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6:18

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知识产权;心理学;需要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270-02

“为天才之火添加利益的柴薪”,这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精辟概括,在天才的比尔・盖茨身上,这句法谚体现的淋漓尽致。但是,这句话本身并没有直接回答:社会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添加了“利益的柴薪”就能让“天才之火”烧的更盛的原因是什么?社会满足了创造者什么,创造者的社会心理动因是什么?还有所谓的“度”的问题,即“要添加多少利益的柴薪”?根据唯物史观,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回答这些问题,应当从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与统一中去寻找,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制度性设计,法律不可能违背人性,违背人的心理规律,那么,能不能从心理学中找到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与统一的理论依据或原则?

一、创造的动力源于人的需要

著名的马斯洛需要理论,有五层次说和七层次说,让我们来看一下七层次说:a:成长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求知的需要;B:基本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

弗洛姆的需要理论:从人与自然、他人的关系中探讨人的需要,认为人的基本需要除生理需要外,还有五种社会需要:(1)关联的需要,即希望与世界、他人建立联系;(2)超越的需要,即不甘心被动的活着,希望去生产与创造;(3)寻根的需要,即希望生活在母亲、自然、大地、家庭、民族、国家的怀抱中,获得安全感的需要;(4)认同的需要,即寻找在社会中的独特个性或自尊,以回答“我是谁”这一问题的需要;(5)定向的需要,即为自己确定一个目标,从而赋予生命一种意义的需要[1]。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的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与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从心理学的角度谈,人类行为的一切动力都起源于需要,需要是人动力的源泉,所以要了解人类行为的动力必需以了解需要入手。”[1]

从上述关于需要的理论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正是出于需要,人们才获得行为的动力。

知识产权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恰恰可以同时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更高层次的社会需要,从而为创造者提供不竭的动力。但如同其他许多社会活动一样,知识产权活动满足人的需要,往往通过一个中介――财富,因为部分人的需要,如生理需要,知识产权活动本身是无法满足的。而知识产权活动与财富一起,则可以满足人的大部分需求,如,知识产权活动可以满足人们求知的需要,而通过财富的获取,则可以换取面包以满足生理需要。但财富与知识产权活动本身不是孪生子,知识产权活动并不必然伴随着财富。而是以知识产权活动为途径,获取到财富,这是怎样的一个途径呢?在比尔・盖茨的传奇人生中,我们可以得知答案,在现代社会中,这个途径体现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

因此,创造的动力源自于人的需要,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为创造者获得财富提供法律保护,满足了创造者的需求,从而为创造者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社会性制约着个人的需要

“需要有社会性。社会的生产水平,政治制度,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具体的社会生活环境,民主的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都制约着个人的需要。”[2]

从前述关于需要的理论中不难发现,需要说同时证明了另外一个命题,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个人离不开社会。所谓的“成长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弗洛姆的五种社会需要,脱离了社会,需要本身就不复存在,也就不会产生相应的动力,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知识产权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不是纯粹的个人活动,也不可能是纯粹的个人活动,因为摘取果子的人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人的知识总是从社会中获取,正如“狼孩”“羊孩”脱离了社会便失去了应有的辨识能力和行为能力一样。

个人是社会的单元,个人需要与整个社会的需要应协调统一,不相背离,才能和谐、共赢发展,这在心理学上也有论述。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即使合理的需要也未必能完全满足,这就可能引发人际间的矛盾与冲突。”[3]

并且,也没有必要超越条件满足权利人的需要。从七层次需要说来看,满足生理需要和基本需要所需要的财富,与巨额财富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若追求明显超出满足“需要”的财富,那财富满足的已不再是人的需要而是“贪欲”了,所谓欲壑难平,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应是满足人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人的贪欲。

三、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与统一

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二者在相互满足的过程中获得良性的互动与统一。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下的创造性活动满足人的需要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权利人不断从中获取动力。劳动是人和社会存在的基础,个人源于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产生劳动的冲动,而社会对劳动的成果――智力成果予以承认并予以保护。根据心理学原理,低层次需要得不到满足,则高层次需要弱化,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社会应对创造者的需求予以充分满足,创造者才能获得澎湃的创造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通过劳动创造智力成果并提供给公社会,这是个人满足社会的过程;同时,社会对个人智力成果的也予以承认与保护,这是社会满足个人需要的过程。个人满足社会需要是获得社会承认与保护的前提,而社会满足个人需要,则是个人继续创造智力成果的心理动因。

总而言之,社会需要个人的知识创新,并满足创新个人的需要,但限于社会的历史性,这种满足受到社会客观条件的限制。

四、对需求的满足应纳入法制的轨道

还有一个问题,为满足创造者的需求,为什么不采取个人自由的方式呢?为什么要纳入法制的轨道呢?

在各种需要中,有一种需要极为重要――秩序,在前述传统的需求理论中,似乎没有它的名字,但是,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来说却必不可少。人们厌恶战争,因为战争给人们带来无序、混乱,增大了人们行为的不可预见性,人们追求安居乐业,而所谓的安居乐业,换句话说,就是社会生活具有良好的秩序,人们的喜好基于同样的理由。而弗洛伊德则揭示了人们这种对秩序的需求的心理动因,即人对有序生活的先见取向,是出于人类神经系统在节省能量与减少精神紧张方面的需要。如果处理一个问题的某种方法产生了令人满意的结果,那么人们就有可能不作任何思考便在日后效仿这一方法。如果人们对组织活动的方式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总是不停地重新考虑、不断地,那么就显然会把一种过于沉重的负担(从长远观点来看是一种无法忍受的重负)强压在人的身上[4]。显然,社会秩序属于人的需要。

如前文所述,知识产权活动具有社会性,无论是发明创造的使用,还是商标的使用,脱离了社会,就失去了意义,如果采取个人自由的方式,每当遇到新的知识产权转移或使用问题,就要求当事人就具体事宜协商并达成一致,这显然是一种费时费力且效果不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满足不了人们对秩序的需求。而法律则为人们重复先前经验、“效仿”先前的行为方式提供了一种行为准则,当人们违反这种准则时,还能提供国家强制力以恢复这种准则,良好的满足了人们对秩序的需求。

当然,作为满足人们对秩序的需求的法律应当是一部良好的法律。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权利人的创造积极性受到保护,而一个坏的制度,则可以使已有的智慧之光泯灭。一个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是从满足人的需求开始,使权利人拥有充沛的动力去从事创造性活动,权利人的创造性活动是正当的,是法律所保护的,在这种制度性保护下,创造性活动使权利人满足了求知的需求,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因而被他人、社会尊重,同时,通过创造性活动,权利人取得了财富,换取面包以满足生理需要。相反,一个坏的制度,也是从破坏人的需求之满足开始,使权利人丧失创造的动力。

因此,无论是对创造者的需求的满足,还是对使用者需求的满足,都要纳入法制的轨道,并形成良法之治,以满足人们对秩序的需求。

最后,值得思考的是,其他的法律制度,法律活动,何尝又不是如此,例如,劳动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推而广之,应当也具有同样的心理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5-60.

[2]徐厚道.心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54.

[3]朱全荣.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邓正来.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ResearchofphysiologicalBasesofactivitiesaboutintellectualproperty

YanGHai-tao

(XuzhoumedicalCollege,Xuzhou221000,China)

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2

引言

基础与临床相脱节是由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材等多方面综合因素造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应用的无缝对接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近年来按照基础医学教学的整体布置,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与附属医院相关专业的全方位合作,组织教师到相关临床科室参与病例讨论和临床査房,更好地丰富临床实践知识,增强基础教学的临床知识含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适应一流医学院培养一流医生的要求。

1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脱节现状分析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是以学科为中心,各学科都过于强调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重要性。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的“专业”取向使他们失去了与临床教学交流与合作的驱动力和主动性。临床教师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因为他们的学科本身更贴近于培养医生的目标,在教学内容选择和讲授上一些漏洞和偏差容易被掩盖,所以在教学中的偏离与失误不那么引人注目。由于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教师缺乏交流与合作,而且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循序渐进式教学法习惯,导致学生接触临床晚,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易出现髙分低能的现象。加强基础课程与临床知识的教学结合,形成新的医学教学模式,是当前医学教育的紧迫要求。

具体来看,在传统医学教材编写过程中,单一学科教料书的内容都是围着本学科的知识打转,对医学教育整体教学内容缺乏全局性考虑。在基础学科的教科书中,基础的味道愈来愈浓,也愈来愈“纯”,而与临床的联系却愈来愈少。在临床学科的教科书中,新的临床诊治内容也是有增无减,但与基础学科的联系只是作一些轻描淡写。学生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完成全部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之后才能真正接触到与之相关临床教学内容,这就从客观上阻碍了基础与临床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2基础医学与临床结合教学重要性分析

由于基础和临床老师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同,看问题的侧重点会不同。因此,对于同样的案例,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的侧重点可能会不同,但由于医学生的培养是一个整体,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基础教学中,如果能将临床教学中重点关注的有些知识点早点融入,尤其是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早点开始,对医学生的培养会更有针对性。

目前很多大夫在看病时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由于症状学的内容没学好。如果症状学的基础扎实,大夫在分析诊断疾病时的思路就比较宽,思考的范围就比较大,就不容易漏诊。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分析,就会很精确。

临床医生需要有一个规范化的临床思维培养过程,这种临床思维的培养不能从住院医生才开始培养,而应当从基础阶段就开始。临床思维过程,就是综合分析的过程。

—个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引起的,如头疼头晕不全部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还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呼吸困难,可能是心衰引起的,也可能是哮喘引起的。对于一种疾病也要把具体的发病部位讨论清楚,如心衰有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的不同,要引导学生如何去鉴别,找到各种具体发病部位的证据,要找到临床诊断上的支持点和不支持点。左心衰竭有哪些证据?右心衰竭有哪些证据?我们现有的证据是否支持左心衰竭?是否支持右心衰竭?然后得出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还是全心衰。如果做出肯定的判断,则一定要有肯定的理由,做出否定判断也一定要有否定的理由。只有这样细致的分析,今后遇到问题才能知道如何分析。

3对策与建议

当前基础医学在教学过程中与临床医学脱节是多方的原因造成的,包括两者的教学理念的不同,教学模式的差异等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差异性,并把两者的教学尽可能地融入到一起,以此打破传统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脱节的教学模式。

为了尽可能的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融入到一起,在进行基础医学教学时应让基础教学教师到临床科室病房进行临床实践,让基础医学教师参与到临床治疗和病例讨论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异同性,这样能够帮助基础医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加强自身的临床知识量,并把这些知识融入到基础医学教学过程中并教授给学生。同样的,也可以安排临床教师参与到基础教学过程中,参与基础医学教学的备课听课,教学调研活动,以此增加他们的基础医学知识量,这样临床教学过程中就能够补充一些临床疾病的相关理论依据,让教学更有说服力。

在基础教学阶段开设相关的临床医学的知识讲座,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相关实践内容进行总结。在临床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对各门临床课程适当压缩部分与基础相重复的内容和课时数,由基础教师开设一些跨学科的综合性基础知识讲座。开设综合性基础知识讲座,主要采取以某一器官或某一组织为中心,以问题(疾病)为牵引,综合相关基础医学课程知识,对某一器官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免疫机制、病理改变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性讲解,从而强化临床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出发,组织一系列基础研究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进展性讲座,拓宽学生知识面,更好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结束语

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效率

物理是中学学科的基础学科。其基础性决定了学习物理必须“夯实基础”,这种认识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所认同。但是什么是物理基础,大家在认识上存在差异,在实际的教学中,做法有别。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夯实基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认识的偏差,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感到茫然。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准确理解高中物理基础是进行物理教学的前提,有效地夯实基础是物理基础教学的目标所在。

一、明确目标,准确把握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的概念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去实现,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要为学生参与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从科学素养的内涵以及物理学科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起到的作用看,高中物理基础应该是基本的物理知识、学科方法、思维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它们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贯穿始终,是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其作用自不待言,它始终处于物理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物理基础是物理知识在内的多个要素构成的统一体,这些因素内在联系互相影响。他们是一个整体,不能将他们分割开来。试想,如果没有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就不会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如果没有法拉第“磁转变为电”的思想,那么就不会有第一台发电机的诞生;如果没有开普勒三定律,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的出现。

二、树立理念,夯实高中物理基础

理解了“物理基础”是学好物理的前提,夯实物理基础必须明确“物理基础”的概念和内涵。基于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勇于超越昨天,超越自我,树立全新教学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力求思维多样化,学习方式多样化。

(一)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变教学行为。转变自己的角色是夯实基础的前提条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从基础抓起,从教师做起。作为教师要以自己的形象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知识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角色的转变,就是改变自己主宰课堂的做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1.重视教学方式转变,由教法向学法的转移。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大多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师自始至终习惯了牵着学生走,让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成为教学的中心,学生的学是为了教师的教。教师中心论的思想在很多教师的脑子里根深蒂固。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中心,放在支配者的地位。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依赖性增强,任何的情况都是被动接受,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渐丧失。其结果基础不牢,效率不高。物理知识的教学、方法的获得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获得的,要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科思想必须有正确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夯实基础,而且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将好的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中,逐渐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物理课堂教学不仅看教师如何讲,还要看学生如何学。正如叶圣陶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2.改变评价方式,重视学习过程。很多教师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只看结果,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这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任何的知识都有它的来龙去脉,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有一个过程。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历知识获得的过程,让学生展示他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重过程就是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要通过一定物理知识的讲授,让学生总结其内在的规律性,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物理规律,掌握物理规律。学生在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自然就掌握了基础,又发展了学科能力,从而也就夯实了基础。

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新课改高考复习思想政治

一、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研读考纲――把握全局。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在高考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高考试卷的命制和我们的高考备考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做好高考复习工作,就必须从全局出发,研读考纲和考试说明,甚至是试题分析,尤其近几年来新课标实施比较早的兄弟省份的试卷分析和高考试卷。

2.吃透教材――夯实基础。教科书是我们备考的依据,熟读和研究教材是每个考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功。常言道“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纵观新课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部分在近年来高考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在高考复习中把基础知识的复习应该作为复习的重点,尤其是在第一轮复习中。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教材的新特点是按模块编写,具体讲分为相互联系的三部分,模块――单元――课。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吃透教材,抓住主线,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将是我们始终不变的理念。

3.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政治学科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若要熟练掌握和深刻理解学科知识,需要建构相应的知识体系。实践证明,学科能力的形成源自对知识细节及其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对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堆砌和积累,而是要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做到从现象到本质地把握知识结构,领悟知识内涵。因此在建构学科体系时要遵循一定的学科规律,坚持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尝试着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种角度,分别通过抓主线、分块面、扣核心等几种方法构建学科体系。希望学生“抓点、连线、织网,打通界限”,夯实基础知识,构建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达到高考能力要求。

二、处理好几对关系,提高复习效率

1.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相结合。高考命题的基本思路是“题目在书外,但题根在书中”。政治高考试题往往以现实中有关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为材料,创设一些新情景、提出一些新问题,要求考生整合书本知识来组织答案。这就要求大家平时要关心国内外重大时政,并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政治课的基本道理,将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挂起钩来,力求找到二者的交汇点。

2.生活实际与理性分析相结合。政治高考试题不仅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而且越来越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与心理实际;有的试题涉及到对我国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新成就。这就要求大家在复习过程中注重观察,观察生活、观察自然、观察人生,与此同时要进行理性思考,把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泽方法用于观察的全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水平。

3.夯实基础与提高能力相结合。夯实基础知识,砸牢知识点是提高各种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提高能力则是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目的和升华,也是应用知识的体现,因为能力依赖于知识,依赖于对知识的理解和相互渗透。因此,对基础知识点的复习首先要全面,而且要对照去年的《考纲》逐一地找出它们在课本中的准确位置,尤其在下阶段的复习中,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和猜押心理,因为任何以往的经验都是不适用的。比如哲学基础知识,必须十分清楚唯物论、辩证法、认识法、人生观四个部分的构成网络与界限,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准确表述及其所要求的方法论意义以及反对的错误倾方向等。只有基础知识牢固了,才能提高各种能力,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

三、注重解题技巧,实现质的飞跃

材料题考查的是知识与能力的结合,要求高,难度较大。因此,掌握材料题的答题方法显得十分重要。我个人认为,材料题的特点是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起点高、落点低,熟悉中陌生、陌生中熟悉,因此,做好材料题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阅读材料,包括对材料分层次,确定中心句,抓住关键词语。切忌钻牛角尖,断章取义。

其次是读懂设问,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做到对症下药,切忌答非所问。

再次是联系知识,包括材料中的问题与课文中知识点的原理,切忌把毫不相关的课文知识一一列举出来。

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5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是指基本概念、定律、规律及简单的力热电现象等最本质的知识内涵,俗语说的好:“万丈高楼从地起”,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引导学生将所学物理基础知识和规律“私有化”——即理解物理规律,将书面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离开课本能准确的自述学过的规律,灵活的运用已经了解的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提升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初中物理新教材,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对此也调整了教材的内容和课程的难度。但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一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相对困难的过程,这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专业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要圆满地完成这个任务,首先;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素质是关键。教师应具备多项完备的专业素质,才能使自己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做到厚积而薄发,从而真正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的知识理解,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做到:

1、适应新教材,了解授课学生特点。

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教师,在教学中的外倾性表现是授课教导性的语言少、精、活,引导性的语言准确、到位、有效性高;对教学原则、方法在授课过程中达到运用自如的境地,从而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最有效地引领学生主动地学习。为此,首先要求物理教师博览群书、眼界开阔,除了要涉猎到课本、“教参”,还应该广泛的阅读与普通物理中相应的内容和物理方面的有关资料与信息,使自己掌握的知识丰富、充实,达到精通的程度,在授课时可选取适当生活和科技中的实例增加引导的有效性,还可以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开阔学生学习的视野。其次,要深入钻研《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上好课创造条件。还要学点教育学和心理学,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还必须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兴趣和现有的接受能力等等。吃透了教材、弄清了学生,教师才能把握教材的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才能驭繁就简,有条不紊地组织教材,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步调一致,并使教师在选择例题中,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传递信息。

2、详细成熟的授课安排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

每学期制定授课安排时,都应从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方便应用的角度出发,首先要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每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要紧紧抓住这种联系精心地设计课堂内容的逻辑结构。设计授课教案时,如何引出课题,怎样建立物理概念、深化理论规律模型,在哪里突破,如何激发出学生探究规律的积极性,如何利用实验或教具加强教学中的直观性等等,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学生学情,做到心中有数。授课中,哪些内容是学生容易理解掌握的,可由学生自己多讲总结拓展应用,教师讲授可简略;哪些内容是学生难容易理解掌握的,可由学生自己讲不清楚的,有思维误区的地方,结合重、难点,教师要耐心引导用简易的语言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协助概念规律的总结,拓展应用的展开,这些要详讲。其次,要考虑到自己授课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思维活动的结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大致可分为启动阶段、最佳阶段和疲劳阶段。课堂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与学生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结构要求在课堂教学方法的安排与组合上要形成一定的结构与之对应。引入新课时,一般大部分学生正处于思维活动的启动阶段,授课时安排一些能有效地与学生认知程度相适应的实例,创设生动活泼的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的内容或活动,达到提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尽快"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增强他们参与解决问题意识的目的。在新课教学阶段。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活动,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最佳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一起探索、总结。顺利地完成新课教学的任务。新课结束后,需要从基础开始进一步组织学生运用、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新知识,要采用一些能够调整学生的思维活动、灵活运用新知识的方法,有效地变换教学活动的方式,难度逐级递加,问题之间相互有对比、有联系,让学生通过多动眼、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和多动笔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其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也不会因为难度均一而产生疲劳感,也不会因为难度太大而让课堂练习成为个别学生的游戏,学生能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完成预期的课堂学习的任务。一节课中既可以让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参与学习活动有了成效,夯实了基础知识,又留有课下继续拓展知识的空间,从基础训练拓展知识的迁移能力。

3、耐心听取学生问题,循序渐进培养

教师是一个必须有耐心的职业,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这也正是耐心的一种深刻的体现。我们都知道爱迪生。正是因为他的妈妈拥有耐心,才终于成就了一位蜚声世界的大发明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对待学生也要有一份耐心,倾听她们内心深处的声音,这样沙漠将成绿洲,枯枝将会发芽就不是神话。首先,就要对他们有信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出来好的学生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老师就要树立坚定地信念,对待学生要充满信心,如果对学生失去了信心,耐心也就无从谈起;耐心等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我们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自由创造,发挥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与时间,任其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探讨物理问题时发现思维中的问题,指出问题,耐心指导,给学生搭梯建桥。不得不承认,班级中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体之间的差异,对于此我们除了采取适当的调整,因材施教以外,对于那些物理学习能力稍差一点的孩子,我们更多的是需要静下心来,耐心地听取他们给我们讲题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不要粗暴的打断他们的发言,而是在出问题的时候帮他们找到出问题点,指导他们直到学会为止。

教师必须以循序渐进的观点看待教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注重基础、促成飞跃”的客观意识,以防止他们建立学习的“空中楼阁”。一个现象经常会出现在物理教学中:有极个别学生经常拿着较难的问题思考和教师讨论,但遇到简单的物理问题却经常出错,而他问的难题其实就是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物理问题,学生的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他们轻视基础训练,形成了基础问题错误多,综合问题不会做,考试成绩“不上不下”,努力学习却经常死钻牛角尖。而也会有一些教师设计习题重深度轻广度,重难度轻基础,重进度轻效率,导致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其实就是对基本概念、规律等缺乏足够的认识。作为自然科学的物理学科,要使学生具有物理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功底,明确清晰的逻辑思路,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解释物理现象等综合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

4、肃清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

物理学有许多相近的概念,虽本质不同,但有共同之处。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概念时,对于一些本质不同,但表面相似的概念很容易混淆,造成了学习物理的困难。为了使学生学好物理概念,物理教师必须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初中物理来讲,易产生混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一定联系的概念容易产生混淆,例如,重力与压力、热能与热量等;二是名词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例如,惯性与惯性定律、压力与压强等;三是名词相近的概念容易混淆,例如浮力与浮沉、二力平衡与二力相等、汽化与液化等;四是计算式相近的概念容易混淆,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区别,找出它们之间的混同性与交错性,以排除相互干扰。

辩清各知识体系的异同。在物理基础知识的阶段训练中,教师要抓住各概念和规律进行剖析,抓住各知识点的异同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够辩清容易模糊的概念。

5、注重培养学生灵活应变能力从基础问题出发。

灵活应变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物理科目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转变学生用定势思维去识记概念、定律的传统观点。教师要指导学生立足于基础知识,着眼于前提和条件、用机敏的识别、思索方式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付变化了的情况,也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如,在月球上用天平称两千克棉花,若把天平移到地表再称原棉花,天平还平衡吗?学生对“质量不随物置改变”论得很熟,但对变化的条件不一定引起重视,当强调“月球上是真空,地球上有空气”这一环境差别,学生随即能够结合浮力知识及杠杆原理得出“放砝码的一端下沉”的正确结果。

方法和能力是密切联系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和方法,搞清每一节教材内容涉及到哪些物理思想和方法,对这些物理思想和方法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物理思想和方法的培养和熏陶。绪论课时对学生进行物理思想和方法的介绍;就物理发展史上的事例进行物理思想和方法的剖析;在单元小结中进行物理思想和方法的归类;在教学过程和练习中进行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训练;对学生中迸发的思维火花进行物理思想和方法的引导。要在基础训练中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极有价值的思想方法,然后剖析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提炼使学生体会简单的基础物理问题也是有趣的、有用的,使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6、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基础规律。

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理查德·罗蒂;“镜式哲学”;基础主义

理查德·罗蒂(Richardm.Rorty)(1931~2007),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其思想核心是后哲学文化观,其理论依据是新实用主义。罗蒂认为,传统哲学是一种“镜式哲学”,这种观点强调哲学是各文化部门的基础和各学科的法官,而实用主义则是一种无镜哲学,其本质是反基础主义的。以实用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罗蒂的后哲学文化是一种无主导、无中心、无根基的文化,其基本特征更是反基础主义的。因此,作为罗蒂思想核心的后哲学文化观,其逻辑起点首先是对传统“镜式哲学”的批判。

罗蒂认为,传统西方哲学是一种以认识论为核心的“镜式哲学”,其基本特征是把人心看作一面能反映外界实在的镜子,知识就是心灵反映实在所获得的准确表象,知识因此成为一项“再现活动”,哲学因此成为一门“再现表象”的理论;根据“再现”的准确程度,哲学这门理论将文化划分为较好地和较差地再现现实的诸领域,以及根本不再现现实的诸领域;要得到知识,就要去占有准确的表象,因为这是获得知识、占有真理的唯一途径。罗蒂认为,这个传统哲学的经典模式是柏拉图的理念论——笛卡尔的第一哲学原理——康德的先验哲学。由此,它不仅规定了西方哲学传统的方法论原则,而且滋生了西方哲学的主题。哲学旨在建立一个永恒的和非历史的知识框架,为人类的思想文化活动提供基础和秩序。20世纪出现的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尽管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批判,但仍摆脱不了“镜式哲学”的隐喻,只不过分别以“语言分析”和“本质”的镜子取代心灵的镜子去再现经验世界。总之,罗蒂对这一自柏拉图以来的认识论传统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同而也批判了这个传统所具有的表象主义、本质主义和二元主义,即基础主义。

一、人心之镜一从理性的心到内在世界的心

西方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致力于探寻万事万物的源、根,一切事物、一切现象的最终原因和绝对真理。古希腊哲人热衷于从形形的具体事物中寻找某种一般的普遍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隐藏在具体事物背后的本质,是事物成为事物的原因,是真正的实在。正是人类的这种不可避免的形而上学的倾向,产生了有关理性的本质的问题,即把握普遍项的“心”的问题。作为普遍项知识把握者的心在古希腊柏拉图那里,可以等同于理性、努斯以及灵魂,它是某种不同于身体的东西、非物质的东西,并且具有独立于身体去存在的能力,更进一步说,是被看成是“区别于人与兽的东西”。这一理性的心有别于近代哲学笛卡尔、洛克其人的更加精致化的意识的心(这将在稍后详述)。但不管是理性的心还是意识的心,都是作为自然之镜去映现外在的世界。以知识论为核心的哲学所要做的则是不断审视、修理和磨光这面人心的镜子,以获得更准确的表象,来牢固奠定知识的基础,并维护哲学的“文化之王”的地位,即能够赋予其他学科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之地位。

柏拉图的哲学旨在通过理性之心去把握永恒不变的理念,即变动不居的外在世界背后的那个本质、普遍项,从而勾勒出一幅知识等级秩序的图画。只有完美而永恒的理念给予我们知识,而变化无常的世界只能给予我们意见;而把握理念获得真正的知识只能通过心的眼睛而不是身体的眼睛。因为,“心的眼睛”是“较完美知识的不可逃避的模型”。由此,柏拉图开启了哲学是关于再现表象的理论观念。它的基本前提是原型和摹本、理念和表象的划分,以及只有理性之心才能对前者进行把握,而占有准确的表象就是获得知识、占有真理的唯一途径。

总之,作为普遍项把握者的理性之心暗含了这样的隐喻:

通过把普遍项内在化来认知普遍真理的隐喻,正如身体的眼睛通过把个别项的颜色和形态内在化来认识个别项一样,一旦被提了出来,就会足够有力地成为农夫相信影中有生命的思想替代物。灵魂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灵魂作者作为‘因能思考共相而非物质’的东西,始终是西方哲学家两千多年来对‘为什么人是独一无二的’这个问题的回答。

作为人的理性与特性,把握普遍项的心在古希腊哲人那里突显了某个一般人无从接近的并有可能怀疑其存在的基础领域——“实在”的领域。古希腊哲人虽然还没有提出身心问题并与这个基础领域联系起来,但却奏响了这一工作的序曲。真正将心灵作为自然的一面镜子,从而将基础奠立在主观对客观的准确表象或主观内部的“先验结构”上,是从近代哲学才开始的。笛卡尔首次将“心”作为一个独立的非广延的实体分离出来,并与外部世界的广延的实体相对立。与“理性的心”相比,“按照笛卡尔的理解(它成为‘近代’认识论的基础),是表象存在于‘心中’。内在的眼睛监视这些表象,希望发现某些迹象可证明表象的忠实性”,它的“新颖之处是有关一个单独的内在空间概念”。由此,笛卡尔把希腊哲人的“理性的心”转变为“内在世界的心”,这种心身区别是“在意识与非意识之间的区别”,他把知识的基础首次奠定在心与外在客体的关系上,它的可靠性保证则来自这个心的“明晰知觉”、“不可怀疑性”以及它的先天原则。笛卡尔的这一思维方式影响了洛克,使得洛克首次明确而详细地分析了此“心”的过程,“感觉”到“观念”的过程,分析了“心”作为一面镜子,如何映现外部世界的过程。而从感觉经验中寻找知识的基础,正是从洛克开始的。“自洛克的经验主义开始,基础主义的认识论于是作为哲学的标准形式出现了。”

然而,此时的哲学家对基础的认识却是很不同的。虽然笛卡尔奠定了在心与物的关系中寻找认识的基础,但先天理性和感觉经验哪个作为知识的基础更为牢固可靠,哲学家对此却各有说法,莫衷一是。直到康德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把知识的性质和起源不是看作寻求对于外在客体的准确表象,而是转以综合“概念”和“直观”这两类表象,通过“概念”的“先天范畴”来保证经验认知活动的可靠性,才仿佛确保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知识基础的概念。如果说哲学在笛卡尔那里并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仍然是为在与神学的斗争中维护科学的合法的话,那么,哲学获得专业化的身份乃是在康德那里,由“哲学与科学之间的近代区分得以成立”的。“得以成立”的条件是“哲学的核心是‘知识论’,它是一种不同于各门学科的理论,因为它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康德设法把旧的哲学概念一形而上学是‘科学的皇后’,因为它关心的是普遍、最少物质性的问题——改造为一种‘最基本的’学科概念,即哲学不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哲学的首要性不再是由于其‘最高的’位置。而是由于‘基层的’位置。”由古希腊人开创的追求绝对的思维方式是西方哲学甚至整个西方文化的一种长期占支配地位的传统,它是与人区别于兽的特性和理性联系起来的。它是人的“理性的心”去把握“普遍项”的自然倾向所导致的“本质主义”和“绝对主义”(在当代西方哲学家看来),其典型便是柏拉图主义。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哲学家们由外在的理性之心回到内在世界之心一从人的自身认识能力一去探求知识的确定性根据、自然科学的可靠基础。这与对本原、本质、绝对的追求一脉相承。它开始于笛卡尔,完成于康德。这种知识基础观,以“认识论”为核心的哲学,又是以心和物分裂为两个绝对独立的实体为前提的。在这里,认识的主观方面——主体、心灵、思维、精神和意识,与认识的客观方面——客体、对象、物质、自然,是绝然分开的;并且把外在的客观世界看作一个静态的对象去把握,探讨主体究竟如何达到对客体的认识;心灵对对象的知识(认识)是一种表象,人心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去映照外在世界,在心中构成知识的表象。这就是当代西方哲学家所称的“基础主义”、“表象主义”和“二元论”等等,其中笛卡尔主义和康德主义则是其典型代表。

从理性的心到内在世界的心,从柏拉图到笛卡尔、康德,发端于古希腊的西方传统哲学,一直是以追求知识基础论,追求最终的实在、永恒的最高的真善美为对象和目标的。这种“镜式哲学”在罗蒂看来是“大写的哲学”。相应地来说,它旨在追求一种永恒的真理,一种独立于历史和社会环境之外的,适合于一切文化的中性的永久的构架,在这里,哲学扮演着“文化之王”和各种知识主张的最终裁决者的角色。

二、语言之镜一“镜式哲学”的新变种

康德之后,西方哲学沿着康德哲学的两个新变种分析哲学和现象学的方向获得了新的发展,它们在根本上仍然没有摆脱古典哲学的“基础主义”、“表象主义”的支配。

分析哲学通过用语言分析(或逻辑分析)来获得关于世界逻辑构造的精确表象,用语言之镜代替“心灵之镜”去再现经验世界;现象学则通过逻辑还原和本质还原来获得可靠的表象。尽管在19世纪末20世纪之初,有一批哲学家,如美国的詹姆士和杜威,法国的柏格森,德国的尼采和狄尔泰等人对“符合真理说”和“精确表象论”进行过彻底的批判,他们反对以康德的方式谈论哲学,主张哲学“离弃认识论,离弃对确定性、结构和严格性的寻求,以及离弃使自身成为理性法庭的企图”。但是好景不长,当哲学能够以追求一种“游戏精神”从而树立起一种崭新的文化形象时,以认识论为中心的传统“镜式哲学”却在“数理逻辑”那里找到了避风港。仍有大量的哲学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在继续从事着大写的哲学,他们通过发现一些新的特殊表象来挽救传统哲学的危机,继续把哲学研究当作一项严肃的事业来追求。在罗蒂看来,这一典型代表人物便是胡塞尔和罗素。“为找到某种必然为真的东西的需要所驱使,罗素发现了‘逻辑形式’,而胡塞尔发现了‘本质’……对这些特殊表象的发现,再一次开始了对严肃性、纯粹性和严格性的追求。”

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7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有什么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体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创业基础课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等,旨在提升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科学与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

2、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特殊教育概论等。

3、专业方向课程

各高校可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方向课程,教学内容应涵盖业务方面核心知识点,如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教学技术与媒体、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

教育技术学专业就业前景随着教育内容的复杂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对多媒体教学提出了要求,教学过程追求感染力和灵活性,追求在视觉和听觉中获取知识。随着各地都在扩大高中招生规模,争创现代化教学设施,纷纷设立语音室、计算机室、电教室、多媒体教室等,而现有在职的老教师对这些新技术都很陌生,各类中小学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教育技术学成为教育学科的后起之秀,就业趋势逐年看好。

不过专业能力不好的毕业生进学校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教学和管理机房。由于该专业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科技含量比较高,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当教师的可以改行去电台、电视台、计算机软硬件公司等。毕业生可选择的行业幅面宽,就业单位除了考察专业基础知识外还会重点考察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实际操作水平,所以,那些图像处理技术过硬、计算机软件技术过硬的有真本事的毕业生,获得高薪也并不难。

拓展阅读: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1、理论基础知识:包括学习理论知识、教学与课程论知识、传播学知识、系统科学理论知识等。

2、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试听媒体技术、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3、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视听媒体理论、程序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知识管理理论、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4、专业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数字影视技术、音乐和美术的基础知识等。

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8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培养;教学方法

虽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历经几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已经掌握了常用的电脑操作技能,教学停留在操作技能层面,忽视了计算机思维的培养。有人认为计算机只是个工具,现在的应用软件已经“傻瓜”化,人机交互性很好,使用计算机并不难,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可开可不开,课程常被边缘化。要走出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困境,基于“计算思维”为核心的教学任务的大学计算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一、计算机思维的定义

什么是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它选择合适的方式去陈述一个问题,对一个问题的相关方面建模并用最有效的办法实现问题求解。计算思维能力,不仅仅属于计算机科学家,而且是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最基础、最普遍、最适用的基本技能,就像阅读、写字、算数一样。基于“计算思维”为核心教学任务的大学计算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对问题进行求解、系统设计和行为理解的能力,并能自觉地应用于日常的学习、研究与将来的工作中。

200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课程设置、重点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要围绕六大重点核心教学要求(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硬件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1+X的课程设置方案”分成两个教学层面,“1”属第一层面,即在第一学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开置通识课程;“X”属第二层面,是与专业需求相结合的几门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可根据各专业需求构造成不同的课程组,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来开设。以上这些都为新一轮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基于计算机思维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规划

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利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初步能力、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意识和能力,掌握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基于网络的协同能力和信息社会终身学习能力。根据培养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11章: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运算与编码基础、数据库基础、操作系统、常用软件、internet应用及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知识和应用基础、信息安全基础、信息检索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和人类行为理解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各章节知识蕴含很多拓展学生计算机思维训练的知识内容,这部分的内容,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有机融入思考点,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掌握计算机思维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三、基于计算机思维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分为三种:基本理论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计算思维能力训练。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灵活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着力实践动手能力、计算思维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的原则,以训练为主线,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采用“四步骤”的教学方法。

1.引入案例,提出问题

要选择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解演示,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了解案例的应用背景。在教学的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师设计若干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excel电子表格中要求学生掌握数据筛选、分类汇总、数据统计分析等,单讲理论,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需要围绕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案例。在教学中可以某单位工资发放的电子表格为案例,运用案例进行教学。

2.案例分析,透析问题

对教学案例进行演示分析,在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如,讲解excel数据管理知识模块时,以分析某单位工资发放情况.xls为案例(如下图),围绕着计算实发工资、计算工资的合计和平均值、按工资高低排序、对部门工资进行分类汇总等进行演示,该案例涵盖了公式、函数、排序、分类汇总等知识点。成功的案例教学,关键在于案例的选取与设计,案例的内容应涵盖主要知识点,突出重点难点,案例讲解过程,即是讲授各知识点的过程。

3.案例重现,解决问题

案例演示结束之后,要引导学生对各知识点和操作要领进行归纳、总结。对刚才案例的实际应用意义、重点难点、易错的知识点等及时进行总结、引申和提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求解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

4.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为了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课后应及时布置相关的难度不一的课后作业,供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如,讲授工资发放的案例之后,围绕着电子表格公式和函数使用、排序、分类汇总等知识点,布置学生课外完成期末成绩.xls的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总成绩、平均分、排名、按课程分类汇总等的操作。

总之,在当前的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面向典型计算环境的问题求解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以人为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大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九校联盟.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北京:中国大学教学,2010(9):4,9.

[3]何钦铭.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9):5-9.

[4]朱鸣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2(3):33-35.

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9

关键词:思想品德;后期复习;注重基础;能力培养

我市教科所副所长何思武老师把“中考”又叫“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此次考试具有双重性,既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毕业考试,又是高中学校招生考试,它意味着学生将面临人生道路第一次重大选择:升学或就业。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就不言而喻了。加之初三后期复习时间紧,各科复习任务重。如何提高复习效果、争取考试成功就成了师生十分关注的问题。要取得最佳复习效果,提高复习效率,就得让复习课多做“有用功”,就得要有科学的复习方法。下面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万丈高楼平地起,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研究我市近几年试题不难发现:课改后我市的考题尽量不出现单纯考查知识识记的题目,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均以具体现实生活现象和事实作为情境,根据新的情境提出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其选项和答案90%的内容来源于教材知识。这就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基础知识的掌握是答题的基础,是分析运用的根基。要应对中考,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是取得中考优异成绩的前提。

1.夯实基础,狠抓知识过手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对课本内容进行全面复习(包括课文中的小字部分),做到广撒网,重核心。按照考试范围进行全面复习,不漏过一个考点,一定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特别强调知识点的全面,但是切忌泛泛而谈、面面俱到,一定要侧重基础知识和重点主干知识,也就是“核心知识”。可以通过对核心知识的回顾,也可以通过练习来强化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总之,只有全面、深刻、系统而有重点地做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工作,才能在应考中基础题不丢分,中档题少丢分,较难题多得分。

2.整合板块知识,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我市近几年从命题来看,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于能力方面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试题中真正简单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题很少,更多的是在检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一种整合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初中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并不高,多数学生不具备这种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梳理,分板块,归纳,从而提升学生的整合能力。例如,同类基础知识归纳整理,即抓住共同点或相似点将有关知识归为一类,按知识脉络关系归纳整理。

3.构建知识体系

思想品德那么多的知识,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掌握呢?这就需要我们把知识进行整理加工,构建知识体系,使知识以有序的方式呈现。这种有序可以运用每一课或每一单元的知识制作知识结构图,这种结构既能使所学的知识脉络清晰,使知识系统化、全面化,又有利于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有利于知识的存储、记忆和提取。

这种知识结构图应按照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思维(即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构建。只有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才不会杂乱无章,学生答题才不会“张冠李戴”。当然,这种结构图的建立主要还是靠老师,有条件、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建立。

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要按“单元―课题―框题―题目”的逻辑层次制作,可以是“简单式”的结构图,也可以是“完整式”的机构图。

二、能力发展是关键,要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始终坚持“考点来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原则,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在中考中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单靠熟练掌握教材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知识的积累、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一定的有效训练。通过对中考考生试卷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丢分,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而是不会整合知识、不会灵活运用知识和没有正确把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突出表现为:审题能力差,答非所问;表达能力差,答案言不及义,不能正确使用教材的术语进行恰当表述;考虑问题不全面,答案不完整;归纳、概括能力差,知识的整合能力差,答案照搬照抄教材,无取舍等。

因此,在复习中,我们还要通过各种训练,使学生的审题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综合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答题技巧、答题的规范素养、应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篇10

一、我国现行教师教育课程的弊端与不足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树立起了建构新课程体系的目标,启动了前所未有的课程变迁和创新进程,新课程给教师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角色的转变、构建新型教学样式、提高综合课程教学的素养、建立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养成新的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教学探究创造的素养等方面。[2]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我国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弊端和不足。

1·课程理念落后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受前苏联师范课程设置的影响,注重学科课程、忽视教育专业课程、没有教师教育特色。在我国教育界几十年的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中更强调学术性,其价值取向是明显加强教师所教专业和学科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课程相脱离,忽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共同性、互补性、连续性,重视职前课程、忽视职后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基础教育课程理念严重不符甚至相背离,不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这样的课程培养出的教师只能”穿新鞋走老路”,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带来的挑战。

2·课程结构不合理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大致上包括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和教育实习课程等四部分。梁树基对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四平师范学院等九所高等师范院校现行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各类课程学分所占的比重分析的结果是:公共必修课占25%,专业必修课占55%~65%,选修课占10%~15%。其结构特征:一是具有师范性的基本特征,兼具综合性大学的一般特征,但课程重心低于综合性大学,反映新理论信息少,内容亟待更新;二是应用性学科基础课程少,内容单薄;三是职业技术课程体系待开发;四是体现师范职业特色的教育心理课程门类少;五是宏观科学方法论和教学法课程的教学薄弱;六是限制性选修课程设置方向不明,需要优化;七是公共基础教育课程门类少,知识结构不合理;八是提高师范生全面素质与基本训练的课程没有形成稳定的结构。[3]应该说,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在课程结构上基本相同,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3·课程内容陈旧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设置的最大缺陷是以知识为中心,偏重学科专业教育。具体讲,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学科内容陈旧,传统的师范院校课程内容几十年不变,不能体现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不能体现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二是课程设置呆板,公共课主要是英语和政治,学习者选择性较小,缺乏综合性的课程,只重视知识被动的传授,忽视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和经验,忽视对学习者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三是选修课盲目性和随意性太大,不能体现教师教育的教学需要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四是整个课程理论课一统天下,学究气和经院气太强,理论与具体教育实践相脱节,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教师角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不能有效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五是缺乏教学实践课程,教育实践时间太少,内容贫乏,班主任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4·课程评价不科学我国现有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最大问题是缺乏信度和效度,应试教育中的选拔和淘汰思想根深蒂固。传统的课程评价观,评价方法上偏重定量和结果而轻视定性和过程,评价维度上偏重知识和智力而轻视情意要素,评价功能上偏重甄别和选拔而轻视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主体上往往只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式,即校长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具体地说,主要存在以下的不足:现存的教师教育课程计划普遍较重视对教师知识面的扩展和知识结构的更新,忽视教师整体能力的培训;普遍较重视对教师认知方面素质的提高,忽视对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教师教育课程缺乏理想性,缺乏对未来教师素质的整体构想,对教师未来素质的前沿性问题关注较少。单一的课程结构不利于发挥教师教育的最大功能,其问题集中体现在教育类课程结构问题上。

5·课程管理体制过于集中中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制度同整个教师教育体制一样都深深地打上了政治的烙印,它也是随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中国封闭定向的教育体制决定了中国教师教育课程制度的高度统一性。

由于我国的教育在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不同地区、不同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也应不尽相同,尽管每一所师范院校每隔几年都要修订本校的教学大纲和调整自己的课程设置,但由于国家教育课程管理权的严格控制,各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基本上是千校一面、大同小异,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课程内容与统一的教师培养模式,这样的课程和培养模式很难造就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高素质教师,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环境、教育条件、教育对象等方面又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

二、新教师教育课程基本框架及特征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育职前和职后都应该在教师专业生涯的所有阶段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的新型教师,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就应具有一定的通识性、综合性和职业性。[4]

1·通识性教师教育课程通识性既是其自身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条件所要求的。具有通识性的课程与现有课程相比,它设置了广博的基础课程,注重文理渗透,注重培养未来教师的基本素养,注意帮助未来教师形成大容量知识功能单位和双重知识结构,加大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邻近学科和前沿学科课程的比重;加大了选修课的比重,选修课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能力与知识的质成正比关系。在此前提下,与知识量也成正比关系。知识的质通常指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程度。现代心理学认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同化旧有的知识和概念,形成新的观念和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包括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广泛的邻近学科知识及相关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知识。因此,使教师教育适应性较广,迁移性较强,有助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形成。#p#分页标题#e#

2·综合性教师教育课程综合性表现为课程门类的综合、形式的综合和内容的综合,又特别是知识和方法内容上的综合性和结构层次上的综合性。如以知识和经验中的现实问题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以问题形式来呈现,通过活动方式来学习等。这样有利于学习者形成以主题为中心和以知识内在逻辑联系为线索的双重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从整体看,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既有理论知识层面的课程,又有操作方法层面和实践活动层面的课程。一个人并不是拥有知识就一定具有创新能力,他还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具有进行创新所需的技能与方法,需要实践训练,才能具有创新能力,才能成为创新型教师。因此,有学者认为教师教育课程应实行专业化与多面性相结合,具体要体现五个方面的统一:一是所教学科理论知识与所教学科的历史与未来知识的统一;二是所教学科知识与相近学科知识的统一;三是专业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科知识的统一;四是当今学科知识与未来学科知识的统一;五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5]

3·职业性教师教育作为培养、培训教师的专业教育,具有“双专业性”即培养、培训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育教学专业)。然而这两种专业知识的简单相加并不能形成教师的专业素质,也不能带来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这两种还必须有实践性知识来整合,使其内化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必须有助于现在的和未来的教师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即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着眼点,以此为基础,从整体上考虑课程的内容选择、结构安排和编写教材,最终目的是确立教师不可替代的专业化地位。具有职业性的课程结构表现为,与教师职业有关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能占有较大的比重,注重教育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训练,课程内容突出应用性、先进性、教育特色。[6]

三、改革和创新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策略思考

1·构建教师教育新理念,实现教师教育课程的现代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全新的课程理念,新课程不仅是文本,更是一种体验和交流。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教育课程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彻底改变重学术性轻师范性、重职前培养轻职后培训的定势思维,彻底改变学历等同于能力和教学水平与教学经验、教学时间同步增长的陈旧观念,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课程观、教师观。教师教育课程也应该是多维的,它应包括教师的培养目标、教师的培养模式、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的评价与课程管理等,它必须构建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办学体制和教学体系。教师教育课程必须尊重教师成材规律,尊重教师身心特点和学习特点,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2·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实现教师教育课程科学化

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要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针对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应呈现开放性特征,把课程置于整个社会发展的文化环境中进行设计和调整。在考虑课程的传统性、稳定性和继承性的同时,对社会需要、科技发展、新思想、新事物作出迅速反应;在考虑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增加小型化、专题化、即时性的课程内容,保证信息的强度、浓度和实效性。教师教育课程要实现科学化,应该遵循单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系统课程与专题课程相结合、自助课程与他助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统一课程与自由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体系应包括:以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为核心的知识更新拓展课程、以提高教师的现代课程与教学媒体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以拓宽教师知识面为核心的文化修养课程、以提高教师现代教育观念为核心的教育心理课程、以提高教师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科研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科研课程和以提高教师身心修养为核心的休闲修养课程。显然,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不仅可解决内容和时间的矛盾,而且是职业特点突出,结构合理,满足培养创新型教育人才的需要。[7]

3·更新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实现教师教育课程综合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改变以前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和技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国教师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必须既要体现学科的专业性,又要体现教育学科的专业性,同时要重视课程的实践性。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减少学科专业课程,巩固普通文化课程,加强教育学科和教育实践实习课程,增加与基础教育综合课程相适应的综合课程。学科专业课程要实现学科间的整合,反映学科和科技发展最新成果,奠定学科知识基础,培养综合能力;普通文化课程要为教师奠定深厚的科学文化基础,使教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教育学科课程和教育实习课程要提升教育学科的地位,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体现教师职业特色;综合课程要体现基础教育综合课的要求和特色,体现学科间整合的最新动态。

4·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实现教师教育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和人本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教育理念到教学行为方式实现“六个”转变:从重教师的教到重学生的学、从重知识传授到重能力培养、从重认知到重情感、从重结果到重过程、从重教法到重学法、从重继承到重创造。教师教育课程应充分反映六个转变的理念,评价必须确立多元的评价主体,要以政府的宏观调控为主,不仅要体现专家学者的意见,更应考虑师范院校和教师的需求。要注意评价方法和手段,体现评价的应用性、操作性和发展性。评价的根本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突出教师教育课程的通识性、综合性、专业性,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否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另外,注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机制的完善,辅之以目标管理,以持续的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和咨询结合,促进教师教育课程评价的实质性改进。