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十篇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十篇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10:15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篇1

关键词:地铁隧道、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地铁隧道施工是一项地下建筑施工工程。其最基础的施工要求就是要确保地上行人、周围岩土、水质、建筑物等的安全和交通道路的正常通行及城市环境的不被污染。所以选择科学高效的施工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做好技术措施控制十分重要。

一、地铁隧道工程施工方法

目前,我国地铁隧道常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三种:明挖法、盖挖法和暗挖法。其中盖挖法又有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和盖挖半逆作法之分。暗挖法有钻爆法、盾构法、掘进机法、矿山法、顶管法和新奥法等。不同的施工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和施工适用范围,具体选用何种施工法要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不同方法施工特点来综合确定。

1.明挖法。明挖法是一种深基坑施工技术,是指直接敞口开挖基坑同时做好围护结构,在基坑内完成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最后再回填土方和恢复路面交通。该施工方法造价低、工期短、技术简单、安全可靠,常用于地形开阔、周围建筑少、交通允许中断等施工条件较好的地区。通常浅埋地铁车站和地铁区间隧道在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采用明挖法。而明挖法不足的地方就在于:需要改移降水和管线,且施工对周边环境和道路交通影响较大。因此施工选择要慎重,在无人、无交通、管线较少的场地,此法是首选。

2.盖挖法。盖挖法是指先施作基坑围护结构和架设临时路面,后在临时路面下方开挖土方,进行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最后再回填覆土及恢复路面。其中依据开挖和回填土方顺序的不同可具体分为顺作法、逆作法和半逆作法。该施工方法对周边环境和交通影响较小,通常适用于车站位于路中、且允许短时封道、并对城市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区域。不足之处在于:场地空间狭小、出土不利、大型机械施工不便且工程造价较高(比明挖法高20%左右)工期也较长。由此可见,对于那些埋深较浅、施工空间狭窄及地面交通不允许长期占道的情况下采用盖挖法要比明挖法得体。

3.暗挖法。暗挖法如同地下采矿一样,是指不挖开地面,全部在地下进行挖土和修筑衬砌结构的隧道施工方法。该法常用于地铁隧道穿越城市交通不允许中断地处,且不能采用明挖法或盖挖法时而用。它对不影响地面交通,也几乎不需要管线得改移,但与明挖或盖挖法相比,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工期较长,且造价也较高。然而对于那些经济较较发达的城市,地处繁华地段的区域隧道建设,交通中断片刻就会对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此时综合利弊只能采用暗挖法。又由于暗挖施工方法较多,具体选用何种方法要依实际而定,笔者总结实践经验发现矿山法和盾构法应用较广,可作为施工首选。

由上可知,不同的地铁隧道施工方法使用范围、及优缺点不尽相同。而城市地铁隧道工程的施工受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水文地质、工程规模、施工机具、地面和地下障碍物、周围建筑物及工程造价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具体到工程实际,施工方法的选择应依据这些因素,并结合不同施工法的特点,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再综合确定。通常城市地铁的兴建规模较大、距离较长,沿线遇到的情况多有不同,不同地段采用的施工方法也不尽相同。故实际中一条地铁隧道工程通常是多种施工方法的混合体。

二、地铁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依据上述方法在确定了不同地段的施工方法并做好安全防护后,即可进入地铁隧道的施工阶段。由于地铁隧道工程是一项大规模的建设,各地段的施工情况不同,牵涉到的施工技术较多(诸如隧道超欠挖施工控制技术、保护隧道基底施工技术、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突水突泥的预防及处理技术、隧道衬砌防渗漏抗裂技术、耐久性砼施工技术、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等等),需要注意的控制措施也很多。而文章字数有限不能详细一一论述,那么笔者就结合自身经验积累,择其几点简要论述如下:

1隧道超欠挖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中控制超欠挖现象是确保地铁隧道质量的首要问题。超欠挖控制得当能够有效保证开挖轮廓的圆顺和平整,减轻应力集中,避免局部塌落,加快施工进度,同时还能为喷锚支护提供良好施工条件。常见的施工控制措施有:①重视控制测量的复合程序,加强施工控制测量,保证检验测量频率。②开挖轮廓线时要考虑施工误差,设计预留围岩变形和拱顶沉降等因素。在设计轮廓线外要适当加大尺寸,衬砌轮廓线按设计轮廓线径向加大5cm考虑。③因地质差引起隧道局部坍塌也是致使超欠挖的因素之一。所以在施工中要严格进行喷锚支护,及时保证支护稳定、质量可靠,并在软弱土体地段缩短循环进尺开挖。④运用科学的检测仪器,加强施工控制,减少超欠挖次数。如运用BJSD-2断面仪随时抽查超欠挖现象。若出现超欠挖现象要依据提供的实测断面图,详细分析原因所在,尽快采取措施解决。

2保护隧道基底的施工技术措施

隧道基地要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做好基地的防沉降工作至关重要。施工技术措施可按几点开展:保证基底底面无虚砟、积水及杂物等,控制基底完整无损,确保边墙底与基底顺接圆顺。确保基底开挖高程符合要求,保证每次开挖循环都用水准仪检测基底4到6点,并用激光自动断面仪测量周边轮廓断面,绘制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保证基底承载力符合要求,对土质基底采用动力触探、对石质基底采用现场目测鉴别法、由试验确定或设计给定击数标准等。仰拱混凝土或初期支护施工完毕后,用探地雷达对其检测,若发现随到基地有空洞等现象时,应及时采取基底注浆措施进行回填。

3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喷射混凝土施工控制要从原料的养护入手,要将混凝土大堆料储放到储料棚内,避免露天堆放而使其淋雨或引起环境污染,及倒运材料时引起泥污染集料,而致使堵管或强度降低等现象的发生。施工中注意:喷射前先开风再送料,后开速凝剂阀门。确保混凝土搅拌程度以易粘结、回弹小、表面湿润光泽为标准。施工中应尽量运用新鲜的水泥(存放时间较长的水泥或将过期的水泥会严重影响喷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并严禁随意增加速凝剂或防水剂掺量等。确保喷嘴与受喷面的距离、角度和喷射顺序适宜,通常是喷嘴与受喷坡面距离宜控制在1到1.2米内;喷嘴与受喷坡面垂直,有钢筋时角度放偏30°左右;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料束呈旋转轨迹运动,一圈压半圈,纵向按蛇形状移动喷射。另外要注意:施工完毕后喷射混凝土应由专人进行喷水养护,以减少水化热引起开裂现象。若发现裂纹应及时进行观察和监测,确定开裂是否会继续发展,并找出解决措施。通常对不再继续发展裂纹的处理办法是在其附近加设土钉或加喷一层混凝土,以策安全。

4突水突泥的预防及处理技术措施

地铁隧道施工在易涌水地段常以堵为主,可用帷幕注浆法来封闭围岩,防止地下水涌出。对断层破碎带可采用小导管注浆对隧道四周和掌子面岩土进行固结堵水,要注意注浆加固范围应在遵循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加强初期支护防拱部及掌子面的承载力。对水量不大且含泥量不高的地段,可用以排为主,或先排后堵的施工技术措施(主要采用超前地质钻孔进行排水降压,在涌水量减小后,采用施工期间的疏导方法)。对注浆盲区或注浆后岩面渗漏水的处理宜用小导管法补注浆。

总之,地铁隧道施工针对各地段不同的建设情况,应结合工程实际和影响因素,选择最适宜的施工方法,并做好安全防护和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对施工中常见的或突发的工程现象,综合分析找出原因所在及时的解决,才能从施工角度和技术角度全面确保地铁隧道工程建设的工期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常瑞杰;地铁车站施工工法的优化选择[J];都市快轨交通;2010年02期

2汪春生;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地铁施工技术[J];都市快轨交通;2010年01期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篇2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影响因素;监理;控制要点

我国的交通事业在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公路建设不仅关乎到民生,还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很多地区克服了地理环境限制建设公路,隧道工程是其中的重要施工环节。隧道工程往往处于地理环境非常复杂的区域,包括地质条件和地形等等,都不具备公路建设的条件,就会采用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隧道工程作为大规模的工程,不仅施工技术多而且复杂,对专业技术也具有很高要求,特别是隧道工程环境中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就必然会使得隧道修建中产生各种质量问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根据隧道工程实际需要将监管措施制定出来是非常必要的。

1隧道工程施工所具备的特点

1.1隧道工程施工具有隐蔽性。隧道工程属于是隐蔽性的工程,隧道工程施工也必然带有隐蔽性的特点。施工中,往往可视面只有一个,其他的施工都是隐蔽性的,这就必然会存在很多难以预见的状况。即便工程施工中留下隐患,也难以及时发现,也无法做出判断。

1.2隧道工程施工具有动态性。隧道工程所在环境往往地址环境复杂而多变,施工中,这种变化必然会产生各种偶然因素,导致施工设计与施工现场不相符合。这就说明,对隧道工程进行设计,不仅要进行施工现场勘察,还要对当地的围岩状况充分了解,以使得隧道设计具有动态性,以便于施工现场条件产生变化时便于对初始设计进行修改。

1.3隧道工程施工具有风险性。隧道工程施工所在区域往往环境条件恶劣,多数的施工都是在山洞中或者在地下展开的。即便是在同一个环境空间中展开作业,也会对各个作业环节的技术要求有所不同,包括掘进技术、支护技术以及通风技术等等,都要根据施工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保证各个施工环节之间密切相连,这就必然会使施工环境局促,而且不同的施工技术之间相互干扰,其中必然会存在风险因素[1]。另外,隧道施工中,恶劣的环境条件对施工人员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还会造成生理问题。特别是隧道施工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多变,缺乏稳定性就必然会存在风险,使得隧道施工中随时都有危险事故产生。

2隧道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影响因素

2.1影响隧道工程施工的人为因素。隧道工程施工中,人是最为活跃的因素,也是缺乏稳定性的因素。要对隧道工程施工以有效控制,就要对施工各个环节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详细分析,将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制定出来,用于施工中发挥管理作用。参与施工活动的工作人员要对施工中的基础性工作予以控制,基于此分析各种干预形式。由于施工中会存在见利忘义的现象,即施工人员从个人利益出发而忽视了工作中所应履行的责任,就会存在施工管理程序调整的问题,这必然会影响隧道施工质量。

2.2影响隧道工程施工的硬性因素。影响隧道工程施工的硬性因素包括材料因素和设备因素,贯穿整个的隧道施工过程。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就是材料。要确保施工材料符合相关规定,就要对影响材料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考虑[2]。这些因素往往是导致材料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影响隧道工程质量的基本因素。隧道工程施工中,施工设备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主要对象。要对施工设备进行控制管理,就需要施工人员重视设备检查工作[3]。但是,由于施工人员忽视了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就必然会对隧道工程的施工造成负面影响。

2.3影响隧道工程施工的技术控制措施。隧道工程施工中,采取科学合理地技术控制措施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但是,进入到具体操作中,就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技术控制措施难以发挥作用,通常会体现在施工程序改变或者对施工程序作出调整,这就必然会对后续的施工造成不良影响。要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做好技术控制工作,就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使得技术控制发挥时效性。

3隧道工程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

3.1隧道工程施工中开挖现场的监理控制。隧道工程施工对开挖现场会存在超挖和欠挖的问题,监理人员进行开挖质量检查要按照有关技术规范中所规定的内容进行。对于欠挖现象,如果岩层完整,衬砌的强度以及结构都不会扰,当岩石抗压强度超过30兆帕,个别地方的欠挖幅度要界定在0.1平方米以内,隆起量不超过5米。包括隧道的拱顶低于1米的位置以及墙角都不可以欠挖,以避免因此产生危险事故。对于超挖现象,在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中已经明确规定。由于围岩地质环不同,对超挖也会有所不同要求。

3.2隧道工程施工中锚喷支护的监理控制。隧道工程施工中,锚喷支护是不容忽视的。监理人员验收隧道工程的过程中,要根据隧道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验收方式,并提前通知施工方[4]。对于隧道工程施工中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可以开展后续工作。在验收锚杆施工质量中,要注重检查锁角锚杆。在验收注浆施工中,监理人员要高度重视这道工序,因为这道工序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对注浆的程序也有严格要求。

3.3隧道工程施工中喷射混凝土的监理控制。隧道工程施工中喷射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疏漏,不仅会产生裂缝,甚至会出现渗水现象,对施工造成不良影响。监理要对喷射混凝土施工严格把关,要求施工人员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以使隧道工程质量有所保证[5]。

3.4隧道工程施工中仰拱的监理控制。隧道工程施工中,仰拱是重要的施工部位,关乎到整个隧道的稳定。如果仰拱施工存在质量问题,就会影响到上部结构的稳定性,特别是墙角与仰拱之间的交接部位,需要做好清理工作后进入到施工环节,以避免由于该部位存在杂质使得仰拱不牢固而产生不均匀沉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隧道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技术有很高的要求,主要是由于隧道工程属于是隐性工程,存在质量隐患很难发现。这就需要对隧道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技术方法进行探索,并采取符合施工实际的监督管理控制措施,以避免施工中产生质量问题,确保隧道工程施工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丁维扬.浅谈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管理的注意事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1):107.

[2]高尚勇.隧道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现场监管措施[J].山西建筑,2013,39(3):47.

[3]陈建平.隧道工程施工监理工作要点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6):21-22.

[4]张景珍.浅谈地铁隧道工程施工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189.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篇3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和人们对出行的交通工具也要求越来越高,铁路和高铁频频建立,高风险隧道的施工会随之会出现在隧道工程中。众所周知隧道的施工中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对其应高度重视,并应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来避免隧道工程事故的发生。隧道工程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全过程的控制行为。随着高水平隧道工程的建设施工,更多的因素增添了隧道的风险系数,隧道施工存在的潜在风险极大有可能对隧道的施工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施工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使发生施工风险的概率减小到最低限度。所以,进行隧道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速铁路、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等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隧道及地下工程也越来越多,而隧道施工一直是这些施工中的难点,怎样才能控制隧道施工的风险是参加施工的单位应该思考和担忧的问题。因此,做好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是保证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关键。隧道工程不仅仅是一个有涉及很多学科的复杂工程,并且还具有现金投入量大、技术难、建设周期长、项目涉及范围广等特点。由于隧道建设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复杂难懂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勘察资料的片面性和相关设计理论的不完整性,使得很多意外事故在工程施工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同时,地层、水文地质及周围环境都会由于工程的施工造成了直接影响,并且由于工程施工要与环境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使得隧道以及地下工程风险不仅仅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内部因素,也有综合性、层次性的外部因素。另外,由于隧道工程施工建设时间长涉及到的工作人员比较多,在工程建设中由于人为的疏忽,也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工程风险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现如今隧道工程中施工工程风险的研究大部分还很不完善。由于我国地域了阔,所以有着各种各样的地形。很多的隧道工程都需要在交通建设工程过程中来进行。另外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的地下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也需要加大建设,这也使得对隧道工程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因素的研究分析。

一、隧道施工风险所具有的特性

在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施工、照明通风、岩爆塌方等问题都是地下施工中所具有的问题。另外,由于片面的地质勘探、复杂和变化的地质条件,它的好坏以及正确性直接影响了隧道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因此,隧道工程施工风险除具有一般的风险特征外,并且还具有其自身所独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高度依赖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还有由此产生的隧道施工风险的随机性和隐蔽性的风险发生。众所周知,隧道施工风险的结果相当严重,除了有比较大的影响外,还会在隧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增加一定性的风险性。另外,隧道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与其风险在某些程度上也有一定的关系。通过隧道风险各不相同的特点,结合现成的分析和经验积累,得出包括技术风险、施工风险和设备风险在内的隧道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风险因素。由于隧道施工风险所具有的这些各不相同的个性,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与了解这些特性在隧道施工过程风险管理中的影响大小,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风格不同的隧道施工风险,以达到隧道施工风险的有效管理。

二、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内涵

隧道工程是一个投资资金多、建设时间长、涉及面大的复杂系统,在建设这些项目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的环境因素,另外还有更多、更大的风险因素存在于隧道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危险因素对项目造成的不利影响能减小到最低,我们应该将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用在隧道工程施工的实施上。通过风险分析、风险规划和风险监控,来科学合理地使用具体的管理办法、技术手段对项目涉及的风险实施有效控制,主动进行对项目风险进行全过程管理及监控,以减小到项目最低风险。

三、进行隧道施工安全的风险评估

在隧道施工前,应该组织隧道方面的专家对隧道不良地质和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相关性的风险评估,通过实施隧道风险等级管理,建立安全有效的计划和有针对性的预防演练,并主动进行必要的安全监控及防护措施,继续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证措施。为了保证重大技术安全问题的隐患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尽可能少发生,我们应该通过组织隧道方面的专家来进行研讨和咨询,建立专家研讨和协商制度,尽力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并且利用科技手段、先进的设备以及可靠的经验,有效降低项目成本和施工风险系数。

四、控制隧道施工风险的措施

1、建立风险管理系统,科学有效的进行风险防范工作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应对风险管理应该进行理念的树立,要进一步树立“安全发展”的观念。要形成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的安全责任。施工建设单位要按照设计文件进行防范措施的制度,监理单位也要进行审查防范措施,另外还要检查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加强危险源的监视,加强风险排查,特别是增加风险排查和管理工作。必须针对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进行立即组织整改,有效防范、阻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2、要做好地质预报工作,真实落实地质预报的责任施工单位应结合隧道工程相关的地质条件以及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进行指导,首先明确隧道地质预报的方案、预报频次、预报的内容、实施计划,其次要提出设备配置及操作要求、数据采集、信息判断与处理、预报成果报告制作等技术要求。要对能够胜任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用来保证超前地质成果及数据的有效性。

3、加强施工安全的培训,落实施工安全的责任要加强安全的意识和培训,根据各企业的情况来建设施工单位的安全文化。负责隧道施工安全的施工单位,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进行相关方面的技术培训,增加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严格遵守国家的安全法律和规章制度,建立合适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做好安全方面生产的措施,并且做好安全应急救援预案,还应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人员、器材、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按规定应报监理单位批准并报建设单位备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某些工作程序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五、小结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篇4

关键词:隧道施工保证措施

引言

厦门万石山隧道a匝道进口端与既有钟鼓山隧道相通,出口与新建万石山隧道左洞相通,长度200米。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厦门机场路一期仙岳路至演武大桥段的一段,穿越钟鼓山、部级4a级风景区――万石山植物园,下穿既有钟鼓山隧道。通过匝道将钟鼓山隧道与万石山隧道连成一个完整的地下立交。

万石山隧道下穿既有钟鼓山隧道,洞内立交a、B、C三条匝道。地质概况:出露岩体为微风化花岗岩,局部有岩脉穿过,岩体较丰富,地下水相对较丰富。

二、工程特点、重点

(1)工程特点

洞内多工作面施工,运输协调复杂,既要保证钟鼓山隧道改造的施工正常进行,又要保证万石山隧道主工作面施工主线的正常运行;安全隐患多,既有钟鼓山隧道内人防洞室错综复杂,原隧道施工多处坍方,未作有效处理;隧道线形复杂,测量要求高;隧道交叉多,且开挖断面大,隧道内轮廓宽度达到了25.89m,为目前国内单洞跨度最大的公路隧道。

(2)施工重点

a)从既有钟鼓山隧道a洞开辟a、C匝道工作面主攻万石山隧道,同时分阶段对钟鼓山隧道进行改造,在保证钟鼓山隧道改造稳步前进的同时,保证a、C匝道工作面的正常施工是本项目的组织重点;

b)搞好地质超前预报,摸清人防工程和隧道的关系,查明原隧道施工对岩柱的扰动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保证岩脉地段、隧道改造、隧道分叉地段的顺利进行是本项目的技术重点。

c)新建万石山隧道斜交下穿既有钟鼓山隧道,万石山隧道拱顶最大距离钟鼓山隧道既有路面的厚度0.68~1.70m,在施工该下穿段的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是施工的难点

为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展,安全施工、保证质量,各项施工保证措施必须先有计划,提出措施、方法、方案。

三、技术保证措施

(1)超前地质预报

隧道施工中采取超前地质预报,主要用地质分析法、地质物探法和超前水平钻孔法。三种方法有机结合,综合应用,相互印证,从不同方面发现、揭示异常情况,组成地质超前预报完整的技术体系,达到判释准确。

(2)监控量测

拱顶下沉量测每20m一个断面三个测点采用塔尺或钢尺进行;

水平收敛量测每20m一个断面2对测点采用收敛计;

地质和初支状态观察每次爆破后进行观察;

锚杆轴力量测每30m一个断面5个测点采用拉拔器;

地表沉降每10m一个断面5个测点采用水准仪、塔尺

法:采用水准仪、挂钩式钢尺配合测量拱顶下沉,精度可达1~2mm,量测时用一把2~4m长的挂钩钢尺挂上即可。

(3)其它技术保证措施

a)抓好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公司tSp20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全力保证该项目的需要,并派经验丰富的地质工程师及时对掌子面的地质情况进行观察,对隧道前方的地质情况及早预测和分析,为施工方案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超前作好“岩变我变”的各项应对措施。

b)做好围岩降水工作,采用集水井,超前探孔探水、超前导坑排水等多项措施降低掌子面的渗水,提高岩层的自稳能力,从而提高掘进效率。

c)与设计、监理人员配合搞好动态分析和动态管理,做好各种不良情况的施工预

d)组织学习和领会设计意图,向作业层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并在过程严格把关,督促落实。

e)经常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掌握天气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合理组织工程各工序施工。

四、安全、文明、环保施工保证措施

(1)安全保证措施

a)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把安全工作当第一工作来抓,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基础教育,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奖惩制。

b)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行使安全监察职能

c)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备与器材的配置,并随时保持完好,使安全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可靠的技术、足够的设施上。

d)在现场常设一名具有相当经验、具有安全工作资格的专职安全员负责安全工作。

e)在危险地点悬挂按照《安全色》、《安全标志》规定的、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安全标志牌,在夜间行人经过的坑、洞等危险地点设红灯警示。

f)施工人员在现场佩戴识别证明其身份的证件,着装规范,头戴安全帽,凡着装不符合安全规定的,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g)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有专人管理。

h)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现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i)隧道爆破施工严格按照国标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规定施工。

(a)、装药与钻孔不宜平行作业。

(s)、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加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

(d)、进行爆破时,所有作业人员先撤离现场。

(f)、装药前检查爆破工作面附近的支护是否牢固;炮眼内的泥浆,石粉应吹洗干净;刚打好的炮眼热度过高,不得立即装药。如果遇有照明不足,发现流砂、流泥未经妥善处理,或可能有大量溶洞涌水时,严禁装药爆破。

(e)、爆破后必须经过15min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可进入工作面。

(f)、当发现“盲炮”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

(g)、装药时应使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火种。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应撤到安全地点。

(h)、在进行爆破前,应在既有的钟鼓山隧洞B洞进出口进行站护。在爆破时严禁有车辆在内。

(2)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a)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需持证上岗,且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和各类交底,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b)机械设备应选择安全地点停放,夜间有专人看管。

c)用手柄起动的机械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加油时要严禁烟火。

d)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e)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了望到的安全地点,并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f)起重作业应严格按照现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要求执行。

g)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搞好标准化工地建设、文明施工,使场地布置整洁化、施工操作规范化、工艺流程程序化。拟定如下措施:

a)、场地布置合理,整洁有序,材料堆码整齐。

b)、合理调配材料,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整洁。

c)、施工道路平整,电力线、通信线布局整齐合理。

d)、在现场醒目处悬挂施工标牌和图表,统一书写,整齐、美观。

e)、生活区域的“五有”设施齐全,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

f)、做到施工文明、言行文明、处理好与地方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

g)、建立健全各类台帐归档管理。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篇5

关键词:软弱地层;CDR法;施工技术

在我国地铁施工中其施工进度长期受到地质条件及周边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一特性在隧道施工中更为明显。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地铁隧道的施工会受到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进度会受到软土、软岩等地质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CRD法作为新技术、新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保证了隧道工程高质、高效完成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CRD法的应用可以较好地适应于软弱地层以及周边地面环境要求较高的地区,从而促进了我国地铁工程施工水平的不断进步。

一、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CRD法应用简介

CRD法通常被称为交叉中隔墙法,是一种在软弱地层的隧道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施工方法。CRD法的应用对于缓解隧道施工中地表沉陷现象有着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城市地下铁道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从施工特点、施工原理等方面出发,对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CRD法应用流程进行了分析。

1.施工特点

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CRD法具有很强的施工特点,这主要体现在CRD法施工需要将监控量测技术与仿真模拟技术应用到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的设计与施工中,并通过这些技术的合理应用对隧道施工进行适当的动态修正与参数支援,从而更好地确保施工的进行。在这一过程中隧道施工人员需要运用分台阶CRD法进行进行开挖支护工作并在隧道的拱部进行开挖前需要先进行超前大管棚的施工和小导管注浆。隧道施工人员在采用CRD法进行施工时应当首先解决复杂地质及环境条件下超浅埋超高断面大跨暗挖隧道上部覆土不稳定问题,从而为接下来的顺利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2.施工原理

CRD法的施工工艺原理采用预留核心土方法即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将大断面隧道分成4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并进行分部施工。在CRD法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隧道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对设计流程进行优化(图1),这一施工优化流程包括了隧道断面尺寸优化、隧道开挖顺序优化、支护方法优化及仿真设计优化等内容,隧道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应当通过辅助设备的合理应用对隧道施工信息进行合理优化。在开挖顺序的优化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优先1、2、3、4部导坑先行贯通,在这一步开挖完毕后再进行5、6、7、8部分的开挖工作,从而促使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CRD法的施工流程的合理优化。

二、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CRD法施工注意事项

在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CRD法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对施工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合理分析,以下从施工安全、施工环保、施工效益等方面出发,对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CRD法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1.施工安全

由于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具有土地强度较差等特点因此施工人员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与此同时施工企业在提升工程安全水平时应当注重增加相关投入并制定相应措施同时处理好施工与环保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并更好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隧道施工方针。在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CRD法的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注重进行安全宣传的持续进行。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用电进行合理监测可隧道施工人员以有效预防施工过程中触带现象的发生。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对氧气瓶与乙炔瓶进行隔离存放并确保隔离的距离大于5米并在隧道施工中准备相应的灭火措施。在CRD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进行挖土作业时应当随时注意土质变化并当发现隧道中的土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及上报上级部门,从而促使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CRD法施工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

2.施工环保

由于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CRD法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大气污染与水源污染,隧道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提升施工环保水平应当对暂时不使用的水泥和细颗粒散体材料进行及时遮蔽,从而有效防止大气污染的发生。在隧道施工材料的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要进行合理的遮蔽措施,从而防止飞扬的施工材料细颗粒产生大气污染。除此之外,在容易产生粉尘的隧道中施工人员应当通过洒水的持续进行有效的减少隧道中的扬尘。在防止水污染出现时施工人员应当在CRD法应用过程中设置水污染沉淀池并将施工过后的废水进行沉淀后再进行排放处理,从而防止水污染的产生。在噪声污染的防治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噪音的合理控制并通过选用低噪音设备同时采取合理的消音措施从而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并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通过以上施工环保措施的有效进行隧道施工人员可以促使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CRD法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尽可能的得到减少。

3.施工效益

CRD法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地提升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由于CRD法具有较为先进的特性因此可以合理节省施工材料并减少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的投入从而做到有效缩短工期从而更好地直接节约工程成本并为隧道施工单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CRD法施工技术应用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水平并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并对其他隧道的施工控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而提升了隧道施工的整体水平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隧道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CRD法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隧道施工人员在CRD法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当对其施工特点与施工原理有着清晰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施工过程提升施工的安全水平、环保水产从而促进软弱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施工效益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乔东.大断面黄土隧道中CRD法向双侧壁导坑法的转换[J].山西建筑.2013,1(2):25-27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篇6

关键词:隧道工程;质量控制;问题;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

一、隧道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先进工艺、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得我国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隧道工程项目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但受到诸多自身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隧道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仍频繁出现,严重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其中,隧道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主要包括:隧道开挖、初期支护、隧道渗水和翻浆、施工组织安排以及施工监控量测。

二、我国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现状

隧道工程质量控制是项目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一直受到项目建设及施工单位到高度重视。近年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于隧道应用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得隧道工程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然而,受工程难度增大、技术不足、地址及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隧道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质量控制管理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一)工程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在许多隧道工程项目建设中,缺乏整体的管理机制,没有对隧道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的动态的分析认识并进行管理和控制,过多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泥、沙石等技术含量不高,基础施工过程中的防水、排水工程没有做到,造成质量严重脱节。

(二)整体状态病化

随着政府项目建设的整体推进,建筑工程的建设主体性很模糊,在体制上存在不健全的机制,蛮目的干预、臃肿的机制造成建筑工程的质量严重不行,尤其是当前一些隧道工程师缺乏职业道德,不能把守自己的职业底线,过分的抬高隧道工程建设的价格,从中谋取利益,致使建筑工程造价运营上存在整体的病态化,严重影响隧道工程造质量的提升。

三、造成隧道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

质量问题是决定隧道工程项目建设水平的关键,关系到隧道施工及应用的安全,对于确保隧道功能的有效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我国目前隧道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以及整体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现状,需要从根本上明确造成隧道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从而为质量控制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具体分析来看,造成隧道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谈论。

(一)开挖方法的不合理

合理的开挖是实行隧道施工的第一步,由于有些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强,在隧道工程的开挖过程中,没有做好洞口的防护措施和及时排水措施,尤其是为了追赶施工进度,选择在雨季进行开挖施工,这样就会造成隧道洞口滑坡、坠石等一些坍塌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粘聚力小的土砂围岩,没有在开挖之前进行超前支护、开挖面喷射混凝土和安设锚杆等措施的应用,造成开挖的力度越大,质量损耗就越宽,形成开挖和支护工序的脱节,也是造成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二)施工测量不精准

测量对于隧道施工来说,是一个重要前提和中期施工的关键环节,有些隧道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测量的开支,既没有形成详细的测量报告书,也没有专业的测量人员与技术配套,在仪器的使用上,也是用以前的老办法,造成测量数据的不真实,给隧道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偏差。同时,在隧道开始施工后,也没有形成测量复查的习惯,没有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复测,没有结合工程的进度,设置洞内控制点,随时测量计算轴线的偏差,及时发现一定的偏差,也没有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造成施工返工以及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四、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

在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隧道工程质量管理控制重要性和现状的基础上,隧道建设发展要求必须结合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对策,利用现代化工艺技术和先进材料,对隧道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对此,本文针对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一)重视材料的监督管理

材料质量是影响隧道工程建设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整个项目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管理要求必须重视材料选择、做好材料监督管理。隧道工程建设施工的主要材料包括砂、石、水泥、钢材以及防水材料等,其所需数量及投资巨大。这就需要施工单位采取招标或业主统供的方式进行材料采购,以防止以次充好和偷工减料等问题的发生,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二)完善隧道工程质量问题责任追究制度。

在实施隧道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建立领导责任制,明确各施工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具体施工负责人等层层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追究领导责任,加强监督管理。

1.成立专项检查领导小组。施工单位对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高度重视,坚持把抓好施工质量作为第一要务来抓。

2.落实惩治和预防质量问题工作规划。制订惩治质量问题实施方案,对责任分解、组织考核、责任追究等工作作具体规定。明确一把手为质量工作总责任人,各项目、技术等为直接责任人。

3.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首问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建立监督制度,开辟网上公开栏,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杜绝一切机戒性和形式上的监督,不要使招标单位和机构有过多行为空间。通过严格的制度来完善,并建立行之有效的问责制度,对涉及隧道工程建设施工中的每一个质量进行细化,进而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追究制度。

(三)强化隧道工程施工每一个细节环节的质量管理。

抓好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中涉及到的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等几个大环节,包括编制计划的实施、技术要求的提高、整体素质的拓宽等诸多要素。严格按照国家质量要求标准,针对不同地区、环境实施不同的施工技术方案,监理在全盘监控施工质量的同时,对施工中违反材料要求、偷工减料或者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立即给予制止并且责令停工、返工等行为处罚,对质量管理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等不同的控制手段,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进行控制。在技术层面的要求上,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四)提升技术应用规范隧道工程的质量验收。

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管理要求必须实行工程质量评定和工程验收的有效手段,对市政公路建设施工出现道路裂缝、塌陷、沉降、变形等质量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给予修正,对施工时间、水分控制、温度、载重量等进行严格审查,对于一些表面的质量问题,进一步查明问题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对于可能造成断裂等现象,及时纠正。因此,应加强对隧道工程施工中支护质量的控制,严格按照钢拱架连接处应该设置锁脚锚管的要求,对于隧道施工中超挖部分严格采用喷射混凝土的方式来充填密实,以免造成空洞以及片石等其它物品的进入,影响隧道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杜菊红;黄宏伟,熊玉朝.小净距隧道净距研究及施工技术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3).

[2]衡会.隧道施工安全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1,(4).

[3]成飞.关于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4).

[4]冯俊,郝卫东.双层暗挖隧道在北京电力工程的应用[J].市政技术,2010,(2).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篇7

【关键词】冬季隧道施工特点技术措施冬季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一、冬季隧道施工特点

冬季施工由于施工条件及气候环境因素,导致施工的工程质量问题频频发生。尤以砼工程居多。质量事故出现的隐蔽性、滞后性。即工程是冬天干的,大多数在春季才开始暴露出来,因而给事故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轻者进行修补,重者重来,不仅给工程带来损失,而且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

冬季施工的计划性和准备工作时间性强。这是由于准备工作的时间短,技术要求复杂。往往有一些质量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跟不上,仓促施工造成的。

二、隧道冬季施工的技术措施

冬季隧道施工由于气候原因,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现场必须掌握具体的施工技术的标准,尤其是在施工温度的控制方面,其他施工工序均严格按照正常的施工控制操作。关于混凝土的技术操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格检查检查混凝土的温度

冬季隧道施工时,施工的砼、工程的质量出了按照常规施工的检查之外,必须检查砼在浇筑期间的各项温度,具体的检测内容如下:

(1)必须在冬季来临之前,组建施工的测温组织,对每天的气温和混凝土的温度、喷砼混合料温度进行检测,由本工程的项目实验室派专人每天进行测温,专业测温人员要严格落实测温工作,测温的数据一定要真实可靠

(2)施工温度测验的人员每天对环境至少三次以上的温度测量工作

(3)测温工作人员每天要将测温的时间和所测的环境温度进行详细记录,并交由资料员进行整理和归档。

(4)施工测温人员一定要和施工的供热和保温人员保持一定的联系,一旦发现施工中供热出现故障或者保温措施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报告及时处理。

(5)在进入冬季之前应尽早对水井及管线进行保温工作,暂设工程的水管、供热管在冬季之前也应做好保温的维持工作。

(6)随时关注天气的相关信息,提前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7)对定期对测温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提高测温人员和管理人员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对工期施工的管理人员进行冬季相关的保温工作和防寒工作的相关知识的培训,使隧道冬季施工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

(8)材料部门按照现场需要以及材料计划落实施工现场材料,冬季施工期间所需要的施工的保温要在开工之前准备就绪。

(9)做好冬期施工混凝土、砂浆及掺外加剂的试配,实验工作,找出适合冬季施工最佳施工材料的配合比例。

(二)冬季施工混凝土的加热养护技术

冬季由于混凝土在低温寒冷的条件下,容易变硬,很难适合冬季施工的需求,以此,在冬季隧道施工时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和养护技术,在对混凝土实施加热和保温工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混凝土的保温棚应保持坚固、不透风、靠内墙应采用不易燃的材料。其次,如果在暖棚中对混凝土进行加热操作时,要特别注意做好防火和防煤气中毒的工作。再次,储存混凝土的暖棚温度不易过低,温度应保持在5度以上,当发现暖棚内的额温度低于5度时,应及时向混凝土面和模板上洒水。

三、建立健全隧道冬季施工的的安全冬季保证体系

由于冬季气温较低,隧道施工的难度较大,各种施工材料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防寒保暖工作,所以,冬季隧道施工,一定要建立健冬季全安全施工的保证体系,确保冬季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一)在冬季隧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政策,在施工全过程实施有计划、系统化的安全生产管理,对施工人员不断贯彻安全生产意识,使冬季整个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建立安全组织保障体系,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负责日常的安全工作,同时配备安全部长,专业安全员确保冬季隧道施工的安全进行。

(三)把施工生产的责任严格落实到各个部门,施工的各个员工,坚持“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分级管理,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四)设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项目经理部定期对安全生产进行检查,同时,项目经理部要积极配合安全部门的对施工的安全监督,对存在的安全事故和隐患要及时处理。

总结

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逐渐加快了西部的开发步伐,由于西部地势较高、地形较为复杂,环境气候较为恶劣,给我过西部隧道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目前,我国已建有多处隧道,但由于西部寒冷的特点,和冬季隧道施工具备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导致好多寒冷地区隧道都发生衬砌开裂、剥落、挂冰和路面(线路)冒水、结冰等病害,大大弱化了隧道的使用功能,严重威胁着行车安全,养护治理都十分困难,因此,一定要落实冬季隧道安全有效地施工,同时,还要通过冬季施工的技术措施、建立健全隧道冬季施工的的安全冬季保证体系等方面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来保证冬季隧道施工中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隧道保质保量、有效的施工。

参考文献

[1]道路冻害发生机理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豆丁网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篇8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伴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视,我国的基础建设也突飞猛进地发展着,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渝州隧道地处机场路咽喉部位,连接着机场与重庆主城区,是重庆市面向全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因而必须加强渝州隧道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本文以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渝州隧道扩挖实践,从施工角度分析了隧道扩挖施工中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以及保障措施等具体做法。

一、工程概况

渝州隧道是重庆市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的一部分。隧道现状为双洞,平面成喇叭型布置,进口段两隧道结构间岩石净距约7.8m’,出口段为15m。隧道净宽10m,净高6.7m,圆拱直墙式素砼衬砌,拱厚75cm,边墙厚110cm。隧道左洞起止里程桩号:ZK0+350~ZK0+700.5,左洞全长350.5m;隧道右洞起止里程桩号:ZK0+346.5~ZK0+618,右洞全长271.5m。单洞路幅分配为:0.5m(检修道)+8.5m(车行道)+2m(检修道)。隧道(进洞)南侧接回兴立交,(出洞)北侧接城南立交,为双洞、单洞双车道隧道。

改造后:隧道净跨17.081m,净高8.482m。隧道总长643m(单洞)。

隧道衬砌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主要工程内容为洞口及洞门、洞身结构等主体结构、防水与排水、路面、照明及供电、景观等。

二、隧道扩挖总体施工方案

本隧道在进洞前先为进口的路灯箱变、进出口的铜像雕塑以及防止进出洞破飞石做好保护措施,拟采用钢管架上满挂竹跳板遮挡。

本隧道拓宽改造工程计划先改建右线(进机场),待边仰坡处理完毕后,分别由隧道进口、出口两个个掘进工作面采用左右分部开挖法进行隧道掘进施工,其中以进出口掘进为主,洞中掘进为辅;洞中掘进受到进口或者出口掘进点的影响,为保证进出洞的车辆安全,拟考虑采用架设长20米(隧道纵向)直墙型钢拱形(原隧道断面形式)断面护筒(其横断面及平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来保障安全,其中考虑直墙高4.0米,拱部半径2.0米,i20b型钢@500mm,型钢环向1000mmi16连接,型钢表面焊5mm钢板。待右线隧道完成通车后,进行交通转换,再行施工左线隧道。

为防止施工过程中先施工隧道的开挖造成邻洞破坏,影响施工期间机场路的交通单向通行要求,应加强对通行隧道的变形观测,拟采用型钢拱架对邻洞进出口段进行临时加固,并设计制作纵向12米长型钢拱型断面移动钢架供变形观测和二衬混凝土万一破坏安全应急。

本隧道按新奥法组织施工,隧道开挖的出渣、进料采用无轨道运输方式,实施掘进(钻、爆、)、出渣(装、运)、喷锚混凝土(拌、运、锚、喷)、衬砌(拌、运、灌、捣)等四条机械化作业线。施工中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早封闭”等技术措施,并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及时修正设计参数、调整施工方案和指导隧道施工。洞身开挖根据围岩情况采用左右分部开挖法,循环进尺视围岩实际变化情况进行调整,同时掘进方法可以视围岩实际变化情况选用正台阶法、全断面开挖方法。

喷射混凝土用公司进口液压喷射手和喷射机同时施工以加快施工进度,用整体式全液压衬砌台车两台进行二衬混凝土施工,其中二衬台车前期在隧道洞外现场组装,用于先期施工的右线隧道,待右线完成后,退出洞外转移至左线(中央分隔带横向宽度不够,转移前须进行交通转换,并且台车需拆除,吊装转移至左线后重新组装)。

洞口(含明洞)开挖、进洞方案:进洞采用设计超前锚杆和管棚作超前支护,进洞时要采用先支护后开挖方法施工,洞外要从上至下分层开挖与支护。

三、隧道施工工艺

由于渝州隧道地处机场路快速路,车流量非常大,实行交通转换后可封闭施工,但对进出机场的的交通干扰非常巨大,为保证施工期间交通的畅通、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期,特采取从进口、出口同时掘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在隧道中部拓展第三工作面。

及时组织主要管理、技术人员和设备进场,突击进行“三通一平”工作,为隧道早日进洞创造条件。先修建洞口施工区的防排水系统,再进行洞口的扩挖及仰坡防护。在洞口完成进行正常施工后,尽快形成洞身开挖、支护和衬砌施工形成一条龙的流水作业面。

在施工中坚持“管超前、浆严注、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的原则,施工过程加强监测,及时处理分析数据,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合理调整支护参数。

施工中应密切注意隧道中段岩层变化,加强施工监测和信息收集,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隧道施工工艺见下列框图:

四、隧道防渗漏、防坍塌技术措施

(一)防渗漏技术措施

隧道二次衬砌中掺加抗裂防水砼膨胀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防复合防水板局部破裂等原因而造成的渗水。

严格按设计布设盲沟,根据水量适当增加盲沟数量,以利于排水。

防水板施工时,要严格检查焊缝,防止漏焊;铺设时避免刺破。

施工缝、变形缝,严格按设计施作,确保不渗不漏。

(二)防坍塌技术措施

坍方是隧洞施工中的大害。防止坍方是确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及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防坍措施如下:

认真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和地质描述以及监控量测工作,预测地层变化情况,根据探测情况制定相应施工方案。

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防坍的重要手段。

采用减震爆破,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开挖成型后及时施作喷砼等初期支护,使围岩尽早达到稳定状态。

对围岩自稳能力较差地段,采用超前支护或超前加固前方围岩,坚持先护顶后开挖的原则组织施工。当初期支护变形出现异常现象且无收敛趋势时,采取初期支护加强(如增打锚杆、增设钢支撑、补喷混凝土等)措施,并提前施做二次衬砌。在二次衬砌中,采取增设钢筋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等措施。

五、隧道辅助施工措施

(一)管棚施工工艺

1、渝州隧道进口段岩层较薄,采用超前大管棚+型钢形成套拱的强支护措施进洞,以保证洞口段稳固安全。

2、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工艺图

(二)洞身开挖施工

隧道开挖采用类似CD法进行施工,先开挖原隧道衬砌结构及洞顶扩挖部分(1),初期支护紧跟,并安设铅垂竖向支撑与永久型钢拱下口焊接形成整体;然后在开挖扩挖部分(2部分),为了保证工期,同时又不较大影响爆破出碴转换的前提下,1、2部分跟进开挖和支护,两个工作面间距保持在10m~20m。

根据沿线地质条件,本隧道大部分为iii、iV级围岩,故洞身开挖以光面爆破开挖为主,爆破循环进尺控制在1.5~2.0m,卸荷带和断裂破碎带地段可适当减少到0.8~1.2m。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篇9

关键词:隧洞施工;安全技术;爆破;掘进

一、隧洞施工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任何人进洞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其它防护用品,加强安全保卫,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执行进洞挂牌、出洞摘牌制度。施工中发现隧洞内有险情,立即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标志或派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领导人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隧洞掘进时要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在浅埋段指派专人观测地面变化有无沉降,确保施工的安全。

二、爆破器材运输及爆破施工安全措施

严格爆破器材的管理,库房内和施工现场设足够的消防设备,库房管理人员熟悉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库房设置符合要求并取得当地公安部门同意;爆破器材储存于干燥的仓库内,温度保持在18~30℃;雷管和炸药分库储存,运到工地的炸药若当天未使用完,必须如数交回。火工品使用、运输过程中必须有公安人员负责押运。在进行爆破作业之前,取得当地公安部门的批准,并提前14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经监理同意后实施。爆破工要持证上岗,放炮前对炮眼连线进行逐孔检查,点炮前由专职安全员检查其他人员及所有机械设备是否撤至安全地带。对哑炮要严格按《爆破作业规程》进行处理,在潮湿条件下作业,采用乳化、水胶等防水炸药。

三、隧洞开挖和钻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掘进是隧洞安全控制的最重要环节,针对不同地质情况,采取合理的开挖方案。隧洞爆破作业按《爆破安全规程》操作施工,洞内爆破时,所有人员应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地点,安全距离大于200m。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且至少相距15分钟以上,才准安全检查人员进入工作面。经过检查和处理确认安全后,其它施工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瞎炮处理设立警戒区,瞎炮必须由原爆破手按规定处理。爆破器材加工,在远离洞口100m外的加工房中进行。

(二)装碴与运输安全技术措施。洞内装碴作业的人员、车辆听从调度的统一指挥。机械装碴时,装碴不准高于车厢;装碴机与运碴车之间不准有人。车辆同向行驶保持50m的距离,洞内能见度较差时,加大距离;车辆启动前必须t望与鸣笛;车辆不得带故障运行。车辆在洞内行驶时,不准与车辆机械抢道;洞内倒车与转向,必须开灯,鸣笛并派专人指挥。工作人员进出隧洞走预设通道,不得在运输范围内随意走动;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运输场地;较大坡度地段、洞口平交道、横通道口、施工作业地段以及有障碍物地段,必须设置明显的标志,车辆通过减速鸣号。

(三)隧洞喷锚支护安全措施。机具设备应置于安全地段,喷射机、注浆机、水箱必须装置压力表和安全阀,定期进行耐压试验。发生堵管时,及时疏通;处理堵管时,喷嘴前严禁站人。

(四)通风与防尘安全技术措施。隧洞施工通风设专人管理。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不准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边停留。隧洞采用较大直径通风管,开挖作业空间的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过有关劳动法规要求的标准。从内燃发电机到通风机接一套备用电源,以保证突然断电时,隧洞内能保持正常的通风。

(五)防火与防水安全技术措施。隧洞内严禁明火作业。各种器材做到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不得挪用。洞外地质调查过程中,详细探明地表径流及泉水出露点,并做连通性试验。雨季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洪,防止洪水灌入洞内。隧洞施工中,对地表水丰富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层,制定妥善的防排水措施。

(六)隧洞用电及照明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经理部设电气工程师或技术员一名,电工必须熟悉用电安全规程、规范,认真执行。线路开关及设备每月检查一次,配电系统全部采用tn-S系统,所有用电设备的外壳必须与专用的pe线相连通,总接地电阻必须小于4Ω。洞内安全照明电压不得大于36伏,且输电线路长度不大于100m。洞内高压变电站应采用井下高压配电装置或相同电压等级的油开关柜,低压采用成套组合电器和带负荷调压变压器。工作时所用的梯子等不得靠在电力电缆上,照明灯应与电缆有一定距离,漏水地段照明应采用防水灯头和灯罩。隧洞内高温潮湿,施工作业面使用36V安全电压照明。动力线采用架空电缆线,电气设备要有可靠的保护接地。现场用电必须有专职电工负责,严禁私自接线。

(七)不良地质地段安全技术措施。本项目可能存在突水、突泥、断层破碎带等问题,按照“预支护、短开挖、快喷锚、勤量测、早衬砌”的施工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洞室开挖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篇10

关键词:复杂地质;铁路隧道;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概述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铁路隧道工程越来越多,对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隧道需要穿过多种多样的地质条件,因此,只有不断加大隧道施工的技术投入力度,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不断提高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够适应铁路运输事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们对铁路运输的需求,助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体说来,在铁路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复杂地质条件,如岩溶、高地温、放射性气体、软弱破碎带、特殊岩层、云母片岩等不利于施工的地质条件。如果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克服这些复杂的地质条件,就可能会导致突泥、涌突水、岩爆、瓦斯爆炸、高地温灾害等一些突发性的灾害事故,不仅会降低铁路隧道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延误工程的施工工期,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复杂性、危害程度大、危险系数高等特点,因此,解决这些复杂的地质问题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也是确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只有加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才能够促进铁路隧道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断提升铁路隧道的施工技术水平,促进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

二、我国隧道技术的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也是日进千里,通过技术专业人员的不断努力,在面对我国复杂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攻克了很多世界性难点铁路建设项目,诸如难度极大的青藏铁路,顺利通车不仅仅是一条铁路线路施工成功的变现,在高原软质地层中攻克的隧道施工技术也是该领域内的巨大突破。

还有京广高铁建设中涉及到的隧道技术等,在隧道开展过程中不断突破的排水通风、岩层强度、支护压力、建筑物应力回避等问题,积累了我国隧道施工技术方面的丰富经验,并由此引导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迈向新的台阶,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来通过实践发展起来的一些新的应对技术,对于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浅埋偏压隧道施工

浅埋隧道最大的特点就是埋深浅,围岩很难形成自拱,地表容易塌陷,它对掌子面自稳性有重大影响。容易造成地表开裂,地质下沉。对浅埋隧道主要的施工方法有明挖法和盖挖法以及盾构法和深埋浅挖法。

偏压隧道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围岩压力呈明显的不均匀性,使得隧道的支护收到偏压荷载。而造成其形成的原因是因为施工的方法不正确,影响到了围岩的相对稳定性,或者在地质上由于围岩产状倾斜,自稳定能力差。对偏压隧道主要施工方法有全断面施工方法、正台阶施工方法、“CD”施工方法。

四、软弱围岩隧道

对软弱围岩隧道的主要方法是加强自支护能力,首先要通过喷混凝土和锚杆以及架设超前支护和铺设留核心土的方法,来稳定掌子面,然后架设临时的仰拱或底部横撑,对基脚进行加固,然后对底部的底层进行加注岩浆的加固,同时要设置底部锚杆,对施工方法进行优化,避免破坏围岩结构。最后要通过注浆加固的方法以及超前支护与地表面加固的方法对地层进行加固,防止地层环境改变从而影响施工环境,降低其强度。

具体的来说,超前支护主要是使用锚杆或小导管以及钢筋等对前方围岩进行加固约束,或者是使用钢筋和钢背板以及L型钢对稳定性差的围岩进行混凝土的喷注施工。而加强底部则是对底部底层或基脚等进行泥浆的灌注,增加底部的锁脚锚管,对钢架支撑结构进行加固等。

五、隧道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和技术水平较低,隧道施工时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且施工效率不高,对铁路建设的发展产生阻碍。要想加快我国铁路建设的步伐,就必须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施工技术的措施,推动我国铁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加强地质工作

地质条件的复杂是影响隧道施工最重要的因素,要改进隧道施工技术,就要在地质工作方面有所加强。现阶段,我国对地质工作研究较少,大部分隧道施工缺乏地质工作这一环节或者只关注地质环境的前期勘探,所以在这方面的工作急需加强。

一般而言,较科学的隧道地质工作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前期的地质情况预测,施工中围岩的进一步调查及地质灾害监测,探讨与围岩相匹配的施工技术等。前期预测是指在施工前,由专家和隧道工作者运用仪器探测和地面调查等方法,初步了解施工地的地质构造,判断隧道可建与否以及运用何种施工技术进行钻探;施工过程中,对岩石的调查和鉴定包括岩层自身结构、受力状况和岩层周围的地质状况,如地下水等,随着施工进展对其进行深入调查。对地质灾害的监测主要是指通过深入隧道,对塌方、突水、瓦斯爆炸等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具体内容即是对岩层破碎带和不稳定的岩溶等进行识别,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以及对断层和煤系地层的确认识别,以保证施工阶段的安全性;经一系列识别监测后,在地质状况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还要寻找与该岩层结构相对应的施工技术,以免在施工中诱发地质灾害。我国的地质工作还处于完善阶段,加强地质工作,对于铁路隧道施工的顺利开展和降低安全隐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改进施工技术

在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地质灾害,如塌方、突水、岩爆以及随之产生的泥石流等,要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除加强地质工作之外,还要采取安全有效的技术措施。总体来看,首先要改进预加固技术,即对相对脆弱和易破碎岩层进行注浆加固,增强其受力能力和稳定性,从而增强施工过程中其抗压能力,提高安全性;其次要改进支护技术,超前支护,加固施工设备,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最后,要改进控制方法,采用自动化监测进行临空面控制,远离施工洞口,保障施工安全。以具体防治措施为例:塌方多是由于围岩脆弱、易破碎,在修建隧道时,可采用提高围岩的强度和抗压性的措施进行注浆,利用施工中常用的超前长管棚、超前锚杆及加固注浆、超前小导管注浆等施工措施加以预防;对于瓦斯地层,则需要降低瓦斯压力,采取钻孔排放的方式,减轻施工压力,同时要对其进行安全监测,利用瓦斯测定仪对其进行不间断地浓度监测,确保施工安全;对于石膏地层和山谷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或在岩层软弱、复杂的地质隧道施工过程所引起的渗漏水问题,应采用积极有效的防排水措施予以处理,某些地段还需加强通风,以确保隧道内铁路运行安全。

由于地质灾害的种类和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在施工时,需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问题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和防治方法进行处理,以防引发其他的地质灾害;还要与时俱进,适时更新,采用先进技术,并不断总结施工中的问题和治理经验,在进行新的施工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以减少同类事故的发生;同时施工机械的性能决定了施工方法和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安全高效的完成,所以要不断完善施工机械性能,正确选用机械材料和科学技术。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交通网络的逐步形成,铁路覆盖的面积也快速增长,而针对我国广袤的地理环境,对复杂地址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的分析讨论显得格外重要。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我国的社会建设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对我国铁路道路的发展更是具有进步发展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成飞.关于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