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8:31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1

按照有关规定,实验室不但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满足监测工作以及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而且检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应符合其专业范围规定。作为实验室不同岗位人员还应有相应的从业经历(培训、实习等)或资历。为适应实验室发展,实验室要制定人员培训规划和计划,做到内、外部培训兼顾,制定《人员培训考核程序》,落实《人员培训计划》,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室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坚持“员工进步,事业发展”的理念,培育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结构。实现术业有专攻,人人有专长,彰显团队的整体效应和团队精神。实验室不但要保证这些人员胜任和受到监督,还能够依据实验室质量体系要求工作。

2仪器设备的管理

为便于管理,实验室应设立《仪器设备一览表》(含标准物质)实施登记管理,无论是通用或专用(特殊)仪器设备,均应有验收、维护、保养、维修、检定和报废要求,要建立相应的《仪器设备流转控制程序》。对仪器设备管理要实现“三防”(防尘、防潮、防震)和“四定”(定人保管、定期保养、定室存放、定期校准),对使用仪器设备的检验人员要求达到“三好”(管好、修好、用好)和“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障)的基本要求。标准物质比照仪器设备管理,制定《标准物质控制程序》实施管理。实验室用仪器设备应处于受控和正常运转状态,确保其随时都处在最佳状态。

3材料(服务)的采购管理

实验室所用材料主要是指与检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如试剂、滤纸、筛底、蒸馏水等耗材及备品备件。服务主要是指为实验室服务的检定、安装、调试、修理、维护和建筑装修等,这些都应由有关部门和人员,按照《服务和供应品采购供应程序》《合格供应商目录》和经考察合格的供应商实施采购,制定出采购的基本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还要了解供应商的资质等情况,做到受控有效。

4检测方法、标准等的管理

一个检测项目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得到的检测结果是有差异的,确认使用哪一种检测方法是实验室经常遇到的问题。一个新的方法标准能否被采用,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要按要求对上岗人员、环境设施和仪器设备等条件确认是否能够满足标准或参数需求。标准的采用要实施确认手续,做到受控有效。实施粮食收购的收储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标准规定实施检验。通常情况下,在检测开始前,要与客户沟通或告知所执行和采用的标准情况,这是实验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保证实验室所用标准的有效性,实验室在用标准要定时查新,要制定《标准查新规定(规则)》,确保执行有效标准,维护实验室科学、公平、准确的形象。另外,实验室的标准管理也要按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相关标准等分类实施管理,以便有效、有序地实施标准化管理。

5环境和设施的管理

实验室按照其工作性质、专业要求和能力范围的不同,对环境设施要求也不尽相同。但对房屋结构、区域划分、操作台(柜)、水、电、气、火源和各种化学试剂(药品)的管理是有一般性专业规定的(可参照实验室设计规范)。在满足以上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实验室要实施环境条件控制。粮油检验实验室基本上属于食品范畴的理化和大型精密仪器检测实验室。一般设有物检、化检、天平、高温、样品处理和各类精密仪器室等,办公室要与检测室分开隔离。实验室要做到对温湿度能够有效监控和控制,化检室要设排风系统,要制定《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实施管理,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检定和校准的管理

检定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校准是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实验室应按照《量值溯源及校准程序》制定年度周期检定(溯源)计划表。按照计量法中有关规定,按“就地就近”的原则上报计划,提供检定服务的校准机构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证明且相对稳定。计划中的检定日期,要定在上一年度原检定日期前15天送检(或约请)检定校准机构实施检定或校准,在有效期内检定校准完毕,确保其所出数据有效,未经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不能出具数据。

7样品的管理

实验室的样品如同加工企业的原料,但样品的管理就有其特殊性和严密性。粮食同于大多食品,而不同性质的样品对环境条件等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粮油检验实验室要针对检测的粮油样品的不同要求,参考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样品流转控制程序》,从样品的扦取、登记、待检、检测、检后和处置全过程实施控制,而且要采取样品标识系统中最基本的“唯一性标识”管理,此环节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影响最直接和变数最大的环节。“唯一性标识”可以取代原粮食行业执行的“密码验等”的传统方法,可以实现相关作业记录、记载和结果报告等的标识化、可溯源性强,并实现规范化管理。

8抽样的管理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2

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样品管理工作的要求

为确保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质量,规范仪器化公证检验样品的管理工作,中国纤维检验局制定了《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样品管理办法》,依法对参与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棉花加工企业和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的样品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2010年中国纤维检验局又制定了《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要求承检机构依据《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加强实验室的管理,提高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质量。我所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也按照要求细化制定了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样品管理员岗位职责》、《样品平衡管理员岗位职责》和样品交接、样品平衡等工作程序,设计了样品交接记录、样品平衡记录、样品留样记录等相关记录,加强对仪器化公证检验样品的管理,确保检验样品质量符合检验要求。

实验室常规样品管理方法的一些不足

按照中国纤维检验局关于样品管理的要求,和本所制定的各项样品管理制度对实验室的样品进行管理,能够实现对仪器化公证检验样品的有效管理,能确保检验样品符合检验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因检验样品的信息较多、人工填写记录容易出错,易出现填写不规范、不符合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要求的情况。2.由于样品信息数据量大、人工查询样品信息耗时、查找留样样品困难。3.人工统计工作量大、不便于实验室管理者实时了解实验室当日样品交接情况、样品平衡情况和留样情况。4.样品平衡时,由样品平衡管理员人工判断样品平衡是否符合检验要求容易出错。

实验室《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样品管理系统》简介

我所开发了《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样品管理系统》。其编写依据是《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办法》、《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样品管理办法》、《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以及中国纤维检验局关于样品管理的相关要求及本实验室的样品管理相关规定。系统编写语言Deiphi7.0。运行硬件要求:3台以上计算机、通过实验室局域网相连接。运行软件要求:一台计算机安装windowsSever2003操作系统并安装Sqlsever2000企业版数据库软件,作为服务器。其余计算机安装Xp操作系统作为终端。服务器和终端都需要安装《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样品管理系统》。《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样品管理系统》包括:登录界面、用户管理、样品交接、样品平衡、留样管理、查询、系统维护模块。

使用样品管理软件,能有效地对实验室仪器化公证检验样品进行管理;能有效地对样品交接、样品平衡、留样进行控制,容易实现对样品的统计和查询;能实现一些基本信息局域网内的共享,避免一些基本信息的重复填写,时间的记录由计算机来完成,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手工填写的劳动强度,能弥补常规样品管理方法的一些不足。

各模块功能介绍

1.登录界面(如图)

要求操作员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登录系统。用户管理主要进行不同操作者的权限管理和密码修改,可以赋予不同的操作者不同的权限,样品管理员可操作样品交接模块和查询,不能进行其他操作。样品平衡管理员可操作样品平衡模块和查询,不能进行其他操作。HVi检验负责人可操作留样和查询,不能进行其他操作。技术负责人和实验室管理者可进行全部操作。

2.样品交接模块(如图)

主要根据样品交接单信息,录入样品交接信息,每日工作结束,实验室样品管理员可打印当日所有样品交接记录单,并自动统计当日交接数量。交接记录单存档后可作为样品交接台账。

3.样品平衡模块(如图)

样品平衡管理员根据样品交接信息选中待入库的检验批,输入回潮率和入库信息,系统自动判定是否符合入库条件,点击“开始平衡”按钮后,系统记录开始平衡时间并开始计时。该检验批信息的平衡状态用黑色字体显示“平衡中”。系统会根据设定的平衡时间自动判定样品平衡是否完成,平衡完成后该检验批的平衡状态用红色字体显示“平衡完毕”如图。

样品平衡管理员只能对已完成平衡的检验批录入出库回潮率等出库信息,系统根据这些信息自动判定是否符合出库要求。如果符合要求点击“出库”该批样品可以进行仪器检验,系统记录结束平衡时间,界面不显示该检验批的平衡信息。如不符合出库要求,系统会给予提示,按规定再平衡24小时,不能出库。

4.留样管理模块(如图)

显示已出库样品表列,仪器检验完毕后,HVi仪器检验负责人录入样品的留样信息,包括留样袋号、存放地点、留样员信息,点击“留样”按钮,系统会自动记录所有留样信息,当班工作结束后,可打印留样单存档作为样品的留样台账。

5.查询模块

主要用于样品综合信息的查询,包括样品平衡/出入库信息查询、留样查询、综合信息查询,查询条件为:日期或者检验样批号。输入查询条件,系统会显示所要查询的样品信息。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3

关键词:药品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随着药品分析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的分析检测方法用于药品的日常检验中,要求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基础上,加强软件和队伍建设,实现对实验室内部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建立起药品检验机构整套完整的、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和可靠性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多年来从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体会,探讨了如何建立药品检验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检测水平和检验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在药品监督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1充分认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承担依法实施药品审批和药品质量监督检查所需的药品检验工作。"第八十七条规定:"药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药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不实,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法律地位、权力、义务、责任的明确,使药检所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依法检验的使命,在法律的约束下,向社会出具公正、准确的检验报告是药检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正确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2.1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真正含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是: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质量管理体系是一切与质量活动有关的所有要素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模式形成的协调一致的有机的整体。应明确一个实验室只能有唯一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项活动只能有唯一的程序,一项规定只能有唯一的理解,不能使用无效版本。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旦批准执行,就必需认真执行,文件如需修改,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2.2建立切合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药品检验所制定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与药品检验的工作职责、任务、活动范围相适应,制定符合实际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如市级药品检验机构应结合市级药品检验所的工作职责,即负责完成本辖区药品的抽查检验、复验、委托检验工作及开展与药品检验、药品质量等相关的科研工作,确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2.3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质量管理体系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组成。对药品检验机构来说,最终产品是药品检验报告书,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都要以保证和提高检验报告书的质量为目的进行。

3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措施和保障

3.1组织机构的设置实验室组织机构的设置应能满足工作需要,必须具备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有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图,应设专人负责有关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各种措施及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执行和检查工作。同时应有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人员负责处理与检测质量有关的申诉。

3.2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和建立工作制度是保证实验室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药检所根据《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制订实验室工作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检验工作程序,档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样品保管制度,化学试剂管理制度,《质量手册》执行情况检查制度,内部文件的制定、颁发、修改制度,仪器设备验收、维修、降级及报废制度,仪器设备使用及管理制度,仪器故障分析制度,标准物质使用管理制度,质量信息反馈制度,检测报告审查与质量评定制度,质量申诉处理制度等。

3.3检测仪器的设备应配备与检验工作相适应的仪器设备,仪器技术参数能满足检测技术要求。

3.4检验标准的受控检验标准是检验工作的依据,必须确保,所有检验标准都处于受控状态,且有专人负责更新和维护。

3.5检验过程的管理检验过程是指样品从进入至报告书发出、余样入库的全过程,包括收样、分样、识别、流转、检验、报告签发、打印、发出、留样、记录归档各个环节,每一环节都应有相应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对其进行规范。

3.6检测环境的控制实验室的检测环境要尽可能满足工作任务的需要,工作间的空间分布要尽量合理并严格避免产生交叉污染。对于要求较高的检测实验室,如微生物室、天平室、大型仪器分析室等,应加装空调、除湿设备,并如实作好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的监测记录。

3.7各项实验记录的管理实验记录是对整个实验活动的书面记录,除了记录实验中的各类数据、现象外,还应包括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记录。原始记录必须遵循真实、原始、完整、清晰、规范的原则,根据记录可以重现操作及结果。并按国家规定的保存期作好各类记录的整理归档。

3.8人员培训药品检验工作的技术性很强,检验员不仅要具有综合、全面的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知识,同时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应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不同岗位的人员应有不同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

3.9后勤保障后勤管理也应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与检验直接相关的供应品如:试剂、试药、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实验废弃物的处理等,都应按相应的工作程序和作业指导书进行管理。

3.10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是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自我完善的重要举措。任何一个质量管理体系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每个实验室应根据评审结果、质量反馈等信息,有计划、有重点地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进行调查分析,实事求是地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作出评价,对发现的缺陷,要结合实现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错施,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相应的修改或补充,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4讨论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的更新提高,国家各项法规的健全和实施,随着管理相对人维权意识的增强,实验室应制订相应的发展规划,包括检验仪器设备的更新和添置、实验室环境的改善,检验人员新知识培训及补充新的符合要求的人员等,要求我们的检验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科学规范,工作必须程序化、公开化,以满足新技术、新方法、新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从而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真正发挥药品检验所在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技术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建宇,祁景琨,田利,等.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实践与探讨.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05):79-81.

[2]杨永刚,王震红,王新意,等.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业务管理探讨.中国药事,2013,27(10):1064-1065.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4

[关键词]分析数据管理

中图分类号:p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333-01

化验室的管理包括了药品、采样、数据分析、原始记录、仪器、废弃药品以及化验人员等方面的管理,以下就这几方面的管理一一进行探讨。

1化学药品管理

化验室的药品用量不大,但是种类繁杂,甚至会涉及到一些列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的危险化学品,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应当对化验室的各种化学药品及试剂进行严格有序的管理,防止因管理不当造成毒性较大的药品流出化验室的不良后果,同时也要防止因管理不当造成一些有毒有害的废弃药品排入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1.1化验室试剂存放要求

(1)腐蚀性试剂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盘或桶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2)药品柜和试剂溶液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热源。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纸或黑布包好存于柜中。

(3)发现试剂瓶上的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标签。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辩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品重新鉴别后按相关规定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1.2有害化学物质的管理

对于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等危害性较大的药品要设专人管理,严格按照要求领用并做好记录,防止药品因管理不当流出化验室造成严重后果。

2采样管理

采样是否合理关系到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为了便于抽查、复查,满足监督管理要求、分清质量责任,化验室不能忽视采样环节。

(1)、采样人员要严格按规定实施取样操作,保证所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

(2)取样前,根据物料性质准备取样工具和相应的盛器。

(3)取样完毕后,做好现场取样记录,贴好样品标签,标签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来源、采样日期和时间、采样者等。

(4)采得样品应立即进行分析或封存,以防氧化变质和污染。

3、数据分析

化验室的分析数据对原材料的质量把关、半成品的过程控制及成品的质量把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化验室提供的数据不准,可能会引起下列较为严重的后果:

(1)原料质量把关不严,购入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半成品数据不准确,会导致生产过程偏离正常的工艺控制指标要求,轻则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重则生产出质量不合要求的产品。现代企业生产都是规模化生产,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会产生大量的废残次品,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成品数据不准确,可能会导致不合格品流入市场,影响企业的声誉,甚至会给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生产分析检验和试验活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准确提供质量数据,达到指导生产、严把质量关的要求。

(1)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化学检验操作规程》,对那些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诸如尘埃、温湿度、时间等要密切注意,并严加控制。杜绝主观随意性,注意样品处理的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以及仪器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操作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2)检测过程中,要按方法规定进行双平行或多平行测定,其结果应符合方法精密度要求。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要遵循数字修约规则,有效数字不得随意舍弃。

(3)若发现检测结果异常或实验偏差与方法规定有偏离时,检验人员不要轻易下结论,要认真查计算、查操作、查试剂、查方法、查样品,找出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验。

(4)要认真及时填写好质量记录。所有原始记录必须使用化学检验原始记录本记录,书写工整、清楚、真实、准确、完整。不准用铅笔记录,不得随意涂改、乱写、乱画和折叠。当发生笔误时,用横线画去,并在横线上方由本人更正。对未发生的少量空白项画斜杠,整项未发生时,就在此项栏内情况写上“作废”字样。

(5)化验结束后填报的数据要经过化验员校对、校核,并经化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才能出具化验结果。

4、原始记录管理

原始记录是化验室重要的需要保存的资料,一般过程控制分析原始记录保存一年,原材料及成品分析原始记录保留三年。对原始记录应按如下要求进行控制:

(1)要用钢笔在实验的同时记录在化学检验原始记录本上,不应事后抄在记录本上。

(2)要详尽、清楚、真实地记录测定条件,包括仪器、试剂、数据及操作人员。

(3)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数据应按测量的有效计数位记录,发现观测失误应注明。

(4)更改记错数据的方法为在原数据上划一条横线表示消去,在旁边另写更正数据。

(5)数据整理要求用清晰的格式把大量数据表达出来,必须保持原始数据应有的信息。

5、化验仪器管理

化验仪器是化验室对产品质量提供公正判定、数据和检测结果的重要保障,对化验室仪器设备控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实现量值传递的准确性。

(1)按国家规定定期请有资质的单位对必须进行强制检定的化验仪器进行检定,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性。

(2)安放仪器的环境要符合该仪器的要求,以确保该仪器的精度及使用寿命,做好仪器的防震、防尘、防腐蚀工作。

(3)使用者要按要求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出现问题时要如实记录并报相关部门进行修复,以保证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6、废弃药品管理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7号)的相关规定,化验室产生的废弃试剂、药品属于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及人群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严格按照《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对化验室产生的废弃药品进行严格管理。对于那些毒性较大的药品应查阅《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确定该药品是不是危险废物,如果列在该名录内,就不能自行处理,而应交有资质的单位对其进行处置。

7、化验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最基本的手段是生产责任制。对于化验室来说,要做好管理,以防人浮于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化验室的工作进行详细分工。化验室最主要的工作有药品消耗、玻璃器皿消耗、各种单据消耗、水耗、电耗及仪器磨损等,将这些工作进行细化并落实到个人,可有效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将各项损耗降到最低,同时使各项工作得到圆满完成。

总之,做好化验室的管理,可以将不合格的原辅材料拒之于门外,预防不合格品产生,同时能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因此,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做好化验室的管理工作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应该关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管敦仪.啤酒工业手册.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

[2]蔡定域.酿酒工业分析手册.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8.4.

[3]国家环保总局.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05.8.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5

【关键词】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模式改进群体参与综合考评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06-01

在当下食品产业管理运营呈现规范化、实效化、集约化的阶段背景之下,作为食品产业运作链条重要环节的食品检验实验室系统的统筹管理的更新改进就显得必要而关键。质量体系作为食品检验实验室系统统筹管理的制度性纲领准则,一直发挥着辅助调节的独特效用,切实灵活地结合检验实验室的阶段实际,充分有效地贯彻落实上级领导关于质量体系建设完善的会议精神的宣讲以及Sop的细化操作,加强完善整体化方针机制的确立创设、充分引导发挥系统群体的参与互助、规范细化监督考评的综合适配,进而及时迅速的巩固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热情度、企业责任心以及集体自豪感,最终完善地实现质量体系更新拓展与食品检验实验室统筹管理综合实效提升优化的协同双赢。

一、加强完善整体化方针机制的确立创设

整体化方针体系的规则制定是实现检验实验室统筹管理制度层面的前提要件,而针对现阶段食品产业的运营现状,质量体系方针规则的文件编制则需要切实合理地依据实验室系统的自身特点进行科学确定、针对择取、全面制定。尤其是当下检验实验室的硬件基础、试验项目、人员结构、技能水准、市场划分都呈现出了分异化、复杂性、多元式的趋势导向,所以规范灵活的质量体系方针规则的编排制定就显得必要而关键。

首先,质量体系方针规则的文件统筹需要科学全面地涵盖检验实验室系统的人员配比、技术层次、项目领域等细致环节的具体规范。尤其是关乎检验实验室系统管理的三级文件、规范化执行程序以及操作指导书等等,需要切实保障质量体系的每条细则都能清晰明确地实现权属分配、责任划归以及奖惩限定;其次,切实贯彻质量体系方针规则的细化适配,踏实负责地全面落实个人责任制,将检验实验室系统的仪器装置、设备组件的养护检测稳步划入管理范畴,准确细致地将各自对应的机器设备名称规格、时间限度以及义务责任进行纸质标签的粘贴检查,并协同推进监督核查的任务执行;第三,质量体系方针细则需要同步兼顾样品标准品试剂的抽测手段、环境控制以及检测质控的细化要求,检验实验室的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协同物资采购人员、技术督导人员共同进行实地实时、逐一比照地开箱验收,依照合同条款的细则条目,详细反复地对进入实验室的设备元件的数量、规格、质量进行比对,同时也要对重点机器装置进行随机清点、抽样核实,对于数量短缺、规格实效、质量低劣的物资品类要坚决不予入室,从而全面确保实验室设备器械整体质量的良好稳定。

二、充分引导发挥系统群体的参与互助

对于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验室团体而言,相关领导决策层需要加大财力、人力、物力的成本投入,聘请具备高度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专业性质量管理人才进行传授教学,及时组织本实验室系统的从业人员定期接受集中式的管理培训,分别通过方法演示、试品摆放、资料整理、药剂统筹、设备养护、考核编排等充实全面的流程内容进行集中讲解、针对讲授。同时合理灵活地采用“强弱合作,交流互惠”的经济实用的模式进行全体人员分组交流、团体协作的开展推进,从而快速有效地提升拔高实验室系统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而通过将实验室系统的相关人员进行内审分组、实行全员内审,则不失为一种民主高效的质量体系管理运作的集约化方法,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内审员组长制与分层统筹管理相结合的模式途径进行机构设置、人员岗位以及流程适配的集中审核,从而使得全体人员既是审核主体,又是审核对象,从而使得相互之间形成彼此制衡、相互依托的灵活关系。这样一来,检验实验室系统的各个分支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都可以依照细则规定以及权属分配而将所属部门的划定周期内的符合审核范畴的技术业务指标数据进行整理编制、形成原始凭证以及原始凭证汇总表,然后按照规定定期按量递交给对应上级的审核人员,最终全面细致地实现质量体系的协调运转。

三、规范细化监督考评的综合适配

一方面,相关执行管理人员应当迅速组织专人进行动态性、实效化、频繁式的监督考核,全面强化相关考核指标,加大检查力度,严格按照规定细则进行班组划分、权属设定以及责任分配,统一明确权责归属,最大限度杜绝质量体系管理班组执行安排分配上的人员交叉、权责重复。相关领导决策层需要稳步拔高班组相关责任人的综合素质以及企业责任感,要求其准确负责地传达落实企业系统关于检验实验室系统质量管理的相关会议的指导精神,并在检验实验室系统的生产运营、实践管理之中切实有效地进行一系列监督考核的步骤细化、流程更新、人员调度。

另一方面,加强改进对于系统人员在操作规则、标准限定、Sop以及实验质控等关键流程的监督考核。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切实强化对于新招收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集中培训的同步考核,侧重采用“量化检测”与“阶段考核”的合理运用,密切根据被考核人员的学习情况、操作实效以及综合表现,进行针对负责的督导评价,切忌流于形式的突击检查、敷衍考核,要全面规范地进行相关人员的流程步骤操作、设备装置维护以及实验质控应用等实际情况的登记备案,从而为下一轮的督查考核创设奠定牢固扎实的前提基础,进而保障质量体系统筹运作的协调科学。

四、结语

在新阶段社会经济产业化浪潮的深层次席卷以及食品产业结构渐次更新的态势背景下,检验实验室系统管理体系在食品企业系统运营的系列竞争之中的关键效用也迅速凸显。进一步加强完善整体化方针机制的确立创设、充分引导发挥系统群体的参与互助、规范细化监督考评的综合适配,从而在稳步巩固提升检验实验室管理总体实效以及质量体系综合水准的基本前提之下,有力助推食品企业产业运营系统稳定、协调、长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浅谈如何加强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J].商品质量学术观察,2011(7).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6

【关键词】化验室;测土配方;施肥;存在问题;建设思考

化验室是为满足测土配方施肥要求而建立的,是进行土壤、植物样品处理、保存和各种养分含量测定等一系列活动的场所,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耕地质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化验室是负责完成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测试工作即测试土样和植株养分含量工作,是配肥的前提和基础。搞好化验室建设有利于测土配方施肥的设计以更直接地大面积地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为农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出和农业效率,最终更好地提高农民的收入。化验室的建设有利于快速调查土壤的养分状况,针对性地对土地的地力进行评估,制定出提高耕地质量的方案。

定安县是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自确定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以来,县政府高度重视,经认真组织,领导实施,及早对化验室建设进行选址、筹集资金建设,购置设备仪器,选拔组编人员,请高校老师培训,参观周边市县化验室的建设情况,交流总结经验,加强管理,化验室建设的各方面的工作进展较顺利,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自化验室建成以来,已化验土样1000个,分析4000项次,已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耕地质量建设中发挥作用。

1.化验室创建过程中的主要做法

1.1提高认识,认真组织领导,把化验室建设工作当做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而推广的一项农业技术,技术含量高,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起步难度较大。定安县政府对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非常重视,自从确立为项目县开始,就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专门机构,明确分工,及时部署,层层落实责任,为项目的全面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县政府工作部署,由县农技中心具体实施该项目,农技中心认真按照项目建设的要求对测土配方施肥化验室的建设进行选址,购置仪器设备,于2010年下半年建立起化验室并投入使用,县农技中心经统筹本单位人员组成化验室化验队伍,邀请中国热带作物科学院的教授、研究生到本单位进行培训,选择合适人员担任化验分析工作,并请省土肥站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目前化验室基本能够单独进行化验工作,化验室能够在当年内完成对当年采集的土样进行化验,做到不积压不作废,已进入正常化工作运营。

1.2合理规划设计,建设规范化验室

根据化验室建设的需要,化验室建设场地选择应符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满足周围环境不能影响化验分析工作的质量和化验分析工作也不能影响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的基本要求。定安县化验室设在农技中心办公楼南面,占地300平方米,场地独立,环境干净,交通便利。

在建设化验室过程中,邀请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对化验室的建设进行规划设计,配套装修;根据目标和功能不同进行科学安排,建设规范实验工作台;注重防火、排气等安全措施,三废处理符合要求;根据化验室的实际情况,把化验室分割成土样储存室、称量室、蒸馏室、分析室、数据处理室,通过科学规划功能区,使各项目分析工作互不影响,确保分析数据的正确性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1.3认真抓好化验室建设的落实工作,实行岗位责任制,专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化验室实行专人管理,由土肥站站长担任化验室主任,负责化验室的全面工作,对项目建设的任务指标、要求、进度进行全面的统一统筹;副主任由对业务较为熟悉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农艺师担当,负责具体工作,日常管理,数据汇总,各岗位工作的协调和土样、药品、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的遵守和执行;各化验岗位分别由专人负责,分别设有碎土、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酸碱度、有机质、环境卫生等岗位。实行岗位责任制,为提高化验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专门设有专门资金作为对化验人员的一种奖励性补助,补助发放量跟化验工作量挂钩,根据不同化验项和同项的不同化验数量计算补助,管理人员以化验人员平均补助款计算,工作人员轮流值日,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1.4制定制度,规范管理,确保质量和安全

为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定安县农技中心制定了若干条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和守则以便化验室管理,并认真执行。

化验室工作制度,除一般的工作制度外,还要求化验人员要经一定的教育培训,掌握一定的技能后方可上岗,自觉执行化验室守则,严格遵守化验操作规程;严格安全管理要求,确保人、财、物安全,无事故发生。

化验室守则,化验人员严格遵守操作技术规程,确保化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防止事故的发生;化验室保持清洁卫生,不准吸烟或高声说话;化验室所有物品应分类排放,并张贴明显标签;取样取药品时要适量,多余的要回收处理;用过的药具、吸管等要清洗过后再用,防止药品交叉污染;保持水槽干净,强酸或强碱要用大量清水清洗。

1.5组建化验室工作人员,确保化验资金到位,使化验室进入常态化工作

定安县农技中心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从别的岗位统筹6个人组成化验队伍,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助理农艺师以上职称,设有一位化验室主任、一位副主任和四个化验员,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副主任具体抓落实,化验员分别负责不同的化验项目内容。

化验室日常开支所需经费从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补贴资金中统筹到位,确保化验室工作进入常态化。

1.6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内容多、技术性强化验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实施质量,为此县农技中心高度重视对化验人员的培训。为了更好服务于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和耕地质量建设工作,为了化验室工作质量的提高,必须不断地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加强对化验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和高校合作,请高校老师现场培训或输送化验人员到高校学习等方式进行培训。保证培训经费到位,把化验人员的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做到专款专用。

2.存在问题

2.1化验室工作人员队伍不专业不稳定,工作经费短缺

定安县化验室化验人员均为从其他岗位统筹组成化验队伍,都为多职人员,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基础较差,在学习培训时间上很难保证到位,化验质量控制水平不高;化验经费不稳定,化验室经费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时期,可以统筹安排,但没有项目实施的时候,化验经费就很难保证到位。

2.2化验能力有待提高

定安县化验室目前已经具备化验土样常规五项的能力,但对于中微量元素和植株养分的化验能力方面尚有待加强;对于那些操作具有一定难度仪器的操作规程要加强培训,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以保证化验分析的质量;对于土壤样品储放室要专人管理,保证样品的惟一性和准确性。

3.化验室建设中的思考

3.1建设化验室的必要性

(1)化验室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组成部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而化验室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组成部分,建设好化验室对搞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2)化验室的建设有利于耕地质量的提高。耕地地力评价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重要基础,化验室在地力质量评价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只有对土壤的养分进行准确的化验才能制定出好的施肥方案,才能更好地提高耕地质量,所以建设好化验室对耕地质量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2加强质量体系的建设

主要加强对设施环境、仪器设备、化验能力、人员队伍、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

3.2.1设施环境方面

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化验室建设场地应符合周围环境不能影响化验分析工作和质量,化验分析工作也不能影响周围环境和人员安全的基本要求。在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开始,我县贯切落实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化验室建设“标准化、现代化、长远化”的目标,确立了土壤测试和肥料检验,当前工作和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基本方针,研讨了标准化化验室建设的具体要求。化验室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化验室的采光、灰尘、震动、温湿度控制均应满足检测任务所要求的技术条件,室内仪器设备布置合理,既便于操作又便宜保护仪器和人身安全,且防止检测时互相干扰影响工作质量,建立设施和环境管理制度,保证仪器设备和化验环境达到技术要求。

3.2.2仪器设备管理方面

所用仪器设备必须经政府招标采购,其性能和精度均应满足测试任务的要求;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仪器名称、惟一性标识,型号规格、出厂号、制造商名称、仪器购置和验收记录、接收日期、启用日期、维修计划、使用说明书放置地点、历次检定情况、自校自检规程、使用记录等;操作规程应明示,精密仪器由专人管理和使用计量器应按规定进行检定和校验。

3.2.3化验能力方面

化验室应具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土壤、植株必测项目的化验能力;样品有专人管理,有惟一性和化验状态标识,采取措施保证样品在检测或保存中不混乱、不丢失、不损坏,有样品处理记录;化验室年化验土样或植株能力应4000以上,化验范围覆盖《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必须测试项目。

3.2.4人员队伍建设方面

化验室人员岗位设置科学、合理,具体岗位应设有化验室主任、化验室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化验员、仪器设备管理员、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等,化验室主任、化验室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职称,懂化验业务;化验室建立人员档案,包括有关资格、学历、培训、技能、经历等,档案内容完整、齐全和准确;化验室有人员培训计划,经相关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2.5质量控制方面

完善各种化验室操作间的规章制度,如化验室质量管理制度,化验室工作管理制度、样品质量体系审核制度、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包括对仪器设备的校验和检查;认真做好检测的原始记录;化验室使用的标准物质必须附有标准物质证书且在有效期内或由所在省的省级土肥部门认可的参比物质;标准物质或参比物质必须有专人管理,有使用记录,储存环境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化验室使用试制符合相关检测标准,实施专人负责制度,有使用记录。化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主要采用标准溶液校验、空白试验、精密度控制、准确度控制、准确度控制考核、重复性控制考核等方法。化验室间质量控制主要采用参加试验室间对比;上级部门组织能力验证和考核等方法;建立样品检测记录审查制度,对数据准确性计量单位准确性进行审查,原始记录至少有检验人签名、审核人二级签字。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7

【关键词】基层实验室;问题;日常管理;措施

0.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产品的质量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食品的安全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就现在的情况来说,由于在食品的加工制作过程中广泛的应用添加剂等化学品,使得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出现,鉴于此,只有加强对于食品的检验监测,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增强人们的购买力,因而,基层实验室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说来,基层实验室是一个县级的检测机构,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检测来获取准确的产品数据,并将产品的质量以报告的形式反映出来,从而让人们详细的了解企业的产品问题。由此可见,基层实验室是保证基层质量检验的基本条件,其工作水平直接反映县级监测机构的监测水平,也直接关系着企业产品的质量情况。然而在实际当中,许多基层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当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实验室的发展,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实验室在具体实施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不断加强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保证基层实验室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基层实验室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基层实验室数量的不断增加,规模的不断扩大,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诸多的实验检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检测机构的信誉度。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基层实验室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1.1人员素质比较低下

基层实验室的监测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从当前的实验室人员构成来说,主要是技术人员的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目前,在基层实验室当中缺少高学历、专业对口、以及年轻的科技人员,尤其是缺乏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实验技术人才。[1]除此之外,由于基层实验室当中人员不足,不仅进行人员的更新和队伍的扩建,因此有些基层机构中的检验员不具备检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于一人承担起多项检测任务,长期以往,造成了基层实验室的技术队伍力量十分薄弱。

1.2设备设施比较落后

目前,基层实验室存在着仪器设备落后的现象,由此制约着许多大型项目的开展。特别是在项目较少的情况下,一些仪器设备的使用极少,由此造成了设备的荒废,加上维护费用很多,这就使得达不到检测的目的。与此同时,基层实验室的环境条件也是十分艰苦的,往往达不到实验开展的标准,由于不具备实验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也就不能对检测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从而导致数据的失效,缺乏准确性。

1.3实验操作过程不规范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抽样检测作为一项基本的检测工作,为了保证抽样的代表性,需要制定合理的抽样方案。然而在实际实施当中,抽样不按照抽样标准进行,缺乏详细有效的抽样方案,待检样品不能妥善保存等问题十分普遍,严重影响着最后检测结果的科学性。

1.4日常管理存在问题

基层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检测实验的正常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是在日常的管理当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一是一些仪器设备缺乏日常的维护,从而导致灵敏度的降低,甚至于一些化学药剂已经过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二是实验试剂的不合理摆放,导致在实验的时候很慌乱,本来应该有的试剂却找不到,因此试剂的不及时应用,使得实验结果缺乏准确性。三是对于实验中的废水、废弃的不合理处理,以及对有毒药品的不妥善管理,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甚至威胁着人们的健康。[2]

2.加强基层实验室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鉴于技术人员的缺乏,基层实验室应该采取多项措施来引进高素质的人员,从而不断扩建技术人员的队伍。与此同时,还应该注重对于技术人员的培养,通过组织短期的培训和进修等学习形式,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检测技术能力以及素养,从而在人员较少的情况下,提高检测的质量,保证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2更新实验的设备和基础设施

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因此,基层实验室的领导应该加大经费的投入,购置一些使用频率较高、以及精密性较好的仪器,从而开展一些新的项目。与此同时,要有目的的引进一些大型的仪器设备,并选派具有专业知识的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仪器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重要作用,进而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3]

2.3制定规范的实验操作制度

做好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抽样工作的扎实与否,直接影响着后续工作的开展,也是导致实验结果产生偏差的最主要原因。鉴于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制,通过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工作,从而不断规范技术人员的操作过程。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科学和客观,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不断明确员工的职责,对于员工自己来说,在考核中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通过及时的改正,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2.4改善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要从细小环节入手,不断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首先,增强对于仪器设备的维护,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其次,制定合理的试剂保管制度,通过不断规范保管人员的行为,从而保证实验过程的顺利;再者,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尤其是对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以及有毒物品的保管,不断加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不断规范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确保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基层实验室管理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一是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增强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二是更新实验的设备和基础设施,为实验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三是制定规范的实验操作制度,从而不断规范实验过程;四是改善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从而使得基层实验室成为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为社会提供公平数据的重要检测机构。

【参考文献】

[1]张桂敏.基层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探析[J].首都医药,2013,9(20):48-50.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8

【关键词】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质量考评

随着全球艾滋病疫情的扩大,各基层HiV抗体初筛实验室的职责日益重大。截止2010年底,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患者(简称HiV/aiDS)共计379348例,其中aiDS患者138288例,死亡报告72616例[1]。为保证HiV筛查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促使其更好地完成职能工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南京市确证中心实验室每年组织一次质量考评活动,现将2012年质量考评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参评实验室公办医疗机构45家、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6家、妇保所4家、采供血机构2家,民办医疗机构6家,共73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

1.2考评方法由质控品盲样考核和现场实验室督导两部分组成,根据《南京地区艾滋病检测工作督查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质控品盲样考核,包括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实验规范性两部分,由南京市确证中心实验室统一发放质控品,筛查实验室按规定对质控品进行检测并上报结果。现场实验室督导检查为专家现场对实验室进行验收,采用现场实地察看、现场模拟、查阅台账资料、人员抽查询问等形式。

1.3质控品组成由10份样本组成,含HiV-1抗体强阳性样品2份、弱阳性样品2份和阴性样品6份,质控品由市确证中心实验室配制。

1.4考评标准

1.4.1评分依据

1.4.1.1质控品盲样考核内容eLiSa法是目前公认的HiV抗体检测较佳的筛选方法[2]。73家参评实验室采用统一的eLiSa试剂进行初筛实验,试剂厂家为珠海丽珠。对初筛呈阳性反应的样品,再使用另一种厂家的试剂进行复检。最后以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其附带的证实性资料(实验的原始记录、新上岗人员培训证书、酶标仪和移液器校准记录、近期质控图、样品复检化验单、近期酶标仪使用和维护记录、Sop目录、本年度签字的检测报告、本年度HiV检测工作总结报告)为主要评判依据。

1.4.1.2现场考核内容由专家在实验室现场对实验室结构布局、人员和实验仪器情况、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消毒记录、仪器使用记录、近期质控图、实验原始记录等进行验收。

1.4.2评分标准及总成绩评判质控品盲样考核与专家现场实验室督导各占50%,总分100分。质控品盲样考核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的规范性各占25分。

2结果

2.1考评单位构成本次共调查73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其中公办医疗机构45家(61.6%),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6家(21.9%),妇保所4家(5.5%),采供血机构2家(2.7%),民办医疗机构6家(8.2%)。

2.2控品考核73家初筛实验室试验结果符合率均为100%,平均得分25分;实验的规范性平均得分为22.4分,见表1。

2.3现场实验室督导参评实验室平均得分为49.3分,见表2。

3讨论

在本次考核中,本市73家筛查实验室质控品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均较好,总体检测技术水平良好。这得助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重视,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1)检测的规范性有待加强。部分实验室对筛查报告、复检检测单的送样单位理解不清、填写错误;原始记录不全,检测样品缺乏唯一性标识;有的外部对照结果记录不及时,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的数量达不到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个别实验室进行检测未标明加样顺序,未注明试剂盒等相关信息;仍然存在临界值计算错误的现象;操作人员和复核人员未签名或签名不规范。(2)质量管理方面,部分实验室未及时针对《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的新要求,对标准操作文件内容进行更新,有些Sop文件存在生搬硬套、内容简单及不切合本实验室实际的现象,脱离了实验室的实际工作,偏离了制订Sop文件的初衷。(3)少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个别早期实验室“三区”界限不清,仪器设备未按操作流程放置,仍有单位未根据新要求配备生物安全柜和非手动式的洗手设施;检测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不强,未留存检测人员的监护检测标本。(4)个别实验室日常样品处理欠规范。有样本运送错、患者信息填错或不全的现象发生。

通过本次考核发现南京市各区县CDC机构、妇保所、采供血机构等单位实力雄厚。这些单位历年来对质量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科学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他们的人员培训与质量控制到位,Sop更新及时、完整,实验室布局和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较规范,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能充分体现检测工作,可溯源性强,生物安全防护和资料记录齐全。相比之下部分医疗机构存在问题较多,尤其是2009年之前建立的医疗机构。这些医疗机构成立时间早,验收时要求比较低,实验室不够规范,后期有关部门没有加强重视,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布局不合理,仪器设备配备不到位。有些实验室日常工作量较大,忽视了HiV检测实验的规范性。

筛查实验室参加确证实验室组织的质量考评活动既是《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规定的职能工作之一,也是检验实验室工作有效方法。质量考评活动可以使各区县卫生局和各有关单位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从而促进实验室发展,确保检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璐,秦倩倩,丁正伟.2010年中国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现状与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17(3):275-278.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9

一要加强企业对取样重要性的认识。企业取样,打条码是仪器化公检样品管理的第一环节,是整个仪器化公裣工作的基础和根本,但企业对取样的重视程度却很不够。表现在:取样员均为兼职的,取样员不固定:对取样员工作质量没有奖惩管理要求,有时取样员由企业负责人临时指派,造成取样员工作责任心差,对取样要求不清楚:没有足够的措施规定加以规范保证。

二要加强取样员的规范性操作培训。由于取样员的变动性大,加上岗前培训不够,所以经常出现不交叉对分样品,只将一边样品送检一边留存,或样品交接单填写错误,流水号填写错误、条码没有放入棉样中;或由于对条码使用不熟练,出现跳号、缺号混批现象。取样员培训,除参加省级纤检部门的取证培训外,地州市纤检所,企业还要加强日常培训管理工作。既要培训取样的相关要求、样品管理的相关知识、条码机的日常操作和日常维护知识,还要规范取样员的操作步骤和手法,养成按部就班、规范合理、快捷有效的手法和工作习惯。在培训中还要考虑取样员的文化素质,接受能力,加强现场培训。

三要加强对取样员管理的制度建设。对取样员的管理制度应分两个层级:第一层级是企业对取样员的管理制度。企业应实行专职取样员制度,应有专业固定并长期从事取样工作的专职取样员。企业对取样员实行奖惩管理制度,确定岗位职责,工作要求,提高其责任心,杜绝工作不认真不负责造成的一些细小差错。第二层级是专业纤检机构对取样员的管理制度。1对取样管理员实行省级注册管理,只有取得注册员资格证的人才能从事取样和样品管理工作:2在条码中增加取样员注册号信息,以便加强全程监管和落实责任追究,保证取样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3将企业对取样员的管理和企业取样环节的差错率纳入专业纤检机构对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前置审查工作中加以管理。

四要加强各环节样品交接验收工作。加强各环节交接验收工作,就是加强企业与拉样人员、拉样人员与实验室样品管理员、样品管理员与出样组、出样组与感官检验组、感官与平衡管理等等各环节的交接验收。不能将交接验收流于形式,在工作中要确定交接验收的具体程序、具体内容、具体要求,并相互签字确认,形成环环相扣的管理闭环。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篇10

关键词:合同评审质量实验室风险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可以说风险无处不在。无论集体还是个人,国家还是各类经济合作体,都日益认识到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人们想出种种办法来应对风险。检测实验室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参与者,同样也存在与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对风险的管理能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为便于本文论述,我们先了解几组概念。

质量的概念

iSo9000:2000中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能力。特性是指可区分的特征,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合同评审的概念

学术定义,合同评审是指接到客户订单以后,为了确认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订单,对生产能力和物料进行确认,扫除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子,避免因生产过程中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影响产品质量和交货时间。

与检测相关的定义,合同评审是指接到客户检验需求后,为了确认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检验,对检验能力等因素进行确认,扫除检验过程中的不确定因子,避免因检验过程中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影响报告质量和交报告日期

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指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保护自身或相关方利益的管理过程。

合同评审与实验室风险管理的关系

从质量的定义,我们可分析出检测实验室合同评审工作的质量特性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满足客户要求的特性、二是满足法律要求的特性、三是满足实验室内部管理要求的特性。满足客户要求方面的特性表现为:完成检测及出具检测报告的时间、检测费用、检测报告的使用价值或效用;满足法律要求的特性表现为检测合同是否符合《中国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委托检验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即合法性;满足内部管理要求的特性表现为合同评审工作流程是否快捷、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时间、消耗人力、物力等各类资源的成本量。

通过对合同评审工作三方面质量特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合同评审质量高低与好坏会对实验室的风险大小及风险系数的高低产生直接的影响。就满足客户要求的质量特性而言,假如因为合同评审对检测时间把握不准,检测报告超期了,客户因此丢掉了订单,那势必会引起客户的不满意,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客户对实验室的甚至索赔,这就给实验室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就满足法律要求的质量特性而言,如果与委托客户签订的合同本身不合法,那实验室就会面临违法的结局,同样带来了风险。就满足内部管理而言,如果每一宗合同评审都要花上一两天的时间才能完成,或需要反复,那么实验室的管理将陷入混乱与无序中,对于用于贸易目的的委托检测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如果客户在可以容忍的时间内还等不到满意的结果,合同迟迟不能签定,那么客户肯定会另择良枝,实验室从此便永久地丧失了这个客户,这种情况多了,经济效益从而何来,没有经济效益,如何能添置更先进的设备,如何留住人才,这是危及实验室生存的风险。

iSo31000:200险管理标准中提出建立内部沟通与报告机制及建立外部沟通与报告机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框架之一,而合同评审环节恰恰是每个实验室组织获取内部信息特别是外部信息的关键点,由合同评审中收集来的信息对风险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只有提高合同评审质量,才能助推实验室风险管理能力。实施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合同评审的质量必然能提高。二者相互促进,构成良性循环。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提高合同评审质量

合同评审是整个检验流程的首道程序,风险管理首先应从这个环节开始,只有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提高合同评审的质量。

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在合同评审工作开始前对其中的风险进行识别是非常必要的。合同评审工作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类风险,来自客户的风险。二类风险,法律风险,即陷入违法违规或者法律纠纷的风险。三类风险,管理及成本风险,即指给整个实验室管理体系拖后腿的任何因素或风险。

正确识别风险后要采取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方式选择及风险管理决策。针对上述合同评审中的三类风险,应该如何控制呢?笔者认为将合同评审的所有要素逐一列出,将这些要素划分到三类风险中,再针对其质量特性加以控制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一类风险的控制方法

合同评审各类要素中应划分到一类风险控制的要素有以下几类:客户信息、产品信息、检验依据及判定依据、价格及收费、出具报告日期、样品交接说明、分包项目及偏离。这些因素中的任意一项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并且加大其它因素的风险系数,从而增加整体风险。

对这些要素的风险控制方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合同评审材料尽可能采用书面的形式,如果是口头形式,合同评审人员事后应及时记录口头沟通的情况,并且保存好这些材料,保存期最好在五年以上。其次检测机构由于其委托性质及样品的多样性,合同格式未必全部一致,但是供检测机构与委托方签字的那份材料中的信息尤其是检测报告中要出现的信息必须翔实、准确、清晰。客户信息应包括委托人、产品的生产厂、制造商、经销商等相关方的信息。产品信息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警示语。合同评审人员应为客户选用既能满足委托方需求,又能使检测报告为客户发挥最大效能的检验依据或判定依据。样品交接说明内容应包括样品状态是否完好、有效,样品状态及数量是否能充分满足检测需求,涉及抽样样品的最好清楚地记录抽样位置及方法,配以图片进行说明,尤其是接收质量鉴定与仲裁委托检测时。

同时,上述各项信息都必须确保得到了客户的确认并有书签名、盖章,这是控制一类风险的有效手段。因为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就发生了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未按合同履行义务,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担违约责任。举了例子,一个客户用你的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办理出关时被海关发现报告上的公司名称与申报过关的公司不一致,被拒绝通关后气冲冲地来向你兴师问罪时,你若能找出双方签定的合同或协议,最后发现是客户自己的原因导致出错,这时你就划险为夷了,来自客户的风险在你高质量的合同评审前提下烟消云散。但如果合同评审人员因对产品检测标准不熟或忽视了标准对某些项目的检测时间要求而承诺不可能实现的完成日期,这种情况下实验室的风险肯定大大增加,有可能给实验室带来难以预测的不良结果。

二类风险的控制方法。

合同评审必须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各类规章制度制度下开展才能控制来自法律方面的风险。二类风险控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评审工作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二,实验室必须在有能力、有资质的前提下对外出具检测报告,这是法律法规对实验室必须履行的需求。有能力是指客户要求检验的产品类别或检测标准(含年号)或检测方法(含年号)已通过Cma、CaL、CanS认可。有资格指已获特定的授权,如3C指定检测产品及地域、生产许可证检验资格授权、见证检验授权、电子产品污染控制认证授权等。

检验依据、方法、方案、细则或相关要求必须合法且明确。合法指的是符合法律法规、相关规章制度。不得受理、检测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产品,如直排式燃气热水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属于淘汰产品,检测实验室不得对这类产品出具检测报告。明确指明白、清晰、完整、易操作。涉及到具体项目时,应将项目罗列清楚。用于承担政府任务的方案或细则,要将判定方法列明。

第三,收费的合法性,属于国家或地方政府部门控制的收费必须依据公布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

三类风险的控制方法。

合同评审工作质量低下,势必会拖整个实验室的管理后腿,而滞后的管理会增加组织运行的风险,因此对于这类风险控制,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合同评审水平与效率,配备综合素质较强的合同评审人员,缩减评审环节,加快评审流程,为检验环节做好良好辅垫。

众所周知,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是风险管理与有效控制的根本所在。首先从事合同评审人员应具备风险意识,除了有识别风险的能力,还应有能及时采取决策、控制风险的能力,这样的合同评审工作质量才算上乘。

合同评审人员的综合能力高低对于这项工作有决定性的影响。综合素质强的合同评审人员能在与客户取得良好沟通后,快速发现客户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做一套解决方案,嬴得客户信任,维持客户同时为实验室获取了经济效益与发展资金。同时,由于对标准、检测方法等内容的熟悉,他们选定的检验依据或方法项目能为检验环节约时间,让检验环节与合同评审环节无缝连接,使检验环节成为真意义上的检测,而综合能力低的合同评审人员做出来的工作流转到检测环节后,会给检测开展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阻碍,通常不是由于评审时要求客户提供的样品数量达不到检测标准要求而使检测无法正常进行,就是与客户就检测项目沟通得不够完整导致模拟两可而使检测不能开展。总之,综合能力低的合同评审人员会给检测留下很多不确定信息,严重影响检测进度。

然而,合同评审中对检测报告、检毕样品的处置方式的及时敲定也是体现合同评审作用,提高工作效率的表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