府投融资政策措施启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217-02

近年来,合肥市在加强政府性投融资管理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不断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积极探索优化投融资机制,以合肥市为主体,推动城市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加快城市新区建设,城市的承载能力和新老城区建设得到快速提高,互促共进态势进一步增强。

一、合肥市投融资管理的有关措施

1.创新政府投融资管理模式。实行决策、管理、执行、监督相分离。成立合肥市投融资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作为投融资管理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投融资管理委员会对投融资实行统一管理,负责审定投融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决策投融资工作的重大事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委员会主任和第一副主任,市政府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成立合肥市投融资管理中心,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政府债务统一收归市投融资中心,实行统借统还,归口管理,同时负责编制市本级年度政府投融资计划。强化执行机制,搭建政府投融资平台。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政府投融资平台负责政府性项目的统一融资。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合肥市财政、审计、监察部门作为投融资管理的监督层,负责对投融资行为进行监督,并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实行全面跟踪审计。

2.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2006年5月,合肥市通过资源整合,将原分属不同部门的合肥城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肥市建设投资公司、合肥市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并重组为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具体从事城市建设资金筹集、使用、管理,代表政府运营、管理城市基础设施资产,市财政注入现金5亿元,通过整合,市建投集团注册资本达到96.03亿元。随后,政府又采取不断注入优质资产等方式,提高建投集团融资能力。截至2011年底,集团(合并报表)总资产达478.11亿元,净资产267.16亿元,下辖合肥百货、丰乐种业两个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3.同步推进相关配套改革。成立合肥市招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整合组建市招标投标管理中心,作为市政府统一的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及国有资产交易必须通过市招投标中心办理,所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严格执行“有效最低价”制度。成立合肥市土地储备中心。由政府直接管理土地一级市场,对经营性用地出让一律拍卖,确保土地增值收益集中在政府手中。严格工程建设过程中变更审批,所有工程变更,必须严格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实行项目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对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实行责任追究,实行“黑名单”制度。

4.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六分开”管理体制。对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立项、招标、投资、建设实行“六分开”。市规划局具体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建委负责项目综合设计,发改委审核立项,市招投标中心统一负责项目的招标建设,市建投集团统一核拨资金,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组织施工,审计局负责决算审计。六环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相互监督,大大提升了城市基础实施项目的可控性、科学性和严谨性。

5.建立数字模型预测政府债务风险。合肥市投融资管理中心创新设计一套债务风险控制模型,通过分析未来年度还本付息总额与未来年度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财力总额,计算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进而建立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测算模型。模型按照每年综合财力安排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量,结合当年政府财政收入情况、政府债务年限、具体的债务期限结构、利率水平,对全市的总体债务规模进行测算,以此指导政府年度投融资计划安排,科学预估未来年度政府债务合理规模与控制规模,从而为政府提供动态评估和预测。

6.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机制。建立政府债务动态管理机制和预警机制。市投融资管理中心通过项目管理、报表统计、信息查询、经济指标及风险预警管理等,实现对全市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筹集、结构和安全性进行动态预警和评估,确保政府债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009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合肥市政府债务管理暂行办法》(合政〔2009〕124号),进一步规范政府债务举借、使用、偿还行为,对全市各级融资平台债务举借实行计划管理,要求各级政府和融资平台公司统筹安排投资及融资活动,按照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要求,所有平台、县区的融资和债务管理必须确保在警戒线下运作。加强对贷款的期限管理。在充分做好偿债准备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融资成本,通过优化债务结构以降低债务负担。通过整合提升融资平台综合实力,创新融资模式等方式,实现低成本融资(低于基准利率5%~10%);实现融资结构由短期贷款为主向中长期贷款为主的转变,全面优化了政府债务期限结构,债务还款实现了年度均衡化,避免了流动性风险,科学规避还款高峰,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7.积极创新融资方式。改革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增加建投集团现金流,提升建投集团融资能力。积极争取开行、亚行、世行、外国政府贷款,共争取开行169.67亿元授信额度,亚行1.5亿美元城市环境治理贷款。2008年12月与国家开发银行又签订新一轮300亿元额度金融合作备忘录。加强与商业银行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实现项目融资分别与工商银行、建行、光大银行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保障大建设资金需求。建立偿债基金,解决县区贷款担保问题。2008年4月,市投融资管理中心与徽商银行签订了偿债基金协议,采取由投融资中心在徽商银行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偿债基金的方式,由徽商银行给市县区基础设施建设28亿元授信额度。实行资产证券化,发行企业债券及集合信托产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分别于2006年、2008年和2009年成功发行第一期10年期10亿元企业债券、第二期17亿元企业债券和第三期20亿元企业债券。2009年先后发行四批共2.5亿元“滨湖·春晓”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计划,惠及99户中小企业。

二、创新投融资方式取得的成效

合肥市实行投融资改革以来,针对城市建设管理集立项、建设、融资、拨付、决算一体,融资平台规模小、方式单一、主体分散,投融资规模难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弊端进行了系统改革,构建了全新的投融资管理体制,为加快城市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建立了决策、管理、执行、监督相分离的投融资管理体系,确立了项目规划、立项、招标、融资、建设、审计相分离、相制约的城市建设管理体系。打破了建设资金瓶颈,确保了建设资金需要。合肥市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构建了城市发展的框架,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增强了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合肥市“十一五”期间共筹资581.62亿元,其中财政性资金225.92亿元,金融市场融资355.7亿元,建设支出412.32亿元,有力保障了城市建设。债务管理透明,还款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合肥市建立项目中长期融资制度,改变了过去以流动资金融资为主,财政当期还款压力过大的局面,同时通过建立科学测算模型,合理测算债务合理规模与可控规模,实现了债务还款年度的均衡化、科学化。有效降低融资成本,节约了建设资金。合肥市通过创新融资方式、优化融资结构,在国家基准利率基础上实现项目融资利率下浮(总体下浮5%~10%),有效减低了资金成本。2007—2010年,合肥市招投标中心共完成2610个项目招标工作,项目预算价480.09亿元,中标金额328.95亿元,节约资金151.14亿元,极大地节约了建设资金。

三、加强河南省政府投融资管理的具体建议

1.加强投融资制度建设。借鉴合肥市政府性投融资有效管理模式和办法,河南省应及早着手加强投融资管理的有关制度建设,规范投融资工作,确保资金合理规范使用,防范、控制风险。有关制度包括项目单位的机构设置、议事规则、运行章程和项目资金筹措、使用、监督、评估等方面。同时,要统筹兼顾,着眼长远,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2.科学构建政府投融资管理体系。为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杠杆作用,防范财政风险,笔者建议:一是建立决策机制。成立河南省投融资管理委员会,作为投融资管理的决策层对河南省投融资工作统一进行管理,同时负责审定投融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及决策投融资工作重大事项。投融资管委会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和第一副主任,以充分发挥政府在整个投融资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二是健全管理体制。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管理的政府债务统一收归河南省直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国资中心”)。国资中心对河南省省直单位政府性债务实行“借、用、还”一体化管理,并试行项目融资计划管理。即每年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单位提交的融资计划进行审核并上报省投融资管委会备案,国资中心根据投融资管委会的融资计划批复作为融资依据。把“政府主导、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理念始终贯穿城建投融资管理各个环节。三是完善监督机制。河南省财政、审计、监察部门作为投融资管理的监督层,负责对投融资行为进行监督,并对政府投融资筹措、使用、管理全面跟踪审计。四是实行投融资资金“双控”管理。借鉴合肥市管理经验,对政府投融资资金实行省财政和项目单位“双控”管理模式。即项目单位会商省财政厅国库支付局在银行开设“双控”账户,账户及付款审核的主体为项目单位。项目单位支付款项时,经内部审批程序后送达国库支付局进行复核,省财政认定付款事项合法合规、资料齐全后加盖印鉴,由项目单位通过银行对“双控”资金进行直接支付。

3.做大做实投融资平台。一是将河南省五大投融资企业(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水利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河南省中小企业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统一整合到河南省豫资城乡投资发展公司(以下简称“豫资公司”)之下,提升投融资能力和偿债水平。二是通过不断充实豫资公司资本金、注入优质资产、土地等方式提高豫资公司风险防范和盈利能力,努力拓展融资新途径、新方法。借鉴合肥市建投集团入股上市公司模式,采取豫资公司控股或入股上市公司等形式以壮大豫资公司实力、提高融资能力。三是改革投融资公司内部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实现企业盈利和债务偿还的统一。

4.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管理。借鉴合肥市做法,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结构和风险状况加大动态管理力度,尤其是加强对债务到期偿还的管理。一是建立政府债务动态管理和预警机制。国资中心要建立并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以便实时动态掌握资金变动情况。通过对资金筹集、使用及政府性债务的全面统计分析,实现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和安全性进行动态预警和评估,确保政府债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二是努力拓展政府债务归还渠道,规避违约风险。对财政部门直接偿还的政府性债务以及历年工程欠款,在财政预算以及超收中安排资金归还的基础上,再从土地储备中心储备的土地收益和国有资产收益中安排偿还资金,规避违约风险。三是加强对贷款的期限管理。在充分做好偿债准备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债务结构以降低债务负担。借鉴合肥市有关经验,建议通过不断整合提升豫资公司综合实力、创新融资模式等手段,实现低成本融资(低于基准利率5%~10%)和融资结构由短期贷款为主向中长期贷款为主的转变,全面优化政府债务期限结构,科学规避还款高峰,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5.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建议河南省大力培育豫资公司,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一是改革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增加豫资公司现金流,提升融资能力。二是继续积极争取农开行、开行、亚行、世行及外国政府贷款。三是加强豫资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拓宽融资渠道,与各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保障资金需求。四是建立偿债基金,解决贷款担保问题。国资中心要努力与各商业银行签订偿债基金协议,采取国资中心在银行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偿债基金方式,由各银行给豫资公司筹措资金增加授信额度。五是鼓励豫资公司采取吸引信托基金、企业股权融资、发行企业债券、投资补助、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募集建设资金。六是鼓励豫资公司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强与商业银行合作,拓宽融资渠道,盘活资源,探索建立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商业性基础设施开发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增加直接融资比重和规模。

6.科学设计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模型。借鉴合肥市风险控制测算模型成熟经验,建议由河南省国资中心负责设计债务风险控制模型,模型按照河南省每年综合财力安排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量,结合当年政府财政收入情况、政府债务年限、具体的债务期限结构、利率水平,对全省的总体债务规模进行测算,以此指导政府年度投融资计划安排,科学预估未来年度政府债务合理规模与控制规模,从而为政府提供动态评估和预测。

7.强化政府投融资金绩效管理。省财政、审计、监察部门根据有关制度成立绩效管理处室和跟踪审计处室,对项目单位进行绩效管理和全程审计。项目实施单位按照工程季度每3个月进行项目绩效自评并报省投融资管理委员会,省投融资管委会进行审核并对项目单位融资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报告省委、省政府,同时将绩效评价作为项目单位及相关人员奖罚参考依据。对在绩效评价过程中成绩比较高的项目,将其做法和经验在其他项目管理中进行推广,对绩效评价成绩低、存在不规范行为的项目通报批评,并进一步追究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锐(导师:陆道平.)多元化筹措城市建设资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9

年度投融资计划篇3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税务筹划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06年2月15日的企业会计准则有关投资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的准则。新准则有关投资的部分与原投资准则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必将对企业的税务筹划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按投资的类别(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债权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对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比较,来分析新会计准则对税务筹划的空间产生的影响。

一、概述

新准则将投资按照目的不同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新准则将长期债权投资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本文就从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这三个大类来分析新旧准则的差异进而讨论税务筹划受到的影响。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新会计准则对税务筹划的影响

1.新会计准则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中引入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必然影响到损益,也必然进一步影响到税收操作及税收筹划。这是因为虽然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的确定分为存在活跃市场与不存在活跃市场两种情况,尤其对不存在活跃市场时现值技术的运用做出详细规定,并要求尽可能采用来自市场的输入信息,以减少利润操纵,体现了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谨慎运用,但是但这一条件仅仅有赖于会计人员对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的职业判断。而且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也没有相应的治理机制来弥补公允价值所带来的缺陷,公允价值成为很多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粉饰财务状况的工具。

2.在后续计量中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虽然交易性金融资产得到更为公允的反映,但会导致企业盈利的波动,给税收带来影响,并将其中差异计入当期损益的作法可能会大幅度提高企业利润水平而影响税收。

三、长期债权投资的新准则对税务筹划的影响

新准则将长期债权投资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长期债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引入公允价值

这样也会产生一定的不稳定性,在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已谈到,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2.在后续计量中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溢折价的摊销只允许采用实际利率法

只采用实际利率法而不是在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中选择,这样可以避免企业为了税务筹划而选择其中的方法,而不是为了更好的计量折价的摊销。这样就限制了税务筹划的范围。

3.新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引入新标准

新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值或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的比较为标准的,这样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对减值准备对计提额的影响。对于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都相应的提出详细的要求与标准,以防止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限制了税务筹划的范围。

4.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之间的划转差异

新会计准则在特定的情况下允许产生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之间的划转差异,这可能为税务筹划开辟了新的空间。

四、长期股权投资新会计准则对税务筹划的影响

1.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纳税筹划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成本法的核算范围,将原来应是权益法核算的“属于具有控制”的范围纳入成本法核算范围,应该说这一变革对企业节税是有利的。这种核算方法具体有两个有利的方面。一是在收益的确认时间上税法与会计核算基本是一致的,按其实际获得的收益依法纳税,从客观上很公平容易接受,而且不需做复杂的纳税调整。二是若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只有在宣告分派,投资企业才能确认收益将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投资企业所得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按差额补税)如果被投资企业帐面上保留一部分投资企业暂时未宣告分配的利润,投资企业可以把这一部分已实现收益但未分回的部分作为将来追加投资或挪作它用继续保留在被投资企业的帐面上,以此规避或延缓这部分投资收益应缴纳的所得税。因此选择成本法核算无论是规避还是延缓纳税对企业还是较为有利。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的纳税筹划

按新会计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同其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没什么区别,筹划的空间也不大,可考虑一下税法的规定。按税法规定此业务应视同销售和购买投资两项业务进行处理。所以业务既涉及到增值税和营业税,还涉及到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要缴纳所得税。如何节税并延迟纳税?纳税人应注意下列税法规定,可能会寻找到税收筹划的空间。

1.增值税:纳税人以使用过的机器设备等动产对外投资时如果交易价格低于或等于原值,可免征增值税,如果交易价格高于原值则按4%征收率减半征收。

2.营业税:以无形资产(特殊征收除外)或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不征收营业税。

3.所得税:资产转让所得如数额较大,在一个纳税年度确认实现缴纳企业所得税确有困难的,报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作为递延所得,在不超过五个纳税年度内平均摊转到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中。实际上税法中五年内摊销在数额上有限制的。税法规定: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债务重组所得,捐赠收入占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的,才可能在不超过五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所以纳税人只要恰当地,合理地确定交易价格和纳税所得比例才能达到节税和递延纳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群: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J].辽宁经济,2006,(01)

[2]陶中华张溧翔:不同会计制度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J].财会月刊,2006,(25)

年度投融资计划篇4

新时代信托·“恒新3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产品介绍

此款信托投资于一定数量的金融股权收益权,或投资于以金融股权收益权为投资标的的信托受益权,或发放信托贷款,到期由交易对手无条件溢价回购上述权益或偿还信托贷款。此款信托计划预计存续五年,预期年化收益率9%,投资起点300万元,发行规模不设上限,募集时暂定为人民币20亿元。收益分配方式为自加入信托计划日起满1年。在风险控制方面,新时代信托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金融股权质押或信托受益权转让或优质企业提供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点评:此款信托收益率为近期中等水平。产品优势在于:1,收益可观,流动性好。受益人预计年净收益以所签署的新时代信托·恒新3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年化预期收益率及信托净收益支付公示”为准。新时代信托根据当期市场,合理制定开放期受益人预计年净收益率。2,主动管理。新时代信托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培养了一支优秀的金融股权投资管理团队,建立了成熟的金融股权投资风控体系,积累了大量的优质金融股权项目。3,风险控制出色。为了降低投资风险,确保此款信托计划的稳健运行,信托资金禁止投向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项目。此外新华信托延续了优质的风险控制传统,自2004年新时代信托开展信托业务以来,管理的信托计划全部到期清算,未发生信托计划的兑付风险事项;当前存续的信托计划未发生能够引起兑付风险的风险因素。

中铁信托·千里走单骑酒店装修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

产品介绍:此款信托投资期限为24个月,预期最高收益率为9.3%,投资起点为100万元,自然人投资者人数不超过50人;单笔委托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自然人投资者和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不受限制。其中100(含)-299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6%,300万(含)以上预期年化收益率为9.3%。发售期:2013年8月29日至2013年9月29日,售完即止。

点评:信托资金以贷款的方式发放给腾冲腾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用于其位于腾冲县的腾冲千里走单骑温泉酒店及商业街的装修,信托到期由腾冲腾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还本付息以实现信托资金的退出。千里走单骑温泉酒店坐落于腾冲县市中心,是一家高规格的五星级中式园林酒店。其中一期为酒店及自助公寓建筑,已建成并已投入使用。二期酒店及商业街建筑面积38858.05平方米,集娱乐、酒吧、旅游购物、特色小吃及精品商店于一体,建成以后将成为腾冲城娱乐购物的一大新兴亮点。目前二期主体工程已大部分完成封顶。在风险控制方面,此款信托拥有三重担保。中铁信托每季度在公司网站和营业场所本项目管理报告,向投资人报告本项目管理运行情况,保证投资者能及时了解资金使用和管理全过程,放心投资。

汉易优信二期单一资金信托计划

产品介绍:此款信托计划向项目公司四川省阳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阳鸿客车)、四川中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中星电子)发放信托贷款,基金规模为5000万,其中管理人出资10%。最低出资金额为20万元起,以10万元为基数递增。20-90万元半年预期收益率为9%,一年为10%;100-190万元半年预期收益率10%,一年为11%;200万元以上半年预期收益率10.5%,一年为11.5%。

点评:在收益分配顺序上,投资人(Lp)出资优先分配,基金管理人(Gp)出资劣后分配;基金才去现金分配方式;收益分配时间为到期还本付息(Gp按预期收益率溢价受让Lp份额,确保其权益实现);基金期限1年,每半年分配一次收益。产品优势为:1,公信力强。单一资金信托计划由双方在信托合同中约定具体投资方向,全部资金在专用资金账户中运营运作,通过信托公司平台定向投资于项目方,并在中国银监会备案,具有极强的公信力;2,安全性高。多重担保与增信措施,基金管理人及资产受托管理人采取严格有效的风控措施;3,收益率高。本产品预期收益率处于市场同类产品上游水平;4,流动性强。本产品期限灵活,每半年分配一次。

p2p产品

邦融理财·融益贷

产品详情:“融益贷”是邦融理财开创的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民间融资第三方理财产品。“融益贷”提供最优的理财服务以及合规合法的投资理财,并让投资者获得满意的回报。

点评:融益贷也是一种不动产抵押借贷风险管理模式,邦融理财为融资方嫁接投资人,全程协助办理各项借贷手续,在短时间内解决融资人的资金需求。产品特点为易融资、易贷款。“融益贷”集小流于大成,广泛汇集市场上的闲置资金,闲置资金100元也可以理财投标,抵押放款简易,风险可控,成功实现p2p,成为市场上不可多得的融资以及投资利器。

银行产品

南充市商业银行·熊猫理财“节节升”系列

产品介绍:熊猫理财“节节升”系列12079903号理财产品计划成立日为2012年9月18日,适合于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及进取型机构客户及个人客户,产品期限为10年。1天≤投资期

点评:产品特点为非保本浮动收益、收益率稳定、购买方便,收益率完全能满足闲置资金的投资者,品种丰富,为闲置时间不确定的投资者提供了高流动性、较高收益的理财方式。

中宏“金裕年年”两全保险(分红型)

产品介绍

此款保险产品为生死两全保险,投保年龄范围为7天-55周岁,保障期限至100周岁。公司每年将根据分红业务经营状况派发红利。

点评:中宏“金裕年年”两全保险分为a、B两款,其中中宏“金裕年年”a款保险产品集快速给付、退休贺寿、终身年金、流动性强和简易核保于一体,旨在为成功人士提供财富保障、财富积累和财富传承。客户可以从第五个保单周年开始至59周岁每年领取保额5%的保单现金利益,获取灵活现金流贴补日常生活重大支出;中宏将于客户60周岁送上100%保额的退休贺寿金;客户更可以在61周岁至100周岁止(期满)期间,每年获得15%保险金额的津贴,充分保证退休生活品质。新产品还新增了多种短期保险费缴付选择,同时免除保单体检以简化投保程序,中宏还将根据经营情况进行保单分红,便于成功人士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完成其人生的合理财务保障规划,财富尊享一生。

中宏“金裕年年”B款新产品,为处于家庭责任重心期的人群度身打造,集快速给付、退休贺寿、期满贺岁、流动性强和高额保障于一体。旨在为面临赡养父母、养育子女以及筹划自身未来养老等各种压力的中产家庭人士,提供一款兼顾周全保障、灵活现金流和补充养老的上佳保险理财产品。

平安优质成长中小盘股票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产品介绍

年度投融资计划篇5

关键词:保险资金公路基础设施投资方式障碍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069-03

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及融资现状

1.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截至2014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44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2万公里,里程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根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末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将基本建成,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65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0万公里。预计,“十二五”期间交通基本建设投资需求规模约6.02万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建设资金需求3.07亿元,占比高达51.0%。据预测,未来十年我国公路建设及养护资金缺口年均约2400亿元,对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各类社会资金需求巨大。

2.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现状。近年来,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中央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全方位、多元化筹融资格局,但融资渠道主要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从表1可以看出,“十一五”以来我国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内贷款和地方自筹,其中地方自筹中也包含有部分银行贷款,从而使得银行贷款占比超过50%。这种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等债务性资金的融资模式,不仅导致公路建设债务规模快速增长、债务风险快速积累,还增加了融资成本。此外,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建设成本不断攀升、公路集中养护高峰期即将到来等因素影响,公路交通行业筹融资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二、保险资金投资公路基础设施的可行性

(一)保险资金投资公路基础设施的制度保障

2005年12月,国务院批准同意保险资金可以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2006年3月,保监会《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交通、通讯等五类部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随后,《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管理指引(试行)》(2007)、《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产品设立指引》(2009)等政策陆续出台,推动了债权投资计划的顺利实施。2012年10月,《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出台(2007和2009年出台的两个《指引》被废止),从各方面放松了债权投资计划的设立条件,再次为企业运用保险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创造有利机会,也体现出国家鼓励保险资金投资交通基础设施的力度在不断加大。

(二)公路基础设施符合保险资金投资需求

1.公路基础设施能够满足保险资金的安全性需要。保险资金是依据大数法则筹集得来的,资金偿付具有硬约束,因此安全性是保险资金运用的首要原则,由此决定保险资金更倾向于投资风险较小、现金流较为稳定的项目。公路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其建设及养护活动通常有政府的参与和支持,投资风险较小,符合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宗旨。

2.公路基础设施能够达到保险资金收益性的目的。目前,保险资金主要投资于银行贷款和债券,投资收益率较低且受金融市场波动影响较大。近7年来,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平均不足4.4%,且多数年份低于银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相比约5.5%的寿险产品精算假设,收益率缺口较大。在此情况下,投资收益对支撑保险业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债权投资计划收益率远高于国债和企业债,高速公路的投资回报率通常为8%~10%,远高于银行协议存款和债券的收益率。因此,从优化资产配置方面看,投资公路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保险资金的收益水平。

(三)保险资金契合公路基础设施投资特点

1.保险资金规模庞大,投资潜能巨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保险资产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14年底,我国保险业总资产10.16万亿元,是2006年的5.2倍,年均增幅达22.8%;资金运用总额达到9.33万亿元,是2006年的5.2倍,年均增幅达23.0%。

2.保险资金负债期限符合公路基础设施投资期限特点。长期以来,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贷款期限一般在15年以下,与回报周期在20年以上的公路基础设施项目不相匹配,致使公路行业面临现金流不足以偿付利息和本金的困境。而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具有期限长、稳定性和资金规模大等特点,更加符合长期投资需求。公路基础设施特别是高速公路的黄金投资期一般在路产年龄的第5~15年,在此期间盈利稳定且增速较快。因此,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投资公路基础设施,不仅能够缓解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筹资与还贷压力,也可以改变保险资金资产负债错配状况。

三、保险资金投资公路基础设施的方式

1.股票和债券投资。根据政策规定,保险资金可以投资股票和债券。截至2014年底,我国股票市场上高速公路公司19家,2013和201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0和0.33,处于中等水平。债券市场截止2013年5月,交通行业发行尚未到期债券共计592只,累计融资7112亿元(剔除铁路行业部分),发行主体184家。其中公路行业发行债券144只,发行主体46家,占比分别为24.3%和25.0%。目前,在保险资金的股票资产组合中,对交通行业的投资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2.股权投资。2010年《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暂行办法》规定,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或间接投资企业股权。2006年,总规模600亿元的山西-平安交通能源基金的设立开创了我国保险资金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先河。该基金投资运作的首个项目山西交通开发投资总公司向平安保险转让太原至焦作(省界)高速公路41%的股权。通过此次转让,山西交通开发投资总公司相当于在未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建设完成339公路高速公路,并取得了59%的股权。

3.债权投资。2006年《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规定,保险资金可以进行债权投资计划。2012年《基础设施债券计划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投资于基础设施的债权投资计划的金额不高于总资产的10%。截至2012年底,保险资金投资交通行业基础设施债权计划共计19项,备案投资额度达544亿元,占保险行业资金运用总额的0.8%。

4.委托信托机构投资。在信托模式下,保险公司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委托人”,与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机构签署投资计划,委托其将保险资金投向指定的交通项目,投资方式包括债权投资、股权投资以及债权转股权投资等形式。2006年7月,平安信托与山西交通开发投资总公司签署意向性《股权投资协议》,以受托管理的保险资金收购后者旗下太长、长晋、晋焦3家高速公路公司的部分股权。2007年7月股权交割仪式完成,平安信托分别收购上述3家高速公路公司30%、60%、60%的股份,交易总额达23亿元。该项目被誉为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第一单。

四、保险资金投资公路基础设施的障碍

1.投资比例受限。从表4可以看出,保险资金虽规模庞大,但更青睐于安全性较高的银行存款和债券,两者合计占比达70%~80%(2104年除外)。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等债权投资计划的账面余额不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0%。由此推断,在剔除能源、市政、公租房等基础设施项目后,能够投向交通基础设施的保险资金量将很小,实际比例一般不超过2%,按此计算,2015年保险资金可投资于交通基础设施的额度最多为2000亿元。

2.投资标的障碍。交通行业的股权和债券投资计划,都要依托于一定的交通资产项目,比如高速公路项目。一方面,相对标准化的金融产品,此类项目标的资产复杂、质量差异大。如:经济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现金流通常较为充足,保险资金对此较为青睐,银行和各金融机构也竞相争夺,但今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将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通行率低,收益率普遍低于行业水平,很难吸引保险资金投资。另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技术复杂,保险行业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对交通项目投资标的的鉴别能力不足,并且交通项目受政策和规划影响较大也造成了现金流来源稳定性不足。

3.增信要求较高。近年来基础设施债权计划成为保险投资的新渠道,但从已备案的交通基础设施债权项目看,保险资金的投资规模并不大,除人保天津滨海新区交通项目外,全部在30亿元以下。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对保险资金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方资本金比例、在建项目自筹资金比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要求专业管理机构在设立债权投资计划时,应当确定有效的信用增级。较高的增信要求的结果必然是符合增信要求的企业因自身资产质量较好,通常可以通过银行信贷或发放企业债券方式解决融资困难,而达不到增信要求的企业则恰恰是迫切需要保险资金投入以解决融资困难的企业。

五、相关建议

1.加强与保险资金监管部门沟通协调。交通主管部门应积极与保监会进行沟通协调,争取就以下方面达成共识:一是进一步放松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大资金投放总量。二是适度放宽增信要求门槛、调整事前备案为事后备案等,让更多的交通投资主体能够获得保险资金的支持,解决发展资金不足问题。三是保险公司应根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特点,积极加强资产配置的研究,引进配备具有交通专业背景的人才,逐步建立形成更加科学的交通基础设施产品配置策略。

2.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交通资产质量。保险资金投资的核心是标的资产的质量,为此,交通部门应不断加大交通融资平台的整合力度,采取各种方式充实优质资产和现金流,以吸引更多保险资金投入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多渠道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困难问题。

3.建立充分高效的交通资产信息共享平台。目前保险资金的债权和股权投资计划多是从省、地市层面与金融机构的联系,这种单线程的联系,效率较低,成功率不高。如果能够在中央层面建立更高层次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必将会更好地吸引保险资金,实现保险业和交通行业更有效地对接。

4.加强监管确保保险资金安全和投资有效。对于保险资金投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保监会应当与国家发改委、证监会、审计部门等多部门联手,对投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同时,保险业也应当严格管理和控制整个投资过程存在的风险,有效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收回和投资收益的获得。

参考文献:

[1]王博,徐海成.保险资本投资高速公路建设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3)

[2]陈文辉.在2013年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通报暨培训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eb/site0/tab5212

[3]雷蕾.平安信托23亿元股权投资山西高速[n].上海证券报,2007.07.21

[4]陈文辉.保险资金运用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金融,2013

[5]郭金龙,胡宏兵.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问题、原因及政策建议[n].中国保险报,2009.8.24

[6]唐金成,闭潇丽.投资新政视角下的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研究[J].浙江金融,2013(8)

[7]郭琳琳.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历史追踪及现状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2(11)

年度投融资计划篇6

关键词:政府债务管理;金融风险

一、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的途径

(一)科学推进投融资管理

一是投入由“松”变“紧”。根据国务院相关规定要求,各地均收紧了政府性债务管理,由过去的“宽进松出”变为“严管紧出”,特别是在谋划项目过程中更加注重与偿债能力的匹配,通过压缩新增项目确保在建项目的续建和收尾。宝安区秉承“多大财力、办多大事”理念,按照“循序渐进、逐步安排、略有增长”的原则安排政府实事项目,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安排5亿元、7.5亿元、10亿元。昆山市和张家港市2015年政府实事新增项目基本停止,重点保证在建续建项目,财政仅安排几亿资金予以保障,其他资金通过市场化融资解决。

二是管理由“粗”到“细”。各地坚持将项目作为投融资的有力抓手,通过项目谈合作、谈融资,对项目实行分类管理,有效推动了投融资的可持续发展。余杭区对所有项目进行梳理,按照纯公益性项目、经营性项目、营利性项目三类进行分类,其中明确纯公益性项目由财政资金负责安排,经营性项目采用市场化融资解决,对于各平台自行开展的营利性项目政府财政不予负担。昆山市按照政府性和经营性项目进行分类,其中政府性投资项目明确由平台负责的,由财政进行审核并纳入政府债务核定补贴,对于各平台的经营性项目财政概不负责。

三是平台由“弱”做“强”。各地充分发挥平台多样、融资多元的优势,有力助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改变融资平台小、散、乱的局面,余杭区对全区15个平台按照交通类、旅游类、公共服务类等进行分类管理,对具有相似职能的融资平台进行整合归并,同时明确新平台的功能定位,推动平台向做大做强转型。

(二)突出关键节点控制

一是定计划。龙岗区要求各单位每年第四季度报送项目计划,由发改局制定年度统贷计划,经区人大同意后再向相关银行协调贷款事宜,贷款资金全额进入财政基建专户统一管理,并根据项目工程进度进行资金拨付。余杭区要求各融资平台每年10月份报送来年预算计划,由财政局根据土地出让收入计划、做地(土地储备)支出计划、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编制当年负债计划,经区委、区政府同意后下达各单位负债控制目标并严格执行。二是控成本。余杭区通过建立财政性存款与信贷投放挂钩制度,每季度对金融机构支持政府融资情况进行考核,对政府融资成本进行管理,明确表内融资利率控制在基本利率上浮10%以内,表外融资利率基本控制在8%以内。昆山市规定各融资平台融资利率一般控制在基准利率上浮20%以下,超过基准利率上浮20%的需市债务办进行审批,超过基准利率上浮30%的需市债务领导小组审批。三是严考评。龙岗区对政府性投资项目建立事前评审和事后审计监督制度,事前评审由发改局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中介机构对项目投融资方案进行论证,每个项目均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聘请中介机构进行评审、参与谈判,事后审计由政府项目投资审计中心负责。余杭区将各平台、镇办的负债控制纳入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对举债审批、目标控制、规范管理等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重要参考依据。

(三)超前化解到期债务

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后,各地迅速反应、灵活应对,通过采取技术手段提前对政府性债务进行了化解。余杭区将拟实施项目立项前移,提前到9月1日之前,将拟实施项目变为在建项目,有效规避了相关政策,同时通过强化支出约束、出让土地、处理平台资产、以新贷置换旧贷等多种方式对政府债务进行了控制和化解。昆山市利用以新换旧的形式将短期贷款置换为中长期贷款,同时将有一定收益的项目进行包装转化为ppp项目,通过新项目对原有项目进行替换,实现了债务的有效转化。

(四)创新拓展融资渠道

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各地结合实际、大胆创新、积极尝试,趟出了一些好路子。一是实行打包开发建设。单一的公益性项目对社会资本难以产生吸引力,但通过捆绑打包、片区开发等形式,辅以一定行政手段,比如将公园和商品房打包,通过适当调整规划容积率,便可广泛调动社会资本参与。龙岗区在大运会场馆和文体中心建设运营中广泛采取了此种方式,比如赋予合作方大运会场馆30年经营权,允许其保留周边的部分临时建筑,同时前5年设定为保护期由财政每年给予5000万元资金保障,规定每周二、五必须对社会开放。此外,将具有公益性的文体中心综合项目,通过调整项目容积率、赋予社会资本30年经营权限、配套部分经营用房等形式,实现了公益事业和社会资本的有效结合,带动了公益项目和基础设施较快发展。二是成立平台产业基金。余杭区对项目进行包装后,通过政府投资平台出资51%,银行委托基金公司出资49%,共同成立合伙基金定向投资政府性项目,基金存续期限一般在5年以上,同时与银行签订定额回购协议,保证银行资金每年固定利息收益,利率一般控制在7.5%左右,而对资金流向不设立约束条件。

目前,该区已与南京银行合作,5亿元的平台产业基金已正式设立。三是借道市场渠道融资。张家港市采取平台公司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的形式补充流动资金,但平台公司必须是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会员,并且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要求。比如,2014年张家港保税港区管委会下属金港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14年度中期票据(mtn),发行总额为5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7.1%,取得了较好的融资效果。四是用活政策性贷款。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政策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提出明确要求,江苏省已在全省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投融资工作,获得国开行长达25年的近800亿元低息贷款承诺。张家港市抢抓这一有利契机,对区域内旧村改造、房改项目进行打包捆绑,并以棚户区改造名义向国开行贷款48亿元、贷款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8%。

(五)设立产业引导基金

根据中央竞争性领域去专项资金化的相关要求,各地纷纷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有效放大了杠杆效应,促进了相关产业加快发展。龙岗区成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联席会议,由分管副区长担任主任,发改、财政、金融办、产业投资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产服集团)等各部门分管领导任成员,产服集团作为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成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公司代表政府作为参股子基金出资人,设立银行专用账户专款专用,引导基金主要采取参股投资运作方式运作,目前产服集团已受托出资3亿元,发起设立子基金6支,撬动社会资本27亿元。余杭区成立了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委员会,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常务副区长任第一副主任,分管副区长任副主任,成员由财政、发改、经信、科技、审计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管委会办公室设在财政局,财政局局长任主任,办公室成员由管委会各成员单位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根据产业类别分别设立不同形式的子基金,并委托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受托机构负责运作管理,主要采取债权投资、股权投资两种方式进行扶持,同时实行“投贷联动”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切实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助推了实体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二、有关意见建议

(一)健全投融资管理体制

当前,胶州市仍然处于快速发展、转型攻坚的关键期,必须强化投融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同时面对上级日趋严格的债务管理要求,迫切需要将投融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深入研究、群策群力,形成做好投融资管理工作强大合力。建议成立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发改、财政、金融等部门、各平台公司和第三方中介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投融资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改局,同时在发改局下设胶州市ppp事务中心,负责汇总整理政府投资项目,建立维护胶州市投融资项目库,提出年度融资计划,并会同金融等相关部门组建专业团队开展招商融资工作;财政局负责对各平台公司融资规模、计划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资金运用情况统一考核;各平台公司根据需要负责具体项目的融资办理;第三方中介机构负责为项目投融资提供策划、包装、核算、谈判等服务。

(二)规范政府投融资流程

第一步,项目筛选。每年6月,各单位、平台公司根据需要向发改局提出拟实施的项目充实项目库,发改局负责组织财政、金融等部门对拟投资的项目进行甄别,根据轻重缓急和财政状况等条件初步筛选出需实施的项目,并结合项目特点逐一制定投融资方案。第二步,项目初选。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专家进行评审,修改完善后上报市投融资领导小组研究,经初步同意后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长办公会进行研究确定,并报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第三步,项目融资。项目批准后,发改局会同金融办、财政局、平台公司、中介机构等组织召开项目融资推介会,对投融资项目进行公开招商,所融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统一管理。第四步,项目建设。财政局按照全市安排计划,根据项目投资建设进度按季度划拨资金,项目完成后由审计局对项目进行审计验收。第五步,债务偿还。每年下半年,财政局会同发改局、金融办、各平台公司梳理下年度到期债务并制定还款方案,需财政资金偿还的由财政局按照预算及时拨付,逐步建立起“借用还”相统一的规范操作流程。

(三)探索多元融资渠道

坚持将项目作为有力抓手,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推动政府投融资持续发展。一是用足用活银行贷款。根据现行规定,2015年保障性住房、水利、交通等项目仍可以通过银行融资,尤其是可以利用国务院对于政策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政策,将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城区旧村改造、机场范围内村庄征迁安置统一包装整合,由房管部门逐级上报争取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列为棚改项目,并利用我市与国开行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向国开行申请政策性贷款,利用该贷款利率低、期限长、额度大等特点,可以大幅缓解我市投融资压力。二是探索设立平台产业基金。建议参照余杭模式,积极探索与日照银行、南京银行等成立合伙基金。根据项目融资需要确定基金规模,由我市平台公司出资51%、银行委托基金公司出资49%成立合伙产业基金并签订协议,项目期限5-10年,银行每年按照固定利率获得收益,到期由平台公司按照出资额1:1进行回购,合伙基金资金投向由我市自主决定。对于平台公司的到期债务,也可以通过此方式将短期债务置换为长期债务。三是大力推行ppp融资模式。建议参照龙岗区模式,对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市民广场人防工程等进行包装,在保障项目公益属性的基础上,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财政补贴等方式予以盘活。对“1+10+9+X”污水处理体系、城乡环卫一体化等基础设施项目,也可以通过特许经营、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予以推进。对东部中央商务区、临空经济区等面积较大的连片区域,可以对整片区域进行包装,实行打包招商开发,对区域内的道路、绿化、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由投资者承担,通过调整规划、容积率、出让金共享、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

(四)妥善化解政府债务

一是加强对政府债务的规范管理,根据预期财政收入情况、土地收入情况等,科学制定中长期债务规划,对举债规模、结构期限等进行总体安排,同时适当收缩政府性投资范围,重点保障在建续建项目,逐步解决民生实事问题。二是参照余杭区、昆山市经验对各类债务进行分类管理,对纯公益性项目由财政资金负责安排,经营性项目采用市场化融资解决,对于各平台自行开展的营利性项目由平台公司采取处置资产等方式予以解决。三是对到期债务通过项目重新包装,综合采用银行贷款、产业基金和ppp方式进行融资,通过以新换旧、将短期债务置换为长期债务等形式,缓解财政资金偿债压力。四是通过债转股或鼓励民营资本入股,采取固定收益的方式加以解决。此外,可以探索借鉴珠海大横琴有限公司、北京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和青岛城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试水海外融资,发行企业债融取低利率、长期限的资金。

(五)组建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公司

年度投融资计划篇7

2013年政策利好继续发力。新年伊始,保监会再推三项新政,分别是《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债权投资计划注册有关事项的通知》。那么,新政的意义何在?又会对未来保险资金的运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债券投资:最务实的新政

作为险资投资新政组合拳的第一拳,《保险资金投资债券暂行办法》被认为是最务实的新政。该办法主要的变化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对债券品种进行了重新分类。增加了混合债券和可转换债券,可投资品种基本覆盖了现有市场公开发行的品种;第二,调整了投资比例。将无担保债券投资余额的上限从原先的不超过该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上调至50%,投资同一期单品种无担保债券的份额,从10%上调至20%,投资同一期单品种有担保债券的份额,从不超过该期单品种发行额的20%上调至40%,对有担保的金融企业债券投资总额则没有限制;第三,适度放宽了发行限制。对保险机构投资无担保非金融企业债券的偿付能力要求从不低于150%降为不低于120%,在原有公开招标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符合规定的簿记建档方式;第四,再次强调加强风险管控。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对无担保企业债投资的放松。

债市一直以来都是保险资金重要的投资阵地,占到保险资金投资的半壁江山以上。特别是近年来,一方面股市持续低迷,而债券市场发展迅速,新品种不断推出;另一方面保费收入增速减缓,对流动性的要求逐步上升,为了确保资产配置期限和绝对收益的要求,保险公司对高收益的中期债券和无担保企业债的投资热情与日俱增。然而,受到监管限制,保险公司可以投资的债券十分有限。这是因为中国大部分的无担保企业债都是以簿记建档方式发行的。据wind资讯和华创证券统计,2008年至2012年5月发行的919笔中期票据仅有11笔采用了招标方式,而保险公司只能投资于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发行的无担保企业债券,这使得673只企业债和公司债由于采用簿记建档发行方式而不能进入保险资产投资池,如果再考虑到发行人净资产的限制,以及对于信用评级要求等其他因素,保险机构实际上能够投资的无担保企业债、公司债不足60只。新政推出可望结束险资投资无担保债有名无实的状况。

总体而言,新办法拓宽债券品种及上调投资比例上限后,将给予保险公司在债券市场更多的操作空间,减少保险投资收益对股市的依赖,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收益的稳定性。这是对保险投资最有实质意义也是短期最容易见到效果的政策。

另类投资:最有冲击力的政策

新政组合拳中最具有冲击力的拳头无疑当属保险资金另类投资的系列政策。虽然在2009年新版《保险法》和2010年《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中,已经放开了险资投资于基础设施、股权、不动产等另类投资项目,但由于管理细则迟迟没有出台,不少投资项目实际上并未启动,如私募股权(pe)投资等。至于金融衍生品投资更是被视为保险投资的。此次《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通知》、《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规定》、《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暂行办法》、《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以及《关于债权投资计划注册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正式文件出台,不仅保证了原先已对保险资金开放的投资领域得以实质性放开,而且打破了金融衍生品的投资,放开了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投资领域。

1.基础设施和不动产投资。基础设施和不动产项目具有投资期限长、资产价值波动性较低、不受资本市场短期波动影响和收益率较稳定的特点,这些特点能够满足保险投资长期性和收益性的要求,加之中国基础设施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政府信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资中的信用风险,故而也能满足保险投资对安全性的要求。上述特点使得基础设施和不动产投资从2006年放开后就一直深受保险资金的青睐。新政中《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管理暂行规定》的核心内容正是放宽不动产的准入条件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发行限制,降低发行门槛。

根据过去的监管规定,保险资金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占险资总资产的上限仅为5%,而上述新政规定允许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和不动产投资计划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该保险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20%。新政还降低了对债权计划担保人自身净资产不低于200亿元的要求,改进了基础设施与不动产金融产品投资比例的计算方法等等。而2013年2月的《关于债权投资计划注册有关事项的通知》,则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门槛调整为注册制,进一步简化了计划发行流程,提高了效率。在不动产投资方面,新政在盈利、偿付能力、净资产三个方面都降低了要求。可以预料,在当前股市低迷的情形下,随着各地投资开发建设规模的扩大,上述新政的出台必将推进保险资金进入不动产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步伐。

事实上,保险资金已在大力加码基础设施及不动产债权计划。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末,保险机构累计发售了83项基础设施投资计划、11项不动产债权计划,备案金额达3025亿元,平均投资年限7年,平均收益率达6.36%。从所选项目的资质看,保险公司首选的主要是财政状况较好的一线城市或者中央部委、央企支持的重大基础设施债权计划,其次是具有稳定收益来源的项目,如电厂、城市轨道,港口、公路等本身就有稳定现金流回报的项目。不过,随着债权计划的放开,以及优质基础资产和项目的逐渐减少,保险资金通过债权计划投资的项目将由以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财政状况较好的一线城市为主,逐渐向二线城市甚至地市级公路交通、城市建设等转移。目前,在不少省份,大量以债权计划形式参与地方性基础设施融资的保险资金,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新兴融资渠道之一,被写入当地金融工作议程。2012年,湖南省首次引进保险资金30亿元用于省内44个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在湖北,新增保险资金签约投资额逾170亿元,主要投入湖北省重点基建项目中。不动产投资领域则主要集中在自用和商业写字楼领域。可以预见,基础设施和不动产投资将会成为保险资产配置的重点方向。

2.股权投资。虽然在2010年保监会颁布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和《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中已经允许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但一方面由于对保险机构资质条件和可投资项目范围的限制较为严格,另一方面尚未出台配套的管理细则,从而使得险资股权投资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进展十分缓慢。2012年新出台的《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通知》,对股权投资给予了更为宽松的环境和更为全面的规定。在保险机构的资质限制方面,去除了上年盈利的要求,将偿付能力充足率底限从150%放松至120%,将净资产从10亿元降低为1亿元;在直接股权投资方面,增加了能源企业、资源企业以及与保险业务相关的现代农业企业、新型商贸流通企业的股权等,拓宽了直接股权投资对象的范围;在间接股权投资方面,明确了保险资金可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包括成长基金、并购基金、新兴战略产业基金和以上股权投资基金为投资标的的母基金,并指明了新兴战略基金包括金融服务企业股权、养老企业股权、医疗企业股权、现代农业企业股权以及投资建设和管理运营公共租赁住房或者廉租住房的企业股权。

显然,新政的出台对于保险机构,特别是众多中小型保险公司的股权投资十分有利。

3.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由于金融衍生品所具有的高杠杆和高风险特点,中国保险公司对于该领域的投资一直受到严格的限制。因此,与其它各项投资新政相比,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作为新开放的两个投资领域,对保险资金运用的意义尤为重要。

多年以来,保险投资“过分依赖a股市场”一直被广为诟病。从2005年保险资金获准入市至今,伴随着股市的大起大落,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始终表现出与a股市场走势非常紧密的相关关系。如在2007年股票市场的大牛市中,保险资金运用总体收益率达到了12.17%,却在2008年的熊市中陡然降至1.98%。随着近两年a股市场持续下跌,保险资金运用的总体收益率也相应连续出现两年下滑,其中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投资的收益率更是分别降至-2.56%与-2.05%的低位。

这种“股市依赖症”与保险资金在股票投资中缺乏对冲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利用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保险资金将可以通过在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这两个市场上的反向操作来对冲股市的波动,锁定投资收益,实现防范和规避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目的。因此,股指期货成为险资最看重的领域之一。《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规定》中,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任一资产组合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所持有的卖出股指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其对冲标的股票及股票型基金资产的账面价值。这意味着,保险机构可以对权益类资产进行100%的风险对冲。对比目前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与公募基金的20%的对冲比例上限,可以看出保监会对于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的“头寸”放得非常开。

目前关于险资融资融券的办法尚未正式颁布,但是根据2012年6月闭门会议的征求意见稿,允许险资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意见稿明确了险资可参与融资融券的具体品种包括:存单质押融资、债券回购、证券转融通、账户间融资这四类;同时规定,保险机构参与融资融券必须满足资产托管、信息系统、杠杆规模等要求。

保险资产管理:最有创新点的突破

以往的监管规定不允许保险资金委托给证券经营机构或其他非保险机构投资,委托投资范围基本限定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内。同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只能替集团公司或同业中小保险公司买股票、买基金,而不能对外发售金融产品,也不能受托管理保险资金以外的机构资金。《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三项新政的出台终于打破了保险资金管理制度的藩篱。

根据新颁布的《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今后保险资金除了可以委托行业内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外,还可以委托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进行投资。该办法充分反映了保监会希望通过引入委托投资竞争机制来提高保险资金的运用效率,同时倒逼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竞争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资产管理能力的良苦用心。

在基金、信托和证券等机构涉足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政策壁垒被清除之后,保监会随即出台了《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除了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外,还可受托管理养老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机构以及合格投资者的资金;也可以作为受托人接受客户委托,以委托人名义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等;在满足相关规定条件并通过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申请后,甚至可以依法开展公募性质的资产管理业务。如此一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同时在资金受托与资产管理两个方面得到了拓宽,实现与银行、证券、信托的对接。

2013年2月出台的《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最大亮点是重启了一度停滞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创新的试点,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一对一”定向产品及“一对多”集合产品。这意味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逐步淡化行业局限,参与到泛资产管理行业之中,与基金、券商、信托等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在同一平台上展开正面的竞争。

年度投融资计划篇8

   在深圳市政府近期推出的“创新型企业成长路线图资助计划”中,如何搭建私募融资的平台成为该计划运作的关键,也是众多创新型中小企业关心的问题。

   昨日,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总裁常某勇在“创新型企业成长路线图资助计划”推介会,介绍了针对中小企业量身订做的“股改托管私募=〉成长上市”的成长路线图和系列业务规则。在该计划中,华南中心参照美国、台湾等国际资本市场惯例,在国内首次推出了面向股份制企业,基于合格投资人注册登记制度下的股权私募融资制度。

   据常某勇介绍,具有一定专业投资经验和个人金融资产达到规定数额的自然人以及专业机构投资者均可在华南中心登记为合资格投资人,并将作为特定的投资群体参与路线图计划中的创新型企业股权私募融资。

   所谓企业股权私募融资,是指股份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方式来完成私募融资,新的《公司法》、《证券法》和以及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为股份公司面向200人以下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融资和私募基金的设立提供了充足的制度空间,而华南中心的合资格投资人注册登记制度和私募规则则为企业股权私募融资提供了操作平台。

   据介绍,以下机构可申请登记为合资格机构投资人:创业投资机构,包括境内外合法的风险投资公司、基金等;法规允许可对外进行股权风险投资的金融机构;合法注册的其他类投资公司;净资产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其他类企业法人。

年度投融资计划篇9

一、今年一季度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受日益加剧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国家为应对危机出手一系列组合拳,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实现产值604亿元,增长16.1%,规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0亿元,增长12.8%;完成技术改造项目投资79.67亿元,增长37.62%,完成工业项目投资76亿元,增长25.71%;工业到位内外资65.93亿元,增长15.88%。

一是经济运行趋于好转。从规模企业户数变化情况来看。今年一季度,xx工业规模企业达到2351家,较2008年末新增255户,就业人数38.2万人,同比新增就业1.46万人,人均月薪1785元,同比增加193元。从停产企业户数来看。自去年9月开始,规模工业月度停产企业户数连续四个月递增,从9月份的46户到10月份的104户和11月的110户;12月达到峰值140户,而今年停产企业户数有所减少,从2月份的123户到3月份的101户,面上中小企业初现复苏迹象。从经济效益指标来看。一季度,全市规模企业实现利税159.27亿元,同比增长18%,比去年末提高9.5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实现利润62亿元,同比增长18.8%,比去年末提高23.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284户,亏损面12.1%,同比提高0.7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5.7亿元,同比增长38.8%,环比下降24个百分点。全市盈利500万元以上企业93户,同比增加19户,比2月份增加49户,亏损500万元以上企业20户,同比增加7户。

从企业资金面上来看。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一季度,企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210亿元,同比增长30.8%,比2月末加快5.8个百分点;应收帐款和产成品资金390亿元,同比增长17.5%,低于流动资产增速13个百分点;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32.25%,比同期下降3.52个百分点,比2月末下降6.5个百分点。企业利息支出情况也证实企业贷款的大幅度增加,一季度,在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的情况下,规模工业企业利息支出同比增长45.3%。

二是工业投资平稳增长。随着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刺激经济、拉动内需4万亿投资的启动和陆续到位,投资政策效应初步显现,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双百”工程项目开工率较高。2009年,全省在我市“双百”工程企业60户,共实施项目75个,目前在建项目70个,项目开工率93.3%,因资金或土地等原因未开工的5个,占项目总数的6.7%。7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19.11亿元,项目自建设开始累计完成投资179.96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09.23亿元,一季度实际完成投资21.16亿元,占年度投资的19.4%。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进展良好。为了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年初全市确定重点工业建设项目3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55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14亿元。目前已有33个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开工率89.19%,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5.67亿元,占总投资的27.62%。从项目投资结构看:工程机械类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121.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8亿元,分别占总数的8.1%、26.75%、15.79%;新材料类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96.8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9.2亿元,分别占总数的16.22%、21.29%、16.84%;汽车制造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48.8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5.77亿元,分别占总数的16.22%、10.74%、13.83%;电子信息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26.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9亿元,分别占总数的10.81%、5.84%、16.67%;电站装备、食品医药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161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2.03亿元,分别占总数的48.65%、35.38%、36.87%。

二、金融危机对xx工业的影响

1、在经济运行上表现为下行压力加大

今年以来,受日益加剧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xx工业在外需继续衰退、内需启而未动的市场环境下,呈现出下行周期延后、下行压力逐季加大的运行态势,xx工业原有上行通道与运行格局被打破。

一是规模工业增速明显回落。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6.1%,较上年末回落17.2个百分点,增速从2008年三季度增长34.7%到四季度增长28.9%,再到今年一季度的16.1%,增速大幅回落;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8%,较2008年末回落10.2个百分点;出货值同比下降28.1%,较上年末回落60.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增长12.1%,较上年末回落28.4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弱化。今年一季度,六大产业集群产值仅增长9.3%,较全市平均速度低6.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速度的:生物医药增长38%,工程机械增长21%,但增速同比大幅下降;低于全市平均速度的:汽车及零部件增长14%,新材料增长3%;出现负增长的:电子信息下降70%,家电产业下降17%。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对我市六大产业特别是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家电增长的冲击较大,xx工业仅依靠烟草食品等轻工业的相对平稳及重工业的惯性上扬维持总体的平稳增长。

三是竞争格局即将打破。由于工业结构的自身原因,中央扩内需、保增长措施对xx工业的直接拉动作用有限,而通过产业链传导过来的间接受益机会目前尚不明显,而合肥的家电、汽车产业直接受益于“家电、汽车下乡”政策,规模工业速度领先我市的优势由去年四季度的6个百分点扩大到今年一季度的13.2个百分点,山东、××等地区受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的积极影响,纷纷工业经济止跌、回稳、趋暖等信息。由此可见,xx工业在中心城市的竞争格局即将打破。

2、在项目建设上表现为工程进展缓慢

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资金不足,加上土地等其他因素,部分签约项目迟迟未能开工;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足,订单减少,产品价格回落,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出口受阻,项目建设或进度放缓,或计划延期,或一度停滞。一季度,全市计划投资过亿元的工业项目104个,中航起落架、晟通科技、三一集团、五强集团、兆山水泥、长丰汽车、杨子冶金、xx烟厂、金龙铜业、陕汽重卡、恒德置业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其中中航起落架、晟通科技、三一集团计划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计划总投资479亿元,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24亿元,当年仅完成投资31.9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6个,计划投资21.7元,仅完成投资2.54亿元。预计产品价格下滑、订单不足、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等因素将会阻碍下一季度工业投资的平稳增长。

3、在工业招商上表现为招商难度加大

由于金额危机影响,企业投资能力、扩张欲望下降,招商引资的客体减少,竞争更加激烈,部分签约项目因市场变化导致价格下滑、订单减少和资金不足,出现暂缓上马或终止合同的现象,资金到位率、合同履约率低,给我市招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季度,园区招商同比下降3.96%,仅完成年计划的16.8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0.57个百分点,其中外资下降21.94%,内资仅增长0.17%,83个亿元以上签约项目,正式开工项目仅24个,开工率不足30%。

三、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做法

今年以来,我市针对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采取了一系列解难题、促发展的措施。

1、组织两次论坛,提振企业信心。针对部分企业发展信心不足的状况,举办“迈向2009---xx中小企业发展论坛”,承办2009长株潭装备工业发展论坛,向专家学者问计,为企业支招,采取主题演讲、对话互动的形式,邀请专家学者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探讨金融危机下企业创新发展对策,进一步帮助企业认清形势、树立信心、抱团取暖、渡过难关,共同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2、开展“两帮两促”,为企业和项目排忧解难。年初市委、市政府组织1000名机关干部组成100个工作组,深入100家企业、100个重点项目和30个重大工程开展为期一年的“帮助扶持企业发展、帮助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民生改善、促进经济增长”的“两帮两促”活动,实行点对点、面对面地帮扶,集中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目前各工作组共收集问题647个,共协调解决各内重点、难点问题287个,已办结近200个。在此基础上,市经委从规模工业企业中再次遴选300户企业,机关成立30个“两帮两促”小分队,分别联系其中的30户企业,各区县、园区分别联系本区域内的270户企业。全市进驻帮扶工作组的工业企业达到422家,其经济总量占到了规模工业的85%。

3、组织招商活动,解决外资企业退出问题。一是开展各种专题招商推介、重大项目洽谈、重点客户接待和拜访等一系列活动。组织30余家企业参加3月20日在台北举办的两岸光伏产业论坛,加强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参加工信部组织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主题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邀请台湾及海外有关新能源、新材料客商来长考察洽谈,以先导区为主要承接载体,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目前已有20余家企业入驻基地。二是解决相关外资企业关闭清算问题。针对伊莱克斯等提出的关闭清算问题,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及时提出解决方案,积极参与协调和引进新的投资主体工作。目前伊莱克斯退出进展顺利,701名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基本完成,资产处置、新的投资主体进入等工作进展良好,基本达成了伊莱克斯、新的投资者和政府三赢的方案,实现了有序退出,合理收购,平稳过渡。同时全力支持美的客车、lg飞利浦曙光、湖南heg玻壳等有关企业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充分发挥现有产业资源的有效作用。

4、加强银企对接,解决融资难题。市政府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拿出2000万元,对中小工业企业贷款进行贴息,对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实行奖励。筛选792个中小企业融资项目,及时向银行和担保机构进行推介融资项目。组织1071家中小企业、14家商业银行及11家担保公司的负责人,召开银企保融资对接洽谈会,通过对接,达成融资意向金额104.6亿元,其中项目资金43.3亿元,流动资金61.3亿元。

5、组织配套洽谈会,拓展潜在市场。承办4月8-9日长株潭装备工业配套合作洽谈会,组织长株潭300多家装备工业企业参加,达成60.8亿元的配套合作,其中我市参会企业166家,签约金额38亿元,进一步扩大三地工业的配套合作,提高主机企业本地配套率、提高配套企业外地市场占有率,为推动全省装配工业发展打造新的平台,实现主机和配套企业战略合作双赢。

6、研究制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为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文件。正在研究起草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鼓励兼并重组国内外企业,引进购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引进关键科技技术和人才的政策意见。同时将中央和省的有关政策细化、具体化,送到相关企业,争取政策落实,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让“真金白银”政策为企业驱寒送暖。

年度投融资计划篇10

【关键词】刚性兑付信托计划推介

对信托行业进行观察不难发现,很难再找到比“刚性兑付”关注度更高、讨论更为热烈的话题。

对于“刚性兑付”,各方态度不一。监管层不置可否,投资者趋之若鹜,学界极力否定。具体到信托行业,虽然信托业普遍否认“刚性兑付”是信托公司的法定义务,但“刚性兑付”仍然是信托公司化解信托计划兑付风险的重要手段而并非被弃之不用。

具体到信托公司财富中心,作为为高净值个人客户与机构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前沿业务部门。如何妥善处理打破“刚性兑付”后的固定收益集合信托计划推介及客户维护问题,对于财富中心的客户维护与业务拓展甚为重要。

一、“按期足额”成为信托计划的兑付标准

2007年后,随着信托行业“新两规”,即《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颁布,信托行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与此同时,由于高净值个人客户及机构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以及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需要,信托计划(特别是固定收益信托计划)成为商业银行推介的重要金融产品。

出于行业发展和维护行业信誉的需要,“按期足额兑付”成为信托行业的宣传核心用语。而这也恰好满足了投资者希望实现稳定收益的现实需求。

为了确保固定收益信托计划“按期足额兑付”的持续实现,“刚性兑付”成为信托行业的重要标志。

在这种现实氛围下,基于固定收益信托计划按期足额兑付所应运而生的“刚性兑付”,既是信托行业发展的重要优势,也逐渐成为信托行业发展的“沉重负担”。

二、对“刚性兑付”进行准确界定

需要说明的是,“刚性兑付”实际上只是涉及固定收益集合信托计划,而并不涉及证券投资信托计划等浮动收益型信托计划。而本文所提及的固定收益信托计划,则泛指在信托推介文件中明示预期收益率的信托计划。

目前业内尚无对“刚性兑付”的准确定义。本文认为:“刚性兑付”是指在固定收益信托计划到期时,融资方违约未按期还款,信托公司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对投资者本金及预期收益的按期足额兑付。

而在各种措施中,信托公司用自有资金或其他资金“接盘”(即受让到期信托计划的信托受益权),从而实现对投资者本金及预期收益的按期足额兑付,则是最有力的“刚性兑付”手段。

三、“刚性兑付”受制于“接盘”资金规模,难以持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刚性兑付”能否实现,核心在于能否有足够资金“接盘”出现兑付风险的信托计划。

从这个角度分析,进入2014年,随着信托财产规模的扩大,信托计划兑付危机案例逐步显现。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方面是随着信托财产规模的扩大,自然会有部分固定收益信托计划,由于融资方违约未按期还款从而导致信托计划未按期足额兑付。这是难以避免的。第二个方面,信托公司自有资金或其他资金接盘(即受让到期信托计划的信托受益权),则受制于信托公司自有资金或其他资金来源的规模,显然难以持续。

四、对打破“刚性兑付”后的固定收益信托计划兑付风险应进行客观评价

固定收益信托计划打破“刚性兑付”,实际上就是固定收益信托计划未按期足额兑付,并且没有足够资金“接盘”,则由投资者承担投资风险。

打破“刚性兑付”和投资者承担投资风险,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已。

(一)应当客观认识固定收益信托计划的兑付风险

对于投资者而言,其所投资的固定收益信托计划未按期足额兑付,产生心理恐慌在所难免。这也是我们在客户维护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诸多投资者实际上对固定收益信托计划“兑付危机”抱有恐慌心理。

在这种特定情形下,对固定收益信托计划的兑付风险进行客观评价及阐述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固定收益信托计划未按期足额兑付,并非意味着投资者必然遭受投资本金损失。

从具体情况来看,固定收益信托计划的兑付风险可以分为“流动性风险”与“实质性风险”两种类型。

“流动性风险”是指融资方由于经营等方面原因,导致在信托计划到期时没有足额资金用于兑付信托计划。但通过处置资产、融资方进行再融资等方式,仍然可以实现信托计划的兑付。

“实质性风险”是指融资方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债务危机,再融资难以进行,即使对融资方资产进行处置也难以实现信托计划的足额兑付。信托公司作为信托计划的受托人,需通过向担保方追索等方式,方可实现信托计划的兑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流动性风险”的风险程度低于“实质性风险”。

据分析,目前出现的固定收益信托计划兑付危机,主要是由融资方的“流动性风险”造成的。对此,信托公司仍然有多种手段对信托计划的兑付危机进行处置。

即使出现“实质性风险”,信托公司仍然也可通过向担保方追索等方式,全力维护投资者权益。

目前,风险控制已经成为信托公司的核心要务。信托公司均须对信托项目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并在交易结构设计中通过设置抵质押、第三方连带责任担保、融资方实际控制人连带责任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来有效控制固定收益信托计划的兑付风险。

抵质押、第三方连带责任担保等组合型风险控制措施,则为信托公司有效化解“流动性风险”及“实质性风险”,实现固定收益信托计划的足额兑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延期兑付是打破“刚性兑付”的现实体现

如果融资方违约未按期还款,固定收益信托计划未按期足额兑付,就会形成信托计划兑付危机。

一旦出现信托计划兑付危机,信托计划未按期足额兑付,延期兑付自然成为客观事实。

如果以“按期足额兑付”作为信托计划的兑付标准,目前行业内已经有“诚至金开2号”等多笔信托计划延期兑付。从这点来说,打破“刚性兑付”已成事实。

(三)处理信托计划兑付危机,仍有债务追索等多种化解手段

对于信托计划兑付危机,《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4]99号)有着相应的明确要求。如果信托计划未按期兑付,信托公司应尽全力进行风险处置,充分采取向担保人追偿、寻求司法解决等手段,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即使信托计划未能实现按期兑付,但信托公司仍然可以通过债务追索等各种方式为投资者实现投资回收。如果债务追索状况理想,投资者实现本金及预期收益回收,也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只是司法诉讼、资产变现等各种措施,均需要有一定的操作周期。

所以,信托计划发生延期兑付,并非意味着不能兑付、投资者遭受投资本金损失。包括债务追索在内的各种手段,均有可能实现信托计划兑付。这是需要对投资者予以明确的,也是投资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客户维护中,客观准确对信托计划延期、债务追索等信托计划兑付风险所涉及的具体问题进行阐述,对于消除及化解客户疑虑、维护及开发客户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及时对信托计划延期后的债务追索及司法诉讼情况进行信息披露,则有利于妥善进行信托计划延期兑付后的投资者维护。

五、充分认识固定收益信托计划的比较优势及投资价值

(一)典型的绝对收益型投资产品

回顾2008年之后的金融行业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以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为代表的固定收益金融产品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投资品种之一。固定收益金融产品已经成为各类型投资者重要的资产配置品种。

这跟固定收益金融产品推介信息清晰(明示预期收益率)、投资操作简单(买入即持有到期)、整体投资回报状况良好、风险相对可控等特点是分不开的。

固定收益信托计划作为具有较高明示收益率的金融产品,则对高净值个人客户及机构客户具有一定的现实吸引力。

预期收益率明确、为投资者实现“绝对收益”,这是固定收益信托计划的比较优势所在。这也是我们在进行客户开发与客户维护中需要予以强调的。

(二)固定收益信托计划的市场规模较大,难以替代

随着信托行业整体转型的需要,信托公司财富中心也面临“财富管理与资产配置”的转型挑战。

但我们对各类投资品种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固定收益信托计划仍然是市场规模较大的投资品种之一,目前尚难以被替代。

以对冲基金等权益投资型产品为例,由于投资操作的需要,这类产品往往需要将产品的投资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对冲基金等权益投资型产品替代固定收益信托计划,存在一定难度。

单个固定收益信托计划数亿元甚至超十亿元的发行规模,为高净值个人客户、特别是机构客户提供了丰富的投资选择。近些年在信托公司财富中心的具体工作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机构客户对信托计划配置需求增加这一显著变化,而这实际上是跟固定收益信托计划较大的市场规模分不开的。

市场规模较大,可以成为高净值个人客户以及机构客户的核心资产配置品种,这也是固定收益信托计划的优势所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打破“刚性兑付”绝非信托行业的世界末日。

作为信托公司财富中心的从业人员,应该从专业角度准确认识和阐述“刚性兑付”、“信托计划延期”、“债务追索”等问题,以专业精神维护客户及实现业务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